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零下一度范文
时间:2023-04-10 15:0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韩寒零下一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追逐着流逝的风,追逐,追逐……
瞬间就醒了过来,或许是习惯性地失眠。
我为自己泡了一杯茶,晚上本不该这样,更何况是失眠的晚上。
我也不懂如何去品茶,再好的茶叶在我眼中也只不过是树上的嫩叶子罢了,我更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把茶的灵魂唤醒,让它与我对话。
我倚着阳台。
阳台上还放着梦里那半盏凉透的牛奶,表面浮起一层薄冰。
那杯茶的温度化作一个个白色的雾圈,不是热巧克力的气息,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清香,是一种捉摸不透的苦涩。
零下一度,衣架上的衣服还在滴水。
或许吧,每一滴雨水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每一朵花开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太阳。我在夜里独歌,有这样一个梦。
我呷了一口茶,恍然尝出了独自一人的苦涩。
零下一度,水会结冰、孤单会结冰。
在这一段没有人打扰的时光里,在这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我让茶的温暖、苦涩流遍全身,然后再次凝固、冻结。
这样的温度在这样的时间里是可怕的。
零下一度,忘了什么是伪装。
我其实很怕夜晚,因为我怕黑。
但是呢,我又很喜欢夜晚。在夜里,我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我喜欢在夜里让寒冷袭遍全身,或许我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撕下伪装,摘下面具,看着真实的自己,不习惯。传说面具戴久了就成了皮肤,我还没有。
或许从未有过零下一度。
我在一个很美的梦中梦醒。
黎明在我的期待中走来。本以为永远也等不到了的时光里。
篇2
其实在当今社会,有个性的少年,会舞文弄墨的,甚至中途退学的并不只他一个,但像他这样玩儿文字玩的这么出色,装深沉装得这么地道,抨击社会抨击的这么彻底的,也就他一个。他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角色。由于媒体的大肆炒作,我也弄了几本他的书来看看,并且有了一些想法。
我觉得社会没有必要对他这样苛刻地要求,他的独特,他的另类,他的叛逆,他的才华,他丰富的知识,他的过人之处,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他的确具有狂傲的资本。不管他的未来如何,或许会江郎才尽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而不见得是全才,只要是有个性的人才就好。如果他要是好好学习,如果他要是听话,那就不会有《三重门》等书的出现,那社会上只是多了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而少了一个不凡的韩寒了。韩寒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叛逆的形象,来抨击社会的阴暗面,这恰恰是应试教育中的一块禁地,老师们都说写作文“不能”抨击社会的假恶丑。韩寒是用自己的笔杆子,在当今视分如命的教育制度下,希望唤醒逆来顺受的人们。
这件事说起来挺无奈。因为他选择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路,所以他可以不用考试,所以他可以嘲笑考试,但是你可以吗?你有韩寒的胆量和文采吗?当然没有。你敢在考场作文上写初恋骂应试教育吗?也许你敢,但我不敢,所以我无奈。对于韩寒选择弃学从文,我也曾为此欢呼过,但过后一想,或许才华横溢的韩寒就会因为这次的“壮举”而最终荒废一生,不是我不看好他。
篇3
人比黄花瘦
一个温婉的女子,她一生中的前25年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间23年是“生当住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后的24年是“只恐双溪舴舟,栽不动许多愁。”她是李清照。
一个华美的女郎。她有着《天才梦》有着独道的《张看》方式;她有着《更衣记》有着非凡的《流言》解析;她有着《倾城之恋》有着追忆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她是张爱玲。
一个飘荡的伊人。她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他在《温柔的夜》讲诉着《撒哈垃的故事》,那些《稻草人手记》中有着《倾城》《随想》。谁知道《梦里花落知多少》。她是三毛。
明月此时有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之恋亦是巧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之思亦为痴。“会挽雕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之情亦豪迈。
从未《仿徨》的斗士,在生命的每一刻都竭力《呐喊》。鲁迅——一个伟大的情结,他的《药》挽救了中国;他的《故乡》追忆了美好;他的《祝福》带来兀限的希望。阿Q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孔乙己的命运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真理。
韩寒的横空出世使长安不再长治久安。他在《一座城池》中找寻自已的梦。尽管他《就这样漂来漂去》,他喜欢速度,他有一贯的韩式幽默。少年的飞弛,风的声音,弧线的美丽。温暖的《零下一度》,夸张的《毒》还有谁《像少年呼啦飞驰》。
篇4
点评:韩寒是80后创作的领军人物,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出道最早的80后代表作家。韩寒一出道,就拿教育开涮,考试门门挂红灯,高中就退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韩寒以他叛逆勇敢的个性,机智幽默的文字,奇特丰富的想象,锐不可挡的才气,写出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和可歌可泣的作品。韩寒对青春的描绘是淋漓尽致的,对生活的描绘是一针见血的,对社会的描绘是入木三分的,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简介:韩寒:上海人,1982年生,80后领军人物,出版有《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长安乱》、《一座城池》、《光荣日》等。
郭敬明
点评:早期评价都多为正面评价,特别是对《幻城》的评价。认为郭敬明的作品中的纯净的风格是非常珍贵的。但由于抄袭问题被披露后,媒体中的评价开始分化。一部分人认为郭敬明是有才华的作家。另一部分人认为郭敬明很浮躁,不成熟,是商业化社会的产物。并且有很多70后与80后读者认为,郭敬明此种抄袭有理剽窃无罪的行为与理念给中国文坛敲响了警钟。
简介:郭敬明1983年出生于四川自贡市富顺县,高中时期的母校是富顺县二中。高二高三连续获第三、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版有《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等。
李傻傻
点评:李傻傻文笔的细密和华丽有种妖媚的感觉,他可以说:“时间过得飞快,我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飞驰”,却不能忘记“月光如潮水,好象真的在流动”。他牵扯并摆弄的是一些纤细的线,动作精细但是潇洒自如,仿佛独行于深夜指尖上却缠绕着光芒。
李傻傻的散文是一种剥除恶俗后的纯澈自然,洗尽了铅华色彩,回归于纯朴内心。李傻傻的文字好像林间一股清新的空气,不动声色的将你拉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引人入胜又令人向往。
简介:李傻傻:湖南人,原名蒲荔子,1981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80后代表作家之一,被称为“少年沈从文”,《温暖》(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和《80后作家排行》(男版小说选)的主要作者之一,《锦瑟年华》华筝卷(青春散文)的主打作者,出版有《红X》、《被当作鬼的人》、《李傻傻三年》等。
步非烟
点评: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段,在盛唐。盛唐只能仰慕顶礼,谁敢率尔涂鸦?以金庸之文才,亦未能下笔,或许金庸自忖
“史才”不够,所以老先生耄年还要去读博士。步非烟在北大中文系专攻隋唐,厚实的纸背功底,托起了她惊艳纸面的回天之舞。金庸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一代新世纪武侠作家,将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的昂扬复兴。
著名作家、学者孔庆东称步非烟为:“大陆武侠作家中最具希望的新星。”步非烟也是第一位以写武侠小说为主的入选本系列榜单的作家。
简介:步非烟:1981年生,四川人,最具人气的80后女侠作家,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温瑞安神州奇侠奖,2005、2006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出版有武侠小说《修罗道》、《紫诏天音》、《武林客栈・星涟卷》、《武林客栈・月阙卷》、《武林客栈・日曜卷》、《玄武天工》、《剑侠情缘》、《华音流韶
・天剑伦》、《华音流韶・曼荼罗》、《华音流韶・海之妖》、《华音流韶・凤仪》(外传)等。
张悦然
点评:张悦然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在执著的梦和悲剧意识双重构筑的基座上,想象力将故事弹开,火花一样闪耀着它们迷幻的光。
她的小说不以故事取胜,但凭靠对外在世界和个人心灵的敏锐体察和聪颖感悟,细细密密地串起了一串串梦想的文字珠链,便营造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的奇景。强烈的梦幻色彩使她的小说显得超凡拔俗而又高贵华丽。她的小说,读起来既冷嗖嗖又暖烘烘,既朦胧又明澈,既真切又虚幻。她的作品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如咖啡,在苦中你体味非一般的甜,这种甜是来自于她文章中散发出来的忧愁和奇特的想象。
简介: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欢迎的女作家”,2003年八月获得第五届“新加坡最高文学奖”第二名。2003年10月获得《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二等奖。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红鞋》、《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春树
点评:无论在诗歌或是小说中,春树的用语永远是极简的,她在用一种毫无华丽词藻却近乎撕裂的文字营造炽烈的残酷。春树的文字与她的境遇有很多的重合,她的尖锐的性格和坎坷孤独的经历促使她用文字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独特的门――一扇揭示当代青年另一面生存状态的门,一扇惊心动魄和全陌生的通向残酷精神世界的门。在这扇门里,她奋不顾身的追寻着她所热爱的一切――爱情、自由、朋克的精神、物质的虚荣,这种激烈和昂扬的情绪带给春树的作品以及她本人一种无穷的魅力。
简介:1983 年生,2004 年2 月成为美国《Time 》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分子”,出版有《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长安街少年和玩火》、《2条命》、《激情万丈》等。
篇5
论文关键词:“韩寒现象” “全面发展” “平均发展” “完人逻辑” “素质教育”
论文摘 要:从“韩寒现象”发现教育本身存在与当前信息社会不适应的弊端: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教育要科学发展就应该在“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支点、寻找平衡。
韩寒,原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嗜好文学创作。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学《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上了。1999年,在全国中学生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一学生韩寒的《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2000年,他再次参赛,《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以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二等奖。同年6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该书刚一发行即销售一空,上市至今据说已突破100万册。小小年纪的韩寒,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不简单。但同时糟糕的是,1999年他因考试7门课亮红灯,不得不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期末考试再次7门功课亮红灯,只好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休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第一本文集《零下一度》出版时,这位春风得意的“偏才少年”又不得不为考试所困——考驾照时交通规则笔试又不及格。
对于“韩寒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
首先,韩寒是成功的,而且这种成功是显而易见的。韩寒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其次,韩寒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存在激烈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冲突,责任不单单在韩寒方面。我们教育本身确实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
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方法,高度的统一导致高度的封闭,学生的个性被禁锢在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多年来,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仅仅是:在54平方米的教室(空间),用若干个45分钟(时间),学习一百多篇课文和高度浓缩了的语文知识(内容)。学生始终跳不出我们为之设计的语文教学的怪圈。我们不仅做了许多徒劳无功的傻事,而且还做了许多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错事。那么语文教学效率怎么能不低?”(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的思考》)
青年学者杨东平从教育体制上分析了“韩寒现象”,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中“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统一标准与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教育工业化的模式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
二、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教育界就曾两次展开过讨论,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将“全面发展”误解为“平均发展”的问题,80年代的讨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非纯粹教育理论,认为“和谐发展”提法更可取,因为“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但由于过于高远而不易操作。可是往往我们的学校强调更多的是“全面发展”,这种过度强调就等于强调了“平均发展”。
三、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评价中“完人逻辑”屡见不鲜,这种“完人逻辑”反映在教育目标上,它习惯于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心思是好的,可是这恰恰磨灭了学生最宝贵的个性品质。
现代教育越来越凸显“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韩寒现象所暴露出来的矛盾恰恰也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矛盾。在提倡教育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在“个性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1.摆脱工业化教育模式,重视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更强调“扬长”,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更适合培养创造型人才。大规模培养学生的现代学校教育,必需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这是必须的。然而,学生是活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同的人,因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学校教育无疑应当更为灵活、开放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含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错,可是这样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由于过于高远而常常走偏为“平均发展”。学校教育中这种“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的代价,对于优秀人才而言,是会损害其个性和创造性的,对于众多“偏科”或有特殊才能的人而言,则被阻断了成才之路。今天看来,提倡“个性发展”可能是更为恰当、更有现实针对性的提法。
3.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以人为本对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教育是师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事,而学习则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以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以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要努力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彻底摒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陈腐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讨论、交流、探究,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为明天,他们是国家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新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蔡伟.“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中国教育,2005(1).
篇6
如同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郁秀、韩寒点燃了少年们心灵深处渴望表达、渴望倾诉的火种---原来,我们也能提起笔来抒写自己啊!大人们写不出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么为什么不试着自己来写自己的生活呢?为什么不在功课、考试、升学之外,发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别样心声呢?
于是,从一本本旧练习册上开始,越来越多的少年尝试着用文字记录青涩的成长历程。而出版界也早已从郁秀、韩寒的成功中嗅到了少年作品蕴含的巨大商机,开始有计划地打造少年作家,推出少年写作系列品牌丛书:北京少儿社有"自画青春"丛书,海天出版社有"花季雨季"丛书,花城出版社有"张瑛姐姐牵手"丛书……如今,我们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列举出一长串少年作家的名单:许佳(《我爱阳光》)、杨哲(《放飞》)、微妮(《为你重生》)、金今(《再造地狱之门》)、肖睿(《一路嚎叫》)、胡坚(《愤青时代》)、黄思路(《第四节是物理课》)、蒋方舟《正在发育》……几乎每年都有抢眼的少年作家出现,2003年最吸引眼球的是郭敬明的《幻城》与10岁孩子边金阳的《时光魔琴》,后者被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
少年作家们纷纷登场,对于这一日渐庞大的群体,除了惊讶、赞许和鼓励,人们也会不自觉地生出许多疑虑。正常教育还没有结束的孩子,在知识和阅历上都尚属肤浅,他们的作品究竟有有多少价值?少年时代便出书、成名,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为此,《少年文艺》作了这个特别策划,我们想知道,那些写作的少年对自己的作品和很早就开始的写作生涯究竟怎么看?而别人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呢?
我们试图展示各种声音。赞许也好批判也好诘问也好怀疑也好反思也好,我们相信,所有人都衷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少年时代,希望雨季结束时,他们会伴着日光上路。
我们先联系到了湖北女孩蒋方舟。12岁时,她把她犀利的、调侃的、大胆的文字印刷成《正在发育》一书,其中写道:"我找男朋友,是大大地有标准的。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因此遭受了无数的非议,一时间成了媒体的焦点。我们希望她能向《少年文艺》的读者介绍一下她自己,她就通过E-MAIL发来了下面这篇个性十足的自述。
你认识我的
――蒋方舟
我,1989年出生,小学文化程度,目前是初中生。出版过四本书,历任小组长、课代表、班长,当过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
要从头整理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一生中最骄傲的记录是刚生下的时候,因为长得胖且哭声响亮,得了9.8分,这是我们病房的最高分哦。
当我快速而马虎地结束认字过程之后,就积极地投入阅读,当然也是从童话读起。童话看起来和和满满,但是那些坏人的结局令我毛骨悚然,有一个王子把公主的坏妈妈塞进满是钉子的木桶,把她推下山,这令我十分震惊,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快速而敏捷地爬上我妈的书架,找了一本封面恬美的书开始看,希望忘掉刚才那个骇人的故事。我找到的那本书是《撒哈拉沙漠》,我站在书架前用一个下午就读完了。欣喜啊欣喜啊!我现在还很庆幸当时没有选封面同样鲜艳的《美食食谱》,否则现在我就是以少年厨子的身份跟你说话了。
大概是七岁吧,我就开始写作了。我并不引以为傲。当然还是有一点得意的。我并不认为这比有一条漂亮的裙子更令人骄傲,但是我觉得我赚到了,用忙碌的工作来代替在楼下玩"美少女战士",完全省略了当小孩儿的过程,有多赚了几年寿命的感觉。
如果不会写作,我会怎样?除了极其高超的察言观色和狡辩的能力,以及超级冷静清醒的脑袋之外,我是个很普通的人,脸上没有多长一只眼睛,也不会吞火球,连骑自行车都不会,每次一上车就大呼小叫。
但是,还好,我会写作,所以我的缺点可以略写,我的特长可以详写。所以我是气质美女。所以我的文章是有趣的,我能生猛地调侃和自嘲。所以我是我们班划分句子成分最准确的人。所以生活中我的木讷腼腆可以一笔勾销。今后我打算避免成为一个古怪的少女。今后我打算好好写书外加好好写书。今后我打算长高。今后我打算不再立下"成为一个作家"和"写1000本书"的宏伟志愿。
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是网络作家,于是很多人怀疑蒋方舟书中具有的那种早熟的黑色幽默是其母亲的""。对于这一疑问,接受采访时蒋方舟并不含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越来越多的小孩愿意表达和讲述,不应该质疑他们全都有幕后'黑手'。"而具有"母亲"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尚爱兰对于女儿的出书、成名,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他们全都是幸福的孩子
---尚爱兰访谈录
《少年文艺》:当时怎么会想到出书的呢?因为毕竟蒋方舟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啊。
尚爱兰:因为当时我已经看到有小孩子出书了,知道这条路是可行的。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书,出几本小孩的书也没什么。她当时也没有觉得出书有多么难,以为写了文章就是出书的,不然还是放在家里吃的?
《少年文艺》:作为一个母亲,您认为出书给蒋方舟带来了什么呢?
尚爱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快乐和成就感吧。还有思维迅捷地走向健全和健康。
《少年文艺》:现今出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您是否担心包括您女儿在内的这些早慧的孩子真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为现代的方仲永?
尚爱兰:其实每个出书的孩子都充满了区别,不能因为年龄相仿就装一个筐里。反正这事只能摸着往前走,会有一些孩子最终成为大师,而另一些逐渐退出和淘汰,这都是十分正常的,凡写出作品又终究能出版的孩子,全都是很幸福的孩子。
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作家是江苏的窦蔻。窦蔻生于1994年10月。7个半月时,因家境贫寒,父母带着他走南闯北,四处流浪打工。4岁时窦蔻开始写日记,5岁写童话,6岁写长篇自传,以孩子独特的眼光,描述了他跟随父母流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2001年10月,《窦蔻流浪记》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英国《每日电讯报》把他称为"全世界最小的作家"。
当同龄的小孩还在看图识字的时候,窦蔻却已经开始了写作。我们先来看几段日记,领略一下这个奇特孩子的风采。
我今天被爸爸妈妈锁在房子里画了好几幅画:会飞的船、会说话的鸟、会走路的房子……还画了一些我一两岁时跟着爸妈流浪恩施、武汉、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北京、上海时候的记忆画。爸妈回来一看,好难过。
1999年8月20日
今天我们从东边回来时,突然下大雨了,又刮风,又闪电,又打雷。我们浑身湿透了,像三只会在陆地上跑的鱼一样。
1999年10月14日 星期四 阴天
雨停了,我发现一支大虾摇头摆尾爬到我家来啦!它肚子饿了,想跟我要东西吃,我没给。它看了看我,很难过地爬走了。我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对不起它,因为我不知道它吃什么。
2001年1月18日 星期四 阴
我们今天出去了。走到半路上,我看见大树、小草和乌鸦,说,给乌鸦戴上手套,给小草穿上衣服,给大树戴上帽子。回去以后,爸叫我写了一首关于乌鸦、小草、大树的儿童诗。
写作是一次效游
――祁智访谈录
《少年文艺》:您当初为什么决定出版窦蔻的这本书呢?
祁智: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孩子能够把那么多字比较好地组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有责任加以关注,并且让更多人了解。要说明的是,这本《窦蔻流浪记》并不能完全说是窦蔻的书,我们的初衷是研究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一个有特长的孩子,让他受到适当的教育,更加健康地成长。而且,确实,窦蔻现在成长得很好。
《少年文艺》:您认为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孩子在写书?
祁智:孩子出书年龄的提前与他们成熟年龄的提前一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展,他们会很自然地拿起笔来写东西,这是无可厚非的。他们有倾诉的愿望,有可倾诉的内容,同时他们也对成人写的那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失去了兴趣。况且,出书并非什么难事,用不着把它看得过于严重,完全可以想像成一次郊游或者野炊。现在社会对孩子们也是越来越宽容了。
《少年文艺》:您对这一现象持什么态度?
祁智:孩子们勃发的才情使我们对下一代充满了欣喜与信心。以前孩子们的潜力没有得到成人世界足够的尊重,现在通过这些书,我们听到了最真实的表达,这也是了解他们的重要渠道。当然,孩子们出的书不可能从艺术上去衡量,这不现实,但我们应该和他们共同学习。
《少年文艺》:还有很多孩子想出自己的书,您对他们有什么忠告么?
祁智:第一,我反对孩子不读书专写书,他们应该首先修完自己的学业,把写作当成一种业余爱好;第二,我反对家长、出版社炒作,把孩子出书当成一种成名或者发财的捷径。对待这件事,我们应该慎重。
把青春永远留在十七岁
――春树
十七岁,我为自己写不出那些美丽的句子而痛苦,我为自己不能体会到那种细致的淡淡忧愁而痛苦,我为自己留不住现在转瞬即逝的时光而痛苦。
我告诉他我的心里有一个缺口。
他笑着问我可以填满吗?
我没说话。我不知道。
后来我想说,那个缺口,任谁也填不满,那是一颗失落的心,名字叫做寂寞。
---春树
现在,春树在1980年后出生的写作者中已经崭露头角,被"诗江湖"网站称为最年轻的优秀诗人。春树曾经是一个叛逆的孩子,17岁时她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希望呈现青春期里与现实对抗的决绝与伤痛,这就是令她深受瞩目的长篇小说《北京娃娃》。这本书出版后,有人赞扬她的真实,有人批评她的"堕落"。后来,春树辍学写作。今年她已经满20岁,不再是少年了,那么17岁那段写书的经历在她内心深处会是怎样的回忆呢?
命运没有抛弃我
---春树访谈录
《少年文艺》:当初是怎么开始写作的?
春树:我很小就喜欢写东西。记得11岁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12岁之前,我写的文章能在《少年文艺》或《儿童文学》上发表。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的读者。这是两本非常好的文学刊物。
《少年文艺》:又怎么想到要出书的呢?
春树:不可否认,所有的作者其实都希望更多的人读到他(她)的东西。我也不例外。当然,我也想得到稿费和名声。
《少年文艺》:回顾17岁写《北京娃娃》的经历,你觉得在你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它有什么意义?
春树:出版《北京娃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经历,
我们不应该总是去想它有什么意义,而应该去体会它,想像它。如果没有出版《北京娃娃》,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会是什么样子。记得那段时间,就是在等待出版的时间,我非常焦急,出版这本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幸好它最终出版了。我想这就是命运。命运没有抛弃我。
《少年文艺》:你看过其他同龄人写的书吗?
春树:当然看过。我很喜欢看同龄人写的东西,虽然我们写的不一样。
《少年文艺》:你觉得出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益么?
春树:当然有益,这对他们是种安慰。但出书以后,也许商业炒作会带给作者一些副作用,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力避免受到影响。不管怎么说,你做一件事情,就要承受它的后果。
《少年文艺》:我们也接触到其他想出书或者已经开始准备出书的孩子,你也算是前辈吧(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春树:自己去经历吧。
看来,少年作家们对自己早早开始的"写作生涯"都是既有兴趣又有动力,而家长与出版者也多抱持赞赏、宽容的态度,希望挖掘孩子们的天赋才能,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那么,读者们又是怎么看待少年作家的写作?
[讨论一]你看过少年作家的书吗?
胡大伟(六年级学生):我看了阳阳的《时光魔琴》,不否认他的写作能力是比我高很多,但内容对我来讲没什么新意,只有一部分比较好玩。
刘又嘉(初一学生):看过蒋方舟的《正在发育》和《青春前期》。我觉得她的书很有个人风格,用词很特别,讽刺也很到位。读同龄人的书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有的人写得不太好。
朱丹灵(初二学生):或许因为是同龄人的缘故,读他们的书会感到很亲切,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一般作文的模式,轻松自然地写自己、写生活,读起来不生硬,不呆板。而且与成年作家相比,少年作家的书虽幼稚,但文风清新。像韩寒的《零下一度》,可读性挺强的,看的时候常会哈哈大笑,并且表达了对一些事情的真实想法,我还是挺佩服他的。
张凡(高二学生):初二时候看韩寒的书,觉得还挺震撼的,但后来回头再看看,也发现其实很多观点过于偏激了。也看过郁秀的书,《花季雨季》挺喜欢的,但后来的《太阳鸟》就不怎么样了,那种青春气息没有了。虽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我觉得还是在一种正常的环境下成长比较好,写书不仅要天赋,更需要经历,但是现在好像只强调机遇。
沈茜蓉妈妈:读过孩子们的一些书。笔法显得稚嫩,文化底蕴也嫌不足。像韩寒的书就很有剑走偏锋的感觉,甚至有点钻牛角尖。说实话,韩寒那种说话的语气实在令我不喜欢,对什么都不屑一顾,太过高傲。
讨论二 你赞成少年出书吗?
枫鸟伊回(网友):很正常的一个现象,社会这么大,总要有一些与常规不一样的事物。
Redflag(网友):纯粹的经济行为,对环境有害,浪费了纸张。
那只狐狸(网友):孩子写书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大人给他们编辑出版是因为孩子们的有些话确实应该听听。大人们不写给孩子看的东西,还不许他们自己写吗?还有,谁规定说出版物要按照作者的年龄区分?
天璇(网友):确实不能因为年龄的问题而反对少年出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书更容易传达出自身这个年龄的心声。但是就怕书多了,垃圾也多了,而且所谓的小作家的帽子会把他们的心理压得过于成熟,思想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如果家长急功近利,出版商为了多卖书进行名不副实的狂炒,我觉得这个非常不利于少年的成长!
王晓(小学老师):作为老师,我不太提倡孩子出书。因为孩子们看事物的眼光虽然比较纯,能写出一些让大人觉得耳目一新的东西,但深刻肯定谈不上,他们毕竟还很不成熟。出书对孩子肯定是有激励作用的,不过副作用也不小。但我不反对孩子读同龄人写的书,孩子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这些书可以让他们了解同龄人的另一种生活。
Weepchina(网友):忙出书,有多少精力补充知识?有些见识必须厚积薄发。少年作家的卖点在于语言有特色,视角独特,很少是因为思想深邃。
Rhinedaemon(网友):写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写好,能出版不会一无是处。丰富就是有益的,竞争就是有益的。
靳凤羽(作家):我基本持平和的态度,存在读者群才会出现这么多作者。我觉得孩子们不要把写作当作全部,当作兴趣就会比较快乐一点。能写则写,不要勉强,不一定非得当作家不可,生活比写作更重要。
讨论三:你自己有出书的打算吗?
胡钺(高三学生):我打算出一本书,可能再过半年吧,作为一种"青春的纪念"保留下来,等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自己年轻时的朝气和勇气。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讲很有意义。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训练思维、提高能力、开展审美教育的最重要要途经。曾祥芹先生在《阅读学新论》一书中提出:“阅读是批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对初中语文课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众多语文教师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以生为本,更新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文讲解为基本活动模式,以课文结论和传授为基本内容的陈旧的阅读教学仍充斥着教坛,这使得课堂缺乏民主和人本意识,轻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探究需求。新的教育理念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求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才能学得灵活。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由雕塑艺术入手,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说出雕塑的种类,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雕塑艺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扁鹊见蔡桓公》等,可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排演,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察人物的音容笑貌,体会其思想感情。这样的课,学生有了独立阅读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觉得这样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而且印象特深。所以教师应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诵读,重视积累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它符合阅读的认知规律――充分自主、多元感受(口、眼、耳、脑、手并用)、逐渐领悟、不断内化。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人读书是为了“见义”,而今人却仅仅是为了考试填空。曾几何时,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诵读不再多,近几年,为扭转传统教学上学生被动的局面,课堂上比较流行“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欣赏”,而忽视了诵读。学生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不甚清楚,其效果显然不佳,阅读教学需要诵读。诵读,方才能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音韵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读多了,文章的内容熟悉了,有助于理解、记忆,语感也得到培养。学生在一遍遍地诵读中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味道、感觉。在诵读中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加强诵读,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独立探求知识的机会,不仅能扎扎实实地积累语言,而且在思想上可以受到感染。
语文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并在附录中推荐古诗文120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充足的语文积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为了让学生多积累知识,教师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积累方式,比如,课前三分钟成语积累、课前五分钟演讲、每天读报、每日名句欣赏、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等形式。总之,在语文学习中,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三、整体感知,重视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要求加强学生的感悟培育。阅读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阅读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具有丰富性,它的直接使用者是人,离开了人,语言就是凝固化的无生命的代码。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好的阅读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的人文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
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强调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强化“人”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注重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真正做到“主体与主体对话”;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注重阅读教育。
四、课外阅读,深化升华
语文的学习往往入门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刘国正先生说:“课内与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为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古人说得好:“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可以从阅读计划的制订,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加以指导。
首先,阅读计划的制订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明确、实效、循序渐进。其次,阅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制作剪报等。良好习惯的习得,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不懈地实践。再者,阅读材料的选择,讲究经典与时尚并重。因为选择书目既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品位,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力荐一些对健全一个人心灵有重要作用的经典名著。同时也应该关注目前的时尚文化,如,严凌君等作家的作品、韩寒的《零下一度》等。最后,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除了一般的朗读法、速读法、跳读法、泛读法、精读法等之外,最重要的应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成为研究型读者,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是这对于他们发展自己终身阅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时代需要创新精神,社会需要创新人才。
五、深入挖掘,教学创新
1.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教师应尽力撤去定格好的条条框框,进可能鼓励学生再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
2.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咀嚼品味。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的描写就是亮点。我们应该重视锤炼敲打,引导学生认真品味。人们常说:“显见之美,没有错过,只不过见得细心;内隐之美,如能挖掘,则是创造。”确实,善于发现是创造的前奏,能从平淡中见奇崛,于细微处悟精神,是创造性思维的灵光闪现。
3.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进行大胆想象。文章空白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与再创造的空间,学生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如,教学《孔乙己》后,我要求学生充分想象孔乙己的结局,学生提出了种种创新的思路。
4.引导学生对文章微瑕处进行大胆质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应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本领,这是创新必备的品质。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时方是长进。”这“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就是一个细读深思的过程,也就是读书长进,阅读能力提高,知识逐渐丰富的过程。
阅读教学需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当今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使创新教育之花开得鲜、开得艳,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学语文教学参与,2001(12).
[2]于漪.古诗词阅读指要.中学语文教学参与,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