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4 12:3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黄河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黄河的故事

篇1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王维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刘禹锡

5、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黄河二首》【唐】杜甫

6、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黄河》【宋】王安石

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将进酒》【唐】李白

10、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唐】李白

1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唐】李白

篇2

黄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母亲。

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深地了解我们的“母亲”,就让我们回家制作一张关于“黄河,我的母亲”的手抄报。老师说,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脑的帮助,还要注重真情实感。

于是我整个晚上就一直在忙着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我在网上摘抄关于黄河的资料,我也不停地问爸爸关于黄河的故事。当然,我也希望自己的手抄报可以获奖。于是,我画了一些点缀是手抄报更漂亮。

第二天,语文活动课总算到了。老师让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几个人几个人这样分。老师让我当我们小组的小组长。我们在准备的时候,大家互相交流,并且交换各自精心准备的手抄报。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我的心“砰砰”地跳着,好像有小鹿在里面乱撞。随着预备铃的结束,老师开始了开场白:“今天阳光明媚,我们要在今天举行一次活动课。为了让这堂课更加生动、有趣,有几个环节来完成这节课。有必答项目,也有抢答项目。答对的组进行加分,哪个组得分最多,是有奖励的!”

我们都盼着题目能简单一点,等待着自己能答对,为组里加分。老师在投影上“亮”出了第一道题:关于黄河的谚语。这个题目有很多同学不会。于是轮到下个组了,他们的组员回答的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我们都以为第一颗星星非他们莫属了。但是老师说:“这位同学说的是俗语,有同学会关于黄河的谚语吗?”我想来想去,我们组没有一个同学会,轮到下个组时,我才猛地想起:“‘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也是谚语”。真可惜,到嘴的鸭子飞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题是:“听一首没有歌词的歌,唱出一句的组加一分,歌曲放两次。”于是老师放了一首关于黄河的歌,但是没有歌词。同学们都在静静地听着。歌放完了,却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教室里鸦雀无声,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们组的小珊勇敢地站起来一展自己的歌喉,当她唱完时,班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接着陆陆续续就有一些同学站起来了。

这次的活动课就在下课的铃声中拉上了帷幕。

这一节活动课真有趣。即使我们组没有得到奖励,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黄河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口才,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篇3

依照“黄河文化考察计划”,在完成豫、鲁、晋、陕、蒙、甘、宁等地区黄河沿岸文化考察任务之后,我於1989 年7 月到达青海西宁,准备对黄河上源地区进行考察。我深知这是黄河文化考察中最艰难的一段,也是最具危险性和最具考察价值的一段。为此,我在西宁休整了十几天,一是为适应高原反应,二是为办理有关手续、查找相关资料,以及选定向导翻译等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就绪后,我怀着几分激情、几分兴奋、几分困惑、几分心惊,向黄河源进发。

倒淌河之惑

7 月的青海极美。沿着山间公路蛇行,一路景色令人称赞。蓝天白云下面是青翠的山峦,山峦下流着清澈的河水。小河顺路而行,水绕山流,峰回路转,景随路移。小河里游着自由欢快的鱼儿,山林中不停地传出悦耳的鸟叫声,置身其境,不禁让人顷刻间忘掉一切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行走之中,突然有种怪怪的感觉。原来,眼前这条小河的流向不对。我前进的方向是南方,而眼下的小河却是明明向西流的,并且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流程了。难道是我在山间迷失了方向?停下车,我从包里取出指南针确认一下,结果我行走的方向没错!我的疑惑越来越强烈。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河流一般是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流淌,为什么眼前这条河却由东向西流呢?

请教向导后得知,这条河的名字就叫“倒淌河”,它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蜿蜒四十多公里,是青海著名的景点。关于“倒淌河”的由来,有三种传说:一是流传在日月山东边汉族民间的说法,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走到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已,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水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流;而在日月山西边的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则神话,说是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条河流,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要108 条河水,但她只找到107 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于是,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便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条河是龙王的一根倒须变的……

传说虽然令人神往,毕竟是传说,我听后依然迷惑,这条小河为什么会奇怪地倒淌四十多公里奔向青海湖呢?青海湖到底要比这里低多少?造成河流倒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倒淌的河还有多少条?带着这一串串的疑惑,我一路走,一路思考,这是我河源考察路途中遇到的第一个怪现象。看来前面茫茫探源路不知还会遇到多少怪事、怪现象。我必须有更多的耐心去面对,也必须有更多的决心和信心去接受和对待。

日月宝镜情怀

继续南下,远远看到左边有一座山,山顶上似乎还有建筑物,我忙问向导那是什么山。向导告诉我,这正是倒淌河的发源地“日月山”,山上的建筑叫“日月亭”,是当年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时留下的见证物。

艰难地爬上“日月山”,坐在“日月亭”中,我一面大口喘气,一面环顾四周景色。北面是绵绵不断的小山景,刚出都市,农业气息还很浓,南面是重重高山峻岭。山坡青草无际。草虽不高,但也青绿青绿的,草地上牛羊成群。我知道,我已进入草原牧区,“日月山”显然成为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我这里还气喘吁吁的时候,向导已经讲起了“日月山”的故事: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经过这里,登山远望长安方向,思乡之情越加强烈。再往南走距越近,而距长安却越加遥远,此行入藏也许再也无回长安之机会,于是文成公主从怀里取出母亲送给她的日月宝镜,看着看着,泪流满面。她似乎听到母亲送她上路时叮嘱的话:啥时想母亲、想家乡了,就取出宝镜看一看,就能看到母亲,看到家乡……文成公主揣着宝镜,思绪万千。往前走,自己的幸福、安全是未知数;往后退,大唐的和亲计划难成,父皇的宏大愿望不复存在。最后,文成公主决然把日月镜摔碎在山头。入藏后,她把大唐文化、艺术、农业技术等带入,并同松赞干布一起为发展,汉藏团结做出了伟大贡献。从此“日月镜”永远地留在这座山顶,这座山被后人称为“日月山”。

我想寻找宝镜,看一看大唐盛世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大唐皇帝的威仪。宝镜自然找不到,但文成公主为了民族大团结的献身精神和迎困难而上、决不退却的坚强意志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暗下决心,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险,我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完成黄河地区的文化考察任务。

化石峡之夜

河源地区自有河源地区的特殊气候,没有出发的时候尽管已经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河源地区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有了大概了解,但真正到了实地,才知道一切远比资料介绍的情况复杂多了。

一步一步向前走,一步比一步更加艰难,路上也越来越少遇到人。这天下午,刚翻过一座山岗,六匹快马载着身背猎枪的藏族青年向我迎面飞奔而来。我一看,远处大山作背景,草原作映衬,骏马猎手飞驰,多美的一幅构图!忙取下相机,对准六个年青人按下了快门。谁知这下竟惹上了麻烦,只见六匹快马将我围在中间,其中两个年轻人跳下马就抢走相机,并有对我动手的意思。正在危急时刻,翻译忙上前阻拦,并用藏语向他们交涉。叽里呱啦了半天,几个年轻人居然对我笑了起来,不仅归还了我的照相机,还将我们送了一程。原来,藏族青年误以为我手中是什么凶器,倒也是,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此等玩意儿!

一场虚惊过后,翻译告诉我前面的山口叫“化石峡”,是前往河源的必经之路,也是进入地区的一条通道。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夜里更冷。我想现在毕竟是夏季,再冷能冷到那里去。不料,转眼间阴霾密布,翻译说要下雪了,话音刚落天空就飘起雪花,而且越来越大,雪拌着风,风夹着雪,迎面扑来。温度急剧下降,冻得我牙齿直打架。翻译看看我说:坚持住,现在还是白天,到了夜里会更冷的。两小时后,雪停了,天晴了,太阳也出来了。这变化简直太快了!不远处两位藏族中年妇人走来,其中一位妇人怀中露出一个圆圆的婴儿脑袋,像小袋鼠一样。婴儿安静地躲在妇人胸部,左右两边藏胞自然合拢,把婴儿围得紧紧的,只有小脑袋露出来。我想刚才的风雪之中,只要母亲将婴儿脑袋收回胸襟,在母亲体温呵护下,婴儿是决不会受冻的。这幅情景,真像我过去曾见过一幅油画。是啊,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伟大的,黄河,这位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伟大的。

夜降临了,“化石峡”黑风口实在是冷。尽管我早有准备,上下两层棉衣,但被风一吹,仿佛没穿衣服一般,彻骨的冷。翻译告诉我,“化石峡”黑风口是经常冻死人的地方。事实证明,翻译的话没有错。那一夜冻得我确实难忍,一夜没有睡着,后半夜几乎成为僵尸。日出时我心中默念:谢天谢地,我还活着,没有被冻死在“化石峡”。

美丽的两湖风光

玛多县是黄河最上游的一个县,也是一个海拔 最高,人口最少,面积最大,物产最丰富的一个县。玛多县有几大特色:一是黄河、长江均发源于这个县,被誉为“江河源县”;二是地下物产丰富,黄金、白银、铅、锡等闻名全国;三是玛多县曾多年成为全国首富县;四是玛多县有扎陵湖、鄂陵湖两大湖泊,水资源极为丰富。来到玛多,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桥”的玛多大桥,再就是著名的两湖。

玛多大桥并不大,宽不足三米,长不过几十米,但它是黄河最上游的第一座桥梁。三四米宽的河面,不足一尺深的清流,湟鱼自由游动的这条小河竟是世界闻名的黄河的上游,走在桥上,不由得让人遐想多多。直到现在,我还时常翻出在这座桥上拍的照片回忆,我也每每思索,一条河流、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人生,其源头都是弱小的、单纯的、不被重视的,但只要它承载着希望,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带着第一桥的感慨,我来到了扎陵湖、鄂陵湖畔,这里水面之广,一望无际,这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两个湖泊。当地牧专毕业的藏族小伙才旦,给我讲了两湖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善良的藏族小伙,他虽以打猎为生,但遇到弱小动物时却从不伤害,遇到受伤的天鹅之类的鸟类,他总会热心相救。后来,仙女被小伙的精神感动下凡做他的妻子,不久,被天帝发现,命令仙女立即返回天宫,仙女不肯离去,哭呀、哭呀……泪水就变成了两个湖。

美丽的故事,动人的精神,两湖许是仙女泪水形成的缘故吧,水产极为丰富,水质清纯,美丽的扎陵湖、鄂陵湖不仅是万里黄河上源地区的两颗明珠,更是仙女给藏族人民留下的极大财富。

星宿海与河源之迷

黄河文化考察虽非探险探源之旅,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一步一步地向黄河源头靠近,正如《石钟山记》中所言:“美胜之景,往往在险远之处”。

告别两湖向上,水美草肥,湛蓝的天越来越低,云也白得炫目耀眼;极目望去,蓝天白云和草原连为一体,天地之间压缩、精华了许多物质,剩下的只有独立空旷的空间;而且一天一天地往上走,一天比一天见到的人少,有时甚至几天也见不到一个人,此时此刻,无论谁在此,也会感到天下之大,任我自由往来,“天下独我,唯我独存”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个时候,天、地、人自然和谐,自然统一,没有争斗、没有拥挤、没有名利、没有喧嚣,有的只是纯洁、空明和神圣之情。

道路越来越难走,眼前的水面却越来越大,大得望不到边,但仍有道路可穿行,这就是著名的星宿海,也是过去人们传说中的黄河源头。

星宿海由上千个大小不等的湖泊组成,大的几平方公里,小的几十平方米,甚至几平方米。星宿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向导解释说,一是因为这里地势低洼;二是该地区降水量极为丰富;三是雪山供水充沛。

以前,当地藏民到这里来也是分季节的,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少,藏族牧民认为这里是黄河之源。解放初期,我国科学考察团对黄河源进行过考察,当时确认此地为黄河源头,并在此建了“黄河源”石碑,碑旁放置一个大牛头。后来苏联科学考察队也对这里进行过考察,他们的结论与我国科考团的结论相差无几。

后来又有许多探源考察队进行考察,其结果却说法不一,可以说还没有定论。为什么呢?因为黄河最上游(星宿海之上)多呈地下暗河,时而出现在地面以上,时而又潜入地下,而且其距离都比较长,故而今天普遍的说法是黄河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但是,时至今日,关于黄河的源头,并没有任何一个标出更加确切的经纬度位置或明确小范围的地名标识来确定。

河源啊河源,你到底在哪里?

啊,你在藏民的歌声中,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在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中,在科学希望中,在未来的探索中……

编后语

篇4

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简易渡河、运载工具,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两种,皮筏作为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算来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皮筏历史因缺乏记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定》载,至少在320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

牛皮筏子可载重数十吨,用以货运,羊皮筏子负荷较轻,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而兰州段的黄河则以羊皮筏子为主,目前作为水上娱乐的项目之一,筏子客由一人担任,筏子顺流而下,沿河风情尽收眼底。

兰州这里见到的羊皮筏子,多是将21~23根2~4公分粗的圆柳棍用绳扎成约2米宽,3米长,隔成许多小格子的长方形框架再把14个充气的羊皮筏子排列整齐,一并拴牢于架上,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则由筏客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关于制作羊皮筏子还有一段顺口溜“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这要是用兰州话说,那才好听呢)。据说抗战时期,兰州一客用羊皮筏子从四川广元运输汽油到重庆,这个轰动山城的故事,成为兰州百姓的美谈,并以“羊皮筏子赛军舰”美誉而载入史册。

篇5

一、情景创设——情感调控的铺垫

恰当的情景创设可以营造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气氛。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被调动起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情景创设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听一些与课堂教学情绪相适应的乐曲,讲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看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图片等。

1.听乐曲

在学习歌曲《白发亲娘》之前,预备铃声一响,我就开始给学生播放歌唱家演唱的歌曲《白发亲娘》。歌唱家纯净、圆润的音质,深情、投入的演唱情绪,把学生引入了如醉如痴的境界。尤其在听到歌曲的部分“娘啊,娘啊,白发亲娘。”我看见学生的眼里大都溢满了泪花。当音乐逐渐减弱、消失,我走上讲台轻轻地说:“请同学们打开第七单元,今天我们学习声乐歌曲《白发亲娘》。”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在音乐的感染下充盈了整个身心。

2.讲故事

在欣赏十六单元《黄河大合唱》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黄河岸边的抗日故事,并观看电影片段《黄河绝恋》,用黄河儿女英勇顽强,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激励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后,再去欣赏《黄河大合唱》,学生情感在故事的感染下自然升华。

3.看图片

学习《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课前我搜集了大量关于新疆的图片:新疆人的服饰、天山的牧场、马葡萄、香甜的哈密瓜等,放在多媒体里让学生观看,引起学生对新疆和吐鲁番浓厚的兴趣,达到把情绪调动起来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情感调动的主导者

情感调动的主导方面在教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无论课外自己心情如何,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教师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也心情愉悦。整个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会融洽。

1.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让学生懂得爱无处不在,生活和世界是美丽的。教师首先要感受这些,然后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思想上与学生保持一致,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2.教师要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

音乐教师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文学修养。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来启发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这就要从音乐的表现角度来陈述乐曲的意境。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见解和阅历再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3.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投入情感,而情感的调动和投入需要激活、推动和转化。激活、推动、转化学生的情绪方法很多:①设问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积极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然后就设问和自己的回答做表演,教师再对其回答、表演进行点评,从而推动同学的情感发展。②竞争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产生动力效能,使学生的情绪饱满、高涨,提高教学效率。③启发法:教师通过一些提示,从脉络上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知识层面对同一首乐曲的理解不同,因此,需要用启发的语言来引导,而不是用“金玉之言”来灌输。④联想法:联想可以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住情感。⑤沉思法:作品欣赏两遍后可以留出一点时间让同学们思考,不同于联想的沉思是更加深刻的想象,使学生感悟更多的东西。任何情绪最后都会归于平静,沉思可以使他们沉静下来,去酝酿更丰富的情感……

三、学生参与——情感体验的主体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的特点,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学习节奏,可以让学生拍手、跺脚、点头等去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的区别。

篇6

一部4分30秒的纪录片《家园》,他拍了4年,从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剪辑而成。为了这部片子,他砸锅卖铁,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不算,还借了几百万。他从青海到山东,从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在5400多公里的黄河沿线,不知走了多少回,拍了多少遍。

误打误撞拍摄野生动物

1985年,乔乔出生于河南南召。他是乔家大院的后人,但他不愿提及,因为乔家大院被电视剧篡改得面目全非。而且,从乔致庸算下来,他也就是个分支,从山西去了河南,他不在乎这个身份。

乔乔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诗”,常常念诵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之类的古诗。中学时,他喜欢上了写诗和拍照,他爱诗歌的“画面语言”,也爱照片里的“镜头感”。

父母都是中医,想让他继承衣钵,但他喜欢看电影和电视,从小就有当导演的梦想,他觉得把人和事创意地剪裁成光和影,很奇妙。虽然父母反对,但他还是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在北电读书期间,乔乔认识了顾长卫导演,毕业后担任蒋雯丽首部导演的电影《我们天上见》的纪录片摄影。按照世俗观念,乔乔像顾长卫那样,慢慢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是最好的,而他却将人生拐了个弯。

乔乔把镜头对准野生动物,纯属偶然。2008年,他原本筹划的“毕业作品”是故事片,那年冬天,北京没下大雪,乔乔便回到了家乡河南南召,想拍纪录片。有一天,他在野外听到一声枪响,一只天鹅掉落在地上,随后另一只天鹅落下来,站在咽气的天鹅旁边,长声哀鸣,持续了3天,最终在悲痛中死去。这件事对他触动极大,他想要拍摄一部关于野生动物的片子,以此唤醒人们心中那份久违了的宽厚和善良。

在新婚的老乡家里,他参加了一场婚礼,同时,见到了一户“新婚”的燕子。他把那对燕子,拍成了影视纪录片《巢》。在这部纪录片中,动物不再是人的附属,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片子突破了传统的“画面加解说”的方式。作品在国内外展映和播出后,广受好评,并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从此,乔乔开始了生态电影之旅。

野生动物真的很美

在北京电影学院时,乔乔看过电影《可可西里》,当时他就想去拍藏羚羊,后来他发现中华对角羚要比藏羚羊珍贵得多,甚至比大熊猫还珍贵。全世界种群数量不到600只,全球范围内也只剩下青海这个栖息地,不早点记录下来,说不定会抱憾终身,所以他联系了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老师,一起赶赴青海,在岩羊、藏原羚、中华对角羚繁殖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拍摄。

中华对角羚非常美丽,乔乔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高原精灵”。这部电影用纪录片的手法拍,然后用剧情片的思维剪辑。

2010年9月,他在河南长垣进行拍摄,走在黄河边上,远远地看到黄河的岸边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走近的时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只死去的大天鹅。当地经常有人用一种剧毒农药呋喃丹拌小麦毒天鹅获取非法收益,这种做法让乔乔不齿。但当地一位生活贫困的老爷子却每天义务坚持到岸边保护天鹅,几十年如一日。

2011年4月底的一天,乔乔来黄河边上拍摄大鸨,无意间两只灰鹤闯进他的镜头,他很纳闷,按照常理这时候大批灰鹤都已回迁,很少会有留下来的。当他把镜头向两只灰鹤推近时才发现,其中一只灰鹤的腿在挣脱人类捕鸟工具时挣断了,另外一只灰鹤像守候自己的亲人一样与同伴目光对视,久久不肯离去。

那一帧帧美丽而深情的画面,让乔乔感动,也让他坚定了拍摄的信念!他拍的片子里,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着懂事的眼神、安逸的神态和鬃鬣飘拂、灵动矫健的身姿,自由自在又单纯可爱。

野外拍摄久了,乔乔有自己的“守则”:大自然是动物们的家园,人类作为入侵者,首先要尊重它们,珍惜生命;拍摄是为了展示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绝不应伤害它们。他宁可舍弃动物奔跑的壮观场面,也绝不驱车穷追猛赶,因为动物们会傻傻地狂奔直到累倒地不起。

美的代价是千难万险

4年来,乔乔拍摄的“动物私生活”片段,已经超过2000小时。在他租来的一间小屋里,光是用来存储素材的碟片,就一摞摞从地板堆到天花板。

乔乔整天在野外拍摄,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

2010年夏天,乔乔和助手在黄河边上拍黄苇鹣繁殖,当拍完一组镜头准备乘船过河赶往下一站的时候,危险却悄悄地向他们袭来。助手扛着三脚架和摄影机刚准备过黄河时,迎面一条体形很大的蛇径直向他游来,蛇的速度很快,荒郊野外如果被蛇咬到就会非常危险。助手看到蛇后来不及反应,一个趔趄,连人带机器被黄河水卷走了,幸好他水性很好,很快游到岸边,躲过了一劫。

2011年6月,黄河正是调水调沙的季节,大水来势凶猛。眨眼工夫,草丛中雏鸟的窝就浮起来了。这时,乔乔正在拍摄,他想:雏鸟刚刚破壳,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了。当时已经是晚上,大家都没带手电筒。为了安全,他们之前曾给河边的船老板打了电话,一旦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来接他们。助理小王说算了,但是乔乔的心放不下,都跑了100多米了,又折返回去,还是把那3只鸟宝宝救了起来。然后他们就拼命跑,水都已经齐腰深了,他们就把机器举起来……当晚,他在河岸边整晚没睡,借助腋窝的温度把3只小鸟给暖了出来。

在青藏高原,乔乔等人遇到过狼,狼一般在夜晚出没,成群结队的,以前只是在动物园里见过,他很害怕,不过动物比较简单,人不犯它,它也不犯人!

卖房卖车举债拍片

当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的时候,有人曾声称“纪录片的春天”来了。乔乔却一点也不乐观,每年国家生产的纪录片没有几部,商业片垄断市场,院线、观众冷落纪录片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他选择的注定是一条艰辛的道路。

乔乔花了4年时间来拍摄纪录片《家园》。拍摄过程中,所到之处的污染让乔乔感到震撼:越往黄河下游,人群越多,化工厂越多,污染越严重。在宁夏腾格里沙漠,很多化工厂把废物倒在沙漠,金黄色的沙漠变成了黑色;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工业区,露天煤矿遍地都是,大地被挖得满目疮痍,空气里烟尘弥漫,地下水严重污染;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竟利用独特的湿地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并且采油,建厂……

4年的拍摄过程,乔乔共耗资490多万元,对于一个年轻小伙子,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基金会的援助,也没有人投资,每天一睁眼就是大把花销……最初筹集的近200万元5个月就花完了。为了筹措资金,将纪录片继续拍摄下去,乔乔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车子卖了200多万元,又向家人、朋友借了200多万元来维持拍摄。实在没钱了,他就去拍摄一些广告片或商业片,一有钱,就又打点行装,“逃回大自然”。

在拍摄资金严重不足和拍摄环境极其恶劣的状况下,乔乔和剧组成员们啃烧饼,搭帐篷,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存考验——早上是一个大饼和一瓶水,中午基本顾不上吃饭,晚上回来早就自己做饭,回来晚就饿着肚子过夜。由于每天都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家园》摄制组一开始是6个人,到最后只剩下乔乔和助理小王两个人。

篇7

关于昆仑山的幻相,如果换一个提问方式,也许会变得有解。

在神话诞生的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书写者对周边地理的认知范围究竟有多大?如果能够知道他们的认知边界,昆仑山就会在这个边界之内出现。

太行山、鄂尔多斯北缘之山、祁连山……这些黄河流域附近的山之所以被列入答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后人认为,在先秦时代,假如穆天子(周穆王)真的周游四方,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与他的行动能力来看,他涉足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他登上的“昆仑山”不会太远,与之会面的西王母,也是黄河流域附近部族首领的化身。

假如“穆天子周游四方”是个虚构故事,书中记载的地理景象就会来自于当时世人对周边地理的认知――可能是作者实际走到的地方,更多内容则来自周围人们的口耳相传―― 一旦借助“口耳相传”,这个认知边界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很可能远远超出黄河流域。比如,当时人们听说,在遥远的西方,有一座名叫“昆仑”的山,这座山产玉,是很多河流的源头,却不知道它在哪里。

在那个对地理知识口耳相传的时代,需要有一个人,从神话传说与书籍考证中走出来,到真实而丰富的西方去看一看。

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人。

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后世通常用四个字来概括:“凿空西域”。他是张骞。

公元前2世纪,张骞作为汉王朝的使臣出使西域,带回大量见闻与物产,使当时人们对西方的认知边界,从玉门关直接逾越到了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他揭示了一个过去不为人知的外部世界,同时还找到了神话中的昆仑山。《史记・大宛列传》中大致讲述了这个过程:“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张骞追溯黄河的源头,找到了一座于阗附近的山(这是张骞的一个错误,真正的黄河源头不在这里,但这个错误无关大碍),这座山上产出玉石,汉武帝据此对照古书上的记载,把这座山命名为“昆仑”。从此,昆仑山正式出现在了中国的地图上。

我现在所在的山,就是汉武帝刘彻命名的昆仑山。

神话幻想且不谈,刘彻命名的这座山,是之前人们在有限的地理认知中听说的那座昆仑山吗?

很早之前就有人发现,“昆仑”不是一个汉语词汇,而是外来语的音译。那么,就像“祁连”出自匈奴语、“慕士塔格”出自柯尔克孜语一样,“昆仑”应该来自居住在真正的昆仑山附近的族群对这座山的称呼,久之传到黄河流域,汉族人听说了,将其写入古书之中。

既然汉族人在先秦时代就听说过这个译名,那么,这个为昆仑命名的族群比后来出现的匈奴还要古老。

篇8

独具特色的文化

黄河三门峡文化作为整个黄河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特色独具,是中华文化、周边文化、黄河文明和水文化的有机结合。

――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

千里漕运,险在三门。

关于三门峡,最早的传说可追溯到“大禹神斧劈三门”,三门峡也由此得名。三门漕运,史称开元新河,唐代开元年间开凿运河,在中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古以来,黄河就是文人骚客关注和讴歌的对象。三门峡由于其在黄河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也留传下许多动人的诗词,形成了黄河三门峡诗词文化。

古有李世民的“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今有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篇《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门不在,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枢纽建设与管理文化。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从规划、勘测、设计、原建、增建到改建,所经历的曲折在水利建设史上是少有的,积累的经验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那个火红年代和艰苦岁月里人们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是值得今人挖掘的精神富矿。可以说,其建设与管理文化,在黄河三门峡文化体系中有着典型的先导意义。

――以水利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文化。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人形象地称为“水利工程师的摇篮”,它锻炼和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队伍,包括各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近2万人,还为全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现场培训技工和学徒工7000多人。

――以民风民俗为核心的周边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三门峡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所在地域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有函谷关、虢国车马坑遗址、亚武山等名胜古迹,有以地坑院、黄土窑洞为代表的特有的民居文化。

黄河三门峡周边文化,融合了当地的语言、民居、服饰、饮食、宗教、礼仪节庆、民间手工艺、民间游艺等多种元素,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有益补充。

风景今胜昔

三门峡峡谷景色优美,自古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佳话。

大禹治水,斧劈三门;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黄河古栈道”以及张公岛、梳妆台等众多名胜古迹均蕴藏着不少美丽的传说;峡谷石岛上多达70余处的题刻诗文。这些都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工管分局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资源为核心,实施了张公岛、梳妆台更新工程,开发建设廊道水晶宫、中流砥柱观景台、一步跨两省界石等景点,增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对外传播途径。

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三门峡展览馆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2008年,工管分局本着高起点、高层次、出精品的原则,对展览馆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对软件部分进行了系统完善,新增加虢国文化、崤函文化、黄河纤夫、地质勘探等雕塑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全景、闸门启闭流程等模型。

2008年10月,展览馆重新布展工程正式竣工后,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底蕴和内涵;更为直接地反映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原建背景、工程建设、改建历程、科技创新、综合效益发挥等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并成为研究和弘扬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主要场所。

今天,漫步黄河三门峡坝区,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这里已经成为三门峡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束之高阁到走进百姓生活

没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是没有生命力的。

工管分局把让束之高阁的黄河三门峡文化走进百姓生活,作为发挥坝区枢纽工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等各种文化资源优势的必需举措。

――修建“三门八景”景观。“三门八景”是黄河三门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全新品牌可进行恢复和开发。

――实施黄河漂流项目。从三门峡大坝向下,峡谷时宽时窄,且河面落差大,在激流中飞驰而下,惊心动魄。黄河漂流项目,既能让游客更为真切地感受黄河,又能增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亲和力。

――充实完善休、学、游项目。发展、充实完善三门峡水利枢纽坝区休闲、教学、生态等旅游项目,才能使黄河三门峡文化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作用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围绕文化研究成果开发旅游纪念品。仿制大禹青铜塑像、黄河奇石、豫西剪纸、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微观模型等黄河三门峡旅游纪念品,寓意着浓厚的风情文化,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传播者。

篇9

寺沟里麻了着雨来了,

身带地草帽儿忘了。

半路上遇见尕妹了,

手拿的礼当儿忘了。“寺沟”又叫大寺沟,由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位于这条山沟里,故得此名。这一首花儿是少年放羊时,从老羊倌那里学来的。

第二首关于炳灵寺的花儿是在20年前的一部以花儿为题材的电影《黄河飞渡》中学到的一首《白牡丹》令:

左边的黄河右边的崖,

手扳住栏杆了过来。

远处的尕妹妹我跟前来,

手扳住胛子了唱来。“黄河飞渡”是炳灵寺附近的一处名胜,电影《黄河飞渡》也是在这里拍摄的。镜头中汹涌澎湃的黄河浪涛和高耸入云的积石石林,伴随着花儿次第涌出,令人心旷神怡。《黄河飞渡》在花儿的故乡一炮走红,这首《白牡丹》令也随之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流行歌。

“花儿”也叫“野曲”,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山野里唱的歌,河州人禁忌在家里村上或在不同辈分之间唱花儿,这就形成了许多花儿山场,又叫“会场”。炳灵寺的花儿会一般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三天举行。

炳灵寺是一座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佛教石窟寺,在中国佛教史、考古史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并称为中国六大石窟寺。炳灵寺也是一块花儿的乐园。佛教文化和花儿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在炳灵寺找到了结合点,糅合成了独具个性的炳灵寺花儿。炳灵寺花儿应当说是河州花儿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地方的花儿相比较,炳灵寺花儿被赋予了太多的佛教哲理,它往往以炳灵寺的山水景点或历史人物起头,然后才转入正题。可以这么说,花儿在炳灵寺攀上了佛教这棵大树,开放得更加娇艳多姿,而花儿使佛理通俗化、民间化,以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其教义,进而达到宣传教化的作用。

有些花儿流传几辈人经久不息,可谓是炳灵寺花儿的经典之作,如:

炳灵寺上的药水泉,

桦木的勺勺啦舀干。

喝上个药水百病散,

高兴着漫了个少年。

炳灵寺的“药水泉”很有名气,有十多处,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是水帘洞“药水泉”和龙虎沟“药水泉”,史书多有记载。如唐代名僧释道世玄恽所撰的《法苑珠林》载:“炳灵寺东岭上出于醴泉,甜而且白,服者不老。”宋代李远在其著《青唐录》中写道:“环寺皆山,山悉奇秀,有泉自石壁中出。”清代《河州志》卷四:炳灵寺“地产檀香,导药,泉水洒落,沁人心脾”。花儿歌手们借物抒情,既赞美了炳灵寺药水的神妙,又把花儿比成喝炳灵寺的药水一样,可消除百病,真是寓意深长。

再看下面的两首:

大佛爷坐的是炳灵寺,

背靠了崖,

面对了一座地花山,

阿哥们唱的是曲不是,

尕妹听听。

炳灵寺上的先巴佛,

喇嘛爷会念经着哩。

阿哥们走了着没法子活,

心口里流血着哩。

“炳灵”一词是从藏语中音译而来,即“仙巴本朗”,意为十万弥勒洲。仙巴佛也就是弥勒佛,前一首里的“大佛爷”和这一首里的仙巴佛,均指炳灵寺171龛的唐代弥勒大佛,高27米,世界排名第九,国内排名第五,大佛脚下,正是炳灵寺的会场。花儿歌手们往往触景生情,以大佛作为花儿的开篇,引导出内心的真情。又如:

大佛(吓)凿地着石崖上,

咒言(吓)刻地着心上。

你把你良心放公当,

我把我身子而舍上。

这首震撼人心的花儿可谓是炳灵寺花儿的代表作。在这里,花儿歌手们以佛为证,对佛起咒,在佛祖面前发下了至死不渝的誓言,表达了忠贞的爱情,令人震撼。这首花儿与流传在河州大地的一首颇有名的花儿,“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是就这个唱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几首花儿均是以景点来起首,借物寄情。下面两首则是以历史人物起头的:

上寺的喇嘛下寺的僧,

云法仓坐了个赤了。

这一晌婆家人看守的紧,

没法子见上个面了。

炳灵寺有上寺、下寺之分。“喇嘛”在藏传佛教里是上师的意思,一般僧人不具有这样的称呼。这首花儿里暗含了历史上炳灵寺上寺下寺的三大活佛。第一句中的“上寺的喇嘛”应指嘉扬隆珠活佛,“下寺的僧”是指下寺禅僧旦曾坚措活佛,俗称薛太爷。第二句中的“云法仓”是指下寺的云迦玛锐活佛。“坐赤”就是坐法床,赤者,藏语,意为讲经说法的台子,也就是法床。看来花儿歌手中也不乏“秀才”,如果不了解炳灵寺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及佛教活动情况,很难唱出如此水平的花儿来。另外一首与这一首如出一辙:

东来的和尚西来的佛,

炳灵寺修下的庙堂,

一肚子的冤枉没给人说,

半夜里眼泪儿流淌。

篇10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总书记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因为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手机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的设计,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在全世界,如果论有创造力的国家来说,法国,是最好的,比如说获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电影……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他们的月休假紧密相关,因为每年他们有一个月去保证安静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经常有发呆的时间,让他们了解生命。每年都要休息一个月,宁可少挣点钱,在这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

生命不止是使用,还需要奖励。后来我总结,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条件:有钱(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不可能的。

在一个讲究“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此时此刻有多少中国人会去做无用的事呢?但是创造力就恰恰跟无用的事联系在一起。

我们该怎么重新去理解无用之大用,包括阅读本身?陈丹青曾说:请问画家有什么用?诗人有什么用?没用啊,大前年我去了浙江富阳,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的富春。到了那儿之后,我详细地了解了黄公望的故事。老爷子九百多年前到富阳,之后也被边缘化,六七十岁了才在边缘的山里画这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把这幅图在寂寞中画完,一个僧人很喜欢这幅画,他就送了。九百多年过去了,城中的达官贵人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这幅无用的人画的无用的画可是真有用,成了这个城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名片。它有用吗?没用。真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