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01: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创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黄璜
立秋一到,接着就是几场细雨,天气突然转凉,我便立马换上了长袖衣衫。路边也偶尔飘来片片树叶,有黑色的,有黄绿相间的,也有绿色的,有整片的,也有被秋风撕碎了的小片,它们凌凌乱乱的洒落了一地,这些散乱的秋叶随风而动,显得错落有致,那是秋风撕碎了夏天的绿,也是秋风在梳理着丰硕的秋,秋风在人们的不经意间赶走了夏天,在人们忙碌地收获着秋的同时,秋风吹红了人们的笑脸,秋风圆润了那轮明月,秋风鼓起了人们的腰袋,而那些落叶也成为秋天一道别致的风景。
两个月的暑假我很少出门,常独自躲在自家的小天地里,感觉也只剩下一个热字,生活中我失去了季节,好像这世界是别人的,这好日子也是别人似的,而唯独我却拥有了夏天的炎热。真好,漫长的酷暑在几场秋雨中结束,突然之间,有亲戚送来新鲜的玉米棒和花生,让我品尝家乡的土特产,我无心听聊,就只剩下一个“吃”字,秋果就是好吃。
于是我便回家乡转转,爸爸从田里摘来新鲜的花生,我大吃一顿秋色后,用袋子打包带回享用。
我沿着曾经熟悉的田间地头走走,浓浓的泥土气息让我倍感亲切,用手摸摸地里那深绿色的棉花桃子,用手摸摸那成熟的稻子,时而蹲下身来数数每株稻子的颗粒.....信步来到池塘边,那是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池塘,洗澡、捉鱼是儿时最快乐的事情。如今的池塘拥有了绿色连连,美不胜收,荷叶挨挨挤挤的,它们你推我,我挤你,好不惬意,那粉红色的荷花在向我微笑,好像在欢迎我这个回归的游子,我顺手拿起了手机,拍下了家乡那已经不再属于我的荷塘秋色。( : )
抚摸这光滑的棉花桃子,便想起儿时“摸秋”的事情,“摸秋”是农村的习俗,也许因为那时生活贫穷,白天队里还有专人看护成熟的庄稼,尤其是地里的花生、山芋,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想吃的东西,那时我们可不敢轻易摘取,不光是因为有大人们看护,更有我们这些小伙伴们的相互监管,若是谁偷摘了队里的花生,那可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但中秋节的晚上例外,那夜,所有人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摘点花生,偷挖点山芋吃,民俗叫摸秋。
为了中秋夜的欢乐,我们在暑假的时候,早早地到田间或小山坡上折取一种火把草,晒干备好,中秋节时,用稻草扎成火把,待到中圆圆的秋月挂上树梢,我们生产队的所有小伙伴都自觉地排好队,一起点亮火把,那阵势像是在耍一条火龙。附近队里的小伙伴也几乎同时出动,我们在暗暗地进行比赛,为了取胜,我们经常请几个青年民兵当我们的头领,在大哥哥们的指导下,欢快地玩耍。然后就是“摸秋”活动,在月色下,我们的小口袋装满了秋的收获。妈妈当晚煮熟了花生让我们享用,我们一边品尝着秋果,一边欣赏着民兵们的自编游戏,青年人的游戏杂乱无章,唱歌,玩老鹰捉小鸡什么的,现在看来本没什么,可那时我们就像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小时候的中秋月充满快乐和梦想。
篇2
文/山涧耕夫
半夜里,忽然间醒来,是失眠了 还是惊醒了 好好的觉怎么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 你听滴答,滴答,滴滴,答答,就这样忽快忽慢,忽长忽短,忽高忽低,忽清清楚楚忽迷迷糊糊,时远时近,时急时缓,这繁杂的声音烘托出静寂而平和的夜。这滴答的雨声敲打着我的心,她真的会水滴石穿吗 她真的会穿透我的心房吗?她真的是在诉说着什么吗?我屏息聆听,那声音如烟如雾,如泣如诉,如歌如舞。
今夜的雨声,没有疾风暴雨,没有惊雷闪电,没有人声鼎沸,就那么无聊地滴答着,多么的枯燥呀!我畅想着,这孤单的雨声到底发自哪里?我惴惴不安地猜测着推想着,是屋檐吗 不是。是窗台吗 不是。是玻璃吗 不是。雨滴是清脆而孤独的,没有一丝的懈怠,就像佛家的钟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绵延不绝。滴滴答答,滴答,滴滴,嗒嗒,总是那么杂乱无章,太随意了,就像失魂落魄的酒鬼,跌跌撞撞的,一脚轻一脚重,歪歪斜斜的。是踩在了海绵上吗 是腾云驾雾吗 是翩翩起舞吗 又像一对恋人在路灯下窃窃私语,低低地诉说,诉说相思的辛苦,相见的短暂,现实的无奈。或是女孩子的謓怒,用双拳敲打男孩的肩膀。或是男孩在无边的抽泣中轻轻地悲叹,说不尽的烦恼与怨言。 又像一群小青蛙在妈妈身边追逐嬉戏,或在水面翻着筋斗,或在练习纵身跳跃,或从这边跳到那边,轻轻一弹,缓缓一跳,纵身一跃,扑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这单调的雨声深深地敲打着我的灵魂。曾经有多少个雨夜,我是那么得不经意,城市的雨声与乡村的雨声是那么与众不同。究竟是有何不同,我也不可名状。城市的雨声是有些小气吗 是无足轻重吗 是虚情假意吗 我总觉得城市的雨声没有乡村的雨声大气磅礴,也不够爽快,扭扭捏捏的。就连打雷也是闷声闷气的,没有乡村的雷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滴答,滴答……雨声还是断断续续,一直敲打着。我想起床到阳台看看,去探个究竟,我不敢起身,我怕惊醒妻子。这样的雨声加上迷蒙的夜,更会勾起人无穷的遐想。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观花赏月,吟风弄雪,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那心情肯定飘飘渺渺,炯然不同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境遇,大体对雨会有不同的情感,达官贵人,士大夫,才子佳人,山中隐士,乡村雅儒总是对雨褒贬不一,或高歌猛进,或缠缠绵绵,或哀怨愁思,不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寄予无限希望,表达了他们绵绵的心声 。
篇3
那个周末,妹照例打开包裹着鲜花的长盒子,将细长的玻璃瓶换了水,又把一枝枝的鲜花插好,浓郁的香气散发出来,再看那白的粉的黄的花朵,娇滴滴地,刚出浴一般。
“呀,这只断了,好可惜!”妹把那只断了蒂的花苞让我看,花苞鼓鼓的,旁侧还有两只小的称着,都似开未开,忽的就断了生机一般。
妹找来素白的小磁瓶,把花苞放进去,它像个大头的娃娃,被短小的枝叶衬着,有些可惜。
然而,只隔了一夜,它竟不负于己地绽放了!
橙红色的花瓣,围成小喇叭的样子,“一、二、三……六”,我惊喜地数着,叶片如绸似锦,几只紫色的花蕊探出头来,在叶片的内侧,有许多紫色的斑点,像星星,像寇丹……
只是痴痴地看着,竟不知这花的名字。
妹打开手机里的“形色”,查询着,结果是:“雀斑百合”,下面有诗:虽生有雀斑,仍绽放美丽。
哈,这么美的名字,这么富有哲理的诗句,原来那些紫色的斑点是它的“雀斑”,这分明是让我们深思的警句呢。
我记住了“祛斑百合”。
我也知道了,即使在有缺憾的日子里,努力绽放的样子,总是最美的。
虎尾兰
家里的那盆虎尾兰,有两年了,一直放在南窗台上。
早晨的阳光照着它,中午的烈日烤着它,它都坦然接受,它喜欢阳光,耐于干旱,它给予的很多,而索取的极少。
在那个素白的磁盆里,它挺直宽厚的叶片束成一簇, 翠绿中晕染出一圈圈的淡青,如虎尾上的花纹浑然天成。
然而有一天,它的叶子软塌塌地垂下来,无精打采的样子,爸说:“是水给大了。”
只好把叶片齐刷刷地剪断,只留下一小节连着根须,“活不了了,仍了吧!”我说。
爸有些不悦,只是不说话,他从外面找来新鲜的泥土,又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栽好,然后像捧着幼小的婴孩似的,放到小阳台上,浇了一点水,就没再管它。
那日,我到阳台上去晾衣服,又瞥见了那盆虎尾兰,哈,简直认不出来了。
篇4
是谁独上兰舟,望尽天涯路,问那渺渺层云,锦书谁寄,且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世人皆叹清照千古才女,又有几人哀怜易安红颜薄命?守不住那曾经的锦衣玉食,留不住那郎情妾意的短暂时光,恨那金兵入侵,迫使远离故土,流寓南方,不曾想挚爱病故,从此孤苦伶仃,夜夜一纸素戋寄予冷月清照,声声泣血长叹寄予孤鸿哀鸣。
那些别去今世的日子呵!风姿婉约月下两影相偎,软玉呢喃醉在花间,夫唱妇随举案齐眉一路相伴,谁不羡这郎才女貌的好姻缘?填词作诗一应一和,堪称天上人间。奈何亡夫撒手西去,一切美好随风散落,青灯下只影戚戚,思念何寄?怎一个愁字了得?碧纱窗下,一枕清霜。
只是当初你和明诚也赴过一场春的盛宴,沐浴过斑驳交错阳光的温情,叠影成双拖出美丽的画卷,此情此景像是三月的桃红,温馨而浪漫。只愿生生世世相濡以沫,料不到那幽香的花瓣在一场雨过后,纷纷扬扬从枝头跌落,最后一抹春红,只落在你孤单的身上,妩媚的颜色从此淡淡褪去。花落深重,落去无情,流年在指缝间悄然逝去,无计留春住。那密结的心事,从此无人探访,那苦苦相思的情感,只填成一阙阙伤词,那清瘦的枝头只留下你无助的泪光。
相思何其苦?“小重山”留晓梦,惊破一瓯春,“浣溪沙”醒时空对烛花红,“诉衷情”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忆秦娥”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蝶恋花”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行香子”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想明诚,念赵郎,“小重山”呵,隔不断一路的爱一路的思念,“醉花阴”下又将情何以堪 “声声慢”里,谁来怜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百计无解相思意,将待放下,却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尘封的记忆就这样轻轻地唤醒,唤醒了那些温馨的过往,唤醒了那些不竭温柔的片段。凄楚的泪光,心碎的叹息,集结成阙阙想你的伤词,不敢高声吟,怕那撕裂的颤音惊动你在天上的魂灵,不敢放声唱,怕开口惊碎梦里相会的温柔缱倦。只能将这一份苦楚将这一份相思暗自吞咽,在冷月下如一只彩蝶翩翩飞成殇,君伴冷月,妾伴孤灯,天上人间一样寒。
篇5
文/陈絪
下班的时候,雨下的正大,伞有些小,衣服很快便被淋得湿漉漉的。路灯很亮,像极了天使的眼睛。绒花花瓣在雨的问候下落了一地 ,我无意去窥探雨与花之间的情事,便由它们随意招摇。
深邃的感情在别后的某刻淡化,挣脱感情的束缚,彼此终于走的更远。雨里怀想,那些梦,那些诗,还有那些追求守望 ,谁还在原地疼惜我雨中的飘零,屋檐下朝我暖暖的笑...........
你在我生命中存在的果敢伟岸。曾经在灵魂这方净土为你播撒万里诗情,可,这又如何呢?今夜,我只想在雨中再留一霎芳华,等视线拉开距离。
我不伤心,决意就在这处泥泞安息。也许,来年春天我会归来。那时,你会发现,生长在瓦盆儿泥罐儿里的我,靓丽如初!
自在随心的活,这不也正是你对我的期望 不再苦苦寻觅一些琐碎因果,不介意照本宣科的周而复始季节轮回。闲时,在暖炉旁偎着母亲唠唠嗑儿,给儿子读一段哲理文字;为家人烹一壶好茶,烘烤甜甜圆圆的小饼干。还可以在月色充盈的房间内敲打几行文字,将过往点滴融进脑海,过滤掉浮华,让它们踏着柔软而来..........
相识的人实在太多了,我总是不逢时机的选择忘却。而那些真正给我温暖鼓励的人,安稳生长在我心里,生机溢彩。
从没有试过在文字里营造空无之境,感觉总是随虔诚膜拜而来。银屏空空若一张待上色的画卷,我再次拿起笔,不假思索在上面留一隙优雅。呵呵,日子啊,如果我不缔造,何来你至美的欢乐!
篇6
萬世文章峴山出。
2014年5月25日上午,我和书法家徐老师在上林书院一楼展厅观看峥嵘岁月书画展,当看到一副画款上落有传江二字時,我告诉徐老师,这可能指的就是王家荘的著名画家王传江。话刚落音半分钟,忽然看见王传江和刘庸之夫妇从二楼展厅下来迎面走來,我赶忙和他们热情打招乎。
王传江与我同龄,均已年上七旬,他年轻的時候就已名响全国,最拿手的绝活是画牡丹,我见过他画的鹰似乎能从宣纸上飞起来,他是王家荘最成功的知名人士,上林书院此展有他的大作,他与刘庸之夫妇是同道,可能是相约而会,我是碰巧相遇。
刘庸之中央美术学院高才生,苦学于徐悲鸿画室,是徐悲鸿的高才弟子,有高才必有高举,他独身深入永乐宫临摹壁画,祘來至今已有18个年头。
永乐宫原址在山西芮城西南的黄河北岸,是为吕洞宾的故乡而祠建于唐,元朝扩建为宫,因黄河三门峽工程之故而迁移重建于芮城龙泉村西周古魏国都城遗址处,如此具有特殊影响的古建筑奇迹,以壁画艺术而名震五洲四海。此大型道观壁画大概上千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重阳殿和纯阳殿。主殿三清殿壁画描绘的是诸神朝拜玉清、上清、太清即元始天尊等三位主神的情景,故尔名为朝元图。
20世纪40年代,大画家张大千曾面壁三年临摹敦煌石窟壁画,是为震撼世界的豪壮之举。深圳市春涛书画院历时4年,仅成功完整地复原了朝元图。而刘庸之在永乐宫辛苦了18个年头,完成了全部壁画临摹,空前否?伟大否?
在上林书院汪国云对我说刘庸之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是呀,谁都明白,伟大的事业是终身辛勤的大事,何來结束之说?刘庸之还临摹了徐显古墓壁画和应县木塔壁画,并准备临摹敦煌壁画,据说他还想出国去加拿大。刘庸之是一个真正壮志凌云的当代豪士,当之无愧的男子汉大丈夫,辉煌的襄阳名士刘庸之将更加辉煌!
一个伟大而又辉煌的男子汉背后必定有个更伟大而又更辉煌的女人!刘庸之志同道合的夫人汪国云才女为襄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她衣着简朴,但朴中见贵平中见奇,她才貌品德具佳而又平易近人,集传统的东方女性美于一身,襄阳市委宣传部曾授予他们“美术之家”光荣称号。刘庸之有大律师舅官哥和大医学家舅母子,刘庸之的辉煌成就与他离休的慈祥父母以及他非常优秀的兄弟姐妹密不可分,然而这也正是我对刘庸之非常敬佩的原因之一。
篇7
文/山涧耕夫
自从开始闹禽流感,我就开始讨厌鸽子。北京是个很敏感的地方,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眨眼间新闻媒体就传遍了大街小巷,真是啥也挡不住,就像港澳台地区的狗仔队。自从上海那边开始出现禽流感,北京紧张得几乎快不能呼吸了,过去去医院,戴口罩的病人与家属不太多,现在一下子都成了蒙面人了,生怕传染上禽流感。大家就随波逐流吧,正当防卫嘛!
我住在十楼,透过窗户总能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鸽子,一群群从空中滑翔而过,这都是家养的鸽子,每天主人定时放飞,他们才不管禽流感是什么呢。什么禽流感,爱传染谁呢,他们是从不理睬的。这样可苦了附近的邻居,这些鸽子总是落在别人家的阳台上,扯毛,拉屎,谈情说爱,闹得四邻不安。过去人们还勉强能理解,对它们温温而雅,可现在就不同了,一见它们飞来就像看到了瘟神,唯恐避之不及。
我也是为此大为恼火,北京养鸽子的市民简直是刁民,城管也无可奈何,警察也没有办法,举报也没有办法,媒体谴责也无动于衷,总不能拿机枪扫射吧!我的楼层正是鸽子活动的空间,每天光临我家阳台两次,红红的眼睛,嘴里叽里咕噜的,拍着翅膀,喘着粗气,总想光临屋子,爪子在阳台上挠来抓去,多数是脏兮兮的,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是圈养的但是十分得野蛮,不能代表北京的市民的形象,太牛逼,不过也符合城市鸟民的范。我觉得它们不像传说的和平鸽,没有传说的可爱,好像野蛮掩盖了文明似的。
我有时又想,它们的行为习惯与主人也有关系吧 有什么样的市民就有什么样的鸟民,看看北京市民过马路就知道鸟民的飞行轨迹了。在外边,北京市民爱养宠物,鸟民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每年都举行比赛,还有什么理事协会,颁奖也很隆重,捧在手上像供奉祖先似的。伺候地无微不至,胜过自己的亲爹亲妈,委实有点玩物丧志的风气。我有时候这样想,北京这城市啥都养,就是不养自己的爹妈。有人问这是为什么呢 你看北京市民,有养猫的,有养狗的,有养鸡的,有养猪的,有养鹦鹉的,有养八哥的,有养蛇的,有养藏獒的,有养蜥蜴的……太多太多了,我列举不来,都当宠物来养。
可见养鸽子就不足为奇了,这有啥呢 这地方除了不养爹妈,还养二奶,养小三,养情人。的北京人,牛逼!有人说我是害红眼病了,或许是吧,但总觉得这地方不如农村养爹妈。和谐气氛没有媒体的那些鸟人炒作得和谐,人与人见面也没有什么笑容,想见个领导也不是那么从容。
篇8
五月槐花香
海蓝蓝
又到五一了,学校小院里那一棵棵光秃了一冬的槐树竟然又开花了,望着这一树树的槐花,想起与槐花有关的事情:
十年前春天,发生了"非典"。那时,我在北京全程超越实验学校任教,校园很大,也很美,不光有清澈的湖水,也有缤纷的鲜花,还有那一排排婀娜的绿树掩映其中。
被封在学校两个月不能出来,不与外界交往。不过,我们可以带学生去校园的小山上种植,到校园的湖边赏鱼。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们与学生还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活动。
虽说教师都是来自大江南北,习惯与口音各异,却能彼此包容,和谐相处。意外的灾难搅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却让大家在非常时期没有了隔阂。闲暇时候,都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融洽的氛围让人忘记了“非典”的恐惧。
我们班数学袁老师是西安人。一天,他约上我们几个外地老师到校园西边的小山上。
那已经是四月底了,山上的槐花与山下的百花遥相呼应。如果不是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那年的春天,没有沙尘暴,人们一定会带孩子到学校参观的。
山坡上的槐花层层叠叠,玉树琼枝,每根枝条都是繁繁覆覆的花,如一位盛装的夫人,素洁,高雅。风华绝代的槐花与桂花应该相似,像一个倒挂的小酒盅,小巧,精致,而内敛。一只花瓣反出,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小仙鹤,内里只有一枝花芯和花蕊,淡淡的一点粉,不胜娇柔。当你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端详,你会惊讶于它的美。 我看着袁老师不停地摘,便问他干什么?他只说:赶紧摘吧。见他神秘的样子,我也不多问了,摘了许多装到他带着的塑料袋里,带回宿舍。没过多久,他就挨门给我们送去了槐花饭。
我只知道槐花是可以生吃的。小的时候,我家离公园很近,父亲常领我到公园玩儿。我就摘矮树上的槐花吃,印象中它是甜甜的,香香的。很多年不吃了,可能是觉得大了,不应该随便去摘花的缘故吧,抑或是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总之,除了儿时,后来就没有吃过。
也许是袁老师看出我的好奇,主动邀我再去摘一次,而且,他答应教我怎么做。不谦虚的说,我很好学,竟然也学会了这道陕西民间饭的做法,这是在那个时期最为开心的记忆了。
我从北京回到原单位工作。五月,校园里的老槐树披着雪白的槐花,白绿相间,格外鲜亮。我提议给办公室的同事做一顿他们没有吃过的槐花饭。
学校都是跑家教师,中午饭在学校吃。这样,我就得多做一些让大家都能吃到。
我从家里带来精白面,盐、孜然粉。中午放学后,我们有摘花的,有洗花的,还有帮忙烧水的。一个小蒸锅,需要多蒸几屉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我把洗好的槐花拌上精白面,再放上盐和孜然粉,拌匀。水开后,将拌好的槐花面均匀的撒在蒸屉上。五六分钟,满屋子都飘散着槐花香喷喷的味道,可以出锅了。等我把蒸屉上的槐花饭端出来,呵!这些平时文绉绉的老师们,此时好不客气,纷纷拿着自己的饭盆主动盛上就吃。看他们吃的那个香劲,谁都顾不上评价,吃了再等下一锅。
一位上课回来晚的老师因未吃到槐花饭,还发了点小脾气呢!
第二年,我蒸了更多槐花饭给所有的老师吃,让跑校的学生们也都尝尝。我教给大家做,让他们都能学会这种简单易学的做饭方法。
老师们学会了,他们的家属也吃上了槐花饭。学生学会了,他们的家长也吃到了槐花饭。因为会做的人多了,我格外开心,传播一种饮食文化,了解一段即将遗忘的经历。
篇9
——纪念我的公公
海蓝蓝
偶尔看了儿子博客中提到爷爷,我心中有些酸楚,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公公的影子。
我想起儿子出生那年,公公得了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很重。可就在儿子出生当天,他却奇迹般的好转,并且出院。公公说,是他的小孙子给他带了的好运气。从此,公公就主动帮我们看孩子。
他是老工人,有职业病,可他身体状况非常好,因我们从不让他烦恼。我们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晚辈中最小的。加上和老人经常在一起。自然就赢得了老人更多的关爱。姐姐开玩笑说公公偏心,婆婆也说:“家里十多口人,你爸只关心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小孙子。”公公也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孙子是正根子。”因为这个观念,一家人也常有意见,不过,从不伤一点儿和气。
公公很善良,实际上对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好。儿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不会和爷爷要一分钱。老人也是对每个晚辈都是一样。不过,我也不否认,公公的内心情感真的有些倾斜。传统观念是一个方面,儿子的确非常懂事,从不让老人为他操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平时学习很紧张,可只要放假休息,都和老人住在一起,从精神上,生活上照顾爷爷。
2006年春,公公住进医院。那时,儿子刚大学毕业,几乎每天都守在爷爷身边。在医院,公公几次出现昏迷,都喊儿子的名字。我知道,公公是希望他的孙子能再给他带好运气,可公公的年龄太大,身体又太过虚弱,医院不敢动手术。医生说:“没有好转的希望了,这么大年龄,想回就回家吧。”
我们住在离医院很近的家属楼,那是公公的福利房,改制以后,我们购买了房子,只是老两口还一直住着。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丢三落四,使用煤气不安全。统一供暖后,楼房温度一直很低。两个姐姐都住在郊外居住,也都年迈,来回骑车到城里也很麻烦的。为了便于多方面照顾,2005年快入冬时,老两口和我们对换到了郊外的平房住。我就每天骑车到郊外学校上班。
可公公生命进入倒计时,我和爱人都希望他回到原来的家,毕竟在那住了十几年。可哥哥姐姐说:“还是回平房吧,那里照顾起来,大家都更方便些。”
在医院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对公公说:“爸,我给您洗洗脚吧。”其实他很保守的,年纪比我父亲还长七岁,从来都很忌讳在儿女面前洗脚,别说让儿媳给洗脚了。可是,这次他没反对。我很欣慰他给了我一次表现的机会。
我洗着公公的脚,想起了儿时给重病的爷爷洗脚,想起了没有机会给宠爱我而突然辞世的父亲洗过脚,更想起在父亲离开的九年里,公公给了我一个父亲的关怀。母亲走了以后,公公更加疼爱我,那种发自内心对待你的感觉,让我这个没有父母,孤零零在异乡生活的人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那年冬天,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周往返与北京与家之间,脚被冻伤了。脚趾红红的有个硬块儿,一热了,就发痒,挠也不行,非常难忍。公公不声不响地从地下室拿来茄秧子,说:“小蓝,拿回去洗洗脚吧。”我真的很感谢他,因为只有父亲常为我准备这个治疗冻疮的偏方。公公一定是在秋天就准备好了。他知道我的脚容易冻伤。他是到小区西边的菜地里用心拣回来的。
北京学校伙食非常好,可是吃不上我爱吃的莜面饺子,吃不上爱吃的揪面片儿。每当周末回来前,他都让婆婆准备我爱吃的招待。走的时候,怕我误车,总是给我看着时间,让我安心午睡。等我走了,他才躺一会儿。
回原单位工作后,我们搬到城里他们住过的楼房后,每天我都要骑车去学校上班。中午去他家午休。他坐在另一个房间看着时间,到点就喊我:“小蓝,上班去吧。”
想着多年来,公公的关爱,我噙着泪给他洗完了脚。公公喘着气还一个劲儿地说:“我有一个好儿媳!我有一个好媳啊!”
其实我为他做的,远没有他为我做的多。借着出去倒水,我在外边痛哭起来…
在出院的那个早晨,公公一直说着胡话,还说看到了他的母亲。
回到家里,公公的神志又奇迹般的清醒了。我每天鼓励他:“爸,咱们很顽强,一定能挺过今天。”他龇着牙,笑了。其实公公什么也听不到,他几十年一直是看我们的口型理解意思的。尽管哥给他买的助听器,可他觉得不太管事,不戴。
那些日子,公公凭着强烈的生的欲望,顽强的活着。他不怕死亡,总是笑着。婆婆说他是在那边笑呢。我不这么认为。公公看到孩子们这么孝顺,他很满足。公公吃不下,喝不了,我们就用棉签儿给他湿润嘴唇。他就是每天笑着顽强的活了一周,我去医院给他开药,连医生都感叹他生命力顽强。
去世前几天,公公想坐起来。儿子和他姐姐,一边一个让公公靠着。那天公公还高兴地用手指着说:“这边是我的孙女,这边是我的孙子,都是我的正根子。”当时,婆婆还说他。公公说:“你永远不懂!"我也不知公公什么意思。
在家的一周里,儿子给爷爷擦洗,接尿,擦屁股,倒屎盆子。只要公公有力气喊,叫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孙子。
那天午夜刚过,公公意识全无,昏迷的。我们赶紧跑到前院姐姐家叫儿子过来。他走到床前,望着就要离去的爷爷大喊着:“爷爷,爷爷。”当时公公竭尽全力地睁开眼睛,看了看他的宝贝孙子点了点头,慢慢地,永远的闭上了眼……
……
八年过去了,每年我四次去公墓祭奠他:正月初三(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鬼节)、十月初一(寒衣节)。
篇10
据记载,人类刚造屋子时,只有门,很长间后才增设了窗户,对于一座建筑来说门固然重要,但我却更钟情于窗户,因为它晶莹透亮,清澈纯洁,让我不出家门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更让我看清外面的世界。
奶奶家有一扇窗户,正对着大街。每当我无聊时,总喜欢在那扇窗户前坐着,看着窗外那条热闹而又宽敞的大街。
“哎呀!”我惊讶地站了起来。我发现一个青年撞倒了一位老爷爷,却看都不看那位老爷爷,就起身走了。很快,老爷爷的身边就围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这老头儿怪可怜的,被人撞了却每人管。”“是啊,看来摔得不轻呢。”“要不要送医院?”“谁敢送啊,这年头好人难做啊”“是啊。”……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就是没有人上前扶那老爷爷一把。“请让一下,谢谢!”一个大姐姐一面拨开人群,一面说道。挤到老爷爷面前,她蹲了下来,轻声问道:“老爷爷,您怎么样了?”老爷爷痛苦地说:“姑娘,我的腿好像断了,请你送我去医院,好吗?”“好的,你等一下。”大姐姐迅速拦了一辆出租车,把老爷爷送去了医院。出租车越开越远,大家都称赞起那个大姐姐来,“那姑娘真不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我在窗前看着这一道美丽的风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窗户,人类一个多么伟大的发明,它让所有的人足不出户就能看清这美好而又复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