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伤越爱范文
时间:2023-03-20 19:2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越伤越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汽车停车太麻烦。”Müller说。这大概是所有纽约有车人士的共同感慨,尽管曼哈顿的人几乎都不开车。“如果在下城,还是自行车最为方便。”
如果骑自己的自行车,停车就是个问题。Citi Bike终于解决了Müller的苦恼,他只要把车停归还到附近站点就可以了。除了摩天大楼、永远行色匆匆的行人、亮黄色的出租车这些标志性的特征之外,纽约街头在两年前终于多了几千辆立在卡槽里的蓝色公共自行车Citi Bike。而最近它更加流行了。
这项自行车共享计划由纽约市政府在2013年5月推出。和现在被反复谈论的Airbnb、Uber一样,它向那些可能没有自行车的纽约人提供了共同享用自行车的权利。
Citi Bike如今在纽约市共有332个站点,大多集中在人口繁密的曼哈顿下城。每个站点都有十几到二十几个不等的卡槽和自行车。用户可以用特制的智能钥匙从任何一个站点取车,并要在45分钟内归还到任意一个站点。如果超时,则要另外收费。Citi Bike还推出了一个专门的手机应用帮助人们找到附近的站点,它能显示每个站点可用的卡槽和自行车数量,并根据目的地设计出最佳路线。
大多数时候,像Müller一样,很多用户的出行当然并不完全仰赖Citi Bike,而是和其他交通工具配合使用。
根据纽约大学交通政策和管理学院今年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Citi Bike最繁忙的站点基本都在主要交通枢纽附近,比如曼哈顿中城的中央车站、宾夕法尼亚车站和纽约港务局巴士总站。这三大站点每天将100万辆自行车运送进出曼哈顿。而联合广场、熨斗区、SoHo等地铁站附近的Citi Bike站点也是流动性紧俏的地方。
“纽约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城市,”报告负责人Sarah Haufman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和很多其他城市不一样,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密集。”自行车在纽约更多用来连接其他交通工具,让本来已经很快的城市再快一些。
这也是纽约市的共享自行车项目的独特之处。很长时间以来,在欧洲、中国以及其他很多美国城市,自行车被作为一种可以取代汽车或者公共交通的交通工具来推广―代表一种环保、健康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因此每趟旅途都距离远时程长。这样的模式在一切都快速而密集的纽约并不适用。据统计,大多Citi Bike的旅程都在十几分钟内。
为了更好地为纽约人连接交通,政府在规划初期众筹选择站点。纽约交通运输部在纽约城市自行车共享(New York City Bike Share)网站上建立了站点建议门户。2011年9月到2012年4月,交通运输部在全市各地展开了33次自行车共享示范,收集了1万个站点位置建议和6万张投票,并根据这些完成了最终的站点分布。
Steve Romalewski是纽约城市大学映射服务(Mapping Service)主任,他将这些投票信息用映射软件分析之后,发现大多被提议的站点都靠近公交车站和地铁站。这也符合纽约市设计自行车共享项目的初衷―解决本地通勤者和游客出行的需求。
Romalewski自己也是Citi Bike的忠实用户。他的家离中城办公室并不远,大概一个地铁站的距离。他每天需要先搭一站地铁去上城,然后再坐公交车横向穿到东边,或是走上十几分钟。这并不是一段愉快的体验,纽约的公交车系统运行非常缓慢,不夸张地说,跟步行速度相差无几。过去3年间,Citi Bike的出现大大加速了这一段尴尬的“最后一公里”,把这一切缩短到了几分钟。“这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的系统。”Romalewski如此评价。
Citi Bike还是一个完全不受政府补贴的交通项目。2012年5月,花旗银行与时任纽约市市长彭博达成协议,用4100万美元赞助Citi Bike未来5年的运营。这也解释了这些自行车为何涂着花旗银行的标志色、印着花旗银行的标识,以及它们名字的由来:每辆自行车上都印着鲜明的Citi Bike标记,和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标记一模一样,城市和花旗两者的英文发音也形成了呼应。另一种含义则是,在美国,很多时候the City意指纽约,Citi Bike听上去就是属于纽约的自行车,也容易唤起纽约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这是视觉上的也是听觉上的。”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的教授Kevin Lane Keller说。在2013年介绍项目方案时,时任纽约市市长彭博就把Citi Bike和Citi Bank说混了四五次:“这也是为什么花旗银行选择赞助的原因,我当然希望这有所成效。”除了花旗银行投入的4100万美元,万事达赞助的650万美元,高盛银行的城市投资组也提供了部分资金。
自2013年5月首次运营,Citi Bike先后推出了330个站点和5000辆自行车,主要分布在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西北区。推出当天就有1.6万名会员注册。发行价格是99美元一年,后来增长至149美元,年度会员可以在一年内无限制使用这些自行车―这大概等同于一张地铁月卡的费用。Citi Bike的短期用户则要支付更高价格。这显然也是对于长期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的一项隐形福利。从项目开始运行截至2015年2月,Citi Bike一共为12万名用户提供了1300万次旅途。《自行车杂志》(Bicycling Magazine)还把纽约评选为全美最好的骑车城市。
但它的发展并不那么一帆风顺。2012年桑迪飓风袭击了纽约,几百辆准备面世的自行车被损坏,同时导致Bixi Technology一度破产。在大雪覆盖的冬天,骑车出行的可行性几乎为零,致使Citi Bike用户量出现负增长。2014年3月到2015年同期,会员数量减少42%,整体收入下跌4%,为40.5878万美元。
根据DOT收集的数据,大多数Citi Bike的会员都是像画廊老板Müller、大学系主任Steve这些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男性。来自用户的邮编信息显示,用户最多的区域是格林威治区、西村和切尔西地区,紧接着的则是格拉梅西公园和东村。这些都是纽约相对富裕、房产价值最高的区域。
去年10月,Citi Bike在长久等待后得到了新的投资。美国最热门的健身房Equinox和其母公司Related Companies等组成的REQX Ventures购买了Citi Bike项目51%的股份,运营公司的名字也更新为Motivate,取意促进。它们还特意邀请了前奥林匹克车手改进了Citi Bike的设计,令它更轻便,适用性也提高了。
篇3
关键词:读书 阅读 父母
当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是对的。难道有谁愿意孩子长大不成器、毫无作为,甚至走下坡路吗?当然没有。
但是怎样才能实规孩子“成凤”“成龙”的目标呢?我仔细分析了下本校的一些学生家长的做法,比较突出的有两类。第一类是紧张型。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进名校,择班级,选老师,课余再参加一系列的辅导班,写作班、书法班、奥数班、英语班,等等。孩子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被一个一个的任务左右,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的时间。当然这样的孩子在每次的测试中分数比较突出。但是我认真地去分析他们的卷子发现,他们的试题答案雷同,答案固定,缺少些让人眼睛一亮的灵气。这类孩子的家长眼光只是盯在教科书上,认为只要把学校发的书学会就可以了。他们给孩子请家教,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孩子学的最为吃力,厌学情绪高。第二类是放任型。孩子父母打工或者做生意的较多,缺时间管束孩子。结果就是孩子只要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量时间是看电视。什么《喜洋洋与灰太狼》、《毛和老鼠》等一集一集的津津有味地反反复复的看。孩子看起来懂的较多,其实孩子思维变的更加懒惰,更加的浮躁,更加地不愿意思考。他们的突出表现是成绩较差,对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的很是敷衍了事。外表精明,但是缺少内涵。
很明显这两种类型的培养方法都没有让孩子“成龙成凤”。家长还很失望,孩子也很疲惫。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孩子发展得更好呢?有的!那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并大量阅读,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深厚学识的人(所谓“学富五车”),这里说的读书,不是狭义的上学,而是广泛的博览群书,这可以说是成才的基本规律之一。
很多哲人认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语);“是智慧的钥匙”(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语);“当代真正的大学”(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语);“善读也可以医愚”(西汉学者刘向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
通俗一点,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孩子性情,使孩子变的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孩子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让孩子爱上读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那么,家长们该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1.舍得投资,要多给孩子买书,不要吝啬,个人观点是书买多少都不算多,学无止境。这样就会把这种观点灌输到小孩的脑中,让他开始喜欢读书,喜欢学习。
我有一个朋友让我到他家给他儿子作文,进他家的第一感受是现代感。电视有台式的、液晶的,挂的、放的;电脑每个屋一台。几室参观一遍没有发现一本书。我非常纳闷,问他你平时不看书吗?他说哪里有时间看书呢?每天上班回家,看看新闻、电视剧,就很晚了,再上网偷偷菜,时间还不够用呢!我心想难怪他儿子的语文成绩老跟不上呢!而我们家里,不管是坐在沙发上,还是餐桌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书,都可以随便地拿来看看。虽然比较凌乱,但是我感觉到处都是灵气。所以我也懒地去规范的放置。有家长会说:“孩子太小不会看,还撕书,给这么小的孩子买书也白费钱……”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这不是问题,家长只要耐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很快就会不撕书了(也有从没撕过书的孩子)。
也有家长会说:孩子太小,看不懂书,说的也有道理。但孩子总能看懂一点吧,既使一点不懂,至少他也接触了书,对书有了印象,这也是收获啊!这好比家长教幼儿说话,一岁前的幼儿是根本听不懂大人说的任何话的,但没有家长因此放弃同幼儿说话。事实上,家长经常的与幼儿说话,久而久之,幼儿不仅能听懂了大人说的话,自己也逐渐学会了说话。幼儿看书也是如此,小孩子接触了书,就对书有了印象,逐渐就会喜欢上书,进而就能看懂书爱看书了。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幼儿对看图书是感兴趣的。
有人说:“我己给孩子买来好几本书了,可他根本不看!”我想不完全是这样吧,买的书是否时间太久了?是不是孩子已看过多少遍,实在看腻了?如果能经常给孩子提供一些新书,相信孩子不会不喜欢看的。
“书太贵,孩子看得又快,供不起。”这也是事实,那么家长可以想办法啊,可以去少儿图书馆给孩子办个借阅证,可以同其他家长去借或者交流。
2.懂得小孩的兴趣,不要强迫小孩看所谓的名著,给他买他喜欢读的书。大可不必费尽心思替孩子挑选。这本来就是个纷繁的世界,家长很难左右或限制孩子的视野。现在的书店大都有少儿读物专区,如果你带孩子去书店,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他扔在书堆里,孩子的兴趣或是他潜在的兴趣会引导他自己去挑选,而这种自主选择的方式会影响并丰富孩子的阅读。我常在书店看到那些小小的人儿坐在地上,捧着一本书浑然忘记了世界。有的家长觉得给小孩读漫画小说什么的会耽误他的学习,其实不是这样的,有趣的图书可以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如果孩子还小,可以给他买些连环画或童话(如郑渊洁童话),随着他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的增加,他会选择一些更成熟的书,而且,幼时习惯一旦养成,将给他的人生带来多大的财富。
3.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则,大人如果不喜欢书,不看书,为什么要求孩子看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这句话道出了读书人的心声:读书是一种感受,内心的喜悦和充实,不是强求的事,是需要我们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体验读书的感受。因此家长切记做任何事不可强求,不然会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到孩子今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到言传身教,甚至可以言不传但身必教!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现金时髦的说法: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篇4
最好的眼药水是泪水
刘泉教授表示,药店里供自选的眼药水很多,高达几十种,总的来说大概可分为五大类,但是每类的眼药水的成分都不同。
长时间用眼的人眼部有轻微不适,感觉干、痒,偶尔刺痛和有点烧灼感,这些都是眼睛干的表现,也可能有点慢性炎症,滴眼药水是治标不治本,更不要说现在营养类的眼药水不少都含有防腐剂,会破坏眼表的微环境,并不适宜长期使用。
对眼睛来说,最好的眼药水是泪水。标本兼治的方法应是减轻用眼负担,科学用眼,注意眼睛的休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眼疲劳。
使用误区
眼部不适就用
不少用眼过度的人出现眼干、眼痒或眼疲劳等症状后,常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眼药水,这是非常不对的做法,建议先到医院找眼科医生检查,查找眼疲劳的原因,才能确定用什么药。因为引起眼干、眼痒或眼疲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屈光不正、双眼的屈光参差、隐性斜视,或者干脆就是眼镜配戴不得当,甚至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而只有祛除了根本病因,方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朋友介绍就买
很多人不是根据自己眼睛的情况去选择,而是比较随意地听从朋友或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购买眼药水。专家表示,虽然很多眼药水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在购买眼药水、特别是第一次购买之前最好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病,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去买。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必须要仔细看说明书,如果使用过程中有什么不适马上看医生。
眼睛感觉清凉才有效
有的眼药水滴进去后,有些冰冰的清凉感觉,眼睛似乎也有瞬间一亮的感觉。有的滴了后,有如滴水般,没有多大感觉。有人就认为前者的效果要比后者好。对这种看法,专家认为也是不对的。因为感觉跟药效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就像食物一样,吃着的口感好,并不代表它的营养就好。用眼药水,单纯追求清凉的主观感觉是不对的。
多滴增加疗效
滴眼药水,不少人觉得多滴一点,疗效就会好一点。其实并非如此。专家指出,由于人的结膜囊容积要明显小于一滴眼药水的体积,因此,一次点用一滴药水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多点并不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浪费。一些治疗性的眼药水,更一定要遵循医嘱来用,不能擅自增加使用次数。
同时使用多种眼药水
对这一做法,专家极力否定。能用一种眼药水处理问题时就决不能用两种。曾遇到过一个病人,同时用7种眼药水,病情反而加重了,眼睛红、肿,并有分泌物。到了这里,医生先把原来用的所有眼药水全部停用,后来经过调整只保留两种眼药水,结果很快就痊愈了。因为一些眼药水如同时使用,会引起互相之间的不良反应。即便两种药水一起用,滴用的时间最少也要相隔15分钟以上,不能同时使用。
认为眼药水很安全
专家表示,长期滴用激素类的眼药水完全安全无害的想法是根本错误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滴用,长期滥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并发性白内障、激素性青光眼、非致病菌性角膜炎、结膜炎等,甚至因药液中某些成分导致过敏反应。
随意存放眼药水
一瓶眼药水,很多人都不是从头用到尾的,都是用一段时间后,好了,就不再用。等几个月过去后,眼睛又不舒服时再拿出来用。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任何药物都有有效期,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看一下是否过期。另外,眼药水不能随意存放,将眼药水放在衣服口袋里、长期放在光照强烈的桌上都是不对的,眼药水应密闭放在阴凉处保存。另外,还要注意瓶口不能受到污染。
拿护理液当眼药水
为了省事,把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当作眼药水,直接滴入眼睛,认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眼睛湿润,而且还有杀菌作用。专家表示,这种行为不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引起某些眼病。眼药水需要有与生理泪液极接近的PH值(酸碱度)、渗透压和离子浓度还要含有抗生素,才能在让眼睛没有异物感的同时,达到治疗效果。而护理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防腐剂等,主要用于对生物材料的清洗、消毒、去除蛋白等,与眼睛表面的生理环境不相适应,滴入眼睛后不仅不能消灭眼部病菌,还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眼药水分五大类
抗生素类
包括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泰利必妥、可乐必妥、加替沙星等。主要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沙眼以及术前的眼部准备护理等。
抗病毒类
用于病毒引起的眼病。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环胞苷、病毒唑等。抗真菌或其它微生物类:二性霉素B、咪康唑、氟胞嘧啶、利福平等。
糖皮质激素类
用于抗炎。包括复方地塞米松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百力特、艾氟龙、的确当等。
抗过敏类
一般用于过敏引起的眼部炎症。如帕坦洛、色甘酸钠等。
营养类
它不含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与眼泪相近,或仅含维生素或氨基酸,起到湿润眼睛和缓解眼疲劳的作用。如珍珠明目液、复方熊胆滴眼液等。
如何点眼药水
1.点药前要先洗手,病人取卧位或坐位,头后仰,眼睛睁开向上看,可用食指与拇指分开上下眼睑,将1~2滴眼药水滴在靠外侧眼角的结膜囊内(眼白位置),稍提一下上眼睑,让药液尽可能保留在结膜囊内,然后轻轻闭眼2~3分钟。
2.用药时不要使眼药水瓶口接触眼睑及睫毛。
3.避免将眼药水直接滴在黑眼球上。
4.双眼都需要用药者,应按先健眼、后病眼的顺序;双眼都有病者,应按先轻后重的顺序。
5.有些眼药水在固定的时间点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在什么时间点眼药水,最好遵照医嘱点用。
6.点眼药水后最好按压泪囊区(内侧眼角稍偏下方)2~3分钟,防止眼药水通过泪小管和鼻泪管流失。
如何选择眼药水
一般的润眼液
效果:能改善干涩症状
大都属于营养性眼药水,以人工泪液替代物为主,不以特殊治疗为目的,仅起作用。针对长期用眼后眼部不适,润眼液能够起到改善干涩症状、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
注意事项:一天不能超过4次
篇5
记得上学期“疯狂英语”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演讲,告诉我们教育的英文“education”可以中文音译为“爱就开心”,在场的同学听了都会心一笑。是啊,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教育,真正打骂成才的孩子很少,更多的是在爱的教育的感化下成材的孩子,那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
电影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倔强叛逆的皮埃尔被马修惩罚、不可以参加合唱团的演出。但马修最终原谅了他,在众人的眼光注视下宽容了皮埃,给予了他一起参加合唱的机会。从他第一次看到马修时的惊讶,看到第二次马修的肯定动作时的一点点震动,到他马上用最投入、最美妙的声音进入合唱,过程虽短,可我却清晰看到一个常常被处罚的孩子,此时此刻的那份感动,他那叛逆外表下的那颗心正被融化?
再硬的坚冰也会被灿烂的阳光融化,何况孩子们有血有肉的心呢?
在这所被喻为“池塘底”的学校,孩子们在外人眼中看来是坏得透顶、甚至是“无药可救”。当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就遇到了同学们的嘲笑,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他并没有丧失耐心与信心,而是对他们说:“如果你告诉我事实,我不会告诉校长!”“如果你不想被惩罚就马上改正!”等。最为可贵的是他说到做到,真正为孩子们着想,不想让他们受惩罚,也不想让他们的父母伤心,甚至把关禁闭这种事也替孩子们隐瞒了。他已经把孩子们的人格尊严放在了第一位。品行上有问题的孩子在马修的眼里终究是孩子,再坏的孩子也是上帝带来的天使,也需要平等和尊重。在这样一次次爱的感化与宽容中,孩子们渐渐感受到了马修与校长的不同。他们开始学习用心去感觉别人的态度。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
当然,爱也需要载体。
只有找到打动孩子们内心的点,才能够继续感化他们。在孩子们乱唱、乐唱、爱唱的过程中,马修找到了爱的载体——音乐。当孩子们在唱歌时,是能够静下心来的,是可以感受到伟大的爱的力量的。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指导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心灵的明灯。在孩子们美妙的歌声里,我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情感的复苏,感受到了马修音乐的神奇,更感受到了放牛班春天的来临。
篇6
所谓阅读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发展。在阅读游戏中,我们要珍视幼儿的游戏精神,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阅读技能。
一、在游戏中入境,感知文字的魔力
“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还是孩子的生活。”所以,每学期开学,笔者都会给活动室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钢琴、毛巾架、作品栏、玩具柜以及自然角的植物、动物等都贴上一个用电脑打印的文字卡片,并相机开展以下游戏:
1.找朋友
在开学第一周带领班上的孩子玩“找朋友猜朋友”的游戏,先让学生和这些物品打招呼,接着,请孩子们把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在游戏中孩子既熟悉了环境,缓解了孩子初入园的陌生感,又感知了文字卡片的魔力,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
2.做名片
为了促进幼儿间的交流,请每个幼儿和家长共同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小名片和班上同学互换,并张贴在“宝宝家”,方便幼儿熟悉新朋友。
3.布置书宝宝乐园
引导幼儿共同商量设置班级的区角标识,给区角取名字。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的行为,培养阅读的习惯
幼儿人小,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中,笔者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设计了以下活动:
1.借助游戏“送书宝宝回家”,培养幼儿取放书习惯
在阅读前,教师先请幼儿参观“书宝宝的家”,认识书架上摆放的图书,在和书宝宝打招呼的游戏过程中练习认识书名。然后教师示范怎样和书宝宝交朋友,即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然后请幼儿进行模仿练习。阅读结束后,请幼儿按序把书宝宝送回家。反复练习,使幼儿养成有序取放书本的习惯。
2.开展游戏“我爱你的书宝宝”,培养幼儿的交换意识
一些幼儿占有欲较强,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绝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尤其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本,即使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开展了“我爱你的书宝宝”活动,教师首先拿出一本书:“我的书宝宝已经看完了,想和小朋友交换一下书宝宝,哪个书宝宝跟教师的书宝宝换一下?”大多数幼儿都会举起自己手中的书,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换,教师看完后当着全班幼儿的面将书宝宝送回家。在这个游戏中,原本占有欲较强的幼儿在目睹了教师和其他幼儿互换书宝宝后,发现交换后的书宝宝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中,一般在几次游戏后都会乐意模仿和教师交换。然后,教师可以随机组织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交换书宝宝,并每周评一评“谁的书宝宝朋友多”,评出“最受欢迎书宝宝”并贴上荣誉贴纸,及时肯定幼儿间的交换意识,培养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3.设置“书宝宝值班小医生”,养成爱书好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图书破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书宝宝家园”设置了“书宝宝医院”,放置胶水、订书机等修补书本的物品,当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会说:“书宝宝别怕,我们上医院就能治好了。”一开始,是由教师当医生,当着全班幼儿的面及时修补好破损的图书,几次示范后,可以请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当值班医生,和教师一起为书宝宝“治病”,既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其爱书护书的习惯。
三、在游戏中渗透,提高阅读的技能
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而且大都不会按顺序翻,往往一本书到手信手乱翻不到一两分钟就翻完了,在他们看来翻完就等于看完,对书中的故事内容,往往一句也讲不出来。所以教师应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阅读质量,采用教师先讲,让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定的了解。
1.猜猜猜
当教师翻开大绘本第一页即封面时,让幼儿来猜一猜是个什么故事。故事中会有谁,之后的每一页教师都要抓住主要情节,提问幼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幼儿根据图片上的画面、线条去猜测接下来故事的情节发展。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非常具有联想性。每一幅图中都有几条像“风”一样的线条,这些线条其实很能启发幼儿把当前的画面与有可能发生的事联接起来,让幼儿把故事情节说完整。
2..角色表演
篇7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最早诞生于欧洲,在上世纪三十代风靡美国,随后日韩等亚洲发达国家也开始兴起,在七十年代左右台湾也引起了阅读热潮,我们所说的绘本这一词源自日本,由台湾地区最早引入华语地区。
绘本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带有插图的书,而是一种强调文字与图画相互作用,共同讲述故事的图书。图画从书中的点缀演变为主导,有些绘本甚至没有文字完全依靠读者对图画的理解来讲述故事。
(二)绘本的阅读价值
正如我们上述绘本的特点,绘本是一种以图画讲故事的图书,它只用极少的文字、甚至可以不用文字就能让人读懂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向、价值观等等。从而首先奠定了阅读者的最低年龄层次——幼儿。作为一种儿童读物,绘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贴近儿童世界,与幼儿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许多绘本取材的
故事在成人眼中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而这些简单的故事正是儿童成长期所需要学习或了解的。
2、富有艺术审美功能,能够让读者体会美。这也许是绘本最具特色的一点。
因为是绘本所以图画便成了绘本的主体。书中的图一般却以柔和明快的色彩、轻快的画风为主,造型多数夸张、可爱,能够让读者有一种愉快向上的心情。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3、题材广泛,风趣多彩。世界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的工具。
二、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1、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
在整个2~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在选取绘本的时候,应该考虑绘本篇幅短、文字少、以“图”为主。这样的绘本对幼儿来说更加直观生动,更贴近生活。但根据年龄的不同,不同的绘本内容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针对性。
2、多选择以“真善美”的绘本内容,让孩子进行阅读。我们应从幼儿看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阅读,抓住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充满趣味的对话,用夸张的动作与表情诠释自己与对方之间的爱有多深,正是这份浓浓的爱深深吸引着幼儿。通过 大栗色兔子与小栗色兔子相互比划中,幼儿能明白“爱”有多深,也明白了如何去像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三、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1、遵循快乐阅读的原则。
“能够带给孩子快乐”这一点一直被松居直所强调,他认为,快乐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所有的功能。所以在孩子阅读绘本时,我们应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阅读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细细品味绘本。比如开设阅读角等。 让他们阅读中体验其中的美感、情感、和想象力,并由此感受快乐!
2、集体阅读,注重绘本价值延伸。有些绘本的内容,单靠孩子阅读是不行的,之前我听过许多老师执教绘本教学,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体验书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表现为:
(1)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图画往往与文字是同等重要,有的绘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这就得靠我们仔细地观察画面,从画面中去理解整个内容。在《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在怕什么呢?牙医又在怕什么呢?鳄鱼和牙医之间的较量,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画面中角色之间的表情变化显现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幼儿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他们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而且还会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角色。比如在《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在想些什么呢?我们请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鳄鱼,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我好怕啊” “我以后不能再吃糖了”“我不想拔牙”……孩子们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本绘本所表现的内容。
(3)创设游戏情境。孩子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当他们置身在绘本情境中时,他们往往会以身体动作、表情等方式作出反应,这时,幼儿的角色进行了转变,从听众变成了游戏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绘本内容。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大家通过动作地表演,语言的对话,忘我地投入到了游戏中。
用绘本尝试让孩子阅读时,我们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阅读,但是我们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我们在阅读一些优秀的绘本时,通常都是从网上搜集,然后制作成ppt供幼儿阅读,缺乏真正阅读的意义。二是优秀的绘本都以国外的居多,在阅读中地域、文化背景不同,幼儿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内容。
篇8
1.巧选材
选择好的材料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基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首先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如故事《三只蝴蝶》、儿歌《小手真能干》等。
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结尾。即使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主题,如果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事也很难引起幼儿兴趣;能够反映幼儿情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幼儿,吸引他们反复阅读。如经典故事《小红帽》,《七只小羊》等。
2.巧用法
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形式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途径:
2.1 图文互译法
早期阅读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阅读的初期,应让幼儿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这一阶段,我一般运用单面单幅画面的图书,如《婴儿画报》,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图片对应的旁边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文字说明,我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引导孩子把握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孩子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又会积极地认读文字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并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2.2 制造悬念法
我在讲述图书故事时,常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三颗星星》的故事,首先提问:"你们看见过星星吗?见过红、黄、绿不同颜色星星吗?"孩子可
能会说:"我见过,我见过。"这时再问:"可马路上的车怎么会听星星的指挥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悬念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以寻求答案。
2.3 游戏巩固法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阅读活动要以幼儿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为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我继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2.4 自我感悟法
在阅读活动之前,先讲故事,使孩子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
3.巧奖励
巧用奖励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需要。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获得奖励是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奖励。如果老师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对幼儿实施奖励,会极大地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很快爱上阅读。如在幼儿会读的儿歌、故事、散文的那一页盖红花,每周比一比看谁的红花多;能力较差的幼儿和老师共同阅读,在有小小进步的时候老师给一个拥抱,给一个亲吻,给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对有进步的小朋友全班一起给予掌声鼓励;对特别突出的幼儿老师送他一个小小的礼物,如一个玩具小星星等,这样都会让幼儿觉得特别开心,觉得有成就感,也更爱阅读。
4.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
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关键。早期阅读不能仅限于语言教学活动,应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创设利于孩子阅读的环境,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如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许多新鲜的事物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与之互动。在"亲亲幼儿园"的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墙面上布置的照片和文字结合的"宝宝小档案",他们有空时会经常摸摸它、看看它,于是每次奖励小苹果,班级便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争着在自己的名字旁贴上红艳艳的大苹果,在不知不觉中感知自己的名字,心中的喜悦则油然而生;在中班"甜甜蜜蜜过秋天"的活动中,自然角的花卉和动植物上"图文结合的标签",让孩子认识了"金鱼草""圣诞花""吊兰""兔子花"等字眼,孩子不仅了解到秋天的各种植物,更在潜意识中促进了孩子的阅读感受;在大班"小不点儿过冬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共同参与礼仪节活动,在图片 和文字的结合中不断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篇9
一、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就是在课文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赫尔墨斯,要让学生读得懂,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最好的解释。我们必须走入文本,细细地品味,读出蕴涵在简单文字背后的情感,我们不是要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传递给学生,但只有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教材,读懂教材,课堂上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才能引领学生走入教材,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二、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
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度,不仅仅是为了攀登,一路上还要积累词句、积淀语感、学习表达、感受语言美的意境。也就是说,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住重点词,运用去词、换词比较、透过词语展开想象等方法,落实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表达的方法,并丰富学生的积累。
三、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在阅读中,语文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度,人生理想的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它是照亮人一生的灯塔,对孩子们的生活成长有着真实而深远的意义。但是这种引领不是简单的告知,不是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如清风拂面,如细雨润物。例如:一位老师教《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当学习了丹顶鹤的外形后,教师出示丹顶鹤飞临黄河后快乐嬉戏的场面,问:“你想对丹顶鹤说些什么?”一生说:“我真羡慕丹顶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另一生接着说:“是啊,丹顶鹤多开心啊!如果我也能像它一样该多好啊!”“他不用像我们一样,整天地呆在教室里学习。”老师连忙收住话题:“大家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丹顶鹤也很羡慕你们呢!”这位老师应该说很有教学机智,但这样的说法可能很难令学生信服。还应该告诉学生:经历了种种磨难,它们才有了这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学习正如丹顶鹤的搏击风雨,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艰辛,我们才能收获成功后的快乐。
四、优化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用最先进的理念,最现代化的手段,去完成语文的那些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即使是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同样能让它变得很有创意,很有价值。
五、推荐好书,鼓励课外阅读
篇10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一、发挥教师艺术魅力,师生情感交融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学生的鼻子跑。学生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肯定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比方说,在我的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话语:“你学得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地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些同学了。
三、改变以唱为主的课堂教学,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当导演,把学生千姿百态和充满真情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来,既是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他们创造音乐的结果。诚然,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辩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