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23:5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篇1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时下,谁要开公开课,参加什么课的评选活动,如果拿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课件,上不好一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就绝对难过这一道坎。这倒不只是为了赶时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确实具有巨大的优势,例如,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课文中的难重点。

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实现“新课标”的教学教育目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用新型的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

不过,不可否认,现在从上到下,从制度到管理,从实施到评价,缺乏一整套理论和措施,使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在令人可惜。下面我就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的关系作肤浅的论述,以便引起同行的重视。

一、多媒体教学的科技性与语文传统性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在课堂容量、情境创设、直观教学、自主学习、自由沟通等方面的不足。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情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并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多媒体教学像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一开头因为其明显的优势,令人着迷而使事情做过了头。现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介绍遍地开花,课堂上,教师或多或少都在试着采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而对传统的吟诵、记识、赏析不太重视,似乎采用了传统的东西就是落后、就是倒退。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学生以看视频、听音乐为主,动口动手的机会几乎没有,更别说合作、探究了。结果是学生兴奋了一阵子,该记的没记,该写的没写,该提高的各种能力没得到训练,像看了场电影。

其实,语文课少不了吟咏赏析,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看”。书还得读,问题还得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归纳分析、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朱熹提出的“涵泳”读书方法,今天还是有它的价值的。我们应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修改和补充。例如,课文的引入,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音频和视频,来展示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课文的赏析,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人机互动,来调节课堂节奏,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的归纳,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快速和便捷来整理课文的重点难点,巩固学生的记忆。

再说,多媒体教学毕竟以“媒体”为主,“媒体”毕竟只是信息的载体,是静止的东西,而教学是灵活多变的、千变万化的。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都妨碍另一些目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可以照搬的教学教育方法,只能各尽所能,相互补充。

所以,多媒体的课堂设计要变过去“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强化活用教材,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

二、多媒体教学的宽泛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的宽泛性,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各种信息在多媒体计算机中,通过图片、动画、声音、文字,丰富多彩地表现出来,而且多媒体计算机的库存量大,信息资源丰富,随时与社会与世界保持着联系,教师在备课时选取材料的机会多,又省时,还能借鉴别人的成果,可以说,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备课,省时又高效。而以前,教师在备课时,冥思苦想,常常为手头资料缺乏而烦恼,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可借鉴的东西有限,更加无从着手。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肤浅地理解“新课标”和盲目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认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靠边,就是放任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追求丰富多彩。于是,准备了很多材料,教师上课时就在计算机上按键盘,讲解最多只是作为过渡性的穿插。

要知道,课堂教学不是娱乐,不是看电影、听音乐,它要求教师,课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基本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方法手段;课堂上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仍然应该重视,一堂课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教师事先精心的设计和课堂上教学的机智和经验。多媒体只是为教师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罢了。

三、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的关系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看,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清代学者颜元在《存学篇》中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边习过,皆无用也。”学生学习必须经过亲自动手这一关,必须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多媒体所运载的信息能够同时和人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作为触觉器官的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人和媒体之间的双向智能交互。多媒体(尤其是“多媒体的电子白板教学技术”)的这一交互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设计项目进行练习讨论,从而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这真正体现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人机交互性优势,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孔雀开屏般地将精力花在展示花俏上。

有个教师,用白板技术上了堂公开课,上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利用多媒体逐一提出了不少问题,等学生交流后又用多媒体一一投影出事先准备的答案,问答中间的时间多媒体一直空着。这其实与口头问答没多大差别,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很难给“交互性”划出一根线,说必须如何如何,但我们可以肯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是可以把多媒体可互动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的。

还拿上面的个案来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应该上讲台来操控多媒体电脑,从中查找有关资料,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开启思维。例如,杜甫是个封建士大夫,怎么会有“大庇天下”的宽阔胸襟的?如果教师点拨一下,让学生打开媒体,比较具体地了解杜甫有关的生平事例,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四、多媒体教学的统一性与教师的独立性的关系

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互动性,是个仁者见仁的课题,其实,如何适度地利用多媒体的丰富性、直观性、交互性等,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国家除了制定政策、规划外,还应该组织人力、物力,根据教育大纲,对语文书上各课相关知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一个资料库或一些课件,供教学者备课时选用,如“台北市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心”、“智鸟题库”,这样多媒体的作用会更好地得到发挥。其实这类工作以前也做过,就是配备“参考资料”和图片或录音磁带。多媒体更应该做这样的工作,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和精力,均衡发展全地区或全国的教学教育事业。

尽管多媒体有巨大的教学教育优势,但在多媒体面前,教师的独立性还是应该坚持的。多媒体信息尽管丰富多彩,吸引人,但它只是教学的手段,操纵它的还是人,主要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仍然是课堂教学取得效果的关键,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盲目跟从。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多媒体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教育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2

1.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态度,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特别是在当前,在传统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多媒体教学更离不开那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如讲解、谈话、读书指导、参观、实验、实习、练习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态度,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使其避短扬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2.多媒体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处于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师所用,属“教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错位的现象,有的教师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从组织教学到新授、从练习巩固到作业、从导入到评价都由电脑包揽,教师变成了课件制作员,在课堂上变成了操作员、解说员,只要敲一下键盘,一节课就流水作业似的完成,冷冰冰的机器代替了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

3.多媒体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多媒体生动、活泼,可进行人机对话,互动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故宫博物院平面图和建筑三维视图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为提高。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学生对“桥面由28道拱圈拼成”很难理解,可设计28道拱圈的动画,用图像符号演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赵州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加深对“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认识。所以,在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演示功能,可使许多现实生活中抽象的原理或问题以及一些不可能或不易观察的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以达到简化问题、明白道理、促进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充分发展的良好效果。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多媒体不能只在形象上做文章,不顾实际,应选择教师所熟悉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东西,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篇3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更形象,更具吸引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我在教学《四季》时,首先,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桃花盛开的春天,西瓜成熟的夏天,落叶飘飘的秋天,梅花盛开的冬天……这些美丽的风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被这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说在就是美丽的四季,学生就产生了新奇感。这样,就会很快进入学习情景中,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挖掘文本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语文课本中所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是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思想品质、崇高精神对学生的思想起着净化作用,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是语文课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再现英雄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品格美。

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一伟人的形象,我就充分利用了电教媒体,课前把资料中送总理的片断进行了截取制作成了课件在课堂上播放。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学生也设身处地理解作者那种崇敬、悲伤、失落的感受,使文中人物形象真实地进入到学生的情感领域。当我播放总理《一夜的工作》片断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后,再让学生查看我在网上下载到的总理的工作、生活尤其是和人民在一起的图片,最后学生们看着总理的遗像再次朗读课文时,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深切体会到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美”。学生的这种情感的爆发,正是由于恰当的多媒体的运用,唤起了他们潜在的审美情感,他们被总理伟大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就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感悟文本优美的语言

语文课选用了不少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此外,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富有哲理性,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凡此种种充分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美。但小学生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精练、浓缩度很大的词语,一时难以理解,感悟不到作者用词的精准,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的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懂的词句,并进行品析鉴赏,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学习过程 学习资源 整合 网络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从来都是最具活力的。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求索,弄潮于改革的长河,使语文教学绽放出了许多美丽的浪花。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就是其中的一朵,折射出不同时期课堂教学理念的不同色彩。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语文课堂教学媒体是由粉笔、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组成的。虽然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行云流水的板书、妙语如珠的讲解,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道德、人格、情感对学生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这些传统媒体承载信息的能力低下,传递信息的功能也比较简单机械,导致课堂形式静止、僵化、单一,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不必赘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媒体纷纷“触电”,幻灯片、录音、录像、 CAI课件等,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优先选择。这些媒体为学生传递的是视觉与听觉全方位的感官信息,能使学生进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学由传统的平面化走向了立体化,能增加知识密度,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思维,拓展教学空间,从而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但在开始阶段,教师在使用这些媒体时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一味追求生动形象,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下,不顾作品的内涵意蕴,硬要以多媒体画面来“言传”,甚至以课件演示替代了学生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少语文教师很快注意到这一误区,开始研究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思维的同时,力求保持语文教学美妙的韵味,力求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媒体的使用又上一台阶。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标志着语文科课程与教学将实现时代转型。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语文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 新课程在课堂的定向上突出了四个方面:课堂不是教师表演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训练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探究知识的天地,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平台。

以这种课堂定向来审视现有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我们就会发现原本以为先进的课件演示只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改变了传递信息的手段、形式而已;原来用“人语”和“人书”传递信息,后来加入“机语”;原来只传递“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后来传递“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

手段和形式虽有进步,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堂仍属于“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模式,教师的“导演”角色仍然没有改变,学生仍然根据教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性。(2)媒体传递的大多是陈述性的知识,很少涉及程序性知识。多媒体的满堂灌和知识的满堂灌一样,都是让学生“克隆”知识,缺乏探究性。新的形势促使语文教师做出新的探索。如今,一些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时,不仅注意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整合,更注意到了与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整合。他们将网络引进语文课堂,促进语文课堂跨越式发展,这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首先,21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构建网络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学生可以走出语文课堂和教材的时空局限,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能较大限度地接触多样语言文化现象,并从文化层面上去鉴别、理解、欣赏,从而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判断能力。

篇5

河南省信阳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464000

【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了新型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当今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越来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影响,也促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去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结合具有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几年来,通过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我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深深感到计算机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下面就我的上课实践,谈谈一点体会。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象、景象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信息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对话,完成教学、训练以及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实现教学活动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独特之处,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限制于课本和教师积累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可读量十分有限,但多媒体却可以补足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它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快而准呈现我们所需的信息或资料。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了新型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我认为,有以下好处: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个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2.借助音频朗读材料,可以强化学生的语音训练

语音这东西,一旦离开了发声体,稍纵即逝,无踪可觅,只有通过感性示范,才能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教师由于自己的口语素质以及对课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课文朗读音频素材是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作而成的优秀语言作品,它用准确、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了书本上的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旨意,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在纯正的普通话语言环境熏陶中,学生较容易学好普通话,也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学时,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课文的朗读示范,学生们也能够绘声绘色地读出文中所包含的味道了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导入新课之前或是进行拓展延伸时,我喜欢让学生听一些歌曲或是音乐,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时,我先让学生听《水浒》的主题曲,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带入了小说中创设的社会环境之中,再来学习小说,把握人物形象就比较容易了,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如在学习朦胧派诗人舒婷写的《致橡树》时,教材安排这一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以及怎样去做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分析完整篇文章之后,我让学生听了一首歌曲《最浪漫的事》,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更强化了学生对爱情真谛的理解,让他们说的时候也就能侃侃而谈了。另外,在学生朗读某些优美的散文的时候,再配上恰当的音乐,就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情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学习诗歌《蒹葭》的时候,意境优美是诗歌一大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眼界狭小,见识短浅,根本想象不出诗歌中间的意境,所以,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画面,配以柔美的音乐,然后,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形容,学生说得就头头是道,饶有兴趣。

再者,利用多媒体的放映功能,收集与语文相关的各种影视资料,在阅读欣赏课中进行播放,开阔学生的文学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特别是与语文课文相关的那些影片,以及教育部规定学生要看的影片,当然,也播放一些有关祖国建设成就、科技成果以及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的影片,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热情。例如:根据语文课本中的小说戏剧而改编的电影电视,我们都尽量为学生找来,并让他们去看,使他们形象直观的了解课文、理解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思维的角度,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发生了一个飞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会产生辐射作用,促使其它各种能力的提高。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去开发、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语文教学就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学研究》?

[2]《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8期?

篇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学习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落实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课堂导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来促使导入环节的多彩,使课堂导入一下子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新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上,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感性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相对不足的特点。它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材料,能把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生动形象的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授《木兰诗》这一课时,由于人物历史相隔久远,因此,在课前我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花木片的各种资料,如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并通过多媒体制成了优美的课件。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到太陌生。通过欣赏关于花木兰的相关视频资料,学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以一种直观感性的形式切实感受到花木兰的英勇和柔美,体会到了作者对木兰的赞美。这样,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个体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所选内容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文章,对于学生思想的提升、情感体验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语言优美,仔细研读,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感。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一些生僻字、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中心意思。初中语文教学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文章文字的了解,进一步领会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具有思想和见解的独立个体。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产生各自的情感体现,达到对文章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转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单纯采取一种语言描述,简单学习一些语法、生僻字,单纯剖析文章段落的简单处理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教学环节的需要设置一些情境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中体会到作者描写的意境,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平白枯燥的叙述的弊端,为学生营造一种符合文章内容的氛围,将学生带入文本中描述的具体情境之中,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解读文本内容,从而获得个性体验。

三、多媒体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育的迫切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以教师枯燥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情景,通过学生的探究、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大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的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性。它可以通过搜集到的图像资料,以一种动态的、感性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突破时空限制,给学生创造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语文教材中的优美作品,作者通过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本身也蕴含了一些优美的意境,使学生能根据文字描述去想象蕴藏在其后的意境。

篇7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优势可归纳为:①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能强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便于学生理解、领会主旨;②能激活学生思维;③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怡情养性和得到审美享受,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④网络教学能使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为宽广,学习的内容更广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导课时播放描绘春天的风景片,让学生在欣赏美景中,从视觉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文章描写春的三个阶段,分别设计不同的图片和音乐,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计算机媒体网络,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样,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形象变得生动,富于感染力,能给学生创设种种情境,进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我在板书课题后,就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见过冰封雪冻的雪地吗?特别是茫茫苍苍的北国雪原的奇观吗?”接着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从网络中搜集的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涨,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这时学生的表答足以说明他们有高昂的学习热情。

2.运用计算机媒体网络,增添教学活动情趣。

在学生智力活动中,紧张压抑的情绪是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教学中设置情境,通过环境的布置、烘托、角色状态的转换,气氛的调节变化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借助计算机输出媒体网络把音、像、情、景与听、说、读、写诸方面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多方位的教学形式,发挥了计算机媒体网络生动、形象、灵活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3.运用多媒体技术增添学生的美感熏陶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教师首先应有以上的主导意识,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立体平面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心灵,营造心境,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例如,教学《荔枝蜜》一课,在设计课件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被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的情感疙瘩;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应当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教学,特别是聋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因为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导致抽象思维差,不能完整地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聋校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融合”的核心。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的融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不是谁辅助了谁,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聋校语文学科教学,另一方面,聋校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聋校语文教学紧密融合的,是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我在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效果显著。例如我在教学《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时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视频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视频课件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还要考虑怎样把丰富的教学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探索。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生动有趣。内容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其中。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聋校语文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例如我教《三棵银杏树》一课时,学生对银杏树见得很少,聋生由于身体缺陷导致无法体会课文中作者关于银杏树样子、外貌特点的描写。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三棵银杏树》情景导读视频,让学生观看阅读,使学生不仅认识了银杏树的样子、特点,而且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化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聋生孩子来说,银杏树少见甚至没见过。如何让聋生走近银杏树,与银杏树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银杏树图片的同时,进行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建构对银杏树的感知认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银杏树枝干、花、叶、果实的美,学生非常感兴趣,都看得十分认真和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完后他们能大胆发表感想。接着让学生看银杏树四季的变化,非常形象直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深,有话可讲。在结合多媒体演示的帮助下,让学生在视觉上提前感知到了事物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章语言的精练和优美,从而感受银杏树的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读出了银杏树的美,读出了对家乡的热爱。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聋生学习能力

篇9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得与失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篇10

一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可以直观展示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4、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当学生出错后,电脑会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再来一次,这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运用多媒体做巩固练习,增强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5、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

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2、多媒体课件是用来辅助教学的,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是非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有些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不如传统手段教学的实际效果好。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