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教师范文

时间:2023-03-22 17:2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欲望教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欲望教师

篇1

关键词: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44-01

我国的网络教育自20世纪末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已初具规模。据报道,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学正准备和网络方案提供商合作,推出新网校。可见,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网络教育将保持迅猛的态势。

1.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不配套。大多数学校在安排计算机课时,都是把理论和上机一分为二。理论课有理论课教师教授,上机课有实习教师教授。这常常造成一方面知识衔接不好,重复性教学;另一方面学时较紧,学生不能很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1.2 教学设备重复性配置资金浪费严重。大多数学校为保证正常的教学,在机房建设是给每台机器配相同的设备,安装相同的系统,这样不仅重复资源,而且耗资大,造成浪费。

1.3 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充分激发思维,积极性差,效率低。

2.网络教育相对传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2.1 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称为可以超出校园向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2 计算机人机交互的操作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巨大的。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因为在运用网络进行计算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实现积极主动的参与。

2.3 计算机的超媒体性、大容量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实践表明,人在接受信息时只用视觉能记忆25%,而同时兼用听觉和视觉感受器官能记忆65%,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参加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制作互式多媒体教学课程的课件,全程语音讲解,看听结合,并且伴随动态的板书设计,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以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同时,它独有的“多媒体实验室”,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全模拟中学课堂的实验效果,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动手做原先需要具备多种条件的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途径,为网上网下的教育手段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有利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使之能模拟出真实、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运用已学的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篇2

关键词:网络化 美术教育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在社会大形势的影响和熏陶下,我国美术教育的网络化应运而生,美术教育的网络化能够带给人们什么?随之带来的问题又有哪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使网络化美术教育为我们服务?这些就是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网络化美术教育发展背景及特点

1.1网络化美术教育的概念

要给网络美术教学下定义,先要了解网络教学以及美术教学的概念。网络教学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获取知识与教学的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至于美术教学的定义,我国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1.2网络化美术教育发展背景

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网络化产品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网络化也给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现代的教育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的发展潮流接轨。

1.3网络化美术教育的主动性特点

和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网络化美术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个班级内所有同学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上课,彼此之间会互相参考互相学习,这样就失去了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时间下去学生都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模式来被动的学习,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n-。但是开展网络化美术教育则不同,网络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做什么,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并从中去寻找自己的乐趣,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上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2 网络化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

2.1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知识比较专心,也能增加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可以大量加入图片、视频、动画、表格等相关内容,也可以使用特效来渲染课件,使课堂活动更加直观、方便、多样、形象并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可以使用因特网更多地了解美术、欣赏美术、感悟美术,从而深入地创作美术。在课余生活中,可以利用QQ群、BBS、微信、博客等交流工具私下交流沟通,这也增加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增加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得知识共享。

2.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全面,它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大量需要的资源,一方面方便教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观念。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形式,比如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人机交互等形式来总结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在获取资源的问题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人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使获得的资源全面而深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地整合信息,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搜索、筛选、整合和总结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3 网络化美术教育带来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3.1弊端

3.1.1重视技术,忽视美术教育的创作

现代的美术教育要求能够更多的从技术方面来提高品位,但是美术是一种艺术品,不能简单的只从技能层面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已经忽略了美术是需要灵感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创作的。教师会一直在课堂上放映PPT、影视作品等,学生的课堂生活也会一直沉浸在视频放映上面,缺少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因为计算机能够带来更多的方便,可以快速地形成一幅作品,但是作品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会缺乏一定的深度。所以,计算机网络不可能代替全部的创作手段。

3.1.2基础薄弱,发展不完善

由于以往教育对于美术的重视不够,导致美术教育的基础薄弱。中小学是学生思维开发最重要的时期,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启蒙教师,引领学生通向美术学习的大门。由于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而在较偏远的地方,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美术教育的设施不全面,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3.2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的负面影响,教师、学生和教育部门应该怎么去做呢?

作为教师,应该要提高师资力量,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去引领学生认识美术。计算机只是美术创作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美术的灵魂和精髓,想要创作出美好的作品,需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25-02

2015年年初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互联网+”概念,根据中国教育报记者随机对全国各地8个省市多所高等院校的调查显示,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部分高校,已经在进行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课堂文化和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教师的工作是第一线的,实践性很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为直接,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学校课程设置和学习的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方法需要改变,如老师在课堂上要花大量的语言和精力,可能都无法完整地把3D打印的原理和方法讲透彻,但如果通过互联网,大量的视频和精美的图片,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理解。将互联网引入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变得更畅通,知识面更广。

一、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

互联网上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们的距离,老师不再是保姆型的管理,与学生的沟通更为畅通。近两年的新生基本上都是95后,思想活跃,接触的新事物更多,获得的新资源更丰富,但是管理他们也存在着很多困难。传统的保姆型的教学,已经不能为学生所认可。学生更多的需要新鲜事物和较为宽松的自由空间。通过互联网教育,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和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从学生那里接收到一些新的知识。

(二)调整课堂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和指引者

互联网有优于固定课堂的优势,它拥有强大的渠道平台,比如最近推广的慕课,微课堂,雨课堂等,学生好奇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去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的欲望。老师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学生对于老师也存在着好奇的心理和崇拜心理,能够站在同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三)互联网的开放性及无时不在的沟通,让教师的沟通方式更加多样

互联网无时不在的及时沟通性也是吸引学生大量使用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微博,微信,QQ等方式,让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加及时,畅通。面对面的谈心可能会存在一些顾虑,但网上的沟通可以借助表情、生动形象的图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的作用被弱化

互联网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也会弱化老师的作用。学生可能会凡事都找百度,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遇事就找度娘,弱化了教室的固定性。学生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答案,就会出现逃课的现象,对于校园的管理产生一些漏洞。

(二)互联网时代影响学生的判断力,需正确引导。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负能量的言论充斥着整个网络,有待学生筛选、判断,这时老师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不能简单地否定互联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筛选网络信息、知识,理性对待互联网。

(三)盲从性强、削弱学生的责任意识。

互联网庞大的信息量,其中不乏一些诱惑性的信息让学生盲目转发或跟风评论,混淆学生的分辨能力,扩散一些不良信息,这更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作文明的互联网用户。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

(一)正确发挥互联网的互动沟通性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变革教育和提升教学方法的技术手段。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互联网的变革作用,在大量未经筛选的互联网信息涌现之时,我们要积极防止网络虚假信息、网络违法、沉迷网络等不良现象给高校教育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及监管单位也需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净化互联网环境。高校教师应在互联网时代变被动为主动,让互联网的各类信息更好地为教学所用。

(二)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网络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互联网的信息,不能简单的一搜了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渠道平台优势,学会自我甄别筛选,互联网的资源了利用到教育领域,只要正确对待两面性,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篇4

在信息化时代,世界上几乎是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信息化构成,人们工作与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同时,在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当中,新颖设计和尖端技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把前沿和时尚的技术相结合,这在教育领域体现的也是非常显著。网络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片、影像相融合组成三维、四维的多媒体形式来展开,这样使得媒体形式不再单一化,而是倡导多媒体的多元化和新颖化,这就为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读屏时代、自媒体时代、电子教科书时代等信息社会的不断建立,网络多媒体的应用空间在不断扩大。显示器在我们大家传统的观念看来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体积,它存放在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而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电子制造过程当中就把显示器制作成体积小、重量轻的微显示器,这就为电子教科书、电子书包等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给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便利携带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能够享受得到教育信息的便利。在信息化的时代之下,多媒体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而产品更新换代也频率增多,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学习者,都在享受着网络多媒体科技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网络多媒体在体育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势探讨

如今,网络多媒体信息化在高速的发展,而网络多媒体教学也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的知识,它能够跟踪、评估、管理学生学习动态,能够给学习者一个交流促进的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多媒体的普及,网络教学的学习资源库和管理系统也在逐步的完善,并成为现代化网络教学重要的信息化传播的平台。从整体上,网络多媒体在体育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丰富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按照学校常规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和完成,常常有许多的限制而可能导致无法正常的完成教学计划,而网络教学却能够将这些限制打破,将全部的教学能够通过形象的图像或文字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弥补教师上课的不足之处,同时,网络教学不会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登入上网学习,一门课程不再仅限于信息量有限,而是有更多的相关信息展现出来,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更能够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将现有的教学信息与网络信息资源相融合。这一优势在体育理论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学生无论是想查阅体育比赛规则,还是观察体育视频,都可以网络教学资源库中找到答案,这样教师可以将有限的体育课教学时间集中于重点和难度问题的教学上来。

2.2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习者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可以充分的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把学习的内容从单一的表达形式形成多重的表达方法,这样更加能够让学习者的兴趣给激发出来。网络平台的信息化能够带来网络交流、网络知识等等一系列的多功能网络学习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法来学习,更能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2.3网络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师的身份得以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主要负责教学计划的执行,学生学习状况的定期考核等。而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统者和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借助网络平台,学生的学习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很多学生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时体育教师不得不进行身份转换,可以说体育教师的角色朝向更深层次发展,体育教师要主动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这种教育形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教育的局限。

2.4丰富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转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工作模式,如今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书籍报刊、互联网、光盘、电子图书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承载者。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形式上的改变。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的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在体育信息化课堂上的运用,使得教育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有数据文献、电子信息、声像资料等等,出现了模拟训练、flas、视频欣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2.5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引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探究,这可以让学生将个人的精力更好地集中在课堂教学环节,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和体育素质。同时,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这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体育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科学的训练方法,技战术的灵活运用等等,使得互动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结语

篇5

关键词:日语精读;交往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88-03

日语精读课是大学日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主干课,内容涵盖日语的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它是一门为专业服务的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其设置有三个目的:一是传授日语知识,构建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二是通过语言介绍一种异于汉语的思维方式和不同于中华文化的社会文化;三是传授日语的学习方法,为继续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是否能有效地、有益地开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语精读课程目的的实现。但是,由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专注单词、句型、文法及文章的解读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的劳动并没有换来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探讨日语精读的教学方法。

交往性合作式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长期受到前苏联凯洛夫教学观念的影响,日语精读课的教学也容易出现五段模式,即导入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总结测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主导讲授、示范、指导学生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反馈和纠错,不断地巩固以求掌握。以理解记忆为主要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意志得不到体现,十分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的愉悦。再加上日语精读课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日语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无生命力的干巴巴的语言符号。学生主观上强制自己适应课程的安排,日语学习变成了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学生成为外部刺激被动的接受者。不难想象,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传统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改变学生机械式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应大力尝试在日语精读课上开展交往性合作式教学。

交往性合作式教学的开展

(一)交往性合作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交往性合作式学习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所以,教师只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代劳者,教师应搭建有益的、平等的师生或学生对话的平台,实行合作学习,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在教学中把人际交往合作互助作为基础。

(二)交往性合作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首先,交往性合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许多教师看来,站在讲台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个人作为教师应尽的全部职责。至于课堂以外学生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关心,更没兴趣参与课堂生活之外的学生活动。时间长了,与学生沟通也越来越困难。教学除了本身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以师生沟通对话为方式,掌握知识、认识世界、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学专著《学记》中有一句话:“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畅通的情感交流管道,才能为师生的合作打下最初的良好基础,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双方才可以得到发展,提高两者的教学与学习效能。在日语精读课上,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或者让学生代替教师讲解知识、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或者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以及易错点等,科学地设计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尽量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结合新旧知识点,探索性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时,还可以针对某一较为复杂的文法现象,指定有关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答疑,避免了教师讲得很详细,反而导致学生一头雾水的无奈。教师应有意识地“退出”单向的教育模式,下放教学权利,转变师生教学角色,变成机会、问题、情境的给予者、设定者、描绘者,讨论沟通的引领者,语言能力构建的促进者。

其次,交往性合作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交往性合作式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著名的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况,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是三种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学生的潜能只有在各种相互合作、交流中,才能被挖掘出,被捕捉到。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若干个可供学生选择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预习、交流讨论、汇报展示、测验反馈等环节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正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新学知识或已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小组内部是合作关系,平等地交流探索,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得出最好的成果。组与组之间是竞争关系,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有差异学生的不足。完成任务后以汇报的形式展示,教师设定针对汇报的评价指针,如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度、汇报发表过程中日语表述的准确度、日本文化的相关度、汇报发表形式的创新度等等。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由其他组给汇报组点评打分,由教师汇总评论、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学生既是本组任务的执行者,又是他组汇报的评价者。只有这样,各组学生才能细致认真地完成任务,对所使用的单词、文法反复酝酿推敲,对构成的文章内容多次修改,对口语的表达在语音、语调上力图准确清晰,对其他组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准备,实现内化学生已学的日语知识的目的。另外,学生为了避免选取的内容与其他组雷同,为了让形式更佳地衬托内容,为了更完美地展现本小组的成果,总是在另辟蹊径,大胆地尝试新的表现方法、形式、手段。如制作视频、角色表演、人物访谈等,不知不觉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学生合作可以是课上合作,也可以是课后合作。因为合作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活动,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每个学生有主见地交流,个人知识不够可以询问同学,小组的任务可以协商完成。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提取大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观点、想法、感受、经验等,或是很难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收集更为翔实的资料。因此,建议有的合作任务采取课后合作、课上汇报发表的形式。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理清思路,与其他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并且吸取他人的长处,将已有的日语知识提炼升华。

(三)交往性合作式教学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日语,教师给定学生一个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单词或文法表达。学生完全是接受式学习,没有自主性。结果大多是文法不对,表达不畅,非常不利于语言能力的构建。我们都知道,学生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中,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更何况语言本身就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日语精读课导入交往性合作式教学可以大大改善教学质量。教师应围绕特定的交际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小组内的学生会通过表达、询问、交流、协商等形式完成任务,实现学会学习、会说日语,并实现日语能力的逐步提高。此外,将真实的日语情境引入学习,既关注了日语本身,也关注了学习过程,使学生把课内的日语学习与社会交往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由文法训练向交际训练转换的机会。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亲自动口说的实践机会,还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弱化了单纯模仿教师的活动。另外,小组学习的具体方式依赖所有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即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一部分工作。在工作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起个人的自信心。在与人协调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关心他人,聆听他人的见解,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学会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共享教育资源,分享成功喜悦。同时,及早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团队精神,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交往性合作式教学开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交往性合作式教学重过程,重参与,重能力。它极大地开发和利用了课堂上的人力资源,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需要用日语汇报的任务适合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单词、句型、文法,才可以对它们加工利用。过早开展,反而使学生无从下手。(2)组内成员结构要合理,要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成绩上的、性别上的、性格上的等等。还要经常地变换组内成员、小组负责人,让学生学会适应组内环境变换,学会与不同类型的同学共存和合作。(3)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设计恰当的合作任务。应该是可以操作,难易适度,与教学紧密相关,能够让学生高兴地参与。同时,任务中有可分解的部分,让学生既可以合作,又可以分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施空间。(4)重视组与组之间的协作。所有的小组都布置同样的任务,容易导致小组间的单纯竞争,养成学生的片面竞争意识和利己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还应布置一些需要其他组支撑或组间互补的任务。能够实现小组间、全体成员间的配合协作,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使各小组之间既有良性竞争,又有协作交流。(5)掌控全局兼顾各个小组。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热闹上,应使每个组的运作有效而不混乱,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分解,明确组内成员的工作,确保每个学生无一遗漏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生活中。

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心理机能由人、行为和环境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相互交往作用所致,三者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相互间有一定的性能牵连、影响与作用。学生的学习心理机能即是认知、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连续不断的交往作用。”交往性合作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互助的前提,创建了彼此广泛深刻交流的氛围,创立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了学习机能的发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是一种将思想变成语言的交流活动,非常适合日语精读教学。有了合作的动机、明确责任的分工、有意识有目的的交流,有助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日语语言发展的机会,改善日语精读课教学的整体质量。变师生间的单向交往为师生、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在自我认识发现中,学生形成个体学习风格,在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此外,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变成学习的主人。对教师而言,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到使学生“以学为主”的华丽转身,减轻了自身的负担,将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出更加可行、可操作的学习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我要学”的意识一旦被确立,自然就会产生更强烈更多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讲台不再是教师的专属场所,而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诸葛彪,董克发.自主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05.

[2]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67.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4]李子建,张善培.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伙伴协作与专业学习共同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5.

[5]李云会.教学技能修炼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9.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语文教学.

当前,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使之有机融入语文课堂,实现整合性发展,优化现代语文教学,从而培养新世纪所需的综合型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种学习方式追求的是:

(一)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学习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变化,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的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的理解信息,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去探索,去设想,进而去创造。

(二)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使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协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网络学习环境的新变化,使网络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等方面具备了更多的潜在优势,可以为这种学习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如,学习《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探讨“网络资源与拿来主义”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研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体会到网络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公众论坛,开展探讨交流和协作,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发展自己的个性。

传统的课堂学习多个人化学习,少个性化学习,学生们共同讨论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而网络化学习则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例如在《名句与名楼》的作文学习中,有的学生发挥擅长说明的特点,写说明性的文章 ;有的发挥擅长说理的特点,写议论文;有的发挥创意的设想,写创意书等等。

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互动学习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再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有一定程度的、甚至是相当的信息素养。其次,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教师从旁予以帮助、指导。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样互动式的教学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三、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方式.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是利用现代技术学习课程,因而在要求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他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四、构建课程整合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改革的导向,课程整合必须要有评价的良性制约,只有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的整合教学。

首先,坚持整体性。要科学评价网络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及应用效果,运用整体观念对教学媒体设计进行分析整理,要看是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网络的运用是否面向全体,应用效果是否落实在帮助“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上。

其次,突出发展性功能。课程整合的评价要突出发展性功能,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潜力,体现评价的过程性等,教师对学习过程是否全程把握。还要重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与主人标准的制定,能促进学生反思,保证网络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五、对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思考一、网络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的效率问题.

思考二、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地位问题.

思考三、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体,网络为用;是实现二者之间平衡的基础。.

思考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尽管在整合的实践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同时对语文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也必将对传统的语文教学造成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科润、夏祖瑞: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媒体整合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2 年第 1 期

篇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和谐教学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独立追求和具有强力生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的催化剂。因此,语文教育更加祈望这种教学。

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他们是具有自己主体性的活生生的特殊化主体,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具有极大潜能的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切切实实的尊重与确立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他们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会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由此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 教学是淡化“教育”意识,强化“学习”意识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一个“导”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把知识注入给学生,把学生引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中去遨游。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是真正的自学,学生的讨论是自发讨论,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试试看”“我能行”的场面。下课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依然高涨 ,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二者可能为一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按照这样的设想,我觉得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发展,这样的良性互动教学,才会使一个个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三、 教学是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学是在师生中进行的有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开放型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没有师道尊严至上,废除了专制、强迫、惩罚,也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胆怯、被动和机械,课堂气氛既紧张、严肃又愉悦轻松,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在这样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为学生大胆思考,思维活跃,灵感火花迸射培植松软、透气、肥沃的“土壤”。

四、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的和谐的律动

语言教学中,语言文字就像两只翅膀,学生凭借两只翅膀在广阔的天宇和深邃的心宇中飞翔,俯瞰一切,感受一切,描绘一切。灵敏智慧地激扬文字,酣畅淋漓的倾吐话语,尽善尽美的展示生命。不存在谁必须回答谁的问题,也不存在同一的唯一的标准的答案;课堂上不存在对于错的判决,只有精彩与不精彩的差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一切,而不是束缚学生于一点。教师不再是简单灌输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生机勃勃的互动场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教轻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倾向。课堂上,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

篇8

关键词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中职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的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指导思想问题,要认真分析对象特点,针对社会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初级计算机应用人才为目标,有针对性规划课程。采用有效的方法,从实例出发,任务驱动,改变传统教材以理论为主线的教学,以实践为主线,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使学习者能用最少的时间学习到最多的实用知识,很快适应实际工作。

综合中职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该专业的社会实际岗位的需求及对人材的定位,我对该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究,研究北大青鸟的“项目教学法”,即采取以“项目教学”为主线,辅以小知识点的案例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克服纯“项目教学”中知识点教学的不足,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与实际做项目之间的脱节。

本人就《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作一个探讨:

一、课程设置的权威与科学性:

PhotoshopDreaweaverFlashJavascript,采用北大青鸟的《ACCP启蒙星2.0》全套教材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目前网页制作所需的实际操作的常用行业工具,紧跟了时代的发展步伐。

在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项目进行设计时,项目应该紧跟目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社会需求,与实际岗位的项目一致,这需要做大量的社会的调研,进行科学的规划,而整个项目划分的阶段性项目目标的知识点及技能的教学,要很好地与相应学科的知识点的递进性相吻合。由于我校直接采用的是北大青鸟的《ACCP启蒙星2.0》全套教材体系,所以有了权威性、科学性的保障。

二、项目设定:

企业网华夏银行6个页面设计与制作,从PSD效果图到DW网页实现。在结合新课知识点教学时,边做项目,边讲解知识点,知识点蕴含在项目中,项目贯穿整个知识的学习,课程结束,学生也完成的实际项目制作。该项目的设计,囊括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四门先行课的知识,从而通过这个项目将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教学环节的实施:

1.项目前期知识点的教学,以小知识点的案例教学,强化学科知识点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DW软件学习的初期,仅仅依据项目来教学,就造成知识点教学的不完全,和学生基本技能的不完全和不深入。如在表格布局时,首先进行表格创建、属性编辑等知识点的讲解,再辅之“公告栏制作”、“导航条”制作等小案例来强化知识点。

2.演示运行整个已完成的项目,分析整个项目的结构,明确阶段性小项目及完成它所需的学科、技术。有了前期的知识点及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学生有了完成整个项目中的阶段性小项目的基础。在做项目之前,首先要安排一些课时,分析该项目的整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完成是与哪些学科有关,用到了相关学科中的哪些技术。为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阶段性项目为周期,在每阶段中教师引入问题、带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在独立完成各阶段性小项目时,教师巡回个性辅导。

4.阶段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归纳分析,进行知识点、技能、常用技巧的小结和学生作品的展示与依据标准进行点评。

四、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注意的方面:

1.整个项目的具体构成要着重向学生分析,让学生逐渐理解整个网页项目的基本界面的构成,整个网页开发行业常用的技巧,及整个设计流程,为今后工作的项目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项目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的环节不能少,应着重加强,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学生项目成品的效果展示不可缺,集体点评,既可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又可针对共性问题的点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

4.学生探究式学习时,不能让学生盲目尝试,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思路。以阶段性小项目为目标,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团体的协作意识。另外,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容易形成。

5.教师应该建立每个阶段项目及整个项目的完成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这种标准应该和业界标准一致,这样学生可以有标准调整自己的整个学习。

五、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几点心得

1.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对职业学校未来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这也就同时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教学业务上的,还有组织管理上的,因为教师在此过程中担当了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化;网络资源;引导;效果

当今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变革。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英语教学有了好帮手,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因此,面对网络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资料,教师如何将这些网络资源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如何与时俱进地改变呆板的教学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主动获取知识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发挥校园网站的优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源库所提供的资料,在线浏览课文电子稿、视频和音频文件,对教材内容提前感知,了解课文要点,模仿音频和视频中的语音语调进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标准地道的发音,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知识水平,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比如讲到牛津译林版7B第三单元“幸运的逃跑”时,可以让学生在VOA英语网上搜索英语短话剧,了解话剧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更有兴趣并主动搜索和观看,通过提前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加明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目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观看话剧表演和剧本时做适当摘抄,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也可以给定短剧名称让学生分组上网搜索,共同讨论学习。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上网搜索,让学生互相帮助,真正做到开网有益。同时学生也可以参照网上短剧表演课本剧,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害羞,不怕出错,积极参加。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既培养了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在网络的帮助下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轻松运用网络对自己所获的信息进行优化和组合的能力,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课本知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也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的同时,学习已不再是他们的精神负担,而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大多是开放的、共享的,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学辅助设施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教学资源是丰富的,教学手段也日趋多样化,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其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一改以往依赖教师的督促和填鸭式教学方法,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其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尝试英语阅读训练和听力训练

学生获取丰富语言知识和材料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可以使阅读听力课堂教学得以优化,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利于对英语材料有透彻的理解。降低学生听力的难度,利于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使他们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得到切实提高,促进他们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赖世雄先生《美国英语初级教程》很适合初中学生,既可作为阅读材料也可以当作听力内容。可可听力,人人听力网都是很好的英语资源网,网络中承载着大量的与中学课本话题相关的信息,但要注意仔细选材,并不是取得的所有材料都适合初中学生,必须注意选择才能因材施教。如材料既要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高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惧怕;网络上一些信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有些也需要通过英语教师的筛选和修改,在确定适合初中学生现有水平后才能使用,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选材料进行完善和修改,使之符合现教学需求,方能使材料为课堂服务,从而令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听力,达到有效教学。

三、做好学生的参谋工作,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网站

给学生提供英语国家及国内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从基础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可以通过玩一些趣味游戏来学习英语单词,通过看电影学习单词句子及发音。鼓励学生从网络阅读中积累词汇知识,积累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等知识的了解,从而达到丰富课外知识的作用。若学生能够经常浏览英语网站,潜移默化中就会提高自身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网络上也提供专门面向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资源,他们要么给学生解惑答疑,要么是为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还有的提供在线互动学习。教师要能够优化课堂设计优化,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利用网络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获取需要的信息。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视听进行语音训练和听力训练,其中可可听力网,人人听力网等都值得推荐,这些网站为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英语网络资源很丰富,以上只是重点介绍的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资源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各种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快捷方便地查阅自己的所需。

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科技促进人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革新,英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传统教与学方法中的不足,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与学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效果,开辟出英语教学的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师生交往 教师 学生

一、体育教学师生交往的问题分析

(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意识处于较低水平

从课堂观察过程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体教学方法,统一讲解,统一练习,这种对全班形式的交往,不能很好的突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在本研究中,是不在研究范围的,即便有的课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在与学生个体、群体交往中也只处在表面,在各小组之间走马观花,完全没有深入学生,与学生情感发生碰撞。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的重要性。通常,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困惑:自以为是在向学生热情地传授知识、价值观,而学生却毫无相应的兴趣,教学所面对的学生是低度的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现象,甚至是直接的反对。导致了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互相尊敬、热爱,相反的是,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沟通不畅,互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导致了教学的失败。我们许多的教师在进行施教的过程中,对人与人这种关系看得过于简单,虽然念了一大堆的心理学理论,但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感到茫然,更难以将理论应用于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二)体育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交往的方法、方式单一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法有言语的正负反馈,还有体态语的积极与消极的交往,当然我们希望正向交往形式越多越好,负向交往越少越好,在参考文献中积极往行为三、四十种之多,采用这种交往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的发展,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更多关心的是师生之间正向交往的形式被采用了多少,从课堂观察情况来看,好多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纯属任务观点,表情呆板,气氛紧张,方法单一,只局限于日常当中几种常用的,如表扬、鼓掌等形式。在学生问卷上关于教师与学生正向交往方式的采用问题,已经罗列出了八种最常用的正向交往的形式,81.01%的同学选择了A,也即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往形式主要有1-3种,试问最常用的只用了1-3种,其它不常用的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可以得出教学交往的方式、方法采用极度单一。

二、加强体育教学交往意识形成

(一)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人际交往策略

1.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要求交往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主要是针对各自所承担的角色职责中,能够相互理解、互相尊重。比如篮球赛,某学生在比赛中是承担中锋角色,假如神投手有机会投篮,而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是吸引对方,给同伴策应、掩护,只顾自己强打内线,丧失得分机会,那么他就缺乏一种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是对同伴的不尊重。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向同伴发送准确、可靠的信息,以达到互相之间沟通及时、配合默契的效果。

2.及时沟通,把握时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把握好时机,及时向同伴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迅速、准确的反应,因为体育课中的交往大多是个动态过程,稍有迟疑,便会丧失机会。好比篮球赛,你有一个溜底线的机会,但你没及时与后卫通过眼语交往,使你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得分机会,后面是否有这个机会,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沟通及时是交往取得良好效果重要环节。

(二)加强体育教学交往能力培养

1.掌握丰富的体态语词汇

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取得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的共鸣:能够辅助言语行为传递信息,扩大信息发射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正因为有着如此多的意义,所以广大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训练自己的体态语,不断提高自己的体态语言修养水平,熟练掌握丰富的体态语词汇,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里所说的熟练掌握有四个方面含义:首先,要明确表达教师的基本感情(如喜、怒、哀、乐等)和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如赞扬、喜爱、兴趣等)都有哪些常用的体态语词汇;其次这些情感有几种不同的体态语表达方式,体态语规律是什么;掌握所执教学科适用于哪些体态语来说明;第四,对教学中常用的体态语能够依据课掌需要而灵活加以运用。

2.提倡互动,发展学生交往语言

师生交往,应从规范语言做起,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语言,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一般应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乙水平。否则,教师运用方言表达就不能算是合格教师的工作语言,就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必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生生互动,从实践中着手。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多向交往,巩固言语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他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三、结论

总之,研究教学当中的交往行为应特指影响师生情感效能的言语(表扬、鼓励、批评等)与体态语行为(拥抱、竖大拇指等),它们在教学中能左右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师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中介作用,学生对喜爱的老师,总会伴随着某种依赖、感谢,这种依赖、感激赋于教师以潜在的潜力,亦即为“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他们喜爱的教师必然产生更多的交往欲望,因而可以从教师那儿得到更多的教益。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提出策略,希望能有利于优化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鹏生.教师体态语行为研究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