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朗诵范文
时间:2023-04-09 15:1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归去来兮辞朗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诵读;诗歌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77-02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的诵读,却在上一个世纪随白话文的兴起而式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中高段,校园里听不到琅琅书声,课堂上对文学类作品,甚至是诗歌这样的声韵与情蕴高度融合的文学体式,也仍然是以内容分析为主,而且这种分析往往是单向的、过度的,甚至是生拉硬扯,穿凿附会。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更进一步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选修课的设计中也提出了“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的要求。在大纲和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向着传统回归。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要理解诵读的意义,首先要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辩性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中国人的感性直觉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感悟。所以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没有“格”、“性”等明确清晰的规定,汉语是通过相应语境采取“模糊”、“意合”的方式组织和使用语言,来达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汉语绝对不适宜纯粹理性的条分缕析,唯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汉语特有的言语形式,进而感悟言语的意蕴。中国古代诗歌是这种思维方式与这种语言的最好诠释,古代的诗论家在阐述中国诗歌的特征上,没有逻辑分析,没有演绎推理,他们总是潇洒地用诗的语言,模糊却绝对神妙地将诗之蕴,诗之美,淋漓尽致地描绘成一幅写意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司空图的“诗家美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还是严羽的“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都让读者于心有戚戚,却很难用精准科学的概念或术语描述。同时,汉语特有的发音方式和声调,也需要通过诵读去感悟、体味,而诗歌同样还是这种特征的最好证明。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贴近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2.诵读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文字是诉诸视觉的,容易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即使放慢速度,细看文字,单一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而“诵”和“读”都指出声地念,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注“诵”为“以声节之”,注“读”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诵读不仅要看,还要反复看,仔细看,再变为有声语言,这已经是一次再创作,同时“读”的内涵是要通过“抽绎”(感悟、理解)来“得其义蕴”。所以对文字的反复,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欧阳修《六一诗话》)。因而,诗歌的兴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在诗歌的学习中,能够“吟咏以声节之”的“诵”和能够抽绎出意蕴的“读”的重要不言而喻。清代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仍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可见,诵读能将读者引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3.诵读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诵读将文字转换为声音,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两种表达的相互转换。教材所选课文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朗诵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这些经典文章的遣词用语,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接纳规范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口头表达的水平。经过长期反复的诵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及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产生良性的影响,从耳到口,从口到心,从心到手,声通于心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诗歌教学中“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诵读既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大纲与课标影响下的诵读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还未挣脱讲解式课堂教学的囹圄,有的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盲目追求形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1.诵读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整堂课一共有两次全文诵读,一次在导入新课以后,全班学生齐读。读完以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学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有同学说陶渊明是拒绝同流合污,有同学说陶渊明是在逃避责任。学生的讨论诚然是热闹精彩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与《归去来兮辞》进行了联系,没有一个人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隐”事“隐”情。高蹈于云端的结论“宜于朝则朝,宜于隐则隐”在信马由缰的讨论后由教师一锤定音地给出,因其无根而显得轻飘飘缺乏说服力。第二次朗诵就在结论给出之后,教师对这次朗诵如第一次一样,没有做出指导,也没有提出要求,朗诵完后,也没有进行评价,直接进入了艺术手法的讲解。《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共有六百余字,四十分钟的课堂能完整地读两次,单纯就时间来看至少占到了六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是从课堂看来,这两次读既不成“诵”(声韵),也不成“读”(意蕴),它们甚至跟教学没多大关系,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只是打着新课改名头的一个华丽装饰。
诵读是诗教的重要手段,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条分缕析只会破坏诗歌的纯美,张炎在《词源》中说到“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只有将读落到了实处,切实成为诗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才能领会诗歌的神韵,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2.盲目朗诵,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新课改大力提倡诵读,各级各类学校自然也紧追课改理念,大力打造书声课堂,于是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一些课堂上,朗诵被用得太多太滥,四十分钟的课堂出现八九次甚至十余次的朗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流于形式。有一位女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时,一共朗读了八次,形式上,有全班齐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领读,跟读,男生读,女生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是这八次“读”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教师不知道读了要干什么。茫然混沌的出发,自然不可能有清晰严谨的过程,更不会有明确有效的结果。学生读得筋疲力尽,教师评价也仅止于不痛不痒的“读得不错”和明显违心的“比上一次有感情”。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诵读的滥用消耗的是宝贵的时间,挫伤的是学生的热情。
朗诵实际上只是一种诵读手段,而不是诵读本身。表演式的朗诵、集体的朗诵是很难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的,富有节律的声音有利记忆,但是也可能分散了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可能就忘却了意义。朗读的滥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恰好是教师没有理解诵读的内涵,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流于浅表,以致赏析不能深入。教学内容的苍白肤浅导致了课堂的空洞无物,于是过度的表演似的朗诵就被推到了台前。朗诵的滥用实质上就是对诵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误解、曲解。
3.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忽略了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还应该是一种准确感悟、理解、赏析文意的过程。朱自清在《论朗读》中用“背诵文辞”和“抽绎义蕴”来区别“诵”和“读”,“诵”侧重通过“声”(音韵、节奏等),而“背”的目的在于“得其文辞”;“读”包括“诵”,又侧重通过“抽绎”(感悟、理解),目的在于“得其义蕴”。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因定位不明造成了重“诵”而轻“读”,甚至是无“读”。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或明告,或暗示学生:“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戚”即忧愁悲伤,两个“戚”字叠用,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读时语速要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笔者会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这样的指导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它恰恰是通过“声”,包括音韵,节奏,声调,语速等来背诵文辞,而没有抽绎出文辞所蕴含的意蕴。如果不知道靖康之变和金人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也彻底震碎了李清照的绵绵的情思和淡淡的忧伤;不知道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藏散,残忍的流言,阴谋的婚姻;不知道人世间最凄苦的风雨将她生命的绚丽和妩媚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如梦令》粉色的天真,不加修饰的温馨和《一剪梅》蓝色的优雅,淡淡萦绕的忧伤,那么就无法体悟与理解她于惶然中寻觅,于凄惨忧戚中坐听梧桐细雨,独自咀嚼出来的最悲凉最浓厚的黑色。
诵读绝不能仅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读者则通过文辞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源头,那么深幽的情思,也就能够被理解了。披情入文,沿波探源,以声入情,以情驭声,诗歌诵读之“读”的真髓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1992.
[2]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J].国文杂志,1942,1(3).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师范专科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33-01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开始了,好多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后的今天,不会教了,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产生了种种困惑。在这种大背景下,“通化市高中语文新课改实验研究课与课题汇报课”在辉南县第一中学隆重开幕。我们认真地聆听了七位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字――文学――文化”课,并在愉悦的心境中听了高中语文名家张玉新老师的示范课《东坡词两首》。在感叹的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感叹的是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指导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师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师生的智慧都是无穷无尽的。语文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充满了文化韵味。遗憾的是教师在这种课堂上的“文”表现不一:有的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故弄玄虚;有的如水中之油,曲高和寡。是学生不了解中国文化,还是老师对中国的文化不甚了了?依我们看,后者不在少数。
张玉新老师的课是从背诵学过的苏诗苏词入手,教学生文本阅读的九字真诀: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为验证这九字真诀,把教材的《苏轼词两首》改成《东坡词两首》,请同学们分析改课题的原因和目的。之后再反复诵读,师生进行个性化理解:人道是――懂事儿;怀古伤今――知趣儿;怎么表达豁达情怀的――品味儿。
另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从懂事儿――道中遇雨入手,补充写词背景,再品味儿――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的心境,有学生说是“任”,有学生说是“轻”,有学生说是“醒”,从中来知趣儿。教者亮出自己的牌:喜欢“啸”,一反常态,插入苏轼的人生经历,看到他乐观、从容、潇洒、恬淡的人生境界,化用《归去来兮辞》,以归隐之心看世界万象――也无风雨也无晴。“晴”如何理解?――人生对我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追求冲淡。就这样学习语文。
今天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让高中语文教师讲这样的课是不现实的。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当场就说:这样的教学很精彩,也很无奈――学生在高一和高二都可以这样上,这样教,但到高三的时候还是要回到题海战术上来,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就在听高中语文新课改实验与汇报课的前一天,我有幸听了梅河口市二实小的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上课过程是班主任老师开场,介绍本课的主题,准备过程,其余的都是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有故事、舞蹈、诗朗诵、三句半、多媒体、童话剧等汇报形式,其中有竞争、有合作,有挑战、有配合。这是新课改、新要求、新形势、新视听下的两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在课的背后老师只是做幕后导演,其中所有的资料都是学生亲自动手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
相比之下,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给教学带来的生机,更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给课堂带来的活力。我们也真地感受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目前,新课改在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在高中还是刚起步,还在摸着石头探索。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阶段之间差别这么大,为什么高中课改不向小学学习?有人说高中有升学任务,小学没有;在小学怎么做,家长和社会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可高中这样做就不行。不管怎么说,只要高考不改革,高中的什么课程改革与实验都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它关系到一大批学生的升学问题,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从听到的两个教学阶段的课看,我认为作为夹缝中生存的我们――师范专科学校,应该大有作为:
第一,可以尝试高中阶段的课改实验――我们没有升学压力,却有更多的改革动力;
篇3
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他们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考试,能够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语文作为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一直被放在关键的地位上。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关系到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优劣,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处可见且需要使用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一直存在,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一种为考试而学习的心态,这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心理。笔者经过实际考察,将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点:
1.学习语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繁重的课业压力和众多的考试给现阶段的高中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以至于他们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变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还有的学生仅仅关注教师划定的考点,并不关注语文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从不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思考,缺乏对语文学科的深度认识。
2.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繁多,语文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科目,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甚至偷学其他科目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断下降,这又导致他们厌烦语文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式
(一)创设相应情境,感知美的存在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创设相应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据相关资料显示,直观感知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也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美育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此来对学生的性情进行陶冶。我国伟大的美学家王朝闻曾经说过:“想要引起人们的强烈的感动的情绪,就需要对其进行具有感觉的熏陶。”可见,适当地为学生创设美育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充分结合知识点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的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根据所需讲解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并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如果知识点涉及少数民族或国外的风俗,教师就可以作更深层次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民俗风情,从而感知不同风格的美。
(二)朗读古诗文,在想象中感知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就美育来说,朗读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千变万化的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真正学会审美。例如,教师在讲解《归去来兮辞》《春江花月夜》《逍遥游》《赤壁赋》等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并为文本内容配上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在声音与形象紧密结合的情境中理解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学会欣赏不同语言所营造的不同的审美氛围,在感知中通过想象学会审美,进而全面融入到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文教师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即以视频中的朗读代替学生的朗读。朗读视频只能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课堂朗读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学生只有真正把握文本的情感,才能控制好朗读的节奏,也才能读出古诗文的韵味。
(三)自发地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自发地欣赏和朗诵课文,真正使学生进入到审美的意境中去,而摒弃之前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年龄,并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在个人阅读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进行关于读后感的讨论,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学作品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并养成通过阅读和朗诵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83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其要求根本性地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新课改的实践,也将会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及具体的行为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学好初中语文需要学生们持之以恒地努力,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深思如何才能教好语文,只有教好了,才有可能学好。对于如何教好初中语文问题,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语文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自觉主动、持之以恒地学习,才有可能学好语文。若在学生坚持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仍然没有提高,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灌输“我是最好的,语文考试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样一种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如将所学过的书中的必背文章与段落背下来,自习课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些《读者》《智慧背囊》这些书籍并养成摘抄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不能有丝毫畏惧与退却,引导学生能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加倍努力学习。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欲望。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新的探究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如分角色朗读、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讲故事、小型辩论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指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如果说学习语文是一条长远的路,那么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就是这条路上的引路灯,它将照亮学生前进的路。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远大的,而学习计划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了这些引路灯的光芒,学生才能更好地自主、持之以恒地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时,应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来“量体裁衣”,这样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利用教材及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皮亚杰曾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挖掘课文中的自然美。自然美是非常广泛的,教材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听潮》尽情地描绘了海睡、海醒、海怒的画面,真切地揭示了大海刚柔相济的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了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悠闲之美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有兴趣学好语文。
除此之外,语文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学,教师除了教会学生书本上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及技巧外,更应带领学生走出书本,在生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马路上、车站旁、电视上……到处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通过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行为,学生们将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随着知识量的累积,学生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他们在学生名单上随意抽出一些名字,并告诉老师,被他们标出名字的学生是“智商最高者”,并再三叮嘱教师绝不将信息透露给学生。八个月后,罗森塔尔等重返这所学校,再次对学生测验,结果发现,他们标出的所有所谓“智商最高者”学生的成绩比其他学生有更明显地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这些“智商最高者”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期望和关注,学生在体察到了教师的特别关注后,便会充满了幸福感和自信心,自然成绩也会有所提高。这个事实表明,教师为学生创造了怎样一种学习环境,学生就会以怎样的速度成长。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一门语言,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说”是学习语文的关键。现如今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会写不会说、不好意思开口、普通话发音不准”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创造出一个“说”语文的良好环境,烘托出一种语言氛围,使学生置身在语文语言的世界中,鼓励更多学生大胆朗读,比如在课上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回答语文问题,在课外组织演讲辩论会、语文知识竞赛活动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的语文成绩及应用能力自然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篇5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和我的学生常常徜徉在语文的殿堂里,感受着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享受着语文带给我们的快乐。可自从我从事高职语文教学以来,我和同行感到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大多不感兴趣,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即使是貌似认真的学生,能与老师互动的也寥寥无几,经常是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哑口无言”。在困惑中,我开始探究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经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这里面的原因许多,主要是教师教学观念手段的滞后和学生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市场需求导向下对该课程认识的肤浅。一方面,一些教师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过于封闭化、格式化,显得陈旧老套,正如徐中玉先生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所指出的:“对语文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因此,纠缠在字、词、句上,变得鸡零狗碎,脱离作品的人文精神,缺乏感染力。”教师忽视对文学作品的整体形象与意境的分析,将本应是活泼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教条课。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使语文教学陷入“老师难教,学生怕学”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有很多学生认为:“学语文没用,还是学好专业实惠,毕竟以后是靠专业知识吃饭。”“语文很难学,花很大的气力,收效不大,还不如学点别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因基础实在很差,学起来很吃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而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点出了兴趣的重要。要想学生的成绩提高,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能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授学生以渔的同时,要注重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明确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它决定着学习者对所学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的比重。“语文是门公共课,对现在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这些潜在的错误观念抑制了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实际上,语文学习不仅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且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它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包括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会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日后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生源的语文素质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理解能力低下,作文语句不通,还常有错别字。而许多学生专业技术掌握不好,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懂技术原理和操作规程,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们的文字阅读和理解能力偏低,对写在书上的概念、原理或是操作的步骤看不明白,从而影响整个专业的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很好地掌握技术技能,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在语文基础较好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层次,减少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加快成才的步伐。可以说,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新课改理念下高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功能。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语文在提升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上的重要性,从心里产生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学时少、学科系统性差,教师不可能将教材的篇目全部讲授完,教材内容又基本偏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其名家作品,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篇目进行择优选取。由于大学语文课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注意选择那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富有思想性和文学性的作品,充分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抓住文学形象,深刻挖掘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例如陶冶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选取古代经典的诗文,让他们认识理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兴国存君”的屈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孟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则可以选取现当代的文学精品,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拓展情怀,如充满眷恋而又略带感伤的《再别康桥》,哀怨凄婉的《雨巷》,情感深挚的《乡愁》。同时也要从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安排文学作品内容外,应该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在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更应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较好地发挥社会效用。不但要做到文学性、人文性、美学情感的渗透,而且要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训练。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
1.革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只着重于知识传授,课堂形式较单一,就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让他们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为“讲课文而讲课文”,使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课堂、课本层面上,而没有把课堂延伸至实践,就会让高职语文教学因缺乏实践性而枯燥乏味。要改变教师“一堂言满堂灌”的现状,就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互动式的学习机制,“在师生教学互动的氛围中激发学习与探索的热情”。淡化教师传授,强化学生参与,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应通过引导启发、鼓励创新、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方式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和被控制,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该改变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几支粉笔”的状况,转为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如运用多媒体、语音室,甚至电影院,给予学生一定的听觉、视觉方面的刺激,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大学语文课堂沉闷的局面。比如讲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给学生播放配乐诗朗诵录音,给学生制造优美的情境;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先对写作背景作相关介绍,再打开多媒体,配以音乐、字幕与画面的朗读。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朗读者浑厚的嗓音,深厚的感情,一幅幅画面的更迭,能很好地诠释陶渊明那种“心往自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主题。同学们在充满兴趣的课堂教学中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的培养目的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语文教学的原则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尽量安排学得进、用得上的内容。正如代尔・卡耐基所言:“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到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面向市场,以实训为主,讲授为辅,将目的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大胆调整教学内容,把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设计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说写训练项目,增加学生动口动笔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实现这个目的,可以开设口语课,纠正发音,锻炼胆识,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表情自然、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加强常用应用文写作,系统讲解计划、总结、通知、请示、调查报告、综述、求职信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并能够根据需要写出相应的文章,做到与将来的岗位相衔接。满足毕业求职甚至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需要。现在的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功利”的,一旦他觉得有用,学习兴趣自然高涨,学习气氛随之就活跃起来了。如我在每次课上都会安排5分钟的小演讲,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感悟等。刚开始时,虽然讲得并不成功,但我也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和中肯的意见。久而久之,同学们把演讲当成了家常便饭,每个同学都能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还可以选择将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基础知识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把应用类知识和应用写作放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训练,比如我在教“广告语的写作”这一章节时,先让学生了解广告的三大特点,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街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收集一些成功的广告范例,然后指导他们找出广告文中的标题、随文、正文、标语等构成要素,最后创设情境,为学生介绍几种商品的用途、产地,要求每位同学为商品拟几则广告标语。通过这一方式,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通讯写作时,正逢学校开展学生技能展示活动,我组织学生到现场认真观看后,让他们写成通讯并对其作品进行讲评,既贴近生活,又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并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做到听说读写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并组织各种充分有效的活动,如语言积累活动,交流感受活动,争议辩驳活动,学法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当中不仅理解课文内容,习得语文材料,而且调动多种器官,进行学习实践。如在执教《行路难》一文时,我组织以下两个活动:咏读课文,感受佳句;品评课文,理解难句,从而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简化了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师还应多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普通话竞赛、演讲比赛、人文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如在执教《记王忠肃公翱事》时,我请学生表演利用文本材料编写的课本剧,体会本文在叙事中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由于这些活动带有丰富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双方友好和谐的关系、轻松温馨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1.建构平等的师生观。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这种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参与。语文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热烈地对话。“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师生“对话”、互动,会使学生求知的冲动、交流的渴望、表达的需要慢慢萌生,从而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自由、活跃、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情境,极大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学离开了学生的对话、合作、共同参与,教师便成了唱“独角戏”,课堂便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涟漪的浪花,这是语文教师不希望见到的结局,也是语文教学的失败。
2.重视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成功体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核心因素,也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重要条件。高职学生大多在学习上存在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有的因为高考失利,遂自暴自弃,丧失学习兴趣;有的思想上自卑,意志薄弱;还有的学生基础较差,能力不够。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扑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恰当的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肯定、鼓励和赞扬,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增进师生感情,营造和谐、融洽、活泼的学习气氛。在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或组织学生讨论中,我还十分注意学生的个性表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讲课中我总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问题或观点,并对这种课堂参与给予一定的比例分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教学上应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放慢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削减教学梯度,使学生“学来顺利”,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语文老师要善于开掘语文中有趣、益智、传情、审美的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高效的学习中有所收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