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台背后范文

时间:2023-04-03 23:4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烛台背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回首一年的工作,有艰辛,更有收获,有工作经验的锤炼,更有意志品格的磨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累并快乐着,苦并收获着。现将我本年度的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完善业务素质,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自律,爱岗如家。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我担任的是一名后台柜员,负责每天传票的装订,各种打印报表的装订,各种档案的整理与归档,电子档案的录入,反洗钱的补录、案例排查,虚拟发行库的登记,单位账户管理与对账,等等。每一项工作我都能够保质保量、一丝不苟的完成。我还是自助设备管理员,每天四次巡检不流于形式认真对待,两台自助设备从没有因为我停机一分钟,开机率都在99.9%以上。我还兼职信息科技管理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履行信息科技管理员各项职责。我还是营业厅安全员,尽量做到早去晚走,对一切可疑隐患坚决排除,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安全。

我自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对金融知识、社科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钻研不够,学习形式化。工作中不够大胆,创新意识不强。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而不能在创新中去实践,去推广。

篇2

青岛市人民路第三小学五(1)

李高昕

周六,17日上午,在《半岛都市报》记者刘雪莲和小记者们的“班主任”胡玉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青岛金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家曾被总理赞为“小蜡烛,大生意!”的大集团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一进入大厅,一股幽香气味扑面而来。哪来的香气?这个金王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呢?金王的销量是怎样的呢?小记者们的心里冒出一个个“?”来,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

“哇!”“这是什么?”在幽幽的灯光下,这些艺术品一样的蜡烛更显得形态各异、美轮美奂,十分精致。

“蜡烛?”小记者们感觉非常不可思议,这明明是艺术品呀!金王集团国内销售部的李俊叔叔带着一脸自豪的微笑,娓娓道来:“青岛‘金王’集团全名是青岛金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蜡烛产业、洗浴用品和零售业等,青岛金王是日用消费品蜡烛类行业中亚洲第一家、全球第三家上市公司,是目前亚洲同行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时尚家居用品生产商,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欧美各地共设立24家分支,全球员工共5000余人。因为欧美国家很多很注重用蜡烛酿造气氛,所以,我们金王集团总裁陈索斌先生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全世界每年蕴藏着120多亿美元的烛光制品需求量,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占75%以上份额,全球围绕蜡烛产业所生产装饰配套的烛台、工艺品、花等约占这个市场的37%的额度,特别是以玻璃为配套的产品占的比例达到25%以上。换句话说,玻璃烛台等制品每年在全球将产生不低于30亿美元贸易额。。直到现在,经过努力拼搏,由仅仅两万元起家的金王成了国际闻名的大企业,每年产值数以“亿”计,甚至,在欧美,金王的销售量相当于平均在每4个家庭中,就有一家使用一件kingking的产品,设计团队共有30多人,经过不断创新,现共有30000多个品种的蜡烛。”

谈话间,李俊叔叔不断提到“不断研发与设计是金王的动力!”“金王的效能更稳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所以能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现在,我们参观的八个系列分别是欧洲圣诞、美洲圣诞、复活节、情人节、中国风、海洋、天然、沐浴系列。小记者们还了解到,,蜡烛是以石油、石蜡为原材料制成的,含有3 %的香料,所以我们才会感到芳香扑鼻。

参观海洋系列的时候,大家在宛如梦幻世界般的样品屋中赞叹不已时发现了一个蓝色为背景色的装饰盒,原来这是总理送给金王的果冻蜡礼物,为纪念2008青岛人民抗浒苔迎奥运。

篇3

赵丹虹

她的优品:银质爱箭烛台

说到欧洲顶级定制银器品牌,久闻“欧洲皇室御用供应商”Christofle的盛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邂逅了“爱箭The Fleche”烛台。朋友告诉我这是为了庆贺Christofle昆庭家族第四代传人Tony Bouilhet和Carla Borletti的婚礼,意大利建筑大师Gio Porti在1933年特别设计的,是Christofle高级定制系列的全球限量单品。邂逅美好是缘分,拥抱美好是天性。

用钢琴吟唱乐活的旋律

张韵

她的优品: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

施坦威是每个钢琴发烧友素来的梦想,而当我在美国新泽西州初次遇见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四季赞美系列时,一眼就被“夏日时光”吸引。是钢琴?还是艺术品?琴身上夏日湖边花卉争奇斗艳、百兽成群的图画是享誉全球的画家Timothy Martin手工上色而成。我相信会弹琴的人,站在夏日时光面前,手指都会跃跃欲试,忍不住想在钢琴键上舞蹈。

盛放好心情的杯子

她的优品:Versace的“海洋珍宝”杯具

同样让我想起热烈夏天的还有Versace的“海洋珍宝”杯具。“杯子和饮料都有不同的个性,只要把饮料注入最匹配的杯盏里,味道才会最可口,喝起来心情才会不由自主地打一个惊叹号。”Versace的“海洋珍宝”是我在法国留学时最珍爱的,回国时怎么也舍不得托运,沉甸甸的作为手提行李不肯离身。如今,只要端起湖蓝色缀满贝壳、海螺图案的茶杯和茶托,当年巴黎公寓阳台上的明媚阳光,盛放的白玫瑰,似乎又在眼前活色生香……

让身心与精灵交流的花瓶

谢丽君

她的优品:Lalique PAPILLONS水晶花瓶

在水晶的梦幻国度中,成双成对都象征美满婚姻。Papillons花瓶上有一对惹人注目的蝴蝶,停歇在水晶湖泊上,充满默契地摆动羽翼。花瓶的优美线条与水晶蝴蝶互相呼应,由光线带出剔透无瑕的美。这是我最喜欢最希望珍藏的一款水晶瓶。闲暇时光,与Papillons花瓶对望,欣赏柔合幻想、千变万化及写意等特质的Papillons,像是与精灵在进行心灵交流。

智能浴缸随心所“浴”

川树由树

她的优品:“水・乐”浴缸

忙碌一天的工作之后,总想亲近自然,来一次全身心舒适沐浴。如果能跳进大海,让海水温柔地冲击身体,那就完美了。这一直是我的梦想。“水・乐”浴缸让它实现了,创新智能科技,原来真的可以让生活更舒适。浴缸背部安装双重声波系统,浴缸的水会随之震动;水上系统播放音乐,水下系统和谐共振,躺在浴缸里,感受水波震动与曼妙音乐的完美结合。

把日子发酵成一种暗香

牛尔老师

他的优品:古董香水

知道老牛护肤在行,可老牛对于护肤品却不怎么收藏,唯一嗜好就是在法国收集各类娇兰古董级香水,有些比老牛的资历还深。因为宝贝实在太多,LV的行李箱被我拿来当成收藏香水的储物柜了。不仅香水的诞生背后暗含一段浪漫的故事。就连香水瓶身都仿佛可以构成一件香水史革命。

快意LIFE,咖啡式研磨

Valeria

她的优品:意大利古旧咖啡壶

从意大利到中国,没有一个地方我会有陌生感,因为有外婆留给我的Maletti咖啡壶。小时候一有不顺心的事,总会跑回家找外婆哭诉,一进家门就会闻到熟悉的咖啡香。那时就知道,这味道就代表家。当我决定来到中国时,从家里带走的就只有这个咖啡壶。一个人在上海生活、工作,从来没觉得寂寞和孤单,心情不好的时候,用咖啡壶烧煮充满香气的咖啡,感觉整个阴郁的天都变得美妙了。

在有花的房间醒来

May刘晶

她的优品:手工插花

30岁的时候,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插花课程,然后开始跟着一位旅日多年的老师学习日本MAMI花艺学校课程。我的手并不巧,但我擅长颜色的搭配和造型的设计。后来,我与先生搬家到香港生活。于是我开始在香港插花艺术学院进修欧式花艺。每次两小时的插花过程,是一种心神瑜伽,不被打扰的和自己相处的空间。我的目标是,在有鲜花的房间醒来,在有梦的地方睡去。

马上快乐的马球生活

季宏瑞

他的优品:马球球具

我是从心里喜欢马球,极喜欢这种能和心爱的马具一起参与的运动。我在家最爱拿出来保养的东西就是马球球具,可以一整天都在擦拭这些陪伴我多年的球具,甚至和它们“谈话”。我觉得这些球具对我而言是有生命力的,它们会给你潜意识的鼓励和暗示,让你充满斗志和毅力。

用瓷器的灵魂为生活伴唱

陈文章Simon

篇4

看那远方低落的云层,是思念堆叠的浅殇,落日之前,成片殷红的情愫铺展开来,分不清朝夕,辨不明虚实;手中转凉的茶温,恍恍惚惚,喑哑了绕耳的絮语,消散了眷恋的梵音,红尘落幕,陌路悲哀,竟也惹了那流泪的烛台。

东风渐晚,杨柳絮白,飘过那繁华背后的烟海,不忍触读,时间执迷的徘徊,书写的是怎样的无奈。原来原来,心事涤去铅华的存在,唯剩下阳光下摇曳的影子,不再理会时空的去来,任那一缕缕蛮横的游思,消瘦了笔尖的等待。

如今,有人教会我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句子,让我记忆离乱之时,却还能习惯的忆起过往的素年锦时。也许,我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孤独的风景,就算花期已过,就算清风不来,就算阵雨让我不堪承载,我还是会选择痴醉其中,荼蘼不醒。

思绪零落,婉转成歌。悲伤的姿势,吟不出倦懒的句子,便兀自想那长歌未央,却也不免逢了个花谢秋凉的过场。一步一停的,仰望着时间夹缝里的星空,往事斑斓,历历在目,纵有千万感慨,也都在寂静中飘过,没有喧嚣中的萎靡颓废。

就这样,我来来回回的走着一条路,说着自己的故事。纵然陌生的城市不属于我, 可希望好像没有把我遗弃,每每于消沉之际给我惊喜。天色渐渐黯淡,我继续漫无目的的游走,不去想那闲庭窗外,是怎样的花开花落,抑或是怎样的云卷云舒。

直到哪一天,我漂泊的心事不再为你而来,偷偷的许下尘埃落定的誓言,让那悸动的灵魂得以安息,伴着月色,痛饮下那与君醉笑三千场的豪气,纵那韶华清浅,纸字孤雁,再不去想些凄艳的往事,随遇而安的,把自己浇灌成一个坚强的模样。

睡去,却很快醒来,仿佛在一瞬间,我被放逐在了另一个世界,幻想着能够平行地弥补那些心痛的残缺。也许我就是个快乐的悲观者,以快乐为信仰却在心角某一处深埋着悲伤,当旧毒发作,在午夜时分辗转反侧,才发现自己竟还是无力可依。

一直想知道,如何才能将把自己如此敏感的内心变得粗糙起来,不再妥协于那个隐匿的忧伤,让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告诉自己即使是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也不能对任何人示弱,就让自己悄悄的走过,不留下丁点儿的痕迹。

不喜欢薄情,却发现它是个很好的伪装工具,藉此可以满不在乎的流着干涸的泪,忘记杯中多情的影子,发觉再无法面对他谄媚的嘴脸,便匆忙的去寻找一个安静的渡口,或者是怀着厚重的相思,伫立于木桥上,不知何往,不知何去。

篇5

九年级《台阶》: 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古人云“诗无达诂”,今人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对小说的解读往往很多元。但不论如何解读,文章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自我的关注,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台阶》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国农民形象。

在中国农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不被人轻视”,在乡邻中活得有面子,无比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在浙东,在李森祥的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台阶高成了家庭地位的象征,成了被人尊重的标志,这是有历史渊源的。从中国传统建筑物的文化角度看: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如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由此可见,父亲把家里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而事实上,由于自家的台阶低,父亲总感到低人一等,他总是自言自语地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这种长期的心理压抑挥之不去,使他“低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举止木讷,少言寡语。而正是这种农民淳朴的意识,正是这种渴望被尊重的心理,使得父亲把一生的追求目标锁定在要盖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上。由于贫穷,这座九级台阶高的新屋,让父亲一年到头不得适闲,捡砖拾瓦,抱土背石。为一草一木而拼搏,为一卵一石而奔命,春夏秋冬,数十年如一日。屋盖成了,台阶垒起来了,而父亲却老了,身体也垮了,从一次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年一下子垮掉,成为连一桶水都不能担的老人。

为了九级台阶,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台阶终于建成了,可父亲所苦苦追求的受人尊重的目标,实现了吗?乡邻们的反应是最好的回答――乡邻们从“我们”家门口经过时,并没有人说“我们”家的台阶“高”,见到父亲打招呼时说的也是习以为常的一句“晌午吃过了吗”。 由此可见,九级台阶虽高,仅仅是表面现象,是一种形式上的提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他的“地位”,父亲被尊重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的精神也并未得到真正的满足。“祥林嫂的一个门槛换不来她和别人的平等,闰土的香炉和烛台祈不来生活的安定幸福,父亲的九级台阶又怎能真正筑起受尊重的平台呢?”难道自己的努力白费了吗?父亲怎能不感到迷茫?

九级台阶的砌成给父亲带来的不仅是迷茫,更是一种归属感的丧失。台阶建成以后,父亲第一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磕烟灰时,“感觉手有些不对劲”;“第二次他再坐台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由九级又挪回了一级台阶,我们在觉得可笑之余,一股悲凉感也油然而生――父亲坐在哪一级台阶上都不自然,那么哪一级台阶才是父亲真正的归宿呢?再看父亲挑水回家跨上第四级台阶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脚下也不同往常了,“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往日已经习惯了的生活似已逝去,过去的感觉再也难以找回,虽“尽力保持平静”,又怎能平静如昨?

“在这些大千世界中不变的是什么呢?不变的是沧桑,是心态,是个性,是规律。”的确,在《台阶》这篇文章中,变化的是台阶的高度、父亲的身体,而不变的是父亲的心态和他固有的人性,它使得父亲终生没有走出心理的阴影。或许,这九级台阶真的成了父亲一生的宿命。

篇6

在北京就有这么一家商店,人们可以从自己家里倒腾出暂时不需要的物件,拿到店里,换来自己心仪的物件。一时冲动咬牙出血买下的真丝长裙塞进了衣柜,贪图新鲜刷卡购回的数码相机被打入冷宫,刚买的超薄手机因喜新厌旧买了iPhone而备受冷落……都可以拿来换。小店面积不大,却堆满了顾客送来的各色二手货,包括电子书、绿宝石饰品、美国白宫纪念章、非洲坚果玩具、各种拎包、书籍,琳琅满目。

在这里不花钱就能得到商品。比如顾客想交换店中标价36元的sony耳机,而拿来的闲置物品通过估价正好值36元,就可以交换。有人用一个闲置的蜡烛台,换一个古筝演奏家登台时佩戴的耳环;用一台Lomo相机,换几张爱情主题的邮票;一对在经营客栈的年轻人带来了首饰、蜡烛等,交换走了一个老式手电筒;而两位日本客人用两块全新的名牌手表,换回了紫砂茶具……闲置物品的估值也有可能低于或高于店中物品标价。如果低于标价,价差可以用现金补齐;而如果高于标价,商店会给你开一个账户记账,让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再来消费。

“你要扔掉的东西在这里可以换钱花。”与普通的易物网站不同的是,交换商店接受把闲置物品当作货币使用。一顾客来到柜台前,拿出一件印有卡通图案的记事本交给店主,问道:“这个本子值多少钱?”店主请顾客先提一个价格,然后又报出了自己的价格,经过一番议价,双方达成了一致。顾客闲置物品估价后,暂时没有合意的商品交换,这时店里可以给顾客开一账户,账户有顾客姓名、手机号以及账户余额。这样,顾客可以随时来店中选东西。碰上喜欢的商品,没有闲置物品拿来换也没关系,店主接受现金购买。

许多人认为,这种经营模式商家无利可图。其实不然,与传统商业相比,交换商店的成本并不高,除了房租、水电等基本开支,没有了传统商店的进货成本。另外传统商店进货时还要了解市场和人们的需求,万一选货失败,会造成商品积压。而交换店中的每件商品,不担心积压问题。如果店面做大了,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想要的东西。另外实际上用现金购买的比例要高于交换,“一万元的营业额中,百分之七十是用现金购买的”。所以开业一年多来,刨去房租、水电等基本开支,店主已经稳赚了一笔,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当然,交换商店也有自身的特点,店中规定,不以现金收购,也不做寄卖。不是所有顾客拿来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收,一般来说,为了更大效率利用店铺,不接受体积过大、尺寸超长、不宜存放的物品,以一个微波炉大小为上限。此外,对于所收商品也应定期维护、消毒,以维持商品的生命周期。

很多货品就仅此一件,是交换商店的一大特色。对大多数人来说“未知”和“选择”都是一种乐趣,你不知道会有什么人送来怎样的东西,交换商店的货源无法预测,这更是它的吸引力所在,换回的不仅是商品,更有商品背后的故事和心情,为此有人换物换上了瘾。

篇7

(LOUlS LIOTARD)的名字组成了一个马帮――溜达马帮。他们的名字是孔斯坦丁德・斯莱维(CONSTANTIN DE SLIZEWICZ)和阿里克西・德・吉勒邦(ALEXIS DE GUILLEBON)。

几年前,孔斯坦丁围着梅里雪山大转,一路跟随着朝圣的藏族,每遇到一队人都会给他吃喝。一个多月后,经过积雪的垭口,突然一道彩虹在他的背后追随,当时所有人震惊了,对他低头顶礼。他一直也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确信当人行走在大自然中,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汽车的干扰,只有自己和自然,才能感知到自身和自然的能量,这种能量或许就是神奇。为了放大这种神奇,他和阿里克西甚至给自己马帮行走路上的一个垭口命名为玛丽路易山口,前后的两个名字是他们各自曾爱过的姑娘的名字:唉呀,那些山也没什么名字,我们也可以这么叫的。他们同时决定,每到这个垭口都在上面摆一块石头,直到成为一个玛尼堆。其实孔斯坦丁并不总像露营狂欢时那么奔放,看到他如何布置自己的营地就能知道他有严谨作业的另一面。过去10年他基本是在云南生活,在中国和法国的媒体做过摄影和文字记者,2005年在泸沽湖畔生活了两年,写下了《失落的人》。他到目前为止还不会开车,但却跟着别人的自驾车早几年就跑过了大部分藏区。2008年,他出版了“扬子江上的炮舰》,2010年又写了一本《醉中国》。两年前他开始住在香格里拉,他在离县城十几公里外的哈匹村租了一个藏式的大房子,合同期是20年,他说要把未来的20年都留给爱的香格里拉。所以,当他发现他最向往并尊重的茶马古道文化正在远去的时候,他想他们或许可以尽自己的能力让这种生活延续。

在各色的露营帐篷里钟形帐篷是最讲究舒适的,这种帐篷由亨利霍普金斯西布利(HenryHopkins Sibley)发明,他的灵感来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的锥形营帐。他在1858年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原本可以从之后生产销售的每一顶帐篷利润中抽取五美元的专利费,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他选择了加入南部联邦的军队,结果在联邦战败后丧失了专利权――果然是男怕进错行。虽然西布利一分钱没挣到,可这种帐篷的生产却一直到现在。并且成为露营生活华美的一部分。

第一次孔斯坦丁从法国背回了这样一个45公斤重的帐篷。几个月之后又买了三顶不同功能的帐篷。他在旧货市场转悠去淘那些与茶马古道生活相关的物件:行李箱、马灯。藏毯、兽皮……精致的茶与茶杯也必不可少,各式烛台、蜡烛和马灯让帐篷在夜色里有了异彩。作为一个法国人,营造浪漫和品质的自信,他们总还是有的。孔斯坦丁时常陷入到他的帐篷狂想中,似乎他的帐篷里总缺东西,而基本上阿里克西就是他狂热意见最好的过滤器,面对制止,他也可以捋着他碣色的头发:好吧,也可以啊。

阿里克西拥有工学与哲学双学位,曾花多年时间在撒哈拉沙漠和索马里海岬旅行,这让他爱上了荒漠。2006年,他在毛里塔尼亚的沙漠上骑乘骆驼旅行,回来后写下了《荒原四十天》。过去两年里,他在云南为非政府组织“湄公河的儿童”担任志愿者,致力于湄公河、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阿里克西酷爱攀岩,哪怕是在最劳累的徒步过程中,只要能徒手攀爬他就立刻放倒背包,立刻行动。每次露营他都背着扁带,只要能找到把带的两头拴住的地方,他就跳将上去,成为风中灵活的舞者。

孔斯坦丁和阿里克西做马帮旅行除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也是想帮助他们的藏族邻居增加一些收入。20岁的扎西尼玛从来没有经历过马帮生活,而马帮旅行曾是他父辈生活的一部分,从一开始,他们就把扎西尼玛带在身边,让他像他爸爸那样了解大山,了解自然,也能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们希望扎西尼玛从此热爱上这样的生活,能够生存并且可以热爱。

为了古老的大地和美丽的星空,也为了在最美妙的地方享受最精彩的夜晚,他们把露营的线路以星座命名:仙女座、英仙座和仙后座。香格里拉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一站,漫长岁月里曲折的山路留下无数马蹄的印记,回荡着马夫吆喝的声音。头顶的繁星缓缓流转,仿佛漂浮在星的海洋。如今两个法国男人要在这里开始新的梦想。

两个法国人的目标是哪里,是藏区传说中失落的天堂香巴拉,他们要去那里寻找大地最深处的奥秘。沙漠中间的小王子,独行朝圣的犹太僧侣,西哈诺的星象师,诗人,音乐家和草原上的哈萨克,这一刻都是他们的旅伴。行走,寻觅新的山谷,穿越高山之间的垭口,跟随着转山的信徒,围着篝火跟得道的活佛和淳朴的村民们建立友谊,用身心去拥抱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生存是一项技术,生活是一种艺术

生存是一项技术,生活是一种艺术。这是孔斯坦丁在描述他的露营状态,他出生在靠近地中诲的法国南部,他始终坚称自己是西征的蒙古人的后代,他的祖先来到波兰,他的祖辈辗转来到法国,可他的身上始终流着游牧民族的血液。与在云南旅行的外国人相遇,他们这些各种移民的后代总喜欢追根溯源,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起码听到有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这是孔新坦丁最喜欢的话题,他兴奋地转过头一只手在自己的胳膊上划过,他告诉所有人:你知道嘛,他们身上跟我一样的,流着蒙古人的血,我们都是游牧民族的后代,我们都爱大自然!

这样一个出生在地中海沿岸,骨子里都带着奔放自由的小伙,这样一个崇拜游牧生活的男人,他不喜欢在星空下露营都难,孔斯坦丁小时候当然不那么热衷学业而极度期盼假期的夏令营,忆往事看未来,他清晰地画出他的夏令营装扮,讲出在绿色天地的故事。他那跟他一样喜欢说话热爱生活的爸爸自然也会经常带着他去山上旅行露营。

二战之前,许多来旅行的外国探险家都出身贵族世家。他们在旅行时都很讲究排场,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沿途地方领主们的尊重,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所以,当美籍奥地利裔探险家约瑟夫・洛克(Joserh Rock)受《国家地理杂志》之托前往考察时,并不是只身一人,而是专门组建了由26头骡马和17名仆人组成的浩大队伍,骡马车上载着他的藏书和家具,还有专用的浴盆和精美的瓷器……这样的做派是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延续,在那个年代,绅士们在丛林,沙漠和山区探险时,总是穿着一尘不染的斜纹呢正装,由仆人们搬运一箱箱的法国葡萄酒。

法国人孔斯坦丁虽然不是出身贵族,可这样的生活理念自然也深植内心,每次去山上露营,他会带上各种服饰――他的藏装,他的纳西族袍子,他的古老的法式军装,各种围巾,甚至包括击剑之类的玩具……当然,少不了葡萄酒。

当孔斯坦丁与阿里克西相遇,他们在云南的无数次远足几乎从来不带帐篷,因为他们知道会在山上找到当地人的夏季牧场。傍晚时分他们奔向牧场的术屋,两位小伙兵分两路,孔斯坦丁找柴,阿里克西去找水源,在星光的夜晚坐在火堆旁边,阿里克西打开背包,除了必备的酒,总会排列出:咖啡豆,咖啡研磨器,具有压缩过滤功能的咖啡壶,搪瓷水杯,营地灯,汽炉加炉头,烧烤网状托盘,提梁烧水壶,紫砂

篇8

我曾在历史上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沉默和压抑受到崇拜

愚昧曾是中国人的光荣

自由只是书本中夹扁了的词汇

个性是学院里短命的故事

千百年来

中国人不厌其烦地探讨

怎样做个好奴隶

我曾在历史上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理想和向往

全挺放在暗室里

垃圾箱里盛满被遗弃的希望

蚊子的声音总是很宏亮

自黄帝以来

耗子一直干着偷税漏税的勾当

从裹脚布到比基尼

中国人蹒跚地走着

背后拖着秦汉的脚印

我从历史上走过

每片残瓦都向我讲述一个完整故事

我蹑手蹑脚走过历史巨大墓场

生怕惊醒睡在二十五史里的人们

我从人物与人物 朝代与朝代间穿行而过

中华民族鼾声如雷

捏着

鲁迅没有抽完的烟

翻动着

李泽厚北岛们书后的空页

耳畔荡绕着中国历史主题歌

那弯弯曲曲的调子

那嶙峋的歌词

那狰狞的声音

我的目光从历史背上

露珠般滑落滴到现实土壤里

维纳斯身着三角裤头

在书的封面上媚笑

满脸皱纹的老头

哼着初恋的歌

忧伤地走过我身旁

过街之猫人人喊打

老鼠穿着笔挺的制服

从墙的鼻孔里

别出心裁地钻出来

流氓刚刚逮捕了警察

小偷在堂上审判法官

一个小孩举着木头枪

墙角处恶狠狠向我射击

雪像我的臭袜子一样白

英国鸟儿给我上汉语课

太阳也抹上了胭脂

不懂人事的母鸡

粗野地哈哈大笑

两只苍蝇在窗上骚动不已

随后裸就地

蝉精心制造噪音

在窗外槐树上

槐树上空飘过昨天的云

云朵下刮过厕所里的不正之风

卖地瓜卖包子卖天津锅贴新疆烤羊肉

卖力气卖汗水卖卫生卖健康卖视力转好

卖脑细胞卖科学文化卖信息卖学位卖文凭

卖真理卖精神文明卖

卖色卖媳妇卖粉白脸卖大腿

卖聪明卖可爱卖天真单纯卖妩媚卖爱情

卖个性卖人格卖气质卖潇洒卖荣誉卖名气

卖温暖卖真诚卖嘘寒嘘暖

商品社会了

人和人之间

一头拴买一头拴卖

长绳上晾着光辉的人生

美妙的只是报纸

美好的只是电台

美丽的只是小说

我背着一种声音寻找

我背着一捆捆整齐的月色和阳光

去远方

寻找

我大声喊叫

声音捅进前方空气里

像手插入米仓

像书插入书架

像钉子插入木头

空气把我的喊声夹紧 捏扁 挤碎

沉滞的空气啊

我把愤怒举过头顶

用力扔下山巅

空谷好久才傲慢地哼了一声

算是打了收条

我闷闷地喝了几碗月光

拉着风纤细的腰肢

在下山的崎岖路上

崎岖地狂舞

在孔庙前的柏树上

我悬挂上一串狞笑

繁密的枝条把我的笑声肢解

我一把抓住降临的闪电

在膝盖上折成两段

我把手地球的心脏

想验明那不曾熄火的胸膛

却被地火烫伤

我把头长江

想让母亲河把疲劳洗去

却不小心呛了几口

我在太阳底下飞跑

想甩掉阳光

用脚狠狠地踩

想把影子踩碎

我亲吻镜中的我

我左手抓起右手热情问好

我把椅子弄得暖和得像某个人的体温

扑上去拥抱

我随手采了一把头发喂猪

猪八戒子女狗窦大开

对头发爆发了火热的爱情

我把折叠的楼梯兀地竖直起来做长梯

爬进上层建筑

却从楼内跌下

我跑到旷野

对着腋下夹着的风

大吼

滚吧

滚的只是我的声音

我对着迎面而来的风

呼呼几拳

什么都没动

除了我自己的身体

有种感觉它近似迷茫

有种情绪它不是失意

有种孤独它并不难受

有种惆怅它并不低沉

空荡荡旷野中

我感到了

悲 怆

我独自查遍了宇宙的档案

我思考了上古以来所有文献

我以丰盈秋实在秋天的郊外

饯别即将拜访雪国的风神

我以海的汹涌对风神起誓

我在白天点起了蜡烛

我在太阳底下举起了烛台

让罪恶在我面前发抖吧

我要用双倍的光芒

照彻这世界的每一个部位

我将在泰山极顶起草正义的文件

我将在严冬宣读白茫茫的真理

蟒蛇啊,你替我前面蜿蜒开道

应龙啊,你替我前面开山劈谷

我要让群山回避

让万籁肃静

我要在文庙顶上安扎我的行宫

我要呼唤风神扫尽人间丑陋

我要命令流水流尽人间辛酸

我要太阳洒遍人间温暖

我要四季都带着欣欣向荣的微笑

我要大雨洗净人间的污秽

我要向天空订购飘飘大雪

我要以长江之水泼溅大地

我要聘请大禹疏浚心灵的沟壑

我要用北回归线为线

穿过慧星的针眼

缝补裂缝的人间

我要以赤道为道

铺上五彩炼天石

架设通天的途径

我手持的巨斧

怀抱无上神圣的息壤

我要重新召集诸神

把世界重新丈量

我要命令张衡重造测天仪

将宇宙安排齐整

我要把陈子昂的呐喊

从群山之顶高高接过

有力地掷向人间

我要让风神传播这个声音

让雷神敲醒沉睡的人们

让雨神把“五四”没下完的雨洒下

我要看 中国!

我要看你跳舞的钢花歌唱的马达

健与美的高山

年轻的孕育着爱情的草原

我要看你交错的铁路

像交错的臂膀

坚定地把城市与城市拥抱

我要看你流畅的河流

像流畅的诗歌

婉转地把土地和人民歌颂

中国

我要听你大地脉搏骄傲地跃动

我要听你交响乐在昆仑山间回荡

我要听你国歌在太平洋上空飘扬

中国

我要欣赏你

带着诗人气质

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我要在月球上

举行新闻会

向宇宙介绍中国的成就

篇9

路上,是湿淋淋的晨雾。往事被躲藏的模糊,只剩下憔悴言语的惦记。路上行人匆忙,只有母亲在背后的陌路瞻望,和一只流泪为我送别的右手。破晓前百花的缭绕,暗葬在残夕的路上。我蹲靠在路边,斜眼左路人们的陌生踌躇,昨夜鬓角的愁白,奏起耳边故乡河蟹吐泡的静雅歌喉,井鱼谱曲,夏蜓翩舞。

蹭了一身青泥的水牛缓缓在湖中流淌,像丝绸上的斑痕,散落在平静的湖面上,默默看着在山坡上静静欣赏农田的人们,用湖边的野草填满肚里的疑愁。

青鸟漫过了大山,从城里携回游子的归乡心房,记载在老家母亲苦含泪水的眼里。撩过了洗衣人终日洗掉沾满花香衣裳的的河,翠吟染遍寂静的山村,桑竹摇曳,青枣律动。院口的老井泛起了层层干涸的涟漪,井里的鱼禁不住睁大眼睛看着打水的人们,一口一口吐着泡对着他们吐露着孤独的心声。

耳边嘹亮的车铃,车轮碾在路上淡淡的喘息,面前的路是家乡的脊梁,几年不见,路瘦了,泛黄的路面变的憔悴。梯田淡柳,是不变的绿景。山顶滞留的夕阳含羞着啼笑,绯色染红了脸颊,忆流回了瞳前。地里的油菜花,每朵娇艳欲滴,吐露着芳香,这花的所有只为辛苦养育它的人们所绽放,只想在每日夕阳余晖,看着父母亲在山头肩扛着锄头,苍老的面容上溢出幸福的笑意,并独留在这山野里,为山野镀上层层金光,让游子回归之时好看见浓雾之后仍闪着金光的故乡。

田野的老人推着缓慢的踩着松软泥土的青牛,晨曦的薄雾在野地上慢慢散开,第一缕光找准方向落在这里,婴孩遗弃的桃核听见声响,听见昔日辉煌桃树果实满枝的赞赏,只是这刻又重回故土,在人们口中的结束,而吃桃恬谧的笑容,又是桃核一个新宿命的开始。

只是大山的前程倒在了工人们的炸药面前,大山上一个个惊悚的伤口,疼的百树垂头,痛的河流苦涩。人们抬走一车又一车大山的骨肉,只剩下寂静夜晚大山一人跪在原地,不为肌肤之痛,只为肌肤上滞留的花儿已逝愁眉不展,独自泪流,河水也一夜之间,涨过了人们眼前,变成宣泄的暴雨,落得痛彻。

老家门前的老树,老树下的老头,老是摆弄着容貌已被镀满岁月的棋子,儿时常常双手撑颊,思绪惆怅,听老人们红脸厮杀,看叶落棋盘的风景,数残壶涩茶的悲凉。老家隔壁的祠堂,那盏终日不眠的油灯,是我唯一看的清祖先容貌的荧光。昨年清明打扰故人的鞭炮,今日烛台半截思念的烛油。物是人非,梁柱粘灰,暗角的残瓦断木,是祠堂唯一透过天空的地方。青鸟依楼,靛白的羽毛落在祠堂前的匾额上,额头下,却是两行苦涩的热泪。道过乡亲们的问候,踌躇着前往阳台,日光缕照,阳台晒的白菜干和稻米艰难喘息着,掂掂脚越过来到青翠的瓦顶上,我看着湖面,看着大山,看着年久的岁月,看着路上一个个背着包袱即将远行的人们,行衣寥寥,只是这对家乡的思念背了一叠又一叠,轻轻摘走路边的一株野花,系扣在背包上,怕再次回头只好飞奔上通往城里的公车。村里,又寂静了一分。

静湖上野鸭惊恐的休息着,大山上熟透的果子一颗颗从树上坠落,坠落在早已被秋叶铺满了的大地上

野花绯红,青草蔓藤,装饰着老家沧桑的脸颊上,虽有皱纹,虽泛黄的年华已被偷换,但是家还是家,人还是人,井中的水味道却不知何时更浓了,原来是思乡的苦涩和着清澈的泉水,化作眼泪映入鱼儿的眼前。

野鸟轻吟,黄昏消逝,昔日人们璀璨的笑容染红了樱桃,脚下编织的草鞋踏绿了芭蕉。

今夜土地披上了微霜,入了眠。

湖北省阳新县实验中学初三:侯伟伦

最新投稿作文   叙事作文 写人作文 写景作文 议论文 读后感 小学

作文

放烟花  父爱无痕  我的校园  做人要有诚信  《弟子规》与我  江中乐趣  阿凡达叔叔  看大海  带着微笑出发  读后感一则  麦子熟了  小小舞蹈家  游览莫愁湖  走出思维定势  读《凡卡》有感  第一次钓鱼  我的好妈妈  游峡山  请珍惜时间吧  不平凡的天鹅  风筝展  雨中的温暖  海南岛之旅  快乐是什么?  包容是一条五彩路 一场足球赛  节俭的姥姥  家乡的麦田  生命不分贵贱  那一刻,我流泪了 初中

作文

奏响校园曲  教道为邻  广州的秋  我的青春谁做主  人生方与圆  爱的力量  美丽的心灵  幽冥雁荡  笑的含义  读《金色花》有感  家有考生  默读父亲  谁的脚印?  星星的赞歌  读《水浒传》有感  快乐的童年  相携的手  星光夜景  谈感恩  微尘“不微”  初三的烦恼  我 ,不平凡  夕阳无限  拥抱爱  读《羞于说真话》  那一瞬间  瞬间=永恒  印象西湖  幻想与现实  《简爱》读后感 高中

篇10

一、 “笑影”表明她对打工生活的满足,也间接地表明她在祥林家没有得到过幸福

1. 祥林嫂在祥林家没有得到过幸福。

祥林嫂比祥林大十岁,祥林死时才十六七岁,他不可能给祥林嫂带来多少家庭幸福。

祥林没有让祥林嫂成功地为人母(并不是她不能生育)。在旧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说,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于是,祥林一死,祥林嫂在祥林家的境地就可想而知了,她随时有被名正言顺地扫地出门的危险。

更何况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而这婆婆还十分地“精明强干”,打的算盘是卖了祥林嫂来替第二个儿子娶老婆。从卫老婆子的口中得知,这婆婆还特别地狠心,不卖则已,一卖就将祥林嫂卖到了里山,“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娶了第二个媳妇,“还剩十多千”。

可见,祥林生前死后都不能给祥林嫂带来幸福。

而祥林一死,祥林嫂其实是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的,所以她要逃离祥林家。

2. 逃出祥林家,再苦再累,祥林嫂都觉得是一种幸福。

作为鲁镇的大户人家,鲁四老爷家的活其实是很多的,从后文可知,尤其是年终祝福的时候,他家总要雇几个短工的。而祥林嫂一个人包了,她反倒觉得满足。你看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一个“竟”字告诉我们她有多累了,“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笑影”明确地告诉我们,祥林家是地狱,鲁家是天堂。她初来鲁家时“脸色青黄”,而现在尽管干活很累,“食物不论”,居然“脸上也白胖了”。“白胖”是生活满足的最直接的表现,可见她在祥林家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了。

当然,这种打工生活其实还是奴隶生活,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而已(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里说,中国社会其实是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并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作者用了“笑影”这个词。它表明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只是有了一点希望的影子罢了,但还不是真正的幸福;而这影子最终一晃而过,因为三个月后,祥林嫂就被婆婆派人抓回去卖了。

对祥林嫂而言,她的“笑影”不过是泡影而已。

二、 “笑了”表明她对再婚的满足,对贺家生活的留恋

1. 祥林嫂对贺老六是满意的,对贺家生活是留恋的。

尽管祥林嫂当初被卖贺老六时,她也曾拼死反抗过,头撞香案角,鲜血直流。但她那时的举动完全是当时社会上深受封建礼教影响的一般妇女的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卫老婆子告诉我们,“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可见,当时的祥林嫂如果不那么做倒是奇怪了。况且,这时的她连贺老六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她的反抗完全只是出于礼教本能,并非不满意贺老六这个人。一旦真正接触到贺老六这个人时,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改变。

这种改变作者是通过别人的口告诉我们的。

卫老婆子对祥林嫂改嫁贺老六这件事一再用“交了好运”来评价:“(她么?)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真是交了好运了”。为什么呢?“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己的”,这条件真的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所以,祥林嫂“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并且“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祥林嫂对贺老六是很满意的。上面说过,在当时,“胖”是生活幸福的再好不过的生动说明。要知道,祥林没能让她真正为人母,而贺老六做到了,这在宗法制社会里可不是一件小事。

如果说卫老婆子介绍的祥林嫂的再婚幸福还只是背后之言,只能算间接证据的话,那么“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柳妈跟祥林嫂的闲谈就是直接证据了。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这可是真笑,不是“笑影”,且是情不自禁流露出来的!要知道,这可是多年以后别人跟她闲谈时她流露出来的,可见贺老六在她心目中的分量。这“笑了”再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她对贺老六是满意的,对跟贺老六的那段不长的家庭生活是留恋的。

2. 是贺老六让她真正成了女人,为人妻为人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她“笑了”。

祥林家带给祥林嫂的只有噩梦,所以她没有“笑”,甚至连“笑影”都没有。应该说,她对这段婚姻是不满意的,尽管她不能说出口。而贺老六就不同了,他给她带来了家庭的幸福,应该说,她对第二段婚姻才是满意的,尽管她更不能说出口。贺家“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己的”,这就等于说,这贺家有的和没有的正是祥林嫂在祥林家所无法得到的。没有严厉婆婆的管制,自己和男人都有的是力气,两人都会做活,又有自己的房子,这家庭生活不会差的。贺老六好不容易娶上亲,他没理由不对祥林嫂好,加之年底又有了儿子,家庭生活当然更幸福了。更何况儿子阿毛“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这种满足感对祥林嫂来说非同小可。要知道,在她有了阿毛之前以及失去了阿毛之后,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听过她的话?她只有听别人话的份哩。是贺老六和阿毛,也只有贺老六和阿毛,才让她祥林嫂真正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你说她能不“笑”吗?

3. 可惜这“笑了”只是一闪而过。

贺老六和阿毛的死终结了祥林嫂的幸福,让她又回到无依无靠的境地,并且是万劫不复。再婚已是大忌了,她偏偏又再寡。再寡不打紧,有阿毛在的话,她还能够守着,平安过完一生,偏偏她又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儿子,她就在宗法社会里失去了立足的依据,就无异于判了她死刑,所以卫老婆子要说她是走投无路了。祥林嫂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尽管她忘不了贺家短暂的幸福生活,在跟人谈到这一段生活时,她情不自禁地“笑了”,但也只能一闪而过。这就是祥林嫂,命苦的祥林嫂,在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大绳索捆绑下,她连自由回忆短暂幸福生活的权利都没有!

三、 “高兴似的”表明祥林嫂对恢复做(正常)人资格的渴望

1. 一寡再寡,祥林嫂基本上失去了做人(其实是奴隶)的资格。

初到鲁家,鲁四老爷就嫌她是个寡妇,但这时她还有在祝福时“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的资格。而再寡重来鲁家做工时,连这种资格也没有了,鲁四老爷特意告诫四婶,“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就无异于取消了她做人(奴隶)的资格。于是祭祀时四婶就不准她分配酒杯、筷子,不准她取烛台,她“只得疑惑的走开”。

2. 她心有不甘,想通过捐门槛来恢复这做人(奴隶)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