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说论语范文
时间:2023-04-06 03:5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于丹说论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郑思莹(1989.01-),女,山东淄博人,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摘要:丹纳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他提出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理论拓宽了艺术研究的领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三因素说”中的“时代因素”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很多契合与差异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的分析与比较,在比较诗学的视域下探讨二者的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理论。
关键词:丹纳;王国维;三因素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与丹纳“时代因素”理论的提出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提出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明确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提出最早根植于传统文论中的文变时序说与文体通变说,王国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集大成者。在他看来“一代”乃指一个朝代,“文学”则指文学体裁,文学体载繁盛的顺序也是不可逆的,至此王国维将纯文学体裁从传统的杂文学概念中提取出来,使文学具有了相对独立性,确立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学说。
(二)丹纳的“三因素说”中的“时代因素”
丹纳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艺术研究的外部因素,即种族、时代、环境的“三因素说”,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时代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交叉,主要指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而环境因素则主要指自然环境。他认为“精神气候”如造化一般播种不同的人,天才的出现也受制于此种“精神气候”,每一时代的“精神气候”是不同的,因此人的才干的种类也会跟着改变,“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精神状态会决定人们的气质,由于艺术家的感受比常人更敏锐,因此更容易受时代精神的影响,抓住时代的特征;时代精神还会决定艺术品的种类,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丹纳继承了西方文论中的模仿说,他说“艺术必然表现生活,无论什么时代,理想作品必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也就是说艺术要表现其所对应的时代生活。
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与“时代因素”理论的相似与相异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与“时代因素”理论的相似之处
1.时代精神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最早在晚明就已经具有时代精神的内涵,王国维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的,他在《人间词话之二十八》中写到,“叔本华曰:`抒情诗,少年之作也。叙事诗及戏曲,壮年之作也。'余谓:抒情诗,国民幼稚时代之作,叙事诗,国民盛壮时代之作也。”在之后,大量的西方文化与科学输入中国,王国维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想,早年热衷于追求新学,所以对于西方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了然于胸的,与叔本华所代表的传统西方文论相反,他认为抒情诗是国民幼稚时代之作,叙事诗是国民盛壮时代之作,这是据他自己作为清朝臣民的个人经验来说的。叔本华所指仅指个人,少年多热情感性,而壮年则深沉理智分别适宜于写抒情诗与叙事诗;王国维则指整个国民的幼稚时代与壮年时代,具有宏观的时代性。
丹纳“三因素说”中的“时代因素”很明确地提到了“时代精神”,他举例说:古希腊时期,人们的精神还没有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认为肉体自有一种庄严,重视肉体的美并积极锻炼,丹纳认为雕塑的各个细节都是深刻地反映着这种时代精神的,他认为古希腊雕塑没有眼珠没有表情的脸,人物安静的歇站式姿势能反映出古希腊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与王国维一样,他也认为时代精神也会引起文学体裁的变化。在丹纳看来,时代精神不仅对艺术有影响,而且对文学体裁也有莫大的影响作用,而这一点与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内涵是相同的。
2.重视外部研究
在韦勒克和沃伦所著的《文学理论》中,他们将文学研究划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外部研究主要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时代等的关系为切入点。很明显,丹纳的“三因素说”就是典型的外部研究。他从文学本身外的诸多因素来解释文学现象,甚至将其作为评价文学价值的因素,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其所做的研究为外部研究。
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也是从文学的外部因素进行论断,即从朝代这一因素为着眼点,考察社会环境对文学产生的外部作用。与丹纳相同的是,王国维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因而他与中国古代文论家多对文学进行内部研究有所不同,他转而开辟了别开生面的外部研究。比如他在写作《宋元戏曲史》时,就运用考据学和进化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朝代的作者数量及其地域分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种考证精神与丹纳所运用的实证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与“时代因素”理论的相异之处
与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的“文学”专指文学体裁不同,丹纳的“时代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更为广泛,除了文学体裁,主要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对文学家的影响,还有对作品中心人物的影响,文学风格的影响等。
丹纳认为“作品从属于时代精神与风俗”,在他看来,时代精神对文学家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时代形势对人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很大,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心人物。丹纳是秉承人物典型论的,人物典型论在亚理士多德处发端,之后的西方历代文论家都注重横向地探讨中心人物的普遍人性的共性与个性,丹纳则从纵向的时代的角度赋予人物以性格。
王国维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句论断中主要是集成前人的思想与说法,因此落入传统文论的思维,专指一个朝代有相应的文学体裁,从这一点上看,这与丹纳所认为的时代精神对文学相关的影响是不同的。
此外,较之于丹纳所做的众所公认的外部分析,王国维则在更深层次中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并不仅仅是文学的外部研究。王国维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的内部研究的传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注重文学体裁的演化过程,关注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说王国维进行文学、史学的研究是从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着手的,并不偏废,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二者并非是矛盾的双方,而是一体的两面,因此应综合而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可能的融通之处,二者具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各有不同的理论价值。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重视时代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都注重从文学的外部进行研究。二者的相异之处在于较之于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的“文学”主要指文体而言,丹纳所指的“时代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则更为宽泛,包括文体、文学家、文学作品、中心人物、文学风格等的影响;二者的相异之处还在于相较于丹纳纯粹的外部研究,王国维则在运用文学的外部研究的同时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通过比较这两种理论,能够看到它们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够对当代文论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意义。(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而在这之中,于丹《论语》之说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褒贬不一,其中不乏出于某些阴暗心理而投放的“生化核武”。但不论演员演技如何,终归还是混了个脸熟,这不能说是件无益于学术的事。如同“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做法已使纯粹的学术处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之地,总要有媒妁之言才能有所婚姻吧,我想于丹最起码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媒婆”。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相对于其他男性学者的刚健狷狂,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即图书版《于丹〈论语〉心得》[1]也以60万册的惊人首印出版问世,超过了《易中天品三国》[2]的55万册首印量。观众评价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登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后有纪连海、阎崇年,而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以《论语》系列再次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大学教授。曾经最早接受“百家讲坛”是从金正昆、阎崇年开始,印象很深。后来又推出很多“续貂”之作,不免驳杂。但于丹已悄然用《论语》成功争取为“百家讲坛”的全新商标,而她也已经以“新人”的姿态一夜成名,荣登学术界“当家花旦”。不论其初衷是怎样设计的,整个过程有否享受折扣或VIP服务,可她已经在此次购物中获得很多超值赠品了。至于于丹所讲《论语》的新内容,确是起到了酷似“文化下移”的作用,让识字的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了有一部古书叫《论语》,有位老者叫孔子。从这一点看来,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把自己多年的库存成功出售且供不应求。那些靠推销知识为生的人,通过于丹知道了:原来《论语》还能这么推销。其实,即使是一位学术工作者(简称学者),也不会在讲大道理时有所创新,这其实很正常,除了有些人在滥竽充数地搞什么歪说、斜说、正说、反说、麻辣、水煮。有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却落得个“学术畸形儿”。但倘若能因地制宜地根据经典的具体情况,在每篇之后皆附上时代的新注脚,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诠释经典的模式和理念,使其旧貌换新颜,即使 “换汤不换药”,无疑也是一种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分七大部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人生之道。各章独立成篇,衔接有道,育人于无形。书中的大道理自不必说,耳提面命二十多年,已经疑似审美疲劳。但在书中用来阐述大道理的小故事意义却更为深刻,也给了我更大的启示。合上整本书,留在我脑子里的好像都是一个个故事中生动的片段、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寓言中的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于丹讲经――用例子说话。
说实话,对于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不是太感冒,毕竟咱是中国人,更是文学院的中国人,以后要靠这糊口的,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公主、王子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年代,就已从理论上掌握了,但要全部科学应用于实践,可能下辈子也做不完美,但是于大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而神秘的羊皮卷,便是用例子说话。她在全书中引用的例子很多,不论范围、类型都使我折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物理的、化学的……无不为她所用,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学科的框锢,把一个个鲜活且妥帖有深意的寓言、故事甚至于笑话,都伏贴地牵连在了每一条《论语》的灰色理论上,让它们各得其位,使理论与实际完美搭配。照于丹所说,所有真理皆灰色,那么所举例子丰富多彩,加上“百搭”的灰,所构成的图画该多美……孔老先生看见也许也会微笑吧。说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似乎又近了马、恩二老的身了,在中国此二位可是相当吃得开,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所标榜的金字招牌,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于大师便可笑傲江湖了。
若说深刻,既然于大师用例子说话,那咱也用例子来表达。在众多的实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和尚们的故事。通常在说理文章中,“和尚”都是个点击率很高的词儿,说家们总是喜欢拿和尚说事,一提和尚就必有玄机,这些佛门高人总是字字珠玑,点拨世人,许是他们沾了佛陀的灵光。这点于大师也没能脱俗,她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老和尚背了一个姑娘过河,等过去了便放下了她,而小和尚甚为不解却不敢询问师傅原由,走了二十多里地后才鼓起勇气问师傅为什么这么做,这难道不是犯戒吗?师傅只淡淡一句:“我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姑娘,可你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我不想填满,只想享受如此停顿,让我一下子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匆匆地只顾赶路,路上需要这样一盏暖茶清酒濯去一身浮华与躁动;汲取一瓢清冽的泉水来滋养我们心灵的花园。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于丹用她时而顿挫有力,时而温婉柔和的话语给了我们一道心灵光芒来照亮你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全无矫揉造作的表演来给我们描绘一个戏剧般的画面,只有只言片语,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充盈。坦白说,个人一直以来都不想去读于丹的《论语》,这是需要勇气的。感觉就好比喜欢的衣服都穿在别人身上,喜欢的人跟别人结婚了一样,心里有些难过。不是嫉妒,是实在不想看见咱家里的宝贝古董被人拿去当烟灰缸……而真正手不释卷地读完了《于丹〈论语〉心得》,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如沐春风,以前从未对某本正经八百的书读起来会舍不得放下,独此一回。
参考文献:
篇3
作为一位教授,她是理性的,对古老论语的解读,充满知性的光芒。但是谈论到“幸福感”这个话题时,于丹却是从一个普通女人的角度来诠释幸福的定义。
于丹说:“拥有童心就是一种幸福,它是让生命保鲜的一个诀窍。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生动,如果你的眼神依旧像一个孩子似的清澈明亮,看人依然是专注的,说明你过得不错,还没有被世事沧桑打磨得疲惫不堪,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对话于丹 幸福Q+A
Q:对女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A:女人的一生本就该如花绽放,女人的智慧决定了女人要承诺责任但也要举重若轻,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命题是幸福,而不是成功。
Q:你理解的幸福是怎样的模式?
A:“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相信”是达到这一心理状态的是心灵支撑,而“我相信的幸福”则是是女性的心灵指认和生命自觉。很多时候,这样的穿越和成长是那么的优雅,让女人忘了生活曾有的困顿、事业还在的难关,也让女人享受着忙碌后的踏实和惬意,心灵也随之变得清澈。举手投足间,她也在传递着身为一个幸福女人的气质与魅力。
Q:怎样才能幸福?
A:感到幸福在,幸福就存在。所有感到不幸福的人,责任都是自负的。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明白了舍与得,生活就会轻盈和幸福许多。在生活中减少一分“得”的期待,多一分“舍”的宽容,就会感到幸福。这番纯朴而坚定的话语,也是 “我相信的幸福”这一活动主题希望表达和传递的。
篇4
一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读后的“心得”,一时走红,成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备受关注,既得到吹捧,也遭到物议,端的是人心不同,正如其面,也是各有“心得”。在非议者当中,有的颇带情绪,指出她的“硬伤”,指责她的“谬误”,说她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有人乃至幽默地在背心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和于丹开了个大玩笑。
这些好心的观众和读者,似乎是在为古人打抱“不平”,在为经典申明“正义”,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庄子对于古人的编派,绝不亚于于丹,生什么气;孔子对于经典的曲解,也决不亚于于丹,着什么急!庄子的寓言,经常编造古人的言行来讽喻世道人心;孔子的说教,也经常歪曲经典的词句来宣扬伦理政治。举例说,《卫风·硕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此后还有逸诗句子),这样描写美女相貌的诗句,子夏瞎扯到“礼”上,孔子却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鲁颂·駉》写马群之大马匹之多曰“思无邪”,意思说:唉呀,真是无边无际啊!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借用古诗的句子来评诗,全然不顾原诗的读音和意思,在这里,“思”由虚词变成实词,表示思想观念;“邪”字音“圉”,也改成了“斜”音,字义与“正”对举,以符合春秋时期的“正邪”观念。这是名副其实的“断章取义”。连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孔老夫子自己如此曲解经典,还能对于丹说什么呢!如果说于丹对“小人”的解释,不与“君子”对举,而说成是小孩子,是对原意的歪曲,那也是因为“有合于其心焉”,况且就当代性而言,释“小人”为“小孩”,是可以的,小孩阅读的连环画不就叫“小人书”吗?私意以为于丹的本意是借题发挥,像冰心老人那样特别关注妇女和小孩的命运。时代不同了,即便有所唐突,孔老夫子也不必着急,我们可爱的观众和读者更不必替孔老夫子着急。
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固然是我们文化人所应坚持的严肃态度,但千万不要太学究化了,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历史的真实”。有不少文章和著作对于丹的“硬伤”进行挑剔,对于丹的“曲解”加以指责,这似乎过于较真儿了。任何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经典的诠释,总是历史视野交织着当代视野,也就是说对于历史和经典的解读,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当代化了。一部《诗经》,自西周流传至今,长达三千年之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解释,其间经由文学经学化,再由经学文学化,构成了一部《诗经》学史。这部学术史,也可以说是经典的曲解史,或者说是经学的演进史。学术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或者说只有考据而没有义理,是不成其为学术的,所以不要把对于丹的“纠谬”看得太重了。何况,于丹并非“学术超女”,亦非“国学超女”,她自己说:“要把《论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内容。”因为她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论语》,而是在说书,所以岂止像陆九渊说的“六经皆我注脚”,直是借经书话语说开去,拿古今故事来阐明处世之道,更像佛教徒的讲经,不是“史话”,而是“经话”。如果文化界要划圈,于丹讲《论语》心得,不属于学术圈,而属于演艺圈,既是说书,在“考据”问题上,更没有必要叫板。有谁去考证隋唐讲经讲史留下来的敦煌变文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真实”而加以纠谬呢?
二
于丹讲儒道经典的“心得”,很受欢迎,乃至超过其他“说话人”的“讲史”,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有人以为是影视界的刻意“炒作”,所以如此“火爆”,恐怕也不尽然。《红楼梦》炒作得够可以的,然而怎么也比不上于丹的“心灵鸡汤”那样“热火朝天”。所以然者何?社会心态失衡使然也。
如今的社会现实,没有内外战争,没有政治运动,却是近百年来社会变革最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一切都在变的时期,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适应的,于是社会心理失衡成了一种通病。解决社会心病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有“心理访谈”之类的栏目,其他涉及普法、破案、家庭、爱情的栏目,也经常反映出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失衡的社会人群中,于丹通过讲述儒道经典“心得”,推出“心灵鸡汤”,确实是“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
于丹曾说:“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我完全赞同这个意见;这话应当也是于丹“心得”讲述的动机和所期待的效果。
篇5
孔夫子有言: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令孔老夫子万万想不到的是,两千五百年之后,一个叫于丹的小女子使他的《论语》成为普世的“心灵鸡汤”。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下面让我们从另一个层面看看性情于丹。
小时候很自闭
于丹说自己从小很自闭,基本上不说话。她是独生女,后期父母都下放了,姥姥带着她在一个大院子里生活。小于丹一两岁开始认字,四五岁就接触了《论语》,五岁半看《红楼梦》,没有人跟她说话,就自己跟自己说话,六七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现在。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封闭,直到上高中性格一下子才变得特别地开朗外向。
爱好极为广泛
于丹爱昆曲,而且唱得很好,还能拍出许多折子戏;她迷恋爵士乐,还是个铁杆足球迷,超爱德国队。
平时除了教学,于丹常常做的就是四处做讲座搞策划。于丹常说,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一点在她做准妈妈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她觉得行路比读书要重要,国内的省份她都去过,国外只有非洲还没去过。
于丹发短信按键如飞,喜欢用繁体字记日记。最经典的是,她发短信每一条都有很多寓意。她特别爱玩儿,也特别会玩儿。
下定决心不开车
在外人眼里,于丹仿佛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女超人”,时刻头脑清晰,反应敏捷。然而,在家人眼里,她却是个常常犯糊涂的“大迷糊”。“千万不能让她开车,早上开出去晚上得去河南找人!”“你太抬举她了,她哪能开到河南,到晚上还在怀柔转悠呢!”这是一段发生在于丹的老公和母亲之间的对话,正巧让于丹听到,早就拿到驾照的她从此下定决心不开车。因为没有方向感,于丹在北师大待了二十几年了,还经常找不到教学楼,经常夹着一摞讲义,在师大校园里气急败坏地揪住一个人说:“快把我带到教四楼”。
想开门课教学生怎么玩
于丹的课程在北师大里听众最多,有时候她的授课地点听起来就让人称奇:咖啡厅里、酒吧里,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把课上。她讲古典文学,很多人不是学文的,可都会慕名而来。于丹向研究生提出一个要求,你们学业上可以无精进,但首先你是一个健康的人,包括身体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你要去健身运动,该玩儿的时候就尽情地玩儿,到学习的时候,才有饱满的精力来学习。她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开一门课,开一门教学生怎么玩的课。
“猴妈”于丹
于丹一回家,全家人就紧张起来:“看着点儿,当心苗苗那‘猴妈’!”家人教女儿规矩,于丹总是破坏规矩,年幼的女儿特别喜欢她。于丹一回家,就像炮弹似的冲到苗苗面前说,咱俩“疯疯”吧。大小“疯疯”立马勾结起来,摸爬滚打,把家里折腾得跟狗窝一样。
于丹的家,五彩缤纷,比幼儿园还幼儿园。甚至把偌大的儿童游戏气垫都“搬”回家来。于丹40岁生女,身为女人的幸福,因为女儿苗苗的诞生而得以升华。
篇6
3月2日,一个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出现在网上,成为反对于丹的诸种声音中最尖锐的一个高音。中山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徐晋如是此文的起草者。日前,记者采访了徐晋如。
记者:有学者说:于丹讲传统经典相当于及时给了对传统文化十分饥渴的大众几个包子、饺子,而你们的态度似乎是以后慢慢给鱼翅、鲍鱼,但现在还是充饥比较重要。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徐晋如:于丹讲的东西与传统文化毫无关系。她借说《论语》、《庄子》,贩卖的完全是她的人生观。她讲一切求诸己,也就是不管现实如何,只要内心觉得和谐,那就和谐了。这种卑琐的唯心的人生观,在积极用世的孔子和讲求间世的庄子那里,是根本找不到任何一点影子的。
记者:中国古代不仅有四书五经,也有高台教化。很多人是通过听评书戏曲了解“忠孝礼义信”等儒家精神的。这和现代学者通过电视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是否有相通之处?
徐晋如:现代学者当然可以通过电视传播传统文化,香港TVB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金装四大才子》,真可以说是把传统文化吃透了。问题在于,于丹讲的根本不是《论语》,不是《庄子》,她甚至连从前秀水街的假名牌都不如,秀水街的东西在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而她的所谓“心得”,不但伪,而且劣,是典型的假冒伪劣商品。
记者:近日又有重庆大学等4所高校的10名博士认为于丹“起码促成了众多国民关注经典、重温经典,对于加强自身修养、完善生活方式是有所裨益的”。你怎么看?
徐晋如:于丹“促成了众多国民关注经典、重温经典”的依据在哪儿?是《论语》还是《庄子》的原著增加了销量?一般读者不是学者,不等于说你就可以给他们错误的东西。好比一般的食客不是美食家,不代表你就可以卖给他苏丹红。
篇7
“出《于丹心得》的时候,我处在混沌无知的状态,对出版一无所知。可以说,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面经历了很多从未经历过的命题。现在我除了心里头希望宁静,希望朴素,意存感恩之心,我可能说不出更多的话。”
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
无论如何我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技术力量。我不希望用一种技巧,或者过分外在的东西替代我内心原有的东西。
《小康》:这个“感悟”能和“心得”划等号吗?
于丹:基本上可以。因为心得是心有所得,感和悟这俩儿字都有一颗“心”在。所以我觉得是换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意思。心得也罢,感悟也罢,不是从学理的内部进行研究,而是站在外部进行一个生命体验的关照。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但是,会有自己的心在。就是你感受到什么,这和心得基本上是一样的。
记者:如果“心得”和“感悟”可以划等号,那么两本书是一种什么关系?
《小康》:“心得”本讲了七个“之道”,“感悟”讲了另七个不同的“之道”。《心得》中的七个“之道”更大众化,但是不够系统。因为是第一次讲,我挑的是最好讲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就直接讲了。讲《心得》的时候,绝没想到再讲“感悟”。因为“心得”被大家接受让我始料未及,后来,百家讲坛说,《论语》是很严肃的,我们应该对它做一个很系统的梳理,有些没有讲到的东西必须讲到,像忠恕之道,仁爱之道,诚信之道等等。
孤独是在喧嚣中的一种失落
让我内心孤独的,恰恰是那种喧嚣。那种喧嚣有的时候是一种热情,一种善意,你会觉得是一种深深的托付。但有的时候,会让你觉得是一种困扰。
《小康》:你和张越对话时说到,每天都要收到大量来信,大半来信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而且,这一年多以来你非常忙碌,你是否有一种“过分喧嚣的孤独”?
于丹:你用的这个词非常准确。因为真正的孤独不是你静默独处的时候,孤独是在喧嚣中的一种失落,就是无法沟通。我昨天在泰山日程那么紧,拍完以后我还跟他们说,让我自己待一会儿。我静静的看着泰山,看着那儿的云彩,看着夕阳的时分,我不会孤独。让我内心孤独的,恰恰是那种喧嚣。那种喧嚣有的时候是一种热情,一种善意,你会觉得是一种深深的托付。但有的时候,会让你觉得是一种困扰,甚至有好多东西会产生极大的误读。这种误读有时候甚至是刻意而为的。
《小康》:经历过这些之后你对自己的生活规划有改变吗?
于丹:我不是一个公众符号,不过就是读本书,说说我心里的感受。我还得坚持干好我的本职。从本科到博士,我自己还带着那么多的学生。曾发生过的恶意炒作,就是他们觉得,这个人来了,不拿她做点文章的话就亏了。你面对这件事情怎么办呢?沮丧吗?愤怒吗?或者说,不再干什么吗?我一直在想,看看我在喧嚣中还有没有一种坦然: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愿这么走下去,好好地做一个大学老师。
我现在最幸福快乐的时候,就是让我好好当一个大学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我坦然。我从他们那儿能够得到的东西很多很多。所以我真是不喜欢这喧嚣。
文化有一种普世性,能够穿越时空
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能够在日本如此受欢迎?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把它当作一种学问,而是当作一种为人处世,让内心温暖,内心有所依托的依据。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共通性,这种东西让我心里头觉得踏实。
《小康》:你对孔孟或者国学书升温的现象怎么看?
于丹:我相信,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候,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他需要完成的,首先是自我内心的确认。也就是说,大家都在想,我现在能够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坐标,我生活里最缺的是什么,我跟它的关系怎么协调怎么相处。那么,这个坐标由什么来确定?是人云亦云,还是跟随一个潮流?我觉得,儒学就是我们的一个参照系,从这里能够找到有哪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能够让我们今天觉得朴素、温暖,让我们觉得有一种依据。文化有一种普世性,能够穿越历史积淀下来。
我去日本,有一个素不相识的朋友佐佐木,是个商人,他从丘田到东京接我。我们在丘田玩了一天,很高兴。第二天我要去冲绳。他们夫妇俩把我送到机场,佐佐木对我说,在冲绳,我的儿子会等你。佐佐木的儿子是一个出国留学回来的小伙子,二十出头,是一个外企的小白领。这个孩子专门从市内赶到机场,见到我以后,他给我鞠了一个躬,递了一张名片,说我父亲让我来接您,您有什么事就找我。我这次是公务安排,冲绳还有俩议员等着我,我就和两位议员一起走了。第二天我去东京,这孩子又从市内赶到了机场,他说我代表我父亲来送您。其实他也就跟我说了那么一两分钟的话,我就又走了。
这件事让我感慨很深,我们现在还有几个父母能这么使得动孩子啊?一方面,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得很好;另一方面,它接人待物的传统没有变。
后来我见到福田首相的时候,他跟我打招呼,用的是中文。在那里,没有人叫我于丹老师或于丹女士,所有人都称我“于丹先生”。福田首相坐下来就说,我们这些人是读着《论语》长大的。然后我才知道,他们打小学就读过《论语》、《孟子》,到中学时读《中庸》和《大学》。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能够在日本如此受欢迎?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把它当作一种学问,而是当作一种为人处世,让内心温暖,内心有所依托的依据。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共通性,这种东西让我心里头觉得踏实。
给我们以生命的根
一个社会越发达,境遇越充分,物质生活越喧嚣的文明时代中,内心的朴素、坦然,为人的真诚、磊落,能够给我们以生命的根。
《小康》: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国学为什么会复兴?
于丹:我认为,停留在文字上、书籍上,那只是一种表象。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内心有一种行为上的需要。我为什么说到“感悟”、“心得”这两个词呢?因为我觉得在不同的年龄段读《论语》感悟特别不同。我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背的《论语》的句子,全都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以夺帅不可以夺志”这样一些掷地有声的话。三四十岁自己有老有小以后,会喜欢什么话呢?我在讲《论语》感悟的时候,就特别讲到这样一些话,孔子跟他的学生说自己的人格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话在我年轻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觉得这哪是圣人的理想,不就是普通人的事吗?后来发现,就是这点理想,却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最难做到的。“老者安之”,让我的老人全部都安顿;“朋友信之”,不管你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但是你有信誉,朋友能信得过;“少者怀之”,还能让年轻的孩子经常想起这个人来。一个人这一辈子,对生我养我的父母长辈,我生我养的儿女晚辈,一辈子相陪相伴的朋友,能有了这样的交待,我觉得离圣人就不远了。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一个人拿出履历表来辉煌显赫,在世界上建功立业,但最后一看最对不起的就是这几个人,我们的心会踏实吗?所以学生问孔子,什么叫君子?他就回答了四个字,不忧不惧。学生不以为然又问,这就是君子?那意思就是说,你不干点什么呀?孔子又说,内心不疚,复何忧何惧?一个人反躬自省的时候,内心了无愧疚,何来那么些忧思,那么些恐惧?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坦然。
《小康》:这种心境可能古今一样。
于丹:所以我觉得,在一个社会越发达,境遇越充分,物质生活越喧嚣的文明时代中,内心的朴素、坦然,为人的真诚、磊落,能够给我们以生命的根。这就是我一年多的感悟。我觉得,这东西会越讲越朴素,包括《论语》心得里面没有触及到的很多东西。比如说“忠恕之道”,我当时觉得哪些东西已经过时,因为我们经常会说愚忠。但是,这次我认真看了一些关于《论语》研究的典籍,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朱熹先生解说这俩字非常好,他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的忠诚,不是你忠于一个制度,一个皇帝,外在的标准。真正的忠诚在你的内心,就是你忠于内心良知的表现,看见你的心中了,这就叫中心为忠;当凡事凡物,他人心如我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时候,你自然就宽恕了。
文而化之,化成天下
把古代的东西用今天的观点读懂了,融在生命里,这才是“化成天下”。所以,文而化之,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的理解。
《小康》:我觉得由你引发的《论语》热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术层面,比如中华书局再版了杨伯峻的研究著作。还有一个就是文化层面,比如大家都来讲《论语》。再有就是大众层面,你的著作的销量就是他们的证明。你如何看这三个层面的热?
于丹:从大众层面来讲,这是一种外延。这种外延是说我们从多个地方吸收力量,不光是《论语》。你在机场看见什么,那一定是大家喜欢的。比如现代的生活智慧,还有现代的经营管理,还有瑜珈、家庭保健等图书,这些书也在热销,其实这是大众在提升他的生活。他从锻炼、到食谱,到他心灵上需要的东西,他觉得有用,就会投它一票。所以并不能说它是一个国学热,而应该说在一个更宽容的文明当中,大家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更负责任。说到出了很多和我的书类似的东西,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角度。如果说,前两个层面是站在外部进行拓展,那么学术层面就是在内部进行伸延。文化总会有一个核心价值依赖这种严谨的研究传承下去,我小时候,我父亲带着我读《论语》,最早的就是杨伯峻先生的那一本。如果这些书能够让更多的人读到,像我小时候那样,那就太好了。因为它每一个地方都深入浅出,非常精准,但是又不晦涩艰深,而且很薄。孩子如果读这个是一件幸事。
《小康》:传统经典热跟你的推动有很大关系,但你同时又强调反对迷信国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于丹:我觉得,我们应该用一种含有情感,带有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国学,而不要让情感泛滥。国学既不是我可以迷信膜拜,救赎我们的神灵,同时也不应该是我们怒视批判,踏上一万只脚的僵尸。采取任何一种偏激的态度,实际上都只是看到他的一个点,一个面。
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多元的共荣共存。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古典文化跟现代文化,经营文化跟流行文化,所有的东西只要能够文而化之,那么你的心也可以融化。
《小康》:这是否意味着,国学的作用是有限的?
篇8
于丹的迅速走红,除了她独特的演讲方式、出众的口才之外,更与她选择的主题有关。《论语》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7个主题,每一个都与人的衣食住行休戚相关。每一次演前,于丹都会首先提出一两个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再从论语的语句中寻找线索,再将其化解成深入浅出的“心灵鸡汤”。从就业不成的大学生,到休闲在家的主妇,到正在上学的孩子,包括退休在家的老人都喜欢这道学术大餐,所以很快引起共鸣,节目创下央视收视率新高。尽管于丹其人其书在学术界数度引起广泛争议,但这并不影响观众、读者对她的喜爱与追捧。
于丹的成功,与新时期人们精神食粮的缺乏不无干系。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有4亿人受到各种精神疾病的困扰,抑郁症患者已达2亿人,成了一种“世纪病”,30%~40%的求医者有精神问 题;20%的人群存在心理卫生和精神障碍。在中国,70%左右的人属于精神上的“亚健康”,正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集体感冒”。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反复的心理沟通和治疗,其中尤以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妇女、失业人员居多,而这一类人,正是“心灵鸡汤”的特殊需求者和消费者。
“集体感冒”是一种隐性精神疾病,早在远古,国人创造了“内功”和“忍术”。到了新世纪,物质条件好起来的现代人,身上传统的“内功”和“忍术”逐步消退。随着西方观念的侵入,剧变的现实使得年轻一辈成为心理脆弱和心理多病的一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的压力,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天之骄子”们无形中产生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在众多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室”,但绝大多数门可罗雀,愿意去“看病”的大学生不多。究其原因,还是一种传统思维造成的心理障碍:一方面,精神抑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认“有病”。社会观念存在的误区,使得人们有病不治、有病怕医。互联网兴起之后,很多人热衷于将网络当成排遣的对象,每天沉醉在虚拟的空间,排泄减压的同时也带来了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篇9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她把《论语》这部书通过白语化的方式,用许多浅易的故事,把一般人很难懂得的《论语》通过心得的形式来解读,变得通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她带领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2000年前的圣人引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着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近了我们心里。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和道理,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事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实。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恼,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心得,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点,对别人就会厚道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别人的过错,可以实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道。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篇10
《论语》曾经是我在念中师的时候阅读过的一本书,它是一本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当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得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却曾想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学者用自己的眼光,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来阅读和理解,这的确是非常吸引人的一点.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但是,一度人们更愿意称他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执.可是现在,于丹老师将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理解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把这样一本难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结合现代的实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运用很多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我分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为人之道.《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君子"是孔子人学的理想人格,是"士子们"道德修养所努力的方向,它对社会大多数人而言,带有悬格的性质.一个人,一个生活于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状态中的普通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孔子"为人之道"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爱是一种展开于具体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差等之爱,而在传统的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和君臣等五个方面.在今天我看来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上要"耐心",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我们经常是这样说,也这样想.但事实上,我们许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交友还是工作,人们都想找到一个适中的生存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谈到了一个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说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也就是常说的本职工作,这也是所有人所需要推崇的.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老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于丹老师所给我们讲述的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让我们从简单的事情当中明白一个不简单的道理——心态决定一切!于是,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形式日益变化的今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感受到来自工作的快乐呢?当然是心态的和谐."心平则气和,气和则神安",只有保持心态和谐,才能理性的处理期望所欲与利益所得的博弈关系,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义务,合理定位自己的价值观,正确对待教育教学的各种困难,这时我们就能够勇于接受挫折,乐于迎接挑战,客观看待努力工作而获得的至上荣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心态和谐,拥有和谐的教育职业心态,才能安心植根于默默的育人事业当中,不为世间的功利和浮躁所扰,从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至情享受奉献社会、奉献教育的快乐,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三)、交友之道.我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你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也说道了,对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条界限,朋友才能够交往得久远,有很多朋友间彼此伤害就是因为,没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离.所以,于丹《论语》心得也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物质会社,交怎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