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游戏范文

时间:2023-03-21 17: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赛龙舟游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赛龙舟游戏

篇1

三溪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亦名鼎溪,因屏山诸溪流会于石潭,成鼎足三分之势而得名,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上游称潼溪,下游析为北、南两溪,北溪又名祠堂溪,南溪又叫街当溪。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诗赞曰:“列嶂如屏挂望中,流霞晚罩气熊熊。斑斓五色迷苍洞,盘郁千层拥碧穹。散绮遥连江练净,腾辉斜接日华红。溪山不数吴航胜,第一曾闻品晦翁。”

三溪开发历史可追溯至唐季,三溪潘姓始祖著作郎潘纲当年迁居至此。宋时,这里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宋状元、宰相郑性之,签书枢密事高应松,监察御史潘文卿,太守潘斌,理学宗师朱熹等,或传学、或游观,或就学于此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潘氏子弟授业于朱熹,受其影响,连中进士者有10名。早在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潘循、潘衢兄弟同登进士;从第四代到第七代,曾出5个中丞,故有“二难进士,四叶中丞”之誉。在宋朝,仅潘姓一族就有59人考中进士。现尚留存许多唐、宋以来文物古迹,主要有天龙井、抟纱潭、九仙洞、皈愚洞、龙潭、钓鳌石和宋代苏舜元(字才翁)等摩崖题刻。“二难碑”横跨北溪、南溪的5座石桥,明代朝元观和陈省等摩崖题刻,潘文卿故居,紫阳阁遗址,明南昌知府庄维春故居,潘氏宗祠,“钟秀毓英”石碑坊及近百方散见于村间、庙内、桥边等珍贵碑刻,不胜枚举。

每逢端午节,总要在溪中竞渡龙舟,锣鼓喧天,颇为热闹。近年来,村庄进行了整修、绿化,保护和修复文物古迹。

三溪村有三条溪穿村而过,分别是潼溪、北溪和南溪,夜赛龙舟的是南溪。聪明的古人都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许多水乡美景。三溪村也因水而生,因水而灵。“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几百年来,长乐江田镇三溪村一直保存着独有的夜赛龙舟的习俗, 于是,端午去三溪看龙舟,也就成了端午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端午,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聚一起夜竞龙舟,迎接端午节。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三溪龙舟航道的尽头,是孩子们游泳戏水的乐园。村里的老人说,要划龙舟,首先要学会游泳,他们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学习游泳的。

现在大部分三溪人已经搬了新家,在百年前,三溪两岸该是多么的繁华。碧水蓝天,龙舟划过,再加上流水而建的石屋,蓦然间,竟有到了水上威尼斯的感觉。临水小屋,在端午时节,凭窗而坐,好一个悠闲的乡村生活。

端午节前后晚上,南溪两岸灯火通明,两岸及桥上人潮涌动,龙舟在溪面上来回穿梭,随着鼓声、锣声响起,一时间,吆喝声、欢呼声、加油声、烟花爆竹声,响彻夜空,热闹非凡。

三溪夜渡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龙舟不稀奇,与众不同的是三溪划龙舟是在傍晚以后进入的。

据介绍,古时村人白天要辛苦劳作,到了晚上才有闲情,于是白天外出劳作赶不上龙舟赛的人,傍晚一收工就乘着暮色挑灯竞渡。为了便于夜间龙舟竞渡,现在沿溪安装了大灯和彩灯,晚上的“加时赛”越赛越长,有时甚至到了21点多,比白天还热闹。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有的在河道里竞渡龙舟,有的在观赛。每年端午节三溪村都能吸引数千名外地游客前来。三溪龙舟上有的是男子汉,有的是女子,有的男女混合,有的大人带着小孩……男女老幼齐上阵。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到了端午时节,夜幕降临,月挂柳梢,波光荡漾的河面上倒映着两岸民居的灯火,四处鼓声咚咚,呐喊声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数十艘龙舟来回竞渡,南溪两岸的五座桥上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大家争相观看精彩的龙舟赛,场面颇为壮观。船来舟往中,加油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

端午划龙舟是福建沿海一带的习俗,因地制宜,有的是在海边,有的是在宽阔的江面上,像三溪这种狭窄的内河溪面上划龙舟确不多见。正因了这小溪,划龙舟真正成了群众的狂欢。

篇2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可以围绕这个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赛龙舟”便是我园围绕端午节开展的活动之一。该活动中,我将废旧的摩托车轮胎当作龙舟,引导幼儿坐于轮胎上,并想办法使轮胎向前滑行,以发展身体及四肢动作的协调性。随着活动的深入,我进一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轮胎与同伴的轮胎连接,从而使小“龙舟”越变越大,向前滑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幼儿需要两人合作、四人合作直至更多人合作,在团队比赛的过程中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本次活动安排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热身活动,为后面环节的开展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第二环节,幼儿探索各种把轮胎当小船划行的方法,然后选取双手撑地、双脚向前伸缩、快速向前滑行的方法进行练习,并进行个人竞赛;第四环节,幼儿两两合作将两个轮胎用绳子连接起来做成大一点的“龙舟”,一起向前划行;第五环节,赛“龙舟”,幼儿分组将小“龙舟”合作制成大“龙舟”,然后集体合作划,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和竞技比赛的刺激,同时将整个活动推向;第六个环节,放松运动,幼儿在激烈的活动后做全身放松练习,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这些环节的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助于幼儿达成活动目标。

目标:

1.学习坐在轮胎上,利用双手、双脚移动身体,推动轮胎前进的动作,培养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2.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两人甚至多人协调一致地活动,发展合作精神。

3.体验端午佳节的热闹氛围。

准备:

1.在一块较大场地上画出起点线、终点线;摩托车轮胎每人一个,连接轮胎的绳子若干,红黄蓝绿头巾若干。

2.幼儿对端午节和赛龙舟有初步的了解。

3.用于龙舟赛和放松的音乐。

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回顾端午节活动,引出赛龙舟的主题。

师:我们刚刚过了端午节,谁知道端午节都有些什么习俗?人们要吃什么、干什么?

幼:端午节要吃粽子,画王字,还要赛龙舟。

师:刚才许多小朋友说到端午节要赛龙舟。那么赛龙舟是怎么样的?你们看到过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赛龙舟,请你们每人拿一条头巾扎在头上,然后跟着我出发。(幼儿扎头巾,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帮忙。)

2.热身运动。

师幼在欢快音乐的伴随下绕场跑三圈后,按所扎头巾的颜色分成红黄蓝绿四队整齐排列。以模仿划龙舟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如打鼓、划船等,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全身,如抬腿、伸手、弯腰等。

二、自由探索和练习

1.自由探索。

师(出示轮胎):这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轮胎当作龙舟,你们就是小龙舟手。想想看,怎么样可以像划龙舟一样,让它向前动起来?

幼儿探索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发现幼儿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

教师有意识地请玩法不同的幼儿讲述和示范,请其他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跟学。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划小“龙舟”的?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做一做。

幼:我是坐在轮胎里,双手放在轮胎上,双脚用力往前移动,划动小“龙舟”的。

师:请小龙舟手们一起用这个方法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小船向前划动。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划。)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划起来怎么样,能划得快吗?

……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划的?

幼:我跪在轮胎上面,双手撑在地上,然后移动身体往前划。

师:我们用他的方法试试看。

(师幼一起尝试。)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喜欢用这种方法划吗?

……

师:×××,你又是用什么方法划的呢?

幼:我坐在轮胎里,双手撑地,双脚伸缩,推动轮胎向前滑动。

师:他这种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也一起来试试看。

(师幼一起尝试。)

师:用刚才这种方法划行,你们觉得好不好?

……

师:看来,大部分小朋友觉得第三种方法最好,也有小朋友觉得第一种好,还有小朋友觉得第二种好。那我们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比看,到底哪种方法最快、最省力。

请三位运动能力相当的幼儿分别用三种方法划“龙舟”,结果用第三种方法划“龙舟”最快。

师:既然第三种方法最快,那我们今天就用这种方法来划“龙舟”。

三、个人练习和比赛

1.自由练习。

师:请小朋友用第三种方法划一划自己的“龙舟”,看看怎么样才能更快。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对没有掌握动作的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与划得比较快的幼儿比一比,以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2.个人“龙舟”比赛。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比比看谁划得最快。请你们将自己的“龙舟”放在起点线后面,做好准备后听我的口令同时出发,谁先超过终点线谁就为胜者。

3.交流经验。

师:刚才有几个小朋友划得特别快。请问你们是怎么做的?

师:我们在划行时只要集中注意力,手脚配合好,使劲往前划,就能划得快。

4.幼儿再次进行个人比赛。

四、分组活动和比赛

1.将小“龙舟”变为大“龙舟”。

师:你们前面说过,龙舟比赛的龙舟很大,而且总是有很多人一起划一条龙舟。那现在我请大家想办法用这根绳子把小“龙舟”变成大“龙舟”。

先请两个幼儿合作用绳子把两条小“龙舟”连接成大一点的“龙舟”。

幼儿两两自由组合,尝试将“龙舟”连接起来。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

2.两人合作练习划“龙舟”。

师:两只“龙舟”连接起来后,两个小“龙舟”手一起划,看看能不能把大一点的“龙舟”向前划。

幼儿尝试练习,教师观察、捕捉合作向前划中的问题。

3.交流讨论。

师:刚才两人一组划行的时候,我发现有的“龙舟”能向前划动,有的“龙舟”好像很难前进。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幼:×××不太用力的。

幼:我开始向前划了,×××还没有开始动。

师:你们两个人上来划划看,大家仔细看。

师:你们觉得一个人划行和两个人划行有什么区别?

幼:两个人要配合好才行,两个人都要用力,不能偷懒。

师:两个人一起划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快、一个人慢,“龙舟”就不能向前。有什么好方法让两人的动作一致呢?

幼:赛龙舟时都喊口令的。

师:这个方法好。两个人想一个口令,同时做动作,“龙舟”就会向前划动了。

(幼儿再次练习几次。)

4.多人组合练习及比赛。

(1)合作练习。

师:喊口号以后,两个人果然划得很快。现在我们要接受一个更大的挑战,请大家按头巾的颜色分成红黄蓝绿四组,每组的人把所有的小“龙舟”连接成更大的“龙舟”,练习向前划行。一定要认真地练,等会儿我们还要比赛呢!

幼儿分四组合作练习,教师指导,强调喊口号的重要性及动作的一致性。

(2)进行比赛。

师:小“龙舟”手们,接下去我们要真正进行划“龙舟”比赛了。请你们按照红黄蓝绿分成四队,排到起点线后面,听到“出发“的命令后就出发,纵队向前划向终点线,哪队整体先通过终点线便为胜利。一定要注意动作一致,互相配合哦。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比赛,教师给幼儿呐喊助威。

(3)简单交流比赛感受。

师:请获胜队的小朋友说说是怎样获得胜利的。

师:我们再问问刚才输掉的小朋友,为什么刚才划得不太好?

师:刚才划得不太好没有关系,我们总结经验,齐心协力再来比一次。这一次有没有信心划得更好?

(幼儿再次比赛。)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对在“龙舟”比赛中合作较好的团体进行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篇3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篇4

传说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无意间梅花覆额,醒来颇为惊艳,后让这一偶得的“梅花妆”流行于世。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诗云:“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在那时,贴花黄就已成为一种风俗。因梅花的开放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便设法采集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化妆,或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额头、鬓边等处。古代民谚云:“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未出阁的少女多采用这种妆饰,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又因“黄花”在古代又代指,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黄花闺女”一词便逐渐成为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

风俗:赛龙舟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龙舟竞渡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才成为纪念大诗人屈原的风俗。传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许多人划船追赶相救,争先恐后。此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便划龙舟纪念之,并借此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儿吃掉他的身体。除此也有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越王勾践两种说法。不过各地风俗各异,在福建惠安是陆上游龙舟,乞求龙王避恶消灾;而苗族人每年5月24日至27日举行“龙船节”,赛龙舟则是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篇5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欢迎浏览阅读转发!

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1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节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

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2每当五月端午来临时,阵阵粽香总让我想起那一幕感动的情景……

两年前的端午节那天,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了,我和妈妈还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大街两旁飘来一阵阵粽子的香气,我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我是多么想吃到喷香的粽子啊!我甚至幻想此时天上能突然下起粽子雨,那样我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于是我向妈妈央求:“妈妈,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听到我的央求,妈妈立刻说:“好的,可是现在我身上并没有钱。这样吧,我们先把书包放到家里,拿了钱再去买粽子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吭声了。尽管嘴里不叫喊了,但是想吃粽子的心情依然十分强烈,有增无减。可是,身边没有带钱,又能怎样呢?我只能等着……

一到家门口,我们居然发现门外多放了一双鞋子,瞧那鞋子沾满了泥巴,会是谁的呢?妈妈掏出钥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来到我家里了!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鼻子闻到一股清新浓郁的粽香,还没来得及和奶奶打招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从一大堆散发着热气的粽子中拿起一个,解开箬叶,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好像一个干渴的人突然发现一大眼清泉一般……。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吃慢点!小心噎着!我就知道你们工作忙,来不及包粽子,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包好粽子,烧熟了给你们送过来。”

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吃!真好吃!真香!”

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粽子,还觉得意犹未尽。吃着这及时而来的粽子,在看看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布满皱纹的脸,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感动。奶奶已经年过古稀,不仅为我们包好粽子,还专程送过来,真不容易啊!吃着粽子,我仿佛看见奶奶一手拿着箬叶,一手捏着粽子正小心地包着……

端午节的粽子真香!我永远忘不了那天的粽子,因为它不仅味美,还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与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在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与花生、肉馅与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像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在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4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粿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粿,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发掘。

最新有趣的端午节的初一作文5“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假如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课堂;融合

音乐隶属于艺术范畴,它是弘扬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也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宫廷、宗教、民间以及文人音乐共同组成中国民族音乐。小学生与民间音乐接触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风靡的今天,回归传统文化,提高精神品质十分迫切。

一、逐步欣赏民族音乐,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首先,了解节令世俗。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传统民俗相关的音乐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赛船》歌词虽然简短,但是,却将端午民俗赛龙舟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赛龙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且该民俗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并流传,在学习此首歌曲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讲述屈原的故事,进而渗透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认识形式多样的民族风情。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与民族风情相关的曲目,例如,《嘎达梅林》《金扁担》等歌曲,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各有特色,语言、穿着等也存在不同,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学习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以及民族歌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其次,掌握各种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民族乐器相关的歌曲较多,例如《小牧笛》。在学习此类歌曲时,教师应详细讲解民族乐器,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整体层面认识民族乐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欣赏并不是学习音乐作品的唯一途径,音乐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殊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使其切身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自主参与到传统文化中,进而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赛船》这首歌曲时,教师可提前搜集端午赛龙舟视频,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进而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然后带领学生制作纸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边唱歌一边仿效赛船活动,从动作一致性、唱腔节奏等方面评判最优小组,通过此项活动既可提高课堂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龙舟文化。

另外,《新年好》这首歌曲蕴藏丰富的节日气息,在学习此歌曲时,教师应与学生有效交流过年习俗,浅谈鞭炮来源,进而让学生深入认识年俗。同时,如若课堂时间允许,还应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教学生裁剪窗花,通过窗花裁剪,不仅能让学生认识窗花起源,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喜庆氛围,在演唱此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坐一圈,共同演唱,并轮流团拜,互赠祝福语。有效利用音乐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这是加深学生认识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应积极推广。

三、改编校本教材

在国家编制的音乐教材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改编校本教材,全面展现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首先,在现行音乐教材中,合理摘取涉及民族传统的歌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教材中尚未选用的著名民族曲目,应适当增设,例如《冰糖葫芦》。在民族器乐学习中,应注重音乐鉴赏。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关注幼儿乐器演奏,大部分均占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代代相传的民族器乐是融合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的基础,我们还应合理改编校本教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篇7

一、信息技术教育营造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氛围,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带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感知觉刺激,为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的实施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色彩鲜艳逼真的画面、柔和动听的配乐、适时适度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愉快地将学习活动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幼儿园围绕主题目标先后开展了“我发现的春天”“我爱妈妈” “我爱剪纸” “快乐的端午节”等主题活动。在开展“快乐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利用课件《快乐的端午节》让幼儿观看有关端午节来历的传说及屈原的故事等,丰富了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播放视频《多姿多彩的端午节》,让幼儿通过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浅显易懂的解说了解了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等。通过欣赏视频《赛龙舟》,幼儿知道了赛龙舟习俗的由来,而且对赛龙舟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教师还把赛龙舟场面的图画做成PPT,并结合画面配上生动形象的解说,让幼儿欣赏。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赛龙舟游戏,知道了要想得第一,大家需要喊着口号,步调一致,团结一心,奋力向前才能赢,充分感受了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的快乐。游戏后幼儿自己动手画“赛龙舟”,他们把自己的亲身体验都画了进去。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传说和端午节的民间习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幼儿不仅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性、趣味性活动,感知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二、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满足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需求,而且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受年龄和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自主学习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而信息技术教育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界面。动画、声音、影像刺激了孩子的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比如在了解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和赛龙舟、吃“五黄”、挂“五端”等习俗后,通过看视频《粽子的故事》,幼儿知道了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有多种形状、多种口味,于是对怎样包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在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促进幼儿美德的发展,于是幼儿园开展了包粽子活动。在包粽子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包粽子?需要什么材料?等等。幼儿与家长交流,并在家长和教师放映的端午节影像资料上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在操作时,教师给幼儿分步示范并详细地讲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幼儿包粽子的兴趣特别浓厚,个个都奋勇当先,大部分都能包好,最后教师帮助系彩线,很快就装满了一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时欢呼:“我们太棒了,马上就能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了!”幼儿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了动手能力的发展。

三、让信息教育技术成为家园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显著

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网络BBS上和家长建立飞信等联系方式,并用数码照相机将孩子的学习活动、完成的作品等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及时上传到班级的BBS或者飞信空间,使家长既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生活和学习状态,又感受到了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他们协助幼儿园继续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应增强了。家长资源是丰富的。开展主题活动之前,教师用BBS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标,主要活动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如开展“我爱妈妈”活动时,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做家务的机会,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拖地,端饭菜,擦桌子、椅子,给妈妈、奶奶、姥姥捶背、端水,给妈妈洗袜子等,不仅增进了亲子情感,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尊老敬长的美德。在“我发现的春天”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清明节》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还知道这是春耕种植的时节。教师请家长积极参与种植活动,和幼儿协商种什么,并带幼儿一起买种子。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种好的种子做好标签:姓名、种子名称、种植时间等,并把它们带到幼儿园的“自然角”一同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在“我发现的春天”系列活动之一“春天的活动”中,许多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到公园去寻找春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给幼儿买了风筝并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共同欣赏和开展游戏。结合春季气温的明显变化,班上还开展了天气预报活动,值日生的家长帮助幼儿做天气预报记录,每天由值日生为大家说天气,包括日期、最高气温、风力、穿衣指数等,使幼儿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在“欢乐的端午节”活动中,家长与幼儿收集了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习俗等资料,并打印出许多语言通俗易懂,画面生动形象的相关资料。教师创意用“一条龙”的形象把它们串联起来,用动态十足、形象逼真的龙头和龙尾相连,组成了一条活灵活现的“端午习俗龙”,把传统习俗和中国传统的龙的形象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端午的文化内涵,使幼儿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和经验。教师把开展的系列端午活动的照片发到BBS上,同时制作成PPT向家长展示,与家长共同分享端午节的快乐。通过唱唱、跳跳、讲讲、尝尝等亲子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体验幼儿、家长共同过端午节的快乐,进一步增进了亲子情感和合家团圆共度节日的欢乐。家长的参与使得班级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幼儿获得了直观感受以及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受益匪浅。

四、信息教育技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与环境互动,促其发展

孩子对自己种植的植物的生长变化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对于植物知识了解得很少,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好奇心。于是,教师首先自己通过图书阅览、上网查询,掌握相关信息和知识,帮助孩子建构学习的主题网络;把相关的植物照片、录像以及网络视频资料整理好,借助信息化教育手段,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引领幼儿每天早饭后去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细心照料种子,观察小苗生长变化的情况,并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每人一个记录本。幼儿看到自己种的小苗结出果实,都欣喜若狂。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照顾小苗的责任感,还使他们增长了植物知识,使幼儿与环境互动,成为环境的主人。

篇8

运动、养生、旅游、交友,这些都是中国老年人退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经济状况大不相同,那么,国外的老年人怎样度过他们的晚年生活?他们又喜欢加入什么样的俱乐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英国

关键词:家务俱乐部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60岁老年女性仍然家务繁忙,平均每天做家务达5小时之久。英国老年女性之所以乐做家务,一是年轻时候有做家务的传统;二是她们认为做家务既可以充实生活,又可以愉悦身心;三是她们的娱乐活动较少。于是不少人自发组成家务俱乐部,互相交换心得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并以此作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美国

关键词:探险俱乐部

美国人可能天生爱冒险,看看他们喜爱的体育运动,拳击、橄榄球及各种花样翻新的极限运动,无一不显现出爱动爱刺激的天性。

美国老人退休后,既不甘愿呆坐家中,又不再做“与世相争”的事,乐于做力所能及而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但他们仍然不改冒险的性格,各地都有各式的探险俱乐部,常结伴出门旅游,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和生命的搏动。

日本

关键词:摩托车俱乐部

时下,日本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爱骑摩托车。一是五花八门的小型摩托车稳且省油;二是交通部门简化了考驾驶证的手续;三是骑摩托车比驾驶汽车要经济得多。三五成群的老头老太戴着五彩的头盔,骑着各式各样的摩托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或许,这也是城市中一道别具风格的风景线。

德国

关键词:龙舟俱乐部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十分流行。如今德国也有不少老人迷上赛龙舟。汉堡市就有两支全部由5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龙舟队。之所以迷上龙舟,一是龙舟运动本身颇具“东方魅力”;二是龙舟运动带来的是一种自由、积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班牙

关键词:滚铁圈俱乐部

滚铁圈原本是小孩子的游戏,但在西班牙,越来越多的老人滚起了铁圈,并把它当做一种时髦的健身运动。不过,老人们滚的铁圈比年轻人的要大得多,而且也稍粗些,为的是滚动起来平稳、缓慢。

健身专家们认为,滚铁圈不仅活动了老人的四肢关节,而且还特别有利于锻炼呼吸系统。

加拿大人爱住院

文/陶短房

加拿大是福利国家,住院也在福利范畴内,不仅费用全免,还有不少其他“好处”。因此很多人得了病就想住院。

住院到底有哪些好处呢?据了解,如果是有工作的人,住院期间工资照发,企业不得解雇;如果是领取失业救济的人,失业金照拿,而且住院医药费用全免,一旦出院,吃药就得自己掏腰包。

加拿大医院病房条件中等,各家医院相差无几。没有“豪华病房”,除去特护病房,所有病房都差不多:4人一间,有卫生间,有的还有空调。比较特别的是男女病人混住在一个房间,不过中间会用布帘隔开。一日三餐外加一顿点心都由护士送到床前。标准和国际航班经济舱的飞机餐差不多,有多个花色可以选择,有时病人还可以“点菜”,只要不“超标”太多,基本都会被满足。

篇9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被传承下来。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这些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高校学生策划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端午节高校学生策划方案一

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被传承下来。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这些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该节已于2009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一、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情系源大端午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为了热烈庆祝“端午节”的到来,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源大企业将举办一次大型的“端午员工活动”

三、主办单位

温州源大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温州源大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温州瀚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温州市瀚德职业培训学校

四、承办单位

温州源大企业内训小组—飞跃队

五、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活动时间:20__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初四),下午16:30-17:30 活动地点:源大创业园四楼多功能厅

参与人员:全体员工

六、活动内容

1、 端午节小知识pk

4队各派4名成员参赛,比赛环节分:固定答题与抢答题,分高者胜

2、 编蛋袋比赛

4队各派4名成员参赛,两人拉线,两人编织,以完成速度评委

1.2.3.4.5.6.7.8分,由评委对蛋袋进行评分,分数分别为1.2.3.4.5.6.7.8分。综合得分最高者胜。

3、 包粽子比赛

4队各派4名成员参赛,每队完成2种粽子的包扎---豌豆,蜜枣。各包2个,优先完成者胜

最后综合3项比赛得分,分高者胜。1.2.3名在内训小组里分别加5.3.1分,最后一名的小组得鼓励奖,谢谢参与!

4、 分发端午节福利品(附件一:福利品方案)

5、 活动结束,领导最后致辞。

七、活动宣传

为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活动开展前一周向员工推广该活动,要求员工提早做好工作安排,确保出席率100%

八、活动预算

1.豌豆,蜜枣若干,咸鸭蛋若干

2.大脸盆4-6个:放糯米(可向员工或者楼下食堂借用)

3.不锈钢大碗若干:放馅料(可向员工或者楼下食堂借用)

4.彩色棉绳若干:编织用

5.粽叶、棕绳若干

6.以上所有费用控制在300-400元。

九、需协调事项

会场布置:电脑,音响,桌椅,话筒,ppt等 食堂协调:帮忙加工粽子 卫生协调: 主持人,秩序维持人员,摄影,评委

端午节高校学生策划方案二

一、 活动主题: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汨罗江以殉国难。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在端午节人们主要以什么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目前却正在衰退之中。到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社会制度,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变化直接冲击传统,端午节习俗越来越衰落,目前除个别地区和民族外,大部分地区人们的节日意识在逐渐淡化,端午节俗的一些传统的项目已经或正在消失。虽然吃粽子的习俗还在保留着,但悬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带五色缕等习俗近乎绝迹;粽子也已不再是节令食品,在大城市随时都可以买到。另一方面,端午节自古以来一直是民间节日,平民化、生活化是它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中国的端午习俗虽然流传了几千年,但从来没有上升到仪式化、礼仪化、典礼化的程度,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民俗的这种随意性,决定端午节的仪式传承具有不稳定性,这也影响到它的传承。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一习俗在中国流传几千年,毕竟有它存在的理由,毕竟有民众的心理、思想在支持这一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巫术避疫驱邪—生活愿望(情趣)体现—文化娱乐(竞技)开展,是端午节俗演变的轨迹。

中国端午节习俗历史悠久,它的传承涉及到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端午习俗文化圈。中、日、韩、越南等国端午习俗的相同与相似,是历史上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造成的。 我们不只是要探讨它的源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传承对各国、各民族民众的生活所发生的重大的影响。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仅是韩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将来自中国的端午节习俗本土化了,变为韩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和保护,这种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国各地仍在传承着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深远的意义,举办端午节活动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

二、活动背景:

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传统节日,目前正在衰退之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渐渐淡忘,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对端午节开展纪念活动,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长敬先等思想教育。这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更加喜爱祖国传统节日、并准备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ⅩXX教室

活动时间:2020年6月25日晚6点

活动负责人:全校班长

活动参加者:全校

五、活动流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抽签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问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请问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请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等等。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全校X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老师或者同学。

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让我来揭晓答案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电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2米,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5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电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请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经费预算

香袋材料工具:100元

其他备用费用:50元

七、活动注意事项及安全

1、小心运用剪刀、针等工具;

2、认真听主持人安排活动;

3、活动前每位同学对端午节知识要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查资料);

4、保持活动地点的干净整洁,活动结束做相应的打扫。

端午节高校学生策划方案三

制作方案前呢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活动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这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效果,或者制作出那些东西。

1、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享受小伙伴们一起过端午节的乐趣。

(2)、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特色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等。

制定好活动目标以后呢我们就要准备一些为了达成目标的辅助物品了。只有准备的充分,才能有好的效果

2、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特色物品的各式材料:粽叶、糯米、红枣、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彩色线绳。

(2)、端午节相关图片、短片和故事。

(3)、邀请学生的家人一同参与活动。

制定好了计划又准备好了相关材料后,就可以开始研究活动的具体过程和细节了。一场好的活动,过程和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3、活动过程

(1)、主持人的开场词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在各地的习俗还是差不多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吃粽子五黄等。

随着端午节不断临近,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天我们xxx的同学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家长和学生或者老师和学生一起包粽子。

-家长和学生或者老师和学生一起制作香囊、画彩蛋、编五彩绳等,制作完成后可以展示出来或者互相赠送。

(3)、节目展示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节目,合唱或者是集体舞蹈等,能够给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4.亲子活动

(1).《袋鼠》

人数:1名学生+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学生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学生,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2).《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学生+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学生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学生,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3)、《“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学生+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学生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5.亲子活动结束

篇10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科学地开展节日教学活动呢?我们尝试为幼儿构建适合她们认知发展水平的节日主题,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感知各节日的核心价值,从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孩子们沐浴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海洋里。

我们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园课题《传统节庆文化儿童化体验的研究》以及地域特点,尝试构建具有我园特色的节日主题,下面谈谈我们在实践研究中的一些做法:

一、确定各节日的核心价值,为确定主题目标服务

我园主要围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构建(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通过翻阅资料、请教专家,我们认识到四大节日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分别是:“春节-----辞旧迎新、长大一岁、新的开始。”“中秋节----团圆、思念。”“端午节-----竞争、驱毒避邪。”“清明节-----缅怀先人、感恩;冬去春来、季节轮换。”明确了各节日的核心价值后,为我们确定主题目标明确了方向。

二、主题构建凸显年龄层次,有重点的展开节日教学活动

无论是主题构建还是教学活动,我们都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主题安排上确定了年龄段目标:小班重在认识感知;中班重在操作体验;大班重在情感体验。以端午节为例,如:小班主要是对节日的一些元素的认识和感知,知道端午节的名称,时间是五月初五,以及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赛龙舟、挂香蒲、挂香包、小孩穿五毒衣等,还可以参与一些欣赏活动,如:欣赏节日里人们过节的一些活动、节日环境、哥哥姐姐的活动。品尝活动,如:品尝粽子、咸鸭蛋等让小班幼儿在看看、听听、尝尝中初步的了解节日体验节日;中班则参与一些操作活动,制作香囊、画龙舟等,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加深节日的一些风俗;大班则可以通过包粽子、赛龙舟、制作五毒衣等实践体验活动来达到一些情感的渲染,如通过话说五毒、制作五毒衣、送五毒衣等活动,了解端午节驱毒避邪的主题价值,并萌发关爱弱小的情感。这样我们在实施主题上就可以有重点、有目的的展开,并可以有效避免各年龄段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的重复教学。

三、紧扣节日核心价值、有机融合五大领域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主题课程构建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选择合理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内容呢?我们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基点,同时融入时代精神,自然渗透本土节日文化的教育。具体操作时围绕核心价值确定主题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有机融合五大领域内容,使得节日主题思想饱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主题的目标与各个领域的内容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于节日核心价值本身是由习俗提炼而得,也是我们确定主题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每一个活动其本质都紧密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阅读、讲述、谈话、讨论、体验、操作、参观、游戏、专题性的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等,并巧妙地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融合进来,各种活动手段的交替使用,有益于幼儿对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乐此不彼地主动参加活动,使幼儿能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如:“端午节”我们以阅读的方式为切入口,通过图片阅读、视频阅读、生活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幼儿获得端午节的节庆活动、来历、风俗等有关的知识,然后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操作、情感入手,通过幼儿的实践体验来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情感、能力。如:端午节民间一直流传的小孩穿五毒衣的习俗,我们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认识五毒———蝎子、蜈蚣、蛇、蜘蛛、蟾蜍(五毒的内容因地域差异稍有不同),知道这些有毒的动物在端午时节都会出来并容易伤害到小孩,于是民间就有给小孩穿五毒衣的习俗,这样我们又以五毒为素材设计成美术活动:画五毒、手工制作五毒衣、印染五毒衣等,最后送五毒衣萌发幼儿关爱弱小的情感,这样以五毒引出的阅读、艺术、社会领域的活动,帮助幼儿逐步理解端午节驱邪避毒的核心价值。同样端午节最有名的活动———龙舟竞渡,也可通过阅读、画画、体育游戏、歌唱活动、手工制作、社会体验等来帮助幼儿理解端午节所蕴含的竞争的核心价值。所有活动内容的选择从核心价值出发、为核心价值服务,立足于幼儿的视角,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节日核心价值的理解,通过多领域多形式达成主题目标。

四、打造节日经典活动,为主题锦上添花

为了能更好的凸显节日核心价值,为主题锦上添花,我园下重墨进行节日经典活动的打造,旨在让每个小朋友在每个节日中通过参与经典活动,留下对每个节日的深刻印象,活动中愿意表达、表现,从而理解节日的价值内涵。我们通过反复的推敲和专家的指导,对四大传统节日“经典活动”内容确定为:春节———老鼠嫁女;清明节———白花朵朵寄哀思;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嫦娥奔月。活动的设计要从幼儿需要、兴趣出发,关注社会发展,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为幼儿所喜欢,这样幼儿才能轻松、积极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公共资源的预设和利用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充分利用环境进行教育,每到一个节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搜集材料,一起来创设与节日主题相符的教学环境,每条走廊成为节日的盛典,墙面上有有关节日来历、传说、风俗的图片和文字,另一面上有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节日物品,如:立体纸艺的年糕、团子,泥工的元宵、月饼,剪纸的窗花等等,有亲子制作的物品,如:用废旧的红包做的红红火火的灯笼、用硬纸板、冰棍棒等制作的龙舟,用花布做的香包等等,使得我们的走廊成为节日一条街,这里有手工坊、美食坊,物品琳琅满目。让幼儿在节日的海洋里初步体验和感知该节日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