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6 04:1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篇1

一、试卷及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的一年级数学试卷共有 9 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二检测结果分析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下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大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的要求,全面、系统的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进行考查。

一 试卷内容分析

1、形式:这套试卷与往年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没有明显变化。

2、难度:试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下,命题综合性不太强,但是题目题量虽然不太多,但是题目有一定的阶梯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挑战性。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各个单元都有所涉及,试题比较侧重学生对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能力的考查。

4、试卷特点:这张试卷注重人文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人文性体现在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题都要求很细致,避免非知识非智慧非数学错误的产生,还体现在试卷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比如第五大题,都是根据图形解决问题,所选择的题目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二 试卷结果分析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 是计算题,学生基本没有问题,只有几个学生因为粗心而在连加连减的出错。

第二题 是填空题,这里又细分为9道小题,问题主要是在第四小题中的,关于减数和被减数、加数、和的概念的考察,因为这类题目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比较陌生,造成了学生对概念也会比较陌生,所以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有就是图形的分类,这题错的原因有几个,有些是学生对于圆柱长长的立着是认识的,但是若换一下,让圆柱倒一下就分不出来了,空间观念还不够强烈。再来就第九小题,题目出了整时和半时,还有就是分针不是指着12和6时,能不能识别大概时间。但是还是有些学生出现了把整时和半时搞晕了,而出错;有些是格式写错了,语文上的格式和数学上的格式表达错了。

第三题 分类。第一小题把图形和分类混在一起,学生没有具体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所以第一题他是按照直观上的圆圆的和尖尖的来分。

第四题 一图四式。学生对看图能力都掌握得很好,正确率高。

第五题 用数学。有4道题目,做得比较好,学生在计算方面掌握的比较好。正确率很高。

总之,从这张试卷看,我两个班级的学生大都掌握了课本提出的要求。在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思考

三、 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引导。使得后进生能吃到知识,好学生能吃饱知识,教师在重视基本算理和概念的教学的同时,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的练习。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主要成绩

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有15%的学生得了满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相当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2、第一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

3、第二题填空题中的第一小题,看图填数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第六小题是考查学生用凑十法来算题,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4、第八题看图列式是由两道加法题组成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比较容易,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较细心,答卷的时间也比较充足。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马虎现象严重,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失分,一些非常简单的题,有些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是先计算再比较数的大小,题目的难度大了一点儿,出现的错误就多了一些。这主要是有的学生能力较差。

3、第三大题是把不是同类的圈起来,由于给出的图较小,印刷又不清晰,学生看不太清,圈错的特别多。

4、第四大题是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学生数错长方体的特别多,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把又大又薄的桌面数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5、第九题解决问题中的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由于印刷不清楚,学生看不清楚是几只蚂蚁、几个人,数数数错了,列式也就错了。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本次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结合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一年级教材为基准命制。具体命制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反映课改的实施情况、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检查小学一年级学生应有的简单、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的考查,避免繁难偏旧试题出现。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一、试卷综合分析

这套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 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分这样几部分: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及计算、认识人民币、位置和图形的拼组、认识钟面、统计知识等。

2、 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给图形找规律接着画下去,换钱、排队照相等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 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画统计图等。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

二、学生考试情况

本班34 名学生,现结合本班考试情况,对试卷各题得分情况做具体分析:

1、填空题

填空题第10 题,左边的图形是由右边的哪两个图形组成的?在你所选的图形上画“√”。此题中的第三个错误率较高,学生对图形的形状判断不够准确。

2、判断题

3、口算题

4、数一数,填一填

此大题共10 分,得分率为88% ,主要考查了统计方面的知识及学生的动手能力。错误主要出现在数水果时出错,这也是统计方法出现了问题所致。以及水果的总数计算错误。

篇2

这张卷子共有七道大题,基本上覆盖了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点,把学生平时最容易出错的题都体现了出来。题量偏大,题目偏难。其中很多知识点重复考核,加大了题量。例如:填空的1、2、3、5;判断的2、3;选择的5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对数的组成意义以及数位的掌握情况,反复出现没有必要,略显累赘,给人拥挤繁琐的感觉。另外题的形式也不够形象鲜明,不太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选择题,让选序号。太枯燥,应该以涂色或打对勾、画圆圈等形式出现较好些。解决问题也全部以文字形式出现,很单调,不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另外题目偏难,解决问题五道题就有三道思维难度大的题。但总体上可以说,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教的情况。

二.分析学生

从学生的试卷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失分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应该来说,学生对这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但从卷面上也能看出不少问题,主要有:

1、对计算的马虎

学生对口算从上学期到这学期我们一直在对学生的口算上进行训练,但仍有一些孩子的口算不过关,主要表现在计算马虎,有的是错将加法当减法做或减法当加法做,说明平时在对学生写作业的认真,仔细的习惯的培养方面还非常需要加强。

2、对解决问题中逆向思考的问题不会解决

由于在上学期我们在刚开始教给孩子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总是在引导孩子将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拿走了,去掉了等都是用减法计算,所以孩子在解决逆向思考的问题的时候总还是习惯性的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例如解决问题中的第4题,(露露给8个同学发卡片,每人1张。发完后手里还剩7张。露露一共拿了多少张卡片?)少数学生写成:15-8=7,这个观念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的更正,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改变。

3、审题不认真不仔细

例如:解决问题的5小题,有三个条件,两个问题,需要学生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可是部分学生不认真读题或不认真听老师读题,张冠李戴造成错误失分。另外也是由于学生认字少,所有审题困难造成的。

4、卷面不够整洁。

本次考试卷面得分率不高,说明学生书写质量不够好,教师要在平时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三、考试情况逐题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学生基本没问题。只有个别学生粗心或智力差引起错误。

(二)、请你填一填

1、2、3、5小题:都是考察数的组成与意义。

错因:极个别学生对两位数的意义及数位没有掌握好导致失分

4小题:个别学生对整十数的相邻数没有掌握了。

6小题:15比( )多1,6比( )少8。

错因:题目偏难,逆向思维,部分学生思维达不到。

7小题:在55和95之间,个位是5的数有( )( )( )

错因:学生没有注意范围,或是没注意写成十位是5的数。

8、9、10、11小题,学生基本没问题。

12小题中的 13角1元3角,

错因:个别学生不会比较,对名数间的改写没掌握。

14小题:2元可以换( )张1角;( )张2角;( )张5角

错因:由于学生没学乘法口诀,所有解决此类问题难度较大,失分较多。

(三)判断对错。

2小题、55这个数,个位上的5和十位上的5表示的意义相同。 ( )。

错因:叙述的较枯燥、学生思维不能举一反三,理解能力差。

4、5小题:错因,学生对少一些、大得多的概念没有掌握好。

(四)、轻松选择。

错因:题目要求选序号,学生没学过英文。所有本题要求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换一种形式会好些。

(五)、下面的图是从上面哪个图形上剪下的,连一连。

学生基本全对。

(六)、说出各种图形所在的位置。

错因:少数学生对行与列的概念不清楚。

(七)、解决问题

错因:1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够举一反三

2是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认真思考。

3是题目的呈现形式太抽象,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4是题目较难理解,文字叙述绕口。

四、由考试结果诊断教学:

单从分数来看,学生成绩一般,但从题量与题的难易程度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是很好的,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说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还有待提高。

从学生考试的卷面看:教师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有效,适合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基本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能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但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就是学生考试的能力及做题的方法没有完全掌握以及数字的书写还不是很规范的。

五、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实施开放教学,淡化模式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3、注重分层教学,促进整体优化,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篇3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这张试卷注重人文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人文性体现在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题都要求很细致,避免非知识非智慧非数学错误的产生,还体现在试卷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应考人数为40人,实考人数40人。100-95分36人,4人在95-90分之间。平均成绩达到9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100%,四名学生成绩不太理想。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题,填一填。共有7个小题,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数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找规律画画几个知识点,第3题和第6小题上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读题和审题能力不强,特别是第6小题,学生由于对“对方”不理解,就出现错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题和审题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第二题,分一分,考查学生对分类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于个别学生看题不仔细,四个学生答题不全,其他学生都对。

第三题,比一比,包括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对长短、高矮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多数学生都对,个别学生由于看题不认真,出现错误。

第四题,连线题。考查学生对钟表的认识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个别学生把8时半看成了7时半出错,其他学生都对。

第六题,用数学解决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看图列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列式计算。由于题目简单,前四小题学生全*对。最后一小题,要求学生提问题,部分学生写成了答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弄明白数量关系,弄清答句和问句的区别,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打

好扎实的基础。

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训练,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三、今后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

3、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篇4

本班13人,本次检测优秀人数4人,不及格人数6人,反映了本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优等生成绩不完美,总有差错,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二、试题具体分析

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不是很好,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这些题型较全面,综合性较强。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

第3小题:把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然后求表面积和体积,这个比较难,有的学生不理解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是多少,所以错的较多。

第6,10小题:课堂上讲解了多遍,但是学生掌握还是不牢固,一遇到这种题目就晕了,胡乱做。

第12小题:根据要求写比例,个别学生写了两个一样的比,不严谨,所以算错。

(二)判断。

第3小题出错较多,这题比较绕,个别同学没理解,出现计算错误。

第2题,有的同学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的不是很好,判断错误。

(三)选择

第7,8小题出错较多,这样的题目都是对简单知识的叠加,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题,学生就觉得难上加难。今后要加强学生对综合题目的分解练习,要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

(四)计算

1.口算题里涉及到简单的简便运算

2.解比例,其中第二题难度较大,学生没能转过弯,错误较多。

3.计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题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错误率较高。

(五)操作题

本题失分较少,学生掌握的还好。但也有个别学生没能按比例缩小。

(六)解决问题

应用题难度适中,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理解不到位;

2、逆向思维能力不强;

3、不会合理选择方法。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知识的综合性;二是教会学生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三是扎实地理解有关概念。

三、整改措施: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

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还不是很全面,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使他们稳定在七八十分左右。

篇5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共5题;共16分)

1.

(1分)直接写出得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2分)

×5=(

A

.

B

.

1

C

.

1

D

.

1

3.

(2分)选择

A

.

18

B

.

C

.

D

.

15

4.

(1分)比120米多

是_______米.

5.

(10分)已知下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厘米。

(1)画出这个长方形的

,涂上阴影。

(2)画出

平方厘米,涂上阴影。

二、量率对应

(共6题;共25分)

6.

(2分)

下面(

)算式的积在和之间。

A

.

B

.

C

.

D

.

7.

(2分)水结成冰,体积增加了

,当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A

.

B

.

C

.

D

.

8.

(2分)修路队修路,上午修了

千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

,这一天共修(

)千米,可列式为(

).

A

.

B

.

C

.

9.

(2分)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12×

表示(

A

.

12的

是多少

B

.

12个

是多少

C

.

前两个都可以

D

.

不能确定

11.

(15分)筑路队要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1200米。修好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共4题;共6分)

12.

(1分)根据18×64=1152,那么1.8×0.64=_______,11.52÷6.4=_______.

13.

(2分)已知15×14=21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

A

.

210

B

.

420

C

.

105

14.

(2分)下列第式中,(

)的得数比1大。

A

.

1.5÷1.6

B

.

0.65×0.2

C

.

1÷0.25

15.

(1分)直接写得数。

×

=_______

×24=_______

×

=_______  25×

=_______

0.9×

=_______

×

=_______

×10=_______   1.8×

=_______

四、分数乘法计算

(共2题;共45分)

16.

(5分)列式计算。

(1)

的倒数减去

,差是多少?

(2)一个数的

是36的

,这个数是多少

17.

(40分)

=_______

五、分数乘法应用

(共3题;共31分)

18.

(15分)一堆雪糕共16块,甲拿走

,乙拿走剩下的

,丙又拿走剩下的

,丁最后拿走剩下的

,那么甲、乙、丙、丁拿的雪糕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19.

(5分)养殖场有鸡24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

,鹅的只数是鸭的

,鹅的数量是鸡的几分之几?鹅有多少只?

20.

(11分)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12天修完.两队合修几天修完?

六、精选好题

(共1题;共2分)

21.

(2分)

=(

A

.

B

.

C

.

D

.

参考答案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共5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5-2、

二、量率对应

(共6题;共25分)

6-1、

7-1、

8-1、

9-1、

10-1、

11-1、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共4题;共6分)

12-1、

13-1、

14-1、

15-1、

四、分数乘法计算

(共2题;共45分)

16-1、

16-2、

17-1、

五、分数乘法应用

(共3题;共31分)

18-1、

19-1、

20-1、

六、精选好题

篇6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 创新;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73-02

以往的期末评价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所以期末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期末成绩的评价是量化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结果,这两者都是“三维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我对期末评价及期末评价探索作了一些尝试。

一、创条件、供机会,形成创造思维的氛围

创造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形成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小学生的思维意识目的不够自觉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与好奇心,根据知识系列和学生认识发展系列,结合具体思维素质有意识地设置讨论或辩论,引起思维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处于“乐学”的最佳状态。进而培养浓厚的创造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出示下图后提问:

“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有的同学列式8×5,我让这个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并且对于这个学生用“长×宽”的思路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判断对错。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对,一部分学生认为错,并且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引起了激烈的争辩。这时,我抓住机会,让各组学生积极验证。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经过剪拼,转化为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即“底×高”。这样,学生自己发现式8×5,即“长×宽”是错误的。正确的面积计算公式应是“底×高”,即8×4,于是,在辩论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

二、猜想、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大胆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飞跃性发展,是科学新发现的前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猜想、善于猜想。教师要相信学生,不怕学生失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践、验证,并根据设计、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点拨,使学生不仅获得了书本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环的面积计算时,出示圆环示意图后提问:“想一想,怎样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呢?”让学生大胆猜测,学生列出了两种算式:πR2-πr2和π(R-r)2。第二种方法显然不对,但我没有直接否定,并且对第一种方法给予肯定,接着问:“能不能证明自己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学生用具体的数代入计算后,发现第一种正确,第二种错误。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设计、实践、验证,不但学得主动,而且问题研究很深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先由直接思维去猜想答案,再由分析思维去实践验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唤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经过自己实践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时,总是立即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时学生心中充满了自信、自豪和喜悦,大大增强了探索新知的信心,从而带着一种激动高涨情绪投入下一次学习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教师适当指导、点拨,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过程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不断的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不断的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期末评价的探索方面,我从期末评价内容、形式、结果反馈三方面阐述期末评价的内容,分学业性与非学业性,期末评价的类型可以是试卷,情境化、生活化的活动,评价结果反馈要有描述性的语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是对新课程评价的总体描述。以往的评价模式,就是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重点考察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只是关注目标,忽视了实施过程中对其他环节的评价。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这种现状,期末的评价与考试要体现新的人才观,要求关注学生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表达、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三、期末考试与评价的内容

期末学科考试与评价应分为学业性评价与非学业性评价。

(一)学业性评价

期末评价学业成绩应有三部分组成:(1)平时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占50%;(2)项目考试占25%;(3)期末考试占25%。所谓的项目考试就是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程,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出一个自己掌握了该项目学习内容要素的项目。如五、六年级学生学完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应用题后,除了要考一考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应用题外,还可以让学生用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去做能代表你自己学会了分数运算、应用能力的各个项目。这个项目制作是在不停课的情况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来赢得项目考试的好分数。学生不仅要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还要努力拿到平时作业和项目的高分数,这样才能在期末总评中取得好成绩。

(二)非学业性评价

期末考试中要增加非学业性内容的评价,如学习愿望和热情,与他人交流与合作,是否确立自主和自信心,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否恰当等。这样的综合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期末考试与评价的形式

(一)试卷

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业内容。

1. 基础性

在编制试卷时把握教材重点,力求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四个方面体现基础性。

2. 差异性

期末数学试卷可以出“三张卷”――基础卷、反馈卷和提高卷。基础卷着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如果该卷做的不好,可通过反馈卷进行弥补和强化,基础卷做得好可以做提高卷,给每个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注重差异,发挥潜能,把考试作为查漏补缺和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3. 应用性

编制试卷要全面体现数学课程的时代精神。体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提供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有用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 激励性

编制试卷时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精心策划试卷版面,设计插图。如“选择题”改为“快乐ABC”,“计算题”改为“小小神算手”,“应用题”改为“生活百花园”。还应在试卷最后设计几栏空行,写上“我的话”,“老师的话”,“家长的话”,用评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二)情境化、生活化的期末评价

传统的考试都是学生神情严肃地坐在考场上,安静认真做题,一场考试决定学生一学期的命运,让学生感到恐慌,因此要改变这种呆板单一的考试形式,创设情境化的考试氛围,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例如一年级数学考试可以这样设计:小小口算家、小小看图家、小小购物家、小小脑袋急转弯等。考场可以流动形式的,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地通过“20以内加减法”的检测。在数学测试活动中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家长参与期末评价

以往的期末考评是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参与,缺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末评价。因此,在新课改之后,要通过家长会这种形式,来调动家长积极参与,进行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构建家长、老师、学生三方面参与的期末考评形式。

五、期末评价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