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29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语文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意义分析与价值制定
根据教师的实践,我们可以把语文校本微型课程界定为基于学校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自身基础与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以主题或知识模块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但又与整个语文学习有着极大关联的小规模课程。它既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学科活动的形式进行,其目的是充当“课程补丁”和“能力补丁”,弥补学科教学与考查所需知识能力“脱环”和“跳环”之处,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改善知识发展、能力需求的超前性与学科规定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之间,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知能日益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还可以打通学生语文学习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学生及时接触社会与语言运用的最新发展,其益处自然是多多的。能够通过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内容广泛的“补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基于现实真实情境之下,在富于支持性的能够较大程度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能收益,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类型研究与共同特征
语文微型课程根据其适用范围大致可分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动态生成型三种类型。
1.补充延伸类
即以教材内容与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从文字宝库或现实生活文本中选择部分材料,补充一些与文本主题或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全面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纵向深层次的开拓,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夯实基础,提升研究能力,培养具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微型课程。比如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便补充苏轼、苏辙等人关于六国破亡的论述;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补充一些《红楼梦》的节选,组成“红楼寻梦”主题系列研究课等。
2.问题解决类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课文学习中往往很少涉及在考试中考查到的题型练习,比如“仿句”或“句式转换”等,这些题型仅靠平时的课本学习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另辟蹊径,专门训练,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教师往往在教学课文时,选取课文中有例子性质的语言,通过品味语言而拓展开去,顺势对这些题型进行讲解、训练。
3.动态生成类
有研究者对中学语文作了专题调研,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呈现三个“多元化”的特点:①对语文学习的领域和量的需求趋向多元化;②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③对语文评价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确实,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的,课程应当是开放的。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借助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或者创设某种情境,或利用某种突发现象,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展开语文微型课堂的学习,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竞赛甚至参观等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搜集用错文字的例子,让学生研究班级联欢会主持人的台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比较其优劣等。
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语文微型课程,它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①“短”。区别于长期课程(各学校现行设置的课程),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其内容不受长期课程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约束,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与现实需要来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开发,时间短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别具一格,丰富多彩。
②“小”。一般规模小,容量少,易转换,带有“短兵突出”的特点。以专题方式呈现为小教学材料或半独立单元,一方面它无法避免运用已有的知识,又要与现行课程配合使用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它主题明确而集中,目标具体而清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与导向性。
③“精”。语文微型课程虽然选材范围极其广大,涉及中外古今,其触角可延伸至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但受时间、容量与主题的限制,必定是精心设计、高度浓缩的压缩品,汰除了一些冗长的杂质,是指向鲜明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纯品”、“精品”。
④“实”。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来设计开发的,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是为“人”量身定做的,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三.开发的实施策略与原则
如上所述,语文微型课程确实有“微小”的一面,而且在知识社会中要使语文课程既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快速增长和考试题型稳中求新的需求,必须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要把握开发的领域,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①学生的兴趣,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升学,就业,实际)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②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③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④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切合学生实际,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篇2
一、质疑促思,做足思与辩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质疑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见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另一种引导,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首先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要有精彩的生成,就要有精心的预设。学生的自发质疑要建立在教师有效抛疑的基础上。
二、思考促辩,在辩中深入理解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学生的质疑只能够作为思辩的基础,要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标,还得在课堂上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放飞思想,步步深入理解,最后得出明确答案。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学生的质疑大多围绕着课文讲了一个皇帝由于痴爱新装而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以免被骗,以及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在嘲笑皇帝的愚蠢的同时,对于一个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为什么能畅行无阻,直至最后被一个小孩戳穿?两个骗子为什么竟敢毫无顾忌行骗到皇帝头上?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研读课文。有说是因为皇帝太爱新装了,骗子投其所好,所以能行骗成功。但马上就有不同声音出现,有人说如果皇帝不是自身没做好,自觉没有尽职尽责的话也能识破骗子的谎言。这时又有人说是大臣的的问题,如果大臣能说真话也能戳穿骗子的骗局。几种看法争执不下,于是新的辩点就自然地生成了。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促使学生在辩中继续思考,骗子、皇帝、大臣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说是骗子骗倒了皇帝,大臣们才不敢说真话的;有说是骗子先骗过了大臣,再由皇帝信任的大臣使皇帝彻底相信的。这时候,笔者继续让学生思考大臣为什么由怀疑到相信,并且还充当了骗子的帮凶?直到此时,学生才弄明白骗子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主要是因为有昏庸的皇帝才会有不说真话的臣子,之所以有不说真话的臣子就是因为有昏庸的皇帝。皇不能分辨出真话了,说了真话结果又会怎样呢?于是在一个虚伪的世界里,是谁也不敢说真话的。最后被一个小孩戳穿的真正原因就是小孩子还没有被这种虚伪的社会风气污染。
三、思辩结合,自然生成高效课堂
篇3
在暑假参加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时候,听了倪文锦教授、方智范教授等人的报告,很振奋,也很受启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此次课改的力度及决心之大,我想:还教师按教育规律和学科规律教学的春天终于来临了。多少年来,我们不得不“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是考纲和教材的傀儡,而今,我们听到了“过去考什么教什么,考纲权威高于教纲,是不正常的”,“新课标强调用教材而不是讲教材”这样的声音,傀儡终于有了自主权,能不振奋吗?我们听到了“宁愿有所为而做错,也不要冷眼旁观”这样的指示,我们能不跃跃欲试吗?新学年开始,我们投入到新课程实施中,在教材整合、活动单元设计与实施、评价方式改革和学分认定方案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点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不过,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无奈。我们的阻力和压力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行政对教学的干预太多,给老师的压力太大,使老师不敢大胆尝试。我们这里是很看重分数的,每一次测验(月考)都要全级统计,教师排名、学生排名,科与科之间比较,校长组织召开月考质量分析会,学期中段考、期末考则要把每科每个老师的成绩上报教办。我们校长说:“改革是难免失败的,但我们是承受不起失败的。”我们校长说的是实话,我们很理解校长。在第一模块第一次单元测试中,我们在命题中尝试加大主观表述题的比重,增加选做题和开放题,由于学生不适应题型,测试成绩不理想,校长在质量分析会上点名批评了我们,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是什么绊住了老师探索的步伐?是什么让学校放不开手脚?
篇4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
篇5
关键词: 高职英语 翻译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脚步加快,具有优秀英语翻译能力同时又精通商务知识的综合型实用人才在国际金融、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输出、国际物流等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也成为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翻译应用等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翻译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近年来兴起并迅速普及的多媒体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环境无疑给践行这一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高职教育应针对当今职场的发展需要,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从而能借助翻译工具翻译一定业务资料或进行业务操作。但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条件、方式等局限性使得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特别是翻译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差导致在课堂上无所适从。
一、高职院校翻译教学过程现状分析
1.翻译教学未被重视
相当多的院校英语课程开设较少,许多高职学院只按教学要求开设,按教育主管部门的最低标准要求学生。语音教学设施不完善,翻译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成为弱项,没有专门的实训室,是用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代替,多数学校的翻译课以笔译为主,针对职场英语的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另外,能够接受高职学生翻译实习的单位很少,实习条件有限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参加翻译实践的机会。许多学生只是简单地通过考试,英语能力多停留在与人打招呼的水平上,至于应用无法谈起。翻译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就成了高谈阔论,甚至被视为偏离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缺乏好的实用性翻译教材
高职教育可选择的与职业相匹配的教材不多,教材选择的标准及侧重点差异较大。目前个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行业领域特色,介绍职场各种业务知识和话题,但是不能很好地把翻译理论和商务活动实践结合起来,章节内容过旧、缺乏知识更新且不实用;另一种则是侧重于英汉互译训练的基础教材,教材难度过高,话题也不能够引起高职学生的兴趣。此外,课堂教学方式也不够灵活,多是采用“翻译要点,例句加单句翻译练习”模式,训练形式单调,练习题型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翻译教学的过程学生互动性较差,课外翻译训练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与外语基础都普遍不够扎实,课外知识面较窄,在翻译训练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障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习惯于被动听讲而不是主动学,而因教材因循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大多数的英语课堂讨论往往由于主题不明确、教师引导不足、学生自觉性较差而流于形式,因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得不到展示自己译文、观点的机会,甚至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将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翻译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与学就可以完成的过程,更多地需要“工夫在室外”的努力。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要想获得翻译能力的根本提高,有赖于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如果没有这种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努力,课外翻译训练不可能成为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常态,是很难学好英语的。
二、改善高职翻译教学的策略
1.翻译练习选材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长期以来由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做出译文,然后教师向学生提供参考译文,学生进行更改。这种“纠错”式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很多学生放弃翻译的过程,直接等待答案。所以翻译训练的第一步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对翻译练习的兴趣直接决定了翻译学习的质量,翻译练习选材的主题和难易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翻译练习,使自主学习成为现实。学生便能发挥积极主动性,积极阅读相关信息,也会相互讨论,主动增加对新话题的认知能力,而不会对陌生的材料仅仅作语言上的生硬转换。因此,教师要主动地了解学生兴趣和课外生活,了解时事,才能在翻译指导中卓有成效。
2.教学方法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为核心的活动过程。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讲解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锻炼往往被忽视,即使有为数不多的讲评练习,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而且很多学生因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其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许多潜在的优势。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其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各自对于原文理解上的优缺点,进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运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再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借助他人的视角从语法、句法、词汇、语篇连贯、意义完整等方面综合考虑和研究原文,在研究讨论中逐步加强对英语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们的研究成果相对质量较高,学习活动的效果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课堂翻译学习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学生们小组活动为主体,有组织地进行教学讨论活动。小组各成员不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需要对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督促和鼓励来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吸收别人的成果。在这样的集体中,所有成员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通过频繁相互比较,找出个体差异,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尽可能充分完成学习任务。
3.丰富课后练习
翻译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与学就可以完成的过程,更多地需要实践、积少成多的过程。学生翻译技能的提高不是仅仅靠翻译课的课时量就能够达到,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是目前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能提供直观而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把精心组织的材料、课件、习题等上传到电脑里,让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是课后可以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介绍英语网站、趣味性的英语翻译软件或词汇软件,弥补学生自身词汇的不足,帮助学生在课后判断正确的句子,节省翻译时间,提高翻译效率,培养翻译能力。网络的交互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能够在课外及时交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练习情况,并可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式的指导;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翻译练习中的典型问题,并传播给所有学生观看,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学与练的效果。
4.拥有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职业英语教育应更偏重技能训练,它涉及的英语技能更偏重专业性,不同于基础英语和国贸知识,所以对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仅应具备大学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经验,而且应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知识,能够在商务、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目前的任课教师大都没有从业经验,也没有翻译资格证书,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一要让教师参加有意义的专业针对性强的翻译培训:二要创造机会派教师到企业挂职进行实践锻炼;三要引进企业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翻译人才做专、兼职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容易地把实际的翻译工作导入课堂教学中,或者帮助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的翻译实践知识,使学生能够像真正的职业翻译工作者一样,做一些实际的翻译工作,使学生将整个学习过程转化为职业翻译工作者的过程。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高职翻译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从翻译教学实际出发,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应试能力的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Kiraly,C.Donald.Pathways to Translation:Pedagogy and Process[M].Ohio: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6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篇7
文本资源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连高中课本都看不懂,何谈高效的生成?读懂文本,需要对文本的丰富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所蕴含的情、理、意、趣或篇章结构等给予深入挖掘,以致触动学生的心灵、思维或旧的知识结构,从而产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碰撞,生成新的想法、困惑方法和情感等。
【案例】诗歌鉴赏中不少学生常把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说成是“赞美崇高气节”;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成是“歌颂奉献精神”等。教师在课堂上可尝试让学生口诵心咏,反复吟咏,抓住“影”“水”“香”“月”等意象,以及“零落”“碾”“香如故”等关键词,走进文本,多感知、多体会。前者所表达的以幽居隐逸为乐、不慕名利的情感,后者所表达的不惧摧残、坚贞自守的傲骨,就很容易体会出来。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都会大而化之地为作品贴上一些现成的标签,却不懂得揣摩语言、品味情感、体会意境。他们进行的是一种流于形式的“灰色鉴赏”,而非深入文本的“绿色阅读”,所以,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文本意境的阅读。
【建议】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读懂文本,要求学生必须基于文本,尊重文本,在充分感知文本旨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个人的理解和见解,而不是盲目凌驾于文本之上,随意拔高。
二、质疑文本――生成之源
质疑文本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充分挖掘课本文本内涵,拓展外延,不断生成新问题,逐渐养成不迷信课本,大胆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的习惯,从而实现质疑与生成的完整化。质疑文本,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有利于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案例】古代诗人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范例在古代诗歌中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可让学生多做质疑训练,例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出自他的独创,而是出自他对五代南唐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那么,他为什么把名词“竹”改成形容词“疏”,把名词“桂”改成形容词“暗”呢?经过启发,有的学生说:“‘竹影’‘桂香’以一联状写两物,冲淡了描写对象的形象”有学生说:“顿使梅花神态活现,栩栩如生”.还有地说:“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可谓化平庸为神奇”
【建议】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要求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读前有疑,读中释疑,读后存疑,解决旧疑存新疑。通过不断地质疑,促进学生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最终促成智慧的形成。
三、超越文本――生成之脉
超越文本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融入到学生内部知识中,挖掘深含教材深处的韵味。文本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各项活动的载体,它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而对文本的超越,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学习、工作更有价值的新的认识。
【案例】为了让学生欣赏莫泊桑《项链》的结尾,我作了如下设计:(1)当主人公得知那挂项链是假的,她会有何反应,下半生会怎样度过?(2)假如她不知道是假的,命运又会怎样?(3)自己设计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对故事的结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上例可看出,我抓住了文本的“质疑点”,善于创设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智慧火花的产生和不断地生成。
【建议】要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就要求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文的意图,应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课文中潜在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当然,超越文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多元解读文本,――生成之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情感。这就使得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真实的情景中,很容易产生许多新颖的、独到的见解。而当面对多样化解读教材时,我们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8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反思与建议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简而言之,语文课程资源可分为两类,即课内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具体而言,它既包括教学用书、挂图、,也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等“视听教材”报刊等“图书教材”,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还包括图书馆、报告会、歌舞表演等“活教材”。面对浩如烟海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需要,进行精心选择和加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而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最有用最有价值的东西,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一)充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
课内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接触到的第一手的教学资源,是经过实践最适合学生接受的一类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起来课内教学资源。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第一,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教材。作为课程物质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语文教材担当着承载课程内容的重要责任。它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因为与语文教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语文课程实施中最常规的媒介和载体,因而它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反映儿童的特点,兴趣需要,也反映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体现四方面的特点。即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去生成问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当然,在对教材资源的利用中,要要防止对教材的过度开发。这个度包括学生的“可接受度”和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有的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深厚,视角独特,善于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但如果这种开发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路径,然后围绕目标去开发和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第二,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这样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个话题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回避的。作为课程人力资源的主体之一,教师的知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教师成长过程中认知结构的不断充实都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源泉。所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应该不断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自身资源: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内外的知识储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教师的性格、气质以及爱好特长;三是教师的生活阅历、旅行见闻等等。此外,教师的教学智慧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突出体现在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挖掘和利用上。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信息源,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从学生本体的角度来讲,学生的经验、情趣、个性的差异乃至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同时,学生也构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学生资源的价值是不能被忽视的。而当我们说“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家庭环境、情感态度、习惯方法、个性特长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动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将资源开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也参与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来,让每一个信息源以及信息源之间演绎出新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生长点。这样,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本身也当成一种“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就得到提升了。
在语文教学的开展中,要积极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的经验、智慧、感受、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课程资源和教材一起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化思想,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强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让他们自己去观、去体会、去感受,真正走进大自然。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利用起来这一教学资源。
(二)要树立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开发意识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储备,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进而把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
(三)要做好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
我们知道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扎根于生活。而目前教材所编选的课文还是更多偏向纯文学类的作品,而真实的生活中并不只有这样的“语文”。因此我们可以尽可能拓展语文教材内容的领域,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向更为丰富和广泛的方向延伸。这样,我们就可以带学生直接走入生活中的语文,并在这丰富的课程资源中习得语文。语文课程资源很丰富,与教材内容相比,哪些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该单元、该年段的课程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能准确判断;其次要具备整合、驾驭课程资源的能力,没有拿来就可用的资源,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增、删、并、调,去粗存精,使其与教材资源有机结合。教科书编得再好,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教材内容滞后、编排体例固定,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补充,或激发兴趣,铺垫感情;或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或辅助理解,引发思考;或拓宽视野,或学法迁移等。
参考文献:
[1] 刘启蒙.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简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金田.2014.07期
篇9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培养
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下而,笔者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标题或段落的品读上来。如"祝福"它是一般的祝福语,还是另含更深刻的内容?都需要去质疑。
二、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比如《祝福》里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对她的眼睛的描写有什么变化?了解这一点对于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就完全把握了。
三、就文章反复处提问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质疑而问。穆旦的《赞美》(人教版普高必修本第一册第一单元)一诗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技巧,用深沉而充满激情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真切的感受和呼喊。理解难度很大。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情感:一是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二是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三是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诗歌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反复吟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种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细心品味,不难读出诗人表达的深意。
四、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离之处。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课文中不同寻常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无须写出的却偏要写出。有些文章的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是多余的,而这些往往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深刻的含义。②似应写出的却有意略去不写。文章的某些内容如果写出来,文章会显得更完整,更连贯,但作者却把它略去不了,这也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③一般应这样写却那样写。④使用特殊语言顺序之处等。
按照常理,面对"一沟绝望的死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诗人闻一多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抒发其强烈爱国情感的《死水》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具的匠心。
五、就文章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祝福》从鲁镇上一个知识分子"我"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大半生经历,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黑暗现实。但是文章的题目却和内容相矛盾。能不能就用主人公的姓名"祥林嫂"作为小说的标题?教学中我抛出了这个疑问,进一步又引导学生探讨主人公的姓名究竟应不应该是"祥林嫂"?由于抓住了这个大矛盾,整个文章主题的解读进行得十分轻松,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这种"矛盾"有时产生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解释,破译统外之窗。
六、对文章的空白处提问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发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装在套子里的人》(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的收尾,开始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的事",之后又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神情""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
总之,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本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问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本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合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倡导的所谓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但是目前高中课堂的有效性缺失已经严重抑制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发挥。因此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改革的热点之一。那么如何做才能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呢?本文针对几年来在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已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善于引导学生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合格的教师把学生教得更像教师,优秀的教师把学生教得更像学生。”我们总习惯了要求学生总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而忘记了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按照学生的天性去做。其实教学是在教一种思维,我们备课也只是一种预设生成。教师教学生,不能要求学生必须按老师希望的模式成长,而是按学生本来的样子加以引导,他们成长为具有学生自身特点的学生。抹杀学生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抹杀学生个性的课堂也是是低效的课堂。例如:曾区别“衬托”与“烘托”这两种表现手法时,我给学生了一首诗让他们赏析这首诗里面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是烘托,而有些同学则认为是衬托。当时我没有立即表明我的态度,而是先指出二者重要的区别点,然后给学生了好几个能形象区别二者的美术图片。先让他们深入的理解二者的内涵,然后再进入到对此题的理解分析当中去。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我再让学生顺着我讲的思路做
二、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堂课的问题设置不仅要能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更要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高中语文学科来讲,一堂课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多,两到三个为宜,而这几个问题应该起到一个纲的作用。它能把此节课所要讲的重要的内容概括进去,并且问题和问题之间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上课思路清晰,并且在主观上没有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更能记住知识点。比如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为例,我在讲人物形象鉴赏时,就只设置了三个相关的问题:
1、请分析总结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小说中都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3、小说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以上三个问题主要围绕小说主人公展开,并且这些问题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置,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虽然设置的问题不多,但问题的内容丰富,起到了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目的。
三、如何构建一个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
构建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要抓好“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打造一个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必须要抓好课堂前几分钟,要在课堂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关注。很多教师都习惯于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文章主要讲的是……”每当这样的开场白想起,学生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之初就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一个特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如,在《陈情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以“孝”为辩题的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收集古今中外关于“孝”的资料和诗句,作为自己的辩论素材,进行正反两方分组辩论。辩论这种形式不同于教师传统的开场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辩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辩论,让他们围绕话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唇枪舌剑,来我往”阐明自己的观点。采用这种话题辩论的形式展开语文教学,可以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吸引到语文课堂上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语文学习。给他们营造一个不一样的、快乐的语文氛围,让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开始学习。
构建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摆脱一人一粉笔一黑板的教学“套路”,要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多变”的语文课堂产生期待当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老一套”,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书、一支粉笔就想“打遍天下”,这种教学思想是要不得的。学生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他们对新事物有敏锐地捕捉力,对旧事物会产生抗拒,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如,高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依靠简单的诗句词义讲解和让学生背诵诗词为主,而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古诗词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优美的诗词环境、深情的朗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教师也可以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入手,利用多媒体独特的旁白声音给学生讲讲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感受到快乐。
构建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善于打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享受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应该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并将自己融入语文课堂。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教师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如,可以以“角色扮演”等形式丰富语文课堂,在文本情感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的角色扮演即指让学生扮演语文课本里的人物,模仿人物的外形、神情、语言等表达人物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表演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充分把握文本人物的特色,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带认真领略一次文本内容,特别是对人物描写段落的拜读,加深他们对文章人物、人物思想的了解,这样便可以较为高效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课外语文资源的开发,要让学生在缤纷的课外活动中享受快乐高中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拘泥于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语文小组,让他们把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和课堂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以小组模式开展各种语文兴趣活动,可以成立诗词研究小组,诗词朗诵小组,课外写作小组,课外讨论小组等,让学生课下也能
享受语文学习。当然,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外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也可以让学生自选话题,开展形式各样的辩论赛,教师做课外竞赛活动的裁判,要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给学生打造一个多样的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结束语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包括老师和学生。其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引导的主体则是老师,况且现在社会又发展的那么快,语文作文写作又与社会时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有很深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积累,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同时,要想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要打造一个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快乐,享受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秀兰.把握课堂规范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2]周延华.浅谈如何营造诗意的语文[J].职业2010年24期
[3]周云华.历史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7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