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3 00: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作文功底
一个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教师,往往热爱写作、重视作文,并能时时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教学之中。例:《家乡的桥》,第三节介绍桥的千姿百态。在众多对桥的描写当中,对“过户桥”的介绍,文章只用了一句话: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这样的描写何其简单。为何?内容简单:搁(造法),连(作用)。内容的简单决定语言形式的简单:过户桥,一搁一连,仅此而已。把过户桥与单拱桥去比,写法有什么不同?结论是:简单的事物简单写,复杂的事物就要按一定顺序从几个方面去写。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明白这“详略”之中的奥秘了。
二、教学生善于积累材料、善于模仿写段
在学完《家乡的桥》后,有学生模仿“桥的造型”的写段:最简单的是单色喷泉,喷来喷去一个颜色;最漂亮、最引人瞩目的数彩色喷泉了喷出来的造型酷似一只巨大的毽子,被踢上了天空,色彩缤纷,一会儿黄,一会儿蓝,一会儿绿……天女散花般落下来,又升上去,仿佛看到了神话般的色彩,使人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这风景跟音乐相称相应,又平添了几分雅致。
三、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作文
“文贵以真”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怎么想,就该怎么写,不用掩饰更不能装腔作势、无病,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
四、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1、写人文章
形神兼备,凸显个性。写人文章最重要的是多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相由心生”,人物的外貌、神态与其内在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写人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形神兼备。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但要注意不要写得千人一面,“不――不――”的公式是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的脸谱同样也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定的品质,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形”与“神”应该和谐统一起来,通过形象描写和神态描写,人物的个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通过言行,体现特点。 “一言一行总关情”人物的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人物做了什么,更要写出任务是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展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精选事例,突出个性。事实胜于雄辩,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人的个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一个人是急性子,那么他在吃饭、穿衣、干活、走路上,都比别人快一些。可是,是不是所有的表现都可以写呢?不行。我们得找那些最能表现这一个性的事实来写,这样的事就叫“典型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
2、叙事文章
精心选材,力求真实和新鲜。写事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习作的材料,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而且,选择的材料还要求新颖,最好要写别人没写过的。另外,还要表达新鲜活泼的内容,使文章具有独特的魅力,避免一般化。找到动情点,触发作者的情感。叙事的文章侧重表现真情,所以特别感人。这一类文章要想以情动人,就需要在叙事中凸显“动情点”。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动情点”只是一个出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涌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境的真实表现。细致描写亲生经历过的事情,抒发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写景文章
定点定景,集中笔墨描写景物
定点定景,写景的时候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景物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所谓定点定景就是观察点不同观察景物相同。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中笔墨把这景物详细的描述出来
定点换景,找好观察点描写景物。为了获得不同的感受还需要第二种方式――定点换景观察的角度要选好,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会随着视线的移动而观察到不同的景色,因此需要,“定点换景”。
观察的时候角度要选好,景物变幻的顺序也要合理,不要颠三倒四的,这样才能层次清楚。值的注意的是,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是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定景换点。只从一个角度观察事物,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坡的诗《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可以不改变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所要描绘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所要描绘的景物。换点要在文中交代清楚,如果交代不清楚,就会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既没有整体的感觉,也影响了写景的效果。
移步换景,全面而有所侧重地写景。大多数时候,我们观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事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我们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注意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的展示景物的全貌。这种文章是以游览的顺序写的,写出来的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写景时应注意详略的问题。应该把最具代表性、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了。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你还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丰富文章内涵,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观察文章
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外形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物品,我们要观察一种物,首先要观察它的外形。每一种物都有它的外形,写出它们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是我们认识它们的开端。
写物的外形的时候,我们要用描写的手法来写。如果是植物,就要写出花、叶、茎的颜色和样子,以及他的果实的样子。如果是动物,就要写出他的眼睛、鼻子和皮毛。如果是物品,我们就要写出它的造型或者构造。
语言要生动活泼
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状物的文章尤其重要。我们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看你有什么感受。
这天清晨,天才蒙蒙亮,蚂蚁们就出动了。第一只工蚁伸出小脑袋想四处张望,然后它把手一挥,后面的搬家队伍便从洞口出来,像它们选定的新家的位置前进。工蚁抱着小蚂蚁,吃力地趴着。
小蚂蚁们很可爱,行动起来跟人一样。这是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拟人的效果。我们写物就要把它们写得有感情、有美感、有个性,同时也带出自己的感情来。否则,文章就会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篇2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只要对某些事物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所以要想让学生把作文写好,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课堂上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生动幽默的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在我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我就给给同学们设置了这么一个情景,拿了一本同学们最喜欢看的《哈利波特》这本书,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本书吗?”他们异口同声甚至带点兴奋的声音说:“喜欢。”我接着就说:“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个小作家来写像《哈利波特》这样的书呢?”不用猜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们光有愿望还是不行得付诸行动,你们也将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同学们听了我的话摩拳擦掌的就等着写了。在此过程中老师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2 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怎样上好语文课,就是把语文课当做“例题”来讲,这样不但益于学生接受而且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如:我在让学生写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已经去过的地方这篇习作时,有好几位同学写了自己美丽的家乡。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就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的,写的也不错。因为他们在这一单元中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而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所以说我们的学生只要你能把课文讲透,讲到他们的心里,他们就会把它记下来当做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他们不禁觉得作文不但好些而且也很有趣。这就是让学生学习了书上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积累本,学生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一些好词、好的句子,记在这个本子上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以便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班级里也可以过段时间对这个本子进行检查,谁积累的多谁积累的词语好。并作出适当的奖励。
3 把课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于学生写作会有很好的帮助。在新课标中就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以及阅读速度的要求,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45万字。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给同学们选择一些书籍。至于读什么?怎样读?我是这样认为,我们按历史类、科普类、文学类这三种书来进行阅读,并按照它们1:1:1的比例来读。我们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是他们在读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如在教学《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时,我发现同学们对很佩服,而且对神话故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就紧抓时机,让学生去阅读和了解我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其他的故事。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这个地方很有兴趣,我就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关西沙群岛的文章或资料,也可以给学生挑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他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孩子们读的书多了还怕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或者不会写吗?这个问题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古人说得好:“诵读古诗三千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4 及时有效的作文评价与指导
作文的适当有效的评价与指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很看重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所以我们就紧抓这点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适当、合理的评价。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在评价时先说缺点再说优点,而且缺点可以适当的多说一些,优点少说一些但不能过分,适可而止。这样评价以便他们能及时的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一些不足。因为这些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一般比较好,不会因为老师说的这些缺点打击到他们的自信息而会增加他们更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认可的心里,所以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孩子,我们在评价时先评价他们写得好的地方而且要把他们的优点放大来说,使他们有种认可的感觉,觉得我也行。接着再说文章中的不足,必须说的详细、得当。以便他们乐于接受并能积极改正。总之评价学生必须把持一个度,能使他们有空间成长不会受到来自外界过大的压力,而是会收到阳光雨露的滋润。
篇3
一、写作从编童话开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思维不愿受约束,喜欢自由表达,针对这一点,我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童话伴随着学生长大,他们耳熟能详,因此,我让学生的写作从编童话开始。先在小组内说编好的童话,其余学生帮助补充和修改,完善故事,然后再各自写,老师随时点播,启发诱导,帮他们释放心灵、放飞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全身心投入,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好后再读给别人听,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再改,然后改正。这样做既降低了作文起始阶段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便易于动手,乐于动手。
二、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
只有真话、实话、心里话才最能打动人,才有分量,也才能服人。学生的经历不同性格也不同,怎样写真情实感呢?比如:写《说说心里话》时,我是这样做的:(1)让学生明白,“说”不同于一般的告诉,它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由衷的心声,因此,要抓住情感这一线索贯穿始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2)点拨思维,写之前确定思路,想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就能使文章不仅言之有情,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3)点拨写法,通过一件事或一个想法寻得说的契机,然后写具体说的内容,可以是一件事的几个方面,也可以是几件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不虚构、不编造。
三、有兴趣地读,读写结合
好读的不一定擅写,但擅写的必定好读。南宋史蒙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蒲扇之,不销不止,极其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而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就把读书和作文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说得十分生动和具体了。因此,要指导学生用心用脑去读,读到书中去,不动笔墨不看书。
四、让人文关怀走进学生的作文
篇4
一、引导模仿表达,激发自由表达,体验表达乐趣
(一)模仿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习的基础,无论是一个婴儿的呀呀学语,姗姗学步,还是一个孩童的游戏,生活本领无不从“模仿”开始
可见学生的习作也离不开模仿表达训练,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高兴”一词后,通过“你都在什么时候高兴啊?”引导学生模仿文中“高兴”一词说话。之后,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师提问:“你们这种高兴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有的同学说欢蹦乱跳起来,有的同学说高兴得搂着妈妈的脖子亲了一下,有的还说高兴得流下了眼泪等等,最后,再以“XX高兴”为题用笔来自由抒发“高兴”的心情。经过这样的激趣训练,不仅让学生会用“高兴”说话,而且了解“高兴”的心情是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集语言应用练习及情感体验并行,有效地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体验到了别样的乐趣。
(二)“自由表达”是作文的“本真”,是真正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写作主动性的必要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勇于并乐于自由表达,并尊重孩子们的自由表达。比如,在一次《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中,一位女同学写道:“老师,我知道你讲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但您有时的长篇说教未必有效,不要逼着我们照您的模式去学习。因为我是,请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能从我身上摘下松子。”当读到这里,为之一震,是啊,这些孩子面临小学毕业,我给他们的学习压力太大了,让孩子们感到了疲乏。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我感动了,我当众朗读了这个孩子的文章,并表扬了她敢于表达的勇气。此时,我看到了孩子的眼角闪动着晶莹的泪花。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生活经历、心理品质、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等差异,他们对同样的生活认识、理解、感悟也不尽相同。一个小男孩在《我的烦恼》一文中,把英语老师比作“母老虎”,文章结尾以“哎呀吗呀,害怕吗?”结尾,我给予的A+的等第,并标注结尾新奇,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非常棒,同时又批注“你知道吗,母老虎对孩子的“凶”是为了孩子将来更强大,而且这只在课堂上令你可怕的“母老虎”在课间是非常温柔可爱的,你在她的心中就是一只小虎仔。老师陪你一起再去体验“母老虎”的温柔,可爱而伟大的一面好吗?”如此,既保护了孩子自由的表达的激情,同时又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使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才能享受作文的快乐。
二、带领深入生活,感受作文情趣
文章来自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作文的“秘决”,把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下来,可以说“生活就是作文”要求学生大胆地,如实反映生活。
(一)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他们没有用心去体会
我在让学生练写时,我往往等真正下了雪,让同学们走出室外,分散开来,独自地,默默地走在雪地上去用心体会,感受雪落在手心,落在脸上的感觉,倾听雪花飘落的簌簌声,脚踏雪地的咯吱声,欣赏雪天飞舞的情景,同时展开联想上。最后再把同学召集到一起,堆雪人、掷雪球、打雪仗,尽情地嬉戏、玩耍。让孩子们完全融入大雪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这样去体验大自然,体验生活。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带学生走出课堂,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家乡环保小卫士”活动,学生定期到校外清除白色垃圾;每周有计划进行一些文体活动,比如:踢毽子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足球比赛、歌咏比赛等;只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言。如此,学生才能以“生活”为基础,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以成果展示激发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前进的动力会更强,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可以在班中开设“作文园地”,让所有学生的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可以编辑,交给图书角,让学生作为一本读物传阅,凡是作文上批有“优秀”“良好”字样的以及进步较大的作文,都能选编在自己班里的“书”上。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新课标”下小学生作文教学探微》作者:吴永梅
篇5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篇6
学作文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作文过程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以教学艺术为支撑,引导学生把做人转化为自己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教学 心理教育
面对知识社会和学习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共事、W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的提出,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还要启迪悟性,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人生、自然及文学、艺术、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有话要说。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力求体现“使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使作文成为生活的载体”这一理念。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镜子”。这一特点决定了作文在心理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作文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作文过程中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以教学艺术为支撑,引导学生把做人转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儿童作文心理发展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儿童心理与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儿童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旧的、比较稳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结构和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组成: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种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2.语文知识、写作知识的水平,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水平;3.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习惯等非认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表现;5.注意力、心境、态度等当时的心理状态。
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与水平既有积极的因素,又存在着不足的、或有待发展的一面。儿童作文心理内部矛盾的另一方面--儿童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作文新需要,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则是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的。儿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要求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是多层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威胁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师、伙伴交流见闻感受的需要;完成集体交给自己汇报、总结、调查等任务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二、通过作文教育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所谓“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广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班队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应该要积要参与作者的感情体验,做到感同身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他自然而然的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
培养学生审美观,通过感知陶冶学生情操。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不断鞭策自已创造价值的事。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
篇7
一、重视阅读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材料的积累,在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材料可供学生写作时借鉴,教学时,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材料。课文中优美的描写,极富哲理的名言,真挚的抒情,古代诗词中的名句,都可以作为材料搜集起来,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只积累课本中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大量的阅读,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作文有活水之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去,走出课堂,以课外促课内,引导学生在阅读想象中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乐趣,借助于书籍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自然和生命。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可以摘抄经典词句,可以谈心得体会,可以欣赏写作技巧,也可以质疑辨析,借此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真正把书读透。这样,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更好地悟,更好的写。
二、倡导随文练笔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是写作训练的现实资源,写作不仅是用其材,也可是取其法。而学生在校时间长,直接生活经验少,可以借助阅读来充实自我。随文练笔是将写作的技能训练适时融进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策略,在阅读课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即实施随文练笔。
如:在《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大自然,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到郊外走走,细心观察,如可以登来龙山,写一写《游来龙山》,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同学写:
在一个大雾漫天的清晨,我独自一个人走在通往来龙山的小路上,周围的树木若隐若现,有时露出半个头来,有时冲我露出笑脸,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银白的“纱衣”披在它们的身上,又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在向我频频点头,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一阵微风拂过,它们又跳起舞蹈。忽然不知从哪儿传出了几声鸟鸣,好像在给它们伴奏呢!静静地,我感觉我也是一颗树,也随着它们翩翩起舞,蝴蝶在我身旁盘旋,对我说飞行中看到的美景,蜜蜂嗡嗡地对我说花儿们的新鲜事。蒲公英飞过我的身旁,告诉我它伟大的志向。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布置小练笔,写一写自已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写《蝴蝶的村庄》。
今天,吃过晚饭,安静地躺在长满野花小草的草坪上,淡忘了烦恼,淡忘了忧愁。突然一只美丽的蝴蝶映入了我的眼帘,视线情不自禁地被它吸引过去。与蝴蝶一起飞翔着。
一朵花不断地在我的视线里变大,旁边的小草对它来说是大树,而花朵就是蝴蝶的工作区,一只蝴蝶停在了上面,这只黑白相间的蝴蝶,似乎是在这片树林里迷路了吧,它毫无目地的走着,终于发现了一条不太宽敞的小路。它确定了这是回家的路,欢快地飞翔着,回家的路上还碰到不少的同伴,它们开心的交谈着,一定是在聊采到不同种类的花粉,和怎样把自已打扮得更美吧。接着,我的视线又被那美丽的舞蹈所吸引,不得不说,蝴蝶真是杰出的舞蹈家,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那既婀娜又优雅的舞姿,再加上蓝天做背景,美得就像梦一样。
如教学《詹天佑》,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怀念母亲》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教学后,我布置同学们回去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注意要运用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两件事,来表达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课文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适时融进于其中,即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从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能自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鼓励课外练笔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写日记和随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以各种体裁写入日记和随笔。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的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触发他们的动笔欲望。例如:我校去年十佳竞选活动一结束,我就让大家写作文《难忘的十佳竞选》。有的同学写道:
四号选手郭宁楚的表演就令我惊叹不已,她为大家表演独特的手偶剧――《羊羊哈哈晚会》这个晚会的演员是我们熟悉不过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还有一位新朋友――大嘴汉堡。“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喜羊羊。”一听这话,大家就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贪吃贪睡的懒羊羊则为我们改良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香港脚,臭得不得了。”再看看同学们,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捂着肚子直喊疼,还有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最好笑的还属那位汉堡兄弟了,只见他说道:“大家好,我就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时髦的汉堡,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忐忑》啊~哦,啊~哦……”一听这首曲子,我就笑得合不拢嘴了,于是4号先手获得了我们班51票,这可真是前所未有啊?并且做了及时的讲评,在讲评时,还原再现了竞选活动。而后让程度差的同学二次作文。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改进评改方式
篇8
作者:陈四伟
我们很多学生喜欢上阅读课、欣赏课,就是怕上作文课,提到作文,学生谈虎色变,除了少数对语文特别热爱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并不理想,会说不会写,甚至连说也说不明白的学生不在少数。然而,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如何有效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呢?在实践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注阅读积累背诵,让学生言之有词
语文学科是讲究厚积薄发的学科,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厚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好厚积的工作。积累,首先是教材中的字词句的积累,就单个的字词,可以进行拓展,联想与之有关的近义词、反义词、诗词、名言警句等。这样以课本为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积累的量。积累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能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开始一周两周后,便懈怠了。所以贵在坚持,坚持一月两月,有时候效果都不太明显,要把每天的积累工作做得像吃饭一样必需。
积累是写到本子上,仅仅如此还是很不够的。必需要将积累本的内容烂熟于心,在结合某种具体场景的时候,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才表明积累有用了。
加强写作顺序指导,教学生言之有序
面对具体的作文题,学生常常会有不知从何处写起的担忧。这里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指导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融,遵循一个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有层次有系统性。
在作文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作文题指导顺序,不可一概而论。同一道作文题,可以运用顺序,也可运用倒叙,活着插叙。要根据学生理出的思路,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顺序。有了一些训练之后,再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顺序。
注重感悟体验生活,使学生言之有物
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不可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首先要观察生活,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
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的,一般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整合
从2000年开始信息技术已成为全国各小学的一门选修课。何为“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此精神指引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开始尝试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而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实践中我在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明确概念
刚刚我们已明确了信息技术的概念,何为“作文教学”呢?即指教师指导学生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何为“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即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作文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作文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尝试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
(一)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以前,提起教师就是用几根粉笔一张黑板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冠冕堂皇之曰:手持银犁耕耘在这片黑色的沃土上。现在应更新思想了,光能“耕”还不够,还要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耕”。现代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必是首当其冲,从简单的幻灯片到flash、Autrlorware、到网页制作,从点滴入手到制作成功的作品,一步步艰辛走过,一次次苦尽甘来,切身体会出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我认为信息技术不能片面追求其先进性与新颖性而无目的的随意安排,不能喧宾夺主。总之信息技术对作文教学来说只是辅助工具,在课堂中安排要有的放矢。
(二)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作文教学,采用“情景——探究”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在该模式中与作文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机的结合起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学生们也逐步认识了多媒体网络,并逐步学会使用它们。像我校已具备了两间微机室,一间多媒体制作室,一间多媒体教室,已为教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作文教学,并充分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得到最优化发展。
(三)合作探究,进行相关知识重构。
例如,关于秋天的一次作文,我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把你感受到的秋,体味到的秋,形成口头语言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老师运用课件展示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学生把有关秋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完成独立思考和实践结果的重构,再归纳总结。然后全班合作交流,形成对秋天的认识,老师点评。最后把口头的语言形成文字,独立成文。
(四)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了解作文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依照小学作文“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口”的原则,再设定的情景中打开学生的思路,展开其想象的翅膀,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和动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学生克服了“作文是老虎”的思想,使他们知道从何处构思,何处落笔,怎样成文。使学生选材也能“选其所爱,爱其所选”了。
三、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作文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体系封闭僵化,存在各种问题,像重“作文”轻“做人”;重“应试”轻交流、沟通等等,但现在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老师教的方式的巨变。以前作文课总是老师负责说要求,学生写作文。顶多老师读几篇范文点拨一下,就算万事大吉了。至于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生活经历都不去问他。现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多媒体及网络使学生扩大选材范围,开阔知识视野,有的放矢的去做作文。同时现在的孩子已会文字输入word、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上网也已成为小事一桩,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互动学习,合作进步,把作文这个难关攻克。
(二)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学生学习同样的东西,在时间上要快,在理解上要深,在应用上要强。像我班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爱上作文课了。这样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厚了,词汇量掌握的越来越多,同时我发现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非常强。像在上《秋思》这堂作文课时,学生因为在播放图片时见到图中惟妙惟肖的蚂蚱,于是就通过秋后的蚂蚱来作为秋的见证,产生对秋的思考,写成《秋思》这篇文章。像在写《我敬佩的XX》时,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散文《雨中的红蝴蝶》,选材已不局限于熟悉的爸爸、妈妈等,有一位同学写的《我敬佩的陌生人》,主要内容是写上学路上我的自行车掉了链子一位陌生人帮助她而不求回报的事。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肖像的描写,尤其是陌生人在帮她挂链子时的动作和肖像描写很到位、很形象。
就这样我们在风风雨雨中走来,我们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中大胆地做了各种尝试,网络教学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虽曾陷入过误区,但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成效是那么微小,只是万里的第一步,但是我相信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未来无限光明,我们会继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学校生活的开发
1.每逢元旦节、春节、六一儿童节等,都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艺术节、体育节也可以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也可以将孝敬老人、建党、“四个学会”等教育贯穿到主题活动中去,让学生将这些主题活动通过作文展现出来。
2.选择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演讲、班会、读书、竞猜、体育竞赛、捐款等活动,从而搭建出学生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将一点一滴记录下来。
(二)家庭生活的开掘
家是每一个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在家庭中也有很多作文素材。对于生活的感悟,大部分都来自于家庭。
1.开展家庭背诵、小竞猜、小游戏、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等活动;每逢过年,也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与邻居小朋友做一次联欢。
2.懂得捕捉家庭中的“趣味”。例如,家长可以在晚上带孩子去散步,让孩子仰望星空去畅想;也可以在白天带孩子去抓蝴蝶,看蝴蝶飞,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环境当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3.在家长的陪伴下,可以让孩子养养小动物、种种花,而农村的孩子则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田间劳动,这样也能积累写作素材。
(三)社会生活的拓展
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去认识社会、见识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家长则要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去接触清澈的小溪、广阔的田野和温暖的阳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在这一阶段,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我发现”的记事手册,让学生将社会和大自然中的所感所悟、所见所闻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生活化
(一)还原生活
教师应教会学生将生活当中观察、发现的点点滴滴在课堂上加以还原:第一,讲述法,让学生通过“我发现”记事手册将生活当中的事实通过讲述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二,影视法,通过摄像、摄影的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现生活的点滴;其三,实践法,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课堂。在学生了解之后,可以用作文的方式对其余同学的讲述、影视作品、表演等进行评说,提高写作能力。
(二)体验生活
情感的真源于生活的真,想要学生能够在作文当中体现出真,就应该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真,去抓住身边的新鲜事。生活当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用笔去记录,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作文的方式去抓住生活片段。如此的作文,才能够呈现出真人真事,才能够还原人性,表达出最真实的生活体验。
“体验生活”的教学方法,符合作业训练所需要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生活体验中去。一般来说,可以在上课中进行设计,当然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想象生活、演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体会中去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老师、盲人、环保工人,让学生将情感真实地融入到生活中去,然后再让学生将扮演的感受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感觉到思如泉涌,也能够体会到生活化的作文是如此轻松,从而爱上作文。
(三)评点生活
评点生活指的是在学生开始写作文之前,让学生将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先说出来,再对事情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让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在生本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并且在班级化的评点中,也可以由学生来担任主持。学生在主持当中,也能够从心底感受到“自由”,而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课堂之上。除了这样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在作文课堂教学上开展“我的照片”的教学活动,学生一边交流、一边展示照片。通过多堂课程实践,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种方式。在这样的作文课堂之上,学生的灵性、天性都得到了展示,学生也喜欢这样的作文课,并且对学生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自由命题
“自由命题”主要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提炼出一个作文题目,将以往教师命题的方式转变成为学生命题。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起到点拨的作用。
例如,在“我爱你,爸爸、妈妈”这一主题中,笔者让学生自我命题,学生想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题目,如《大声说出“我爱你”》《“我爱你”表白的尴尬》等。笔者相信,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戚连香.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