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欢范文

时间:2023-03-21 07:0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罗福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关键词:多层交换,冗余,负载均衡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交换技术已经从简单的第2层交换机发展到新的交换机,它们支持第三层到第七层的特性,例如服务器负载均衡、URL检测、防火墙、VPN等等,并且还具备较高的端口密度。正因为这种发展,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开始采用多层交换机来代替多种网络组件,例如路由器和网络设备。交换技术不再仅仅是网络基础结构的一部分,而就是网络基础结构。

组建多层交换网络的动机是生产率。通过组建具有丰富特性(例如语音、视频、无线数据、大量而可靠的存储)的网络体系结构,来推动提高业务生产率。这些体系结构包括大量的应用,例如VoIP、无线网络、远程接入和存储网络技术等。园区网络中的无限技术正在将人们从办公室解放出来,并提高移动工作者的生产率。某些技术,例如VPN使得远程工作者与现场工作者具有相同的工作能力。多层交换网络不再仅仅是第2层和第3层交换网络,而是第2层到第7层交换的网络,并且具有VoIP、无线网络、存储网络、增强网络管理和安全组件的网络。

传统交换机只能根据MAC地址提供第2层功能,当代的交换机不仅能够进行第3层IP路由选择,而且还具有某些高级特性,例如第7层内容智能、负载均衡、高可用性、IP电话的配电,还有其他众多特性。现今,第3层交换机正在替代传统的路由器。

通过“多层交换”,基于硬件的第3层交换技术可以解脱路由器在共享媒体网络技术上转发“单点传送IP”数据包的工作负荷。每当在两个主机之间存在一个部分或者完全交换的路径时,数据包转发功能转向第3层交换功能。而那些不具备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的部分或者完全交换路径的数据包,则仍然使用交换机来转发数据包。

企业复合网络模型为网络设计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框架。通过模块化处理,本模型不仅能够为网络设计提供灵活性,而且还可以为实施和排错工作提供方便。

CISCO提出层次设计模型,并将其作为网络设计人员进行网络设计的工具,该模型能够从物理,逻辑和功能等多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层次模型将网络划分为接入层,分布层和核心层。

层次设计模型对设计基本的企业网络非常有用,但因为层次模型非常难于实现逻辑上的扩展,而采用多种应用和服务的企业网络需要附加的模块性。由于存在对附加模块性或建筑物区块的需求,所以又导致开发企业复合网络模型。

企业复合网络模型向网络结构增加了附加的模块性。整个网络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域代表网络的不同部分。企业复合网络模型仍然使用层次模型作为基本的建筑物区块。

简而言之,企业复合网络模型将网络划分为物理的、逻辑的或功能的区域。这些功能区域各自建立自己的层次模型,例如建筑物接入、建筑物分布和园区主干子模块。通常情况下,园区主干连接多个功能区域,它向各个功能区域提供一组接口。

建筑物分布子模块被认为是分布层子模块,它可以汇集建筑物接入设备,并且通常使用第3层交换。该模块希望提供快速故障恢复的能力。因为每台建筑物分布子模块交换机都在路由表中维护通过园区核心而到达目标网络的2条等价路由,所以就能够立即发生故障切换。

园区主干子模块也被认为是核心层子模块,它提供了建筑物分布子模块之间的冗余和快速收敛连接。园区主干子模块希望在模块间尽快的路由和交换通信流量。该模块通常采用具有路由选择、QoS和安全特性的第三层交换机来完成高吞吐量功能。

接入层子模块,分布层子模块和核心层子模块构成了企业复合网络模型中多层交换网络的主体,以下,我们研究的就是它们的设计及合理规划的问题。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技术:

VLAN: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数据交换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只有VLAN协议的第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

STP生成树协议:定义在 IEEE 802.1D 中,是一种桥到桥的链路管理协议,是为克服冗余网络中透明桥接问题而创建的。它提供发现网络物理环路的服务。该协议规定了网桥创建无回环逻辑拓朴结构的算法。生成树协议操作对终端站透明,也就是说,终端站并不知道它们自己是否连接在某单个局域网或多交换局域网中。当两个网桥相互连接在相同的由两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中时,生成树协议支持两网桥之间相互交换信息,这样只需要其中一个网桥处理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的信息。

HSRP:路由器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如果路由器发生致命性的故障,将导致本地网络的瘫痪。因此,对路由器采用热备份是提高网络健壮性的必然选择。在一个路由器完全不能工作的情况下,它的全部功能便被系统中的另一个备份路由器完全接管,直至出现问题的路由器恢复正常,这就是热备用路由选择协议(HSRP)要解决的问题。

热备用路由选择协议(HSRP)的目的在于使主机看上去只使用了一个路由器,并且即使在它当前所使用的首跳路由器失败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路由的连通性。此协议中所涉及到的多路由器都映射为一个虚拟的路由器。本协议保证同时有且只有一个路由器在代表虚拟路由器进行包的发送。而终端则是把数据包发向该虚拟路由器。这个转发包的路由器被成为活路由器。如果这个活路由器在某个时候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工作的话,则那个备份的路由器将被选择来代替原来的活路由器。

研究模型说明及实现功能:

网络拓扑图:

SW1,SW2为CISCO 6500系列多层交换机;

SW3-SW6为CISCO 3550系列交换机;

网络说明:SW1,SW2为核心层设备,SW3-6为分布层,向下连接接入层设备,为实现企业网络安全性,SW3-6每台交换机下有两个VLAN,连接不同部门。每个VLAN配置IP地址作为其网关,每个分布层交换机中两个VLAN通过STP控制使用不同核心层交换机交换,从而实现负载均衡,每台分布层交换机均有两条链路连接上层交换机,从而实现冗余,核心层交换机通过HSRP,从而实现默认网关冗余。

实现的功能:1.负载均衡2.VLAN间互相访问3.分层冗余

具体配置:

1.交换机基本配置:(略)

2.配置SW1VTP:

SW1(config)#vtp domain cisco

SW1(config)#vtp mode server

SW1(config)#vtp pruning

SW1(config)#vtp password ***

作用:VTP协议能够在整个交换网络中分发和同步VLAN的相关信息。VTP修剪能够确定干道连接何时正在扩散不必要的流量。

trunk配置:

SW1(config)#int gigabitethernet 0/1(0/2、0/3、0/4、0/5)

SW1(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encap isl

SW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作用:在核心交换机中为每个与其连接的交换机配置trunk,用来传输数据包。

VLAN以及VLAN间路由:

SW1(config)#vlan 1(2-8)

SW1(config-vlan)#name vlan1(vlan2-8)

SW1(config)#ip routing

SW1(config)#router rip

SW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SW1(config-router)#exit

SW1(config)#int vlan 1

SW1(config-if)#ip add 10.10.1.1 255.255.255.0

SW1(config-if)#no shutdown

SW1(config)#int vlan 2

SW1(config-if)#ip add 10.20.1.1 255.255.255.0

SW1(config-if)#no shutdown

VLAN3-8同上

作用:使VLAN间能够相互通信

HSRP配置:(VLAN1-8)

SW1(config)#int vlan 1

SW1(config-if)#standby 1 ip 10.10.1.254

SW1(config-if)#standby 1 priority 150

SW1(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SW1(config-if)#end

SW1(config)#int vlan 2

SW1(config-if)#standby 2 ip 10.20.1.254

SW1(config-if)#standby 2 preempt

SW1(config-if)#end

3-8同上,ip地址逐级增加

作用:实现默认网关冗余以及三层交换的负载均衡

PVST配置: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priority 8192

3-8同上

作用:通过更改端口优先级,使SPT在每个VLAN阻断不同接口,使每个VLAN数据通过不同交换机转发,达到二层链路负载均衡的目的,而且通过SPT特性,也实现了二层链路冗余的目的。

3.SW2与SW1配置不同部分:

HSRP配置:

SW2(config)#int vlan 1

SW2(config-if)#standby 1 ip 10.10.1.254

SW2(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SW2(config-if)#end

SW2(config)#int vlan 2

SW2(config-if)#standby 2 ip 10.20.1.254

SW2(config-if)#standby 2 priority 150

SW2(config-if)#standby 2 preempt

SW2(config-if)#end

VLAN3-8同上,ip地址逐级增加

(2)PVST(1―8)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8192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priority 4096

3-8同1、2

4.SW3-6配置:

(1)VTP配置(同SW1)

(2)VLAN配置:

SW3(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5 0/48

SW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3(config-if)#end

(3)trunk配置:同SW1

(4)PVST配置:同SW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衡量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多层交换网络的规划在网络各方面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希望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能给国人带来更方便快捷的网际体验。■

参考文献

1、CiscoCCNP Self-Study:Building Multilayer Switching networks,Cisco,MAY 2004,book 1-3

2、Cisco,Building Multilayer Switching networks version 2.0,Cisco, FEB 2002,book 1-3

3、倪鹏云,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月第二版,45-159

篇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即使是相同的工作,其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远比几十年前严格。而多数人并没有机会再进入相关院校进行在职培训,很多企业也由于各种原因不方便对职工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培训,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满足工作岗位对能力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空闲时间对自己进行“充电”。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模式一般都是需要人们亲自去图书馆找到需要的书籍,在馆内查阅或者办理借阅手续,这一服务方式有很多弊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图书馆的资料是否齐全、人们是否方便亲自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时间限制问题以及在借阅过程中书籍损坏或遗失的赔偿问题等。因此,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变革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而且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将馆内资料上传至互联网,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查阅文献,同时也解决了借阅时限的问题,而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也不存在图书的损坏和遗失现象。因此,利用网络进行图书馆咨询服务是变革的一大趋势。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服务方式的变化

1.1 信息载体和涉及范围的变化。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诞生之前,文献资料多以纸张为载体进行传播,但是单纯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量的巨大需求。在网络环境下,纸张被光盘和各种音像制品所替代。与传统纸质图书相比,网络环境下信息载体更加便携,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一张光盘通常可以储存相当于几十本纸质书籍的内容。我们常说,造纸术让文化的传承摆脱了原来的竹简,而现代各种便携的信息载体的发明,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和进步。首先,这满足了人们对大信息量的需求;其次,光盘等设备的出现和普及也将大大减少纸张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程度,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1.2 咨询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图书馆咨询服务过程中,通常是用户与图书馆馆员以图书馆的服务台或者电话为交流平台进行咨询,在此背景下,计算机通常是作为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单纯地进行图书相关信息的检索。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将成为咨询服务中的主角,用户可以用电子邮件等工具来向馆员进行相关的咨询,而且信息数字化可以帮助用户利用关键字直接搜寻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避免像以往看书时需要逐页翻找的情况发生,这就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节约了时间。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咨询工作就必须完善在线咨询方式,为用户尽可能地提供方便。

1.3 馆员工作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也会让馆员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图书馆咨询服务中,通常是馆员坐在服务台前等待用户前来咨询,向用户介绍图书检索的相关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馆员的主要工作方式将会变被动为主动,根据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主动向用户推荐对其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快速高效地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文献信息。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内容

2.1 口头咨询。前文中已经提到,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应用,是图书馆新型咨询服务的主力军,但是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书籍的地位,依然会有很多用户会进入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此时,馆员就要口头回答用户的各类问题,并利用事先整理好的馆内的文献目录来向用户介绍其所需书籍的具置信息,方便其查找借阅。

2.2 信息检索咨询。要进行信息检索,就要先创建信息检索工具,将馆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按照相关研究资料、专题目录等进行分类。当用户有特殊需求时,按照手动检索或者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及时向用户提供“二次情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2.3 人才培养。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工作将不再拘泥于在馆内向用户提供服务信息,还要走出图书馆,利用讲座、论坛以及各类培训的方式,来向外界的群众提供更加具体的服务。利用图书馆进行人才培养,也是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有些地方的图书馆会开展一小时课堂等活动,将图书馆对公众的开放进行到更加深入的层次。

2.4 网络信息导航服务。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具有分散、无序、更迭频繁等特点,开展网络信息导航服务,使之条理化、有序化可引导用户在网上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减少网上查找的盲目性。咨询馆员在充分熟悉网络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以此向咨询用户介绍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帮助用户了解、掌握检索网上信息资源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针对一般用户的需求,对各类Web网站进行搜索,建立网站分类索引,张贴在本馆主页或建立导航库,为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提供必要的查询途径和链路。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

3.1 数字信息咨询服务系统的完善。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咨询服务系统在我国并不十分完善,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搭建更完善的图书馆咨询服务平台。

3.2 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在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的咨询服务要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要改变传统方式下馆员在服务台前等待用户前来咨询的模式,应主动向用户提供和推送有价值的信息。图书馆的立馆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为用户服务,因此在新的环境下对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3.3 咨询服务的远程化。前文中已经提到,网络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少的用户真正走入图书馆,网络将会成为他们查阅馆藏资料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对用户的咨询服务也将由传统的面对面的口头传授转为向用户提供远程的咨询服务。

3.4 多图书馆之间的全天候合作和数据共享。由于图书馆的馆区有限,其馆藏资源量也肯定会受到限制。在传统的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中,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用户在图书馆里无法查到所需要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各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对各自所缺少的资源进行互补,保证能尽量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篇4

“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安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也对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强的需求。”普华永道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合伙人冼嘉乐说,未来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非常大,单靠一家公司的能力远远不够。普华永道提供的资料称,近几个月来,寻求网络安全方面支持和建议需求的客户接踵而来,如希望提供安全漏洞的预防、检测和修复服务。

普华永道在《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中指出,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商业风险,有效应对这一风险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报告显示,仅在2014年上半年,中国就有多起影响广泛的信息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某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找回密码功能存在系统漏洞,导致信息泄露;黑客通过公共场所免费WiFi诱导用户连接而获取手机中银行卡、支付账户等信息从而盗取资金;一家大型在线旅行商户由于系统设计缺陷而导致客户信息有被泄露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普华永道全球网络提供涵盖了全维护、安全威胁和弱点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对和法务调查等一系列的服务。在中国,普华永道已拥有一个120多人的信息安全专家团队,提供战略建议、弱点和威胁评估、商业连续性与弹性、渗透测试和法务调查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普华永道在长期服务中国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大的客户群,并且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希望在此基础上与国内很好的安全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安全服务解决方案。

据悉,谷安天下的优势之一是为客户提供信息安全与IT风险培训,其云安全、反欺诈等方面的服务已经获得国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冼嘉乐认为,对本土安全市场的了解是谷安天下的一大优势。

记者了解到,普华永道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关系,借助谷安天下对国内网络安全环境的了解和专业能力,及其与相关监管部门、利益相关方的良好关系,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篇5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信息服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79-0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互联网络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信息环境促使图书馆界迈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阶段。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如何开展情报信息服务进行探讨。

二、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生的变化

1、情报信息资源方面的变化

电子文献将对图书馆的整体活动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将被现代信息资源建设所取代。人们不在重视信息载体的差别,而是注重信息的效用。为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不能值局限于向用户提供文献,而应提供包括本馆文献在内的所有网络上的可得信息。因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象不在是传统的文献观念,而是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各种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信息资源。

2、利益环境的改变

正在发生的信息环境的变革,将改变现有图书馆的利用环境,“馆外远距离利用”作为崭新的利用方式进入图书馆,而图书馆和读者的关系将发生新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使图书馆实现了“作为场所的机能”向着“作为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的机能的转换,使图书馆利用环境虚拟化。

3、服务方式的变化

信息环境的变化,缩小了图书馆服务所存在的各种制约,使其可以采用比现在更多的、更灵活的、更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新的信息环境对读者的信息利用习惯和方式也会产生影响。要适应新的利用环境下的读者的要求,图书馆就需要调整现有的服务结构,开展新的服务方式,坚强对读者的参考咨询服务,承担各种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工作,开展网上信息导航服务等工作。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利弊

1、直接与Internet连接,既可节省时间,又能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一般图书馆都存在空间有限、人员不足等问题。连接Internet,只需一台微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占地小、作用大,且连接的费用也不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Internet的连接,能检索当月出版的文献,外文期刊可检索到最近一期的内容,比我们订购的原版期刊要早3――4个月。在网上,获得信息非常方便,在不熟悉网络地址时,通过一些网络的检索引擎(Engine)为你提供服务,有按分类的,如Yahoo,进入页面后,按分类进入Health,再键入关键词,就会检索出网页。如果已知道网页地址,可直接进入检索,如美国国立图书馆(http:/.m/m.njh.gov)进入MEDLINE系统,它是当今医学文献最权威的文献数据库,直接键入关键词、词组或短语,只要数分钟,就会检索出所需内容。Internet大大加快了检索的速度,缩短了科研人员查找所需资料的时间。作为一个虚拟图书馆拥有庞大资源的Internet,可被认为是任何与之联网的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图书馆的外延与扩展。

2、医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这是影响信息服务工作效果最主要的因素

Internet的迅速发展,促进各类图书馆加快对文献信息网络的建设,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学科结构都有新的要求,既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又要具备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本领。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外语基础,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检索技术。否则高科技的设备,低素质的官员,是不能完成信息服务工作的。像我馆通过馆内人员培训,馆外送出进修,双管齐下,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的方法,不失为值得同仁借鉴。

三、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1、根据学院特点建立特色馆藏

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专业性、研究性、情报性较强这就决定了需要我们针对本院专业特点,建立特色馆藏。在藏书建设中,以期刊为主,以书为辅,尽量保持期刊的连续性,按本院所设专业设施的需要采购书、期刊,使图书馆藏书结构日趋合理与完善,达到系统化、科学化的水平,为情报信息服务提供必要的原始文献的保证。

2、利用Internet建立虚拟的情报信息中心

每个图书馆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书、期刊价格上涨幅度大,使得图书馆的书、刊购买量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收藏量。另一方面书刊又大量出版,不断增加,更新馆藏和经费相对紧缺的矛盾,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弥补不足的馆藏资源,才能解决这一矛盾。Internet应用而生,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全新的信息,图书馆可以从这些全新的信息中适当的下载一些相关重要内容收藏,以备用户将来查询,即将Internet作为藏书资源来利用。这对于图书馆来说,既减少了不经常使用刊物的费用,又使图书馆的信息来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总之,Internet对于收藏文献和读者群较专一的图书馆来说,是补充馆藏资源的最好办法。

3、开展超前主动信息服务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信息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及其管理服务的学术机构。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图书馆如何更好的发挥信息作用,做好超前信息服务是摆在图书馆员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超前信息服务,就是信息人员要始终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及时地占有能反映各个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动态的信息资料,并不失时机地把这些信息主动提供给读者,使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加快信息传递,促进信息转化,使科研早出成果,使教学更生动,效果更佳。要彻底改变以往封闭、被动式的服务状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湘雯,21世纪图书馆情报职业的再定位,图书馆学研究,2001(2):4-6

篇6

一、开展资料服务的关键因素

1.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必需是合格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就必需是合格的教师,现在的大学生习惯用电脑和无线电话,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为他们提供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希望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随时随地随用随到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决定他们的利用时间和决定他们的使用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主动地把对学生有用的信息通过各种方法传播出去,帮助学生不但利用本馆资源,也可以得到其它学校资料,满足学生的资料需求。

2.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共同培养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共同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也才能通过网络更快更便捷的提供资料给读者使用。一方面,我们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具备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并传递信息产品给读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读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加强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提高读者的获取信息素质的水平。

3.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是展现个性,倡导创造力的一个崭新契机,使人们有可能在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基础上重新恢复符合人性的、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个性化服务。读者满意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就是根据读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对读者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读者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能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提高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使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达到极限。

4.图书馆提供远程服务

现代技术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受理电子邮件咨询,或利用虚拟聊天软件“面谈”。这些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读者的精力和时间,通过远程资料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服务传递模式的不足。甚至现在有一些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彼此提供远程资料服务,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24小时的资料服务来满足读者随时随要随到的资料需求。

二、图书馆资料服务的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高度共享,读者的分布也更广泛、层次更高、需求变化更快;同时,读者获取信息也不再局限于本校、本单位、本地区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任何地方读者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料与服务。所以说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会朝着服务范围远程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目标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服务范围远程化

尼古拉・尼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预测时指出:“一网打尽全世界”,并指出“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实际运作上,推动变革的都将是互联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现代化信息存取和传输设备已开始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迅速扩大,不仅是本地区,而且全世界任何愿意使用图书馆的读者。由于互联网的容量大、速度高,并且能存储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使得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读者对图书馆的存取方式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全地区、全国、全球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具有更广范围的远程化。

2.服务方式多样化

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运用不同的服务手段,根据不同时空运用不同媒体。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是以数据库信息技术为利用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交互服务。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资料服务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借借还还、现场阅读等,而是多种方式的交叉进行,图书馆传统的一对一、人对人的传递方式将被一对几、机对人、几对机的多种服务方式所取代。

3.服务内容综合化

现代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馆员仅具备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知识几乎不能满足读者需要;网络条件下读者资料需求的多层次化,综合性、复杂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一定素质的、各个学科的专门人才为读者提供资料服务。利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纷繁的、各门类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集、存储、组织和控制,帮助读者进行需求分析,指导读者在海量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中快捷、准确、全面获取所需信息;帮助读者从数不胜数的网络信息中查找出能够满足其学科需求的有效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数据或信息参考数据,真正满足读者综合化、专题化的资料需求。

4.服务手段网络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基于数字化的收藏,电脑化的操作,网络化的传递,运用数据推送服务、智能技术、Web数据库技术及网页动态生成技术等完成。图书馆资料服务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变到网络化信息服务,出现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电子数据交换等形式的多种服务手段,读者咨询除了现在通常用的面对面、信函、电话等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远程查询,在网上进行交互式问答,通过EMAI进行服务。图书馆资料服务手段的网络化,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的资料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资源获得满足。

5.服务目标个性化

篇7

1.1提高了馆藏利用率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已从传统的封闭手工借阅发展为藏借阅管查一体化的开架借阅。开架借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与图书的“零距离”接触,实现了读者与馆藏的结合,使广大师生可以直接进入书库,浏览图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到书架上自由挑选喜爱的文献资料,甚至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书籍也能通过开架借阅及时进入师生读者的视野,大大减少了闭架借书时的盲目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了读者的到馆率和图书的借阅率。

1.2检索手段及方式的快速化

网络环境下自动化检索系统、网络的开通,以及信息检索手段、检索途径的多样性,使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浏览网上信息。这就使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完成文献信息检索。例如在我校读者需要借阅图书资料,只要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到我校图书馆的主页,点击“书目检索”栏,就可以查阅图书的馆藏借阅情况,用题名、责任者、索取号等多种途径来检索自己需要的图书信息,这种快捷、准确的检索手段受到读者的欢迎。此外,图书馆除了纸质文献外,还出现了电子文献、网络信息等多样化的文献资料,读者的借阅方式多样化,既可到图书馆咨询、借阅,也可对自己所借图书进行网上续借,对电子图书、期刊及各种数据库进行网上阅读,而图书馆同时还为读者开展了图书预约、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满足师生的多样需求。

1.3读者咨询的新变化

由于设备的不断更新、服务手段的多样化,读者咨询的问题也呈现多样化。如:如何注册登录“我的图书馆”,如何使用手机登录移动图书馆,“一卡通”借书证丢失怎么办,检索到的图书馆藏地点在院系如何借到等等。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图书馆实行计算机及条码技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图书数据的漏录和错录、书名和条形码显示的不符,造成读者借阅信息与所借图书不符;条形码模糊、破损、无效,使读者花费时间找到的图书无法借阅;扫描仪不灵敏,影响条形码的读准性;图书借还高峰期读卡器对校园“一卡通”提取读者信息速度慢,增加读者等待时间;有时甚至出现死机,使借阅信息出现差错;以及报警和监控系统存在漏洞,检测仪的性能不稳定,有时会无故自鸣,有时夹带图书也不鸣叫,等等。以上这些问题虽然是偶尔出现的,但也给流通工作带来混乱,给读者带来不便。

2.2校园“一卡通”使用混乱

网络环境下,许多高校为广大师生开通了校园“一卡通”。这种“一卡通”具有餐卡、借书证、门禁卡等一卡多用功能,便于管理和使用,但有些学生没有很好地保管,有的造成“一卡通”磁性消失,使读卡器无法读出信息,影响借阅;有的卡学号、姓名、照片模糊不清或用其他图片粘贴,被他人使用;有些学生互用“一卡通”借书,造成图书超期被罚款,甚至图书丢失需要赔偿;有的学生“一卡通”丢失没有及时挂失,被他人冒用,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图书乱架破损及丢失现象

开架借阅使读者的到馆率提高了,可图书错架、乱架却成为开架借阅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同时图书的破损、丢失也相应地增加。图书馆的每册书都是按图书分类和排架规则按序排列的,有的读者特别是新生读者不了解图书的分类和排架方法、借阅流程等,进入书库浏览图书后,没按要求正确使用代书板,对不需要的图书未放回原位,随意乱放,造成图书无序乱架。有的读者发现自己喜爱的图书因受借阅权限等原因无法借阅时实施藏书策略,影响其他读者对图书的查找和利用。有的读者素质不高或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书籍上随意勾画、涂改,出现开“天窗”、缺章少页,破坏图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甚至有的采取不良手段私自占有图书,如撕毁图书磁条而将图书带出图书馆,或利用扫描仪“不认书只认条形码”的缺陷进行偷梁换柱,等等。

2.4流通部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高校图书馆中,流通部负责新书入库、图书借还、上架、整架、巡架、读者咨询等工作,工作重心就是直接为读者提供服务。但长期以来,流通部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失调的现象。如有的工作人员是因各种原因从学校其他部门调入的;有的是解决引进人才或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家属而安排的;有的是不在编制的临时工。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文献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图书馆学的信息情报知识,并且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术单一;再加上工作量大,业务繁琐,部分工作人员产生职业倦怠,对读者缺乏热情,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如在给读者办理借还书手续时,只顾扫描图书条形码而不看显示屏,容易造成图书漏借、错借或未还的假象,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2.5参考咨询工作滞后

网络环境下,面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读者咨询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他们需要快速、准确的服务,而传统的咨询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参考咨询工作明显滞后:没有建立明确的参考馆员制度、缺乏参考馆员评价与激励的管理方法,许多馆的流通部没有设立参考馆员和咨询台,仅仅停留在“有问必答”的被动服务上。面对读者咨询、检索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无法作答,有的回答也是浅显性的问答,甚至一推了之。

3高校图书馆做好流通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对流通管理软硬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借还书自动化系统是流通部门为读者提供的主要服务手段。要选择质量好的产品,不断改善和更新流通部门的硬件设备,对监测仪、读卡器、扫描仪等设施,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测试,保证其灵敏性和准确度。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维护和更新,确保网络的畅通以及图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避免在借还过程中出现断网、数据库连接不上甚至死机等故障。此外,流通部工作人员还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图书流通管理操作流程,使计算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保障流通工作有序进行。

3.2加强书库管理

书库管理是做好开架借阅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一,合理组织馆藏、完善藏书分布标志,充分利用馆藏空间,合理调整藏书体系和布局,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在书库入口设置准确、详明的标记,书架两端设置醒目的标志牌,标记牌上要注明分类号和类别,达到对藏书的完整提示。第二,设置新书架和热门图书专架,使图书变分散为集中,大大方便读者查阅。第三,流通管理人员要将归还的图书及时上架,并经常巡架、整架,发现错架的图书及时改正。要加强巡库次数,对于读者的疑问随时解答,以减少读者寻找书籍的盲目性,指导读者正确使用代书板,制止、纠正个别读者的不良行为,防止图书乱架、损毁、丢失行为的发生。第四,做好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破损率高的图书往往是流通率高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完整;对于模糊不清的书标和条形码要及时更换;对读者借阅率低的图书,要做好下架剔旧工作。

3.3加强读者教育

要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能否支持和配合图书馆共创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在新生入校后,可以通过发放《读者指南》、举办知识讲座、新生到图书馆现场参观等各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培训的内容为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馆藏的分布、图书借阅流程、图书的分类及排架知识、文献检索方法,使新生掌握基本的借阅知识、掌握利用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基本方法。而通过对大一新生有意识地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能引导他们养成终身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充实自己的好习惯。要对读者进行爱护图书、做文明读者的教育。针对图书乱架、损坏、丢失等现象,要宣传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读者进行思想教育。如在书库入口处张贴《借阅须知》《代书板的使用方法》,在书库四周的墙壁及书架的醒目位置张贴借阅标语,以及举办“爱护图书、做文明读者”的宣传活动,使读者认识到违规给书库管理及其他读者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3.4提高流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流通服务窗口是现代化技术和传统借阅的交接点,是读者服务的关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既是文献信息传递的多面手,又是信息咨询专家。对此,要打破传统的“一采二参三流通”人员配置思想,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高学历、高职称的馆员充实到流通部门,改善和更新流通管理人员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通过岗前培训、学术研讨、外派进修等各种途径,提高流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一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感,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特点和义务,克服流通工作重复、繁杂的思想,对工作认真负责,特别在借还图书流程中要耐心、细心,保证图书不错借、漏借、漏还;二是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流通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悉馆藏文献内容;三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与网络技术知识,能够及时处理日常工作中计算机突发的小故障;四是具有语言沟通能力,与读者做好交流与沟通,准确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

3.5加强参考咨询工作

在图书流通环节,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到馆读者很容易地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馆藏资源,并且能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为此应在服务大厅设立参考咨询服务台,设置检索机和带触摸屏的馆藏引导机,利用LED大屏幕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及最新动态。在书库配置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馆员为专职馆藏图书咨询导读员,根据读者的文献需求、阅读特点和兴趣,指导读者准确快速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图书资料。

3.6健全完善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图书馆实行计算机自动化借阅后,读者的校园“一卡通”上没有具体的借还记录,读者不知自己借了哪些书以及还书日期,容易出现图书超期而被罚款的现象,对此,首先,流通工作人员在读者借阅图书时应及时提醒读者记录自己的还书日期和所借图书,引导读者利用网上图书馆查询自己的借阅记录及时进行网上续借。第二,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图书预约、续借及催还功能,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箱等途径及时将预约或催还通知告知读者。第三,针对读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满足师生的需求,如对参加建模竞赛等各项比赛的学生以及进行专项课题的教师采用增加借阅册数的方法;对大四到校外实习的学生采用延长图书借阅时间的方法,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4结语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服务;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时下3G流行,手机上网已是平常事,网络时代使全社会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在网络环境影响下,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从广度到深度上都有了无限的扩展,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一)读者对象的社会化、信息化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以往服务对象集中于教师和广大学生,服务对象和资源利用相对单一,网络时代是全民时代、全社会时代,这为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尤其是作为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更应有理由为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服务,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科学发展教育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提供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不断的向地方社会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具备社会化、信息化的特点,

(二)读者阅读方式多元化、个性化

随着网络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流程将被逐渐打破,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序、利用以及其服务方式都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读者的借阅、咨询、续借、查新、文献的催还、馆际互借等服务除了进馆办理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内任意一台计算机终端或手机进行。高校图书馆专业参考咨询馆员队伍的设立以及图书馆Web2.0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个性化参考咨询、个性化信息预约、个性化特色数据库等等,将更是彰显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特色与模式。

(三)服务形式的无限化、开放化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利用受时间和空间严格的限制,文献资料的利用不够充分,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发挥。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读者通过网络可以开展远程登录、目录查询、数据远程检索、图书续借与预约、馆际互借、专题讨论、信息检索或者网上咨询、图文信息、电子论坛、远程电视会议等服务项目,可以获取更多的电子文献资料,得到更多的信息咨询服务,弥补了纸质文献的不足。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应对措施

树立开放的创新办馆观念,重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在传统观念中,书本位的观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藏文献册数是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准,以自我封闭式办馆理念作为行动基调,左右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行为与手脚。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馆藏结构,馆藏既包括现实馆藏也包括虚拟馆藏,拓宽了信息采集渠道,信息价值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得到重视。高校图书馆之间应该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使之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智能含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一切资源服务读者。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成为广大师生深化专业发展水平的坚强后盾,增强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文化素养的精神家园。

(一)重视文献信息的广度深度开发,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网络化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可获得的文献信息与日俱增,文献信息类型也是多样复杂,如何在文献、信息的海洋里寻找实用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这将取决于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将反映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采集、加工、储存、组织利用的管理服务水平。从读者角度讲,高校图书馆服务就是要对读者进行信息价值意识的培养,树立“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等信息价值观念。要让采集进馆的文献信息有序,就是要让采集进馆的文献信息尽可能实现多途径检索与多途径获取,除了努力建设购进国家级数据库外,对那些购进馆的紧俏文献资料(如四、六级英语、公务员考试、考研考博文献资料等)应构建自建数据库,供读者多途径检索多途径使用。在采集文献资料的途径上应以预定为主,其它途径为辅的政策,还有就是建视听资料室,以及视听资料建设应在图书馆建设范围内。

(二)重视馆员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过程已逐步向远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方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图书馆馆员来说是一个更高的挑战,对馆员的业务、知识结构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一支适应网络环境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馆员是当代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图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应具备现代化的服务技能和管理方法,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只熟悉图书借还,而应该是二、三次文献信息的组织者、开发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才能为读者的提供较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彰显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

环境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美观典雅的图书馆建筑物,整洁安静的阅览环境,丰富的馆藏及浓郁的文化氛围都在对广大读者综合素质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它是高校图书馆达到隐性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网络时代,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读者将自主直接地面对各种信息资源,图书馆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广大学生读者的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营造有利于读者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使广大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谐的人文环境,还能增强改善读者与读者、读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使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冯英华,刘磊.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报,2012(3):50-60.

[2]杨元美.浅议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图书情报论坛,2005(2):40-41.

[3]杨晓兵.国内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10(1):99-110.

篇9

今年11月,最新的一版《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将与读者见面,比1980年出版的20卷又多出9卷,字数也由原来的1600万扩展2500万。大约有5,000多条全新的词条被收入进来。全套辞典的定价为4,850美金。

新版《格罗夫》由一个大约6,0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国际性的写作组完成,这些学者分散在98个国家里。一个英国的编辑工作。这一数据几乎是1980年的一倍。

当然,人们还可以从网上订阅这套《格罗夫》,全年的价格是650美金。这样,读者就可以选择以月为单位在网上订阅,或是10天连续地24小时从网上下载了。

尽管,这一版新的《格罗夫》将触角伸向爵士、流行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形式,但其实主要内容还是以古典音乐的阐释为自身定位。而且,透过古典CD的销售情况,大家可以预测到一些什么,比如说,一般的读者肯定希望知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在几百年来都值得关注,于是,鲜为人知的伟大作曲家如约斯堪、奥布莱西特也只好被搁置一旁了。

1890年最初《格罗夫》的出现,只是少数作者写作了4卷著作。一位英国工程师兼圣经学者乔治・格罗夫爵士将之最后整理完成。乔治爵士作为一位坚持不懈的研究者,当时在编撰这套辞典曾受到的最大的困扰,竟是抗拒和忍受整日呆在大不列颠图书馆"博物馆跳蚤"的折磨。

如今,知治爵士可以会对新版《格罗夫》中的某些部分感到满意。比如说一些音乐家的戏剧性的私人生活被学者们很优雅地描绘出来,比如Malcolma Gilles对巴托克的词条,这肯定会给读者一点小震惊。

1980年以来,《格罗夫》旗下已经陆续出版了很多单行本词典,比如有关爵士乐的、歌剧的和器乐的。毫无疑问,这些内容为新版增加了很多色彩。

篇10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总量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对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逐渐形成了整个社会对信息的高度依赖,这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文献借阅,而希望它能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因此,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藏书馆,同时也是一个多功能的信息中心,它采用多种方式面向社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在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与信息服务相关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变化

(一)图书馆服务重心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观念,是以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实体为馆藏建设的重心,即通过对书本文献的采购来实现对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目的。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式文献载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数字化信息、网络信息的引入给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增加了许多新内容,网络电子文献与文本文献实体并存于图书馆,且网络信息将会越来越多地占据图书馆文本实体文献资源,这就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馆员的信息服务过程不再只是文献的借还,更多地将是组织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信息服务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只注重对文献的收藏和借阅,其服务方式也是通过读者利用图书馆检索工具来完成对其的文献服务过程,以致对读者的信息需求研究不够。网络环境下读者不再受时空限制,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检索工具,把静态阅读变为动态阅读,使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加速了高校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使文献借阅服务由传统的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信息服务的范围也由图书馆内延伸到远程服务,即网上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将摆脱传统的实物藏书体系,而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依托,实现信息资源的互借互访,让读者在更大的范围内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三)馆员服务角色的转变

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向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转型,馆员的服务角色也变得更加知识化、技术化。高校图书馆要真正成为高校信息中心,馆员就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上的各种数据库流和数据库源,具有网上信息资源检索、开发和加工能力。馆员的信息服务工作将是知识化、技术化水平的综合体现。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上服务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仅站点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也日趋完善,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服务结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一些条件好的重点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的图书馆,在跟踪、采用先进技术,开展网上现代信息服务方面,已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水平接近或相当,有的还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但我国高校图书馆网上服务的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

(一)资源建设方面

1.自动化建设水平不高

要开展信息服务,图书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环境。然而由于在资金投入方面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不佳,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程度不高,网络系统的带宽、速度等也不够理想,这些都对查询、检索信息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信息资源自身缺陷

(1)网络信息分散、混杂。数量庞大的网络资源由于其自身有很大的随意性,网络信息杂乱无序,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这给图书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带来了很大难度。

(2)特色资源少。主要体现在高校图书馆自主建设的电子资源匮乏。尽管每个学校都有多种数据库,但大多是采用引进成型的数据库或是共建项目,只有较少一部分是自建的。除了学位论文数据库、各种目录数据库、学科导航库等外,只有几所高校馆提供其它特色自建数据库服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

(3)数据库建设共享性不强。许多高校拥有丰富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但只能在校园网内或在图书馆内才能检索,并不对外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馆藏数据库的共享与发展。

(二)信息服务方面

1.服务类型单一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类型都是网页服务,项目也很少,只有书目检索、数据库资源、网上阅览等内容,服务的对象范围也有限。只有公共图书馆才能面对社会开放,而专业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只面对自己特定的服务对象。其实,高校图书馆大力开展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新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极大地拓展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业务范围,提高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

2.网络信息更新周期长

图书馆主页的更新周期都较长,新书书目或最新读者情况更新都比较慢,即使在更新最及时的清华图书馆主页上,也存在不少无效链接和废旧信息。这就使图书馆网络服务失去了意义。其实,“更新”的意义不仅仅是添加新的信息内容,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清理垃圾、删除或修改无效链接,去除作废和过时的无用信息,另外还要回复用户的提问,等等。有时,“更新”甚至是对整个网站的内容和外观进行彻底的翻新。因此图书馆要想方便读者,同时赢得读者,就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信息服务内容。

3.咨询服务水平不高

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展的并不理想,存在服务功能不全、手段不先进等问题。数字化信息咨询服务在各个学校开展得也不均衡,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实时咨询和信息推送服务。这显然不能够满足网络发展和资源激增情况下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及时性的需求。

4.用户教育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数字资源。怎样使用户正确地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资源,培养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工作都处于比较被动的情况,缺乏和用户的沟通,只注重购买各类电子资源,而对于培训用户利用这些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宣传缺乏足够的意识。除了继续开展包括导读、授课、讲座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利用数字环境带来的便利,开展用户教育的新方式,比如开发各种课件、开设网络课堂等。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途径

国外专家指出,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基础设施占5%,信息资源占20%,而馆员占75%。一个新的设施可以给人一时的新鲜感,但要使之常新,就需要有一种永久的吸引力,那就是高质量的管理与服务。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以现代技术为依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使读者和用户更方便地利用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的文献珍品和世界各学科的尖端科学成果,要充分体现这些价值连城的馆藏资源,发挥其效益,图书馆必须开发建设本馆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实现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完整的书目和文献数据,以及学位文库、科技成果库等,丰富馆藏资源的主页内容,把这些馆藏资源充分加以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购入国内外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目前机版光盘数据库已无法适应网络化的需要,网络版、镜像数据库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将成为重要的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从馆外获取文献和信息,通过因特网建立与全世界图书馆联网的资源共享局面,实现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国际化。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分析、整理、经过深加工,把大量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提供给读者。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是信息服务的基础,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包括本校用户对本馆馆藏资源和馆外网络的利用,以及对用户本馆馆藏资源的利用,这充分体现了信息资源的社会性、共享性及互利性。

(二)建设有本校特色的各种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需求,努力挖掘网络上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本馆的特色数据库,为用户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创造条件。如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依托馆藏的地方特色文献,同时对网上地方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一批有影响的地方文化数据库,为地方科技、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

(三)深入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专门的定题跟踪检索服务。这是一种关注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模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取相应的服务内容。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信息定题服务、信息跟踪服务、信息调研服务,发挥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将网络资源纳入自身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检索结果与从网络下载的文献信息用E-mail及时发送给网络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今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这种服务能使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密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对图书馆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成为信息体系的一部分,因而高校图书馆比以往更需要加强馆际合作,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立了一个面向网络环境的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合作、编目和参考咨询等功能,基本构成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高校图书馆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加CALIS的建设,按照统一的标准,根据自身的收藏和服务特点,建立有特色的馆藏信息数据库。这样不仅有利于馆际之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互利互惠,更有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向高层次、高深度、高技术含量、全方位合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佳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价值的困境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11-13.

[2]吴志宏.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5,(2):77-79.

[3]伍昭嫦.新时期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