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游戏范文

时间:2023-04-01 20:3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游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游戏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游戏 辨析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65-02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无不在游戏性、活动性上下功夫。这本是可喜的现象,因为要使教育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游戏理应受到重视,理应成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理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幼儿园游戏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淡化。

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活动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因此,探讨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家眼中游戏的地位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对游戏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过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眼中游戏和教学的相互关系。其中,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1]同柏拉图一样,在理论上赋予游戏重要地位的还有福禄贝尔,他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是著名幼儿教育家的蒙台梭利,她关于游戏及其与教学的观点不同。蒙台梭利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和玩具,否定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他社会性的品质”。[2]在她的“儿童之家”,教师们使用“教具”,而不是“玩具”进行教学活动。杜威摆脱了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人将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他认为教学必须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教学中需特别注意“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利用它们使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提到更高的水平,使之养成更有效率的习惯;使他的自觉性得以扩大和加深,对行动能力的控制得以增长。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效果,游戏就会成为单纯的娱乐,而不能导致教育意义的增长”。[3]在杜威看来,教学中应该渗透着游戏,并且借助游戏达到“教育意义的生长”。

他们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理论基础等,造成他们在具体的教育观、儿童观的许多差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幼儿教育变得“多元化”、“多样化”,直接影响后世的人们对游戏和教学关系的不同观点。

二、关于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三种不同观点

1.“分离平行”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分离平行”的状态下,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无关,教学主要在课堂中以让幼儿直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教为中心,学依从于教”。[4]主张把游戏排斥在“教学”范围之外,认为游戏仅仅是儿童在学习之后的一种放松和调剂,它可以满足幼儿自发活动的需要,因此可用作“奖励”的方式,以鼓励幼儿的表现和学习。这种观点只看到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视二者为平行的关系,没有交汇的可能。持这种观点的教育者常出现的一种问题是“游戏功能手段化”。因为游戏和教学是无关的,游戏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功能就是加深和巩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知识技能。

2.“游戏和教学等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幼儿园的教育不用提教学,不必有上课,游戏和教学是一回事,同一活动既可能是教学活动,也可能是游戏活动。于是,将教师引导下的幼儿活动都说成是游戏,将所有的游戏都赋予了特定的教育目的,本该属于教学的活动,成了孩子们围着老师团团转的“游戏”,而本该属于游戏的活动,则成了教师围着孩子团团转的“教学”。这是当前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比较多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淡化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界限,只看到了游戏和教学之间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3.“相互融合”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相互融合”的状态下,“教”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学为中心,教依从于学”。[5]这是当前幼教界最提倡,也是最流行的观点。这种观点主张系统、全面、辨证的看待游戏和教学的关系。即既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看到了二者是有区别的,把游戏寓于教学中,教学寓于游戏中,游戏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是游戏中的教学。

(1)教学和游戏是有内在联系的,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游戏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观念,它使一个人的继续的行动有意义。”幼儿“如果要得到某种确定的外部结果,就得坚持目的,所期望的结果愈复杂,愈要坚持目的,并且需要有相当长的中间系列适应行为。”比如,“儿童在制作一个玩具小船,他就必须坚持这个目的,并且用这个思想指导他的一系列活动。如果儿童只是玩船的游戏,那么他可以随意改变当作船的材料,随着幻想的暗示,引起新的因素”。[6]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渗透着大量教学契机,幼儿园教学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在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时,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玩”,更重要的是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也就是引导幼儿明白“坚持游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游戏与教学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2)教学与游戏又是各自独立的,这种独立表明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教学是教师将外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目的是使幼儿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而游戏是幼儿主体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外化出来,是以已知为基础,且享受已知的活动。教学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游戏更多地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幼儿自主的活动。两者的规范不一样,本质的规定性方面也不一样。因此,对幼儿来说,教学和游戏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应将教学和游戏混为一谈。在游戏中“兴趣比较直接,这个事实常常用这样的话来表示,就是在游戏中,活动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而不在于它具有将来的结果。”[7]而教学具有鲜明的外在目的性,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其特殊的任务,都要追求目的的实现。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追求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就是教学;只有满足于活动过程本身的,才是游戏。所以,游戏与教学是有区别的。

三、“教学中的游戏”与“游戏中的教学”,把握融合的度,躬身实践。

由于人们存在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以上三种不同观点。我们应该坚持“相互融合”的观点,提倡“教学中的游戏”和“游戏中的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学与游戏的融合,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而这只能靠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将游戏与教学很好的融合。如我们应把握幼儿园中的游戏有着双重目标,对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不能为游戏而游戏,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发挥其他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就要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认识到,对年龄越小的幼儿来说,其依赖于现存环境而产生的每一次具体活动的外在目的越不明确,他们只体验活动过程,即使是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目的和结果也是非常隐蔽的,这时应尽可能的强化手段,延长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纯粹体验活动过程的游戏逐渐减少,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性日益鲜明,这时应相应的缩短过程,追求效果。[8]

“教学”应当实现向幼儿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生活世界”和“教学世界”的有机融合而不是人为的割裂。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与游戏的重要关系,至于实践的效果和程度如何,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亲自去摸索。最后引用杜威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还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艺术就是对这个需求的回答。而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游戏,这样的活动就是艺术。[9]

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把握好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度,让我们的教育活动成为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6

2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65

3 杜 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4

4 黎安林.走近幼教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5(5):9

5 刘 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126

6 杜 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5~219

7 周 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2

篇2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师;契合性;游戏教学法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来说,脑科学研究表明,5~6岁是人脑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丰富的外部环境的刺激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增长和发育,而适宜的早期教育就是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如果在这个时期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对以后的英语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教学法。

一、游戏教学与幼儿英语学习的契合性分析

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英语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保证了游戏教学与幼儿英语学习的契合性是非常高的,游戏教学是最适合幼儿的一种教学方法。

1.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

首先,幼儿的学习是无目的性的,教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他们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去选择要学习的内容。他们的学习是无目的的,所以他们不会刻意的去记住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其次,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正因如此,幼儿园每节课的时间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时间过长,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沿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幼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地方。最后,幼儿的理解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有时,他们很难理解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综合幼儿如上的学习特点,教师们必须选择一种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便于幼儿理解的、轻松的教学方法。

2.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没有游戏的童年生活是不完整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生理、心智等各方面的发展。自陈鹤琴、陶行知等教育家提出并实践“活教育”之后,游戏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教学。这与游戏教学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使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学习,会缓解幼儿初学英语的紧张感,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幼儿英语游戏教学法的策略建构

1.教学预设策略

(1)丰富教师积累。一名教师只有热爱他的职业,热爱他的学生才能认真负责的面对他的工作。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另外,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包括教育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还需要掌握英语的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知识根据幼儿的特点传递给他们。教师还要有一定教学方法的积累,尤其是英语教学方法的积累。

(2)设计游戏。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对幼儿的了解设计出恰当的游戏。设计游戏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设计出适合幼儿的游戏。设计的游戏要便于幼儿理解,不能太复杂,否则幼儿的注意力就会在游戏规则上,课堂就会变成单纯的为了游戏而游戏了。设计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让幼儿乐意参与进来。另外,设计游戏还要注意时间的限制,不能一个游戏就玩到下课。

2.课堂操作策略

(1)注重情境创设。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可从实物创设和非实物情境创设两方面入手。比如在讲有关水果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带领幼儿去读,如banana,apple,orange,pear,lemon,peach等等,教师可向幼儿展示实物,并在最后将水果分给幼儿们。除了实物情境创设还有非实物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卡片等非实物创设情境。比如在讲季节(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展示每个季节的情景,带领幼儿读单词。非实物情境除了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为幼儿创设一种模拟情境,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

(2)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于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的表扬能增强他们的信心,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幼儿教师的安慰也能让幼儿的自尊心得到维护。教师应注重对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评价,而不只是看结果,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3.课后拓展策略

为了尽量多的为幼儿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后可组织幼儿进行各种英语活动,角色扮演游戏,英语竞赛等等,组织幼儿动手设计各种英语小标识,如幼儿园中常见的物品:cup,chair,box,door等等,让幼儿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此外,教师可以和家长合作将英语游戏的内容传达给家长,幼儿回到家后,家长可以和幼儿做英语游戏,共同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学习英语。

三、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教学内容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讲解游戏时,尽量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可为幼儿示范一遍;组织游戏时,应尽可能多的让幼儿参与进来,还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评价要及时,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幼儿园可为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专业培训,增强专业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余珍有.应该让幼儿学英语[J].学前教育研究,2002(3):28-30

篇3

1.抱一抱

入园初期的小班新生,容易产生恐慌、失落、不安的情绪,他们渴望得到各种形式的安慰,特别是肢体上的抚触。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孩子被拥抱时,他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比较强烈,温暖的拥抱能赋予孩子战胜压力的力量。因此,晨间接待可以通过“温馨点名”互动小游戏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愿意亲近老师。

如:“××宝贝,××宝贝,抱一抱!”(称呼孩子的乳名)教师张开手臂迎接状,吸引孩子亲近老师。“老师老师,抱一抱!”被喊到名字幼儿上来与老师拥抱,体验老师温暖的呵护。

2.找一找

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认识班上的小伙伴,让大家在游戏中增进情感。

3.变一变

娱乐游戏:《摸箱猜物》可让孩子被老师变的魔术所吸引,喜欢上会魔法的老师。如:“魔术箱变变变”,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魔术箱里好吃的是什么?(白白的甜甜的;黄黄的弯弯的;红红的圆圆的等等);或者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猜一猜,对猜对的宝宝奖励笑脸花。

二、吃吃玩玩

1.好吃的饼干

食物对小班孩子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食物也能让孩子们喜笑颜开。

如:在孩子们面前摆上不同形状、口味的饼干,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鼓励孩子进行简单的表达,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我要吃××饼干”、“××饼干真好吃”等;尝试分辨饼干的形状是方的、圆的、小动物外形的等等;尝试分辨不同蘸酱的颜色,如巧克力颜色、红色、白色等;跟着老师念念儿歌等,学着老师做做“夹心饼干”; 尝试自己做“饼干小脸”等。

2.好玩的小汽车

幼儿人手一辆自己家里带来的小汽车,互相说说自己的小汽车。

美术活动:《汽车滚画》可以让自己的小汽车轮胎蘸上颜料在画纸上滚出好看的图案;也可把小凳子变成小汽车,唱着儿歌开汽车,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盘”来开汽车,并尝试请同伴坐坐“我的小汽车”; 开着老师用纸板箱做的“汽车”,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尽情玩耍,还可以将大蛋糕盒子当车轮,在“山坡”上滚下来、推上去。此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锻炼他们乐意表达生活经验的能力。

三、唱唱跳跳

1.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像一个圆泡泡,按老师的语速有节奏地在圆圈上走;吹成大泡泡时圆圈变大;吹成小泡泡时圆圈变小;泡泡飞高了,孩子们踮脚举高手臂;泡泡飞低时,孩子们下蹲;泡泡破了,孩子们散开。该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找小猫

“许多小花猫,喵呜喵呜叫。今天我们真高兴,要和妈妈做游戏。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一只老花猫,喵呜喵呜叫。我的小猫快躲好,一会儿妈妈就来找。找呀找呀找呀找,小猫找到了!”

带领孩子学唱歌曲,扮演小猫找个地方躲躲好,让孩子学会听音乐,遵守游戏规则,“小猫”躲好后控制自己,不能随意走动。老师扮演猫妈妈,被拍到头的宝宝表示被找到立即上位,猫妈妈问:“我的宝宝在哪里?”未拍到的“小猫”起立回答:“喵呜――在这里!”重复游戏,孩子们乐此不疲!

四、看看说说

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能让孩子听得欲罢不能。配合手偶、幻灯片、挂图等,教师生动形象的表演能让孩子感觉身临其境。如《狼和小羊》、《小兔乖乖》、《三只小猪》等,老师们要做到熟记会背、脱口而出。

我们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带领孩子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如在讲《小兔乖乖》时,可让孩子们扮演小兔,老师做兔妈妈,保育员阿姨做大灰狼,让孩子参与其中,忘却烦恼。还可给孩子们播他们爱看的动画片,如《天线宝宝》、《猫和老鼠》等等,并刻意将其中一些反映本领、有勇气、敢独立的内容选择性地播给幼儿看,使孩子们在看动画片中潜移默化:要做个勇敢的孩子,能独自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小伙伴游戏,认真跟教师学本领。

五、轻轻松松

孩子们都喜欢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每天学习新的儿歌、玩新的游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一种挑战。一日活动中穿插幼儿前面学习过的手指游戏、儿歌、歌曲会让孩子没有压力、放松心情,也是孩子最易接受的活动。

我们可让孩子们在座位上做一些他们熟悉的锻炼小手臂肌肉的手指游戏:如《小老鼠上灯台》、《五只猴子》、《爸爸瞧妈妈看》、《包饺子》等等。每当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孩子就会热情高涨,百分百参与,冲淡了想家、想亲人的注意力。

篇4

关键词:教学;公平;游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9~81页内容。

【导学过程】

孩子们,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游戏?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玩游戏好吗?大家想一想我们数学课上玩游戏和你们平常玩游戏哪里不一样?

游戏一――摸球游戏

1.第一次摸球

师:首先玩个摸球比赛吧,这个箱子里有黄球和白球一共10个,你想摸到什么颜色球?

教师到学生中间,生摸球。五次以后,请班长宣布摸球结果。有争议。

开箱验球。

2.第二次摸球

怎样放球才能公平?为什么这样放才公平?

再次摸球:5黄5白。班长宣布最终结果,谁获胜。

师追问:这次比赛结果公平吗?刚才我们进行了两次摸球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

游戏二――抛硬币

1.一枚硬币

老师这儿有一枚小小的硬币,用它来决定男生、女生的输赢,根据你们的经验,公平吗?说说理由。

我们试一试?正面是男生的幸运面,反面是女生的幸运面。

2.两枚硬币

(1)规则公平吗

刚才一枚硬币太简单了,增加一枚硬币怎么样?看看这个规则公平吗?

请生发表意见。

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太统一,两枚硬币落下后,朝上的两个面可能是什么样的?有几种可能?这样吧,请你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或者填一填表格,我们来分析分析。

(2)学生反馈

师:这个规则是否公平?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意见,首先请某同学发表观点。

选取作业纸,请生上台反馈。

追问:从这四种情况中,你能分析出什么?

(3)玩一玩

既然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咱们玩一玩,好吗?师摇铁盒,玩三次。问输的一方,输得服气吗?

游戏三――石头、剪刀、布

1.玩

(1)生活中除了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双方的输赢,你还知道哪些游戏?玩过“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吗?我们一起玩一玩,看谁能赢老师。

(2)同座位玩三次。

2.悟

好不好玩?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先是学生互相说一说,再请学生单独发言。

当我们同时出手的时候,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呢?同学们可以列表,也可以画一画或者用其他办法来表示,我们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分析。

3.议

为什么说“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呢?我们听听这些同学的想法,大家可以向他们提问。

(课件播放):男、女生的代表小强和小丽要PK,咱们一起看看吧。

追问:看了小丽和小强同时出手,一共出现9种可能,你能分析出什么?

板书:赢输平的可能性相等,游戏公平。

篇5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学;效益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正处在全面的改革发展当中,幼儿教学的创新也必须与幼儿生活相联系,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让他们充分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当中。游戏教学作为目前幼儿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室外活动和阅读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能在活动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把游戏教学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越来越普遍地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不仅有利于简化教师的教学过程,还能够深层次地提高教学效益。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效用

幼儿教学的发展,核心教学理念是全面促进孩子的身心素质,并要逐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优化他们的内心思想,创设优良唯美的教学环境。在行为理念上,游戏教学与幼儿教学的理念很相似,都是以孩子们的兴趣为主导因素,并与幼儿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融洽的结合,组织相关的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同时将幼儿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的时间,使他们在游戏教学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得到成长,以培育健全的人格,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养成孩子们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态度。开展幼儿游戏教学,要在相关教材的应用和指导下进行,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结构程度低的游戏活动材料,选择一定的游戏区域,合理划分和分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类型、能力发展,提供不同的游戏内容供他们挑选。比如,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小女孩则较为文静,应该选取图书漫画的游戏进行教学;还有一部分富有想象力,可以带领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等相关的游戏活动。只有因人而异的游戏教学活动才能与孩子们思维相结合,才能在幼儿教学的发展中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发展创新

1.改变游戏形式,创新教学观念

在我国的幼儿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干预的程度太大,给予孩子们自由游戏和想象的时间也不是那么充分,对幼儿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有着不好的影响,也产生了诸多教学方面的不利之处。为此,教师应该优先创新教学观念,改变游戏形式,并且在创设游戏教学时,应当注意切实提高这些游戏活动的科学性,进而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在进行传统的唱歌跳舞游戏时,幼儿已然习惯于这种单调的游戏模式,从中也得不到太多的趣味,教师可以对这个游戏形式进行改变,比如由简单的唱歌变成多样的儿歌接龙,每个幼儿唱一句,并做出一个舞蹈动作,依次进行,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也会在无形中打造一种全新的游戏教育氛围,合理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增添趣味元素,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让他们长时间地静坐听老师说教比登天还难,他们所希望的学习模式是充满乐趣,并且要具有较强可玩性的游戏活动。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往往具有较强的爱玩心理,他们的内心渴望游戏,十分享受游戏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观察和发现,找寻幼儿们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加以改善和创新,并实时融入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到教学模式的新颖,进而全面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此外,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游戏的基础上,增添新鲜有趣的现代元素,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在进行跷跷板游戏的时候,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规定一定的游戏时间,对他们分别提出有趣且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则在跷跷板的一边加上一个孩子,答错了则退下来一个孩子,到最后时间结束,观察哪头的孩子完全地超过了对方,最终取得胜利。

三、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1.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游戏创设

在幼儿教学中,对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应用要结合幼儿园的具体设备以及教学环境,不能创设脱离幼儿园实际的游戏活动。要系统化、科学化地设置游戏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与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本能意识相联系,使得游戏教学合理地进驻到幼儿教学实践当中。由于孩子家庭或所处的周边环境,导致学习行为和思想上有着各式的差异,幼儿教师要将教学材料与幼儿的行为思想充分地结合,改善游戏内容的材料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思想的传达。

2.创设一些丰富且有意义的趣味游戏教学活动

游戏教学的主体活动要有适当的可玩性和丰富性,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要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所在,有的放矢选择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进而积累孩子们的活动学习经验。合理且高效地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游戏教学的活动要灵活多变,不能老是进行一些老旧缺乏新意的活动,比如“躲猫猫”“老鹰抓小鸡”等,长此以往就会使幼儿缺乏玩的乐趣,同时也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游戏模式的创新,让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将游戏教学的多样性和可玩性充分地体现出来。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堂课”,也是孩子们以后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将游戏教学合理地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应根据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游戏,并对所选游戏加以巧妙创新完善,进一步结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及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用。

作者:吴国秀 单位:四川省旺苍县东河镇第二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6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我觉得,让课堂游戏化是关键。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如何做到既不违背他们的天性,又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呢?游戏就可以做这个桥梁。

游戏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因此,游戏成为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

一、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游戏对儿童心理的满足程度,游戏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设计游戏要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

在平常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基点进行游戏教学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具体做法。

(一)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任何游戏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在游戏规则上也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操练,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切不可为了游戏而游戏,否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

(二)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趣味性是英语教学游戏的基本特征,同时考虑到小学生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游戏要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形式要多变,“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就没有新鲜感了,学生的兴趣也就很难提起来。教师要利用多中契机,不断设计、翻新游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设计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所以要注意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增强游戏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所以在游戏中,我们要把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注意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包括道具的准备,知识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等。游戏前应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及要求。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公平性。好胜、好表扬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竞争机制给学生无限的激动。学生非常在意游戏的结果和老师给自己的评价,一个不公平的结果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性。玩游戏时,教师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 注意游戏的操作时间。教师要把握好游戏时间,时间过长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时间过短,一来学生会扫兴,二来游戏的“运用语言”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游戏时间的长短既要参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也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及教学内容加以安排。 注意游戏后的总结。课堂游戏后一定要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知识点,了解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确定在以后的巩固练习中需要进一步强调的地方。另外,教师还要总结游戏操作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为以后完善游戏积累经验。

三、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评价和反馈

英语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合作的意识和一定的应变能力。并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

在游戏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游戏评价的:

评价过程化:强调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表现行为,重视学生游戏过程中付出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游戏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学生参与体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评价多样化:(1)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2)角度多样化。分析学生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注意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3)尺度多样化。不要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篇7

游戏教学的实质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它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一、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游戏对儿童心理的满足程度,游戏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设计游戏要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

在平常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基点进行游戏教学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案例:巧猜数字

游戏功能:巩固数字的读音和拼写。

游戏玩法: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

T:Now,let's play a game.Please guess,what's the number on the card? If you're right,I will give you the card.I will say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word.

T:“T”.

S1:T-W-O, two!

T:No,try again,please.

S2:T-H-R-E-E,three!

T:Yes,you're right!Here you are!

教师将卡片奖励给这位学生,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拼读。以此方式将十个数字猜出,巩固数字的拼写和认读。

(二)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趣味性是英语教学游戏的基本特征,同时考虑到小学生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游戏要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形式要多变,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就没有新鲜感了,学生的兴趣也就很难提起来。教师要利用多中契机,不断设计、翻新游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设计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所以要注意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增强游戏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所以在游戏中,我们要把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组织游戏时,教师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只有几个学生玩,其他人观望,那么游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让大部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当观众的做法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从游戏的角度、学生感兴趣的程度等多方面下工夫。学生是游戏教学的主体,任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必须有利于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和实现教育目标为宗旨。

案例:

游戏功能:操练单词

游戏玩法:教师让一个学生背对着全体学生站立,然后将单词卡片藏于某一个学生的桌子内,再请讲台上的学生转过身寻找此单词的位置。全班学生一起朗读此单词,如果该同学离单词位置近,那么朗读的声音就响,如果离单词越来越远了,那么朗读的声音就越来越轻了。就这样直到找到单词为止。

(三)游戏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案例:钟表、钟表几点了

游戏功能:通过让学生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型“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

游戏玩法:请12名学生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1名学生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了?”学生说“1点”,“时针”要用英语讲:“It's one...”并伸直左手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转,转到1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扮演钟点的学生举起卡片one。以后游戏继续进行。要求扮演时针的学生要手口一致。

儿童对未知世界永远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喜欢挑战。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要让学生有一些思考的余地,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尽量做到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案例中,扮演“时针”的学生要快速对“1点”作出分析,并要在句型“It's...”中进行运用,再配合身体的动作完成游戏,是一项集多种功能的连锁反应。

二、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注意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包括道具的准备,知识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等。游戏前应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及要求。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公平性。好胜、好表扬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竞争机制给学生无限的激动。学生非常在意游戏的结果和老师给自己的评价,一个不公平的结果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性。玩游戏时,教师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

注意游戏的操作时间。教师要把握好游戏时间,时间过长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时间过短,一来学生会扫兴,二来游戏的“运用语言”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注意游戏后的总结。课堂游戏后一定要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知识点,了解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确定在以后的巩固练习中需要进一步强调的地方。另外,教师还要总结

篇8

21世纪需要会思考、会学习,有创造力的人才。现在学生学业压力普遍很重,他们不喜欢学习,对数学更是缺乏兴趣。游戏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学生为什么就是向往我们身边的机室、网吧,他们往往不顾老师的严厉批评,家长的无可奈何,总是想方设法去游戏机室、网吧,打游戏,甚至上瘾。我想怎样通过游戏教学课的开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应该是个值得研究的内容。让数学教学游戏化,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它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让学生自主找到许多认识事物的方法,探索问题的途径;留下美好的游戏回忆。游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也不例外。

1.让数学教学游戏化,能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俗话说"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围绕数学的教学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2.让数学教学游戏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

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起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好动、贪玩,在玩耍中能观察到很多东西,也能记住很多新鲜事,比如现在的学生能很快说出某某明星的名字、身高等,但他们就是不能对书本的东西记忆深刻。游戏教学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们在玩耍中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新颖有趣。而我们在教学时,如果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让学生们玩24点游戏,这无疑使学生们在游戏的同时促进了自己对加、减、乘、除运算的熟悉,这将极大促进学生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让数学教学游戏化,能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会合作

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游戏、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如:一个梯形,只剪一刀,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若不能,至少需要剪几刀?(1)游戏器材:普通形状的梯形纸片若干。(2)提示问题:若要拼接,需要相等的线段,如何剪?(3)动手操作:学生经过反复操作,尝试错误后,展开讨论,认为取一腰的中点,可得到相等的线段,根据中心对称,可进行拼接。此时学生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顿悟)。

如图所示,正为CD中点,将ADE剪下,拼接至FCE,得ABF。同理,如图所示,若剪痕MN∥AB,则可拼接得到平行四边形ABNM。这时,学生陆续有新的发现,还可用类似的方法将一个普通梯形只剪一刀拼成一个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同时发现要拼成一个矩形,至少要剪两刀,如图所示。 "做然后知不足",在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游戏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也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3.让数学教学游戏化,能促使内在的潜力知识的挖掘,教学中难点的容易突破

教育心理学专家早已作论断,学生听,教师讲,只能记得15%。如果学生自己看书,可以记得其中的25%,如果既看又听,效果不只是两者的代数和,而是65%,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不仅用耳听,而且动眼看,动手做,动口念,动脑想,效果自然会更好。

如印刷一本书,为了使装订成书后页码恰好为连续的自然数,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先将一张整版的纸,对折一次为4页,在对折一次为8页,连续对折三次为16页,……,然后再排页码,如果想设计一本16页的毕业纪念册,按上述方法(图中的1,8表示页码)的方法折叠,请在图中填上相应位置的页码。这个问题如果不动手很难,不过只要动手谁都会,那还等什么?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如不借助于一定的游戏手段,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教学,学生先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师生共同通过对游戏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这样处理,使严谨、抽象的几何证明从此充满活力,使学生思维更开阔。

4.让数学教学游戏化,促使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的内容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获得知识,再应用于生活,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游戏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教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教学,使学生领悟到运动场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励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5.让数学教学游戏化,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解决,还能使学生有竞争意识,使其加倍努力学习

篇9

少年儿童在游戏中能学会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显著作用。游戏的规则把活动者组织起来,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并履行一定的职责,能培养少年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体育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各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1.思想性

游戏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游戏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游戏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人

2.趣味性

游戏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游戏的内容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3.情境性

游戏一般都有一定的寓意和情境,也多半含有比赛的成分。青少年具有表现自己能力的特点,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富于对抗和竞争的意识,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所以说游戏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富有竞赛性。

4.群众性

活动性游戏多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跃、投掷、对抗等基本活动技能组成,它不需要专门的技巧和事先学习、训练,因此它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

5.集体性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而游戏中的规则不仅可以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起着良好的作用。

6.社会性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人处于不同的位置、顺序、条件,承担和履行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因此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游戏中人际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的职能和特点,从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因而体育游戏具有社会角色的教育特点。

7.综合性

几乎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都可以作为体育游戏的素材;几乎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

三、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游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性,是在学生掌握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寓技能于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游戏。

2.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适当地安排体育游戏,不仅能改变课的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能通过体育游戏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提高练习兴趣。

3.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往往表现出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在复习课中会出现懈怠现象,兴趣低落,精力不集中,练习不认真,使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如用游戏来进行复习,学生就会有新鲜的感觉,并且在竞争气氛中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从而使所学的技术得以更好的巩固和提高。

4.消除疲劳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都要安排整理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整理活动如能利用正确的游戏方法进行,将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消除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疲劳,有效地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

5.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带有情节和选定的规则,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了该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篇10

【关 键 词】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可营造生动、有趣、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儿童注意力,使其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符合儿童教学、成长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指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融入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为儿童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确保游戏活动、游戏精神始终贯穿于幼儿园教学中,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其更加愉快的学习和成长。游戏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重视游戏教学的目的性,更应该注意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收获学习的兴趣、成功。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应具备的内部体征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幼儿差异性,幼儿游戏性的体验等;外部条件体征: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行决定活动方式,与幼儿能力相符的任务,以此确保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导致游戏指导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成为游戏的指挥者,而并非引导者、参与者,无法把握好实际操作与参与过程的尺度,使得幼儿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教学效率较低。

(二)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模式化、自由化

部分幼儿园及教师仅仅将游戏化教学当作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手段,过于形式化;将幼儿当作一种课程,给幼儿设定固定角色、语言、动作,过于模式化,难以发现幼儿内在潜能;将游戏与自由活动的含义混淆,放手让幼儿自由玩耍,脱离于“游戏”和教学,过于自由化,进而导致游戏化教学失去意义。

三、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一)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方法是否能实现,教师态度决定着幼儿教学的健康发展。新教育形式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转变课堂角色,由以往的组织者、指挥者变为引导者、参与者,以幼儿为主导地位,推行人本教育,进而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游戏化教学顺利开展。

(二)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

详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将教学情境与意图客体化,尽可能地将多种教学元素融入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中。在游戏化教学环境营造中,应注意两点:首先是注重教育学和参与性,由于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广泛,可利用室内室外墙面、地面、空间等,构造出系统化生活教学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符号、形象等;其次,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平等、合作的心理情境,让幼儿感到安全舒适,全(下转29页)(上接27页)身心投入游戏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引入功能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力,积极引导幼儿思考、想象。如幼儿对教师自制的玩具或成品玩具兴趣持续时间较短,仅仅会问“这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等,之后便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可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玩具,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邀请家长到学校,可进行水果拼盘比赛、文艺表演、装扮活动等,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各项活动,不仅能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目的,还能促进幼儿与父母的感情,有利于家园互动和交流,确保幼儿园教学健康发展。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幼儿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幼儿机构应定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包括管理学、心理学、各种新型教学理念、方法、多媒体技术等,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有条件的幼儿园或教师,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参与其他形式的进修,为幼儿园工作注入新鲜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工作。

总之,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含义、特征等,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可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现存问题,应改变教学理念,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引入丰富的游戏材料,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珊.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J]. 新校园(中旬刊),2014(10):241-241.

[2] 李艳艳.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模式分析[J]. 东方教育,2014(7):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