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03-29 12:5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病理学 中医院校 留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医药院校接纳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接纳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入校后分布在中医学、针灸学等各个专业,但不论哪个具体专业,病理学作为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修课。笔者近年来承担了留学生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体会和各位同行探讨。
1.注重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备课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此,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针对不同受教群体,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由于部分专业的学生前期没有进行组织学的学习,在学习病理形态学时会非常吃力,因此对这部分同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因人施教,教学内容要做些调整,在形态学讲习之前需要花一部分时间恶补组织学知识,这是保证病理形态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课件的制作质量也须重视。虽然大部分留学生前期都进行过汉语的培训,一般的汉语交流没有大问题,但其汉语实际水平较中国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在课件的制作上有几点需要关注。首先课件上必须言简意赅,避免出现大篇幅的描述性文字。对留学生来讲,课堂上对着大篇幅的中文字会非常吃力,而教师也容易照本宣科。其次,课件应该多注重图文并茂。对形态学教学来讲,适当加入图片,以图片为例讲解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具体病理变化,更加生动,对留学生来讲,通过视觉信号弥补语言接受上的一些欠缺,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再者,课前准备一定不能忽视的方面就是学生的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课前没有进行内容预习准备,课堂表现差。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预习作业、课堂随堂作业等手段,并能将这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入平时的形成性成绩部分加以考核,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把握
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在强化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鉴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课堂把握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课堂节奏。留学生普遍中文水平还是欠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推进上不能过快过急,表现在语速上应该不急不缓,并且一定要吐字准确清晰。可能的话,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最好结合其英语翻译,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是中医院校,对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解释还需结合其中医基础理论,对一些中医名词的解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要加强教学互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在讲完某个概念后,最好停一下,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是否真的掌握。这里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判断教学效果,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教学可以继续进行;如果还有不少同学对之模棱两可,教师可以换种方式,或者在概念上多结合英语解释。按照笔者的经验,一般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语言问题而导致学习障碍相对少,而欧美的学生则相对多,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更要重点把握。
再次,在讲授上可以多结合具体病例。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解释,病例可以加强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直观性,尤其对在语言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这种方法在讲授部分病理生理学内容的章节上尤其能显出优越性。在我校病理学课程设置上加入了部分病理生理学章节,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涉及这些章节的内容,大多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功能代谢方面的变化,不如病理形态学直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加大。通过结合具体的病例讨论,可以简化内容的理解。
补充一点,结合留学生英语方面的长处,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一些生物信息学的网站上多搜索搜索课堂上学过的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可以组织一起学习讨论,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增加知识的好机会。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对理论课有效的补充。在我校,每2周1次的病理学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知识加深理解的好机会。通过实验课,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特定病变的病理切片,细致观察,加深印象。在留学生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中国学生也有一些不同点需要注意。对中国学生来讲,教师在显微互动教室的教师机上进行示教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规范的操作并观察,找到典型的病理变化。但对留学生来讲,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会影响他们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延长给学生自行观察切片的时间,并且教师在示教机上统一讲解后,可以走下来,对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在大体标本的观察上,亦可以延长观察时间。
篇2
以典型病例为主的教学方式指的就是以典型的病例为先导主体,以主要解决的为围绕中心,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教学中。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应用典型病例教学方法提高肿瘤教学效果的观察,选取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肿瘤学专业学生共12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肿瘤学专业学生共12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60名,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08级、2009级60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2010级和2011级学生采取典型病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对肿瘤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肿瘤病例有关的信息和图片、影响等,教师在肿瘤病例的诊断过程中,将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做出详细地分析和讲解,以便学生可以形成对肿瘤病例的立体感认知。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有关的肿瘤病例资料,同时结合有关知识点和资料,给学生设置有关的问题,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典型病例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选取的案例必须和课堂的重点知识结合在一起,选取的病例必须要全面包括肿瘤的诊断、综合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以及过程,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肿瘤的发病现象和特点,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1.3评价指标
对选取的学生进行典型病例肿瘤学考试,总分为100分,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总分、平均成绩、总及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两组学生的肿瘤学考试成绩综合比较
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典型病例平均成绩和总分都比2008级和2009级学生明显高,对比两组学生的总及格率,具有明显差异,P
表1 两组学生传统考题和典型病例考题成绩综合比较分析[n(%)]
3 讨论
典型病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病例展示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几个部分[1],这种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有很大区别,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传统的储备式教育转变成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2]。将典型病例方法具体应用在肿瘤学教学的过程时,需要全面结合高校临床肿瘤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3]。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教师在下一节课堂之前就需要将典型的肿瘤病例资料发放给学生,要尽量选取近期学生熟知的肿瘤疾病类型,以便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查找有关资料[4]。然后在学生预读和熟知病例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对这种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肿瘤病例的讨论和分析是重点,教师再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做出回答,积极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之中,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讨论中去。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补充,做出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不断完善肿瘤病例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还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典型病例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足和注意的问题。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时,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不利于学生对临床肿瘤知识的掌握[5]。在典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典型病例教学方法,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知与肿瘤疾病有关的所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诊断和治疗肿瘤疾病的最新方法和技术都要及时关注,只有这样选取的病例才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篇3
[关键词] 电子病历;PDCA循环;持续改进;规范化;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 C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6-19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combined with PDCA cycle in blood transfusion examination. Methods Setting up a blood transfusion medical record group, after checking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was used.Quality improv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ial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5 and the first half of 2016,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quarters of 2016 was compared.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20.0 was used for analysis to promote standard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ransfusion records. 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to find the reasons,inspection,treatment process,the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medical record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In particular,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examination have the rol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PDCA cycle;Continuous improvement;Norm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院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医院需求,电子病历系统就随之出现,并且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1]。输血病历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者实施输血的原始记录,也是处理与输血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之一[2]。加强医院输血病历质量管理,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需要,更是防范因输血病历记录缺陷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3]。2016年我院在纸质化输血归档病历质量检查方法中加入了对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的检查,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对电子运行病历实现了在线监控,能及时掌握患者输血动态信息,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检查模式繁琐、耗时、排查困难等缺陷,并结合PDCA循环(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能及时发现问题,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进行针对性整改,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输血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检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下半年(7~12月)EMR检查试行前临床输血归档病历资料384份:其中病房用血525次(包括同患者同一住院周期多次输血治疗),手术用血192次;2016年上半年(1~6月)EMR检查试行后输血病历403份:其中病房用血574次,手g用血205次,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1~3月)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前病历199份,第二季度(4~6月)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病历204份,分别对EMR检查试行前后、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行前后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2 PDCA方法
1.2.1 策划(P) (1)传统输血归档病历的检查方式。输血科轮班人员每月往返病案室抽查前一个月输血归档病历不少于60份,进行现场检查评分,不合格病历上报医事科,每季度由医事部门统一对临床进行整改。(2)传统检查方式的缺陷:病历查找受临床病历归档率的影响,针对性病历现场搜寻困难,翻阅检索难;问题病历较多,检查费时费力;纸质文件容易破损丢失,病历资料保存易受环境影响,缺陷病历较多;易造成纸张浪费,不利于环保;病历检查人员流动性大,问题反馈不及时;与临床缺乏沟通,问题解决不彻底;检查标准不完善,整改执行力度不强。(3)制定计划。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增加电子病历检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化,资料存储无纸化,数据查询便捷化,信息保存完整化,资源调配合理化,工作效率最大化,使输血病历质量检查工作有效进行。
1.2.2 实施(D) (1)输血科成立输血病历质检小组。确定小组名单,科主任为组长,科室中级职称(及以上)4名为组员。成员负责检查、沟通及汇总工作,协助医事科管理临床输血病历质检工作。(2)完善输血病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5]《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6]《浙江省病历质量评分表(2014版)》和《宁波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考核标准》相关要求制定该院临床输血病历评价与考核内容。(3)指导与培训。除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每年两次新职工岗前培训外,输血病历质检小组成员会对每月检查的问题科室、问题医生等进行当面沟通与指导,并针对检查中遗留问题进行持续整改。(4)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反馈信息。输血科每月召开科室会议一次,反馈当月输血病历检查情况,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次月工作计划与目标;在每年两次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议中,由输血病历质检小组组长反馈近半年的输血病历质检情况,讨论并制定长效机制。
1.2.3 检查(C) (1)日检。输血科病历质检小组每日至少检查2份输血电子运行病历,病历得分低于90分的告知住院医生进行整改,三天后复查不合格的病历直接进入月检名单。(2)月检。输血科病历质检小组每月抽查归档病历不少于20份(平均每科室1~3份),得分低于90分为不合格病历,名单上报医事科,统计分析不合格数据及原因,并督促临床持续改进。
1.2.4 改进(A) (1)结果公示。医事科将月检情况上传院内网公示。(2)落实奖惩。输血病历检查结果与住院医师当月绩效挂钩,严格执行奖惩制度。(3)持续改进。在定期召开的院级会议和科室会议中汇报相关情况,分析原因,处理遗留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确保输血病历质检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2015年上半年(7~12月)与2016年下半年(1~6月)输血病历质量检查合格率比较
2016年上半年EMR检查试行后,输血病历书写各项内容较2015年下半年有明显改进,特别是在病案首页、申请医嘱、执行医嘱、疗效评价与手术、麻醉记录项目上的改进较为显著,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2016年第一季度(1~3月)、第二季度(4~6月)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行前后输血病历合格发生率比较
在2016年第一、二季度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前后,针对以往EMR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DCA科学管理方法的实施对输血病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有持续改进的作用,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
3 讨论
运用EMR检查方式,并结合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已通过实践的检验成为促进输血病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7]。EMR内容全面充分、书写标准规范、检索使用便利、存储更加简易[8],能辅助远程医疗,且在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9]。它不但能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患者的输血动态信息,而且在病历检查工作中节约了时间、人力成本,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发现问题能及时沟通、快速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实现现代化输血安全的有利工具。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10],即通过质量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过程。按陈帆[11]等报道,该循环对病案首页的质量控制也有成效。通过表1可以看出电子病历的检查方式运行后对我院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的改进有显著成效,但检查中也发现临时医嘱、病程记录等的合格率虽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低于90%,特别是执行医嘱与实际输血数量不符、病程记录缺陷等,这些问题我们通过PDCA循环的科学管理方法得到持续改进,表2有利地证实了该方法的对病历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性。
病历质量控制是一项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工作[12]。夏磊[13]等曾提出PDCA循环四个过程的相对性,大循环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小循环,且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各个环节,每一次循环都会促使体系的持续改进,从而促进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14],使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对新发现的问题建立新的循环体系,周而复始、持续改进,既进一步提高了病历质量,又建全了EMR检查的长效机制,还完善了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体系。当然,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去完善各项工作环节,例如:病案首页血型可即时提取检验结果,避免医生漏写;输血执行医嘱录入后病程记录自动生成对应的标准记录模板,医生可在模板上直接进行修改;输血后自动提取复检的血常、凝血功能等检验结果,自动生成可修改的输血后疗效评价,且对于次日未做相应检测的系统给予对话框提醒;麻醉系统与HMIS完成对接,术中输血记录自动导入手术记录和术后首程等改进环节都需要逐步完善,为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可控性及追溯性而不断努力[15]。
EMR检查有机地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努力实现数字化医院输血病历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可持续性管理。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发展,EMR已成为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核心,PDCA循环也成为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al quality improvement,CQI)的科学管理方法。因此,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地降低各项输血病历指标缺陷率[16]。目前,在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中运用EMR的检查方式符合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在HMIS集成化、数据通用化、接口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和应用拓展化等方面仍面临众多挑战[17],而结合PDCA循环法有助于实现工作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前者只是技术手段,效果更取决于后者的科学管理,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输血。
[参考文献]
[1] 李素萍.国内外电子病案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病案,2011,12(8):2931.
[2] 唐先进.临床输血病历规范化调查与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108-36.
[3] 潘小良,宋朝晖,梁巧米.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8):34-36.
[4]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3):11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
[6] 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792.
[7] 柳巧男,张春莲,张志伟,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3,14(7):17-18.
[8] 李彬.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8(6):4649.
[9] Loomis GA,Ries JS,Saywell RJ,et al.I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re so great,why aren’t family physicians using them[J].J Fam Pract,2002,51(7):636641.
[10] 季芳,徐旭.应用PDCA提高电子病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3):16-19.
[11] 陈帆,伍金林,李霞,等.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J].中国病案,2014,15(2):27-29.
[12] 赵琪.病历的质量控制及电子病历的建设[J].医疗装备,2017,30(4):80-81.
[13] 夏磊,丁晶宏,张欣,等.以医院评审为契机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 管理,2013,20(5):35-37.
[14] 许建国,朱华,束余声,等.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57-59.
[15] 康从越,王凌雪,马琳娜,等.电子病历推动R床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医药管理,2014,9(1):173-175.
[16] 梁军兵,姚亚萍,许亚亚,等.应用 PDCA 四步法在输血病历管理中的效果及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5):476-477.
篇4
[关键词] 比较影像学;影像诊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13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从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逐渐发展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云南中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提出了“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影像诊断学的教学目标为:打牢基础,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了解影像学在中医临床及研究中的应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典型病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典型病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引入教学中。
比较影像学是影像学的一个分支,根据对照比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各种成像技术的要素和基本原理,目的一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二是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1]。为了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比较影像学已被部分医学院校引入到教学中。
1 中医院校影像诊断学典型病例教学法现状
典型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学习医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2]。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但在我校的教学中,除了有以上优点外,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课时少,教学内容多。②学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薄弱。③如何在教学中将影像诊断学的内容与中医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上情况造成学生对影像学相关内容不理解,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对检查方法选择无从下手,对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的结合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 ,授课过程中放弃按部就班, 进行各种图像间的比较及各种检查方法的对比[4-5];为了使学生理解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的相关知识的结合,将影像诊断学中的西医内容及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的内容与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这对提高中医院校影像诊断学教学效果及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非常重要。
2 比较影像学在典型病例教学中的应用
2.1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诊断学理论的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影像诊断学理论既抽象又难于理解,为了解决学生的困难,我们用比较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及理解相关内容;例如: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及记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强调每种检查方法的优点、缺点、成像特点及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相互印证的关系;同时应用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应如何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这样就既加深了学生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能力。
2.2 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大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的特点,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异常困难,在阅片时不知如何得出诊断结论[6],因此在教学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将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疾病的图像进行比较,列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同时指出每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加深印象,同时掌握通过分析图像得出诊断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中央型肺癌时,将周围型肺癌、肺错构瘤、转移性肺癌等有肺部占位性表现的疾病的图像列出,通过比较,找出它们影像学表现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同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中央型肺癌,肿块靠近肺门;周围性肺癌;肿块边界有毛刺,可出现空洞;肺错构瘤可出现爆米花的钙化;转移性肺癌肺部可见多个病灶。通过比较讲解后,学生对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印象深刻,同时学习了其他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扩宽了知识面,了解分析影像表现的方法及鉴别诊断的方法。
2.3有助于学生对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
现在,在临床工作中,对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常遵循以下原则:①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7]。②尽量避免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8]。③避免重复检查。④经济的原则,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同一个疾病在不同检查法中的表现特点及局限性[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同时结合疾病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能力[9]。例如:脊柱椎体的爆裂性骨折,患者有外伤史、体征为脊柱的部分节段触诊有压痛等,脊柱正、侧位片上,有时骨折线显示不清,仅表现出椎体形态不自然,而且不能显示是否有骨片落入椎管,为了进一步明确脊柱损伤的情况,就需要进行CT检查,CT能显示相应的节段的脊柱椎体是否有骨折表现且骨折片是否落入椎管,但CT不能很好地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脊髓损伤的程度,需行MRI检查。这样讲解了以后,学生就会明白平片常常不能清晰显示脊柱骨折,CT能清晰地显示脊柱是否骨折,但不能很好地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MRI检查可以很好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所以在工作中就可以根据疾病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的特点,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达到辅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的目的。
2.4有助于学生对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部分的理解。
中医院校的影像诊断学教学中涉及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的内容,包括影像诊断学应用于中医研究的领域、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以及中医相关技术在影像诊断学的应用,这些内容是学生较感兴趣但又觉得不易理解的部分[10-11],我们就将这部分内容用对比的方式与西医的相关内容一起讲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扭曲、紊乱,伴有肺气肿可出现肺野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等[12];肺气虚型的患者出现肺纹理稍增多、增粗,增多的肺纹理多呈条索状,走向规律,肺气肿征象少见,寒痰型仅见肺纹理略增粗[5]经过讲解后,学生不仅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同时还了解了影像学可用于中医相关症侯的诊断及了解相关症候的影像学表现。
3 应用后的教学效果
将比较影像学的理念引入我院2009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影像诊断学典型病例教学中,用比较的方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后,通过一年的教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此也有很好的评价。我们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96.7%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理解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对了解各种检查方式的优缺点、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100%的学生认为对学习影像诊断学理论有帮助。
4 展望
有学者提出在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和医疗费用日见增长的今天, 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医疗资源还不太丰富的情况下,发展比较影像学势在必行[13-14]。为了让学生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了解一些新观念,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是必要的,因此在我院西医课程的教学中,尤其强调加强学生对西医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学生相关临床技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影像学诊断的典型病例教学当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进行比较的内容太多,比较的方法不恰当,学生反而容易糊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结合教学实际,让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新海,张现坡.比较影像学简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
[2] 梁杰,李响.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4(10):261-262.
[3] 张洪涛.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9(30):1102-1103.
[4] 吕红玲,闵晓黎,雷亿成.浅谈将比较影像学的理念引入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9):55-56.
[5] 张东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74-75.
[6] 吕佳南,董红梅,胡洋,等.发展比较影像学的策略[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10(34):68-69.
[7] 杨超,邢新,薛春雨,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9,3:68-69.
[8] 邵学谦,张文华,鲁砷,等.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及其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学报,2009,30(18):2305.
[9] 黄文,郑健.“典型病例导入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6):45.
[10] 娄飞云,熊韵波.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41-842.
[11] 罗章伟,黄江河.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4,32(4):388-389.
[12] 王叙馥,左书耀,张勤.比较影像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82-83.
[13] Stolberg HO. Evidence based Radiology:a new approach to the practice of radiology [J]. Radiology,2001,220(3):566-575.
篇5
迪士尼在动画片的音乐创作方面深受百老汇歌舞片的影响,音乐夸张而富有戏剧性,在与画面的结合上,讲究精确的同步。[1]《冰雪奇缘》也不例外,电影中穿插的音乐与电影整体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既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成就了其音乐,反之又可以说整部电影获得的成就少不了剧中美妙音乐的辅助。
作为贯穿电影始终的重要部分,《冰雪奇缘》中几首歌曲的歌词在推动剧情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本文将选取电影中的三首歌曲,对此进行分析。
一、开场曲目,一曲定基调
《冰雪奇缘》的开篇,是一群采冰工人唱着号子,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歌曲节奏刚劲有力,旋律气势磅礴,朴实却不平淡,初次观看电影时,观众可能无法意识到,这一首看似与整个故事毫无关系的歌曲,其中的歌词,已经悄然暗示了整个剧情的走向。
作为全片第一首烘托气氛的歌曲,Frozen Heart的基调可谓宏伟,采冰工人们踏着一致的脚步,行走在湖面上,行动一致地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主人公Kristoff和他的驯鹿Sven也出现在采冰队伍中。工人们一边采冰,一边用浑厚的嗓音唱着号子。
初看歌词,会让观众认为只是在歌咏采冰的过程,但如果在看完整部电影后回看这一首歌曲,可以发现,歌词中有暗示女王Elsa命运的“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冰封的心等待挖掘),以及“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冰的魔法无法被掌控);暗示公主Anna性格的“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为了爱而不畏恐惧)和“Split the ice apart 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打破寒冰结境,融化冰封之心)。歌词的意蕴在低沉的男声合唱中得以深化。
整首歌以一句悠长的“Beware the frozen heart”(融化冰封之心)作为收尾,其中出现了包含电影主题曲曲名的“Ho ho!Watch your step!Let it go!”,工人们唱的每一句歌词在之后的故事中都得到了印证。
整首歌曲使用的歌词写实有力,如咏唱般回味悠远,配合着采冰工人们用刀子锯开冰块的节奏,电影的主线剧情就在这首宏伟的歌曲中拉开了序幕。
二、一首歌曲贯穿两个少女的成长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是妹妹Anna唱给对她避之不及的Elsa听的。她在幼年见到冬天时的兴致勃勃,少年时期的俏皮,在父母因遇到海难后无从掩饰的孤独和悲伤,都通过这一首歌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
由于Elsa的魔法对Anna造成了伤害,Elsa对Anna避而远之,但5岁的Anna在看到下雪时,还是想起了过去两人玩雪的“回忆”,她在空荡的大厅中独自拿着代表着姐妹二人的玩偶玩耍,既失落又疑惑地唱道:“We used to be best buddies/And now we’re not/I wish you would tell me why!”(我们曾经那么要好/现在却变了/真希望你能告诉我原因)。
尽管姐姐Elsa对她闭门不见,Anna仍然满怀期待地前去敲姐姐的房门,她轻快地唱着“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It doesn’t have to be a snowman”(想不想一起玩堆雪人呢?不玩堆雪人也可以哦!),试图能通过这番俏皮的邀请,让姐姐把紧闭的房门打开,却被姐姐Elsa冷漠地拒绝了。而此时,如同片头时工人们哼唱的歌词预示的那样,由于魔法渐渐失去控制,Elsa已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她戴上了意味着封闭内心的手套,温顺地听从父亲的安排。
一眨眼,9岁的Anna已有了少女般的朝气活力,她欢快地奔跑在空荡的大厅里,对着墙壁上的壁画自言自语:“I think some company is overdue/I’ve started talking to/The pictures on the walls! ”(已经很久没有人陪我一起玩/我已经开始/和墙上的画说话了)。
这一段歌词一方面展现了Anna与姐姐Elsa截然不同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Anna常年独自一人玩耍的孤独。在这一段独唱之后,是姐姐Elsa在房间里惊恐地面对双亲的场景,她已无法掌控自己的魔法,房间内Elsa对自我的恐慌和房间外Anna的无忧无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We only have each other/It’s just you and me/What are we gonna do?”(如今我们只剩下彼此/只有我和你/我们该何去何从)。失去了双亲的15岁的Anna在独自参加完葬礼之后来到姐姐的房间门口,悲伤地请求姐姐Elsa能够打开紧闭的房门,因为她只有姐姐可以依赖了。她背靠在姐姐的房门外,心痛地请求姐姐打开房门见见她,然而此刻姐姐Elsa的魔法已将整个房间变成一个寒冷的冰窖,就如她不得不自我冰封的内心一样。
三、冲破束缚的自白式演绎
作为电影的主题音乐,Let it go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迪斯尼固有的独白歌曲特色,采用内心独白式的抒情音乐,不仅表现了影片的主旨和人物的内心挣扎,还将整部电影推向了故事的第一个。[2]这首歌曲对于整部电影有重要的叙事意义,是女主角Elsa与过去的告别曲,也是她自己对释放自我的渴望。
不仅如此,Let it go中的歌词在之前的电影音乐中也时有出现,如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中就曾提前出现“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不要让他们进来,不要让他们看到,做一直以来你应该做的好女孩)。但是在Let it go当中,进入歌曲部分前的一句转折却和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中的形成了强烈的反比:“Conceal,don’t feel,don’t let them know/Well,now they know.”(将魔力隐藏起来,不要去感受,不要让他们知道,但现在他们已知道)
整首自白歌曲一波三折,起初是Elsa对自己魔力失控,导致她无法回到自己国家产生的无力和孤寂感,她想起父母对她的忠告,继而又想起现在整个王国都将她视作一个怪物。久久压抑的心情使得Elsa在狂风的呼啸下终于挣脱掉了身上无形的枷锁:“I don’t care what they’re going to say/ let the storm rage on/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我不再在乎他们说什么,让风暴猛烈起来,寒冷再也不会困扰我)
在摘下了意味着束缚的手套,挣脱了心中的枷锁之后,Elsa感到无比得畅快,歌词也因此而表达出她对于久未获得的自由的狂喜:“And the fears that once controlled me/And the fears that once controlled me.”(过去控制我的恐惧,再也触及不到我)
Elsa对新生自由的热爱充盈,在整首歌曲的每一个音符和歌词当中,同时又丝丝入扣地应和着影片的主题。整首歌曲整体上节奏感极强,在细微之处又能随着歌唱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从挣扎转变为坚定,歌曲以“Let the storm rage on/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让风暴猛烈起来,寒冷再也不会困扰我)作为结尾,配合着Elsa重获新生后自信转身而去的身影,使观众获得一种畅快淋漓的感受。
篇6
【关键词】 常规护肝; 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 肝细胞黄疸; 疗效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发区,有1.3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占世界的1/3。再加上长期饮酒、高脂饮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及接触各种有毒的化学品均可使肝细胞受损,引起肝细胞黄疸。传统的护肝退黄治疗疗效欠佳。目前,主要治疗方法除常规护肝退黄治疗外加用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04年6月~2006年3月内三科肝细胞黄疸患者58例,其中慢性肝炎40例,酒精性肝病10例,药物性肝炎8例。其中男29例,女29例,平均年龄31.64岁,查肝功能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直接胆红素(SDB)升高,SDB升高达30%~40%提示肝细胞黄疸。黄疸属于轻至中度(轻度:SDB正常的1~2倍以下,SGPT正常的3倍以下;中度:SDB正常的2~5倍以下,SGPT正常的3~10倍以下)。
1.2 分组 以下病例按入院的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为双日入院的病例,共28例;B组(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常规治疗)为单日入院的病例,共30例。
1.3 方法 A组患者仅用泰特1.2g,茵栀黄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每日1次仅做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护肝退黄基础上借用我科WLGY-801型肝病治疗仪上的电针,每日电刺激本组患者肝俞、膈俞、胆俞、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9个穴位,刺激电流强度升至80mA,每项每个穴位刺激时间为8min,每日1次,共2周。在电刺激以前,先在每个穴位电极片上涂上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ml共计18ml。
2 结果
2.1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SGPT,STB,SDB。见表1、2。表1 入院时两组患者SGPT,STB,SDB注: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2 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SGPT,STB,SDB注:P<0.01差异有显著性
2.2 结果 加入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B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A组)经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此外,我们还采用美国HDI-300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选择性观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肝固有动脉血流量、最大流速、管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1~3]
肝细胞黄疸患者由于长期肝细胞受损,代谢障碍,其处理胆红素能力减弱,致使正常代谢产生的非结合胆红素不能全部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引起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如肝细胞受损得不到修复,肝脏血供得不到改善,胆汁排泄受阻得不到疏通,胆红素的代谢就会陷入亚性循环。基于以上因素考虑,此治疗着重解决肝细胞受损,肝血流下降,以及胆汁瘀滞这三大症结。而常规药物治疗存在起效慢,作用弱,症状容易反复等缺点。电穴位刺激是一种特殊的脉冲信号,它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使肝脏固有动脉、门静脉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流量加大,而形成被动生物泵,以改善肝细胞黄疸患者的肝细胞微循环障碍,使其得到充足的血氧,同时按摩肝胆,促进胆汁分泌。在电穴刺激治疗仪上,还在每个穴位电极片上涂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一,可增强其导电性,其二,通过电刺激将中药离子导入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而研究表明,丹参含丹参酮,丹参素、丹参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1)减轻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和坏死;(2)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3)抗肝纤维化;(4)清除氧自由基。综上所述,改良电刺激肝俞、膈俞、胆俞、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9个穴位,并配合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对肝细胞黄疸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辅助降黄作用。其疗程短、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操作简单深受病人欢迎。
【参考文献】
1 陆关珍.WLGY-801型治疗仪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1:86.
篇7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表现;临床研究
心力衰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各种病因导致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1]。由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通常称为心源性肺水肿(静水压性肺水肿)。当心力衰竭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循环充血,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呼吸困难和肺水肿[2],产生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左室收缩功能减弱,负荷过重或顺应性降低,引起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并带动左房压升高,肺静脉回流障碍,最终肺循环毛细血管静压升高,造成肺充血,并为肺水肿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心血管系统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3],综合应用各类影像学检查,对正确诊断该病,减少误诊,功不可没。因此,需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笔者搜集3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及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49-83岁,平均59.8±11.6岁。病程12个月-15年。包括冠心病31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律失常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高血压3例、Ⅱ型呼吸衰竭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糖尿病1例。4例表现为恶心呕吐,5例表现为发热,12例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21例表现为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
1.2方法
X线检查采用常规摄正侧位片,部分加摄斜位、切线位,仪器使用西门子AristosVX型X线摄片机;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扫描。肺窗窗宽、窗位为1000Hu、700Hu;纵隔窗窗宽、窗位为500Hu、40Hu,并进行MPR图像重组。
2结果
x线检查:21例表现为心脏大,14例表现为肺淤血,1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6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5例表现为心室大,3例表现为肺泡性肺水肿。CT检查:2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25例表现为双侧冠状动脉钙化、2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19例表现为全心大、15例表现为左心房及左心室大、11例表现为双肺局限性纤维化、10例表现为肺内感染、9例表现为心包积液、7例表现为肺气肿、5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4例表现为左冠状动脉钙化、3例表现为间质性及肺泡性肺水肿、2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1例表现为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4]。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肺水肿是心力衰竭最严重的表现,其发病机制如下:1)毛细血管压升高当心力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肺毛细血管压急剧上升超过30mmHg(4LPa),肺抗水肿的代偿能力不足时,肺水肿即会发生。此外,心力衰竭病人由于输液不当,导致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也可引起肺毛细血管压上升而加速肺水肿发生;2)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由于肺循环淤血,导致肺泡通气/血流失调,动脉PaO:下降,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渗入肺泡形成肺泡水肿。与此同时,肺泡内的水肿液可稀释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表面张力加大,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成份被吸人肺袍中,肺水肿加重。
心血管系统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5],综合应用各类影像学检查,对正确诊断该病,减少误诊,功不可没。影像学技术中传统的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6],它简便、快速、价廉,对于筛查心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心影形态、大小的观察,但密度分辨率低,难以区分软组织间的细微差别。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检查可反映在疾病状态时的心影大小和外形[7]。肺淤血时肺门及上肺血管影增强;肺间质水肿时可见KerleyB线;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影呈蝴蝶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影增宽,部分可见胸腔积液。心脏外形和各房室大小有助于原发心脏病的诊断。本组x线检查:21例表现为心脏大,14例表现为肺淤血,1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6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5例表现为心室大,3例表现为肺泡性肺水肿。
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为肺门影增大[8],支气管血管束普遍增粗、模糊,肺野密度增高,出现磨玻璃样高密度影;间质性肺水肿多见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CT表现为肺野密度增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出现支气管“袖口征”;出现磨玻璃样高密度,小叶间隔增厚,出现细线条状的间隔线,叶间胸膜增厚等;胸腔积液是间质性肺水肿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胸膜水肿所致,双侧胸腔积液多见,CT表现为双侧胸腔后部对称分布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表现单侧胸腔积液;可见心脏外形的改变,即心脏外形不同程度的增大。本组CT检查:2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25例表现为双侧冠状动脉钙化、2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19例表现为全心大、15例表现为左心房及左心室大、11例表现为双肺局限性纤维化、10例表现为肺内感染、9例表现为心包积液、7例表现为肺气肿、5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4例表现为左冠状动脉钙化、3例表现为间质性及肺泡性肺水肿、2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1例表现为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
总之,本研究在应用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发现,x线平片就能做出诊断,但CT显示的例如气腔实变影在肺内分布情况等更清晰优于x线平片,并结合其临床表现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与诊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例数尚缺乏,未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有一定不足之处,需要临床引起重视,才能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任自文.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前影像学筛选方法及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11,51(8):106-108.
[2] 许冬秀,许晓伟,纪翠玲,等,心力衰竭患者133例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875-877.
[3] Eric J.胸部放射学指南.唐光健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4.
[4] 周育平,胡克会,吴华芹,等.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数量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491-493.
[5] 王珂,丛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0,1:8-9.
[6] 赵思勤,游长久,胡咏梅,李秋,聂晓莉,张宗建,刘小蓉,王勉,张文勇,吴涛.X线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与肺毛细血管嵌压的关系及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探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4):273-277.
篇8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R3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3)23-162-03
病理学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于病变的大体及镜下形态学特点的描述和观察,抓住疾病发生变化的本质,最终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整个病理学教育中,实验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具体的标本和切片的学习,可更加形象的揭示病变的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伴随的功能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与理论课知识点相互呼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和启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结合理论知识,形成理性认识,对于实验教学探讨和深入,将直接改善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病理学实验教学需要涉及解剖、组胚及其他基础医学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与临床挂钩,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引进相关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互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病变本质的学科,重点在于病变器官、组织、细胞大体和形态的描述及理解,且病理学概念多,知识点多,病变千变万化,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不能完全达到教学效果,这就凸显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展,病理学实验教学技术也由板书、挂图,演变为现代实验教学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甚至是网络教学,学生可获得的信息量逐步加大,典型病变也更加清晰、直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很容易开展教学,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2],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课堂,但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依然类似理论课教学,教师针对病变讲解特点,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称为讲演法,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能够与理论课知识完整衔接,在短时间内将病理学的相关概念、重点、病变等系统的传授给学生[3],而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也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在讲解典型病变的过程中,学生成为看客,没有自己的思考,而是一味的追求教师和书本,这样就违背了病理学教学的初衷,而且目前的病理学实验教学,重点在于基础病变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于病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则介绍的比较少,就不能满足部分勤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对于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使其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又能及时介绍本领域最新的进展,更好的衔接理论课,为临床服务。
2临床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2.1临床病理学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结合
临床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应用型分支科学,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及相关科研的数据分析,临床病理学由于其与临床直接挂钩的特殊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关心的是所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程度,而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病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4],笔者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讲解一些临床典型病例,以病案教学的模式结合临床病理学的分析,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进一步了解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地位,提升他们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例如1例男性患者,50岁,肝区隐痛2年多,双下肢反复水肿8月,复发加重伴乏力、腹胀20d入院,体格检查:颈部和面部见多个蜘蛛状血管痣、叩痛,肝肋下未扪及,剑下4cm,质韧。脾大,腹腔积液征阳性[5],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作为临床医生应该怎样思考?临床病理学如何在本例应用?如何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这些都是学生极为关注的,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6]。从临床病理学角度来看,该患者需要进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获取新鲜的肝脏组织方能确诊,组织切片后,就要运用临床病理学知识进行诊断,如果观察到假小叶结构,考虑肝硬化;如果观察到细胞呈现梁索状、片巢样结构,有异型,可见血窦,无纤维组织,考虑肝细胞性肝癌;如果观察到细胞呈现腺管样结构,可分泌黏液,考虑胆管细胞癌,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整个诊断过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比较宽,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学生将自动寻找并获得相关知识,教学效果将会有效提高,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需要提到,肝硬化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肝区隐痛、腹胀、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蜘蛛状血管痣,这是临床病理学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临床病理联系,是一种顺向思维,是一种由因到果的过程。而临床上,医生需要依靠相关的阳性体征和症状进行逆推,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一种由果到因的过程,而这种逆向思维就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要锻炼和掌握的临床思维,结合临床病理学的学习,可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临床思维,顺利过渡到临床。
2.2临床病理学与扩展学生视野的结合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上,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是很重要的任务,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从课堂狭小的空间走出来,主动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为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则是而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临床病理学与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结合,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例如1例男性患者,56岁,头晕、心悸8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d入院,体格检查: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双侧心界扩大,双肺下部闻及少量细湿�音,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杂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教师在讲解此病例时,首先根据症状和体征,要考虑高血压导致心脏病变的可能,可给学生强调血压过高所导致的心脏肥大,并展示心脏肥大的大体标本图片,但学生此时只有粗浅的印象,对于图片所展示的病变本质认识不深,学习兴趣不高,此时教师可穿插相关临床病理学知识,包括心肌细胞镜下图片―细胞直径增大,肌原纤维增粗,细胞核呈分支状等心肌细胞肥大的诊断标准[7],给学生介绍心脏肥大在病变早期出现向心性肥大,导致瓣膜相对性狭窄,而出现了心尖部舒张期杂音,而在病变的晚期,心脏会进入离心性肥大的阶段,最后可穿插内科学的知识,病理学上的离心性肥大实际上在临床上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晚期心脏病变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结合本例,患者的心脏病变就经历了由向心性肥大到离心性肥大,最终进入到心功能衰竭的过程。由此病理学实验教学就由单一的病变阐述过渡到了结合临床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综合性知识拓展过程,显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及作用
而在运用临床病理学知识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任教老师在精心备课的同时也要注意,医学实践对于医学生而言,是强化理论、学以致用的关键一环[8],是医学生向医生蜕变的重要一步,因此,实验教学更多的要以学生为主,要以临床病理学知识开展的临床病案分析为主,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病例,主动的去收集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最终通过临床、大体、光镜三结合,运用临床病理学的知识得到自己的诊断,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更多的时间要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增强互动性,开阔视野,例如1例女性患者,53岁,因“白带增多伴腥臭味、接触性出血10个多月,右颈部包块3个多月伴咯血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患者消瘦,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不活动。妇科检查:宫颈肥大、宫颈表面见菜花状新生物突起,触之质脆,易出血。X线片提示双肺内见多个散开分布的结节状阴影。既往病史:患者患慢性宫颈炎(病理诊断)10多年,1年多前取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伴宫颈鳞状上皮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理资料:颈部包块活检,病理诊断:(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教师在讲解本例时,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综合分析,本例病人既往有慢性宫颈炎伴不典型增生,而同时颈部淋巴结为转移性鳞癌,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考虑本例诊断为宫颈鳞癌,并且存在慢性宫颈炎――不典型增生――鳞癌的过程,体现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教师也需认识到,临床病理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修订,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充实自己,并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并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大体标本和镜下切片,对固有教学资源是一个很好的补充[9],将能直接充实实践教学,使学生直接受益。
篇9
关键词:病理学;课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5-02
病理学是与临床医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它是由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程的学习,但病理学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并且课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本学科的新发明和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导致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高度综合,因此必须加强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使其适合目前医学发展的步伐。
1 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授课形式单调,学生死记知识点不理解实质意义,课堂效率低下。
(2)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媒体的演示,学生在没有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很难对知识点做全面清晰的把握。
(3)师生交流少,教师仅仅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模糊,而且填鸭式的教学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效果差。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医学创新开拓式人才。因此要按质按量地实现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
2 关于病理学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的探索
(1)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通过结合临床病例设置病理学问题,并通过学生在课下自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结合实验增强直观认识,是目前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该种模式最主要是结合临床病例问题设置病理学问题,也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对问题产生兴趣,在每个章节的开始设置了符合教学目标中多个结合临床的病理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可以巧妙使学生对机体由正常演化为病变时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其进行对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2)将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整合进行连贯式教育。通过将病理学与其他基础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结合病理、临床设置中心问题,以讨论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新教学模式使病理学与其它基础及临床学科之间知识有机地融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科界限在日趋消失,实现医学整体化。在逐步实现医学整体化教学中病理学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对于学生走出学校后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用的,达到了教育的终身性效果。此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以医学应用及能力培养为中心,病理学坚持“必须、够用为原则”,坚决删除陈旧、偏深的内容,防止必要内容的遗漏,避免传统医学教育中的分科太细,彼此间联系较少的缺点,减少重复讲授,节约时间,注重实用和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科、时间、空间的限制,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多媒体教学表现力强,能清晰显示大量典型的病理变化,解决了教学中病理标本缺乏或不典型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使用时,应遵循“适当、适度”原则。
首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注重课件的实用性。多媒体教学中所应用的课件一般由各章节授课教师自己制作,因水平和经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教师把课件当作教材的拷贝,把屏幕当作黑板,课件缺乏特色,这样会淡化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在多媒体教学时不应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应该体现出质疑、解惑、演示和推理以及精讲点拨等教学过程。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想将相关知识点都插入,这样虽然信息量大,但却难免重点不突出,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减少信息量,突出重点,而且课堂教学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重要的教学内容要适当停顿,让学生做好笔记。
其次,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选好多媒体的切入时机。传统教学方法仍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在有些章节的讲授中,传统教学法(如板书)仍为获取知识、强化重点难点的主要途径,对于推理性、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必须通过演示、推理、板书等方式讲清、讲透,学生才能弄懂,并且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和记录,同时也要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高效、表达准确到位等优点,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讲授内容,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应进行合理取舍,在现有条件下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病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是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课时计划、教学大纲、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通过浏览病理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达到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在病理学知识容量上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在学生自学习惯养成、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学生走出校门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优于传统模式。
参考文献
[1] 向德兵,牟江洪,李昱,等.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10(5):455
篇10
【关键词】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3-02
前言:病理学作为中职医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其理论和专业技术对全部医学生都比较重要。原有的病理学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基础知识牢固,实际操作能力却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因此对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病理学学科概述
病理学主要是对人体疾病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疾病诱发原因、出现机制、患病机体等等,此学科是探究病理本质和根本规律的学科[1]。其实连接基本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载体,涵盖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多种临床医学的治疗、诊断、预防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特别是对患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病理学学科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病理学涵盖的理论比较丰富,学习难度较大,由于其并不是非常具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住知识会比较难,尤其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且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难度更加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厌恶、对病理学失去兴趣的问题。所以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掌握病理学知识和相关技能。
二、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存在问题
1.缺少学习情况研究
中职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本体,对学生的相关状况缺少了解,并未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阻碍。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中职医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心理不够成熟,学习目的不明确,且自控能力较弱,对于学科学习缺乏积极性,多数没有长远的计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未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缺乏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2]。
2.理论实践脱轨
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对于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时间更多。很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没有结合临床实践,而病理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复杂的学科,缺乏实践的教学让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学习起来更加赋予难度,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其理论与技能。这样的教学难以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3.学生积极性不高
病理学学科理论性强,内容复杂,且很多知识和理论并非具象,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无趣、枯燥,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表示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学生失去对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课堂上不积极主动,严重者出现厌倦情绪,无法很好地投入到病理学学习中。
三、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材内容
依照新课程要求,病理学课堂时间为50分钟,而由于其学科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教学则需要依靠良好的教学内容涉及。教师应结合病理学学科特征,联系实践,优化教材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设计教材,将“肿瘤”、“传染病”作为教学重点。而对常见病则应结合实践教学,如临床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学习技能,自结构到能力,依次传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3]。
2.结合PBL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明确PBL教学概念,了解其教学方法的优势和重点。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医学生看情况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第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组大约6-8个人,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优、良、差的学生,每组选择能力最强的作为组长,组织学生共同合作讨论学习;第三,设计教学情境,结合案例。如学习《炎症》时,为学生讲述“某男士,38岁,务农。出现心悸、气促......”此类案例,并针对案例加以提问,如“血栓形成对机体影响”、“血栓常发人群”等等。
3.引进新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多媒体技术应用愈加广泛。在中职院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4]。如将乏味无趣的教学理论以图片、音频、视频、动影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播放病理学短片,在PPT软件中做出病理学知识幻灯片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中职病理学教学质量。
四、结论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中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病理学是中职医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复杂难度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病理课,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璐.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中外医疗,2011,11(24):112-113.
[2]侯鹏鹏,李姣锋,孙建勋,等.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9(13):1805-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