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若寒蝉范文

时间:2023-03-21 21:1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什么若寒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近义词:缄口结舌、守口如瓶。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篇2

、 汴京的雨, 从得知要离开的那天,便开始断断续续地倾泻。不似江南的柔美凄婉,也不似北荒的大气磅礴,而是——欲停非停地纠缠,不,是痴缠。心,像裹了层棉絮,着透不过气来。

我斜倚着矮榻,披了件外袍,看对面的月娘调琴。她是邀月楼中最善琵琶的姑娘,一个不被看好的清倌。数月来,我为她填词,她来弹唱,使她的声名彻底红遍了京都。然,我却要走了。

“水风轻

苹花渐老

月露冷

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月娘轻声吟唱,素手细细弹拨,将一腔柔情揉进了这支《玉蝴蝶》里。声未停,泪湿满襟。这岂是“不舍”二字所能涵盖的?

我站起身,将几案上的残酒饮尽,打断了她:“月娘,我要走了。”

“柳郎!”她抬起头盯住我,“你连唱完一支曲子的时间都不肯给我吗?”

“待久了,艄公会急的。”我故作冷淡,转过身,将外袍披好,又系上披风。艰难地迈开,大踏步地向帐外走去。

不敢回头,不敢回头看那一张为我乱了妆容的脸庞。皇命难违,我纵然再多言语,又有何用?

“柳郎!”她又唤我,“真的这般绝情吗?”

我的手已经触到了帐帘,还是停了步子,却没有勇气转身面对她。

“柳郎,”她第三次叫我,“我知道,我月娘只是一个青楼女子,你我终究有缘无分。从来,我不曾有过什么妄想。今日你要走,我亦没有什么资格拦住你。你,你和那些拿我们寻开心的狗官们不一样,你是个好人。”

“月娘。”我出声止她。

“不,你让我说,”她的声音有些喑哑,却透着坚定,“你不让我弹完这一曲,我也要弹。这是,我最后能给你的回忆了,柳郎!”

“就当是你欠我的,下次见面,再弹余下的半阕,好吗?”我终究还是说了出来,尽管知道这几乎是个比梦境还要虚幻的约定。但是,我希望有,有一个不管怎样的,再见的理由。

“还会,······还会有机会吗?”

她轻轻放下了琵琶,走到我身边来。用那双盈满离人泪的眸子凝视我,我不能够再逃避,只有回头。

她的眼瞳是琥珀的颜色,清澈得仿佛容不进一颗尘滓。那日之所以在一众琵琶女中挑了她来唱我的词,除了因为她的技艺最为上乘,更重要的,是这双眼睛里书写的哀怨与纯净。她是那坊间唯一一个洁身自好的清倌,日日被老鸨念叨着,不肯委身于客。而如今,我是何其残忍!我做了她的恩客,又将她捧红,却因皇命,要舍了她离开!今后,她在青楼,会是怎样的光景?她的眸,还会一如既往地澄澈吗?我合了眼,不愿,也不敢再想……

帐外,是秋风萧瑟,隐约听得到艄公的呼喊声,我披风下的双手紧紧握住,掀帘冲了出去——

离别,是没有勇气面对的残忍……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而我,恍若另一个世界的人……

、暮霭沉沉· 楚天阔——月娘篇

、 他走了。

走了。

帘子掀起的那刻,我心已死。

深深的无力感在触摸到风的那一刻使我颓然倒地,泪已尽,情难断。

我的指甲陷入肉里。痛感,让我再次站了起来。

至少,让我送他上船吧……

拿了盛酒的食篮,我追了出去……

不知道跑了多久,只知道一跑起来,见不到他,便无法停下。

时间似乎也为我放缓了脚步,在我几乎再也看不清什么的时候,在我几乎要倒下的时候,在我几乎已经听不到艄公的声音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将要踏上兰舟的那袭蓝色长衫。

我用尽全力地喊出那一声:“柳郎——”

他回头,满眼惊愕。

我强迫自己去微笑,打开食盒,取了酒,递与他说:“饮了这杯,再走。”

他的眼睛里,有怜惜,接过酒盅的时候,连手都在抖。

酒杯掉落——

他的手握住了我的,紧紧地!仿若一切都会为此停滞:时间不走,流水成冰,春夏秋冬不再交替。我抬眼,立刻被他的目光抓住。我看到了那泪水洗过的眸子。看到了他的泪,为我,盈于睫。

我们就这样凝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这秋日郊外的黄昏,在这难以承受的离别的伤痛之下,凝望。

凝望,也许,这会是一生相伴的影像;也许,是命运不忍,给我们这样一个执子之手的机会,却无力让我们与子偕老。

错,错,错,错的身份,错的缘,即使遇上对的人,也是注定分离的错爱。

罢,罢,罢,让他记住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倒不枉数月来相知一场。

我该知足。

重斟佳酿,我们共饮三杯。本该是清醒的,却不料酒不醉人人自醉。

艄公又在催他上船,我强忍了泪,放手。

一寸寸抽离彼此的手心,将一寸寸离愁织成衣衫,当做喜服,不舍抛下。那便披着吧。即使是饮鸩,只愿可解一时之痛。

“月娘,珍重。”他立在船头,眼角的泪如清晨叶尖的露,终究是落下了。

而我,我度过了今日今时,可还会再尝这心酸滋味?我已无泪!

恍惚间,船已远,暮霭沉沉,雨后明朗的天空下,只余船影,映于我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晓风残月·结局篇

船停,墨未晞。

艄公进了船篷,见那柳生醉倒于几案旁,落了雨的白宣上,是一首未填完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这位客官,到啦,醒醒吧……”

柳生醒来,望向窗外,却已然是江南。柳叶纷飞,却作离人泪。

提笔“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待与何人说!”

大笑如痴如狂,纵使故作洒脱,却是难掩凄凉。

三月后,往昔离别处,孤坟独立,无碑无字,只有一截败柳插在坟头。

京都人传,名妓月娘,誓死不承恩客,吞金而死,所抱琵琶,弦尽断。

杨柳岸边人独醉,长亭柳下残月魂。

也许,这便是结局吧……

篇3

佴文武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

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

力量源泉。

记得我也有次成功的经验证明了师爱力量的神奇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一直都习惯了以一种职业性严肃的

神色面对学生!只是为了树立所谓的老师的威信!于是在我的面前,学生也习惯了一本正经。当然我知

道那份“一本正经”全然是因为我的“一脸严肃”。甚至有时候我也分明从学生的眼神里读出了“噤若

寒蝉”!我一直觉得孩子们应该是活泼的,应该是好动的!说实话我真的比较倾向于喜欢那些活泼聪明

的学生!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改变这样的神色,因为我是老师,是班主任!

班中有个学生天天非得在我面前才能完成课堂作业,回家作业是更加不要提了,一项作业都完不成。我

只能整天把他拉在身边做作业。有时看到他什么作业都不完成,一股怒火就冲上心头,对他严厉批评。

而他却无动于衷,保持一种漠然的表情,照样我行我素。直到一天我又因为他一节课没写几个字却把本

子弄的都是墨迹,而在办公室里对他大发雷霆,旁边的老师一边劝住我,一边安慰那孩子。我发现他虽

然还照样面无表情却很快完成了作业,字迹工整。一刹那,我突然发现无论哪个孩子都是需要鼓励和安

慰的啊!在后来的一次做作业之前,我表扬了那个孩子的字很漂亮工整,并把他的作业与其他几个同学

的作业一起给大家欣赏。他笑了,是如此灿烂!或者正是我遏制了孩子的自信与天真。

于是我决定采取鼓励为主、微笑面对的方法与他交流。果然,一天下来,孩子并没有拖拉作业!反而,

字越写越好了!第二天的日记上,很多同学表扬了他的字,改变了对他看法,我将他们的日记给他看,

他看的小脸上充满着欢笑!眼睛在笑,鼻子在笑!其实,偶尔他也有一两次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时候,

我也几次想要来一声“狮吼”,但是想到我将看不到孩子那如花的笑容,于是我忍着不生气。只是笑着

对他进行教育!所谓“润物细无声”,孩子笑着点着头!

当然,我知道或者他并没有真的懂什么道理!但是我笑着对他说是尊重他。他至少不会有什么“逆

篇4

未知生,焉知死?要论后事,先摆前生。谁不晓得,所谓“快女”,就是“超女”转世。转世这东东,在微博上,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地生灭,博友们看到转世时的惊喜,正如看到“僵尸”的鄙夷。肉身被灭而灵性犹存,于是转世,大体如此。与微博上动辄“八世”、“十世”地转相比,“快女”作为“超女二世”,只算方兴未艾。同情不予“快女”而给广电总局,此其一也。

其实,谁都看得出,连带“超女”一起,十来年下来,“快女”日趋式微,再也难现昔日的狂热。当年微博需仰娱乐明星鼻息过活,如今“快女”拉微博评审团助阵,形势已然逆转。至于这局面是缘于被管制窒息,还是主办方滥施炒作不自珍惜,却也没什么不同。式微的“快女”本就强弩之末,需要自我检讨、转型,如今被用力一推,就坡下驴,如那笑话讲的,飞快地游过鳄鱼池,娶了漂亮的姑娘,然后回头恶狠狠地问:刚才是谁把我踢下水的――芒果台会不会得了便宜还这般卖乖,倒不一定,但说“快女”因为“暂停”受到多大损失,也很难讲。“暂停”不仅多此一举,还就此让“快女”成了“圣女”,成了狭隘偏见下的牺牲,再次投胎,难免更惹怜爱,只怕广电总局始料未及。

有人怀念“快女”,以为它最大的价值,或它最足以被构陷的罪过,是使粉丝们在狂欢中参与了“某种普及与训练”。这即使不是,也是一种错觉、幻象,最终谁上谁下,不是选票说了算。这就像广电总局处置“超女”或“快女”,名义上,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但细究起来,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对于一个栏目播出时长方面其实没有规定,只有“播放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或者广告的时间超出规定的”,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出停止播出、更换特定节目或者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还要什么呢?只要有“特殊情况下”这个筐,够了。

超女选秀,全国电视台综艺节目中最赚钱的一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诚然,电视台提供的,应该是文化产品、精神食粮。经济与文化,曾经有个时期,是被定性为“一手软一手硬”的。只不知近十几年,是两手都硬了呢,还是无所作为、乏善可陈。但广电总局在“快女”面前,突然“硬”了起来,大概不会是“见色起意”,否则,为什么在选秀节目三令五申、噤若寒蝉之际,CCTV的一些类似节目,还在闷声推进。

“快女”不必暂停而停之,是为不智;“快女”不应停而停之,是为不公;暂停所据规定含糊不清,是为不明;暂停难避瓜田李下、州官放火之嫌,是为不义。因一个小小的“快女”,自陷于不智、不公、不明、不义的境地,这个成本,可谓巨大。是什么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让广电总局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快女”过不去?

仅仅“利令智昏”,不足以解释全部。除了利益,一定还有感情。这感情,应该不是源自对观众的爱。“心神不宁”的受害者,早被证明是托儿;对选秀节目之低俗深恶痛绝的热心观众,也不见名姓。

只能说,芒果台大概玩得太开心了,简直忘了自己姓什么――它叫电视台。而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视台,严格来说,所有的电视台,都不是以提升收视率和营利为目的的。用商业电视台的思维来做国有电视台,这是最大的原罪。“快女”一开始就堕入六道轮回,又如何免除转入畜道的宿命?

篇5

那是狼族在举行狼王比武大会的时候。十年一度的狼王比武大会,以武斗来选出新一任的狼王,原狼王最终胜利则继续再当十年狼王,否则即被挑战者所取代。老狼王弥太狼尚能饭食,已经当了三十年的狼王了,而这次也终于勉强打败了似乎是本次最后的挑战者,气喘吁吁地刚要拿过金牌,却被一声斥住。

是一头陌生的狼。老狼王观察着这头斥住它的来历不明的狼,这头陌生的狼狂妄地要挑战老狼王,而且说自己轻而易举就可以赢得冠军,根本没把青青草原所有的狼都放在眼里。这下可激怒了在场的所有狼,狼们纷纷怂恿老狼王与那头陌生的狼比试,维护狼族的威严。老狼王并不知道以后自己会特别后悔做出这一选择,它看这头陌生的狼看起来并不厉害,虽然自己武斗上百场已经非常劳累,但是打倒这头狼应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老狼王爽快地接受了那头陌生的狼的挑战。

两狼站在了比武台上,只听咣一声比武开始,只在瞬间,老狼王就倒下了。全场狼惊四座,沸腾起来。那头陌生的狼看着会场的慌乱气氛,露出尖锐的牙齿,不停冷笑。那头陌生的狼走下会场,主动夺过了金牌,还有需要举行一场仪式才能拿的王冠王袍王杖,穿戴在身上,一跃而起,跳到了会场中央的最高点——柱子的最顶端部。

那头陌生的狼对着群狼发出了犹如响雷一般的声音,说:”我是你们的新狼王,黠太狼大王。我的臣民们啊,顺从本大王的没有奖赏,但是反逆本大王的,本大王会立刻让它灭亡。“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寒蝉若噤。狼们都见识到了黠太狼的恐怖实力,又听到这番威吓的话,自然不敢反抗。

一切全都变了。羊族不再有优势,因为狼族不再尽是一些蠢笨的狼了。在黠太狼的英明领导下,狼族们攻坚克难,齐头并进,一马当先,不断胜利,将羊族的生存范围不断挤压缩小,就算是聪明的羊比如喜羊羊之流,也只能达到一些防御上的胜利。

”没有实力的正义毫无意义。“

在一个战场上,战争已经结束,空气弥漫硝烟悲凉,残阳如血。一位僧侣,右手捻着佛珠,左手合十,缓步走过战场,嘴里不停念超度经文。

篇6

一个星期天,我们不知为了一件什么小事争执起来。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对我百依百顺。我紧闭双唇,一天都不和他说话。

他无可奈何地问我:“我要怎样才能让你不生气呢?”

我冷冷地指责他:“厨房油烟机的灯坏了三个月都没修,看看你都为这个家做了些什么!”他立即去修了。

他再找我说话,我又批评他:“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可纱窗什么的都还没有装,你想叫蚊子咬死我吗?”他又忙了一下午,把纱窗全部找出来,洗净,晾干,装好。

可我还是不依不饶:“打印机的电缆线没有插口,每次都要把插线板接过来接过去。总有一天,我会被电死的。”

他又折腾了一个晚上,把电线拉好了。

可是我还没有罢休,我打定主意就是要让他尝尝不顺从我的苦头。

晚上,我一个人侧着身子往里睡着。如果是往日,他总会开玩笑吓我:“别把墙挤倒了。”可那天他只是很伤心地一遍遍叫着我的名字,而我佯装没有听见。突然,他一把将我的身子扳住。我拼命抵抗,但他的手指像钢筋般逮住了我。我被扳了过来,只好气恼地瞪着他。

“要怎么样你才肯说话?”他盯着我问。“放开我!”我大声地叫。

“我把你宠坏了。今天要让你懂得如何去尊重一个男人。”他动作敏捷地翻身压到我身上。

我奋力挣扎,但我很快发现那是无济于事的。我的气力与他比起来堪称螳臂挡车。

“认输吧。”他盯着我说。

“决不!”我气咻咻地说,“我恨你。”

“你会爱我的。”他游刃有余地松开了我的睡衣。

“我要告你我。”我绝望地叫道,又羞又恼,第一次发现自己在不再听话的他面前简直无能为力。同时我暗暗感到吃惊――这是我和他相识相爱8年来第一次领略到的力量――一个男人的力量。在这之前,他一直对我温柔体贴,呵护有加。这个发现让我的身体漾过一种女人的潜意识中被掳掠、被征服的与敬畏。我突然觉得:尽管全世界都在宣扬“男女平等”,事实上男女是绝对不平等的。

“我是你的丈夫。”他有点得意地声明道,又脱掉了自己的衣服。

“认输吧。”他说了一遍。

我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反应,噤若寒蝉地看着他,心里翻腾着:如果我再坚持说不,就意味着逼他自己了,这将是我一生的耻辱;如果我说认输了,那对我高傲的自尊来说简直是不可能接受的事,特别是在这种被威胁的情况下。

犹豫之间,我猛然对自己竟陷入这种难堪的局面感到无比愤慨。一股愤怒蹿上心头,我本能地有一种要与他一决高下的冲动,甚至不惜动武,不惜鱼死网破,不惜让我们的婚姻关系到此结束!

我奋不顾身地使劲儿掐他。他一直俯视着我的眼神让我心软了。他正充满期待地看着我,眼里有点抱怨又有点忧伤,甚至还有点哀求,仿佛在说:你就认一回输吧。

我这才意识到,认输是一种多么困难的事!对男人而言也许更是如此。可他竟一直毫无怨言地忍让了我8年。当我对他又踢又咬的时候,他总是垂手不动,好像是怕我,使我一直小看了他。原来他每次认输只不过是因为爱我,所以才忍让,我心里不禁非常感动,假若他不爱我,我能在这个家里这么随心所欲吗?如果我一直这么任性下去,他凭什么还要爱我呢?

我突然不再反抗,甚至热烈地迎合他。他微微有点吃惊地看着我,因为我在他的面前一向是倔强到底的,他不知道我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思考和感动。

于是我们有了一次截然不同的体验。过去他总是小心翼翼怕弄疼了我,而这一次他特别自主,特别任性,我也特别顺应与服从,我们两个人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快乐。当我们筋疲力尽地相拥在一起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这种体验的来由与起因是那么不愉快,甚至可能引发婚姻的危机。

我温柔地抱住他,心里充满了感激,因为我重新认识了我的男人――他的力量与他的美德。

其实,有时候,为爱认输一次,两个人的情感与默契能达到更好的交融与升华。因为在爱面前,我们已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那些在外人面前小心维护自己尊严的个体了。为了这个整体放弃一点小小的自我,有时会得到更多更多。

篇7

一、把握并准确理解附加信息。

这方面主要包括写作背景、作者、注释和诗歌的题目。

对于那些诗歌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影响大的诗人,如唐代的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我们要熟悉他们的生平经历及每个阶段的思想、作品风格,对他们所处的朝代历史也要有清晰的了解。而有些诗歌的注释已经表明写作背景,因此,阅读理解诗歌时,要关注注释。如: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有了这个注释,这个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来到这原为祖国腹地现已成为难以逾越的宋、金国界时的痛苦之情、无奈之举,多么希望这船也能像鸥鹭一样自在航行,表达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自在往来的强烈愿望。若没有这个注释,就会有许多同学依照杨万里诗清新的风格将诗理解为对自由的渴望,这样理解就太片面、太肤浅了,当然对问题中的“虚”也就无以赏析。

二、抓取诗中的关键词。

有些词在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抓住了它,就有可能抓住了诗歌的全部,因此,阅读时,要善于发现这些词,从而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这些词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1、活用词。诗歌是语言凝练的文言文,有些知识与文言文是相通的,如潍坊质量检测诗歌鉴赏题中有“乱斫胡兵缺宝刀”一句,其中的“缺”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缺”,连起来看就是战士们英勇杀敌,使宝刀都有了缺口;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也是使动用法,“使……变绿”之意,写出了春到江南的景象。

2、凝练词。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最复杂的感情,“用心之锤,炼句中字”,就成了古诗人的必修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明证。因此,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这些词。这些词从词性上看,多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如《山居即事》中的“遍”,是“筑遍、长遍”的意思,写出了松树茂盛,仙鹤众多,来人稀少,实际上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

3、情感词。找准直接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这是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最简便的办法,很多诗在这方面都有体现。如湖南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龙标野宴》中的两个“愁”,尽管“愁”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传达出了诗人的愁绪;还有上文《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中的“悲凉”,《中秋夜无月》中的两个“愁”,陆游《登拟岘山》“更喜机心无复在”中的“喜”,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中的“恨”等等,这些词,都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七寸”。

三、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意象是体现诗歌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我们要记住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的寓意,如“落红”“杜鹃”“斜晖”,另外还有流水、寒蝉、帆船、鹧鸪、雁、燕子、捣衣、砧声、月、梅、梧桐、柳、落日、浮云等等。理解诗歌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典故的理解,典故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1、引用前人语句。引用前人语句也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也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也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如姜夔的《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就属于借用词语,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

2、引用神话故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诗句,用湘妃和素女这样的神女为乐声感动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还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句,用女娲忘记炼石补天来进一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最后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写出月中吴刚为乐声所吸引,也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物”类阅读材料在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主要人物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因此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以上升的趋势出现在中考试卷中。从笔者所整理的64套中考试题来看,其中以“人物”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就有17套,约占26.6%。

【中考热点考题链接】

本主题的现代文考查在2013年中考试题中有17篇,如:

《天使儿》(2013年广东卷);

《雨中》(2013年广西柳州卷);

《两角钱》(2013年江西卷);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013年呼和浩特卷);

《和老妈过招》(2013年上海卷);

《门铃》(2013年辽宁省沈阳卷);

《父亲的船》(2013年浙江省湖州卷)等。

香 伯

文/尤 今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呢,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⑤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得清清光光了。

⑥一般人想吃香饼,总是顺口说道:“去中央市场找香伯买!”

⑦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香伯”。

⑧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香伯,就像是现实生活里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一般,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淡出了。

⑨长大结婚以后,婆家在怡保,自此以后,回返怡保省亲变成了常年事务。

⑩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到婆家来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11}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寒蝉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儿。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

{12}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立刻霍地复活了。

{13}“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

{14}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15}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16}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独终老,劝他寻个伴儿。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少年做徒弟,三个人“生死与共”地窝在老屋里做饼。可叹的是,徒弟们学得了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然而,许多没有尝过香伯“原装货”的,却傻傻地把“鱼目”当“珍珠”。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个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17}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18}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他的神情,是那样专注,是那样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19}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坚守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思考练习】

1.香伯有哪些“怪脾气”?

2.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加点词“俏皮”“跳舞”好在哪里?

4.从修辞角度看,第{16}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5.第_____段和第______段描写内容基本相同,为什么这样写?

6.谈谈你对第{19}段画线句的理解。

7.如果你是香伯的徒弟,你会怎么做?

(201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参考答案见第一版)

【现场解读】

答题策略:

第1题要求概括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先通读全文内容,再将人物的主要事情一一提取出来,从中概括出人物与众不同的“怪脾气”。

第2题要求说明语段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位于开头的语段主要起点题、引出下文、铺垫、设疑、激发兴趣等作用;位于中间的语段主要起照应前文、承上启下、埋下伏笔等作用;位于结尾的语段主要起前后照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引人思考等作用。解答这类试题,先要确定语段的位置,然后根据语段位置,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作答。

第3题要求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品鉴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先要确定句子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再根据词语的意思对中心内容的表现效果来组织语言。

第4题主要从修辞的角度考查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先要确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指出句子突出表现的主要内容。

第5题要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描写的分析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重在阅读句子,从中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进而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6题要求说出句子的含义,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试题,一定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感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层意思。在这个句子中,虽然表面上描写的是柿子,但作者实际所要表现的是香伯,因此,要从香伯的人格魅力及给作者所带来的影响来答题。

第7题要求想象自己的做法,主要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先要弄清题目中所设定的场景、人物身份,再联系上下文意,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来想象自己的做法。如上文中,作者对香伯的两个徒弟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那么,我们在想象自己的做法时,就要从与之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错因探究:

上述真题中第1、3、6题失分较多。

第1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用词不准确,没有表现出香伯的“怪脾气”;不全面,没有把香伯的“怪脾气”归纳完全;语言表达不简洁,有些同学甚至是在概括事件。

篇9

江南一蓑烟雨,如弱柳扶风,静静飘落,总是喜欢漫无目的地行走在长满梧桐树的街道上,枝叶相拥,摇曳生姿,浅斟低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淡淡忧伤”,梧桐深院,冷锁清秋,却锁不住红豆相思暗结之心。

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韶华倾负在杨柳岸边,蓦然独醉于晓风残月中,一重帘外即天涯,却又被暮云遮掩在寂寞于二十四桥下的红药丛里。

一片伤心画不成,突然想起王静安老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元献词典雅雍容,温润秀洁,自成一格,似此星辰非昨夜,只依稀见得西风瑟瑟,伊人独倚西楼,似是要把栏杆拍遍,想来便让人黯然神伤,醉情于那等愁怨中,而一句望尽天涯路,境界始阔,意境悠远,不得不让人佩服同叔的心思。

同叔仕途平顺,官至宰相,或许这正是给其子晏几道词作生涯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加之家学渊源,叔原在词坛上如一颗璀璨星辰一般崛起。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高锁的楼台舞动低垂的帘幕,他在舞低杨柳楼新月中,歌尽桃花扇底风,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落花人独立,又怎奈微雨燕双飞?

自古父子皆如此享誉盛名的不乏少数,三曹、三苏为人提及最多,却说那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化用《诗经》,而他高明之处在于只此两句,求贤若渴之心不言而喻,“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天下贤士如此之多,我不可能一一去拜访你们,但你们为什么不来投奔我呢,虽不明言,却有此处无声胜有声之意。

子桓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洛神赋》当如是,遂即便是狂傲不羁的谢灵运也不得不惊叹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耆卿一生坎坷,却说他虽才情毕现,却因《鹤冲天》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皇帝一句且去填词,便断送了他的仕途,着实埋没了他的才华,可是细想来,若是他去做官,在词作上的成就或许便没有这么高了,正如太白若是做个御用文人,又怎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等豪放飘逸的诗句。

柳屯田善作慢词,其词音韵谐和,清雅别致,然其一生却流离于青楼酒肆,为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所不耻,抛开世俗偏见,又有几人能有他这般才情。

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由此可见,即便是东坡那等词坛大家,对柳永却也是佩服至极,文人骚客英雄相惜,便想一较长短,如那“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南唐中主李璟,见冯延巳的《谒金门》,竟当面戏问:“‘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干卿何事?”冯正中答的巧妙,“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中主之言,倒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不过想来词人大多有几分傲骨,不肯轻易服人。

其实柳永仕途坎坷却非个例,大诗人孟浩然曾与好友“诗佛”王右丞赋诗遣情,会玄宗李隆基驾临,这位孟襄阳一紧张,竟躲到床下,玄宗素闻其诗韵致飘逸,意境清旷,遂将其请出赋诗,谁料他竟吟起《岁暮归南山》,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听后,大为不悦,乃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言罢,拂袖而去。

孟浩然一生诗作无数,得如此良机,兼有好友王维相助,却惹得皇帝不快,即便你满腹牢骚,也不该当面发作,大抵孟浩然不适合做官,何妨乐于山水,逍遥自在。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稼轩一生志在抗金,却最终壮志难酬,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幼安年轻时率领五十骑冲入五万大军的金营中擒回耿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这样一位铁血男儿自是豪放雄厚,然观《青玉案元夕》一词,却也见得幼安柔情似水的一面。

“无情未必真豪杰,莲子何如不丈夫”,如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东坡,却也念及妻子王弗而泪沾巾,大呼“十年生死两茫茫”,却是悼亡词中上上之作,大抵文人骚客终是有那份柔情,无论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微之,还是“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贺铸。

回味稼轩这首词,最令人称道的自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苦苦奢求于远方的迷茫,有多少人愿意回首,其实那人一直就在那里,只是很多人总执着于眼前的虚妄,看不透过往神伤。

满江碎月,怨良宵岑寂,待得梧桐闲眠暮雨,落花独倚秋风,叹一身秋色,伤几回往事,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疏帘淡月掩轻狂,梧桐细雨锁情殇。

素笺恨切伤心客,夜寒鸿起任彷徨。

弱冠之年曾豪言要为伊人写一千首诗:

笑舞狂歌二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些许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片天。

到如今:

薄雾浓愁掩轻纱,寒枝杜宇啼天涯。

秋风莫怨痴情客,空对江楼月西斜。

篇10

坡真不愧为两宋词坛之“巨擘”与“高手”,他不仅没有在白居易《琵琶行》等赋咏琵琶的经典名篇面前噤若寒蝉,反而敢于对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一赋琴名篇提出疑义,并且将它“翻制”成一首精彩的“琵琶词”。兹引录全词如下: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水调歌头》)词前有小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苏轼文集》卷五十九另有《与朱康叔》书信云:“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书信与词序正好相互印证,可见苏轼乃是应章质夫(即章楶)家琵琶妓之请而写下这篇“琵琶歌词”的,其创作时间大致在元丰中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据词序,苏轼此词乃“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而成。原作乃咏“听琴”,而苏轼却同意欧阳修的见解,以为韩诗非写听琴,“乃听琵琶也”。

关于韩诗所咏究竟是“听琴”还是“听琵琶”,文学史上已形成一大公案(参见吕肖奂《韩愈琴诗公案研究:兼及诗歌与器乐关系》一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我们姑且不论孰是孰非,然苏轼写此词时意中既以为韩诗所写“非听琴”,其笔下所咏当亦为“听琵琶”也。黄庭坚给友人书简中有“东坡公听琵琶一曲,奇甚”之评语(黄庭坚《山谷集•别集》卷十五《与郭英发帖三》其三),所云当指此词也。实际上,仅以“奇甚”二字评此“听琵琶一曲”,已觉过于简略粗疏也。全篇用了三分之二强的篇幅来描写琵琶弹奏的情感内容与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从灯下儿女情爱的轻柔、细碎、低抑与哀怨,一变为勇士奔赴战场的疾驰、高昂、雄壮与豪迈,再变为暮云飞絮的缥缈与幽远,三变为百鸟争鸣的喧闹与彩凤不语的凝绝,四变为攀高步险的陡峭艰涩与一落千寻的摇曳生姿,的确给人身临其境的奇妙之感,达到了“其缓调高弹,急节促挝,可以目听”(明卓人月汇选,徐士俊参评《古今词统》卷十二)的艺术效果。词的末尾部分,词人则以听者如置“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无泪与君倾”的强烈感受,来烘托和表现琵琶弹奏所产生的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词人巧于取譬,善于截取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情景,运用一系列联想广泛、含义丰富的比喻,将诉诸听觉的音乐艺术转化为诉诸视觉的语言艺术,虽然是对韩愈诗作的隐括与翻制,然而其中也必然融入了东坡对琵琶艺术的审美体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东坡不仅在词坛上倡开隐括为词的体例,而且在表现琵琶艺术上也达到了与原作同一机杼、同入化境的艺术高度;不仅是将诗体隐括为词体,而且是将“听琴”翻制成“听琵琶”;既切合了词体的艺术特性,也密切了词与音乐的关系,隐括如从己出,翻制恰似新创,东坡的大家风范在这首琵琶词的创作上也展露无遗。东坡以全篇来描摹琵琶音乐的词篇,《减字木兰花》一首也写得相当精彩: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东坡在黄州时有《与蔡景繁书》云:“朐山临海石室,信如所谕。前某尝携家一游,时家有胡琴婢,就室中作《濩索凉州》,凛然有铁马之声。婢去久矣,因公复起一念,果若游此,当有新篇。”(《苏轼文集》卷五十五)另有《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云:“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一声冰铁散岩谷,海为澜翻松为舞。……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苏轼诗集》卷二十二)将东坡书简和诗与词作相互对读,可以考求此词乃熙宁七年(1074)十月间苏轼自杭州移守密州途经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携家游朐山临海石室听家中“胡琴婢”弹奏琵琶而作。姜夔《醉吟商小品》序云:“石湖老人谓予曰:‘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渭州》、《历弦薄媚》也。’”又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六么”条云:“言《凉州》者谓之濩索,取其音节繁雄;言《六么》者谓之转关,取其声调闲婉。”(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东坡词中所写即“胡琴婢”演奏琵琶名曲《转关六么》(《六么》一作《绿腰》)、《镬索梁州》(“镬”又作“濩”,《梁州》一作《凉州》)的情景。

与《水调歌头》一样,此词也纯用比喻来描写琵琶乐声。以空床琢玉比其空旷圆润,以花上春禽喻其清脆流丽,以冰上落雹象其节奏繁密,以醉梦尊前和风入坐寒状其迷离与凄清,以春水流弦和清霜入拨写其幽咽与肃然,以月堕更阑烘托其宫高独奏的嘹亮与激越。多年后苏轼在与朋友的书简及和诗中犹然忆起当时在海州石室听弹琵琶的情景,既可见此“胡琴婢”技艺之精妙《转关》、《镬索》乐声之动人,又可见东坡对琵琶艺术的热爱与陶醉,而词人善于用语言艺术来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与功力,也依然令人钦佩之至。在宋人以全篇所赋“听琵琶”一类词作中,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一首也堪称杰作。兹引录全篇如下: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辛稼轩此词赋咏“听琵琶”,虽不乏对琵琶弹奏及乐声的正面描写,而更多的则是抒写词人由听琵琶所触发的联想与感怀。词人以描绘精美的琵琶乐器开篇,凤凰尾翼一般的琴体与琴槽,以龙香柏制作的散发着奇香的弹拨,令人联想起盛唐后宫杨贵妃曾经弹过的那把“逻逤檀为槽,龙香柏为拨”的珍奇琵琶(参见唐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及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所记)。以下词人的思绪便随着琵琶乐声的演奏而向着历史的纵深处飞翔。他脑海里又浮现出开元盛世时代琵琶参与演奏《霓裳羽衣》这支大型歌舞曲的华丽盛大场面,在感慨着“盛唐气象”已成梦幻的同时,也寄寓着对北宋太平盛世的怀念。#p#分页标题#e#

琵琶乐声将词人又带入了一片最为悲苦凄伤的情境之中,词人眼前又叠映出“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白司马,为琵琶女的演奏及身世而兴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苦画面,以及王昭君和亲出塞途中马上琵琶慰相思的凄断心声,词人感叹琵琶四弦虽解传语绘声,却难以诉尽人类历史上“最苦”“最恨”的情愫。以下琵琶女又弹奏了一曲哀婉的《梁州》,只见她轻拢慢捻之间泪珠挂满眼睫,推手却手之际皆为脉脉含情,词人听出那是闺中的思妇正为出守辽阳而音信隔绝的征人在喁喁诉说。琵琶还在演奏,可词人的思绪已飞出九霄云外,他由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响,贺老琵琶定场屋”的名句,想到开元盛世时的琵琶名师贺怀智既然已是杳无身影,那么当年沉香亭畔杨贵妃怀抱珍奇琵琶为唐玄宗演奏的繁华气象自然也消歇不见了,千古的兴亡盛衰都已如云飞烟灭。想到这里琵琶弹奏的乐曲是什么他已无法分辨,因为他已经是呜咽不已,或者说他听到的琵琶声已经是一片呜咽了。与苏词描写琵琶演奏纯用比喻不同,稼轩此词多用琵琶典故,注重审美体验,联想丰富,以意贯注,转换巧妙,虚实相间,亦别有风神。明人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评曰:“此篇用事最多,然圆转流丽,不为事所使,称是妙手。”近人梁启超亦云:“琵琶故事,网罗胪列……惟其大气足以包举之,故不觉粗率。”(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引录)均堪称公允精到之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也有一首比较精彩的描摹和歌咏琵琶演奏的长调词,这就是《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弦。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据词序可知,此词乃词人在京师时参与韩忠彦相公(徽宗朝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府邸晚会,“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而作。除了开篇交待演奏时地和背景之外,词人充分利用长调词的形体优势,以主要篇幅较细致地描写了观赏琵琶演奏的情景。不仅铺叙了琵琶妓弹奏的琵琶乐曲内容与情感的转换,从“昭君遗怨”一类的悲情曲到“重变新妍”的“芳春调”,琵琶乐曲的演奏可谓悲喜交加,由哀转乐,而且也描写了琵琶曲节奏与旋律的变化,从雷雨骤起的迅疾,到花暖间关的流丽,冰泉凝结的幽咽,再到红英翠萼的清妍,给人丰富灵动的审美体验,而对四坐听者反应的描状,自己内心感受的刻画,以及“西风里”、“夜将阑”环境氛围的渲染,也对琵琶演奏的艺术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作为南宋前期宫廷词人的代表,曾觌则多用小令词调来表现他所领略的宫廷琵琶的魅力。兹引录三首如下: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捻春葱。

莺语巧,上林中。正娇慵。暂教花下,帘影微开,多谢东风。(《诉衷情》)捍拨金泥雅制新。紫檀槽映小腰身。娅姹雏莺相对语。欣睹。上林花底暖生春。

飒飒胡沙飞指下。休讶。一般奇绝称精神。向道曲终多少意。须记。昭阳殿里旧承恩。(《定风波•应制听琵琶作》)凤翼双双,金泥细细。四弦斜抱拢纤指。紫檀香暖转春雷,嘈嘈切切声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