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3-21 03:2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1-3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 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点
第1周9.3-9.7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9.10-9.14生活的动物
第3周9.17-9.21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4周9.24-9.28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5周10.1-10.7国庆长假
第6周10.8-10.12动物的运动
第7周10.15-10.19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8周10.22-10.26社会行为
第9周10.29-11.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11.5-11.9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第11周11.12-11.1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2周11.19-11.23细菌
第13周11.26-11.30真菌
第14周12.3-12.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12.10-12.14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12.17-12.2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7周12.24-12.28从种到界
第18周12.31-1.4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篇2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1动物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3)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①疏松土壤,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④处理有机废物。
沙蚕是鱼、虾、蟹的饵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5、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镒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
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与人类的关系: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有益:食用(牡蛎、扇贝、鲍,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工艺品(螺壳、珍珠壳)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如钉螺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
6、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 ②甲壳类(虾、蟹) 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④蛛形类(蜘蛛、蝎子)
(4)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①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 (适行)
呼吸器官:气管、气体通道:气门。3个单眼1个复眼、口器:摄食
外骨骼的作用:1、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5)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
⑤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7、鱼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淡水鱼类(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鱅鱼。
8、两栖动物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3)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9、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代表动物:乌龟、鳖、蛇、鳄、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0、鸟(地球上大约有9000多种)
(1)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家鸽适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⑥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3)家鸽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①体内受精,卵生,主要是体外发育。
②卵细胞:包括胚盘(含细胞核)、卵黄,卵黄膜三部分。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和卵壳都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给胚胎提供水分和养料。
(4)代表动物:鸵鸟、企鹅、鸡、鸭、鹅、家鸽等
(5)与人类关系:
猫头鹰捕食鼠类;大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农林害虫;鸡鸭鹅食用;丹顶鹤、孔雀等观赏。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3)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4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包绕关节)、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其中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6)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即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7)人体主要的关节: 上肢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指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趾关节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9)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10)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二、运动强度应适当;
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11)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1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13)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14)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5)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6)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7)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吃梅分泌唾液。
②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大山雀偷饮牛奶、黑猩猩取食香蕉、蚯蚓走迷宫、谈梅止渴、望梅止渴。
(3)社会行为:
①含义: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②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等。
③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通过各种动作、声音、气味随时交流信息。
④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
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⑤意义: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②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循环。
③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从而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常用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3、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活动去了解)。
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4、动物与仿生:
①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技术。
②动物与仿生:A、长颈廘与宇航员的“抗荷服”; B、萤火虫与冷光;
C、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D、乌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4细菌和真菌
一、观察菌落:
1、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荷兰人)。
细菌存在的证实者:巴斯德(法国科学家),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①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②细菌与真菌菌落的比较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琼脂的作用:不能作为细菌和真菌的营养,为其生活提供场所;
牛肉汁(或蛋白胨等)的作用:为细菌提供营养物质。
(2)高温灭菌、冷却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器具放入高温条件下灭菌。
(3)接种 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入培养基中。
(4)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和营养、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细菌
1、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鞭毛、荚膜和DNA集中地区域构成。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异养——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素,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①腐生:依靠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从中吸收有机物来生活。
②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2)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3、细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类关系
(1)细菌对于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如:醋酸杆菌(制醋)、乳酸细菌(制泡菜、酸奶、青贮饲料)、棒状杆菌(制味精)、甲烷细菌(制沼气)、根瘤菌(固氮)等。
(3)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病原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软腐病细菌。
(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共生形成根瘤。
三、真菌
1、真菌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真菌的名称
①主要特点: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以孢子生殖;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异养。
②霉菌和蘑菇由多细胞的菌丝构成。青霉长有孢子的直立菌丝呈扫帚状,曲霉长有孢子的直立菌丝呈放射状。
③主要真菌的名称:酵母菌(单细胞)、青霉、曲霉、蘑菇(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灵芝等)。
2、真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类关系
①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
②有些可使农作物患病,食品、纺织品霉变,使人患病。
③藻类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5病毒
1、病毒形态结构:比细菌小得多,形态多种多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2、病毒生命活动: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一但离开寄主细胞,就不会再有任何生命活动了。
它在宿主细胞中通过复制、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结构来繁殖后代。
篇3
我们人类一直在竭力不懈地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希望人与人之间不会像动物那样自相为食,彼此相残,渴望人类的公平,社会的和谐。今天,人类的文明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重大改善,然而呼唤公平的声浪并没有平息。教育,就业,待遇等民生方面的不公平在一些地方异常突出,有的甚至向两级发展。隐蔽性,生活性是今天的不公平表现的主要特点。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不公平的现象不会再是那么的赤条条,暴力性,它的主要体现逐渐转移到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差距上,生活方式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的产生并不完全来源于社会本身,而是越来越决定于个人的自身活动。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倡导“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在生存的过程中逐渐就会产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文明社会里和每一个人的自身奋斗关系密切。因此面对社会的不公平,不必一味的怨天尤人,无需满腹牢骚,当我们无法改变社会本身还存在的不公平时,就只能回头来改变我们自己。因为道德永远站在强者的一边而垂怜弱者。强者从来都是社会的主宰,人不能自强就会陷入被欺凌的危机,弱者希望和强者平等,但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就只能是一厢情愿。强者绝不会甘愿与弱者在权力,成就上平分秋色。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自然法则。不能强食弱肉就会弱肉弱食。没有强者来维持生活的秩序,弱肉弱食将比强食弱肉更加可怖。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的命运听凭于强者的安排,强者敢以怒目向更强者,而弱者也只有怒目向更弱者,而我们的文明也只能改变强者的所“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是文明对于强者所能作出的一点给与弱者公平的要求。这也正是弱者梦寐的愿望。
在强者和弱者并存的世界上,强者与弱者的不平等的关系只有方式的改变,而不变的是强者主宰弱者的规律。在漫长的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强者对弱者有绝对的主宰权力,他们掌握着弱者的命运,而弱者的劳动果实被占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能惟命是从。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的民主制度得到空前的发展,但也还是未能实现强者与弱者的真正平等。即使是在现代物质文明极度发展的美国社会,弱者还是被歧视,被冷遇,被无数高大的门庭拒之门外,他们永远生活在强者的阴影下。而强者也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分散给那些那些深陷在贫困境地的弱者,出让自己的家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而家却是非得需要自己来创造,世界上没有出租的家,家也永远是不可能靠别人的施舍而得到。强者所能给与弱者的最多不过是高贵的怜悯,这已是文明的赐予了。因此行善只能是强者的权利,强者可以慷慨解囊,而受之者感激涕零。
当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就意味着要面临生存的挑战。在我们自懂事以来就应该学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毅力,战胜自身的脆弱,克服弊病,而成为一个精神的强者。因为只有强者的脚下才有出路,在强者的面前才会海阔天高,任其驰骋翱翔。我们要改变生活就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自强而后强人,自助而后助人。吃自己饭的人心里才踏实,干自己愿干的事劳动才快乐。强者是生活的主人,弱者是生活的奴仆。如果奴仆能够开始主宰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就成为了人生的强者,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因此强弱也不是一层不变的,由弱变强需要你战胜的是自己的软弱。
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希望有一个于自己而言公平的世界,因为有公平才会有和平与安宁。然而公平永远都不过是一种保持弱者与强者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总是暂时的,即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可能绝对的平衡。公平从来都不过是强者的一种慷慨,一种奉献,一种宽容,一种谦让。弱者与强者的公平也只不过是强者的一种大度的风范,是强者做的一件好事而已。这样强者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弱者得到了物质的需求。我们人类只有不断地缩小弱者与强者的差距,真正的公平才会不断地接近我们。
篇4
关键词:动物摄影;平面公益广告;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207-02
动物摄影作为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视觉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和最直接有效的信息载体之一,是传达公益语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用动物摄影的图像传播功能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并且和公益内容结合的设计形式,成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交流方式。设计师以动物图像来表现公益主题,传递正面信息,并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进行情感互动的桥梁。
一、数字化图像增强公益广告情感交流
摄影作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传播快速,便利。如梁智所说的“图像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新鲜活泼的大众视觉文化甚至将古典的文本文化挤压到边缘,大有成为主流文化媒体的趋势。”[1]在这个以逐渐趋于视觉文化的时代,数字化图像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动物摄影是摄影中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状态,平面公益广告中运用动物摄影的次数频繁,无论是直接运用还是通过电脑后期加工的方式,动物图像以它特有的方式与公益广告紧密相关。动物图像直观、真实,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平面公益广告中的动物图像以这种视觉冲击力来激发受众的情感,传递的公益氛围时时刻刻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增加受众的情感交流。当代的设计师可以给无声的平面公益广告增添“声音”,以及真实的“触摸感”,与传统的图形相比,图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平面公益广告中使受众先建立起真实的感性认识,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动物摄影通过直观的表达,以情动人,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达到预期效果。
二、视觉言语加强公益信息理解
视觉语言是一种表达思维观念的语言。亚里士多德曾说“一切源于眼睛”,图像是人类最直接简单的认知手段,人类与生俱来就具备理解和思考图像的能力。动物摄影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通常能够使人立刻领会动物图像的意义,这种语言相比较文字及其他传统的媒介方式更容易传播。以动物视觉语言为主导的平面公益广告,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捕捉公益信息,追求快速沟通。其次,动物摄影这种视觉语言具备符号,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情感特征,特别是现在公益广告越来越趋向于以物拟人,动物图像具备逾越语言、文字等现实地域文化区隔的沟通功能。尽管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视觉语言多种多样,动物摄影的视觉语言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更加明确,受众也更容易在公益广告中找到认同价值与归属感。视觉语言由静止的转化为运动的,审美情感基于一种思想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郁感彩。“情感在观念的渗透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所以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受众的共鸣,才能使他们自愿地、发自内心地接受公益广告所传递的观念。” [2]平面公益广告最终是唤起人的情感,动物图像之所以能再次成为情感交流的公共介质,具有抽象文字和绘画图形无法比拟的视觉张力。当我们综合了公益广告的信息后,得到的感受就不再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视觉信息,而是知觉信息。
三、知觉定势加深个体受众记忆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类从动物发展至今,知觉能力已经有了最高的水平。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知觉水平又各不相同,“所谓知觉定势就是指知觉主体对刺激对象作特殊反应和特殊组织的准备。”[3]受众在观看平面公益广告时,所呈现对画面主体内容的反映和思考,就是受众最直接的知觉感受,以动物摄影为载体的平面公益广告,受众的外部感觉首先建立在动物图像上,凭自己的感官、感觉来感受在动物身上看到的东西,从而形成内部知觉,并且能够引起受众精神上的愉悦。“知觉定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早先的经验和象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一些重要的个人因素。”[4]对动物以往的情感经验会影响受众对平面公益广告的理解,受众用经验去组织知觉对象的公益信息,设计师创作平面公益广告时,需要不断诱发受众的知觉感受,使客体对象信息与主题情感相互作用、融为一体,便于增加受众情感记忆,使知觉定势变得更加丰富,深刻起来。与此同时,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使受众对记忆有延续,对情感有延续,公益意义才能无限的传承下去。
四、唤起受众情感诉求
“在人类物质文明达到满足的状态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超过了物质文化需求。”[5]当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公益广告的泛滥,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注意力逐渐麻木,平面公益广告假如没有创意,就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想要唤起受众对平面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就需要在公益广告中注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贝里尼认为唤醒分为“渐进性”唤醒,紧张的情绪获得适度递增;“亢奋性”唤醒,指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在平面公益广告中唤醒受众的情感诉求,一如唤醒理论的两个阶段。动物摄影在视觉上首先唤起受众的部分共同情感,再将公益内容结合起来,以过去的经验(诸如饥饿、环保等),唤起或影响受众的精神层面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无处不在,部分动物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更容易使人产生情感,在平面公益广告中正是运用这一点的关系,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运用是比较好的。
五、结语
摄影不算是一种新颖的表现手法,动物摄影也多是真实的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或者是再现动物的肖像。和平面公益广告的结合,使动物摄影图片变得更加的有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增加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视觉语言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视觉感受转向知觉感受,加深受众对公益主题的记忆,延伸情感记忆,利于公益内容的传播,能够唤起人们唤起缺失的情感。未来,设计师在创作平面公益广告时,要更多的考虑人的情感,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梁智.图像意义与文化权利[J].北京:装饰,2006(12).
[2]汤劲.公益广告对人的社会化有何影响[J].南京:传媒观察,2011(2).
[3]童庆炳.论审美知觉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1).
篇5
一、变化的内容
(一)修订了课程12项具体内容,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1.更换行为动词
有三条具体内容更换了行为动词:(1)“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中的“说明”换成了“说出”;P10:由“理解水平”降为“了解水平”(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中的“解释”换成了“举例说出”;P13:由“理解水平”降为“了解水平”(3)“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中的“拟定”换成了“拟订”;P19。
2.增加语词
有四条内容(引号中的语词及标点符号为增加的内容)在原句中增加了一些语词(及标点符号):(1)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P11(2)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P18(3)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24(4)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24
3.删减语词
涉及三条内容(加删除线的文字为删减的语词):(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P10(2)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P11(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P11
4.变更内容
有两条具体内容变化较大:(1)“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变成了“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P25(2)“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改成了“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P26
(二)增加、删减和改进了19个活动建议
1.增加了三个活动建议
(1)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P15(2)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P17(3)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P18
2.删减了一个活动建议
标准(2011年版)删掉了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了解鸡的产卵、孵化过程。”在老课标P25: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改进了15个活动建议:
二、变化的特点
1.难易适中,有的增加有的降低,例如:“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中的“解释”换成了“举例说出”(由“理解水平”降为“了解水平”),增加了一些活动建议,如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2.语言规范简洁,结构合理,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内容更趋全面合理;3.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可行性,例如: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等。
三、启示和建议
1.生物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6
一、马克思哲学对旧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既看到了旧唯物主义对主体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人是机器”把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抹杀了,又看到了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一面,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从而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唯物主义形态,真正解决了主客二分的思辨形而上学的性质,实现了哲学史上由认识论向实践论和历史观的
视角转换,最突出表现在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条: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批评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感性、直观出发,把人当作自然人”、机器人”,只是从感性对象出发,而忽略了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把人当成抽象人;而唯心主义则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把人作为理性的动物,绝对精神。马克思认为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旧哲学所关注的是脱离了现实的人的抽象的自然存在,而哲学应当关注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关注现实世界,主张哲学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因此马克思认为新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解释他的新世界观,既肯定了物质世界的优先性,又肯定了在物质世界中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生体性是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只有人才能作为主体,物是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这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的本质属性之一。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有主体性,不是来自某种理性,也不是来自神灵、天赋,而是来自社会实践,来自人们之间社会交往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作为主体,是人区别于物的本质属性所在,即人的本质所在。
二、感性活动和感性世界的自然基础
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人来源于自然,人受制于自然。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人是自然的附属物,对自然的一切现象都充满敬畏,那时人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主体,人还没有完全从自然界中把自己提升出来。但只从人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制造出第一把工具的时候,人对自然的真正主体性地位才确立起来。我们说正是借助于实践的中介力量,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沉淀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人类的更高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人们凭借信息,依靠科技,早已实现了上天入地”、嫦娥奔月”的梦想,这是人作为主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首先必须正视和承认这一点。但是人类这种实践的主体性的无限膨胀,才最终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紧张。在笔者看来,这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也没有什么规律指弓I,完全靠人们已有的知识和条件去探索,而人们已有的知识和条件又是有限的,这样就限制了人们思维和活动,今天的人们并不能完全了解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一代的人也不能完全把握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将要发生的事,因为时间所具有的一维性和不可逆转性也决定了人们在探索实践活动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同时,从客体来说,自然界的资源只有为人类服务中才会显示出价值,没有进入主体视野的东西是不存在价值的。
有人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否认人的主体性,提倡‘非人类中心主义”。笔者不敢苟同。不错人类中心主义”确实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但人的主体性一旦确立与时间一样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转性,任何企图否认和取消人的主体性的想法都是可笑的,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的确我们不能片面夸大人的能动性,但我们也不主张取消人的主体性,把人降到物的水平,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还不是为了人更好的活着吗?这算不算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不能片面夸大一方而否认另一方。我们相信科技,但不迷信科技,科技只不过是主体改造自然、社会的一个工具,手段而已。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通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靠科技,处理好人一实践一自然的关系,摆正三者的位置,而不是简单地取消人的主体性,人要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不是普通的一分子,而是能够运用自然规律去为我服务的一类。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一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三、人在感性活动和感性世界中的互动机制
人与社会的关系比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复杂,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比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为困难。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离不开人,离开人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离开人的实践,离开现实世界去理解人,把人作为是感性的,机械的,无能动性的生物存在,马克思主张‘实践”、‘感性活动”、现实世界的人”。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颠覆就在于他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主张哲学向现实生活复归,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入手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在现实社会中是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系统来构建起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这种互动机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地向前发展。
1. 生产劳动与人类社会
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而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劳动首先使人把手解放出来,使人适应于直立行走。在劳动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产生语言。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促使了猿脑的进化,最终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人。人形成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生产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社会,并构成人的其它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劳动是人和动物的第一个根本区别,‘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可见人即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主体,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主体在不断地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和自身,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的产物。劳动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解决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同时劳动方式的提高,又为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即使今天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早已摆脱了手工劳动的时代,但无论哪一种分工和行业,归根到底都是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也不断改造人类自身,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更高的精神文明。它让我们懂得了选择,也懂得了放弃,人类物质文明越高,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强。一个社会光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不能称其为文明社会的,而文明恰恰是劳动的成果,因此我们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但应看到,今天劳动方式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信息劳动、服务劳动等都是劳动。这些劳动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了,而是包含高附加值的劳动,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知识,谁占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呼唤更多的复合型劳动人才。
2. 社会交往与人类社会
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属人的社会,因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上。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正是通过社会交往才建立了一幅社会关系的图画,人们为这种关系而忙碌,社会因这种关系而精彩。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父往关系,他是其它一切关系的基础。交往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它关系,交往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在远古时代,人们徒步行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困难,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个文件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与当时报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到了工业社会,人们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电报、电话,借助于这些工具,人们实现了上天入地”‘曰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梦想,人们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了,世界越变越小,社会越来越进步。可见,社会交往的程度越高,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其次,交往活动对于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保持和促进作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落后地区接受先进的知识、技术、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今天的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整个世界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小。最后,交往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改造作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目标,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化交往程度的高低。
3.语言符号系统与人类社会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符号的形成,也开始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形成,在从猿到人的形成过程中,在共同的劳动和生活的基础上,人们之间的沟通的需要日益增强,但是简单音节、肢体语言表达的交流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伴随着人的发音器官、理解器官的日趋成熟,于是多音节、多频率的语言逐渐产生。语言符号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动物没有自己真正的语言,不能像人那样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以文字记载的方式传承下来,它们只是一种对外界的剌激性反应,而且具有单一性和重复性,受外界影响很大,而人的语言符号却不同,它将物抽象化、符号化,将对象与对象的反映区别开来,并能将外在自然界、社会和纳入人视野中的对象符号化,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最后以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才能完成。主体在从事认识客体的实践活动中,首先必须将客体符号化,形成关于客体的一般概念,然后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达到对客体的认识,而这种对客体的一般概念,则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客体的内在规定,人们将这种规定普遍化、常识化,形成文化,达到对客体的认识。最后,语言符号系统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传递。当主体对客体形成一般概念后是以文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把人类的这种实践通过语言符号一代代的传递下去,形成人们对该事物的某种认识,当人们一听到该事物的符号代码时,人们的脑子中马上会有该事物的一般概念,这样人们就不必对任何事物亲自去实践了。
篇7
《南飞燕》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深秋的一天傍晚,“我”在河滩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雁,便为他包扎好伤口,不顾亲人们的劝阻,饲养在家中。但没过两天,大眼却因失去自由,眷恋同伴而活活饿死了。那只受伤的伴侣也因为失去同伴无法过孤寂的生活,在痛苦悲哀的情况下含恨而终。同时也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悔恨……
因为作者的一次无心之过,导致两只大雁丧失了生命,也带给了作者无法弥补的伤痛。而酿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作者不了解动物。动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它们遇到欣喜的事会开心,遭受挫折时会无助,也会因寂寞而伤感……这些,正是去多人所忽略的,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隔阂。
其实,只要彼此深入地了解与认识,人与动物的相处也并非难事。动物有着十分丰富的感情世界,它们一直用真诚、淳朴的心去关怀、对待任何生命。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感情却需要依赖,一旦失去感情的寄托,就会变得脆弱不堪。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近距离的贴近动物的内心,用等同的真诚去换取真诚,这样才能平衡感情的天平,才能融洽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篇8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01)02—0037—06
一
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1版序言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正如这本著作的书名所指出的,作者是就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论证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它们未来的变化。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历史,揭示了原始公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解体的过程,分析了婚姻和家庭关系形式的演变,剖析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产生的根源以及国家的性质,并且指出它们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必然性。所有这些内容,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不过,在有相当一部分的著作和文章中,甚至在一些辞典的辞条中,都笼统地根据恩格斯的这一段话,将关于社会生产的理论,概括为“两种生产”的理论,严格地说来这是不够确切的。实际上,从恩格斯的这段话的意思,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这里所说的两种生产,是指“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社会的物质生产,其中既有生活资料的生产,也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和其他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则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种要素互相作用而构成的,即由主观因素(人)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的体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要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不断取得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同时,又要通过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实现延续和更替。应当说,这才是创始人谈到“两种生产”时的本意。
但是,从社会生产的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不仅存在着物质生产即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还有相对应的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它们“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
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谈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本质区别时,并非限于以上所说的所谓“两种生产”,而是包括精神生产在内的“三种生产”。就是在这份手稿中,他还非常具体地写道:“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尽管青年马克思在这部早期的著作中仍然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仍然沿用了旧唯物主义的一些术语;但是,关于人类生产的总的概述,基本上还是正确的,是同他后来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时,就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精神生产”(或“精神的生产”、“关于意识的生产”)的概念,而且详细地论证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他们写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的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这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这就是说,精神生产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生存。为此人们首先需要吃、穿、住和其它必需品,因此,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即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便成为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非常明确地写道:“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不断地研究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并且将“三种生产”的观点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理论结合和统一起来。他认为,“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应当包括两种“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这三种生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例如,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谈到“生产生产着消费时”,指出“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便举了艺术生产为例。他说:“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就是说,就生产的主客体两方面而言,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它们都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这是普遍的规律。但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究竟是不能等同的,作为“一种特殊方式”的生产,精神生产还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精神生产必须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并最终为后者所制约和决定;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物质生产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精神生产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可两者之间又并不是始终保持着平衡发展的关系,两种生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专门研究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还说:“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达。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这就告诉我们,要理解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区别及各自的规律性,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们的“特殊性”。
二
首先,精神生产的动因和目的是与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阶段,便产生了两种需要:一种是对衣、食、住、行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另一种则是对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人类才由最初只是单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劳动,逐渐转换和发展到注重“满足奢侈、装饰、华丽、炫耀等等需要”,并且愈来愈强化和深化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的生产,最终使精神生产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形态独立和分化出来。这种独立和分化,一方面是为了更充分地满足人的愈来愈强烈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两种生产各自具有特殊性的要求。只是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两种生产的“分离”和“独立”超常地走向了“隔离”与“对立”。我们既要反对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人为地挖掘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颠倒它们的关系,分出什么高低;又不能混淆两者的目的和性质,完全漠视和忽视各自的特殊规律性。
其次,正因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便具有显著的相区别的特点。精神生产主要的不是通过体力的消耗和付出来完成,而是一种精细的复杂的脑力和智力劳动,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改变着自然界,同时又改造自己。他那高度发达和完善的手,已经全然不同于原生的肉体的四肢,而是可以如恩格斯所说的“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这“魔力”既非“神力”也非“体力”,而是高级组织的物质即大脑所带来的“功力”。没有这样的“魔力”,便无法进行哪怕是最简单的精神生产(其中包括文化艺术生产)。人既是这种产品独一无二的制作者,又是它们唯一的消费者。与此相联系,这种生产通常带有个体的自主劳动的特点。它不可能在同一个产品上进行大规模的同时的集体劳动,如同在车间那样流水作业式或装配式将产品完成。任何一种成功的精神产品,哪怕是规格极为庞大的集体作品,它灌注和体现的最终仍然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创作者的情感、意愿、思想和追求,它总是反映着独特的个性。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精神产品是既没有批量的再生产也没有复制的再生产的。
再次,在流通的过程中,精神产品的认识、教育、审美等等价值固然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在市场上实现,即将作品出卖而换取一定报酬;但也可以通过赠送、传播、收藏等等非商品买卖而实现其中的价值。而且,在相当多的场合,精神产品价值和价格并非一致。因此,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不能简单地以市场价格来衡量其固有的价值,也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律推向市场,全部商品化。马克思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诗人密尔顿为例,说他“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不是“为了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的”。
最后,从消费过程来看,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也不尽一样。精神产品的消费,大多数属于非生产消费领域,即满足个人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发生的消费活动。对精神享受的渴望是人与一般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精神需要将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并且会促使精神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然而,精神生产消费的对象,通常只是作为阅读、观看和欣赏的对象,不象物质资料的消费那样在生产过程中被转化为新的产品而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存在,也不象非生产过程中衣食住用等等生活消费的被有形消耗或无形损耗。这些精神成果,只要没有意外的天灾人祸以及特殊的情况,一般都不会因无数的消费者、接受者的欣赏和时间的推移而造成实质性的实体消耗和消失。相反地,一切优秀的经典精神产品,由于它的不再生性和单一性,它的价值和意义还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增加。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时,也明确地指出了社会生产中还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生产。他说:“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在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方式也都可以这样说。这种与消费统一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因此,这种消费的生产——虽然它是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统一——是与原来意义上的生产根本不同的。生产同消费合一和消费同生产合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是两个东西。”马克思在论述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辩证关系时,精辟地阐明了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活生产的特点,即所谓“人物化”与“物人化”的区别。前者是指通过人作为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物质资料;而后者是指通过消费生活资料,再生产出劳动力和生育新的一代,即人类自身的繁殖。而这两种消费,均与精神产品的消费有所不同。
人类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同时进行前两种生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产资料,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育,这是人口生产得以实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人类的这个第一历史活动中,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结成了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在产品的交换和分配中发生相应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它是人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而在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又形成了另一种关系,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由于这两种生产的同时产生,生产关系与血缘关系交织在一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需要的丰富和提升,逐渐地又出现了第三种生产,即精神生产,其中包括意识形态的生产。于是人们间又形成了包括宗教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种种其他关系。这些不同的关系,分别由不同的纽带维系着,如利益、情感、信仰、权力等等。然而,在人类的所有关系中,生产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终规定和决定着一切其他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也最终规定和决定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
三
人口生产具有与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不同的特点:一是它必须是通过男女两性间的结合才能繁育新的一代,实现人类生命的不断延续的再生产,这种生产是以男女双方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的形式来进行的。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写道:“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由较低级的形式进到较高级的形式。反之,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它把家庭经过一个长久时期所发生的进步记录下来,并且只有当家庭已经根本变化了的时候,它才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样,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哲学的体系,一般都是如此)。”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根据,由婚姻结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和纽带。这种以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口生产与动物的自然繁殖相区别的根本特点。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如两性差别和性本能等等生理、生物因素;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受整个社会关系尤其是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最终决定着婚姻的性质、作用和发展。恩格斯曾以大量的史料,考察了人类婚姻的演变过程,证实了历史上的不同婚姻制度,是与不同的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婚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婚姻制度产生强烈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组合成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人口再生产是家庭的固有职能,也是它独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组合形式的社会职能。然而,家庭对社会的功用和效能又不是单一的,除了生育功能它还有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职能,以及与人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派生职能,如教育、保护、感情交往、休息、娱乐、政治、宗教等等活动。家庭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家庭制度、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生产经济广泛存在,家庭的经济职能特别突出,在组织生产和消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家庭作为组织生产的单位的功能逐渐削弱和消失,而作为执行消费职能的单位,尤其是文化精神生活消费的经济单位的职能,却不断增强和扩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其职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社会制度、生育观念、道德伦理、法律、宗教以及其它各种文化因素,都会引起家庭职能的改变。
人口再生产还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明显的惯性特点。与其它生产不同,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是由母女两代人之间的间隔时间来决定的,最短必需要十五六年。这是因为妇女的生育年龄一般都从十五六岁开始,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周期性还有延长的趋势。而所谓人口再生产的惯性,是指在一个不断增长或减少的人口群中,妇女生育率已下降或上升到更替水平甚至更低或更高,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人口仍保持原有的增长或降低的趋势。把握了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和惯性的特点,才能认识和运用人类自身生产的规律性,使三大生产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尽管人口的再生产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而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过快,不能与社会再生产的要求相适应,也会延缓和阻碍社会发展。版权所有
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不仅数量上的多寡对社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而且人口素质(人口质量)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人口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和特征,人口质量反映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身体素质主要指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发育状况与维持水平,如平均身高和体重、患病率、死亡率、智力低下人口比例、平均预期寿命等等。这是人口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然而,人口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优劣,决定着人口素质发展的主要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与人们接受的教育训练程度有关,它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等,如文盲、半文盲率、受到各种教育程度的比例等。而思想素质主要指人口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等,这些方面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最终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过来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作用。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社会的消亡,人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存在,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样也日益成为科学和艺术发展,特别是文明社交方式发展的障碍。”只有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劳动生产力才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充分满足全社会的各方面的需要,人的素质才会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训练和发展,“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将会看到人口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以及精神生产之间的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和同步发展。人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丰富充裕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神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时间,其中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以及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总之,人类未来社会“真正的财富”,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预言的“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这样,综合马克思关于人类的“三种生产”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总体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种生产”的双向互通关系是同等同质、不分层次的。在人类历史的幼年阶段,当“三种生产”均处于相当低水平的发展时,它们相互之间几乎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生产的发达,精神生产的分离,“三种生产”从相对的独立走向三足鼎立直到三者的矛盾对立。只有当人类进入到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社会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社会产品极大的丰富,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逐渐消失,“三种生产”也就协调一致、同步运作和发展了。
正象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样,与人口生产相对应的理应存在着“人口文化”。也就是说,从“三大生产”中应当创造和产生出三大类文化而不仅仅是两种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关系,如同“三种生产”一样,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离不开三种生产,人类社会也需要三种文化:既需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还需要人口文化。人类社会存在着相互联系、交叉、渗透的文化,即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人口文化与物质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基础。按照的观点,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也应当是文化的主体。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由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的人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人口生产如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一样,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不是单单由自然的、本能的、生理的属性所决定,而是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文化紧密联系的。
篇9
害虫:
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2、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
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对于蚂蚁是害虫的看法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对于蚂蚁是益虫的看法占20%,有人觉得食用蚂蚁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的治疗可以提供帮助。蝴蝶和蛾幼虫可能危害作物,但是成年后却会为植物传播花粉。有些害虫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或是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蝴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商业价值,我国从8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蝴蝶产业,云南、上海、广州等地已形成了采集、加工、销售体系。
篇10
关键词:艺术;生活;艺术家;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86-01
一、艺术源于生活
首先,艺术的本质在于服务生活,从艺术的起源中即可窥见一斑。艺术起源有诸多说法,劳动说是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艺术的起源是由多元化的方面所影响的。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揭示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有的学者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补充:人类是由幼年类人猿进化而成(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也就是说成年人相当于幼年类人猿,人并没有具备类人猿专门化生存的能力。于是人类开始制造工具适应环境,为艺术的起源创造了前提。这时造物的目的是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结构、阶层的分化,艺术逐渐产生了分离,出现了为上层人士服务的宫廷艺术。士的崛起,文人艺术应运而生。艺术便有了宫廷艺术、民间艺术、文人艺术之分。民间艺术却始终保持艺术的本质功能。
智力革命之后,人类逐渐意识到自我和时空。同时萌生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有限性的畏惧。远古人在同化于主体与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积极的解决方式——创作鬼神观念满足自己的愿望。人类在相信神秘力量的同时创造了诸多模仿宇宙空间秩序的鬼神的艺术形象以及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活动。于是,艺术在劳动中产生,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其次,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艺术同样源于生活。艺术家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生活经历与环境会不可避免的烙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写照和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儿童时的生活经历是潜意识的来源之一。超现实主义就是受弗洛伊德学会所影响而产生的艺术流派。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进行创作,无论多么抽象的艺术形象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与之相应的原型。即使是中国传统的鬼神形象也不例外。譬如龙的艺术形象是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身体的某部分组合而成。
谈及艺术家不得不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关于人的本性,中西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譬如,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杨子雄的善恶混杂说、告子性无善恶说以及英国洛克的“白板说”等。儒家有语云“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告子上》载:“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然而,关于人性却不能仅仅限于人之初。对于“本性”的不同解释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学者将本性定义为“人出生时就具备的,通过遗传而具有的”。然有的将本性界定为大众所具有的共性。后者是笔者所赞同的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对此做的定义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总和。休谟在《人性论》中系统的论述了人性,包含知觉、情感、道德等。而这些构成人性的成分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莫大的影响。艺术家的情感融合在艺术作品中使艺术品具有生命性、情感性等特征。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抒情性与表性。表情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优势在于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最充分地倾泄内心的情感。不论是艺术家的情感抑或道德都属于艺术家本身,而艺术家又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他的一切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艺术作品不可避免的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艺术超越生活
艺术作品完成之后会有鉴赏者对其进行再创造。艺术欣赏和艺术鉴赏有着本质区别。艺术欣赏的结果是审美愉悦,而艺术鉴赏除了审美愉悦之外还能够达到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再丰富。故而“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者常常运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阅历、生活经验等进行鉴赏。从这一方面来说,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再丰富同样源于现实生活。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反过来能够美化生活、丰富生活。
艺术的功能当中首要的是实用功能。艺术在发展之后逐渐产生了分层,出现了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宗教艺术。除民间艺术是以实用为主的艺术之外,其他三层艺术都是以精神需求为主。显示出艺术的两种功能:实用和审美。实用功能是艺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体现。审美功能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美化的结果。
生活是艺术产生、发展的源泉。艺术不仅服务生活更能美化生活。人类通过艺术把握世界改善生活,艺术作品反之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美化心灵,从而推动生活水平的提升。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规律,探寻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