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25 13: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贺的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李贺的资料

篇1

[关键词] 医疗资源; 人力资源; 整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45

[中图分类号] R197.32;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8- 0081- 02

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发生了多项深刻的变革,产权制度已从单纯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模式,一些历史遗留的地方医疗机构、行业医疗机构逐渐实施属地管理,如何安置处理好这部分医疗资源,成为许多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难题。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均衡配置当地的医疗资源,许多地区医疗机构管理者探索成立大的综合性医疗管理集团,对区域性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而医疗资源整合不能是形式上的算术叠加,而要将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医院实际相结合,整合涉及的不仅是控制设备资产、技术与人才、资金与市场,还有组织结构调整、管理风格差异、员工期望与文化融合,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是确保整合成功的关键环节。

1 医疗资源整合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整合介入较晚,缺乏周密的计划

在一些实施的医疗资源整合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更关注被整合医疗资源的资产、设备、医疗市场,而对职工的关注过低,造成职工的猜疑、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职工内心对整合的反感、不接受,失去对管理层的信任,影响整合后医疗资源的效率。

1.2 忽视整合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的灵魂和核心,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整合后,由于医院文化的间接性和深层次性决定了其整合不像经济行为那样容易看到效果,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容易被忽视,而原有的医院文化依然会在重组后医疗机构中延续并存在的,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出现对立、冲突等困扰,加大了整合后的工作难度。

1.3 高端人才的流失制约整合后医疗资源的发展

近年来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使得医院在人才竞争上日益激烈,整合后的医疗资源由于其过多的不确定性,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极大的劣势地位。一些高端人才出于自身的发展和整合后人力资源的竞争,有选择性地离开整合后的医疗机构,使整合后的医疗机构失去部分人才、技术、市场,降低了整个整合的预期值。

1.4 人力资源整合危机预案建立的缺失将影响整合的顺利实施

任何危机的爆发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公众性、复杂性的特点,鉴于危机带来危害巨大,因此医疗机构管理者及整合双方要做好处理危机预案。由于整合的过程也是组织优化、人员重组的过程,这中间不免会出现降职、调岗的现象,从而在职工心中产生不满、紧张、忧虑、甚至仇恨的心态,这些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但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散播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流言、职工之间互相猜疑、大量核心员工的调离,甚至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在整合危机中最严重的就是上访、罢工等极端方式,这会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至于影响整合的进程。

2 人力资源整合在整个整合过程中的对策

2.1 整合前的准备

管理者要制订详细的人力资源整合计划,深入整合与被整合资源的内部,充分了解该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图、薪酬福利制度、人财物的管理方式等。同时,应详细了解高层管理,以及对医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人才、高端人才动态,尽早与他们进行非正式沟通,了解其对整合的态度,并说明整合的缘由,以及新医院对关键人才、高端人才的态度和政策。通过沟通让职工了解整合的动因、目的和效应,让职工找到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定位,以尽量减少因整合产生的恐慌情绪及人员流失。

2.2 整合中的落实

根据整合前的调研制定的政策和计划需要有强有力的执行,明确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态度,为确保整合后医疗资源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公开选拔具有一定管理才能和诚实可靠的的人员担当部门主管。由于整合后人力资源的重叠性,需要制定好合适的职工任用原则,确保职工利益和整合后的医院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2.3 整合后的跟踪

整合完成后在最初运行的过程中,① 加强监督,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和激励措施。② 加强文化整合,通过不断地组织活动和人员培训,形成一种新的医院文化。③ 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工对整合后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职工在新的医院中更加勤奋的工作。医疗资源在深化改革中重组是大势所趋,其成败关系到医疗系统改革的成败。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地完善,通过不断地资源整合,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邢茂迎,张鹭鹭,王新光,等. 转型期医院医生资源供需匹配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95-97.

篇2

一、要做好声像档案的保存工作。

在电视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中,电视声像、信息资料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使得电视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投入的成本加大。在日益庞大的成本开支压力下,一些电视台没有认识到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缩减了声像档案管理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声像档案的留存和管理处在无序的状态。许多摄录人员在拍完、录完、播完没有考虑资料的留存,甚至将一些录有重要保存价值的节目或作品的磁带当作空白磁带使用,使得资料库里有价值声像素材越来越少。

声像档案虽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电视台应该重视声像档案的留存。一方面要注意对日常节目资料的保存,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节目资料,因为随着时间的飞逝,这些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场景是不可复制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声像档案采取一些抢救性保存措施,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库存的档案进行存储。比如,有的电视台早期使用的磁带是3/4带,由于保存时间久远,磁带质量受损,不利于继续保存。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和老电影等可转换成用IMX、Bactc磁带,或转换成数字介质进行保存。同时要加强资料库房内的设施改造,增设带库房内的通风设备,常年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尽可能达到无尘、无磁场干扰、无腐蚀气体侵袭等。定时抽样检验磁带,有效防止磁基变形、磁粉磨损等现象出现,杜绝一切不符合要求的磁带出入资料库房。

二、要建立健全电视声像档案的管理制度。

在电视节目制作时,编辑、记者常常到资料库中借用声像资料,但这些借出的声像资料有不少不能及时归还,有的长期留在个人手中,甚至丢失。针对这些现象,制订磁带出借制度,运用赔偿等经济处罚手段,增强借用人的责任意识,是保证磁带有借有还,及时归库的必要措施。

首先,要制订资料库(档案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度。绘制从资料的入库开始到登记、编号、分类、入册及查找、借还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手续和职责,做到不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查找和补救。

其次,要制订借阅制度。借带人必须持有岗位证,并填写借带单,借单内容包括:所借资料号、型号、节目名称、节目内容、数量、领导签名、本人签名、借带日期、归还日期等较详细的借阅手续。

第三,要制订定期检查制度。要落实专人定期检查磁带、资料的存库归档情况,及时做好声像资料的整理归类和保存,做到出借的声像资料有借用人、借用时间、用途及归还期限,对借而不还或未能如期归还者及时催还。

有了制度作保证,可以有效改变资料库内档案不全、不齐和名册上有、库架上无的现象,电视声像档案资料才能完整,档案资料才能有效利用。

三、要重视电视声像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编研等一系列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电视声像档案是电视节目再“利用”的好素材。许多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需要回顾过去,许多重要人物的人生轨迹或重要历史时刻的重要活动,都可以去声像资料库里查找。如大型历史文献片的拍摄制作,若不利用声像资料库精心保存的声像资料,要想感动今人是难以做到的。

电视声像资源的利用还可以体现在电视人日常工作中。央视文艺频道就常将《艺术人生》《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及历年春晚中的优秀节目重新编辑播出,收视效果照样不错。地方电视台可按照自己本地区的文化特点,挑选那些符合地方百姓口味、具有浓重地域色彩的经典作品,重新制作出具有新意和吸引力的精品节目。杭州电视台《开心茶馆》栏目推出的每周日的“精品片段回放”节目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篇3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栀子豆豉陷胸汤;栀子厚朴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28-03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1],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并可引起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穿孔,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甚至癌变[2]等并发症。同时,胃食管反流还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3]。内镜检查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目前,现代医学治疗RE以制酸、促胃排空为主,以质子泵抑制剂疗效最好,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食管炎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笔者用中药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9年2月~2011年7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剔除因失访或其他原因未完成疗程者,符合条件者共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6±5.3)岁。内镜分级Ⅰ级38例,Ⅱ级22例。对照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8.1±5.8)岁,内镜分级Ⅰ级36例,Ⅱ级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GERD症状: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灼痛等;②内镜诊断及分级:0级正常;Ⅰa:点状或条索状发红、糜烂

1.3 纳入标准

①经内镜确诊的成年患者;②无心衰、肝肾严重疾病;③2周内未应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中和胃酸制剂;③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1.4 排除标准

①真菌性食管炎;②损伤性食管炎,包括化学损伤、物理损伤、异物损伤等;③食管癌、胃癌;④免疫相关的食管疾病;⑤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期。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口服,组方:栀子10 g,豆豉10 g,半夏8 g,川黄连6 g,全瓜蒌15 g,厚朴12 g,枳实10 g。临症加减:恶心、呕吐加竹茹、旋复花;气短、心烦加郁金;胸灼痛甚加元胡、丹皮。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8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5335),20 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西沙心利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45),10 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8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即刻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疗程结束,复查内镜、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记录临床症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分别记录两组的痊愈患者,随访半年内的复况。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管内镜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管内镜检查病变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食管内镜检查病变无改变。总有效=痊愈+有效。

1.8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组32例痊愈病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15.6%;对照组26例治愈病例,复发9例,复发率为34.6%。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

2.4 两组血常规、尿常规改变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均无明显改变。

2.5 两组变态反应情况的比较

用药后治疗组未出现药物变态反应,对照组出现药疹2例。

3 讨论

RE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约1/3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存在反流性食管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酗酒、肥胖、腹部手术等是RE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亦与饮食过饱、喝浓茶、咖啡关系密切[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RE发病的基本机制为食管屏障功能的减退[6-7]。食管有3种保护屏障以抵抗胃反流中H+、胃蛋白酶、胰酶、胆盐等损伤因子,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食管廓清机制以及食管黏膜屏障,这3种屏障中任一屏障功能的减退,均会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另有研究表明,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说明迷走神经功能异常与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有关[8]。

目前,现代医学对RE的诊治研究发展较快,治疗本病的药物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等[9-11],疗效确切,尤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优,但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2-13]。另外,微创治疗RE有一定的发展,但短期难以普及推广。

该病在中医无统一的病名,属“吞酸”“噎嗝”“嘈杂”“胸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RE,方法众多,有从气郁治之[14],有从益气清胃治之[15],有从清道护膜降逆治之[16],有从益气清热治之[17],有从温胆和胃治之等[18],均有较好的疗效。经研究,中药在调节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抑制反流,促进食管受损黏膜修复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4]。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胃不和,食积化热,气逆冲胸,浊热结胸,正所谓“食积则化热,气郁则上逆”,治疗当清热化积涤浊,宣郁降逆除烦。古方今用,是中医继承与发扬的一大特色,正确、灵活运用古方治疗RE具有很好的疗效[19-20]。本方中栀子豆豉陷胸汤出自《伤寒大白》卷三,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方中栀子清热泻火,豆豉宣郁除烦,两者能祛胸中之热。半夏辛温以散结,黄连苦寒以泄热,两者辛开苦降。瓜蒌性寒以涤垢,厚朴行气消满,枳实化积消痞,两方方合用,具有清热化积祛浊,行气宽胸散结,解郁降逆除烦的功效。研究表明,栀子中主要含环烯迷萜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等作用[21],黄连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等作用[22],淡豆豉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23],厚朴的活性成分和厚朴酚具有明显而持久的抗炎、抗氧化、抗痉挛等药理作用[24],枳实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功能作用[25],半夏具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26],因此,应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RE具有充分的药理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亦无明显影响。同时,应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以减少RE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2] 李苹娟,王立东,刘保池,等.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调查[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20(3):185-186.

[3] 眭礼平.具有哮喘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48-49.

[4] 汤银燕,周晓红.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40-42.

[5] 王进海,罗金燕,龚均,等.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345-348.

[6] 杨健,刘梅,何键,等.胃食管返流病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52-1754.

[7] 尹霞.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0-2111.

[8] 赵威,王瑞峰,孙晓红,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7):438-441.

[9] 段桂兰.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与疗效[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257.

[10] 钟永基.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82.

[11] 吴志刚.泮托拉唑联合莫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7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0.

[12] 孙忠,董佃良,高晓光,等.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70-71.

[13] 牛俊瑞,李春梅.奥美拉唑注射液致2例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学:医学专业,2013,15(6):285.

[14] 牛豫洁.加味金铃子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492-1493.

[15] 汪武生,吴国洁.益气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J].中医杂志,2011,52(8):697-698.

[16] 沙宝瑜.清道护膜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江苏中医药,2003,24(1):18.

[17] 毛艳琨,王冀周.益气清热升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1):105-106.

[18] 刘自栩,李广英.黄连温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4):332-333.

[19] 谢晶日,田红霞,李贺薇.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953-955.

[20] 李向忠,张金丽,张彬彬,等.妙用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58-259.

[21] 刘国敏,郭素华,程维明.栀子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08,20(11):8-10.

[22] 杨萍.黄连素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药学,2011,23(3):69-72.

[23] 劳风云,刘正猛,王浩波.淡豆豉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09-1910.

[24] 林琳,丁一.和厚朴酚最新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评述[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1):110-112.

[25] 丁惠卿,张剑桥.理气药促进胃肠运动功能作用的文献再评价[J].现代中医药,2010,30(5):72-74.

篇4

关键词:水文资料成果 合理性检验 纠错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水文资料成果是水文资料整编的重要表现形式。工作人员利用统一的规格、依照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原始的水文资料进行汇编、统计、分析、校对等,最后进行存储或者刊印。存储的对象或者刊印的成品便是水文资料成果。在进行水文资料进行整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如下操作:考证、泥沙和流量等因素的定线、编制表格、合理性检查以及纠错等等。一般情况下,水文资料整编的水文资料成果主要以表格的形式来表示,但是根据内容的不同表格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实测成果表(该表格主要对实测内容进行反映)、摘录表(该表格主要对瞬时变化过程进行反映)、逐日表(该表格主要对逐日数值于月年统计值进行反映)、考证资料和文献以及综合图表等等。水文站工作人员收集的各项原始资料仅仅是对当时瞬间状况的反映,同时,这些原始资料在时间上不具有连续性,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客观因素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会导致原始资料存在程度不同的误差,所以采集完成原始资料之后不能够直接交给生产性单位,需要工作人员利用统一的规格、依照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原始的水文资料进行汇编、统计、分析、校对等,形成具有较高精度、较好完整性以及较强系统性的水文资料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进行汇编,以水文年鉴或者其它形式递交给生产性单位。

1 水文资料成果的合理性检验

1.1 合理检验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流量表与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

水流紊动决定泥沙悬浮,重力作用决定泥沙不能悬移,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的分布自水面向河底增加的趋势,泥沙的粒径也是近河底的较大,向上逐渐变小,是水流紊动造成的[1]。颗粒越细,垂线分布越均匀,越粗越不均匀。洪水期,泥沙来自流域表面的细沙多,故含沙量沿垂线分布较均匀,枯水期来沙少。且粗粒较多,分布就不均匀[2]。含沙量在断面内的分布规律性较差,横向比垂向变化小,纵向变化,主要取决于比降、流量。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取决于流量的大小和水流侵蚀作用,流量变大,含沙量也应变大。含沙量与输沙率关系如同水位与流量关系一样,含沙量与输沙率是相应的。

输沙率、含沙量以及流量三者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第一,相关公式。输沙率、含沙量以及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表示为:,其中表示日平均流量(单位:m3/s);表示日平均输沙率(单位:t/s或者kg/s);表示日平均含沙量(单位:g/m3或者kg/m3),可以看出含沙量和流量的大小(水流侵蚀作用)决定了输沙率的大小。

第二,最大含沙量比最大流量及最大输沙率通常早出现且相距时段较短。属水沙峰相应,当断面上游受某因素影响时最大含沙量出现很长一个时期后,最大流量和最大输沙率才发生,属水沙峰不相应。

1.2 合理检验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实测流量成果表

水流速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上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即流速从水流表面到水底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是水流在某些因素(例如回流、脉动等)的影响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垂线水深布设的采砂位置以及测速位置的不同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进行流量测量时,需要在测速垂线上进行水样的采集,并通过有关公式求出输沙率。

因此,为了不影响输沙率的精确程度,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精度的流量以及合理的水样点、沙线。为了满足对流量、沙量的推求需要,应该依照河流洪水特点,应该对输沙率测次、单样测次以及流量测次进行合理地布置。

表示实测悬移质输沙率和实测流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如下:,其中,表示实测悬移质输沙率(单位:t/s或者kg/s);表示断面平均含沙量(单位:g/m3或者kg/m3);表示实测流量(单位:m3/s)。

1.3 合理检验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

实测大断面成果分析了河流河床的演变规律,水流浸蚀程度的不同,断面纵向、横向都要受到水流的冲淤甚至造成河流的改道,即河床的冲淤变化、河床沿程的改变等。大断面成果为精确施测流量、沙量,判定江河断流、断流水位,分析漏测水量否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流量与面积关系(曼宁公式):

,其中,表示河床糙率;表示洪峰流量(单位:m3/s);A表示过水断面面积(单位:m2);表示水力半径(单位:m);表示水平比降。

2 水文资料成果的纠错方法

2.1 水文资料成果的错误原因分析

造成水文资料成果出现错误或者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非常之多。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当中的基础性因素进行细致、严谨和认真地分析,同时找出具体原因。具体而言:实际的测量过程对水文资料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因此要求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水文测验规范》,重点检查不合理、不正确以及不正确的的水文资料;如果发生沙情或者其他特殊水情时,应该根据《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的相关要求来合理处理有关的水文资料;水文资料成果之间应该相互统一,不能够存在相互矛盾的

地方。

2.2 水文资料成果错误的解决措施

依照有关的理论对各种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分析或者排查,找出导致水文资料成果错误的影响因素或者有关原因。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待解决方案落实之后,应该再对水文资料成果的可靠水平和合理程度进行分析。

2.3 水文资料成果错误的理论分析

确定水文资料成果级别的时候,不管是采集各项原始资料,还是对整编之后水文资料成果,均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

2.4 水文资料成果的评定总结

确定水文资料成果级别之后,需要明确整编过程中的错误或者其他质量问题。只有找到薄弱环节,才能够在切实提高水文资料成果的质量,最终纠错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材料物资管理是对单位商品服务和专项业务活动中所需各类材料物资的采购、供应、仓储、消耗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的统称。因此,加强物资管理,提高物资的管理水平,对于增强单位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加快周转,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疾控机构材料物资的种类及特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日常职能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与评价等政府对社会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与此职能相关的材料物资通常有生物制品、药品、检测检验试剂与耗材、应急物资以及常规使用的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其中生物制品分为计划免疫类疫苗和二类疫苗,药品通常有用于结核病防治、麻风病防治和疟疾防治等类别,检测检验试剂及耗材则通常根据用于检测分析的样品种类可分为:用于食品检测的、用于饮用水检测和病毒检测等几大类,而应急物资可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和食品安全等事项的应急物资。生物制品类物资通常要求低温保存,一般存放于单位的冷库,因冷库需24小时保持低温且空间有限,因此生物制品类的物资不宜库存过大。药品及试剂类物资通常有严格的效期控制,应把握好效期和存放的环境,同样也不宜占用过多库存。检测检验试剂及耗材因涉及到部分试剂含剧毒或本身即是剧毒类,则需要专库专人保管。

二、疾控机构材料物资管理中易出现的状况和漏洞

(一)采购无计划,或有计划不执行

疾控机构作为国有机构,其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采购应遵循国有资产采购的程序,作好计划和预算,并经采购小组审议通过方能执行其后的招标采购事宜。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流于形式,制订一次预算或计划后,交由经办人员自行采购,使得计划预算变成一纸空文。如果负责采购的人员素质偏低、盲目采购,甚至进人情货,在采购中捞好处,吃回扣,将造成采购的物资材料质次价高,影响正常使用。

(二)重复采购,造成物资积压

二级部门报采购计划时如对检测需用试剂及耗材没有认真测算使用量,或平时不注意适当控制,往往会出现需使用物资的部门或人员以急用为名未经请示批复直接越权采购,易造成物资的重复采购与积压,减缓了库存物资和资金的周转,同时也增加了单位的仓储资金、保管费用和保管人员的工作量。

(三)入库物资的验收制度不严,损坏短少现象严重

有的二级部门没有制定严密的物资验收入库制度,或者制定了也不去执行,对大批量入库的物资不能仔细清点数量,对入库的材料物资未能按特性分别存放,随意性较大,责任心不强,易导致物资的损坏、过期和报废。

(四)物资使用去向不明,出库管理流于形式

物资管理人员及使用部门只管发放不问效果,不能贯彻谁领用谁负责的原则,往往领多少发多少,从不跟踪考核,易出现私用浪费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拿出去倒卖以谋私利或将公有物资私做人情,造成损公肥私,直接影响了单位整体经济利益。疾控机构物资中有部分试剂剧毒剧腐蚀,一旦脱离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加强物资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物资管理工作,离不开部门领导的重视

从单位的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领导都应充分认识物资管理工作在单位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物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应主动出面协调、督促,深入物资部门了解情况,制定严格的物资采购制度、严密的物资保管领用制度,部门领导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到材料物资管理环节上的每一个人,以便解决物资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给物资管理工作以具体指导,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加强物资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人力和物力

物资管理不是简单的买进卖出、领用消耗,流通手段的先进或落后、职工队伍素质高低,是决定使用效率的关键。物资部门必须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资源和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应加快物资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掌握对重要物资的供需要求、使用和库存情况。另外应加强物资管理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要加强对物资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专项业务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物资管理队伍的素质,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物资管理工作,必须“有章可行、有章必行”

为使单位的物资管理井然有序,使相关物资管理的业务人员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就必须建立健全物资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储存管理及资金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等项标准及章程制度,做到供应有管理程序、岗位有工作职责、使用有技术标准、验收有质量标准。这样才能确保物资供应质量,杜绝劣质的物资材料进入单位,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能防止因盲目采购造成的积压浪费。从物资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到采购方式的选择,各环节都应制订相应的程序规范和操作办法,以制度保证采购业务的公开、公平、公正,使物资采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加强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篇6

关键词:学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优化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46-2

0 引言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一个人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地方,而图书资料则是学校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全校师生查找资料和学习知识的重要资源,我们只有把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确保图书资料利用的高效性,同时确保学校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了有效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要深化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学校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为教师和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校学习风气的提升和科研水平的有效提高,从而更加丰富学生们的精神内涵,有助于学校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长远的良性发展。

1 当前学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馆经费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学校的规模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很多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图书馆的建设。学校图书馆是为全校师生提供知识的重要地点,也是教师和学生们查阅资料、深入探索知识的基本场所,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学校图书馆的规划工作,必须要做到以师生为核心,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为他们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给读者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和安静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他们的工作更为轻松、高效,实现人性化管理。在目前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其中,经费处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学校往往把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单独列划预算,而对于图书资料的采购经费则是采取学科不同,比例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校管理者们对于图书资料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们轻视了图书对于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就导致了学校购置图书的经费不足,最终使学校的图书资料存储量达不到要求,有一些重要的图书师生们没法获取到,这就限制了学校科研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图书资料的入藏量会逐年减少,而且学校图书资料的更新会变得越来越慢,图书资料会变得更加陈旧,这就更加导致学校图书资料跟不上教师和学生们的使用需求了。

1.2 文献采编和文献管理存在不足

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有清晰定位的,那就是学校中的各科老师和各级部的学生们,因此,在进行图书购入工作时,图书馆应当充分考虑到师生们的需求,必要时需要对他们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从而做到购入书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文献采编和文献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只有把这两项工作做好才能够让图书管理变得条理清楚。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料收藏量是巨大的,收藏内容是纷繁复杂的,藏书结构也是庞大的,这些因素都会给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借阅带来十分重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把图书资料的采购工作做好,把文献采编工作做好,让采购和管理变得更加规模化和系统化,从根本上提升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

1.3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

在当今世界,人才在一个部门中的作用比以往更为重要,当今世界是人才的世界,只有加强人才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和部门的工作才能够达到高效,保证质量。具体到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来,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具有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知识,而且需要有丰富的图书管理实践经验,有服务大局的意识,有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深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广大师生们提供给更为优质的图书服务。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学校中,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达不到相关要求的,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图书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因此,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他们就只能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服务性工作。除此之外,有一些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最基本的敬业精神,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在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因而服务意识很差,给老师和学生们的图书查阅和借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如何加强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

2.1 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必须要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建设,让相关的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这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为了让图书资料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学习氛围,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对图书资料管理制度进行完善。①图书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图书资料和报刊的定期检查,及时进行整理工作和防潮工作,对于那些有破损的图书,必须要进行修补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②图书购入应当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并且需要进行相关的探讨和核算,在原目录中及时增添新购置的书籍。对于报纸类实时性较强的刊物,应当进行及时更新,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③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并加强借阅手续的优化和办理。图书管理人员应当为师生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当他们有不懂的地方时,应当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引,当他们借阅图书的时候,图书管理人员应当认真登记好书籍名称和书籍数目、编号、单价和借阅人姓名等等,从而做到图书登记的系统化和条理化。④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借阅图书的跟踪管理工作,当借阅出的图书到期时,应当提醒借阅人进行书籍归还工作,对于那些到期未还书的借阅人,应当进行处罚。在归还图书的时候,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当场检查图书的完好情况和破损情况,如果图书已经严重破损,那么需要对借阅人进行处罚,令其照原价赔偿。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对借阅记录进行整理,并对图书资料进行清查,从而做到对图书馆的整体把握。

2.2 不断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图书管理工作也应当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这个高效的工具,对于当代的众多图书资料,可以采取实物性和网络型的双重保存形式,师生们可以借阅实体的图书,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进行网络图书的阅读。在网络信息平台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存储数字化图书资料,并且可以立足于学校实际,设置出电子报刊亭、电子阅读站和网络图书馆等图书阅读站,为读者们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优化图书管理工作,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图书购入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的详细记录,也可以与图书借阅者们进行相关的书籍互动,培养浓厚的读书氛围。

2.3 不断更新观念,增加图书馆的资金投入

学校图书资料是一个学校的基础办学条件,这也是加强学校教学和学校科研的基本要求,学校应当加大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为图书馆购进更多更合适的图书,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调整藏书结构,让图书馆能够为学校的所有读者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及时进行图书的更新和维护,需要升级图书馆的相关配套设施,例如空调、暖气、卫生间等等,为读者们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

2.4 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和提高服务的质量

为了提高学校图书馆里的质量,不断加强图书管理的相关工作,学校图书资料室应当引入相关的竞争机制,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我们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并进行评价,从而督促他们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应当定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学习到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图书管理知识,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升自己的图书管理能力,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外出交流,参与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从而互相之间交流经验,深化图书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的方式。最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努力,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

总而言之,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实践,并不断深化研究,提高图书管理服务,为读者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读书空间和学习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邱少玲.怎样做好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3,07:95-96.

篇7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 创新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32-01

前言

21世纪是网络化,自动化的时代,人类主要依靠不断创新来加速社会进步。处于新环境下,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管理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国图书资料管理目前最大的课题。上世纪3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引进运用到图书资料管理当中,然而,如今传统的管理理论显然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各个图书馆都在寻求创新之路。管理创新意在更加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整合,目的是将图书资源更好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好的服务于读者,满足其需求。

一、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的目的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主要注重图书资料的保存,而对于读者的实际需求则忽视了太多。这种模式管理是一种较为被动的服务模式,也就是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而且,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借阅程序复杂繁琐,耽误双方彼此的时间。在经费上,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大多数是由国家,政府,企业提供经费。如此一来,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业务也就将无法展开,读者则间接受到影响。并且,传统的图书资料模式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管理制约较大,造成社会接触面较小,读者人流量也随之缩小的情况。在提供信息种类上,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提供资源相对比较单一,信息资源不够丰富,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资料管理迫在眉睫的需要一次改革创新,从中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满足社会以及读者的需求。

二、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1.图书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对传统经验的依赖和对西方管理经验的照搬接收一直是我国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两个极端的路线。而事实是,这两条路都行不通。我国与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管理只有适应文化环境才具备生命力,一味的照搬照抄并不是学习管理的最佳办法。在图书资料管理上创新,就必须要既承载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同时对西方管理经验进行删选,选取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内容,将二者相结合,其效果才能更好。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必须要以我国特色理论为指导,实现图书资源的统筹帷幄,协调运转,将效益最大化。

2.图书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2.1系统性原则所谓的系统性原则,就是指在图书资源管理中,着眼未来,从整体角度出发,各方面协调运作,形成最优化的整体。在图书资源管理中,除了内部资源协调管理之外,外部的环境因素也需要考虑。系统是具备整体性的,所以,各种相关要素都应当考虑周全,这样的原则得到的回报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它能将整体的效益最大化。

2.2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指以人的利益为目的从事各项活动,因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图书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可以看成是以读者为根本和以图书资源管理人员两方面。因为,管理是为了人的服务,所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其次,管理的各项措施是针对人儿设定,在通过人发挥其作用力,所以以人为本是创新图书资源管理的根本。

2.3 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也可以说是效益原则,效益是投入与产出的一种比例关系。有限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以及读者需求是图书资料管理的目的。图书馆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类。社会效益是指,通过对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同时也可以对读者思想方面产生效果。经济效益是指合理的配置人,财,物资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投入回报率。

2.4可行性原则:管理制度的制定,首要原则是具备可以实施性。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改正原有工作当中的不足,更好的完成工作。因此,在改革创新中,应该吸收过往图书资源管理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制定可行性方案。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管理创新存在于现有条件的框架当中,不能脱离这个框架。

结语

创新是时代变更所推动的一项重要工程,不论是各行各业,在环境的大熔炉里都需要变革改进,从而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工种都在逐渐稳定的发展中,图书资料管理也随着科学化的发展而发展。面对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图书资料必须提升科学化水平。图书资料管理也肩负着为人民更好服务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对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而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图书资料管理朝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图书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环境因素,大环境影响下,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只有不断的变革改进,才能融入环境当中,更好的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篇8

新闻资料存储与使用现状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受众的新闻消费渠道日益多元化,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新兴电子设备来接收新闻。其中,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受众与新闻之间必不可少的主要渠道之一。

综观新闻资料部门的资料管理工作以及参考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许多资料室的新闻资料在存储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重收藏轻使用”的局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资料室在收藏资料时一味追求数量忽略质量,真正有价值能使用的资料并不多。

2.资料室的资料管理工作虽然严格细致,但服务意识淡薄,主动开发利用不够。

新闻资料有效利用的途径

有效的资料利用要在有序存储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料工作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利用计算机将新闻资料按照一定的主题多层次深加工,制作成特色数据库,用于特色服务和资源共享。具体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不同资料有序化。建立多个不同的数据库,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利用率,将新闻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有效组织,把数据分门别类地提取出来,使之有序化、链接化、指针化,把零散资料变为综合资料,替用户完成初步的信息筛选过程,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检索。

2.专题资料特色化。在系统规划下,将一些用于特殊用途的资料筛选出来重新整合,去粗取精,着力开发那些使用价值较高的、具有特色的精品数据库,设置特色主题专栏,或根据其标题、内容、时间等项目提供特色化服务,如此一来,新闻资料的亮点之处可以得到凸显。

3.历史资料现代化。很多资料部门积累的资料数量、涵盖面都蔚为壮观。其中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留存的“珍本”、“孤本”等丰富的资料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可以设法从中挖掘新闻资源,充实新闻源。而基于资料基础上的信息服务和增值,是新闻资料工作的核心价值。

4.新闻资料数字化。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新闻资料部门的收藏结构、收藏原则、收藏空间和馆藏资源的时效性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资料部门的收集对象已由过去仅局限于本系统、本单位内的文献信息资源,转变为通过互联网对关键词语的搜索获取信息,并依据所获取内容设立专题信息库。

5.新闻资料服务社会化。若仅是将资料数字化,远远没有发挥技术的力量。如今,过去的许多技术瓶颈特别是传输瓶颈已被打破,昔日作为“内部”资产的新闻资料完全可以为更多人服务,不仅可以将本部门积存的新闻资料为其他媒体有偿服务,还可以为特定受众服务。

6.新闻资料商品化。信息时代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品。资料室耗费一定量的金钱、人力建设的数据库,若只是用来满足内部需要,就大大浪费了价值。因此,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着眼于外界的信息需求,挖掘新闻资料的潜力,创造经济效益,使数据库商品化。

7.重视新闻资料的核实工作。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具有权威性,对于新闻媒体的信息服务机构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新闻资料出现差错,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积极开发利用新闻资料的同时,必须重视新闻资料的核实工作。

总之,只要在提高利用新闻资料意识的基础上,遵循“不断去粗翻新,勤于归纳整理,善于古为今用”的原则,不断积极主动开发利用新闻资料,就能最大化地实现新闻资料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阎永复 吴炳龙 姚水生 周钰 卓越 周健辉:《让新闻资料“活”起来――关于新闻资料收集、整理和运用的讨论》[J],《中国记者》,1997年第8期,第39~40页

②柯娟:《让新闻资料活起来》[J],《新闻前哨》,2009年第4期,第72~73页

③方红:《新闻资料:从“剪报”到数据库》[J],《新闻战线》,2013年第4期,第104~105页

④陈丹:《优化新闻资料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以报业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3年第2期,第42~45页

篇9

摘要:结合某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智能抄核收与基础资料的管理的实践,重点介绍了计量自动化系统智能抄核收流程,以及系统基础资料的管理必须严把项目验收关、严把基础档案关、严把数据审核关,为供电企业实现智能抄核收与基础资料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某供电局;抄核收;基础资料

Abstract: connecting with a power supply bureau measurement automation system intelligence HeShou and foundation of the material copied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the paper focuses on measuring automation system intelligence copy HeShou process, and the system of basic data management must strictly the project YanShouGuan, strictly control the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the files off data audit shut, for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to realize intelligent copy HeShou based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Key words: a power supply bureau; Copy HeShou; Base material

目前广东电网公司属下50个子公司,多数还是采用人工抄表和抄表机抄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求抄表人员逐户登门手工录数,虽然抄表机抄表能解决营销系统数据录入问题,但本质上这两种方式均为人工抄表。随着经济发展,抄表业务量急剧增加,这种抄表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为此,改变原有抄表模式势在必行,采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集中自动抄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传统抄表模式存在的问题

抄表是电力营销业务的首要环节,供电企业原有每月的抄表方式主要是人工抄表,电能表每月定期由抄表员带抄表机到现场逐个抄录电能表,并将抄录的数据人工录入掌机,再由掌机上传至电力营销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抄表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一是抄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用电客户地理位置比较分散,抄表员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路途上。部分用电客户交通极不便利,使抄表员劳动强度增大。二是人工现场抄表入户难。对于一些管理较严格的企业,进厂区电房抄表需要进行繁琐登记手续,抄一户表有时需要30分钟左右,耗费时间多。三是人工现场抄表较被动。在客户处等候时间长,对某些客户可能要往返几次才能抄到电能表,遇到节假日还要推迟抄表时间,严重影响抄表周期。

上述情况不但造成抄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严肃性差,而且存在估抄、漏抄、错抄等固有劣性。随着抄表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仅靠大量增加抄表人员,不仅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会导致整个营销业务的成本上涨,以及管理的复杂度增大。只有改进抄表技术,利用系统远程自动抄表代替人工抄表,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结算和核对,利用银行系统代扣客户的电费,才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2计量自动化系统抄核收

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各类计量点和采集终端进行远程采集、实时召测及运行监控,并实现了通过与营销系统的接口将终端采集到的月末冻结数据导入营销系统中,用于计费结算。

抄。为了更好地实现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对各类客户进行远程自动抄表,供电企业要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计量自动化系统抄核收操作流程图

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供电企业可实现对接入系统的变电站、公变台区、专变客户以及低压集抄客户电量的定时采集、实时采集、任意时段电量对比分析。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再通过接口程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营销中间库表中,营销系统对抄表数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将已读到营销中间库表中的抄表数据更新到营销系统当月的抄表档案中,用于计费结算;审核失败的客户,需要抄表员将相关数据下至抄表机中,进行现场补抄。

核。为减轻人工抄表与远程抄表数据核对的工作量,供电企业可专门在营销系统开发电量波动异常户查询、参考表电量比对、划零户查询功能,即通过营销系统读取远程抄表数据与正常月用电量及人工现场抄表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查远程抄表数据是否准确。此外,通过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同比或实时分析,及时掌握客户生产用电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追费措施,减少电费回收风险和压力。

收。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远程采集客户电能表原始数据后,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进行比对或在营销系统中进行核对,核对数据正确无误后在营销系统中进行结算及复核,最后才发行客户电量电费。

由于电费回收方式目前主要分为大厅坐收,预收电费和银行代扣等方式,广东电网下属的供电企业采用最普遍的方式是银行代扣,因此,以银行代扣为例,当客户的电量电费发行后这些数据将和客户的银行账号上的余额进行比对,由营销系统自动反馈代扣信息是否成功以及代扣失败的原因。

3基础资料的管理

由于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将用于客户电费的结算,因此基础资料的录入和维护对数据抄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相当重要,为保证抄表数据质量,供电企业可以严把以下三关,确保抄核收工作的万无一失。

严把项目验收关。计量自动化系统项目普遍采用三级验收的方式来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其中,一级验收为施工单位完成现场施工工作后,与设备调试厂商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对现场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工艺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双方签名确认。一级验收合格后,设备厂家开始进行现场设备的调试工作,当设备厂家完成现场和后台的联调工作后,向供电企业申请二级验收。供电企业根据验收计划,组织相关单位对现场设备安装情况、设备资料、客户接入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后台远程抄录及监控情况等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各项指标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二级验收合格后,设备进入为期一个抄表周期的试运行期。在试运行期间,严格执行双轨运行的制度(即用系统抄读电量与现场抄读电量进行核对),相关设备在一个月内的在线率、实抄率、抄读准确率及运行完好率均达到要求时,可以向供电企业申请进行项目的三级验收,供电企业负责组织三级验收并接收设备厂家移交的验收资料。

严把基础档案关。为了确保基础档案的准确,供电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基于营配一体化数据模型,将相关业务系统作为计量系统的档案信息来源,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实时同步,提高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档案一致性。计量系统要实现与营配一体化系统的配网设备档案、拓扑结构,营销客服系统的客户、计量档案等的档案信息集成与动态更新。

为防止录入错误等种种因素造成系统部分基础数据存在台账资料残缺、跨系统数据不一致等数据质量问题,供电企业可通过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对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变电站、开关、母线、主变、馈线、配变、客户、电能表等基础档案,以及线变关系、户变关系、户表关系等数据进行校验与分析,建立统一、全面、合理的数据质量检验规则,并实现数据质量问题进行展现和工单跟踪,从而逐步提升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的一致性。比如GIS系统与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质量比对;营销系统与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质量比对。

严把数据审核关。在主网方面,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变电站电量的数据,自动形成相关业务数据报表,并通过主网线损及母线不平衡率的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供电企业还可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业务部门对报表的审核流程,审核流程分三级审核,首先变电站值班人员对自动形成的报表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由巡检中心负责人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最后由变电部相关负责人进行终审,通过三级审核后报表自动在系统中形成,其它业务部门授权人员可以通过计量自动化网站对报表进行查询及下载。通过业务部门的把关,保证了数据报表的准确性。在配网方面,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分析和比对功能,在营销系统中建立数据质量审核平台,通过对有功总电量与峰谷电量之和、月末冻结电量与分时冻结电量的比对,以及采集数据完整性的审核,审核失败的抄表数据将无法更新至营销系统当月的抄表档案中,有效防止了计量差错的出现。

4结束语

篇10

耽美漫画最早应是在91、92年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在此期间的耽美作品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含蓄的内容,其代表作品是CLAMP的命运三部曲--“圣传”、“东京巴比伦”和“X战记”。这三部作品以华丽的画风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风靡一时。CLAMP作品中的BL始终是非常含蓄的,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亲热画面而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发现一段感情的存在。

例如“圣传”中阿修罗王和帝释天这两人的感情纠葛,CLAMP在正传中始终没有明确地画明,而只是在番外篇中以隐晦的画面淡淡带过,但这样的简单有时反而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而说起CLAMP的耽美漫画,大家比较熟悉的恐怕还是“TOKYOBABYLON”和“TB--X”,其中有一对耽美组合贯穿了这两部漫画,那就是--樱冢星史郎和皇昴流。他们两人凄美的故事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赚取了无数同人女的眼泪。所以在此我也就不多加说明了。但我个人认爲CLAMP的作品偏於阴暗而且有些晦涩,所以比较年幼的读者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内涵,她们的作品更适合高中以上的读者。

(这三部作品现在都已有了VCD,其中“圣传”的VCD中并未交代修罗王和帝释天的事情,主要角色是夜*王,而且从制作上来说并不精美,所以不值得推荐。“TOKYOBABYLON”的VCD故事情节是东京都保卫战,并没有太多的描写两人的情感。三部VCD中比较多地描写BL的要算是“X”了,但是VCD将原本的故事情节改变较大,其中主要是讲神威和封真的事情。)

大概到了94年,市面上开始出现了纯粹的耽美漫画。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的就是耽美的经典之作--“绝爱”(尾崎南)。称“绝爱”爲耽美的经典之作实不爲过,即使很多不是耽美爱好者的人也看过绝爱,其影响力无与伦比。“绝爱”中的两位主角--南条晃司和泉拓人也毫无疑义地被认爲是最爲经典的耽美组合之一。现在许多耽美迷仍然将“绝爱”视爲同人小说的一大素材,相当一部分的同人都是围绕“绝爱”而写的。“绝爱”的故事情节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其中南条晃司对泉拓人的那种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毁灭一切的狂热爱情完全不同於TOKYOBABYLON中星史郎和昴流的含蓄之爱,这是它的一大特点也是卖点。“绝爱”的续集是“BRONZE”(也就是“青铜”),至今已经出了十几本但还未结束,很多租书店里都有,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弄来看看。其中有一些H的场面,另外比较血腥,无法接受者请慎重考虑。(绝爱的VCD现在市面上也有卖,基本上忠於原著,值得一看。)

在“绝爱”出现的同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温馨的耽美漫画,比较出名的有“美男子的亲密爱人”(叶芝真已),“微热纯爱少年样”(阿部美幸),“微忧青春曰记”(阿部美幸)等作品。这一类的耽美漫画情节温馨感人,H也很纯情,主角大都是高中生或白领。不过很多现在已经无法买到或在店里看到了,需要耐心寻找。这以後几年,耽美作品就是这样不冷不热地存在於各书店的柜檯中。温馨类的耽美漫画一直在大陆耽美漫画市场上佔有一席之地,即使後来大陆耽美原创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分也是温馨类的小说,可以说是受到这些漫画的影响。

从97年开始,耽美小说进入大陆。一开始因爲“绝爱”的缘故,所有的耽美小说都被注以“尾崎南”的作品,一时难辨真僞,良莠难分。大量的耽美小说使人眼花缭乱。其实很多小说的原作者都是非常著名的。不管怎麽说,从此我们开始接触除了漫画外的耽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说。耽美小说中值得被称爲经典的作品有许多,如“间之楔”(吉原理惠子)、富士见交响乐团(秋月)等。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中文版的优秀作品有“远离伊甸园”(很多是盗版且还未结束)。“间之楔”和“富士见交响乐团”还未有中文版的书出版,但是这两部作品都有VCD。“间之楔”因爲H度过高,所以只有删节版的,完全版只有刻录盘。“富士见”的VCD动画是由西炯子担任,是原著故事的浓缩。

到了99年,大陆耽美发展到达一个阶段。耽美漫画月刊“耽美季节”(AYA主编)出版。这是第一本耽美月刊,详细介绍了耽美漫画和小说。同时市面上的耽美漫画也以惊人的数量和速度出版著。很多在这时出版的耽美漫画都是名家之作,故事情节和画风都很优秀。(其中有些H度较高)比如“情人总敲三次门”(朝雾夕)、“LOVEMODE”(志水雪)、“暗黑末裔”(松下容子)等优秀作品。其中男作者的作品要算“方程式”(葵二叶红三叶)和“激爱”(小鹰和麻)最爲有名。这些作品很多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品,建议大家找来看一下。

市面上还有了很多耽美VCD,如“绝爱-BRONZE”、“火宵之月”、“方程式”、“网中鱼”等,这些VCD画面精美,声优的表现也非常棒。但是这些VCD大部分都是盗版所以有些质量不是最佳。另外还有很多耽美动画的DRAMACD,不过因爲是曰文原声,所以如果没有曰语基础的话是听不懂的。

与此同时因爲网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耽美网站应运而生。很多网站都有耽美专栏。比较著名的有“桑桑学院”、“玻璃乌托邦”(设有“间之楔”和“绝爱”专栏)和“露西弗俱乐部”等,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综合性耽美网站,其中桑桑学院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漫网站,但他们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耽美论坛:“唯美主义”(不接受N18的投稿)。露西弗俱乐部是一个综合性的耽美网站,採取会员制度,有很多原创及同人小说。这些网站都拥有一批优秀的国内耽美原创及同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