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2 01:1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雀东南飞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换个角度;引导;时代背景
在人教版中,《孔雀东南飞》和《诗经・氓》是放在同一单元中的。现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爱情的观念也改变很大,特别是学生对爱情的维护观念。很多学生为此放弃很多,包括学业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诗经・氓》就成了我们教师教育学生最好的篇章。我们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尝试早恋,要学会保护自己。但是《孔雀东南飞》却是维护真爱,批判封建家长制,批判父母。这篇文章成了很多学生追求爱情的依据,觉得家长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和家长对着干的榜样。那么,我们教学时就应该清楚文章中是不是完全批判家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教师的解读却能影响学生的很多看法。我们必须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
我们来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的次要人物。第一个是焦母。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批判她,认为她是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看一下文章中的有关语句: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这是焦仲卿的话,但是如果细心,就会发现共事二三年间,这对夫妻并无一儿半女。《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意即是:不孝顺的事有三件,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是其中最不孝顺的。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刘兰芝触犯的就是封建婚姻制度中的“七去”之一:无子,为其绝世也。作为焦母,她有责任维护家族的延续,因此她所作所为的目的就是拆散这对夫妻,让焦仲卿另娶,“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焦母的目的是情有可原的,不过,我要否定焦母粗暴的言行举止。但是,最后的伤害还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吗?
第二位次要人物是刘兰芝的兄长。我们的教案中总是说他是一位粗暴且趋炎附势的人,这应该是从他对刘兰芝的话语中得出的结论吧。当有好人家上门提亲而刘兰芝一次又一次拒绝时,“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从另一方面考虑阿兄的感受。自己这么优秀的妹妹被焦仲卿家休了,还要拒绝多门亲事,傻痴痴地等待焦仲卿的再次迎娶。这样的迎娶会实现吗?显然不会。难道要妹妹作为一个弃妇终老吗?我认为作为哥哥,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这样渺茫地过日子,必须逼迫妹妹嫁人。并且刘兰芝被休后前来提亲的人地位不低。第一位是县令第三子,“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第二位是太守第五子,“娇逸未有婚”。就当时的官职大小而言,太守是郡级最高长官,而府吏则是郡里幕府的官员。阿兄在第二位媒人前来提亲时才来训话,“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刘兰芝在家人看来是极有才情的,可是这样的女子竟然被休,作为兄长又怎能甘心,自然心中憋着一口气,一定希望自己的妹妹嫁的人要比焦仲卿的家世更好。如果说阿兄的做法是趋炎附势,那么刘母培养刘兰芝成为这样有才情的人,希望刘兰芝嫁个好人家也是趋炎附势的了?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觉得我们的教学应该站在书中角色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文中还有一人是值得我们重点分析的,那就是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么此诗的主角只有一个――刘兰芝,焦仲卿的存在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刘兰芝的形象。在我看来,焦仲卿是个懦弱的、没有担当的、不能给刘兰芝带来幸福生活的男人。这是通过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到的。其实,这样的男人是时代的产物。首先,他们孝顺。我们现代也讲究孝顺,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焦仲卿所奉行的“孝”是建立在毫不忤逆父母,即父母之举无错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来看焦母坚决休掉刘兰芝的这段话: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对于焦母休掉刘兰芝的举措,焦仲卿就讲了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无关父母对错,也没有为妻子申辩,是一句很无力的结语。
焦仲卿无力反对父母,在妻子面前则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焦母,“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但如果不是他的懦弱,焦母又如何在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将刘兰芝休掉呢?
焦仲卿还给刘兰芝空洞的希望。“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这两句话中怎么看都是空洞的。妻子被休是大事,既是自己的无奈之举,那就怎么能先去上班,而让妻子独自面对被人休弃、独自归家的悲惨境遇呢?可见,焦仲卿的心中是先父母,再仕途,最后才是妻子啊。既是如此,我们又如何能希望焦仲卿的誓言成真呢?
所以,我们若想追究焦仲卿夫妇之死,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焦母、刘兄。造成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直接把矛头指向长辈,也不能一竿子把所有的悲剧都归咎于封建思想,封建思想有精华
篇2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环节;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24-02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发展出厌学情绪,学习能力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让老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从而保证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
我们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的微格教学法中,课堂导入技能得到了公众的关注。他们认为课堂导入具有以下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层面具有重要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皮亚杰、罗伯斯、奥苏伯尔、斯波伯和威尔逊等人为语文课堂导入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一、职高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导入时间过长或过短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部分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存在时间过短的问题,短短几十秒一句带过就完成了导入环节,学生犹如云里雾里,很难达到激趣的效果,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部分教师又存在着导入环节时间过长的问题,有的甚至占到了整个课堂20%左右的时间,使得整堂课的教学进程受阻,影响课堂的主干内容的学习与操练。教学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场了,根本无法把教学内容完整的教授完,导致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如何有效的把握课堂导入的时间,并达到导入的理想效果是当前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2、导入方式的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在整体课程的设计中,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全局观念及实际教学经验,往往在导入设计中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在导入的方式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中,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一般而言,这部分教师会选择“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我们进入到……”,如果每一堂课都选用此种导入方式,那么课堂导入则形同虚设,很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在导入环节设置问答式的导入方式,但教师并没有相应的答案预设,亦没有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学生们回答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回应,以至于无法完成正常的课堂导入,再将课堂拉回到教师原先设定的环节,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3、导入效率低下
在职高语文课堂上,尽管授课老师旁征博引,讲得异彩纷呈,却常常面对的是一批昏昏欲睡的学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语文教师没有确定正确的导入原则,忽视导入与正常授课之间的关系,课堂就会陷入慢热、僵化的状态,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基本能力的培养,根本就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特色、基础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从而导致职高语文课堂导入效率低下,无法将课堂导入教学的优势发挥出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职高语文课堂导入的优化对策
随着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微观课堂的发展,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也随之向更加细化和专业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一方面,相关专家和学者加强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关注,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课堂教学,如板块教学等;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和学者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个具体的环节和结构展开了细致分析,如课堂的导入、教师的提问等等。在此基础上,有关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分析与讨论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的解决职高语文课堂中导入教学实际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取得较好效果。
1、精心设计语文导入内容,合理规划导入时间
在对优秀教学案例和课堂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导入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占整个课堂时间的5%―10%为宜,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如果导入环节的时间过长,且内容复杂,就很难在后面的时间内完成后续的教学任务,而且容易占用新课的授课时间,如果做不好就容易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
例如,在教学《合欢树》一课时,考虑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安定学生的情绪,我利用二分钟的时间播放歌曲《母亲》,同时用多媒体放映突显母爱的几组图片,用歌曲营造气氛,启发、吸引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创新丰富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
职高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导入法,更加丰富导入法的表达形式,如可以设计为激情导入、故事导入、诗歌名言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法,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课堂上来,
分析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导入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案例,“多媒体导入法”就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将一段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一段优美的音乐、一部充满惊悚悬疑的电影都可以成为我们导入环节的一部分。如在《孔雀东南飞》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直接剪辑一段有关电视连续剧《孔雀东南飞》的视频,用剧中优美的画面,悠扬的乐声来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足的网络资源的帮助下,语文课堂的导入可以达到衔接新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传授其他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将语文课程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自行探究学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确定正确的导入原则,提高导入教学效率
教师在导入之前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只有将这三个原则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才能产生良好的导入效果,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职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没有确定正确的导入原则,忽视导入与正常授课之间的关系,课堂就会陷入慢热、僵化的状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按照自己的教案、教学进度进行导入,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要求,达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对本堂课的内容关注,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达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再则,教师在导入的时候还要注重趣味性,否则,枯燥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学习情绪低下,学习效率低下。
例如我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针对本班学生好动,善表演的特点,采用了活动导入法,课前作业布置分小组进行黛玉进贾府的情景再现,引导每组同学通过对课文中重要角色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小组演绎《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供学生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的深入认知,而且还增强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针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影片导入法,通过影片观看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导入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职高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挖掘当前职高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语文教师应紧扣职高语文教材和职高学生的具体特点,运用简洁、有趣而富于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方式,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激情导入、故事导入、诗歌名言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职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 高中语文新课导入探讨[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靳彤. 语文教学能力实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彭 亮. 教师话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证分析[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4] 孙柏茂;;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1年17期
篇3
一、情趣突显:教学情境的诗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于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差异,预设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拨动学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二、心灵闪现:课堂生成的诗意
“一堂好的教学课不等于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而是要看在这堂课里学生的智慧、思维、情感等方面是否发生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就是教师在45分钟内完成教案而已,很显然,这种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创造。因此,语文教师在预设时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学辅助资料,还要研究学情,要有弹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学生发挥。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关注焦点,巧解疑点,促成闪光点,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床,全神贯注地促进学生的“生成”。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按预设的路径让学生品味“美与丑、真与善”时,突然有学生提出“是谁造成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于是不得不放弃原先的预设而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去想象,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话……当一场对话交融的展开,当一次思想的旅程开始,其风景就是未曾见过的,精彩也是无法期待和预料的。当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由学生抛出,教师应抓住不放,无甚意义的就轻轻带过,迅速回到主题。唯其如此,这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有价值的课堂。
三、清泉流淌:教师语言的诗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语文教学,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情感讲课,做到善于创设情境而“激生情,启其疑”,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富有情感力度。或慷慨激昂,或低沉悲壮,或热情奔放,或轻柔细微,或诙谐幽默,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让学生在语文教师语言的形象、具体、亲切中激发学习趣味,在深刻、明朗、隽永中明晓哲理。
四、轻舟荡漾:教学方法的诗意
语文教师再不能凭着“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教一辈子书了。随着学生视野的扩大,教师要学会教学方法的变通,让学生在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中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教师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去感染学生,以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读写能力去熏陶学生,以语文本身独有的巨大魅力去征服学生,让学生感悟诗意,学会思想。
篇4
【关键词】:农村高中 文言文 活动化
一、 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遗憾的是,文言文教学却是一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在当下的农村高中,教师在生源基础薄弱、高考应试压力的现实面前,难以摆脱以往“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然而,这种几近辛苦的“填鸭式”教学,不但收效甚微,反而加剧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学心理,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教学局面呢?人教社中学语文教研室顾振彪先生在接触了广东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有关成果后提出“大力发展中学语文活动课”,并认为:“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针对农村高中文言文活动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现归纳如下。
二、 农村高中有效进行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鉴于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我们主张在活动化教学中,强调“以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通过活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并最终实现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一) 激趣教学,以“读”导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语文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朗读的运用。作为文言文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诵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几乎适用于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普通学生群体,是文言文活动化教学中的最基本形式,尤其适用于农村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
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再次,“读”作为活动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有着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人比读、小组赛读、个人体验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而叶圣陶先生尤其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读”作为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二) 问题探究,拓展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合作讨论主动地探究问题、自主地获取知识,而这种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进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种教学活动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必须预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与教学目的,为学生预设相应的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中,我一开始便提出了“兰芝与仲卿真心相爱,为什么最终却只能落得个黄泉相守的下场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阅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查阅字典、翻阅资料等形式,疏通了文意的同时,更讨论出了各种让人惊喜的答案,例如“封建制度的压迫”、“恋母情结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七出之条”等,其收获之丰,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同样的,在《鸿门宴》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下面两个探究问题:(1)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掉刘邦是一种“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人之度”。你的看法是什么?(2)有人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是英雄,也有人认为“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刘邦是英雄。对此我们应怎样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解决文言知识、读懂文章的同时,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形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转贴于
可见,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不单止能促动学生主动想办法克服阅读困难,更能在让学生拓展思维,收获更多。
(三) 体验教学,教学相长
所谓“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教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抽取一些较为浅显的篇目或文段,让学生小组负责分段备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课件,并以此为作业上交,通过老师的审阅后,进而试讲,最后在班里正式讲授。这样的体验教学活动,可以迫使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主动克服文言文的难点,并在形成教案的过程中,增加与组员、老师的互动,通过以优带差的形式,共同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段太尉逸事状》一课中,我把其中“勇服郭郗”、“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 三件逸事,分给学生小组备课,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思考、利用工具书、请教老师等形式,分工合作,最终形成教学设计,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单纯的老师讲解,字字落实,更为明显。
(四) 参与评价,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更为投入,对文言知识能做到及时的总结梳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活动化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力拟出评价试题,进行小组互考,互相解答。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归纳新学文言文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游褒禅山记》的拟题比赛中,其中一组学生除了把握好其中重点字词的出题方向外,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题目,让同学们在“尽吾志”与“知难而退”的价值观上进行讨论,反响热烈。而出题者,也在同学们的热情回应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学习主动性愈加强烈。
三、 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一些构想
事实上,真正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在课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课本剧、比较阅读、素材积累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当然这个过程,实施起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实际能力。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课本剧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则主要侧重培养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本色表演。活动形式不同,但是目的相同,在激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是一蹴即就的,要培养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课时的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活动与学期教学任务是否有冲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面,尤其得留意分组时,是否能做到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合理搭配,进而实现以优带差的学习;在教师的备课上,更要有多元的准备,适当的朗读指导、合理的问题预设、持之以恒的点拨指导等等,无不向老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求索,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道路上,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洪叶剑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4月第4期第6卷
【2】 张霞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些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 朱峰《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焦翠霞《高中文言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
篇5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预设 生成
当那些纯预设性的课堂被渐渐否定的时候,如何把握语文阅读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度”已成为我们目
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困惑。一个语文的阅读课堂需不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材料进行处理、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如果有了这些是不是我们的课堂仍是预设性太强?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个论述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因此,在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体差异,对他们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和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新课标的闪亮登场,无疑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驰骋天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主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得,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这成为阐释新课标的理想境界。
然而,仔细而又冷静地观察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单纯追求读者解读的“学生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的“学生主导主义”(这里指一切由学生操作)的现象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案例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讲课教师这样安排他的教学过程。教师以适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不作任何指示和暗示。学生先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逐步形成小组班级的学习主题;然后,学生按各自定向的学习主题进行研究性的阅读。接着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整个课堂由学生自己找到方向、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并自我反省阅读效果。
案例2:课文《人生的境界》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马上对作者的人生境界说形成了两大观点。一种是赞同,一种是贬斥。双方展开了正反方辩论。气氛热烈,教师临近下课时才止住辩论说:“今天的辩论非常成功;正方、反方谁是正确的?我认为大家都有道理,都是胜方!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谢谢大家的参与!”掌声响起,课似乎圆满结束。
教学中听到的这两个教学片段,授课教师都已经领会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勇于解放思想,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教师从原来的“满堂灌”一下子变成“满堂听”。课堂中的教师似乎害怕背上扼制学生思维创新的恶名,对学生的讨论不闻不问或一味称好。整个课堂缺少教师真正的设计指导和合理的交流评价,只看到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发言和表演,却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挖掘。整个阅读课堂“虚化”了。在这些繁花似锦的课堂形式背后我们感受不到语文阅读教学春天的真正来临。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若不能用适当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同一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二者优缺互补,缺一不可,若能科学而艺术地融合起来就能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点
教学必须先有预设,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但“‘死’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牵制着学生的多元思考”,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教学的灵活创造精神难以形成。”在新课标视野下,我们的预设必须做到心中有人,变过去一种固定的预设方案为多种假设方案,“不仅要备教案、备学生、备情景、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教案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薄薄的课本内,而应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相融合。如有位教师在学习了《阿Q正传》后,安排了一节“生活中要不要有阿Q精神”的讨论。
师:阿Q的精神胜利法能使人暂时摆脱窘境,当我们生活中不期而遇窘困时应该有点“阿Q精神”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大家最近遇到什么不愉快没有?
生:李峰的自行车被盗了,他好难过。
师:怎样让他精神胜利呢?
“就当被儿子偷啦。”一同学脱口而出,全班哄堂大笑。
“这种阿Q精神是错的!”一位同学举手发言,大家立刻肃静。“因为从前几堂课分析我们知道,阿Q求得心理平衡是靠妄自尊大或自轻自贱或拿别人当儿子占人家便宜,也就是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病态的精神胜利法,既然这样,我们怎么学呢?”
对呀,我们平时只注意精神胜利法所追求的结果――求得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而没有注意追求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于是这位教师启发“能不能不像阿Q那样做,却能受到阿Q精神胜利的效果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反正车子不太新,不值钱,偷了算了”,“俗话说破财消灾嘛”,“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讨论很激烈,但还觉得不到位。赵珊同学的发言却吸引了教师:
“由偷自行车的事件我想起了美国总统有个好象叫罗斯福的轶事:有次他家被偷了许多东西,朋友写信安慰他,他回信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现在很平静,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未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师:是呀,罗斯福面对窘境或不幸时,是以健康的心态求取心理平衡,可以说是健康的精神胜利法。那么我们拿他和阿Q比较看,两者的精神胜利法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大家明确了健康的精神胜利法应该是:首先正视不幸或不愉快,不能像阿Q那样自欺欺人。其次,不妨设想一下事情幸好没有糟糕到更严重程度,同时不失自己尊严,也不贬损别人。比如我们不能鼓动李峰也去偷人家一辆,也不要诅咒偷车者断子绝孙或偷我东西的是我儿子。那么我们怎样更好地劝李峰呢?
生:现在家里不算缺钱,买辆新车没多大了不起。
生:幸好是放学时被偷,要是早上被偷上学肯定迟到!
师:还可以从事情的反面寻求平衡,这次被偷加强了我的防范意识,可使我避免更贵重的东西被偷,这坏事不也是好事吗?
由此可见,预设是生成的基点,在生成过程中,教师要能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零距离地亲密接触,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师生间的壁垒,用朋友式的友谊化解师道尊严的坚冰,这样生成,就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与理性的升华。
二、生成是预设的机变
课堂教学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这多得于突发性的生成。生成好像是教学过程的“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但这些不总是学生无缘无故的捣蛋、有意的恶作剧或成心的挑刺,而可能是学生的好奇、质疑心理的自然流露。节外生枝或许会开出艳丽的花朵,断裂之处也可迸射出思维、想象的火花。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是预设灵活机变的调整。比如袁蓉老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节选)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为女性,同为很美的女性,王熙凤与林黛玉的美有无差异?”有学生说,林是一种少女的美,王是一种的美;有学生说,林是一种内敛的美,王是一种张扬的美;有的说林的美是一种灵气,王的美是一种庸俗;有的说林的美在气质,王的美在外貌……
这之间,忽然有同学交头接耳:文中似乎没有写林黛玉的衣着打扮,她会穿怎样的衣服呢?这是袁老师没想到的,于是她让大家想象一下林黛玉当时会穿什么样的衣服。
有学生说,林家应是大户人家,林黛玉第一次到外婆家,应该是精心打扮过的;有学生说,林黛玉很自尊、心细,不会在给人第一印象的衣着上随意的;有学生说,林黛玉是一个孤高独立、不合流俗的女子,她的衣饰应是淡而不俗、清雅高丽的。
忽然有学生发问:“文章为什么对王熙凤的着装描写细致,而对林黛玉的着装一字不提呢?”课堂又掀起了。大家认为,王熙凤身份特殊,出场时就要引人格外关注,所以艳丽华贵的衣着非常夺目,既符合其身份,也符合其性格;林黛玉略去衣着打扮的描写,更显示她灵秀的精神气质。
这堂课,袁老师本来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透过王熙凤和林黛玉肖像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发现林黛玉不同凡俗的气质美”,不料中途出现“意外”,“想象一下她当时会穿什么样的服装”看似顺着学生的发言游离了教学目标,实则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物内心世界,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不曾预约的精彩”。
三、预设与生成要和谐统一
语文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多向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可以达到生成的多样性,而一定的预设必不可少,预设与生成,一先一后,一死一活,一动一静,似乎总是矛盾对立的,但预设可以转化为生成;预设是为了生成,为了创新,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生成也决不是随意的,生成是偶然中的必然,预设不能被生成无情放逐,生成也不能因失却引导而放任自流。预设与生成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
本人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按照文本和我的预设,刘、焦悲剧以双双殉情而终。但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他们为什么非要选择死呢?于是全班对这个“另类”问题探讨起来。我让大家为刘、焦设计“出路”,有的说他们可以告焦母破坏婚姻,有的说二人可以私奔呀,司马相如、卓文君不私奔了吗,有的说干脆听从母、兄安排,各自结婚不也很好吗……我把他们说法一一提炼,归类为板书:①状告,②私奔,③屈就……然后进行对话:
师:刘、焦状告焦母,那时有《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吗?
生(笑):没有。
师:那时没有这些法律,但有另外一些“国法”和“礼教”,而它们都是维护封建家长制的,刘、焦想告也告不赢呀!
生:那他们就私奔吧。
师:他们私奔虽然可以暂时逃离刘、焦家庭小“火坑”,但别人如果知道他们有违母命兄意而私奔会怎样看待他们呢,他们会不会陷入为社会所不容的大“火坑”呢?
生:有可能,那简直是一定的。
师:如果让他们分别再娶再嫁,这就不符合他们的性格和对爱情的忠贞,人物形象就不美了,就失去了魅力!
经过一番点拨、疏导,预设与生成的“死”“生”之争得以顺利解决:焦、刘只有殉情,才彰显他们爱情的始终不渝,才有力地批判封建家长制害人的罪恶。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决定了教师上课必须有预设,同时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必然有师生的互动生成。
不管预设是一种“价值追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意外收获”,不管预设是一种“常态要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教育智慧”,二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起来的。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真正的新课程是不排斥预设的,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
参考资料
(1) 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王伟鹏,中学语文教学 2005.10)
(2)让预设使对话教学更精彩(江兴玲,语文建设 2005.6)
(3)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仇定荣,语文建设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