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07 06:2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目前,高中英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的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然而英语课堂活动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实现新课改革的要求,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将优秀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一、积极采取师生互动

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采取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发现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自主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并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英语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译林版英语教材中英语写作的练习,为了能够配合教学内容进行英语作文的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The changes to our hometown”作文的写作,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以及体会得出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描写家乡的景色以及变化,确保每位组员的分工明确,使组员能够在整理家乡景色描写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的英语词汇以及短语。最终由小组代表将描写短语写在黑板上,再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整理描写家乡的英语短语,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评价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评价讨论当中,并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乐趣,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配合教师进行英语知识的讲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黑板、粉笔进行有效的利用,改变传统全程讲授的教学方式。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才能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英语效果,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英语。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轻松的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当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后,就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英语课堂中,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该课前准备好营造英语课堂氛围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热情,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堂活动。例如,通过模拟英语语境强化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场景模拟的过程中,将英语知识进行简化,使英语训练更加全面、简练,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语言场景的设置时,需要确保真实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的过程中w验成就感,更加热爱英语学习。

三、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

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活动后,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反馈中得知自身英语学习存在的不足。有效的英语活动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保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课堂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中得到教师正确的指导。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活动评价之前,应该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策略,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优势。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眼神,都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比如,运用激励的英语词汇“Try your best”“Well done”“Never give up”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强化英语课堂的课后巩固和反思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课后反思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巩固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反思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巩固习惯,能够有效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课后巩固包含复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整理课堂教学笔记,更重要的是解决遇到的英语难题,并通过做课后练习题的方式,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课后巩固能够形成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教师的反思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通过课后反思进行及时的捕捉,从而更好的运用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例如,英语课堂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的精彩之处,比如难点、突破点等;同时还应该记录失误之处,比如练习题选择不恰当、教学活动时间分配有误差等。

【结束语】

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机械式的训练,学生更多的时候只能接受被动的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英语实践的过程中,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自主的进行英语资料的收集,并且具备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真正的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莫书秀.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5,34:102.

[2]凌宝霞.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中学生英语,2015,42:98.

[3]吴海山.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80-81.

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51-02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效果较好,有较高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生物学科该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以下是我个人的尝试和反思。

一、设计合理、具体教学目标

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要做到务实高效,设计合理的教学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而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具体化、合理化,具有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还应该充分了解到学生实际能力,合理确定重难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通过各种途径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人教版必修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1课时,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基因工程的概念;说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特点;能列出运载体的种类,描述质粒的特点;能描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模型、观察动画图片和习题训练,说出限制酶和连接酶的特点;归纳基因工程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基因工程的学习,再现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的历程,体验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学生一目了然。

二、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引入教学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自由、宽松、乐学、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给学生提供机会,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学习[1]。可以巧设情境,也可以结合生活常识、社会现象、有趣的故事或者科研上的新成就。比如在讲到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时,讲了这样一则幽默故事:英国有位美貌风流的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肖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如我和你结合,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肖伯纳给她回信说:“你的想象是美妙的,可是,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又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如讲《基因工程》时,介绍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时,可以提出问题:用什么样的生产方法去替代从动物胰腺中提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

三、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探究的核心是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思考来自于高质量的提问,有效的探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有效设置[2],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情,提出难度、逻辑合理的问题。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重在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比如在讲基因工程的三种操作工具时,设置了以下问题:①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施工的。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如何获取目的基因呢?②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如何被送入另一种生物呢?③目的基因怎样被运载体运输?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开后,有突出的核苷酸序列即黏性末端,而运载体需要经过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与目的基因的两端结合呢?④怎样才能将有切口的目的基因与即运载体缝合在一起得到重组DNA分子呢?通过问题串,启迪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是老师的讲课的地方,更是学生发展的平台,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从接受者变为操作者,通过教学设计,把一些乏味难懂的知识变成有趣简单的操作,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如《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模块,介绍的内容相对微观又难以理解,如果能够用实验、模型辅助教学,将会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模型或者绘图,比如在讲细胞结构时,绘各种细胞器图片或制作细胞三维结构模型,讲DNA分子结构时,制作DNA分子结构模型,再比如讲基因工程时,依照限制酶EcoRⅠ的特异性设计制作重组DNA分子模型,用这些直观、易于操作的实验、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学习兴趣,且能够在试验中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一般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讨论解决,解决有困难的由老师指导。

五、知识巩固与检测

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题目,进行当堂检测,题目的设置要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相吻合,要有所侧重,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太大,学生做完后,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评价[3],根据反馈结果,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布置适量的作业,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矫正教学等方式。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位教师的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多殊途同归,学生一定要学有所得,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更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只要我们教师鼓足信心,大胆创新,坚定不移地把高效课堂改革推行下去,一定会创造出有效教学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朱广谱.科学构建生物高效课堂[J].中学教师,2009,(4).

篇3

一、培养自学能力,点燃学习热情

五环高效课堂是以三自主为基础的,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实现,整个小组捆绑式量化,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组员自觉得维护小组荣誉,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积极投入学习,特别是课前预习效果明显提高,学习重在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在最近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调动各种手段解决疑难,不用教师安排,自发自觉的从网络上,各种书本上搜集材料,提前学习,效果惊人。

二、张扬个性,扬起自信的风帆

在评价学生时,ABC层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给予不同的分数。A层的得1分,C层学生就可以得5分甚至6分。所以极大地激发了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时为自己的小组赢得高分,赢得小组成员的尊重,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渴望和惬意的事!在课堂的书面检查中,用小组推磨批改的形式检查,由检查的小组负责给该小组亮分,避免了交换检查和小组内互相检查应付公事和互相包庇的毛病。发现C层学生得分率很高,进步很大。变化最大的应数高念武,看到他认真学习的身影,老师检查时充满自信的对答如流的样子,他的组长欣慰的笑脸,感动的潮水时时在心中涌动。

实施五环高校课堂以来,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三、合作学习不应是表面的热闹和繁华,应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合作学习五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普遍被老师所接受并重视,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但应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五个环节,一味追求环节的完美。而匆忙进入合作交流和知识展示环节 ,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课堂长此以往,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结合文本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四、展示环节不应面面俱到,不分轻重缓急,而且形式不应太单一

展示的应是本课的重点难点。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口头展示,让其他小组做必要的补充和拓展。这样可以节约时间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老师为了每一节课给小组学习亮分,让每一个小组都有表现的机会,所以组组有展示任务,组组有点评内容。只能把导学案上的所有能展示的内容都展示在黑板上,便于无展示任务的小组点评,这似乎在有些老师心中成为一种定式。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小组成员也觉得很公平,得到分数的沾沾自喜,得不到应有的分数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而错失良机。岂不知这样胡子眉毛一把抓,往往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篇4

关键词:先学后教;“181”高效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7-02

长期以来,我们初中教学奉行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式。这样,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校借鉴了“先学后教”模式和其他学校的经验,根据我校情况,提出了“181”高效课堂。所谓“181”高效课堂,即将课堂45分钟大体上按1:8:1的比例,进行有效分配,在有效的时间内,把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地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精讲精导”下,“自学精练”,创造出课堂教学高效的最大化。“181”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在“181”高效课堂上,学生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学会知识,而且逐渐养成了一种会学的良好习惯。通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学习探究,笔者对“181”高效政治课堂,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妥善处理了增效与减负的问题

“181”高效课堂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在“181”高效课堂中,学生用10%的时间围绕教学目标自学,教师用80%的时间“导学”、“导练”和“精讲”,师生用10%的时间学习小结,完善提升。这一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自学、合作、探究、听讲和做题。正因为学生有一种紧迫感,所以更加积极地学习,既担心规定时间没完成,又担心落在同学后边。竞争意识使得学生能在四五分钟的自学时间就能掌握平时老师讲授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在自学阶段的认真能让他们更快地找出自己的问题,经过跟同学的合作探究和认真听讲,就能准确把握知识点。这样,课堂作业完成的效率就提高了很多,课后就可以不带作业或带少量作业回家,学生也就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用于休息或者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因此,“181”课堂因紧张而变得高效,因高效而变得轻松。

二、妥善处理了教与学的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181”高效课堂的教学全过程让师生实现了科学化的互动,完全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系列关于“教”与“学”关系的思想。“181”高效课堂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改变。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最小化,做到“教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教”;学生的学最大化,做到“学自己能学会的,做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满堂灌”的课堂,而变成了启导式的课堂,师生的角色都实现了改变。“181”高效课堂实现了教室功能的改变。由于每个班级学情不同,教师的教要讲究时机,要教在要害处,这就要求教师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当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回答出问题时时,教师不是滔滔讲解,娓娓道来,而是循循善诱,抛砖引玉。这样的课堂,师生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合作者的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平等,人格独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妥善处理了培优与补差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181”高效课堂就是从最后一个学困生抓起,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181”高效课堂有效地扶持了学困生。“18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缩小了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在自学阶段,让每个学生自由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学,后进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完成自学任务,优秀生在完成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学习拓展。在合作讨论阶段,实际是优秀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在测评阶段,阶梯性的课堂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题目。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间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给予方法和信心,使后进生跟上大队伍。这样就可缩小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四、有待处理应试与素质的问题

课堂是培养和打造学生优良素质的重要阵地,应该将素质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做到“课堂素质化”、“素质课堂化”。“181”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题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181”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复制”知识,学生为接受知识而存在。由于过分地强调知识的获得,学生也就渐渐地习惯运用老师所讲的步骤,所教的方法,永无休止地在题山题海中反复模仿,再三操练,以期求得答案的正确一致,分数的满意可人,如此一来,孩子们的应试水平着实提高了,然而这种效仿使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忽视了课堂是人的世界、活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使思想无乐趣可言。课堂上的自我测评,从教学效果检测的内容看,基本侧重在知识本身的识记理解上,侧重在当堂会做习题上。这确实是课堂效益的重要体现。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思考教学效果的测定内容,许多应有的学科基本素质不是仅仅做习题能够检测的。

五、有待处理闷与活的问题

“181”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学生自学、探究、测评时间就占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教师精讲的时间非常受限,教师在受限的时间只能讲解重难点、易错点,这样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拓展课外知识,或留时间给学生去演小品、开展辩论,这样的模式下来,学生由于熟悉而疲劳厌倦,由于“不饱”而趣味索然。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扼杀教师的教学个性。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它同时也是教师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课堂教学要充分张扬教师、学生的教学个性。教学要有统一的要求,但无须有统一的方法。教师要有统一的规矩,但无须有统一的个性。绚丽多彩的课堂需要个性张扬、方法不同的教师,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领略不同风格诠释的精彩,享受不同思维演绎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孙斌.对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反思[J].教学研究,2009,(09).

[2]黄国才.我是怎样做到先学后教、因学论教的[J].基础教育课程,2009,(03).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导学案;高效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活动主动的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为此,我校积极推进了“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练考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教学成果斐然。下面谈一谈本人在此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一、编制导学案,使生物课堂更高效

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关注每一个学生,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学生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而利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导学案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使课前、课中与课后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学习的闭合回路,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置于教师的有效监控之下,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益自然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依案学习,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学生也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编制导学案时要注意:

1、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益和兴趣。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这样的学习自然就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完成相关内容,可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与困难,师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达成学习目标。

2、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效用。在使用上要求教师能够提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认真进行预习,在完成导学案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在导学案中要适当留白,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学生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注重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的导入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这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课堂导入要简洁,要有趣味性、形象性、导向性。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听课。教学情境对于任何一节课来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问题情境创设要体现生命课堂特点。每节课“中心问题”的创设最为关键,问题要有兴趣性、探究性、系统性、线索性。问题设计好了,一节课也就基本成功了。如人教版第一章《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我联系我们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设计如下问题:手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手指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氧气吗?我们洗手的时候手指皮肤细胞能直接吸收水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讨论欲望,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学生通过展示、辩论、分析过程和原因,最终得出结论:氧气和水等物质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吸收,并通过氧气和水的吸收过程,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中心问题的讨论得以解决,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充满活力的生机课堂特点。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微观知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传统的演示实验难以完成的生物演变过程,提高教学形象程度。例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演示,教师运用动画模拟方式,将细胞分裂过程复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高中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教学成效。

多媒体教学过程不同于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并茂,能够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更为直观的刺激缩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接受时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既学到知识又减轻学生负担。

四、利用课堂有效的生成性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课堂上学生一句无心的话、一道错题、一个突发的念头都可能成为崭新的课堂资源。课堂也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活跃,教学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充满生命的灵性,师生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成长。这些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是珍贵的隐性课程资源,而且,建立在这种隐性课程资源上的教学,往往最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永远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兆山:《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蔡建法:《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生物学通报2001(6))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教学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主学生会学。使45分钟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各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万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便学生能够兴奋起未,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大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各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探刻的了解了。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未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申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四、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儿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笔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乎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六、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王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七、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未,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教学研究中大力提倡的。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愿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以资和数教同仁一起探讨:

一、加强备课的预见性,做好课前反思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这说明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主体性获得生长的土壤。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觉得问题的存在,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必须加强备课的预见性,做好课前的反思,才能提高课堂效益。有些课本的情境创设不适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充分体现过程的发现,为此教者应通过反思,重新调整设计思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反思后的这种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知识的结构化,更须弹性预案。数学知识是结构化的知识,所谓数学知识的结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即数学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网络,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离不开老师课前精心的预见,更须要课前的反思和弹性预案。

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生成可变,教师在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因此,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的预案有利于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利于课堂上教师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随时调控,实现课堂过程的最优化。

在教学前反思,充分了解并关注学生已有的新知识的切入点,使教学在可预见性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

二、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做好课中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能使教学质量高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尽管也会考虑学生的实际状态,但学生是动态的、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常常有意外的情况出现。他们在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往往是无法估计的,它导致了设计好的教学与实施之间产生一定的落差,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教材,必须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克服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思维定势。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适应课堂发展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鼓励探究意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及其思考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当学生与自己的见解不同时,教师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赏识。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当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成功经验受到冲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善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高亢的探究情绪。教师在课中主动反思,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抓住契机,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总结得失,师生共勉,做好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成功的开始,总结得失才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达到完美的体现,一堂课结束不仅仅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而且要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将教与学走向崭新的领域,达到至善至美。

1.勉励学生在课后反思中熟悉、领悟思想方法。我们要勉励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思想方法,因为我们要使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领悟,必须通过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反思,这堂课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技巧,或者发现了哪些错误,原因在哪里,记住哪些经验教训,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真正的领悟。如学生1:我知道了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学生2:这堂课我知道了学会猜想等等。

篇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实行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高效课堂来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 你发现了什么 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正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

三、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1、课前展示:应该在上课之前安排某一个同学根据本节课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进行激情展示。

若需要激趣,可安排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故事等;若学生有能力可说突破难点,可安排学生有梯度的复习需要的知识等。

2、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 学案教学 的重要环节,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完成的状况。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讲题中,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3、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4、激情点评,最好是脱稿,此环节让学生有了对题相应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讲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环节明确,达到对题的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点的归纳。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得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五、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 反思 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谋则穷,穷而不战则亡”必须改变了。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

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

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老师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有时候,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他思考,教师细心地指导他的思路。

2、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组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探索指导学习的方法,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机会,激发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活泼的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此改变以往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3、在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需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如培养学生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认真改错,提高正确率。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教学反思;高效课堂

当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已有不少人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特别是在一些评比、竞赛、汇报等公开展示课中,基本上都有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但多数仅停留于分组实验,有些甚至只停留于形式化的表面,并没有发挥合作学习其特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运用和

效果。我们要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一、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因此,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如果所需的问题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小组合作就流于形式;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则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不能太细和太多限制,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没有创新的空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所谓的“自主”是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是指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与生,或者师与生间的互相合作性探讨,进行开创性学习。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学习这个前提,就无法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只有有机地融合,相互地渗透,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又形成“统一”意见,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导学者和合作者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的学习,它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从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这五个“导”能够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下功夫了解每位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对那些不爱开口的学生,要善于设计合理话题,使他们也能满怀兴趣地投入到讨论中,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学习方式,和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活动纪律,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合作学习对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需要具备更扎实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存在很大区别,合作学习教师自主讲解

时间少,学生活动多,课堂比较宽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作为教师,教师独自讲解知识内容的时间减少,这并不意味着实施合作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降低,而是提高。因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所想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能预料到的。若不具备更深的教学基本功,就可能无法解决学生中提出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环节的不流畅。

2.教师要具备更高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

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会产生一些智

慧的火花,远在教师之上,学生对问题的讨论越深入,所花的时间就越长,这往往会打乱预设的教学进程。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合作,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凡哲.上好课有效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52-01

有人说高效的课堂要是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时间耗费少,即课堂教学效率高,课堂上能让学生将教学目标90%以上完成,课外作业分量少;二是精力耗费少,学生能做到轻松,愉快,活泼,主动地学习,精神负担少,学习压力小;三是教学效果佳,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高,应用能力强,能自如地应对各种知识技能考核。这些我深表认同,那么如何向有限的课堂要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呢?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直思考,探讨的问题。新课程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的引进,使得我们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但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反思:

1 全面融会贯通新课程理念

巴班斯基所著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说:“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最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健康学所规定的标准。”最优化教学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有科学根据,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效果的一种课堂安排。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许多老师都认为新课标课就是课件课,不管什么内容的课,统统用课件上。后来反而让人觉得没有课件这节课就没有办法进行。开始我也加入到这个大军中,把大量的备课时间都花在制作课件上。课件是完美了,但是我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结果。

此时的我就在考虑,我完全用课件上课是不是真的符合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确更要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老师应该只是引导作用。只有学生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教学才能富有实效。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教学完全成了从“满堂灌,满堂练”变成了新潮的“满堂看,满堂问”的模式。模式是转变了,但课堂讲解内容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这种只用幻灯片的课堂只是单调的刺激,很容易使学生大脑疲劳。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快速的图片转换,继而难以理解教师意图,以及所学知识。

2 多元化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进而促进教学

重新思考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后,我深刻的领会到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不是说学了新理论之后,以前的教学方法就完全地抛弃。要把新旧的理论结合起来,学会贯通,不能单单的只追求形式的改变,要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是否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计算机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但不是完全的依靠。比如我在讲北师大版Unit 22 Lesson 3 Natural Disasters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先阐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了。我先用幻灯片展示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图片,像火山爆发,飓风,海啸,地震等,并适时提出疑问 “如果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这个问题的引入,一下子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积极的用英语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接下来我又展示了几个问题,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抢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不是仅仅使用幻灯片来展示我要讲述的内容。这之后,我又让学生来总结,到底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觉得这次方法的转变,改变了以前纯机械的展示模式,让学生参入进来,加强师生互动,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后,我又趁热打铁把自己精心选编的练习题,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力求精而少,练在点子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堂课只有有限的几十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应尽可能把它都用在教学内容上。

3 体会与反思后对将来教学的展望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用武之地。新课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排斥讲解-接受式教学策略,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把握时机,在该讲的时候讲。不要一味的追求什么新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诉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订正比较处给他们提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

因此,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因课制宜,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策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能建立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