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白鹤梁范文

时间:2023-04-11 00:1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涪陵白鹤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在今年,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感动的事情。2011年4月,一位四世同堂的九旬老人在其子女的搀扶下,蹒跚地走进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结束后,老人讲述了他来到白鹤梁的原因。老人是地道的涪陵人,早年移居他乡。如今已是子孙满堂,当得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全家人回乡,他想让他的子孙后代来瞻仰古代先贤留下的千秋翰墨,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并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白鹤梁彰显了长江沿岸先民千余年来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我们希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先人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因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种信念就是我们想留给世人的。

到了涪陵,可以感受到这里浓浓的文化气息。涪陵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同时,这里有古代巴国故都小田溪、理学圣地点易洞、蔺市新石器至商周遗址、镇安石宅商周遗址、陈万宝庄园、榨菜发祥地邱寿安故居等,是所有到涪陵来的朋友值得一去的地方。

掌故

白鹤梁名字的由来

白鹤梁的名字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据涪州志记载,在北魏时期有一个人叫尔朱荣,尔朱荣的弟弟叫尔朱通威,他厌倦了和他哥哥争权夺位的生活,所以他想弃官从道,来到民间修炼。通过他的刻苦修炼,就炼出一种长生不老的丹丸,当时在古代的垫江,就是现在的合川那一带卖。

篇2

2014年,重庆市涪陵区委、涪陵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涪陵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审视涪陵区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短板”。与其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不断提升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成为涪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大旅游”观念,增强旅游业发展合力

旅游业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其发展的实践表明,无论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还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以及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活动,都具有综合性。理论界也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或间接关联110多个行业。进入21世纪,我国的旅游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的转型,即从直接管企业到宏观管行业的转型,目前正在从以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核心旅游要素为主的旅游行业管理,经由更加综合的旅游产业管理,向全面的旅游经济社会管理转换。传统对于旅游产业属性的认识已不适应新的旅游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小旅游”的思维、“小旅游”的方式,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旅游发展机制。

1.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对旅游产业实行全面的、复合的公共管理。一是成立全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定期召开旅游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区旅游发展,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二是区级各职能部门要依照《旅游法》和相关法规规定共同做好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三是每年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四是区政府对区级相关部门、各旅游区管委会、重点乡镇和企业实行旅游工作专项考核。

2.加强旅游要素保障。一是注重规划引领。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布局和重点旅游项目需要。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旅游产业发展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鼓励旅游资源较为富集的乡镇街道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编制乡镇街道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和总体布局,由规划资质单位编制、经旅游专家组评审后报区旅游局审批。实施乡镇街道旅游发展规划应经区政府批准。鼓励拥有旅游资源的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优先支持发展旅游产业。三是保障旅游用地需求。用地指标向重点旅游项目倾斜,对列入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优先予以保障。四是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探索“区级财政贴息、政府政策优惠、担保公司担保、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业主开发”的“五位一体”投融资建设模式。五是加大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力争每年引进1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涪陵投资旅游项目。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扩大旅游消费政策。在2014年全区旅游发展资金1 0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投入,努力实现全区旅游发展资金的投入增长与全区工业投入增长、全区经济增长同步。制定实施《涪陵区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业主申报、行业主管、政府审批”程序,规范旅游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整合区级三峡后续工作、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建设、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资源,向重点旅游项目倾斜。

4.建立旅游发展激励机制。对当年新评定为国家4A级、5A级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新创建为市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新荣获其他国家级旅游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同时,鼓励旅行社做大业务,对全年接待区外游客来涪旅游的总量达2 000~3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1元;总量达3 000~5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2元;总量达5 000~10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3元;总量达10 000人以上,每一人次奖励5元。

二、深度开发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竞争力

旅游产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产品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形式也在不断的增减改变。针对市场的变化,要求旅游业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旅游产品,就是多功能的复合型现代旅游产品,也就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充分体现综合需求功能,能较长时期的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要按照“文化做强、差异做特、品牌做优”三大原则,实施旅游产品打造与旅游市场营销“两轮驱动、两轮互动”的发展战略,全力塑造“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城市形象,把涪陵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巴国故都游览胜地和长江上游重要旅游集散区。

1.倾力打造核心景区。紧紧依托涪陵独家拥有、堪称世界之最的三大特色旅游资源――涪陵榨菜、白鹤梁题刻、816核军工洞体,紧紧依托两个堪称国内罕见的稀缺旅游资源――点易园和武陵山,实施五大核心景区项目建设。到2016年末,建成涪陵榨菜文化旅游基地、白鹤梁旅游区(含两江游)、江北旅游区(含涪州古城)和武陵山旅游区,完善816核军工洞体旅游区。同步启动涪陵榨菜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加快白鹤梁题刻申遗进程,816核军工洞体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武陵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并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五大核心景区建成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区,打造涪陵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涪陵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2.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融合性好、带动力强的功能特征,推动旅游产业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和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五个方面的旅游知名品牌产品。(1)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充分利用涪陵“两江交汇”、“两江四岸”和大山大水大城浑然一体的特色景观,开辟城市观光旅游线路;充分挖掘和再现涪陵历史文化遗存,在城区通江廊道建设、人行步道改造中注入文化、旅游元素,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兼具观光与休闲功能的涪陵城市历史文化展示区。(2)大力发展品牌工业旅游。充分利用涪陵榨菜产业、医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等已形成的产品美誉优势、先进设备优势和先进工艺优势,开辟工业旅游线路,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兼具参观与销售功能的涪陵名特优品牌工业产品展示区。(3)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强对坪上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适时打造推出旅游新产品。重点以涪陵特色效益农林资源(涪陵榨菜、特色林果、特色花卉等)为依托,沿“东南西北”环形布局,按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培育一批在重庆主城及周边有影响力的旅游特色村镇,形成“东赏龙眼、南观花卉、西看梨花、北望榨菜”和“春采鲜橘、夏摘杨梅、秋收猕猴桃、冬砍青菜头”的大型花瓣状特色乡村旅游区。(4)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以滨江商业街区、金科世界走廊、泽胜中央广场为中点,在江南主城百亿商圈建设兼具展示涪陵商业时尚与活力、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的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区。(5)大力发展文体旅游。以游船、锦绣广场和涪陵大剧院为平台,挖掘、创作、推出再现涪陵历史文化精华、讴歌“古老的希望城――涪陵”的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创作涪陵地方文化特色影视作品和舞台剧目;以武陵山旅游区和长江、乌江自然地貌为平台,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建设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热赛基地,形成集竞赛、运动、游览、养生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3.精心设计精品线路。依托涪陵五大核心景区和周边区县旅游景区,向区外推介、营销、炒热五条旅游线路,即:大仙女山景区旅游环线(涪陵―武隆―丰都),涪州长江精品景区旅游环线(蔺市古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四岸游―丰都鬼城),武陵山旅游区环线(乌江画廊―816核军工洞体―大木花谷―武陵山森林公园―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旅游区环线(江南主城商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游―涪州古城―北山新城),涪陵榨菜文化旅游基地环线(沿江万亩榨菜种植观赏区―沿江万米风脱水榨菜长廊―榨菜DIY体验区―榨菜现代化加工园区―榨菜博物馆街区―榨菜现货交易一条街―榨菜美食街区)。

三、完善基础配套,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旅游业要发展,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基础配套设施的充分供给。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经济产业与基础设施能力是同步增长的,一般来说,当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时,就会带动GDP也增长1%。因此,涪陵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千方百计改善旅游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普通公众对旅游的需求。

1.在道路建设方面,加快武陵山旅游区环线公路和进出通道改造工程建设,实现半小时通达;加快大仙女山景区旅游环线公路涪陵段改造工程建设,实现1小时通达;优先改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村、旅游乡镇)连接公路,实现1小时通达。

2.在码头建设方面,尽快完善涪陵港相关设施,争取将涪陵建设成为重庆市季节性游轮母港,实现游轮停靠。

3.在旅游标识标牌方面,年内启动涪陵城区滨江路、兴华中路、太极大道旅游标识标牌,更新改造涪陵城区至武陵山旅游区沿线公路标识标牌,规划启动通往旅游村镇沿线公路的旅游标识标牌工程,争取在渝涪、沿江、涪丰石、南涪、渝湘等高速公路上标注涪陵核心景区,力争年内建成为改善旅游便民服务设施,完成区内主要干道和重点景区标识标牌建设。

4.在智慧旅游方面,启动全区“智慧旅游”规划,完成五大核心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实现网上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实现信息化、动态化、全覆盖,建立涪陵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平台――涪陵旅游营销中心,加强与市旅游信息中心合作,实施智慧旅游项目,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宣传涪陵。

5.在住宿设施方面,要新建一批高品质旅游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其他住宿设施为补充的旅游住宿设施。

6.在特色餐饮方面,推出一批涪陵地方特色菜肴,建立涪陵地方菜实名目录,培育一批定点特色餐饮企业和街区。

7.在特色商品方面,挖掘和开发一批涪陵地方特色商品,建立特色商品目录,对旅游商品进行文化包装,在武陵山旅游区和白鹤梁旅游区开设成规模的旅游特色商品街区。

8.加快配套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乡镇的水电气、金融、网络、通信和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交通、公安、商贸、通讯、工商等涉旅数据信息共享。

四、强化营销推介,增强旅游业发展吸引力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酒香最怕巷子深”。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令人向往的现代服务业,由“啃老族”依靠老天爷赐予的自然资源、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发展成为现代化、时尚化、需求多样化的新兴产业,现代营销推介必不可少。

1.强化涪陵形象推广,借助“品牌涪陵”整体形象宣传,按照“政府造势、企业跟进”的思路,大手笔持续宣传和营销涪陵旅游新形象。推行“5+1”宣传营销模式,即:共同叫响一句口号――“常来涪陵幸福来临”,共同塑造一个形象――“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共同搭建一个平台――涪陵旅游营销中心,共同培育――支队伍―涪陵旅游营销体系,共同打造一个节会品牌―中国榨菜文化(旅游)节,实现2020年接待游客2 000万人次目标。

2.组建涪陵区旅游营销中心,借助区内大型知名企业的产品外销渠道探索搭建涪陵旅游营销网络,支持区旅游局根据业务需要实行服务外包。制定《涪陵区组团来涪旅游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适时执行兑现。创新思路,增添措施,持续改进和办好中国榨菜文化(旅游)节。

3.依托涪陵区旅游协会组织文化名人编写涪陵导游词,组织“名嘴”宣传涪陵导游词。重视利用涪陵名人、名事、名品进行旅游宣传和营销。组织全区旅游企业抱团营销涪陵旅游产品。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置旅游宣传阵地3个,涪陵地方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要免费定期宣传和推介涪陵旅游新形象和旅游产品,大力宣传“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4.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旅游电子政务网络、各类旅游服务网站以及酒店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广泛开展旅游信息、信息查询、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和特色服务等,方便游客出行。加快数字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在涪陵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实用信息导航功能。以手机终端为依托,通过短信等方式,向全国手机用户展示涪陵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旅游信息。

五、规范市场秩序,增强旅游业发展持续力

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实现游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但从目前情况看,旅游市场秩序失范、服务质量不高仍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实现旅游市场的规划有序,将广大游客更加满意的价值追求落实到旅游发展之中,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到每个旅游要素之中,涪陵的旅游业才能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大力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窗口从业人员诚信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旅行社信誉等级评估制度,开展诚信服务窗口、诚信标兵、诚信企业评选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引导从事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经营的企业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每年创建一批市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单位。

篇3

[关键词]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品牌

发展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心之一,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想凭借传统的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匮缺乏地区也设法凭借经济实力人为地创造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涪陵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一、涪陵区旅游资源概况

该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1.人文旅游资源

(1)巴文化遗址。两千多年前,巴国国王坟墓主要埋在涪陵一带。2002年9月,在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距城区20千米),市文物考古所挖出了13座巴王墓,里边有大量的纯金宝剑、玉佩、玉璧等大批珍贵的国家级文物,是涪陵区发展考古、溯源、观光旅游的特色资源。

(2)水下碑林――白鹤梁。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位于乌江口外的长江之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用雕刻的石鱼做标记,记录了自唐代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起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同时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雕刻的165段文字,大多出自历代书法家和名人的手笔。

(3)名扬天下的榨菜之乡。在中国名目繁多、品味各异的酱腌菜制品中,涪陵榨菜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和特殊风味驰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因涪陵是榨菜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地,故被誉为中国的榨菜之乡。1963年四川省文史资料编委派人到涪陵进行采访,座谈核实,确定了涪陵榨菜创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早在1930年,涪陵榨菜已远销海外,年销售量达3万坛。到2007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为50.3万亩,产量105.4万吨,产销成品榨菜3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创汇1000万美元左右,利税1.7亿元,成为全国榨菜的最大产销区,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人文旅游资源。

(4)源远流长的易经文化。与涪陵城隔江相望的北山坪半山腰上就是著名点易园,是北宋理学家程颐讲授“理学”的场所。黄庭坚、朱熹等著名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了丰富的墨宝。是求知、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

(5)“816”军工洞。位于白涛镇乌江之滨,原兵器工业部“816”厂所在地。当年全国上百个地质、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6万多人,先后参加了816工程建设,用5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洞体开挖任务。

其他如陈万宝庄园、原城区八景(群潴夜吼、荔圃春风、黔水澄清、白鹤时鸣、松屏列翠、桂楼秋月、鉴湖笛、铁柜樵歌)等都具有一定旅游价值。

2.自然旅游资源

(1)雨台山风景区――雨台山因祈雨而得名,正因为丰富的祈雨文化,雨台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灵秀之美。景区内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动植物150余种,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山顶上12个山丘围着一近百亩水域的湖泊形成山环水、水抱山的奇特景观。雨台山因为其钟灵毓秀而成道教圣地,至今还遗留活菩萨、石头开花的观音岩、洪恩寺等古老的宗教遗址。信步雨台山的西面,绵绵群山尽收眼底,并可坐观两江汇流,鸟瞰涪城全貌,一览涪州八景。攀临东峰,可望日出群山。

(2)千里乌江画廊――乌江发源于贵州省乌蒙山,全长1050公里,在涪陵城区注入长江。其中重庆境内彭水至涪陵的‘乌江画廊’两山夹一江,路在山腰行。

(3)天台峡谷――位于涪陵城东南19公里,属千里乌江一脉,整个景区绵延163公里,河谷陡立千仞,峡中飞泉跌水千姿百态,目前主要旅游项目为8公里水上漂流、天然泳池嬉水、钓鱼、品茶等。

(4)石夹沟――位于武陵山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该景区游道线全长8公里,景区内景观众多:十里大峡谷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千尺三叠瀑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气势壮观;蜿蜒一千六百多米的青天峡地缝冠绝天下,两壁峭崖仅隔数尺,直插云端。探步其间,神摄气敛,幽谧古奇之感顿生。春来万木竞绿,金秋层林尽染,盛夏清凉,入冬银装素裹,好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其他有大溪河、聚云山、望州山、平西坝、水磨滩、武陵山公园、鸡公山主题公园、石鼓古镇等旅游资源。

二、涪陵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

涪陵区处于三峡库区腹地和重庆、宜昌两大旅游增长极的中点上,位于三峡旅游发展主干轴与“川渝黔”旅游发展轴的交汇处,是新三峡生态文化旅游片区的节点和乌江旅游辐射带的口岸,在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区域中具有优越的区位,辐射范围广阔。既可纳入三峡游环线中,又可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如:渝涪高速的单向距离118公里左右,重庆主城市民自驾游仅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在周末自驾游日益流行的今天,涪陵区潜在的游客市场相当巨大。

2.自然旅游资源品位高,价值大,吸引力强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奇山俊水。其旅游开发已被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三峡办、国家计委、水利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纳入旅游总体规划,有望成为国家级旅游黄金线。

3.人文旅游资源神奇迷人,丰富多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涪陵区拥有几千年文化沉淀形成的巴文化遗址历史,点易园,水下碑林――白鹤梁,榨菜之乡的美誉, 在中国乃至世界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涪陵还拥有现代经济建设造就的工农业旅游资源,“816”核工业基地、太极集团等均驻于此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发展涪陵区旅游业的战略思考

旅游产品是一个行业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企业的产物,游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游资源的开发是指把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性活动。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突出重点,逐步开发,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1)树立“旅游兴、百业旺”的观念,用这一观念来主导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政府主导型战略的有效性。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主导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高,以高效率的政府行为补充市场缺陷,并以此加速市场的发育,如:新加坡政府每年投入上千万美元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从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旅游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曾专题召开过1500人参加的“白宫旅游会议”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几十亿日元宣传其旅游产品。2007年重庆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前三位为泰国、新加坡、日本,也说明了政府宣传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2)政府主导型战略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做好政策与资金主导,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组织大型活动以形成总体形象,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按照 “打造精品、完善名品、开发新品”的工作思路,涪陵区要抓好旅游景区建设,就应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景点。政府牵头做好包装、宣传工作,通过推出个性鲜明的旅游精品,并使其发展为名品,有了叫得响的名品,再不断完善名品,开发新品,形成涪陵区旅游“亮点”不断,“看点”推陈出新。

2.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培育涪陵文化旅游品牌

涪陵区要立足水下碑林――白鹤梁,巴文化遗址,千里乌江画廊,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816”军工洞,雨台山,石夹沟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出著名的涪陵品牌。如:涪陵白鹤梁水文文化考察旅游,涪陵宗教文化探秘旅游,涪陵巴文化鉴赏旅游,涪陵榨菜民俗文化体验旅游,“816”核工业三线建设文化回忆旅游,石夹沟徒步健身游等。其中可重点培育涪陵的水文文化、宗教文化、巴文化、榨菜民俗文化等旅游品牌,使涪陵的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成为涪陵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3.破除交通瓶颈,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设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如:将涪陵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组合成精品旅游小环线,涪陵、武隆、丰都组成“金三角”中环线,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大环线,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吸引周边居民周末度假自驾游。

4.加强区域合作,将涪陵―武隆的旅游资源联手进行整体规划打造。

1998年6月改设的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李渡区域,丰都、武隆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1)武隆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隆,西邻涪陵,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秀美的山川、神奇的溶洞、幽静的大峡谷,古老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南国草原仙女山著称于世,其中武隆芙蓉洞位于武隆县江口镇4公里处的芙蓉江畔,发现于1993年5月,经中国与澳大利亚有关溶洞科研机构两次实地勘测,评价为:“世界奇观,一级洞穴景点”,“一座地下艺术宫殿和洞穴科学博物馆”, 尤其是洞中的三绝――水中葡萄、水下刺猪花、棕柱石笋,为国内其他溶洞所罕见,其中水中葡萄堪称世界一绝。 武隆天坑三桥---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距仙女山约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仅30公里,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

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6.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使武隆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当地还有淳朴的土家族民风,武隆正以“梦幻武隆”品牌向国内外游客推出。

武隆2004年以后一跃进入重庆主城区以外37个区(县)旅游业发展的首位,创造了12个全市第一。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中“万人军中取首级”撼人心魄的那一幕重头戏是在武隆天坑景区的雄峻山涧中实施的航拍,就是因为看上了“乌江画廊・梦幻武隆”的奇丽风光。

(2)涪陵与武隆资源互补,可谓灵秀涪陵,梦幻武隆

涪陵的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武隆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相邻的涪陵与武隆在旅游资源上具有的明显互补性,使两地具有合作的可能与必要,通过彼此合作、优势互补两地的旅游业都可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之,拥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的涪陵,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区域合作,重点培育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2年~3年的有序开发和包装,立足重庆的涪陵旅游业,必将逐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篇4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支气管扩张;泛福舒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20-02

支气管扩张症是以儿童和青年为高发人群,因反复感染而就医治疗,尤其湿性支气管扩张常表现为反复慢性咳嗽、咯痰,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压力。为了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泛福舒能否减少其肺部感染复发率,改善慢性咳嗽、咯痰的症状,我们对50例支气管扩张症(肺脾两虚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50例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确诊支气管扩张症(肺脾两虚型)患者。

1.2 方法

观察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给予常规定时进行引流、规律服用祛痰药。治疗组:25例,男15例,女10例,给予常规定时进行引流,加用参苓白术散6g tid,泛福舒3.5 mg qd,空腹口服,每月连用10 d,停20d,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若观察期内出现咳嗽、咳痰增多,胸部平片或胸部CT提示肺部片状感染病灶则为肺部感染再发。

1.3 临床疗效评价

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人次,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每个疗程前后的咳嗽、咯痰情况,并记分。

1.4 统计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处理采用χ2检验,P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属祖国医学“肺络张”范畴,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纤毛排痰能力明显受损,细菌清除能力下降,病原菌易定植,稳定期病原菌定植及炎症递质的释放是引起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使病情反复迁延,严重影响肺功能。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培土生金可阻断生痰之源,可明显减少咳嗽、咯痰症状及疾病复发。参苓白术散即为代表方,现代研究已证实参苓白术散有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1]。泛福舒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等8种细菌,每一种细菌被分开培养、灭活,然后提纯而制成的免疫刺激药物。本研究结合中西医各自之长,针对呼吸道常见病毒、细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阻断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及复发的各个环节。但本文结果显示两组病例中半年内肺部感染复发率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 袁丕瑞. 参苓白术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临床合理用药.2011.5,4(5C):67-68。

篇5

[关键词] 重庆都市旅游 空间系统 发展战略

都市旅游是指依托都市独特的自然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业,包括中心城区观光、商务、会展、购物、文化、娱乐旅游,以及都市近远郊休闲度假旅游等等。都市旅游业是新兴的都市型产业,也是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重庆直辖后就把发展都市旅游业提上日程,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将都市旅游定位为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之一。

一、重庆都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重庆都市区旅游资源丰富。目前,都市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7个;此外,还有60处市级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都市旅游的空间特征来看,重庆都市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如下:

1.主城区:主要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和江北区,该区域大多数用地已用于城市建设,或已规划成建设用地。主城区内的主要吸引物有:解放碑、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歌乐山、红岩、南山、南滨路饮食街等。

2.近郊区:主要指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璧山县。该地农村土地利用特征明显,主要旅游吸引物有:北温泉、统景温泉、东温泉、四面山等。

3.远郊区:主要包括合川市、长寿县、涪陵区、武隆县、南川市、万盛区、綦江县、永川市、大足县、铜梁县、潼南县。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为主,受城市影响小,地域开阔,土地性质稳定。主要旅游吸引物有: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乌江小溪、黑山石林等。

二、重庆都市旅游空间发展战略

重庆都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的广泛性和明显的层次性,都市旅游行为并不是内聚在有限的都市空间内,而是扩展至以都市为核心的更广泛的旅游行为空间中,基于此,构建重庆都市旅游带,是重庆都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重庆都市旅游带应以主城为中心, 以郊区为划分为三个不同特色的旅游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带、近郊旅游带以及远郊旅游带,三个圈层互为依托,彼此衔接,形成资源―市场互补、功能―空间互补的结构。重庆都市旅游带的空间范围及功能分区如表所示。

1.城市观光旅游带。城市观光旅游带以主城区为中心,是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和一些重要历史建筑、商业区等吸引物的主要集中区。它既是旅游客源的主要输出源,也是都市游客的主要依托地域。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满足专门层次、提高层次和基本层次为主,因此要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成城市观光旅游带的旅游产品体系。具体战略措施为:(1)提升都市观光旅游产品。(2)进一步渲染重庆文化旅游的历史独特性,重庆的都市文化远有巴渝文化,中有抗战文化和红岩革命文化,近有现代都市文化,重庆都市旅游文化急需挖掘和提炼。如将主题文化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细微处,如直接以旅游点名称命名公交站名等。(3)进一步提升渝中区解放碑零售中心商业区,优化扩大沙坪坝、观音桥、杨家坪、南坪4个次级零售兼批发中心商业区。把主城区建设成为集旅游集散、旅游购物、形象宣传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实现主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2.近郊休闲旅游带。近郊休闲旅游带以主城为中心或暂住地,属于家庭自驾车旅游或借助城市快捷交通的自助出游范围,非常适宜城市游客利用周末等进行短期观光。主要措施有:(1)开发温泉旅游资源。重庆城市周边,分布有众多的温泉,其中著名的东、南、北温泉就在近郊,因此,应加大对这些温泉的开发力度,形成一批有吸引力的温泉旅游产品。(2)开发山水观光旅游资源。重庆多山地丘陵区,其自然环境优美、距主城区距离适中,主要为城市居民春游、远足等提供垂钓、野餐、露营的季节性休闲活动场所。(3)开发近郊特色农业旅游。重庆主城周边多小型特色农业。据此可重点开发观光果园、教育农园、高科技农艺园、休闲渔业、度假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旅游。

3.远郊度假旅游带。远郊度假旅游带是为周末和有较长假期的游客提供的休假度假地。这里既有历史积淀,又有山水风情,利用这一带丰富且保存相对较好的森林资源和更典型的乡村景观开发森林生态游、乡村度假游等都市旅游的互补型产品。具体发展战略如下:首先,以发展生态度假旅游为核心,重庆远郊旅游带多山地湖泊,此外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白鹤梁石鱼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应坚持生态保护性开发,充分发挥远郊区生态环境优良、人文景观丰富的优势。其次,在发展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推出专项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 开发多样的户外旅游项目,如驾车、打猎、自然考察、野外探险等。

观光娱乐游、度假休闲游、人文旅游三大主流类型旅游是重庆都市旅游带发展的主要内容。在重庆都市旅游带的三个圈层中, 主城将主要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 分层次带动近远郊地区,以实现重庆都市旅游业的一体化、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宫保南杰:北京郊区旅游业发展战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44~54

篇6

关键词:旅游景区;景区管理;丰都名山风景区

一、引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在闲暇时间选择外出旅游来放松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亦或是用于增进亲朋好友的感情。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它是营造游客满意度的前提,也是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丰都名山风景区是我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在《西游记》、《聊斋志异》、《仙剑奇侠传三》、《灵魂摆渡》等的宣传下,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形象就在丰都形成了。就知名度来说曾经的丰都鬼城是在仙女山之上的,可是由于景区管理存在问题,日渐走下坡路,后面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丰都名山风景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景区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调查显示,就旅游者而言,他们去景区大多数是慕名而去的自助游,散客居多。由于没有导游的带领,事先也没有对景区做充分的了解,使得旅游者对景区的文化内涵了解不足,普遍存在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拍照为主,行程结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爬山,于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旅游者偏多,而且还有少部分人表示再也不想去鬼城,没劲的之类的感触。另一方面景区标志牌内容不够完整,比如奈何桥,介绍板如此介绍:“奈何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连接阴曹和阳界,审视着善良与罪恶,宣制生存与死亡的试金桥。左边为金桥,右边为银桥,传说走金桥的人能够升官发财,过银桥的人可以健康平安。”它只是对奈何桥有个简短的介绍,关于奈何桥情侣、夫妻要牵着手走双数步,单身要走单数步,如此才能幸福平安,而且奈何桥上抹过香油,走路不可滑倒,不然便有坎坷之嫌。关于奈何桥还有很多传说故事,没有导游的带领,旅游者无法了解其文化底蕴便只觉得那是一座普通的桥,从而缺乏游览的兴趣。行程结束便有唯一特色就是爬山的错觉。

除此之外,在商品购物这一块也是缺乏特色性产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特色旅游产品。就鬼城的旅游产品而言,比如宝剑、假蛇、丝巾这一类的产品在磁器口古镇,金佛山景区门口一条街,仙女山一条街都有,所以产品因为平凡出现在各个景区二缺乏景区的特色。

2.景区交通拥堵与交通信息不完善

丰都鬼城位于重庆市丰都县的长江北岸,到达景区的交通方式有丰都港乘坐轮船;县内公交109;自驾;旅游大巴。旺季的时候,坐轮船要排很长的队,特别是过年那段时间,坐轮船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至于坐公交车,那更是惨不忍睹,由于停车场严重短缺,私家车大多乱停在沿着江边的小马路上,再加上小摊贩的摊位,整个马路异常凌乱。原本拥挤的道路上应该有安保人员维持秩序,疏散交通。可是放眼望去狭窄的小马路上并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在疏散交通。掉头的,见缝插的摩托车,刚刚驶入景区寻找车位的车,还有到处行走的游客,在没有安保人员的疏散下自觉地缓慢移动着,原本很短的路竟然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正常行驶。

除交通拥挤之外,丰都鬼城网上的信息是乘坐动车到达丰都站,然后到达丰都县城,接着乘坐县城公交109到达景区,实际上这条路线可以改为乘坐动车到达丰都站,步行至丁庄大桥,于马路对面乘坐县城公交109,这样就避免了游客从丁庄大桥到县城,然后又从县城折回丁庄大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游客的时间,同时也给旅游者景区交通便利的感受。另外,有些网站比如旅游互联上没有关于重庆乘坐动车到丰都,然后转109县内公交的路线。景区交通信息没有及时更新给旅游者带来诸多不便。

3.饮食住宿方面开发不够完善

就饮食方面,丰都名山风景区就只有入口右边一排大排档,其他全是土豆、凉皮等小摊贩,大排档菜品选择性少且价格昂贵。旅游者来景区旅游,参观游览了一天之后还要坐船去对面的三合镇,或者是步行到距离景区大约15分钟步行时间的名山镇享用午餐,否则只能在景区将就。就住宿方面而言,景区没有提供住宿的地方,丰都名山风景区基本上一日游游客居多,但是对于远道而去的自助游旅游者,因为住宿原因来去匆匆,在去之前他们一般都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住宿、饮食方面的原因也会使他们对鬼城的印象大打折扣。

4.景区价格制度不够完善

鬼城门票淡季(12月-3月)成人门票65元/人,学生门票35元/人,旺季门票(4月-11月)成人门票80元/人,学生门票40元/人,具体的优惠根据当地售票窗口为准。除此之外还有景区电瓶车10元,这个不包含在景区门票中,根据旅游者的需要自行购买,再者就是鬼国神宫的门票,这个也是需要游客另外支付10元的票价。

就门票而言,许多游客因为进鬼城感觉除了爬山没有其他的特色,所以感觉价格偏贵,不值票价。关于电瓶车的10元而言,大部分游客感觉原本10几分钟步行的路程要10元有点偏贵,而且导游还存在不乘坐电瓶车不给好脸色的半强迫现象。至于鬼国神宫的门票,有售票处在卖的10元门票,还有游客因为人多后悔转卖的5元门票,同样的景点不同的门票使得鬼国神宫门口异常拥挤,大大纷纷抢夺更加便宜的门票。价格梯度便造成了景区价格的混乱。

三、实行景区高效管理的应对措施

1.完善景区制度管理

景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对应的部门,前文中提到旺季景区交通拥堵的情况,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借鉴仙女山车辆管理办法。在仙女山巴尔曼酒店对面有一块很大的草坪,在旺季酒店停车场使用完毕的情况下,社会车辆经过工作人员的牵引把车停在草地上,相比巴尔曼酒店而言,相同的是门口都是只有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附近都有一块国模比较大的草坪,鬼城名山风景区也可以采取在旺季的时候分离出一部分草坪作为临时停车场,以此减轻景区停车场车位紧张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景区门口被车辆、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出现,给景区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氛围。除此之外景区设立餐饮管理部门,可以在景区内开发特色产品比如孟婆汤、关东煮等特色饮食,对于景区外卖大鹏内的饮食也要加强管理,一方面是增加食品的广度,让旅游者有更多的选择性,一方面是加强价格的控制,避免漫天要价的情况发生。

2.完善导服系统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导游服务系统分为向导式服务系统和智导式服务系统。所谓向导式服务系统是指由景区导游或者旅行社导游组织进行景点讲解,在这一块景区可以通过培训激励制度进行完善,比如每个月一个培训,要求所有导游说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导游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增加监督管理,可以采取旅游者反馈的方式,一方面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一方面对导游在服务内容和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其次景区可以采取管理者随机抽查的方式督促导游按照景区规定进行导游服务;另外就导游人员的选定,名山风景区景区内的导游基本上都是丰都县城居民,缺乏景区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一点上名山风景区可以加强与周边高校比如长江师范学院、三峡学院旅游方面相关专业的合作,提供实习岗位等方式吸收专业性人才。

另外关于导游安排,景区可以按照涪陵白鹤梁或者涪陵武陵山大裂谷那样导游人员在景区入口等待,待收到20个游客后就专门安排导游进行针对,也可以在相近的一个或者两个景点安排驻点导游人员,待人数基本达到20个左右后进行讲解。

针对智导式导游服务系统,景区可以采用南京智慧旅游中的导游智能服务软件,它是将导游服务和工作人员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多功能服务软件。游客通过这个软件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在游客需要帮助的时候短时间内找到工作人员为自己服务。真正让旅游者感受便捷、舒心的服务。再者景区可以按照重庆鹅岭公园般制定属于自己景区的APP,旅游者到达景区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导游讲解服务。再者,景区除了基本的安全标识,介绍版之外,还可以如同白鹤梁般设置多处3D显示屏,通过动态的展示如《西游记》、《灵魂摆渡》等中的画面,借此在突出景区惩恶扬善的特色的同时还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和兴趣,从而增加游客满意度。

3.加强景区的价格管理制度

针对鬼城名山风景区曾把门票收取权交给三峡旅游公司的后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景区应该尽快收回,并且快速完善价格机制。在这过程中可以采取监督管理制度,在乘坐电瓶车时避免强买强卖现象发生,其次采取统一售票原则,关于这一点可以在鬼国神宫门票明码标示:凡购买鬼国神宫门票者不得退回或者自行低价转让,在旺季的时候由于游客繁多可以在该景点门口设置服务点,维持秩序时有效进行价格监督。

4.加强景区管理适度开发原则

针对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局制定了修缮不得改变原状的原则,丰都鬼城风景名胜区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对留存下来的古董比如清代流传下来的天子殿的进行保护,对于已经损坏的古建筑进行恢复,恢复时要注意尽量恢复景点原状,不能出现用玻璃空心钢替代木制或者泥制塑像。除此之外景区尽量避免开发现代项目,比如曾经修建的自动扶梯,这让历史文化名城附上了现代气息就显得景区特色遭到明显破坏,虽然后面已经拆除,但是在广大旅游者心里还是留下了阴影。所以景区在开发时要注意开发需谨慎原则。再者景区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加强对景区的监督,可以采取一年省查一次的方式对景区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各部门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景区存在的问题后由相关部门督促快速解决问题。

5.加强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周边高校的合作

首先鬼城名山风景区可以加强与雪玉洞的合作,比如采取价格兜售的售票方式,如武隆天生三桥和龙水峡地缝,凡购买鬼城门票的游客,当天内购买雪玉洞门票者立减20元的方式由一个景区带动另一个景区,同时共同发展的模式带动丰都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就重庆而言比如长江师范学院、三峡学院都有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吸收景区管理专业人员,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效仿永川旅游局联合高校举办鬼城营销策划方案大赛,或者联合举办景区导游大赛比如涪陵大木花谷联合涪陵在线在景区内举办的郁金香大使的比赛,争取通过比赛的形式一方面在增加知名度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鬼城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也为景区挖掘了在管理、营销等发面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有效可行的办法以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丰都名山风景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制度不完善;价格管理存在问题表现为存在强买强卖现象;景区开发不合理,比如“真文物假古董”事件的发生;解说系统不完善,具体概括为景区导游缺乏专业性人才,智导式系统不够完善等,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统筹规划,增加各部门之间,各景区之间,景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供员工免费培训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准。完善景区开发制度,适度开发,有效维护,积极还原,彰显景区特色。发挥景区特色优势,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加大营销管理制度,带动雪玉洞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丰都市场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郭燕,陈国华,黄大志.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商论,2010.3.

[2]周艳.目前旅游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001-828X(2014)012-01.

[3]夏红芳.旅游景区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2014.9.

篇7

关键词: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446—04

国内外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经济学家马歇尔开创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先河,其后韦伯的区位论、佩鲁的增长极论、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等经典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竞争优势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农业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1],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围绕特定农产品、具有相同产业或产业关联的不同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服务机构,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通过产业链形成的集聚体[2]。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高端形式[3],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农业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重庆三峡库区包括渝北、巴南、长寿、江津、万州、涪陵、丰都、石柱、武隆、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15个区(县、自治县),其中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比重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是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央实施城乡统筹高度关注的区域。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是三峡库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选择。

1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重庆三峡库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类型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为开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多层次、复合型的开发空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种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明显。三峡水库175 m成功蓄水后,重庆段库区水域面积达913 km2,为渔业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以小三峡、白帝城、天坑地缝、白鹤梁、名山、张飞庙、龙缸、石宝寨、红池坝等为亮点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区位优势明显,毗邻川、陕、鄂、黔4省,水陆空交通联动,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要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有沪蓉、沪渝、兰海、包茂等高速公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郑渝铁路、渝怀铁路,以及江北机场、万州机场,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支撑体系。

1.2 优势主导产业带加快形成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加速向最适宜区域聚集,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优质柑橘、草食牲畜、榨菜、中药材、名优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柑橘产业成为三峡库区的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不可替代的第一优势产业,形成了以忠县、万州为重点的橙汁加工原料生产片区;以江津为重点的晚熟杂柑及鲜食加工兼用甜橙生产片区;以云阳、奉节、巫山为重点的鲜食晚熟脐橙生产片区等3大片区。特色蔬菜产业形成了以涪陵、万州为重点的优质榨菜产业带;以石柱为重点的加工型辣椒产业带。草食牲畜形成了以丰都、云阳为重点的优质肉牛产业带;以云阳、巫溪、开县为重点的山羊优势产业带;以巫山为重点的家禽优势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形成了以石柱为重点的黄连产业带;以巫溪、忠县为重点的红豆杉产业带;以巫山、巫溪、奉节为重点的党参产业带。

1.3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依托产业带建设,三峡库区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柑橘、蔬菜、草食牲畜、生物药业蓬勃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经营的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带动力和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了以县(区)级龙头企业为基础,市级龙头企业为骨干,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一些产业还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有力促进了贸工农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如榨菜产业形成了以涪陵榨菜集团、万州鱼泉榨菜集团为龙头,300多家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群;柑橘产业形成了以三峡建设集团、北京汇源集团、美国博富文柑橘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群;中药产业形成了以太极集团、三牧集团等为重点的企业集群。

1.4 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品牌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进入消费渠道的通行证。重庆三峡库区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农产品优质率、市场占有率和商品化比例逐年提高,竞争能力逐渐增强。通过树品牌、创名牌,三峡库区拥有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步形成了涪陵榨菜、奉节脐橙、长寿沙田柚、石柱黄连、三峡有机鱼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牌农(畜)产品,部分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当地的骨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如涪陵榨菜集团的榨菜腌菜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恒河果业鲜销柑橘成功打入了国际知名连锁销售网络;奉节脐橙全球知名;石柱黄连年产量占全国的60%、占全世界的40%以上。

1.5 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重庆三峡库区不断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培训和信息体系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区域内拥有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农业科研资源集中,科技实力雄厚,品种改良、技术合成、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农技推广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阳光工程、科技下乡服务、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牧生产适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库区农村移民培训等,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1.6 发展战略机遇前所未有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战的打响,国家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空前,政策条件更加成熟,“政策洼地”效益更加明显。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将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特定的扶贫开发、国务院3号文件、成渝经济区建设、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三峡移民后续扶持等宏观战略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农业保险、贷款贴息等方面支持。同时,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为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2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重庆三峡库区具备了发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良好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重点培育和打造了6大农业产业集群,分别是三峡库区柑橘产业集群、特色加工蔬菜产业集群、草食牲畜产业集群、优质中药材产业集群、生态渔业产业集群和生态观光农业产业集群。相比全国发展比较成熟的如云南呈贡花卉产业集群、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赣南果业产业集群等,重庆三峡库区大多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基本上还处于雏形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2.1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重庆三峡库区贫困区覆盖面大,人地矛盾突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条件较差。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装备水平不高,防灾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耕地资源量少、质差,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耕种收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低。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地表切割破碎,田高水低,蓄水提水困难,利用率较低。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灾能力较弱。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差。其结果是优势产业不够大,市场竞争力不够强,限制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2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转化能力和产业附加值较低。产业集中程度不明显,规模化水平和社会化合作程度不够理想。农业生产者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中介组织与市场进行连接,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和群体规模不够大,除涪陵榨菜集团等少数龙头骨干企业外,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涉农企业较少,呈现“小龙多,大龙少”的局面,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境地,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3 产业协同效应不强

关联产业的良好发展能够直接降低农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扩大农业产业集群的规模和范围[4]。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较短,关联产业衔接不紧密,难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的细分化要求,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按照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要求的贸工农一条龙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纵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没有形成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横向协同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只是孤立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缺乏对相关要素的聚集力。

2.4 科技支撑动力不足

三峡库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每万名乡村人员仅拥有农技人员11人,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等科学技术难题[5]。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新技术推广缓慢;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远远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造成留守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新型农民培育起步较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化等问题。

2.5 配套服务水平不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商贸流通、产业化信息、劳务开发、风险保障、生态保护等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不配套。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得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纽带[6],三峡库区农业信息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供给主体单一,农民获得技术信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流通不畅,滞后于生产发展,严重制约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此外,农业金融、保险等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配套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加快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资源禀赋的诱导、市场需求的拉动、政府制度的安排和科学技术的进步[7]。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自然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逐步推进。

3.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

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主体[8],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依托优势产业和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发展基础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竞争能力强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的重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带集中,带动企业和农户发展,以产业化形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集群发展和区域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

3.2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质量水平。一方面,要重视优良品种的培育与引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在不同农业生态区域选建农业野外科研观测站,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内选建技术创新中心、农业投入品创制中心和农业加工品创制中心,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后加工技术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广播、电视等各种咨询活动,普及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等知识,增强农民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熟、观念新、会管理、善经营的技能型、创业型和带动型农民。

3.3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支撑[9],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信息和市场流通等问题。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织,鼓励创办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投资主体多元、经营方式多样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利用三峡库区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发展冷链体系和生鲜农产品配送。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实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扩大“农信通”、“农网广播”用户群体。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质量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4 构建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农业是弱质产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扶持[10]。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市场、仓储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将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政府、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发挥金融机构支农扶农作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扩展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险种,为因灾受祸农户提供救助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肖艳红,曹玉霞.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0(11):17—18.

[2] 朱春江,唐德善,古龙高.农业产业集群探析[J].农业经济,2012(1):57—59.

[3] 周新德,柳弟贵.浅议农业产业集群对湖南现代农业建设的推动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8(6):94—98.

[4] 郭 菁,胡麦秀.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3):100—102.

[5] 洪 艳,洪 彬.中国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SWOT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30—36.

[6] 颜毓洁,薛艳飞.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选择[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259—5261.

[7] 洪 艳.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以湖南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8] 陶怀颖.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水文明 地位

水文明史是人类古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导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水文明,是世界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有的疆域小或自然条件单纯,有的虽自然条件具备但历史较短,有的历史虽长但记载较少,所以就水文明而论,整个欧美加起来才可与中国相比拟。而中国的水文明史内容十分丰富,拥有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理论,一流的科学家,可以代表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一流的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它位于岷江冲积平原的顶点,可自流引水灌田上千万亩,兼有供水、航运之利。创始于秦昭王末年(约前255~前251年),李冰主持兴建。

都江堰是天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水工建筑群,它包括鱼嘴(分岷江为内、外二江)、飞沙堰(分洪减沙,水大时可自溃)、宝瓶口(现宽20米、高40米,横剖面形状肚大口小)以及百丈堤、人字堤、金刚堤等,一般可以保证水小时够用,水大时灌区不致成灾。都江堰工程巧夺天工,举世罕见,中外水利专家无不赞叹其精妙奇绝。它能历千古而不废,与它的简便合理有关,也与它拥有一整套科学管理措施有关。而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历朝历代都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黄河大堤

修建黄河堤防可追溯到史前的共工与鲧。战国时期,沿河各诸侯国纷纷在各自境内修建堤防,奠定了系统堤防的基础。东汉王景治河后,新堤防形成系统,直至海口,长千余里。黄河夺淮时期,黄河下游形成了堪称世界之最的堤防系统,其中有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子堤、戗堤、刺水堤、截水堤之分,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地图上依然可见的“明清黄河故道”。

现在的黄河大堤与明清故道类似,它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逐渐形成的。从郑州桃花峪至山东利津河口,河长767公里,两岸大堤及其他有关堤防总长1583公里,一般顶宽9~12米,高10~14米,底宽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人们形象地称它是“水上长城”。黄河大堤被认为是维系东方文明的代表性工程。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长约18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在铁路出现以前的500年里,它一直是中国维系国家政治稳定和南北经济交流的生命线。京杭运河是在历代运河工程基础上扩建、增建而成的。最早的一段叫邗沟,始凿于公元前486年。隋代大开运河,已曲折连通京杭两地。现有航线上最关键的工程建成于元代。全河于1293年贯通、1688年基本定型。

京杭运河横穿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翻越山东地垒,因地形起伏、水源缺乏,沿线设置了大量陡门、船闸、水柜、水库等,涉及的水工技术、泥沙工程技术相当复杂,备受中外学者推崇。

洪泽湖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人工平原水库。

现今洪泽湖水位13米时,面积2350平方公里,库容42亿立方米;洪水位17米时,滨湖圩区破坏,水面最大可达4345平方公里,库容176亿立方米。它拦蓄淮河,为苏北2000万人口和3000万亩土地提供防洪屏障及灌溉水源等。

洪泽湖大堤为均质土坝,其前身叫做高家堰。1578年大修时,高家堰仅高4米左右,长六十里。以后为了抬高淮河水位,大堤一直加高到10米左右,最长达67.25公里。创建于1580年的迎水石工墙最长曾达60.1公里,直立高度7~10米,坚固耐久,宛若水上长城,极其壮观。现出于防风浪考虑,大多已改造为缓坡迎水。

海塘

海塘即抵御海潮、台风的堤防,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海岸,以钱塘江北岸的浙西海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

浙西海塘出现于秦汉,初为土塘;宋代创修石塘;明清多改为石塘。许多清代海塘经过改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古代海塘规模巨大,举世罕见。江苏、浙江等地的主要海塘,总长约935公里。明清鱼鳞大石塘,高6米左右;基础打密桩,夯三合土;石块之间用油灰或糯米汁灌缝,用铁锔(蝴蝶铁)嵌扣。由于海塘对保护沿海经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历朝历代均不惜人力物力而为之。据文献统计,公元713~1780年之间,用工万人以上、筑塘千丈以上的大型工程有35次,小工程不胜枚举。而国外同时期同类工程的记载尚不多见。

圩垸

圩,也叫围、垸,是在近水地带修建环状堤防所构成的封闭的生产活动区域。防洪排涝与引水灌溉是这类工程的主要作用。因此,圩堤上都建有闸涵,圩区都有排灌渠系。

圩垸自古以来就是开发湖区和滨江地区的首要工程措施。唐宋以后直至明清,圩垸在南方大河中下游平原区大量兴起,不断发展。一个圩小者几十亩,大者可达20万亩,且往往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圩垸相连成片。著名的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江南圩田、洞庭湖与鄱阳湖区圩垸、珠江三角洲基围等。由于有圩垸水利作基础,这些地区后来都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一流的技术

坝工

古代挡水坝有许多叫法,如坝、堰、埝、埭、碶、堤、塘、陂等,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水系的干支流上。中国坝工起源很早,如安徽省的芍陂水库,大约建于公元前598年~前591年,是现存最早的蓄水工程。

古代坝工类型齐全,因地制宜。从类型上分,有拦河坝、溢流坝;从材料上分,有土坝、木坝、砖坝、灰土坝、堆石坝、砌石坝、木笼填石坝、竹笼填石坝、桩基砌石衬砖夯土混合坝等等,设计、施工都十分科学。南北朝时期的浮山堰横断淮河,高约3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坝。浮山堰下游不远处的高家堰,存在历史很久,在明代被改造成洪泽湖水库拦河坝,当时长约37公里(后延长至67.25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坝。

埽工

埽工技术是中国在水工技术上的一个创造。埽工起源于先秦时期,其技术的成熟以宋代的卷埽和清代中叶的厢埽为代表。

卷埽一般用若干个埽捆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每个埽捆均用柳梢、秫秸、芦荻一类的“软料”分层铺匀,分层压上碎石和土料,穿上大绳,最后像卷帘子一样推卷成捆。大埽直径可达几丈,上千人同时用力才能移动。

厢埽技术是在堤外置一排厢船,在船与堤之间铺绳索加料,就地捆埽,加土后层层下压,直到压到河底。

埽工种类丰富,使用灵活。它就地取材,可在短时间内制成庞然大物,而且秸草等“软料”有柔性,容易缓溜停淤,所以常常用于黄河等多泥沙河流的护岸、堵口等,在临时抢险及堵口截流别有效。

堰埭和复闸

船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航运工程技术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我国船闸的发明,经历了堰埭、斗门、单闸、复闸等几个阶段。

在运河上的缺水地段,为了节水,最初的办法是隔一段修一道拦河低坝,称为堰或埭。

堰埭工程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堰埭的上下游坝坡很缓,以便顺斜面拖船过坝。拖大船时需在两岸架设绞车,在堰埭表面涂抹水草、稀泥作,这就是原始的斜面升船机。

唐代运河上出现了许多斗门,即单闸;也有“扬子津斗门二所”的记载,似乎是复闸,但不太明确。宋代乔维岳于公元984年创建的楚州西河二斗门,交替启闭,送船过闸,文献记载十分详细明确,是不折不扣的复闸(即船闸)。西河闸比欧洲同类船闸要早五六百年。

防洪工程

中国古代的各大江河上很早就出现了形式多样的防洪工程,其中以黄河最为突出。公元前21世纪前后,在埃及和中国就有在尼罗河和黄河上筑堤防洪的传说。中国在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即沿黄河筑堤防洪。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公元前132年黄河上著名的瓠子堵口工程。随后,公元前69~前66年,在黄河下游曾开直河道裁减急弯3处,并修筑类似丁坝的护岸建筑物。宋代已有了埽工护岸、木龙护岸、挑溜护岸等。国外则在1817年才有德国莱茵河裁弯工程。中国唐代在海河流域的永济渠(今南运河的一段)以东开挖减河,增辟入海水道,并在永济渠以西利用大量的洼淀滞蓄洪水,减轻洪水压力,保证通航。明代潘季驯治河时期在黄河下游修建了由遥堤、缕堤、格堤等组成的堤防系统,修建了骆马湖、洪泽湖等作为滞洪水库,并在黄河两岸建有许多分洪溢流坝,使防洪治理由单一的措施逐步发展到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并由局部河段的治理向流域的全面治理发展,不少河流特别是黄河下游已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水力机械和提水工具

古代水力加工机械有水碓、水磨、水排、水硙等。据记载,水碓出现于西汉。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水磨、水硙已普遍使用。唐代关中水碾大为流行,并将这一技术传入西藏。宋元时期,水转大纺车问世。这是水力机械对手工业技术的一个重大改造。

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2500~3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桔槔和辘轳等提水工具。有人研究认为桔槔的历史甚至可上溯到3700年前。东汉毕岚创造翻车(又叫龙骨水库)和筒车。自唐以来,始出现用畜力、风力、水力驱动的龙骨水库。

古埃及和古希腊几乎与中国在同一时期使用吊杆(类似中国的桔槔)提水。在古希腊还出现了唧筒(即简易的往复式泵)、阿基米德螺旋管(即简易螺旋泵)和波斯轮(即蹼轮)等提水工具。

一流的理论

《管子·度地》

先秦水利大发展时期的科学技术结晶。它强调除水害兴水利是治国的首要问题。在渠系规划方面,它将地表水分为干流、分枝、季节河、支流、人工河和湖泊等,以便区别治理利用。在设计方面,它提出明渠坡降不宜过陡、过缓,以千分之一为宜;初步归纳出明渠流和有压流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并针对水跃和弯道环流等破坏性水流,设计了比较合理的渠系建筑物形状和尺寸。在防洪工程上,它指出:要设立专官巡查修守,秋冬准备,春季施工;堤防上要种树,迎溜处要防护;盐碱洼地要辟作滞洪区等等。

《管子·度地》全文仅2000字,但它反映出的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是十分卓越的,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贾让三策

西汉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上策是:开辟滞洪区,移民让地,实行宽堤距,禁止乱围乱垦、与水争地。他认为这样做花费不太多,却可以千年无患,所以称为上策。中策是:开渠建闸,设置水门,旱时开引黄闸门灌溉,涝时开泄洪闸门分杀水怒。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淤灌可改良土壤,二是旱地改水地可提高产量,三是可以发展航运。他认为这个方案花费最少,但不能一劳永逸,只能维持数百年,所以叫做中策。其下策是:维持旧堤,加高培厚。修修补补,永无终止,所以称为下策。

贾让三策是最受后人重视的治河议论。贾让运用了经济比较概念,批评了单纯的堤防政策,对后代治水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堪称人类治水思想宝库中的明珠。

泥沙理论

在泥沙理论方面,中国从古至今在世界上保持了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从战国以至明清,凡论及治河者,无不兼论泥沙,如《管子·度地》中就论述过弯道会引起河岸河床冲淤变化,西汉张戎第一个提出了利用水力刷沙的思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人们在实践中能主动地运用泥沙理论知识解决泥沙问题。古代治沙主要为五大类。第一类为上游水土保持。这是南宋时提出来的。保土拦沙措施有农业种植措施、涧谷淤地堰坝、引山洪淤灌及放淤。山洪淤灌相传始于先秦。第二类为下游治沙。常用的治沙方略有散水匀沙、束水攻沙、放淤固堤、引洪淤灌和以清释浑等5种。最典型的散水匀沙是清代对海河水系的治理。明代潘季驯则系统地提出了束水攻沙理论,在黄河下游大力实施“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并在黄淮交汇处修建洪泽湖水库“蓄清刷黄、以清释浑。明代后期至清代,北方多沙河流上普遍实行放淤固堤和引洪淤灌,并有系统的经验总结。第三类为放淤及淤灌。利用泥沙肥田造田,起源甚古,自然淤灌可以上溯到史前,人工放淤也有几千年的历史。第四类为渠道中之治沙。古代除了人工挖沙以外,还通过改变渠道断面来冲沙或沉沙,如宋代汴河上修建狭河木岸以防淤积,通过沉沙池(湖泊)使浑水变为清水。第五类为沟洫治沙。明清两代都有散水以治河、分沙以肥田的治沙理论。

水文学

我国古代水循环理论早在战国时代成书的《吕氏春秋·圜道》中就有记载,所谓“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所处海陆地区水循环的客观规律。水文测验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发掘表明,战国时代李冰在都江堰工程上开始用石人观测水位,其他地区也有历代的“水则”保留下来;唐代开始,在四川涪陵长江里的“白鹤梁”上已有枯水题刻(石鱼)。至于洪痕或洪水题刻则遍布全国,不计其数。降雨观测方面,秦代就有了各地向中央报雨的制度;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还提出了各种量雨器计算雨量、雪量的方法;清代故宫有《晴雨录》,依照十二时辰记载1724~1903年北京地区的降水情况,其间资料共有174年,昼夜不断。泥沙测验起源也很古老,“一石水而六斗泥”即是先秦时期关于黄河、泾河的普遍认识。关于流量,宋代改建汴渠时用平方尺计量河槽断面,用水流的“湍缓”来定性描述流速,初步有了流量概念;元代文献把一平方尺称作一“徼”,以徼计算的水量叫“水程”或“水直”;计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水量的方法在清康熙年间陈潢已完整提出,同时代的康熙皇帝本人作了更明确的描述:“先量闸口阔狭,计一秒所流几何。”这与现代流量概念完全一致。

对于江河涨落,古人早有总结,秦汉已有“桃花水”“秋水”的称谓,北宋时每个月的水涨水落均有专名,并认为河道涨水有定期出现的规律,所以起名叫“信水”(守信用的水)。到明清,信水的说法被“水汛”取代,相沿至今。快马报汛制度至迟始于16世纪。

我国古代水文测验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确凿的记载,以至国内外专家谈到水文测验史,言必称埃及、中国。但是我国古代水文学理论定性描述的多,定量描述的少,在测量工具、数学计算、模型试验等方面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以致近代落后于西方。

水利文献

中国古代水利文献之多为世界之最。现存水利专著有通史、专史、河道史、地区水利史、渠塘史、闸坝史等,粗略估算在300种以上。正史、政书、各种一统志、省志、府县志及地理书中也有大量水利记载。加上各类著作中的水利事迹记载,字数在1亿以上。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名著为《尚书·禹贡》,它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80~前222年),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最早的水利科学总结是《管子·度地》。第一部中国水利通史是《史记·河渠书》。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专著是《水经》,约成书于公元220~232年间。现存最早的河工技术专著是《河防通议》,成书于1048年。最大的古代水利总集是《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和《再续行水金鉴》,它上起远古,下至1911年,共有1000多万字。其他名著还有《治水筌蹄》《河防一览》《治河方略》等。丰富的水利文献记述历史,探讨理论,指导实践,对促进中华水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流的水利科学家

李冰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科学家,都江堰的创建者,他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我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一带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县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同时修索桥、开盐井等。人民怀念他的功绩,建设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神话。

王景

在东汉初(公元69年)王景治河后,有几百年史书上关于黄河水灾的记载几近空白,以致有了“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说法。但不论是否“千年无患”,王景治河确实功劳不小。这次治河动用几十万人,从荥阳至海口摆开千余里,其规模在古代空前绝后,其措施除了常规的疏河、筑堤以外,过人之处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王景是“墕流法”(侧向溢流堰泄洪技术)的发明人,与贾让提出在黄河上“多张水门”以“分河流”设想的时代(公元前6年左右)也很接近。由此有学者推断,王景是把贾让中策的设想部分地变成了现实,在黄河上采用了建闸控制分流的技术,至少在黄河、汴河分流处是这样。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王景治河成功的关键所在。王景在黄河这样的大河上建闸,人为控制水流,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实践,是人类水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擅长水利及天文历算,“巧思绝人”,曾任都水监、太史令等职。他在今宁夏河套地区、京冀豫地区以及京杭运河山东段开通前夕的汶泗河地区做了大量的勘查测量工作,提出了二十几条有关水利的建议,治理河渠塘堰几百所。

在元大都(今北京)附近,他主持重开金口河引永定河水,主持建设了最后打通京杭运河全线的通惠河工程。郭守敬设计制造了20种天文仪器,进行了南北一万一千里、东西六千余里的天文大地测量,1280年完成《授时历》。他首先提出了“海拔”的概念,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早560多年。

潘季驯

潘季驯(1521-1595)是明代著名治河专家,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在治黄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建树。针对当时河势散漫的情况,他在徐州以下黄河两岸高筑大堤,挽河归槽,实现束水攻沙;堵塞高家堰决口,加固高家堰大堤,逼淮水尽出清口,以清刷黄;以洪泽湖拦蓄淮河洪水,并为运河提供水源。他还提出了利用黄河本身冲淤规律实行淤滩固堤的措施。由他奠定基础的明清河道一直维持了300年之久。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三点:①把治沙提到治黄方略的高度,实现了治黄方略从分水到束水、从单纯治水到注重治沙的转变。②提出并实施了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条措施,即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③著成《河防一览》一书,系统总结、完善了堤防修守的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后人评价说:“治河人员只要能记住他书上的一两句话,提出的措施办法就会高人一筹。”

李仪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