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课范文
时间:2023-03-24 11:0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英语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3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达到这一目标,无疑要“从娃娃抓起”,大力提升国民语言素质。但是,尽管活动教学已经提倡多年,现在的幼儿园英语教学大多没有把握幼儿心理特点,用教小学生汉语的方法教幼儿英语,模式死板,方法僵硬,让很多孩子学成了“哑巴英语”。
幼儿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生和成人,幼儿没有学习目的,没有考试压力,他们的学习动力全部来源于兴趣,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玩”。他们的语言学习环境不可能是黑板课桌,只可能是游戏场。我国早已意识到幼儿英语教育中游戏的重要性,1996年,国家教委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有明确的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学习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儿童最初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以游戏为教学手段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英语课堂中游戏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游戏,也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学中进行的所谓游戏,只能说是有一定教育性的娱乐游戏,孩子们只是欢快地蹦蹦跳跳,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本文所阐述的游戏,是一种以活动为框架,以语言教学为内涵,利用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合作来引导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的教学形式。游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它不同于活动课堂上那种以发展儿童身体各项能力为目标的游戏,也有别于那种为了愉悦孩子而进行的纯粹娱乐性的游戏,它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语言认知环境。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模仿老师的口语发音,使用学习的词汇和句子来完成游戏,实际上成为了语言学习的主体。
从教育原理上进行剖析,游戏属于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内部和外部并重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而需要的整体化的、多样化的活动。[1](P87)它提供的环境使幼儿情绪活跃,有使用语言来表达想法的欲望,提供了学习动机。
幼儿英语课堂的教学,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词汇、句子,使幼儿形成一定的语言使用能力。而幼儿的绝大多数心理上、生理上的能力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语言能力也是如此。所以,游戏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形成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手段。
二、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效用
其一,游戏可以引导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不同于汉语,它属于印欧语系。英语与幼儿母语的种种不同会加大幼儿学习英语的难度,绝大多数孩子在学习英语时都要付出大量努力。但是幼儿好动喜玩,不可能有如成人般的学习韧性。而游戏所具有的互动性、可参与性,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单词的学习为例,若要达到教学效果,使幼儿熟练掌握单词发音,多次的跟读是必要的,一节课可能要重复读一个单词数十次。强制性的迫使孩子“听话”地跟读、重复,必然会打消孩子的语言学习兴趣。如果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孩子会快乐地重复单词读音,轻易掌握单词读法。一次,笔者在幼儿英语课旁听,示范老师展示了一个个蓝精灵的图片,配上有趣的音乐,以歌谣的语调让孩子们回答精灵的颜色(blue),每个孩子回答正确后,蓝精灵都会开心地吃下一个蘑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孩子兴奋地重复了这个简单的单词数十遍也没有厌倦。这说明,只要老师的游戏设置合理,就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幼儿就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因素。幼儿情绪鲜明,容易兴奋,游戏的进行易于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而幼儿表达内在情感的主要途径就是语言,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语言教学目的。情感因素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怀着消极的情感,就会产生较强的“情感过滤”,语言输入会受到阻碍;反之,如果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怀着积极的情感,“情感过滤”处于低位状态,输入的语言就可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并由此产生语言习得。[2](P54)在音乐游戏的快乐学习环境中,幼儿参与态度积极,情绪良好,多感官地融入游戏中,极大减轻了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厌学、抵触情绪。
其二,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英语语言使用的习惯和学习习惯。幼儿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4~6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形成了汉语的使用习惯。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汉语的象形思维,而英语最大的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描述文字,声音是传递语义的密码。所以,在游戏过程中要引导孩子用英语表达游戏内容,用嘴说出来他在玩什么(what)、怎么玩的(how)、在哪儿玩(where),让孩子用音素而不是字母来记忆单词。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一个单词Run,他的记忆方法是将Run的读音和跑步的动作联系起来,而不是3个字母R-U-N组成了一个单词Run。
另外,一门语言的掌握绝不是每天在课堂上的固定几十分钟就能达到的,要养成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的习惯,才可能对这门语言运用自如。而游戏形式的恰当选择,就可以养成幼儿这一习惯。比如在“Touch Yourself”这一游戏中,老师发出游戏指令“Touch your head”或者“Touch your nose”等,孩子在听到指令后迅速作出相应动作。幼儿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别人指向某个物体时所说的音节就是物体对应单词的发音,孩子就能从别人的行为语言中学习新单词。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通过观察学习语言的习惯。
其三,引导幼儿健康人格的确立。游戏的可参与性极强,正迎合了幼儿好表现、乐参与的特点。游戏可以改变课堂,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师生共同学习和建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生命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3](P36)游戏多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相互帮助、合作,共同完成游戏。在如今都是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中间实行,培养了孩子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懂得成功不是仅靠一己之力,需要大家共同完成,也无形中形成了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友好的氛围,也让孩子更加懂得为他人付出,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而且小组之间会形成竞争,这样还会从小培养小朋友的竞争意识,勇于争取,勇往直前的积极的学习心态,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更加用心、努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形式
1.戏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为新学习的语言知识提供充足的实例和使用的平台。但传统的英语情景教学真实性、严肃性过强,并不适用于幼儿教学当中。但是它的一个变种——情景戏剧,却是孩子所喜闻乐见的。戏剧内容可以是童话,由老师编排英语对白,甚至在舞台道具上都要标示单词。如小兔子两个耳朵(ear)长长(long),走路跳跳(jump)等。这就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从戏剧的排练到演出的整个流程,都是英语学习的过程。
2.儿童歌曲。歌曲中的音乐可以让幼儿激发出同歌曲或乐曲中的艺术形象相一致的情感,如“数鸭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儿童与鸭子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鸭子的喜爱。同时,对鸭子(duck)这一单词也会有深刻的记忆。这一过程中,教师在传递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引导孩子去发现、欣赏音乐中的美,去理解英语句子中的音韵美,为孩子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兴趣基础。
3.创编儿歌。孩子对儿歌中歌词的记忆尤深,有许多朗朗上口的儿歌可能在许多年之后依然不忘。这就提供了一个让孩子快乐记忆单词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中西方儿歌曲调,自己填词,其内容既要兼顾到教学内容,又要引起幼儿兴趣,如将孩子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喜欢的玩具等加入到歌词中去。
四、游戏对幼儿情绪的调整原则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的集体情绪维持在适度的兴奋水平。幼儿的情绪波动大,特别是课堂上幼儿聚集,容易兴奋。要让他们在不失兴趣的前提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避免幼儿群体的注意转移,对教师来说是个考验。
首先,必须做到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要确保游戏是以孩子“要玩”为主,教师必须宽容、理解孩子,体会孩子内心情感。幼儿教育不是理性的传递,而是情感的带动。
其次,要因势利导,将孩子的注意导向教学目标,不论游戏形式多新颖、课堂气氛多热烈,也不能忽视教学目标,毕竟游戏只是起到教学辅助作用。
最后,要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的课堂气氛。比如《小鸡快快跑》游戏中,教师和孩子坐在一起,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一起想办法,教师和幼儿既是师生,又是宝宝和妈妈。在这样充满爱的课堂气氛中,幼儿群体的情绪是比较容易为教师所把握的。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诱导、提问、建议等,都要切入幼儿当前的游戏进程,抓住幼儿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细致观察、判断准确。在幼儿需要指导时及时进入,在幼儿专注游戏、自我表现时,及时退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英语教育中游戏的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运用习惯和语言学习习惯,对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戏剧表演、儿童歌曲以及儿歌等游戏方式的运用,提升了幼儿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强化幼儿语言实践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初高级英语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期望一线幼儿英语教师都能花费一点时间,设计出合乎幼儿需要的英语游戏来,孩子们一定能在笑声中快乐、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学习,从来都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东北师大学报,1999(3).
篇2
关键词:儿童 外语学习 我国 可行性
英语教育低龄化是目前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幼儿园或培训机构纷纷打出了“英语”、“双语”的旗号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被越来越多家长所接受。但是,社会舆论却对此褒贬不一。2012年,江苏省颁布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就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对此,笔者就幼儿英语教育在我国推行的适宜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探。
一、从学前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我国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普遍存在着盲目崇洋和定位不清的问题,“学了英语才有出息”、“学好英语到国外”这样的观点普遍存在,升学、找工作、评职称都要看英语,可以说我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让英语教育坐了下来,但是却没有从国家的发展区考虑它应当坐在哪。一味地认为西方的文化,却忽视了我们本有的语言和文化。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缺乏科学统一的教育理念指导,将能否识读字母、单词或句子,能否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作为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大有人在,尽管不少人把兴趣及多元文化观念的启蒙也制定为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只是简单地套用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幼儿英语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关系上,本国文化与多元文化相互关系渗透上,都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我们究竟是要让孩子学外语,还是学这门语言所带给他的文化、社会、生活体验和视野,大部分人可能还未曾想过。在目标不明或无效的前提下开展的幼儿英语教育,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却“力不从心”。
二、从学前英语教育的内容来看
学前英语教育内容关系到幼儿英语教育效果和价值。因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定位不清,政策上的科学导向不足,学术上的积累和研究不够,再加上业者过分渲染和肆意炒作,导致目前市场上无科学理性标准、定价不一、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幼儿英语教材充斥着幼儿英语市场。家长和幼儿园在选用教材时存在跟风和盲从的现象,有很大随意性。一类为了适应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声,出现了许多以“与小学接轨”的教材和课程,从ABCD入手,听说读写并行,甚至有些英语活动成了小学英语的预备班,这对幼儿英语的长远学习发展来说是无利的。另一类则是直接由外国人编写和设计的教材和学习软件,这与我们幼儿自小的生长环境和文化是极为不同的,如若没有较好的指导,难免会造成孩子对学习内容的不理解或误解。可见,幼儿英语教育内容选择上的随意性、重复性和不科学性普遍存在,这直接指向我们孩子的英语学习效果。
三、从学前英语教育的环境来看
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来说,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我国大的言语环境上来说,汉语是母语,英语仅仅是一门外语,不能等同第二语言,到达不到离开英语就无法生活和交流的境地,这与香港等因移民和历史问题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区域不一样,因此我国并不存在真实有效的英语语言环境。就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来看,这与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而这又与教师本身的素养直接相关,现在针对学前英语教育的老师的正规培养还没有,不少是由幼儿园老师“半路出家”,要不就是聘请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外教担任,幼儿园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训练,其口语、口音、交流能力自难保证,英语专业教师和外教又没有学过专业学前教育理论,而且大部分英语教师和外教都是专职身份出现在机构内,对幼儿本身性格、习惯、一日活动不了解,容易造成幼儿对其产生距离感和疏远的问题。可见以这样的师资要想创设适宜良好的语言环境,效果并不理想。
四、从学前英语教育的评价来看
考察英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最直接的手段是英语评价体制。我们学前英语教育开展了,但评价的体制远没有建立。目前在上海虽然有一部分面向幼儿的英语等级考试,如“雏鹰奖章”,但这类考试仍然是针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幼儿,或更直接地针对为入小学做准备;少数幼儿园会组织幼儿进行英语“测评”,但仅以单词掌握得多少作为对幼儿英语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容易使评价在功能上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过于单一片面。正如北师大英语系王蔷教授所说:“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少儿英语水平等级标准,各教育机构的等级考试只是一种民间标准,没有实际的决定价值。孩子们在校外到底学到了多少英语只是,大家的心里其实并没有底。”学前英语教育所欠缺的评价体制正是教育质量和效果值得怀疑的关键所在。
五、从学前英语教育现有实践来看
在我国进行学前英语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幼儿园和幼儿英语培训中心,而这两种机构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以英语为学科,集中授课式的教学模式,类似小学英语课程方案;二是“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即幼儿被“浸泡”在某一时间内,在全英文的环境中,用英语组织各项幼儿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这一种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母语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为法语的一个教学改革实验,在台湾地区演变成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全美语幼稚园”所进行的“No Chinese”“全英语”教学,而在大陆则多数以“双语教学”的模式展开。但是“浸入式”本身和“双语”是不同内涵和意义的,前者它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除了用英语做媒介教授英语,还用英语作为园所的语言媒介,在师幼、幼幼之间互动展开;后者仅以英语作为媒介教授其它学科。在台湾,这种“全英语”的教学模式在经过广泛调查追踪实验和分析后,被认为限制了中文能力发展,因为禁用中文所带来的情绪困惑、价值观扭曲、文化认同的问题在2004年被禁止;在大陆,这种教学模式常常冠以“双语”之名,却走着英语学科教学之实,有着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并且这种教学因教学师资、方法、内容的差异导致效果良莠不齐。这是为什么当前某些教育行政部门禁用“双语”、“国际”等字眼为幼儿园取名的重要原因。
结语
以上看来,在我国推行学前英语教学的条件还不成熟,这即是为什么某些教育行政部门明文禁止和匡正的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学前英语活动的禁止,就像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解释说,“条例”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地禁止所有英语教学活动,条例的出台是为了纠正一些越俎代庖,引入小学教学模式的幼儿园,禁止的是幼儿园进行小学的集中实施外语认读拼写训练教学活动,而以适当方式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的英语活动是被允许的。这意味禁的是“英语课”,而广义的英语教育不等同于英语课,如果片面强调幼儿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真正学到英语知识才是真正的英语教育,则是恰恰否定了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游戏,由此开展的英语教育活动也不会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怎么样探寻有效和合理的英语活动,将英语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和生活中来是更有意义和积极的事情。而这不仅避免了“一刀切”做法的消极影响,更是为广大幼儿、家长和教师们的英语教育提供了科学、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谢芳.幼儿英语教育中的隐患[J].贵州教育,2005,20:p35—37
[2]林玥廷、林雅如、赖依民、陈佳欣、乐怡君.台北市幼儿园英语教学现况及最热门之英语教材分析研究[D].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系.2002
篇3
别人问你身体好不好,你怎么回答?
A.I’m fine,thank you. B.I’m fine
好多小朋友选择了A。当天我把练习卷发了下去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看一看。傍晚接到一位妈妈的电话来问此题:为什么A不对,要选B呢?孩子说选B不是没礼貌了吗?孩子对有没有“礼貌”非常放在心里,这与我平时上课时的礼仪渗透分不开。
记得我在教“How are you?”这个句子时,只要学生回答“I’m fine/good/well.”我都会颔首微笑表示赞扬,但是当他们追加说一句“Thank you.”时我会很真切地用语言表扬:某某小朋友真有礼貌,他知道感谢老师的关心。
老师的表扬会让学生记在心里并模仿。有的小朋友说完“Thank you.”后还会说“And you?”这个是书本上没有的。我会继续表扬:Very good!某某小朋友不但会感谢,还会去关心别人,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样的课堂才富有人情味儿。
下面,我就用我课堂上的例子来说说我是怎么在英语课堂上渗透礼仪教育的。以下课例选自江苏译林牛津版教材。
一、面带微笑say hello
【课例1】1A Unit 1 Hello
这个单元是刚进入一年级的第一个单元,内容是认识四个小朋友,能叫出他们的名字,Wang Bing,Su Hai,Helen,Nancy,会用hello,hi来进行问候。会用I’m...进行自我介绍。
一上课,我就用亲切的hello来和小朋友打招呼。挥手,微笑:Hello!Hello!第一节课我还不知道学生的名字,于是我先进行自我介绍:Hello,I’m Miss Qian.小朋友也微笑回答:Hello,I’m...碰到一些紧张的小朋友,我就面带微笑地提醒。微笑也是一种语言,微笑还是一种礼貌。
二、常把please挂嘴边
【课例2】1B Unit7 Open the door,please
教完动作“open the door“和“close the window”,我开始和学生进行游戏练习。我请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手拉手扮演一扇门,老师示范敲门:Open the door!扮演门的小朋友用双手撑出一扇拱门。我猫腰钻过去,门再次关上。小朋友看见了都跃跃欲试来敲门。
游戏结束。ppt出示Miss Li在门外的图片,猜一猜Miss Li在说什么呀?谁会配音啊?小朋友忙举手:“Open the door!”咦,门没有打开啊。此处我设置一个悬念:我们来听听Miss Li到底说的是什么吧。播放声音:“Open the door,please.”随即播放门打开的动画。接着出示单词“please”。我一旁解释:Miss Li很有礼貌,她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会说“please”请。紧接着教单词“please”。
然后再来真实演练一遍吧,选个小朋友到门外去敲门。和小朋友们强调:老师要听到“please”才会开门的哦。大家静悄悄地在教室里听着。“Open the door,please!”我一次次地为他们开门,大家表现得真棒!
三、不忘说Thank you
【课例3】2A Unit7 Here you are
某天餐后的水果是小番茄。很多小朋友吃不完,我就收集起
来。下午第一节英语课上可以用。上课时,我拿着小番茄和小朋友对话:
—Do you like tomatoes?
—Yes.
—Here you are!
小朋友接过去,我表示可以现在就把小番茄吃掉。他们开始变得很兴奋,在课堂上吃东西可比在食堂吃有趣多了!大家纷纷举手向我要:
—A tomato,please.
—Here you are.
有的小朋友只顾激动地收下,但是也有的会答谢“Thank you.”于是我表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收到别人的礼物,得到别人的帮忙,得到别人的赞美,我们都可以用“Thank you!”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会让你变成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孩子们听到表扬,纷纷效仿,牢牢地记住了“Thank you”的
用法。
四、学会婉转地拒绝
【课例4】1B Unit10 Let’s go to the park
老师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出去玩,想出去玩的请举手。于是
操练:
—Let’s go to the park.
—OK.
有的小朋友会回答“No”,No?我诧异地反问。孩子解释:我想去动物园。嗯,那么你可以说“Let’s go to the zoo”来表达你的想法,同时婉转地拒绝老师。
不强迫学生违背自己的意愿来练习对话,但是他们可以用英语来选择回答,而且说得合情合理又有礼貌,多么温馨的课堂!
篇4
【关键词】幼儿; 英语; 游戏教学法; 活动
引言:
《幼儿园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英语应以口语教学为主。主张要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做做中学习英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科学有效的在幼儿英语课堂用游戏进行教学,符合“寓教于乐”的理念,我们老师应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听、说、读等综合训练学会运行语言。
1 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定义
教学游戏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特定教学内容融合于游戏活动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其概念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游戏兼具教学和游戏的双重特点。具体说来,教学游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学游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的,以服务教学内容为目的,就是说,教学游戏不仅仅有娱乐的作用,而且有“认识挑战”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第二,教学游戏通常以教学内容为素材设计环境。教学游戏由游戏形式和教学内容有机构成,游戏任务和教学任务基本吻合,教学任务在游戏活动中以隐藏的方式得以体现。
2 教学游戏的功能
为什么要在幼儿英语教学中使用教学游戏?这就涉及其功能作用的问题。首先,教学游戏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功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已发挥。其次,教学游戏有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功能。第一,教学游戏提供了绝佳的英语练习机会,有助于练习发音,增加词汇量和发展听、说、读等语言技巧。第二,游戏是幼儿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体验,让幼儿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在幼儿英语游戏教学中,幼儿通过语言进行交往,既是一种练习英语的途径,同时该过程又是与智力发展相联系的。最后,游戏作为教学手段又具有管理功能。英语教学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纪律性、组织性、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及合作精神。那么,如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呢?
3 教学游戏活动的实施
在幼儿英语课堂中,游戏应该简短、易玩,而且容易说明规则,游戏活动的开展也应有一定的程序。
3.1 给出游戏活动规则。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是游戏成功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用双语说明游戏的规则,必要时应给幼儿示范,可以是教师一人示范,也可师生合作,或者选一组能力较强的幼儿做作出示范。此外,教师也可以制作信息提示卡或板卡提示信息,如“work in pairs. Drawing. Follow me do the actions…”,力求使幼儿都明了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2 游戏前教给幼儿们在游戏中使用的关键词汇、句子,包括他们用来组织自己活动的语言。
3.3 有效组织游戏活动。 教学游戏的组织结构有全班、小组、小对子等方式。全班活动以班级整体为单位,面向全体开展游戏,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重要作用。对于人数多的班级来说,小组织结构最有利于点面结合地调控游戏进程。教师要确保每个幼儿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3.4 全理开展游戏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以观察幼儿,看其是否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及交流时遇到什么困难。针对幼儿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的、必要的帮助或者重新解释游戏玩法及规则。其次,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可以过多地纠正学习的语言错误,因为这可能破坏游戏的进程,也容易技击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相反地,教师应尽量抓住一切契机,及时鼓励、表扬幼儿,让幼儿更多程度的获得成功感。
3.5 开展游戏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在选择游戏之前,必须考虑清楚,这个游戏能够为语言学习带来什么好处,因为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的结果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游戏与学习的切合点,将学习与游戏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学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第一,提供说明和活动范例及要求等。第二,游戏活动应面向全体。教学游戏的开展和设计应以中等水平幼儿的知识水平为基准,这样可以保证在班级中多数的幼儿顺利参与到游戏中。第三,避免游戏活动中产生放任、强迫或压抑的态度,教师不易过多的干预或随意中断游戏的进程。教师要始终记得,游戏的目的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将游戏的方法简单教给幼儿就了事,而应随时予以指导和调解,以免偏离教学轨道而成为纯粹的玩乐活动。但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此而强迫或压抑幼儿的游戏活动,以致让幼儿背上“为完成目的而活动”的包袱。第四,控制适当的时间度与活动量。只有既能使幼儿产生游戏体验、完成教学目的,又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过于疲劳,这样的时间度与活动量才是适当的。
4 教学游戏的类型及个别案例
4.1 与幼儿园其他学科游戏的整合与借鉴。 我可可以将体育、美术、科学、社会、计算等学科的游戏拿来改造成英语语言游戏。如果有些学科的游戏比较复杂,可以把它简化;另外,同一个游戏可以有好多玩法。我们可以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改造的话,就会有无限的资源加以利用。如体育游戏“丢手绢”,可以改成英语游戏“Duck, Duck, Goose”,玩法如下:全体幼儿围坐成一圈或蹲成一圈模仿鸭子,教师首先指定其中一位幼儿扮成“goose”,让其沿圈游走,同进轻触每一个幼儿的头部并说“duck”。当其点到某位幼儿并说“goose”时,被点到的幼儿就要站起来,赶快去追“goose”。如果“goose”顺利跑回被点到的幼儿的空位,就可以坐下来,改由被点到的幼儿扮成“goose”。如果“goose”在跑回被点到幼儿的空位之前被抓到的话,“goose”就必须站在圆圈中间,并用英语说一句话或表演一个英语节目,然后再扮“goose”,继续游戏。
4.2 按幼儿园英语语言教学游戏的分类来分类。
4.2.1 按语言教学的要素来分类。语言的语音和词汇游戏。
语音游戏:语音游戏的目的是巩固或纠正某一个音。
词汇游戏包括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等词类游戏。例如幼儿学习名词时,就可以做“touching game”这个游戏。具体做法是: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当教师说出“touch …”时,幼儿去“touch”相应的图片,先触到者得胜。教动词最常用的游戏是“Simon says”,这种TPR游戏。教介词的时候要注意直观性。如教介词“on , in , under, behind”,可以拿一只“Teddy Bear”做道具,让她藏在不同的地方,让幼儿来明白这些介词的含义。形容词游戏可通过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手势、表情等来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兴趣。
4.2.2 按语言的两技能来分类.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只注重“听”和“说”两个方……
练习听力的游戏比较多,也很容易组织,因为几乎所有的英语游戏中都会涉及听力。如游戏“basket game”,为每个幼儿准备多个沙包(上面标上数字“1”“2”“3”,幼儿围成一圈,圈子中央放一个大篮子,教师从“1-3”当中任意说出一个数字,请幼儿找出正确的沙包,并把它投到篮子中,投的时候大声喊:“1,2,3,throw!”在这个游戏中,来锻炼幼儿对“1,2,3,”的听力辨别能力,使其建立音义之间的巩固联系。说和听往往是分不开的。例如,学习big和small两个形容词时,教师可用气球的大小变化让幼儿读出正确的单词,也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所读单词吹气球来练习幼儿对这两个词汇的听和说。
4.2.3 按语言的功能来分类。语言的功能指的是感谢、道歉、问候等等。也就是:thank you./I’ m sorry./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等。这些往往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4.3 按游戏的传统分法来分类。 根据功能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性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内隐,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制约是内隐式的,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度较大,自由创造的“余地”也很大。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如“The Big Bad Wolf.”)、结构游戏(如“What Colour Do You Like?”)、表演游戏(如“Baby Bye.”)。
规则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制约是公开式的,幼儿必须严格按游戏规则开展游戏活动,自由度较小,自由创造的“余地”也较小。规则游戏包括以下三类:体育游戏(如“Four Little Baby Ducks”:请幼儿站成圆圈,唱着歌谣顺时针旋转,教师变换歌词中数字,幼儿按要求抱在一起,进行游戏)、音乐游戏(如“Friends”)、智力游戏(如“看谁说得多”:教师出示一幅较为复杂的画,让幼儿看几分钟,然后把画收起来,问幼儿“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幼儿凭记忆用英语来回答)。
前者强调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自发的创造性游戏,而后者强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同,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 唐淑:《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1999年3月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史慧中:《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1997年11月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篇5
关键词 幼儿英语 课堂教学 游戏 兴趣 口语 欣赏美
幼儿期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幼儿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兴趣和为其打好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让幼儿对英语产生浓厚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英语教师的水平高低决定着教学的好坏,特别是对幼儿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让幼儿获得亲近感,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语言素质方面,如果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会直接影响学生模仿的质量。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做到能够准确地拼读字母、音标,能够流利地说一定数量的歌谣以及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能够流利讲述英语小故事等。幼儿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作为一位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同时,幼儿英语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幼儿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分析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比如说在教pen这个单词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跟读,然后讲解中文意思,也可以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或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单词,那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教学最有效,这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认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实际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个幼儿英语教师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幼儿教师要注重游戏教学,加强幼儿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的语言能力大多是从唱、玩、演、做等形式中获得,只有在愉悦的气氛下,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活。游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形式,也是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的一种手段,教师必须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必须明确: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玩,而是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英语的游戏教学是要把学习过程变成幼儿欢乐的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注意结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唱”、“玩”以外,还可以给学生表演的机会,而老师必须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活动场所,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表演的活动。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演灰姑娘、大灰狼、三只小猪等角色,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空间,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幼儿英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事实也证明只有在愉悦的气氛下,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会成为空谈。
三、加强对幼儿进行口语教学,在活动竞赛中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口语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通过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利用肢体语言、表情、场景设计等方式进行表情达意,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互相表演交流的机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体态语言营造轻松、充满洋味的课堂氛围。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幼儿语言感染机会。可以给每个幼儿起个英语名,不仅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而且便于渲染学习氛围。教师最好自己也有个英文名字,要求学生直呼其名,充分体现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且融洽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比如,在教学水果名称时,可以把各种水果放入一个布袋内,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玩字母游戏,包括默写字母接力赛,猜字母头饰找朋友、找邻居等;数字游戏包括快速口算抢答、打电话等。还有,比赛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妙招,因为竞赛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大都不甘落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胜心理,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如:英文歌曲比赛,小组开火车比赛,角色朗读比赛,表演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通过人人赛记忆,个个比能力,组组赛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四、让幼儿在音乐中欣赏美
篇6
LaSe
入春后,市民政局朱科长才满9个月的宝贝儿子凸凸着凉“感冒”了,在附近医院门诊打针服药两天效果不好,两天后孩子开始气喘不止,并逐渐加重,伴口唇发青,幸亏及时转诊于我院,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吸衰竭”,立即收入住院治疗。大约一周孩子的病就治好了。
现代医学证实,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础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婴幼儿常见病,发病多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有关,也涉及机体免疫功能问题。哮喘息儿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最主要的症状是气喘、咳嗽、打喷嚏、鼻塞及流涕。半数以上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及呼气延长,多数患儿可经治疗后缓解。感冒和气候变化是诱发哮喘的主要因素。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哮喘儿童好发时辰在午夜和临睡前,约占哮喘发作总数的一半。
所谓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俗称婴幼儿喘型肺炎)是上下呼吸道同时受累的疾病,属于病毒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春季。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3~10个月龄是发病高峰年龄段。这是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呼吸道局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产生不足,因而容易感染该病毒且发病较为严重。
医学研究证实,病毒是主要病原(占90%以上),首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50%以上。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进入人体后在呼吸道和中耳繁殖。
据观察,毛支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典型患儿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频咳,约半数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发作性喘憋,常持续3~5天。喘、憋时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重症患儿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因呼吸困难而影响吃奶、喝水,喘憋严重发作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此提醒年轻父母,若你的孩子感冒后出现频咳、喘憋、发作性呼吸困难,很可能患上毛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发生不测。
婴儿喘鸣会演变成哮喘病吗?
毛支与哮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说,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于婴儿时期的首次喘息性疾病。近些年多项研究证实,25%~50%的患儿在第一次患毛支愈后不久即开始反复发生喘息,逐渐演变为婴幼儿哮喘,最终演变为成人哮喘,其高危因素是有特应质素质倾向的患儿。特应质判断指标:(1)个人和/或家族过敏阳性史;(2)血清总IgE+尘螨、花粉、霉菌特异性IgE一项阳性。
2岁以下婴幼儿极易患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据国内调查,哮喘病人大约50%起病于婴儿时期。多数儿科专家认为,婴儿期出现喘鸣,其后是否演变成哮喘病决定于以下因素:(1)起病年龄,2岁以内婴幼儿开始喘鸣以后发生哮喘的机会少,3岁以后出现或持续喘鸣者易患哮喘病;(2)哮喘伴有过敏现象,以婴儿期湿疹为主、其次为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此外,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和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易患哮喘病。国外有报道患婴儿期湿疹及过敏性鼻炎的小儿将来发展成哮喘的可能性高达80%。(3)哮喘病家族史,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人占1/3左右。
哮喘的孩子都要用抗菌素吗?
迄今为止,不少家长和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都认为,哮喘病是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时要用抗菌素,理由是可以消除炎症。目前城乡各医院滥用抗菌素的现象相当普遍。据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调查,被诊断为哮喘病儿,有90%的患儿都使用抗菌素治疗,并呈有增无减趋势,值得人们引起高度重视。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细菌感染并非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由于哮喘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各种往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及红霉素收效甚微或无效_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菌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长期滥用会造成机体某些器官(如肝肾等)损害,因此,哮喘病治疗中必须避免滥用抗菌素。
儿科专家指出,治疗婴幼儿哮喘一般不要使用抗菌素。发病过程中患儿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应该使用抗菌素:(1)哮喘发作时伴随高热,量体温≥39℃、频咳;(2)肺部检查听到较多固定的湿罗音;(3)化验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120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占70%以上;(4)病情较重有表现端坐呼吸、面色和口唇青紫及大汗者。
激素、氨茶碱和舒喘灵是控制哮喘发作的“治标药”
哮喘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是先找出潜在性过敏原的来源,以便能从病人所处环境中去除这些过敏原,以避免或减轻其它恶化因素引起的发作。目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品种繁多,正确合理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要了解所用药物为什么而用?什么药可以长期使用?什么药只能临时用?如果效果不好怎么办?应该指出,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主要具有抗炎作用,其次具有抗过敏作用、增强B受体兴奋性,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稳定溶酶体作用,激素不但抑制气道炎症反应,而且使支气管痉挛得以扩张,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成为防治哮喘的首选药,主张长期使用。激素剂型有口服、静脉注射及吸入型。平喘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1)B兴奋剂如舒喘灵等。(2)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这两类药主要用于哮喘的急诊处置,达到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目的,短期使用数天,属于是临时用药,病情控制就停用。常选用1~2种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博利康尼或酮替芬,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吸入疗法是首选“治本药”
现已公认,吸入疗法是治疗哮喘病的首选疗法,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起效快,局部作用强,维持时间长。现已明确,人体肺泡约3亿个,总面积相当大,吸入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表面,在局部形成较高的浓度,直接抑制病毒和细菌生长,也有利于药物与呼吸道内不同受体广泛接触,增强局部作用;(2)用药量少,副作用少。由于气道给药量是全身用药(注射或口服)量的1/10~1/60,所以很少引起药物副作用;(3)吸入疗法属于无创伤性治疗手段,不打针、不吃药,且疗效佳,病孩易于配合。
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 区别与关系 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也不断研究和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也在不断建设发展中。诸多研究和文献从理论上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仍为传统型,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类似,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很多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促进商务英语课内教学。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笔者认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还需要把握这样两个关系与区别。
1.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区别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不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意义与内容也不同。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众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主要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观大多数的大学本专科院校,其第二课堂的形式主要有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英语角、讲座、影视欣赏活动、辩论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等。
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无论在作用与内容上都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其作用更明显,内容更实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同时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剧增,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单一的英语课堂已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从内容、形式上融入商务英语学习环境,体验社会文化,扩大知识面,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增强对商务英语这一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灵活运用,既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对策能力与商务方面的能力。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载体,英语课外活动、各类英语社团、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工作室、英语网络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培养途径,模拟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实践和运用英语。在开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时,我们必须认识其特殊性,以区别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取得所期望的实际效果。
2.商务英语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课外语言实践的时间至少应该是课内语言教学时间的4倍。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语言的能力,就得让他们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去接触丰富的语汇,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商务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堂,主要以讲解英语和商务、贸易等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性较强,用于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而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如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第一课堂教学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反之,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在今后的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其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使之为第一课堂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清了上述两个关系后,我们就能对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有一定的认识。在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指导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应该把它作为一项教育工作来认真规划,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第二课堂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完成第二课堂的活动。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师介入,培养学生骨干。
3.加强宣传与组织,不断诱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
4.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紧紧抓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从语言能力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素质到综合素质提高,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合理制定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活动计划,形成系统。切实发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另一阵地,能够被学生、学校、社会认可和支持!
总之,我们应对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发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潜能,使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2.吴红.第二课堂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武选民.对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叶文忠,袁新洁.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强语境”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潘霁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篇8
一、童话剧让课堂呈现别样精彩
现行的学生用书主体部分,有很多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朋友,甚至有“私谊”时,他们的心沸腾了,他们的头脑不再是“罐子”,而是亟待点燃的“火种”。
比如,在童话剧《拔萝卜》中,找四个小朋友扮演角色:小兔Rabbit、小狗Dog、小猴Monkey、山羊Goat,然后在小兔子拨不动的前提下,依次让小狗Dog、小猴Monkey、山羊Goat上场。最后终于“哎D嗨D呦!啊,萝卜了!一个大萝卜!一个重萝卜。我们大家一起吃(R,D,M&G:Ai―Hay―Yo! Ah,the radish is out! A big radish! A heavy radish! We’ll eat it together.)。”这样的童话剧让课堂的“温度”适宜舒服,并且渐升渐高,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弥漫着自信、互赖、融洽的气氛,并且英语知识能够长久地保留在记忆库中。
教师的责任在于唤醒、启发和引导,这其中的唤醒就包括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唤醒。而真正的唤醒不在于单项灌注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在于一种积极的、灵活的、多种方式糅合的气氛。实践证明:只要教育作为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了孩子们的光合作用,孩子们必将快乐地打开自己、提升自己,进入理想、快乐和陶醉的学习境界。
二、游戏教学让幼儿乐不思蜀
不可否认,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就英语教学而言,有单词教学游戏、句子教学游戏、音标教学游戏、诗歌教学游戏和巩固复习游戏;从方式方法上分为比赛、猜结果、角色表演、听音反应、模拟、律动、变声调游戏等等。假如教师善用游戏,幼儿必将乐不思蜀。重要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由游戏激发出的学生内心的“山山水水”。当学生因为一个游戏,课堂不再是沉闷、单薄、脆弱的,而是渐渐趋向绚丽、新颖和别致,这才是教师乐于见到的。
Daddy finger,daddy finger,fat fat fat.
Mummy finger,mummy finger,nice nice nice.
Brother finger,brother finger,strong strong strong.
Sister finger,sister finger, pretty pretty pretty.
Baby finger,baby finger,cute cute cute.
这样的手指游戏适合于中班教学,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一句只伸出一个。
创设英语游戏的方法很多,引入时、结尾时、知识的关键处、前后衔接处、问题的疑难处……都有英语游戏的影子。有时,仅仅是一段很短小的音乐、开火车、击鼓传花……就把我们带入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的、有情有义的英语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尽管部分孩子们还处在懵懂幼稚当中,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闪闪的太阳”,就这样,课堂、孩子们、教学都活起来了。
三、音乐律动让幼儿身心俱动
国际私塾幼儿园的书中所用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的英语韵律操,很多孩子“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说到底,它适合孩子们,也必将惠及于孩子们。瞧,音乐是迷人的,英语发音是迷人的,音乐节奏是迷人的,而处于这之中的孩子们更是迷人的。
篇9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改变,教育也产生了变化,追求功利、忽略发展成为目前幼儿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当前,幼儿音乐教育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幼儿音乐教学过早的将音乐技能引入课堂,忽略了幼儿的认知特点,也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理解力的培养
过早的进行音乐技能的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思维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不利于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2.音乐知识的理论性过强,过早的要求幼儿进行机械化记忆
音乐知识和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是分不开的,幼儿学习音乐与自身的求知并没有结合起来,也没有在心理感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幼儿的音乐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3.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
幼儿正处于强烈的求知和表达阶段,机械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基本丧失了表达的机会,完全是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学习,“死记硬背”往往让幼儿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厌恶。
4.忽略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功利性太强
“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希望幼儿能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但忽略了幼儿学习的特点,采用并不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过大的知识量让幼儿一时间难以接受,从而影响了具体的学习效果。
二、确定幼儿音乐课程设计的目标
1.幼儿音乐课程设计目标的来源
幼儿音乐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学习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科学发展的需求。幼儿音乐的学习者有特殊性,音乐心理、音乐能力和思维发展都依赖于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幼儿在教学中是一个有个性有需求的教育主体,兴趣和差异是幼儿音乐课程目标的关键参考,课程目标都必须根据幼儿音乐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进行制定,幼儿音乐课程目标更要根据科学规律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才更适合幼儿音乐发展。
2.幼儿音乐课程价值取向的确定
幼儿音乐课程根据不同的目标来源来搜集可能性目标整理成恰当的课程表达,这就是幼儿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增强反思创新探究,才能提高幼儿音乐课程的有效性。幼儿音乐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主要是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式表达音乐课程,明确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行为性目标更有助于指导幼儿音乐的学习内容,直接阐述了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期望的结果,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柯达伊按照幼儿认知规律打乱了传统音阶教学的顺序,以更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就走为主,用两三个音阶的儿歌进行引入,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五声音调和七声音调等旋律。在多个调性位置上的学习,不只局限于C大调的音高巩固,首调唱名法更快的让幼儿学会读谱识谱,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生成性目标是对行为性目标的不足,强调幼儿与音乐的交互,是对教学过程目标的追求。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最终追求的,也是教学经验的合成。幼儿以直接学习经验为主,幼儿音乐教育更要通过具体而形象的方式直接感知音乐元素本身。比如在幼儿音乐理论教学中,引入符号教学法,一朵小花代表一个四分音符,完整的小花占有一拍,相对的半朵小花则代表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半朵的小花在一起才能占有一拍。形象化的符号比规范化的符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幼儿也更容易形成直接经验对音乐知识进行掌握。
表现性目标是指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情景对应个性化体验和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在行为性目标的基础上,渴望幼儿更加大胆更加自主的探索,提倡开放性理解和表达。节奏调动幼儿的韵律感,听而有感,感而有所动,个性特点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嗓音造型可以通过呼吸灯进行训练,以so、mi入手或五声音阶进行儿童歌剧创作。还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节奏朗诵,用最接近儿童音乐天分的形式启发学生。此外,动作造型通过拍手或跺脚等动作,将音乐节奏直接表达,无需借助复杂的抽象概念和逻辑理解,儿童只需要根据节奏做出自己的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幼儿音乐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幼儿音乐课程设计最关键的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能够更好的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1.校内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充分发挥校内音乐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校内音乐场所开展丰富的音乐教学互动,创新开展音乐会等音乐活动。在教室和走廊的墙壁上布置乐器和音乐家的贴图,让学生时刻都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氛围。音乐课堂也要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空间,提供更多学生易于掌握的乐器,比如鼓、沙锤等,让幼儿尽情的享受音乐的表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资源的使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选择有特点,符合幼儿性格特点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得到音乐方面的培养。比如奥尔夫音乐教材的作品,都是针对幼儿特点选择的内容,考虑到有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
2.校外资源的开发
本土音乐和民间音乐是宝贵的音乐资源,一方面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有一定的文化蕴含,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课程设计中要融入更多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介绍更多拥有中国特色的乐器,比如琵琶、古琴等。挖掘民间音乐或民族音乐,提高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首先实现对人的教育,在实现对知识的教育。
3.网络资源的开发
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高,可用的音乐资源使用也更加更变。从网上下载符合幼儿学习的儿歌和MV等资源,课程设计可参考的内容非常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也更便于教学经验的交流。将网络资源整合到幼儿音乐课程设计中,极大的丰富了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增强了课程道德趣味性。
总而言之,要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重视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行合理的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课程设计是“跑道”,教师要让幼儿在“跑道”上更好的体验音乐,最终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明确化课程设计目标,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篇10
一、幼儿教师的科研困境
1、看似“繁荣”
早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另外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对于教师科研能力要求提高,各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各省市地区开展的调查发现,城市及部分县地区幼儿园已经开始教育科学研究,[1]但于俭(2008)认为(上海市教科所普教研究所课题组,2004),幼儿园科研“繁荣景象”背后的实质乃是过程的虚化。[2]部分幼儿园教育科研将其当作“形象工程”来做,科研标题大而空,不能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幼儿园为应付上级检查,部分教师仅仅为评职称,在短时间内赶写论文或结题报告成果。
2、畏难情绪
2007年两位研究者对湖南省270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中超过70%的幼儿教师觉得做教育科研难度非常大。[3]详细访谈其原因后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弱,只有极少数觉得没有难度或认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非常好。另外除了幼儿教师,许多园长也表示对教育科研感到困惑,有园长谈到,不懂科研工作到底应从何入手,由此形成了畏难情绪,导致科研工作开展困难。陈知君研究者在探究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畏难情绪成因中发现,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学历水平偏低,对待科研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认识上的误区。[4]因此,了解具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从科研中自我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清晰职业规划,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信心。
3、高校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存在不足
一方面幼儿教师科研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开展科研;另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研究者也需要深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许多地区幼儿园通过与高校教育研究工作者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高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并且具有开展科研的经验,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身心现状及幼儿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来期望该研究模式对教育科研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却在实践过程中因幼儿教师角色被边缘化而大打折扣。据调查在已有研究中,幼儿教师仅仅是在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指挥下扮演一个提供资料和帮助收集数据的角色,而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研究中,无法展现其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反思。综上,幼儿教师有开展科研的愿望及需求,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在研究前人调查的基础上给出可行以及符合现实情况的解决措施。
二、突破幼儿教师科研瓶颈的应对策略
1、深化高校培养改革
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从原来的幼儿教师普遍学历要求高职生、大专生,到现在学前教育本科生毕业人数的增加,高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可能与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时对教育科学研究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与该专业学生修读时对相关课程的重视不够有关。据了解,陕西某高校采取校地园一体化的培养新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地实践机会,开设相关课程,要求本科学生大三学年组织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大四学年撰写毕业论文等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另外,从学前教育类学校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应提高准幼儿教师的质量。一是可以通过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幼儿师范院校。二是调整设计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三是不将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高要求作为培养的唯一标准,着眼于未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培养复合型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2、深入开展“国培”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广大农村教师创造了宝贵的培训机会,目的在提升农村教师的能力素质。目前在各省市均有开展,但课程结构主要围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以及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困难,缺少科研工作的相关指导课程。目前园中的幼儿教师大多未学习过科研方法,不了解论文撰写的一般规范。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开展调查及解决问题时受到局限。根据已有研究,幼儿教师因硬件环境不具备数据资源库,难以接触到专业期刊杂志,所以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有限。另外在软实力方面,幼儿教师对文献法、调查法以及观察法更熟悉,而对统计分析法和实验法较陌生。但在实际科研中,全面掌握各种科研方法是做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针对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获知。面对教育科研动机问题的解释,大约四分之三的幼儿教师做科研出于外在动机,主要为了应对工作考核评职称。仅有十分之一的教师开展科研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20%的幼师希望提升专业水平,促进自我发展而进行科研。说明相当一部分幼师科研动机不够端正。所以也应在国培项目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素养,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幼儿教学活动,也能够启发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完善相关政策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投入。幼儿教师做科研,离不开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中心及部门的大力支持。幼儿教师需要更易接触学前教育专业期刊,网络电子资源等,方便更多的一线幼儿教师拥有参与科研的硬件环境。另外不对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设置过高的门槛,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也需要进行修改,不与高校科研要求一致,提高他们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同时呼吁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应重视和正确看待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结合幼儿教师平时工作强度大,科研缺乏时间保障的实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教育科研奖励机制。
作者:郭迪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当前园本教研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2]于俭.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基本对策[J].当代学前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