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辩论范文

时间:2023-04-10 03:3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专辩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专辩论

篇1

初赛一: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剑桥大学)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复旦大学)

半决赛一:

爱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悉尼大学)

爱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复旦大学)

大决赛:

人性本善(台湾大学)

人性本恶(复旦大学)

(其它场次辩题资料缺)

l ’95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二届)

初赛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波恩大学)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辅仁大学)

初赛二: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新南威尔士大学)

初赛三:

愚公应该移山(韩国外国语大学)

愚公应该搬家(南京大学)

初赛四: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南加州大学)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香港中文大学)

半决赛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辅仁大学)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新南威尔士大学)

半决赛二: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法律(南京大学)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道德(香港中文大学)

大决赛:

知难行易(南京大学)

知易行难(辅仁大学)

l ’97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三届)

初赛一:

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首都师范大学)

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初赛二:

复制人类,利多于弊(韩国外国语大学)

复制人类,弊多于利(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初赛三:

IQ诚可贵,EQ价更高(韩国外国语大学)

EQ诚可贵,IQ价更高(马来亚大学)

初赛四:

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香港大学)

艺术商品化弊大于利(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半决赛一:

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半决赛二:

先天遗传比后天环境重要(马来亚大学)

后天环境先天遗传比重要(香港大学)

大决赛:

真理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马来亚大学)

l ’99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届)

A组:

初赛一:

网络使人们更亲近(马来亚大学)

网络使人们更疏远(澳门大学)

初赛二:

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耶鲁大学)

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台湾大学)

初赛三: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香港大学)

电脑不会取代书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初赛四:

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西安交通大学)

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新南威尔士大学)

半决赛一:

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马来亚大学)

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耶鲁大学)

半决赛二:

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西安交通大学)

总决赛:

美是客观存在(马来亚大学)

美是主观感受(西安交通大学)

B组:

初赛一:

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那不勒斯大学)

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艾因夏母斯大学)

初赛二:

应先成家后立业(京都外国语大学)

应先立业后成家(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决赛:

爱情是自私的(京都外国语大学)

爱情是无私的(艾因夏母斯大学)

l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五届)

半决赛一: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武汉大学)

大决赛:

钱是万恶之源(武汉大学)

钱不是万恶之源(马来亚大学)

2、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不可以两全 (温莎大学Vs马来亚大学)

3、全球化有利于/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温莎大学Vs东吴大学)

篇2

一、答辩开场白

Good morn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he oral defense. (或Welcome to attend the oral defense.)

I am XXX.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XXX, for his intellectual guidance, invaluable instructions and comments on my thesis. It is with his valuable assistance that I have finally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My topic is XXXXXXXXX.

The whole thesis consists of ---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

And the second part is going to analyze ----------.

In the third part,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o talk about --------. Then the author will dig into the root causes of ------- in the fifth part, and sum up the whole paper to reveal --------of ---------in the last part.

Thank you!

二、英语专业学生论文答辩答辩程序:

英语专业的论文答辩主要分为两部分:自我陈述和回答答辩老师问题,下面对这两部分进行详细讲解。

(一)、自述(用英语完成):

1、先问好,再开始自述,自述时间为5-8分钟,要简明扼要,必须时可将自述内容提纲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

2、主要陈述内容():

(1)自己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2)设计和实施的简单过程(如,商务方向:采用什么方法来搜集信息、资料等);

(3)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念论文,最好用4、5句话简单介绍论文内容,如,商务方向:做了哪些调查,得出什么结论,计划如何实施项目);

(4)仍然存在的问题(如,商务:在实施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如何解决);

3、最好准备相关文字并熟记(答辩时要脱稿陈述,但是可以看PPT文件)。

4、语言最好简单清楚,不要直接用论文中内容,应该用解释性的句式,如:When I was designing the lessons, I found that….

(二)、回答老师问题(老师用英语提问,学生用英语回答):

1、大约有4-6个问题,时间将持续10-15分钟。

2、首先要听清楚问题,如果没有听清,可以要求老师重复问题(可以说pardon之类的话)。

3、回答时首先要态度好,要切题,而且不要保持沉默,不会时可以表示抱歉。

4、常见问题:

(1)Will you please give us a self-introduction? 有些学生可能由于紧张没听清问题便开始背诵论文的内容,结果造成答非所问。

(2)Give us a presentation of your thesis. 有些学生一听到thesis便详细而又不理解地背诵其论文内容, 在被打断之后便不知该说什么。其实, 考官只是想知道你对论文的总体了解, 让你简单阐明自己论文的内容与观点。

(3)Why do you choose such a theme?/ What do you want the reader get from your thesis?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谈谈你的喜好,你想要读者从中得到什么。

(4)What is the uniqueness of your point of view?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谈谈你的观点与他人不同之处及原因。这就要求你有相关知识。

之后便是针对你的论文的问题了。

(5)关于选题:如Why did you choose this topic for your paper?或Why we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project?

(6)关于具体部分:

商务方向:SWOT,COSTING,FLOWCHART,RISK,STAKEHOLDER,如Do you think is this a necessary activity for the project?

(7)关于背景知识及理论知识:如What does SWOT stand for?(商务)

(8)关于论文存在的问题:如In the last sentence on page … there are some grammatical errors.

(9)关于项目或论文将来的发展:如:商务方向:If possible, will you carry out the project, and if so, do you think it will make profit?

5、带一份定稿(要与老师们持有的论文页码一致)。

6、最后要向老师们表示感谢。

总之,要通过论文答辩,应注意:

1.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篇3

大家下午好!

我是07社工班的学生巩鲜妮,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 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

篇4

最令学者瞩目的是近来的大城市管治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提出将大城市周边的县(市)直接与中心城区合并方案及与其有关的发展战略,这里简称为“撤县并区”。

尽管大城市已把“撤县并区”作为促进城市化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的管治框架,但对“撤县并区”这种管治方式的内涵还是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些官员甚至以为,只要“撤县并区”,城市竞争力就得到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撤县并区”,它能否对全球化、城市化产生促进作用,目前还很少能见到深刻的讨论,本文拟从大城市管治方式转变来探讨这些问题。

1大城市管治转变

城市区域是中心城区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区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保证。对中心城区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追求不断对大城市管治提出新的要求。换句话说,大城市采用何种管治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大城市管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更关系到城市区域的城市行政结构。

许多理论揭示了大城市管治的内在机制。制度经济学强调竞争和合作是产生大城市管治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ostrom,1986;ostrom,schroederwynne,1993;ostrom,gardner,walker,1994。)。他们认为大城市管治实际上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由中心城区操纵的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区域的发展要靠中心城区来带动,这种管治方式称为“集中式管治”(centralizedgovernance);另一种管治方式称为“分散式管治”(decentralizedgovernance),即让城市区域内众多的城镇,相互竞争,共同促进城市化。强调中心城区不要过分干预城市区域内其他城镇,而让市场机制来协调城市区域发展。他们还认为,“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方式都有其内在的弊端。前者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容易造成官僚主义。后者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盲目发展。多中心管治(multi-centergovernance)方式则吸取了两者优点,为大城市比较理想的管治方式。多中心管治既承认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突出了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协调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正是从“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朝多中心管治转变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政府对城市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调节一方面要求城市之间的合作,同时又不能不考虑它们各自利益,利用竞争机制促进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心城区既要引导郊区县(市)的资源合理应用,同时又要使郊区县(市)真正走上与中心城区竞争的轨道。为了顺应这种公平竞争的要求,解决资源不均的矛盾,大城市在经营和组织城市区域发展的方面,都把资源共享和合作作为大城市管治的核心。

在市县关系方面,中心城区既不是采用计划和分配的办法为自己扩大地盘,也不是放任与不管,而是在集中和分散之间取得整合。城市多中心管治赋予给市县的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各个城镇权限重新分配和调整。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业、土地使用权利等问题上以城市区域的市场机制为准则。如果一个发展项目来到一个效区县(市),那么这个县(市)就要从整个城市区域出发,合理安排这个项目,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压低标准来抢夺这个项目。当一个项目来到中心城区时,中心城区也应该遵守区域共同发展准则,不能不加选择性地包揽一切。因此,城市多中心管治是一个现实的合作过程,它容不得中心城区政府统管一切而增加管理成本,也容不得各自为政,不择手段地为各自获得发展。

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方面,中心城区除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外,还通过建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周边地区进行协调。在不打破各自的行政区划界限基础上将一些次要的城市功能活动转移到郊县。同时中心城区提升自己的功能,使得中心城区可以轻而易举地协调分布在不同城镇的功能和城市化过程。中心城区把复杂的城市分解成若干专业性强的、用地量大的功能,分散到其城市周边地区去带动边缘地区发展,同时,又不剥夺周边地区的发展权,既为本身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本身的协调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周边地区的积极性,引导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整个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分工。

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变化说明,大城市过去维持的“集中式”管治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全球化压力,而对全球化形成了挑战,导致周边城市无法同中心城区展开合作。

“分散式”管治虽然适应了全球化需要,但同时对城市化形成了挑战。分散式管治鼓励了中心城区在更大范围的展开,如城市开发区、房地产业、城市交通会在更大范围内发展,使城市发展规模无法约束,产生了“摊大饼”。“分散式”管治方式虽然提高各个“各自为政”的城镇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削弱了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而正在发生的城市“多中心管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城市化目标的重大变革。它主张各个城市之间开始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维持竞争,目标是提高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2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的转变

中国大城市管治面临着一个集中和分散的两难困境:大城市区域既需要“乡村城市化”机制来调动小城镇力量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乡村城市化”本身又在影响中心城区的作用,造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更加分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摊子铺的更大,城市管理权限的分散,产生所谓“镇镇像村,村村像镇”,继而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上述的两难困境是影响中国大城市管治转变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中国大城市管治是在这一矛盾中发生转变的。

2.1“市带县”阶段

城市区域发展的起步阶段总是依托中心城区,是集中市域范围内有限的财力、物力等区域资源来促进城市化进程。1980年代,中国大城市正是采用了这种“增长极”战略,开始改革大城市管治方式。大城市进行了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市带县”的措施就是“集中式”的管治方式的体现。“市带县”促进城市区域资源的集中,同时带动县(市)工业的发展。

在“市带县”的浪潮中,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城市化起了重要作用。例如,许多城市中制造业转移到郊区县(市),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进行联营和合作,城市中的许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师纷纷“下乡”支持乡镇工业发展。郊区县(市)利用城市区域内廉价的人力和土地资源,积累了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部分县(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对乡村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进一步规范了县(市)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乡镇工业企业的素质。

在“市带县”的政策下,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的机械制造、原材料工业得到发展。

可以说,当时的城市化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拉动,即大量中心城市资源直接或间接涌入小城镇。有些倾斜性政策甚至把中心城区资源转移给小城镇,以牺牲中心城区力量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所以,到1990年代末,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产业格局中,乡镇工业和城区工业各占半壁江山。

“市带县”管治下的城市化主要不是在城乡竞争中实现的,而是靠城市拉动或主动让位来实现的,这是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市带县”管治方式存在着另一种弊端。例如,“市带县”本身就是使城市郊区县(市)享受扶持发展政策,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市)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中心城区需要集中区域资源才能继续保持以往的带动能力,这就需要县(市)自身发展,简单说,“市带县”的同时也需要“县带市”。在中心城区向郊区县(市)提供单向支持的同时,中心城区的政策仍然保持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产业制度的差异使国营企业的资源流向乡镇企业,中心城区的“造血功能”受到限制。中心城区扶持市县发展的政策越倾斜,县(市)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主动参与就越少,而这又会削弱城市区域的整体能力。再如,地理位置临近城区的郊区县(市),具有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论实力并不一定需要中心城区拉动,却吸引了中心城区更多的资源,无形中扩展了城市发展规模。而最需要拉动的边远县(市)却很少得到“市带县”的好处。

2.2“撤县建市”阶段

1990年代,为了推动城市化,国家开始扶持县(市)对县域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撤县建市”政策。城市管治的方式开始朝着“分散型”方向发展。前后约100个大城市的郊县进入了中国城市行列,直到最近,“撤县建市”才有所停止。

“撤县建市”实质上造成了那些本身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的郊区县(市)直接或间接的脱离中心城区的管治。“撤县建市”不但承认和保留了原有的县在资源分配中的权力,而且在原有的县(市)级权限上注入了新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大城市分散式管治局面。

1990年代以来,积累了一定实力的郊区县(市)开始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这些县级市拥有了经济活动广阔的权利空间时,它进行的经济活动常常与中心城区互相重复。国际投资,商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对外输出使郊区县(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区相比,临近城区的新建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区域交通条件,以及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它们的发育开始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以及中心城区的地位产生冲击。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逐步发展到成为了地区的竞争对手。有些县级市拥有与本身地位不太相称的人事权、财权。他们与中心城区互相攀比,相互压制,所谓“开发区”热就是一个例证。城市和郊县之间相互依存度开始大幅度减小,城市对县(市)的带动力量急剧缩小。

在中心城区与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郊区县(市)激烈竞争过程中,中心城区不仅不能左右县级市,而且中心城区的某些功能也受到了县级市的左右,最突出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由于没有规范的协调机构和管理制度,市县之间并不存在统一的土地市场,由此造成了市县之间互相攀比和重复投资的局面。许多边缘区乡集镇不听命于中心城区的安排,也不受所在县(市)的监督,而利用本身的地缘优势获取额外经济利益,在城市分散式管治中形成了独特的城中村。

郊区县(市)为了抢占中心城区本身所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在城市区域中的正常支配地位,降低开发成本,由此扭曲了本来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了城市地域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开发。

灵活的政府和办事效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制度条件。“撤县建市”赋予了县(市)灵活程度较高的制度条件和管理过程,促进了县(市)参与经济全球化。

2.3“撤县并区”阶段

“分散型”管治对中心城区的健康发展形成挑战后,政府开始放弃“撤县建市”的管治方法,国家转而鼓励大城市实行“多中心”管治,目前的“撤县并区”就是中心城区和郊县(市)之间的相互竞争的必然选择。“撤县并区”不再是由中心城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城区发展目标,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从城市区域的角度来选择中心城区可能的城市发展目标;而且,“撤县并区”摆脱了郊县单凭本身的资源和市场,在县(市)范围内独自操作、组织经济活动。

“撤县并区”其实是多中心管治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在“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后的一种平衡。大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只有靠合作和竞争方式维持城市区域的竞争能力,“撤县并区”正是在建立一种新的协调机制,顺应共同发展的需要,推动市县在城市区域发展上有效合作。因此,“撤县并区”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大城市管治的本能反应和共同愿望。在“撤县并区”过程中,市县之间事实上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而是共同面对全球化压力,协调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城市已开始朝“多中心”管治方式转变。

1990年代,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率先进行了“撤市并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省会城市,更面临着能否在这场大城市的相互竞争中保住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问题。省会城市兴起了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热潮。杭州市在2001年2月将市区边缘的已经“撤县建市”的萧山、余杭“撤市并区”,市区面积也由此从原来的683km[2]扩大到3068km[2]。南京将江宁县撤县并区后,最近又将江浦县和六合县分别与浦口区和大厂区合并,从而使市区面积由2000年的1000km[2]扩大到目前的4737km[2]。合肥将原来的郊区进行了调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458km[2]扩大到558km[2]。南昌市也计划将五个郊县纳入市区。许多地级市也纷纷扩大本身的管治范围,加强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大城市工业结构调整阶段,“撤县并区”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消除就业“城乡错位”情况,中心城区的“下岗”职工可以到乡镇企业寻找出路。也为城乡经济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城市经济主要依托全球化对整体城市区域的市场需求;城市区域市场对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大城市区域的经济只有越来越深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时,中心城区才具有竞争力。“撤县并区”既增强了中心城区政府的功能,而且增加了郊区县(市)的参与。他们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区的竞争力。可以说,“撤县并区”是通过合作来提升大城市发展。

从“撤县并区”的政策内涵看,原郊县政府在大的城市区域发展问题上应服从中心城区的安排,发展策略应当由中心城区来调控而不是由原郊县本身来制定。其次,原郊县的发展决策主要还是由郊县本身制定执行。中心城区遵重郊县自制,只负责协调而不是包揽其发展。郊县政府在政策实施上具有一定的自制权。

3结论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城市曾经实行过的集中式管治体制,分散式管制方式,正逐步转变成多中心的城市管治,城市化不仅仅依赖中心城区或者农村城镇,而是依靠两者之间的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撤县并区”是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之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结果。全球化形势下,单从强化中心城区出发或单从所谓的“农村城市化”都不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化。“撤县并区”就是市县之间合作的具体表现。衡量“撤县并区”的作用,关键在于建立市县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和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因为城市化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边缘区问题,更多的是大城市腹地问题。一个大城市常带好几个县(市),解决了市区临近的几个县(市),更远的县(市)的发展协调问题还会出现。

要真正实现“撤县并区”战略效果,在“撤县并区”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不能再次回到“市带县”或“撤县建市”的老路。例如,在“撤县并区”之前,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是显而易见的,在“撤县并区”和城区面积行政调整之后,中心城区面积的扩大,尤其是目前大城市市区行政面积扩大,容易造成粗放式开发。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区域整体的市场机制。就会减少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也就是说,“撤县并区”的同时要防止“郊区化”。中心城区政府不能只关注开发成本低的郊区土地资源,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城市“空心化”。

“撤县并区”改变了原郊县政府运作的环境,在“撤县并区”后,某些郊区县(市)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有了与中心城区同样、但比其他县(市)发展更多的机会。中心城区不能够盲目干涉或插手一些区级经济开发的机会,如果任何发展中的小问题都要得到中心城区的层层审批,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仅影响办事效率,减少投资者的兴趣,而且会减低原郊县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之,城市化和城市地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管治方式或者说是城乡制度安排上的竞争。大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大城市的管治方式。谁能在这样的竞争中,成功地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区域发展的城市管治结构,谁才具有竞争力,城市化才具有动力。

[收稿日期]2002-05-20

【参考文献】

1garreaujoel.1991.edgecity:lifeonthenewfrontier.newyork:doubleday.

2klingrob,spencerolin,markposter.1991.postsuburbancaliforni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3ostrome.1986.anagendaforthestudyofinstitutions.publicchoice48,3-25.

篇5

关键词 法律之口 法律解释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一、法官角色的转变

(一)司法原则和法官。

意大利司法制度中对法官工作的定位正如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所做的一样,在成文法中对其进行规定,浩如烟海的成文法及其中对司法制度的繁杂的规定,主要是以司法原则为依托,通过具体司法实践表现出来。本部分将结合1948年宪法这个拐点,从意大利司法原则和法官角色分配进行剖析说明法官的角色。

1948年意大利宪法第101条第2款规定 “法官只服从于法律”是意大利的司法原则 。正如意大利宪法学家G- Zagrebelski所认为的 ,这是意大利司法制度中最具影响的原则。从法条本身分析,法律是由议会制定的成文法,作为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成文法是意大利法律的主要渊源,法官在理论上是法律适用者。结合该规定出现的背景,1948年宪法颁布之时,意大利的司法组织体制还处于官僚政治模式阶段,无论是在司法人员的任免还是在司法职位的变更上,和行政体制紧紧相关。随着二战后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宪法以规定设立高级司法委员会 为标志,体现其司法独立的倾向。同时,鉴于最高法院式微,对全国司法体系引导和约束作用的缺失,宪法以当时欧洲流行的凯尔森模式 为样本,规定了设立 。不同于普通的法院,仅仅只涉及和意大利宪法相关的事项 ,对基本法的管辖权力这一事项不是简单的司法工作分配,结合当时的背景,拥有对基本法的解释权,这就意味着司法问题在法院组织内部得以解决,而不是求助于行政机关或者其他的官僚体制组织。可以说,1948年意大利宪法101条第二款的规定与其说是沿袭大陆法系的成文法主宰司法的传统不如说是保障司法独立性的原则性规定。

1948年宪法之后,法官角色在法律规定的层面上和权力分配的态度倾向上有了变化。法院系统分为普通法院和特别法院两套体系。1948年宪法建立的是特别法院,的法官一般从高级别的法院的法官、大学法律系的法学正教授,执业已经超过20年的律师中来选任 ,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宪法性的事项――以对基本法的解释包括对违法宪法事项的处理为主。在普通法院系统,意大利法官的选人沿循着完成专业教育,早年进入法官行业,按照资历年限来流动的模式,作为普通法院,除特别法院管辖的事项之外,都在普通法院的工作范围内 。

(二)角色转变带来的困境。

宪法规定和保障了司法独立,同时给法官带来了新的挑战。司法独立意味着要建立司法的权威,失去了官僚体制对司法的“指手画脚”,需要建立司法权威来保障这种独立的运作,建立司法权威除了成文法规定规定,更多通过具体的个案裁判体现。在裁判中这样的困境主要是在认识层面上,制度的变革引起法官的彷徨 ,仿佛一个松了绑的人还不能舒展肢体。自由度和传统的法官角色定位不甚一致,转变意味着对传统的疏离,这使得法官自身和学界面临着法官角色转变认识上的困境。本文将对意大利法官司法之自由度困境从比较法的视角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二、大陆法系的司法自由度

(一)法律解释。

从理论和传统上看,法律解释本身和传统意义上法官的角色定位存在冲突:在传统的大陆法系的框架下,裁判过程以逻辑形式的三段论为代表,法官是“专门的工匠”,其形象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器的操作者 ,大陆法系国家在历史上遵从“法规自动适用”的理论,在权力分配的制度上将法律的解释权交给立法机关来行使,以提供给法官完备的的判案依据――法律。这种独特的司法传统主要承袭自罗马时期,从司法组织体系上来说,古罗马时期的法官在司法层面往往求助于法学家,在帝政时期判决争诉的权利则是更多的落在执政官的手里――执行的是皇帝的法律 。从诉讼程序上说,古罗马的程式诉讼程序限制了法官造法的可能 。在司法中,法律解释是不可避免的,“法规自动适用理论”在大陆法系一直是美妙的理论,实践中无论法典化的形式显示出的逻辑理性有多么精致或者国家在法律解释和法官的分离上如何设置,法官还是必须填补法律法律的漏洞,解释规则之间的冲突使法律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同时,在大陆法系内部,对法律解释这一现实的存在有很多的研究,形成不同的流派,尽管在历史上对法律解释各种观点褒贬不一,但不变的是就像他们在普通法系中的同行一样法律解释始终是法官面临的问题。

法官“法律之口”的角色定位对国家权力的分配有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如飘渺的灯塔。在司法独立之前,它是官僚机构介入司法的挡箭牌,在司法独立之后是对法官角色的近乎刁难的幻象。

(二)衡平权。

确定性是任何法律制度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法律解释,而不是对法律的朝令夕改,法官保证了法的确定性。在大陆法系传统中,排斥法官造法,通过成文法实现确定性,有的学者甚至对法官的法律解释抱有排斥的态度 ,司法独立的历史原因可以表明很长时间,法律的解释权始终不在司法组织内部。相比较而言,普通法系对确定性的强调更增加了灵活性的考量,对确定性的保障也尽量在司法系统内部来完成。以英国为例,衡平法院的设立就是最好的说明 。衡平权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司法权力加诸在法官身上为普通法系法官角色的重要性增加了筹码。而大陆法系同行是否也拥有这样的角色道具呢?

在法律裁判中,包括法官法律解释本身,都是在根据诸如公平之类的原则对案件进行裁决,和普通法系的国家差别较大的两点是:第一、裁决在原则衡量和法律渊源之间,以哪一方面为主?第二、衡平权由谁行使?对于第一点,大陆法系对法官的角色定位将原则的衡量放到了次位,而对于第二点,正如早期的一位比较法学者所说的――“如果英国从来没有一个大法官法庭的话,那么今天的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也就相差无几了” 。的确,在历史上衡平权是掌握在立法机关的手中,而非司法组织手中,随着司法独立,衡平权渐渐靠向到司法机关,正如上文对意大利司法体制的描述一样。通过的建立,揽括基本法的解释权,保证普通法院系统的司法组织独立和其业务的独立运作。同时在普通的司法裁决层面,意大利民法典对此做出了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大陆法系的立法机关将衡平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法院手中,或者对法官的衡平权做出了法律规定 。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如果不论法律渊源,在司法层面上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法官角色是很接近,而且这样的接近总的趋向是普通法系的司法传统模式。但是,本部分对大陆法系的司法梳理是粗浅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混沌的。需要回到意大利司法独立之法官角色来说明。

三、意大利法官角色转变的再认识

(一)。

1、的基本职能。

根据意大利宪法第134条的规定,所涉及的工作主要是:一、审查法律的合宪性;二、维护国家各个机构之间,各机构和区之间,区和区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三、对总统进行弹劾 。

从这三个基本的职能看,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院体系,以传统的部门法司法来衡量,在刑事方面,其法院只能体现在对总统的弹劾上,在民事方面,体现在对国家的各个组织体争议的处理上面 ,但是作为一个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法院设置,其特殊性除了司法职能涉及对象的特殊性之外,最重要的,尤其是保持司法独立性而言,是违宪审查。在这方面,意大利法院的“生物损害 ”案例是典型的说明。

对于意大利的违宪审查,尽管认为是司法独立的标志之一――司法组织内部掌握了对基本法的解释,对法律以及其涵摄内行为的依据基本法做出判断。但相对于违宪审查发端的普通法系的国家而言,意大利的这种组织体系与其说是个案正义的灵活性调整不如说是在司法组织内部通过宪法来保证法律的确定性:一方面,之前官僚体制的司法工作因为往往要求助于立法机关或者其他的权力机构,从而常常使得法院的工作向其他权力机构转移,伴随着这样的转移和随之而来的法律的立法解释等,往往造成法律的变更,通过对基本法的解释,即使在个案的问题上,也能使现有框架下的法律能被确定;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将衡平权回归司法组织,而这种权利的行使,需要法律对其的界定,而不是依赖于传统,以成文法为基础――这和以判例来竖立这样的规则的普通法系不一样。

2、集中型的模式。

除了为解决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之外,和违宪审查发端的美国不同,意大利的在设立之时就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影响,但美国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这种模式是赋予所有的司法机构在权限内确定立法的合宪性 ,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最高法院司法审查制度设立不同,取而代之设立的是――单一的司法机构。正如学者所说的法系传统是这样盘根错节的纠缠在法律制度中,以至于难以抹煞 。除了上部分提到的判例法和成文法法律渊源差别使得司法习惯差异之外,在严格遵循分权理论的大陆法系国家,司法机关的定位不同于普通法系国家,意大利的最高法院和的分立既是集中制的最好体现,最高法院审理案件的承载量会使得宪法性案件沦为普通案件的一部分,而且是比例不大的一部分,另外从法官看,意大利法官早年就进入到法律行业,在经验技术和心理上缺乏政治面向的因素,如果将带有政治性的司法问题交由其解决,往往不能达到司法独立所要彰显的效果 。

以意大利的设立来证成司法的法系融合很勉强,更不要提在其背景下的法官角色的趋同。那么除去基本法这一特殊的因素,在普通法院的司法工作层面,是不是就出现了融合呢?

(二)普通法院。

法官作为“法律之口”在现实司法中是海市蜃楼。那些对这种理想模式批判的观点 充分说明了理想的运作遭遇现实的无奈。对于面对个案的法官,衡平和解释不可避免。当然承认法律解释并不意味着法官解释行为完全的自由,即使在法官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普通法系国家,情况也如拉德克利夫勋爵所描述的一般是基于过去的文本和先例在时间的作用下赋予法官创新工具的角色 ,法律解释受到立法限制,例如,在意大利民法典中,鉴于对法律解释问题做出了规定 ,法官解释的权利尽管是个案裁判的现实需求,但纳入到立法范围中规范化之后,对法官解释行为做出法律规制成了对法律解释的保障和限制。同时,立法机关对法律解释的规定实际上对法官的衡平行为做出了肯认,但并不意味着法官入侵立法。

通过对大陆法系司法中法官的角色分配的梳理和对意大利司法独立之后法官角色转变的分析,可见:一方面,大陆法系的司法和普通法系的司法尽管在司法独立,司法组织的建制上越来越趋同,但它们法律渊源有差别,而且对司法运作模式的影响的传统也有不同。另一方面,对给法官和学者们带来困惑的被认为是普通法系法官独有的自由度的问题,在意大利的成文法的语境内,是自由的程度问题,因为在大陆法系的司法中,法官的自由度并没有被否定。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注释:

注:意大利1948年宪法制定于1947年

有学者认为意大利司法改制后在法院呈现出司法极端化,见:[意]帕特里齐亚- 佩代尔佐利、卡洛- 瓜尔涅里 :“意大利:这就是司法民主之一例”和[意]罗伯特-隆波里:“意大利法院渊源体系和司法体制发展过程中法官角色的变迁”。

“司法原则”一词在我国的法律语境下说的,在意大利,该条就是宪法的规则,只是为了行文便于表述,在这里抽取出其中的内容,将其作为法律指导性的原则来表述,这种做法是否适宜,尚待商榷。

[意]罗伯特-隆波里:“意大利法院渊源体系和司法体制发展过程中法官角色的变迁”,薛军译,载于《意大利法概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注:G- Zagrebelski对法官在司法中的创造力表示担忧,主张限制法官的创造,另:在本文中,作者罗伯特-隆波里也主张对法官权力的限制,其从的角度对法官在司法体制下的角色变化作了分析,并且这样的变更是在法律渊源体系变更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并不从角度对其观点进行否定,仅对法官角色的演变进行比较并提出可能相异的观点。

1948年意大利宪法第104条和105条。

相对于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凯尔森的理念是:违宪审查必须根据每一种宪法各自的特点来组织。”,即专门机构违宪审查模式。

该法院尽管在1948年的意大利宪法中有所规定,但是真正设立是在1956年,关于设立的规定见1948年意大利宪法第六章。

Thomas Glyn Watkin : The Italian Legal Tradition 91 , (Ashgate Dartmouth,1997)

[意]罗伯特-隆波里:“意大利”,薛军译,自《意大利法概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注:其中的一个彷徨就是通过考试选拔进入系统,但是必须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出政治决策。见:帕特里齐亚- 佩代尔佐利、卡洛- 瓜尔涅里 :“意大利:这就是司法民主之一例”,http:///JourDetail.jsp?dxNumber=100003789942&d=5D123DCFFD79F5FB2C356A935FD99A5B 2013年5月10日最后访问。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40页。

同上,第39页。

Ernest Metzger :《古罗马法官、判例法和程序原则》,曾 译,原载于《司法》第四辑2009年版,第459页。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注:在书中,梅利曼举了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法规委员会(Statutes Commisson)”为例,避免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当然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同上,第54页。

尽管英国出现的衡平法院是国王委任的王室官员组成的,并且早期在法律确定性和法官造法这两个方面也颇受诟病,但随着需要处理的案件的增多,王室法院司法性增强,其判例渐渐成为独立的实体――衡平法。见:[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何勤华、李秀清:《意大利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编2006年版,第84页。

Thomas Glyn Watkin : The Italian Legal Tradition 91 , (Ashgate Dartmouth,1997).

意大利1986年判决确立了生物损害和可赔偿性,当不法行为侵害他人的健康时,使受害人生理健康或心理健康原本完整的功能受到了残损,比如产生了身体残废或心理疾病等,这种因不法行为所导致的残损作为一种损害性事件,即生物损害。生物损害的不法性是因为违背宪法第32条,对健康权的保护。见:窦海阳:“生物损害:意大利司法审判的杰作”,载于:《判例研究》王利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1期,第161页。

[意]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苏永钦:“从司法官的选任制度看法系的分道和汇流”,原载于《检察新论》第四期, http://.tw/anglekmc/lawkm?@25^903744807^107^^^3^1@@907907651 2013年5月19日最后访问。

[意]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美国的法社会学和法律现实主义等思想对此做出的批判,同时,大陆法系国家的学术领域也承认:优士丁尼或者孟德斯鸠式的观念是虚构的,其间的观点指出了法官作为“法律之口”,躲藏于法律之盾之后,是不切实际的设置,再怎么不济,法官在应用纯粹的逻辑演绎的时候,即使毫无创造性,也要在法律中(包括社会习惯、先例、法规法典),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本身就揭示了法官工作的复杂性。见:[意]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篇6

一、研究方法、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法,即选择某届毕业生,按照预定的答辩程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随后进行毕业答辩成效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二)研究对象 

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人、林业技术专业51人、园林工程专业55人、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57人,共205人,占两校当年毕业生人数3680人的5.57%。学生在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后进行答辩。 

(三)研究内容 

1.答辩准备。包括校方准备和答辩者准备。 

校方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审定答辩者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组织答辩委员会,拟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标准,布置答辩会场等,由各系部组织。其一,答辩者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答辩者学分是否达到毕业答辩要求;是否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有处分者是否已撤销;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形式审查,是否达到答辩要求;确定、公布答辩者名单。其二,组织成立各专业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一般由3~5名教师组成,其中组长1人,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或专家担任;成员2~4名,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要求秘书提前1周将答辩者论文(设计)送达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对答辩者论文(设计)内容进行审阅,并拟定答辩时提问的1~2个问题。其三,拟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标准。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答辩成绩两部分,按照论文(设计)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以及答辩时陈述、回答问题语言流畅性、科学性、准确性等评定成绩。其四,布置答辩现场。落实答辩的时间、地点,安排好答辩会场。 

答辩者准备主要包括知识性准备和事务性准备两方面。其一,知识性准备。主要是指为通过论文(设计)答辩就论文(设计)涉及的相关知识的准备。了解和掌握与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弄清文中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的创新观点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艺术。重点是对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科学依据、基本原理、新颖之处、存在问题、可能的提问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准备。其二,事务性准备。主要是制作答辩陈述的PPT,陈述时间控制演练、回答问题演练等。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报告陈述。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会上,毕业论文(设计)作者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性汇报或陈述。用PPT进行陈述,陈述时间一般为5~8分钟。通过报告陈述,答辩教师了解作者对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思考过程,并考察作者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答辩报告陈述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创新之处、存在问题与继续研究的方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陈述内容清楚、完整。 

二是质询。报告陈述完毕,答辩教师即开始对毕业论文(设计)作者进行质询,通常从三方面进行:首先,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质询,以考查答辩者对所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其次,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论点进行质询,要求结合实际或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讲(论)述,以考查答辩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就专业理论或实务中的问题提出质询,考查答辩者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热点问题的了解情况及专业发展潜在能力。 

三是现场答辩。答辩者针对质询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辩。可以待质询者将问题全部说完后进行答辩,也可提出一个问题答辩一个问题。答辩者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必须注意答辩的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其次,对质询者提出的问题,可分三种情况处理:能明确回答的,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地回答;自己不知道的,要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诚恳,承认自己的不足,切忌不懂装懂,信口雌黄;对质询者误解的问题要进行阐述、辩解,坚持真理,维护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敢于阐发独到的新观点。再次,在答辩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以答为主,辩为辅,并可适当穿插图表等媒介,助以体态语辅助说明问题,如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力求深刻生动。把握答辩时间,以提高答辩成绩。 

3.答辩调查。设计一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效调查表,以了解教学成效。可设计8个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效调查表 

项目 选择(请在选择项上打√)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重要吗?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为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 A.是 B.不是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写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 C.没有提高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 C.没有提高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增强了答辩者的自信心? A. 大增强 B.一般 C.没有增强 

6.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对你答辩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A.大帮助 B.有帮助 C.没有帮助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向他人学习的好机会? A.是 B.不是 

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二、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林业技术专业、园林工程专业、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205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答辩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答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发放调查表205份,回收205份,有效卷2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项目 选A 选B 选C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重要吗?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188 91.71 17 8.29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 

A.是 B.不是 205 100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写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没有提高 90 43.90 101 49.27 12 5.85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没有提高 190 92.68 15 7.32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增强了答辩者的自信心? 

A. 增强 B.一般增强 C.没有增强 56 27.32 70 34.12 79 38.54 

6.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对你答辩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A.非常有帮助 B.有帮助 C.没有帮助 23 11.22 182 88.78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向他人学习的好机会? 

A.是 B.不是 205 100 

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45 21.95 87 42.44 71 34.63 

从表2可以看出:其一,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很重要和重要的分别为91.71%和8.29%,表明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认可、接受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这一教学方式,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二,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一个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很好方式。答辩者通过答辩前的积极准备、陈述和答辩,对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内容和相关知识不仅熟知而且要熟记,所以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也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此外,在答辩过程中,质询、答辩双方就某些问题阐述各自的观点,答辩者又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其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首先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修改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陈述报告的写作能力,即文字表达能力;其次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经过要求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学生的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写作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92%,从表达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100%。其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可增强答辩者的自信心。通过答辩,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答辩成功是对自信心的正强化,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答辩成功,必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答辩作为学习的动力,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强自信心。答辩是答辩者展示其勇气、风度、才能、智慧和口才的过程。答辩场面学生从未经历过,因此需要勇气;答辩会上要进行答辩报告陈述并进行答辩,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需要勇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才能、风度、智慧和口才。其五,答辩是答辩者向质询者(教师、同学和有关专家)学习的好机会。质询者多为学识水平较高的教师和专家,所提问题通常是论文(设计)中涉及的学科范围内重要的基本问题,而答辩者又未能阐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论文(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和答辩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答辩者可以了解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时参考。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答辩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科学的回答,对答辩者都是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其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答辩者学习、锻炼辩才的一次良机。64%以上的学生认可了这一观点。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是竞争中重要才干,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就是学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过程。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在高职高专中是可行的,它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课程或必修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一入学便了解这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答辩技艺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教学实习中试行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或可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下转第38页)(上接第20页)论文(设计)的质量。中职学校毕业生亦可尝试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如进行毕业实习报告答辩。 

【参考文献】 

[1]何克抭,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莫春姣,何新风.教案编写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5) 

[3]刘代汉,何新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现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60);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GLSZ201202);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4) 

篇7

机遇选择环境,环境带来机遇,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为其所用。站在新起点,遂宁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创优发展环境,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创遂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既是提升遂宁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市部分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效能还存在着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工作没激情,对责任范围内的事情不了解、不掌握;工作效率不高、落实不力,工作浮在表面,不下深水,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服务意识不强,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而是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出发……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影响机关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努力推动各级机关和广大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优化遂宁发展环境的迫切需求,只有进一步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基层办事更快捷方便,为建设现代产业高地,推进遂宁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要强化服务意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服务意识实际上就是亲民意识。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在政府工作人员头脑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为构建和谐遂宁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要全面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机关工作全面提速,彻底改变“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问题还是哪来哪去”的状况。同时,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基层和群众要求办理事项的,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的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的局面。

大力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要按照负责到底的原则,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告知办结时间,对申办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当场验明和明确告知申办者,并进行详细指导和说明。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项,要为当事人提供详细的指引服务。

篇8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Nida’sideasontranslationhavegreatinfluenceonChinesetranslationscholars.Hisrecentstatement-”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willsurelyhaveanegative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studiesinChina.Thispaperaimsatanalyzing,fromthreeperspectives,thereasonsforNida’schangeofviewsontranslation.Itwillalsogiveare-evaluationofthepositionandroleoftranslationtheoriesintranslationstudies,aswellasexploretherel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practice;descriptive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篇9

自协会成立伊始,就在“人寿杯”大专辩论赛上取得了全省第四的好成绩,新老校区辩论露天交流赛(2006年)、第一届“友谊杯”露天辩论赛(2006年)、每年一届的十四院辩论赛等,都取得了圆满成功。2006年,协会代表我校参加由西北师大主办的“读好书、出好书”大型演讲比赛,获得最佳组织奖。2004年,协会开始组队并代表我校参加金城大专辩论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04-07年金城大专辩论赛上获得三次季军和一次亚军,08年又一举摘得08年金城大专辩论赛的冠军,并多次被学校授予“十佳社团”称号。08“卡耐基”杯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的举办赢得了各界好评取得良好效果,09承办国际职业演说家黄一鸣在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关于成功就业创业的演讲,成功举办“校庆杯”露天辩论表演赛;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等此外,协会内部活动也是有声有色,为了使广大会员得到锻炼,协会内部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演讲、辩论培训和比赛等,让会员们真正体验到口才的魅力;协会还适时地举办内部联谊晚会、交流会等活动,增进广大会员相互间的友谊。

品牌活动: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露天辩论表演赛,金城大专辩论赛,演讲赛

机构设置:

秘书处、校辩队、组织部、办公室、宣传部、外联部,主席团

年度工作介绍总结:

一.黄一鸣先生“就业 创业 成功”演讲

二.演讲与辩论协会首届主席选拔大赛

三.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启动仪式暨“校庆杯”

露天辩论表演赛

为了迎合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为各院新生辩论赛做表演,协会邀请协会各院优秀辩手积极准备,在国庆60周年和校庆90周年来临之际,迎国庆庆校庆,协会举办了以“迎国庆备校庆同欢喜,纳新生携老友俱进步”为主题的“校庆杯”露天辩论表演赛,就“校庆活动以开拓创新为主还是以继承传统为主”为辩题展开辩论,将大家的思路影响更远更高,其赛事引起了校园内外广泛地关注和良好的回应,其极大的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给新生创造了良好的思辨环境和人文气息。

四.第九届(2009)十四院大型辩论邀请赛

篇10

演讲与辩论 一是争取人心

得人心者得分,胜;失人心者失分,败。在新加坡式的辩论中,某方所要捍卫的观点常常会同常识相抵触,或者有悖于观众的情感。这时就必须抢夺旗帜,争取人心。

比如,南京大学队在为迎战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所进行的训练中,曾与河海大学队做了一场“热身赛”,辩题是:实施环境保护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持正方立场者在辩论中很容易被反方逼到不要搞环境保护的困境中去,从而失去观众我评委的同情和支持。为了防止陷入这种窘境,正方的队员一上场就声明:“我们是环境保护的坚定拥护者,我们希望既保护了环境,又增长了经济。但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主张宁可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好好的保护环境。”言辞凿凿,掷地有声,一下子就把评委和观众的同情心抓了过来。

这个辩题的反方也不容易。他们要阐明实施环境保护不会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显然同观众和评委的感情相违背,弄的不好,就会给人以强词夺理的印象。反方队员可以采取“先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策略,指出:从现象上看,太阳是绕地球转的,从本质上看,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从局部上看,大地是平面,从总体上看,大地是球面。同样,从现象,局部,暂时上看,实施环境保护会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从本质,总体,长远上来看,实施环境保护不但不会降低经济以展的速率,反而还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的“退一步”,照顾了评委和观众的感情直观;这里的“进两步”,向评委和观众显示了算大帐,算总帐的气度。一退一进,合情合理,效果相当的好。

又如,在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南京大学队与澳门东亚大学队的正式比赛中,南京大学队持有“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这一辩题的反方立场。这一立场与新家坡崇尚儒家思想格格不入。有的兄弟队也在想南京队会演一场“批儒批孔”的拿手好戏,准备看笑话。结果南大队抢夺旗帜,先发制人,在辩论中不厌其烦的申明自己对孔子的尊重,并且煞有介事的倒打一耙,指责对方把孔夫子和孔方兄联系在才是对儒家思想的大不恭,从而赢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