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7 13:2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南郭先生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南郭先生的故事

篇1

南郭先生溜到出城市后非常闷闷不乐,刚刮起狂风又下暴雨,便逃到附近的一间破庙里。他边抖走身上的水珠,边心想:“哎,真想不到这么快就露出马脚啦。但是,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没有一技之长呀!”可能是太累的关系吧,说着,说着,便睡着了。第二天清晨,一声鸡鸣把南郭先生从梦中叫醒。他揉揉眼睛,打点好一切便出发回乡。正当你踏出破庙的第一步,一只小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只是刚学飞的小鸟,翅膀还没长大,不能飞,所以掉在地下。南郭先生刚想把它捡起,放回树,不料那只小鸟却啄了他一下,好像在说:“我不用你帮,我要学一技之长,我要飞!”终于,那只小鸟可以飞回树上了。南郭先生觉悟了,他决定学好等将来再回皇宫吹竽给齐文王听。

所以,他回到家乡后,把赚回来的银两交给了妻子,便二话不说就到各处寻找吹竽高手,拜师学艺。

时间一眨眼就快过了三年。南郭先生还没找到“师父”,正在上“云道观”找。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上到“云道观”。他找到了隐居多年的“白须”师父,向他拜师学艺。“白须”说:“学竽非一日之成,要苦练皆可成。”南郭先生为了学成一技之长,毫不犹豫答应了。可是好景不长。南郭先生本对音律一窍不通,已经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学会。但是,如今南郭先生却不能掌握“放洞”他是有点小聪明的把七个音阶刻在竽旁,再进行苦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日。无信纸是严寒还是炎暑,他都苦练。可是,人的手指被冻僵了。他泄气了,心想“一技之长?没有也无所谓,还不照样过?”当你想回那只小学飞黄腾达时候,重新鼓起勇气学。

终于,他学成了竽,得到齐文王的庞爱。

篇2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补白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64-02

【作者简介】董金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江苏盐城,224000)教师,高级教师。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S多课文往往会留置一些“空白”,给师生无穷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的空白和生发点,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想象补白,扩充内容,丰富情节,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文本情感意蕴。对此,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略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在标点符号处想象补白,激活文本,体会悠悠韵味。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小小标点,看似毫不起眼,有时却胜过千言万语,能够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在有些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很有意味的标点符号,从而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标点符号,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反复揣摩,填补空白,激活文本,体会悠悠韵味。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语言文字背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笔者以标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涌动思维,巧妙补白。首先,笔者出示句子:“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添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一说理由。有些学生是这样添加的:“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他们认为感叹号可以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使情感更加强烈;还有些学生这样添加:“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他们认为感叹号可以突出强烈的情感,省略号可以让人回味无穷,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总结道:“同学们,你们的理解很到位,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的情感强度确实不同,本文作者用了‘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用如此平凡的逗号和句号,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爱的真谛:真爱或许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但却真真切切,感人至深。

2.在关键词语处想象补白,体会深意,感悟绵绵意蕴。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准确,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蕴,浸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涵意蕴,巧抓重点或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想象补白,领悟深意,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中的绵绵意蕴。

如,苏教版三下《荷花》一文写道“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一个“冒”字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生命活力,而且写出了白荷花的美丽可爱。在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冒”字,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冒”字,细细品味、深入领会作者用词的匠心独具,然后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补白:如果你是一朵白荷花,你那么急切,那么兴奋,那么争先恐后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后,最想做什么?

生1:我想出来透透气,呼吸新鲜空气。

生2:我想出来向人们展示美丽的舞姿。

生3:我想出来和蜻蜓、小鱼、小鸟打招呼,聊聊天,交流下感情。

生4:我想出来把我的快乐和幸福分享给小伙伴们。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倘若你是正在观赏荷花的游客,面对一池美丽迷人的荷花,此时此刻,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生1:荷花姐姐,你们朵朵都是花仙子,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但你们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是我学习的榜样。

生2:你们似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着洁白的长裙在绿色的地毯上优雅地舞动着,多么超尘脱俗,令人陶醉啊。

生3:荷花姐姐,你们一身都是宝,你们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自然,献给了人间,你们太伟大了!

这样,通过在关键词语处想象补白,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又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结尾拓展处想象补白,飞扬思绪,品味袅袅余音。

教材中,很多课文往往会在结尾处戛然而止,留下开放性的结局,让人意犹未尽,浮想联翩。此时,教师应把握契机,抓住文本结尾处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空间,补写故事,扩充情节,填补空白,品味袅袅余音,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苏教版二上《小鹰学飞》一文,其结尾这样写道:“小鹰抬头看到,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于是,笔者顺势而导:“当小鹰抬头看到白云上的几只鹰在盘旋时,你认为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请结合课文情节,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拓展文本内容。有学生这样写道:小鹰抬头看到,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小鹰心想: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要苦练技术,飞得更高更快,超过他们。于是,小鹰开始起早贪黑,一遍遍地练习飞行,练习盘旋,不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还是寒风凛冽,烈日炎炎,小鹰每天都坚持勤学苦练。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小鹰的飞行技术越来越厉害,小鹰逐渐蜕变成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小鹰的故事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又如,苏教版五上《成语故事――滥竽充数》一文在“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中戛然而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巧抓这一生发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拓展延伸,想象补白:那么,后来南郭先生又将有着怎样的命运呢?学生创造了很多种不同命运的南郭先生:第一种,南郭先生趁着月黑风高逃出皇城后,回到家乡,恶习难改,继续在乡里组织的乐队中滥竽充数,岂料有一天秘密被人发现,南郭先生被赶出家乡,流落街头,积郁成疾。第二种,南郭先生逃回家中后,一直闷闷不乐,过了几天他悟出一个道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终究会失败,于是他下定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拜师苦练吹竽,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后,南郭先生成了吹竽能手,远近闻名,被齐跚虢皇宫,封为宫廷乐师团中的首席。第三种,南郭先生出逃后过了一段东躲的日子,由于没有真本事,只能混吃混喝,结果被很多人看不起,南郭先生顿时醒悟,决定痛改前非,不再滥竽充数,于是苦学吹竽,终有所成,他回到家乡,创办了一所吹竽学校,培养出很多吹竽人才,南郭先生闻名遐迩,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篇3

一个吹竽的人在演奏时,辨清是那么放松,那么愉快。而南郭先生却低着头,鼓着他那空虚的腮帮,那颤抖的手指总是按不住竽眼,他的心里很慌张,这,就是滥竽充数。

如今的我们不也是这样吗?有许多人明明不会还要去装懂,去滥竽充数!也许,你也很害怕会被抛弃;你会害怕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某个角落哭泣;你更害怕快乐的时光会从此停止。那不正如慌张逃走的南郭先生吗?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会在行家里,总有一天会暴露,会显出原形。

有些人为了遮蔽自己的无能,总那一些理由遮蔽自己。但你要知道,再多的理由也遮蔽不住你那肮脏的灵魂,它是你的心灵,是你的良心,是你活着的唯一理由。一定不要学南郭先生,你要带着善良纯洁的灵魂向未来走去。在那条宽广、明亮的未来道路上,你一定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你一定要记住,只有真才实学人才才能站得正、走得远……

篇4

融合于矛盾冲突的故事

儿童喜欢寓言,因为它短小精悍,虚构的故事,夸张的情节往往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比如《鹬蚌相争》中“啄”与“夹”形成的“争”,“放”与“不放”形成的“斗”;《自相矛盾》中“锐利”与“牢固”形成的“矛盾”;《狐狸和葡萄》中“想吃”与“吃不到”形成的“酸”……这样的矛盾冲突极具夸张地呈现于儿童面前,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磁场,吸引儿童走进故事中,让他们在哈哈大笑中获得故事的情趣体验。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儿童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和故事角色进行比照,进行评判,从而获得寓言的理趣感染。

教学《鹬蚌相争》,我抓住“争”这个矛盾冲突诱导儿童进入故事:1.用“谁与谁争,怎么争”引导儿童初步感知故事内容;2.以“它们凭什么争?争得怎么样?”来感受鹬和蚌紧抓住对方弱点却无视自身不足而产生的相持;3.以“如果你是鹬或者蚌,你们还会怎么争”进行想象说话,充分感受鹬和蚌各自的角色性格,体会鹬和蚌各自的心理活动;4.以“争的结果怎样”“你们还会再争吗”来引导儿童对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学会自我的内省。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角色扮演”还原故事情境,让儿童进入一个真实的故事场域,通过层次丰富的分角色朗读、表演、想象说话等方式生成故事的矛盾,并让这种冲突愈演愈烈,最后,让所有儿童都形成一种破解矛盾的期待。这样,在矛盾的生成和破解中,儿童不仅感受这故事的情趣,也在感受故事的理趣。

融合于张力十足的语言

儿童喜欢寓言,还因为它的语言十分生活化,形象化,张力十足。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这是《鹬蚌相争》中鹬蚌的那番对话,这样一比较,我们马上会发现,鹬和蚌都是说话的高手,都很会抓住对方的弱点来威胁来逼迫,能够让我们一读就感受到鹬和蚌都是那样的气势汹汹,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于是,两个失去理智,又几近无赖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这段对话又是那样生活化,我们似曾相识于儿童间的口角,读来富有趣味,令人莞尔。

再比如《螳螂捕蝉》中那段描写:

蝉方奋翼悲鸣,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也,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只黄雀在后,举起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把原文进行了重新排列,我们马上能找到一个极富形象感的词语“欲”。一切贪婪而不顾后患的行为皆因“欲”而生,贪“欲”会导致人生的失败乃至生命的结束。一个“欲”不仅让我们想象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让我们读懂了作者鲜明的立场。

所以,在寓言教学中,我们要关注那些张力十足的语言,引导儿童在诵读、想象、仿写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感受其中的幽默、讽刺,就会生出许多的情趣来。抓住《螳螂捕蝉》中的这个“欲”,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教学:1.理解“欲”的意思,给“欲”组组词;2.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少年的“欲”分别是什么?读一读,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人物,你心里在想什么?3.“欲”给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带来什么?4.作为一个旁观者,你要怎么提醒故事中的人物?

“欲”字极富想象力:蝉、螳螂、黄雀看到“清露”“蝉”“螳螂”时那种贪婪的神情、动作、心理都在儿童的想象中不断立体化,不断丰满;“欲”字也极富感彩:儿童在描述、想象说话、作为旁观者提醒的铺陈中不断强化关于“欲”的情感判断――贪前之利,就会隐伏后患。教学中抓住了这个“欲”就能使得儿童的学习情趣盎然,理趣天成。

融合于简单和婉的哲理

儿童喜欢寓言,还因为寓言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和思辨空间,可以满足儿童自由探索的天性。

区别于说理文,寓言故事中的理简单而不直白,和婉而不艰涩;寓言故事中的理蕴含在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中、矛盾冲突的生成和破解中。《守株待兔》的理蕴含在坚持等待却一无所获的遗憾中,《揠苗助长》的理蕴含在辛苦劳作却适得其反的困惑中,《掩耳盗铃》的理蕴含在掩住耳朵却掩不住声音的可笑中……这种和婉的说理方式就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对人物、对情节的辩一辩、议一议、说一说,获得对寓理的感受和深入思考,从而让情趣理趣有机相融,让儿童在一种欢乐的体验后获得启迪。

《滥竽充数》的寓理教学,我是这样展开的:1.以“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为题让儿童续编故事,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儿童说说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或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或固态复萌,继续招摇撞骗……2.追问: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更合理?你认为南郭先生会不会继续“滥竽充数”,能不能再成功地“滥竽充数”?3.如果你遇到南郭先生,你会怎样劝诫他?

因为给予了儿童一个多元开放的想象空间,所以,儿童一定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创编,来辨析。南郭先生的这个人物形象愈加丰满,“滥竽充数”的情节愈加生活化,儿童的思考也就愈加深入――“滥竽充数”是一种偶然,“不能充数”是一种必然。然后从故事本身走向生活,再走向普遍的哲理,儿童在会心一笑中领悟这个寓言故事的本质,从而获得更为积极愉悦的阅读体验。

篇5

一、延伸扩展

一般地说,教师上完课,学生就静静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此时,教师巧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我在总结全文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少年时期的闰土是天真可爱、聪明灵活、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三十年之后,闰土将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由于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有的学生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种瓜能手;有的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还有的说,他这样聪明,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时,我又启发他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能变成你们所想像的人吗?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从而想像,三十年后的闰土,由于受时建势力的束缚,将会变成一个愚昧的人;有的说,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土地,他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忙月,受人摆布等。究竟怎样呢?请大家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这样的结尾,将课内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二、回味思考

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

例如:《凡卡》的结尾,没有写出凡卡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省略号。在教学时,我提了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假如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接凡卡回去吗?凡卡的痛苦生活能改变吗?这些问题萦回在学生脑际,可使他们更深刻地去关心凡卡的命运。

又如:《滥竽充数》的结尾,故事虽已结束,但对故事的结果还有探讨、回味的余地。教师这时可引导学生:请同学们根据平时从书上、电视上看到过的有关内容和你的经验去推测,南郭先生后来会怎样做呢?于是学生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南郭先生本性不改,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了,就到别的国家去混了。也有的同学说,南郭先生后悔极了,他于是踏踏实实地在家里练起了吹竽。三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吹竽能手,来到了齐宣工面前,向齐宣王进行忏悔。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但学生通过讨论,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对故事情节。人物进行了分析评价。这样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领悟了文章的内涵。

三、欣赏品评

在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品评课文,感受课文的立意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可以让学生自由高声地朗读,或低声慢吟,领悟课文的神韵;可以由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例如:教学《松坊溪的冬天》,可以在阅读总结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平时松坊溪的美景图,再配上朗读录音教材,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在松坊溪的小石桥上,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小溪石、溪水以及溪中的倒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感受到南方高山地带小山村的美景;接着再出现第二幅图,画面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图,当看到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松坊溪时,你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后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

这样的结尾,运用多种手段,把语言形象、画面形象、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起来,使文、曲、意、情融为一体,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真正地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四、借鉴模仿

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形成,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读学说,从读学写,既是对本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强化,又为形成技能打下了基础。

例如:教学《庐山云雾》,在庐山云雾特点学完时,教师可出示以下说话练习:

篇6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寒假我读了<感恩父母>、<成语故事>这两本书,我十分喜欢<成语故事>,因为这本书看起来个性有意思,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语,有些成语的字我认识了,也学会用了,却不明白它们从何而来,比如"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这个寒假,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让我到成语故事里去寻找答案。

  带着疑问,我打开了书,哈哈,这下它们的来历我全明白了!我就说一下"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来历吧,古时候有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因为他养的猴子很贪食,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来教训猴子。

  一天,他对猴子说:"明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猴子听了发起怒来,他又说:"好吧,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听了,高兴得翻跟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老人变换了手法。

  "朝三暮四"的来历是不是很搞笑?够幽默搞笑吧!而且,看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成语,更了解了它们的来历。在今后的说话写作运用上都会有许多的帮忙,我今后做事必须要一心一意,不能朝三暮四。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最近大家读书了吗?我可是没有偷懒,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古生的一些故事,在故事中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成语,还帮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知识,书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最有趣的故事是班门弄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巧匠,姓公输名般,世称“鲁班”。

  鲁班发明很多东西,像钩拒、攻城使的云梯等等,连鲁班自己的家也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木匠拿着一把小斧子从鲁班家的门前路过,对门前的老人们说:“别看我这把斧子不起眼,但是,无论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子这么一敲,就能敲出非常好看的花型!”老人们根本不相信,觉得他太能吹牛。回答道:“就凭你这一个人,恐怕不行吧?”“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可是鲁班的徒弟呢!”老人们哈哈大笑,笑眯眯地说:“这就是鲁班的家呀!”小木匠听了,红着脸惭愧的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个谦虚的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就要向别人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大家也不要像书中的小木匠那样呀!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每篇都带有插图,十分吸引人,所以我十分喜欢看这本书,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之后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先大家一齐吹改成了一个一个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透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好好练习新学的歌,我回去没有好好准备,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齐唱的,老师不会发现的,但是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了几个同学起来单独唱,我被叫到了,结果我结结巴巴地没有唱出来,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滥竽充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期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先绿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黄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心急,凭自我的意愿去做事。

篇7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人们行动的力度和深度。没有思想就没有新课改,没有思想的新课改注定走不了多远,而且很可能要走向失败。

新课改应该有怎样的思想呢?简言之,就是说校长对课改的管理和指导要有自己的理念和观点,教师对课改的探索和实践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本刊本期特稿《用思想引领的课改》介绍了浏阳市社港中学的课改之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课改是怎样搞起来的?正如他们自己所总结的,“在农村学校搞新课程改革,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理念,只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课改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在我们学校,课改首先是一种理念,要为课堂注入源头活水,要为学生打造生命底色,要为教师营造发展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在新课改的实践和探索中获得精神和生命的成长。”诚哉斯言!

课改方兴未艾,探索永无穷期。只有思想才能引领课改的航向,只有创新才能铸就课改的灵魂。课改正在走向深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课改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课堂、学生、老师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个时候,会不会有南郭先生站在课改的旗子下滥竽充数呢?如果主事者把课改当政绩,盲目跟风,把别人的经验当范本,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参与者赶时髦,图热闹,把课堂当“秀”台,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那么,即使他课改的调子吹得再高,也不过是南郭先生的变种而已。

新课改的发展路径是科学的、理性的,课堂的变革不是剑拔弩张,而是亲切和谐,教师也不是力竭声嘶,而是优雅诗意,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思想,离不开深邃丰富的思想的引领。

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从哪里来呢?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课改不也是这样么,坐等和空想,都是无用的。踏踏实实的课改人,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要在思维和观念的碰撞、交锋和交流中,升华自己的理念。

思想的平庸是懒惰的借口。只有勤于实践,敢于探索的人,才能得到思想的眷顾和青睐。对校长来说,要成为课改的思想发动机,成为师生的精神导师,就要经常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校长对教师思想的引领,首先是工作作风的引领。校长的沉潜务实,必然带来教师的精研笃实,课改的思想和理念就在这样的校风和教风中发酵、孕育、生长。

篇8

关键词:少教多学;学习兴趣;导入;教学方法;质疑时机;竞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089-0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呢?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不管是洋思教学经验,杜郎口教学理念,还是邱学华的先学后教,其核心思想就是变“先教后学”为“以学论教,少教多学”。“少教多学”,简单理解就是减少教师的“教”,增加学生“学”。它强调把学生看成独立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有些教师很强调自己的“教”,力求把所讲的一切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学生在接受时用不着做深入的思考,学生深层次的智力活动不能参与其中。实际上,这样做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消化的东西,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为了达成“少教多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实践证明,它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学成果显著。

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尽量少教多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中,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我们一提起春,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一片新绿的美丽景色。一提起春,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用逼描绘春天美丽迷人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教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

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文体、不同特点的课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挖掘趣味因素,使学生觉得语文并不枯燥无味,而是富有情趣的。

如,教冰心的散文《笑》时,可根据这篇抒情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文笔清新秀丽等特点,重点让学生朗读。可采用集体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小组轮读。通过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内容。

三、抓住质疑时机,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质疑时机,引导学生谈看法、提见解,并对学生留下充分考虑的时间与空间。

如,教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议题:你认为南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思考,他们有的认为,南郭先生是一个靠吃大锅饭、混日子的人;有的认为,南郭先生是一个自知之明的人……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评价,是因为这一问题激发了想的思维,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四、运用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上适时地开展竞赛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习完诗歌单元后,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举行赛诗会。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我适时地在旁边“煽风点火”,双方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场出现了许多好诗、好句、好词,我翘起大拇指以示夸奖。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有的学生等不及点名,就站起来朗读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学生一起站起来竞相发言的情景。

五、精心设计结尾,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就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而好的课堂结束语,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篇9

【关键词】感悟生活快乐表达

每提起作文,学生就有恐惧感,总说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样写才好。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是在"造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使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一、 巧用媒体,诱导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斯多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改变过去把作文当作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写出更好的文章。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导致了作文空洞,描写欠生动、具体。多媒体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如过眼云烟的事物通过计算机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唤起其形象记忆。学生在写表扬稿时很多同学都是因为一个同学捡了一只铅笔交公或扶摔倒的同学的事进行大篇幅的表扬,难道更令人敬佩、更值得表扬的事就没有了吗?不是的。这时,我通过网络把学校电视台小记者拍录下来的校内,校外同学、老师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播放给大家看,同学们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兴趣也浓了。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课前,我了解到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是选择写狗的。(因为狗是家庭普通的宠物)为了改变这单一、枯燥的现象,当上课时,我把事先录制的动物短片通过网络播放给同学看,有动态的、静态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同学们看得眼也不眨,不时还发出"哗哗"的赞美声。全看过后,他们还可以点按鼠标,选定自己喜欢的动物再认真反复观察,原来打算写狗的同学都在屏幕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欲望。

二、 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依靠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与习作内容相应的情境。比如《凡卡》这篇课文的结尾非常含蓄,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阅读后,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实在的结尾。我们还利用这个"诱因"诱导学生去联想,勾起沉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童年的故事"。每人都有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丰富而动人的故事。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如:教学《滥竽充数》后,我以"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样"作为发散点,让学生大胆设想,有的说他到别国去混了,有的说他痛改前非,躲起来练功夫去了,有的说他改行经商去了……对学生的种种说法,我都给予肯定。最后,我让大家以南郭先生逃走后为题,把设想的结果具体写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也能做到下笔有言,且言之有物。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提高了。

三、 体验生活,乐于表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曾经有人说过:"隐去了太阳的天空是灰的,失去了水分的植物是枯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空的。"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房前屋后栽了竹子,乘凉时,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草地上,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悄悄地跟过去观察一下它那对美丽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态,它自由自在地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交警指挥,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

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四、 感悟生活,再现真情

学生拥有生活,并不一定能写出真情实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有的甚至是熟视无睹。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着眼,调动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以及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对环境事物、时令变化、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进行有条理地观察思考,及时地记录其颜色、气味、冷暖、态势等。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观察,全面认识和了解事物。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不断的思考提炼、加工整理,善于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充实、人物鲜活,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真实感人,富有新意。第四,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说真话、诉真情、写放胆文。只有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在求真中出新。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 秦锡纯

[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篇10

创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时,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面对一堂新课,要完成教学要求,努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保证质量,增强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求知的兴趣,开拓出他们丰富的思维空间,培养出他们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创新能力。这是一名教师应该追求并努力探索的奋斗目标。要做到这些,不惜突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精心设计导入语,激趣激疑,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问题情境,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

求知的过程,是不断认识事物的过程。问题的产生,是求知的基础和动力。在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精心准备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不太丰富的视野来认识事物,在教师的引导中学习,在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中学习。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思而有得,对课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创的评判。如讲《变色龙》这一课,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语:大自然是无奇不有的。有些弱小者为保全生命或适应生存会改变身体的颜色。你能说出哪些东西会变色?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兴趣就引出来了,纷纷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东西。我在肯东学生们的表现后,板书出《变色龙》三个字,然后指定学生讲解有关它的知识。“动物有会变色的,植物也有会变色的,那么人呢?”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我接着说:“人也会变色,不信请看俄国小说家契科夫的短文小说《变色龙》。”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既能保证好的课堂效果,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

其次,应该开拓学生的思路,打破单一的思维方式,重视发散求异,突破创新灵魂。

许多年来,学生们已经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这固然有其可取一面。但久而久之,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惰性,束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和避免的。对于一个人来讲,认识一个事物,必须从多方位、多角度来看。只有这样,认识才能准确,才能完全。从思维的本质属性来讲,思维既具有单向的特点,也具有多向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必须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思维环境,既让每一个学生既具有自己的特色,又促使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敏捷,思路能更宽广,创新才能更有源动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最为敏捷的发散性思维发展,使他们能从相同的一类对象迅速转变到另一类内容完全不同的对象上面;从一个物体能想到这个物体的许多侧面,把相同事物的不同的对象上面,或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对立丰的事物的不同本质认识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处对策来,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进框,不落套,不人云亦云,不邯郸学步。作为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突破常规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指导学生学《小议“滥竽充数”》一题时,经过启发和引导,有的学生认为“以假义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令人憎恨;还有的学生认为:“因为有齐宣王这样的人存在,才能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所以,应该从齐宣王身上挖掘根源”;还有的学生认为:“南郭先生应把握好时机,学好本领”,等等。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先分别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进行了分析,使得学生的文思开阔,新的立意增多。写作时择善而从之,得心应手。入《小议“班门弄斧”》、《逆境一定人才吗?》等诸如此类的写作题目,在拓展了学生们的思路之后,学生们普遍感到写作也并非难事,也从事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第三,激发想象力,创造活跃思维的环境,放飞创新翅膀,创作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