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一水间范文
时间:2023-03-15 16:1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瓜州一水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首,“泊船瓜州”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州是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第二首,“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念家乡,写信给家人无耐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首,“长相思”是清朝诗人纳兰性德。“三一程,水一程,声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睡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描写戊边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三位诗人都见到或者听到某种事物而思念起家乡·怀念亲人的主题,但是表达的方法个异,《泊船瓜洲》是写景予情,《秋思》是叙事予情,《长相思》则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乡感情。
广西百色田东县林逢小学六年级:cljlzh
篇2
草木皆兵(苻坚)胯下之辱(韩信)背水一战(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望梅止渴(曹操)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洛阳纸贵(左思)闻鸡起舞(祖逖)
纸上谈兵(赵括)东窗事发(秦桧)鸿雁传书(苏武)
二、写出下列雅号所指的名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子美(杜甫)
香山居士(白居易)青莲居士(李白)易安居士(李清照)
三、先把诗句补充完成,然后之处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指的是谁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四、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地名。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间的“河”和“岳”分别是指黄河河华山这两个地方
2.“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指的是今天的(开封)这个城市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古时的长安,现在的西安)
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
五、文学知识。
1.文学,被称为“唐宋家”的是韩愈(之首,唐),柳宗元(唐)
2.“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获得“四大文化名人”的中国人是屈原
4.王安石的“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实际上是一种酒
5.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年”,传说中是一种怪兽
6.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的是谁?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燕昭王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边塞冬天的景象
8.“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一水”指的是(长江)京口指的是镇江钟山指的是南京
9.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97米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的是杨玉环(杨贵妃)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是(关羽)
1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名着《红楼梦》中的开篇之诗。
1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名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15.“近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的谜底是山水画
1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描写的是风这种自然现象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18.“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描绘的都是汉朝大将军李广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所说的“桃符”就是春联
20.古代文学,被称为“大李杜”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的是李商隐杜牧
21.我国历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军事巨着是《孙子兵法》
22.古人说“闻”就是听的意思,如:但闻人语响忽闻岸上踏歌声闻鸡起舞
23.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24.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陆游,近万首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色
26.她,波兰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发现了擂和钋,她是居里夫人
27.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是瞒天过海
28.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琵琶这种乐器
29.成语双管齐下中的管最初是指毛笔
3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的台城指的是今天的南京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之的是蓝草(植物)
32.出水芙蓉中的芙蓉原指荷花
33.写出下列词语的代指
篇3
一、摘 录 春 景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甲同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如果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作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体 会 春 情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带着小小的课题,不妨让同学们自个儿轻叩一位位诗人的心扉,听听春天带给诗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吧!
小李同学从两首同是春雨的题材入手,他比较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杜牧的《清明》两首诗,他说:前一首诗通过写春夜的雨来透露无限喜悦的心情,因为诗人听到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想到春雨在滋润着万物,不由满心欢喜地叫好,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后一首诗呢——清明本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行人在孤身赶路,而且纷纷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春衫尽湿,还要冒雨趱行,心情就显得凄迷纷乱极了,简直像断了魂一样。同是春雨,然而一喜一悲,迥然不同。作为老师,可以追问一下,那是什么缘故呢?可借此点出:即使同处春天,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不同,感受就不一样;它可以给人喜悦,也可增添愁怀,用来衬托生离死别之苦、羁旅行客之愁。
其他同学也纷纷列举春天带来的不同思绪,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由春望所见,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寄情于物,好像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忧国思家的感伤情怀。孟郊的《登科后》中由自己因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一朝金榜题名,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其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真是按捺不住啊。而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由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隐隐表达了惜春之情。金昌绪的《春怨》中女主人公竟要打起枝上的黄莺来了,因为小黄莺吱吱喳喳的叫声把她和在辽西的那位相会的好梦给搅了。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锦官城寄托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哀思。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通过举例,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与众不同的春天。
三、鉴 赏 春 意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特别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准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中的花落、月出、鸟鸣的意象,构成了美丽静谧的意境。老师应带着学生想象一番,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色调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都惊觉起来,无怪乎苏轼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试看2001年上海高考题——王驾的《雨晴》一首:“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就提供了读者想象的余地。诗人雨后漫步小园,看到花事已了,花光春色全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多么扫兴啊!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似乎春天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里了。古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那就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写一段素描或写意文字。
篇4
关键词:区域视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巍山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 planning methods tend to ign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tions of conservation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additionally, incline to cut of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nservation areas and the locality of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which is thinking and analyzing from a larger scale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overcome those disadvantages. Based on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famous city of Weishan, this paper employs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its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new methods for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construction of the spatial network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ervation work.
Key words:Regional Perspective;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Famous City;Conservation Plan;Weishan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5-67(6)
1 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留存和积累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结晶,同时也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发展的线索以及沟通古今文明的媒介。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和地区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增强区域认同感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保护与规划管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开来,成为文化遗产管理与调控的重要公共政策工具,并呈现尺度上的巨型化、类型上的新颖化和范围上的扩大化等趋势。[1][2]如目前国内开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业遗产和20世纪遗产等新型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及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保护规划已经成为中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程序。[3]由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背景和转型期政府企业化的治理倾向,保护与发展规划一方面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空间管制策略,另一方面也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实行城市营销、发展创意产业或以保护的名义进行开发建设的“合法依据”。目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大多采取划定控制保护范围及制定管理要求的技术路径,这种方法容易忽视保护区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易于隔离保护区与地区历史文化脉络格局的联系,导致保护与发展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引发传统城市空间格局的丧失、历史文化景观的破碎化、历史遗产的孤岛化等问题。因此,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能局限于保护区本身,而应当从更大范围的空间战略层面即区域的视角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为例,探讨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2 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2.1 地区概况
巍山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东连弥渡县,南靠南涧和凤庆两县,西邻漾濞和昌宁两县,北倚大理市。巍山风景名胜荟萃,文化遗产众多,多种民族宗教文化共荣,是云南省迄今为止保留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云南省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七大景区之一(图1)。
2.1.1 具备悠久历史南诏国发祥地
巍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云南省设置较早的郡县之一。历史上南诏王皮逻阁在巍山完成统一六诏的政权,建立了王城蒙舍城,创造了云南先民最为辉煌的古文明。巍山作为南诏国的发祥地,其供奉南诏始祖的祖庙至今仍然吸引着全国范围的彝族同胞来此寻根祭祖,延绵着悠久的历史文脉。
2.1.2 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共荣的格局
巍山历史上是民族迁徙融合的地方,彝族、回族、汉族、白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在此聚居,相互融合,和谐共荣,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文艺活动十分兴盛;唐宋以来,巍山的信教徒便修建了大量宗教寺庙,经过历代的修复重建,大多仍然保留至今,全县共有道观、佛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和民间寺庙近300座。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其中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世居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信仰其他宗教。
2.1.3 历史文化遗产荟萃,古城格局与风貌较为完整
巍山聚集了大量的文物古建、古民居、纪念建筑以及优秀的近现代建筑,城市历史遗存丰富。巍山古城不仅以城内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享誉国内外,还以著名道教圣地巍宝山风景区、南诏垅圩图城遗址、南诏蒙舍城遗址、明代著名诗人陈佐才石棺墓等古迹名胜而闻名。巍山古城始建于明初,目前仍然保持了600年前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大多数民居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格局与样式,街面的各种店铺、作坊和小食铺依旧具有古老的风貌。
2.2 基本问题
巍山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风貌和建筑等保存较为完好,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城区发展空间资源较为短缺,新旧肌理相互冲突,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逐渐激化;(2)古城与建成区间用地相互交织,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性和原真性面临威胁;(3)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城区服务功能不高;(4)部分古建破损严重,需要进行保护性修复;(5)文化遗产资源缺乏系统性梳理研究和保护发展规划。
3 区域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中国的城市规划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变革的内容是突破“就城市论城市”的束缚,树立了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和规划城市的观点。[4]区域观已经成为城市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协调地区发展矛盾与冲突的战略视角,并推动了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经济区发展规划等诸多新颖规划类型实践和研究的兴起。区域视角主要是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分析问题,对不同空间尺度和层次的具体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的关注是区域视角的重点所在。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区域分析视角主要有遗产区域、发展与保护协调区域(图2)。
3.1 遗产区域
遗产区域的概念和视角,是从文物单体到历史街区、名村、名镇、名城,再到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等的保护。改变传统只关注保护区的方法和视角,通过对更大范围历史文化网络体系的分析,寻求遗产地自身特色、地位和作用,确定保护与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构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整合不断零散化和破碎化的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脉。跨越京、津、冀、鲁、苏、浙、豫、皖等六省两市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就是区域视角规划文化遗产的案例。[5]
遗产区域分析主要包括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历史文化遗产网络、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分析。前两个层次范围一致,可以根据遗产区域的重要性从国家、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与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构成面和点的关系;主要分析地区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以及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稀缺性、重要性等分析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在遗产区域中的特色、地位和影响。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则从斑块、廊道和节点进行整体保护框架的构建。
3.2 发展与保护协调区域
在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遗产保护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遗产保护规划与其他规划在空间上冲突与协调问题时,需要脱离聚焦保护区的一般思路,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寻求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思路与方案,以达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例如解放初北京旧城保护的“梁陈方案”[6],平遥和丽江在保护规划和城镇规划相互结合,[7][8]拉萨布达拉宫的保护[9]都渗透着区域分析视角的思路。
发展与协调区域分析主要是在地区范围内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空间发展的冲突与矛盾。文化遗产集聚区应避免与空间发展重心交叠,因此在确定空间发展重心和方向时可以从外部、内部两个层次出发。外部层次关注区位、区域分工格局和地区对外主要联系通道等因素,内部则关注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现状功能结构、资源分布、交通结构等要素,通过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分析与权衡以确定空间发展重心和方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确立从构建历史文化网络体系、斑块廊道节点控制引导、保护分区控制规划等进行,并通过空间管制措施为基础来协调保护规划和其他空间发展规划。
4 区域视角下的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证研究
4.1 名城保护与空间战略框架
本研究尝试运用区域的视角,从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和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出发,研究并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巍山的保护体系和空间发展战略框架。
4.1.1 区域发展环境特征分析
4.1.1.1 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态势
为改变省域“东重西轻”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云南省提出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战略举措。然而由于自身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制约,大理市紧缺的土地资源无法为这一区域战略目标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支撑,也加剧了苍山洱海生境保护与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直接推动了以大理市为中心、以周边六县组成的半小时经济圈战略的产生(图3)。从区域层面上看,大理州的空间发展战略重点将在依托现有城镇发展的基础上,向祥云、宾川、弥渡和巍山地区进行拓展,缓解大理市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也从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实现中心地位和功能的提升。作为半小时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巍山将进一步承接大理的产业转移,改变较为封闭的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4.1.1.2 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网络
线性文化遗产是国内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0],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古蜀道等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国千年文化发展的缩影与轨迹,这些遗产廊道的交汇共同构成中国文化遗产的宏观框架体系。巍山是历史上滇西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通道节点,同时也是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国家构建跨区域巨型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4.1.1.3 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格局
巍山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通往川藏和南亚的滇西旅游文化走廊以及滇西北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十大旅游文化名城之一。
4.1.2 确定保护总体目标与定位
从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在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网络中的地位和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和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出发,分析巍山作为遗产地的功能与可预期的定位: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大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河源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南诏根源文化、府卫双城文化、马帮文化和多元民族、宗教文化融合特征的文化遗产地。
4.1.3 整体空间发展战略框架
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巍山保护困境的关键是处理好由于行政、经济、文化等多重中心和古城空间相互交叠的格局而导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从区域视角出发,可以从三个空间层次进行思考:①大理州域层面,交通网络的完善促进大理半小时经济圈雏形的形成,巍山作为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应当进行发展重心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参与区域的联系、分工与协作;②县域层面,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需要巍山从县域层面尤其是坝区范围进行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县城层面,古城保护与县城多重中心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
结合区域空间发展态势和古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要使古城得到最好的保护,又不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随着建成区圈层式扩展而激化,最关键的是向北部的大仓永建迁移城镇核心功能即行政中心。这样的保护思路,①可以依托大仓永建的区位优势纳入大理半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促进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形成;②巍山北部坝区的空间发展资源相对充足;③大仓永建可以通过引大理洱海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限制;④强化了古城区位的边缘化趋势,减小古城周边用地的开发,同时避免新区发展对古城历史地标或景观节点的景观视廊造成破坏。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针对现有古城提出“内控外迁,重塑中心,一脉相连,新古辉映”的空间发展战略框架。
内控外迁:以原有古城为中心,逐步进行行政商贸中心的外迁,向西向北拓展新区,控制保护古城;
重塑中心:在西部新区形成服务古城的新行政文化商贸中心;从县域层面上,在北部大仓永建建立新的县域经济中心。
一脉相连:南北线沿古城与北部新区形成一条景观轴线,象征古城文化、景观、交通、用地的延伸与拓展,在空间上是连接古城与新城的纽带,在时间上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
新古辉映:内外部新城与旧城通过景观通道的沟通串联,形成新古辉映、古今相连的空间格局。
形成“一核一轴三廊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一核”是指依托行政、居住、旅游商业中心形成的综合服务中心;“一轴”是指南北向沿红河源路形成的南北发展轴;“三廊”是指古城南北街通往北部形成的景观廊道、西部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和南部增长边界的生态绿廊;“三区”是指东部古城保护区、西部旅游居住功能区和北部综合服务新城区(图4)。
4.2 名城保护的空间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巍山保护的空间体系也相应地涉及三个层次:①作为节点在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网络和旅游文化发展格局中的特色和地位及其相应的保护内容;②县域历史文化空间网络;③古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的构建。
4.2.1 整体格局与环境风貌的保护
基于对巍山作为遗产地的区域定位,古道要冲、瓜江垒玉、一水抱城、和府卫双城是巍山最为彰显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格局。无量山和哀牢山山脉的地形条件促使巍山成为历史上滇西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通道节点。红河古称阳瓜江,弯弯曲曲的水系宛若“瓜藤”流于巍山坝区,与沿线犹如“瓜果”的村落构成景致优美的“瓜图”,而正是这幅“瓜图”孕育了巍山文化。山水城相互依存,红河与古城则构成一水抱城的景观格局。巍山整体格局与环境风貌保护主要包括对山水城格局、巍宝山风景区等自然环境风貌和巍山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4.2.2 历史文化空间网络的构建
巍山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也较为零散。点状的遗产资源难以从整体上彰显巍山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巍山的相关历史文脉需要在城市空间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得到延续和传承,通过历史文化斑块,历史文化廊道,历史文化节点等要素构建巍山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
县域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主要由一级文化斑块(县域北部永建回族穆斯林聚居文化斑块、中部的南诏国根源文化斑块和南部的巍山古城与魏宝山文化斑块)和一级历史文化遗产廊道(自南向北的红河)组成。
古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主要由二级文化斑块(土知府城、蒙化卫城等)、串联二级文化斑块的景观性廊道和文化遗产廊道(历史轴线、道路、街巷、古驿道、古河道等)和历史文化节点(文化斑块内部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标和视觉开阔的景观风貌节点)组成。
对历史文化斑块内部实行分级分区保护控制,并整合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周边用地,延续传统文化风貌;对历史文化廊道通过廊道控制保护沿线的景观风貌;对历史文化节点通过周边环境风貌、建筑风格和高程等和景观视觉廊道的控制进行保护,节点本身的保护按照控制体系进行。
4.2.3 保护的规划控制体系
按中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保护。中观包括巍山古城、东莲花村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按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风貌协调区进行保护;微观层次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的保护,通过对其保护级别、保存状况、历史价值、艺术与科学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抢救型、重点型和一般型保护类别进行保护。
5 结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呈现区域化、巨型化和新型化等趋势,遗产地的保护规划必须思考其在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关系、遗产地在区域文化遗产网络体系中的特色和定位,这是避免遗产破坏、地域文化趋同和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区本身历史文化空间网络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历史文化也应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是沿袭传统保护区孤立化的规划策略。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城乡规划全覆盖逐步推进的发展时期,由于行政部门缺乏协作机制,遗产地规划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与城乡规划发生管制空间交叉错叠和冲突,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区域的视角去寻求解决的空间途径。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博, 李迪华.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城市规划,2008, 32(10):88-91, 96.
[2]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5): 4-12.
[3] 吕舟.论遗产的价值取向与遗产保护[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2(1): 44-56.
[4] 崔功豪.城市的问题就是区域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1): 24-28.
[5] 姚迪.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10,34(1): 48-51.
[6] 王军. 城记[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7] 周俭,张松,王骏.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守特色――世界遗产城市丽江发展概念规划要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3(2):32-38.
[8] 李文墨.城墙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保护之比较研究――以平遥、荆州、寿县、兴城四城城池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6.
篇5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一、精心设计开场白,创设最佳学习氛围
“开场白”即引言或导语。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的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课,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精神定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有经验的教师是从不忽视开场白的,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在上《春》这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
师: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齐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又提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呢?
(学生又齐背:“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与即将学的《春》的风格相吻合的。接着于老师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春》写的山水、草、树、花、鸟等景物的姿态、色彩,你们注意没有?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这段开场白师生一起活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很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人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巧妙选择切入口,出奇制胜
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巧妙选择切人口,力争出奇制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好之”与“乐之”中求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方法。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采取了突出重点、大胆从部分切入的方法。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此课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最精彩的一段对照起来学。同是梁山好汉,同是惩恶除凶,为什么在写法上却大不一样呢?一个是只三拳便使被打者先后“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彩帛铺”“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一个是先“喝”后“搠”,然后再“提”“丢”“扯”。
为了弄清林冲杀死仇敌时为什么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就需要了解林冲的身份、经历、思想性格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这些在课文前半部分作了交代。至此,不需要教师作过多的提示,学生自会以极大的兴趣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再说诗词,其特点是语言凝练,内容含蓄,不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和写作背景,不太容易完全理解其内容。一般的教法是先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我有时就不按这样的“老套路”,而是直接从诗词本身切入。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了解字面上“写了什么”,进而探究“为什么写”。此时介绍作者和背景,“为什么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诗词内在的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举例都是文学作品,应用文是否也可以巧妙地选择角度切入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敢于冲破思维定势,以有利于突出重点且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根据课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巧妙选择、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最好的教学突破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大胆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唱主角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些呆板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哪里还有学习兴趣呢?
而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不断地添置,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已随处可见,许多的学校还建立了多功能教室。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来运用,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教学。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个别教师思想还不够完全解放,老担心课文中的知识不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不用笔在纸上反复练习,知识就不能巩固。
近几年听了一些公开课,深受启发,觉得上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五单元综合性学习《莲的文化知识》,一位教师敢于突破传统形式,大胆根据此文制作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片。她先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剪辑成电视片,配上解说词,生动形象,学生兴趣浓厚。同是这个综合性活动,另一位教师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莲的生长属性、与莲相关的故事、关于莲的诗歌等内容展开竞赛,学生兴趣盎然。
同一内容,不同的上课形式,但却获得了相同的效果。学生不是在教师按部就班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准备的过程,掌握了相关内容,了解了与之相关的许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课,学生还能打瞌睡吗?
当然,还有很多创新的教学形式值得借鉴。例如,有的教师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改编、排练、演出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作为指导全程跟踪。有的教师则通过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形式,与学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论,这样也为学生留出了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走出来发言、表演。
音乐是学生所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是语文课又是美学欣赏课,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能没有兴趣吗?当然,诗歌、散文采取配乐欣赏的形式,不是简单地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主旨最吻合。
把课文设计成考卷上阅读材料的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练习中有字词句的理解,也有篇章结构、主旨的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教师只在学生答案不正确时,启发解题思路。通过训练,学生不仅了解了答案是什么,更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也就不难找到了。
篇6
关键词:明月意象 古典诗歌 美学特征
明月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意象,在华夏诗歌长卷中,始终占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也是一轮明月亘古不变的千年映照。明月的华夏诗歌内涵,饱含着深层次的审美文化特质,我们以明月这个独特又具普遍性的意象为切入点,对华夏诗歌美学特征进行溯本追源,从而引出明月在诗歌中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明月的外在美与心灵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人们诗意的寄托对象
为了区别和对应太阳的名称,月亮古称太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尽管它的表面灰暗,但它仍是地球人仰望天空时除了太阳之外最为灿烂和熠熠生辉的天体了。月相的变化规律,给人类无限的启发、想象和神思,它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诸如语言、历法、艺术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学,几千年以前,明月就在它的源头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妇孺皆知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食月、玉兔捣药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记载了中国关于月亮的最早传说。由于月亮散发的清辉明洁清凉又能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因此月亮常常被人寄予无限的想象。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传说和人们用肉眼所看到月亮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人们以现实的月亮为基点,通过想象可以构建出符合自己内心精神需求的月亮来,人们时常能够抓住月亮呈现给他们的一些外在特征,人们再将人世的生活经验与哲学思考赋予亘古不变的月亮,给月亮既有区别又相同于自己星球的社会情态。
中国人对月亮的称呼极多,这些称呼都是美称与雅号,从没有过恶意的调侃,这是因为月亮是人们理想的寄托之物,谁都不忍心去贬低它,哪怕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对月亮照样心存美好,月亮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众情人,它可以根据观赏对象和年龄来变换自己的性别特征和审美趣味,以致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关于月亮的称呼,众说纷纭,我们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从明月的称呼中探索出人们对明月的感情因素,而诗歌中屡见不鲜的明月意象更是诗人对明月的无限向往。我们只举为大众所熟知的,月亮的别称有:银钩、玉钩、玉弓、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嫦娥、婵娟、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雅号无一不是人们对月亮充满了热切的爱,它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意象。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因为这般明朗,明月常常是月亮的书面语,从纯粹美学的意义上来讲,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美学特质以及审美现象,明月外在的显著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并最终定格为一种美的事物,它帮助人们了解美、借鉴美,明月同时也是一个超世俗功利的审美意象,它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因明月具有永恒性,使它又与其他审美意象不一样,明月可以把人内心的终极关怀和追求融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和美好的特质去打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窝,并能够栖息在人的心房,且能帮人轻轻掩上心门,陪伴人,消除人的孤独,给人以慰藉,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美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寄心于明月使人的灵魂超脱世俗的纷纷扰扰,告别莫名其妙的感伤,从而使人们能够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明月的内涵美与人们审美取向的契合,形成人们理想的倾诉对象
明月外在如此美轮美奂,隔着三十八万千米,古往今外,人们常常遥望着这个美的化身,轻轻诉说自己温暖的梦想、心灵的波折、生活的苦难,普通人对明月寄托的言语,因为无法形成文本,我们只能去猜测,当然这也是可以感受的;而诗人因为将自己的寄托言语融入诗行,明月附在他们的诗歌中形成审美意象得以流传下来,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明月意象这一审美风景。心理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它侧重研究的问题是:在审美体验中人们的感官活动是如何表现的。美的审美体验就在于我们在观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时心里愉悦与丰富的过程。
我们研究明月在华夏诗歌中的美学特质时,重点不应该停留在明月这个审美意象上,尽管明月很美,但我们通过明月这种诗歌中包含的意象来指路,可以观照人情美和人性美。例如在研究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起我们的美感时,重要的已不仅仅是研究大海、明月的本身特点,而是研究海上明月给相隔天涯的人们搭起思念和相互祝福的桥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相处两地、远隔天涯的人们,可以在明月高悬的地方相遇、相惜,以至相互拥抱。
明月的这种终极关怀和施予人们幸福的恩赐,世间几乎无物可以替代,尽管明月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一个天体,一个日夜不断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星辰。但人们不管,人们将无限的美好付诸明月,尽管明月长久地默默无闻,但人们从不计较,也正因为沉默是金这一点,让人们更加迷恋它。因为钟情于明月,人们对它存在的想象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不把明月的定位局限在欣赏的形式上,把明月的魅力隐藏在诗歌里,映照出的是现实中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愁,明月是无所不知的亲人,明月又是一种高山流水式的知音。我们去诗歌中看明月这个意象,可以看到慰藉,看到祝福,看到美,看到人类的心灵和智慧。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悲悯情怀如屈原者,月夜仰首,在天问中,他问明月,问玉兔,也问世人,问寄托在心中无限的希冀与念想。明月没有回答他,也正因为没有回答,明月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了一份永恒的深沉美感。辛弃疾这人算是一个铁血男子,阳刚十足,可面对明月,终归也变得柔肠万分,在《木兰花慢》中有“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再来看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这首明月之诗《月夜忆舍弟》,点名的不仅仅是秋思无限,更添国恨绵绵,与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古人说:“待到那烟花三月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旧历三月,人下扬州,看的不只是烟花烂漫,更重要的是要看扬州月,杜牧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唐人徐凝更加钟情扬州月,他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歌使扬州名扬四海,明月美的力量在诗歌中得以展现,其张力如此巨大,历久弥新。在扬州城附近的瓜州,也记下了王安石的明月情怀,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尽了古今多少乡愁真味,如今读来仍不免感慨万千。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逋,也喜明月,他在《山园小梅》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明月心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再来看诗人李益笔下的明月,他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每读李益,总是伤。李益太孤绝了,明月只好化成一颗硕大的泪珠,祭奠他远去的背影,报答他平生的钟情与爱意。
三、明月的内涵美与人生遭遇的映衬,形成人们借月抒怀的审美意象
明月外表美意十足外,它的内涵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感情和意义,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和意蕴美,并长期地成为人们表达人生际遇的特定对象。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其意思和感性相对,而明月常常是感性和理想的相互糅合,更多时候更倾向于感性,以致明月在诗歌中承载的意蕴在别具一格之外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感受。
月亮又叫嫦娥这一意象,屡次出现在诗歌中,它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嫦娥是忧郁才子李商隐诗中多次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将嫦娥这单一意象反复吟诵,形成嫦娥意象群,并赋予它独特丰富的意蕴,这和李商隐的人生际遇十分契合。
关于嫦娥,《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张衡《灵宪》云:“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明月和嫦娥交接,凄惶而惆怅是神话传说中嫦娥意象的主要内涵,后代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凄楚彷徨的心境,也曾这样借助嫦娥感慨内心,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面对明月,想起嫦娥,万千别恨,都融入月夜,都在嫦娥的无限悲痛中了。我们谈论的是诗歌,这是词,不作更多的探讨,但其中明月意象之寄托之深,不言而喻。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多时候,明月代表的是一种美好、一种愿望、一种希冀、一种梦想,尽管月亮有圆有缺,不能永远保持花好月圆的局面,但在人们心目中,月亮永远都是思念,只不过月亮圆的时候人们的思念跟着圆,月亮弯的时候,人们的思念也跟着弯罢。
我们再来看闻一多推崇备至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诗歌杰作,诗里几乎每一句都含有“月”字,堪称明月诗之最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如湿玉,明月高悬,这景致,孤绝十分,美得让人心碎。江面水波潋滟,婆娑的树,皎洁的明月,就能荡漾起那亘古的神韵了。星和月,是不一样的,星太遥远,只有月才占得住人的心;月离人也不近,才诠释了距离之美;圆缺变化使它动感十足,美意千分。
若没有明月,这春江一水该是多么的寂寞,寂寞是一种禁锢,寂寞意味着灵魂的缺失。春江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处在月夜之下,月华映照着女子的脸,总泛起温纯的光,眸子里多是温柔的情意,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诗意蔓延,掩不住那份难得的千古神思。月华如水,泻下清澈的光,张若虚笔下的诗句是深层的哲学思考,借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反复吟诵,轻柔的风淡淡地拂过那哲学的丛林,那江面,在那清辉皎洁之处,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高度融合了,它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殿堂中的蓝宝石。
四、结语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长卷里屡屡出现,且历久弥新,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能够传世的文学往往是那些能够安慰内心孤独和抚平灵魂创伤的作品,而明月恰恰通过文学,尤其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给人们以美好的梦想和远方的希冀,透过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并挖掘出它内在的特征,让心灵的感触引发出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对深层次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罗漫.神话・诗骚・文学史[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光明.读古代文论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
[5] 礼记・乐记[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