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樊凡范文
时间:2023-03-30 17:3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习惯樊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饭店系统管理;查询;结账;菜单;软件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15
1 背景
面对饭店行业多元化的经营情况,经营的规模、特色、出品这些因素的所有不同,带给饭店行业所有工作的流程方法不一样。随着解决方法的不同情况,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在国内的市场上,饭店行业的人才供应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系统的出现缓解了这种紧张的局面。首先饭店管理系统不是单纯的只用于结账计算的工具,它有着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它通过对目前饭店行业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后设计而成的,它不仅能够针对菜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服务很难实现标准化的管理,使饭店行业的成本控制来实现这些问题给与解决。再者,饭店管理系统能够给出具体相应符合企业自身要求比较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这暂时解决了专业人才的需求,使用该系统就能实现员工所要做的事。最后饭店管理系统可以针对饭店的经营情况而做出科学化的分析,使得饭店行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通过饭店管理系统来实现合理的管理来降低成本、堵漏节流等作用。更好的完善饭店行业的运营管理,提高企业对自身的竞争能力。
2 研究的内容
饭店管理系统:利用和数据库技术,来进行管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1)登录窗体模块:用户身份验证;(2)经理模块:主要负责员工的基本情况和库存情况;(3)员工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结账和查询以及;(4)主窗体模块:顾客通过这可以查看自己的消费情况;(5)结算模块:分为一般顾客的结算。
课题的研究目标
使用VB.MET和Sql server 2008做数据库来开发饭店管理系统,实现饭店管理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节省时间。
3 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饭店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查询预订座位、管理员工、查看菜单、查询消费情况、进入库的登记等。为了方便对系统的维护,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库存的存储量统计、菜样的增加等。
3.2 性能要求
系统的健壮性:饭店实时信息就是运行在系统的信息,不允许半点差错,所以系统为了保证其健壮性就必须保证其出错的概率尽可能的低。
系统运行平台的稳定性:保证系统运行所在平台的稳定性就是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比如说网络的稳定和其他硬件设施,例如打印机、服务器的稳定。
操作的简便性:系统的操作尽量简单关系到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对事件或其它的提示尽量采用视觉提。
3.3 组织结构图
4 系统功能分析
4.1 功能介绍
相关技术采用:这系统是基于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建立的,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写代码,运用+SQL Server而实现的。
餐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说明如下:
(1)前台营业管理系统
预定管理,桌位预定
主要包括:1)添加顾客的预定,如果座位被顾客预定了那么座位就不能被其他顾客用了。2)删除顾客的预定,当顾客取消预定,或者到了预定保留的期限后,其他顾客就可以预定和使用。在前台人员确定之后,系统会自动的将已经被取消的桌位改为空桌。3)更改预定状态,当顾客在规定期限的范围内到达,由管理人员将顾客所定座位的状态将改为有人。
实时消费管理,负责前台的顾客消费
主要包括:1)查询桌位,查询桌位的状态(包括桌位是不是空的,座位数)2)开台,根据查询后的桌位状态和顾客所提的要求,将空桌位应改为占用的状态,并且确认每桌的人数。3)点菜,可以根据桌位的不同,即可以分类查询菜品信息,包括菜品的价格,顾客确认点的菜后即将菜品添加到顾客的菜单中。4)添菜,在菜单已经确认的传至厨房以后,如果顾客还想添加菜品,就可以将菜品添加到顾客新增的菜单中后,即可以将新增菜单传到厨房。5)为厨房传菜单,将客人已经点好的菜品传到厨房中。6)并桌,当桌位不足的时候,就可以将多桌位合并为一桌。7)结账,在顾客去结账的时候可以到前台去查询所消费的情况,也可以打印发票。
(2)后台管理系统
1)仓库管理
主要包括:1>进货,将所有买进的原材料的价格、种类、数量、进货的时间等都要纪录在系统当中。2>出货,将所有用过得原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记录在系统当中。当原材料的数量不足的时候就要去进货。
2)菜品管理
主要的功能包括:1>添加菜品2>查询菜品3>修改4>删除包括菜品的编5>名称6>价格等
3)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1>员工管理:主要负责员工住址,电话、入职信息、删除员工、添加员工。2>权限管理: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比如,普通员工可以操作前台的工作,经理所拥有普通员工所持有的权限,同时还有财务管理部分的权限和查看员工的信息。
5 系统设计
饭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完成后,我们就要进入设计系统的阶段在整个系统的开发阶段中,设计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了。
5.1 系统的代码设计
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前提条件是管理的数字化,也就是设计阶段当中的代码设计。它主要就是数据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下的补充,是设计系统开发时不能缺少的主要内容。编码是指原有名称相对应的记号。它主要是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关键。编也主要用于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区别于数据的类型,并且指定计算机所处理的内容等。
5.2 系统代码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唯一特性:在饭店管理系统当中,每个代码都标识了系统当中的每个实体,并且每个实体也只可以由一个代码来表示。
(2)合理特性:在系统设计当中代码与编码的对象分类应该相适应,这样可以使编码对象的分类更有作用。
(3)标准特性:主要在我们看到程序文件名和数据的文件名时能清晰的看懂,并且没有重复的现象。
(4)简单特性:再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使用汉字拼音来表示汉字,这样能使别人更容易看懂。
(5)规范特性:在代码设计的过程当中,代码比较识别和记忆,使系统的维护人员很容易了解和读懂,可以很快的进行工作维护。
5.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再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不但为了进行数据的物理化,配置了一些系统上的变量、存储的分配系数,并且对这些给予了合理的数值。虽然这些数值不一定都适合每一种环境,在进行物理设计的时候,应该对这些数值重新更换,以更完善系统的功能。
对系统的配置变量,比如:同一时间打开数据库对象数和同一时间使用额数据库的用户数,缓冲区所分配的参数值,存储分配的参数值,物理块所装的因子等。这些参数值影响了存储空间的分配,并且在物理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环境来确定这参数值,使系统功能为最好,在运行以及管理的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实体有菜单表、职员信息表、座位表、经理表信息表等。
5.4 输入系统设计
输入系统设计是在整个设计当中是关键之一,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怎样将资料正确的传入系统当中,并且由计算机完成各种各样的后台处理工作。系统的质量问题起着重要性的影响,它的系统输入管理人员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权限,这些信息在输入的过程当中都有明确的都有提示的信息。如:在数据管理库中新用户的添加界面如下:
6 总结
此项目需求分析功能基本完成,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达到了实际应用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童爱红应用教程(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英杰程序设计实例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立宗.VB程序设计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一、犯罪一般累犯与再犯的概念及构成
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的刑罚,并在该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一定期限内,再犯应当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65条、第66条的规定,累犯可分为两种: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因特殊累犯涉及到的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问题,所以,这里只谈犯罪的一般累犯。就其构成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第一,其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的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其中一罪是因为过失而构成犯罪或不构成犯罪的,不能成为犯罪的累犯。即:前罪是犯罪,后罪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等主观过失原因而协助了其他犯罪分子,或后罪是非犯罪的其他刑法罪名,都不存在犯罪的累犯情形。
第二,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如果前后两罪或其中一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之刑罚,如:拘役或管制,也不构成犯罪的累犯。
第三,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五年以内,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期间或假释考验期内,不构成累犯,而应按照数罪并罚的有关规定处理。
犯罪的再犯依据我国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运输、制造、非法持有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关于因特定犯罪被判过刑,又犯犯罪的情形,其构成也具备三个要件:
其一,本条先犯的罪限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这五种犯罪,这是构成再犯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曾实施的不是上述五种犯罪形式之一的其他或非犯罪,则不构成犯罪再犯。
其二,行为人因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的犯罪被判过刑,是构成再犯的重要条件。被判过刑,既可以是被判过实刑,也可以是被判过缓刑;既可以是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也可以是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亦或是主刑或附加刑中的任何一种刑罚。如果行为人曾犯《刑法》第356条规定之罪,但被人民检察院免于起诉或者人民法院判决行为人无罪或被判有罪但免除刑罚的情况,均不属于“被判过刑”的范围。
第三,行为人现行之罪必须是犯罪,而且必须是本条规定的五种犯罪中的任何一种或数种罪。再犯之罪的罪名并不一定与被判过刑的罪名是同一罪名,只要符合了本条规定的犯罪种类,就构成了本款规定的再犯情节。
二、犯罪的一般累犯与再犯的比较(异同)
显然,两者并非同一概念,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名词,正确认定两个概念,对法条适用和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两者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一)两者在主观上都具有恶性,并且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均极大。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而犯罪的危害行为总是由一定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的犯罪分子为了谋取巨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所实施的。它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连续涉及该类犯罪,说明犯罪分子为了巨额的非法利益,置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于不顾,其主观犯罪意图是极其恶劣的,对社会的危害也极其巨大。
(二)从犯罪形态上看,两者犯罪的次数都在两次以上,均是重新犯罪的一种。即两者都曾经犯过罪被判过刑,尔后又犯罪。
(三)就量刑角度而言,二者都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两者的前后两罪在法律上和行为心理上均具有特定的联系,反映行为人的特殊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且经历刑罚制裁的犯罪人怙恶不悛,说明通常的处罚标准对其不能产生特别的预防的作用了。因此,法律规定对其予以从重处罚。就犯罪一般累犯构成上来讲,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其中一罪是由于过失而造成的损害后果,则不构成一般累犯。一般累犯是“应当从重处罚”,这里的“应当”是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之后,只要符合累犯条件,就必须从重。因此,构成了一般累犯的,审判人员就必须对犯罪人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处以较重的刑罚,而且是“比照初犯”来从重处罚,即当案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初犯实施的犯罪行为相似时,比照对该初犯应处以的刑罚,并在此基础上再从重一些,如果两次犯罪的时间间隔越短,说明其主观故意越加明显,亦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重处罚。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审判人员对累犯判处法定最高刑,而是根据案件的全部情况来综合考虑;犯罪的再犯所规定的“从重处罚”,是必须从重处罚,即法定的应当从重处罚。上述从重处罚的这两种情况都只能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判处重刑,也不受审判人员在审判时主观意志的左右。当犯罪的再犯与累犯构成了法定从重情节时,最高刑均可达到死刑。同时两者均是可以加重处罚的犯罪联结现象,即刑法对于前罪的刑罚处罚未发生应有的教育改造功能,因此形成有罪的犯罪情节的基本认定。
(四)两者在后次所犯的罪名上可以与前罪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与初犯所判之刑的罪名的比照上均没有限制。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两者的区别是占主要方面的。就不同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者对前后罪犯种类规定不同。
一般累犯前后罪的罪种,除过失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外,前后罪都是普通刑事犯罪,或其中一罪是普通刑事犯罪,另一罪是刑法上任何一种故意犯罪,都具备构成一般累犯的要件。犯罪的再犯先后所犯的罪限定为《刑法》第356条规定的那五种形式,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前后罪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即不再采用再犯的从重来加以定罪量刑。
(二)二者在刑罚上的要求不同。
一般累犯明确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或应判处的刑罚在有期徒刑以上,这是一般累犯的刑度条件。也就是说,构成累犯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与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均须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否则不构成累犯。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全面情况,最后在判决书中所判处的刑罚,同时,“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除了有期徒刑以外,包括死缓和无期徒刑这二种法定刑,而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根据后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人民法院最后确定其宣告刑是否为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犯罪的再犯,对前后罪所受刑罚的轻重没有加以规定。只要求前罪是判过刑,至于被判处的是主刑或附加刑、实刑或缓刑没有限制,且后罪应判何罪何刑也没有要求。
(三)两者时间间隔的要求不同。
一般累犯之后罪必须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五年内实施。所谓“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括附加刑在内,主刑执行完毕而附加刑尚在执行中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不影响其构成累犯。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满也应当认为是刑罚执行完毕,如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不按累犯论,以数罪并罚加以处理。但缓刑期满并非刑罚执行完毕,而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因此缓刑期满以后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前后五年间隔期限的计算方法是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赦免之日起计算;对于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刑满之日起计算。犯罪再犯却没有对前后罪的时间间隔加以限制,不论经过多少年,只要再犯《刑法》第356条规定之罪的,都要从重从严处罚。
(四)法定从重规定的要求不同。
《刑法》第74条、第81条分别规定,对于累犯,适用缓刑,一般累犯除了应当从重处罚以外,还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这是因为累犯的主观恶性大,适用缓刑、假释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而且要对其从重处罚,只有通过关押才能有效地对其实行改造。犯罪再犯却仅有从重的规定,这不及一般累犯法定从重的程度与要求严格。
三、在法律适用上的选择
从犯罪一般累犯与再犯的关系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使两者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着适用上的选择困难。如果某种犯罪行为符合《刑法》第356条之规定,先因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这五种情形被判过刑之后,又犯这五种情形的犯罪行为,就应适用该条的从重处罚。除此之处的其他犯罪或非犯罪再犯只要构成《刑法》第65条关于一般累犯的规定,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除过失犯罪外),就使用该条款的法定从重情节加以判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种情况。《刑法》第365条中的犯罪的再犯与《刑法》第65条中的累犯的规定之间存在着法条竞合关系。所谓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法律的重复规定,以致同时触犯了数个法律条文或规定,但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条文的情况。此时,就会导致某一案件既符合《刑法》第65条一般累犯的规定,同时又符合《刑法》第356条关于犯罪再犯的规定,那么在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该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呢?现举例说明:
王某在1994年1月曾经因非法持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在刑满释放后,他不思悔改,继续从事犯罪。1999年4月3日,他又因走私被公安机关抓获,而此次犯罪在依据《刑法》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及其以上,在对王某定罪量刑时该如何考虑呢?
篇3
关键词:浅析;反思;习惯;培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42-01
一、在课堂上进行回顾反思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加强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案对学生加以指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提出回顾反思的问题,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地,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会反思了,也有了一些主动性。同学们在对某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再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出来了。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前反思
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之前怎样反思。不仅反思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熟悉知识点,而且要特别注意发掘课堂学习中涉及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想方法是否在其它情况下运用过,现在的运用和过去的运用有何联系、有何差异,是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了这样的反思,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把握、运用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做这样的反思,使学生能从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使所学的知识,方法得以再现和提取的过程。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反思练习题所用到的知识,方法,各个题目间的联系,与上课内容的联系,还要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想是否正确,碰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到底出在那里,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
1.反思解题过程要学生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后再反思解题过程的习惯,拓宽思路,优化思维方式。很多数学题有多种解法,如能认真分析解题过程有没有思维回路,哪些过程可以合并或转换,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可以开拓思路,养成“从优”、“从快”的解题思维方式。这包括反思对问题的表征、问题归类、求解的思路和操作过程。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往往易于暴露问题。
2.反思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在平时作业解题时,不要满足于一题一解,而要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解法,争取一题多解。因此通过反思解题方法也是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反思解题途径。学生往往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注意解题后的反思总结,使解题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提炼和概括。因此,要有解题经验的反思、总结。解题顺利的经验,曲折的教训,通过积累获得提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系统性。
4.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科学探索精神,提高解题能力。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图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帮助今后的问题解决,提高解题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推广出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5.反思题目特征,培养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反思题目特征,将题目逐步引申、变式、推广,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特别在上复习课时,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在重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和拓展,可培养学生广泛联想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原题作适当的变形、适度的引申,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大胆猜想、积极探求、拓广引申,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6.反思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在解题时如先思考题目特征,寻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题后,都对自己的思路做出评价,对解题过程中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概括,这样长此以往,不仅能巩固知识,避免解题错误,还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再认识转化为一个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比如,解一些找规律习题时,往往可用归纳猜想的思想;解应用题时,可利用设元、消元思想;解一些最优化类题时,往往可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的思想;在求函数解析式时,往往可用数形结合、转化、待定系数的思想等。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后反思
篇4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关系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36-02
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看法有实践型,认为实践高于理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实践与理论并重型,认为两者都重要,不能偏废;还有理论无用型,认为理论没有作用,对实践没有意义。这几种观点都有各自支持的人物,本文从中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 西方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观点
毋庸置疑,西方在翻译研究方面大大领先于中国,仅当代就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结构学派,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翻译理论。理论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考察研究翻译活动,但都是各抒己见,从单一的角度去研究翻译,并没有普遍性,因为翻译中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某一理论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用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泰特勒是西方最早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The translator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因此,将《论翻译的原则》视为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这三条理论从宏观上规定了译者应该遵守的原则,不过具有批判眼光的译者可能会有疑问:我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正确吗?这确实值得讨论。
不过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奈达曾明确地表明了他对翻译理论的态度。奈达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但他在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该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绩显著、富有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不用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张经浩提到:“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中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奈达早年从事《圣经》的翻译,《圣经》的翻译与其他文本类型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他的有些理论不一定对我们的实践有指导意义,当然他的理论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不可迷信。
中国学者与艾德温・根兹勒的对话中也谈到了理论研究的不足:“America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in its infant stage. There are only twelve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offer postgraduate degrees in translation. Many of these institutions do not study translation,but are involved in training translators. We have no journal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merica and associa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merica exists only in cyberspace.”由此可见,美国在翻译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更不用说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语言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反对翻译理论这个名称,他认为翻译理论是个使用不当的名称,翻译理论既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科学,而是关于翻译过程的知识体。他也不同意“translatology”或“traductology”等这样的定义。他认为翻译理论主要为最广泛的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另外为翻译文本和翻译批评提供一套原则、限定规则以及建议的框架。
纵观关外翻译研究,译论大都是规定性的,总是探讨翻译应该如何,都是一些理想的标准,而没有研究如何进行翻译,也没有研究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那么中国的翻译研究状况如何呢?
二 中国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最近20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翻译研究的理论意识已经觉醒。对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分歧也比较大,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也大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傅雷曾说过:“曾经见过一些人写翻译理论,头头是道,非常中肯,译的东西却不高明得很,我常引以为戒。”许渊冲也是重实践的翻译家:“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理论和实践有矛盾的时候,应该改变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文学翻译理论如果没有实践证明,那只是空头理论,根据我60年的经验,我认为空头理论没什么价值。”上海理工大学张经浩教授曾在《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吗?》一文中说:“没有接触任何翻译理论,连翻译教材也没有碰,而是将朱生豪的译本与莎士比亚的原文对照看,从中获益匪浅。”尽管许多学者重视实践,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新译手来说,没有多少翻译经验,理论的指导意义还是很大的。
王元化曾指出:“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体知,重经验而不重理论,对许多事物的道理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观点根深蒂固,深深埋藏在中华文化的底部。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大障碍。这个观点表现在教育上和科学研究上都是用强调务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突出实用,反对或歧视理论研究。在翻译界,就会“理论无用论”。但是任何一种实践都需要理论来指导,许渊冲的观点并没有否定翻译理论,而是注重翻译实践,把实践放在了第一位。其实张经浩的观点到后来也发生了转变,也注重翻译
理论的研究。正如金与奈达合著的On Translation中提到,尽管有人认为自己既没有翻译理论,也不需要翻译理论,只管“动手译”,但他们从事翻译时至少会无意识地遵循一定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许只是一套基本规则,但是却可以认为它代表着某种理论雏形,或某种尚不十分系统的翻译方法。林克难也讲到“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翻译是必须有理论指导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理论与实践就可以必然地结合起来,翻译无理论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孙致礼教授在翻译研究中引入了辩证法,翻译辨证论可谓是孙教授自成特色的理论体系。孙致礼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注重翻译理论研究,他认为:一个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两方面的语言素养和一般艺术素养,而且还与他的翻译观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翻译家都遵循着一定的翻译原则,只不过有的人是自觉的,有的人是不自觉的,有的原则是恰如其分的,有的原则却失之偏颇。他将文学翻译中的各种矛盾归结为“十大关系”:(1)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2)保存“洋味”与避免“洋腔”的辩证统一;(3)神似与形似的辩证统一;(4)直译与意译的辩证统一;(5)“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的辩证统一;(6)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7)忠于作者与忠于读者的辩证统一;(8)整体与细节的辩证统一;(9)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10)得与失的辩证统一。孙致礼教授十大关系的论述,从总体上对翻译的性质进行了界定,使译者对翻译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迷失方向,也强调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些著名的翻译家重视实践,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是著名的翻译家就把他们的观点视为标准,翻译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有的学者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如何应用于实践,另外我国学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大都是零散地发表自己的一些体会。
三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翻译实践确实是需要翻译理论来指导,但是中西方学者都没有明确提出究竟如何利用翻译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确有脱节的现象,因此有人提出“翻译理论无用论”也是自然的。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是译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理论到方法到应用之间有个中间地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及其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第一,翻译理论是从宏观上来指导翻译实践的,正如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它是从宏观上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是在具体事情上教人如何去做。同样翻译理论是一般性的,而翻译实践是具体的,翻译理论指导译者从整体上把握实践活动,而不是解决具体翻译的问题。Susan Bassnett在《翻译研究》中也提到:“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work with general precepts when determining what to preserve or parallel from the SL text,but should work with an eye on each individual structure,whether it be prose or verse. Since each structure will lay stress on certain linguistic features or levels and not on others.”例如,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必须理解并分析原文,这就需要运用翻译理论中的一些标准或准则去分析原文。原文的文体是什么,小说、诗歌还是散文;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原作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目标读者是谁等等一系列问题,译者都需要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理论就对译者起到了指导作用。
第二,翻译理论不能仅仅局限在指导实践上。Holmes把翻译学研究分为三大分支:(1)描写翻译研究;(2)翻译理论;(3)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谭载喜也提出“翻译学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翻译活动本身,而应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另外朱志瑜教授阐述了自己的治学思想,尤其强调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朱教授认为,理论不必指导实践,翻译研究完全不必拘泥于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再指导实践思想。翻译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不能仅仅局限在指导实践上。
第三,用批判的眼光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直到今天,有些人还有崇洋心态,认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引进西方的翻译理论,不求甚解,把西方的理论硬性用来分析翻译。然而任何离开自己的传统文化、忽视自己需要的任何改革和现代化都是不会有结果的,科学和文化是这样,翻译研究更是这样。殊不知,翻译与自然科学等有根本的不同,西方翻译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翻译实践,而西方的翻译活动基本都是印欧语系中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所以从这类实践得来的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对于此类翻译研究理论必须慎重运用。
参考文献
[1]Andrew Chesterman,Emma Wagner. 理论对译者有用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丹〕道勒拉普.翻译研究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苏珊・巴斯内特.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郭建中.重视实践,也重视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3(1):1
[5]林克难.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4):45~46
[6]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8]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许渊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J].上海科技翻译,2003(1):2
[10]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A].杨自俭.译学新探[C].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12]张经浩、陈可培.名家名论名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张经浩.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吗?[J].上海科技翻译,2003(1):6
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安全;计算机犯罪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加速,金融信息系统的规模逐步扩大,金融信息资产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如何对大量的信息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不同程度的信息资产都能得到不同级别的安全保护,将是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面临的大挑战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加速,必然会使金融信息系统与国内外公共互联网进行互联,那么,来自公共互联网的各类攻击将对金融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带来巨大的威胁和侵害: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及表现形式
计算机网络具有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泛性、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等特征,这使得网络容易受到来自黑客、恶意软件、病毒等的攻击
(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1.信息泄露:指信息被透漏给非授权的实体。它破坏了系统的保密性。能够导致信息泄露的威胁有网络监听、业务流分析、电磁、射频截获、人员的有意或无意、媒体清理、漏洞利用、授权侵弛、物理侵入、病毒、术马、后门、流氓软件、网络钓鱼等:
2.完整性破坏。可以通过漏洞利用、物理侵犯、授权侵犯、病毒、木马、漏洞等方式文现。
3.拒绝服务攻击:对信息或资源可以合法地访问,却被非法地拒绝或者推迟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操作:
4.网络滥用:合法刚户滥用网络,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包括非法外联、非法内联、移动风险、设备滥用、业务滥用。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1.窃听。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的手段获得重要的信息,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的泄密。
2.重传。攻击者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3.篡改。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信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的破坏作用最大。
4.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5.行为否认。通信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6.电子欺骗。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7.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8.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二、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征和手段
由于计算机网络络安全威胁的存存,不法分子通过其进行金融犯罪。金融计算机犯罪,已经引起我国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刑法》中已将金融计算机犯罪列为重点,第285,286,287条有明文规定。
(一)银行系统计算机犯罪的特征:
1.涉案人多为内部人员。由于金融业务都是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完成的,所以了解金融业务流程、熟悉计算机系统运行原理、对金融内部控制链上存在的漏洞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上的缺陷比较清楚的内部职员,往往比其他人员更容易了解软件的“硬伤”,更容易掌握犯罪的“窍门”以达到犯罪的目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九成以上是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作案的。
2.手段隐蔽,痕迹不明显:计算机犯罪智能化程度高,大多数犯罪分子熟悉计算机技术,可运用正常的操作规程,利用合法的账户进入金融计算机网络,篡改计算机源程序或数据。这种犯罪短时期内不易被发觉。同时,犯罪分子作案迅速,所留痕迹甚少,隐蔽时间较长,一时不易暴露。
3.犯罪情节严重:犯罪分子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后,盗窃多少资金完全由犯罪分子任意输人,动辄十几万、上百万元,行为肆无忌惮,数目触目惊心,导致了金融资金的巨大损失。
4.社会危害严重。由于金融的特殊地位和其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所起的审要作用,一旦发生计算机犯罪,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起储户的不满,再加上舆论导向的渲染,有可能造成堪设想的后果。
(二)银行系统计箅机犯罪的手段
1.终端机记账员作案。记账员利用其直接在终端操作计算机,熟悉记账过程及账务处理过程的作方便,进行犯罪。
2.终端复核员(包括出纳员)作案。终端复核员利用与记账员一同办理终端业务的机会,进行犯罪。
3.系统管理员(包括主任、主机管理员)作案。系统管理员借助管理系统的特殊权限,利用系统正常命令、程序反向错误操作作案;自编程序进行作案;修改账务及数据资料作案;利用系统终端私自记账、复核作案;为犯罪分子提供方便。
4.软件人员作案:软件人员利用t作之便伪造干旱序及熟悉操作程序,进行作案
5.硬件人员作案硬件人员利用t作之便,进行犯罪作案。
6.行内其他人员作案。分理处、储蓄所的其他人员利用接近计算机业务柜的机会,伺机作案:
7.行外人员作案:利用银行管理中的某些漏洞作案;与行内人员相互勾结作案:
三、金融计算机信息泄密途径
金融行业是具备特有的高保密性的行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窃密手段更加隐蔽,泄密的隐患增多,泄密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加大,保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而言,金融汁箅机信息泄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
计算机设备工作时辐射出的电磁波,可以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收到,尤其是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可以稳定、清晰地看到计算机正在处理的信息。因此,不法分子只要具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可以将电磁波接收,从中窃取秘密信息。
(二)计算机剩磁效应泄密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被删除后有时仍会留下可读信息的痕迹,存有秘密信息的磁盘被重新使用时,很可能被犯罪分子非法利用磁盘剩磁效应提取原记录的信息。比如,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修殚,就会造成泄密。此外,在有些信息系统中,删除文件仅仅只删掉文件名,原文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存储介质中,一旦被利用,就会造成泄密。
(三)计算机联网泄密
计算机网络化使我们可以充分地享受网上的信息资源,然而联网后,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使其存在许多泄密漏洞。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如果在计算机操作中,入网口令不注意保密和及时更换,入网权限不严密,超级用户无人舱管,信息传输不进行加密处理,局域网和互联网没有做到完全的物理隔离,等等,都有可能使计算机遭到黑客、病毒等的攻击,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发生。
四、金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
(一)防范意识和能力差
不少计算机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犯罪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低,堵截能力差,同时,计算机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教育不到位,没有彤成强有力的安全抵御防线。这些是导致计算机犯罪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内控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落实
主管部门对计算机安全检查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安全漏洞;不少单位在系统开发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
(三)现代管理手段滞后
金融电子化项目从立项、开发,到验收、运行等各环节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安全防范体系,从而使犯罪分子有机会利用计算机进行作案。
(四)密级不分,人人都是“千手观音”
通过案发后,案件侦破时,案发单位员工都是怀疑对象这点,更反映出金融系统计算机管理的薄弱环节。只要是工作人员,都能轻车熟路进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而且使用的密码和程序简单易猜,造成人人都能使用,致使现问题后不能锁定固定知情人。
五、金融计算机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制度保障
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所采用的技术条件,参照有关的法规、条例和其他单位的版本,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比较全面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场地与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密钥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建立切忌流于形式,重要的是落实和监督。尤其是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更要注意,如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及时审查系统日志和记录;重要岗位人员调离时,应进行注销,并更换业务系统的口令和密钥,移交全部技术资料,但不少人往往忽视执行这一措施的及时性;又如防病毒制度规定,要使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正版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而不少人仍使用盗版杀毒软件,使计算机查杀病毒时又染上了其他病毒。
(二)技术保障
1.减少辐射:为了防止电磁波辐射泄密,在选购计算机产品时,要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根据辐射量的大小和客观环境,对计算机机房或主机内部件加以屏蔽,在专用的计算机上安装微机视频保护机等设施,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计算机的辐射信号进行十扰,增加接收还原解读的难度,保护计算机辐射的秘密信息。
2.物理隔离: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围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与外部网相连的计算机不得存储、处理和传递内部信息,在互联网上提取的信息也必须经杀毒处理后再接入局域网内供内部使用。
3.加强存储介质管理。对涉密信息进行清除处理时所采用的信息清除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使用u盘时应注意修改计算机系统中的注册表,将系统各个磁盘的自动运行功能禁止;使用u盘进行数据文件存储和拷贝时,打开计算机系统巾防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避免病毒文件入侵感染,同时打开“文件夹”选项中“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选项,并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选项,以便u盘被感染后能及时发现病毒;外来u盘接人计算机系统时,切勿双击打开,一定要先经过杀毒处理,或是采用具有u盘病毒免疫功能的杀毒软件查杀后,再接入计算机系统,同时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4.数据加密。在软件方面,应加大在开发过程中加密软件的开发投入,对重点涉密的应用软件,加密设计要达到网络级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全与保密。对涉密信息要做到加密保存,对存储有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设置开机密码、屏保密码等。
5.设置权限。将内部计算机维护权限与操作权限、数据权限分开,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设置等级不同的权限,根据实际权限来分配查阅、修改文件内容等业务范围。
(三)管理保障
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一是要加强对“物”的管理。对录有秘密文件的硬盘、软盘,要明确标示密级标志和编号,执行统一的登记和销毁制度;对涉密较多的场所如打字室、机要室要设立相应的保密控制区,明确专人负责维护与保障;严格执行“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的规定,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审查与审核。二是要加强对人的管理。要抓好涉密人员的选配和日常的考察,做到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用;对有问题的人员要及时处理,严明纪律。
2.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金融系统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犯罪对金融信誉和资金的危害,认真部署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系统、网络的管理能力;强化系统开发、管理、操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安全教育,严格要害岗位人员的审查和管理。
篇6
关键词:洗钱;反洗钱;监管制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8-0106-06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认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类对洗钱和反洗钱的认识,也要在掌握洗钱和反洗钱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业界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与人类反洗钱实践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洗钱危害、影响及后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采取的反洗钱措施也就越来越严密。因而,业界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洗钱活动的危害、影响及后果一洗钱活动产生原因一打击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研究一预防和遏制洗钱活动的行政手段研究一反洗钱制度、框架、技术、方法等研究。本文重点对洗钱涵义和反洗钱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评述。
一、关于洗钱的研究
关于洗钱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来源“引申化”、定义“官方化”、过程“阶段化”、危害“不确定化”。
(一)来源引申化
从已有文献来看,洗钱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旧金山一家饭店老板圣-弗朗西斯的行为。该老板看到饭店收取大量沾满油污的硬币容易弄脏顾客的白手套,而这些污染的硬币可能会影响饭店的日常经营,于是就用碱液清洗这些“脏钱”。因而,最初的“洗钱”行为是与犯罪没有任何关系的一般清洁行为,与现代意义上的洗钱含义有重大区别。现代意义的洗钱行为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阿尔・卡彭(Al・Capone)等有组织犯罪集团以经营洗衣店为名,将贩毒收益融入正常的营业收人并申报纳税,变成合法收入的一部分,业界普遍认为这就是现代意义上带有犯罪性质的洗钱活动的开端。
第一次使用“洗钱”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水门事件”期间,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竞选班子将受贿所得的非法政治捐款转移到墨西哥,随后再通过迈阿密的一家公司将这些资金转回美国,此后英国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创造性使用了“洗钱(Money Laundering)”一词。而最为权威的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则在“Launder”词条中收录了洗钱的现代含义,特别援引了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相关报道"Suitcases stuffed with 200,000 dol-lars of Republican campaign funds;money being‘laun-dered’in Mexico”。可见“洗钱”的现代意义与其原意不尽相同,而是在其原意基础的引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服务国际化,洗钱手法和方式隐蔽性、多样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洗钱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更加赋予了“洗钱”一词的现代含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犯罪的专有名词。
(二)定义官方化
由于洗钱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对洗钱的定义大多见诸各种国际公约、各国法律。
1988年《联合国禁毒公约》第3条第1款将洗钱定义为:“(一)明知财产得自按本款(a)项确定的任何犯罪或参与此种犯罪的行为,为了隐瞒或掩饰该财产的非法来源,或为了协助任何涉及此种犯罪的人逃避其行为的法律后果而转换或转让该财产;(二)明知财产得自按本款(a)项确定的任何犯罪或参与此种犯罪的行为,隐瞒或掩饰该财产的真实性质、来源、所在地,处置、转移相关的权利或所有权”。这是最早得到国际上认可的正式的定义。此后的1995年《联合国禁止洗钱法律范本》对洗钱作了如下界定:“直接或间接参加来自于犯罪收益的财产的交易,接受、拥有、隐匿、掩盖、处理犯罪收益财产或将犯罪收益财产带入所在国;明知或者有理由表明财产来自于非法活动或者间接非法活动变现而来,没有合理的理由,不采取合理的步骤确认财产是否来自于非法活动或者直接或间接从非法活动变现而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监管者的角度1988年对洗钱下的定义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能在无意中被用作转移或储存来自犯罪收益的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银行系统付款和将资金从一个账户转入另一个账户,掩盖资金的来源和受益人以及通过保管设施保存银行票据,这些行为一般称之为洗钱”。
此外,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相关的反洗钱立法中明确了洗钱的定义。我国则在刑法修正案(六)第191条明确了洗钱犯罪的定义,“明知是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即构成洗钱罪”。
可见由于洗钱活动的特殊性及打击洗钱的专业性,对于洗钱的定义一般由国家立法机关或权威组织界定。
(三)过程阶段化
洗钱通常涉及以隐藏资产来源为目的一系列交易,以方便罪犯在处置这些资产时不被暴露。对于洗钱的过程,杰弗里・罗宾逊(1998)认为,典型的洗钱有三个阶段:一是放置(Placement),即洗钱分子将犯罪收益融人合法收入放入银行,转化为金融机构存款;二是离析(Layering),即掩饰犯罪资金的来源与实际控制人的关系,掩盖其非法特征;三是融合(IntegrNion),即将清洗后的犯罪收入或资金转移至与犯罪组织或个人无明显联系的合法组织或个人的账户中,从而完成整个洗钱过程。
国内学者多是借鉴国外经验,也将洗钱分为三个阶段,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意思相近。邹明理、宫万路(1997)认为一旦非法资金业已被存人金融机构,该笔资金可以电汇的形式存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其运作步骤为:部署,主要指非法资金存入金融机构以便将其转化为无纸存单;也可以把赃款走私到境外而只申报一部分或不申报;或者以商业机构作为屏障,以解释巨额现金储蓄的来源;或贿赂银行管理人员以免于银行的审查。分层,即洗钱分子伪装交易的层次,以迷惑司法机关。同化,一旦非法资金经过足够的“屏幕公司”多次使用,则将不必担心被查获。周云龙(1999)认为洗钱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放置就是将贩运所得的收入转移到金融系统中;离析是旨在隐瞒非法现金来源的一系列转移活动;归并是洗钱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法所
得终于同化为合法收入。陈亮(2000)认为洗钱通常有三步:存放阶段,对来自非法活动的现金款项进行处理;分离阶段,通过一系列复杂而频繁的金融交易掩盖资金的来源;融合阶段,将资金转回犯罪地,以合法的形式回到罪犯手中。张燕玲(2002)认为洗钱活动的过程相当复杂,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从逻辑上讲,一个典型和完整的洗钱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放置阶段、培植阶段和融合阶段。封文丽(2002)认为典型的洗钱交易分以下三个过程:入账,即通过存款、电汇或其他途径将不法收入放入一个金融机构;分账,即通过多次复杂的转账交易,使犯罪活动收益脱离其来源;融合,以一项显示合法的转账交易为掩护,隐瞒不法钱财。通过这些过程,罪犯便将非法所得转移并融合到有合法来源的资金中。有时洗钱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并不容易明显划分,李若谷(2004)认为洗钱活动的过程相当复杂,模式并不固定,但一般的洗钱过程有四个特征,洗钱分子首先要考虑隐藏犯罪收益的真正所有权和来源;其次要改变有关犯罪收益的形式,例如,将现金变成金融票据;再次,尽可能避免在洗钱过程中留下明显痕迹;最后,洗钱全过程能被洗钱分子有效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个阶段有时明显,有时则发生重叠,交叉运用,难以截然分开。
(四)危害不确定化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洗钱危害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危害后果不确定和洗钱规模不确定两个方面。由于洗钱活动侵害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秩序,并没有最直接的受害人。因而,对一国的洗钱规模及对经济金融活动的损害难以直接观察,单从局部或微观领域角度出发很难研究。Quirk.Peter.J(1997)就国际范围内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对一国货币表现和洗钱、逃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洗钱对一国货币具有重要影响;在1997年的研究中,他进一步指出,犯罪行为是工业国家通货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重要解释变量,犯罪量每增长10%会导致通货需求量减少10%,总的货币需求量就会减少6%,而从货币需求的变动情况也能估计出洗钱的规模。
由于反洗钱数据属于国家秘密,反洗钱权威机构受制于保密要求不能随意向社会公众,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由于无法掌握上述数据,因而对我国洗钱规模的测算不一定能够反映全貌。如蔡羽中(2002)估算,中国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出去的2000亿元人民币黑钱主要分为三部分:走私收入洗钱约为700亿元人民币,腐败收入洗钱300亿元人民币,其他则为外资企业把合法收入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境外,逃避在中国缴纳税款。梅新育(2004)通过计算,得出1987-2002年中国资本外逃合计2766.6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利用外债资金总额的1.47倍。其中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平均估算为536.8亿美元,大大超过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55亿美元,当年中国资本外逃占GDP比重高达5.7%,甚至超出金融危机时期的墨西哥、韩国(约2.2%)一倍以上。尽管如此,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测算我国洗钱规模仍具有开创性意义。
国内对洗钱危害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的方法阐述。一般来说,洗钱破坏市场经济规则,干扰经济运行,严重危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梁英武(2003)认为洗钱危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经济扭曲,导致经济调控政策失灵,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危害金融体系,引发信任和支付危机,影响利率和汇率的稳定;损害国家形象及危害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定。李东荣等(2004)则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洗钱的危害,洗钱对国内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洗钱滋生腐败,影响政府信誉;洗钱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表现在洗钱会严重损害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反洗钱工作不利会使国家陷入孤立的境地;加剧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拉大,从而使得穷国依附性加强,为南北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洗钱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破坏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对金融机构的损害尤为严重,以洗钱为目的的假投资造成经济短期内的假繁荣,对一国金融市场产生不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守法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洗钱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有:洗钱助长上游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稳定,损害社会公平原则和威胁国家安全。
二、关于反洗钱监管的研究
(一)国外反洗钱监管文献综述
从国外的反洗钱监管研究成果来看,对反洗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反洗钱、反洗钱监管制度、反洗钱监管组织架构、经济学在反洗钱中的应用和反洗钱信息技术等领域。
1.金融机构反洗钱研究。从国际反洗钱监管经验来看,几乎所有涉及反洗钱的国际公约都把金融机构反洗钱置于核心地位,反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FATF)1990年提出了促进世界反洗钱立法和行动计划的《40项建议》,其中第4项一25项建议为金融业在制定反洗钱措施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指导原则,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采取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措施,以避免金融机构沦为洗钱工具。我国已认识到金融业与洗钱密切相关,也通过立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防止金融机构被洗钱分子利用。
从洗钱的过程来看,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既是发生洗钱活动的主要行业,又是各国政府有效反洗钱的前沿阵地。Rowan Bosworth-Davies(1997、1998)和Byrne,John J(2000)研究了反洗钱中重要的原则“了解你的客户”(KYC)与侵犯客户隐私权的问题,认为如果运用不当,无法保护客户隐私权。JackA.Blum,Esq.,Michael Levi,R.T.NayIor and PhilWilliams(2005)深入探讨了离岸金融中心、银行保密原则与洗钱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洗钱与其他金融犯罪在离岸金融中心有着共同的手段特征,离岸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个人企业隐藏自己的财产,单独修改银行保密法对此未必能起到帮助作用,更有甚者,还会促进这些金融机构采用更为先进的金融工具组合协助转移资金。
2.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对反洗钱监管评价出现了无用论和有效论两种观点。无用论认为,反洗钱制度阻碍了经济发展。Masciand-aro(1998)根据意大利反洗钱制度发展历史,认为反洗钱制度严重影响银行的效率。Rahn(2002)认为反洗钱措施对于打击犯罪是无效的,当局采取反洗钱措施只能助长犯罪的发展。洗钱业可能由于反洗钱而发展演变成一个崭新行业,反洗钱制度会加大了社会成本,干扰市场的运行。
与此相反,有效论认为反洗钱制度有助于减少上游犯罪。随着各国反洗钱实践经验的积累,FATF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各国反洗钱监管部门开始对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开始进行认真评估,英国政府不断评估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并以此
改进和完善反洗钱体系。美国也迫于行业的压力,于2007年6月启动了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益和效率的监管改革计划。从业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数认为强化监管有助于减少洗钱上游犯罪及洗钱数量,反洗钱制度越有效,洗钱成本就越高,对洗钱行为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
3.反洗钱监管框架的研究。由于各国的法律、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相关的反洗钱监管框架也不相同,概括来说有五种监管框架:一是以重罚为主的美国模式,在此模式中,不同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和优势进行分工,形成分工清晰、有效合作的反洗钱框架,法规对洗钱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刑事处罚和监管处罚措施,以保证反洗钱法律的能够有效执行。二是以自律为主的瑞士模式,自律是瑞士反洗钱监管框架的主要特征,行业自律组织在反洗钱法规体系、监管机构和监管职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监管职能分工以行业自律组织为主,监管部门为辅;监管手段以外部审计为主,现场检查为辅。三是以适度监管为主的英国模式,该国反洗钱法规体系包括法律、行政规章、监管手册和行业指引等四个层次,这种制度安排形成了政策制定部门、监管部门、执法部门、金融情报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等组成的综合监管体系,将官方监管与行业自律、政策制定与实务操作、打击犯罪与防范风险等有效融合,从而形成较强的反洗钱监管合力。四是以教育为主的澳大利亚模式,该国较少动用刑事处罚措施,以教育和指导式的监管为主,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强调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五是以中央集权为主的韩国模式,韩国金融情报中心承担主要反洗钱监管职责,一般委托韩国银行和金融监管委员会进行反洗钱检查,必要情况下由该中心直接对报告机构进行检查。
上述模式与所在国的法律体系、文化等密切相关,尽管监管框架和运行模式不同,但从实践来看,上述体系和制度安排对打击洗钱活动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4.反洗钱监管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全面认识反洗钱的基本规律,需要借助经济学理论。从国外反洗钱经济理论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来看,主要体现在博弈论、成本收益分析、信息经济学等领域。意大利经济学教授Masciandaro(1999,2001)在洗钱分析中引入博弈论,研究结果表明反洗钱活动与监管存在反向关系,并运用意大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英国金融监管局(2003)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测算一个国家反洗钱制度的成本和收益。Peter Reuterand Edwm M.Truman(2004)评估了全球的反洗钱制度,尤其是美国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国际货币基金专家Elod Tak a ts(2007)运用博弈模型推导出金融机构“防卫性可疑报告”出现的结果,并利用美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Hans Geiger,Oliver Wuensch(2007)认为执行规则的成本很高,银行需要付出显著的成本和投入,制度的收益以减少反洗钱上游犯罪为目标,而预防金融体系被犯罪分子利用是一个可靠的衡量有效性的目的指标。
5.反洗钱监管信息技术研究。金融机构要落实反洗钱义务,就必须从其庞大的账户交易数据中进行数据挖掘,从中发现可疑交易线索上报监管当局;而各类机构按规定将可疑交易报告给监管部门后,这些监管部门同样面临着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金融情报的问题。因而,提高自身的反洗钱信息技术水平是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IT技术在反洗钱监管中的应用,美国金融执法犯罪网络(The 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建立了“GATEWAY”数据库,通过SQS查询系统、VisualLinks、12等软件技术开展情报分析。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也都开发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反洗钱情报系统,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可疑情报线索。这些情报系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报告机构的数据报送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利用技术手段有效遏制了金融机构滥报告、乱报告的行为。
(二)国内反洗钱监管文献综述
国内反洗钱研究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首次对洗钱罪做出规定,国内开始了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层面,而此前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自2003年人民银行履行反洗钱监管职责以来,国内有关反洗钱的文献开始增多,这些文献重点研究了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具体建议。从研究反洗钱的群体来看,以单位组织的研究为主,复旦大学专门成立了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与人民银行合作开展了反洗钱专题研究。从研究重点来看,反洗钱监管方法由研究规则为本的转变为研究风险为本。从研究领域来看,研究范围由银行业扩展至证券、保险业,伴随着人民银行监管范围的扩大,又扩大到对非金融业反洗钱的研究。国内反洗钱文献综述如下:
1.对金融机构反洗钱作用的研究。在当今经济及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服务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而金融机构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洗钱分子所利用,洗钱分子之所以选择金融机构洗钱,是因为通过金融机构洗钱相对成本较低、效率较高,有利于犯罪分子对清洗后的犯罪收益再利用,而且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给则洗钱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许多国家都将金融机构反洗钱列为反洗钱工作重点。从国内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来看,对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王大东(1998)认为一切具有相当规模的洗钱活动都得通过金融渠道进行,金融机构的行动在反洗钱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反洗钱的重要环节,政府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各种努力,若无金融机构的积极配合将难以奏效。王自力(2003)认为由于国际洗钱活动主要通过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机构在反洗钱活动中处于第一线,加强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能力是打击洗钱活动的核心。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课题组(2005)认为现金交易使得洗钱资金难以追踪,异常现金交易的背后隐藏着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并总结了现金异常交易的特征,构建了异常现金交易监测分析模型。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课题组(2006)对证券、保险行业的洗钱风险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证券、保险行业可疑交易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资金监测模型。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认为银行业电子支付在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由于自身特点,给洗钱分子利用银行业洗钱提供了更快、更隐蔽、更难跟踪的新手段,严重威胁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2009)认为银行被动卷入洗钱主要通过存款、贷款、现金、支付汇兑、银行卡、网上银行、私人银行和信用证业务,银行应从产品设计的源头考虑防范被动洗钱风险。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进行了研究,蔡丛露(2007)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成为洗钱犯罪的中间媒介和主要渠道。完善我国金融机构洗钱内控制度必须严肃银行开户审核制度,建设反洗钱信息系统,独立反洗钱工作职能,加快培育反洗钱专业人才,建立内部反洗钱奖罚制度,健全反洗钱评估制度,编写反洗钱评估手册,完善内部会计记录原则,提高对反洗钱的警惕性等。熊海帆(2008)从商业银行角度揭示了内控制度与反洗钱活动的内在关系,认为商业银行应坚持反洗钱的“基于风险的方法”原则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在风险管理框架下,致力于建立与反洗钱相关的内部报告、内部审计和内部评估制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反洗钱的员工培训工作,严格划分反洗钱内控制度的岗位责任。
2.对我国反洗钱监管体系、框架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人民银行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合法性、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职能等方面。刘泽华(2003)进行了反洗钱金融监管模式的研究,指出央行职能转变后,反洗钱监管模式模糊、定位不准,急需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的反洗钱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课题组(2004)从立法和实践角度论证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性,从合理使用政府资源的角度考虑,人民银行是我国最适当的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并提出组建国家反洗钱局的构想。欧阳卫民(2004)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是对我国金融情报机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定位、定性、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将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定性为“事业单位”,与联合国有关公约关于金融情报机构的定义相去甚远,金融情报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天壤之别,工作手段和方式更是大相径庭。
3.对反洗钱监管制度有效性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课题组(2009)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为我国的反洗钱监管工作和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大部分有效。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2009)利用信息不对称与公共物品理论、管制成本理论、激励相容监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对反洗钱监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监管内化有效性概念及监管内化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边维刚(2010)以反洗钱监管的有效性机理起点,在对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对上海金融业的反洗钱监管有效性进行了总体评估,并提出了我国金融业有效监管的实现机制和优化路径。
与官方研究的结果相反,西安交通大学高增安(2007)认为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反洗钱目标存在冲突,金融机构对反洗钱报告制度褒贬不一,金融机构自卫性报告心理盛行,“狼来了”效应显著和报告制度缺乏成本交易性,导致我国反洗钱报告制度的效力较差。
4.利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对反洗钱的研究。原永中、张新福(2003)认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反洗钱问题上存在博弈,并对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反洗钱行动中收缴的黑钱返还给商业银行,从而改变商业银行的利润函数,提高商业银行的努力程度;朱宝明(2004)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对洗钱各方的成本利益分析,揭示了影响我国反洗钱的微观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只有加强法制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反洗钱激励机制,培养反洗钱主体的反洗钱意识,增加洗钱分子的成本,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才能更好地解决洗钱问题。严立新(2006)从监管部门的目标人手,分析中央银行在与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中,应当如何合理地搭配和运用约束与激励这两个策略,进而更为有效率地打击洗钱这一非法活动,提出银行业反洗钱约束一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李成、钱华(2006)运用博弈方法,对国际反洗钱非均衡金融监管现象进行了剖析,结论是短期内国家之间的反洗钱非均衡监管现象难以消除,长期来看,反洗钱均衡监管需要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监管国际合作。李子白、沈杰、贺东(2007)认为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存在冲突,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进行成本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杨胜刚、何靖、曾翼(2007)认为监管机构在在完善反洗钱约束机制后适时采用分成制,按照一定原则向商业银行分配反洗钱追缴资金,从而使其做出符合监管机构目标的行动;监管机构可运用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成效或社会声誉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行为。邱兆祥、朱宝明(2007)通过对反洗钱过程中的洗钱方和反洗钱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对比,揭示了外部性对银行业反洗钱的影响。戴淑庚、吴锦蓉(2008)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认为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洗钱分子存在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金融机构已陷入了“囚徒困境”,不严格反洗钱是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吴崇攀、朱米均(2008)站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角度,对反洗钱面临的制度和现实困境及相应的突破路径进行了探讨。福州、海口和深圳等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以行政监管为主,激励机制为辅的激励性监管机制。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上述研究成果为本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详细的研究方法、广阔的研究思路、完美的研究框架对本文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当前反洗钱监管研究成果呈现出“六多六少”
对反洗钱监管制度从法律角度研究和国外经验的介绍的较多,立足于改进监管方法的研究较少;对反洗钱监管具体措施研究较多,对反洗钱监管制度低效的深层原因分析较少;利用博弈论分析工具从局部对洗钱和反洗钱研究的较多,而对反洗钱整体研究的少;对洗钱的经济影响总体估算多,精确计量较少;对洗钱和反洗钱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尤其是通过建模并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更少。
(二)跟踪国外研究是我国洗钱和反洗钱监管研究的重要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开展反洗钱工作较晚,时间较短造成的,我国的反洗钱研究成果与该项工作的深入程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从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跟踪国外反洗钱最新成果,利用相关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对我国自身反洗钱工作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篇7
【关键词】解构主义 启示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52-02
【Abstract】Deconstruction has been into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estioned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as great effect on it, which makes people rethink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general survey of de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its effec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Key words】De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Negative effect
一、结构主义翻译观概述
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里达、福柯和巴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翻译研究进入了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研究阶段。解构主义表现为对结构的怀疑和拆解,否定结构的稳定性、意义的确定性,而主张意义的对话性和生成性,以及开放性与差异性。根据解构主义理论,文本并没有唯一的、一成不变的意义。因此,可以对文本做多种解释。将此观点引入翻译研究,解构主义者就认为,原文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译文,译文是原文的“后续生命”这些观点与我们曾讨论过的任何流派的翻译理论都可以说是格格不入,是彻底反传统的。我们以前所讨论过的任何翻译理论,都是以文本有一定意义为前提,翻译的任务首先是重现原文的意义。
二、解构主义翻译观经典文献《译者的任务》
埃德温·根茨勒认为,受德里达理论的影响,英美解构主义者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对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展开的。德曼甚至在《关于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结论》中说,“如果你没有对本雅明的这篇文章有过论述,你在学术上就没有什么地位。”此言似乎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嫌,但也足见学术界确实把本雅明的这篇文章奉为译界的“圣经”。本雅明的这篇文章是他翻译波特莱尔的《巴黎画景》的其中一辑诗所写的引言。此文虽以《译者的任务》为题,似乎是专门讨论翻译问题,实际上主要讨论语言哲学的问题,尤其是“纯语言”的问题。尽管文章很有启发性,却晦涩难懂,批评家的看法始终莫衷一是。
本雅明把他的行而上学的翻译观建立在“纯语言”概念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译文不仅是读者阅读的文本,也是在语言上走向“纯语言”的一步。那么本雅明所指的“纯语言”是什么意思呢?他做了以下假设:
各种语言之间有一种超历史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存在于每一种语言整体的意指中——任何语言都无法单独体现这种意指,只有每种语言互为补充的意指集合才能体现这种意指:这就是“纯语言”。
三、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启示
首先,解构主义翻译观把我们从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使我们以一种辩证和动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阐释翻译理论中的种种关系。解构主义翻译观则否认对原文与译文的这种区分,否认原作者对译者的等级凌驾,而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补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并认为一切文本都具互文性——既有联系的一面,但更强调差异的一面。这大大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他们的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为翻译打开新的思路。
其次,我们应学习解构主义思想中的开放性思维。西方翻译理论家也正是运用开放的思想方法,从各种可能的方面质疑结构主义语言观的翻译理论,找出其破绽,从而开拓了多元的研究向度,并建立了不同的译学流派。目前我国研究者在这一方面尚有欠缺,一旦学习了某种理论之后就认为这是唯一最正确的东西。这就是一种缺乏开放思想的表现。
再次,不应把解构当成目的。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方法,揭示了人类认识活动中存在着很久被忽视的东西,其进步作用十分明显。但解构不是目的,它甚至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真正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本身就不是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只是一种怀疑与反思的思想方法。我们学习解构主义,首要的是要学会这种方法,从而开拓我们的思路。对于翻译研究亦是如此,解构并非目的,目的是拆解之后的重构。
四、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负面影响
解构主义关于意义的不定性及译文与原文关系无相似性的论点,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尽管她们试图说明的是语言之间的关系,但对翻译实践来说,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解构主义否定作者的权威性和原文的创造性,也是一种极端的观点。她们宣判作者和原文的死亡,等于否定自己,否定一切文学创作,实际上也抹杀了翻译本身。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不能说是一种理论,因为解构主义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描写性或规范性的翻译原则、模式和方法,也没有详细探讨具体的翻译过程。她们只是用这种现象,来阐明他们的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因此,我们只应把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破除一元论的武器,以及必由之过程,而不是一种目的或结果。对于翻译研究亦是如此,解构并非目的,目的是拆解之后的重构。
五、结束语
毋庸讳言,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性,它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翻译理论原有的、已成定势的认识。首先,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再仅仅陷入结构主义的逻辑——数学的思维模式,而是换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翻译问题。其次,解构主义使我国译界走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根深蒂固的还原论的桎梏,不再执迷于“等值翻译”的探讨。尽管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有其缺点,但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重构性,以及开放性思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吕俊.翻译学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译学研究的反思[J].外国语,2002(5):48
2 郭建中.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3 罗志高.解构主义和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4 徐珂.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综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5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7:169
篇8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办事处作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北京的窗口,更是不可缺少的。直到现在还有的同事不明白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含义,那精细化管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是集知识、理论、技术、经验之大成,制定形成科学、合理、正确、准确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作业标准,在组织学习、培训的同时,有力地推动贯彻、落实。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和同事团结合作、群策群力,更要主动、积极地和各方面及时有效地沟通。要多向领导请示,虚心接受同事的建议,相互交流学习,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认真做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在办事处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如果我们服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作到精心,每一个环节达到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是精品。就拿我们设备部来说,在别人眼中我们的工作就是敲敲锤子捏捏钳子,修修东西这么简单。其实则不然,设备是办事处的心脏,支撑着每个部门的正常运营,而我们设备部员工就是心脏里的血液,维持着心脏的寿命。作为设备部员工,细节更是不可忽略的,在工作中不细心,接错线或螺丝没有拧紧,轻者会导致设备的损坏,重者可能会危及到人身安全和办事处的正常运营。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所谓细节处理,我的理解就是,要从自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流程着手,通过抓好过程,导致好的结果;通过评价结果,不断修正过程,从而形成处理事务的良性循环。这也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的那样: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这就是不平凡!
所以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在岗位一分钟,我们就要做好六十秒,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树立顾客第一的主人翁精神。办事处是我家,服务靠大家。始终把“办事处兴我荣,办事处衰我耻”紧记在心中。只要我们为了办事处美好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们办事处将成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篇9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研究,评析。
一.概述
翻译理论与实践之关系,更新变化不断。但问题也有出现,因此有必要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论述及研究。
2007年10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该书作者主张中国翻译学者自己去阅读文本,自己去研究译作,自己去调查数据,自己去积累资料,自己去采录数据,从而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建构并完善我们自己的翻译学,建构并完善我们自己的翻译理论(江枫,2007)。
在此书出版之前,2001年4月译林出版社发行了许钧等著的《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广阔而深刻,最主要是体现在各篇均由作者主导的对话中。作者提供了他与译界同仁活生生的对话,同时还因为该书的出版无疑充分反映出“译学研究大有可为”的事实(谭载喜,2001)。
2005年1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杨晓荣编著的《翻译批评导论》,本书理论色彩浓厚,体现了作者构建翻译批评理论体系的努力,二是对国内外的批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肯定了现有翻译批评研究的成就等。不足之处在于对非文学翻译批评的关注不够,二是编排体例上仍然有待改进(韩子满,2007)。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活动,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之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做出客观评价。通过个案研究分析总结翻译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思维缜密,有根有据。而且强调翻译理论与实践不可脱节,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翻译学,并建
构和完善我们自己的翻译理论。本书能汇通海内诸贤之说,集其大成,独标高论,抉破藩篱,
指迷释惑者,唯《翻译之道》当之(辜正坤,2007)。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本书共八章,前言,绪论介绍的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首先分析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之起源,强调要考据有史实为证及考据视角之科学性。接着回顾了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得出至上世纪80年以前,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接着回顾西方翻译历史,得出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章首先分析文化转向后翻译理论与实践失衡和脱节的现状。然后通过引入“文化转向”的由来,分析现状及翻译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翻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问题,其次是探究了翻译理论定性定位问题。得出结论:翻译的本质属性是“语言符号转换”,翻译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曹明伦,2007)。
第四章首先提出“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确定文本目是译者翻译的目的。接着是引用并分析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等,得出译者任务是实现上下文及翻译目的。最后对中西方学者围绕“忠实”的原则及严复“信、达、雅”进行全方位的辨析,得出:信、达、雅名正言顺,无可厚非。
第五章首先在为翻译理论定性时指出了四个要点,且在为翻译理论定性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翻译理论定位图”,明确翻译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对翻译理论进行分类,强调国内从事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应注意四点。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反思。第六章指出并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中国翻译界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七章用典型实例说明当今中国翻译质量严重滑坡的现状,走出翻译危机。
第八章讨论了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结合方式,辨析了纯理论与纯翻译理论的关系,并区分二者不同,明确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从而证明了本书学术立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本书特点评析
本书以逻辑思辨和实证考据相结合的方法,按历时描述和共时批评相交叉的理路,在跨文化、多角度的综合学术视野内,对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之关系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在回顾的基础上考察了“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明确了翻译活动的性质,梳理了翻译、翻译学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书思维严密,脉络清晰,考据有科学性。如本书第一章13页最后一段“如说‘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或曰‘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谭载喜,1991:4;2004:2)。说这样的语言表述不甚严谨,原因是表述者把‘能从文字记载中考据到的最早的翻译活动’说成了‘事实上最早的翻译活动’…”。
其次,不轻信也不盲从国外的理论,推理研究有根有据。如本书106页提出的“思考二:新桥旧桥并用,避免学科危机”,书中提到“可一些响应口号走出胡同踏上新桥去跨文化的中国学者,也像霍姆斯批评得那些语言学家一样犯了out of context的毛病,以为把翻译研究引进死胡同的是整个语言学家…”。
再次,举出实例和个案研究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容易让读者接受。如在本书第六章对翻译理论的反思中,关于考证不严、引征不确的问题,通过个案研究引出当代翻译理论存在翻译理论问题。自始至终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阐述,且全书各章衔接自然。引用出处详细,有时也用英语标示出来,便于理解和接受。
最后,作者有独到见解,且有创新性。如“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的译介理论不等于翻译理论;首次提出了‘文本目的’这个概念…首次揭示了中国翻译界的‘理论迷宫’云有多厚,雾有多浓,当今翻译理论之‘玄空怪涩’(陈福康语)是何等匪夷所思,触目惊心;首次在中国翻译界开始了圣-皮埃尔教授等西方学者于2004年开始的‘修墙筑篱笆’的工作;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曹明伦,2007)
四.结语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一,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作者学贯中西,结合国内外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个案研究和典型事例归纳总结中国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现状。强调不要轻信盲从国外的翻译理论,要分析明确进行辨析,且主张采集分析资料建构完善我们自己的翻译学。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互构、互补、互彰”的互动关系是天生的、必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翻译理论指导和规范实践是与实践相结合,描写和解释实践是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和预测实践也是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永远都是翻译活动的理想之路。此理想之路可谓翻译之道。(曹明伦,2007)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参考文献:
[1]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2000.
[3] 辜正坤,译苑新葩又一春――序曹明伦著《翻译之道》,2007.
[4] 韩子满,《翻译批评得理性化》,山东外语教学[J],2007.
[5] 江枫,一览众山小―序曹明伦著《翻译之道》,2007.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成功;基石
教育部新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因而,培育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应视为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养成教育——成功人生的基石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如春种秋收,小学阶段正是人生播种的时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犹如一片未开垦的土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善良,学生就将收获和谐;我们播种勤劳,学生就会收获成功;如果我们疏于播种或随心所欲地抛撒,那么学生将来收获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成功人生的基石。教育学生“上课态度要认真,课下活动有秩序;生活细节不放松,时时处处严要求。”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生活细节着手。因此我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会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从小学生的坐立行走、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等各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如,让学生课后排队上下楼,不得推挤;课堂写字评比书写和坐姿;每周检查学生的书包和桌仓……通过对一个个具体小目标的落实来促进养成教育大目标的实现。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小行为累积起一个人伟岸的人格、高尚的品行与高雅的修养,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是水滴石穿的耐力跑,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引导、鼓励与监督促进。
二、情感教育——幸福人生的基础
放眼近些年,应试教育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直以来,社会、家长、教师都以学生的成绩论好坏,一切向“分”看。而在争取高分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分数,赢得了家长、教师的赞赏,失去的却是比分数更重要的生活能力及幸福快乐的人生情感体验。小学时期正值孩子们的童年,烂漫无邪的时光理应是五彩缤纷的,而分数压倒一切的现实,让小学生背负了太多的无奈。如万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情感的滋润,渴望情感的交流。
因而,作为班主任要利用德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感和积极乐观的向学情感,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幸福快乐感。我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课外时间、等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生活小讨论、集体踏春、感受秋韵等活动,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小学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宣泄,在滋润下得到丰富,在感悟中得到提升。
有这样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亡故,母亲外出打工,她寄居在姨母家。幼年遭此种种变故,实在是人生之不幸。因而,小女孩整日郁郁寡欢,极少与同学交往、交流。由于没有充足的父爱母爱,缺少朋友的关爱,情感的苍白使她享受不到快乐。此时,她最缺失的就是情感的补给。于是,我用更多的时间陪她说话、聊天,告诉她人的一生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逃避不是永久的办法,一切都会得到解决的;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我有意安排她和同学交流,参与集体活动,让她有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渐渐地,她的脸上有了笑意,课下也有了小女生的窃窃私语。情感的补给,给了她向前的勇气和信心,使她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责任教育——厚实人生的基本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享用所有随手拈来的幸福,却没有付出的概念及担当责任的意识。在班级生活中,表现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做事敷衍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事缺少责任感,没有足够的担当能力与魄力。因而,班主任首先要通过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班级德育教育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多种形式承担班级的服务事务和管理事务,并利用每周的班会,评出最负责任小标兵,以此培养、带动一大批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班级德育活动中,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如进行社区环境清洁活动,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孤寡老人服务,体验人间真情;鼓励学生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去博物馆参观企业文化和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