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时间:2023-03-20 23:1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问卷调查范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问卷调查范例

篇1

关键词:WTO;WTO规则与案例课程;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反思;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07-03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规范国际经贸规则的多边经济组织,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更是一个国际贸易条约群体。WTO法律制度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展最快、最新、最富活力的法律门类。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该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有关WTO方面系统的法律规则知识,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解WTO规则的一般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WTO的相关规则和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与贸易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运用WTO的基本规则理解分析具体的案例并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于今后的工作中,为我国对外经贸服务。

《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该门课程在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4-2015年第二学年度的2013级国贸专业开设,全年级抽样调查人数为72人,其中国贸1班抽样21人,国贸2班抽样23人,国贸3班抽样28人,占班级总人数抽样的86%。在问卷的设计中,主要采用问答形式进行设计,问题一是询问学生最喜欢的章节、喜欢的章节原因;问题二是询问在该门课程中最希望了解的知识内容是什么;问题三是询问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通过以上内容调查,以期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该门课程授课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的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对话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

一、问卷问题一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一调查统计结果(表1)

(二)问卷问题一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数据结果分析

在20章节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获得8章的点赞,占总授课章数的40%,其中点赞人数最高的是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规则与案例》,获得25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34.7%。第二位的是第8章《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获得14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9.4%。第三位的是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获得9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2.5%。第四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获得8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1.1%。第五位的是第10章《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获得7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9.7%。第六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获得5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6.9%。第七位的是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获得4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5.5%。第八位的是第1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理论基础》,获得2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2.7%。

从统计数据的结果看,可以发现与我国国际贸易热点相关性强、关注度高的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对于理论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非常喜欢;在前卫、新颖教学方法使用后学生的关注度和喜欢程度提高;受学时所限个别章节的案例教学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关注度和点赞率低。

2.学生喜欢章节内容原因分析

第1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理论基础》是《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课程的第一次课,学生关注高,而且讲授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明确了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之间的拓容效应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授课教师从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应用性角度出发,让学生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功能和效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2章《认识规则》部分,授课教师首先进行了理论部分的讲授,随后设置了45分钟的课堂辩论,以暴力是否产生规则作为辩论议题,学生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相辩论完成了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板报设计、辩论主持、辩论师生打分、师生评议、最佳辩手的选拔、摄像、录像等内容,凝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授课教师主要讲授了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稳定贸易发展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地区贸易原则、贸易补救原则、透明度原则,其中的非歧视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确了原则的实质,故而受到了关注。

第8章《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授课教师以服装出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讨论题,发现学生对头脑风暴、自学习模式较为欣赏,能够主动的配合授课教师完成讨论任务,并形成网络论坛,进行互动交流。

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协议》,授课教师将重点和难点放在了农业协定与动植物卫生检验协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上,使学生明确二者的差异,能够准确甄别案例中的障眼法,以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第10章《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该章内容的兴趣度主要是因为学生有爱国情怀,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非常重要,要通过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国际贸易能够顺畅。

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协议》,学生喜欢这章的原因是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时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该章内容能够帮助我国未雨绸缪,预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屡屡遭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必须通过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通过对规则的学习,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因为90后的大学生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思潮中,创业的非常多,每天有一千六百万万的企业家诞生,每天有五万件以上的专利申请,因此在创时代,知识产权与创业息息相关。未来是知识竞争的时代,谁掌握知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财富,而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的问题。

二、问卷问题二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表2)

(二)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数据结果分析

在20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侧重希望了解其中9章的内容,占总授课章数的45%,其中投票人数最高的是第10章《知识产权协议》10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3.8%。第二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8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1.1%。并列第三位的是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协议》和第7章《农业规则》,7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9.7%。第五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8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1.1%。第六位的是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6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8.3%。第七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5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6.9%。第八位的是第4章《WTO成员简介》获得3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5.5%。第九位的是第11章《海关估价协议》2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2.7%。

从统计数据的结果看,可以发现学生对直观的视频教学有需求,同时希望结合国家的时政与教材进行无缝对接,侧重希望了解如何处理国际贸易的争端和摩擦,进而形成国际和谐贸易关系,有的学生还希望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终极跨越,最终以就业来达成对知识的深度运用和拓展,有的学生还希望了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弊端,从而明确与发达国家贸易过程中的差距。

2.学生喜欢章节的原因分析

第2章《认识规则》可以发现学生关注时事、热爱祖国,希望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同时也希望我国在贸易过程中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能够和谐。

第4章《WTO成员简介》,学生更加明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差距在哪里,希望通过规则体系的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初衷。

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想知道WTO互惠性体现在哪里,进而深化对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了解和掌握。

第7章《WTO农业规则》,通过了解农业规则的谈判背景,进而了解国家间利益的诉求和谈判意图,进而了解国家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贸易获得经济收入。

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检验措施协议》,针对我国出现的毒奶粉、毒蔬菜、毒水果事件,学生越发认为卖方的道德素养和产品质量意识要提高,从社会层面更加要加强对违法人员的惩处和制裁,进而形成示范宣传效应,进行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

第11章《海关估价协议》,学生迫切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工作来实现个人所学的内在价值,通过在贸易工作的社会实践将《WTO规则与案例研究》《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有效对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规则与案例》,学生主要想了解应对倾销与反倾销贸易争端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贸易国之间的一种良好的长远贸易和谐关系,从而实现互惠共赢。

第19《章服务贸易总协定》,学生希望以经济新常态作为出发点,在保障我国经济中速稳定发展的同时,把握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一是现代服务业,二是广阔的农村市场。

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学生希望看到知识产权相关的实物或是视频音像资料,进而掌握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于此同时,将知识产权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赚钱,一方面形成创新驱动力。

三、问卷问题三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

经过72人次的抽样,学生反映的学习WTO规则与案例课程遇到的最大困难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章节略显乏味,学生听不进去课,想玩手机;二是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实验途径的了解;三是专业术语有些多,有些术语讲授不够深入;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对知识点的分析有点模糊,理解不够透彻;四是对WTO的历史和中国与WTO的关系有些模糊,对规则体系不够了解;五是书本的内容有些枯燥,学习难度大;六是学生缺乏经济思维,而且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了解,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WTO方面的课程学习,都需要经济思维,对写论文有也会产生影响;七是案例分析的难度有些大,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巩固不到位;八是教师授课语速有些快,来不及记录,有些章节跨度大,不好整理,应该要学生有一定的准备;九是想深层次的了解WTO规则各原则制定的背景和深层次的原因;十是应使教授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二)问卷问题三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72位学生提出的11个学习困难,究其原因有教师层面的原因,也有学生层面的原因。教师层面原因:一是受学时所限部分内容不能深入展开;二是从授课教师的学科出身来说不是学习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出身;三是教师学习的外语语种为俄语,对英语语系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文献阅读存在困境;四是教师对于一些专业术语讲授时过于通俗化,深层挖掘内涵及内涵比较解析较少;五是对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讲授较少;六是教师之间的学科间教研沟通较少;七是未形成实用性较强的特色教材,现有讲义过于理论化。学生层面原因:一是上课迷恋手机者较多,专注度低;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没有复习和预习的学习习惯;三是缺乏长期学习的意识,对所学专业不够热爱,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四是在案例分析的时候前后知识不能连贯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较弱。

四、《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授课教师经过教学反思后,拟采取以下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师授课改进措施

一是有效应用俄语。授课教师依据已有的四级俄语基础,积极学习经贸俄语,依托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趋势,投身于中俄边贸企业的调研中,将对俄贸易的经验教训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择业、就业。

二是跨学科的战略学习。依托现有所授课程,积极开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吸纳同行进行共同研究,共同进步,通过贸易、金融、统计、物流的跨学科研究形成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团队和教研团队,以此积极应对主席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俄蒙经济走廊经济带发展思路对接,引导学生投身于一带一路的中俄大陆桥建设中来。

三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从学习方法上,要学生能够用经济的眼光,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利用手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网易公开课、慕课网站等新的传媒途径获取较新的知识,从学习习惯上,要学生认真的做好预习和复习,并对老师提出的各类观点提出质疑和问题,积极思考。

四是形成课程团队,编写特色教材,为建立精品课做前期准备。一门课程一位教师单打独斗是没有发展潜力和潜质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形成思想的碰撞,同行之间要积极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扬长避短。结合国际贸易的新颖和前沿案例编写特色教材,服务实践教学。

五是积极依托调研社会关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打破社会与学院之间鸿沟,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创业自食其力,通过就业了解社会,为学院专业树立无声名片,同时找到差距,做好就业反馈,修正培养理念。

(二)学生学习改进措施

一是互助合作模式。在课程学习过程,学生要自发的形成学习团队,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实现头脑风暴法的最佳效益,即多个点子的分享,使学生们能够针对各类思想火花形成创新思维,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

二是图书馆模式。有效应用黑河学院图书馆、新华书店图书馆、黑河市图书馆三座实体图书馆,要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氛围,在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有学习的文化软环境,打破二表和三表分割班的情形,实现混班操作。

三是媒体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包括电脑、电视、手机、报纸、书刊、特色软件进行媒体化学习,从而实现现代学习手段的实时应用,打破老师黑板和PPT教学的传统模式,进入到自主媒体学习模式。

四是实习就业模式。由于学生对实际就业环境的未知,所以在课堂上的玩手机现象就是茫然的集中反映,只有深入到实习环境中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什么是必须学的,什么是必须要会的,什么是要向别人请教的,什么是自己需要提高的。

五、结论

主席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对于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WTO规则与案例研究》的教学来说,更要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脉学生需求,点击热点问题,对话时事要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以头脑风暴法、互助学习法、案例法、问题导向法、翻转课堂法为必要手段,通过现代媒体与学生对话,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意的创客。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的正确评价能够使小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兴趣,建立自信,从而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笔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学做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小学音乐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和途径来开展小学音乐教育。这种评价应更具多样性、合作性和过程性,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灵性,促迸小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评价理念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为对小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尊重个体的差异,关注和促进小学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和主题。

1.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人兴趣、爱好。由于遗传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差异,每个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音乐天赋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小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小学生,而应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音乐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坚持鼓励、鼓励性评价。当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时,他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当小学生们的愿望和行为受到教师的否定、批评、指责时,则有可能产生挫折感,引发消极情绪和抵触行为。为了保持和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适度的鼓励、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小学生心理负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小学生参与的水平。

3.注重音乐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的欣赏、歌唱、创造、综合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如果单纯地注重理论或者理性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实际意义上的练习和实践的评价,音乐就会显得毫无意义,《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发展性小学生评价方法

1.观察记录法。对小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是一种最实际的评价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小学生课堂表现,并记录下来。观察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注意执行,便可以得到小学生的各种表现信息,然而记录的过程却很繁琐,每次观察的结果不容易保留。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评价指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把观察记录后的结果保存在每个小学生各自的文件目录下,在一个阶段结束或学期结束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这样的记录有序列,不凌乱又容易保存,便于教师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给小学生正确的发展性的评语。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指利用精心设计的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探索各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卷调查可以通过师生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既可以把问卷挂在BBS论坛上和小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发到小学生信箱,小学生回答完毕后再把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样的问卷调查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因为它不涉及具体的知识,只是侧重对小学生个性、特长、心理等情况的了解,因而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又能从多种角度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可以公开也可以是秘密的,能够充分体现小学生的真实想法,具有浓浓的人文性。

3.范例展示与作品分析法。所谓范例展示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向小学生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小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教师所提供的范例一方面可以启发和拓展小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还会在技术和主题上对小学生的工作起到引导作用。会对小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可参考的范例来规范自己的努力方向。

总之,通过各种评价方法能够促进小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寻找小学生富有个性的未来,引导学生不断寻找到新的发展点。只有让小学生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评价的主体,才能使小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陈敏玲.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价[J].新理念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7).

[2]吴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初探[J].校园歌声,2008(7).

篇3

关键词:高职 学生 创业能力 现状 探究

2012年12月,笔者在范例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该校高职建筑工程、机电、物流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246份,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为98.7%。对问卷进行统计,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期间,对范例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17名进行访谈调查。

一、从受访学生背景角度看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状况

1.性别差异明显

除合作能力、判断力和好奇心三项,女生人均分值显著高于男生外,其他各项人均分值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在创新能力和创业价值理解上更为突出。在创业价值理解上,男生在“创业是为了追求家庭幸福”的选项上非常集中,达到人均0.99分,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学生干部的优势没有预想的好

整体感觉各项结果比较接近,但学生干部的号召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两项优势还是很大的,这个结果符合预期。但值得思考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做事执著和不怕失败两项和接受新事物、关注新技术两项上劣势明显。所以,在范例学校,学生干部的使用和培养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调研的角度分析原因:本次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效果,学生干部的范围扩大到了组长、宿舍长和社团负责人等,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弱化了学生干部的突出优势特点。

3.区域差异

本次调研区域划分,不是以户口为区域划分标准,而是以成长大环境划分的。从调研数据看,城乡差别不大,只是在创新能力方面,城镇学生优势更明显。说明城乡差别逐渐在弱化,但城镇学生生活环境信息量大,学习机会多,知识面更宽,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4.其他三个分类项目调查发现

有实习、创业经历的学生,接受过创业指导和家庭有成员经商的高职学生,整体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另一部分学生。说明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和重要性,同时说明,学校、社会、家庭是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摇篮,实践是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也说明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认识

1.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总体认识

调查中,对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问题,受访者多觉得这一问题不值得一提。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经常用到案例教学,如授课内容需要,会给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创业的案例。对于“创业能力培养时刻记在心上”,受访者觉得没那样想过,也没那样做过,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没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当引导受访者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价值观、持续学习能力等谈一些看法时,大家表现出对目前学生的价值观不满,感觉当今的青年人功利思想严重,有利可图就做,没好处就躲。但受访者对学生的再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有比较一致的肯定。对责任感状况,大家众说不一,普遍认为现在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经济发展,不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团队意识差,但注重家庭,渴望家庭幸福。

2.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分析

由于受访者对创业能力认识的局限性,本部分的访谈需要对受访者做一些解释和引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家对创业能力认知度不够,了解不深。从另一侧面也揭示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难度,学校教师对不清楚的事情怎么可能去支持、去做,而且去做好呢?对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大家普遍认为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成长环境、社会大环境和学校重知识轻能力的办学思想造成的。

三、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问卷从学生自我认知的角度看自身创业能力水平现状,访谈则从与之相关人员的角度看学生创业能力情况,希望能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问题。

1.突出优势

一是创业愿望强烈,有创业激情和梦想。二是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有一技之长。三是有学习创业知识的愿望,渴望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四是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有较好的创新基础。五是沟通能力强,承受能力较强,有创业潜质。

2.明显不足

篇4

制定葛塘街道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总结社区教育中心多年来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实际,结合涉农街道特点,编制了葛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图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框架。当然,这个课程体系是开放式的,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及形势发展及时扩充、不断更新。

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问卷调查

为克服培训课程与居民实际学习需求有所脱节的问题,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经过社区教育中心全体同志多次研究讨论,反复斟酌修改,历时几个月,我们设计编印了《六合区葛塘街道社区教育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在了解被调查居民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政治面貌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居民对社区教育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本人的兴趣爱好,继续参与学习的愿望与程度等选择项,重点设计了居民愿意参与哪方面的学习与具体的学习项目,我们根据涉农街道社区的特点,把学习需求分成了“生产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健康保健培训”和“休闲娱乐培训”四个大项,每个大项里又分别设计了具体的课程项目,共计36项,分别标上序号,便于被调查居民选、填,最后是请他们针对社区教育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我们于2011年下半年在全街道11个社区开展了社区教育问卷调查,共发放社区教育问卷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4份,有效回收率73.2%,其中选择有很强烈参加继续学习愿望的616人次,占被调查总数的30.8%,占回收问卷的42.1%。

“问需于民”是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所在。虽然只是抽样调查,但是对于我们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为我们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积极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享受社区教育的成果,就业有渠道、创业有门路、致富有希望、生活有劲头,社区教育中心在办学理念上注重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积极有效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加强与街道劳保所、农业科、妇联、经济科、司法所、综治办、团委、文体中心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强化自有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寻求域外资源的支持配合,发挥市区农科教讲师团、科普讲师团的专家授课团队的功能,自2012年8月社区实验项目获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以来的一年中,我们围绕制定的课程体系,围绕工作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1.坚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周边企业和用人单位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同街道劳动保障所紧密联系,按照区、市人社局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总体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与企业共建的绿化工和电焊工两个技能实训基地作用,聘请有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员,为培训班学员上课。一年来,开办2期初级绿化工培训班,参培学员123人。培训既有理论知识传授,又有实践操作指导,经过120学时的培训,这些学员均通过了区劳动部门的理论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技能鉴定,领取到了专业等级证书。我们中心又积极与街道劳保所、街道所属企业单位联系,推荐他们就业,其中的120人成功转移就业。

2.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我们根据街道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以“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们协同街道农业科经常深入村居,走访农业部门,了解街道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户养殖种植的技术需求及生产中出现的共性难题,邀请相关专家开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一年来,我们共开设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0期,3200人次参加培训学习。2012年9月,我们请来市水产研究所茆健强副所长为水产养殖大户、示范户进行水产养殖的专项培训,并向培训的农户发放科技宣传资料,发放物化补贴产品。2013年5月,根据需求,我们又适时请来市政府农科教讲师团成员、市农机推广站林站长为种植大户传授水稻机插秧、田间管理、桔梗还田等大田种植技术。一年来,我们还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办了三期“职业农民”的培训。除了适时地开办这些培训班外,我们还针对当地和周边乡镇的农户前往示范基地购买茄果类蔬菜种苗的情况,及时编印茄果类蔬菜栽培及田间管理的实用技术资料,无偿送给农户。

3.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

一年中,社区教育中心全力配合街道劳动保障所开办12期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班,参培学员420人。其中举办3期初级刮痧班120人,经过1个月的培训,这些学员全部通过了市劳动局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的技能鉴定,领取了初级证书;1期中级刮痧班30人;1期育婴师培训班40人;2期营养配餐培训班80人;5期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150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满足了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实际需求,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为促进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开展各类岗位培训

为了提高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在岗员工的业务知识、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一年来,社区教育中心协同街道工会、经济科等部门,共开展各类岗位培训32期1440人次。其中有街道工会的法律法规培训、女职工互助保护培训,街道文体中心的体育指导员培训,街道经济科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等等。

5.青少年校外教育

2013年暑期,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老少共话中国梦”、“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家长三感恩教育”、“宣传亚青会、青奥会,做好东道主”等主题,社区教育中心协同街道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组织五老讲师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主题宣讲24场次1816人次。另外,社区教育中心的网络教室暑期免费对青少年学生开放,并提供专业电脑教师现场辅导,为他们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阅览、查阅资料提供帮助。

6.新市民教育

2013年,社区教育中心成功地举办了一期老年同志计算机培训班,参加培训18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55岁。这个班本不在我们课程考虑之内,这些老同志因征地拆迁搬进小区居住,由村民变成市民,渴望获取新知识,他们自身有学习电脑的需求,我们捕捉到这个信息,及时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具体想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何时方便上课等,然后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安排培训内容与课时,确定上课时间,聘请教师,这些老同志上课积极性都很高,听课也很认真,但限于年龄、学历、电脑基础、接受能力等原因,熟练运用电脑技能还不是太好,但都很有收获。培训班结束后,他们又主动提出想学习广场舞,问我们是否能提供舞蹈教师,我们社区教育中心又积极促成了这件事。这个班的成功开办,为我们社区教育培训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另外,考虑到社区居民集中生活在小区,消防安全是个隐患,我们也积极与街道安全科等部门协作,对居民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与咨询活动。

为使社区教育的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注重信息反馈,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社区居民和培训学员的座谈会,还针对学员和授课教师进行专项访谈。通过座谈访谈,及时了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员对社区教育中心培训工作的建议意见,并及时改进我们的培训。

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为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实践范例。

编撰校本教材

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众多课程中,我们根据社区教育中心的实际情况、自身条件、培训的频度、课程的代表性、社区教育新形势要求等因素,确定了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初级绿化工”、再就业培训中“初级刮痧”和新市民教育中的“老年同志计算机操作”等三门课程为我们社区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精品课程。

我们把确定的精品课程编写成校本课程,分别是《初级绿化工知识概要》《初级刮痧》《老年人学电脑基础教程》。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我们多次邀请区教科室的主任、老师等专家来校指导编写工作,过程中还多次就教材的编写与一线授课教师沟通,以期使编写的教材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篇5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目的:按照卫生部、全国爱卫办下发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卫生部《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和江苏省、苏州市“力争到2010年底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7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单位”要求,沧浪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贯彻文件精神,积极致力于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中。为更好地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于烟草危害的知识知晓率及控烟行为形成率,以便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特组织了本次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单位抽取50%的工作人员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共调查194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说明问卷填写要求,然后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等),调查对象的吸烟状况(是否吸烟、烟龄、每日吸烟量等),吸烟危害健康、戒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相关知识(K),对控烟工作的态度(A),在日常生活及控烟工作中采取的行为(P)。

1.3 质量控制

问卷通过疾控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商榷拟定、确保问卷的效度、信度。调查由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指定各单位一名质控人员,并对质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问卷收回后进行审核,及时更正错误及补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收到有效问卷194份,平均年龄40.26±13.57岁。其中吸烟者24人,占11.86%;不吸烟者171人,占88.14%。吸烟者烟龄与抽烟数统计情况见表1。

2.2 吸烟危害健康、戒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知识(K)调查

此次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仍然有29.36%不知道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有24.14%的调查者对于不管什么时候吸烟,都可以比不戒烟的更健康这一观点观念模糊。

2.3 对控烟工作及戒烟的态度(A)调查

93.81%的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创建无烟单位,仅1.55%的调查者反对创建无烟单位,其余调查者对于创建无烟单位抱无所谓态度。

2.4 在日常生活及控烟工作中采取的行为(P)调查

从被动吸烟者对于二手烟采取的行为来看, 53.61%的调查者表示“对于二手烟,他们只会开窗通风”,35.05%的调查者选择“会主动制止”, 11.34%的调查者对于二手烟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吸烟者主动戒烟的行为调查来看,在接受调查的23名吸烟者中只有7人准备戒烟,占吸烟者30.43%,不打算戒烟者5人,占21.74%,打算今后减少吸烟者11人,占47.83%。

此次问卷调查特别针对如何有效的开展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者的回答情况见表2

3 讨论

控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因为烟草给社会带来的疾病负担日益增长,控烟工作从某一侧面体现着卫生事业的发达程度。辖区基层卫生医疗人员中以女性居多,此次调查中,男性48人,女性146人,男女比例1:3.04,调查对象中的吸烟者皆为男性,吸烟者占调查者的11.85%,占男性调查者的47.92%,较其他地区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偏高[1]。因此男性的控烟工作是创建无烟单位的重点工作。

从吸烟者对于戒烟的态度来看,愿意戒烟的人仅占30.43%,转变吸烟者观点,引导其主动戒烟也许是控烟工作的难点,亦是控烟工作的关键。然而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调查中看,29.36%不知道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告知吸烟对身体健康的诸多危害,提高吸烟者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纠正其错误观念,或许是引导其主动戒烟的一剂良方。

对于被动吸烟者,二手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妇女、儿童、胎儿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因此导致的流产、死产、婴儿猝死综合症,将是给吸烟家长带来的一个沉重的教训。控烟工作中,吸烟对于家人的危害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唤起吸烟者戒烟的决心,使戒烟工作更顺利的开展下去。

从创建无烟单位的决策者角度来看,绝对的禁烟可能在短时期内是有一定的难度。建立专门的室外吸烟场所,以制度约束职工在办公区域、公共场所的吸烟也是保障非吸烟者健康的一种措施。

烟草危害已经不是卫生事业的新课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控烟工作必将是卫生工作的主旋律之一。纵览国际社会,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然掀起了控烟工作的。通过法律约束、无烟场所的设定、处罚金措施的逐步落实,法国的吸烟人数从欧洲之冠在20年间成为了人均消费香烟最少的国家;新加坡通过立法,在公共场所严格的禁烟,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控烟工作的典范。

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工作,只能使人们对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观念的知晓率明显的提高。纵览各个成功禁烟国家的范例,加强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可能只是控烟工作的辅助力量。由于烟草本身含有的尼古丁等成瘾物质的作用、人们对于烟草的依赖心理以及社会吸烟的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控烟工作显得举步维艰。效仿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制度上对控烟工作予以一定的保障,制定强有力的控烟制度,可能才是推进控烟工作的一条捷径。

总之,在控烟的干预中,既要有媒体层面的宣传,更需要制度层面的约束,同时也需要心理层面的刺激,比如引入行为改变技术中的榜样作用(领导带头禁烟)、正强化(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等技术,多管齐下,可能会使控烟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济南市;大学生:羽毛球:课余活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45-01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欣赏性和游戏性为一体,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的体育项目,羽毛球运动还是一项在中国大众普遍流行的健身活动。羽毛球运动相当于进行每分钟心率为120-160次的中低强度的有氧代谢运动,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具有明显的减肥功效。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济南市五所大学体育课教师以及学生。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出了《济南市大学生参加羽毛球业余活动的调查研究》问卷,对学生参与羽毛球的情况,对羽毛球开展的态度,学校开展羽毛球用的场地,器具,教师等均设置了相关问题,整个设计基本遵循了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调查了深圳五所普通中学的体育课教师以及学生。本次调查,发放110份问卷,每个学校发放20名大学生以及2名体育课教师。共发放学生100人,回收问卷86份,问卷回收率为86%。还因为有4份分卷填写不全,顾有效问卷为80份,问卷有效率为93.02%。

2.数理统计分析法

运用微软的Excel软件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数学规律,并对可能的调查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测,分析和解释。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济南市羽毛球活动场地资源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济南市五所大学羽毛球场地情况,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各个大学都有专门的运动场地,场馆,且运动设施和器材的情况相对良好,仍存存在现有的体育场馆因为场地有限,往往被学生用于平常较为喜爱的篮球,排球比赛和日常训练,却很少会专门挂羽毛球网进行羽毛球训练。

2.济南市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表1济南市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n=80)

3.济南市大学生业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所学校没有1所学校将羽毛球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参加课外羽毛球活动总体上是以个人活动方式为主的情况,说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自发性、自由性比较强,基本上是处于无组织的活动状态。

表3大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业余活动的频繁程度(n=80)

表4大学生参加羽毛球活动持续时间统计表(n=80)

三、济南市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少羽毛球运动场地和器材。一是学校领导对于羽毛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并不重视,因此没有对羽毛球的开展进行投资。二是学校为了招生,在有限的校园场地内进行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等的扩建,大大占用了可以作为羽毛球运动的土地。

(2)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缺乏正确认知。有的大学生提出从小喜欢参与的运动是足球和篮球,认为羽毛球缺乏力量性与对抗性,没有篮球和足球激烈有竞技性,是女孩子的玩意。还有的大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素质差,存在消瘦,肥胖等,体态与正常同学有一定差别,自我效能感极差。渐渐的,这类学生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对于新的运动形式和新的技能培训,如羽毛球竞赛以及其他羽毛球课余活动兴趣不大并甚至因为有基本的技能检测而感到担忧害怕。

(3)中学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羽毛球教师平常的练习不足,导致自身动作不标准,而羽毛球专业技能的学习很大一部分在于动作的多次模仿练习。不标准的动作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范例,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羽毛球技能的学习。

2.对策和建议

(1)加快羽毛球场地、器材建设,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各学校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切实搞好羽毛球场地、器材建设的规划,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利用企业赞助,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改善羽毛球教学、训练环境。

(2)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校园羽毛球文化建设。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集体荣誉感。各种形式的比赛不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校提高重视的最佳方法,所以有计划的组织比赛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大有益处。学校应该通过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积极宣传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功能,并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羽毛球比赛等,为广大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羽毛球运动氛围。

(3)扩大教师队伍,引进羽毛球专业教师。从访谈的情况来看,羽毛球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自身羽毛球知识和技能不足,加强羽毛球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中学着力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做好体育与健身新课程的体育教师培训工作,促进羽毛球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羽毛球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推广体育新教材的培训机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薛林峰.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2]杜晓峰.绍兴市高中羽毛球模块课程开设与发展的现状研究[J].运动,2010,(5):72-73.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34.

篇7

关键词:数学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教学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情况是教师“一言堂”,这种“老黄牛”式的老师并不占少数。本人曾跟踪调查过,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传统教育中即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调查的100人中,只有6%的学生认为喜欢这种老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多次提及“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评价”。足以说明新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高度重视,要求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学生不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生不提问题是心理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是方法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方法有关。通过问卷调查与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学生不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不敢提问

通过问卷调查,在“关于回答问题时我()”,选“想回答,但不敢举手”的占40%;选“懂,但怕说得不好”的占44%。

从这两项中可以得出我们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的,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只是由于一些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即使知道有问题也不敢表达出来。

2.没有时间问

问卷中有46%(重点班)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来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鼓励学生提问的意识,上课没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使得学生不太有机会提问。

3.不习惯提问

从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提问质疑习惯,这说明学生仍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把解题看成是一种任务,缺乏独立思考意识。

4.不善于提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5%的学生认为主动提问是学习有上进心的表现,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不能积极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不会问问题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要信任学生

教师要信任我们的学生,接受他们的建议,相信他们的能力。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引导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

2.教师示范,使学生勇于提问

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充分理解时,往往提不出问题,无疑可质。如何促进他们质疑,进而转化为认识上的需要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借助教师示范性的提问。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他们质疑提供范例,使之模仿或参照教师的样式,进而为他们自己主动质疑拓宽思路,并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质疑求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一些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从而诱发学生提问。

3.构建和谐课堂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禁锢,破除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着的“惟师”“惟书”“惟一”的思想定势,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逐渐增强问题意识。

4.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学生乐问

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能力 网络平台

一、背景

为了加快基础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我国全面启动了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几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同时,为了缩短城乡在教育教学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巨大差距.由国家和地方筹资百亿元全面开展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20O7年,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初步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具备。

如何迅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落实资源建设与应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研”的要求,使广大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和运用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实现农村工程应用效益,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

随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四配套”工程落实到位,以及“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的全面展开,苏北地区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日臻成熟。苏北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如何,能否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苏北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笔者以苏北某小学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该小学拥有公用机房3个,约80台计算机.每个班级都匹配了多媒体计算机。可接人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对象均为各学科任课老师。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81份.有效问卷8l份,由于得到同行教师的大力支持,调查工作组织良好,回收率、有效率均达到100%。问卷采用微软的Exe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比例均为百分比。

(一)调查对象分析。

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笔者就职的苏北某村小,共有教职工81名,在校学生数1256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教龄最长的为28年,最短的3W。平均教龄为12年,教龄在10年之内的占了48%,在1l一20年之间的占4l%:在学历方面,以中专和专科为主,共73人,占总人数的90%;在职称方面,小学高级占6%,一级34%,二级11%,没有填写的4%,中学一级l%,二级21%,三级2%;所涉及的科目有小学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幼教及初级中学数学。

(二)调查方法。

笔者将拟研究的问题编制成调查问卷,以当面作答的方式供调查对象填答。本次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及其应用态度.把握其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所获信息的不足,搜集有关态度、情感、知觉或事实性材料.观察受访者的诚挚性与态度.由此判断受访者问卷调查部分回答的真实性,对部分调查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调查结果表明: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水平上。能够熟练使用Word和Exeel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38%.仍有24%和28%的教师不会使用以上两个软件。仅有l4%的教师制作过课件,44%的教师不会制作课件,掌握软、硬件安装技能的人数不过17%。在网上,教师们经常查找的教学资源为优秀教学设计(37人)、典型课例(36人)、文本备课资料(26人)、教学软件(23人)、教育理论著作(9人)。有44%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课件教学,认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59%。在使用网络课件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有l8%赞同单一模式,82%的教师支持混合模式,即支持教师讲解和在线学习相结合,或在线指导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很有用,而实际自觉运用的人数却只占总人数的31%调查结果还表明: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有很大的用处,他们对培训的内容要求比较强烈的依次是:技术与理论相结合(51%),范例与方法相结合(31%),技术(10%),理念(8%)。78%的教师对通过网络培训教育技术充满信心,71%的教师认为运用网络学习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访谈结果反馈。

1.通过访谈得知,多数教师表示支持多媒体教学,认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原先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被替代为充满生趣的动画和投影,化无声为有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些教师反映小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积极性越来越差甚至有个别学生逃课的现象。

3.谈话调查中有二三位老教师对多媒体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上课时用上电器就是多媒体教学,就是放个录音,将小黑板的内容投射到屏幕上,换汤不换药

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所收集的数据.经过系统统计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们大都持肯定态度。教师主动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有明显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硬件设施是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物质基础,尽管全国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有了大幅改善,但苏北农村地区的总体硬件水平还是偏低。大部分教师对所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并不满意。

(三)一线教师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能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许多教师能够坚持自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理解,难以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不够高,原因主要是缺乏信心和整合的技术,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培训中应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整合技术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六)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现行的培训体制和评价制度需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更加有层次,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

五、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加强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物质保障,农村学校的经费比较紧张,仅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学校设备。总之,应当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案.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

(二)加大资源库建设的力度,提高自身资源开发平。

教学资源是影响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应充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农村小学一方面要积极筹资金,引进适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育资库建设,尽快实现教师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教研力度,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开展…。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和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师院校也要把对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作为未来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

(四)更新观念.内化教育技术应用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教师观念守旧,方法落后,在接受新的信息时和追求探索时有较强的惰性.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加之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课堂,全面影响和冲击着教师的旧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用内化了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参与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建立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五)构筑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

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涉及范围广.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限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素材、案例等丰富的培训资源无法在短期内为每个教师所获得。通过构筑网络支持与交流平台.大量的培训资源可借助平台得以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资源的丰富程度…;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弥补集中式培训时问短的缺点。培训结束后,教师和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长期的交流。解决学员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巩固培训成果,提供持续的跟进式支持.促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又称为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三个基本特征。生物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已近十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出多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这多种教学模式是否都适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实施后能否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提取了前人众多研究成果的共通之处,明确了具有普遍性的两种教学方式,即目标引领的和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在本校的日常教学中实施并进行比较,以探讨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的影响及其可行性和教学效果。

2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综合国内外众多自主学习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具体的学习目标来引领整个学习过程,如自学辅导法、“六步”教学法、“定向一自学”、“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模式”、“趣导一自主学习”、“引导自主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都是以具体的学习目标来引领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必要时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2)以问题贯穿学习的始终,如发现教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专题探究教学模式等,均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直接给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必要时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深入探究时还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引路人的作用,通过问题的最终解决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3)以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范例来开展自主学习,如范例教学法、“案例研究”学习模式等,通过特殊的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特殊”来掌握“一般”,或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研究者更多地采用目标引领或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而较少采用案例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因此,笔者选定第一、二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和比较研究。

2.1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大致为:明确目标一自主学习一合作学习一教师精讲一学生小结测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依据学习目标制定必须经历四个渐进的阶段,即:①教师预先制定学习目标并呈现给学生;②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制定小组学习目标;③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行制定个人学习目标;④学生自定个人学习目标,并尝试写出学习内容的知识框架。教师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的教学流程为:确立学习目标循标自学自学汇报合作学习精讲梳理学生小结达成目标随堂检测。

2.2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大致为:创设隋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精讲小结测评。由于问题呈现的方式不同,可以是教师呈现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直接展示一个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教师展示一个大问题再引导学生提出小问题。

3 教学实践

3.1 实践对象

选取七年级106班和107班学生共98人,这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学期考评成绩、男女比例和人数等方面都是基本相近的,均为49人,都是笔者任教;对照班103班也是笔者任教。

3.2 实践方式

(1)本研究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材;学期末测试采用,南海区统一印发的试卷。

(2)实验班106班采用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107班采用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教学实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是教师尝试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教材和教辅资料的使用方式以及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然后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相应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并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在实验班的深化运用。

(3)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

(4)在教学实践开始和结束时设置了两个相同的调查。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调查,用以检验本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问卷调查时,为避免学生对自主学习这个概念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而影响问卷的效度,下发给学生的问卷标题为“中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3.3 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时间从2010年2月22日(新学期开学)至2010年6月13日(该学期生物课结束),为时约4个月。

3.3.1 前测

在前测阶段(开学第一周)进行前期成绩的对比分析及相关问卷的调查和统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生物学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同时进行生物学的兴趣度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3.3.2 教学实践和检测

教学实践开始,教师按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每隔7个星期进行一次学习检测,用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无渐进的效果。

3.3.3 后测

后测阶段(学期结束前一周),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再次同时进行生物学的兴趣度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中的生物学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4 研究结果

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班学生测试成绩的对比以及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度、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较好地说明了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实践对象在生物学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及兴趣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不大。

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目标引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问题引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较显著。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度方面,这两种

教学方式的实施均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和“学习环境的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两个方面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而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方面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5 讨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本实践研究验证了一些理论设想,以及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更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业成绩

由于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都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必要时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优带良、以良带差,实现整体共同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学生后测的生物学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高,说明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而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生物学学业成绩的提升作用显著优于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5.2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比分析兴趣度调查前后测结果发现,尽管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均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但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由此不难看出,比起带着学习目标来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学习则更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这也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

5.3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由《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侧重于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两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后,学生在把握学习内容、自我管理学习时间、恰当运用某些策略学习和控制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也得到较好的发挥,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有实效的。

5.4 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各有优劣

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方面,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问题意识等方面的作用,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要优于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这说明两种教学方式都能在某些方面引导学生形成高效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方式,但各有优劣。

5.5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七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学中运用这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实施日常教学,均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和学习兴趣也得到显著提高,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是可行的,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遵循这两种方式的几个变式循序渐进的实施日常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知识的目标,又能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能力,是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继续使用的。

6 思考与建议

反思本学期所做的各项工作,要有效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引领和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但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地交替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当中也融合了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教学效率。

(2)采用自主学习方式教学时,教师必须先做好自主学习前的学习铺垫;开展自主学习的时机要恰当,不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都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

(3)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不宜过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学习。

篇10

关键词:医教协同;护理教育;培养模式

1基本情况

1.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以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2017届、2018届4个医教协同班学生(研究组)和参与教学管理的医护人员为主要对象,以接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学生(对照组)为参照对象,通过教学成绩相关数据比较、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人才培养质量。

1.2调研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由调研组成员负责问卷发放和回收,调研组负责人进行实地走访、记录和梳理。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185份,回收率100.00%;实地走访两个教学医院,分别为楚雄州人民医院和大姚县人民医院。

1.3统计学方法

主要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道网录入数据,获得问卷结果。

2结果

2.1培养效果较好,但师生主观评价稍有差异

调查组分别从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对培养效果的满意度、再次参与的主观意愿等方面对学生和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与医护人员的主观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医护人员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一致持肯定态度,总体满意度非常高;84.97%的学生认为培养模式改革很有必要,但是只有65.57%的对培养效果感到满意;而在再次参与医教协同培养方面,70.69%的学生选择愿意,有29.31%的选择不愿意或无所谓。经过访谈,调查组了解到部分学生存在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认知模糊、对医院教学环境和方式不适应以及依赖心理较强等问题。

2.2岗位能力提升,但就业竞争优势未凸显

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第二学年的护理专业课程在医院开设,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教学,学生融入医院环境,直接接触临床,将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结合,培养临床思维、临场沟通、应急处理、团队协作和人文关怀等岗位能力,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2]。从调查结果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在操作能力、人文素养和护理礼仪3方面有明显优势,操作能力较为突出。以培养目标为参照,校院双方均认为学生还存在专业知识有待加强、理论与操作不能很好地衔接及自我认知不清、定位过高等问题,可见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效果欠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有待加强。就业是社会对毕业生能力认可程度的直观反映,调查中研究组34.66%的学生认为与对照组相比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稍有优势、43.75%的认为没有优势。从两届毕业生就业率来看,研究组学生就业优势并未凸显,与对照组差别不大。

2.3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但教师教学成效不好

为进一步了解教学成效,调查组统计两组学生第二学年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和护考通过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学生专业课程平均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在人均挂科率、护考通过率方面并不占明显优势。调研组就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成效两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虽然学校和医院均要求选派经验较为丰富的医护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但研究组近40%的学生认为在校教师上课效果好,83.98%的学生认为在校教师有必要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并且多数学生认为来自医院的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师生沟通能力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而参与教学的医护人员也认为需要通过观摩、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2.4学生管理规范,但课外活动有待丰富

学生管理是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施的困难之一。目前各教学医院依照学校管理模式,为学生选聘专任班主任进行管理,并按照学校教学时间安排学生作息,总体情况较好。但有两个问题较为突出:(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研究组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在医教协同培养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失。(2)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问题。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调研组发现研究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数是教学医院的职工活动,专门针对学生的活动很少甚至没有,这与调查中研究组45.5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活动,35.96%的选择一学期有1~2次活动的结果一致。

3讨论与建议

3.1重视医教协同宣传,提高学生认同度

本次调研发现,研究组学生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有一定了解,但较为肤浅,仅停留于表面。参与前多数学生对医教协同知之甚少,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不清楚,没有从内心对这种模式产生认同感;参与后又因缺乏适当的交流和引导而出现适应不良,被动学习,自我定位不清,对学什么、怎样学缺乏思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应加强对医教协同的常态化宣传,通过主题班会、动员会、座谈会、新老生交流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接受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学院网络宣传阵地等宣传医教协同培养现状和进展情况,促进学生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从认知转变为认同。学生入院后应组织岗前培训,全方位帮助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明确学习要求,清楚学习安排,融入医院文化,并按照医院的规定和要求履行自身职责,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成效。

3.2明确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护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护理岗位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院校双方应在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将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进行有机融合,以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与合作能力、信息运用和终身学习能力4方面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3]。逐步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效果反馈体系,借用客观量表如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评判性思维量表等,建立有利益相关的第三方人员参与的综合评价系统,及时获取政府部门、行业单位、行业专家、学生及家长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方式,提高社会及教学医院的认可度。尝试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有效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实现校院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情景“三融合”的有效途径。(1)鼓励学院专业教师“下、访、挂”,担任医院护理部相关职务,在教学医院组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巡讲和示范教学等活动;鼓励医护人员到校随堂听课、观摩,参与学院师资培训;学院和医院教师定期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根据教学医院实际情况创新授课模式,将研究组教学进程和课程安排与对照组分开,如授课计划不以2学时为单位,而是按专题或项目内容随机安排,甚至可以单科推进方式开展某些课程教学,通过教学方式小班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全面推进教学改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