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小说范文

时间:2023-03-24 00:4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孽子小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孽子小说

篇1

【关键词】《父与子》;人物形象;平民知识分子

《父与子》是十九世纪俄国抒情浪漫式启蒙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屠格涅夫借助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后的俄国贵族阶级和平民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两代人之间思想斗争和代际冲突的描述,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角度以启蒙家的知觉展现了俄罗斯贵族精英文化逐渐走向衰败的必然趋势。通过《父与子》这部小说,屠格涅夫为贵族阶级的历史使命终结唱出了一首悲壮的挽歌,同时将俄国社会前进的希望寄托在了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新一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身上。巴扎罗夫形象的成功塑造,成就了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人物形象体系的贡献。

文学研究中常把具有共性的人物形象划为一类进行研究,通过对特定历史时代文化语境、历史任务类型和社会意识移异的研究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演进。在屠格涅夫创作《父与子》这部小说之前,俄罗斯文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由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创造的多余人形象。然而,随着俄国国内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贵族阶级作为早期的精英文化的代表已经不足以承担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多余人形象也相应的逐渐退出俄国文学的历史舞台。此时,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文学作品,都需要有新的人物形象来接过贵族知识分子手中的接力棒,重新引领俄国社会走向前进。屠格涅夫正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才在《父与子》中率先塑造了巴扎罗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背景的新一代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家形象。

尽管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之前已经尝试过塑造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例如《前夜》中的英沙洛夫就是一名保加利亚平民启蒙主义者。屠格涅夫通过英沙洛夫的形象,呼唤来自平民民主主义出身的俄罗斯自己的“英沙洛夫”。由此,诞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形象。

巴扎罗夫是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俄罗斯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农奴制改革时期俄国社会当之无愧的“新人”形象。尽管屠格涅夫并未详细叙述巴扎罗夫的生平,但从作者对他的出身介绍和肖像刻画中,同样能看出巴扎罗夫身上鲜明的平民知识分子痕迹。巴扎罗夫出身平凡,祖父是曾充当过礼拜堂杂役的农民,父亲是农村穷医生,然而,尽管生活在贵族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俄国,他却从未抱怨过自己的平民出身,甚至引以为豪,公开宣布从不避讳。此外,作者还为巴扎罗夫刻画了一幅生动鲜明的平民新人的肖像:瘦而长的脸,宽广的前额,丘平下尖的鼻子,绿色的大眼睛,淡茶色的连鬃胡子,一个安静的微笑使他的脸显得有生气,而且显出他的自信心和聪明来。他说起话来“懒洋洋地,可是声音响亮”,他的脚步“坚定、快速、勇敢”,他的又长又密的深黄色头发盖不住他隆起的头骨。他穿着朴素,语言平凡自然,常把谚语俗语挂在嘴边,充满了民间的乡土气息。通过对巴扎罗夫肖像的简单刻画,屠格涅夫塑造出一位不同于以往贵族精英的崭新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巴扎罗夫首先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充满自信,生气勃勃,具有锐利的批判眼光。他从不屈从于权威,蔑视贵族阶级的特权、腐化和堕落。在与“父辈”贵族地主老爷巴维尔・基尔沙洛夫的论战中,他始终确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富有自主的人格和评判标准,展现了年轻一代独立思考的处世态度和奋勇直前的斗争精神。在理论上,巴扎罗夫坚决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他不相信上帝,否认宗教,始终坚持无神论。他笃信科学的力量,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一切事物。他崇尚自然科学的崇高地位,试图以科学实践向俄国社会宣布:俄国的发展要靠科学强国的路线。正是这样一种崭新的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奠定了巴扎罗夫作为民主主义启蒙家的思想基石。

巴扎罗夫与以往多余人形象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他既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更注重行动和实践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扎罗夫可以算是行动的巨人。他抨击贵族阶级的泛泛空谈,自己首先从小事做起。他具有实践能力,注重自然科学研究。热爱工作是巴扎罗夫作为平民知识分子区别于贵族地主阶级的鲜明特征。当他来到基尔沙洛夫庄园度假后,马上就开始工作:采集植物标本,从事解剖,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一架显微镜一用就是几个钟头。巴扎罗夫用亲身行动毫不掩饰的表达着对成天无所事事的贵族地主的鄙视。同时,巴扎罗夫的行动还很有价值取舍标准:“凡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事情,我们就依据它行动。”他的行动目标也很明确:首先将地面打扫干净,为未来打扫地盘。知行统一的巴扎罗夫赋予了新一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不同于以往多余人形象的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平民知识分子们勇于肩负启蒙家历史使命的决心和勇气。

巴扎罗夫还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虚无主义者。小说中屠格涅夫把巴扎罗夫描绘成“完全、彻底的否定”的坚定维护着。巴扎罗夫将人类所有历史遗产――包括音乐、艺术、文化――都置于虚无主义的框架内,他激烈的否定现存的一切制度,包括专制制度、农奴制度和宗法制度。他否认一切历史文化传承。地主老爷尼古拉・基尔沙洛夫“富有情感地”拉着大提琴,吟诵着普希金的诗歌,这一切在巴扎罗夫眼中都是荒诞可笑的。按照他的观点,拉斐尔“不值一个钱”,而俄国的艺术家比拉斐尔也好不到哪去。他否认爱情、友情等一切情感,认为一切人所谓的精神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同样构造的大脑、脾脏、心和肺”。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思想,明显受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实证主义在俄国传播的影响,同时与他自身过度崇尚自然科学也是密不可分的,代表了当时平民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的典型世界观和价值观。

巴扎罗夫形象的塑造与屠格涅夫的思想矛盾是紧密相连的。农奴制改革后的屠格涅夫,对贵族地主阶级的衰败趋势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是他对新一代平民民主主义者能否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仍然充满矛盾。一方面,屠格涅夫在平民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了俄国新生力量的崛起,因此他强烈呼唤俄国平民民主主义者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屠格涅夫清楚的看到平民知识分子身上的缺陷,他对这些新生力量能否承担社会历史使命又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尽管平民知识分子们都出身于平民社会,但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社会生活,从未深入过俄罗斯人民的内心。在屠格涅夫看来,启蒙思想家必须和俄罗斯人民、俄罗斯乡土和俄罗斯文化紧密相联,脱离俄罗斯人民的变革是很难成功的。然而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们在崇尚民主与理性的同时,却总是脱离了俄罗斯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这导致屠格涅夫对这些新生力量今后的发展道路充满了矛盾和担忧。小说最后巴扎罗夫的离世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屠格涅夫的心理矛盾,他无法为平民民主主义革命者们指明一条确切的前进道路,也无法将俄国社会进步的责任放心的寄托在他们肩上。

【参考文献】

[1]屠格涅夫,丽尼,巴金,译. 前夜・父与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2

《80后的自画像》黄伟芳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9.80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

本书作者主要从职场、婚恋、创业、作家、明星、承重等九个方面入手,探讨持续“发烧”的社会热点话题,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爱尚书库:

《爱情的肖像》(美)哈伯德 著 苏世军 译金城出版社 ¥35.00

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激励过无数人的西方情感经典,透过欧美文明史上的伟大人物,如但丁、巴尔扎克、史蒂文森等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历,解析全人类的精神奥义和情感真谛;这是一本适合所有想要获得真爱、体验幸福的人阅读的爱情传奇,也是一本透析人类情感价值、充满文学意蕴的情感讲义。自从在西方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赞誉,被称为人类情感史上的“划时代著作”。

《孽子》白先勇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25.00

那一种爱,不敢说出口――华文世界最经典的同性恋小说,白先勇先生唯一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民国六十三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主人公李青因与同学发生暧昧行为被学校记大过开除。从被一直期盼他报考军校的老兵父亲赶出家门开始,这名边缘少年如何在历经母亲、弟弟亡故、被家庭与学校放逐,乃至于无意中进入“新公园”莲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认识许多相互扶持的好友并与周遭人物开展一连串追寻情感寄托之处的心路历程。白先勇把深刻的同情与怜悯给予了这些黑暗中的孩子,给小说涂上了一抹人性的光辉。

《隐秘盛开》蒋韵 著作家出版社 ¥26.00

《隐秘盛开》描述了一场漫长、无望而又震撼人心的暗恋。女主人公看似普通,其实却是一个世间稀有的爱的天才。贞洁而重若千斤的爱,在心中隐秘盛开,穿越时空二十年而不减分毫,自愿坠入深渊,永不超生。“爱,也许从来都和被爱者无关,爱永远是一个人的事。”

篇3

性苦恼?性别苦恼?

或许,探索性秘密的第一步莫过于了解自己的身体,但少年林祖状却在这第一步便遇到了麻烦。《爱情灵药》(2002)里,光良饰演的林祖状是个成绩优异的少年,可他的生活却充满苦恼,因为他的生殖器要比别人的大好多。为此,他不敢游泳,不敢和同学一起小便,没有朋友,甚至不想活了。为了找到活下去的勇气,才国小三年级的祖状满世界去买A书,只为看看自己和别人究竟有什么不同。片中的祖状由身为天主教徒且素以清新形象示人的光良出演,再加上影片“17岁以下少年免入”的标签,让众多观众对本片充满了好奇,以为一定是台湾版的《美国派》,所以“限制级”恰恰成了吸引众多青年打破禁忌的诱因,最终本片成了台湾电影史上四大卖座电影之一。

素有怪才之称的导演苏照彬自然不会仅仅玩一次性噱头来吸引观众,他严肃地探讨着性与爱的问题。林祖状因为买A书认识了书店老板郑先生,郑先生非但给他看漫画A书解救他欲死的性命,还在他只对A书感冒不屑身边少女时挽救了他,从而让他找回暗恋自己多年的女孩和差点错失的爱情。影片中陈升饰演的郑先生成了祖状的性启蒙者,他虽自认给小孩看A书猪狗不如,最终目的却指向了纯洁的爱情,正如影片的英文名《BeterThanSex》所预示的,A书和性所唤醒的不过是一个少年对爱的欲望,就像性无能的郑先生为偷窥心不过是爱她的特别方式一样。

与祖状不同,《蓝色大门》(2002)里的孟克柔遇到的却是性别上的苦恼,她不爱男生,只爱女生。为了解除这种苦恼,她在墙上写下“我是女生,我爱男生”,通过同喝一瓶水与体育老师间接“接吻”,甚至尝试通过与男孩小世交往来转化对女孩的兴趣。现实生活中,孟克柔的苦恼恰是导演易智言的苦恼,本片的出世则宣告了他的出柜。与本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少年不戴花》(2007)则讲了男孩版孟克柔的故事,少年阿宽被哥们阿诚爱上,但他一直没勇气正视阿诚的爱,尽管他在心里也爱着阿诚。有趣的是影片用头发的弯与直暗示着阿宽面对性别身份的纠结(同志还是直男),他的头发是自来卷,他却一直希望直发示人,所以每天上学前他都要用夹板弄直头发,由此可知,阿宽在面对他的性取向时时充满了顾虑。这里,孟克柔与阿宽的苦恼恰恰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台湾社会的开化程度不够高,对同志群体的宽容度有限。

消费性(别)文化

与世界很多地区一样,台湾的同志文化从潜流暗涌到浮出水面经历了重重困难,如今同志文化可以光明正大地摆在桌面探讨,既归功于2003年以来的台湾同志大游行,又归功于文学家和导演们的不断探索。早在六七十年代,有着同志身份的作家白先勇便大胆创作了《月梦》《青春》等同志小说,朱天文的《荒人手记》、朱天心的《春风蝴蝶之事》、邱妙津的《鳄鱼手记》等也都在文学上对同志文化做了大胆探索;八十年代后期,白先勇的《孤恋花》《孽子》两部同志小说先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自此,台湾的同性电影一发不可收拾。

经历了前辈们的一番试水之后,电影中的同志们终于不用再遮遮掩掩瞻前顾后了,他们可以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故事。2004年电影《杀人计划》就不再纠结于女主的拉拉身份了,而是在承认蕾丝情结的基础上大大方方讲了两个女孩之间的暧昧故事。少女小珍个性闭塞相貌平凡,与阳光美丽的小晴是形影不离的姐妹,小珍深深爱着小晴,非但上学放学与她在一起,吃饭睡觉都不愿分开。小珍视小晴为惟一,小晴身边除了小珍之外则环绕了大把的少男少女。整部电影都在讲小珍如何吃醋,导演翟友宁以男女朋友的模式看待两个女孩间的情感关系,将小珍患得患失的微妙情绪讲述得细腻至极。如此细腻,不知情的观众一定以为导演是多愁善感的女孩呢,其实他是个年过四十的大老爷们,只是向来善于捕捉小女生间的微妙情感,这个在他导演的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就可见一斑。

除了像《杀人计划》一样大方讲述同志的故事,还有很多电影则干脆大方到将同性文化变成消费品。《盛夏光年》(2006)讲述了两男一女间的爱情纠葛,少年康正行爱着哥们余守恒,余守恒则爱着少女慧嘉。这种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后来在《女朋友男朋友》(2012)中更是发扬光大,且更加复杂,变成了他1爱他2,他2爱她,她爱他1的三角环形关系。同样发扬光大的还有此类同性电影中的“春光乍泄”癖,《盛夏光年》里大胆上演了两个男孩的激情戏,将美少男的身体作为视觉消费的一种,《女朋友男朋友》更是以桂纶镁裸背、张孝全作为卖点。如果说以往电影男女间的激情戏是吸引观众的噱头的话,此时,男孩身体的、女孩之间的情愫则成了更加诱人的标签,比如《刺青》(2007)就靠杨丞琳与梁洛施的暧昧激情戏吸引了大量观众。自此,台湾青春片进入了一个消费同性文化的时代,几乎无片不腐,比如《渺渺》《爱丽丝的镜子》《乱青春》等。

同志们的理想国

如果说上文列举的众多影片中同性元素只是文化消费的一种的话,另一种影片中创作者却在严肃地探讨着同志的生存问题。1986年虞戡平导演的《孽子》是台湾第二部同性恋电影,在尚未解严民风未开的时代,影片大胆地为同志们建立了一个理想国。片中的“杨妈”是个老同性恋者,他虽是男儿身,却多女儿情,好心收留了众多被家庭和社会排斥的青年同志,孩子们在他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杨妈”则真的像妈妈一样给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舍得跟他们要房租,为他们留饭,为他们提供工作,呵护他们的精神情感……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十分讲究,每当表现外界对这些青年同志的排斥与歧视时,经常夹杂着冷风冷雨,影调灰冷,让人望而生寒。但在表现“杨妈”的理想国时就充满了暖黄的色彩和欢欣的调子,几经对比,“杨妈”创设的理想国就更加温暖可贵了。后来,大胆出柜的同志导演周美玲在其《艳光四射歌舞团》(2004)中一样建立了同志的理想国,那就是“妈妈”带领下四处流浪的“艳光四射歌舞团”。每当夜幕降临,男孩们便可以打扮成美艳的皇后,在灯红酒绿下寻找爱与被爱的权力,那里,是他们生命惟一的慰藉。

虽然虞戡平与周美玲都为同志们建立了理想国,却难掩其悲观之情,理想国之所以温暖,恰恰证明了社会不够宽容。可是对于新生代女导演陈映容来说,事情就乐观多了。在电影《十七岁的天空》(2004)中,初出茅庐的陈映容全然不顾外部世界的纷扰,为同志们打造了一个纯粹的乌托邦:全片均由男性出演,没有一位女性角色。在这个乌托邦里,几乎人人都是同志,我们既可以看到老年同志们温馨地牵手过马路,也可以看到主角优质周天财如何在同志世界寻觅梦中情人,还可以看到2003年现实社会中的同志大游行(纪录片片段),包括在台北闻名的同志酒吧FUNKY。全片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周天财在台北都会寻找爱人的过程,在一家知名的同志酒吧里,小周与优质型男白铁男互相心仪,但小周因听说铁男花心便打消念头,此后他对铁男一直念念不忘,直到最后,经历了种种误会与澄清,经过朋友们的帮忙,两个心心相映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篇4

[关键词]《洛神赋》曹植 理想之神 对话

一、历代对《洛神赋》的诠解

《洛神赋》序曰:“黄初三年,余从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表面看来这是一则人神相与的奇遇,但是它的涵义绝不仅仅在此。“洛神”作为一个美人的象征性的符号,是很难确指的。正如索绪尔所认为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正是“因为符号是任意的,所以总要受历史的影响。某个施指与某个所指在具体时间内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暂时的。”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无论是能指还是所指,都缺乏固定的、基本的、能够保持一致的内核。《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是运用象征的笔法刻画的,而这种符号所象征的意义无法确指,从而使历代对《洛神赋》的理解有多种诠释。

一种观点是“感甄”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李善注《文选》“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辍辕,少时许,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管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这种观点在唐代颇为流行。李商隐在其《无题》诗也有“宓妃留枕魏王才”的诗句。直到近代郭沫若还认为此观点有道理,认为“子建要思慕甄后,以甄后为他《洛神赋》的模特儿,我看也是情理中的事”。

第二种观点是“寄心君王”说。清人何焯认为“植既不得于君,因济洛川作为此赋。托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自好事者造为感甄无稽之说,萧统遂类分入于情赋,于是曹植几为名教罪人,而后世大儒如朱子者,亦不加察于众恶之余,以附之楚人之辞之后,为尤可悲者。不揆狂简,稍微发明其义,盖孤臣孽子所以操心而虑患耳。”朱乾也说:‘《洛神》一赋,乃其悲君臣之道否,哀骨肉之分离,托为人神永绝之辞,潜处太阴,寄心君王,贞女之死靡他,忠臣有死无二之志,小说家附会感甄,李善不知而误采之。”丁晏《曹集诠评》也采纳这种说法“序明云拟宋玉神女为赋,寄心君王,托之宓妃,洛神犹屈宋之志也。而俗说乃诬为感甄,岂不谬哉!”这类寄心君王的观点,是在反驳感甄说的荒谬之同时提出其主张的,看起来要比感甄说更接近文章的主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洛神赋》的主旨又有新的见解,主要以洛神象征曹植之理想,可以称为理想象征说。张亚新认为:“洛神应是作者政治理想、人生抱负的寄托或化身,是作者‘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境界的形象化。”张文勋以为:“作者写的是爱情主题,歌颂了一位理想中的美丽的女性形象,大胆抒发了作者对这位想象中的妇女的爱慕之情”,至于说“在爱情主题后面,是否还寄托了作者对于事业和理想的追求昵?应该是有的”,最后总结为“洛神是理想的象征,这理想,可以是美的理想、爱的理想,也可能是事业的理想,生活的理想。可惜这些理想都和洛神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给人留下的只是惋惜帐惘,冥思遐想。从这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曹植藉这篇赋以寄托自己的种种失意情怀,说它是苦闷的象征,也是可以理解的。”徐公持也认为“洛神是理想的化身,这篇赋表现了作者在受着迫害、壮志不伸的条件下,仍然有所追求的精神。”

另外,还有哀愁说。这种观点认为哀愁是全文的主旨,也就是说全文渲染的是一种情绪,认为“此种言有终而意无尽的哀凄悲怨,正是《洛神赋》能够摇撼人心的魅力所在”,以徐公持在《魏晋文学史》中的观点为代表。在《魏晋文学史》中徐公持修正了自己早先的看法,认为:“哀愁就是它的主旨”。而哀愁的源头是“曹植的现实遭际”。文中的“君王是哀愁之王,洛神既是美丽之神。也是哀愁之神。二位人物的哀愁又融为一体。成为无法消解的情绪症结”。

二、《洛神赋》的另一种阐释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真理是不存在的,不论是何种解释,他们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加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周游戏一样,其存在方式都是自我表现,“‘表现’就必须被承认为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应由表现感念是从游戏概念中推导出的这一事实做准备,因为自我表现是游戏的真正本质――因此也就是艺术作品的真正本质。所进行的游戏就是通过其表现与观赏者对话,并且因此,观赏者不管其与游戏者的一切间距而成为游戏的组成部分”。观赏者是游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读者也是艺术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洛神赋》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能够一代又一代打动读者的心,正是由于它的象征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解读空间。不同的读者因为自己的前理解不同因而能读出不同的内涵,它的多义性恰恰又证明了它的可读性,从而在这种互动中展示着它恒久的魅力。那么,论者作为读者又从中读出了什么?与第三种观点有些类似,认为洛神是理想的象征。但是,和此观点有所不同,认为整篇文章是曹植和其理想之神的对话,或者可以讲是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对话。

赋中写到:从京城归东藩的途中,日既西颓。车殆马烦,在洛川一带休息。忽然精移思散,睹一丽人,在岩之畔:

其行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浓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若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乘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相应图。

从屈原《离骚》开始,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美人经常有象征的涵义。《离骚》中的美人意象是变化的不确指的。如前部分的“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其中的“美人”、“蛾眉”指的是有才华的自己而在后一部分中的“求女”,其寓意历代多达+种解释。当代学者周建忠曾作过详细归纳,分别是求贤臣、求贤君、求贤妃、求君臣、求理想(女指理想人物和理想事物)、求爱情、艺术虚构说、求知音、求楚后、求女杰。

论者以为这个美到无以复加的洛神正是曹植心中完美的理想之神。曹植是一个积极的人,一生都充满了浓烈的政治热情。虽然他遭到了人生的种种打击,但是他一生都为“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努力,所以他的散文中处处 流露出对理想的向往,无论是少年气盛、还是坎坷人生,都不曾让他放弃。那理想是他心中恒常的指示灯,而他不断发生变化的散文中的心情、甚至散文的形式,都是围绕着这一恒常的目标展开。

自从黄初年问,文帝即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名为就国、实无异于放逐。据史书记载“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义,临国无会通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世人皆思为王侯而不能得,而曹氏王侯则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这一违反常情的选择,暴露了这些藩王所遭受到的待遇。藩王的境况已经很差,“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弱,大数不过二百人”,而曹植又因为“前过,事事复减半”。但是物质上的困窘算不了什么,更沉重的是精神上的受挫。黄初四年,曹植与曹彰、曹彪一同朝京师。在洛阳。欲见曹丕而遭拒绝,兄弟曹彰又突然逝去。本欲与曹彪同道归藩国,又被“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赠白马王彪序》)的借口而制止。这次朝京师曹植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他对自己“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开始怀疑,《洛神赋》正是用象征的手法抒写在独自归国的路上与理想之神的一次深入的交流、灵魂的对话。

赋中他与洛神的交往,正是他和理想之神的对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玮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G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审礼防以自恃。

曹植希望追寻到理想,理想之神的美好让他振动,但是,他又害怕最终被理想之神欺骗。就像郑交甫被神女抛弃一样,所以,他对理想之神持着一种犹豫、狐疑的态度。而理想之神对他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她徒倚彷徨,将飞而未翔。

曹植则又一次为理想之神的美好内蕴打动:

体讯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理想之神在彷徨之后终不忍将他的主人舍去: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世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虽然人神道殊,盛年莫当,但是我心将长寄于君王。此处的“君王”当是主人的涵义,理想之神将曹植称为君王是有道理的。理想是人的精神状态,它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所以人本身是其精神(包括理想)的主人,没有人的存在理想也将失去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