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范文

时间:2023-03-23 00:5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美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意美术

篇1

1.学指南,用指南

《指南》和《标准》作为国家指导性文件,教师正确理解和学习它们,是开展创意美术工作的关键。在美术活动备课时,我校小班组教师都会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利用班级的装修格局和班级主体背景的色彩,恰如其分地为幼儿打造说话环境,体现出环境的教育作用和幼儿的主导作用。如在设计主题墙时,教师充分利用米罗可儿的借形想象和色彩美学,给幼儿创造了温暖、充满童趣的世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主题大环境、区域格局到区域材料,制订了图文并茂的游戏规则,尽显教师游戏理念的独特视角与特色幼儿园的独特文化,使“区域游戏”成为幼儿学习的源头活水。

在本学期美术特色联盟开放研讨活动中,通过领导、同事的讨论和分析,组员的配合与思考,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创意美术特色教学,润物无痕”,并积极参与钟楼区幼教管理中心俞莉主任主持的精品课题研究培训活动,认真填写相关研训现状的调查问卷,领悟到了《指南》与《标准》对提升教师美术专业素质的积极性。

2.学经验,促成长

韦伯斯特说:“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学他人之所长。在11月举行的“片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领域’评优课活动”中,为了帮助戴老师在美术课堂中有效拓展综合经验,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整个年级组一起改课、研讨、制作。与此同时,我们年级组的三位美术骨干教师还进行了示范课,每位骨干教师都用自己独特的视野与方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美术教学理念,使课堂呈现出灵动、智慧的美,使听课教师在收获的同时也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小班组成员进行了名师上课互动,每位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大胆发挥,勇于创新,有效调动了幼儿的课堂参与性,并举行了《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思考与实践》精华讲座。在11月举行的沈老师和薛老师的讲座中,笔者了解了“炫彩棒”的基本特点和技能技巧,在技能掌握环节,根据培训内容与要求,即学即用,实战演练。另外,薛红老师还与其他教师分享了参加上海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为组员对我们幼儿园创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增添了灵感,为开展后续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二、开拓主题,培养创意

篇2

为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思维能力,文章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为出发点,阐述了美术教育进行改革的原因和如何提炼“中国元素”,并着重探讨了开展以“中观元素”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美术;创意教育;中国元素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呈现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教育部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开展比较有趣的创意美术教育,主题以“中国元素”为出发点,促进人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其兴趣,希望人们可以继承和发展我国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综合素养。

一、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为了我国优秀的拥有“中国元素”的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所以对相关的教育进行改革,其中对美术教育课程推出了全日制教育。但是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传授技能比较单一,在继承时只是进行单一的继承,并没有对其进行发展等。当然,很多高校也发现了上述问题,并积极尝试改革,希望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案。

二、如何提炼“中国元素”

在我国,一看到“中国元素”的字眼,很多人会想到百家争鸣、四大发明、中医、拔火罐等。我国美术史上的大家,他们在进行创作时,不仅仅是对人物或者山水进行描述,更是对其中的精神给予弘扬。事实上,美术中人物所体现的精神风貌等确实不是一般画家可以描摹的。其实,一个人本身的修为或者作风在自己所创造出的劳动产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要想实现在美术的创造上更上一层楼,自身的身体素质与精神方面都需要得到加强。在提炼“中国元素”时,应该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在进行美术作业时,应该以外在的形象为主,还是以内涵为主,这都值得我们深度探讨。在对学生进行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时,首先要把学生年龄放在首位,大多数学生从儿童时期到少年时期,其感觉也是从以前的形象感觉变为抽象感觉。其次是保持美术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比较好的方面,再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提取“中国元素”的准则首先在于视觉效果,可以用越来越多的方式对时代的变化进行记录。其次就是人文特色,前文中说道提到“中国元素”直接会想到的是百家争鸣,这就是属于人文特色,这些富含“中国元素”的思想往往可以将本身比较好的事物与“中国元素”结合。

三、开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将“中国元素”与新理念的结合

为了将“中国元素”与新理念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很多方案,并在方案中指出,我国的美术课程应该进行适当的内容改革。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应将富含“中国元素”的内容与新理念相结合,使二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中国元素”的内容才具有创新意识。当然还要坚持以“中国元素”为基础的创新,经过这一系列的创新,美术教育才可以更加富有生命力。这样做可以使富含“中国元素”的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可以让广大青年更容易接受,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富含“中国元素”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中国元素”背后的意义渗透到教学中

在美术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中国元素”的内容的认知,理解“中国元素”背后的意义。目前的美术学习已经不是只学习技能。美术文化富有人文色彩,并且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程度较高,这也就对于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

在富含“中国元素”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就是尊重个体差异。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心智比较成熟,并且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去使学生进行和“中国元素”相关的美术创作,为其选择最佳方案。

(四)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案

在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应该探究出一些更加方便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剪纸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只有剪刀和纸,或者没有剪刀也可以,就是类似于撕纸一样的也可以。这样富含“中国元素”的活动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如果教师再进行适时的指导,学生可以对纸张的创造更加专业,在以后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更加新颖的顺应时代潮流的艺术。

四、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开展富含“中国元素”的美术类的教学实践有利于“中国元素”的发展,也是对美术实践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发展下,我们应继承发展“中国元素”的美术,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将富有“中国元素”的美术文化发扬起来。

作者:林虹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原研哉,阿布雅世.为什么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意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跨界人才和创意人才日益重视。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对幼儿美术技巧的培养,难以满足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需求。随着国内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增大,美术逐渐沦为副课,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难以得到培养。而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的空间日益变小,社会各界为保护与开发幼儿想象的能力,强烈要求进行创意教学。

一、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幼儿学习美术主要是临摹前人的绘画与书法,注重对绘画功底的训练,因此,幼儿的美术技巧通常能够得到培养与强化。然而,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通常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分离开来,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受到严重的限制。人们通常认为,幼儿临摹得越接近对象本身,就越能体现绘画功底,然而一味地临摹对象造成幼儿的美术学习枯燥无味,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研究

1.确定幼儿美术教育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创意与跨界受到人们的欢迎。何谓跨界?可以是跨学科、跨领域,也可以是跨文化,逾越两种或多种边界,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幼儿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向创意与跨界方向发展,突破传统单一的绘画边界,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幼儿的感知性与创造性,在探索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实现自身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日益提升。

2.营造自由的精神环境

幼儿在早期绘画的过程中,通常会依据自身的意欲与情感进行想象与发挥。教师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与引导幼儿,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给予幼儿太多的限制与约束。营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环境,有助于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感知美的存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对画材、造型、色彩等进行严格规定,而是鼓励幼儿随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灵感,使其拥有更多的独特的构思与创造。

3.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在进行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组织个人独立创作、小组合作创作、集体互助创作或户外写生等,不断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此外,美术活动不应只是停留在对前人绘画的临摹上,而是让幼儿在欣赏名画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大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从而不断发现自我。为了实现幼儿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目的,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绘画媒介,如可以利用木棒、贝壳、小汽车、废弃卡纸等有趣的物品作为印刷图案。通过各种形状、色彩不同的材料与工具,使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方式或组合进行绘画。

三、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实践

1.利用瓶盖、纸板进行印画

瓶盖与纸板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幼儿利用瓶盖与纸板进行作画,在印画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并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利用瓶盖进行印画的过程中,首先在瓶盖表面涂一层颜料,之后将瓶盖的颜料印到纸上,幼儿可根据自身的想法,印出如乌云、花朵、青蛙等各种图案。对颜料厚薄的控制和印画过程中的轻按与重按,从而造成不同的印画效果。幼儿在印画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绘画,使画面元素更加丰富。纸板主要是利用瓦韧纸,将纸板折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种形状,在纸板一侧涂上颜料,再将涂有颜料的一侧印到纸上,印出如雪花、树木、风车等多种图案,幼儿通过将纸板折成不同的形状,从而能够印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2.利用手作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会利用手势造型的影子,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如拇指相连、双手张开是鸟儿的形状。幼儿在作画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双手创造出各种轮廓,再加上绘画与上色,形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有时同样的轮廓,经过幼儿的想象,可以画成不同的动物,如同样是五指张开的形状,部分幼儿可以描绘成孔雀开屏,而部分幼儿则会把五指想象成大象的鼻子与四条腿。除手势之外,幼儿还可以利用手指作画,描绘出各种不同的人脸或者动物的形状,幼儿的想象力在利用手作画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在幼儿早期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创意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通过确定幼儿的美术教育方向,营造自由的精神环境,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实现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利用瓶盖、纸板、手等工具进行作画,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幼儿创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洪艳.创意美术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赤子(中旬),2014,4(2):253-254.

[2]马倍利.论创意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2,6(10):126.

篇4

关键词:舞台美术;叙事转向;新媒体

“后戏剧时代”的演出生态正走向以“表演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戏剧演艺及舞台美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演出语汇和艺术形态。新媒体技术推动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其功能也超越了过去对剧本的简单读解,而转向了更为主动的叙事设计。舞台美术正越来越多地扮演着“视觉导演”的角色。

1舞台美术在新艺术生态中扮演的角色

20世纪以来,西方表演艺术从亚洲和非洲艺术中汲取了养分,欧美戏剧理论逐渐脱离了“剧本倾向”,取而代之的是以“表演”为转向的后戏剧时代,更多超越剧场的表演艺术比比皆是。传统的戏剧语境、戏剧观念、戏剧要素概念和定义几乎被颠覆。戏剧理论中的关于艺术与技术、时间与空间、文本与图像、舞美与导演、观众与演员等相关问题需要重新定位。后戏剧时代的舞台美术类型越来越宽泛,新的戏剧生态中的舞台美术超越了对剧本的简单读解,扮演了越来越多的导演角色,叙事的转向成为当代舞美设计的主要特征,舞台美术叙事也是一种对文化理解的方式。

另一方面,舞台美术作为视觉艺术中一个分支,与国际新媒体艺术发展观念是同步的。20世纪初,照相术的发明,架上绘画的传统权威被打破,达达主义、未来主义、偶发艺术等现代美术思潮逐渐替了架上绘画,这些先锋艺术流派越来越关注观众在艺术创作中的中心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录像艺术、数字艺术、网络交互艺术等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新媒介艺术,它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表演学科紧密联系,各种媒介之间的碰撞,转换出了众多跨界的新艺术类型。行为、绘画、建筑、动画、电影、装置甚至手机、无人飞机都将成为舞台美术表现的元素。舞台美术融合了当代所有视觉艺术的新观念、新材料和新方法,站在了当代视觉艺术实验的前沿。

2舞台美术创意的叙事转向

说故事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也是一种文化再创造的行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说故事的概念广泛被运用于各种文化实践活动中。讲故事的策略研究早已成为设计、美术等视觉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当前,包括舞台美术在内的视觉叙事研究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

舞台美术是以图像传播为核心的视觉叙事艺术,图像叙事的文本形态改变是由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静态图像叙事和动态系列图像叙事两类,这两种叙事文本有着各自由不同的表述机制。舞台美术、雕塑、设计等视觉文本比较特殊,不像小说或电影等叙事文本结构那样清晰,有时叙述的是一种观念、时尚和文脉。图像的符号能所与指相互漂移,叙事的建构必须要依靠观众的上下文语境去补充。多个符号以一个主题预设形成符号形态的因果关联并富有意义,这样的象征性设计才具有叙事性。舞台美术叙事是叙述主体通过参与的戏剧事件组织在一个特定时空和意义向度的设计符号文本中。事件(信息)传达的语境足够刺激和唤起受述者的记忆和联想,从而产生连续的心理感受完成对物的综合体验。

纵观世界舞台美术发展史,从古希腊背景、透视舞台、条屏布景、投影拼贴到今天的各种新媒体演艺探索。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在营造舞台气氛、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了核心作用。戏剧叙事的呈现需要依靠舞台视觉空间的调度,导演通过舞台上的灯光、服装、道具、布景的迁换完成戏剧文本的视觉阐释。新媒体互动技术为舞台叙述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视觉表述方式,影像叙事从表层融入舞台叙事的内在动因中。舞台布景的调度和转换更为流畅和自然,多样化的戏剧类型使得舞台美术表现出超越传统的物质设计,全息摄影、增强虚拟技术等数字技术让舞台美术发挥了传统设计无法达到的艺术想象力,舞台美术作为戏剧故事空间的作者,在戏剧演出中扮演着越来越主动的叙述者角色。

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舞台美术叙事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各类动作捕捉技术、增强现实技术、MAX系统、可穿戴技术、实时交互软件不断涌现,为当代舞台美术叙事表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实验解放了舞台空间,舞台美术叙事风格呈现出简洁化、交互体验化的特征。

(1)舞台美术叙事空间的简洁化。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使得舞台美术风格简洁化得以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舞台空间,降低了制作成本。无论是对戏剧故事环境空间的体现,还是叙事空间视觉调度的造型美,新媒体成为叙事媒体转换过程中的剂。20世纪80年代,黄佐临先生提出的“写意戏剧观”影响了像徐晓钟、田沁鑫等老一辈导演的艺术创作观,中国传统艺术的虚实相生的空灵美学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广泛应用。今天,新媒体技术实验把这些传统美学推向了极致。中央戏剧学院刘杏林教授在北昆《牡丹亭》的舞台美术中,大胆提取园林象征元素,用半壁太湖石、牡丹亭、印章、勾栏等几个代表性象征符号,这些系列符号序列消解了园林具象的物质性,却赋予其精神性的梦的空间。舞台新媒体投影技术实现了“画里画外”的多框架叙事模式,舞台整体风格清新、简洁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2)舞台美术叙事空间的交互体验。交互体验是新媒体戏剧叙事的又一特征,也是一种特有的观众体验方式。所谓的交互体验简单地来说是戏剧叙事更关注观众的参与,着眼于将故事空间、叙事空间、观众心理之间形成传播信息的互动效应,观众、演员、舞台美术、导演成为戏剧叙事的共同叙述者。目前舞台交互技术主要分为四种体验方式:实景式体验(如《印象・刘三姐》)、互动式体验(如《极限震撼》)、沉浸式体验(如《马克・努比的预言显现》)、多感官体验(如《宛如水中的鱼》)等。例如,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新媒体舞蹈《极境》,利用红外线追踪装置,实现了演员与背景的互动,还利用KINECT体感捕捉技术,让舞蹈动作与背景中的企鹅等极地动物形象形成逻辑映射,这种互动技术表达了极地科考队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篇5

关键词:磁性课程;美术;三维普系

磁性课程中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敞亮,使其思想驰骋于未知的世界。就像我们在开展创意美术主题活动《鱼》中,由于门前小池塘的“磁性”作用使孩子们对小鱼产生的兴趣,在午餐后喜欢看鱼,捉鱼,轻轻地用小手去摸鱼。通过仔细观察鱼后,每个孩子都喜欢画鱼。孩子们自身形成了小磁场主动去了解、吸收更多的鱼类知识,如幼儿发现有特征本领的鱼;会放电的电鳐,免费旅行鲫鱼,长胡子的鲤鱼等。并通过美术的方式进行记录。

本主题中借鉴了磁性课程的三维谱系天时、地利、人和。让孩子获得更多“美”的体验。

天时:本课程是在大班进行的,活动的开始由老师一句话引出“如果我是一条鱼”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讨论,让《鱼》主题磁场开始形成。随着兴趣的浓厚,我们给足孩子自由的空间,顺应孩子的探索活动。在孩子自发生成研究鱼的愿望时,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给孩子提供了相关资料:图书、碟片、图片、更多的活动鱼,孩子们很快投入查找资料的研究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可以用不同的美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发现。他们用色纸进行折鱼;用泥开始塑鱼,用墨开始吹鱼……这些都成了一幅幅美妙的鱼画。

地利:主题《鱼》进行到中期时,孩子的喜欢了更多地了解方式,如,收集门前树上的树叶、小草来了解鱼儿的食物链,用泥土来垒“小鱼房”,用废旧材料来制作电鱼、鲫鱼、娃娃鱼等,孩子们还制作了“鱼行棋”以此巩固鱼的一生。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不受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的影响,我们在鱼的解剖时,请孩子们对鱼的内脏功能进行了猜测和检验。这样借助开放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才是孩子自己的知识。这一系列的“磁性”活动展现了创意美术对于孩子吸收知识、开发潜力的功效。渐渐的孩子们把习得的知识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如,在烧鱼时会提醒鱼胆不要弄破;告诉身边的小伙伴应该如何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等。

人和: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入了磁性课程的元素,让活动显得更有张力,同样一次活动出现了磁性的两极,当活动中孩子出现了精彩或疑问,老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方向,进行有策略地组织活动。如,在活动“鱼儿总有办法”中,原来是语言性较强的活动,但活动中孩子的思维开始随着画面扩散“那条鱼生活在哪里?淡水鱼怎么到大海里来了。”老师巧妙的引导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每一次主题创意美术活动都是一次三维一体的带磁体,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快乐、知识还有更多的真实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平.磁性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2]徐谦.创意是这样思考出来的[M].金城出版社,2013-06.

篇6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的关系

作为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创意人才一直都是以“头脑”“创意”“理念”等特征为大众所熟知的。他们不仅要有好的想法,还要具备专业的特殊技能,如具有原创能力的设计人才,把创意转化成经济利益的策划人才,研究创意产业发展及预测市场动向的分析人才等。虽然他们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创造性是创意人才的首要特性。创意人才不会像其他工作一样保持不变的节奏和无限的重复,求新求变是创意人才思维中永恒的一根弦,观念的新颖、技术的升级等能体现创造力的评判标准将是优秀创意人才的共同追求。第二,创意人才的个性化要求。文化创意人才一般都具有独立、自由、个性发展的特点,他们会在追求自己独特价值的道路上去尝试各种可能性,而不会受到已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追求个性是每一个优秀创意人才的血液。第三,创意人才的自主性特点。作为创意人才,不会过度依赖某个固定的平台。创意人才由于出售的是新观念和新技术,因而,固定而稳定的工作可能不一定适合他们,他们完全可以单独的或几个人组成团队进行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把成果推向市场。正是创意人才的自主性,才成就了许多行业大师。

二、 高中美术现状分析

美术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美术在高中课堂上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笔者从事高中美术教学十多年,下面就对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讲,可分为文化生和艺考生两大类,他们对高中美术课程的体会是不同的。文化生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会把美术课看做副课。按教学要求美术要修满108个课时,但大多数学校没有做到,把课时让给了主课。与之相对应的是美术类艺考生,由于专业考试是他们进入大学的首要凭证,因此,所有同学都会选择针对性极强的高考美术培训班和画室集中培训,这样不仅见效快,而且成功率高,但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应试教育,更注重技巧型培养。因为大多院校考试只考素描、色彩,甚至连速写都不考,极少像清华、中央美院、江南大学院校考有创意的科目,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及自由天性的舒展。然而高中美术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领悟为出发点的,所以并不符合美术类艺考生的口味,同样受到冷落。因此,从教学角度看,高中美术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高中美术对增强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中美术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增强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是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美术教育通过观摩、讲解、临摹等手段使得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感,画家的精神诉求和人文精神,在增强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亦活跃思维,增强探索主动性。

其次,高中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创造力。王国维先生一直都把美育称为“情育”,他认为美育可以“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美术教育在把学生引入审美的同时,会调动他们的情感来对作品进行体悟,在这个体悟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共鸣及灵感。因而,高中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篇7

一、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的认识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画得像,这完全是个误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儿童的美术创作,创意美术更注重孩子的创造能力,创作不一样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所谓创意美术,就是让儿童在原始的美术原则上思维取得突破的一种创作方式。美术创作亦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儿童表现美的能力。通过美术创作,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渐丰富,所以说,创意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对线条、色彩、空间以及不同材质的运用,让孩子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接触各种不同的美术工具和绘画材料,涂抹色彩,大胆体验材料,培养使用工具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二、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的原则

1.自主性的原则

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兴趣和能力差异,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拥有创造美的手和发现美的眼睛,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能使美术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发展。

2.激发兴趣的原则

创意美术教学应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激发兴趣的宗旨,所以在活动的设计、组织时应多通过引用游戏、情景体验等形式进行导入,在作品创作、评价等环节也应该考虑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3.启发性的原则

教师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遇到学生的提问时,应本着引导、启发的态度,不能马上将答案告诉学生,应该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思考、想象的习惯。

4.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的差异进行教学,使学生都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创新性的原则

儿童创意美术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尊重儿童的主观和情感的表达,学生因个体的差异,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儿童美术活动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表现加以鼓励,要创设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6.多元化的原则

美术创作的形式(水彩笔画、水粉画、刮画、拓印画、油水分离画、版画、线描画、纸泥画等)、美术创作的类型(想象画、装饰画、写实画、名画欣赏等)、美术创作的材料(绘画纸、砂纸、瓶子、石头、小木块、各种综合材料等)、评价的方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多样,应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美术空间中自由想象和发挥。

三、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的实施与体会

1.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的基本过程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这样组织活动: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作画――教师评价。在整个活动中,作画方法学老师的,作画材料听老师的,作品评价更是老师的事。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学生仅仅停留在“学老师范画”这一基础上,他们失去了自主能力,忽视了自我感受,更谈不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而在儿童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自主观察、探索和体验。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四个教学环节:一是观察形象、情景体验,二是引导提问、巩固认识,三是学生创作、教师引导,四是作品欣赏、评价反思。这四个基本环节最主要的都是引导并激发幼儿创作、思考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作画前的观察和想象,更强调教师的随机引导,更突出过程中的评价与欣赏。

2.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的指导策略

篇8

象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76―01

一、让创意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1. 通过生活中材料的收集与利用,引领美术教育的创新。生活与自然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宝库,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那些生活中极其常见的物品,经过幼儿手与脑的再创造,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美术所带来的乐趣。所以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熟悉的自然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在环保和实用的基础上可使得创意活动内容更生活化,幼儿参与的兴趣更浓厚。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整个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依据幼儿年龄特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幼儿能力水平和表现手法的同时,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尤其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创意活动,教师可通过适时适量的讲解范例着意强化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达到拓展幼儿思路的目的,而且也能帮助幼儿成功地完成美术创作活动。

二、在鼓励引导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创新

1. 更新理念,围绕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力。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是创意美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幼儿心理特征等方面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将画面内容拓宽、画活,并让幼儿在作品完成后进行大胆描述,使各科教学融会贯通。同时,通过创意活动的教学方法,可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主题我爱XX的教学活动“肖像漫画”,整个活动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学习,而是把重点落在“夸张、有趣”上,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积极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想象,使幼儿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及成功感。

2. 积极鼓励,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艺术氛围。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长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在于使幼儿在加深审美体验的同时能适时地表达审美情感,而这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为此,要求教师可从月主题目标出发,注重在引导幼儿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并将幼儿的作品与经典的美术作品共同呈现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以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可结合四季畅想主题,在水粉画《美丽的花朵》活动中,教师以多媒w课件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看了花朵绽放的瞬间,了解了花的奥秘,无论是花的颜色及形状都激起了幼儿的无限想象。使幼儿在操作时,能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创意出栩栩如生的花的海洋。在整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围绕主题目标,引领教学方法的创新

1. 抓住契机,将幼儿创作与游戏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方法中体现出创造性也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性和积极体验来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尝试将美术活动中的各环节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相整合,促使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提升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如,在小班活动《小脚印画》中,教师通过亲切自然的语言及丰富的活动内容使孩子们在边说边玩中既增强了对水粉颜色的认识,又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激发了想象及创作欲望。在活动《美丽的城堡》中,幼儿通过扮演公主与王子尽情想象身临其境畅游各种梦幻城堡,以此完成城堡的两次不同创作。以上活动均体现了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才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动手动脑中又能使幼儿领略自己创作的欢乐。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画面、再现储藏在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材料,从而更加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篇9

2、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3、合理创设活动时间,满足幼儿活动需求。

4、材料和工具的投放。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不一样,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篇10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49-02

大多数期刊的广告收入虽然无法与报纸、电视等媒体相比,但广告始终是多数期刊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越来越多的期刊正在不遗余力地开拓广告客户源。同时,也是因为市场份额较小等原因,国内几乎所有的期刊都没有设置类似报纸、电视等媒介那样专门的广告创意、设计、制作机构,期刊所刊发的广告除了由客户提供作品之外,几乎全靠编辑部内部、特别是美术编辑“业余”完成,作品质量可谓良莠不齐,其中最突出、最常见的问题是广告创意水准不高。

出于运营成本、人员编制等现实问题的考量,国内诸多期刊社在未来一个时期恐怕依旧不会设置专门的广告创意岗位。基于这些制约因素,期刊社要想在广告经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为广告客户和读者服务,就必须另辟蹊径,靠较低成本创意出较高品质的广告作品。笔者认为,刊社的美术编辑对此责无旁贷,应自觉而努力地掌握广告创意的相关技能,锤炼创造性思维,在广告设计活动中不懈创新,想出新点子、创造新形象、发现新路子,迅速将自己打造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刊社的广告经营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

目前,国内各类期刊的广告经营份额不断上升,但竞争也在进一步加剧,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美术编辑能否在广告创意中大显身手,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佳作,不仅关乎刊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关乎自己职业生涯的成败,因此美术编辑必须自觉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在挑战中实现多赢。

二、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

所谓广告创意(idea creative),概括说就是借助大胆、新奇、个性的手法营造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最大限度地吸引、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达成宣传产品或服务、树立其形象、促成购买欲望的产生,最终实现营销等目的。

广告定位是广告创意的前提,广告创意是广告定位的表现。前者的任务是解决“做什么”,后者的任务是研究“怎么做”。广告创意是一门具有特殊感化力和明显功利目的的实用艺术,故而整个方案必须具有打动消费者的魅力,实事求是地增进消费者的亲切感和可信感,从深刻、深层的角度给人留下隽永的联想,以“好感”和“美感”从感情上打动人心,诱发和说服其潜在的消费欲望。

在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资讯时代,好的广告总是具有瞬间打动人心的力量,从国内外优秀的纸质媒体广告来分析,期刊的广告创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资讯过剩”的时代,没有视觉冲击力的广告设计是毫无价值可言的。再加上摄影、电脑技术在平面广告中出神入化的运用,有艺术追求的设计师始终在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视线的技巧与规律,佳作层出不穷,平庸的作品将很难入读者的法眼。期刊美术编辑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被消费者留意,首先就要在广告创意阶段用心研究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把视觉张力放在重中之重的统领地位,拓展广告创意、广告表现的视野与手法。笔者认为,要想增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彻底摒弃惯性思维、惰性思维,致力于如何“让一般变成不一般”,多从个性、与众不同、新奇等方向上下工夫,以个性的视觉构成、与众不同的着眼点、新奇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境界、打动人心的力量。,为此,美术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对各种设计要素进行哲学思辨的能力,善于从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开掘不平凡的意蕴,善于在寻常生活见闻里发现不寻常的含义,使自己的创意蕴含深邃的思想性、耐人寻味的哲理性。当然,我们也须防止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为创新而创新等形式主义对广告创意的侵扰。

2.以情动人的精神内涵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唯有打动人心,才能使其长久记忆,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产生好感、产生信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消费行为。同时,一件具有感人力量的广告作品也将超越商业范畴,成为悦人身心的艺术品,丰富和提升着期刊自身的品位。同时,还应注意由于地域、民族、文化修养、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在目标人群中产生的禁忌,切忌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再有就是要有时代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偏离时代脉搏、忽视时代特质的广告创意是难以以情动人的。

3.简约的画面构成

科学家牛顿说:“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这句名言其实也揭示了广告创意活动中的许多奥妙与规律。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简陋,广告创意中的简约应当是透过复杂表象而对本质所做的提炼与归纳,是高度概括基础上的对事物最本质的强调,这既包括思想性方面的提纯,也包括形式角度的删繁就简,用象征、联想、概括等手法使作品获得高度的感染力、丰富的审美价值,以及震撼人心的力量。“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实践证明,单纯、集中、生动、简明扼要的广告创意,更易于紧扣主题,准确表达广告定位,达成预期目的。

4.真实可信的表述

“妙思所集,宜如其实”,真实是广告的生命,我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介绍必须实事求是,绝不任意夸大、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西方广告界在广告创意环节流行一个名为“AIDAS”的公式,颇有借鉴价值:

A――引人注意(ATTENTION);

I――使人发生兴趣(INTEREST);

D――产生购买欲望(DESIRE);

A――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ACTION);

S――消费者在消费行为完毕后获得心理满足(SATISFACTION);

三、广告创意的表达手段

表达广告创意的手段多种多样,期刊美术编辑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主要有: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式

这种方式,就是采取实事求是、平铺直叙的手法,直接表达产品或服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具体收益。这种手法易于掌握,且运用广泛,不足之处是很难突出个性,难以创出新意。

2.描述记叙式

简单地说,这种方式就是利用讲故事、仿新闻报道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推广。这种手段比较适合期刊特性,而且故事性、新闻性也易于吸引受众,弊端是有“有偿新闻”的嫌疑,如果刊社把关不严的话会误导消费者。还有,利用这种手段制做广告时,一定要注意立意、选材的别致,剪裁得当、行文生动方能实现广告目的。

3.幽默式

幽默、诙谐乃至滑稽的广告作品,通常能更加吸引消费者的品赏。用这种手段创作广告,即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妙趣横生中,在轻松、诙谐的表达中,也很容易吸引和打动消费者。而且,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很耐人寻味,产生长久的记忆和影响。不过,如果这种手段使用不当,也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之可笑,无意义”的感觉;此外,这种手法也不适合医药等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这是美术编辑要心中有数的。

4.烘托法

不从正面突出产品或服务的形象,而是从消费者对企业印象,产品或服务创造的氛围、情绪,社会名流和权威人士的鉴评、信赖,社会舆论给予的肯定、赞赏,等等角度来树立产品或服务的形象,从而更深层地诱发消费者的心理欲求,说服人们采取消费行为。

5.悬念式

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提出产品或服务信息,导引消费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心灵上产生波动并引发消费欲望。

6.建议式

主动、直接地建议消费者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使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所提建议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从而便于广告产生正面影响。

广告创意手法远不止上述这些,各种创意手法既可独立运用,也可相辅相成、结合使用,使广告作品更具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四、期刊广告创意的几点注意事项

广告创意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广告定位,因而创意必须绝对服从于广告本身,切不可喧宾夺主,陷入为创意而创意的死胡同。

1.期刊广告创意要高度重视广告文案的写作

广告文案是对广告主题文字化的集中体现,是表达广告构思和创意的核心之所在,非常有助于深化广告主题,突出核心信息。期刊(以及报纸)是文字读物,而语言又是世界上极浅显通俗且富有说服力的因素,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视觉表达力,有瞬间抓人的作用。因而,美术编辑要多研究期刊广告的文案撰写技巧,善于用文字导出创意,用文字引导画面,用文字阐释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