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6:0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作文界的“网红”――交际语境写作
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特定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书面表达。 交际语境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解决写作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1.帮你明确交际目的――“为什么写”;
2.帮你明确读者对象――“写给谁”;
3.帮你聚焦交际话题――“写什么”;
4.帮你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怎么写”;
5.帮你确定特定作者主体――“谁写”。
如果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读写素材,以“讲故事说感悟”为交际目的,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交际语境写作试题: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课本故事汇”,讲述课本故事,汇报心得感悟。本次“故事汇”以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蓝本,要求你选择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像莫顿・亨特一样,以第一人称讲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再说说自己感悟的道理。
这个题目目标明确,指令清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达成写作目的:
1.故事哲理:朗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概要和生活感悟。
2.角色选择:《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里,这些人或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了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的故事,接下来请你讲述这个故事,请选择你自己最想扮演的角色。
3.故事讲述:由于你的角色不同,所以你参与的情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等都会有差别。你准备怎样讲述莫顿・亨特的故事?请你选择故事的顺序、侧重,注意根据角色取舍故事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并列出讲述故事提纲。
4.“提醒”感悟:分享是快乐,分享更是智慧。在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故事中,你肯定是有所感悟的,你很想把自己的这种感悟和大家分享。请仿照课文中莫顿・亨特的“提醒”,聚焦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讲述的故事,写一句生活感悟的“提醒”。
二 交际语境写作最暖心的玩法――亲子写作
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观察、共有生活素材、共历阅读生活基础上的针对同一写作内容进行写作的“亲子写作”,有非常明确的交际目的,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境写作。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导入方法;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人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人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作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人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l一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人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导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真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课堂导入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
参考资料:
篇4
2009年11月11日
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中,我们不免要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有时在自己的努力下迎刃而解,有时却让人绞尽脑汁。在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莫顿·亨特是这样解决困难的:
在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其他5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决定爬一座二十米高的悬崖。小伙伴们飞快地往上爬,而“我”却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块岩石架,看着同伴们继续往上爬,“我”吓得几乎晕倒。他们左折右转爬了上去,把“我”落在了岩石架上,“我”一动也不敢动。天渐渐黑了,“我”哭了起来。后来父亲找到了“我”,“我”仍然不敢往下爬,“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就这样,父亲指引着“我”——“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一步又一步,“我”终于爬下了岩石架,投入了父亲的怀抱……
文中的作者之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成功地解决困难,就是因为作者在父亲的指引下,把爬下悬崖这个大困难分解成了一步又一步的小困难,并把这些小困难逐一认真地解决,终于帮“我”战胜了困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篇5
1.纵观全文,梳理文章线索
线索,贯穿全文材料的红线。梳理文章线索之前需知哪些内容可充当线索。常见的线索包括时间线、地点线、人物所见所闻所感线、事件线、物线和感情线等六类。梳理线索时,一看标题,二看内容。标题有时候直接充当线索,有时能为你梳理线索提供启示;看内容时可按以上提供的六类线索逐一排查,看看你所圈定的线索内哪一个更能将全文的材料串联在一起。
2.虚实结合,理解标题含义
好文章往往都有一个好标题,而好的标题又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但无论标题有几重意思,都不外乎“实”与“虚”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的“实”指的是表层含义,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表层含义就是“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过程;“虚”则是指深层含义,《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层含义则与分步解决困难有关。此外,我们还需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结合起来考虑,看看标题是否涉及到文章的主要事件或反映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这些都考虑齐了,你的回答就会比较完整。
3.结合要素,概括段篇内容
记叙类散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为主的文章离不开叙事,叙事为主的文章也离不开写人,因此,无论写人还是叙事为主的文章,都需要关注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谁(人物)、什么时间(时间)、在哪里(地点)、因为什么(起因)、做了何事(经过)、结果怎样(结果)”的句式来概括相关内容。以上要素,可根据题目要求适当删减相关内容,常常可以省略的是时间、地点或事件的起因。
4.两个角度,理解句段作用
有关“句子或段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类问题,一般需要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考虑即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我们考虑的主要方向是: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写人为主的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叙事为主的文章)。从写法的角度来看,我们考虑的主要方向是:句段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一般而言,文章开头的句段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等作用;文章中间的句段起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伏笔或铺垫等作用;文章结尾的句段起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等作用。
篇6
一、要写本真
话题作文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要写自己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深有感触的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作是“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如课文《背影》、《风筝》等,无不是作者形于心而成于文。
二、拟题要精彩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可以帮助写作者更好地表情达意。郑板桥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在讲课文时,遇到诸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山中访友》、《爸爸的花儿落了》、《土地的誓言》等好题目的文章时,要让学生注意学习。要让学生牢记,写作文时,题目要紧扣材料中心,通俗易懂,简洁流畅,谈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让题目先声夺人。
三、从事件中提炼升华主题
文章不是为了某件事而写,即正确的构思应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这就是说,要在平时分析课文时训练学生从一件事中提炼主题。如,课文《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便是这篇课文的主题句子。
四、细笔描写,突出主题
文章若没有细笔描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只见骨头,不见血肉,显得单薄,不具体。《背影》一文中对父亲先作外貌描写,然后是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五、文末深化主题
作文应该从深处反映时代的脉搏,要引导学生关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人与教育。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春》《风筝》等课文,都运用各种方式,使主题在文末得到升华。因而在平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社会、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
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一)写作本真训练
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真话、诉真情;开展课前1~3分钟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的、深有感触的事,也可以让学生推荐好文章、好书,并结合自己切身体验作精彩点评。
(二)化大为小的审题训练
让学生在话题前后加上限制性、修饰性的词或短语。如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变化为读书、读报、读信、我的读书故事、品读名著的滋味、读沧海、读夜空流星等。还可以让学生将话题换成隐含有这个话题的短语或短句,如以“幸福”为话题的文章,可以化为《淡淡核桃香》、《阳光下的点点滴滴》、《爱的春天》等。
(三)拟题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为某些学过的、看过的文章换题目;可以给学生话题,训练学生拟题;还可以先进行同题作文训练,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写作的实际内容,更换能表现写作主题、思想感情的题目;还可以巧妙化用诗句、名言、广告语、歌曲名等。如写“母爱”时,以《寸草心三春晖》为题目,是化用了诗句;写“自信”时,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为题目,化用了名言;写“友谊”时,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题又化用了广告语;写“磨难”时,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是套用了歌曲名;写“诉说”时,以《我本善良》为题目,是化用了电视剧名。
(四)小中见大的提炼训练
给学生一个故事,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题。如,从东汉陈藩不扫庭院,朋友批评之事,让学生概括出“难由易始”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过的寓言故事,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寓意。如讲《白兔和月亮的寓言》,让学生体会一个人遇事如果斤斤计较,贪图利益,就会生活在焦虑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由此生发感悟。
(五)精描细写的训练
可以找些好的描写段落让学生练习仿写。如《背影》一课的描写很精彩,让学生仔细品味后,模仿《背影》描写一个人的背影。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练习。在把某句话扩写成一段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对平时的生活进行描写。
(六)深化主题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对某件事情进行较深入的评论;可以让学生对能突出各类主题的句子进行仿写;可以让学生对某件事情进行续写,要求有抒情、议论,突出主题。还可以让学生将文章的题目扩写成一句话,并且对这句话进行仿写,构成排比句。
篇7
1. 可起到“书法示范园地”的作用
有人说未来的时代是“键盘鼠标”的时代,书写只是为其服务,美观与否已无关紧要。但我认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而语文教师在担当此项任务上更是要首当其冲。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也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 无疑会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若无板书或忽视板书无疑会无形中起到“淡化汉字书写”的暗示作用。
2.可起到“震撼视觉,强化记忆”的作用
现在有许多已毕业甚至已经成人的学生回忆起原来的语文课,都会说,“老师,我记得您黑板上画的那个笑脸”或是“我记得您黑板上画的那个台阶”“还有那两颗交叠的心”……
学生喜欢新鲜活泼形式多样的事物,而如果枯燥乏味就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就需要教师因文而异,设计出提纲挈领、千姿百态形式完美图文并茂的艺术板书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视觉感官更有刺激性,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甚至达到“终生难忘”的效果。
如我在教《纸船》一课时,边分析课文,边画了一只小船,以思念为帆;一颗孤独的心做动力,驶向祖国母亲。画面温馨感人,再结合着动情的朗读,学生沉浸到了这优美的意境中,整堂课效果很好。
再如教《五柳先生传》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
“淡薄名利,宁静致远。”横批则是“乐隐”,中间空白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张大笑脸来象征五柳先生的豁达乐观。在脸上填充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爱好。整体形式新颖,活泼生动,又切合文章内容。
又如教《童趣》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眼睛,非常抢眼。这只眼睛上方是蚊、草虫石、癞蛤蟆等平平常常的事物,下方是鹤、林兽丘壑、庞然大物,用折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经过儿童眼睛的过滤一切都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既而得出结论:儿童是天真敏锐善观察的。这样的板书既突现了课文重点,又让学生记忆深刻。
3.板书还可以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
开放的课堂上,黑板已经不再是教师独占的领地,而是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一则成功的板书,不仅仅是教师精心构思的成果展示,更应该是师生在课堂信息交流中同步思考、双向交流、不断生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如教《色彩》一诗,作者赋予各种色彩以不同的含义,但是稍显抽象。于是,我让学生联想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浅化诗歌绿色的嫩芽象征着发展;火红的心象征着热情;黄丝带象征着忠义;碧海中的一束浪花象征着高洁;风中高举的手象征着希望;眼泪象征着悲哀;句号象征着死亡:这些构成了生命。而且这些标志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并亲自书写绘画在黑板上的。这样过程和结果都会让他们记忆犹新。
4. 它还能起到“筋骨毕现,画龙点睛”的作用
篇8
一、训练思维广度,唤醒言语意识
课文中有一个表示意思更进一层的词——“甚至”,没有具体含义,就是表示递进。怎么样让学生学习理解并且会使用这样的词呢?过去,我们主要通过朗读时前后强弱的变化来渗透递进的感觉,使孩子们模模糊糊地有所感。
这位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画小标记的方法,结合“几百条”“上千条”告诉大家:“你看,这个‘甚至’后面的意思是更进一层,就像爬楼梯,越爬越高,越爬越多。”然后再请孩子们读,孩子们真的把递进的感觉读出来了。
小小的标记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意思,老师又适时地出示了一个说话练习:“沙滩上的浅水洼,也许有( )个,甚至有( )个。花坛里的小花,也许有( )朵,甚至有( )朵。森林里的大树,也许有( )棵,甚至有( )棵。”
迁移,在言语习得中是很重要的手段,以便由此及彼,推而广之,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也能使用,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但迁移要讲究策略。
这3个句子中,第一句是跟课文紧密相关的,这也像是在爬楼梯,从文章中的言语,到与文章有关的言语,然后再到文外语境,这遵循了迁移的小步子原则,没有突然跳离课堂内容。但是,笔者认为还可以再走得开阔一点,去掉第3句话的句格,让孩子们自由地用“甚至”说话。这样的迁移运用,既是体现了“爬楼梯”,也就是要循序渐进,更是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广度,让他们能结合平时的生活积累自由发挥,相信孩子们能说得很好。
言语的习得要以文本的阅读理解为基础,先理解再迁移应用,要一步一步来,就像“甚至”是爬楼梯,在教孩子们自然准确习得言语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爬楼梯。还可以再走一步的是我们要允许孩子自由式的,或者说自由创设语境式的表达,这是鼓励和唤醒孩子们的创造意识,给他们的言语习得创设一个良性的成长空间,而不是只会在老师框定的范围内得乐一时。
二、训练思维高度,发现自我言语
“叨念”这个词的意思并不难,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们,但这并不是南方人的语言,如何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呢?老师又让孩子们找到了有这个词的句子,这是一处语言描写。老师说:“小男孩不停地叨念着什么啊?”然后请几个孩子读了小男孩的话,老师指着小男孩说的内容,孩子们发现了,原来“叨念”就是说些差不多意思的话。
接着,老师和孩子们合作,也“叨念”了两次,老师指出了省略号,告诉孩子们,小男孩一直在说,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孩子们又知道了,原来“叨念”就是反复地说。
让孩子们反复地“说”,也就是通过读的操练,让他们体会这就是“叨念”。真的只是反复地读吗?其实,还可以再深入一点。笔者认为,在先前请孩子们读的时候,可以点评一下,用“你叨念得很轻,很关心这条鱼”“你叨念得很快,好像急着想把这条小鱼扔回大海”等的话引导孩子们读出“叨念”中关切的味道或者自己的理解。当然,这个点评,最好由其他孩子来做,而不是老师,评出不同的理解,读出不同的味道。
而在省略号的处理上,是否可以允许孩子们再叨念“一两条”,然后引导他们:是的,沙滩上的鱼成百上千,他每一条都很关心,每扔一条都在说,这就是叨念。当然,还可以边“叨念”,边让孩子们做做扔小鱼回大海的动作,因为很多的“叨念”都是伴随着动作的。
言语的习得是要理解、要操练,理解可以多元化,操练需要多样化,但更要伴随积极的思维。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评引导到个性的独特的道路上。其实,低年级孩子的听、说、读、写、评更有诗性,更有思维的含量,更能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他们不会像高年级学生那样来揣摩和迎合教师的意图,那我们就应该智慧地用激趣导学的方式,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他们个性的表达,而不是用统一的解读将孩子们的学习同质化,这样的言语习得能使孩子们带上自我的印记,发现自我的言语。
三、训练思维深度,积极习得言语
在学习课文词语的过程中,老师将小鱼形状的词语卡片一一贴到了黑板上,随后出示了课文中的“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一句,又用粉笔把这些“小鱼”圈了起来。老师问孩子们:“哪个字告诉我们,小鱼回不了家了?”孩子们马上说出了“困”字。老师又出示了一句话: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这是以前的课文中出现过的内容,请学生比较一下两个“困”字的不同含义)接着,教师又回到文本,问:小鱼仅仅只是被困住了吗?还有什么危险呢?从而理解了课文中的“浅水洼”实在是一个危险万分的地方,这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这两个“困”字意思的不同其实不言而喻。这样的比一比,不如利用课始阶段,老师让孩子们练习说话时直接出示3个词语,那样效果会更好。那是老师让孩子们看了大海和鱼的图后,让他们用3个词语“活泼可爱、自由自在、游来游去”说话。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把这3个词拿出来,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图示,来对比说话: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现在还能这样吗?
因为用“星星困得眨眼”来对比得出“困在水洼里”的意思,未免显得为比而比。教师可以更深一步引导,利用那3个词语进行前后对比,使先前导入的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为文本学习服务,而不是简单地积累运用,并且紧紧抓住了“困”的含义,更加激起孩子们对小鱼的关切。笔者认为,这样的操作,利用了课堂既有元素展开对比,更有思维的深度。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作用;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02-01
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设计,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利用课堂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控课堂教学思路,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设问是达到师生互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杠杠,如果设问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就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
一、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十七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课堂提问,教师如能精心设计,犹如磁石吸铁,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兴奋之门。
2、促进学生掌握重难点。课堂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对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方式
1、情境想象式。教材中有大量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往生育很感兴趣,并且会产生一些联想,如《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就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形象。他无忧无虑,调皮贪玩,经“最后一课”后,他醒悟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教育了他,他懂事了。而小说以“散学了,你们走吧!”来收尾。那么散学以后,小弗郎士会有哪些表现呢?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想象小弗郎士成为一名小游击队员;有的学生说,小弗郎士组织几个小伙伴专门对付镇公所的普鲁士士兵,灵活机智地进行破坏捣乱等。把小弗郎士塑造成了一个爱国小英雄。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2、首尾贯通式。课文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常常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抓住这些句子来设计一些精当的提问,必能使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内容心领神会。以《故乡》一文的教学为例吧,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回答开头一段的四要素是什么,那么学生只要复述一下课文就能作答,无需深思。从表面上看,教师提问不少,学生答题也很热闹,但这种方式经常用之,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提问:请学生先看一下课文题解,了解作者写此文时的背景,然后再看课文的开头,想一想,作者是以怎样的描法来写出那个时代的特征的?这样的提问,既能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要素,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找出“寒冬……苍茫的天底下……萧索的村庄……瓦楞上的枯草……”这些词语时,懂得了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仅点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又为下文人物的出现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3、情感共鸣式。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作者缘情而发,教师应披文入情,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如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①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如何理解?②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杰利”将怎么办?③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取得共鸣,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文章,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问题的探究。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3、设问要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好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都得到提高和完善,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71-72
篇10
教师,是一分神圣而且光荣的职业,她用自己的汗水,心血,滋润了一代代幼苗,满眼含情地看着他们一点点茁壮成长,自己便没了遗憾。
我已经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了,我也见到多许许多多或慈祥,或严厉的老师,而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却改变了我心中六年不变的想法。
记得小学时,老师讲课虽生动有趣,可老师却很少叫我们起来回答问题,总是随便点名,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同学们也似乎习惯了这种上课方式。小学时的课堂,只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和同学们的写字声。只有公开课时,才会有小组合作,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虽然如此,我们班的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上课只要认真听讲,不用回答问题这样的一种上课方式便深深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所以,当李老师让我每节课回答两个问题时,我刚开始以为很容易,上课后才发现,自己明明很想回答问题,腿却怎么也离不开凳子,小学六年所谓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让我变得胆怯,失去信心。
李老师的一番话,虽不是刻骨铭心,却让我的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去做一个勇敢,自信的自己。
我也开始举手回答问题。读课文,老师在讲这篇课文之前几天,我就在家站在地板上读。我会因为自己的举手和老师的话语高兴上好久。就这样,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
改变自己,你会收获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老师,谢谢您的一番话语,让我明白了:人总是要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没有人会给你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而这样的前提就是:学会与别人交流,善于与别人交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上课回答问题,正是老师对我这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