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2: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文心雕龙》中的“情”主要指人之“七情”,“景”则可以是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有“情”有“景”的情景交融是为文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情景交融 文心雕龙 神思 意象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不同,我国的传统哲学崇尚“天人合一”,即认为人和自然、宇宙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源初相通的。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哲学思维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文艺美学也在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情景论传统,即认为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内心之情与外界之景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相通性,并以此作为指导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首要标准。
从创作实践上看,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就已经向人们昭示了情景交融的巨大艺术魅力。魏晋时期,玄学勃兴,老庄哲学思想大规模的渗透到当时的诗歌中。《礼记乐记》最早提出了“物感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所说的“乐”,应该是指包括诗、乐、舞三者的综合性艺术。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美学的情景理论己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张少康先生曾评价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的发展史,而且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
一、《文心雕龙》之“情”
刘勰重视“情”,将其作为“文”的本质特征,认为作文表情主要是表达人之“七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这也就是说,人有七情能与物象相互感应,进而达到交融。由此可推出,刘勰言“情”主要是人之“七情”,并开始尝试将“情”与“志”、“理”区别开来。有学者做过相关统计,《文心雕龙》“观其全书,提到‘情’字的有30多篇,共140多句”。归纳起来,刘勰论文之“情”主要有两层要求,即写真和情深不诡。
(一)“为情者要约写真”
情者,有真伪之别,有自然与矫饰之分。在《情采》篇中,刘勰从正反两方面论“情”,有破亦有立。他反对矫情和寡情的文风,强调为文一定要有真感情,故而批评“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正因为某些辞人的心中并无郁积深沉的情感,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作文,所以只能单纯地在辞采上下工夫,做无病之。刘勰深恶此种“为文而造情”的做法,将此类文人和文章斥之为“字必鱼贯”、“而繁句”,责其“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故而力贬“辞人赋颂”,推重“诗人篇什”。在其看来,“‘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若是情郁于胸,不吐不快,文思自然畅通无滞。反之,如若无情可述,文思滞塞,强意为文,那么即便绞尽脑汁也是劳而无功。“情固先辞”,像《风》、《雅》这类能够真实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和志向的文章,呈现出“桃李不言而成蹊”的自然之美,才是刘勰眼中值得称颂的佳作。
(二)“情深而不诡”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提出的这一论断应该是兼赅“真情”与“深情”两方面而言的。换言之,在刘勰看来,作文不仅要发乎真情,还应饱含深情,正所谓质量并举。在《章表》篇中,刘勰指出“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这是说,即使有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如果没有一个量的积累,还是很容易被浮侈华文所掩盖。因此,情非但要真,更要深。只有如此,方能以“情”驾驭文字,而不至于使“情”被文字所驱使。
在《宗经》篇中,刘勰复称“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其以情深不诡作为六义之首,不仅强调了为文之情真和情深的重要性,而且还需不偏不邪,以礼义来规范自己的情感。《养气篇》说‘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志与情是互文而见的;《附会篇》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志与情又是合缀成词的。”可见“情”并不排斥理性的内容。
刘勰之所以将“情”与“理”、“志”并提,应该是受到传统文艺理论,如《毛诗序》中对“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等思想注解的影响,但他同时又敏锐地意识到“情”与“理”、“志”的不同之处。在《体性》篇中,刘勰说:“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在《情采》篇中,亦言:“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绵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这也就是说,“情”发先于“理”见,如同“言”先于“文”一般。
二、《文心雕龙》之“景”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里面就已包含了自然景物与人文现象。纵观《文心雕龙》,我们也可以将其中的“景”大致归为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两类。
(一)自然之景
自古以来,自然景色便是诗人创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在《物色》篇中,刘勰对自然之景有很多描述,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限,矜肃之虑深”。四季的交相更替,昼夜、阴晴雨霁的变换,都会在人的内心引起相应的情感,并随之摇荡。正所谓“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再如“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上至清风、明夜、白日,下至春林、树叶、虫声,无不属于自然之景的范畴。
(二)社会之景
从刘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之景理解为社会时势的兴衰、政治得失、仕途顺逆等人世的图景。在《时序》篇中,刘勰论述道:
“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这里所说的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心灵情感受时势兴衰、政治得失等“景”的感发,而产生了“歌谣文理”。而且,不同的时势引发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再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是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同的世情、时序使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世情风采的文学。如战国时期的世情“纵横诡俗”,所以“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而建安时期的世情“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当时的文人“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三、情景交融,何以可能
范唏文曾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王夫之认为,“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亦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者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由此可见,“情”与“景”具有高度的异质同构性。
(一)人“有心之器”
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刘勰认为关键在于 人能参天地之化育,为“性灵所钟”。他说:“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与山林、泉水等无识之物不同,人“有心之器”,因而能够用心去吸收万物之灵性。当万物之灵性备聚于人心时,人心便成其为天地之心。自然万物皆有自己的纹理,人既为“性灵所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便要发而为言,随之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文章。正所谓“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与文欤?”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在《神思》篇中,刘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心有“神思”的功能。他指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人在此,而心在彼,可见“神思”是脱离肉体的超时空的精神活动。正所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由此可见,作家一旦进行“神思”活动,则无远不到,无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无比广阔的范围和幅度。情与景在“神思”中己完全融合。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观则字与笑并,论蹙则声共泣胁”。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特别是作家孕育文情之时,心与物之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相互呼应的特征。因此,“有心之器”可谓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刘勰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内心经过“神思”获得的内容可以通过声音用言语表达出来,而言语也可以付诸文字而得以记录下来。换句话说,“神思”的内容可以通过运用“言”和“字”这两种工具实现由内到外的转换。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所特有的。自然之中,虽“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锃”,但它们的纹理与声响一旦出现便是固定的,不能随机组合变化。而人类则能够利用语言和文字的无穷变化形式,独运匠心,通过有意识的重组来表达变化无穷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此时,情与景便有了统一的可能。
四、情景交融,如何可能
既然理论上的基础和条件都以具备,那么如何在现实的创作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实现情景交融呢?纵观《文心雕龙》全文,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神思”是文学创作中心物感应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作家能够顺利地开展“神思”活动,刘勰提出了“虚静”的方法。如其在《神思》篇中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因为“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坛,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虚静”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艺术想象活动开展的时候,作家能够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不受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便集中精力使艺术构思顺利进行,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刘勰还指出,“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
刘勰的虚静论主要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子日:“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亦云:“唯道集虚。”但与老庄不同的是,刘勰在强调虚静的同时,并不否定知识学问、经验阅历等的重要性,而是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与虚静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称赞扬雄“观书石室,乃成鸿采”,主张“将赡才力,务在博见”,说明不但学不可废,而且应该通过学习与磨炼,把先天的禀赋转化为写作实践中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所谓“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文思敏捷、创作经验丰富的人要比文思迟缓之人更容易进入虚静状态,进而开展神思,完成创作。
(二)“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文学创作的想象活动,是不受时空约束的思维活动。正如刘勰所说的“意翻空而易奇”,思维若能够自由地在宇宙中邀游,便容易奇特起来。然而,语言、文字相对于思维的想象而言又是较为实在的,所谓“言征实而难巧”,要用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描述天马行空的想象过程,并且做得巧妙到位,实属不易。这也是历代文论家们所探讨不休的言如何尽意的问题。
对此,刘勰独标意象,提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的观点。此处的“意”即意象,“思”即神思活动。他认为语言、文字既然无法直接描绘神思活动,就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意象。
篇2
一、抓“拨动心弦”的导语渲染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教师在课前创设情境,或心旷神怡,或沉郁悲伤,或晓之以理,或言尽而意无穷。学生通过谛听教师真切生动的导语渲染,心弦会被拨动,审美情趣会被激发,带着这样的审美情趣去体验文章,感受文章,会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例如:我在教《三峡》时,随着三峡风光片的放映,我配乐朗诵:“不知何年何月,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之子,耐不住青藏高原的苍凉与寂寥,横切深山峡谷。它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所向披靡,冲破苍莽连绵的峻岭后,便有了‘云雨归来带异香,人间来就楚襄王’的巫山云雨;‘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问’的壮丽三峡。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驻足于此,留连忘返。仰望蓝天那一线岚蒸雾绕杳冥无际的云天,俯视脚下深不可测被大山挤压得无可奈何奔突而下的大江,便恨不能泼墨如江,走笔如龙。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便是其中一人。今天我们就沿着郦道元先生的足迹,游览这壮丽的三峡。”
二、抓语文教材本身的形象感染
文学是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实验教材的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新课标明确:“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审美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把握外观想象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其中艺术感受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些又与语文能力(字、词、句、章等)的培养密不可分。所以,审美教学必须结合着感受――联想――想象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意象。
(一)叙事文体
叙事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即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分析典型时,当然就应该从人物本身的语言形象方面来分析,诸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都应该细致地进行分析。另外,要注意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这样可以从人物性格来揭示人们何以形成如此性格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这样,记叙类文体的形象分析的审美教学才比较切入。
(二)抒情文体
抒情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一般指的是某种饱含情感、情趣和理想的景观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域,即“情景交融”。但更应该有这种情景交融所要达到的境界、境域,也即是“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情景交融之中体验出来,体验无限回味的言外之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情到景再到意味,一是从景到情再到言外之意。如我在执教《陋室铭》时,先让学生朗读原文,让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想象的陋室之后,我说:“我觉得介绍陋室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该多好。幸运的是,我请老师把陋室分三张画下来了,让我们欣赏欣赏。”要求学生用课文语句描绘画面内容,讨论图画中有创意的地方,想象是否合理,画面的主调是什么,有什么用意等。通过直观的视觉感知,经过讨论,学生逐渐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重点字词“铭”、“馨”等的理解,读出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最后总结: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三、抓作文教学中的真切体验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要进入五彩斑斓、自然活泼、血肉饱满、情韵隽永的生活图景。我深信,作文即生活,在生活中作文。所以就经常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在调查中,有学生听其父亲讲所在工作单位公务员考试招生中,有一名考生只因扶起了一个考场公备笔筒,而幸运地成为录用者之一。他以这样―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写成文章《扶起自己》,其中有这样一段:“过去,我们常常批评那种油瓶倒了没人扶的现象。我想,做一个不去故意踢倒油瓶的人并不难,现在还要提倡的是不仅自己不小心踢倒油瓶要扶起来,而且见到了别人踢倒油瓶也要扶起来。扶起笔筒这件事虽小,却能体现出一个人潜在的高素质,表现出文明和负责踏实的品质,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不停地与自己交流、赛跑,就都扶起了自己,我们整个民族就立起来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对象产生理智感,同时挖掘对人的伦理关系中产生的道德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只有这样在完整情感的作用下进入构思和写作过程,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景物描写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许多自然景物,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文章写好了,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如临其境,陶冶情操;那么,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美好景物记录下来呢?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观察时,只有抓住了景物特征,写作时才能具体,才能真切地把所描写的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才能感染读者。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南宋诗人杨万里如果没有看见夏日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就不会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优美诗句。同样,唐代诗人杜牧被深秋时节的枫林美景深深地陶醉了,达到了流连忘返的程度,才能描绘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奇观。一个景物,从不同角度描写,就有不同效果。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到庐山的样子。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如:“听见海浪撞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粘在我们身上。”就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讲话、做事都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这样显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写文章如同讲话、做事,也讲个先后、主次,这就是顺序,我们所见到的景物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动有静,甚至是景中有人。我们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等。总之,把握住了写景的顺序,描绘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如我们要写一处公园的景物,就要先抓住公园这一景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把公园的湖水、假山、拱桥、游乐区的特点一一写出来,让人读后感到条理清晰。
三、展开合理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想象,再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不仅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让人产生遐想,而且能展现很深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深秋时节观察枫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红红的枫叶“如丹、如霞、如火……”。再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就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蓬勃生机与春的美丽。
四、注意情景交融
篇4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感悟生活。写作的源泉是生活。没有生活,就谈不上写作了。真情也是在生活中孕育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留意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真情。留意父母的白发是否日渐增多,留意老师的眼神是否充满关切,留意同学的声音是否越加熟悉,留意新到的校园是否美丽等等。除了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所留意的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学生遇事主动思考,才能挖掘生活的内涵。只有这样,学生在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千古绝唱时会想起为自己操劳的母亲,读到朱自清先生笔下那步履蹒跚的父亲的背影时,会想起那如山一般深沉的父爱。只有这样,一份份动人的真情,才会在学生的灵魂处徜徉;一行行跳动的文字,才会在学生的笔间流淌。
2.随时记录心中的点滴感悟。有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素材。其实不然,只是学生疏于对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深刻的事情进行整理和积累,随着时间的消逝,慢慢从记忆中褪去。等到作文在即时,就感觉”无米下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要求学生用片段作文的形式随时记载生活中观察到的和心灵上感悟到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中,学生会发现值得感悟的事情越来越多,值得一写的素材越来越多.在笔耕不辍中,将日常生活中思想的火花和那些使自己心灵一颤的人和事积累起来,收藏起来,使自己在此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再也不用为无内容可写而愁眉不展。还记得开学之初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读了自己的作文《跨进初中以后,我更想她》,文中的“我”是一名初中的住宿生,由于在校受了委屈,又远离父母,不禁回忆起曾经在父母身边的幸福日子,更加思念自己的母亲。学生抽泣的读完全文后,全班陷入一片沉寂。因为所带的这个班是七年级的新生,而且是只能在周末和父母团聚的住宿生。此时的他们还处于对新环境,新生活方式的适应中。由父母呵护的“小皇帝”一下到万事得靠自己的“小大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免会对父母有了更深的思念。有同学举手告诉我:“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特想我妈妈。”哽咽的话语中充满了想念。同学甲说:“回寝室后接到妈妈的电话,我好想告诉妈妈,如果她此时能在我身边该多好。但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知道妈妈送我来这读书,就是希望我能学得更好。”思念的情绪在蔓延。同学乙说:“以前爸妈总唠叨我的时候,我就想离开他们,可现在一星期只能见他们48小时,我真后悔以前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很多的学生想要通过语言表达他们真挚的情感,看着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我及时地请他们用笔记录下此时的心情以及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在习作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在真情的包装下,语言如此精彩。
3.抒发真情的表达方法。在积累了大量的真实素材和心灵感悟后,如何写出形神兼备的文字呢?就需要训练学生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细节描写法。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向来就是动人情思的。朱自清的《背影》最感人之一,就在于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护栏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我们在写作中也可设置这样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烘托法。首先,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将感情的表述发挥到极处,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如有的同学写“父爱”时,先写父亲有点不近人情,每次见了我总是板着脸,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我,但后来终于明白,原来父亲那严肃古板的面孔下其实有一颗浓浓的爱心。其次,情景交融法的运用。作为中学生,最应掌握的、用途最广的表达技巧是情景交融法。环境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最后,双方情感的互见与烘托。情感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它可彼此交错彼此映衬,一方的真情可以衬托出另一方的真情。
篇5
首先。夯实基础,常练如何选择观察点。观察点,是指我们站在什么地方看景物,或从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按照观察顺序叙述,这是描写景物的关键。为了把一个环境写得清楚、明白,首先要选好一个观察点。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然后再按照观察顺序把景物写出来。例如某同学写《开学典礼》:“这天,天空格外晴朗,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微风习习,送来一阵清新的凉意。校园内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身穿整齐校服、佩戴崭新的校徽的学子们已经整齐地排好队等待典礼的开始。”就是通过观察对象(天一云一风一校园一学子的变化,写出了新学期的好天气好心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其次,抓住重点,把握景物的特征。描写一处景物,不是把看到的都写出来。如果事无巨细地叙述,就会使文章累赘、哕嗦,而要表达的内容又不具体明确。描写一处景物应该抓住它的特征写,完全是为了文章的主题服务,而不是为显示自己的文采飞扬。否则,就会闹“画蛇添足”的笑话。我们说的特征,是一处景物独有的,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只有选择重点,抓住特征,才能把这个景物中的特色写出来,从而完成“景”的使命。如某生《马路市场》一文开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楼下的那条马路变成了喧闹的集贸市场。不宽的马路上摆满了三轮车、货架,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肉食的。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期,这里就挤成了一锅粥,叫卖声、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着实让人头疼。”重点描写了“市场”的混乱特征。为下文的“治理”作了铺垫。
再次,掌握技巧,了解常见的形式。眼中之景,要转为笔中之景,还得掌握一些常用的景物描写技巧。1,直接描写型:如:四周宁静,只有大自然的声音,放眼望去,绵绵的群山、绿绿的田野、青青的河水,蔚蓝的天空下漂浮着几朵白云,身边芳草吐翠,燕舞莺歌,澄澈甘甜的溪水贯穿整个树林,好一幅自然和谐图啊!(江苏淮安卷《梦中的和谐》);风徐徐,将泛着金丝的叶儿拂在一处。暮色将启。粼粼的水波荡漾开去,揉成一道道金边,与延伸的青石小道浑然一体。《沟通》)。2,情景交融型;如:白云悠悠的日子,天空格外地湛蓝,大地异常地空寂。疾风过处,绿草上跃动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一颗心,再配一双脚,便勾勒出了我去远方放牧青春的风景线。(上海卷《充满活力的岁月》);窗外,细雨蒙蒙,微风夹杂着细雨扑窗而来,拂过我的脸上。那是怎样一种享受、怎样的一种惬意?坚硬之中透着一丝温柔,微痛之间夹杂着丝丝舒坦。(四川南充卷《窗外,那雨》)。3,巧用修辞型:如:他独坐窗前。深黑色的天空被窗棱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的周围。仿佛夕阳下的湖面上泛起粼粼金辉,夜很美,很静,简直另人不忍呼吸。(河南卷《最美丽的心灵》);西沉的红日,把缕缕落寂的橘红涂满天际。夕阳下,沧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显得格外的幽静。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凝固着却极短暂的美丽之中,止住了一切声响。(山东卷《琴声感动我心》)。
最后,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来讲,每篇文章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者往往用生动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借景抒情,是用特定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情感的一种写作技法。然而,“情”是核心,“景”的载体,“景”只为“情”服务。离开的“情”,“景”就成了“空中楼阁”,就成了“照相机”。这正如王国维之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柳宗元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之景,表达孤寂悲凉之情;欧阳修借醉翁亭之秀丽风光,传自己与民同乐之志:袁宏道借满井初春美好之景色,表其寄情山石草木之趣。又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这些都说明,我们在写作中要选取与自己心情相协调的景物,选取本身带有浓郁感彩的景物,不是为“景”而写景,而是为“情”而写景,“景”中必有“情”。
篇6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文学的摇蓝、写作的范本。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历代诗人喻愁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写愁的篇章,或摹形状态,或想象奇特,或妙用修辞,或情景交触,将无形的愁写得可触可感。教学设计的是人物情绪描写专题训练,意在引导学生从灿烂的诗词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文本《武陵春》等写愁的古诗词中感悟方法,提升写作技能,学会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教学目标:首先以写愁的诗词作为学生进行情绪描写的范本,让学生在吟咏、品味古诗词中发现写作方法。其次设置情境,发挥想象,口头作文,通过想象与现实,把愁与乐进行对比,体会明了人的各种情绪,让学生明白人的情绪是多种和复杂的。最后通过人物情绪描写专题训练,让学生真切地描绘人的各种情绪,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情绪的丰富多彩。教学思路:在上课之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写愁的诗词,并查资料明确愁之原因。用音乐渲染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然后分四个板块进行:一、低吟浅唱――吟愁;二、字斟句酌――品愁;三、情真意切――写愁;四、奇思妙想――说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低吟浅唱――吟愁。
同学们,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忧愁弥漫心头时,古人以诗词的形式将它记录了下来,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吟咏诗词,体会古人悲伤的心情。
『创意说明此环节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吟咏诗词,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为品味愁绪、感悟方法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字斟句酌――品愁。
同学们,古人为什么能将愁情描绘得穷形尽相呢?下面让我们从写愁的古诗词中去寻找答案!
李清照一生坎坷、多难,她将这种愁写得淋漓尽致、游刃有余,风格柔婉细腻。有感情地朗读李清照的《武陵春》,明确写作背景及词的大意,在反复读这首千古传唱的词的基础上,出示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从《武陵春》这首词中,你感知到词写愁的内容、范围、程度、情味是怎样的?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深重的愁绪?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愁的?
『创意说明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感悟,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悟写作方法,并用所归纳的方法品析积累的诗词,在积累方法的同时感悟新的方法。
第三环节:情真意切――写愁。
1、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明确原因:你因什么而愁?
②哪些景物能烘托你当时的忧伤心情?
③当时的你有哪些伤心的表现?
2、拟定了这样几个写愁的主题:考试失利,失去亲人,亲人离别。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尝试,写一个片段。
3、学生根据老师小结的方法,思绪涌动写出这样的片段:
一阵寒风吹过,枯树上几片落叶无奈地飘落下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怎么办?母亲一定准备好了夜宵,正在门口盼望着我回家。这样可怜的分数,叫我如何面对那关切的眼神?
点评:运用情景交融、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出了考试失利之愁。
『创意说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把笔触伸向心灵深处。这一环节让学生描绘自己的愁情,学生不仅有内容可写,还有方法可用。真正做到了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第四环节:奇思妙想――说乐。
①设置一种情境,发挥想象。
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马朝景,1991年10月出生,小学和初中就读于石首实验小学和石首市笔架山中学,高中进入荆州中学学习。今年以总分64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语文128分,数学149分,英语134分,文综230。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情绪是“乐”,然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给一个“抓手”,口头作文。
2011年6月25日,是一个令马朝景难忘的日子。
那天上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情景交融)她和父母坐在电脑前准备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细摹)
中午,他们一家坐上学校派来的专车去荆州参加庆祝活动。
在交流中,学生对状元的喜悦之情描绘得五花八门。教室里笑声不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喜悦这一情绪的丰富多彩。
③定格一组“镜头”,对比愁乐。
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比较烘托喜悦情绪与忧伤情绪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景物所营造的氛围必须与人物心情一致。
『创意说明本环节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喜悦,通过想象与现实、愁与乐的对比,感受情绪的丰富多彩,感悟写作要求。
篇7
1.依凭小事,抒发感受,阐发哲理。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读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开头讲述走夜路经历“荒野无灯”的恐惧,此时看到一盏荒野里的灯是那么的温暖而感动;进而写到人生之旅中,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在朋友中却也会有“荒野无灯”之感;最后作者说我不怕冷,却怕人生的旷野里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最后的“灯火”指的是人间真情、灵魂的自我救赎。行文由浅入深,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作者由生活中出门游逛总会留意记住回家的路,进而阐发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创业、探险,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文章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卒章显其志”,并且首尾呼应。这样构思自然而有深意,易引发共鸣。
2.寻找线索,浓缩情感,以小见大。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我们需要寻找“一根线”,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散文的线索很多,较常用的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思绪线索、行动线索、时间线索等。
比如王充闾的《碗花糕》,写得质朴而深情,艺术感染力极强。究其因,除了情感真挚等原因,其构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催人泪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围绕“碗花糕”这一线索,叙写了嫂嫂初进家门、遭遇丧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等短暂一生的几个片断,写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疼爱有加、对公婆的孝敬、历经丧夫之痛、对家庭无私的奉献,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嫂嫂的敬爱、留恋、怀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内容,那么丰富的情感却用一块小小的“碗花糕”来浓缩,从而产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浓烈,让人久久回味的艺术效果。
3.营造曲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善兴波澜、蓄势待发是为文的重要技巧。陆川的《而立之年读懂父爱》,讲述了一位责之切、爱之深的父亲形象。父亲在他少时的记忆中,严格得近乎残忍:断然掐断他当导演的梦想、严词拒绝替他疏通关系的想法;后又毅然拒绝给儿子写剧本、牵线搭桥,在儿子小有名气的时候也还是淡淡的。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一触即发。文章一再蓄势,情感跌入谷底。但是紧接着文章峰回路转,迎来转机。姑姑陆星儿的去世是父子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他猛然间发现了父亲的苍老与脆弱,他为父亲打来的一盆热水,竟让遭受打击的父亲老泪纵横!通过母亲,父亲潜藏的另一面也“浮出水面”:曾因担心儿子的身体而深夜不眠,《南京!南京!》首映式上连线的父亲几度哽咽难语。此时父子隔阂似冰山一样在作者、读者的内心消融,淡淡的深情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房。全文读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以景衬情,景情交融,相得益彰。
这类散文,貌似写景,旨在人事;情景交融,富于美感,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艺术效果。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正是借写榕树,写了榕树下的童年,跟榕树有关的乡情,榕树下有趣的往事。表面在写榕树,实际上是写过往的故乡人事,写自己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
笔者布置了“又是 花开时”的作文题,某同学在《又是丝瓜花开时》中写道:“今年丝瓜依旧长满架,终不见那采摘的人影了,那孤零零的丝瓜只能挂在枝头,等待着衰老、死去。一日下楼,突然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是奶奶!我忙跑过去,说道:‘奶奶,你力气大嘞!还来采丝瓜,估计病就要好了!’奶奶一手拿着三四根丝瓜,一手还在够枝上的另一条,弱弱的笑道:‘病是怎么得好,只是怕丝瓜长老了,不好吃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有股心酸的感觉在心口窜动。我跑去帮她摘了那条丝瓜,搀她回去躺下。”(何)这里丝瓜花开、丝瓜满架的描写渲染出物是人非的气氛,一年又一年,奶奶老了、病了,连采丝瓜这样的轻活也快干不动了,亲人的生命正在被岁月、疾病无情的吞噬,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呢?
以景衬情的写法,有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和作为线索的作用。景物描写要注意:一要精练,忌冗长而无物;二要有意蕴,使人情有所感;三要做到景象与心境的契合,不能游离于外。
篇8
一、善于运用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扮演是初中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常见的一个环节。角色扮演的优势在于可以引导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众所周知,在角色扮演中。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法一般会有两种类型:一个是让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特别是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对话去揣摩他们的动作、心理活动等,由此来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戏剧、小说等题材的课文。另一种类型则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互换,也就是让学生代替教师登上讲台讲课,教师在讲台下面听讲,学生讲完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做出点评,这种方式在初中阶段的授课中并不常见,教师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时候,往往倾向于第一种类型。
例如,在给学生教授课文《威尼斯》商人的时候,我就采用的是角色扮演中的第一种类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我是将课堂授课分成四部分――读、说、演、评。所谓的“读”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让他们根据文中人物的特点,来读出人物的个性,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剧情。所谓的“说”就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说出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以便于学生在继续进行的时候更好的把握剧情。所谓“演”,就是让学生通过剧中的人物扮演来感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个性化的语言等,这是角色扮演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调好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公爵、夏洛克、安东尼奥、鲍酉。需要注意的是,挑选的学生应该在性格中与所要扮演的人物像接近。其他的学生则是观众和评论员。准备就绪后,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他们不仅关键台词都背得很熟,还能根据剧情有所创新,表情丰富,由此赢得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所谓的“评”,就是根据学生的表演,对戏剧的矛盾冲突、戏剧人物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因而引导学生去猜测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反映的现象等,由于有了读、说、演之前的环节,学生对故事的中心思想把握的很准确,课堂气氛不仅浓烈,学生也从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二、设计好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把握好课文脉络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中,有着一种教学模式叫做发现教学模式,是根据发现学习提出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与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因而改善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可对文章脉络的而把握。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给学生设计好能够贯穿全文线索的问题,这样可以让教学进行的十分顺利,更能让学生比较轻松的认识到作者写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课文《孔乙己》的授课中,为了让学生了鲁迅先生写作篇文章的意图,我根据文章的第九段设计的问题如下:
孔乙己让谁感到快活?孔乙己的哪些方面让人快活?孔乙己是什么性格的人?孔乙己自己是真的快活么?
这种问题的设置可以突破板块教学的弊端,学生积极的去探索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当他们完成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为完成第二个问题打下基础,同样,当他们完成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便可以很快解决第三个问题。以此类推,不仅学习的困难程度有所缓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中,通过自己的探讨、思索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对于把握好文章的脉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情景交融,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情景教学离不开所谓的“生活化情境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从生活出发,总结人们的行为,是一种大众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与世界和历史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如果从某种角度看,则可以发现,教育是生活的教育,也就是说人需要什么,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畅销的教育读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很明确的指出了现在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学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而生活化情境教学正是解决教学与生活脱节这一燃眉之急。它是一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的教学。
为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景交融,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认为作文写作是最好的方式。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而且也能表达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接。例如在写有关父爱的文章的时候,我一开始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写这个话题,而是先给学生上了一堂课,让他们学习一下名家的作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授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细节,让他们仔细研究朱自清先生如何通过生活中的一件最普普通通的事情来描写父亲的,怎样通过这件小事引出父爱是伟大的这一主题的。学习完毕后,我也没有让学生开始写,而是让他们回忆一下,在他们的生活中,父亲与孩子在哪些方面的交流最多,或者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能够透漏父亲对孩子的爱呢?有的学生说,生病的时候被父亲背着去打针,有的学生说下雨的时候父亲来到学校给学生送伞,也有的学生说,父亲出差回来给自己带零食和玩具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从侧面反映了父爱的伟大。这样,学生在开始进行作文构思的时候,把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课文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很好的这一主题的作文完成。
篇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洋洋洒洒,沐浴着朝阳的光艳,柔风轻轻地荡着韧如丝的新柳。湖波翻动着水光,倒映着岸边的山景悠悠然飘出一段白绸,把酒握书卷,飘飘然前行。
观赏着早春的风景,看燕在梁间戏舞,观黄莺在树上欢歌,映衬着我惆怅的心境,不知不觉,已然抚琴而坐,和着春光绿景,吟起悲凉之作。虽人在春中,心却还是秋时。
无意中漫步,沿着园中的新绿,默默地又来到分别之处,那亭,依然在伫立在春风朝阳之中,犹如旧时的欢娱之景。想那时,友人聚在此处,把酒当歌,吟诗作画,何等快活!而如今却没有留下一片回忆。一阵风悠然而起,扬起的柳絮打乱我的思绪,猛然间回到眼前,今日早已不同于昔时。叹一声,无奈中前游。
走走停停,回想曾经一幕幕,满心怅恨,才了解,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却也晓得为时已晚。友人如天边晓亮的晨晖,一瞬间悄然而去,而且一去不返。
偶然间抬头仰望,却看那山水之外上午一轮红日,壶中酒已无点滴,与这落日相映,手中竹卷也散开来。才知道,茫然中我又过了一日,望那即将归隐的阳光,心中忽地腾起一般的红云。
不知何时,一只月也悄然地转上枝头,弯弯的月牙,隐匿在乌云之中,朦胧中增添了一缕忧愁,依稀记起秋天的落花,想自己也是一片寂寞的花瓣,随风飘落,沉埋于尘土之中。几只雏燕在空中划着一道道完美的弧线,也荡起我一翻翻的思愁。
春花的暗香萦回在春风中,人已然醉去,吟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拂袖抽身而回,夹着愁思,千百段……
2004级1班杨美晴
点评:
篇10
1 变一下句式
a 又嫩又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洗净了大地的尘沙的一场秋雨过后,绿了田野,红了西红柿,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让人喜欢。
一场秋雨过后,洗净了大地的尘沙,绿了田野,红了西红柿,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让人喜欢。
点评:变长句为短句,变定语为谓语,可以更好地突出要描述的对象,也使语言显得更活泼。
2 来一点修辞
C 路真是太窄了,容不下我的身影。
路瘦瘦的,容不下我的身影。
d 寒冬的数声鸡鸣后,天亮了。
寒冬的数句鸡鸣,唱亮了清晨。
e 老师在喋喋不休地灌输着人生的意义。
老师在喋喋不休地批发着人生的意义。
点评:恰当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语言变得更生动,更富有灵气。
3 用一回描写
f 升入初三以来,我的心冷冷的,湿湿的。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泣如诉。一如我升入初三以来的心,冷冷的,湿湿的。
g 打开窗户,手捧一杯茶,盯着窗外的栀子花,一边欣赏,一边沉思。
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杯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
点评:准确的描法,可以更好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4 加一些细节
h 见菜端齐后,他便抓起筷子,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和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
见菜端齐后,他忙抓起筷子,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和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端起盘子咕咕喝了几口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一颗白亮的米粒挂在嘴角,一动一动的。
点评:生动传神的细节,使得描写更逼真,更耐人寻味。
5 少一些口号
i 江南的桥是谦卑的,谦卑得就如一匹忠实的老马,静静地卧在青青两岸,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