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泪活着范文
时间:2023-03-18 19: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含着泪活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样一个在日本非法滞留的上海男人奋斗15年的故事,正在日本的银幕上进行公映。因为日本观众的热忱,原本只在东京上映的计划延僻至千叶、横滨、广岛、岛根、新泻、九州,目前么映时间已经排到了4月份。
3年前,这部纪录片曾经在日本最大的民喜电视台富士电视台播出,获得20%的高收视率;3年后,一位在网上看到《含泪活着》并深受感动的日本毕业生,抱着“不能让这部精彩的作品销声匿迹”的信念,促成了这部纪录片以电影的形式重新公映。
有人从中看到深沉的父爱,有人感动于其中男人的责任,也有人通过这部片子重新思考究竟该怎么活。这部片子打动了一批经济低迷日寸期郁闷茫然的日本观众,甚至颠覆了日本人对非法滞留即中国“黑户”的负面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中日两国人民间的隔阂。
实际上,日本人原本对反映华人的纪录片并无特别兴趣,究竟是怎样的原因独独让张丽玲拍摄的纪录片获得日本人的不断关注和持续反响?
一个“黑户”坚持的理想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合泪活着》的内容,那就是一个中年男人为了理想的15年的异国奋斗。听起来简单的故事,实际上充斥了理想和现实间的拉锯战。
1989年,35岁的上海男人丁尚彪以留学生的身份抵达日本。这个中年汉子怀揣着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理想:打工、挣钱、供女儿出国读书,改变底层生活的家庭命运。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为了这个目标,他的异国奋斗史足足持续了15年。 丁尚彪与女儿短暂重逢后的分离。
正是应了该片导演张丽玲的话:“现实生活往往比电视剧精彩太多。”异国生活的残酷和辛酸的戏码在老丁身上――上演。
很多人几乎是“含泪看着”这部《含泪活着》,看老丁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死角:因为日本吸引外国留学生振兴地方经济的政策缺陷,老丁不得不从北海道小镇辗转东京开始了他的“黑户”生涯;他每天打三份工,都是重体力劳动,以支持女儿赴美留学;为了不因非法滞留被遣送回国,他几乎是过着仓皇躲避的半地下生活;一家三口,分处中国、日本、美国三地,老丁与女儿分别8年后才能在日本短暂相聚,跟妻子分别13年后才有了72小时的瞬间团圆……
好在,比起光阴的无情,结局真的非常美好。“黑户”打工生涯后,老丁的夙愿得以实现,女儿在美国完成医科学业,成了一名医生,而老丁也终于跟妻女在美国团圆。 回国机舱中的丁尚彪饱含泪水。
用黄金的人生和家庭的完整来换取下一代人的求学成就,值得吗?有人问。
在跟老丁同一年留学日本的张丽玲看来,憨傻认真又勇敢地实践自己的理想,恰恰是老丁作为一个普通人最伟大的地方:“每个人都会说自己有理想,但一碰到挫折就会怀疑和动摇,可老丁几乎是身体力行地告诉人们,他如何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生的努力,哪怕没有结果。”
纪录片的结尾,机舱中的老丁在成田机场上空,满含泪水俯瞰他曾经奋斗15年的土地,双手合并,心怀感恩。画面中出现了这样的解说词:“对于坎坷的命运,不为之感叹;对于非情的岁月,不为之怨恨;对于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纵然含着泪,仍要活下去。”
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张丽玲说:“上山下乡是土插队,出国留学便是洋插队,如果认为自己的人生怎么这么惨,未免太悲观,但换一种思维,设想能有幸进入这个时代体验如此的人生,感觉就会不一样。”
正是老丁的这种生活态度,触动了观众的心弦。张丽玲的一个朋友在电影院看完片子后,打电话告诉她,他边看电影边哭,哭了半天才想起来为什么哭成那样,“他说一半是为自己哭的,他对生活总是这不满那不满,但看到老丁就是跟自己在同一片天地呼吸的人,他感到自己其实应该更快乐”。
这个片子让很多日本男人哭了。毫不起眼的老丁,一个在日本失去了基本自由权利的黑户,凭着自己的坚持,成了日本观众眼中的英雄。找到工作、赚了钱、实现了女儿求学成功的理想,这一切仿佛是给经济低迷时期迷茫的日本人打了一针振奋剂,成了一批日本人苦闷情绪的出口。
一系列影像记录的人群
老丁的意义不仅仅是励志,他是一批改革开放后最早出国人群的生存写照。
张丽玲拍摄的也不仅仅是老丁,老丁只是她接触并拍摄的300多人的旅日华人大军中的一员,是她在10年间跟踪拍摄的66个华人家庭之一。 丁尚彪夫妇分别13年后在东京重逢。
因为老丁的故事格外醒目,拍摄时间又达10年之久,从而成为张丽玲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日本的日子》的封山之作。
1989年踏上日本土地的张丽玲,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生的一分子,在异国土地上见证着自己和同胞们的艰辛打拼。张丽玲说:“那个时代是作为普通人第一次有机会到国外去,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和个人的小理想,但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勇气真的是很震撼,因为实在是太可歌可泣了。”
对她而言,拍摄下来这批人,就等于拍下了她自己和记录下了他们那―代人的生活状态。那批人以留学的名义出国,他们的奋斗、生存和喜怒,他们在另外一个土地上怎么活,如何克服困难,成了张丽玲在感同身受中的拍摄主题。
从未拍过纪录片、在日本的本职工作也并非纪录片导演的张丽玲克服着“从零起步”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对她所认识的也愿意接受拍摄的留学生们进行追拍:没有设备,便用薪水买来了一部小型的索尼摄像机;没有赞助,愣是四处借钱也要拍摄;没有支持,却偏偏靠着一股劲打动了日本富士电视台一位纪录片方面的大腕横山隆睛,获得了他的专业协助。
就这样,在《我们的留学生活》中,《小留学生》记录了9岁小留学生张素的飘洋过海,《初来乍到》刻画了苦中作乐的年轻大学生群像,《我的太阳》让40多岁还刻苦求学一心报国的李仲生浮出水面,《合泪活着》则展现了丁尚彪为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含辛茹苦……在张丽玲细腻的镜头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让这个群体变得立体起来,普通人的执着坚守也让这个群体变得生动起来,用张丽玲的话说,“是这批人第一个冲出去,用自己的躯体搭建中外沟通理解的桥梁”。
譬如老丁,作为黑户也坦然接受拍摄,就在于,“他希望为这群人说话,甘愿冒着各种风险一直接受我们的跟踪”。
事实上,镜头中的老丁也的确颠覆了日本人对“黑户”的坏印象,某种程度上缝合了日本人对在日华人的误解和隔阂:在日本,那些因各种原因非法滞留的华人,被人们习惯于用“犯罪”和“犯过错”的眼光来对待,而老丁告诉人们,像他这样的非法居留,其中也有日本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像他这样哪怕背负着“黑户”身份,也并不妨碍他仍然纯良、努力地生活着,这种生活态度甚至让人忽视了他的“黑”身份。
这种对误解的颠覆,实际上完成了张丽玲在记录历史之外的别样意义,用纪录片的方式,达成了中日两国人民间的一种深度沟通。
一种叙事完成的沟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丽玲的纪录片可以唤起日本民间的兴趣和引发一系列反响?
事实上,当张丽玲第一次拿着她的《我们的留学生活》的构思方案找到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横山隆晴谈合作时,有丰富纪录片经验的横山隆睛一点都不为这个题材所动,甚至还提出了强硬的拒绝理由,“我对你要拍的中国留学生不感兴趣,你是我见到的第二个中国人。第一个中国人是我在早稻田大学时见到的,他经常出现在我身边,自我感觉良好,好像比谁都优越,我烦他,没跟他说过多少话”。
就是这样一个最初不被日本纪录片专业人士看好,似乎也不是日本民间感兴趣的题材,在富士电视台首次试水播出《小留学生》时,一举获得了20%的收视率。接下来,《我的太阳》的播出让张丽玲的纪录片维持了稳定的粉丝,三年前《合泪活着》的播映则出现了打动日本的。
张丽玲有自己的技巧,选择《小留学生》试水在于,“小孩是无国界的,没有任何颜色的,如果人们能从小孩身上感受到触动,他们才会更关心其他的反映华人的作品”。
为了能让习惯了日语发音、无字幕节目的日本观众,适应中文发音辅以日文字幕的纪录片,她采用了一种能被日本人接受的放慢速度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拍摄的纪录片往往画面美丽而缓慢,充满女性的温婉,在她看来,唯有这样,才能让日本人静下心来看一部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
究竟《含泪活着》和“留学生活”系列靠什么核心价值观打动了日本人的内心?
《含泪活着》的参与拍摄者张焕琦说,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最关心的就是身边那点事儿:公司、家庭、生活、理想,普通日本人对“理想”这个词又有着超出寻常的感情,上一代日本人对于理想、目标看得特别重,甚至轻易不敢说出口。而当这一代日本人坚持理想和放弃理想中摇摆茫然时,看到一个活在日本的中国人如何用自己的卑微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自然能触动他们的敏感内心。
以日本本土为大背景、表现的是理想和现实冲突时的个体命运,这就让这部反映在日华人的纪录片具有了普遍意义,而电影公映时间恰逢日本经济萧条、人心受挫之际,这就让《合泪活着》尤其具有励志和寻找自我的价值。张丽玲说:“舞台是日本嘛,跟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奋斗着的华人,在面临考验和抉择时的状态和坚持自己理想的态度,能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
用具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抓住日本人曾经拥有而又淡化的信念,也难怪很多日本人在《含泪活着》的官网中如此留言:“这个纪录片中有许多我们日本人已忘却或失去的美德。”“人生本应这样,咬紧牙关,含泪前行,这些是为了欢笑准备,如此世代相传。”“深感拥有目标能够使人变得坚强。”
篇2
一、社会功能意图的确立
在《含泪活着》的正片开始前,有一段对该系列片的介绍,特别是小留学生的一段话“友谊第一”把该系列片的社会功能意图明确地指出了:作为一位由华裔日籍新闻人员拍摄的反映在日留学人员生活的纪录片,其目的是要促进两国的友谊。在正片中,《含泪活着》用前后照应的手法,从主人公丁尚彪满怀希望赴日留学作为开始,以他最终依依惜别日本作为结束,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框定了《含泪活着》的基本语境。这前后照应的内容对应的地点是丁尚彪初到日本时就读的位于北海道偏远地区的日语学校。《含泪活着》有意淡化了因这所日语学校本身的定位和中国留学生期待值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北海道大逃亡”事件。而主要通过采访当地的行政人员对当初事件的回忆所流露出的无奈之情,以及丁尚彪离开日本前,对此地的重访所流露出来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对这一事件的感性的和解态度。更主要的是,通过片中美丽的风景和物是人非的景象,以及主人公丁尚彪对往事的追忆和岁月沧桑的感悟,将情感指向于对日本文化的体认。以感性化的方式为此地曾经引起的不愉快的事件作了弥合。并且通过该片最后,丁尚彪对日本人坚韧拼搏精神的赞扬,尤其是该片以他自己作为留日人员的身份,身体力行地实践了日本人的这种精神,从而将这种坚韧拼搏的精神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确定了下来。因此,《含泪活着》就以这种前后照应手法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将坚韧拼搏确定为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基础。
在这环状结构的内部,主要通过丁尚彪在日努力打工,为女儿筹集留学费用的过程,以及丁尚彪一家人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和重聚分离的场景,将这种坚韧拼搏的精神和目标与家庭情感关联起来:努力拼搏是为了家庭的未来,家庭的亲情是支撑主人公努力拼搏的动力。《含泪活着》不仅通过主人公丁尚彪之口,表达了他明确的主观意图,而且通过反复出现的,在丁尚彪狭小居室墙壁上粘贴的女儿的照片以及在上海的家中悬挂的全家福照片,将这种主观意图形象化、强化。不仅如此,《含泪活着》在此基础上,还试图导向一个更深的意图,即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在《含泪活着》的正片开头,就通过一组数据介绍了日本连续八年自杀人数超过三万人,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倍的情况,并在结尾处,又说道,看过本片后,国内的观众对此有何感触呢?提示观众对此一问题进行反思。《含泪活着》在开始介绍日本自杀状况时,配合画面上忙碌而劳累的日本人的生活状态,播放了舒缓优美的英文歌曲“wonderful world”,并且在片中不时出现樱花随风飘扬的美丽画面,清晰地将珍惜生命的意图传递出来,并且将“献给所有含泪活着的人们”作为该片的题记。由此可见,《含泪活着》是将坚韧拼搏的精神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基础确定下来,以家庭情感作为其目标和情感载体,并将这种缔结为一体的精神和情感提升到人之生命价值之所在的高度。这样,从广度上来看,《含泪活着》通过坚韧拼搏的精神寻找文化沟通的基础,通过家庭亲情的表现,以感性化的叙事方式达到感动观众的目的。从深度上,在坚韧拼搏和家庭亲情所共同构成的动情的基础上,通过对生命价值的体认,达到对人之自身生命价值之意义的确认,从而编织了一条以普遍人性作为沟通中日两国人民情感和价值观念的纽带。
但是,《含泪活着》的这种社会功能的立意和煞费苦心的组合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接受效应。从该片在观众中产生的反响来看,感动、流泪,尤其是对父爱的深厚、家庭的亲情赞美占据了绝大的部分,而几乎没有触及该片在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生命价值体验方面的观看感受和评论。这说明,《含泪活着》的接受效应偏离了它的社会功能意图。这是因为《含泪活着》在组织真实素材时,采用了煽情的叙事方式,围绕家庭的分离、重逢来组织素材,从而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就集中在父爱如山、家庭亲情方面,与它环状结构指向的沟通中日两国人民情感的意图并不协调,相反,还无形中遮蔽和弱化了它本身意欲达到的社会功能的意图。
二、煽情为主的叙事方式
就纪录片本身的定位而言,应当是通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以非虚构的方式,用叙事报道的手法,将真实环境、真实事件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呈现出来。这种尽量客观化的性质,要求文本具备“零度”的呈现方式,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前见,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观众与文本问的直接交往,自然地生发出观看的体验。而煽情则主要集中在“煽”字上,使接受主体的感情激动起来。它强调的是外力的蛊惑,而非接受主体内在情感的自发。而要达到煽情的目的,就必须对真实的素材进行人为的取合。这样,就必然放弃或弱化其他不具备煽情效果的内容,而强化具有煽情效果的内容。
就《含泪活着》而言,正如其中文标题所示,该片有两个关键词:含泪、活着。含泪意味着隐忍的态度,而活着意味着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动状态。其指向就是以隐忍节制的方式,透过生活的表象,揭示深层的生命活动的价值。这实际上与《含泪活着》的社会功能的意图是相符的,即通过主人公一家在艰苦环境中,以坚韧的态度,努力拼搏的故事,来找寻到中日两国人民所共有的精神基础,通过家庭亲情将之缔结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体认。但是,《含泪活着》却将焦点定于“泪”上,弱化了本应着重展现的丁尚彪一家艰苦隐忍的生活,而将一家三人的重逢、分离作为主要的内 容,通过屏幕上人物的眼泪来刺激观众的泪腺,以煽情的方式进行叙事。
《含泪活着》全片总长不足11O分钟,由于其环状结构,前后以丁尚彪为主的踏足日本和离开日本的内容,各15分钟左右,就占去约30分钟的内容。这样,影片中间的近70分钟的时间就全部留给了一家人重逢、离别的内容,即便中间有三方各自生活的展现,但是通过旁白的阐释和人物受访的谈话都指向重逢和离别的内容。比如,在《含泪活着》开始约一刻钟处,在结束丁尚彪踏足日本前因后果的介绍后,通过对他的采访,就已知道他打工的目的是为了供女儿出国留学。而接下来,通过该纪录片主创人员对上海丁尚彪的妻子和女儿的探访,以播放丁尚彪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录像和播放他为女儿点播歌曲的形式,实现了丁尚彪的在场,实际上构成了重逢的场景。并且,通过母女泣不成声的画面和《牵手》歌曲的适时播放,达到了较强烈的煽情效果。此后,通过丁尚彪分别与女儿和妻子在日本的短暂相聚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叙事。其中上海母女的生活都指向女儿出国留学的目标,而丁尚彪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也指向对女儿到来的期待。在结束了第一段事实上的父女重逢以后,丁尚彪和妻子各自在东京和上海的生活又都指向他与妻的重逢和妻子与女儿的重逢。当丁尚彪与妻子的重逢结束后,影片环状结构内的内容也就基本结束了。这样,《含泪活着》的主体内容就是一家三口三次的重逢、离别,而这三次重逢、离别最着重表现的就是相见时的欢颜和离别时的哭泣。由于后两次重逢、离别的地点是相同的,因此《含泪活着》在表现这段内容的时候,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机位进行取景拍摄。这样,哭的场面被反复强化,因此,煽情的效果也就最为明显。这从观众的普遍反映也可看出,让他们感动到泪流满面的场景基本都集中在此。
篇3
时间一笔带过几句话概括的小说
人们不做梦故事没英雄
我只是活着
明天我会不会很讨厌我
请说平凡不是平庸
伟大若有初衷都出自渺小的理由
所以前进吧
世界没有光你就是太阳
走吧我们一起去那个地方去受伤
我我只活这一场最滚烫的心脏
凭什么不给我远方
去那个地方以英雄的梦想
像骄傲的国王
要以命对命又怎样去闯
请看灰暗中有辉煌
含着泪的眺望穷孩子高贵的信仰
所以前进吧
世界没有光你就是太阳
走吧我们一起去那个地方去受伤
我我只活这一场不能白活一场
凭什么要我先投降
要去的地方
是英雄的故乡像史诗般绝唱
篇4
她,娇艳欲滴,妩媚可爱,是一朵花
此刻
他正停留在她的身上
轻吻着她
含着泪的她明白
他迟早都会离开
甚至不再记得她
可为了跟他在一起
哪怕是一秒
她也无怨无悔
她也明白
这一刻不会持续太久
此刻过后
他同样会停留在另一个她的身上
去吻另一张嘴
可是她爱他
为了他
即便是付出生命
那也是值得、快乐的
也许
这是除了爱他以外对他最好的报答吧
报答他曾经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让她真正体会到了爱一个人的滋味
让她明白了为心爱的人而活着的快乐
果真
他走了
他的唇紧贴着另一个她的唇
他们都在享受这热烈的吻
她的心碎了
可她不会争论、也不会埋怨什么
因为结局她早已知晓
所以她只是在远处为他祝福
为她祈祷
永远永远......
可她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因为她的生命在凋零
她的青春在流逝
当最后一片青春花瓣也悄然落下时
她已没有了遗憾
单纯的她连一滴泪都没有落下
只希望
他能像她爱他一样去爱她
只希望蝶儿也能恋着花
并且永远都只恋她这一朵花
可希望永远都只是希望
它不等同于现实
不是吗?
所以
她
带着对他的爱
走了很远很远
她把这份爱随同自己
深深的埋藏在了地下
篇5
那时多少亿年前的事情了。我和我的小学同学在一起,玩耍,嬉戏。算了,越想只会让我越被困在这个篮子里。把他们忘记了吧。
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忆起我的往事。
可怜的天堂啊,这里显得那么寂静。我感觉到十分放松。太阳哥哥就在我的身旁,他和天堂的雪白挺匹配的。怪不得以前我们都说太阳是天堂的牺牲品呢。
看看身旁,雪白的云彩突然消失了,善良的天使在和我招手,好像要分别了。那些同学都回到了我的身旁,在和我说话。
“秋景叙!我们在在这里!快过来啊!”
我抱住自己的脑袋,把声音系统封死,彻底不再听他们的话。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刚才不是还在天堂吗?怎么回事?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那不是我最后一次回忆,而是第一次回忆。接下来的,将会是第二次,第三次,或者第一百次。
往下看看,那些同学们都回到了人间,而且幸福的生活着。人类的世界是那么黑暗,简直不能和雪白的天堂相比。可是,每人的天堂毕竟是没有意思的。没有人和我说话,也没有人和我玩耍,整天要做的,就是仰望宇宙,自言自语。难道,我真的错了?
[那是21314年,整整过了一万年,我还是在天堂里呆着。但不知为什么?其他人没有上来。]
我觉醒了。为什么我会认为他们是对的呢?唉,想想当初的想法,真属愚蠢。其实,他们都忘记了一点。命运,是不可以改变的。真的想改变,必须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改变的机会。而他们,愚蠢的认为天上掉馅饼了。不不不!他们都掉到地狱里去了,而且被打下了十八层。
后来,我又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渐渐的,我不再会回忆他们。我在这里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着。
篇6
母亲拉我起来,脸色似乎有些难看。我在懵懂之间已经被拉到了门外。母亲让我看天。两个火球!两团火焰!
我猛然回头。“妈——”,我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母亲却木然,她眼中散落着无神的目光,随后她命令我打开空调,开到制冷,我们俩呆呆地坐在房间里。
早晨送的早报报道,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使太阳发生分裂,从而产生两个太阳,地球将因此被炙烤,预计24小时内将从宇宙消失。
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事情都摊在我头上。我为我感到悲哀,也为母亲,也为整个人类。从来没有死亡的概念的我,霎然间懂得了一切,况且,这又何止是死,这是灭亡啊!
我无法再安稳地呆在家中。我默默地告别母亲,离开家。我要用最后的24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去贡献所有的一切。我又能贡献什么?我先打开我家金丝雀的笼门,让它自由飞走。我又沿途拾起所有的垃圾,一一放在垃圾箱中。
不知不觉,我已走到太空航天站了,只见这里人声鼎沸,人们都挣扎着逃离家园。尽管工作人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这些人,飞机已爆满,无法再多载一个人,但疯狂的人们用尽浑身的解数,用尽所有的工具,推翻铁栅栏,要上航天飞机。
工作人员瞬间聚集,用机枪扫射人群。但我从未见过人如此不怕“死”过!!没有用,人反而越来越多。
我猛然狂笑起来。为人类一部分的,为一部分人性。
可耻!可悲!可鄙!我折身而返。我懂得我需要贡献的是真正的人性。我每经过一家,便询问他们我能做什么。尽管,没多久了。一个老人问我能否帮他制作一根拐杖,说想看看最后的世界。我从路边一棵已被人砍倒的树上截了一段硬枝,用我最好的雕刻本领制作着,尽管,没多久了。
一个小朋友问我能否再与他玩一次过家家的游戏,因为他的小朋友们都逃走了。我含着热泪,与他,也与我自己重温了一段温馨的时光。
……
不知不觉又折到了家门口。此刻又发现,门口的老鞋匠没有走,依然在补他的鞋。不紧不慢,从从容容。“他们能穿上你的鞋吗?”“这是他们唯一托付我的东西。你为什么不逃?没钱坐飞机?”我望着他,又望了望天,惨惨地而又自豪的说:“因为我是人。”他抬起头来,我竟然发现他的眼里也包含着泪水。
我回到家,母亲递给我一个小冰柜:“去给那些逃不走的人吃。我来做。”
我扑进了母亲怀里。我照办了。
……
23点59分59秒。我安安静静地坐在门前的地上,依然流着泪,但微笑着看着天,享受着最后一刻。坐在我身边的,都在安安静静地吃着母亲做的冷饮。我们都平静的闭上了眼睛。
睁开眼睛之时,我们竟都还有呼吸。
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活着!!
还活着啊!
在黛色的天幕背后,响着一个深沉的声音:“向你们致敬,人。‘它们’已经被地球淘汰了。希望你们今后像今天这样对待每一天。”
我们彼此望着,欲言又止。
篇7
河鱼被远逐到海洋,是对后代的责任使它重新起程,游回故乡。
云雾被狂风所吹散,是对万物的责任是它重新聚集,洒下甘霖。
小时侯,她问过他,责任是什么?
他不太懂,她也没再问。
时光伴着两人慢慢长大,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月下老人为他们牵了红绳,两人结成了夫妻。
新婚之夜,她又问他,责任是什么?
他还是没说。
自此,她也没再问。
而他,在每个失眠的夜晚,都会想起她的话,责任是什么?
他想,也许是儿时为她受了欺负挺身而出,也许是初中时在学业上的你追我赶,也许是大学时的彼此关照,也许是现在的相爱。
她很不幸,在他们儿女成群时,却得了不治之症,她的脸失去的往日的艳丽和光彩。
他很伤心,但他相信,他能给她一个快乐的留念。他在岗位和家庭之间奔波,为她撑起了一方晴空,一道道皱纹也爬上了他英俊的脸。
但他在她心中,他依然英俊潇洒,因为:她爱他。
但她在他心中,她依然美丽娇羞,因为:他爱她。
慢慢,他明白了,这就是责任,一种因爱而产生的力量。
当她将离开人世的时候。
她再次问,责任是什么?
他紧拥着她,含着泪说到,我想了一生,现在总算明白了,责任就是我为你修筑的通向安全的隧道,责任就是用我的身体为你而筑成的遮风挡雨的港口,你说对吗?
她幸福地笑了。
她幸福地依在他的肩上说,其实,我心中的责任就是让你永远爱我。
说完,她冰冷的头便埋进这隧道,埋进这港口。
他不想去摇她。
他想:让她睡吧,安静些,因为她的生命已进入我的心,她还活着。
他带着含笑的微笑,一直抱着她,好久,好久。
责任并非要心容天下,其实,你对一个人所负的责任,足已让那个人幸福一生了。
朝阳下的小草说,这就是责任。
故乡里的河鱼说,这就是责任。
篇8
何紫文
我拥有一个伟大的希望,这个希望是完全发自我内心的,这个希望也是在2008年5月12日所立下的的。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会拥有一个伟大的希望呢?
2008年是一个奥运年———个我们中国人兴奋的日子,一个我们中国人都希望可以让所有人看见我们的文化与文明。可是,2008年5月12日却发生了一件全世界震惊的事——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伤亡上几万人。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我们中国人兴奋的奥运年居然发生这样的事情来呢?这年既是收获年,又是损失年。
在地震的时候,一座12层的高楼,从6楼一直塌下。学校上课的时候,地震开始了,所有师生都在逃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从几位学生的头上压了一块石头下来。一位老师看见了,把几位学生推开了,自己却来不及走,被石块压住了。
有些同学还在教室里,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身驱为学生遮风挡雨,老师用怀抱温暖学生,可一块石头压了下来,老师被压着了,含着泪说:“你们不会有事的,放心,不用怕!”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不能回报,可是父母的爱更不能忘记!
篇9
当我满怀喜悦和好奇走进透析中心的时候,天啊!我所看到的不是憧憬、不是白衣轻舞的欢快。却是一根根透析管道、一张张没有色彩的面孔、一个个悲痛无助的生命。我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难道,我的工作将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那单一的工作程序吗?难道,今后的时光要在这个毫无生机的空间里,耗掉吗?
我的,犹豫和失落没有逃过护士长的眼睛,她,没有责备我。只是她的行动,让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面对烦躁病人无礼的指责,她会微笑地说声:"对不起,我会努力达到您的要求!"面对消极的病人,她会耐心开导,直到他们甩掉思想上的包袱。她经常会对我说这样一句话:"这一根根管道只能维持生命,但是我们能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血液中注入生命的希望。"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
记得有一个患肾衰的小女孩,病房里经常都能听到她背诵唐诗稚嫩的童音。治疗时,我问她:"小妹妹,你怕不怕?"小女孩调皮地说:"姐姐,有你们,陪着我,我不怕。我喜欢你们、我喜欢看你们笑的样子!"我听了她的话,含着泪笑了。护士的工作不仅仅只是用双手机械地忙碌,更是用心、用情、用爱、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位病人。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科里来了一位年青的大学生。谈判桌上他旁征博引的谈吐征服了周围的同事;篮球场上,他潇洒的身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胸怀大志的他,正准备在事业上施展才华的时候,却被无情的病魔把一切希望碾得粉碎。他,完全消沉了。他甚至会绝望地说:"反正我是个废人了,我活不了几天,你们不要管我了。"这些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是这样的年青,却又,这样的绝望。每当看到他,无助的眼神,我便陷入了深省之中,甚至不安——我在想,除了给予他护理与照料,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为了与他沟通,我查阅了大量的心理资料,寻找各种机会,耐心开导他!而他,总是默然之至。有时甚至不配合治疗。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该怎么办?
在课堂上,我可以认真解答每一个复杂的护理问题。可面对现实工作中的难题,自己显得如此渺小。我矛盾了,要放弃吗?我的情感让我没有放弃;我的工作让我没有逃避;我的职责让我没有退却。我不能、不能让一颗和我一样年轻的心,在绝望中停止跳动。
我没有气馁,一直鼓励着他,并给他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百岁老人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要求表演一个节目。只见她,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来回走了几趟,停住了,她努力地直起身子对周围的人说:"我的节目表演完了,节目的名字叫"活着",虽然我老了,疾病缠身,但我,仍然活着。这位年青人愣了半晌,嘴里喃喃地念着:活着、活着、活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久违的笑容和自信重新浮现在他的脸上。
不久,他成功地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在康复出院的那一天,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是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我永远不会忘记表演活着的那位可敬的老人!"
是的,精湛的医术可以挽救生命,先进的治疗仪器可以延续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该如何救治呢?我意识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躯体上的病痛更加可怕。我没有想到作为普通护士,我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给患者生的希望与勇气。这一切让我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奉献和付出,我的人格同时在对病人的关怀、理解和爱中得到了升华。
我骄傲,因为一个个绝望的患者通过我的护理,重新扬起生命风帆。
篇10
当我满怀喜悦和好奇走进透析中心的时候,天啊!我所看到的不是憧憬、不是白衣轻舞的欢快。却是一根根透析管道、一张张没有色彩的面孔、一个个悲痛无助的生命。我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难道,我的工作将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那单一的工作程序吗?难道,今后的时光要在这个毫无生机的空间里,耗掉吗?
我的,犹豫和失落没有逃过护士长的眼睛,她,没有责备我。只是她的行动,让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面对烦躁病人无礼的指责,她会微笑地说声:"对不起,我会努力达到您的要求!"面对消极的病人,她会耐心开导,直到他们甩掉思想上的包袱。她经常会对我说这样一句话:"这一根根管道只能维持生命,但是我们能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血液中注入生命的希望。"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
记得有一个患肾衰的小女孩,病房里经常都能听到她背诵唐诗稚嫩的童音。治疗时,我问她:"小妹妹,你怕不怕?"小女孩调皮地说:"姐姐,有你们,陪着我,我不怕。我喜欢你们、我喜欢看你们笑的样子!"我听了她的话,含着泪笑了。护士的工作不仅仅只是用双手机械地忙碌,更是用心、用情、用爱、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位病人。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科里来了一位年青的大学生。谈判桌上他旁征博引的谈吐征服了周围的同事;篮球场上,他潇洒的身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胸怀大志的他,正准备在事业上施展才华的时候,却被无情的病魔把一切希望碾得粉碎。他,完全消沉了。他甚至会绝望地说:"反正我是个废人了,我活不了几天,你们不要管我了。"
这些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是这样的年青,却又,这样的绝望。每当看到他,无助的眼神,我便陷入了深省之中,甚至不安--我在想,除了给予他护理与照料,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为了与他沟通,我查阅了大量的心理资料,寻找各种机会,耐心开导他!而他,总是默然之至。有时甚至不配合治疗。精选xx年5.12实习护士演讲搞开场白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在课堂上,我可以认真解答每一个复杂的护理问题。可面对现实工作中的难题,自己显得如此渺小。我矛盾了,要放弃吗?我的情感让我没有放弃;我的工作让我没有逃避;我的职责让我没有退却。我不能、不能让一颗和我一样年轻的心,在绝望中停止跳动。
我没有气馁,一直鼓励着他,并给他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百岁老人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要求表演一个节目。只见她,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来回走了几趟,停住了,她努力地直起身子对周围的人说:"我的节目表演完了,节目的名字叫’活着’,虽然我老了,疾病缠身,但我,仍然活着。这位年青人愣了半晌,嘴里喃喃地念着:活着、活着、活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久违的笑容和自信重新浮现在他的脸上。不久,他成功地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在康复出院的那一天,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是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我永远不会忘记表演活着的那位可敬的老人!"
是的,精湛的医术可以挽救生命,先进的治疗仪器可以延续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该如何救治呢?我意识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躯体上的病痛更加可怕。我没有想到作为普通护士,我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给患者生的希望与勇气。这一切让我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奉献和付出,我的人格同时在对病人的关怀、理解和爱中得到了升华。
我骄傲,因为一个个绝望的患者通过我的护理,重新扬起生命风帆。精选xx年5.12实习护士演讲搞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