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时间:2023-03-18 19:1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篇1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行为动词为分析,属于理解层次,对学生要求较高。行为产生的条件是结合实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结合适当的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上,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地表形态的概念,识别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还能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解释某地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五种主要的地貌类型,具有一定的前认知,在教学时可以恰当地设计“先行组织者”,为学生新知的学习提供“固着点”。

3.由于一些典型的地貌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不易感知,所以教学时应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知。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在前几章的学习基础上重点研究岩石圈。本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在该章中有着统领全章的作用,为后两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围绕两个内容展开:一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二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是探究地表形态成因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打下基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力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把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打下基础。考虑到时间,将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影响。(2)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外力作用的四种主要方式。(3)能够说明内外力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解释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地理景观图,学生能判断出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分析。

教学难点:内外力的作用方式及产生的地表形态分析。

篇2

有人说过:“学生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不好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就是危险品”。足以见得德育教育有多重要,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各科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地理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呢?现就平时教学总结一下自己的实例。

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的德育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用途共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基本形式的特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实践意义。如果说把本节众多的地理概念向学生作解释,让学生理解透彻就完事了肯定是不行的。本节课不应该结束,因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进行德育渗透。这是运用教材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课文活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充分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这一辩证唯物观点;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印证了事物的发展即有内因,也有外因;“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要学生懂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哪个是关键呢?显而易见,学生会从中得出结论。因此,运用地理、政治学科综合教学方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奋,同时也加深了对地理、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是很有用的。

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最后一个问题“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虽然讲的是污染空气、水源以及产生固体废弃物的工厂对我们居民区的危害以及布局措施,但是我在结束后把这方面内容融合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就是举了个跟他们密切相关的事情。学生吃饭刷饭盒时是人多水龙头少,很多同学为了省事就直接在饭盒上套上塑料袋或者直接买些面包等速食品吃,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虽小但显而易见的不文明行为出现在校园里,这是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与素养的实际问题。首先让他们认识到塑料袋对我们身体的危害以及对校容校貌的影响,再给他们讲解这些白色垃圾对农田以及农作物的危害,学生中的很多都是来自农村,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他们能深切体会这一点。我建议学生自己亲眼目睹一下每次餐后满是垃圾的情景,这让他们触目惊心。我引用央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词: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我给学生加上的一堂做文明学生的课。

培养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意识,具备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这需要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能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育要求、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关系,做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以情动人,以身作则,不求骤然开花花结蒂,只愿春雨润物物勃发,才会取得良好德育效果。

篇3

关键词:高中;学生;地理素养;培养;能力

一、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

地理知识素养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由被迫学习转为喜欢学习,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从而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例如,在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教师可以结合汶川5·12地震,给学生提供一些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如地表形态的变化、道路的状况等,学生在感慨之余,不免会产生疑问:为何会有地震?促使地震发生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所产生的,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能。如此一来,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自然地进入到知识点的学习中去,而且热情颇高。

2.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到不少的地理科学知识,如何更快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总的来说,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方法:图示法、表解法、浓缩法、歌诀法、联想法、纲要信号法、专题记忆法、变向思维法、漫画记忆法等。

例如,记忆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时,可以用歌诀法。可以教给学生歌诀:冷锋——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起大风;暖锋——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准静止锋——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

二、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

地理技能是学习地理知识与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地理技能包括:地图运用技能、地图分析技能、地理图表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观测仪器操作技能、地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技能等,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活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1.设置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以探究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例如在学习《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时,出示太阳系模式图及行星的一些相关数据,提出问题:①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是否相同?②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多大?是否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有何共同之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读图,学生自然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读图的方法,获得了分析地图、运用地图的技能,同时提高了地理观察能力。

2.课堂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地理、运用地理,有效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例如,学习昼夜长短变化时,引导学生联系我们这里一年内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规律;学习季风时,引导学生联系我们这里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学习气温直递减变率时,引导学生联系山顶与山脚气温的差异。这样一来,学生的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就得到了培养,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一定会关注生活、关注地理,学会观察。而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老师提问:我们这里很多人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最好?如此一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也提高了其地理计算技能。

3.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技能。地理技能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外,教师应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开展气象观测小组,对本校的气象站进行观测;在中午,组织学生借助竹竿、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正午太阳高度角观测;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地球自转、证明大气热力环流的产生原理。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各方面的地理技能都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情感的素养

地理情感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是从情感上来认识地球、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地理情感素养包括:可持续发展观及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是地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地理情感。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而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做到地理知识教学和地理情感培养的有机统一。高中地理新教材几乎处处都涉及地理情感教育,教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第一单元的《到哪里寻找外星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观;第二单元的《全球气候变化》、第三单元的《自然界的水循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环保意识;第三单元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第五单元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可以培养学生关爱全球的素养。

篇4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研究

1.引言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应用于各种教育行业,以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最多。高中地理学科的内部知识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采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地理,有助于把分散复杂的地理知识点紧密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的引导者是教师,所以,在教研教改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做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快捷高效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首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1]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把创造力调动起来;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思维交流。

3.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主要有两种,即软件制作和手工制作。其制作软件主要有:Inspiration7.5、MindMapper、ActivitypMap、Personalbrain、Brainstorm、ThinkingExpress和MindManager等,根据需要可以很方便地选用这些软件。手工制作的工具主要有:白纸、黑或蓝色笔一支、彩色笔和发散思维。文中思维导图是我用ThinkingExpress制作的,研究思维导图的主要制作步骤及注意要点如下:选取绘图工具,准备纸张;明确达到目标,放置主题;想好思维模块,画出分支;寻找逻辑理据,标明节点;修改完善草图,枝繁叶茂;冲破精神障碍,形成个人风格。

4.应用思维导图

4.1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

4.1.1有效地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貌。

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的第一手教学指导资料,要深入挖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时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我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将一本书的内容融为一张图,参考时更方便快捷,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如图1所示。

图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4.1.2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利用思维导图来做教学设计可将若干知识点相互融合,如在图2中将一节的教学内容整理在一张纸上,简洁清晰,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可见。教师可根据中心主题先设计出第一层次的主干知识,每个主干知识都会衍生第二层次的知识点,以此类推,将整节课的内容制作若干模块,再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在几分钟内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高效复习。

4.1.3有利于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图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导图作为教研活动的交流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全新的教改过程。思维导图在协助小组教师共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非常方便和实用的优势。例如地理教师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可将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做记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再把每位教师的观点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整理总结后形成一幅综合性的思维导图,打印成册,人手一份,使大家共享教研教改的创新成果。如几位教师最终形成的人教版必修I中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4.1.4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粉笔颜色已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师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大量彩色粉笔的使用,将白色粉笔占据黑板的局面彻底打破。思维导图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彩色、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边讲边展示在黑板上,最终学生以知识模块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它与人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既提高板书速度,又便于学生参考、记忆和复习。传统的板书要占去课堂不少时间,因为有些无关的文字需要反复书写,而“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只需写出关键字和词,所以节省了许多时间。在实践应用中,思维导图用于创意和构思时是自由、发散和随意的,但板书体现时必须工整、美观,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要有助于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2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的好处

4.2.1改变传统笔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学生在传统笔记中,通常是单一线性的重叠冗长的知识记忆,一般情况下一堂课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笔记,从而分散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课后学生还要按照笔记内容重新复习,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由于只记关键词,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色彩绚烂、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笔记,给学生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和学习兴趣,传统笔记则无法替代。

4.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是用来激活思维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思考,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3]它把零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若干知识思维模块。学生按每个模块关键词完成相应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按发散思维模式,将知识模块间联系起来,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图。特别在复习时,看到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就能联想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好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4.2.3有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在小结和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效果。思维导图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将不同的学习内容构成知识框架图,在书本上很多页的内容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学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2.4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整理知识要点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应用知识的相互关联,最终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综合评价,最终学生能养成绘制并利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如图3所示。

图3 《荒漠化》思维导图(学生作品)

5.结语

我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制作研究,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对师生的帮助:教师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做笔记,可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在频繁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既能凸显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又能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3]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320,98.

篇5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礼仪是个人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知书不达礼、思想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很难成为优秀的有用之才。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出的应该是彬彬有礼,不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礼仪修养。但是目前的现象是:这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实际行为却背离基本道德水准,究其原因与缺乏必要的校园礼仪教育有关。因为礼仪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行为规范以及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人们可以通过外界对其行为的评价反馈,及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纠正,因此礼仪可以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行为更能符合礼仪的规范。所以,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礼仪教育,不仅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且能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2.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学生内在品格和修养的培养与塑造需要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来完成,在这一系列教育下使其在精神境界与文化修养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在人文教育明显的教化功能下,人们对于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选择有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它会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人文教育一般渗透在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礼仪教育则渗透于整个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进行和谐相处,并有助于将良好的内在道德修养以优美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正是因为礼仪显现着人们的内在品质,显现着人们的内在素质,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个人仪表形象,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使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可见,礼仪教育有助于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礼貌、礼节、仪表这些都是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学生在学校里和步入社会是不一样的,校园礼仪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行为规范。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知道见面要打招呼,礼貌地与大家交谈。而进入社会,学生面对的就不止这些,他们需要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下如何运用各种不同的礼仪来应对,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称呼、为自己和他人作介绍以及问候别人;懂得如何得体着装、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得体地表述及对待别人的赞美与批评;懂得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懂得如何做到与人有效沟通。礼仪教育,就是教会他们所不会的同时又是社会生存必须知道的一种行为模式。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在不断变化的场合下游刃有余,有助于他们充满自信地步入社会并与人交往。所以礼仪教育能够满足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策略

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极为重视礼仪,历来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注重“诚于中而行于外”。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我国礼仪最早是用来敬奉神明,主要在祭祀祖先和天神的时候使用。行了礼,来年才有好运,才能发展。后来又衍生提倡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道德规范。而这些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礼仪经验,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礼仪修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的学生进行国际交往。在日本,员工的礼仪修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存亡,关系到公司的经营发展。文明的发展程度越高,对礼仪的要求也就越高,当代学生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2.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没有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无论是其言行举止还是内在素质的表现上,都与那些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懂得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且塑造良好的个人仪表形象,使思想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能有机结合起来。而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视仍然是很缺乏的,一些学校由于礼仪教育内容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缺乏人文关怀,使之产生“知行不一”的严重现象,有时还影响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沟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礼仪教育融入进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礼仪的熏陶。我们的教育只有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讲礼守礼的有用之才。

3.教育理念的转变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情面前,懂得如何正确、得体地处理问题。教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影响学生的,从而造就出一批批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接班人。因此,加强礼仪教育就应把其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环境、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接受能力等,重新组合具有层次性、系列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的目标。虽然每个时代的经济关系制约着该时代的道德水平,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影响着每个个体的思想观念,但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仍然起到了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正因为社会需要礼仪文化的影响,我们就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教师的礼仪培训,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

4校园氛围的营造

礼仪教育的加强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大家系统地领略我国礼仪的魅力。学校可以借助于学生干部的力量,通过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地积累各种礼仪经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展示当代学生的风范。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开展文明礼仪诚信活动,充分发挥礼仪对学生的自律作用;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校园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或是现象,通过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小品表演等活动倡导校园文明礼貌之风,使那些不文明行为无处藏身,使礼仪之花开满校园;开展礼仪知识答辩,让大家在竞赛中学习礼仪,懂得礼仪。聘请礼仪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礼仪讲座;鼓励大家参加学校的礼仪社团,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礼仪文化。同时可以在学校走廊内的宣传橱窗上张贴跟礼仪相关的宣传标语和内容高雅的画作。在教室里、走廊上和专用教室里分别挂上了国旗、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礼貌用语和深入浅出的漫画等。在墙报和校报中,可以编辑相关礼仪典型和好人好事,让整洁、优美、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领略礼仪,在校园生活中感悟礼仪,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行之有礼”。

参考文献

[1] 侯印浩,刘传玺.学生社交礼仪.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2] 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3] 李琳.浅谈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 李莉.实用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云南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东川地处云南北部,E10。248′~103。19′,N25。47′~26。33′国土面积1858.79km2,属深、中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地貌,山地面积占97.7%,河谷盆地占2.3%,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小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将地形分割为东西2部分,东部为乌蒙山系,西部为拱王山系。境内最高海拔4344.1m,最低海拔695m,高差悬殊,地形陡峻。最晚至东汉以来,东川已开始了铜矿的生产。

1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综合发展过程。内营力形成和改变地貌的形态,使地面隆起或下降,外营力的夷平作用剥离、搬运、堆积物质,不断的改变地表形态至达到其本身的稳定状态;地球上出现生物之后,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有意无意的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1 内营力的作用

东川地处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的结合过渡部位,小江深大断裂带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其东支以西属康、滇地轴,在黄水箐以北属东川块状隆起,出露前震旦系昆阳地层,岩性为中等物等变质的碎屑及碳酸盐岩;黄水箐以南属昆明断阶,主要出露震旦系澄江组,灯影组地层及寒武系,二叠系地层,其显著特点是出露有中生代朱罗系陆相沉积。东支以东属滇、黔、川、鄂台拗,金牛厂西北属昭通断褶,主要出露前震旦系昆阳群,震旦系灯影组以及寒武系,二叠系地层。金牛厂以南属牛头山隆起,主要出露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河谷地普遍存在着第四纪沉积物。小江断裂带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岩层在长期的构造运动中,致使不断破碎和变质、节理发育、风化不断,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的物源条件。

根据地貌成因,东川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剥蚀构造山地、侵蚀构造山地、侵蚀堆积河谷等几种类型。其中剥蚀构造山地主要分布在流域分水岭附近,主要包括了单褶玻山、复褶皱山、向斜山、断块山等类型,其特点是地势比较平缓,分布着集中成片的耕地和荒草地;侵蚀构造山地主要特征表现为山体高大,山脊较狭窄,地势陡峻,高差较大,沟谷深切“V”形;侵蚀堆积河谷是山区耕地集中分布及村庄座落的主要地段,辖区内主要包括了断陷盆地、构造断陷盆地、基座阶地、洪积台地以及非河流形成的阶地。其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地形坡度较缓,在8°~15°之间,是人类活动聚集区。切割剧烈、山高坡陡的地貌格局,使得水土流失一旦发生,即会造成更大规模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造成的危害也非同一般。

1.2 外营力的作用

所有外营力都是形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不可或缺物质和条件,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外营力,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4种类型。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含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人为因素包含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等。

气候:冬春季节,受干燥强劲西风气流控制,夏秋季节受经常性潮湿的西南气流影响,造成辖区干湿季节分明,5~10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8%,其中6~8月占55%~60%。海拨1300m以下的山区及河谷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688.1mm,最多的年份为844.4mm(1974年),最少年份为45l.9mm(1963年)。雨量最多年与少年相差392.5mm,相当于年平均降雨量的57%。年相对平均变率为11%。相关研究表明,在充分前期降雨之后,再遇强度大的暴雨也正是引起水土流失最为严酷的气象条件,而降雨雨强和雨型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东川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在初期5月经历了短历时的降水后,土壤含水量逐渐趋于饱和,之后的集中降雨的主要特点是点暴雨、夜雨比较集中,因此,在这个时段,也是水土流失比较突出的阶段,往往会因一场不大的降水导致水土流失极端灾害泥石流的发生。

1.3 土壤植被

东川土壤分共8级,根据土壤理化性状,1~3级地土壤理化性状较好,适宜农耕,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4~6级地分布在中、高山地区,土壤多含砾石、卵石、粗砂,质地差、易受旱、涝,侵蚀重,是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地。

东川区由于高山峡谷特有的立体气候,植被种类多样,但小片分散,数量有限,且多属次生性植被。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加上历史上大规摸的开矿和伐薪烧炭炼铜,以及长期以来为燃料、建筑伐木,以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严重破坏,生态恶性循环。自然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格局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之人为的过量不合理生产活动,如乱采乱挖、毁林、陡坡开荒致使农业生态坏境恶化。

2 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2004年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显示,东川水土流失面积1393.3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47%,且水土流失分布广泛,从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区到高山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东川处于小江流域,小江流域为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小江集水面积仅为金沙江流域的17.1%,但其输沙量却占整个金沙江流域输沙量的68.5%,每年小江向金沙江的数砂量高达1900万m3,主要支流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3000t/(km2·a)以上,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水土流失欠账突出,治理难度较大。历史上长期累积的不当行为在现在集中凸显,造成当前治理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3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面对沉重的历史负担和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矛盾的现实,为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针对东川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结合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3.1 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而上位法是一部比较宏观的大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以细化。近年来,东川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的建设以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水土保持配套文件的制定,在上位法的框架内,结合东川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执法经验,制定完成了关于水土保持行政审批、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强调了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大了联合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考核,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法规,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让全社会关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3.2 综合各类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实施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广泛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在重点滑坡泥石流沟谷实施以拦挡护坡工程为主的工程措施,在流域上游采取封禁治理、植树造林等多种形式的生物措施,并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旨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耕条件的民生工程,大力推行等高耕作,与非等高耕作相比,等高耕作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相比之下,水流失量减少了10.51%,土壤流失量减少了67.09%,土壤速效氨磷钾分别减少了67.34%、66.46%、66.73%,如让有机质减少了68.13%,因此,等高耕作是坡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在干热河谷地区改进土地整治技术路线,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目标,加大解决土地灌溉用水问题,充分利用干热河谷的光热优势,建立高效的经济作物和经果林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土地单位产出,让25°以上陡坡地逐步退出农耕走上退耕还林序列,逐步减小陡坡地的水土流失量。坚持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督查落实,切实防范因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3.3 加大造林力度,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能够有效的截流降雨、削弱溅蚀,促进渗透并抑制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区域小气候等多种作用。结合东川干热河谷地区造林难的实际特点,东川林业生态修复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种植方式对荒山荒坡加以绿化,在海拔1600m以上区域大力推广优质高效丰产核桃示范林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使传统的农耕用地在转变性质的同时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在海拔1600m以下区域主要种植以新银合欢等耐旱树种,在泥石流河漫滩上种植美洲黒杨、美国山核桃等树种,在绿化荒滩的同时,实现林业经济的提升。

3.4 创新机制,推动全民参与共治水土流失

党的十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建造一个天蓝水清的美丽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共识。而东川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历来都是各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上,不但要求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要尽职履责,同时还需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的治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承包荒山荒坡种植经济林木,实行有偿治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绿色责任审计,用“绿色GDP”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重点考核任期内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绿化目标任务、义务植树、退耕还林等完成情况,从上至下营造了一个共治水土流失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长期以来,地处长江上游的东川不遗余力地为国家、民族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面对如今的困境之下,通过不断的总结摸索,探寻出了一条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除此之外,在水土保持科技措施的应用和推广、水土保持治理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还需要不断研究、掌握、运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人地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胡玉法.长江流域坡跟地治理探讨[J].人民长江,2009,40(08):72-75.

[2] 周跃,代家泽.长江上游龙川江流域典型片区植被侵蚀控制的水文作用[C].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 喻惠花.基于健康长江水土流失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长江科学院,2008.

篇7

期末复习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无从下手,都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一定要学会列复习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 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气运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课本P54)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水循环类型(课本P55图3.3)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参看课本P57图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课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2.

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 斜: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5.火山(课本P75)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9)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2~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课本P94~95图6.11)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

篇8

[关键词]犹太艺术;《圣经》;摩西律法

[中图分类号]J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043-05

宗教观念与艺术观念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这种复杂性特别表现在两者的联系常以隐晦、曲折的方式来实现,而在宗教观念与艺术观念的联系中,宗教观念影响和规范艺术观念的路径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关键意义的问题。在许多情形下,宗教观念虽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和具有严格规范效力的意识结构,但它的规范囿限亦是明显的。因此,宗教观念对艺术观念的历史影响,常常是借助文化的效应而发生和实现的。

综观犹太艺术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从古代《圣经》时期到近现代,音乐艺术不仅不间断地持续发展着,而且还创造了相当精致的形式技巧,特别在近现代,涌现了一大批在世界音乐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当中既有作曲家也有指挥家,既有演奏家也有音乐作品的研究者、出版者,他们在作曲、演奏、指挥、音乐理论等领域均占有世界一流的显赫地位,构成了一组特殊的“音乐大师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犹太人在绘画、雕塑领域不仅缺乏悠远的传统和一贯的发展,而且在艺术史上较少出现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在现代艺术上这种现象即使有所改观,也主要是出现了一些抽象性、现代性的艺术家。犹太艺术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状态不是偶然的,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不仅表征了犹太民族艺术的精神特质和基本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犹太艺术与其宗教文化传统的深刻关联。

一、艺术取向源自摩西律法

历史地看,犹太人十分热衷和擅长于那些具有抽象性质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远离具象艺术的倾向,这种现象业已成为犹太人的一种悠久传统,它的形成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最根本地导源于犹太人的宗教文化精神,特别是与在犹太生活中有着权威意义的摩西律法有关。摩西律法第二条规定:“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犹太教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神教之一,它尊崇雅赫维为惟一神,并视雅赫维上帝是无形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希伯来《圣经》所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了人,其实并不是说上帝与人在外形上相同,而是说人是上帝的产物,是无形上帝的一种映象形式。所以摩西律法作为犹太教的核心内容,不仅坚决禁止崇拜异神,也坚决禁止任何偶像崇拜,甚至也禁止“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犹太艺术传统的形成,特别是犹太艺术中强烈的抽象精神,似可从犹太教核心内涵上得到深刻的破解。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摩西律法及犹太宗教精神是如何影响、决定犹太艺术的基本精神的?犹太教对犹太艺术的深刻影响在犹太艺术中又是以何样的形式、方式被呈现出来的?

摩西律法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建立在只有上帝的本体才是惟一至高无上和真实的神学理论之上,这一思想在希伯来经典文献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论证和宣扬。《圣经后典・所罗门智训》曾以形象的描述来说明“偶像崇拜之愚妄”:“然而最可卑的是那些将希望寄托在死物上的人,他们崇拜人手制作的东西――用金银经过艺术加工制成的动物塑像,或者由前人雕刻的某种顽石。”偶像制造者在他自己雕刻的顽石塑像面前,愚蠢地“为着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财产,竟不顾羞耻地向这个死物祈祷。它是脆弱的,可是他却为着健康向它祈祷。它是死的,可是他却为着生命向它祷告。它毫无经验,可是他却为着求援向它祷告。它不能走路,可是他却为着旅途顺利向它祷告。它的手毫无力量,可是他却向它乞求帮助――在贸易上,在挣钱上,在工作上”。《所罗门智训》对偶像崇拜者的针砭可以说是深刻而令人信服的,但《所罗门智训》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又都毫无例外地归结在对上帝惟一神的敬奉上,是在神学信仰的范畴视野里谴责人们“以石头或木头为崇拜对象,并将应该归给上帝的荣耀给了它们”之类的偶像崇拜现象的。

但犹太教反对偶像崇拜之神学思想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犹太宗教生活,而可以拓展到各个不同领域,特别是拓展到犹太人的艺术活动中去。因为犹太教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宗教,它的一切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犹太民族的一种文化思想和传统精神,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影响一方面是持续不断的,另一方面又是十分广泛的,它既影响着犹太教的忠实信徒,也影响到一般的世俗化的犹太人。“JUDAISM”通常被译为“犹太教”,但许多学者包括许多犹太人在内都坚持认为“犹太教”远远不能涵括“JUDAISM”的全部意蕴,它在很多情形下还包含着“犹太主义”、“犹太文化”的意义。摩西律法等宗教戒律如果说最初主要是在宗教范围内发生效力的话,那么随着犹太民族的文化进程,它的文化效力也逐渐增强,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规范而对犹太人发生着普遍性的影响。《摩西五经》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犹太教徒中间,而对整个犹太民族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正像犹太学者自己所指出的那样,摩西五经是犹太民族的珍贵遗产,它在犹太民族的每一个世代中为文盲提供了学校,为风雨中的人提供了灯塔,为被困中的人提供了地堡,为学者提供了书房,为书的民族提供了宝库。所以,摩西五经及其戒规、思想是以犹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的形式而对后世的犹太人发生作用的。在这里,犹太宗教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文化规范的转化及路径而对犹太艺术的观念和发展发生作用的。

一种文明标志着一种特定的审美情趣,表征于一种享受美感和想象美感的独特内涵。在犹太文化中,摩西律法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可以说是犹太审美理想的主要特征,并制约着犹太艺术活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当反对偶像崇拜的观念又被充塞了一定的道德内涵后,它所形成的观念更成为一种影响深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念。

《以西结书》关于阿荷利巴的故事是非常典型的:

阿荷利巴又加增行,因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系着带子,头上有下垂的裹头巾,都是军长的形状,依照巴比伦人的形象,他们的故土就是迦勒底。阿荷利巴一看见就贪恋他们,打发使者往迦勒底去见他们。巴比伦人就来登她爱情的床,与她行玷污她。

阿荷利巴贪恋人像并放纵的典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犹太人把具象与堕落相联系的思想。《圣经后典・所罗门智训》甚至还明确认为具象与堕落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萌芽之时便是偶像出笼之日。它们一经制出便败了人类的生活。

这样,一切制造偶像的活动和一切具象活动,在犹太文化中既从宗教神学律法也从世俗道德规范的双重范畴上受到了严格限制,尤其是关于人体的具象――人体艺术,更处于被禁止的前列,因为它无论于信仰还是于道德,危害都更大。摩西戒律的全面性引人注目,禁止的领域涉及所有的生命物,其效力也是显著的,在很长时期被严守不渝。这些戒律使犹太人少有雕塑家和画家,而且也是犹太人在优美艺术方面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与犹太人的上述宗教、道德观念相联系,犹太人形成了一整套不同于希腊人的关于美的概念,如果说在希腊人看来事物均有一种可直接感知的美,事物的特征决定了事物的美的话,那么在希伯来《圣经》中,美则被看成是只具有间接和象征的意义,犹太传统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不是追求外在形象的观瞻,而是注重内在品质的优劣、高下。这样,蕴涵着宗教与道德内容的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在犹太艺术领域内就自然地转化成了一种摈弃具象写实,追求抽象、意象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精神,这一传统精神对犹太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非具象艺术――音乐

音乐在抽象艺术中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以独特的音响组合和音乐语言,呈现丰富的情感思想,犹太人的音乐艺术在古代得到高度发展。科尼尔(C.H.Cornill)认为,犹太人“肯定一直是一个具有非凡的音乐气质的民族”,“他们的日常‘食物’就是歌曲和声音……在古代的以色列,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歌曲和音乐。每一个节日,公众或私人生活中的每一个,都是用音乐和歌曲来庆祝的”。

希伯来《圣经》对音乐有着详细的论述,甚至还把音乐看作呈现和理解犹太教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诗篇》第150篇的主题是“当以乐器赞美耶和华”,“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诗篇》作者显然是希望在这种和着乐曲、击着乐器的赞美声中来达到对上帝的虔诚和敬仰。《圣经》上还说:“弹琴的时候,耶和华的灵就降在以利沙身上。”显然,在《圣经》的神学理论中,音乐是与上帝相联系的,是通向上帝的一个便当的和理想的媒质。《撒母耳记上》还记载了希伯来先知借助音乐来营造神秘和神圣的氛围,以唤醒灵感和宗教意识,撒母耳告诉扫罗:“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丘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成新人。”可以说,古代希伯来音乐最初是伴随着犹太人的宗教生活而得以发达甚至是作为宗教生活的一个附庸而得以繁荣的。而且,希伯来《圣经》本身便是一部在相当程度上音乐化了的文本作品,《诗篇》和《雅歌》部分尤其如此。从现存《诗篇》的文本内容来看,《诗篇》中的诗文在古人吟诵时是由乐器伴奏并有某些曲调格式的。在《诗篇》的每篇开首,常常有“大卫的诗”、“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百合花”、“调用女音”等特定的说明,每隔一定的段落,还有“细拉”(Selah)的字样加以提示,表示此处唱歌的声音暂时歇息、休止,伴奏曲可以继续进行。虽然现在已难以恢复当年人们吟诵《诗篇》时的音乐原貌,但从其遗留的音乐要素来看,《圣经》时期的希伯来音乐在形式、曲调变化等方面已有相当高度的发展。现存《诗篇》中采用了极为丰富的曲调,这些曲调一般是按其所唱内容安排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不同感彩。

由于《圣经》时期的希伯来音乐已是犹太生活,特别是宗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也培育和陶冶了犹太人的听觉素质,所以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1878~1965)曾认为,早期的犹太人与其说是一个视觉的人,还不如说是一个听觉的人,犹太文学作品中最栩栩如生的描写,就其性质而言,是听觉的;经文采纳了声响和音乐,是暂存的和动态的,它不关注色彩和形体。马丁・布伯的叙述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希伯来音乐的发展在犹太人进入流散时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受到了种种阻滞,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也包括来自犹太教自身的原因,比如由于基督教的兴起及高度的音乐化,犹太教为与之区别而自动限制了宗教生活中的音乐要素等等。到了近现代,随着犹太人的解放,犹太人的音乐天赋也得到了空前的表现,特别是当音乐从宗教的附庸转换为一种具有世俗意义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后,犹太人深厚而复杂的情感便找到了有力和合适的表达媒质。音乐不像其他具象艺术,不必将人的内心情感地具象和固定在世界面前,这正适合表现犹太人在种种文化两难中的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所以近现代大批犹太裔音乐家的涌现、犹太人对音乐的异乎寻常的热衷,不仅与犹太人的音乐传统有关,也与犹太人的特定生活和文化情感有关。

犹太民族远离具象、追求抽象的传统艺术精神在美术领域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表征。在古代,犹太人几乎隔绝一切具象活动,自然包括绘画、雕塑等,因而在古代犹太史上,绝少留下美术创作活动的痕迹,更未留下这方面的传世杰作。进入近现代社会,犹太人逐步冲破传统的禁锢,开始步入美术领地。但人们发现,在写实主义艺术中,仍然少有突出成就的犹太艺术家,而在抽象主义艺术的发展中,犹太艺术家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非具象艺术――文学意象与象征

犹太艺术的抽象精神作为一种重要传统,在犹太文学特别是希伯来《圣经》的文学特质上有突出的表现。作为文学解读的希伯来《圣经》其本质性的文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修辞技巧、文本构建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最能昭示其艺术精神内核。解读《圣经》文学,似可从历史上的解经原则、解经方法上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因为历史上的诸种解经原则和解经方法虽然带有特定的宗教意图,但却是《圣经》解读历史,包括对《旧约》和《新约》两方面的解读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理解《圣经》文本的构建方式、修辞技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解经原则(hermeneutics)主要包括校勘文字、阐明道德、探索寓意、渲染神秘几方面。校勘文字强调对《圣经》文本要依据它的语法结构、语言特点、历史背景等传达出来的“直接意义”进行诠释,《圣经》文本的字面意义与其作者的原本意义是一致的。阐明道德注重理解《圣经》文本中出现的人、事、物,无不蕴含着的特定的深刻寓意及道德内涵。探索寓意指《圣经》受上帝的默示写成,上帝的意志贯通其中,往往在《圣经》文本的字面意义之外尚有较字面意义更深奥、更值得沉湎、感悟的隐喻意义和超字面意义。渲染神秘则强调经文的神秘意义,试图将《圣经》中的事件渲染为对未来生活的预言、提示等。这四种解经原则虽各执一端,却也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各有侧重而已,有时还往往互有联系,如阐明道德与探索寓意、探索寓意与渲染神秘等。解经学的这种共识可以说是对《圣经》文本构建方式的一个深刻理喻。因而从总体上说,《圣经》文本中虽然包括了一定的史实因素和现实性生活要素,但就《圣经》文本的基本精神而言,《圣经》不是一部客观性的写实之书,而是一部主观性的象征、寓意之书。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圣经》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部较早的极为典型和影响深远的主观演绎性作品。

希伯来《圣经》建构中的非具象化精神具体体现在《圣经》的诸种修辞方式、技巧上,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圣经》文学特质的修辞手法是象征和意象。在《圣经》中,散布了众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结构,这种意象结构既可以是一个意味深厚的物象,也可以是一个意味多解的故事、情节,在经文中有时也表现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预言、隐喻等。《以西结书》借上帝之口说:

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生出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枝中,而且它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但这葡萄树因愤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如今栽于旷野干旱无水之地。火也从它枝中发出,烧灭果子。以致没有坚固的枝子可作掌权者的杖……

这里,将若干具体的物象、带有一定情节性的动作等组合在一起,塑造了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系列,至于借助这些文字所表述的意义,经文本身并未作出明确的解答,因而它所表达的思想只能靠阅读者依据上下文的语境和自己的阅读经验才能加以领悟。解经家认为此处是“以葡萄树见拔喻指耶路撒冷倾毁”,但这显然并未穷尽它的全部意义。歌德在其《格言与随想》中专门谈论过象征所可能表达的无尽内涵:象征将现象改造成一种观念,观念又变成意象,这促使观念在意象中无限地活动着,并且不可捉摸。即使它被所有的语言来表述,还是没有被表达出来。

在希伯来《圣经》中,意象不仅是一种文本现象,也是一种修辞技巧或表现手法,它借助对各种非现实景象、物象的塑造,来显示种种抽象的思想,体现对世界的特殊认知。意象特别集中地出现在诸先知书中,像《以西结书》中的“四活物的意象”、“公绵羊的意象”,以及《撤加利亚书》中的“飞卷的意象”、“四车的意象”等等。此外,像《出埃及记》中“东风退海”、“杖变蛇”、“水变血”等,在文本修辞的手法上也都具有一定的意象性。以《但以理书》的“四巨兽意象”为例,不难看出意象的某些建构特征:

有四个大巨兽从海中上来,形状各有不同,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我正观看的时候,兽的翅膀被拔去,兽从地上得立起来,用两脚站立,像人一样,又得了人心。又有一兽如熊,就是第二兽,旁胯而坐,口齿内衔着三根肋骨,有吩咐这兽的说:“起来吞吃多肉。”此后我观看,又有兽如豹,背上有鸟的四个翅膀;这兽有四个头,又得了权柄。其后,我在夜间的异香中观看,见第四兽甚是可怕,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脚践踏。这兽与前三兽大不相同,头有十角。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它。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

接下来,《但以理书》通过“侍立者”的口解说了意象之义。从四巨兽的意象不难看出意象的特质在于它所关注的不是客观性事物,而是非客观的、虚构的和变异的物象,这些变异的物象由于是被人为地、有意识地设置出来的,因而它必定按照设置者的意图去呈现某些特定的抽象思想,虽然这种呈现常常是隐晦和歧解的。

作为文学文本的希伯来《圣经》虽然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但从解经学的历史观点及《圣经》文本的具体建构、修辞技巧和相应的意味呈现方式诸方面来看,《圣经》的审美取向并不在于具象、写实,而在于抽象、意象。《圣经》的这一艺术特质不仅遵循、印证了犹太教和摩西戒律的神学文化规范,也极其深刻地表征了犹太艺术的本质精神。同时,由于《圣经》在犹太文化中的“母本”意义,它的抽象化、意象化的艺术特质又必将对后世的犹太文学和犹太艺术在审美取向、艺术品性等方面产生进一步的深远影响。中世纪犹太神秘主义的文学创作自不用说,在现代,早在现代主义诸思潮刚刚发端之际,运用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创作的欧洲犹太作家便对现代主义表现出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努力致力于新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文学试验。在现代主义文学的诸多流派中,往往都有犹太家作中坚。这虽然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现象,却生动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提示和佐证了犹太艺术的历史精神和传统气质。

四、非具象主流对具象的包容

犹太艺术的抽象精神不仅与摩西戒律为代表的犹太宗教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其民族文化的思想特质和思维方式吻合、一致的。犹太民族作为宗教的民族,始终生活在宗教神学的氛围之中,对诸种超验世界的营造是犹太民族的重要传统。在古代,这种超验化的思维方式为犹太人树立了精神寄托――上帝,借助上帝这一超自然客体的存在,维系了散居世界几千年的犹太民众。进入现代社会,上帝本身的含义在每个具体的犹太文化个体身上不可能得到同样的体现和理解,甚至在一些无神论者的眼中,上帝的传统地位已受到彻底动摇,但古代希伯来民族营造上帝及有关神学体系的超验化思维和思想方式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积淀,在犹太民族中却得到了十分完好的继承和延续。犹太艺术不专执于外在形象的写实、逼真,甚至借助外表形象的荒诞和非现实化去表现生活的本质和真实,与犹太人传统的超验化思维不无关系。可以这么说,当犹太传统中的超验化思维在犹太艺术中得到相应的体现从而展示出一种抽象性的、非具象化的艺术创造和表征时,宗教思维中的最高真实――上帝则也相应地被犹太艺术家对现世生活的本质认识所代替。

当然,我们说抽象精神、非具象化思维是犹太艺术的传统精神,并不等于说在犹太历史上就完全不曾出现具象性的创作活动,就没有具象性的艺术作品存在。现代考古发现证明,公元3、4世纪时,叙利亚境内杜拉欧罗波斯的犹太教堂内就曾出现过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到文艺复兴时期,更曾有犹太出身的艺术家表现出对女性绘画的迷恋。这都是极其正常的,犹太艺术的历史长河既有大体一致的奔流趋向,又会飞迸出多彩的艺术浪花,况且犹太艺术如同犹太文化的整体一样在与异质文化、艺术的接触中必然会采借传统以外的各种要素,从而留下诸种采借的痕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情形更为复杂,随着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生活的深入及对周边文化要素的吸收,犹太人的艺术活动及其表现出的艺术精神更是日趋多样化,各种犹太艺术在呈现出传统的抽象精神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歧变和分化。其实在犹太传统的深处,在希伯来《圣经》文本本身,若干具象化要素就已对犹太传统的非具象化精神发出过一定的“挑战”。就《圣经》本身而言,它用一种叙述性的形象化语言呈现了超验的、抽象的宗教思想,而在具体的叙述中,有些地方往往又形声兼备、极为生动,如《以赛亚书》曾写道:“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用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主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另外,关于基路伯天使、四兽的意象等的描述也是相当具体、生动的。

《圣经》中的诸种具象性现象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事实,但另一方面深入地看,这些具象性现象与犹太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并不矛盾。《圣经》中的各种具象就其一般性质而言,大都是意象意义上的具象,而非写实意义上的具象,用《圣经》词语讲,大都可被视作为一种“异象”――一种与现实保持相当距离的形象事实。就这些具象现象本身而言,它们往往已不是人们对经验世界的描摹和逼真刻画,而是一种具有“虚假”特征、非生活化特征的事实;就其在《圣经》文本中的修辞功能、语义功能来看,这些具象常常只起到了某种比喻、隐喻、象征的作用;从其在整个《圣经》文本中的意义而言,诸如此类的具象只不过构成了阐释宗教教义的个别意象和“材料”而已。所以,《圣经》中的具象现象从本质上是统纳于《圣经》的基本思想,包括摩西律法,并服务于这一思想的,并未动摇犹太文化传统的思想规范和艺术精神。至于犹太生活中的圣物,如“约柜”“七烛灯台”等,也主要是作为一种充塞了深刻内涵的文化意象而被呈现出来的,与迷信的、具象性的偶像崇拜不同。

[参考文献]

[1]Merry E Wiesner.Discovering the Western Past.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7.

[2]阿巴・埃班.犹太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C・沃伦・霍利斯.西方传统的根源[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5]张久宣译.圣经后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卢龙光,使徒行传和使徒书信解读[M] .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7]摩迪凯・开普兰.犹太教:一种文明[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87.

[8]伊达亚・卞达森.日本人和犹太人[M] .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9]约翰・德雷恩.旧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