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创业范文

时间:2023-03-23 17:3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创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创业

篇1

正直此时,“张氏经络熏蒸火疗”的成功问世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西安“张氏经络熏蒸火疗”加盟总部本着以健康为本、构建生命和谐,以健康为轴、构建事业和谐,以健康为要、构建合作和谐的宗旨;本着以诚信、专业、创新、同享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可!

“张氏经络熏蒸火疗”不同于拔罐、针灸等,它是综合了他们共同的康体健身的效果,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对风湿类、风湿腰腿疼及局部减肥等疗效十分显著。该疗法项目虽小,但适用范围却极其广泛。

肩、关节、腿、风湿祛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属国内外多发的常见病,严重摧残人体健康,被国内外医学权威称为“不死癌症”。风湿病的病因是无形的“寒”,在解剖刀和显微镜下无法发现。现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张氏熏蒸火疗,能迅速通过经络把体内风、寒、湿引导归经,通过脏器调节自身免疫力,使风、寒、湿达到肌表,从而使病变经络被打通,疼痛得到康复。

强肾壮腰 :肾藏精,精是构成维持生命的根本物质,肾精可维持机体生殖功能,是人类的起源和胚胎发育的物质基础。肾精能生髓,髓汇于脑而养益骨骼,精亦可化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火疗恰恰可强肾壮腰、补精,其目的在于温补肾阳,温通经络,缓解肾虚、腰痛的目的。

降脂减肥:在现今社会,肥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引发的相关病症更是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它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而火作为一种最原始的自然资源,远在1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学会使用它来吓退猛兽和烘烤食物。在随后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对于一些病痛所采用的民间流传的热敷法、酒疗、灸疗和罐疗法等等,他们都是运用火的红外辐射原理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熏蒸火疗降脂减肥正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灸疗、针疗、中药,结合国际最新食疗、营养学、心理学、神经系统学的经验及大量实践而总结出来的。通过全身燃烧大火的形式来达到减肥、美体疗养、祛病强身的一种新方法,其诞生必将把中国美体瘦身业推向一个新的高点!

从以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张氏经络熏蒸火疗”的精妙所在!该疗法主要通过皮肤经络循环及穴位施术,可随时观察患者耐受情况,而且对于患处或邻近部位施治时,药物局部浓度高,血液浓度低,一般不存在对脏腑的副作用。只要对症准确,施治得当,操作细致,该疗法无任何毒害性。目前,该项目尚属国内空白,可以说拥有独特优势和大量的人群接纳空间,市场基础好、需求大。它的大力推广必将推动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它的广泛普及必将解决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

可以说这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其项目虽小,但市场空间广阔,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很多,只要有人,我们的事业就能持续发展!而且该项目投资成本小、回报高、利润增长快 ,无需特殊设备,一次成本只需1―2元,而收费可达几十元甚上百元,利润可达2000%以上;能够让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利润;另外,此项目必备品属于消耗性产品,随后循环购买的基数也将随销售数量的增加而同步扩大,使投资者有一个无限拓展的空间,后期利润可大大超过先期的投入,回报将会逐年大幅度增长;操作简便易行、一学即会、投资灵活、可低可高,适合各类人群投资,即使不做地区也可加盟该项目;投资者无须较深的专业技术,不论是对从事过医药、医药器械保健用品营销和在专业卫校学习过的经营者,以及身为中医诊所的主任医师的经营者,还是对外行者,只要经过专业技师指导后均可有效地掌握并运用好该项技术进行运营操作。操作方式灵活多样,适合于不同场所。如:宾馆、桑拿、洗浴、足疗店、按摩院、中医诊所、社区医疗站、养生保健馆、美容院等。

如果您想小本创业,想学习该技术或加盟张氏熏蒸火疗请和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29― 62983069 QQ:295792118

篇2

涂鸿川:我们今年专注的就是互联网。

陈浩:我们现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TMT、清洁技术、健康医疗、消费和服务。今年在这四个领域我们还是突出了健康医疗。

林欣禾:我今年可能会比较注重无线网络。如果今年我们只投一个项目的话,我想在无线互联网上面投;如果可以投两个项目,那我可能会往消费品那边投入,大家对品牌的需求还是很重要,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可以信赖的、安全的品牌。

刘冬秋:浙商创投一直投得算是比较多元化的,比较灵活,没有特定的一定要在哪个行业上投很多,相对来讲比较多的是文化、高科技、先进制造业、传统高端制造业。未来我们希望在医疗方面能够加大一些投入。

邝子平:启明这边更多的是从我们自身的团队建设来看待这个问题。启明把团队分成了四队,互联网和消费、传统IT、医疗、清洁和再生能源,我相信在这四个团队里面,各自都有自己的热点。在IT这边,我自己觉得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云方面的东西会比较有意思。云这个事情在中国其实是滞后蛮多的,反观美国,其实云方面的技术型公司已经上市了。

章苏阳:我们内部团队分差不多五个组,TMT是一个大组,还有消费组、医疗健康组、清洁能源组,第五项是杂项。如果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医疗比较爱好。

曹毅:红杉从2005年到现在,主要分四个领域,TMT、消费、医疗、新能源,还有一些杂项。TMT是比较大的类别,占我们投资额和投资数量的35%左右,消费领域占30%。

倪正东:在座的都是创业者,来融钱了,来到DEMO CHINA,对创业者有什么话要说?

涂鸿川:我个人觉得明天到底谁在前十名根本不重要,今天有机会来参赛的话,你肯定是最杰出的。谁都不要抱着敌对的心态,有可能下一次见到人家就是你的合作伙伴、下一个副总。

陈浩:对于创业者来讲,拿到VC的钱肯定不是唯一的融资机会,我建议大家多和徐小平这样的天使基金合作,我们也会投这样的项目。

林欣禾:站在创业者的立场,在今天市场比较困难的时候我说三个建议:第一,市场不好的时候,你的公司一定要创新;第二,要活下来,尽量省钱;第三,尽量拿多一点钱在口袋里过冬。

黄炎:我希望大家从这里起飞,能够先把自己的企业做成功;自己成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面去帮助更多的人。

篇3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未上市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社会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已人所共知。需要强调的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加快发展创业投资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有关研究表明,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是常规经济政策对技术创新促进政策作用的3倍。

近些年来,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缓慢,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极不适应。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法律保障体系欠缺。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运作有不同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的特点,现行《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企业组织法难以考虑到创业投资企业运作的特殊性。二是政策扶持不落实。在创业投资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对创业投资企业从财政金融政策上给予扶持。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对“创业投资企业”缺乏准确的法律界定,使得制定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缺乏法律基础。三是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从国外经验看,创业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我国目前的创业投资之所以主要依赖国有资本,除了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和个人不敢涉足创业投资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保险资金尚无法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四是退出机制不通畅。过去由于法人股不能流通,导致创业投资所支持的企业即使上市,创业投资也无法退出。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没有发展起来,导致并购市场极不活跃,创业投资也很难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五是行业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健全。以往国家没有明确创业投资的行业主管部门,也缺乏全国性创业投资行业的自律组织,不少创业投资企业任意涉足证券市场和从事房地产业务,甚至将其当作了主业,而造成了无谓的经营管理风险。

《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务院批准,终于在2005年11月15日出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前面所提到的影响我国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规范和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适应创业投资的特点,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了特别法律保护;二是为制定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法律基础;三是提出了创业投资企业设立、投资与运作的基本法律规范。《办法》的出台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贯彻实施好《办法》,将为创业投资的健康规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办法》为规范和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要贯彻实施好这部规章,还要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并做好备案管理工作。

二、关于配套政策的制定

去年,根据国务院领导“抓紧制定配套政策”的批示精神,并利用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契机,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制定《办法》的配套政策。最近,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中,明确了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的有关政策。具体包括:

(一)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办法》出台后,我们一直在配合财政部、税务总局,就制定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方案,近日先后赴上海、江苏和深圳调研,听取创业投资界的意见,力争尽快出台。

(二)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风险企业。目前我们正收集整理国外运用财政资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我国国情,着手研究制定《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规定》。

(三)在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许可的前提下,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允许创业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通过债券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我们今后将分别与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沟通,共同研究起草相关法规规章。

(四)适时推出创业板,扶持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扩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退出机制。

(五)依法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备案管理,促进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我们起草了与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相关的有关工作程序、标准文本和各种表格,并提交本次研修班讨论完善。

三、贯彻实施好十部委办法的几点考虑

为切实地贯彻实施好十部委《办法》,做好创业投资备案管理工作,地方备案管理部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创业投资是一种新型投融资制度,即使在美国也才有半个多一点世纪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新领域。因此,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不仅要学习国外关于创业投资的一些先进理论和做法,更要学习弄懂我国加快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力争我们的监管人员尽快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二)加快研究制定地方配套政策。创业投资是一种区域性比较强的投融资制度。在国外一些地区,为了扶持本地创业投资事业发展,出台了不少区域性创业投资扶持政策。国内像北京、深圳、江苏等地,近年来在扶持创业投资事业发展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总结和提高。希望各省市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扶持政策,以促进区域性创业投资体制的建立。

(三)切实履行好备案管理职责。为了加强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管,各省级备案管理部门要形成“分管主任挂帅、处长直接责任、有专人管理”的备案管理班子。与备案管理相关的工作程序、标准文本和各种表格在本次研修班充分讨论后,我们将尽快下发各省级备案管理部门。在受理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申请的过程中,各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把好关,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出台后,我们还将制定如何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程序。请大家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好备案管理职责。

(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创业投资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发展改革部门,而且还涉及到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多个部门。地方监管配合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合力,加快创业投资的发展。目前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已建立了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值得大家借鉴。

篇4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篇5

9月14日,贵阳当代养生科学与健康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健康养生大讲堂首场讲座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念、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贵阳市科技局局长胡永佳、贵阳市民政局局长谢红生、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我国著名养生保健专家吴大真教授等多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仪式。仪式由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赵宇飞主持。著名养生专家洪昭光、贵阳市市长李再勇、贵阳中医学院教授等专家、领导、学者为研究院成立发来贺信。

揭牌仪式上,傅传耀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国民健康水平是综合国力的标志与象征,健康与长寿是人类共同愿景和奋斗目标。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大,很多人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希望贵阳当代养生科学与健康产业研究院成为贵州养生产品的重要研发基地,为贵州现代健康养生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研究院是由贵阳市科学技术局推动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围绕贵阳市健康特色产业搭建的创新服务平台,旨在解决贵阳市养生健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提高养生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研究院成立后,将以研发具有贵州民族特点的养生保健品为抓手,积极推广贵州养生饮食文化,普及运动养生,着力打造贵州养生旅游品牌及相关的旅游产品,传播科学的养生保健理念,努力建设品牌养生旅游平台,全面促进贵阳养生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研究院已有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贵州汉方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贵阳药用植物园等11家理事单位。揭牌仪式上,研究院还签订了《贵州健康谷建设与旅游养生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关于共同打造晚晴杂志中旬刊》、《瑶族医药技术咨询及研究服务》、《铁皮石斛系列保健品开发》、《纳豆系列产品开发应用》等5个合作协议。

篇6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撑性行业,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领域,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内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低碳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为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新能源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一、加强风电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质量

“十二五”时期,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29亿千瓦,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不断出台,风能及太阳能应用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已进入质量提升期。国家正在加快实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企业降低造价,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此形势下,新能源企业更需做好电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分析,建立前期、基建、生产、运营全产业链精益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树立高标准理念,努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规划设计环节,就风电前期选址、规划、风机选型匹配、工程建设等各阶段进行精细化设计研究,依托测风、运行等大数据优势,充分考虑自身风资源条件、风电机组性能、电气设备损耗、风机设备和集电线路、交通工程等造价因素,基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为风电场量身定制最优的精细化设计方案。在工程建设中,树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的优化设计理念,应用最先进的风电行业新技术,强化风电场建设和生产的高效衔接,确保风电场的投产质量和效益。在生产管理上,充分利用风电场集群优化调度和集中控制技术,实现风电场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跨区域、多机型的机组运行性能对比分析,优化各类发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实现风电集群整体效能最大化。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在风光电站运维领域应用,提高移动运维、远程专家协同运维能力,加强智能终端应用,不断提高设备可用率和发电能力;加强电网适应性技术研究应用,优化控制策略技术,提高风功率预测能力及高低电压穿越适应能力。针对早期风电机组设计、安装缺陷导致的达不到设计值、安全稳定性差等突出问题,运用叶片延长、安装增功组件、控制系统升级等多种风机技改提效技术,提升设备综合效能。

二、加快风电消纳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近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新气流技术、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化控制技术得到不断突破。2016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推进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现代电网关键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等重点技术创新任务,加快实施智能电网、物联网、储能、微电网的综合供能区域试点。可以预见,“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风电消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新能源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将为新能源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低风速发电技术,拓展风电开局。过去风电场较多分布在三北地区,受“弃风限电”问题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国内大叶轮、混合塔架、柔性塔架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中东部及南部地区的风电开发逐渐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囿于我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且随着优质风资源规模逐渐减少,加快低风速发电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拓展我国风电开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能源企业和风电制造企业要加强低风速风电技术的联合应用推广,积极探索适合风资源区域特点以及地理环境要求的低风速风场开发模式,不断提升我国低风速风场开发技术实力,实现风电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

加快风电消纳技术的研究应用,拓展风电利用空间。风电并网和消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需要在加强各类电源之间、电源电网之间相协调,区域布局及项目与消纳市场、配套电网以及调峰电源相统筹之外,还要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快速调节电源,研究压缩空气蓄能、电化W储能等大规模蓄能技术及示范应用。积极推进风电供暖消纳方式研究和建设,把富风季与供暖期高度重叠的不利因素变成冬季风电大发的契机,由绿色供电向“绿色供电、绿色供暖、绿色新能源汽车”多位一体能量转化模式发展。同时,建立风电场与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微电网技术的应用,加快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微电网接近负荷,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对于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能源微电网也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一种具体方式,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可为新能源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强对先进储能、微电网技术及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研究,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集成分布式能源及智能一体化电力能源控制技术,将各类分布式能源、储电蓄热(冷)及高效用能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电网及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形成先进高效的能源技术体系,灵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使新能源微电网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具有经济合理性。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队伍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撑。新能源企业应积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企业为新能源技术集成平台,以示范项目为纽带,依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体系,抢占前沿技术的应用先机,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新能源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风电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新能源技术培训,加强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队伍培养,提升新能源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篇7

事实上,由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2009年编纂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和近期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中,均将建设中国生态高值农业作为重要目标,并肯定功能农业是实现农产品高价值的重要支撑性技术。

在功能农业专家尹雪斌博士看来,以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为特征的功能农业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尹雪斌不仅是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的构建者,同时也通过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亲历与见证了功能农业的研究成果与美好前景。

中国经济信息:您如何看待功能农业,它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尹雪斌:功能农业技术的核心是高安全、标准化。功能农业的基础是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中国科学院的功能农业联合实验室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分别针对我国区域性人群锌、铁、钙、碘、硒等矿物质缺乏现状,按照提高食物链矿物质水平的设计理念,采用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和纳米技术,自主研发出矿物质植物营养强化剂和生物矿物质食品添加剂两类产品,分别用于生产功能性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

目前以硒谷科技为代表的功能农业高技术企业已成功掌握了矿物质定量强化、宽谱强化和全谱强化等三大核心技术。能够实现必需矿物质元素的高安全、标准化强化,已具备规模化推广的条件。如:硒谷科技通过上百次的试验,数万个土壤、水、农产品不同部位的系统分析,已积累了三十余个大宗品种的定量强化技术规范,能够做到同区域、同品种、同地块矿物质元素含量达标稳定。品种上涵盖了粮食类如:大米、小麦、玉米、大豆,还有苹果、梨、桃、西瓜、番茄、黄瓜、食用菌等十余种蔬菜水果、中国十大名茶,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和禽蛋。

中国经济信息:在普通消费者或业外人士眼中,功能农业是个比较专业的词汇,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比如在各种农产品的简介上,我们都能看到类似“产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字样,而且描述内容大同小异,看起来就会一头雾水,这些微量元素是经过种养殖产生的还是人工添加的?

尹雪斌:“功能农业”这个词是赵其国院士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它的主旨是通过在自然种养殖过程中让农作物吸收积累更多的矿物质等功能成分,生产出功能性农产品。

目前,许多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有类似“产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字样,消费者搞不清这些微量元素,比如硒、锌到底含有多少量。功能农业技术是将它变为“产品定量含有某元素”,也就是将农产品中有益健康的成分进行定量和提高。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功能农业有什么特点,和绿色农业有什么关系?

尹雪斌: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功能农业生产出更自然、安全的生物合成矿物质,同时,矿物质相互间的抵抗效应有望大幅降低。

随着绿色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绿色农业认证的面积超过10%,这样的话,农业龙头企业需要新的更高的技术,来支撑其更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功能农业恰恰能满足这一诉求。这对于绿色农业所提出的让农产品中有害的物质降低,功能农业是一次质的飞跃。

中国经济信息:请您预测一下功能农业的未来市场前景?

尹雪斌:矿物质相比蛋白、脂肪、糖类等主营养的缺乏更具隐蔽性,因此,世界矿物质组织将目前矿物质的缺乏称之为“隐性饥饿”。现在全球处于“隐性饥饿”的人群高达三分之一,其中,在中国硒、锌、铁、钙、碘的缺乏更为普遍,为预防地区性碘缺乏,我国已推行了食盐加碘的做法。

由于功能农业这一领域为新兴领域,市场容量的直接估算存在困难,赵其国院士曾推测,2020年功能农业的占比会达到我国可食作物耕作面积的1%,2030年左右,比例会上升至10%,2050年上升为50%。按静态价值计算,2020年市场容量1000亿,2030年为1万亿,2050年为5万亿。上述推测是基于过去20年来绿色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实际而做出的,绿色农业在1989年引入中国,最初十年达到1%,2011年达到10%,在未来10-20年,将达到50%以上。随着农业产业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健康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功能农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超过绿色农业。

中国经济信息:目前功能农业在国内的推广程度怎样?取得了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尹雪斌:目前,北大荒、江苏粮食集团、宝粮集团、江南面粉集团、安徽稼仙、河北金沙河等一批国家龙头企业,均选择了当地最好大米、面粉品种进行了功能性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其市场反响很大,企业也得到很好的效益。多家功能农业生产实践还得到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专题报道。

专注于硒营养强化的硒谷科技2012年推广功能农业面积已达到10万亩,其中,富硒大米占到近一半,显示了大米作为主粮,且易于包装、存储,具有品牌运作的便利,适宜作为生态高值农业的重点品种。

目前,在长三角综合排名前二十的企业,有一半与硒谷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江苏农垦的富硒大米,宝粮集团的富硒面粉,金沙河的富硒挂面,这些以高安全和标准化生产为特点的富硒食品成为不同区域居民的健康消费新宠。在优质大米的主产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像北大荒、泰丰粮油这样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合作已近十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副主任和黑龙江省主管农业吕维峰副省长还对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做了批示,大力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在东北等地的发展。

安徽砀山县砀山梨场是我国最大的连片果园,也是安徽皖北的一张名片,开展功能性农产品生产以来,产品售价是普通砀山梨的3倍,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做了富硒梨膏、梨汁、梨醋等深加工产品。目前,正在与中粮集团筹划富含微量元素的梨汁生产。

安徽天方茶叶以富硒茶为特色,在国内打造养生茶和地区特色旅游,面向中高端消费者,上市畅销,该产品已经成为这家企业的主要盈利点。中粮集团的茶叶部也已推出富硒茶等功能性茶叶新品,并开展了功能性新疆番茄酱、牛奶、山货的战略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医药院;健康管理;培养机制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在大健康的背景下,健康管理相关行I不断发展,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但目前健康管理的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健康管理专业的规划和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和创新。国家政策支持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中医院校以其独特的师资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一、健康管理专业开设现状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且呈现地区差异性。经济发达省份发展较早,在中、西部等经济发展欠缺的地方发展相对落后。院校教育主要分为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全国范围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高等院校仅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海南医学院4所。杭州师范大学率先获得了教育部的健康管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已有健康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各个学校师资和教学实力相差悬殊,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成果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本科教育,是目前唯一一所中医药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对各省份中医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提供很好的借鉴依据。江西中医药大学顺应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拟开展健康管理专业试点,并融入中医药特色,对于培养满足中部健康服务产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院校如何创新健康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一)创新人才招录机制

招录学生是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如何招录学生以及招录何种素质的学生是进行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做好健康管理专业定位,立足于中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论、技术和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新开设的健康管理专业,在学校官网上开设健康管理专栏,介绍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主要内容等。便于广大有志报考本校的高考考生了解和选择专业。再次,申请国家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作为人才培养的经费对高分录取的学生采取学费减免、奖学金等政策吸引优秀学生填报该专业。

(二)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可以发挥中医院校特色优势,运用中、西医健康管理方式结合,突出中医理念,实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打造中医院校独特健康管理人才。课程设置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开设专业相关选修课程。课程学习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程聘请“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和实训指导。老师既是专业课理论教学老师,同时是实训单位职工,在学生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更具有连贯性和专业性。在课程的设置上适当增加实验和讨论的课时数或开设综合性实验课,引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方法,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还可以聘请健康管理领域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健康管理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与实际接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就业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各个高校健康管理专业的精品课程,建立属于本学校的专业精品课程。

(三)创新实习就业机制

篇9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Abstract】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building construction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side business enterprise outsid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circulate regulation, pass produce various main factor of excellent turn allocation and dynamic state management, with realization engineering item of contract target, engineering economy performance and society performance.This text pass analys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istence of problem, elaborated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inevitability, put forward innovation of principle and project.

【Key words】Engineering item;Construction management;Innovation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 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1.4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世纪50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顺猛,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 创新原则

2.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补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巳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退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以不断充实、更新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开拓市场,使项目部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前沿阵地;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3. 创新方案

3.1观念创新。

(1)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2)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够不上企业法人。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3)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3.4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5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

(2)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士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篇10

LTE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运营商的广泛支持,目前阶段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CDMA的运营商以及拥有WiMAX频段的运营商对部署LTE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欧洲3G主流运营商仍倾向于先升级HSPA业务。LTE商用初期的商业模式将以数据接入业务为主,业务资费采用包月制。

TD―LTE将成为全球宽带移动通信主流标准,TDD频段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在全球频谱拍卖中逐渐受到重视。截至到2011年6月,全球累计建立32个TD―LTE的试验网。TD―LTE的产业链也不断吸引国内外的全球资源加入,包括芯片、终端、设备、仪表和运营,形成庞大的TD―LTE产业阵营。

2 我国TD―LTE产业化发展阶段

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的组织下,在产业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TD-LTE技术试验已经完成了概念验证、室内单系统测试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现在进入了规模试验阶段。目前我国TD-LTEE处于技术验证和产业化初期的发展阶段,后期将通过规模试验,进行规模小区组网环境下的技术验证,提供解决LTE系统大规模组网的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

TD-LTE规模商用还取决于IC制程工艺水平。为了满足规模商用所需要的体积、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指标的要求,每当移动通信进行代际演进时,终端芯片通常要迁移到具有更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上。TD-LTE手机主流芯片工艺需要28nm的工艺,预计需2年时间在高端市场有望成为主流工艺。在规模试验阶段需要解决多模多频段终端芯片的开发,打造从终端芯片到系统设备,到仪表、运营,到增值业务,到内容的产业链。

3 大唐积极推动TD-LTE标准和产业化发展

大唐专注于TDD产业的发展,在TD―LTE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各方面做了全面的部署和投入。大唐在技术和标准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推动TD-LTE标准化过程中,从最初TD-LTE的基础技术框架,到帧结构、智能天线,再到TDD特性优化,直到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规范,在重要里程碑工作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唐移动提供了针对TD―LTE从业务平台、核心网、无线网、到终端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大唐联芯在今年5月推出了TD-SCDMA和TD―LTE双模基带芯片,解决了TD-SCDMA向TD―LTE平滑过度的技术难题,后续还将扩展至GSM,TD-SCDMA,TD-LTE自动三模单待制式芯片。大唐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仪表是国内首家通过GCF认证的厂商,为产业化做好了准备。大唐创新中心可以提供先进的评估手段和网络规划分析工具,并能够提供远程登入的网络规划和评估库的云计算服务。

大唐第一个批次进入了TD-LTE规模试验,顺利完成了与终端芯片厂商的2×2互操作测试。在规模试验中已经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网的性能,包括单终端的测试、全网的覆盖和移动性等;多天线测试,包括单小区性能和多小区环境下的整体性能;室内分布系统测试试验、高速的移动环境的试验等。后期的工作中,希望依托于规模试验网,开展TD-LTE重要专题技术研究。重点关注TD―LTE同频组网,包括针对工程方面的优化、网络规划参数的配置、多小区干扰抑制和协调技术、多小区切换的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