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05 15:5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执行力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执行力课程

篇1

关键词:教师课程执行力课程价值观;互动;过程与结果

“执行力”是管理学中的术语,意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2004年崔允提出了“课程执行力”,其后该词被广泛引用到教育领域,并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课程执行力的概念、内容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颇多,但课程执行的主体是多元的,有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者,有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的校长,还有广大一线的教师,对不同层面的执行力尤其是“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的研究还不够丰富。

一、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历史发展

考察课程研究发展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教师被动执行课程阶段

1918年美国课程理论家搏比特将科学管理的方法应用于课程研究中,并出版了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书《课程》。美国泰勒继承并完善了搏比特的思想,1948提出了课程编制的系统思想――泰勒原理。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问题的思考必须回答四个相关问题:“这四个问题阐述的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以及课程评价问题。”其基本思路是由外部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课程,并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详细的课程操作指南,统一规范教师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执行实质是被动地执行专家课程方案的过程,亦步亦趋地落实课程目标。泰勒的课程理论忽视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的弊端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组织的这次课程改革重视课程方案的设计,聘请了美国各方面的科学家为基础教育编制课程,最终所谓的“精品”课程遭到了一线教师的集体抵制,导致了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失败。学者在反思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时感叹,布鲁纳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有考虑到作为人的教师。

我国解放到90年代的教师课程执行情况也表现出相似的倾向,国家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师上课的指导用书,提出严格的教师教学规程。最终造成课堂的刻板化,课程执行演变为“教教材”。

2.教师适应并创造性地执行课程阶段

基于对泰勒思想和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反思,西方学者在研究课程时,视角开始转向教师这一实践主体在课程中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基于对泰勒的课程理论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的“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认为泰勒错误地理解了知识和学生发展的问题。“知识不是应记下的结果,而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实践情境中的体验和理解,只有这样,知识才具有智慧的价值。”进而他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著名的论断。1979年劳顿指出,“教师并不是他人思想的被动的传声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做了加工。教师是课程中任何变化的关键人物。”

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提出了一种纵向的课程观,亦即课程自上而下存在五种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专家认为要开设的课程;“正式课程”是实际上最终开设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是教师对课程方案自己的理解;“运作的课程”是实践中教师实际呈现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最终学生获得的素养。这一纵向的课程观体现了教师在课程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日本课程专家佐藤学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情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这些学者在分析课程时,都认识到作为计划的课程或教育方案,最终要实现其价值,必须充分考虑作为执行者――教师因素。教师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创造性地设置实施课程的情境以及和学生有效地实践,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作为课程的重要执行者教师,一方面应该坚持充分理解专家学者设置的课程方案和文本课程;另一方面要基于个人经验、学校情境和学生情况,创造性地执行课程。

3.教师自主生成课程阶段

如果说在适应并创造性地执行课程阶段,教师是基于已有的课程文本进行的工作,那么教师自主生成课程的执行形式就没有具体的课程方案和文本可以参照,它主要是依照一定的教育理念,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资源,在活动中生成课程,课程和教学是统一过程。“课程作为教学事件,教学是课程的开发过程”,是教师执行观的生动写照。

西方,当前比较有影响的教师自主生成课程的模式有“主题教学”“方案教学”以及“瑞吉欧教学”。这些课程形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一定的课程资源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

应该说明的是,教师自主生成课程的执行方式主要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比较常见,因为幼儿教育中知识和文化的掌握不是最核心的问题,适应儿童发展,促进儿童一般方面的发展才是幼儿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学生整体发展――教师课程执行力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课程的价值追求核心为什么是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什么关系?这是教师执行新课程的前提。

杜威的“经验论”对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有着深刻的解释力。杜威基于使用主义的哲学观,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教育即生长”是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育即旧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指学生发展的内涵,是经验的完善。“经验”是杜威课程思想的关键。杜威所指的“经验”有其独特的含义。杜威认为,“经验”不仅包括行动的结果,也指行动的过程,因此应从名词和动词两个纬度理解“经验”。作为名词“经验”一词包括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理性方面是人们在行动中获得的认识,可以用知识一词表达,但同时人们在行动中也获得了情感体验,正是因为情感因素的存在才促使活动过程能持续深入。杜威更看中作为动词“经验”的教育价值,也就是经验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通过行动和实践过程,人的智慧获得了提升,正是因此,杜威宣称“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过程的本身”。杜威的意思不是说外在的知识不重要,而是相比较在过程中获得的智慧更重要。

杜威的“经验理论”与新课程三维目标对应关系

从杜威的经验理论来解读三维目标,不难发现三维目标内在的逻辑:

(1)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别落实的三个方面。无论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智力与能力都是在经验的过程中(活动中)实现的。(2)三维目标是智商和情商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目标实质上关注的是智力和能力问题,因为智力和能力必须让学习者经历思考、行动、探索的过程才能发展。而学生是带着情绪开展学习的,学习活动本身能否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决定着学习过程的深入性与持续性,进而影响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发展。(3)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不是任何过程与方法都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如,一个教师在教“采”字怎么写时,引导孩子通过将“菜”去掉“草”字头来记,将“彩”去掉三撇来记,方法很多,但通过这样的过程与方法,孩子只能越学越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正向的而不能反价值,如果通过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书中自有容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就不是教育学生,而是教唆学生。

三、大教材观念――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容表现

教师执行的对象是课程,课程内容是什么,关系到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方方面面。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课程执行是“适应并创造性地执行”。教师应该吃透课程文件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对教材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但是文本的课程方案是由学科逻辑组织的,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学生很难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执行课程时候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设置相应的案例、情境、故事、活动,让学生在直观的事物体验中,在鲜活的实例印证中,在材料的操作中去理解、内化知识,将文本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

因此,教师课程执行的内容应该涉及从文本到教师自我创造的经验,应坚持大教材观念。

1.课程标准是前提

课程标准是课程执行的依据,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作为教师首先领悟学科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国家阐述了每门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等,它是教师课程执行方向的保证。

2.教科书是基础

教科书是知识体系的呈现,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彼此的关系是教科书解释的主要方面。教科书还是根本,教师的创造是建立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不能天马行空。

3.课程资源是广阔的背景

作为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抽象的知识,都必须还原为学生学习能理解的经验。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条件性资源和策略性资源,条件性资源是学生学习必须具有的工具、器材等物资;而策略性资源则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与学生生活相连的案例、情境、故事。

4.其他教师的经验是借鉴系统

毕竟教师个人的理解和创造是有限的,其他教师教学经验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四、互动――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方法论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何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和素养,这是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实践表现形式。

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中有一个词名不符实,那就是‘学校’,应改成‘教校’更恰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给学生就能接受的,当前各种学习理论都指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也是主体的一个能动的活动过程。

学生知识建构的方式有很多,从目前不同建构主义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是个体与自我之间、个体与他人之间、个体与材料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并在良好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实现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智慧的转化。

因此,教师课程执行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坚持“互动”这一基本的方法论。

1.学生的自我互动

这是最基本的互动,其他互动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也就是学生进行的思考、探索。在这种互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与保证。

2.学生与他人的互动

这是维果茨基的历史文化学派在教育中的重要观点。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不断实现认识的完善;另一种互动是师生身体上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不断提升。

3.学生与材料的互动

这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教育中的主要观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如文本、实物等,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接触、操作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4.认知与情感的互动

传统教育理论,将学生的学习当成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认识到情感的参与对学生学习起到的动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课程执行的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动机。

五、预设与生成――教师课程执行力的辩证统一

“预设”是指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和安排有序地执行课程的过程,教师的课程执行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必须预先作出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安排与组织,从而提高课程执行的效率,预设是教师执行课程的基本特征。

但是过去教师课程执行过程中过于强调了预设的作用,使得课程执行过程变成了教案机械重复的过程,每个环节多少分钟,每个知识点提几个问题,每个活动中教师该如何表达都一一规范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执行变成了一个“流程”。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程执行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配合教师,因此在教师的课程执行过程中,学生可能有不同于教师的观点需要表达、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需要解答,有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活动冲动。这些方面是作为在课程执行过程中生成的,教师也应该关注它。

因此处理预设和生成关系的时候,教师课程执行中的预设方面应该的必要且必须的问题是,应该给学生“留白”,让学生生成。

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预设应重点考虑几个方面:(1)学生是否具备必要的前提知识和经验;(2)学生学习中需要提供的材料和情景是什么;(3)学习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做必要的引导;(4)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在课程执行中应满足学生生成的权利。具体来说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几个方面的需求:(1)师生之间的平等权利,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是学生生成的前提;(2)怀疑、批判教师、教材和权威的权利,这是学生自由思考的起点;(3)因自己的观点见解不全面甚至错误免于责罚的权利,这是学生生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允.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4.

[2][美]拉尔夫・泰勒,罗康,张阅.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小红.教师:创生的视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3.

[5][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2-213.

[6]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2).

[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6.

[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

[9][美]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

篇2

关键词:虚拟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 实训课程 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46-01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的立体视觉、触觉反馈、虚拟立体声等技术,以产生高度逼真的人工虚拟真实环境。虚拟现实被列为改变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1]它给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环境艺术设计实训课程教学内,大多数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潜力还欠缺了解。研究与开发其使用的领域,进而可以为装饰、施工、工程设计以及其它相关的教学课程提供有力的帮助。

1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实训课堂的应用分析

我们研究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的领域,运用其增强实训课程的执行力,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保质保量地达成课程要求的设计实施能力。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应用教学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主流。它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模拟真实环境强

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追求环境的真实性。建模是虚拟现实最重要的领域之一,[2]它的基础是以数字模型搭建虚拟环境,其造型原理与雕塑如同一辙,但设计师的设计元素表现却比雕塑家更加自由。虚拟作品所具有的空间、质量、颜色等一切数字信息受到设计者的直接控制,直接与设计者的意图相联系的。经过反复琢磨能够模拟真实的环境状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以其为载体的环艺设计作品,客户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全方位的审视未来的住宅,犹如身临其境地。

1.2 丰富的直观信息

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学生的感知器官接收到更多信息,达到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多方面的感知效果。多种效果最后叠加在一起,使人的认知环境具有更强的直观性。相对于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方式,它更能大幅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受。师生们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关于环境艺术的设计活动,能同时采集、更新、整和以及共享所有信息资源,扩展了教学的内容。

1.3 设计艺术元素的趣味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突破机器设备带来的冰冷感觉,它良好的界面能带来指引效果,且视觉效果充满艺术趣味,是一种人性化的交互体验方式。计算机的屏幕作为参与者观察虚拟环境的一个窗口,使用简单的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力矩球、立体眼镜等),学生通过点击、拖曳鼠标与电脑里的虚拟的三维环境进行交互学习,能够与设计作品本身产生相互的影响、沟通,有一种寓教于乐的参与感。因此,在室内空间造型设计课中,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场景的交互性来体验室内装潢设计。虚拟场景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审美需要,即时、便捷地更换不同的场景,学习过程轻松而愉快。

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提升了实训课程的执行力

2.1 弥补传统环境艺术教学方式的缺陷

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学实验、实训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的环境艺术课程仅靠施工图与效果图等二维方式的教学,不直观;课堂上师生缺少互动,更谈不上与设计受体或客户的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实训课程后,营造出一种自然、亲切的学习氛围,学生很方便的观察到不同的控制效果并很容易地掌握设计与施工原理。师生互动性强,教师在实训课堂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展示教学,一方面可以清晰的传递教学要求及相关信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用语言和手绘等表达的工程施工、经验等抽象知识的教学问题,让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更简单,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仿真、生动、易用的效能,学生会更主动地、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去完成课程任务,而非等待观望。

2.2 高效安全实用的虚拟实验

与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参与环艺实训课程不仅可以解决职业院校建立真实模型室经费不足的问题, 在学生作业效率提高的同时减少了实训风险。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建立各种环境艺术装修实验室已经不是梦想,例如模型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很难做到,或要花费大量资金才能实现实训课程,如今学生只需要在脑海构想整个室内模型,通过各种三维场景构建工具,就能做出具体的模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就能直接感受设计质量的优劣,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避免在未来施工中犯错误,减少了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

2.3 灵活机动的实验过程

虚拟实验不受真实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是一种灵活的、实时的实训学习方式。学生能方便地改变事物的条件以观察所发生的变化,对于不熟悉的程序学生随时可以反复练习,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度。通过电脑界面操作,不依赖固定课堂讲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实践。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就能直接感受设计质量的优劣,可在设计的早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实验过程的灵活、随机性,减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紧张感,在享受实验中学习,他们不仅知道实验的结果,而且能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

2.4 优化教程,提高实训课程的执行力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更是启发学习思考、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发工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特有的交互性、沉浸性和易操作性特点来表现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的内涵,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变为学习的支持者,学习方式从原来的接受型、被动型的学习转变为积极型。目前我们看到,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后,环境艺术专业实训课程立体化教学法已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兴趣中逐步提升了个人的专业执行力。

3 结语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上,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其真正成为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的要素,合理协调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才能发挥其教学功能,提升环境艺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整体执行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流质契约;私法自治;利益受损;必然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07-02

流质契约(拉丁文lex commissoria;德文为Verfallkausel;法文为pacte commissoire;英文为strict foreclosure;日文译为流质契约),又称流押契约、流抵契约、抵押物代偿条款等。其涵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流质契约仅指出质人和债权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债权人未受清偿时,出质人将质物之所有权移转给债权人的条款。其适用范围恰如字面所示,仅适用于质权法律关系中。持此种理解的主要有法国及日本的学者们。对于在抵押法律关系中出现的类似情形,日本学者称之为直接抵押,以与流质契约相区别。在直接抵押和流质契约之外,日本学者还创制了“流担保”的概念,作为两个种概念的上位概念。而广义的流质契约与日本学者所指的流担保契约同义,对其的法律规制可适用于质押和抵押法律关系中。在德语系国家、我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学术界,对流质契约皆采广义的理解。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在于各国民法典上的实证性规定。对流质契约的禁止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以德国、瑞士民法为代表的全面禁止,即对抵押和质押关系中的流质契约普遍予以禁止。故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流质契约的认识采广义的理解。另一种是以法国、日本和意大利民法为代表的部分禁止,即只禁止质押关系中的流质契约,对抵押关系中的流质契约未做禁止性规定。故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流质契约的认识采狭义的理解。基于立法上之继受关系,我国《担保法》基本采德国的模式。我国《担保法》第40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我国《担保法》第66条规定:

“出质人和质权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鉴于此,本文采广义理解上的流质契约之涵义。

流质契约禁止的目的,理论及实务界一般认为:其一在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债务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经济上一时的急迫与窘困而负债,这样债权人往往会利用这一机会,使其提供抵押担保、并订立流质契约,用经济价值较高的抵押物担保债权额较小的债权,债权人在债务人届期不能偿债时就可以直接取得经济价值较高的抵押物,从而获得超出自己债权额的非分的利益,致使债务人蒙受不利的损失。为保护债务人的利益,防止抵押权人滥用抵押权,自有必要在立法上对流质契约加以禁止。其二不对流质契约加以禁止,有悖担保物权的本质属性。按照担保法的理论,抵押权是换价权、优先受偿权。所谓换价权,是以物之交换价值为目的,而非为物之利用本身。如果不禁止流质约款,则可以转移抵押物所有权,那么取得权利之人即可随其意志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此为物之本身之利用,有违交换价值之目的。所谓优先受偿权,即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抵押权人)则申请法院或以其他方式拍卖、变卖抵押物,从拍卖、变卖的款项中债权人有权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这里的受偿权是确定的,抵押权人与抵押人订立抵押合同设立抵押权时,必须明确或相对明确哪一笔钱是为偿还哪笔债务的,并且抵押设立后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如果不禁止流质约款,特别是在抵押物价值大于所担保的债务时,或者一个抵押物上担保几个债权时,会带来找付、分割抵押物甚至几个债权人争夺抵押物的问题,优先受偿权的担保属性就丧失殆尽了。这种诸多利益的衡量一直支撑着大陆法系的立法者对流质契约之效力予以否定性的评价。至从古罗马康斯坦丁赦令以来,在大陆法系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事立法上都对流质契约予以禁止。众多立法例的实证支撑是否意味着禁止流质契约的立法理由是无懈可击的呢?笔者不认为如此。本文拟从否定流质契约理由之缺漏和承认流质契约之必要性出发对此进行剖析,进而主张承认流质契约是法理和实践所需,我国立法应当承认流质契约之效力。

1 否定流质契约理由之缺漏

1.1 禁止流质契约有违私法自治的理念

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平等自愿原则是私法之精髓,是对作为民事主体的“人”的意志自由的尊重。这也决定了在各项民事制度中当然地选择民事主体自行性调节的方式。双方当事人以真实的意思表示、真实地达成了流质契约,且并不伤及社会利益的话,法律又有什么理由来进行否定性评价呢?日本民法典主要起草人梅谦次郎等人就认为,法律禁止流质契约的规定是一项蔑视财产交易关系中的公民的自治能力的制度。因此,日本1898年民法典原草案中没有流质契约的禁止规定。起草者有意识地将流质契约纳入契约自由的原则之下。但在以后的众议院的审议中,又重新加入了禁止性的规定,也即今天的民法典的第349条。尽管如此,现在日本民法学者往往倾向于借助民法典第90条关于暴利行为的规定来解决流质契约可能出现的弊病来取代第349条硬性规定所发挥之作用。同时,由于法律承认买回制度的结果(民法典第579条-585条),也客观上使该制度成为了一项回避流质契约禁止规则的合法制度。

1.2 流质契约并不必然损害担保人(通常是债务人)的利益

首先,对于担保物的“所有权”,流质契约所能给予债权人的或许仅仅只是一种期待权。流质契约中所涉及的标的物,在契约签订时和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其所有权仍然保留在抵押人或出质人手中,只有在债务到期不履行时,其所有权才有可能移转给债权人。因此,流质契约与担保人(通常是债务人)的利益受损之间并非一定产生必然的因果关系。

其次,对流质契约的否定其实建立在一个预设前提上,即作为抵押(质押)人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相比,一般属于经济能力匮乏者,因此立法应当对他们因生活窘迫而进行的借贷行为给予一定的利益倾斜。实际上,这种假设对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和时代确有适用意义,在工商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上述关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经济地位的假设并不完全符合经济生活的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债务人更多的是那些资产雄厚的公司企业,债权人是那些急需发放贷款获取利息的金融机构,而担保物更多地具有了商业资本的意味,遵循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可以说,流质契约禁止法则之预设前提和构建平台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更,其原本可望发挥的平衡机能已不复存在。

再次,否定流质契约的观点仅仅片面地强调以较高价值之担保物担保较小债权有失公允的方面,而对以较小价值之担保物担保较高之债权的情形则闭口不谈,其实从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尽管债权人一般要求担保物价值要高于其所担保的债权的价值,但也应当考虑到担保物在设定抵押或质押后可能因使用消耗或自然损耗而导致价值降低以及市场价格回落的情形,债权人的交易风险还是难以完全弥补。

1.3 禁止流质契约之强行性规定由于自身之局限而可能沦为具文

依多数国家民法的规定,质物的拍卖和实现抵押权时的拍卖不同:实现抵押权时的拍卖需申请法院为之,而质物的拍卖,则由质权人自行为之,称为自行拍卖。我国《担保法》第71条第2款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作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在法律明文禁止流质契约之情形下,同时法律又明文规定质权人自行出卖质物的权利。如若质权人将质物出卖给自己或以低价出卖给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则极有可能产生与事先达成流质契约所产生之后果相类同的情形。在此种情况下,以下悖论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一方面,质权人自行出卖质物无异于允许质权人以法定方式损害债务人之利益;另一方面,禁止流质契约之强行性规定却意味着质权人不能通过约定方式损害债务人之利益。

2 承认流质契约的必要性

2.1 承认流质契约可以弥补现行担保方式的不足。

在司法实践中,拍卖是担保物权实现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民法上的质权和抵押权之实现方式程序呆板,以不得高价变卖为常,其结果标的物之担保价值不免低估。”“拍卖虽为实现抵押权的最常用方法,但其不仅程序繁复、费时费力、且拍卖价格往往较低,抵押权人还需垫付抵押费用,故对双方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学者们实证性的考察无疑说明了拍卖并非是最佳的方式。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性质的标的物,因为价值过高、潜性增值额不好预期,很可能出现流拍的结果。费时、费力的运作无疑增加交易的成本,而最终的这种消极后果将无形地贬损担保物最终可得变现的价值,使得担保物权所可发挥之机能丧失殆尽。有鉴于此,如若承认流质契约,则可以弥补现行担保方式的这一不足。

2.2 从典权的绝卖制度看承认流质契约的必要性。

典权是一种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我国大陆、我国台湾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着。典权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如果回赎期届满,出典人仍不回赎典物的,视为绝卖,典权人直接可以取得典物的所有权。不难看出,上述规定与债务人届期不清偿债务,担保物即归债权人所有的流质契约在本质上并无差别。但法律却对二者采取了双重标准。法律试图通过流质契约之禁止来保护出质人或抵押人,那为何不禁止典权中的绝卖规则以达到保护出典人的目的呢?更何况典物的价值在典权设立时肯定会高于出典人所得典价。

3 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在担保立法中应缓和对于流质契约的立场,同时也考虑到交易公平,建议作如下处理:第一,在未来通过的民法典中应明文承认流质契约的法律效力。一些学者也提出,为防止废除禁止流质契约规则所可能引发的弊端,似可先承认在企业间订立的流质契约。第二,对于流质物品价值显著超过担保的债权额的,可以通过赋予债务人撤销权来保障其利益不受损失。即可通过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原则的应用来使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可借鉴典权制度的技术规则,规定在担保合同中当事人订立流质契约的,债权人在取得担保物所有权之前,应给担保人以最后通知,在合理的宽限期限内仍未清偿债务的,担保权人即取得担保物之所有权。上述“宽限期限”,类似于典权中的回赎期,但此期限应较短,如规定为一个月,以给予债权人相应的利益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流质契约的立法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在王利明教授主持编纂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一书中一改传统立法之规定,其草案第982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明确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第1045条规定:“订立质押合同时,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明确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对流质契约的承认将渐趋得到了民法学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9.

[2]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31.

[3]郑雅芳.论我国立法应承认流质契约[J].行政与法,2003,(7).

[4]刘静.论流质契约的禁止[J].法律适用,1999,(6).

[5]魏淑君.流质契约禁止的原因与必要性[J].政法论丛,1998,(3).

[6]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15.

[7][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0-73.

[8]史尚宽.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25.

篇4

关键词:轧钢工作过程;轧制参数设定;课程改革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是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高、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借助学校改革创新示范校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建设,通过企业调研、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收集整理调查问卷,我们确定了专业服务方向、专业定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将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融入教学体系中,提出了基于轧钢工作过程的《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及改革

1.课程教学任务。在对现场专业工程师、值班长和调整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企业专家座谈会,详细了解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就业的各轧钢厂生产工艺过程,对粗轧、精轧主控室操作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轧钢工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任务,如表1所示。

表1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任务

2.轧钢操作工工作过程。根据各轧钢厂轧钢操作工工作过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整理棒材厂、高速线材厂、中厚板厂、冷轧薄板厂轧钢调整工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主要轧钢厂轧钢工工作过程

3.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参考了各分厂调整工岗位说明书及分厂轧钢操作工岗位作业标准等现场文件,确定以轧钢工参数调整工作的任务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结合毕业生就业后上岗经历及学员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次序,结合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就业的各轧钢厂主要岗位,以及对棒材厂、高速线材厂、中厚板厂和冷轧薄板厂的粗轧、精轧调整操作工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的梳理,基于轧钢调整工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四个学习情境,结合现场事故和质量问题的解决,考虑毕业生就业后上岗经历及学员认知规律,确定了12个学习任务,具体见图1。

图1《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内容

4.以现场工作界面为载体设计教学任务。以毕业生到岗后企业培养过程为起点,选取了16个轧钢操作工主操室不同功能操作界面引入教学,让学员针对界面所有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再结合问题,引用轧制规程中的数据进行教学内容讲解,真正使教学做到有针对性、职业性和岗位性。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现场教学法。我校为“厂中校”,在现场教学安排上比较方便,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资源,担任现场讲解任务。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感受真实生产氛围,建立感性认识,培养了专业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向工人师傅学习的机会。

2.演示教学法。教学安排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利用轧钢生产仿真实训系统软件,进行演示教学,通过教师先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各个轧制参数设定,教会学生利用软件及理解参数设定依据及相关知识内容。

3.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例如,在“粗轧监控主界面参数设定”项目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做具体分工,最后共同对设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组织协调、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中,注重对考评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考评在每一个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体现完成任务态度及完成情况。不同教学环境考评侧重点不同,现场教学中加有安全事项考核、现场知识考核内容;小组讨论教学中加有语言表达、团队精神考核内容等。考评标准为:作业20%,课堂训练与表现60%,期末考试20%。

总之,通过组织课程论证会,广泛听取了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原课程设计中增加了现场教学时数,丰富了取样教学的内容,第一个主操作室界面的选取变得简单直观等,专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比较认可。《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随着轧钢技术的发展,设备不断完善,新的思路必将被不断地尝试。教师还将不断地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结合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地探索改进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

篇5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程开发 微型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关注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满足了地方及学校的差异性,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流于形式、不能适合班级特点等。英语教学目标必须落实到班级层面,与班级特点和条件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在当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中开设微型课程是对校本课程的必要补充。

一、微型课程的含义

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单元课程,是指教师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围绕某学科的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可以从持续时间、开发主体及课程归属三方面了解其内在本质。

首先,从时间上看,微型课程持续时间较短。微型课程是围绕某学科半独立单元组成的,其内容决定课程开设的长度,微型课程往往持续一课时或几课时不等。

其次,从开发主体看,微型课程开发主体可以多样性。与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不同,微型课程可以由任何一位教师带领学生自发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带领学生开发微型课程。

再次,从课程归属看,微型课程属于“班级课程”。微型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其符合学校的现实情况和特色,又符合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兴趣。

二、高职英语设置微型课程的必要性

1.满足学生的需求

校本课程教材能够因地制宜的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但在具体实施中很难照顾到具体班级、教师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据调查,有很多学生要求增开一些提高听、说能力的课程,而大多数英语教师每周的常规教学显然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要求开设学生所需内容。

2.促进教师成长为课程开发者

英语微型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微型课程可以使任何一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身特点及学生英语水平开发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运用意识和能力。这样,与校本课程开发相比较,适合班级的微型课程更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3.完成英语教育目标

英语课程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层面,与班级特点和条件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训练学生的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微型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是针对教育的核心――课程,所采取的实现英语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

三、高职英语微型课程开发程序

高职英语微型课程的开发要严格遵循课程开发程序,并且要注意保持其多样性、丰富性、简易性和可行性。

1.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某种程度。微型课程的目标要尽量小、具体、详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注重单元或专题成果,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内在需要,在不同的学段、对不同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

2.选择组织课程内容

微型课程的课程内容编制包括与英语学科相关的文化背景、事实、观点、问题以及活动方式。

微型课程是由半独立单元组成,但不同于教科书中 “unit”的意义。教材中的单元之间具有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而微型课程中的各个单元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课程内容既保留了其独立性,又锻炼了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3.实施课程教学

微型课程的教育价值也是通过它的教学活动来体现的。与长期课程的教学活动相比,微型课程的教学活动更加的多样化,而且不局限于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高职英语微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所以在课程组织方面可以运用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形式。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开发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微型课程的评价可以分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和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与预定的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在英语短剧表演中,如果把“准确记忆”和“模仿”列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在评价时应把“准确记忆”和“模仿”放在重要位置。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允许学生的自评或互评。

微型课程的开发包括申报、编订和使用三个阶段。在申报阶段时要对课程材料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水平、学生群体的兴趣状态进行考察。在编订阶段要评价课程的合理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使用阶段要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判。

四、对高职英语微型课程建设的思考

1.处理好其他课程与微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虽然我们提倡增加微型课程,但不能排斥传统长期课程的作用。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应以长期课程为主,以微型课程为补充。微型课程开发一定要把握质量和程度,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导致开发结果与开发初衷南辕北辙。所以一定确保微型课程的质量,适当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相应的课程活动,并采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师要注意角色转变,提高自身素质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微型课程则给教师预留充分的空间,对“怎么教”有了新的理解,将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变为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切忌过分重视学生兴趣,忽视教学目的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生喜欢选择英文电影欣赏、英语视听说作为增开课程的内容。而一些要求较高的课程内容,如英语话剧、英语写作等则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在安排微型课程内容方面,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更多地选择一些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教师应加强各方合作,建立微型课程开发共同体

高职英语教师的一个特征是“专业个人主义”( Professional individualism)。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外界沟通只停留在网络、书本获得新知识。微型课程的开发需要不断加强教师所能接触的各个层面的配合,最好得到课程专家的指导、支持,在合作中促进微型课程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素芹.中小学教育中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杨晓燕.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水玻璃;熔模铸造;制壳;工艺;控制

水玻璃粘结剂价格低廉,制壳周期短,因而水玻璃型壳精密铸造工艺在我国使用较广,但是水玻璃型壳熔模铸造与传统砂型铸造相比还是存在材料贵,工艺过程繁杂,出产周期较长的问题。而型壳作为影响铸件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具有很大意义。

本文将从制壳原材料的控制,制壳环境及制壳工艺过程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同时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论述,以实现提高型壳质量,并最终在到提高铸件的质量及成品率的目的。

1.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1.1水玻璃粘结剂的质量控制

熔模铸造使用的为钠水玻璃。水玻璃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模数(M)、密度(ρ)和粘度,其中M是水玻璃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用如下公式表示。M=w(SiO2)/w(Na2O)×1.032,式中w(SiO2)、w(Na2O)分别为SiO2、Na2O的质量分数,以%表示,1.032为Na2O与SiO2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水玻璃密度ρ间接表示其中的Na2O.mSiO2的浓度。M取决于SiO2和Na2O 的相对含量,而ρ的高低又决定着SiO2 的含量。M 和ρ直接影响型壳的表面强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及残留强度。在生产中, 水玻璃的M一般控制在 3.0~3.4,面层涂料ρ控制在1.25~1.28g/cm3。加固层ρ控制在1.30~1.34g/cm3。当M和ρ不符合要求时,用酸或碱来调整M ,用水或高密度的水玻璃调整ρ。粘度也是水玻璃的一项较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直接影响涂料和型壳的性能,影响水玻璃粘度的因素有模数、密度、温度等,水玻璃粘度随着M增大、密度增高、温度降低而上升。

由于水玻璃中有游离的SiO2存在,储存一定时间后,SiO2沉积在容器的底部,导致水玻璃模数下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在水玻璃卸车时化验一次外,在存放24 小时后应再化验一次,以保证到货水玻璃满足要求。

1.2粉料对型壳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涂料中的粉料粒度应合适,涂料中的粉料较粗时,涂料沉淀快,工艺稳定性差,导致铸件表面粗糙。而过细的粉料对面层涂料的影响较大,涂料不易控制,导致蜡模上涂层过厚,拐角、沟槽处堆积严重,硬化不透,型壳经焙烧后,内表面粉化脱落,冲砂和夹砂等缺陷明显增加。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粉料为平均粒径在35~50μm。这种粉料配制的涂料,既提高了粉液比,又提高了工艺稳定性。

1.3表面活性剂对型壳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增加涂料对熔模的润湿作用,改善涂挂性。表面活性剂应满足易溶于水;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渗透性;产生泡沫少且泡沫稳定性低;不与涂料组份发生化学反应等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为改善涂料对蜡模的润湿能力,蜡模在制壳前先用洗衣粉液对其表面进行清洗,除去其表面的蜡屑及油性物质。在面层涂料中加入聚氧乙烯烷基醇醚,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改善涂料的涂挂性和对蜡模的润湿能力,降低涂料粘度,使胶团分布均匀,凝胶均匀析出,有助于提高型壳强度。通常其加入量为0.1%~0.3%,视粗细粉含量不同而适当加入。

2.制壳环境的控制

制壳环境这里主要是指生产环境的温度控制。由于水玻璃—石英粉涂料对气温的敏感性较大,一方面随着涂料温度升高, 其密度、流杯粘度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胶凝速度加快,易发生涂料很快结皮而撒不上砂子,从而导致型壳强度降低。为此应控制涂料温度以稳定粉液比,增加涂料的可涂性及硬化剂的渗透性。为此高温天气时,水玻璃模数控制在下限,空气湿度可控制在60%~80%。冬季生产车间的温度应保持16℃以上,面层涂料控制在20~25℃,既可稳定粉液比,又克服了胶凝过快的问题。

3.制壳有关工艺操作的控制

3.1涂料配制过程的控制

涂料的配制是将涂料组分通过搅拌、回性形成成分均匀的涂料的过程。在涂料配制时应先按比称取水玻璃、耐火材料与润湿剂等,然后在搅拌的状态下将粉料及润湿剂等加入到水玻璃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小时以上。搅拌好的涂料,要进行充分的回性处理。回性处理的目的是使粘结剂与粉料充分润湿,排出粉粒表面吸附的和搅拌时卷入的气体。回性后的涂料密度将升高、粘度会下降并趋于稳定,涂挂性和流动性均好,硬化时胶凝收缩小,型壳强度较好。一般要求面层涂料配制后必须经过8小时以上的回性处理,并在使用前再次搅拌20min左右静置5min后使用效果较好。

3.2浸涂料及撒砂过程的控制

涂料在使用前须先搅拌均匀,复测流杯粘度和涂片重,并调整到合格范围。然后将模组浸入涂料中上下移动和转动,提起后滴去多余涂料,使涂料均匀地覆盖在模组表面。不能存在涂料局部堆积或缺涂涂料,对于模组的深孔、沟槽和凹角等部位,应用压缩空气进行喷吹涂料,必要时可用毛笔涂刷以去除气泡。

制壳中撒砂的粒度是从面层到背层逐渐变粗的,对于面层砂来讲,如粒度过粗会击穿涂层打坏熔模,最终造成铸件表面不平整,但撒砂粒度过细会造成背面过平,不利于上、下两层牢固结合,容易造成型壳分层。因此生产中一般面层砂为50/70目,过渡层为20/40目砂,背层砂为12/20目。每种撒砂都不宜过于集中,同时要注意撤砂后,清除表面的浮砂。

3.3硬化过程的影响与控制

硬化剂的选择与硬化过程控制。NH4Cl作为硬化剂存在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型壳强度不稳问题。结晶AlCl3硬化的型壳强度较高,胶凝收缩大,铸件表面质量较差,清砂困难。为了克服两种硬化剂的缺点,采用了NH4Cl和结晶AlCl3复合硬化,即1~3层用NH4Cl硬化,4~6层用AlCl3硬化。

NH4Cl作为硬化剂浓度一般控制在22%~25%(质量分数),在生产中,为了缩短硬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采用了饱和溶液。硬化时间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之后进行15-45分钟的空气干燥(根据层数不同进行选择)。

由于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为此在生产中必须对车间及溶液的温度进行控制,尤其对于我们北方地区的生产车间,一方面要对生产车间采取必要的采暖措施,另一方面在每次生产前应对NH4Cl溶液采取必要加热升温措施,以提高其溶解度,并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生产。

4.结论

通过对上述影响型壳质量因素的综合控制, 稳定了型壳生产质量,精铸件表面缺陷明显降低,使我们的铸件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生产中为稳定水玻璃型壳的质量我们应做到:(1)必须严格控制水玻璃和粉料的质量;(2)要合理使用表面活性剂,提高涂挂性;(3)要严格控制制壳车间温度;(4)配制涂料应进行充分回性;(5)要规范浸涂料及撒砂操作环节。

【参考文献】

[1]姜不居.熔模精密铸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姜不居.实用熔模铸造技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媒介创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20-02

媒介创意作为媒体策划与创意方向的核心课程,其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作为一门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媒介创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未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尝试和探讨,以期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又称头脑风暴法、自由思考法,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率先在美国大范围推广应用,之后传入欧洲、亚洲等区域,并有许多演变和发展,成为创意技法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

本文就媒介创意课程本身的特点与教学过程中的困境,探析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在媒介创意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媒介创意课程的特点

从广义上讲,媒介是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门类,媒介包含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既有以报纸、杂志、图书出版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也有以电视、广播、电影和音像制品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还有伴随技术的进步不断衍生的各类新兴媒介。

创意,作为名词,是指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作为动词,是指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创意”的概念:创意是思想、点子、立意、想象等新的思维成果,是创造新事物或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辩证思维能力。[1]

媒介创意,是指现代传媒面向市场需求和变化,在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策略和构思。[2]

媒介创意最早出现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源自中国传媒大学于2002年开设的新型专业——媒体创意专业。此专业一经推出,立马受到业界和学界的热烈追捧。媒介创意课程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一门热门课程,顺应了当今媒介产业大发展的潮流,抓住了创意时代大众传媒的本质,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典型特点。

(一)创造性

创,即创新、创作、创造、创立;意,即意识、观念、智慧、思维。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对常规的打破,是对自我的超越,是思维的碰撞,是智慧的对接,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

(二)实践性

媒介创意课程,主要介绍媒介创意的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媒介创意基础理论的学习,结合各种媒介创意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通过创意实训演练,切实提升学生在媒介创意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综合性

媒介创意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上。媒介创意作为一种策略和构思,必然要求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这将涉及传播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系统科学、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

其次,媒介创意的综合性体现在其所涉及的媒介领域的综合性。媒介创意的要旨在于因势而变,不断推陈出新。媒介创意所主张的这种“变”体现在媒介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介创意成为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涉及传媒运作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主要涉及创意传播、创意经营和创意管理三大领域。其中,创意传播主要针对媒介传播的内容而言,创意经营侧重媒介宏观、外部和战略的谋划,创意管理侧重媒介微观、内部和战术的运作。

二、媒介创意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困境

目前,媒介创意的课程地位与教学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学界与业界的热烈追捧以及学生的殷切期待,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未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对媒介创意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介创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最重要的问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媒介创意课程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使学生真正融入课程教学的情景之中。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通常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下已显陈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与媒介创意课程本身具有的创造性的特点相背离,没有办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更不能满足媒介创意课程思考性较强的教学需要。

(二)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积极性不高

实践性是媒介创意课程最突出的特点。然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设置。这既违背了媒介创意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将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应用于媒介创意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一方面十分符合媒介创意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实践性的特点,能满足其思考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能很好适应媒体策划与创意方向以创新思维为核心,集艺术素养、传播智慧及经营管理策略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实施基本分为五步。第一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落实参与的人员、分工和整个智力激励会的任务;第二步,热身阶段,主要任务是静脑,目的是让与会者在正式开会前心思安静下来,尽快进入状态;第三步,明确问题阶段,主要任务是使每一位与会者都对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第四步,自由畅想阶段,这是整个智力激励法的核心,也是创意性设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鼓励每一位与会者大胆提出脑海里闪过的各种创意,并严格遵守自由畅想、延迟批判、结合改善、谋求数量四大原则;第五步,评价筛选阶段,可由专家完成,也可召集第二次智力激励会。

从上述理论依据和实施步骤我们可以看出,奥斯本智力激励法能够改变媒介创意课程目前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基础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伴随着以广告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奥斯本智力激励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其应用在广告实务领域后大放异彩,并向课程教学领域不断推进,产生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领域,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即头脑风暴法的相关研究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把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如谭志敏、郭亮的《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于千千的《让学生的头脑卷起风暴——浅谈“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陈柏华的《论课程行动研究——兼论头脑风暴法和中立主席法》。另一类是在具体的专业、学科中头脑风暴法的应用研究,如李运萍的《头脑风暴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张慧琴、杨惠丽、郭平建的《“头脑风暴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陈明生的《头脑风暴法与多媒体手段在“金融学”教学中的结合运用》。

媒介创意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起步较晚,在其课程教学中应用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研究成果也不多,但是已有的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在其他专业、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能给媒介创意课程与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结合提供良好借鉴。

当然,对于奥斯本智力激励法在媒介创意课程中的真实教学效果,需要相应的实践和调查来说明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媒介创意课程的课堂上进行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教学实践,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实施程序,从而达到对其深化理解和合理运用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初友,王国英编.TOP创意学经典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3.

[2] 陈勤著.媒体创意与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3] 贺寿昌著.创意学概论[M].金城出版社,2006.

[4] 金定海,郑欢编著.广告创意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摘要:通过对水工砼碳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地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的防治措施,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而达到或延长水工实用时长。

关键词:水工建筑;砼碳化;理性分析;防治措施

水工建筑物多以混凝土结构组成,而这些混凝土结构多受泥沙、水流、物理、化学、气温等外界因素影响,其中混凝土的破坏以碳化常见,致使许多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寿命大为缩短,造成极大浪费。所以,进一步探讨水工砼碳化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

一、水工砼碳化的理性分析

1.水工砼碳化概述。

水工砼碳化(中性化)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扩散到混凝土内部充水的毛细孔中,与其中的空隙液所溶解的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碳酸盐或其他物质,使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小于10,钢筋的钝化膜被破坏,钢筋发生锈蚀。钢筋生锈后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开裂,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断面面积发生损缺,致使混凝土碳化加速。

2.水工砼碳化理性分析。

影响水工砼碳化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影响较大的是水泥品种,因不同的水泥中所含硅酸钙和铝酸钙盐基性高低不同;其次,影响水工砼碳化主要还与周围介质中CO2的浓度高低及湿度大小有关,在干燥和饱和水条件下,碳化反应几乎终止,所以这是除水泥品种影响因素以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在渗透水经过的混凝土时,石灰的溶出速度还将决定于水中是否存在影响Ca(OH)2溶解度的物质,如水中含有Na2sO4及少量Mg2+时,石灰的溶解度就会增加,如水中含有Ca(HCO3)2的Mg(HCO3)2对抵抗溶出侵蚀则十分有利。因为它们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种碳化保护层;另外,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透水量、混凝土的过度振捣、混凝土附近水的更新速度、水流速度、结构尺寸、水压力及养护方法与混凝土的碳化都密切相关。

二、水工砼碳化的成因分析

1.影响水工砼碳化的内在因素。

(1)水泥品种不同碳化程度有异。不同的水泥,其矿物组成、混合材量、外加剂、生料化学成分不同,直接影响着水泥的活性和混凝土的碱度,对碳化速度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水泥中熟料越多,则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越慢。

(2)集料品种和级配不同存在碳化差别。集料品种和级配不同,其内部孔隙结构差别很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性。材质致密坚实,级配较好的集料的混凝土,其碳化的速度较慢。

(3)抗碳化性能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强。增加水泥用量,一方面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碱性储备,使其抗碳化性能增强,碳化速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减少。

(4)增大水灰比加快水工砼碳化。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增大水灰比,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降低,渗透性增大,空气中的水分及有害化学物质较多的浸入混凝土体内,加快水工砼碳化。

(5)施工质量低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施工质量差表现为振捣不密实,造成混凝土强度低,蜂窝、麻面、空洞多,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

(6)养护质量质量高延缓碳化速度。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养护好的混凝土,具有胶凝好、强度高、内实外光和抗侵蚀能力强,能阻止大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侵入其内,延缓碳化速度。

2.影响水工砼碳化的外界因素。

(1)酸性介质影响碳化速度。酸性气体(如CO2)渗入混凝土孔隙溶解在混凝土的液相中形成酸,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硅酸盐、铝酸盐及其他化合物发生中和反应,导致水泥石逐渐变质,混凝土的碱度降低,这是引起水工砼碳化的直接原因。

(2)温度和光照影响碳化速度。混凝土温度骤降,其表面收缩产生拉力,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表面便开裂,导致形成裂缝或逐渐脱落,为二氧化碳和水分渗入创造了条件,加速水工砼碳化。

阳面混凝土温度较背阳面混凝土温度高,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较大,为其与氢氧化钙反应提供了有利条件,阳光的直接照射,加速了其化学反应和碳化速度。

(3)含水量和相对湿度影响碳化速度。周围介质的相对湿度直接影响混凝土含水率和碳化速度系数的大小。过高的湿度(如100%),使混凝土孔隙充满水,二氧化碳不易扩散到水泥石中,过低的湿度(如25%),则孔隙中没有足够的水使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化作用都不易进行;当周围介质的相对湿度为50~70%,水工砼碳化速度最快。

(4)冻融和渗漏导致水工砼碳化。在混凝土浸水饱和或水位变化部位,由于温度交替变化,使混凝土内部孔隙水交替地冻结膨胀和融解松弛,造成混凝土大面积疏松剥落或产生裂缝,导致水工砼碳化。渗漏水会使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流失,在混凝土表面结成碳酸钙结晶,引起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分解,其结果是严重降低混凝土强度和碱度,恶化钢筋锈蚀条件。

三、水工砼碳化的科学防治

1.设计入手。根据水工建筑物中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环境因素,分别对混凝土的保护层采取不同的厚度,应尽量避免一律采用2~3cm。

2.施工防治。混凝土质量好坏,施工是关键。一是要认真选择建筑材料。水泥选用抗碳化能力强的硅酸盐水泥;集料选用质地硬实和级配良好的砂和石料;施工中除砂要筛、石要洗外,还要非凡注重剔除集料中的有害物质。二是在混凝土中可掺入优质适宜的外加剂,如减水剂、阻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提高其强度和密实性、抗渗性、抗冻性。三是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要求是小水灰比,低塌落度,要把水的用量控制在满足配料和施工需要的最低范围内,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自由水。四是振捣和养护,振捣一定要充分并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必要时可作表面处理;养护一定要及时,一旦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就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坚持按不同水泥品种所要求的时间养护,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使混凝土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五是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时要将钢筋用事先预制好的高标号砂浆垫块垫好,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六是施工缝要做到少留或不留,必须要留的,应作好接缝处的工艺处理。

3.使用保护。对于水工建筑物在使用上不要随意改变原设计的使用条件。因为水工建筑物使用条件的改变,直接关系到外界气体、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所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某些情况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构件的轻易碰撞部位,更应当设置包角和隔层保护。

4.治理及时。对于水工建筑中混凝土构件的治理,主要是定期检查、加强维护。对于轻易产生碳化的混凝土构件,则应派专人定期观察及测试温度、湿度,检查裂缝情况和碳化深度,并作好具体记录。若发现混凝土表面有开裂、剥落现象时,则应及时利用防护涂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封闭或采取使混凝土表面与大气隔离措施,绝对不答应其裂缝继续扩大,必要时可作混凝土补强处理。

总之,影响水工建筑物中混凝土碳化的因素很多,问题比较复杂,预防对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混凝土的碳化虽然能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但只要科学施工,严格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混凝土的碳化或减慢碳化速度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参考文献:

[1]肖佳,勾成福.混凝土碳化研究综述[J].混凝土,2010(1):40-44,52.

[2]刘磊.SBR砂浆在嶂山闸混凝土表面防碳化处理的应用[J].治淮,2010(1):27-29.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 “服务礼仪” 课程 关键能力 实践性 教学探究

所谓关键能力,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它指的是除了技能及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职业能力,比如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方面的能力等等,这些总和称为关键能力。可见,中职学生仅仅有技能及知识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中职学生及中职学校双方共同的努力,以提升关键能力。

1中职学生关键能力及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关于中职学生关键能力的问题。中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只是单纯注重了知识技能的提升,但是自身其他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有些学生不善于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性格内向,这在服务型行业中是很不可取的,拿地铁行业来说,中职培养的人才是要为地铁行业服务的,这就需要相关的服务人员,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在待人接物方面,才能落落大方,让人觉得服务周到,舒适。[1]而不善与人沟通,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服务效果,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此外,还有其他能力的缺乏,比如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较低,公关能力及应变能力不强或者是团队的协作能力低等等,这些都阻碍了中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此外,关于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在实际的“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没有针对性。比如该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地铁行业的服务型人才,教师在具体授课时,只是讲解了服务行业的普遍性知识,而对地铁行业需要的特殊性需求几乎没有涉及。这导致了在教学中没有针对性。

2对如何提升中职学生“服务礼仪”课程关键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探究

首先,在实际的实践性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岗位的具体能力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针对地铁行业而培养的专门服务型人才,教师应该在“服务礼仪”课程上和学生讲解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的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地铁行业,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面对地铁行业出现的投诉,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教师要交给学生们如何提高抗压能力等等。比如对于农村进城务工的打工者,地铁他们是第一次坐,这时,服务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要把地铁行业这种类似的特殊情况考虑到。采取情景剧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其次,要根据目标岗位的具体需求来设置“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地铁行业中,关于交通礼仪方面的内容是中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2]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邀请一些专门从事该类行业的模范人物来校讲解相关行业“服务礼仪”课程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加直观可靠的礼仪性知识。在考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比赛,以地铁行业所需要的礼仪知识为中心来展开,让学生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教学内容的掌握。最后,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根据目标岗位的具体需求来设置来安排“服务礼仪”课程的训练场所。实践教学在该课程中是避免不了的,比如将来要从事地铁行业服务的中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式教学法,要注意模拟地铁的场景,模拟在地铁行业服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充分的认识到地铁服务行业的真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实践活动,在现实的地铁站中,让学生充当服务人员,在真实的环境中试着放手让学生与乘客打交道,自己处理在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够真正锻炼他们。

3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及作用

通过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分析,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职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里提到的虽然只是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中职学生其他方面也有影响,比如在生活中,也会让他们积极的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与压力,真正促进中职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实践性教学的改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3]在现今的社会,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日益匮乏,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往往缺乏道德准绳的约束,社会的整体道德能力在直线下降,而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改进,来提升中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恢复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如何提升中职学生“服务礼仪”课程关键能力,进行了实践性教学的探究。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即中职学生关键能力及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如何提升“服务礼仪”课程关键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探究及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及作用。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论述,让相关专家学者或中职学生对该问题引起重视,期望献以微薄之力来提高中职学生的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红芳.提升中职学生“服务礼仪”课程关键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55.

[2]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中职物理 ;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运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工程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基础。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统领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培养物理学的基本思维,训练物理学的基本技能,这是应该作为中职学生的学业要求。但是由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只是中等偏下的初中毕业生。而且,大部分中职学校为了保持发展或生存,取消学生入学的成绩,实行免试入学。这就造成了只要愿意学习就可以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使得中职学校所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降低。如何让这些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呢?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情绪才会高涨,才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怎样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呢?

一、重视起始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激学,寓知于乐”非常重要。第一节课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因为物理课本身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何不以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为着手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在第一节课时,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些规律、现象在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当前科技领域里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介绍尖端放电、高精度打孔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此方法与车床、镗床、钻床等机械打孔方法相比,其精度是无法比拟的。又如,介绍金属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引入超导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目前动态及应用,使学生明确超导研究的成功,将会给科学技术带来突破性的变革。给人类生活带来质的飞跃。这样,可使学生憧憬物理学美好的未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总之,在第一节课就要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很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物理理论课时,除采用实验、启发、形象的比喻等方法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滞后状态,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如讲“交流电的产生”一节时,由于磁极间的磁力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以及感应电流的变化等情况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用实验演示也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把这一节制成了多媒体课件,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抽象的磁力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以及感应电流的变化等情况便一目了然,不用老师讲多少,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增加了学生当堂消化、理解知识的机会,提高聊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新颖、实用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时,应以实用、够用、好用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角度上,应体现服务意识,在有限的学时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强求知识的系统性。为了使实用、够用的原则落到实处,我认为文化基础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多读所服务专业与之有关实践方面的文章;主动与专业教师交流的机会,增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在专业课堂的教学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从专业文章和专业教师那里,得到本学科教学的一些重要启示。例如,在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物理教学中,我把电路分析视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并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逻辑电路的部分内容。在汽修专业的物理教学中,则以力学、电学、热学中基本知识、基础元件、识图、汽车维修专用仪器、专业设备的使用为物理学主要教学内容。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有些领域的物理知识,以科普讲座的形式开办。如:“光的特性”、“透镜成像规律”、“气体分子运动”、“机械振动”等专题。只要求学生了解规律,舍弃或弱化与专业无关的计算、论证、推导等纯理论内容。这就需要对本专业的教材进行统筹安排,确定哪些是物理课上应重点解决的,哪些由有关课程详细介绍,组织教材时,注意既要避免知识的过多重复,又要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思索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学生对本来很难理解的内容,一下子化解了,注意力也一下子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我先不急于告诉学生结果,而是用发散思维的非指导性教学,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用合作式教学,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由此我再进行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