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调剂范文

时间:2023-03-29 05:1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州大学调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兰州大学调剂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吸烟;控烟;态度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 也是未来中国建设精英, 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健康就是民族健康,而吸烟又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吸烟在当今大学生中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年学生吸烟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问题[1]。结合当前现状,本着能为相关部门针对大学生实际吸烟现状制定良好的戒烟干预措施及时提供开创性的依据,达到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校园环境的意愿,本项目对兰州市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吸烟现状以及参与控烟干预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1调查资料

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兰州市3个级别院校的高校大学生。

1.2调查方法和样本量:以样本代表性为原则,考虑抽样实施的可行性和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我们在兰州市25所院校中,根据各院校的人口资料和特点,采取多级抽样的方法,分别从3个级别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调查学校,在抽样中的群体内,以年级为单位再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调查3200名在校学生。

1.3调查方式:采用中国控烟协会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共15道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吸烟情况、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相关知识、对控烟干预措施的态度等。以年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以不记名形式,当场答完收卷。

1.4吸烟的定义:参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吸烟标准,尝试吸烟为只要吸过一口烟者;每周吸烟为每周吸烟1支以上,持续或累计3个月以上;每日吸烟为每天至少吸烟1支以上;经常吸烟为30天内至少有20天中每日吸烟超过5支,持续6个月以上;以每周吸烟、每日吸烟为目前吸烟。

1.5偏倚控制:调查过程中所使用调查方案和各种调查表格等均经过严格的预试验,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目标人群,选择责任心强、工作严谨、业务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现场调查小组。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现场采用调查员调查、督导员核查的办法,收集调查资料后,均按统一标准整理,由未参加本次调查的2名人员,分别录入资料并进行复核、比对,建立数据库。调查共抽取了3200名大学生,收回 2955份问卷,应答率为93.34%。数据经整理、分析后,删除选项填写不完整过多、有明显逻辑错误者,共保留2695份有效问卷用于数据分析,其利用率为91.20%。

2结果

2.1吸烟情况:高校大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35.6%,男女生分别为58.5%、19.3%。目前吸烟报告率26.5%,男女生分别为37.1%、12.8%。经常吸烟报告率为9.7%,男女生分别为19.8%、3.8%。男女生吸烟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X2尝试=94.652,X2目前=83.874,, X2经常=20.367,P=0.000),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3项吸烟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高年级均高于低年级。(见表1)

表1 兰州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表(n,%)

2.2尝试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交际需要和情绪低落吸烟者者较多分别占65.83%和42.10%,认为成瘾者占26.04%。

3讨论

3.1吸烟现状大学生吸烟现象日趋普遍,在校大学生已是吸烟人群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部分知晓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以及吸烟所致常见疾病。虽然大学生对吸烟危害有普遍的认知,但吸烟率却较高,其中目前吸烟报告率26.5%,经常吸烟报告率为9.7%;兰州市大学生尝试吸烟率、目前吸烟报告率、经常吸烟报告率3项吸烟报告率均低于北京地区,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与国内相关报告相一致。此现象出现应与大学阶段生活交往范围扩大、社会活动自由度增高有关,特别是男性迫切希望建立自我,树立成人形象。

3.2促使大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吸烟者生活氛围和好奇心程度有所不同,但吸食第一支烟都不外乎有外界因素为诱因,本调查显示, 交际的需要、情绪的低落、时髦有风度、成瘾、为了寻找刺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吸烟行为发生状况,因此实施控烟措施时需要从大学生生活圈的最大范围内进行,以求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善,而降低吸烟行为的发生率。

3.3控烟干预来自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诉求表明,减少大学生吸烟学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于高校是否采取的控烟措施,在被调查者中有较高的支持率,这表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创造“无烟校园”的迫切期望。绝大多数大学生同意学校应加大控烟措施的力度,不能仅仅靠禁烟标语去警示学生,只有采取综合广泛和适度强硬的控烟措施,才能取得同学们的普遍接受并取得实际控烟效果。其中支持率较高的措施如下 :1.整合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控烟网络。学校要在净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将控烟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社会,呼吁家庭配合和社会监督,约束和减少吸烟行为。2.开展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转移和排解大学生各方面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减少吸烟诱因,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项目锻炼,作为戒烟的运动辅助疗法。3.主题教育,提高师生对控烟的认识。设立控烟监督员,鼓励戒烟,及时制止禁烟场所的吸烟行为,避免二手烟的分散。组织广师生学习《无烟学校参考标准》,提高对控烟的认识,人人参与控烟活动,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4.正规戒烟,成立专业的戒烟机构。学校可以先从社会上招聘戒烟方面的专业人士,再以此为基点,招募志愿者,加强戒烟队伍的建设,使戒烟能有较高的成功率。5.环境布置,营造控烟宣传环境。在学校关键位置设立禁烟标识、悬挂(电子屏幕播放)标语,张贴宣传资料图片,撤销所有烟具,公示监管电话。

总之,本调查中大学生虽然对吸烟危害和控烟措施有较高认知和支持度,但吸烟率水平仍居高不下,说明欠缺吸烟危害认知深度和控烟措施实施强度,因此应明确高校职责, 使大学生能认识吸烟危害,并强化控烟机制,营造无烟环境,杜绝吸烟现象。对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升价值取向观念,从多角度去预防与干预,同时应通过广泛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提高大学生自知和约束能力,减少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素梅 ,冯向先 ,赫小刚.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 J ].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08( 4).

[2] 杨建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4).

[3]段佳丽,孔祥波,吕若然.北京市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4).

[4]魏萍.无烟校园成为控烟关键.中国健康,2010,(10).

篇2

国家线

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国家线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单科包括专业课、公共课两种。通过国家线指的不仅仅是总分通过了国家线,单科每一门也都要通过国家线。

国家线公布时间,一般为三月中下旬。

无论是直接进入复试还是调剂,想要有资格参加复试,就必须要过国家线。国家线公布以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与国家线之间的差距,做好相应的准备。高分飘过的考生只要安心准备复试就好了,低分掠过的考生就得复试、调剂两手抓,没有通过国家线的考试不管是总分没过线还是单科没过线,就得开始安心找工作或者准备来年再战了。

34所自划线

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分数线一般先于国家线公布。而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因此报考34所自划线院校的小伙伴可以提前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没进入复试的也可以尽早准备调剂。

这些学校一般是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的。

34所自主划线院校名单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

 

A区B区线

国家线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即A区线和B区线。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A类和B类。前者分数线高后者稍低,一般相差2—10分。

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如果成绩只要有一门课或者总分不过国家线,那么就意味着此次考研失败,也没有机会参加调剂。但是,如果报A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过A区的分数线,却过了B区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B区招生单位的调剂。

各学科门类线

 

国家线根据各个学科门类划分,又形成了各个学科门类的分数线。根据学科的热门程度、难易程度等,分数线的高低各不相同。

调剂的一般原则是同专业间进行调剂,即工科的专业只能在工科专业内调剂,而且只能调剂相近的专业,无法调剂跨度比较大的专业。国家线公布后决定调剂的小伙伴最好尽早联系想调剂的院校,搞清楚该院校是否接受自己这一类专业的考生。

13大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艺术学

——

——

 

院校线

 

院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一般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所以说,院校线才是真正的复试线。

国家线是录取资格线,院线是复试资格线。也就是说,院线决定能否进复试,国家线决定能否读研。所以,通过了国家线且通过院线的好好准备复试,通过了国家线未通过院线的联系调剂,未通过国家线的准备二战或者找工作。

专业录取线

 

由于大部分院校录取采取差额复试方式,所以最终的录取线和院线并不完全相同。(差额复试:就是在录取人数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再选取定额的人数。比如录取二十个人,会让二十五个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在二十五人中选取二十个人。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差额淘汰比例为1:1.2,生源充足的院校专业可适当提高该比例。差额复试的比例一般为1:1.2或者1:1.5。)

篇3

力学之美在哪里?从孩子们手中玩耍的陀螺,到杂技演员展现的各种技艺,力学之美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潮汐的形成到天体的运转,力学之美隐含在自然界的规律中;从国王浮起的“皇冠”到“牛顿看到下落的苹果”,力学之美存在于各种充满着趣味和智慧的科学小故事中……

看上去,人们好像都知道一点力学,但您知道吗?“力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第一个定量学科,发展至今,其现状与以前已大不一样,尤其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今天我们的很多工程设计与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及防治都需要高水平的力学研究去支撑,而不仅仅是弄几个力学专业词汇以至于没有深入的力学研究就能有效推动的,它需要创新来促使旧貌换新颜。”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一席话,代表了中国力学研究中坚力量的思考方向。

登上塔尖可以看到广袤的风景,站上巨人肩膀可以推动科学研究的快速前行,无论如何都要用尽全力向上攀缘才行。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更要用功、用心、用智,才可发现攀缘的阶梯。周又和与力学的渊源已30年有余,在力学的天地里不断地攀缘。追本溯源,他的历程是一条汗水凝聚着收获、前行伴随着思索、创新驱动着发展的奋发有为之路。

立志为学――开启人生精彩梦

周天寒彻何所依,又见彩虹艳阳起。和煦春风遍地吹,馥郁桃花满山。

诗言志,一首诗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所感、所想。2011年1月6日,周又和闲来写下了这首诗,以总结自己多年来的人生感悟。诗如其人,可以感受到,周又和在用心参悟生命,在用汗水铺就人生的精彩之旅。

周又和,1957年5月出生于湖北汉川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有兄弟六人,周又和排行第四,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全家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在上世纪60年代初,大哥考入初中学习,毕业前夕父亲突发重病,亲友们力劝父亲让大哥回家务农以缓解危难,但父亲不忍心让成绩优秀的大哥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大哥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取了能提供生活费的孝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但受温饱问题和“”的影响,大哥之后的两兄一姐的读书都止于小学。到周又和及其两个弟弟读书时,家中困境略有缓解,父亲就坚持让他们多读点书。所幸的是,他们因亲历农村的穷苦生活,所以立志发奋读书以改变贫穷面貌。这样,他家共有兄弟四人实现了读书的梦想,这在当地也算是一段佳话。

对周又和人生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亲与大哥,他们对于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敢为人先的干劲一直深深地扎在了周又和的脑海里。在当地,父亲周协堂是种田能手,上世纪50年代初期曾担任过合作社的蔬菜排排长,对于在何时何地种什么庄稼他都了然于心,精心耕作,成为生产队种田的“高级参谋”;那时,自留地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依靠,他也敢在自留地里种当地人没有种过的生姜与花菜等,并能获得好的收成。大哥周运和对工作一丝不苟,通过不断努力,能力持续得到提升,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通过报考函授大学班获得了大学文凭从而圆了他的“大学梦”,从一名小学老师迅速提拔到初中、高中任教,恢复高考后成为县里有名的高中数学老师,90年代还出任过县重点高中汉川二中的副校长。父亲经常以大哥的优异成绩为自豪,并用大哥的范例来引导与教育其它小孩。受此影响,大哥带回家的数学书籍,周又和“偷偷”拿去学习,因此他从小数学成绩就拔尖。在“教育回潮”的1972年,周又和于当年春季进入高中学习,有幸遇上了抓基础教育质量的好时机。那时学校狠抓基础教育,经常进行课程单元考试,他的数学与物理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为此,任课老师还给他开小灶,将“”前高中课本中的一些较难习题给他做,他总能做出,深得老师的喜爱。得益于扎实的基础,在年底学校举办的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中,他以满分第一名博得头彩,由此奠定了他的自信心,“立志读书”的信念也在这时候悄然种下。1973年夏天起,受“”干扰,全国遍地搞“开门办学”,学校不敢再抓学习,但周又和始终坚守对学习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人生不平凡的岁月。哪怕在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他也从未在学习上有过动摇,一路向上,翱翔书海。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除了生活困苦的磨难外,周又和遇到的更大苦恼是他继续深造的梦想遥遥无望。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周又和回乡务农,这一“停滞”就是近四年。在此期间他干过各种农活,当过大队加工厂的“技术工人”,做过生产队的会计,还当过高中民办教师。一步步,他靠的都是自己的实力,小小的改进也给他以慰藉。对于能当上教师这一事,周又和还有一段“励志”经历。那是1976年,他当会计时,因为对数学的兴趣,一次在县城偶然买到一本西安交通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喜不自禁。于是,就开始自学,认真做题。他发现书上多处习题答案出错,但又不敢相信会有此事。“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疑惑,他就大胆地给教材编写组写信求助,最终得到回复,他的解答竟是正确的!一名不到20岁的高中生敢于“挑战”大学教材,这在当时可是少有的事。这件事不仅让他极受鼓舞,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以至上大学后,他凡事不崇拜、不盲从,养成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也因为这件事,周又和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注意,1977年6月,他当上了一名高中民办物理教师。

科学的春天带来周又和命运的转折。深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的故事影响的他,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成功地考上了大学――踏上了恢复高考的“第一班车”,1978年春季进入大学学习。

结缘力学――奏响学海歌

力争上游竞,学海行舟引潮掀。前程宽广护天地,沿峭硕果令神叹。

………………

2011年3月17日,周又和又写下这首诗,以纪念自己力学学习与工作的34年,表达他对力学的赞美及对工作的总结和展望。有谁能知道,这样一位与力学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与力学结缘,却是“机缘巧合”。

向来成绩优异的周又和如愿考上大学,进入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力学专业学习。这一专业并非他所填报的志愿,只因学校要加强力学师资培养,就在所报相近专业的优秀考生中挑选,这样他被调剂进入力学专业的师资班。周又和说他当时对力学知之甚少,幸运的是这一专业与数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也算是能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为学好专业课程发挥了作用,从此就开启了他的“力学人生”。

周又和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发奋学习。当他得知数学和物理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后,除了学好力学课程外,也着力学好数学与物理课程,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在大一与大二期间,学校先后组织了大学生数学与物理竞赛,他都积极参加。在数学竞赛中,他为班级获得数学竞赛三等奖,这是按班级参赛前五名考试成绩的总成绩确定的,他是其中五名之一。在物理竞赛中,周又和获得个人三等奖。他取得的这些好成绩,使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崭露头角。在毕业前夕做本科毕业论文的四周内,指导老师让他就皮带弹簧振子系统自激振动极限环的存在性开展定性分析研究。周又和在得知该问题还没有解决后,他激情饱满,通过严谨的力学和数学分析,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他的科研能力深得老师的赞誉。这一研究论文投到学术期刊《华中工学院学报》,并于1983年发表。这在当时的本科论文中并不多见,也让他初尝到研究成功的滋味。到大学毕业时,师资班中的学生只有成绩好的才可被选留任教。加上他的获奖与毕业论文研究所埋下的良好伏笔,他有幸留校任力学教师。

“前程宽广护天地,沿峭硕果令神叹。”正如诗中所描述的一样,随着研究的深入,周又和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力学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探求的欲望也日渐强烈。在不断攀爬象牙塔的过程中,累积了让他享用一生的宝贵知识财富。

1987年9月,周又和从华中工学院慕名来到兰州大学,在知名力学科学家与教育家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叶开沅教授是著名力学科学家钱伟长院士的得意弟子,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五位创办人之一,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前,周又和参与的圆薄板大挠度非线性问题各种解析解法的收敛性证明与定量研究获得突出进展。由于求解非线性问题的解法都涉及到无穷展开或无穷迭代,其收敛性是判断和保证求解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数学课题,当时没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难题。他与郑晓静一道迎难而上,针对圆薄板大挠度非线性问题,寻找到严格的数学证明途径解决了这一棘手难题,使这一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这些研究成果赢得了非线性力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与郭仲衡院士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该领域“国内外少见的优秀工作”,“已处国内外领先地位,是五十年来该课题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周又和的能力由此也深得叶开沅教授的赏识。在此基础上,叶先生安排周又和就航空仪表中的谐振压力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开展研究。针对这一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周又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首先将非线性动态解分解为静平衡部分与在此基础上的动力扰动部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静态解对小扰动线性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从而确认了谐振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可行性;随后,以静态非线性问题级数解法的高精度解为基础,对小扰动线性自由振动的振型函数采用幂级数展开后,提出的展开系数线性变换格式将所导出的无穷阶代数特征值问题转化为有限阶,从而使解的精度得到提升且计算量大幅减小;最后,采用奇异摄动法讨论了大振幅非线性振动的振幅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在这一研究路径下,他定量给出了振弦式与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压力-频率特征关系,并给出了圆板受均匀面内压力的屈曲失稳临界值及后屈曲力学特征的定量结果等。周又和的博士生将这一方法还推广到热弹性非线性梁板结构与非线梯度材料梁板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中。他在这一领域的这两项研究成果先后获1992和199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周又和身上再合适不过。很多人在看到他的骄人成绩时,总会认为他的机会太好了,想啥有啥。但他心里很清楚,为了这些收获,他常常加班加点超常工作,付出了艰辛与努力。40岁之前,他很少在凌晨一点前睡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而每一项研究,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对于困难,他敢于面对并给予有效化解。他说,“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找可做的对象是困难,寻求解决途径是困难,学习新知识是困难,解决问题仍是困难,表达科研成果还是困难,周而复始。然而,人的能力就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与发展的。”正是这种敢于直面困难的态度和乐于钻研的拼搏精神,使他打响了研究生涯的“重炮”――建立起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跨出国门――攻坚克难勇往前

………………

光阴如箭穿心过,明媚日月照人还。

………………

1989年年底周又和获博士学位后留在兰州大学任教。随着薄板非线性力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带来的科研能力和自信心,他接下来的研究便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前,周又和就在思考转变研究方向。1985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应用力学分会围绕“固体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了十余篇综述论文, 其中4篇提到电磁固体力学为今后固体力学的新方向,指出“必须发展电磁力学理论”,“磁与力学耦合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当时这方面研究尚未展开。1991年,时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的王仁院士在兰州参加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期间,得知周又和与郑晓静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就对他们的这一选择给予了极力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更坚定了信心。此后,周又和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围绕这一与高科技密切关联的新兴交叉学科有针对性展开的。

当时,电磁固体力学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铁磁梁式板结构在横向磁场中的磁弹性失稳临界磁场的实验结果远低于理论预测值,致使理论预测偏于不安全;铁磁壳的力学实验结果远低于理论预测值,且不同理论模型预测的结果相差很大;针对仿托卡马克聚变堆实验中超导磁体的磁弹性失稳临界电流的理论预测也与实验有较大偏差;上述两类磁弹性力学问题从弯曲发展到失稳的弯曲路径没有理论上的揭示;多场耦合非线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很少,商业软件不能实现其定量分析等等。周又和围绕这些基础问题开展研究,逐渐发展到包括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超导悬浮与断裂力学、超导交变损耗与磁通跳跃失稳、超磁致伸缩智能材料与控制等的建模及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特性分析,小波方法及其在强非线性问题中的应用等等,均取得了突出成果。而这些新的前沿科学研究的成功探讨,要得益于周又和的“走出去战略”。

走出国门,是周又和实现科研跨越的一个重要历程。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4年7月至1995年7月,作为外国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与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o Miya教授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有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于1995年和2007年两度向兰州大学捐资共400万日元设立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1998年6―12月和2002年3~5月,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度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与Q.Jiang教授开展合作研究。

从美国到日本,从压电智能结构的力学研究到铁磁、超导等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周又和马不停蹄,尽自己最大可能扩展着前沿知识,丰富着所涉及的先进领域。很多人会诧异地问他:“只见过从日本转到美国学习深造的,为什么你要从美国这样好的环境跳出去到日本呢?”周又和的回答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当时纯粹从学术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哪儿到哪儿无所谓,哪里能促进发展就到哪里,出国是为了增强能力、扩展视野。”

“认真钻研、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品格贯穿于周又和的整个求学生涯中。初到日本时,恰逢他的合作教授Miya出差欧洲,他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而是整日埋首于Miya教授研究组的书房中,阅读各种学术书刊。当时,一本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关于铁磁板在面内磁场作用下振动频率上升的实验研究,引起了周又和的关注与兴趣。在此之前,他对此也有过理论分析,所得结果为对应于固有频率下降的失稳,而实验结果却是频率上升。对于一位以理论研究见长的年轻学者来说,这是极好机会,因为实验结果是不容否定的,问题只可能出在理论模型或定量分析方法上。两周后,Miya教授从欧洲回到东京大学,周又和就向Miya教授提到了这一实验。在得知相关研究没有给出理论解释后,他表示想做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此,Miya教授既没有表示支持也不反对。因为Miya教授知道,这一研究难度相当大,他的研究组拥有最强的计算程序,曾开展过这一问题的定量计算,却屡试都没有进展。但周又和并不因此而退缩,反而更来劲,开始寻找突破口。不到三个月,他通过建立新的磁力表征模型就把这一问题解决了!当周又和将整理成的研究论文拿给Miya教授时,Miya教授十分惊讶:这位既不是学电力工程、也不是从事电力工程工作的中国年轻力学学者如此快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所写论文中涉及的电磁学部分是如此严密和准确!而这一快速突破和严密准确的背后,是周又和在大学期间良好的电磁学与数学知识积累,当然更离不开他持续的付出和努力。回国后,周又和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基本模型与定量方法,完全解决了这类铁磁材料结构磁弹性力学研究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乌克兰力学学者Podilchuk等人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对这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时,将周又和的完整模型与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的其它模型并列给出,由此评述展示了周又和的模型是自Maxwell提出电磁应力张量以来该领域几项代表性发展中最新的一个。意大利学者Nobili等人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中评述这一磁固体力学研究的线性化处理所存在的缺陷后,采用了周又和中的观点指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线性假设导致刻画磁性体内的分布力有众多表征方式”。国际学者Soh等人在2007年的评述中指出,日本学者“Takagi等人完成了软铁磁板在沿长度方向的磁场中的振动,结果显示为磁化影响使得频率增加。”并通过引用周又和的,指出周又和发现了“经典磁弹性理论得到的由磁效应引起的频率是下降的。”随后又进一步指出,周又和建立的完整模型是“放弃了磁弹性应力张量,发展了一个类似于弹性应力的新的理论.由这一新的理论得到的结果可解释这一实验结果。

周又和研究组后来在超导力学方面的研究也是源自于在东京大学的工作。日本作为新能源装置的磁约束热核聚变反应堆开发研究的主导国家之一,对相关研究投入很大,东京大学在东海就建有一座小型的实验聚变反应堆供研究使用。虽然此前周又和知道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但身临其境更加深了认识,加之Miya教授继美国康乃尔大学的Moon院士后,也做了仿托卡马克装置中超导磁体磁弹性失稳的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周又和在发现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有偏差,且弯曲过程没有给出理论揭示后,也同时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研究,追踪出磁弹性弯曲路径并得到失稳临界电流,所得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随后他又将这一研究推广到与日本名古屋在建螺旋型聚变反应堆相关联的超导磁体的磁弹性力学分析中。相关的2篇论文均在国际期刊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发表。回国后,除了将这一研究推广到动力特性分析外,周又和研究组还开启了超导磁悬浮、超导块材断裂、超导变形与超导特性的相互作用、超导交变损耗与磁通跳跃失稳、超导CICC导体复合股线等的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关超导磁悬浮动力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发表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这一国际学术组织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他指导的超导悬浮力特性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于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此外,在日本期间,周又和对新兴学术前沿的敏锐能力也值得称道。Miya教授除了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外,开展的另一研究领域为无损探伤检测。当时,Miya教授的一名博士生正在采用刚刚形成的最新数学方法――小波理论来从事核电工程中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的理论研究。由于小波理论对短时信号处理的有效性,这一新的数学方法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图改进和解决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提高其有效性。但是,对小波理论的理解,需要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多数非数学专业学者刚入门时就往往被难住,加之当时数学界知道这一理论的人也不多。在此情形下,Miya教授虽已多次听取博士生的汇报,却一直没能理解和接受。1994年11月,周又和在得知这一情形后,以他数学知识的优势,结合傅里叶分析方法的相关特性,先从不同简单小波的特点、计算格式及应用举例出发,再到小波理论的一般框架及小波应用进行介绍,就容易理解了。在短短两周内,他写出了50页的英文小册子,Miya教授看后很快就理解了,随后安排他在研究组讲授。周又和回国后,将这一新的数学方法及应用给予了有效拓展。他与研究生一道将小波方法最先运用于梁板结构的力学分析以及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特性研究中,提出的延拓技术解决了小波方法应用于初、边值问题时的边界跳跃问题。基于小波理论建立的计算量小且精度高的拉普拉斯数值反演方法及改进的小波生成方法获得了英国、波兰、国防科大等国外国内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学者的多次大篇幅采用,近期所提出的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小波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封闭性问题,为求解强非线性问题提供了通用方法。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知名学者柴天佑院士在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周又和他们“将小波理论中的函数逼近方法引入到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问题之中,得到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在去日本之前,周又和先是在肯塔基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其合作教授交给的扇形板力学研究,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其论文后来在Computer and Structures发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能师从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的国际知名学者H.S. Tzou教授。1993年的10月下旬,周又和参加了肯塔基大学华人留学生会举办的一次聚会,认识了Tzou教授的一名博士生,得知Tzou教授正在物色合作者以开展非线性压电智能结构的力学特性的定量研究。结合到自己正要开展的电磁固体力学研究,他也想在这方面有所拓展。他也得知,Tzou教授已出版了几部专著,3篇论文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的“Best Paper Award”奖励,要求的门槛很高,一般不轻易接受,因为要他提供资助。在周又和简要介绍了他在薄板非线性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后,该博士生答应转达周又和的意图。11月初,Tzou教授约周又和去面谈,当即答应次年起开始在他的研究组工作。到1994年5月底,周又和接到东京大学Miya教授的邀请函,欢喜不已。当时,Miya教授是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的会长,Int. J. Appl. Magnetic Material & Mechanics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国际著名电磁固体力学学者。出国前,周又和就与Miya教授联系过,想去他那里做研究,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到7月上旬办好手续后,周又和于7月中旬中断美国的工作去了日本。这期间他与Tzou教授合作完成的三篇论文日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首次给出的非线性压电结构力学特征与控制特性的定量结果被后来的同行学者大量引用,其研究也为周又和回国后将小波理论运用到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开展压电梯度功能材料的断裂力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学术访问期间,周又和与Q. Jiang教授就旋转压电体表面声波的传播力学特性开展合作研究。这是Jiang教授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主要为寻找新的旋转体转速测量传感器在力学原理上进行探讨,即建立表面波传播速度随转动角速度的变化特征关系。周又和进入后,针对这一力学问题从数学上证明了表面波的存在性,给出了波速存在范围的判别公式,定量给出了波速随转动角速度变化的特征关系,相关合作研究论文在The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ZAMP)学术期刊上发表。

从本科生到一名高校教师与在职硕士生,从华中工学院到兰州大学师从叶开沅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兰州大学留校任教再到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研究,从美国到日本,再到回国后又赴美国加州大学……周又和用近20年的时间画了一个“圆”,而这一“圆”里有丰硕的果实。周又和的科研之路,是一条伴随着面对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的挑战并将它们加以解决的绵延起伏之路。这样的循环在外人看来也许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对他来说,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成就了不一样的风景,使他的人生更为丰厚和挺拔,也使他的科学研究“开枝散叶”,“旧貌换新颜”。

立足国内――开疆拓土竟驰骋

………………

似曾相识非旧貌,锦色百花开满园。

1995年7月底回国前夕,周又和在日本突然接到大哥的信,告知父亲病重,于是返回国内就从上海直接赶往家乡看望父亲。看到父亲的重病不可逆转时,他伤心不已。陪伴两周后,在父亲坚持的下,他回到了兰州大学。8月底,父亲离世,这给周又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父亲在世时,周又和因工作太忙又远离家乡,没能尽到陪伴与照顾之责。对此,父亲总是说这没有什么,只要他们在外面好就可以了。在周又和的境况刚有好转时,父亲却离他而去。周又和每每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养育之恩与大度情怀,就使他的内心不能平静。2011年1月11日,他还为父亲写下了题为《育儿成才之艰难岁月》和《思念与感激》的两首诗,用来表达他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激之情。他用繁忙的工作来减轻悲伤之情并用工作成绩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进而使他的内心能得到安慰和平静。

周又和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就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通过长期的持续不断努力,他推动了电磁固体力学中的压电智能结构与控制、铁磁、超导悬浮与断裂、常导磁悬浮、超磁致伸缩材料等先进材料结构的多场耦合力学研究的发展,解决了这些材料与结构多场耦合力学中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验不符问题,建立了有效的理论模型与多场耦合定量分析方法及程序,揭示出了一些规律。到1999年,周又和研究组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性进展,在总结这一阶段性研究成果后,他们撰写的《电磁固体结构力学》专著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王仁院士欣然为这部专著作序,指出“近十年来,他们经过坚毅的摸索,已经深刻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全面情况,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这方面的专著在国际上也少有,本书无疑将对我国开展这方面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周又和的这些研究成果也得到电磁固体力学的两位开创人、美国工程院院士、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两任系主任Y.H.Pao教授及其学生F.C.Moon教授的高度赞誉。世纪之初,两位院士应邀到兰州大学讲学与学术交流。后来,Pao院士在给周又和的信中指出“兰州大学力学系,近以电磁力学之研究闻名国内。经与师生座谈,果然名不虚传”。

截止目前,周又和已主持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正是他的这些丰硕研究成果,使他于1999年入选为第二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领衔的科研团队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长江学者创新研究团队,201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2年主持申报的“大型超导磁体结构力学分析”立项为国家磁约束聚变能发展规划专项的“托卡马克聚变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一级课题,目前还主持超导力学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在Appl. Phys. Lett.、《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余篇。主持的“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研究项目于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的研究论文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研究项目“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不断推动电磁固体力学深入研究的同时,周又和研究组还结合我国重大风沙环境问题,开拓了风沙环境力学的研究。直到上世纪末,周又和他们的研究难度虽然不断加大,但主要还是在固体力学范围内。1999年,在强沙尘暴刮到北京引起中央高层重视后,科技部就此研究专门立项973项目。在加强力学基础研究的需求下,经过近十次会议论证,周又和最终争取到将他研究组主持的“风沙环境力学及土壤风蚀的定量研究”课题列入这一项目。

从力学层面上讲,风沙力学研究的主要难度在于沙粒散体与大气流体的相互作用还没有成熟的力学模型可资利用,从而使可控条件的风洞实验测量与野外观测之间无法关联,加上沙粒粒径与风速等的随机性、风流动与沙粒运动耦合作用的非线性,使这一研究难度剧增。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周又和研究组同时从理论建模和实验两方面来展开研究。此前,周又和的研究一直在理论方面,使用国外的实验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实验研究进入了他的视野。兰州大学虽有一些力学实验设备,也只能供本科生教学用,少且老化,达不到科研的要求。同时,他还苦于实验研究人员的缺乏,虽有想法却一直没能展开。

周又和涉入力学实验研究是从参加一次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开始的,没想到也是一发不可收。2001年暑假,他带领两名研究生到离兰州几百公里的沙坡头开展风沙力学的风洞实验测量,中科院沙漠所也派了一名博士生协助实验操作,实验是在40℃的沙漠地带进行的。在开始实验前,需要对风洞进行无沙风速廓线测量的校准工作。哪知一连几天,计算机上显示的测量结果均不对,无论协助的博士生采用何种手段检查与调试,都没找出问题所在。就在学生们几乎要放弃的情形下,周又和以他在调试计算程序中排查错误的经验,提出检查方法与步骤,按此进行后,再开机测量,结果就正常了。随后,在了解实验规程的基础上,他对风沙力学测量的实验流程作出安排,在两周的实验测量后,回到兰州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周又和他们通过对输沙率廓线的实验数据经拟合再沿高度积分所得到的单宽输沙率公式,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而且还能给出这一物理量实验值随摩阻风速变化的关系式,这在以前是没有做到过的。单宽输沙率是土壤风蚀研究中的重要物理量,其随摩阻风速的变化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在当时,这方面的关系式已多达50余种,或经验的或半经验的,对于同一情形,这些公式的预测结果之间相差很大,可达2~4倍,这就需要高精度实验结果来检验它们的适用性。当周又和的研究生将数据处理结果提交到他手上,并报知可拟合出手头的全部实验结果但却不能反映风沙运动中实际存在的临界启动特征时,周又和对此不满足,亲自改进拟合函数的选择,使之能拟合出全部实验结果及特征。就这样反复尝试,一周后就得到了结果。这一研究成果于2002年发表在国际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E上,评阅意见指出“这是一项引人关注且完整的研究,作者们给出了一系列给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并积累了大量好的数据。受本领域经典工作的启示,他们拟合得到了切实可行的公式”。这一发表在国际物理期刊上的实验研究论文,既为他们日后的实验室建设及实验研究的展开,也为日后在国际物理期刊上发表近百篇研究论文开了好头,积累了经验。在此过程中,实验研究队伍也得以成长。

兰州大学的风沙环境力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里我们介绍周又和在其中的一个方面――碰撞接触力学。风沙流中的沙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沙床面经碰撞后的起跳初速度分布函数一直是风沙物理(即力学)研究中的基础物理量。周又和他们在立项973项目的课题时,就敏锐感知到这一力学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沙粒-沙床面碰撞过程具有随机性,此前他没有涉足过随机性问题的研究,一时难于下手。于是,他一方面找来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教科书学习,另一方面与在美国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Sun教授联系,于2002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的立项来开展合作。2003年暑假,Sun教授应邀来兰州大学讲授《随机振动基础》40小时,周又和除了将这一英文讲稿复制给所有听课人员外,还坚持全程听课。此后不久,周又和就弄清了研究颗粒随机碰撞的方法与途径,与研究生一道成功地建立了这一问题的唯象模型,给出的理论预测结果能很好地对实验给出有效预测。除了采用唯象模型的方式来研究沙粒碰撞起跳初速分布函数外,2003年周又和还安排他的一名博士生采用离散动力学方法在大量随机碰撞的数值实验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来给出。除了对所研究问题给出了一新的统计公式外,获得的一些起跳特征整理成论文投送到地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评阅人在同意接受发表的同时,提出了所采用的最基本两颗粒碰接触力模型中的等效参数如何得到的问题。此前,博士生曾告知这是程序中的,文献中也是如此。虽然论文得以接受发表,但周又和对此要弄个明白,于是就自己推公式。真是不推不知道,一推放不了。他调阅文献发现,目前宏观离散动力学方法(也称离散单元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岩土、泥沙、风沙、水沙、建筑桥梁结构接头处受强地震的连续碰撞毁损、粒料输运等领域都在应用这一方法开展研究,其中所采用的碰撞接触力模型为线性刚度线性阻尼模型,输入的碰撞恢复系数为常数,后者在所有的物理与力学教科书中也是如此表述的。然而,周又和从《弹性力学》教材中很早就知道,两圆球(或颗粒)静态接触力在线弹性范围内于100年前就由德国学者赫芝给出了解析解,其接触力随接触位移的变化呈3/2次幂的非线性关系,即刚度是非线性的,从而引起了周又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还得知,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实验结果显示出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即不是常数。直到2005年,美国、德国和波兰等国学者还在开展颗粒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变化的基础实验测量和接触力表征模型的理论研究,只是各碰撞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相差太大。到2006年,周又和针对碰撞的力学基本过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后,成功地建立了一碰撞接触力模型,使现有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得到了很好的预测。这一研究结果被德国佛莱贝格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欧洲离散动力学方法及程序应用推广中心负责人Konietzky教授知晓后,主动与周又和联系开展合作,2007年专此来兰州大学讲学。Konietzky教授是采用离散动力学方法从事岩土力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2010年他申请到德国科教部的国际合作项目,用于与周又和开展学术合作与学术交流。2011年11月,周又和率团赴德国报告了这一工作,后经Konietzky教授推荐,周又和于2012年10月在该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最近,周又和研究组将离散单元法的研究拓展到复合超导CICC导体的横向压力-位移特征的理论研究中,成功地对实验结果给予了理论揭示。CICC导体是ITER核聚变新型能源装置中产生超强磁场的大型磁体的基本结构,目前,ITER建堆与运行预算投入100亿欧元,我国是这一大型新能源实验装置国际合作研究的七方国家之一,承担10%的费用。因为ITER装置内要求达到11特斯拉的超强磁场,超导磁体在强磁场作用下的力学变形与超导性能退化就成为这一装置的设计功能能否实现及其后功能提升的主要课题。经对超导CICC导体样品在类ITER磁场环境条件下的实验测量表明,目前设计制备出的样品只能运行6000次左右,远低于预期要求的2~3万次。其次,目前针对提高运行次数的力学设计理论所得结果也与实验结果相反,即理论预测为增大绞缆节距可升高运行次数,但实验却是降低。为此,相关工程界与理论界正在寻找新的有效力学方法,以期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在2012年5月他们将这一研究论文投到国际期刊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后,论文送到国际ITER超导磁体设计总负责人Around教授评审。Around教授看到针对这类问题研究的这一新方法后,主动与我国科技部ITER中心联系,希望进行直接交流。经科技部ITER中心的协调与安排,在Around教授的技术代表Denis博士来甘肃白银检查超导绞缆制备工艺期间,7月2日,周又和带领七位教师与研究生前往白银长通电缆厂,与Denis博士、中科院等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长通电缆厂的技术人员、科技部ITER中心的管理人员一道就这一研究的深入展开进行了交流与研讨。2012年10月,这一论文正式发表。

目前,兰州大学在电磁固体力学与风沙环境力学两个研究领域都建立起了能开展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还建有风沙野外观测台站,累积设备费2000多万元。相关理论与实验的基础研究已纳入到周又和主持的“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在科技部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他们正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来展开这两大工程领域的关键力学研究。周又和研究组仍在不断努力,以期通过他们的研究来提升我国在这两大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

夯实基础――教书育人谱乐章

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

何惧征程险难阻,收获自有后来人。

2011年4月24日,周又和赋诗一首,表达自己在办学上的所思、所为、所获的心路历程。从1989年底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周又和在兰州这片热土上,见证了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发展历程;同时也作为重要推动者之一,亲历了这一学科的重塑、发展、强壮。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建于1959年,在叶开沅教授带领下,1981年固体力学硕士与博士学科培养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1986年独立建系。叶开沅教授相继培养出刘人怀院士、郑晓静院士、孙博华院士等杰出人才。

“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教师相继调离或退休,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也一度成为关注的话题。1995年7月,周又和从国外返回兰州大学,开始了推动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这一学科的领军人才,建立起了一支队伍。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则有赖于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这就需要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作为统一的整体来综合考虑与实施”。周又和不仅这样讲,而且着力用心去实践。在总结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面对西部的现实环境,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统一体系来实施,从而在教书与育人两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30年的教师生涯,周又和边走边看,边学边思,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经”。他把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大西北,奉献给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他用自己丰富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社会的责任、敢于担当的志向和坚实深厚的能力。他对待教书和育人始终一丝不苟,将科研精神与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早在1982年周又和任教于华中工学院期间,他除了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外,更多的是深感责任重大,至少不能误人子弟。为此,他在任《理论力学》课程辅导老师的三年中,除了完成好辅导老师的任务、从老教师那里学好教学方式方法外,还主动做完了原苏联《理论力学习题集》中的4000多道题,从而对这一课程的掌握有了全面的提升。周又和备课认真、推导严谨、思路开阔、深入浅出,加上热情辅导和作业全批,教学效果深得学生好评。1986年,教研室从北京弄到一份《理论力学》教学评估的统考试卷,用于同期四个大班的期末考试。考试下来,按大班与小班成绩排名的第一都在周又和主讲的班上,在四位主讲教师中他是最年轻的。这一“果实”的得来,与他对这一课程的用心钻研分不开。此前,他认真参考不同教材,从各章节内容的衔接、体系布局、例题与作业题精选,到斟酌有关内容表述的科学性和可接受难易程度,都细致过滤了一遍,获得认可后形成自己的讲稿与讲授方式。就是在此期间,他发现教材中多个地方的表述不精确,就写下注记一直保存着,直到2006年他在兰州大学再讲这门课程时又进行修改,并于2009年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也是在华中工学院期间,他看到《力学与实践》上就动矩心的动量矩定理的公式如何正确表征开展持续讨论,但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与表征公式。他就从严格的矢量表征方式出发导出了统一的表征公式。这一教学论文投到《力学与实践》后,于1990年发表,从此这一问题就没有再讨论了。这些,也为周又和主讲的《理论力学》在2007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和他本人于2008年获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奖”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周又和已为本科生主讲8门课程,累计3000余学时;为研究生主讲7门课程,累计2400余学时。在主管力学系后,周又和在坚持为本科生讲课的同时,还按力学学科的认知规律,主导了本科生培养方案与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加强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各环节,增设《力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并制作该课程的PPT为学生讲授,提出由硕士学位以上的新留教师担任班主任,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亲自听课并奖励优秀授课教师,要求教授与副教授既要做科研也要为本科生讲课,等等。正是这些得力的措施和实践,使得培养的本科生成为优质研究生的主要来源。在研究生培养中,他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到培养过程各环节,他都亲历亲为,给出有见地的建议性意见,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正是这样,周又和的研究范围越扩越大、越做越深,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实。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收硕果香满园。”周又和多年在教育上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了硕果满园。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主讲的《理论力学》于2007年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持的“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于2008年入选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 2009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持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高水平力学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模式及实践”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指导的20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两篇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与提名奖,直接培养和协助培养的博士中7人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成长为教授,成为兰州大学力学的骨干力量……

回首30余年的教书育人工作,面对一张张年轻探索者的面孔,周又和一直告诫学生,要想发展、做出成绩,就要敢于超越前辈老师,至少要敢于超越眼前“高不可攀”的老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有这股劲。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成长成才,他欢喜着,更期待着。

扎好围栏――领航管理出奇效

听天门长啸松涛依旧

凌绝顶远眺风物日新

2011年6月23日,周又和就他领衔申报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现场答辩完后,他等待着。次日上午得知成功后,就利用空出的一点时间去登泰山,抄下了山顶南天门的这幅楹联。想起自己的点点滴滴,他感慨良多,哪样的进步不是蕴含在这绝妙的楹联中!人生中的种种“风物”,又何尝不是阵阵“涛声”的回响!眼前“涛声”的喜悦,更让他深感寻找“绝顶”去发现新“风物”的重任。

“要将一个学术单位搞好,尤其作为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快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懂得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规律,具备公心和敬业精神,在吸取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面对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带好队、办好学。”周又和如是说。周又和进入管理并不是他刻意追求的。在2000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担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学校为结合应用研究发展的需要,推动工科发展,决定办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学校准备成立工学院,请他出任院长,被他婉拒。这样,从2002年开始招生的土木工程专业就只好挂靠在力学系。此前的1999年6月,他接受了没有行政级别的管理工作――力学系主任。他从本科教学各环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科研氛围的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有效办法,并逐渐得以推进实施,不仅使力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也使后来学院的其它学科得到了有效提升。

周又和出任力学系主任后,改变了力学学科长期没有扩展的局面。1999年底,他主导申报的固体力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3年新增工程力学硕士学科点,2004年新增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新增工程力学博士学科点,同年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设立。

2005年6月,面临新办土木工程专业急需步入正常的迫切要求,兰州大学最终做出决定:将力学学科与地质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一道成立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让周又和出任院长。他从学校大局出发,接受了这一任命。对周又和来说,这绝对是个挑战。新组建的学院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缺少足够的师资和设备。当时,学院教师只有31人,实验设备老化,连本科实验教学都不能维持。周又和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撑起学院并使之发展壮实。他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而且要谋好政、善于谋政”。周又和接任院长这一重任后,就一直思考着学院的发展方式与实现途径,在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通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逐步发展的长远策略,并将队伍建设始终放在首位。他通过主持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项目,将学院的其它学科纳入到力学的建设平台,使它们也能得到发展。2005年下半年,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教学实验室以备国家的教学检查,他综合考虑三个学科的本科生实验教学需要,领衔组建了工程实验中心。在他的建议下,有些设备选择了较高性能,可开展一些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实验测量。建成后,他亲自带领全院教师参观实验室,让实验人员讲解各仪器设备的功能,以便老师们使用。就这样一步步,在保持力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使原本基础薄弱的土木工程学科和地质工程学科通过夯实基础,呈现出阶梯式良性发展的格局。

周又和主持学院工作以来,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教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2005年底申报的“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成为甘肃省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2009年工程实验中心成为甘肃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此外,还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学科建设方面,2005年底力学一级学科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新增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2007年固体力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新增结构工程硕士点,2009年新增地质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设立,2012年新增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2005年凝聚学院力量申报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批准建设,周又和任主任;2007年协同甘肃省地震局一起申报的“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站长;2007―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协调校内其它学院一起申报的“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被批准建设,周又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学院协同敦煌研究院等单位一起申报的“国家古壁画保护工程研究推广中心”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主任。在教师队伍方面,目前学院有教师54人,含教授15人和副教授16人,其中2位院士、10位教授、13位副教授是在建院后成长起来的,并建成一个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2008)、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科研团队(2007)和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011),国家教学名师1人(2008)。在科学研究方面,建院来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承担国家与地方的科研任务都显著增强增多,2012年的科研经费较建院初的2005年增长了2倍多。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的两名博士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与提名奖。这一系列办学指标,已使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名列兰州大学的前列。

如果说教学与科研为“双肩”,那么管理与教研又为“双栖”。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无非是能力的使用与贯通。对周又和来说,自己就是一粒“种子”,放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好好“生根”、“开花”、“结果”,而“收获自有后来人”。

立身桥头踪影不随流水去处地异乡梦魂常往故里驰

篇4

专业特点:宽中有窄,冷热兼备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被界定为文科类专业,偏重于理论。但是,大多数院校高招录取时文理兼收,尤其随着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对理科生的招录比例也有所上升,而且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在经济学专业硕博深造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

目前,经济学专业大多以宽口径为主,兼顾窄口径方向的发展。宽口径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以及就业的方向。在宽口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侧重点,一方面开设理论经济学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相对抽象,往往偏冷门;同时也适当开设应用经济学课程,像国际贸易、金融、财政、投资等,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

不同高校其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把握宽和窄的度的差异。报考宽口径经济学专业,入学后先打基础,培养通才。宽口径经济学专业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继续读硕攻博,如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尤其是理论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并不很强调处理社会关系之类的能力,希望以后做研究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这些学校。至于窄口径经济学专业,培养目的明确,专才更有优势。有些高校直接将某些经济学方向直接从经济学专业中细分出来,将经济学专业和金融、财税等专业都分设于众多学院,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设置有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如果报考窄口径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将来进入什么行业的目的性会相对明确,毕业后能迅速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就业前景:就业率高,质量喜多忧少

经济学是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每年的高考分数线相对其他文科类专业都偏高,尤其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且这个专业也是通往高薪职位的一道“龙门”。

经济学的就业都是相通的,一般只有侧重,并没有严格的限定。经济学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如金融业(银行、证券为核心)、咨询行业、媒体、公司企业、政府、高校。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三年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经济学所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90%。

高校选择:天时、地利、人和

1.学校性质:选择综合性高校还是专业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专业种类较多,资源结构比较完善,有利于同学们多元化发展。不足之处在于如考不上财经类专业,专业服从可能分到不想学的非经济学类专业。而对于专业性财经大学,由于专业底蕴厚实,如果遭遇调剂也仍然属于自己喜欢的经济学类专业,不足之处在于学校氛围相对综性型院校较为单一。

综合性大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龙头,其他比较有名的院校诸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大都视经济学专业为他们的重点专业。同时,各省市也均有综合类院校,虽然这些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在招生录取时并没有细化,但专业方向侧重点仍然存在细微差异,如:辽宁大学以政治经济学方向为优势,山东大学的制度经济学方向发展较好,暨南大学的金融学方向更为突出,以及兰州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方向更有特点。

专业性财经院校中,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是所有财经类院校中的领跑者,占据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地理优势,实力不容小觑。同样,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虽“地利”不足,地处中西部,但在“天时”上仍占一定优势,享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倾斜也较多。至于省属的财经院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以及江西财经大学等,由合并各种财经干部培训机构发展而来,历史渊源相对无从夸耀,但地域性较强。这些省属财经院校学科实力难于和前面这些高校抗衡,影响力只在本省和邻近省份。

2.地缘因素:选择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的高校

地理位置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出路较为重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以吸纳更多的经济类人才,而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基础人才和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更多。

长三角经济区域,如上海、北京、天津,以及珠三角经济区域,如广州、厦门等地的高校,均比中西部高校拥有更加优越的地缘优势,更容易把握到经济发展的脉搏和最前沿的发展。而对于中西部的高校,虽然其教学理念紧随东部高校的步伐,但相对滞后。中西部高校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其毕业生对工资、福利、晋升等诉求相对较低,当地的银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对本地生源也较为青睐。因此,中西部高校可以成为同学们今后有意向就近家乡就业的不错选择。

3.个人兴趣:专业,学校,还是兴趣

虽然国内经济学专业划为文科大类,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国外对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工具――数学却具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一些领先高校,尤其是东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对经济数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往往双修数学和经济学。因而,逻辑思维强的理科生报考重点高校尤其还是名校的经济学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其经济学专业虽然也都开设了经济数学相关课程,但课程完成的要求却较低,因而适合一些数学功底比较差的文科类学生。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特色来进行选择:

希望毕业之后从事股票买卖工作,可以考虑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中偏向金融方向的经济学专业。

篇5

关键字: 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财政救助

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财政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救灾资金规模有待增加

政府财政救灾支出不稳定。财政的救灾支出增长速度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财政救灾支出总量上也呈上升趋势,但是救灾支出的多与少仅与当年的灾害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救灾支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以民政救灾支出为例,河北省2007--2009年救灾支出数额为3.97亿元、8.57亿元和5.73亿元,可以看出,各年度救灾补偿资金支出的数量差距较大,和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有关,且救灾补偿资金支出不稳定。

针对巨灾风险,政府灾后重建的补偿资金显得更加不足。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公共基础设施到公民的财产甚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受灾地区的地方财政支出巨大,基础设施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的毁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财政部门只能依赖中央的财政拨款来获得重建的资金,但是救灾的中央拨款也毕竟有限,这些资金往往是仅能满足灾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则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河北省加大了对社会救助支出的力度,但是社会救助资金分布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各个领域中,主要包括灾害救助、五保供养等等各个方面,针对灾害救助的资金规模力度仍然有限,不能完全发挥灾害救助的功能与效果。

(二)财政救灾的作用需要提高

农业自然灾害财政救助仍停留在维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上。近年来,尽管政府财政加大了农村自然灾害救灾支出的投入总量,但在有限财力情况下,所能解决的仅仅还是受灾群众“临时性”和“紧急性”的救助,不能发挥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

(三)财政救灾的时效性差需要加强

财政自然灾害救助监督体制不完善。根据当前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发生自然灾害之后,河北省级政府如果向国务院申请救灾与补偿资金,需要通过农业部和财政部之间的协调。可能会造成救灾资金不能及时发放、不能不及时转拨、滞留救灾资金等问题,延缓了财政资金的补偿时效,更不能满足受灾群众“救灾如救火”的资金补偿的时间要求。

(四)财政救灾资金分配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政府财政救灾中存在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目前全国针对灾情的核定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参照依据,河北省也基本上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具体的农业作物灾害的评估与灾害标准就更不用说了。各地市可能存在虚报灾情来希望获得更多上级政府财政救灾资金的现象,在政府财政救灾资金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向上级部门“要钱”的能力就代表着当地救灾的能力,导致救灾的资金很难保证资金分配与使用的公平性,也不能保证救灾补偿资金支出分配的合理性。

提高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财政救助水平的对策建议

首先,引入市场救助主体,缓解财政救助压力。引入市场方式规避风险是指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因此建议:河北省政府从政策上鼓励保险公司经营农作物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或进行经营补贴,形成政府支持,各级政府、农户、保险企业多级分担,市场运作的灾害损失救助与补偿机制。通过财政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发挥市场主体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作用,减少财政农业自然灾害支出的负担。

第二,建立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基金。政府要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筹建专门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基金,确保在大灾面前,抗灾有力,救灾有序。各级政府在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和财政支出预算中,预留和拨付救助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财政专项预算,用于建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基金,同时,也可接受社会力量的捐助。该专项基金正常年景只增加不使用,大灾之年用滚存的基金进行救助,这样可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之间的调剂作用。

第三,改变传统的灾后救助的方式,灾前防范和灾中的减灾资金配置也要到位。财政救助资金或者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基金,还可用于风险的防范,比如,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防范洪涝和旱灾的发生,或者对农业生产的环境进行补偿。这样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救助的压力。

最后,提高财政救灾资金的效率与支出的时效性。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政府部门可以委托风险评估事务所或者保险公估公司,对灾害发生的损失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损失大小支付救助资金,避免由于各部门的灾害损失申报数据不实带来的支出效率较低的问题,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得出不同地区灾害程度,确保将财政救助资金及时、准确的发放到重灾区,避免自身的决策失误与管理不畅。

参考文献:

[1]祁毓.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投入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8.1

[2]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篇6

关键词: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D693.63 文献标识码:A

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也是诸多资源中最为活跃、积极的因素之一。当前社会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诸多的改革,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基础理论,对于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进一步优化利用人力资源配置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著较为明显的不足,例如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配置是没有独立自力的,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动往往是由国家统一调配掌控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也发生了诸多变革,将激励机制引入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员配置。

激励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身上,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将有效地提升员工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质量以及服务质量。采取职工激励机制将能促使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分层次流动,进而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二)健全考核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激励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有许多员工自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为“铁饭碗”,工作思想不端正,不履行岗位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性较低,十分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将激励机制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当于是对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岗位竞争意识。按照相关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倘若员工达到甚至超出了标准,予以激励,那么会让员工倍感信心;如若员工并没有达到标准,采取相关的岗位调剂或者薪酬调剂,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对岗位与人员的优化调配。

(三)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对员工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来说可以促使其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可以促使员工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开发自身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事业单位采用目标激励和晋升激励的方式来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促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就已经开始探索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激励机制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秀基础理论,早在80年代初期,就被应用到相关管理工作中来,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激励机制现已经在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的引入,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聘任制度、职位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调整了体制结构,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激励机制的应用实践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一)缺乏精神激励

激励理论中,激励形式和实施途径多种多样,但可以主要归纳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福利均是由国家统一调配的,在那个时期是比较注重精神方面激励的,例如职位升迁、出国深造等。但进入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后,事业单位逐步实现绩效工资以及合同聘任制后,员工所获得的薪酬不再统一,而为了进一步的加大竞争,许多事业单位将激励的重点集中在物质激励方面。

现今的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当中,主要采用的是绩效工资激励,将职工的工资、福利以及奖金作为激励的主要内容,但是却缺乏必要的职工自我实现等方面精神的激励内容。

(二)激励手段单一

激励机制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它对于激励的手段并没有局限,给予了事业单位更多的自由,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企业经营目标、人才管理目标来定制具有特色的激励方案。但从广泛的激励实践方案来看,事业单位激励手段形式存在形式单一的现象,没有实现多样化激励。单一的激励手段,可能只对于部分员工有着吸引力,例如简单的奖金奖励,对于已婚已育的员工的激励就要远远大于未婚未育的员工,特别是刚进入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对于职业的向往更偏向于价值的体现,而非金钱上的体现,过于物质化,让这些年轻人才人为事业单位与自身的价值观存在差异,继而选择离开,造成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

(三)激励机制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相互配合性低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激励机制是其中的一个机制,脱离了整体,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难以体现出来。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属于两种协同机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协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激励机制的高效实现。但在许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出现了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的相互分离、重合等多种现象。

有的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的管理较为严格,但激励机制并没有与绩效考核的目的达成一致,激励目标与考核实践产生矛盾,相互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协调,最终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也无法为激励手段提供有效的信息说明。更有一些事业单位,不断调整绩效考核的方式,但却仍沿用旧有的激励方案,造成二者的不同步,一些激励机制的运作基础没有得到实现,继而影响了激励机制的实施。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一)原因分析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当前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我国的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部门管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模式,在部门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自身缺乏很多管理方面的自,因而无法自主制定激励方案、激励机制,同时国家部门的管理方式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对激励机制的正确认识,其落实与实践都得不到较好的保证。而在公共管理模式下,我国事业单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还不能够良好地解决公共管理与市场经济转变的环境变化问题,使得事业单位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不善、经营不善等问题,继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合理。

其二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在我国相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激励体系当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使相应的事业单位不能够对下属相关成员开展比较全面有效的激励,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激励目标,提升相关职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出相关职工的工作潜力;另一方面使相关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不能够实现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事业单位激励体系的不完善和缺失,极大地造成了事业单位各种激励问题的出现。

(二)解决对策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激励机制的应用:

首先,事业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激励意识的认识,更全面地看待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事业单位不再是独立于市场以外的行政单位,市场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带来影响。人才的竞争一直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活动,因此,事业单位想要进一步使用市场环境,就必须要从人才管理入手,要加强对激励机制引入的意识。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寻求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方式。事业单位应该从战略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定制多样化的激励方案。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激励方案应该各有侧重,符合年龄段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对于年轻的职员,应该多从未来发展、升迁的角度制定激励方案;而对于生活稳定的员工,则应该多从员工实际需求,例如住房福利、生育福利、子女教育福利入手,力求让激励目标对于各个阶层的员工都是十分诱人的,从而刺激员工积极进取,认真履行位职责,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价值。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该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作为具有社会责任的工作单位,事业单位还需要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入手,在激励方式上,要兼顾团队和个人的利益。在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激励的时候,如何协调这个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激励了个人,损害了团队。绩效激励不是激励个人英雄主义,我们最关注的还是组织绩效的最优。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并不仅仅只包括激励机制,人员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为激励机制的应用带来改变。只有从整体上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激励机制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稳定提高。在不断细化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细化绩效考核标准、评价模式等。

四、结束语

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策略,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改进绩效激励模式、促进绩效执行、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开展绩效激励以及强化激励意识,将会有效提升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应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贾雅茹.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8(03):102- 107.

篇7

        行政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行政管理或称公共管理,是一个新鲜专业,随着国外有关方面著作大量翻译进来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率先设置该专业以来,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在各个高校中纷纷显现,而这些学校办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个专业也没有统一的培养标准,这就使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种“繁荣的假象”。尤其是研究生阶段。那么这种“假繁荣”背后,学生们又藏着多少无奈和“投机”行为呢?

        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该专业的,也有不少学生是第一志愿报考的,但无论如何,他们的人生就会和这个专业结下不解之缘。当“这个专业不好就业”、“这个专业没有核心竞争力”、“行政工作人人能做”等等,一系列困惑席卷而来时,留给学生自己的只能是无法挽回的无奈之心和悲观之情。

        “投机”,我们也并不陌生,简单的解释为“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个专业我也用“投机”一词,想表达的就是有些同学,尤其是来读这一专业研究生的一些同学,完全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要么是来混文凭镀金的,要么就是看到这个专业相对好考一点(不考数学),而完全没有从自己的学术爱好方面考虑,这就使得报考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数年年攀升,也使得一连串的学术腐败现象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当然,这只是学术腐败现象的一点折射。

        行政管理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理由

        当然,行政管理专业能否脱离这种尴尬,必须先从专业设置的理论合理性入手。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行政管理是一门 科学 的话,它就可以成为一门专业。何谓科学?科学有两个必要条件,即 规律 性和可知性。如果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以现在的条件,如果对其进行探索的话,我们能够掌握规律所在,那么这一方面就可能是一门科学。无可否认,行政管理主要就是对公共部门的管理规律进行探索,而公共部门的管理跟私人部门的管理相比是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如公共部门的管理必须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目标(即使现实中可能出现一些破坏公共利益的现象,也不能否认公共部门本身的价值追求),而私人部门的管理则把自己的利益(尤其是 经济 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共部门的管理以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则、处理各方利益纠纷、减少外部经济和增加外部经济、提供公平的日常服务和保护环境等为重要内容,而这是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任务大相径庭的。早在行政管理研究初期(那时行政管理还是 政治 学的一部分,尚未独立“由于对政治的实质性关注,以及该学科领域面对冷酷的理智批判,公共行政敏捷地回到了政治科学温暖的怀抱”),学者们就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方面达成了共识,这也是行政管理的规律所在。当然,在行政管理的具体领域,都有着大量的规律需要学者们探求和 总结 ,如公共政策方面、人事行政方面(现称人力资源方面)、行政组织方面、财务行政方面以及行政伦理方面,等等。并且还能细分,也就是说行政管理的领域很广泛,但每一个角度都有其深度可挖,也就有其独特的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我们可能已经可以发现,到现在还没有科学的总结出来(至少还没有按规律办事),靠得只是人为管理,而这些人为管理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个人随机意识或有意识的偏向某种利益对象,庆幸地就是如果管理者好了,有能耐了,群众可能会比较满意,但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形是少之又少的。而且,靠人为随意的管理很可能造成部分与整体的不和谐,甚至冲突,影响整体利益和效能的实现,比如部门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所以说,行政管理专业如果定性偏向于公共部门管理的话(目前各大高校是这样),从理论上讲,它的设置是有理由的,而且理由是充分的。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素质和就业现状 

        既然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必要的,就需要培养适量的合格人才。适量,就是遵守市场供求关系,甚至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当然,目前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行政管理无论是大专层次,还是本科、硕士或博士层次,都形成了大步扩招的事实。

        怎么样才算是合格的行政管理人才呢?这点有一种共识,即这类人才要能够满足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或研究需求。仅从专业名称来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目标定位是合理的。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漏洞所在,这样的目标实在过于笼统和敷衍。难道其他专业就不能满足这些机构的管理需求和研究需求了吗?难道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只能跟人共享饭碗和吃别人剩下的饭?当然不是,只是很多人还不了解行政管理这个有广度而没深度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底具备了什么特长。事实上,行政管理人才真的应该好好认识自己和被别人认识,因为这类人才具备了一种独特的思维,一种善于从宏观方面和合理管理方面出发的思维,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气质,那就是具备专业熏陶出来的公共(公平、公正、公开)服务精神和做一位 现代 社会急需的责任公民的可塑性。而这种人才如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正确使用,将必定成为社会文明和人文精神得以宣扬的重要支柱。这类人才太适合安排到公共部门中去,给已经显得“无药可救”的公共部门弊病输入新鲜血液。忧虑的是,不知道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吸收这些新鲜血液?至少目前看来,除了某些地方政府,国家公共部门整体上还没有认真对待这类人才,以至于这类人才毕业后流落到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造成了人才浪费和 教育 资源浪费。

        行政管理人才如果很大一部分不能被应用于公共部门,也就是说,没有适才适用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盲目的,我们的政府在人才使用方面是缺乏回应性的。行政管理人才拥有难能可贵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责任精神,甚至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可以通过大学时段以外的其他途径,如公务员短期培训,就能塑造出来的。因为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品格培养阶段,有幸上大学的人往往对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印象最为深刻,可以说,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就要给自己的品格定性了。四年的行政学、 政治 学、社会学、 经济 学、法学、逻辑学、 历史 学等行政管理相关或相近知识熏陶,早已使行政管 理学 子们对公平、效率、原则和责任等核心价值内在化(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而通过简单的培训,很难相信能使不具备这些精神的人才顿时就具备了这些精神。我一直坚信,技术至少是可以学习弥补的,而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篇8

关键词:不锈钢;冷轧;油

中图分类号:TE626.39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ld-Rolling Oil for Stainless Steel

MA Yong-hong1, ZHENG Yan-bo1, CAO Jin2, GUO Huai3, WANG Chao3

(1.PetroChina DaLian Lubricating Oil R&D Institute,Dalian 116032,China;2. PetroChina East China Lubricant Marketing Company,Shanghai 200122,China;3. PetroChina Centre-South China Lubricant Marketing Company,Guangzhou 510620,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d-rolling process for stainless steel is described, and the properties demand of the oil used in the cold-rolling process are put forward. The cold-rolling oil (S-60) widely used for stainless steel is analyzed, the quality index is temporarily made.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ropriate base oil and additive were selected to prepare the cold-rolling oil. Finally,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such as annealing detergence, wettability, stability and lubricating property for roll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Kunlun cold-rolling lubricating oil for stainless steel is a match for S-60 in the physical property, chemical property and serviceability.

Key words:stainless steel; cold-rolling; lubricating oil

0 前言

不锈钢冷轧油是不锈钢板冷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冷却介质,其主要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起冷却、、防锈等作用。

相对于普通的钢板轧制,不锈钢冷轧的工艺特点主要有三点:(1)对轧后钢板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光亮退火后的钢板表面,不但要求板形好、精度高,而且要求表面光泽;(2)不锈钢强度高、加工硬化快,但塑性好、变形过程中粘辊倾向大;(3)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差,如321不锈钢的导热性仅为碳钢的27%,因此需要及时将冷轧过程产生的热量转移。

根据不锈钢冷轧的工艺特点,不锈钢冷轧油应具有如下性能:

(1)较强的极压抗磨性:由于不锈钢冷轧轧制压力高,轧制油必须具有较强的极压性能,减少摩擦,降低轧制压力,同时对支撑辊及传动装置进行。

(2)良好的退火清净性:对不锈钢板面质量要求较高,要求其冷轧油在退火后能完全分解或挥发,退火后的钢板表面光亮性较好。

(3)良好的抗氧化性:不锈钢轧制油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在周期性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以及与空气接触和在铁的催化作用下,易发生油品氧化变质,所以应具备较高的抗氧化性能。

(4)适中的粘度,确保其冷却性能,同时尽量减少退火时轧制油对不锈钢表面的污染,而其性能可通过添加剂进行调剂。

(5)较高的闪点,以保证高速轧制时的油品安全性。

目前我国冷轧不锈钢的年产量已超过300万t,不锈钢冷轧时吨钢所消耗的冷轧油量约2 kg,因此全国不锈钢冷轧油年需求量将达到6000 t左右。

我国不锈钢轧制油研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多数不锈钢轧制需要依赖国外公司相关的产品,如Mobile的Genrex 26、ESSO的Somentor N系列和日本大同公司的dai roll系列,但进口油价格昂贵,造成生产成本高,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开展不锈钢冷轧油的研制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 研制产品暂定质量指标

不锈钢冷轧油在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各生产厂家都是按照自己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参照不锈钢冷轧工艺特点和要求,并结合不锈钢冷轧生产厂常用的国外公司产品S-60性能指标,制定研制产品的暂定技术指标,见表1。

2 研制部分

2.1 基础油的筛选

不锈钢冷轧工艺要求其冷轧油要有良好的退火清净性。如果所用基础油馏程过大,可能闪点偏低导致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重组分可能较多造成冷轧油的退火清净性变差。

要求研制产品所选基础油的馏程要窄,以不超过200 ℃为宜,并且从安全生产角度来讲,所选基础油闪点要保证在160 ℃以上。

综上所述,并结合中国石油油公司相应的基础油资源,选择了三种可用基础油进行筛选,分别为A基础油、B基础油、C基础油,具体理化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基础油分析结果来看,基础油C的粘度指数过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粘度变化相对大而影响到冷轧工艺的,且其40 ℃粘度为9.872 mm2/s,大于9.5 mm2/s的暂定指标,不符合基础油的要求;基础油B的粘度超出轧制油的粘度范围;基础油A的粘度、馏程、闪点都较为适中,适宜做不锈钢冷轧油的基础油。

2.2 添加剂的筛选

2.2.1 抗磨、油性剂的筛选

由于不锈钢冷轧油需要较好的防粘辊性能,所以要求所用油性、抗磨剂要有适中的油膜强度,该性能可通过评价四球机的PB来表征,PB值不能过高,原因有三点:

(1)考虑到轧后产品表面质量,若油膜过厚,使得油膜产生 “屏蔽效应”,即过厚的油膜保护了轧板原始粗糙表面,阻碍了轧辊对轧件的辊光,会造成轧后产品表面光亮度下降;

(2)过高的性会使得摩擦力变小,轧制过程中钢板与轧辊无法咬入,使得轧制无法正常进行;

(3)过高的性可能需要加入较多的极压抗磨剂,过多极压剂的引入可能会导致轧辊腐蚀,造成轧机的损坏。

由于极压剂多为含硫、磷、氯或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在高温、重负荷下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无机物膜,防止烧结和减少磨损。但这类化合物通常为活性物质,往往带来腐蚀和安定性问题,且不锈钢轧制油不仅作为不锈钢轧制的工艺用油,同时也是不锈钢冷轧机的轧辊轴承的剂,所以对极压剂的选择较为慎重。

油性剂可有效降低边界摩擦系数,进而降低轧制负荷,提高轧制速度。脂肪酸、脂肪醇、酯(脂)是轧制油配方中常用的油性添加剂,脂肪酸类油性剂的退火清净性较差,所以本次配方的研制不考虑引入脂肪酸类油性剂。本配方的油性剂考察以脂肪醇类和酯类油性剂为主。当添加剂类型一定时,随碳链增长,其性能变好,但同时退火清净性变差,少于10个碳的醇和酯在轧制中通常无油性,而碳原子太多在退火时又容易产生褐色沉淀,一般认为,碳原子数在12~18之间时作用效果最佳[1]。

根据以上依据考察复配出与参比油相当的极压、油性剂组成,见表3。

由表3油性、抗磨剂考察结果数据可以看出,醇-1与酯-7和AW-2复配后,降低酯-7的加剂量,PB值小于暂定指标392 N(配方z-80、z-81、z-82、z-83)。添加剂醇-1的加剂量增加对体系的性能提高并无贡献;AW-2的加剂量从加剂量增加对性能的影响并不大,所以确定配方z-64为最适宜的剂复配方案。

2.2.2 其他添加剂的选择

不锈钢冷轧油作为一种循环用油,在换油期内循环使用,在周期性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以及与空气接触和在铁的催化作用下,油品易氧化变质,所以要求具备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了有效提高油品抗氧化性,需加入一定量抗氧化剂。

由于不锈钢冷轧油同时还起到对轧辊轴承的作用,要求油品具有一定的防锈性能,故研制油中需加入一定的防锈剂。

经过上述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不锈钢冷轧油的配方,见表4。

不锈钢冷轧油的总加剂量大约6%左右。

3 产品综合性能评价

3.1 退火清净性考察

不锈钢冷轧钢板的退火温度一般在1050~1080 ℃之间,目前不锈钢冷轧厂家通常采用光亮退火,即在氮气和氢气保护下退火,以消除轧制过程中由于板面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退火时,残余在板面的冷轧油可能会在板面形成残留,影响板面的表面光洁度,因此要求冷轧油具有良好的退火清净性。利用热重分析来模拟工业炉退火环境,通过最终轧制油残留量来定性分析它的退火清净性[2]。 具体方法如下:模拟实际工况条件,将带油坩埚放入加热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一定温度,考察基础油与添加剂在高温下的分解情况及坩埚的表面状况,从而评价基础油与添加剂的高温清净性,实验结果与实际有较好的关联。对冷轧油来说,一般退火温度越高,清净性就越好,即满足低温退火清净性要求的冷轧油,一定能满足高温退火清净性[2]。热重分析仪退火清净性试验条件如下:

温度:加热至500 ℃;

样品量:(20±1) mg;

气体流速:(50±5) mL/min;

升温速率:10 ℃/min[2]。

研制油与S-60参比油TGA考察结果见图1。

从图1看出,研制油与参比油在400 ℃时分解残余量都≤0.2%,且分解后坩埚表面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均光亮无油斑,所以研制油也具有优良的退火清净性。

3.2 润湿性能的考察

冷轧油在喷淋到轧板的瞬间要求能立即铺展在轧板表面,从而起到、冷却等的作用。铺展是少量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自动展开并形成一层薄膜的现象。用铺展系数S作为衡量液体在固体表面能否铺展的判据,其与液体滴落在固体表面前后的表(界)面张力关系有关:

S=γs-γ1s-γ1

γs、γ1s、γ1分别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气、固-液及气-液之间的表(界)面张力。S≥0则液体能在固体表面上发生铺展;若S

用圆环法测量考察配方与参比油表面张力的对比见表5。

研制油与参比油表面张力相当,因此润湿性相当。

3.3 储存稳定性的考察

将研制油在常温下静置四个月,无沉淀、无变色;将研制油与参比油以1∶1比例常温混兑四个月后,无沉淀、无变色。

3.4 轧机实验

在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轧机实验,分别对研制油和参比油在直拉式四辊可逆冷轧机上进行固定轧制厚度和恒定轧制压力的试验,实验用不锈钢板规格为(800×200×2.8) mm,材质为1Gr18Ni9Ti。

3.4.1 固定轧制厚度的试验

在相同的道次厚度、前张力、后张力、轧制速度、工作辊直径等条件下,对两种油品进行固定压下率的轧制,测出各油品、各道次轧制压力的变化,如表6所示。

由表6看出,在相同压下率条件下,研制油比参比油的轧制压力明显降低,说明具有更加适宜的等综合性能。

3.4.2 恒定轧制压力试验

在材料、前张力、后张力、支撑辊型、轧制速度、工作辊直径、轧制压力试验相同的条件下,对油品进行固定轧制压力的轧制,测出每道次带钢厚度的变化,如表7所示。

由表7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轧制压力条件下,研制油和参比油每道次的钢板压下率相近,说明两种油品的性能相当。

综合轧机实验,研制油的轧机性优于参比油。

3.5 现场工业使用情况

研制的不锈钢冷轧油在佛山晨曦不锈钢有限公司使用两个月时间,应用情况良好。

工业使用条件:

轧机类型:二十辊可逆轧机;

工作辊直径:50 mm;

冷轧材质:各种型号不锈钢板;

最大轧制压力:4.41×106 N;

最大轧制速度:300 m/min;

可轧板宽:540~750 mm;

压下率:80%(8~9道次);

过滤精度:

退火方式:光亮退火。

目前冷轧油的使用状况:冷轧板经冷轧后,表面光亮,轧机未出现振动或油膜破裂现象,钢板表面未出现缺陷,无粘辊现象发生,产品表面状况良好,合格率高。经光亮退火后,钢板表面退火清净性良好,根据现场操作人员反映,不锈钢冷轧油的刺激气味低,操作人员容易接受。

3.6 经济性评价

研发的不锈钢冷轧油成本价远低于参比油的市场价格,且性能与之相当,有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

4 结论

通过对研制的不锈钢冷轧油的性能、退火清净性、经济性及轧机试验以及工业使用情况等综合考察,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不锈钢冷轧油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优于参比油性能,可以满足不锈钢带(板)冷轧工艺的要求,有效地替代进口油,并且其成本要远远低于进口产品,经济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 马育体.铜及铜合金轧制油的研制[J].油,2001,16(2):36-38.

[2] 琚正川.热重分析评价铜轧制油的退火清净性[J].合成材料,2007,34(2):17-19.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卢杰(196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产业;陶嘉(1986-),女,江西南昌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化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重点课题“面向创新的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11-13-2),主持人:卢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49-04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首先明晰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技能,转变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创新,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层次旅游人才支持,这是解决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必由之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三个:结构方式观点、目标方式观点、综合观点(见表1)。其中目标方式观点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_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以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自身特点为基础;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教育过程实施要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科学的与之进行相匹配[2]。

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按照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式,以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健全的管理方式和评估体系具体实施的总和[3]。它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第二,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教育过程;第三,贯穿于此过程建立的管理和评估体系;第四,匹配于目标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

二、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单一

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大多地方旅游院校所采用,这样就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丢失。在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标准的培养体系里,贯穿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尽管有些地方院校在培养层次上达到本科水平,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相比,许多地方院校的培养定位还不清楚。许多地方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有很多误区,甚至常年使用同一种教学计划和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采用我国最常用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量”单一模式,虽然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更完整,但没有深度和特点[4]。

(二)学校培养难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新趋势,除了观光、乡村、红色、生态等传统旅游外,新的旅游业态也日新月异,如会展旅游、户外休闲、商务旅游等,对以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为核心的旅游本科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诸如全球在线预订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导致旅游生态急剧变化,这些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培养模式所不能应对的。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和旅游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旅游管理也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此外,旅游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行业所需的经验和能力,难以满足行业要求,这也导致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期望和贡献度评价较低, 地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许多地方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挤占,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而不能根据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科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5]。专业课程理论类的较多,实践教学课程不受重视;致使实践教学环节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低层次的技能操作,更少有针对性设置学生实习、就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和人才类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旅游学、酒店管理课程太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四)实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由于历史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有专业实践类的实训中心。一些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地方院校还是低端的技能操作培训。例如,在学校建立几间模拟房间或餐厅,只教学生模拟铺床或摆台等,这样较低水平的培养方式和不系统的实训室条件,不仅达不到实训的效果,而且还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旅游管理只是一些僵化的程序式操作,与员工的管理行为和人际交往无关。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基地也是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训教学不能深入,往往是浅尝辄止。如今旅游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快,行业岗位的技能更新也快,为应对行业的这种变化,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的条件亟待更新换代,提升该专业应用实践技能的教学水平,以适应行业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既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水平,还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地方高校大多是新建的学院,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水平较低,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化、管理的老师较多,没有旅游行业经历和经验,缺乏实用技能、重学科理论,轻专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当前高校的用人制度对教师的科研、学历比较看重,轻视教学、实践课是常见的现象,使大部分教师无法胜任具有应用型,技能型为特点的旅游教学。地方院校旅游“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这在双师型教师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低水平的教师队伍,难以胜任当前旅游实践教学的重任。而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人才,在高校用人制度的束缚下又很难进入高校,无法解决编制问题,这是地方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六)学生自身缺乏对旅游专业的深刻认知

鉴于地方旅游院校招生的实际状况,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不是个人第一志愿进入本专业学习,而是出于无奈调剂进来,又加上一些来自社会和学生父母对服务业认知缺乏而对服务理念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专业学习兴趣,带着负面情绪和压力,总想着找机会转专业;其他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旅游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浅层次的水平,随着一段时间专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范围广泛,涉及旅游资源规划、策划、开发和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特点和性质,感觉到,自己基础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经历过一线实训环节后,体验到基层旅游业工作的不易,认为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满意薪水的学生最终放弃了继续从事此行业,造成这一行较难留住人才。

三、创新地方院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30多年来,旅游高等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也为旅游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度焦虑的问题。例如旅游企业中本科生跳槽频繁,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较低,旅游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减少,职称、学历相对较低等等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逐渐萎缩。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技能和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6]。

(一)明确地方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要以突出应用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专注于服务地方旅游。要把传统本科教育人才学历培养和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相结合,即实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科学的平台,培养适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人才,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即突出应用型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可解决当地面向应用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缺乏,训练方法的不足,方法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兼具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也可以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标准,同时满足当地旅游业要求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实施“2+2”教学模式适应旅游市场变化

所谓“2+2”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强化学习,再用两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大三时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还是从业人员的角色。每个学生轮流到旅行社、酒店和景点进行实践,每4个月进行一次轮岗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可以确保每个学生在旅游企业有四个主要的岗位锻炼机会。大四时学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进行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通过工作轮换,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和同一企业在不同的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学校正常理论教学时间,也延长了行业实训时间,使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制定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强调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课程时,除了开设旅游专业理论课之外,学校还应通过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既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求一定的实践经验、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需要。这样,就可以把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的目标和标准相结合,重新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相应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即文化理论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大幅度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训课程,与此同时,在学生开始进行实习前,大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复习以前所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种课程模式,使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大量的实践技能的学习,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里说的“三位”即教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设诸如旅游服务礼仪、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等实践类课程;其次,通过学校自身的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建立诸如旅行社、导游、策划、英语导游、茶艺等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校内仿真实训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类有关旅游行I的全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应当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积极与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实现校企双赢,一起完成人才培训工作。总之,尽量满足学生各种实习和职业选择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使用,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在现有教师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教师和内部培训,实现师资结构的调整。第二,充分使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专业教师分批送到旅游公司锻炼或训练,训练成为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让教师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参加全国性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第四,扩大“双师”素质教师来源,邀请旅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精英、优秀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培训,实现零距离对接。第五,规范兼职教师任职的标准,不断完善兼职教师招聘制度,邀请在旅游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们举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实现校园教学和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六)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在学生进校时,除了常规的思想教育,学校还应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好相应的大学学习规划,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信息状况,以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引导、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热爱,从而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积极参加教的科研课题,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8-9.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12(9):68-70.

[3]梁明义.职业教育知识实用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4]夏应芬,方益群.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学园,201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