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追的女孩范文

时间:2023-03-24 22:2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那一年我们追的女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对我来说,告白如果只关心成不成功就太逊了,因为“如果一旦成功了,就不会再有下一次的告白了”。告白当然要成功,所以紧有一次机会。因为仅有一次机会,当然就得想办法让告白漂漂亮亮,永生难忘。

2、如果到最后让沈佳仪深深爱上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我,那我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3、我会继续努力的,这辈子我都会继续努力下去的。你就耐心等待,我追到你的那一天吧。请让我,继续喜欢你。

4、喜欢对的人,身上会发光。持续发着八年的光呢。

5、“最强”这两个字,就是男子汉最好的奖品。

6、我感到很害怕,我极度恐惧自己不被允许继续喜欢这个女孩。那种事情发生的话,可以想见我的生命将如虚踏河面的叶,纵使漂浮在潺潺流水上,却仍将渐渐枯萎。

7、再见,再见,再见。你永远都看不见我放弃的背影有多么伤心,我的幼稚出自我热血的根性,就是靠着这股热血,我才能喜欢你这么久。而这份热血,竟成了你否定的无谓存在。

8、人生没有意外,只能说是命运使然。错过了听见神气魔咒的时机,却因为一场荒谬又热血的怪比赛,让我与深深喜欢的女孩从此在爱情的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化作一条线,在人生的路上奔驰。奔驰,却又彼此缠绕。

9、不久后,我交了女朋友。沈佳仪也交了男朋友。但我们之间的故事,却没有因此结束。八年的喜欢,让我们之间拥有了更深刻的联系。比情人饱满,比朋友扎实。那是,羁绊。

10、我们总是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跟我们“连接”的另一个人。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连接是一种陪伴,有的连接是一种互相取暖,有的连接则是一种淡淡的默契。通过爱情而连接的伴侣,则是我们最向往的关系。

11、不管你装得再怎么像普通朋友,我还是可以感觉到你对我的喜欢。不,应该说是重视。你对我,很重视。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很喜欢你喜欢我。我只是觉得,他不够喜欢我。经历过你是怎么喜欢我,我就会觉得其他人对我的喜欢,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跟你相比。

12、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着你的我。那时侯的我,简直无时无刻都在发光呢。

13、我对你的喜欢,原来一直都是有响应的,而不是我一个人在跳舞。对我很重要。我的青春,不是一场独白。人生不是一个人的,喜欢,也不是一个人的。

14、我已经将另一个女孩嵌进我的人生,那女孩的人生亦然。我无法掉头就走,那也是我珍贵守护的爱情。

15、没有结果的爱情,只要开了花,颜色就是灿烂的。见识了那道灿烂,我的青春,再也无悔。

16、“柯景腾,我希望可以给这个女孩幸福。”廖英宏的声音再度充满元气。(经典语录 )“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我握拳,眼泪还是忍不住落下了。

17、一场名为青春的潮水淹没了我们。浪退时,浑身湿透的我们一起坐在沙滩上,看着我们最喜爱的女孩子用力挥舞双手,幸福踏向人生的另一端。下一次浪来,会带走女孩留在沙滩上的美好足迹。但我们还在。刻在我们心中的女孩模样,也还会在。豪情不减,嬉笑当年。

18、所谓的厉害,就是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差别。而我的世界,不过就是你的心。

19、只要够喜欢,就没有办不到的等待。就可以一直靠信仰爱情,坚持下去。

篇2

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给了我们大家无限的惊喜,也勾起了我们对那些年的怀念。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在我们的心底都有那样一本青春的纪念册,记载着那些单纯、幸福、青涩的回忆,无论何时何地,它都能引领我们重温那段青春岁月。

看着这部电影,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年我们也曾经一起追的女孩,当然远没有沈佳宜这般漂亮,当时的我们也没有老炮,科特,等这般洒脱,这部影片看着亲切就在于像看自己的回忆录一样,有忧愁,有叛逆,有误解,有感动,有伤心,有被电到的感觉,也有死去活来的念头,总之是很傻很天真都看到了。也许这只是“九把刀”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一些感受罢了,但对我们来说确实是走心了,感觉很真切,很泪奔。

电影的前半部分让人觉得幸福、甜蜜,一幅幅天真的画面场景让我们也为之羡慕,为他们纯纯的爱而羡慕而祝福,但或许这也暗示着柯景腾,沈佳宜后面的爱情道路更难走,更崎岖,就像电影的名字《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样,沈佳宜只能成为柯景腾追过的女孩,他们不会有结果。

电影最后,镜头是所有人惊呆的脸,耳边是全场人大声的笑,还有我自己一边笑一边隐隐作痛的心在跳动。

就是那一刻,一直一直等了N年也没有等到的那一刻,明明互相喜欢却没有得到的那一刻,象征着最热血的青春和最纯粹的爱情的那一刻,终于在女孩的婚礼上,有机会成真了。

男孩和女孩拥吻的镜头一直持续了很久,穿插着那些年嬉笑打闹的回忆-- 她为他扎起马尾的午后静谧柔软的阳光;他为她剃成光头的那晚滂沱的大雨;他和他的那些兄弟们整人时她微笑的脸庞;他举办格斗比赛被狂K到满身是伤时女孩气愤的眼睛和他懊恼的泪水;

一起放飞的孔明灯这头男孩说:“可以不要告诉我答案吗?请让我继续喜欢你”;而另一头,女孩在灯上写下:“好,在一起”。

然而,都变成回忆了。镜头回转,男孩离开了新郎的嘴唇,他的死党们立刻冲上去争着继续,女孩站在不远处,红了眼眶。

男孩始终没有亲吻女孩,他说:“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咯”,对面的女孩说:“一定要哦。”

镜头定格在餐桌上的红包--新婚快乐,我的青春。我一直以为,少年时青涩的那种暧昧甚至不能叫*情,只是会随着时间被淡忘的小小悸动。

篇3

编剧: 九把刀

主演:柯震东 / 陈妍希 / 敖犬 / 郝邵文 / 蔡昌宪 / 鄢胜宇 / 弯弯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上映日期:2011-08-19 (中国台湾) / 2011-10-20 (中国香港)/ 2012-01 (中国大陆)

这部影片由2007年出版的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由作者九把刀亲自操刀编剧、导演,在台湾一上映,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就已在2011台北电影节世界首映、情人节晚间限定场、口碑场累积2千万新台币以上的销售成绩,在8月19日正式上映后4天突破1亿新台币。并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电影院里几乎清一色全是年轻人,大部分是学生,其中也不乏已经步入“后青春期”的观众,但是年龄并不阻碍他们走进影院,因为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虽不完美却真实而可爱的青春。

那一年,柯景腾16岁,张雨生的歌声还在,张学友的《吻别》大卖了20万张卡带……柯景腾也只是一个刚刚升上高中的青涩小子:不读书,爱搞怪,崇拜李小龙,梦中情人是王祖贤……

柯景腾不理解为何自己所有的死党都追着沈佳宜跑,在他看来,沈佳宜不过长得比一般女生漂亮而已。沈佳宜重视形象,做事一板一眼的行为举止与柯景腾在家里连衣服都不穿的习惯南辕北辙。教导主任要沈佳宜管好柯景腾的时候,两个人每天都互相呛对方几句,沈佳宜觉得柯景腾幼稚,柯景腾觉得沈佳宜装大人。

一次外语课上的“小意外”让两个人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沈佳宜忘记带课本,而那天偏偏英语老师气不顺大发飙,在老师让没带课本的同学站起来的时候,柯景腾突然把自己的课本甩在她的桌子上自己就站起来了。结果被英语老师大骂还被罚举着板凳在走廊蹲跳20圈。柯景腾在走廊里受罚的时候,沈佳宜内心漾起了小小的涟漪……

英语课本事件以后,沈佳宜开始主动找柯景腾补习功课,用“我不想瞧不起你”为由逼迫柯景腾学习。沈佳宜说:我不是瞧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我是瞧不起那些明明自己不努力读书,却只会瞧不起别人用功读书的人。柯景腾说: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好快。

“口是心非”与“故作姿态”肯定是青春的共同写照,虽然柯景腾脸上很不屑嘴上说麻烦,但是却开始每天乖乖地听沈佳宜的话好好学习,并且跟她打赌,如果期中考考赢她,她就要绑一个月的马尾,如果输了,自己随她处置。结果,赌输的柯景腾自愿理了光头,而沈佳宜也若无其事地扎起了马尾,两个人这样心照不宣的小默契,不着痕迹,却早已心知肚明。

一个小插曲,进一步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异中那点小小的同,为他们彼此打开了心门。

沈佳宜勇敢挺身而出,与大家一起抗议教官搜同学的书包。后来,她和几个大男生被罚在教室走廊外半蹲,从未被处罚过的她,哭得梨花带雨,频频说丢脸。但那一刻的她,不只外表美,心更美,真正成为了柯景腾心中的“完美女神”。他们虽然如此不同,却拥有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相同价值观。这样的他们,其实很像。

转眼毕业,大家都考上不同城市的大学,各奔东西之前,柯景腾对沈佳宜说:答应我,上了大学,不要太快让别的男生追到你。面对这样直白的表白,应该没有哪个女生会不明白,青春的男孩,总是喜欢直接表露自己的喜好,女孩则恰好相反,总是比同龄男孩更显成熟,总是对男孩的幼稚行为不以为然,总是习惯隐藏自己真正的感受。每天晚上柯景腾都排很久的队给沈佳宜打电话,有时候讲到她睡着,有时候讲到自己吃饭的钱都用光光,盼望圣诞节的约会,却因为女孩子闪烁其词的回答畏葸不前。他们放孔明灯的那一刹那,最爱的那个人明明已经在眼前,可是他还是选择了退缩。很多时候,没有踏出那一步,只是因为爱得太认真,不是没勇气,不是不够爱,只是怕失去。这是柯景腾的遗憾,也是大多数恋人的遗憾。

柯景腾以他自己的方式固执地爱着沈佳宜,而沈佳宜也用她的方式回应着柯景腾,他们不懂彼此,所以虽然为对方付出很多,也只是事倍功半。大雨里,沈佳宜喊着:“你这个笨蛋!”柯景腾也终于在愤怒和失望中说出“我就是笨蛋,才会追你那么久”。两个相恋的人,就此生生错过。

两人分开多年后的“九二一”大地震,成为衔接彼此的桥梁。电话里的他们像往常一样轻松聊天,悄悄藏起伤害,仿佛从不曾断线一样。如果真心且深深喜欢一个人,无论你们之间曾有多大的裂痕,危难之际,她依然会是你第一个想关心的人。

电影最后的笑点,其实是最大的哭点。

沈佳宜婚宴上,大伙起哄吻新娘,新郎开出的条件是想怎么吻新娘就得先怎么吻新郎。柯景腾二话不说冲向新郎,嘴对嘴吻了好久。镜头推向沈佳宜错愕之际微笑泛泪的脸庞。那一刻,她终于懂得这个喜欢她多年的男孩对她的感情,即使从前不曾在一起,往后也不可能在一起,他始终想更靠近她一些――她是他美好的初恋,也是他永远的青春。

然后我想起两句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台词。

沈佳宜:“谢谢你喜欢我。”

柯景腾:“我也很喜欢当年那个喜欢你的我。”

篇4

想尽办法弄来她的手机号,匿名给她发短信:天凉了,注意加衣;晚安,盖好被子……如此认真而固执地坚持了一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说从来都是你在暗处我在明处,这不公平,我要见你。

第一次见面,他手足无措地站在路灯下等她,心怦怦地跳得厉害。等她走近的时候,他语无伦次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不是她理想中的样子,但眼前这个男孩,不像她见过的其他男孩那般世故。他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爱意,那份真诚,一下子打动了她。

她是他的初恋。这场爱情里,他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孩,爱得热烈也爱得青涩而莽撞。元旦晚会上,她和一个男生同台唱了一首《明天你要嫁给我》,他在台下吃醋吃得厉害,恨不得立刻在她身上贴个标签“此花有主,生人勿近”;请她室友吃饭,一桌人聊得开开心心,不知是谁把话题转移到她前男友身上,他竟然吃到一半负气地走开了,弄得她尴尬又无奈……

他先她一年毕业,在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子,开始跑各种招聘会,两三个月下来,也没找到合适的。她说要不然你去大城市看看吧,那边机会兴许会多一些。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说他不想离她太远。

那时候,她正忙于考研。他每天中午下班,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为她烧饭,再骑着自行车送到图书馆,把她宠得像个公主。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不担心她考上了就不要你了呀。他憨厚地笑着说“她不会的”,眼睛里满是笃定。

那一年,他换了四五份工作,从房产中介到信用卡推销员,做得很辛苦。经常连房租都付不起的他,却在她生日的时候,带她去了小城最好的西餐厅。

不是看不出他的努力和真心,可他身上的那种倔强和骄傲也曾让她默默流泪,有时候他的许多言行让她觉得幼稚又可笑――他永远不明白她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两人分了手。这次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不再回头找她。骄傲的她,更是不会先低头。

最终她考研失败,人生一下子失掉了方向。回家休养的时候,没想到会在小城碰到邻居家的大哥哥。他大她十几岁,小时候,他在她眼里是神一样的人物,学习好,人缘好。如今也一样出类拔萃,在上海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做得风生水起。

他开玩笑说,小丫头片子真是女大十八变啊,都快要认不出来了。一听说她现在还没找工作,连忙盛情邀请她去上海。正好专业也对口,她就答应了下来。

论文答辩刚结束,他就开着车过来接她去了上海。如此用心,目的昭然若揭。听说,他之前忙于事业,到现在还单身。她知道他的意思,却也不点破,这就是成年人之间的爱情。

到了上海,她开始迷恋他的成熟、稳重,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知晓她内心的想法。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感情里,自信满满地以为遇见了能托付终身的良人。

可是日子久了之后,总觉得生活好像缺了点什么。她说起最新流行的游戏,他不知所云;她聊起最近上映的电影,他的眼皮开始打架;她帮他买回来的衣服,总是被他穿过一次就压了箱底……那一刻,她才慢慢意识到,这个年纪的男人早已忙于奋斗,疏于谈情。爱情,只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品。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开始怀念当年那个掏心窝地为自己付出的男孩。他虽然一度让她心灰意冷,看不到未来,可这辈子大概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如同当初他那般珍惜她了吧。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为什么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哭了许多人。

是啊,男孩的青春多宝贵,为什么我们非要拼命地想让他们一夜之间变成熟呢?那个时候的我们不知道,其实成熟往往意味着克制,意味着疏离,也意味着再也不肯全身心地只爱你一个人。

篇5

所以,她放纵。她说:“世上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但是她又是多么奇怪。她和所有的男同事和朋友都成了难兄难弟。总见她拉着男人喝酒,说:“兄弟,我们情意深,我们干到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想用这种方式忘记痛,忘记苦。因为平常开朗,所以总是有很多人陪她,但依星知道,朋友们都是出于礼貌。

又有一次,同学来看她。还来了一个他的朋友。依星见到他时,嘿,居然发现原来男孩子还可以长得很好。长得和明星邓涛一样,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长得真好看。依星可没注意他。和同学聊天呢。她说:“的,我和男朋友分了,见了最后一面,再也不见了,陪我喝酒。”依星自从分手以后,性情大变,觉得看透一切。从不说脏话的人,现在也说几句,以解心头之恨。男同学听了,说今天就不去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呢。那朋友好像也要急着走的样子。依星瞟了他一眼,居然会脸红。嘿嘿,还有这样的男人。依星觉得很有趣。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依星这里。依星不以为意,因为学校还有几个美丽的女同事,因为自己性格的关系,好多男孩子会把依星这里当作落脚的地方。依星也不觉得有什么,当作交朋友好了。他来的第二次,就告诉依星他叫昊天,并告诉他电话号码。这个时候的依星是一屁股坐在桌上,痞痞地看着他,心想:这个男人又要追哪位女士,我可没心思跟你出谋划策,换我以前还可以。她心里在想,你快点走吧,别扰我清静。

不知道第几次,他和他的同事又来依星这里落脚了,老不走。催他们去别的女孩子的房间也不去。说不好意思。依星想,活该自己这样的性格,和这些男人称兄道弟。名声出去了,现在想清静也不能了。依星一阵心烦,再也顾不得了,从抽屉里拿出烟来,说:“你们抽不抽。”还不等他们惊讶,依星自顾自的抽起来。她很烦。昊天拿起桌上的纸片飞过来,轻轻地打在依星的脸上。昊天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们,不理我们。”依星的泪水就流下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哭,只是觉得自己委屈,心里想:这人是谁啊,管我。昊天觉得很尴尬。就和同事回去了。依星觉得这些人不要来了,她不想见任何人。她想要清静。

篇6

她漂亮、自信、坦率,性感半藏半露,特别诱人,女人少有的幽默,在她身上毕现无疑。她说,女人最精华的时候在35-45岁之间。因为,魅力的来源,在于知道要什么,在于知道能给什么。

上帝造男人就是为了取悦女人的

在屈臣氏,杜蕾斯在一排货柜前显得特别奔放妖娆,仿佛泰国的海滩,姹紫嫣红。而在足部用品区,爽健的足贴清凉纯美,躲在一边,羞涩得仿佛待嫁。

这两个品牌的中国掌管人,是她――陶峻,2005年年底,在英国待了17年后回到中国,有着一样的妖娆和纯美。

在她来之前,杜蕾斯在safe(安全)的圈圈里走了很长时间,中规中矩,像个老年绅士,在她来之后,杜蕾斯一下缤纷了起来,儒雅有之,阳光有之,叛逆有之,但更有了袅娜、妩媚和性感。她说,两性关系不只是男人的,这是两个人的,很多男人因为给到女人愉悦而自己也感到很愉悦,上帝造了男人就是为了取悦女人的。

于是,这两年,我们看到中国上市的产品都是“让女人愉悦的,要么就是自己愉悦,要么就是两性之间增加互动让男人帮助女人达到愉悦”。她在帮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去了解性,性的趣味。Better Sex,Better Life(更好的性,更美的生活),生活,本该是有趣味的。

就如她的生活,从17年前的邂逅开始,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趣味。那一年,她硕士毕业分在冶金部工作,从办公室出来,看到有个帅帅的老外从另一个办公室出来,“他长得很帅,就像欧洲的王子,但我觉得那就是一个与我无关的人,周润发很帅,金城武很帅,看到他,你会想到他和你有关吗?”但就在电梯门快要关上的一瞬间,他和她有关了――他按了开关,让电梯门打开了,他说,今晚我想请你吃饭。第二天,他买了戒指,和她订了婚,第三天他飞回了英国,这段婚姻,历经17年,还是那么美。

因为他,她去了英国,先是上学,再是工作,因为工作出色,英国的一家媒体刊载了她的事,猎头就把她挖到了SSL,于是,两地分居的生活开始了――一年他飞来上海五次,她飞回英国四次。问她,是不是小别胜新婚?她说,还是喜欢在一起的感觉。所以,来上海三年多,度假买回的东西,她大多运回了英国,别人问她,你怎么什么好东西都不往上海的家放呢?她说上海的家是酒店。

飞机场是她的购物天堂

她说起话来语速很快,有些字常常因为来不及跟上她的反应而被吃掉。

她说话直接,经常在不起眼时爆出几句可称之为经典的语录。

她不爱整理,家里买了好多盒子,归置各种物品,家,因此看上去一点也不乱。

她喜欢看F1,很刺激。自己开车也快,曾经在英国的高速公路上,“限速70,我开到107,后面有个警察追我,我以为他追坏人,还给他让道,我到中速道,他也到中速道,我到慢速道,他也到慢速道,我这才知道,噢,原来是追我啊?”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头微昂着,天真直泻而下。

都说,时间可以沉淀出一切经典,也可以让一切现原形,跟她聊的时间越长,越会发现她的很多可爱之处。

她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时间。也就在坐电梯的几分钟时间,她抓起大头把一个广告的安排给搞定,琐碎的细节放心地交由下属自己去处理。她不爱shopping,于是,她的所有购物行为都是在机场完成。就在转机的两三个小时,她买衣服、买表、买鞋子、买包包、买护肤品、买礼物,买一切她需要买的东西。

她的挑选还特别有意思,别人家买起一线名牌,都喜欢找那些大大logo的,她特地要找看不见logo的,有时候为了找这样的手夹和包包,可能还会花上更多钱,而她的理论是“我不是帮他们做广告”。

当女人懂得完整而无惧怕地表达自己,那么,她的自信一定是有底的,也因此,她是美的。

“除了男人固定,别的都不固定”

在镜头下,她一笑,嘴角勾起一弯月亮,特别迷人,或许,当年,她的老公就是被这一弯月亮给迷住了,一下迷了17年。

她说过,每个女人都是性感的,要么等待自己去挖掘,要么等待一个男人去挖掘,让你身上无穷的宝藏,通过服装啊香水啊,尽情散发出来。

近两年,性感的杜蕾斯在中国市场上常常有惊人之举,像订婚戒指的震震环,像口红模样的震震棒,“我们出了九个以上的新产品”,所有的人,都不再感觉杜蕾斯是陈年往事里老掉牙的旧套套,而是一个“不断焕新、革新的品牌”。而同时,爽健隐形鞋垫的引进,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她的思维,是引起这一切变化的主因。

射手座的她,是个时时期望改变的人。去餐馆吃饭,同一家餐厅,每次去,都要点不同的菜,在家烧菜,可以把同样的材料,因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调料,每次烧出的,都会是不同的味道。

女儿的房间,她会把窗帘做成婚纱般,小时候涂成粉红色,大了改成天蓝色,连电视机买来也会去重新喷了色。变,在她这里,是常态。但“男人永远不换,家庭永远不换,老公永远是自己这一个”。

“我要追求刺激,追求新生事物,我都从别的地方追求,所有的变都在工作中,在其他方面”。

那时候,在英国,她星期三看《绝望主妇》,星期四看《欲望都市》,星期五看《老友记》,“看完就睡觉,非常有规律”,“我以前是个乖乖女,我现在是个好好女”,她笑说。

Q&A

Q: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健康是最重要的,对整个家庭都重要,比钱重要,你再有财富,如果家里一个人生病了,全家人就不会再有幸福了。

Q:现在和老公还是那么甜蜜吗?

生活17年了,都老夫老妻了,有时会拿他开开心。我有时跟他说你太冒风险了,很多女的就是为了办护照出国才结婚,出国以后就离婚。他说,跟你结婚一天也是开心的,离婚了我也有幸福的一天。我会说,跟你离婚把你的财产全骗走了呢?他说,我是爱你的,你拿就拿走好了,我想把钱给你可能你还不要呢。在他的观念里,只要让自己爱的女人从性到生活各个方面开心,他自己才会觉得开心,他自己一个人开心,没用,分享才有意思。

Q:中国男人不是这么想的吧?

中国男人是要让更多女人开心,很多中国女人都是自私的,你要让这么多人开心我就不开心了。

Q:你选衣服最注重哪儿?挑品牌吗?

上装最注重腰和领子,裤子注重臀部部分。品牌当然会挑,我现在喜欢的两个牌子就是我挑来的,有些品牌也很好,但是它不适合你。

Q:你喜欢性感的东西吗?

当然喜欢。我对大多数的文化首先是接受它,不去作评判。女人,年轻的时候是很单纯的,性感或者不性感,感性或者不感性,有天生的成分,有后天修来的成分。其实,作为女人是很幸福的事情,每个女人都是性感的,要么等待自己去挖掘,要么等待一个男人去挖掘,让你身上无穷的宝藏,通过服装啊香水啊去散发出来,但是职场上有些规范还是要遵守的。

Q:你觉得嫁给老外的女人和嫁给中国人的女人有区别吗?

有区别。她们好像饱经风霜的,因为男人很成功,有这么多年轻女孩追着他们,她们会处于很焦虑的状态,拼命减肥、美容,天天跟二十五六岁的女孩比。我从来不会认为我40、你20而不自信,我认为女人最精华的时候在35岁到45岁,这是生活的阅历,没办法比的。

Q:那男人呢?

我喜欢成熟的男人,成熟的男人有皱纹,他每一丝皱纹都代表他的阅历、故事和经验。

篇7

(一)

偶尔的,请相信,只是偶然的再想起那些覆盖着厚厚尘土的记忆。轻轻地,纱巾拭去那些尘土。就是尘封在里面的那个回忆让我做梦,梦醒了,却忘不掉,

我太傻了,泪水无法洗清那一份永恒的回忆。悄然数着日子,即使再有十个我,百个我的指头也数不完了,7百多个日子了吧,每一分每一秒,我忘不掉。那个他,在小学来讲,他的身高是令人羡慕的。那还是四年级时候的了,他很帅气,很阳光,让我们班的许多男生十分嫉妒的。至于我,只是一个学习上的佼佼者,不懂得什么是潮流,什么是美。或许是阴错阳差吧?或许是老天喜欢开我的玩笑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便掀起了我和他的绯闻热潮,有的说他喜欢我,更有甚的,说我暗恋他。那时,对一个书呆子——我来说,在意也好,不在乎也罢,但我不会去理会。在心里泛起的涟漪,只当作是学习的压力。也许只有天知道,我似乎从没和他说过话,四年的同学生活了,我竟记不起曾经和他说过话。绯闻的焦点仍在渐渐地转移,不再是我和他了,四年级也在我的奋斗中平淡地过去了,迎来的是不平凡的一年,可能那是我“书呆子”生活的转折点。那一年我的数学很差,原因是我讨厌数学老师,所以就不想学了,数学好烂,简直不堪入目。虽然那是全班性的,每个人都一样差,我甚至还略胜他们一筹。但我却开始厌恶读书,可能真是上天的安排吧,表姐由于读书的关系,在我家旁边租房子,而我,理所当然搬出我家去陪她了。没了妈妈的管制,晚上我自由了,从没在晚上出去的我一次次地偷跑出去,每天和同学玩到九点,十点……

篇8

而全系的女孩都注意到了一个新生,周远。他以超高的分数进校,据说高中时是学生会主席、篮球队队长,长相也抢眼,如此出色,理所当然地,他在迎接新生大会上,代表新生上台讲话。

江染坐在临窗的坐位,面前摆着一本诗集,看到“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时候,她望着窗外开放的茉莉花,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忽然一阵掌声响起,她一转头就看见穿着蓝色衬衫的周远正往台上走去。她并没看仔细他的脸,但忽然有一种感觉抓住了她,似乎他就是书里那个五陵白马的少年。

从此她的日记里就多了一个影子,始终是没有名字的。那名字在心里百转干回,可是不想写出来,她只在日记的扉页,用蓝色水笔轻轻勾画了一个身影轮廓。

江染报名参加了图书馆管理,她喜欢图书馆里那种气氛。后来发现还有一个好处,周远几乎每天都要来看英语杂志。那些杂志是不可以像其他参考书一样登记拿走的。

有一天她离开坐位去整理被放乱了的杂志,回来的时候看见他靠在她的桌子边,若有所思。她有些慌乱地发现他的手上拿着一张纸。她喜欢用淡绿边框的信纸,写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

“你怎么随便动人家东西。”这竟然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没有生气,倒有些无奈,她曾经想过会是怎样的开始,没有想到是这样一句丝毫不值得纪念的话。

他笑笑,“你喜欢诗?来帮校刊出点力怎么样?你叫江染,是吧?”

她一怔,他居然知道她的名字,虽然说是同班,可是大学和高中不一样,根本没有什么机会交流。

他再笑笑:“你应该感谢自己的父母,这名字真适合你。”

那晚走过种满茉莉的校园小路,她放慢速度,在花香环绕的宁静中,有莫名的感动慢慢浸在温柔的月色里。

之后的生活还是波澜不惊地继续,有时他来看杂志的时候会不动声色地走到她身边,往桌子上放一些零食。她的名字出现在校刊上,偶尔有一些拘谨或做深沉状的男生来找她说些“聊聊诗好吗”之类的话。

江染知道,有男孩对自己有好感,可是她心里就只温柔地想着那个人而已。当身边的大部分女生有了男朋友时,她还是默默地往日记上记着那些没有名字的片段。

秋去冬来,转眼就到了年末,系里为庆祝元旦,按惯例办了舞会。

江染也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在宿舍里悉心打扮,穿上玫瑰色长裙,头发披在肩头,细心的室友帮她系上了一个小小的蝴蝶。

舞会上人像饺子一样挤在一起,江染还是一眼就看见了周远,他只是随便地站在窗边,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在音乐里江染似乎被催眠了,慢慢地向他站的方向走去。没几步就见他被漂亮的文艺部长扯进了舞池,江染愣愣地看着他们在舞池里的完美配合。

“请你跳舞好吗?美丽的小姐。”一个男生走到她面前,伸手做了个滑稽的邀请动作。她一看,笑了,是校刊的师兄。

“我不会。”

“我带你,来,别辜负你的漂亮裙子。虽然那家伙没看见。”

她困窘地看了师兄一眼:”你说什么呀。”

他只是笑笑,把她拉进了舞池。

那是一支很舒缓的曲子,江染慢慢地跟着师兄在舞池转来转去,当周远带着文艺部长与他们相遇的时候,他似乎愣了一下。第二次相遇,周远拍拍师兄的肩膀”交换舞伴。”

她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带进了另一双手。他看着她,“你今天很漂亮。”

“谢谢。”她努力克制自己乱了的心跳,脚下也乱了,踩了他几脚。“对不起我不会,我看我们还是……”

道歉的话还没说完,他说:“我们还是出去走走吧。”

他们走到了那一条种满茉莉的校园小路,舞会的音乐在他们的身后缥缈起来。她想起自己曾经无数次地在这里走过,期待与他的偶遇,心里就充斥着一种温柔的酸楚。

“你喜欢看晴天的云吗?”他在身后问她,“洁白的云朵很像你笔下的一行行句子。”

他走上前把她拉进自己的怀抱:“我一直想仔细看清楚,写出那些句子的女孩,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他们静静地凝视对方,后来她总想起他那夜在月下的眼神,那般明亮。那或者是因为眼睛里有了爱情。

而当时只顾陶醉在幸福里的他们,却忘记了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彼此的个性是需要磨合和接纳的。

在有了她这个女朋友之后,他身边依旧围绕着很多女孩。她们不解地说,江染有什么好,安静得就像不存在一样。

连她自己也问:“喜欢你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喜欢我呢?”

他回答说:“我不知道,就是喜欢你,看见的时候就喜欢。”

是啊,周远,你为什么喜欢我呢?后来有时看着长空无垠,她也会轻轻地问,只是再没有人回答她了。

他那么活力四射,好似永远有参加不完的活动、应付不完的邀约,她只能安静地等着他,而且他很霸道,每次看见别的男生找她,他总会发脾气。

一次有个死追她的男生把她叫到楼下,借着酒意把她拉住,热情的话还没说完,恰好走来的周远就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上。她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和那些女孩一起的时候我不也没说什么吗。周远掉头就走,和她生了一个星期的气。

“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师兄对着闷闷不乐的她安慰,“而且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我也会吃醋的呀,只是在克制自己不要干涉他,恋爱的人也应该有自由的。江染想着,苦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爱得深的人总是落在下风,她决定去找他和好。

江染去男生楼等他,快到熄灯的时候他也没有回来,她只好自己走回宿舍,却在楼下看见他和一个女生站在门边在说什么。那女孩踮起脚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笑着跑进去了。女孩的声音很甜。

江染慢慢地退到阴影里。他低着头离开女生楼,走过她身边的时候又回头张望了一下。她咬住手里的书本,忍着不发出任何声音。

第二天,她生病了,中午去食堂打饭,空气闷闷的,她端着饭盒想挤出人群,头一晕手一软,一份排骨就带着汤汁扣在了一个男生身上。

江染急忙道歉,男生很凶,“你怎么搞的呀?没长眼睛还是没手啊!”

周围都静了下来,在食堂另一边吃饭的周远也看见了,他把袖子一卷,起身走近人群。

“对女生这样没风度,我真替你感到惭愧。”一张钞票递到那个要发狂的男生面前,浑身排骨味的男生看了看眼前这个并不高大却神色凛然的人,接过钞票走了。众人都喝起彩来。周远静静地看着那个男生小心地护着脸色苍白的江染离开。他好像是计算机系的,叫林建,自己曾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上。周远也看见江染离开食堂看见自己时那种混合着失望和悲伤的眼神。

她是因为我没有能及时出现吗?他望着天空洁白的云问自己,他并不知道那晚她看见了那一幕。其实他并不喜欢那个女孩子,只是向来不太会拒绝人。云朵安静地飘过,看着世界上一个角落里有一对相爱的人因为年轻骄傲与误会就这样分开了,似乎连它也带了一种落寞的忧伤。

后来江染开始和那个叫林建的男孩一起上自习。学校的女生都松了口气,这样才对嘛,她就该和那样普通的男生才配。

周远先是和那个声音很甜的女生在一起,后来换了拉拉队的一个活泼女生,再后来……换得太多了,刚开始每次都有人在江染面前提起,她平静地回答说,这个人和我没有关系。后来大家也就麻木了。

只是很多时候,看着天空的云,江染心里就会有一种空空的悲伤。转眼到了大三,她渐渐地觉得那种悲伤结冰了,冻得心麻木不堪,也就不是很痛。这时她听说周远要出国了。中午的时候她走过操场,他靠在篮球架上。看见她,他走了过来。

“你要出国了?”她说,阳光刺眼,她觉得自己有点眩晕。

他点点头:”已经办好退学了。”

沉默一刻,他说:“我们去街上走走吧。”

那个下午他们把熟悉的街道踩了一遍,在走过一家很小的电影院时,他拉着她走了进去,向老板点了日本的《情书》――她最喜欢的电影。

他在黑暗中安静地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指蜷起来,触碰到自己微凉的掌心,有些湿润。

散场后他们在街道上漫步。走过银杏树下的时候,他捡起一片叶子,摸出签字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递给她。

“谁站在你伞下的右边?”

周远看着她笑了笑:”我还记得,第一次和你说话的时候,你的信纸上就写着这句诗。”

她眼眶湿润,很想对他说些什么,可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他微笑着摸摸她的头发,眼睛里有种温柔的伤感:“我走之后,你多保重。”

之后彼此没有再联系,文艺部长在毕业的时候来找过她,说其实你真笨,周远那么喜欢你,可惜你不信任他,应该说你是不信任自己。

后来她和林建分手了,再后来她来到遥远的北方工作。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她慢慢地比以前成熟也比以前漂亮,更重要的是比以前自信。

江染想着自己也25岁了,却始终无法再深爱上谁,好像所有的爱都在一场花事里用尽了。身边来来往往有不同的人经过,可是,他们不是他。

很多人都说,爱情是一场烟花,绚烂却短暂。

她想,年少的爱情尤其如此。

篇9

蓄意

我是桉荃。我已经30岁。

30岁,并不意味着我将必须老成持重起来。那天的生日会上,我刻意穿上一条带灯笼袖的白色泡泡纱连衣裙,这种质地,这种明显过时的款式,使我的年纪以及我的审美变得十分可疑。但我保证,这是没有谁会介意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离了谱的时代,喜恶由己。 我只不过是恶作剧地要表达一下自己渴望重回年少的心,这是没有谁有理由责怪的。

当然所有人都出于与我太熟悉的原因而不客气地尖声叫嚷:“你怎么穿得像花痴啊?”

我就伙同大家一起大笑,然后说:“我15岁的时候这样穿,可人人都夸奖我漂亮非凡。”

吴熙在一旁起哄:祝15公岁的桉荃越来越漂亮。

15公岁。多合理的解释。所有到场的21个朋友,最大的才18公岁。于是,一帮蓦然又变成少男少女的男男女女,瞬间忘形。

一夜的年少轻狂酣畅欢歌。天亮时个个复原本来面目。就像一个魔法。

端倪

30岁生日之后,吴熙对我的好奇增加了一倍。譬如,以前他约我吃饭,他在电话里面问:有没有时间?

我说:没时间。

于是,他挂了电话转而请他人。

现在,我若说:没时间。

他会继续问:为什么?

再譬如:以前,他从来不问我星期天怎么过,现在却很喜欢打听我的日程安排。

根据一个女人必须具备的直觉和一个30岁女人应该有过的人生经验判断,我知道,吴熙对我动心了。

这正是我所要的局面。他终于动心,意味着我新一轮的爱情游戏将开场。我盼望这游戏趣味横生,即便不得不收场,我也希望是回味无穷的。30岁以后,我再也不愿玩那种因为乏味而终止的游戏了。以吴熙一贯的做派,若乏味,他也是毋宁死的人。

前因

吴熙是我同学吴朵的哥哥。高中时候我与吴朵好得像双生花朵,天天挤在一起讥诮其他我们认为不如我们的女生。我们骄傲,与所有女同学的关系很差。但我们实在不屑于理会,因为,我们学校全部情窦初开的男生都愿意跟我们讨好。我们是不愿意与其他女孩子混为一谈的。我们是学校真正的花朵。

爱上同学的哥哥,这很容易成为一条铁律。只要这个要好女同学的哥哥高大帅气,就无法避免这铁律的应验。我第一次见到吴熙,是我和吴朵被同年级七、八个自认为不输我们的女生围攻的那一天。大家剑拔弩张,我的马尾辫已经被一个粗暴女生抓扯在手,吴熙从天而降。是吴朵在放学前嗅到了异常气氛,偷偷给她哥哥通了消息。

彼时,吴熙已经是本城在全国一流大学中的二年级学生。已经显然比整天围绕我们身边的青涩男生多了几分成熟和豪雅。他捏着抓我头发的手,那个女生却滑稽讨好地看着他。我是在一瞬间爱上吴熙脸上掠过的得意的。他不说一语,一手揽我一手揽他妹妹吴朵的肩,轻易走出了包围圈。

他的动作不用说在当时一定是非常精彩迷人。因为他的惊鸿一现,吴朵在女同学中的人缘莫名好起来。大概都想认识她哥哥吧。

落空

暗恋是充满动力和趣味的。我在周末的时候,常常找借口不回家,而跟随吴朵回她家。吴熙通常也是周末回家。他对我这个妹妹的同学没有什么兴趣,但显得很亲昵,也叫我妹妹。

记得清楚吴熙是透露过他要在学校继续念研究生的,我当时一门心思就是考进与他同一所大学。得偿所愿的时候,吴熙却去了美国上研究生。同去的还有他大学里交的女朋友。知道我当时心情么?好比终于撵上自己要追的人,刚准备伸手去抓,却一脚踩空,跌到不可测的深渊里了。

于是,我上大学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谈恋爱。谈恋爱也是上瘾的事情,马不停蹄地恋和爱,不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证明这花一样的年华和身段,有的是贪慕者。

后来就厌倦了。需要整顿身心。工作适时地跳了出来,代替了不少可有可无的爱情。

还魂

因为从外文系毕业,以我的性情,能够在旅游公司做一个陪同翻译简直就是天大美差。我从进入旅游公司那天开始,至今就没有动过辞职的念头。所以,我今天已经做到副总经理,也是无可争议的位高权重的级别。

吴熙是在我做到总经理助理那一年回国的,他离了婚。据说有一个女儿,和前妻留在美国。那天吴朵带着他哥哥来我办公室。吴熙已经完全不复当年的青涩摸样,他风流倜傥,成熟老到。多年不见,他居然可以那样亲昵自然地张开双臂,把我自然地拥到怀里,嘴里故意用念白甜蜜地调侃:真漂亮。我的荃妹妹,还记得你的熙哥哥否?

我岂能不记得?他以这样的方式,令我在几乎完全忘记的时候,却进入了他的怀抱。当年的那些渴望像还魂一样复苏过来,我百战恋爱沙场,居然经不住他这礼节性的一抱,眼泪气势汹汹地涌了出来。他圆滑地替我解围,朗声大笑:这个欢迎仪式太隆重太隆重了,谢谢,谢谢。

布网

吴熙回国后做专门的投资顾问,正经八百的在本市最好的写字楼租了房子,招募了十几个人,开了家投资顾问公司。像他这种年纪轻轻的顾问,不知道给人的信任度几何?我总觉得他很闲。他几乎一天到晚都在请人吃饭,这种机会也经常轮到我。但我通常是不去的,因为我知道这不是约会,是他在打发他不甚如意的无聊时间。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我成为我旅游公司副总。

我完全清楚,吴朵早就把我对吴熙曾经暗藏的情感和现在的状况告诉他了。他显然是不屑一顾的。他有一些钱,有的是时间,他知道有多少女人在企图他的垂青。所以,他撒下的网是不可能简单收拢的。

现在开始,要引起这个骄傲男人注意,须得是一场斗志斗勇的较劲。他的高傲,让我斗志昂扬。我总有理由出现在他的面前,但从不接受他的邀请。偶尔同桌吃饭,势必也是他妹妹吴朵生拉活扯的结果。终于,他在一次聚会时这样问我:像桉荃妹妹这样不错的个人条件,在国内是没有打单身的理由的。是不是太挑剔了?

我回答:唉。满世界都是俭熙哥哥这样的男人,没法挑啊。

他讪讪地笑笑。大概终于第一次听到,有人居然把他等同了满世界庸碌的男人,连挑的价值也没有。

当然,我这种打击简直算不得什么。他一扭头,等着他去搭讪的女人们马上就可以帮助他恢复自信。

转机

我30岁生日以后,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折。

我知道,我的灯笼袖泡泡纱裙起到了作用。别人不在意,别人嘲笑我花痴打扮,但他不能。他是见过我当年模样的。我煞费苦心地复原成当年的样子站在他面前,即便不能回忆起我的青春,也能回忆起他自己的曾经。曾经绿树白花,景美人妙。

但是他的确是想起了我的15岁,想起了他只身从一群怒目圆睁的女生包围中救出来的双生花朵。曾经的美好,一旦复原,震撼的是曾经见识过她的人,尽管当初他没有被震撼。

尽管我们当夜的恣意狂饮后,大家都声称不曾记得做过什么。我却记得,我整晚都在吴熙的怀抱里。不管是唱是跳,他的一只手都始终揽在我的肩或者腰上。

失算

吴熙在我30岁之后,终于对我动心了。

他开始收网,我的网却正在张开。

我在他的网中,我清楚。但我等他也必须进入我的网,我才肯安心落网。我们要各自掌握收网的线,这是我必须获得的恋爱公平原则。

终于,他沉不住气了。他打电话给我,他说:如果你再这样傲慢,我就没有耐心了。

我问:那要怎样?

他不回答。却口气认真地说:桉荃,朵朵告诉我你对我的感情的时候,我是非常感动的。你不要隐瞒了。以前,我把你当妹妹一样看,你生日那天,我才发现,你应该是我的女人。你还是那样美和纯真,而我的青春将很快不再。我很后悔我耽误掉那么多时间,我现在也爱上了你,你放弃骄傲吧……

我没有想到吴熙能够这么罗嗦地说这么肉麻的话。我有要哭的冲动。嘴上还是硬硬地:那么说,你现在是因为自己快老了,就打折优惠?可惜啊,我从来不买打折货,不管这货有多好。

挂断电话,眼泪果然就冲了出来。吴熙的电话追过来,我不接,瞪着眼看来电显示和提示灯光的闪耀,心里猜测着他的耐心该怎样用这铃声去量化。是三次?还是三百次?或者把电话拨报废掉为止?如此反复7次之后,吴熙偃旗息鼓,比我预计的要少很多次,看来,他的耐心很普通。当电话铃不再鸣响的时候,我感觉很失落。

高招

吴熙开始往我的办公室送植物。谢天谢地,他没有玩玫瑰、百合那种俗套。这家伙送的是盆栽,从高大的巴西木、散尾葵,到袖珍的开花仙人球,上午送一次,下午送一次。一周时间,我的办公室就变成丛林了。这些叶片阔大翠绿的植物,让我的心情舒畅,穿梭其间,我感觉自己像丛林女妖,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惬意。很快植物就摆放不下了,我依然沉住气,不给他电话,不去打听为什么,更不道谢。

我要秘书把花木疏散到公司走廊内,为了和公司自己租摆的植物区别开来,我亲自给吴熙送来的花木一株株系上红绸布。整条走廊和我的办公室都显得喜气洋洋的。

最先沉不住气的居然是吴朵。她给我电话说:你在玩什么把戏?够了,你干吗跟自己拧着干呢?

我跟吴朵嘻嘻笑,我说:你哥天天往我这里送植物是什么意思啊?

吴朵也笑:你肯每天照顾这些植物的话,证明送植物的那个人是你更想照顾的。我哥送你的植物开始黄叶了没有?

我抬眼看看一片葱郁的办公室,沉下声音,对着话筒说:岂止黄叶了,已经全部掉光叶子啦。

挂断电话。赶紧去走廊巡视那些飘着红绸的盆栽,它们都精神抖擞健康蓬勃的生长在自己的泥土里面。才嘘出一口气来。想起以往那些包裹在精美纸张里通过造型的花朵,这些绿色真是幸福。那些华丽的花儿们,在赢得我短暂的惊喜之后,命运无一例外是在颓废枯败前被我自己或者秘书毫不留情地扔进垃圾箱里。而这些植物因为有根而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待遇。吴熙是个高明的人啊。

我不甘心让他窃喜得意。打电话给他,劈头就说:快来把这些枯枝败叶清理走。

他口气无奈:唉。你这个嘴硬女人。

他既没有来清理植物,也没有再理我。他停止了送植物,像消失了一般。

双赢

再一次见到吴熙,是两周以后。吴朵过30岁生日。吴熙的手臂上始终挂着一个卡通玩偶般的卷发女子。模样年轻到我必须嫉妒。我悄悄问吴朵那女孩哪一年的?吴朵回答:84年。我的天!

吴朵的生日会上,一整晚我的目光都是恶狠狠地在吴熙和那女孩脸上扫射。女孩勇敢而挑衅地直视我,眼睛一眨不眨。吴熙始终在微笑。我心里愤怒翻滚,这个两个星期前还在跟我表达爱情的男人,转眼就把怀抱让给了别人,我愤怒得要骂街了。我想,要不是我已经醉得站不起来走不动,我就要撒野把所有的酒都泼在他们脸上。

篇10

房高达131.15亿元,全年新增影院803

座,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超过8块,出

现井喷式增长。如此骄人成绩的背后,

却有个令人遗憾的事实,2011年,是国

产电影的歉收之年。“看上去很美”的

票房数据下,前3名被好莱坞大片占据,

分别是《变形金刚3》10.93亿元,《功

夫熊猫2》6.08亿元,《加勒比海盗4》

4.63亿元(票房统计截止日期2011年

12月31日),而那些打着“大投资”、

“大制作”、“大明星”旗号的国产大片

并没有给观众带来惊喜,不少曾经被寄

予厚望的作品纷纷入选“口碑最差”:

《武侠》虚张声势、《关云长》太搞

笑、《画壁》离奇、《东成西就2011》

老套……在票房上也普遍以亏损的战

绩黯然谢幕。而那些小成本、小制作、

无明星的“裸映”作品就更难逃厄运,

不是迟迟无法上映,就是悄无声息地上

了,又静悄悄地下了,不给电影市场带

来一点涟漪,于是在这一年有了个名词

叫“影院一日游”。

当然2011年国产电影还是有令人惊

喜的地方,在这一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

的黑马,《观音山》以一部纯粹的艺术片

取得了骄人的商业成绩,B级制作的恐怖

片《孤岛惊魂》取得了近亿的票房,最被

人津津乐道的是光棍节上映的《失恋33

天》,一群电视圈的创作者制造了一个票

房奇迹,3.5亿的票房足以让那些星光熠熠

的大制作电影汗颜到无地自容。在岁末年

初的时候,宝岛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

起追的女孩》让小成本电影的神话继续,

从这些案例来看,小成本电影也并非没有

出路,只要题材定位准确,影片品质有所

保证,加上精准的市场营销,告别“影院

一日游”也不是什么难事。

目标受众定位准确,“小妞电影”大受欢迎

如果把电影看做一件商品,那在生

产它之前就要对市场进行了解,选准目标

受众,这样在题材上才能打动消费者进影

院观看。当然很多生产者希望消费者越多

越好,最好做到老少咸宜,但即使是张艺

谋、冯小刚也不敢说自己的作品能够老少

通吃,所以这种追求大而全受众面的想法

还是趁早打消吧。如果你的制作成本不

多,请不起吸引人的大明星,也无力支付

大场面、高科技的制作费用,那比较讨巧

的办法就是把故事讲好,并且专心为某一

部分人讲故事。

《失恋33天》是一部“神作”吗?答

案是否定的,它只能算是一部中等质量的

作品,但是它为什么取得这么高的票房?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它选对了受众群,在

剩男剩女遍地、相亲节目大行其道的今

天,人们需要一部电影让这些单身男女一

起纪念逝去的爱情。“很多国内外大片,

讲的其实都是一小部分人的故事,而失

恋这件事,可能绝大部分观众都经历过,

所以他们能从影片里找到共鸣。”发行

人高军如此分析。而网友的看法更直接,

“《失恋33天》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失恋

的人太多了呗!”正因为关注了“失恋”

这点小事儿,影片在营销上大可以跳出电

影本身,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

虽然影片质量见仁见智,但影评人

普遍认为,《失恋33天》最大的优点是,

“讲了一个接地气的好故事”,生动描

绘出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何谓“接地

气”?说白了就是要与最广大的观众打成

一片,反映大众的生活和心声。偏偏如今

的国产电影总是高高在上甚至云里雾里,

不是打打杀杀的武侠就是历史观混乱的古

装,突然杀出这么一部讲述普通人失恋故

事的电影,观众看了自然会有共鸣,再加

上人物鲜活、台词辛辣,更让人感觉新鲜

有趣。连导演滕华也说,“好莱坞能拍

《猩球崛起》那样震撼的视觉大片,但拍

不了王小贱、黄小仙这样贴近中国人生活

的故事”。

无独有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

的女孩》也是深深打中目标受众的软肋,

影片讲述的不过是一个成绩很烂的高中男

生追求用功读书的漂亮女生的俗套故事。

这部台湾青春片资金不足,新人担纲,事

先缺乏包装、宣传、炒作、得奖等必要的

营销环节,却在宝岛创下了4.2亿新台币

的票房,华语影史上排行第三;在香港

的票房超过了《功夫》,达到6128万港

币,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该

影片改编自九把刀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

自传体小说,以真实经历人物为背景,故

事也是他的真实初恋,而且角色连名字都

是真名。电影一改台湾青春片惯有的华丽

镜头,或者刻意营造的小清新气氛,而是

主打“纯爱”,里面还有许多情节戏谑搞

笑。整部影片长达两个多小时,只言情,

不励志,从高中生时代跨越到女主角嫁

人,男主角泡在青春的气息里,可以让观

众在他们的回忆中慢慢放松。影片中有很

多那些年代中的闪回,包括人物和事件,

能够引发共鸣,特别是沈佳宜和柯景腾的

故事,让观众跟着《那些年》一起怀念懵

懂的青春。

从这两部影片可以发现,他们的

目标受众都定位在有文化、有点小情

怀、喜欢新鲜事物而又时常陷入回忆

的80、90后年轻人,于是有人把这种

类型的电影称为“8090”电影,或者

“小妞电影”。九把刀和其创作团队没

有特别的秘籍,也没有通过《那些年》

在艺术的天分上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元

素。借用网上流传甚广的名言“只是经

得起平淡的流年”,《那些年》感动了

观众是因为搅动了中国人在上

世纪90年代的集体记忆,80后在电影

中找回了遗失的青春以及不可能挽回的

朦胧爱情,顺畅地“说”出来,认认真

真地演绎到大银幕上,得到更多人的认

同,影片也就得到了票房的回应和观众

的口碑。

《失恋33天》就更是一部彻头彻尾

的“8090”电影,编剧是个85后宅女,故

事讲的是一群80后的恋爱与生活。80后

早已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而我们的大部

分电影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或者

说,即使意识到了也不知道该怎样办。什

么才是真正属于“8090”的电影?《失恋

33天》恰好提供了一个范本。有如影评所

说,“主人公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都是

时下80后小清新的范例,白百合从外形到

神韵都很到位,文章塑造的‘Gay蜜’也

是时下美眉们热衷的新生事物,老一辈的

电影人根本hold不住这类题材”。北京电

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也大声疾呼,“告别

老家伙电影,告别中年族群电影”。

档期选择谨慎, 切勿当炮灰

一部影片的上映档期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其生死,目前票房吸金量最大的非贺岁档

莫属,其次为暑期档、国庆档、情人节档、

五一档等,一堆大片挤破头地争抢这些档

期,但是并非好档期就有好票房,当年《三

峡好人》碰上《满城尽带黄金甲》,排片一

天都排不上一场,于是引发了贾樟柯与张伟

平的口水战。这些黄金档期基本已经被票房

大鳄们提前预定,那些小成本电影即使勉强

挤进这个档期,也极有可能沦为炮灰,电影

又不同于电视剧,有所谓的二轮播放,这种

快速消费品推出时机不对,其票房成绩就只

有一个字――“惨”。

不过感谢国家对公众假期的分散,

三八妇女节、端午节、清明节等都成为电

影人眼中的商机,小成本电影选择在相

对冷清的档期上映,避开与大片的正面交

锋,说不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去年《观

音山》就是看中3月档期的冷清,无论是

媒体还是影迷,都被其吸引,从而一片独

大。于是今年“三八”也开始走俏,许鞍

华执导,刘德华、叶德娴主演的影片《桃

姐》以及舒淇、余文乐主演的《情谜》都

选择在这一天上映,目的不言而喻。

另一个档期创造奇迹的经典案例,

就不得不说《失恋33天》。2011年11月11

日被网友戏称为“神棍节”,光棍节最应

景的就是看别人“失恋”,影片选择在此

期间上映,让档期和话题形成了高度的默

契,最终把影片炒成了“光棍节”的必看

之作。由此可见,档期并没有绝对的好坏

之分,只是看与影片合不合适,像《观音

山》、《桃姐》等影片都是从女性视角出

发,放在“三八”这个关注女性的日子上

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部质量

上乘的影片极有可能炒热一个档期。

口碑营销代替视觉轰炸,微博当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

代,我们已经厌倦了单一地接受信息,

甚至对所谓的权威有反叛心理,电影

营销已经不能简单地靠媒体发稿、地

面活动、重金砸广告等来吸引眼球了,

相比通稿对影片的介绍、影评人的

吹捧,很多影迷更相信观影者写的个人

感受,并且这些传统的营销模式需要一

笔很大的资金,小成本电影很难应付这

高额的宣传费,这时候通过微博、人人

网、豆瓣网等个人化的社区服务网站来

推广,就是个聪明的选择。

《失恋33天》的营销之所以为业内

津津乐道,在于它的精准定位,说俗一

点,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对于小成本的

《失恋33天》来说,通过微博、人人网这

样的新媒体来做推广,原本也是无奈之

举。宣传公司承认,因为没有大导演、大

明星,传统的宣传模式很难玩得转,只好

另辟蹊径一头扎进了社交媒体,没想到却

成了“微博营销”的经典案

例。除了动员明星粉丝转

发,宣传方还特别征集普通

人拍摄制作了“失恋物语”

等视频,点击量超过2000

万,这一招,被称做“情感

营销”,显然它比单纯的

“交口称赞”更打动人心。

短短数天,豆瓣关于该电影

的评论就有几万条,微博

粉丝也超过8万人,在某媒

体做的“2011年国产十大

互联网营销传播”年度盘

点时,《失恋33天》与杜蕾

斯、宝马中国、支付宝、电商光棍节等商

业品牌共同入选。

《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网

络上的火爆绝对不亚于《失恋33天》,其

在台湾、香港上映时引起的轰动早就在网

上传开,其在豆瓣、微博上面的评论及粉

丝都超过《失恋33天》,很多影迷早就对

该影片充满期待,这为其在内地上映做了

很好的预热。既然同属于“8090”电影,

营销选择“8090”热衷的社交网络,绝对

是有的放矢,影片高额票房的来源,自然

也是清一色的“8090”。除了80后的白

领,90后的大学生乃至中学生的热情也不

可小觑,无论是影院里还是微博上,都有

他们活跃的身影。

营销能左右的或许只是前几日的票

房,影片的后期就要靠影迷的好口碑。在

豆瓣上,《失恋33天》得到了7.3分;再

看看微博,几乎每天都有网友在发表各自

的“观后感”,大部分的评价是“台词有

亮点”、“感同身受”,起码大家不认为

这是一部烂片。很多观众买票的理由都是

“朋友推荐”。网友“海盗-丹尼斯”就

说:“电影《失恋33天》的热映程度远远

超乎我的想象,用句俗套点的台词来讲,

你要说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这几天都不好

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还有网友坦言,不

仅买票跟风,连口碑也有跟风之嫌,“我

知道,大凡自己花钱看了的、别人都说好

的、风评很不错的,大家都会一窝蜂涌上

前说好、好、好。不然就会被鄙夷品位、

欣赏水平或者干脆说你这人真个性,真不

合群”。或许这种微妙的心理,也为电影

贡献了一部分票房。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

导演九把刀也谦虚地表示,“一部电影能

够大卖,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我

只能尽量拍出一部好电影,其他的,还要

仰仗各路宣传、发行以及媒体的配合,当

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买票走进电影

院的可爱的人们”。 相较同档期的《金

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等片,《那些

年》的台前幕后阵容可谓极为“娇弱”,

单单凭借先前在港台积攒下的不俗口碑,

该片最终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里,“以小

博大”夺得5000万的票房。

靠得奖先声夺人,镀金营销有术

以往中国电影有句话叫“墙外开

花墙内香”,很多电影人是先在国际电

影节获得奖项,然后在国内开始被人熟

知,其作品才开始在国内上映,像张艺

谋、陈凯歌等在成为票房大鳄之前,都

是国际上的得奖常客。不过以往艺术片

与商业片之间壁垒鲜明,并且那些所谓

的艺术片好像耻于谈票房,最终只落得

个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下场,长此以

往,电影就走向了死胡同,前些年的台

湾电影就是如此情形。

比较可喜的是,最近几年,艺术电

影越来越与商业融合,毕竟这些投资商也

希望影片在取得艺术成就之外,还能收回

成本。目前该类型影片常用的营销模式就

是,把影片送到各国际电影节参展,最好

能得个奖项,回到国内上映时就有了话题

与关注点,自然多了吸引观众进电影院的

筹码,就像是在国外镀了层金,变成“海

归”再上映。《观音山》就是先在东京电

影节为范冰冰带来一个影后的桂冠,在国

内上映时自然有了说头,《桃姐》在威尼

斯电影节让叶德娴拿到最佳女主角,然后

又在金马奖上荣获最佳男、女主角,最佳

导演三项大奖,这让影片未映先热,被众

多已观看了该影片的媒体评为“年度最期

待的影片”。据悉,《桃姐》去年报名参

加金马奖在时间上并不太符合规定,是电

影公司动用了一些力量才获得报名资格,

而公司如此迫切参加去年金马奖,就是为

了今年上映时能引起更多关注,取得更好

的票房成绩。由此可见,先拿奖、后上映

也是一种手段,当然这就要求影片品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