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随想录范文
时间:2023-03-23 19:4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巴金随想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回家以后,我与同样敬仰巴金的母亲轮流看完了这部反思大篇,为书中尖锐鞭挞“”、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勇气深深震撼;一个由衷的愿望从心头升起:我要为老人家写一副传颂后世的对联!
1991年,我将自行编辑的三十七篇《随想录》集粹目录送巴金过目,老人家一边认真看,一边赞许说:“嗯!这些文章都选得不错,确实是我写的重点!”得到巴老的首肯,我格外高兴,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去武康路巴金寓所看望他。
巴金是文学泰斗,思想巨匠,平日生活中却不胜健谈,更多爱听我“叙说时事”。我知道老人家关注时局,心忧天下,每次探望前便做足功课,将媒体不公开披露的有关要闻编成提纲向他细述,常常“互动”到心领神会,共同微笑;渐渐地,我触摸到老人家一颗爱民如子、忧国忧民的博大爱心。
1992年华东地区闹水灾,巴金用颤抖的手签名义卖他的《随想录》筹集灾款;1993年到他去世,他向“希望工程”、“红十字会”、国内外各项灾害捐款数十次,款项数百万;而在中国作协,他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位不领工资的作家和主席,他很早坦言:作为人民的作家,应该扎根人民,面向人民;当国家困难时,他一次次慷慨解囊……
与此相反,他的个人生活惊人简朴。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穿的衣服就是一两件普通的上装和外套,吃的饭菜就是一个馒头、一碗米粥、两片咸蛋和一碗四川豆豉;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素食,竟供养着一颗如此伟大的心脏。
1994年巴金九十诞辰,我写下酝酿已久的七言诗《赞巴金》,前面四句是:“九十完成《随想录》,一生写下是非篇,高瞻远瞩看世界,深入浅出剖心肝……”
1995年11月25日,我将以上诗句提炼成一副七言对联,也是我生平第一副嵌名对联送给巴金:
巴山蜀水育方寸
金笔巨书照玉寰
篇2
1、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2、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3、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采访中成为有心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采、多思、多问,才能提出常人难以想到的话题、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见解。
长期以来媒体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文化名人的关注,为此开辟专栏、设定板块、锁定时间的媒体比比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新的名人不断涌现,人们便习惯将德艺双馨的常青树式的称为老艺术家。通常这些人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于是,媒体多年来始终发扬“铁人”找新闻的精神,不断在他们身上挖掘开采,以飨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艺术家是活化石、是国宝……然而,再好的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于是他们渐渐地淡出了媒体的视野,而当红之人则成了一些记者的新宠。也许是怀旧情结使然,笔者对影响自己成长的老艺术家们始终怀揣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为此,十分珍惜每次与其交流的机会,随着这些文章的见报,同行们风趣地说“旧貌”也能换“新颜”。我的体会是采访要做有心人。
要写好写活这些人物,使其旧貌换新颜,用心采访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老艺术家们都是德高望重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往往不会顺着记者的思路转。有很多时候会发生出人意料的情况。这时,将采访局面的主动性掌控在自己手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多次对他们的采访,笔者感悟到将严肃话题变成家常聊天式的采访,往往可以带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如2009年岁尾,在一次大型活动中,笔者再次坐在了八十多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旁边,一见面老人家就直言不讳地告诉笔者,该讲的都讲过了,有的事我都不知说多少遍了……笔者没有表态而是与他聊起了东北的变化,这位在东北长大并走向革命的艺术家对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当谈到《夜幕下的哈尔滨》时,他主动讲起了在这座城市当亡国奴受日本侵略者的苦难,以及如何当演员演话剧的往事……突然笔者接过话茬反问:“您演了这么多年话剧,就没有出错的时候?”这句话勾起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上世纪60年代,他到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一台反映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斗争的话剧——《渔人之家》,他在其中扮演老渔民。一天,先生来看戏,看完后走到舞台上和大家见面、握手、致谢,说了很多鼓励的话,给了他很多褒奖,大家都很激动。但是回到住地,院长就悄悄地告诉他说:“默然同志呀,先生给你提了一个意见,在你的台词当中,你念了一个白字。”他当时一愣,院长告诉他把酗酒的酗念成了酗酒。他就想:“我从记事的时候起,老人们就是讲的酗酒啊,对那些爱喝酒的人都叫做酗酒之徒、酗酒喝得酩酊大醉等等。再说,这个戏排了一两个月,演出了几十场没人提出这个问题呀。”说句老实话,当时他还真有点儿半信半疑,索性就去查字典了,结果他确实念了白字。 “因为他给我挑的是一个错字,这却让我一生对自己事业不敢稍有懈怠。从那以后,凡是接到任何一个剧本,遇到拿不准、念不准的字我都要去查查字典,都要去问问别人,从此再没出现过错字。”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之风,恰恰是其成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魂,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亟待提倡的精神。于是笔者将这段聊天内容跃然纸上,题为《一字之师“影响一生”——访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发表在2009年12月21日吉林日报文化版,获得吉林省新闻二等奖。
篇4
这不是诗人李白在困难面前的哀叹与投降。这四个短句,表现了诗人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当时,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激愤情绪不可抑制;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人在彷徨和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激流勇进。李白的顽强与自信,着实令我钦佩。
其实,无论是谁,他都会有人生路上的“难行时”。面对困难,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坚定的微笑,就像他们这些人:
——司马迁。他坚持正义却被陷入狱,接受原不属于他的残酷刑罚,蜗居在阴冷潮湿的牢狱中,却能坚持进行他伟大的创作,直到《史记》问世。
——巴金。纵使遭遇生活的种种磨难,他仍然心怀对真善美的向往,完成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随想录》。
——爱迪生。他经历那么多次的失败,度过那么多的不眠之夜,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反复实验。终于有一天,当他轻轻地按下开关时,世界不再黑暗。
……
篇5
我们家庭年纪最小的成员是我的小外孙女,她的名字叫端端。
端端现在七岁半,念小学二年级。她生活在成人中间,又缺少小朋友,因此讲话常带“大人腔”。她说她是我们家最忙、最辛苦的人,“比外公更辛苦”。她的话可能有道理。在我们家连她算在内的大小八口中,她每天上学离家最早。下午放学回家,她马上摆好小书桌做功课,常常做到吃晚饭的时候。有时为了应付第二天的考试,她吃过晚饭还要温课,而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很好。
我觉得孩子的功课负担不应当这样重,偶尔对孩子的父母谈起我的看法,他们说可能是孩子贪玩不用心听讲,理解力差,做功课又做得慢,而且常常做错了又重做。他们的话也许不错,有时端端的妈妈陪孩子复习数学,总要因为孩子“头脑迟钝”不断地大声训斥。我在隔壁房里听见叫声,不能不替孩子担心。
我知道自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对儿童教育毫无研究。但是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总觉得灌输和责骂并不是好办法。为什么不使用“启发”和“诱导”,多给孩子一点思索的时间,鼓励他们多用脑筋?我想起来了:我做孩子的时候,人们教育我的方法就是责骂和灌输;我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死记”和“硬背”(诵)。7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要求端端的似乎仍然是死记和硬背,用的方法也还是灌输和责骂。只是课本的内容不同罢了,岂但不同,而且大不相同!可是学生功课负担之重,成绩要求之严格,却超过从前。端端的父母经常警告孩子:考试得分在90分以下就不算及格。我在旁听见也胆战心惊。在上学时候我最怕考试,走进考场万分紧张,从“死记”和“硬背”得来的东西一下子忘得精光。我记得在高中考化学我只得30分,是全班最末一名,因此第二次考试前我大开夜车死记硬背,终于得到100分,否则我还毕不了业。后来虽然毕了业,可是我对化学这门课还是一无所知。我年轻时候记性很好,读两三遍就能背诵,但是半年以后便逐渐忘记。我到了中年才明白强记是没有用的。
我还隐约记得亚・赫尔岑在西欧亡命的时期中梦见在大学考试,醒来感到轻松。我不如他,我在六十几岁还给赶进考场,甚至到了八十高龄也还有人找我“就题作文”。那么我对考试的畏惧只有到死方休了。
我常常同朋友们谈起端端,也谈起学校考试和孩子们的功课负担。对考试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减轻孩子们精神上的负担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朋友们在一起交流经验,大家都替孩子们叫苦,有的说:学习上有了进步,身体却搞坏了;有的说:孩子给功课压得透不过气来,思想上毫无生气;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听话的子弟。……意见很多,各人心里有数。大家都愿意看见孩子“活泼些”。
我唯一的希望是:孩子们一定要比我们这一代幸福。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篇6
人无完人,田无完田。杂草是田的伤疤,丑陋且令人厌恶。于是除草剂应时而生,各种除草的用具也层出不穷,弟子千方百计地要去除这块伤疤。但是却忘了,在群落演化里杂草也是其中一员,这丑陋的伤疤,竟也是为田地的肥沃做出了卓越贡献的!
于是哲学家才会在上面种庄稼。因为他知道,环境不可变,只有人的心可变,伤疤并不是消去为上,真诚恻怛纳伤疤,笑看过往的痛苦,熔炼新生,升华自我,才是颠扑不破之大智慧!
对待伤疤,首先要真诚恻怛。疤痕,是人历经沧桑而弥留的阑珊之际,是踩过荆棘穿过风雨而残存的印记,是你曾经不辜负生命年华充盈活过的轨迹。真诚恻怛纳伤疤,是一种笑看得失,接纳自己的豁达与从容,也是勇于正视自己的坦率与赤诚。正如如今整容行业兴起,各种祛疤手术出现,人们总是想证明自己的健康、美丽,没有受伤。
这与弟子的做法又有何异?掩饰,美化,想方设法的要除去它。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狡诈与伪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除草方法下,仍然有不知名的野草在招摇着。所以余秋雨在《废墟》中写:“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令人遗憾的。”面对疤痕,面对杂草,我们需要的是真诚笑纳,坦然接受,让杂草这丑陋的伤疤成为旷野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必再去埋怨妍中之媸,美中不足,因为这恰恰是最真实的无言之美。
对待伤疤,其次是要升华自我。杂草固然有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的优势,但为什么这里面的农作物就不可以有呢?它难道不可以再把根蔓延开一些,让枝叶再葱郁旺盛一些,从而让那杂草自生自灭吗?当然可以。杂草永远都是除不尽的,就像人生来就是带着一块伤疤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在这疤痕当中,熔炼新生,让那区区杂草,变得不显眼。
月有阴晴圆缺,但它努力地将月华洒满了大地,也就因此拥有了清丽高洁的容颜。君可曾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当制造出了一个癫狂的年代,是那一批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崛起,在中国的精神家园里保存了振聋发聩的警鸣。过去的皆为历史,赤诚之作《随想录》,在疤痕中熔炼新生,无畏地剜出了民族的症结和时代的痢疾,成为了文学界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都突出伤疤的重围,才硕果累累,让文字力透纸背,声震千秋。
面对人生的疤痕,卢梭没有逃避,写下了震惊千古的《忏悔录》;面对血泪的疤痕,南京没有逃避,让反思和审视成为疤痕的馈赠。面对旷野的疤痕,哲学家真诚恻怛,种上庄稼,让优势完美地战胜了劣势。
篇7
在文科高校林林总总的专科课程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学科。覃可霖教授长期从事写作教学工作,不辞劳苦,敢于担当,从本学科特点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探索写作思维技巧,著书立说,取得显著成果。新近发表的《写作思维技巧探秘》系列论文(载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4期,2013年第1、2期),就是这方面的新成果之一。它对当今时代“改文风”的需求会产生导向性的影响,也有助于启迪青年学子提高从平常看到不平常的能力,从复杂看到简单的观察力、分析力和亲和力。
覃教授系列论文(下简称覃文)强调了写作技巧的重要意义。写作要掌握一定的技法: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完善表现、锤炼语言、润饰修改,一般经过师传即可领会,但技巧则“可悟而不可传”。仅懂得规则并不等于掌握了“巧”的策略。覃文举例说,工匠从师傅那里很快就学会了木工的规矩,但并不等于学到了“巧”。心灵手巧,思维敏捷,才有可能登至“巧”的高度。这就是写作创新性思维的发挥运用。覃文引用艺术家石涛“手法无法,乃为至法”的体会来证明技巧的高妙和魅力,细析了作家巴金《随想录》所言的“有法之时求其化”的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并从苏轼、鲁迅、茅盾的写作经验中告诫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关注现实,潜心学习,以求达到“熟能生巧”的高度。
覃文认为,好文章立意要“深”,选材要“巧”,并要有层次地表达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巧构情节、画龙点睛等多侧面的有机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魅力,感染大众的精品来。无疑,覃文的论述从容不迫,深入浅出,启发性大,说服力强。覃文还就文章(作品)的剪裁、线索、呼应、悬念的构建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写作技法,详尽阐明了具体写作路径,辩证体现了当今写作操作性极强的写作思维原理。由于这些原理融入了著者几十年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为当今高校写作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马悦评说莫言是“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依我理解,“善”就是“巧”,经过作家大脑消化之后用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就有新颖的独创性。探究写作技巧是大学写作学的基本课题,是时代创新之所需。覃文结合自己长期进行写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提纲挈领,深化了写作思维规则,归纳提升为写作思维技巧。系列论文理论结合实践,把许多操作案例巧妙地穿插于理论探讨之中,所举的案例可操作性很强,用覃文中的话来说,读者在写作时,可以“依样画葫芦”,借鸡生蛋。时代在前进,高校的写作使命更加艰苦,愿今后能读到更多更好更新的写作学著作!
篇8
世上的确是有这样一些作品,被人鲜明地分成两个阵营:一路喜欢得如醉如痴;一路则厌烦到看都不想看第二眼。
木心,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传奇文人引文坛争论
木心1927年出生在浙江乌镇东栅,原名叫孙璞,号牧心,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孙家花园距茅盾家不远,木心幼时常到沈家借书。而他的私塾先生便是著名词人夏承焘。木心喜欢《诗经》,从小诗书浸润,这在他的文字里不时显现。他在国内生活到1982年才赴美定居,时年55。人们不熟悉木心,这也难怪,一则浙江人才辈出,二则他先前的主要身份是画家。还算好,他够有闯劲——他在55岁时自费出国赴美,两年后靠卖画立住脚跟;还算好,他够有文艺情结——在历经、、之后,他依然能够握紧手中的笔;还算好,他够健康够长寿——他活到2011年,84岁时才在故乡优雅地仙逝。这一生,烟柳繁华地里待过,温柔富贵乡中离尘,若要没有期间的苦乐年华,他岂能成为“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他的确是个传奇。他的身世本身就是传奇;他的美术作品也是传奇;在七八十岁上因为文学作品闹得文坛上一阵喧嚣,更是传奇!在这个阅读泛滥的时代,有谁,还会为了一个老头子的文字而吵吵闹闹呢?
正方:要早点读到木心
吵闹的甲方代表人物是木心的弟子陈丹青和阿城、何立伟、陈子善、陈村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等,他们是最早一批在内地传说木心的人。
一个年过半百、跑到美国去讨生活的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个能量?
陈丹青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极少的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陈村是第一位将木心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在网站上的人。他说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木心实际在年轻时代就一直在写作。从14岁起,他创作了一百多个短篇和八个中篇,写了整整20本,但在1970年的抄家中全部遗失。1984年至2000年,木心写出了12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有《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有《西班牙三棵树》、《巴珑》、《会吾中》、《我纷纷的》;小说集有《温莎墓园日记》。2006年初,木心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月内就曾加印三次……事实上,早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便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风靡台湾。而那时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已经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反方:很失望木心的文字
可恰恰就是陈丹青他们这些拥趸的声音与木心作品的热卖,引来了以《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人民文学》的邱华栋等“反方辩手”。朱伟写下了《木心的尴尬》。他说:“在我看,木心作为一种文化标本,有他自己的价值。一个八十多岁人,从走进社会到1949年十多年,中国传统文化接触一个尾巴而已。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二十多年,洗心革面,尽管不情愿,烙印还是根深无法剔除。这是木心先生最主体的文化根基,他所写《上海赋》,其实也是五六十年代蝇营狗苟之上海市井。然后到美国,以美国态度来看他实际只接触一个尾巴的文化五千年与二十年的文化贫乏。”邱华栋则干脆认为陈丹青是个“托”。他说:“陈丹青领衔主演,推荐木心的文章让大家看。由于陈丹青是勇敢的教授,说了些真话,又是杰出的画家,我自然很重视他的推荐,买了一本木心的书。看了之后,非常失望。这么一个小里小气的老文人的东西,被陈丹青托成这样,实在不理解。我实在是很失望木心的文字,零碎,无聊,散漫。我看他从来都不可能写出来一本有长度、厚度和难度的东西的。”
有意思吧?皆是文学圈里的人物,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事实就是如此,木心的作品就是喜欢的奉为经典,贬低的说他矫揉造作,语言太过雕琢。这冰火两重天,倒让这木心充满了魅力。
评说木心,为时还早。
不妨撷取一点木心的句子,给你看看:
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是人之初。
际此一瞬间,不是性本善也非性本恶,是空白、荏弱、软性的脱节。
英雄的失策,美人的失贞,往往在此一瞬片刻。是意识和潜意识界线模糊的一瞬,身不由己的片刻。
人的宽厚、浅薄、慷慨、吝啬,都是后天的刻意造作。从睡梦中倏然醒来时,义士恶徒君子小人多情种负心郎全差不多,稍过一会见,区别就明明显显的了。
然而高妙的战略,奇美的灵感,也往往出此将醒未醒的刹那之间,又何以故?
那是梦的残象犹存,思维的习性尚未顺理成章;本能、直觉正可乘机起作用,人超出了自己寻常的水平——本能、直觉,是历千万年之经验而形成的微观智慧,冥潜于灵性的最深层次,偶尔升上来,必是大有作为。
宏伟、精彩的事物,都是由人的本能直觉来成就的。
……
2011年12月24日,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曲,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戴着格子围巾的木心躺在鲜花中,与这个世界告别。他身后留下的作品,任人评说,却已与他无关。你若喜欢,你会看到诗意、看到智慧、看到典雅、看到俏皮;你若厌烦,那么,就让它静静放在那里吧。现在评说木心,似乎还早些。
篇9
巴金在自己的随想录中说过,“人不是点缀太平的,而是工作的,正因为有了荆棘,才需要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平平坦坦过完一生是毫无意义的。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让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实际行动、勇气、智慧、毅力才能实现。可是这条路不好走。放眼望去它若隐若现,只有一条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必须果断的选择这条路。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封杀。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我赤着双脚,用双手扒着荆棘,荆棘的锋芒和我的肌肤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伤痛让我一次次动摇决心,但我固守阵地,决不动摇!强忍伤痛依然义无反顾的朝目的地前进。虽说伤痛时常让我疼痛难忍。我却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伤痕弥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个伤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成长的标志,所以我不悲伤,坚定的走下去。只有在这样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荆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走下去,半途而废。没有荆棘的道路,没有挑战性;没有挑战的人生,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生不如死!!荆棘的道路上成就有勇气、有自信、有智慧、有梦想的人!荆棘的道路上锤炼了人的意志,荆棘的道路上打磨了人的梦想。走在荆棘的道路上,用古人仁的经验告诫世人,成功的人必须有成功的路,成功路上必定坎坎坷坷、荆棘丛生,荆棘丛生必定能苦其心志。 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荆棘便不会阻碍我们通向成功。相反,荆棘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磨难使我们越挫越勇。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 我要在荆棘中开辟道路!
信心,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信心是人们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有了信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了信心,你就有勇气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信心,你就能战胜困难,通向成功。拥有信心的学生是幸运的,只要你再为他加把劲,他就能展翅飞向天边。是否拥有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立志当奋进,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追求卓越,真诚回报,释放青春能量,点燃青想。纵使我们
平淡一生,只要闪烁过奋进的光芒,人生同样灿烂。我们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可以感受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与美丽。
我们是不平凡的一代。我们的不平凡在于我们生活在祖国腾飞的时代;我们肩负着新世纪赋予的重任。而我们的不平凡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经得起历史的重担,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校园中出现了有背于学校主流文化的现象:课堂上“坐飞机,开小差”,放学后沉浸在网络世界、游戏世界的此外,背着家长 “腾云驾雾”,“快活似神仙”,而考场上绞尽脑汁照抄作弊,作为跨世纪新一代青年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篇10
赞美是照亮人生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成长;
批评也是人生中的亮光,没有这道亮光,我们或许就会迷失方向。
指导教师:陈瑾
赞美与批评,一株双生花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梅花文学社 胡婷
我很欣赏此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英国小说家拉什迪对此结果真诚的赞美:“这很棒,诗歌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
我也很欣赏法国小说家阿索利纳对诺奖评委大胆的质疑与批评:“这是对其他作家的一种侮辱。”
我想,无论这个结果本身公正与否,都需要一定的赞美与批评去拓展它背后内涵的深刻性,并且为其将来的发展作出长远探讨。诺奖评委亦需要赞美与批评,来保证诺奖的创新性与纯洁性。
是的,赞美与批评,一株双生花。赞美者坦然承认事物的优秀与美好,尽显真诚大度之气概,亦为事物增添美好的沃壤,使之自信发展;批评者则深析事物之不足,尽显思想之深刻与理解之透彻,如一把戒尺控制事物的自信心,使之不至于恶化为虚妄的自我膨胀之泡沫。
不禁忆起任素汐,那个因《驴得水》而走红的女孩儿,被众多赞美围绕着,加以“女神”的桂冠。她笑得既自信又谦虚:“再多的人赞美我,我也知道我哪儿不好。”
原来,赞美不仅培养人的自信,还是一面清晰的放大R,教你识别真伪,看看这个人自知之明有几分,教养底蕴有多深。
不过一味地赞美亦不可取,为了不把泡泡吹破,必得有一定的批评来限制它的膨胀。
我曾一度震撼于大江健三郎在作品《冲绳札记》中对日本这个民族深刻的分析与批评,探讨着“能不能成为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部批判日本的著作被右翼分子视为“自虐史观”,将其告上法庭,却无法动摇大江健三郎良心的坚持。
我恍然醒悟:原来不仅个人需要批评来促其成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批评来正视其不足,校正其发展的路线。而最可贵的批评不是对别人,正是对自己。唯有敢于正视内心灵魂深处的民族,才敢于批评自我,才能在不断反省中促进民族的矫正与发展。
不禁回视当下社会,我不由默然一叹,我始终不愿相信,不愿相信人们习以为常的赞美都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刻意讨好,不愿相信那么多锦上添花的赞美之语都是随波逐流、缺乏思考的客套的泡沫。这个社会缺了一点犀利的批评和剖析,那些如刘瑜所言“看到大海深处阳光照不到的社会”并勇敢批评的人,总是少数。
赞美与批评,贵精不贵多,锦上添花固然容易,真正为建设添砖加瓦却很难。而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批评,更是为这个消费主义至上又奉行娱乐至死的时代所缺。
我依然怀揣希望,希望人们把对问题的思考挖深一点,剔除浮华泡沫。当赞美时毫不吝惜,当批评时一针见血。
我希望,赞美与批评,这株双生花,孕育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使朝霞满天,紫气东来。
阳光与灯塔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梅花文学社 李佳音
年少的莫扎特生活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天才”“神童”,各种美丽的词赋予他最幸福的童年,因此他的乐章悠扬宛转,富有生机,成为永恒的经典。
赞美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人心,给人爱的温度。她把自卑的灵魂从深渊中拉出,赠以明亮的翅膀,任其翱翔。人皆生而需要赞美。
然而,赞美的温度有时可能会灼伤羽翼,正如同为一时之天才的方仲永,他得到的赞美并未让其和莫扎特一样驰骋未来,而是将其溺于糖水之中,最终难逃泯然众人之命运。
故夫圣人孔子执教,虽提倡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之理,却也有“无乃尔是过与”之责备。人无完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人都需要批评。批评,或许会是刺耳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正是批评的苦涩,给人心敲响警钟,让错误不再上演。
昔者,唐太宗已属贤君,犹且从诤臣魏征之言,谨言慎行,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今有钢琴家郎朗,在成名路上吃尽苦难,受尽父亲的责备,却依旧虚心地接受,毫无怨言。当他们被问及过往,最信任的臣子,竟然是对自己百般挑剔的魏征,最感激的老师,竟是用尺子鞭策敲打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知道批评也是一种爱。
鲁迅出于对国人麻木之心的沉痛,弃医从文,以笔为剑,用严厉的语言,痛斥人心,批评时政之腐败、世道之不正;巴金老人晚年之时,以深邃的思想、锋利的言辞编织《随想录》,回忆往昔,反思批评中国发展途中的错误,给后人以明鉴。
他们的批评,或对个人,或于国家和民族,或婉转或嘹亮,但都掷地有声,发自内心,是出于爱,出于对美好前程的希冀。他们的批评犹如《麦克白》中经典的敲门声,是来自正途和光明的呼唤。如若缺之,后果又何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