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5 03: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

篇1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李白):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篇2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指根据古诗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适时、适度、适量地引进相关诗篇,以促进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拓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路,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说拓展阅读是古诗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 ,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 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程 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篇3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

篇4

目标不变 自主探究

一、二年级我把古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为后期古诗的学习积累材料。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在古诗教学中,有这样七个教学目标:知道作者,知道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事),知道抒发的情感,会背、会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告诉学生“招”是牧童示意路人不要出声、悄悄过来,告诉他去路(“招”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是“摆”的意思)。《梅花》中“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实际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江雪》“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中对于景、情理解,体会,不能拘泥、不能苛求,能说出“寒梅邀雪图”、“寒江独钓图”,能体会到“渔翁不是真正在钓鱼”、“梅花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就可以了。

要始终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合作。力求自主,主动探究。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自学一般安排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互相说知道的、不知道的。知道的小组内互相评价、判断。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不知道的由记录员记录下来;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各抒已见:最后保留同学们共同赞同的几种意见,、注重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立足现实勇于创新

立足现实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的前提能力,关于作者,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而且能说出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关于朝代,既要让学生知道这首的朝代。又要知道这个朝代的作者还有哪些、他们写的诗还有哪些;关于词义、句子的意思。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搬《教参》,不抠字、词典,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景和情,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一味的把研究者的思想强加于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会一步步的深入。

创新就是要学生会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体会古诗的含义,学会搜集、整理古诗;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初步感知诗人的创作与一定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有关古人的创作故事,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吃透教材培养兴趣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散文,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诗人写诗,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形象,集中歌颂最有意义、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及由此所激发起的情感去打动读者。尤其是古诗。它的语言简练,通假字较多,感情同样丰富。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例如,小学语文中的古诗《咏柳》,诗人抓住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柳树,通过想象精彩地描绘了春天的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喜悦、欢快的心情。柳树、柳枝、柳叶与春风本是两种不相关联的事物,诗人却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孩子们感到深奥难懂。

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要先让学生说说春天来了,周围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重点说柳树;然后让个别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柳树变化的过程;接着揭示课题总说春天柳树生长变化的过程;最后让孩子们读古诗《咏柳》,边读边指导,理解重点词。学生抓住了“碧玉”、“妆”、“一树”、“丝绦”、“细叶”、“裁”的理解,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读懂这首古诗。少数学生还可以背诵。

篇5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说明中国古诗词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杜甫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今人读诗,还可以体会到古人的真情与智慧。闻一多先生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因有所感,谈几点心得。

乡音声声故园亲

贺知章回家一趟,得诗一首,乡情真挚,流传千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鬓毛衰”,估计大概已经80多了。壮岁离开老家,50年后回来,还是一口家乡话,真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眷念故土是游子的乡愁,而乡音是游子的心曲,一听到乡音,距离就一下子拉近了。村童问贺知章:“您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不认识你呀?”假如贺知章乡音已改,就会答错“问卷”,对不上乡情的“密码”。

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与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几乎是同一种心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辞官归隐,桑麻为业,他的田园诗,岂独田园而已,虽然误落尘网13年,仍然有一怀洁志,正如鲁迅所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他留给我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如面其人,其君子不器之志,仍作铮铮之声。

贺先生回乡走走看看,因为家乡有太多值得眷念的东西,山水、房屋、田野……“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唯有一声乡音,能使鬓发斑白的游子油然动情。

有人说,乡音是地域文化的名片,这话值得玩味。我看过许多名片,一张小纸片儿,印着很多字,有职称、职务、各种组织头衔乃至什么级别等,五花八门,和盘托出,而我觉得真正的“名片”,是这简单而又纯净、厚重的乡音,“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沧海桑田,很多事情都可以改变,唯乡音依旧,一代一代,不改其宗。无论走到哪里,一听乡音,就知道君从何处来。

30多年前,我回过一趟老家,刚下洞庭湖,离老家还远着呢,乡音就“扑面而来”。船舱里,一群憨厚质朴的长者,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谈化肥、谈种子、谈庄稼……语音铿锵,抑扬顿挫,又不失温润亲切,我听着这地道的乡音,是那样熟悉和温馨,眼眶不禁湿润了。

现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变化,家乡小县城已成了通都大邑,商业中心,旅游景点。一眼望去,全是千城一面的新建筑。老屋已被征收,住老屋的亲戚,早已砌了新屋,两层楼,楼上楼下,共有六七间,一家人到齐,有满满的两三桌人。满桌的酒肉,满桌的乡音,最是令人陶醉。

不变的地域文化,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精神财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资本,就是人民的精神品质”,保持这个民族的精神质量,是国家强盛不衰的保证。我想,这个认识,多少年后,会有更多的事实来说明。

贺知章写过很多诗,意境和情怀都很了得,如“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题袁氏别业》)平和冲淡,信手拈来,过目难忘,历经千年,情景如在眼前。他的回乡诗,自然能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外交微言传四方

《汉书・艺文志》:“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微言,即精微妙要的语言。关于赋诗言志,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等有不少记载。

而以诗言志,只是赋诗,而非作诗,所赋的诗句,大都是诗经里的作品,用这些诗句,隐喻所要表达的意思,看似吟诗,实际上是思想的交锋。所以孔子说不作诗,无以言,在那种礼仪场合,对诗的内容,要有深刻理解,不能乱赋,否则就很丢面子。

《左传・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归国途中遇到郑伯,郑伯想请鲁文公代为向晋国表示,愿意重新归顺于晋。鲁文公先拒绝,后又同意,双方交涉全凭赋诗。

在酒宴上,郑国卿相子家先赋《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意思是说郑国弱小,希望得到鲁文公的帮助。鲁卿季文子赋《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语气推诿,意思是我将要去祭祀先祖,此行不会去晋国,这个忙可能一时帮不到。子家于是又赋《墉风・载驰》,其中有两句:“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意即我所以求归于晋,是因为看重鲁国的面子啊!文子听了,又赋《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意为:“那么我去祭祀,就不安居,折后而复至晋,帮你们把这事办妥。”郑卿子家纳头便拜,公答拜。

又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国趁卫献公赴盟之时,拘禁了卫献公,事情闹得很大。为此齐景公和郑简公二人一同前往晋国,为卫献公说情。齐景公和郑简公的陪同大夫机敏地利用晋平公在宴会上吟诵《诗经》的时机,也用赋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渴望事件得到圆满解决的愿望。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赋诗,最终平和地解决了拘禁卫献公一事。

这种赋诗以喻其志,谋求邦交正常化的外交方式,具有中国特色。即使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也有古诗词文化遗产的足迹。“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样的诗句,已为很多外国朋友所吟诵。

此外,边塞诗也使我们看到战场的刀光剑影,烽烟滚滚。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流传千年。

古人的“心灵鸡汤”

童谣:“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鼎即匡衡。勤奋好学,对古诗词很下功夫。童谣说,没人讲解诗词,就请匡衡来,匡衡讲解诗词,妙趣横生,使人听得津津有味,很让人兴奋。

解人U,是讲解的艺术,对诗的理解很深透,就能讲解得生动、妙趣横生。还有一种解颐,就是给自己解颐,也叫自解颐。

宋朝的范成大,年轻时很快乐,但晚年生病了,体力不济,他在诗里自况:“乐天渐老欲谋欢,大似蒸砂不作团。已觉笙歌无暖热,仍嫌风月太清寒。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于四者难。”他说自己虽渐渐老了,还想要找回快乐的春天,但身体不行,像沙子一样怎么蒸它也不会成团了。歌曲听起来也没什么味道了,风月又是那样冷清。气也衰竭,四肢也不听使唤,感到力不从心了。但是邻居却邀请他去聚会,去还是不去呢?他很乐观,说:“却恐人嫌情太薄,聊将花作雾中看。”体力不好,权当雾里看花吧,不也是一番清雅的享受吗?对生活这样达观、热爱,真是不信春天唤不回!

清人汪士慎,左眼失明,还作画,写诗曰:“隐几宜晴画,挥毫仗小明。”到67岁,连一点“小明”也没有了,几乎完全失明了,他又琢磨写狂草,看来也是个乐天派。

目不见五色,却可找到恬静,懂得心灵的沟通比什么都可贵,懂得生命原本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焕发春的生机。

疾病、灾难、失意、贫穷……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但春天并没有远去,我们有信心可以找回它。

我们有一双健全的眼睛,可以看得到的,都看到了。看到了春的绚丽,夏的火热,秋的落叶,冬的寒林;看到了人生美好的娇容,也看到死亡的哀愁……从这些所见,可以得到激励启发,但也可能使自己在人生的短途上趔趄不前,甚至过早地衰落,进入生命的冬天。

莎士比亚说得好:你是你母亲的镜子,她从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芳菲三月天。艾青也说:季节是忠诚的,春天到了,连枯树也会发芽,连篱笆也会开花。这就是诗给我们的快乐、信心。

篇6

关键词:诗词;语文教学;情境;品味;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过于直白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学生缺乏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只得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甚至有学生对古典诗词采取拒绝的态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创设情境,巧妙激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好古诗词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创设合理的情境,必须根据古诗词的内容需要、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等来确定具体的形式和方法。

(1)创设故事情境。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生活情境。文学离不开生活,所以诗歌也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体会。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根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可以设计导语假设学生自己身在外地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学生就充满了好奇,随教师一起融入词中。

(3)创设表演情境。可以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让学生在课前排演情景剧。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可以让学生排太守带随从出去打猎及归来的情景。

(4)创设音乐情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诗词情境。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意境清远,笔调深婉,引用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来渲染气氛、激感、烘托意境就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5)创设竞赛情境。利用孩子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在讲《钱塘湖春行》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描绘春天的古诗词,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地准确回答完后意兴正浓,很快进入了教学。

(6)创设娱乐情境。采用一些娱乐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如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如“汩”(打一句唐诗),谜底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二、了解诗人,感受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可以说,充分了解诗歌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和钥匙。如教学杜牧《泊秦淮》,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于是写下了《泊秦淮》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三、诵读成韵,领悟感情

教师在教古诗时,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

四、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诗歌讲究“炼字”,讲授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品读中要防止对字词作繁琐分析讲解,而忽略品味赏析、整体把握的做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古诗等同古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甚至翻译成文,这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在审美时的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到头来,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杰作让学生只收获了几句干巴巴的片言只语。

五、迁移拓展,感悟主旨

学习诗词还要在实际生活中活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反馈。

(1)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阳光明媚、暖风融融的情况时“吹面不寒杨柳风”要随口咏出;吃荔枝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要在嘴边;冬日清晨开窗,大地一片白茫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报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在作文中,要想有文采,有底蕴,一条捷径就是渗透文化信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智慧火花来照亮你的文章。比如:“个性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翠竹;体贴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财富是伊犁土地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遥远的绝响”。

学以致用方能才思敏捷,才能独具慧眼,高屋建瓴,才能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才能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

当然,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师应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重要平台,用全新的课程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知识底蕴,力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相信我们教育界的同仁们,会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倾听作为阅读的一种形式,是针对低段学生喜欢听故事,但因为识字量少而无法独立阅读这一现状进行的。倾听使小学生阅读故事的时间大大地提前,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A听一般每周集中训练4~6次,或以听为主,或以读为主,或以诵为主,主要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有时也利用课堂的“边角”时间进行。

倾听内容一般围绕教材课文及写话的内容选择。为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应尽量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童谣或短小的散文等。比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教师利用晨读时间,推荐学生阅读《狐狸和乌鸦》《细心的狐狸》《狐狸分肉》《狐狸修鸡舍》等一组关于狐狸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体味故事的主要内容,感悟童话故事的表达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学习《酸的和甜的》一文。《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童话故事。教学时,教师先借助连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它们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结合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复述故事,或表演课本剧,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最后教师课件出示狐狸、山羊、猎狗、鸡妈妈和一群小鸡等四幅图片,请学生发挥想象,先说后写,互相启发,创编童话故事。

倾听的指导方法要尽量灵活多样,有时激情诵读,有时口语描绘,有时音乐渲染,有时生活再现,等等。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课前,教师选取了与课文相关的一个童话故事《骄傲的青蛙》作铺垫。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完故事以后,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互相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家长合作把故事记录在倾听本上。在这里,倾听训练以听为主,先听后说,说写结合。

为便于有计划地进行倾听训练,实验班教师集思广益,精心筛选,编写了倾听材料。内容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为主,同时分类为成语、谚语、儿歌、古诗、词、对韵以及古今中外现、当代美文等八组,每组包括若干篇。比如谚语类,我们分为“惜时”“读书”“积累”“交友”“团结”“毅力”等12篇。根据个人需要,家长、学生也可进行自主选择、添加。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随机补充材料。比如学习《春天的发现》这一专题时,教师激情引入:“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联想到无数优美的字眼和词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春眠不觉晓、春风花草香……”引导学生阅读包括倾听材料在内的若干篇描写春天的词句、诗文段落。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语言凝炼,含义深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本人在此抛砖引玉,就一些小学古诗教学的具体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好材料。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

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消沉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呈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即可心领神会。

二、入情入境,体验情感

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辉。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意地教古诗,细细领略古诗的韵味。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描绘出而生活中又有的声音动态想像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把学过的《村居》诵一诵、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再现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诗歌《瀑布》,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磅礴雄伟的气势呢?在学生欣赏意境、感受美景时,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时,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

四、抓住关键,再现意境

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内在的“情”(意)与外界的景物(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诗人往往依靠它蕴蓄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感情,以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教学古诗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深刻含义。要做到这一点,再现诗歌的意境是个关键。怎样再现诗歌的意境呢?这应从分析景物入手,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意境中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开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使形象充满了感情,意境也自然生辉,读来流利酣畅、潇洒自在、欢情满纸。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融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五、见缝插针,大量读诵

低年级的学生大量诵读古诗,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而且古诗中关于思想、理想、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左右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启迪儿童想象,净化童心。

篇9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知情意行

一、古诗教学“知情意行”的内涵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孔子提出“学思行并重”的教学方法,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思考、行动应并举。荀子认为闻不如见、见不如知、知不如行,“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亦突出了“教学做合一”这一方法论,即教育、学习、行动要充分结合。这些理论思想是各位教育家们教育实践的伟大结晶,突出了教学由知到行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知情意行”一词源于心理学中人的道德行为辅导模式,“知”即对事物的认知,个体观念;“情”即情绪、情感;“意”即意志、决心;“行”即具体行为。这里,笔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角度出发,将“知情意行”这一概念引入古诗教学,对古诗教学中的“知情意行”有新的见解。

(一)所谓“知”

本文中的“知”,主要指古诗中蕴含的知识。笔者从学科角度出发对小学古诗中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绘画、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关于数学的知识。如《山村》中含有十个数字和“里”“座”“枝”等量词;《江南》中有东、西、南、北方位知识;“欲穷千里目”、“危楼高百尺”等诗句中含“千里”“百尺”等计量单位等。

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浮力知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光的折射知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化学相关知识等等。

关于音乐、绘画的知识。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诗句中关于琴、笛、琵琶等乐器的的知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关于色彩以及绘画中的透视学原理知识等等。

关于社会、人文的知识。如《元日》、《清明》等诗中关于除夕、清明等节日风俗的知识;《敕勒歌》、《望天门山》、《泊船瓜洲》等诗中关于塞外大漠、江河湖海、名山圣水的地理知识;《塞下曲》、《示儿》等诗中关于历史战争的知识。

(二)所谓“情”

诗主要是表情的,诗词中的“情”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小学古诗题材以山水田园、边塞羁旅、亲友离别为主,传递的诗情相对浅显却丰富多姿,悲愁苦闷、喜恋欢愉、愤懑感慨等情感耐人寻味,或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或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喜爱,或抒“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叹,或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等。诗之所以让人动容,正是因为情感的真切流露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三)所谓“意”

“意”即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①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一首诗的生命和精魂。意境的生成基于丰富的意象群,把握意境需充分了解意象。意象有来自自然的、生活的,也有人类创造或虚构的。小学古诗中的意象不胜枚举,包括天文地理、神仙鬼怪、建筑、器物等。意象的不同组合建构出丰富的意境,展现出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意境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把握意境。

(四)所谓“行”

“行”即具体行动,是知、情、意结合与相互作用后的终极产物,是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具体实践。古诗教学中的“行”在于将诗中积极的知识、情感实践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可进行劳动实践;“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可进行勤学惜时实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进行勤俭节约实践等。实现“行”,是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与最高要求。

二、小学古诗“知情意行”的教学方法

(一)授以“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②是教师、学生、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难以独自与文本进行对话,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进行。古诗具有高度的简缩性与凝练性,对小学生而言,诗中的大部分知识是相对陌生的,这将影响学生对诗歌深意的把握及系统学习。因此教师应加以指导,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架。

1.讲授法授知

讲授法主要适于低年级学生。低年段学生处于诗词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一些必须掌握的音、义、律等难以理解,这就需教师讲解。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应读“xiá”,教师应稍作讲述,之所以念“xiá”,是因为按照古代音律,压“a”韵,使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指导法授知

指导法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③古诗中大部分知识,都可通过此法进行教学。在上新课前,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古诗。通过阅读课文、参考书或网络查询等方法了解诗体、创作背景及诗中描写的某些事物的知识等。如讲授《石灰吟》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讲授《元日》、《清明》等诗时,可先让学生了解除夕、清明的相关习俗等。

3.讨论交流法授知

讨论交流法即针对某一话题,学生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通过相互讨论、启发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古诗教学中,此法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诗句中含有关于乐器的知识,学生可交流讨论,分享自己所知的乐器的相关知识。在此,讨论交流法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的知识差异进行互补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容得以完善与扩充。

(二)感以“情”

诗歌教学要达到高效,关键靠情的感化作用,因此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记忆的唤醒,实现学生、教师、诗人的三情交融。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1.景以生情

有些诗歌是对自然或生活场景的直接描绘。这类诗歌与学生生活场景贴切,能直接通过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讲授《村居》时,教师可播放春天杨柳轻飞,莺歌燕舞的视频,唤起学生对春天美景的记忆与感受。同时可让放过风筝的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中生动的场景配以视频和学生的表述,直接激发学生对有趣的放风筝活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读以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④通过读培养语感,深解诗意,进而领悟诗情。教师要注意采取恰当的诵读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如于谦的《石灰吟》,整首诗可谓意浅情长,因此可通过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体悟诗人无惧无畏、坚定豪直的气节。

3.想以领情

情感的通达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学生已有的事物表象越丰富,想象的空间即越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提供丰富而贴切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授高适的《别董大》时,教师可提供北风呼啸,孤雁哀鸣的音频或视频材料,让学生先从听觉、视觉上感知悲沉的景色,同时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如亲人远行,同学离别等,想象诗人与挚友分别时的伤悲,通过移情想象加深对诗情的领会。

4.画以传情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首诗亦是一幅生动的画。可以说古诗教学亦是绘画教学,因此教师可采取让学生为诗配画的方式展开教学。以诗中的意境与情感为基准,学生可大胆创作。如教授《江南》时,可让学生画一幅“鱼趣”图,活泼机敏的小鱼嬉戏于青翠的莲叶间的景象便跃然纸上。教学《书湖阴先生壁》时, 学生亦可通过创作一幅青山绕田、鲜花傍房的“乡间庭院图”来具体感受。通过画作,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其饱含的情感似乎一下从画卷中流溢出来,直接传达给了学生。

(三)辅以“意”

每首诗都是一种意境的展现,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露情感。意境教学能辅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古诗,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对意象的挖掘与赏析,体味作者的“诗心”,把握作品中的“诗情”,从而更加真切的理解与内化字里行间的知识与情感。

1.音乐诗画,创设意境

音乐、诗画借助其独到的感染力,有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表情达意的作用。音乐能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诗画则能在视觉上调动学生内心感受,两者在古诗意境教学中有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但学生仅仅读,很难进入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情境中。此时,可辅以古曲《送别》,以凄婉的音乐营造离别的不舍意境,朋友即将远去的情调很自然地就蔓延开来。又如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可出示一幅《春意图》,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可让学生边朗读边欣赏画卷,并找出诗、图中的物象,再进一步想想图上还有什么没画的,你觉得该怎样画更恰当呢?这样,学生兴趣激增,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画卷所创设的意境中。

2.倾听诵读,引发意境

诗歌起源于劳动的歌声,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适宜于吟咏、朗读。因此可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吟咏创造气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让学生倾听老师朗诵,或自己有感情的诵读,同时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庐山瀑布就像天上的银河从高远的空中落到了人间的情境。学生通过诵读,透过自己的声音,似乎听到了一泻千里的瀑布撞击大地的声音,进而感受到诗人对瀑布壮观景象的赞叹。

3.想象联想,扩充意境

古诗语言凝练简缩,加之其夸张、拟人等创作手法,给教学提供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可根据古诗中描写的景象,发挥学生想象,扩充意境。如李白《夜宿山寺》就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寺中楼宇的高。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想象,这山究竟有多高呢?站在这高耸入云的危楼之上,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进而扩充出丰富的景象:巍巍古寺屹立山巅,此时站在楼的最高层,似乎伸手可摘到星星、触摸月亮,寂静空旷的灿烂星空让人心旷神怡,但我们却都轻言细语,唯恐惊扰了天上仙人的美梦。这样,简单的两句诗,通过联想想象,更加引人入境。

(四)持以“行”

持“行”,即秉持行动。在教学中渗透行动,以行动促进教学。持行以使诗歌的内在价值外显化、直观化、实践化。古诗持以“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利用古诗对学生进行“行”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教育性,寓教于乐;饱含科学性,使人信服;富有趣味性,适应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1.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基础持“行”

古诗中饱含诗画美、音乐美、哲理美等多种元素,教学时可带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鉴赏玩味,如带领学生体味“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词句美;欣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画卷美;领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哲理美等等。通过对古诗鉴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领悟美、鉴赏美的能力。

2.以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为基本持“行”

诗情的传递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性灵,使学生的情感并不断丰富、完善。小学古诗中以爱国之情、亲友之情、喜物之情占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情感教学。如《游子吟》中对母亲为子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浓厚的朋友之情;《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中对桃花的喜爱赞美之情等。通过情感熏陶,教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朋友互助、学会热爱自然与生活等。

3.以完善学生品德人格为导向持“行”

古诗词中有很多素材能用以对学生进行品德及人格教育。如王冕的《墨梅》,可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确立以梅花的“不折不挠、坚贞不屈”为学习榜样,教育学生秉正自身人格;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可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提炼出“轻言细语,勿扰他人”品德形象,教育学生在同学学习、教师工作时注意轻言轻行,尊重他人。通过分析诗歌中或具体、或抽象的形象,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

4.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持“行”

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讲授《村居》后,教师可组织一次放风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在学习《乡村四月》之类的田园诗后,可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次乡间行活动,让学生了解乡村风貌,体验一下乡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诗歌的乐趣,提高自身学习与实践能力。

总之,古诗教学中知、情、意、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四者并重。古诗教学倡导“知情意行”,既顺应了新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知情意行”教学也是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全新探索。

参考文献

[1]陆靓霞.虚实相生的意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26期.

篇10

【关键词】 古诗文诵读;创新意识;鉴赏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进中国传统文学的殿堂,体验古诗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呢?经过几年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的诵读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所以学生读诗之前,要先了解作者的性格以及写作风格,还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只有这样,学生在读诗之前,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二、“一诗四读”,高效读诗

诵读古诗,不能盲目地读,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经典古诗文依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的朗读、诵读。

第一,朗读。朗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在朗读中营造学诗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意识。对朗读的要求首先是读音要准确、节奏明朗、停顿自然和谐,更重要的是投入情感,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就必须对古诗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才能有声有色地读出来。比如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必须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及济世旷达的胸襟,才能体会这首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的内涵,从而读出李白悲愤中的豪迈、失意中的希望。

第二,悟读。悟读是古诗教学的较高阶段。学习古诗,通晓大意是前提,沿此路径继续体会,解读其理,从而感悟古诗中的深层内容及情感。这些其实都是对古诗语言或内容的感悟。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层茅”,有自然的环境恶劣想到诗人处境的艰难以及社会的动乱,从而理解诗人写诗的感情。这还要善于联想与想像,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出一副秋之萧瑟图,让其中的画面动起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更自然地感悟到古诗的深层意蕴。

第三,品读。品读是古诗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要想彻底地走进古诗、亲近古诗,就必须在悟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解读古诗背后的内容和艺术,思考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学最终的目的都要落到人的世界上,所以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样要落到人的心灵世界,教化人的思想。如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延伸至今天的意思是人应该有一种奉献意识,世界才足以发展,社会才足以和平。

第四,诵读。诵读是积累的最佳方法,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悟读、品读的基础上再诵读这些东西,将受益匪浅。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觉地诵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识记这些佳作再次感悟诗的情感,把握诗眼,从而感化人的心灵。

熟读成诵,古诗要内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读诗,最后成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古诗的学习充满了多姿多彩的趣味。

三、多彩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运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北师大版的教材把同类的诗词和文章综合在一起,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关于秋天的古诗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诗文是关于春天的。这种形式有利于组织探究性合作学习,有利于组织活动。

于是,在引导学生古诗文学习时,可采用活动的方法在课堂上解决背诵,有效地督促学生落实这一重点难点。如的《采桑子・重阳》,首先我请一个同学起开头的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然后请他随意点出下一位接龙的同学,下一位的同学就要背出“今有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三位同学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如此类推,以句号停顿为分界,每个同学要背出以上几位同学的诗句和接下一句,这种灵活又带点活动性质的背书方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背古诗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