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传说范文

时间:2023-03-17 11:3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除夕传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除夕传说

篇1

1、古时候,人们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便是“除夕”的由来。传说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次勇猛无比,经常伤害人类的性命。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兽害怕红色的东西,还比较害怕火光和炸响,因此,大家每年的最后一天都会贴春联、放鞭炮等。

2、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即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很忙碌,准备迎新春。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选择在这天守岁,就是通宵不睡觉,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3、过除夕时,北方和南方的习俗不一样。北方人在这天包水饺吃,而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这天对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

4、除夕这天,贴春联和挂灯笼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还要打扫房间。过完除夕后,第二天就是新年了,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去拜年,同时会准备许多饭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除夕是什么意思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当晚往往通宵不眠,称之为守岁。有关守岁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为什么要过除夕在传说以外,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岁”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据《说文解字》释,“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而,可以推断,“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

此外,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习俗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篇3

守岁习俗的意义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原因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一个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还有一个传说为“守岁熬年”。这也是人们最常听说的一个传说,即为了一年来一次的年兽,每到除夕之夜,人们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守岁要注意1、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请务必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2、大门上的“福”字,千万不要倒着贴。

3、家中破损的家居要处理:该扔的扔、该修理的修理。千万不要届时坐在摇晃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灯要打开,一直开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点之前要烧香拜佛。

6、要穿红衣裳、挂红灯,放鞭炮。以图吉利。

篇4

春节,热闹非凡,灯红酒绿,通宵达旦,欢天喜地。人们的心情也是兴高采烈,异常激动,喜出望外的。

一说起春节我就想起好多传说,我就来说一个吧:从前有个叫“祟”的怪兽来侵略地球。除夕当夜,有户人家生出了一个宝宝,为了使宝宝开心,这户人家用铜板逗宝宝玩。宝宝玩累了,他想睡觉了于是爸爸妈妈就顺手把铜板放到了宝宝的床头。晚上,“祟”来了。“祟”正准备攻击的时候,铜板发出了万丈光茫,把“祟”吓跑了。于是,收压岁钱的传说就流传下来了。

“砰!砰!砰!”外面开始放烟花啦。说起放烟花我就想起这个传说:从前,天上有个怪兽叫“夕”。每到除夕夜天神就叫它去攻打人类,“夕”在地球上攻打了千万户家庭。“夕”正准备攻打最后一家时,有个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色帽子的人把“夕”吓走了。于是,放烟花的传说就流传下来了。

篇5

20xx年除夕是几月几号 20xx年除夕放假安排20xx年除夕:20xx年1月27日,农历三十,星期五。

20xx年除夕,放假一天。连同春节,一共放7天,7天,7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不够!

除夕的传说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它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东西吃,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或是在自己的家门前贴春联。等方事来躲避恶兽——夕,之后他们又贴对联,放鞭炮,“夕”再也没有来过了。

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少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曾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不用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孩子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的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行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从此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弄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快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篇6

关于除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民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一年安宁,这种习惯慢慢流传下来,从此年三十晚便称为除夕了。那么除夕作文6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除夕作文6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除夕作文600字一在大人们的忙忙碌碌中,在我们小孩子的急切期盼中,寒假生活过得可真是快,转眼就赶到了农历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那么今晚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夜了。恭送旧的一年,喜迎新的一岁,在除夕夜,不管有什么事,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罢年夜饭,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大人们通常在欢乐的春节晚会中守岁,而我们要用鞭炮和烟火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下面,就来看看我家除夕夜的景象吧!

开始吃年夜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妈妈用大盘子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然后分别盛了十个饺子放在每个人的碗里,大家都紧盯着自己的小碗,我心里也在默默地祈祷,你大概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吧,原来每年的年夜饭的饺子中都要包上一枚喜钱,谁要是吃到了,就预示着今年运气大好,一顺百顺。其实都是一家人,谁吃住都是全家的福!我小心翼翼地吃着自己碗里的饺子,一个,又一个,我的眼不时悄悄地观注着大家,大家谁也不作声,唉,只剩下最后一个了,突然,“卡嘣”一声,我的最后一个饺子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喜运,我高兴极了,举着碗向爸爸妈妈炫耀着,欢呼着,大家也向我表示了最美好的祝福,祝愿我来年身体健康,学习更上一层楼!

吃过年夜饭,就开始放烟火了。我拿出最大的“梨花锅子”兴奋地来到大街上,用打火机点燃,刚一眨眼,只见,烟花直冲天空,伴随年呼呼的响声,烟花越来越高,那壮观的景象,可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响亮的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闪烁烁,把天空衬得如此美丽。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我祝愿人们在新一年里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

除夕作文600字二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迎来了团圆的日子——除夕。这一天是美好的,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

这一年的除夕,我们是在奶奶家过的。那一天晚上,奶奶用勤劳的双手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虽不及山珍海味,却也可口。当大家围着桌子吃饭时,那滋味,胜过吃了蜜糖。当大家举杯畅饮时,彼此祝愿对方身体健康,合家安康。开饭时,男人们举起酒杯;女人们替男人们夹菜;孩子们则天真无邪的笑着。

吃过饭,大人们拿出麻将,打起了牌,孩子们则津津有味的看着动画片,一起守岁。从大人们发自内心的笑,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从老人们温暖的目光中,从大家喜悦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了人世间最温暖的一刻。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年,无时不刻都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快乐时光渐渐过去,不一会儿,当时钟敲响了午夜的钟声,大家开始欢呼起来!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大家跑出家门,别人家放起了烟花,马上把人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我们也不示弱,赶紧放起了鞭炮,让这年的气氛更深、更浓。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一升一落,带来一阵阵欢笑声和赞叹声。“过年了!”这是大家从内心流露出的幸福,这也是大家对新年的一种喜爱。

其实我觉得我们从外地赶回家过年,最高兴的其实还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每天很早下地,都是古稀岁数了,还那么辛苦,过两年一定得把他们接回家住。其实,过年不但是一种传统风俗,更是一种团圆的方式。亲人与亲人之间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让爱之花永不枯萎,让爱之花永远绽放。

除夕之夜,是爱的好日子;是爱的团圆之夜。我爱除夕之夜!

除夕作文600字三转眼间,到了除夕,忙了一天了,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好累!不过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是过年了嘛!晚上7点多,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打算这个晚上至少要到12点睡。

吃完团圆饭后,就到了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边说边笑地看春晚,好高兴。今年的春晚小品都挺好,全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的。不知不觉10点了,爸妈开始让我睡觉,睡觉?不会吧,这才几点啊,哪能这么早就睡?!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父母终于败下阵来,哈哈,接着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看春晚的家人越来越少了,只剩下我和哥哥了。

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天我突然很喜欢星星,早就盼着晚上回老家看星星,今天终于能实现愿望了。春晚间隔,我来到了院里,抬头望天,唉,今天阴天,失望~~!偶尔藏在云层中的几颗小星星调皮地探出头来,也转眼就消失了。继续看春晚吧!离凌晨还有几分钟时,外面就想起了炮声,人们都迫不及待了,希望早日听到新年的钟声,随着钟声的想起,炮声也越来越热烈了,我几步冲到电脑前,给qq里的好友拜年,窗外,星星好像也被这热闹的气氛吸引了,纷纷探出头来,好奇的望着大地,好像在说:人间有什么好事啊,这么热闹!

钟声已经消逝,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我望着划过夜空的流星,默默地祝福: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幸福快乐!

除夕作文600字四除夕夜,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起了春联,屋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天上到处都是美丽的烟花,一朵朵花儿在空中绽放,仿佛也在庆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耳边偶尔会传来鞭炮爆炸的声音,处处都透露出人们高兴地心情。

屋内,一股股美味的香气扑鼻而来——妈妈正在把菜搬上餐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开心的叫了起来。看着餐桌上的美味,口水都流下来了,真是垂涎三尺啊!我夹起一只螃蟹,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嗯,真好吃!”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看着我的馋样,不禁笑了起来,说:“好吃就多吃一点!”大家也不客气,个个都大吃了起来,调皮的个个更是夸张——他一只手抓住一只鸡腿,另一只手抓住了一块牛排,左边咬一口,右边啃一下,碗里也放满了肉,让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我也毫不示弱,夹起一大块肉,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还不时地说:“好吃,真好吃,太好吃了!”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接着,我们端起高脚杯,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声:“干杯!”然后把杯里的饮料一饮而尽。

我爱过年,更爱吃年夜饭,不仅仅是因为能吃到许多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吃完年夜饭我就又长大一岁了!

除夕作文600字五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谐。这一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关于除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民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一年安宁,这种习惯慢慢流传下来,从此年三十晚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的早上天还没亮,大人们都纷纷起床,穿上新衣,开始放鞭炮,听大人说这是“接年”。到了九点多钟,大人们开始炖肉、炒菜,连说话的工夫都顾不上,爸爸在底下生火,妈妈在上面做菜,姥姥在旁边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也在一旁帮大人们做事。

到了中午,鞭炮声又想起来了,大人们都在烧纸,祈求来年家人平平安安。不一会儿香喷喷的一桌子菜做好了,我们一家围在一起,相互倾吐着过年的喜悦。

吃完饭后,开始贴对联了,爸爸先把门框给刷干净,再涂上浓浓的浆糊。最后,把长长的对联贴上去,远远望去,那是一种红红火火、万象更新的美。

下午,大人们开始和面包饺子。除夕吃饺子这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先把肉剁碎,然后再放入青菜、葱、姜等调料,剁上几分钟后,又放油、盐等。馅料准备好后,就开始包饺子了。手拿一张饺皮,用筷子挑上一点馅,对折合上,再那么弯,两头再一捻,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出来了,闻着肉馅的香味,看着都让人流口水。

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谁也睡不着,都想要亲身感受迎接新年到来的那一刻,那一刻又要放一次炮,这是“送年”,也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篇7

除夕放鞭炮

除夕放鞭炮,这是中国民间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它源于一个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年除夕,它都会从海底里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是一个白发老人用爆竹把“年”赶跑的。从此就有了除夕放爆竹(现在叫鞭炮)的习俗。现在又多了个习俗,就是除夕看“春晚”

爸爸为了准时看”春晚”,晚饭后就带我去燃放鞭炮。我们准备的三种鞭炮是百子炮、冲天炮和摔地炮。我们找到规定燃放的地点,一个个地放起来。百子炮是很长的一串,由几百个小炮的引信串连起来的,只要用火一点,就会自动连爆所有的小炮,百子炮的声音很响,好像打机关枪一样。“啪”“啪”“啪”……。爸爸都把耳朵捂起来,我就更不用说了;另一种叫飞毛腿的冲天炮,是用纸做的细细长长的圆筒,鞭炮包在当中,用火一点,一瞬间就飞向空中,然后爆炸,声音很响并闪射出强烈的光照,非常好看。摔地炮很特别,要把它摔到地上才会响,可我摔了几个,都是哑炮。可见,这些摔炮的质量不合格。

鞭炮放完了,爸爸看了看表,大叫一声:“书涯,已经7:50分了,立即回去看春晚”。我答道:“得令!”然后就三步并两步地回家了。

篇8

我们家乡的大年夜可是高兴又是美丽红火i的。

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热闹非凡。吃过中午饭,每家每户都要贴上大红的对联。到了晚上那就别提多热闹了。各种美丽的烟火飞上了夜空,绽放出各式各样的图形。老人们就拿着椅子坐到门口,眺望那绚丽的烟花。小孩子手里拿着灯笼,在路上小胡同里穿行着玩耍。

关于这除夕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从前,有一个凶恶怪兽叫做年。这个年兽每过365天就来骚扰人们,人们叫苦不堪。

可是有一回,一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孩一让年看到,转身就跑了。

之后,人们发现了年的弱点,年来的那一天,人们便从门上贴上红纸,放鞭炮,红纸也演变成了今天的对联。从此年就不敢来了,人们也过上了太平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除夕多好啊!街上,大人们谈论着家乡的一些变化。但有更多的小朋友在放鞭炮和烟花。而我却准时的守在电视机旁,看联欢晚会。

篇9

倒贴“福”字,是我国民间过大年的一种传统习俗。追本求源,“福”字倒贴的传说有三种版本。

一曰“将错就错”版本。在清代,有一年除夕,恭亲王的大管家让人把“福”字贴在大门上。谁知这个下人目不识丁,竟把“福”字贴倒了。恭亲王自然十分生气。幸亏大管家脑瓜儿灵活,转得快,他立马跪下回禀说:“奴才常听人说亲王福大寿高,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啊!”恭亲王听了便转怒为喜,并重赏了大管家和家人。后来,人们便纷纷效仿,过春节时便有意把“福”字贴倒,以此图个吉利。

二曰“平安消灾”版本。在明代,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到一个小镇微服私访,看到一帮人正围着一幅绘有“一个赤脚女人抱个大西瓜”的漫画议论不休,误以为人们在讥讽他的马皇后(马皇后脚大长得丑)。回到宫里,他先差人对参与围观者,均在其家门上贴一正写的“福”字;而没有参与围观的人,则在其家门上贴一倒写的“福”字,以示区别。第二天(正月初一),便派兵士到贴有正写“福”字的人家去抓人,而写有倒“福”的人家却平安无事。从此,每到农历除夕,人们便在门上贴一倒写的“福”字,以消灾讨个吉利。

三曰“避穷神”版本。相传姜子牙封神时,他的老婆也要受封。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害得我穷了一辈子,要封也只能封你个穷神!姜妻想了想说,穷也好,富也罢,只要是神就成。但是,人人都怕受穷,那你叫我到哪里去呢?姜太公说,穷和福是不相容的,“福”到(倒)的地方,你就不要去了!这话一传出,人们为了避穷神,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一个倒写的“福”字,寓意是远离穷神,恭喜发财!

(刘才)

二月二龙抬头是怎么回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这是诗人对我国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过龙抬头日的生动描写。在我国北方,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日,也叫春龙节。在南方则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了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我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4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屈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篇10

于是,这一次,《W》周刊尝试跟着老黄历,像祖辈们那样恪守时间和传统习俗,腊八食腊八粥、腊月二十四除陈布新、除夕贴春联守岁……一日一日,走到新年。这些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里,满溢着最淳朴真挚的人情,含蓄地提点你该如何犒赏自己、怎么与家人朋友同乐,以及怎样郑重又愉快地与旧时光告别。

“年味儿”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不管你离家万里还是与家人团聚,都能感受到的温暖和慰藉。跟着我们的步伐,按着老黄历追根溯源,重回记忆里最有年味儿的新年吧。

腊八节

传统习俗里,腊八节这一天要吃腊八粥,并开始做过年的准备。腊八粥,就是粥类里的“大锅烩”,材料丰富,煮得一锅热热闹闹。相传,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日得道成佛,故佛门弟子以此为重大节日,广施粥米以敬佛,腊八粥也因此有“佛粥”之名。发展至后世,腊八节喝腊八粥已成为全国各地妇孺皆知的饮食习俗。煮腊八粥跟平时煮粥差不多,只不过用料更加丰富,五谷杂粮、干果尽管往里放。再加进一些适宜冬季调理身体的黑系杂粮,能调配得更加营养。老人家说,煮进去的东西越多越全,来年就越旺。

尾牙

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春节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总之,基本样式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的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家家户户也会选择这一天除旧布新,打扫卫生,不放过任何角落,把所有晦气统统扫地出门。断、舍、离之后,哼着歌给自己的身体一次愉快的清洗,全部干干净净,才有好心情。

除夕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的习俗有年夜饭、吃饺子、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祭祖、献供新茶、压岁钱等。

春节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迎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这一天的爆竹一声比一声响,谁都希望能迎财神到自家。新年里给自己一个新的钱包,许愿自己有满满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