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3 19:0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 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a、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

b、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分组交流。

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亲近。

看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 七颗钻石

3.七颗钻石课文句子赏析

篇2

一、语文教材是主要内容

(一)深挖教材。

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建立起某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可以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某篇课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点的扩展,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深化,或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或全册课文中某个方面知识的延伸。

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国的传统节日》专题,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有话可说。可以在班中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会》的活动,进行习作训练,将全班的优秀习作整理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爱多,付出的少,觉得父母对‘我’的所有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经常埋怨家长的种种不是”,结合这种情况,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中安排《了解父母的爱》,设计系列活动,学习了《妈妈的帐单》等课文后,引导学生们收集关于描写父母之爱的诗词、歌曲、文章、名句等,熟读成诵。举办读书交流会;向父母及长辈了解爸爸妈妈生育“我”、养育“我”的艰辛,进行口语交际;观察父母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苦;模仿《妈妈的帐单》一文,设计一张“父母的帐单”,与家长一同计算从生育“我”至今,所花销的生活、学习费用,一直到供“我”大学毕业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再算一算父母给我们的爱,又是多少……至此学生感慨:“父母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限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想想“我”今后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这份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主动对父母说几句真心话,写几句肺腑之言。

做足、做透这系列活动,学生不再口是心非地承应老师“我要爱父母”,空洞地承诺“我要怎么怎么做”,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

(二)课前预习。

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在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前,就可鼓励学生去寻找更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一同分享《春天的诗会》。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数量词归类识字课,只有4句话,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画面中。语句十分简洁,每句话中又包含了4种事物,其中几种事物是学生少见的,认识事物就成了学好本课的前提。这个问题可以预先解决,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在各科教材上找到课文中的事物,理解“一畦、铜号”,区分“海鸥——飞鸟;帆船——军舰;秧苗——稻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响亮的呼声。可一些教师埋头苦干,寻找资料,制作课件,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成了“道具”,学生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围着展示台团团转。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唾手可得的材料入手呢?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潜力令人吃惊。教师应该放弃“个人秀”,挖掘学生预习收集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

(三)课堂争论。

教学中常有疑点令同学们争执不休,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研究课题。当教学到“非比寻常”一词时,有学生质疑应该是“菲比寻常”,并振振有词“电视里的广告就是这样说的,还是王菲代言的呢,超市里的可乐罐上也是这么印着的”。现代传媒的“偷梁换柱”,误导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课余在超市里和电视节目中、街旁广告牌上……咬文嚼字,打假!

(四)课后延伸。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延伸,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让学生编辑小报、班刊、作文选,都是给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文,就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绘连环画;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第八组教材,可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神话、传说,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二、家庭学校生活是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过分重视教师的教,未能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在语文教学内部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而未能将语言学习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范畴中来,忽视了“生活是‘源’,书本是‘流’”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次外地访问团来我校交流,我班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我是小导游员”的主题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学下列内容:搜集图片并给图片写简短的文字说明,或尝试做小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名胜,或扮演角色表演,两三个人一组,一位同学当“导游”,访问团老师做“游客”,“导游”根据展示的画面依次介绍景点,“游客”边听边看边向“导游”提问。

丰富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大课堂,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库,身边的人、事、物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关于学生使用压岁钱问题,可以设计“喜忧参半的压岁钱”、“使用压岁钱浅谈”、“你对压岁钱知多少”、“打理压岁钱妙计多多”等主题,运用口语交际、编小报、作文展、故事会等形式展开活动。

这些校内、家里的主题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善自我。

三、学科融合是补充内容

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有一个单元是《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进行了小调查,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片,可以请学生展示、介绍喜欢的小动物,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展示与提高。

再如《人自然社会》这一课,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分组了解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其间可以走访环保部门,还可以做一些实验,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讨论确定治理方案,再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给有关部门写信或者写倡议书。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设计宣传标语、成立环境督察小组等。

篇3

利用克隆、缩放功能,教会学生质疑解疑

在执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乞巧》一诗时,我发现古诗中有不少词语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质疑环节,将一个“问号”属性设置为“无限克隆”(如图1)。当学生对某个字、词、句不理解时,就可以请学生上台来拖拉问号至古诗中不懂得地方。

而在解疑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将讲解内容缩小,同时摆放在主页面,并根据学生的需要,置于顶层,放大便可,非常灵活便捷。

通过这些资料的随机缩放呈现,学生总结出读懂一首古诗可以通过找注释、阅读资料袋、查字典、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

利用“翻板”、“移动”等功能,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白板的书写笔、“翻板”工具模板、对象移动等功能,将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在预习检查环节,我先出示第一组三个词语:琉璃瓦、画舫、横槛,指名学生朗读,并用电子白板笔,在汉字“舫”、“槛”上标调,以正音。

下拉遮盖,在提示模板中显示和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图形笔给词语和图片连线,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最后,利用翻板功能,点击图片显示正确答案,朗读巩固(如图2)。

又如,在初读课文后,为了检测字词,同时反馈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在白板课件中出示颐和园的景点名称,但打乱了先后顺序。利用电子白板词条可随意拖动的功能,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移动词条,整理各景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利用“配对”“排序”,检测学习成效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Notebook软件中,附带多种活动模板,便于教师设计游戏、活动或练习。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复习巩固练习中,我利用配对活动模板设计了一个词语和词义配对的游戏。学生可以将右边的词条,如“浩浩荡荡”拖到左边的空白中,并与相应的解释配对。最后,电脑会进行批改,显示正确答案。

篇4

    论文摘要:“如何安排活动”、“选怎样的内容更好”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困扰教师的难点。本文认为,综合性学习内容来源于: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虽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上册才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出现学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但只要有丰富的活动内容,综合性学习在低段(1—2年级)即可进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遇见过许多困难,语文综合性学习看似简单,操作起来有难度,学生茫然无措,教师无从下手。“无内容、选择难”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认为,综合性学习内容来自:    

    一、语文教材是主要内容 

    (一)深挖教材。 

    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建立起某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可以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某篇课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点的扩展,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深化,或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或全册课文中某个方面知识的延伸。 

    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国的传统节日》专题,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有话可说。可以在班中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会》的活动,进行习作训练,将全班的优秀习作整理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爱多,付出的少,觉得父母对‘我’的所有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经常埋怨家长的种种不是”, 结合这种情况,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中安排《了解父母的爱》,设计系列活动,学习了《妈妈的帐单》等课文后,引导学生们收集关于描写父母之爱的诗词、歌曲、文章、名句等,熟读成诵。举办读书交流会;向父母及长辈了解爸爸妈妈生育“我”、养育“我”的艰辛,进行口语交际;观察父母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苦;模仿《妈妈的帐单》一文,设计一张“父母的帐单”,与家长一同计算从生育“我”至今,所花销的生活、学习费用,一直到供“我”大学毕业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再算一算父母给我们的爱,又是多少……至此学生感慨:“父母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限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想想“我”今后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这份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主动对父母说几句真心话,写几句肺腑之言。 

    做足、做透这系列活动,学生不再口是心非地承应老师“我要爱父母”,空洞地承诺“我要怎么怎么做”,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 

    (二)课前预习。 

    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在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前,就可鼓励学生去寻找更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一同分享《春天的诗会》。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数量词归类识字课,只有4句话,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画面中。语句十分简洁,每句话中又包含了4种事物,其中几种事物是学生少见的,认识事物就成了学好本课的前提。这个问题可以预先解决,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在各科教材上找到课文中的事物,理解“一畦、铜号”,区分“海鸥——飞鸟;帆船——军舰;秧苗——稻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响亮的呼声。可一些教师埋头苦干,寻找资料,制作课件,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成了“道具”,学生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围着展示台团团转。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唾手可得的材料入手呢?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潜力令人吃惊。教师应该放弃“个人秀”,挖掘学生预习收集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 

    (三)课堂争论。 

    教学中常有疑点令同学们争执不休,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研究课题。当教学到“非比寻常”一词时,有学生质疑应该是“菲比寻常”,并振振有词“电视里的广告就是这样说的,还是王菲代言的呢,超市里的可乐罐上也是这么印着的”。现代传媒的“偷梁换柱”,误导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课余在超市里和电视节目中、街旁广告牌上……咬文嚼字,打假! 

    (四)课后延伸。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延伸,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让学生编辑小报、班刊、作文选,都是给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文,就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绘连环画;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第八组教材,可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神话、传说,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二、家庭学校生活是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过分重视教师的教,未能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在语文教学内部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而未能将语言学习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范畴中来,忽视了“生活是‘源’,书本是‘流’”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次外地访问团来我校交流,我班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我是小导游员”的主题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学下列内容:搜集图片并给图片写简短的文字说明,或尝试做小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名胜,或扮演角色表演,两三个人一组,一位同学当“导游”,访问团老师做“游客”,“导游”根据展示的画面依次介绍景点,“游客”边听边看边向“导游”提问。 

    丰富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大课堂,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库,身边的人、事、物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关于学生使用压岁钱问题,可以设计“喜忧参半的压岁钱”、“使用压岁钱浅谈”、“你对压岁钱知多少”、“打理压岁钱妙计多多”等主题,运用口语交际、编小报、作文展、故事会等形式展开活动。 

    这些校内、家里的主题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善自我。 

    三、学科融合是补充内容 

    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有一个单元是《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进行了小调查,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片,可以请学生展示、介绍喜欢的小动物,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展示与提高。 

    再如《人自然社会》这一课,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分组了解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其间可以走访环保部门,还可以做一些实验,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讨论确定治理方案,再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给有关部门写信或者写倡议书。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设计宣传标语、成立环境督察小组等。 

    这样的选题方式,打破了学科界限,融合了语文、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信息去分析、归纳,甚至亲自去做实验,体验揣摩,并对实验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新领域,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只需在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中合理选择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小学低段开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篇5

针对第二学段段落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段落教学应更多地指向内在的“微结构”。所谓“微结构”,就是着眼于语文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或某项教学内容的细致设计,重视对思维过程的展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将隐性的“微结构”予以显性化,提高段落教学的有效性呢?利用“思维导图”无疑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教学方式,它能深入解构段落,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段落教学的效率。

一、“图”解大意,理清脉络

如何提升段落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段落概念。思维导图能将隐性的段落概念以显性化呈现,帮助第二学段的学生对段落有初步的了解。那么要建立段落概念,首先就要读懂段落内容,理清段落中句子的脉络。

(一)“图”显内容,了解段落大意

思维导图清晰的条理性,能直观地显现段落各部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对段落的构件进行分析、判断、整合,读懂段落内容,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每个句子的意思,明晰句子之间的关系后,完成思维导图,并进行如下教学。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思维导图,用“因为……所以……”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吗?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瑰丽无比,相互交错。

师:能把原因和结果换一下来说说吗?

生:西沙群岛的海水之所以瑰丽无比、相互交错,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用一个词概括句子的意思是学生二年级时就已掌握的能力,教师将三个词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学生瞬间明晰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串联句子意思,概括成段落大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段落内容,同时在“因果”顺序的转变中提升了思维和语言的能力。

(二)“图”现语序,梳理段落脉络

段落中句子的排列是有一定规范与顺序的。根据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基础,不能机械地去讲解段落中句子的排序。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语序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整理排列,体会段落表达的规范,更好地梳理段落的脉络。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第三自然段,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展开了如下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用一个词语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干吗埋打到村子离开村子躲避东西不能带走妈妈埋箱子科利亚埋木匣)

出示鱼骨图框架:

师:请大家把刚才咱们概括的这些词语贴到这张框架图中。

(学生在学习单中完成后,投影展示交流)

师: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填呢?能不能把这几句话的顺序打乱呢?

生:不能,因为法西斯快打到村子了,所以他们才要离开村子躲避。

生:因为要离开村子躲避,东西不能带走,所以妈妈才埋箱子。

生:科利亚看到妈妈埋箱子,所以也要埋木匣。

师:你看,作者写的时候多有条理啊,现在你能借助这张图来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吗?

(学生自由说后进行交流)

段落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段落内容,更要发现段落的脉络,发现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排列关系。上述教学片段中,在学生理解段落中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词语填入“鱼骨图”中;再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借助“鱼骨图”进行这样的思维和语言训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段落中句子的规范、有序表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图”理结构,明晰关系

在建立段落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段落结构,是段落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来凸显段落结构,能清晰地呈现句子关系,让学生在形象的图式中把握段落结构。

(一)“图”释段落中句子的关系

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借助思维导图,可将段落内部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明晰段落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见右图)。

在思维导图的参与下,笔者就这段话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

生(齐答):7句话。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想想这句话写了什么。

(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交流后,请学生将关键词写在卡片上,并贴到黑板上)

师:这7句话是怎样连在一起变成一段话的呢?我画了一张结构图,你们看——(出示段落结构图)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再默读这个自然段,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把每句话的序号填入合适的方框中。

(生默读,完成结构图后展示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第2~6句都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

师: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句句话连成一段话的。下面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我读总起句,同学们读后面的句子。

句子组成段落,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句子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这一隐性的内在关系,才能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段的概念,发现构段的规律。

上述片段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串联段落中的7个句子,将句子之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了解总分段落的构段方式,让学生站在“段”的高度理解文本,发现语言的秘妙。

(二)“图”示段落之间的关系

不仅段落中句子之间存在逻辑关系,段落之间也是如此。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提升阅读能力,更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笔者针对课文第2~5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

结合上述思维导图,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课文介绍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呢?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在介绍?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和昆明湖的景色,分别是第2~5自然段在写。

(课件出示结构图)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把相应的自然段序号填入结构图相应的空格中。

(生自由填写后进行交流)

师:作者写的这几个景点能否交换顺序进行介绍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生自由读,交流第2~5自然段中表示方位顺序的句子)

师:是啊,作者就是这样移步换景,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进行介绍,非常有条理。下面老师跟大家合作着来读一读,我来读表示方位顺序的这些句子,同学们来读具体介绍的语句。

(师生合作读)

一张思维导图将课文第2~5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图及文,学生很快厘清了段落之间的承接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明晰了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图”助积累,强化运用

由读到写,实现语言的转化,提升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运用思维导图,就能创设积累语言的平台,为有效实践和运用段落铺设台阶。

(一)“图”佐段落积累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思维导图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文本的语言直观而有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又能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语言。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自然段,笔者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自然段结构,读懂自然段内容,接着就围绕思维导图,设计了积累语言的环节。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这张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一下不同的花不同的开放时间。

出示思维导图:

(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老师把图中的词语拿掉了,你还会背吗?

(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张图记在心里了,谁能把这些词语再贴回图里去?

(生上台将词语贴回导图中)

师:让我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了四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思维导图厘清自然段结构,读懂自然段内容;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三层次,拿掉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将导图转化为“脑图”,学会记忆的方法;第四层次,让学生将词语再次贴回导图中,教给学生绘制导图的方法。

在思维导图的参与下,学生不仅积累了文本语言,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达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图”促段落仿写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写段落是我们教学段落的最终目的。教材中的典型段落,就是学生练习写段的好材料。教师既要有一双能捕捉文本典型段落的“慧眼”,又要有一颗能借助思维导图显现段落结构特点的“慧心”,并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迁移运用语言的同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段落,完成如下思维导图。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该段的结构和写法,写一写课前观察过的绿豆芽。

师:大家看,作者就是从位置、形状、数量、颜色四个方面有序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学着这样的方法也来写一写课前咱们观察过的绿豆芽。先把这张图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补充完思维导图后,学生自由写段,写完后交流)

教学中,教师发现该段从四个方面有序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首先让学生阅读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并找出相关语句。学生交流后绘制思维导图,明确段落结构和作者描写的四个方面;接着迁移课外,为学生搭建实践和运用语言的平台。教师通过让学生补充思维导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努力使“思维导图”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图”,将导图植入学生的心田。有了思维导图的全面介入,学生对这类段落描写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表达段落的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

篇6

在教研月活动中,我校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正是通过三年级上册三篇精读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备课和集体备课,并通过《给予树》这篇文章,用同课异构的授课交流方式,来共同把如何把理性的学习内容化为感性的材料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读写结合”这一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进行积极地运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同时用实践也证明了它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我校的两位老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执教的《给予树》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人的状态是一种很丰富的资源,成功的心灵对话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场景。成功的感性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学习状态,能使课堂形成一种活跃、和谐的整体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沉迷于精神乐园中。

围绕“爱的奉献”这一主线组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单元备课和集体备课。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爱的内涵,有意识地采撷那些能激荡学生产生爱的情感材料,让学生充分领略、感受爱的魅力,使学生浸润在一种很浓郁的亲情与友情氛围中。

《给予树》一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的女儿金吉娅把原本应该给家中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玩具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渴望有玩具娃娃的小女孩。故事中的小女孩金吉娅,虽然年纪小,但却拥有自己真诚、善良、仁爱和同情等美好的感情。她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真诚的爱。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质朴的文字把温情的故事娓娓道来,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经过集体备课加深了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宽裕、盼望、仁爱”等词语,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的意思,并能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感受到爱的传递更美好。

4.感受自然段的有序表达,在第4自然段中运用“本来……后来……于是……”

5.练习复述。通过情境对话、小练笔的训练积累语言。

同时在这一课教学中,要力求实现三个特点:

1.目标明。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学情,突出语文能力的提高。

2.思路清。以“给予”为线,以读为本,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感悟思情”等心灵体验融合一体,落实教学目标。

3.亮点显。力求把理性的学习内容化为感性的材料,追求感性材料教学与语言训练自然融合。通过音乐、画面、教师语言营造与文本相一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想象、体验,展开语言训练。

如王老师讲这节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在生活中,你曾经有过给予他人的经历吗?你曾经为谁做过什么?谁曾经为你做过什么,让你至今难以忘记?

生:过圣诞节的时候,给朋友送贺卡。

师:你们为什么要送贺卡呢?

生:因为我们是好朋友,都想在节日里祝福朋友。

师:同学们,这就是爱!爱就是节日中,送出一份祝福!

生:我去青青家时,她洗了一个苹果给我吃!

师:这就是爱,爱是一个苹果。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你还记得,因为爱总是让人难以忘记,让人快乐,高兴!

(出示多媒体课件:音乐缓缓想起)

师(深情地朗诵):当爸爸满脸疲惫回到家时,我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爱是……

生(齐说):爱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

师(深情地朗诵):当同学在台上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给予热烈的掌声。爱是……

生(齐说):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爱”还可以是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来。(课件出示:爱是……)

老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指名学生上黑板上板书。学生依次上台,黑板上写了满满都是爱的诗句。

师: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小诗人,那是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感受到了爱,心里都藏着爱,所以能写出爱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自己创作的《爱》:爱是一个苹果;爱是一双温暖的手;爱是一首动听的歌;爱是一个美好的祝愿;爱是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爱是不懈的努力;爱是老师对我耐心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结合写作教学。读写结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入情入境,抓住“情感点”及时动笔,实现读与写的相得益彰。我们可以想象,学生有很多想说的话, 想说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话。亲情友爱,在孩子们心灵中传递着,让爱成为弥漫课堂的一种旋律,从而使学生陶醉其中,涵养性情,濯亮精神!

另一节刘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课文句子)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让我们透过这个“一直盼望”,猜想一下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这是个很可怜的女孩。她非常想要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生:这个女孩非常渴望得到一个洋娃娃,而且她很久以前就已经想要了。

生:这个女孩非常可怜,她从来都没有任何玩具。

师:她多么希望能够拥有一个洋娃娃,这样就可以陪伴她孤独的生活啊!

师:(出示图片)透过这个“一直盼望”,我们仿佛看见每年的圣诞节,这个女孩都坐在窗前……

生:看着夜空。

师:说得真好!接着说,她看着夜空,想……

生:圣诞老人,你快来吧,送给我一个洋娃娃吧。

师:每年的圣诞节,她就这么盼望着,盼望着,可是,一年,两年,她一直盼望,却一直失望,我们仿佛看到她……

师生:(不由自主一起说)失望的神情。

师:仿佛听到她……

生:失望的叹气。

师生:甚至伤心的哭泣……

师:带着你想象的画面读好这个句子。谁来读?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突出“一直盼望”)

师:(出示说话训练)你们看到了,金吉娅也看到了,读到这里,金吉娅想( )。

生:我要给这个小女孩买个洋娃娃,实现她的心愿。

师: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啊!

师:(出示句子)想到这些,于是金吉娅(引读)。

生:(齐读句子)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从以上两个片段,可以感受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伴随着画面走进了金吉娅的内心,而且被她深深打动,情动而辞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想象形象化之后,把理性的学习内容化为感性的细腻的温情和爱,孩子们的情感在想象中激发,在体验中涌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7

一、由表及里,“沉”词入语意

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丰富的,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含在里面的意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词语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内容、意思的理解,而要依托文本,由表及里,深入品味推敲,感悟词语潜在的、隐含的深层意思,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

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可抓住第九自然段“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这句话中的 “放”这个词,引导学生切入。让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我”起先为什么不放?后来为什么又放了呢?你从“放”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根据这三个问题,联系上文,学生就会发现,这“不放”的背后,还含有另外三层意思:1. “我”非常喜欢那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2. 这条大鲈鱼来之不易,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钓到的。3. 并无他人发现自己钓到了大鲈鱼。因此,尽管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中,“我”还是振振有词,不放鱼。后来,尽管有些恋恋不舍,“我”还是把鱼放了。正因为“放”鱼是一种守信的行为,是做人的一种道德表现,所以,这“鱼”陪伴了“我”一生,影响了“我”一生,使“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道德伟人。这样,从“放” 的表面意思入手,引领学生沉入词语,走进文本,悟到了“放”的真正含义。

又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奚落”一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骄傲的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想想“奚落”是什么意思,并用横线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接着思考: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有什么反应?让学生用波浪线画出陶罐的话语,并分角色朗读。这样,紧扣这个句子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字词,让学生咀嚼、感悟,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忍让”。

二、由浅入深,“沉”词入语境

词语不仅能表情达意,更在读者面前绘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营造一个个动人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资料,由浅入深地揣摩词语意思,沉入词语的情境中,进而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教师可以紧扣文中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两个词语,先让学生想象并交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种怎样美丽的景色?接着让学生在课件中欣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让学生用自己所储备的词语,夸夸所看到的奇丽景色。然后透过“家家户户”“任何”这两个词语,通过观看课件、引读,再现德国每一条街都是花的海洋的奇丽景色。最后课件播放“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个典故,引导学生体会季先生喜爱并赞美这奇丽景色的独特感受,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抓住重点词,通过想象,欣赏课件,自由品读,由浅入深,沉词入语境,引导学生从“一个窗前”走向“每家每户的窗子前”,走向“每一条街道”,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再如教学《搭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在感悟“众人走搭石”这道家乡风景线时,可以抓住“协调有序”一词展开教学。因为这个词是“众人走搭石”的核心内容,也是家乡那道风景线的无限风光之所在。抓住了这个词,就找到了品词析句的切入点。课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最初的感知。接着,教师可以用“创境―想象―朗读”三部曲,让学生慢慢地沉入词语中去,渐渐地走进“众人走搭石”那协调有序的情境中去,沉醉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韵律美与画面美之中。学生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此时,学生读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由此及彼,“沉”词入语情

词语既达意,又表情,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是富有情感温度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想象品读,激活词语,沉入词语的情感世界中去。

篇8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82—01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口语交际课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教师应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交际,掌握交际的技能。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上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这节口语交际课时,我紧扣单元主题导入交际话题,以学生平时积累的、熟悉的好词佳句打开话匣子。

【教学片段一】

1.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背诵第十课《北京》一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

2.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介绍的时候,要用到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看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更多的“游客”。

3.上台介绍风景名胜,教师根据学生的精彩描述,归纳出好词好句,并让全班学生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

二、积极创造实践机会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新课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教师要尽量多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

如,在上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春天在哪里》这节口语交际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教学片段二】

1.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身边的春天。

2.师:上课前我们已经去大自然中寻找了身边的春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成果吧!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快说给我们听听吧!”

3.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课件出示如下句子:

(1)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____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____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

(2)春天来了,我们来到茂密的小树林,听_________;翻过小山丘,来到小河边,又听_________;还听见了_________。

(3)一场春雨过后,我们推开窗户,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啊!我闻到了_________。

5.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可唱,可写,可画。)

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中,我先让学生亲自去体会感受,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三、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让学生明确交际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明确要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

【教学片段三】

在上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说我自己》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明确了以下口语交际的要求: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好问、喜欢读书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倾听。等别人说完之后,还可以提问或进行补充。

篇9

一、调整

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虽然经过专家们的再三修订,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的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内容的次序、时效性和地域性等,以达到符合自己教学习惯和实际的目的。

案例一: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发现学生准备了圆规后,课间已经能够画圆,并且能画出许多漂亮的图案。因此,他改变教材中的顺序,由画圆开始,再到在一张纸的中心画圆,让学生说明怎么能肯定这个圆就在这张纸的中心,从而认识圆心,并明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再到画跟教师演示的一样大的圆,引出半径、直径的概念,并理解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最后,从自己画的圆中发现、总结出半径与直径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始终处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得生动有趣。

案例二:教学三年级上册例3《千米的认识》,教材安排的是一个陌生城镇的路标图(如下图所示),这些陌生的地名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他们很难体会到图中所标的“21千米”和“23千米”大概有多远。因此,如果把这个例题中的地名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最好是大部分学生去过的地名,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心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比较容易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

二、充实

教材的编写由其纲领性决定,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有的课时内容因篇幅的限制,也不能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材呈现的是一个平面的、静止的知识,而没有体现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把抽象的、平面的、静态的数学知识经验,设计成有趣的、形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的情景中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三: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提供的内容非常简单(如下图所示)。王凌老师在执教这堂课时,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适度增加了分数产生的实际需要及分数产生的简单历程介绍,丰富了学生对枯燥概念的认识,无形中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了文化的素养。我们可以从王老师的教学片段中领略他对这部分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王老师创设了两人要平均分一个月饼的情境,产生了如何表示每人分得半个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想象。在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并相互交流想法后。

师:那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表示,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句子描述,也可以用这样的数来表示。

师:如果有4个同学平均分这块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吗?(学生分别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有画图的,有用文字表达的……)

师:这几种表示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生■:喜欢画图,因为画图比较清楚。

生■:喜欢用文字表达,这样容易看懂。

生■:喜欢用数来表示,这样简单、准确。

师:如果有10个同学平均分这块月饼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示每个同学分得的月饼?想一想,如果有100个同学呢?

生:那我们就用数来表示……

师:为什么不用其他的方法呢?

生:画图太麻烦了。

生:用句子说是可以的,但是没有用数表示方便。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解释,学生也可以明白为什么要统一用分数表示!这个在平时我们可是费了半天也解释不清的问题,王老师通过匠心独具的内容补充让学生自己体会到。

师:这些数都是分数,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介绍分数的发展史)

课件展示:在古代,人们分东西(果实、猎物)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

课件展示: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表示为;古埃及人曾用象形符号表示分数,如表示为,表示为……

师:不同地区不同的表示方法,你觉得他们如果相互交流起来会怎样?

生:相互不理解。

师:因此,为了交流、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人们逐渐统一了分数的书写形式……

独到的思维加上前瞻的专业视野,可以把干巴巴的数学知识变得丰实而富有情趣,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三、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历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设置过于泾渭分明,从而产生的一些弊病备受争议。强调学科整合是新课改的一大特点,也应该是一大趋势,无论是从课程理论还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看都是必需的。

案例四:黄爱华老师在执教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圆的认识》一课时,向学生展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形象生动,让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圆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用语文学科的讲故事整合的《循环小数》一课,用尽人皆知的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来突破学生难懂的“循环”的理解;再如用游戏整合的《数的大小比较》,把抽象的数字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将数的认识、比较和判断各种策略暗藏其中,让学生在尽情地游戏中无意间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其精彩与巧妙令人无不叹服。

篇10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如果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那么一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不一样的语文课堂,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易学、爱学、乐学。

如教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孩子们因为都生活在城市里,很少见过秋天农作物丰收的景象,他们对于书中的描写较为陌生。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我通过多媒体把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展现在他们面前。短短几分钟情境的创设,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甚远的事物如在眼前,或者说是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多媒体的引入,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对比揣摩,擦燃灵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课文是有前后联系的。如果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看到事物的变化过程,或者前后的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理解课文是有很大的助益的。他们可在对比中揣摩,自己发现,自己提问,并自己去找到答案,这样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思索中学会新的知识,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如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在孩子们欣赏了现在的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之后,为了推进教学,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今天的北大荒是多么美呀,现在老师带大家到几十年前的北大荒,让你们看看以前的北大荒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随着画面的变化,音乐也由优美的抒情变得低沉了,一片荒凉的景象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树木都是光秃秃的,土地是高低不平的,河水是干涸的,农田里更是寸草不生。孩子们看着这样的景象,都默不作声,有的眉头紧蹙,有的轻轻地翻看着书,还有的在小声讨论……在多媒体课件创造的静的磁场中,我仿佛感到了学生们心灵的震动、思维的闪光,让人不禁感觉到多媒体的使用,使他们兴趣盎然,心中也产生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欲望。而图片和音乐的辅助手段,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他们如临其境,深受触动。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无疑为语文课堂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注入了新鲜怡人的空气。

三、挖掘资源,拓展思维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可让孩子们看到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内容,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让他们看到更多、更好、更有实用价值的优秀素材。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为孩子们创设条件,让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学完《北大荒的秋天》之后,我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北大荒秋天的特征,孩子们能很快地回答出。然后,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我问他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北大荒的秋天,那么,你们想知道它的春天、夏天和冬天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吗?”孩子们听了,立刻来了精神,他们眼睛又亮了起来,等待着我带领他们欣赏美景。但是这时,我给他们留了一个问题,我让他们在看的时候,要注意北大荒的春天、夏天和冬天又有何特征。之后,我才开始播放课件,当课件上出现了连环画似的画面时,他们的思绪也跟着转动。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他们对于美丽景色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