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8 02:3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技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四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二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叱(大声责骂)
倾(斜)顷(短时间)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
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
“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会”(适逢)“厅事”(大厅、厅堂)“施”(放置)“闻”(听见)“奋”(卷起)“但”(只)“虽”(即使)“走”(跑)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块)抚尺两(个)儿
百千(个)人百千(条)犬百(只)手
百(条)舌百(张)口
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厅事:厅堂、大厅。
“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研习课文二、三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了一会儿,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另一个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前一个“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是名词,。絮絮:连续不断地谈话。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口述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先写院外远处深夜犬吠声,这是引起本段后文所写一系列声音的缘由。“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便”是时间副词,写出由于“犬吠”引起的“惊觉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呓语”表示出声音由远转近,由院外深巷转室内,由大转小。“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写一会儿后,紧接着发出了儿子醒来的声音,大哭声音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声音。接着因为儿啼而发出的“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以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的声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继醒来,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音由小转大,由简到繁。“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一时齐发,出现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而且各种声音有因果关系。因“犬吠”而引起妇人“惊觉欠伸”。不久“儿醒,大啼”,而儿大啼引起“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引起“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4.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未几,夫齁有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没有多久,丈夫的打呼声响起来了,妇人哄拍小孩的声音也逐渐停止了。隐约听到有老鼠(出来活动),悉悉索索作响。有盆碗一类东西被打翻,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几,时间副词,没有多久。倾侧:倾斜歪倒。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渐渐进入梦乡的场景。“未几”这一时间副词,承接上段描写表演的声音,表现出这持续了短暂时间,“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表演的响声由繁转简,由大转小,由转入低潮,室内由闹转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的静。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动;室内非常安静,才能听到老鼠动作的声音。(这是以动衬静)。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篇2
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并充满自信。
2.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用普通话把经历讲清楚,态度自然大方。
3.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
4.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用普通话把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讲清楚,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我的暑假生活
2.教师导言:前几天老师曾经收集过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照片,老师把手机的照片分类整理,还做成了精美的影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老师精心选择的几副照片。请同学们细致观察,看照片上的学生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课件出示多幅照片)学生观察,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导入话题:多么丰富的课余生活呀!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暑假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暑假生活。(板书:我的暑假生活)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对普遍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培养了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发言、收集有关的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明确交际要求。
1.读教材11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选择别人可能跟兴趣的内容讲,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照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板书:选择别人可能跟兴趣的内容讲
借助照片或实物)
2.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说一说自己暑假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可以说一说自己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有什么感受?要把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内容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
(1)
(2-3)
(4)
(5)
(6)
听。)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吐字要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三、互动交流,汇报交际。
1.看图寻思路。
(1)课件出示图片(一)。
①仔细看看插图,想一想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我”又是怎样和同学们交流的?
②引导交际: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③小组交际,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图中的小朋友是农村的孩子,和同学们交流的是跟爷爷奶奶学做农活。
(2)课件出示图片(二)。
①仔细看看插图,想一想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我”又是怎样和同学们交流的?
②引导交际:爸爸带我去了游乐园。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③小组交际,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小朋友讲了在游乐园玩摩天轮时的感受。
2.思考定主题。
(1)想一想你暑假经历过哪些新鲜事?哪件事是你最感兴趣的?注意选取的事情一定不能是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的,要有“新鲜”这一特点。“新鲜”既表现在以前没经历过或很少经历过,又表现在使人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事的感受和想法。如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去登长城、去海边看日出、农村通上了公交车、和老奶奶们一起跳广场舞等。
(板书:新鲜事
新体验)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结合自己收集的照片思考选择。
(3)小组交流,相互间提出意见或建议。
3.交际表观点。
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讲给同学们听听,注意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注意要把“新鲜”这一特点表现出来。
(1)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有趣;声音要洪亮。
(2)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活动。
①汇报要求:发言的同学要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有疑问或者要提意见的,等听完之后再举手发言;发问和提意见要有礼貌,注意礼貌用语。
(7)
(8)
(9)
(10-11)
(12)
②各小组推举代表轮流展示多彩的课余生活,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和不足)。
4.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2)从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3)教师小结:介绍暑假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交流,当堂展示的方法,使小组同学在交际中享受了无穷的乐趣。在交流中本组成员进行补充,培养了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获取了有关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变得能言善变。】
四、欣赏范例。
猴山看猴
暑假的一天,天气真好,瓦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暖暖的阳光,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游玩,我高兴极了。
在猴山上,我们看到一只只顽皮的猴子正在嬉戏玩耍呢!瞧它们有的津津有味地啃着苹果,有的把尾巴倒挂在树枝上荡秋千,有的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还有的相互挠痒痒……我们把带来的糖果扔给猴子,猴子们乐得冲我们直扮鬼脸。猴山上的猴子真的太可爱了!
暑假已经过去了,猴山上那些顽皮的猴子们还时不时跳到我眼前。
1.小组交流对以上交际范例的评价。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猴山看猴”是大家喜欢的项目,所以从选材看,小作者选择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把猴山看猴的情景描写的非常细致,让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顽皮的猴子。
五、总结收获,课外作业。
1.这节课我们重温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进一步感受了暑假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了怎样把自己的经历清楚地介绍给别人。希望同学们对今后的活动做好
(13)
(14)
(15)
计划,使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板书:丰富多彩
带来快乐)
2.同学们,大家的暑假生活确实丰富多彩,谁能说说,介绍暑假生活应该注意些什么?(介绍暑假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最好能介绍自己经历的新鲜事,说清楚自己产生的新体验。)
3.课外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自己更多的暑假生活经历。
板书设计
我的
选择别人可能跟兴趣的内容讲
暑假
借助照片或实物
丰富多彩
带来快乐
生活
新鲜事
新体验
课后反思
篇3
教材分析: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整体概况和主要特点: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口语交际的编排,话题的选择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强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学到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直接运用到直接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学生在说话、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说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间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明白生活中遇到的当自己拿不定主意、与人意见不一致、借东西、需要帮助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商量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能把商量的事情原由表达清楚。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耐心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说话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下节课是我的数学课,我有点急事要请假一节课,谁来给你们上下节课呢?
2、你这主意好,帮我想想我怎么和她商量?我觉得你这个办法可行,凡事好商量,商量商量事情就解决了.不过商量的学问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堂口语交际课_----商量.(板书课题)
二、理解课题,讨论课题。
1、孩子们口语交际课都要干什么?
口语交际课不但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倾听其他人发言
2、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什么?(生齐说)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商量?
意见不一致(zhì)、拿不定主意、需要帮忙或借东西。
2、有位小朋友就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和别人商量的:(出示视频
)和同桌商量借铅笔
4、同学们,这位小朋友和同桌商量的事,他的同桌能同意吗?为什么?
5、同学们想一想:与别人商量时要注意什么?(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要商量的事情原由说清楚)商量的语气有哪些呢?(行吗?可不可以?好不好?能不能?......)
6、听了你们的建议,他觉得有道理,他又和同桌商量借笔去了。我们看看他这次能成功吗?用你们说的方法他还和老师商量调换座位去了,你们看(播放视频)这次,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为什么呀?(他用到了商量的语气,比如说行吗?可以吗?他很有礼貌,他说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篇4
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是指针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安全属性的配置,从而控制用户的安全接入。
交换机端口安全主要有两种类型:
1、通过限制交换机端口的最大连接数,可以控制交换机端口下连的主机数,并防止用户进行恶意ARP欺骗。
2、针对交换机端口进行MAC地址和IP地址的绑定,可以实现对用户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用户的安全接入个防护常见的内网的网络攻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 渠化设计 交通岛
1.前言
交叉口是城市制约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使车辆、行人迅速便捷地通过交叉口,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关键[1-5]。在交叉口除了通过信号灯等交通管理手段外,交叉口渠化设计对于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行车速度,缓解交通阻塞,降低事故等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其进行了讨论。
2.交叉口的型式
交叉口的型式,决定于道路网的规划,交叉口用地及其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交叉口型式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1)按相交道路条件分类:
一般可分为三路平面交叉,四路平面交叉和多路平面交叉三类。
(2)按几何形状分为:
①十字型,②x字型,③T字型,④Y字型,⑤复合交叉(5条或5条以上道路的交叉口),⑥环形交叉等几种。
3.交叉口渠化要素
渠化设计的一般设计主要集中在利用标线划分车道功能、通过对人行横道来规范行人轨迹、通过导流设施规范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行车轨迹、利用安全岛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的交通安全岛。
3.1 车道功能划分
组织不同标准和不同行驶方向的左转、直行和右行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路权。根据车行道的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不同组成,应作不同的划分。划分的原则如下:
①当左直右车辆组成均匀并有一定数量时,可各设一条专用道;对于非机动车交通,可划分快、慢车分道线或设分隔设施组织分流行驶;
②当直行车辆特别多、左转车辆也有一定数量,可设一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左转车道;对向的车道为反对称布置;
③当左转车多而右转车少,可设一条右转车道,右转与直行车辆合用一条车道;
④当左右车辆较少,可分别与直行车道合用;
⑤当车行道宽度较窄,无法划分左、直、右行车道,可仅划分快、慢车分道线;
⑥当车行道很窄,无法划分快、慢车分道线,或者划分了对车道的相互调剂使用不利时则可不划分。
3.2 交通岛
交通岛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的安全岛,可减少机动车的干扰,提高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能力;为设置交通控制设备提供场地;交通岛不但是物理类型的,也可以是路缘构成的区域或用特殊油漆标志的路面区域。
交通岛根据其功用及布置的地位,可分为分车岛(分隔带)、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
①方向岛,起到分隔车流的作用,一般可将右转车流、自行车流分离出去,减少冲突;
②安全岛,可作为行人二次过街的驻足地,一般在面积较大的交叉口,可由设在交叉口的方向岛或分车岛兼此作用;
③分车岛(分车带),分隔对象车流,也可作安全岛,在有禁限措施的交叉口可以设置作掉头车道的引道;
交通岛的区分并不绝对,有时一种岛状设施能同时发挥多种作用,即同时兼有导流、分隔及安全作用的交通岛。
3.3 导流线
渠化的行驶路线应简单明了,根据各流向车流的安全行驶轨迹设计。当交叉口空间较大时,各流向的车辆行驶轨迹范围比较大,因此发生冲突的区域相应增大,不利于交通流的运行与控制。可通过导流线限定各股交通流的行驶轨迹,一方面利于交通流平顺行驶,同时限制车辆转弯时的任意性。
直行车导流线往往用于进口道拓宽引起的中心线偏移、对向机动车道错位的情况,而在多相位控制交叉口,左转导流线的设置则尤为必要。
4.设计实例
本文以典型十字交叉口为案例,设计了其渠化方案。
4.1 十字交叉口渠化
(1)设计图
(2)设计说明
对A进口进行重新渠化,将A进口的车辆停车线向前提升,并将其设计为阶梯形,以缩短停车线间的距离;并设置两个左转待转区;禁止车辆无秩序右转;
对C进口进行重新渠化,通过偏移中央分隔带和改变车道宽度的方法,将原来的五车道改为六车道;将北进口道停车线向前提升,并且设置两个左转车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针对C进口右转车道资源浪费情况,将北进口拓宽段向后移两米;
为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将BD停车线各提前,其中里侧为一个左转转车道,中间为两个直行车道,最外侧为右转车道。
设置减速带,控制车辆速度;在C进口道设置视距三角形,并清除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的障碍物。
5.结论
交叉口渠化是调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交叉口的渠化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方法的实际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李晋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15(1):1-2.
[2]徐吉谦.道路平面交叉渠化设计.交通管理研究,2000,1(1):51-52.
[3]邹联锡,薛博.平面交叉口的渠化改造.中国市政工程,2004,110(4):3-3.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设计;相位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位置不合理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一些老城区的交叉口急需改造,由于用地限制,通常无条件将交叉口渠化展宽,而是通过将人车空间分离的办法,设置供行人、非机动行驶的天桥。但经常可以看到由于这些天桥设置位置或偏离了正常行人使用的方向或由于非人性化设计而无人使用,以至于出现路口天桥上行人稀少,天桥下行人拥挤的现象,造成了行人过街的不便,又未解决路通拥堵的问题,增加交通管理的难度,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交叉口处人行横道过长
目前城市中多数主干路道路宽度普遍较宽,这样在道路交叉口处形成了很大范围的路口,人行横道也很长,行人过街需要跨越多条进出口道,有时在一次绿灯时间内难以实现过街。
(三)交叉口处信号配时不合理
城市中部分交叉口行人绿灯时间过短,往往行人走到道路中间,信号灯就转红,造成行人滞留路中,而对于老年人与残疾人就更加不便了,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商业办公区,早晚高峰人流密集的部分交叉口信号配时过于复杂,由于信号配时的不合理,过街行人等待绿灯时间远远超过行人过街承受极限,很容易失去耐心,并集体闯红灯,与机动车抢道通行,最后造成路口人车混行,秩序混乱。
(四)路中安全设施缺乏或设计不合理
大多数城市已建成的交叉口人行横道长度均已超过规范规定的16m,但是路中未设置安全岛,使得一次未实现过街的行人被困于路中等待,心理压力极大,且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已设置安全岛的交叉口,由于安全岛面积过小,或安全岛未设置无障碍坡道,也无法对驻足的行人提供有效的庇护,存在安全隐患。
二、行人交通安全设计原则
行人交通安全设计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引发原因,通过相应的设施及交通渠化、交通管理技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提高出行者保护及防范设施,改善出行者安全出行心理及意识。行人交通安全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
给行人足够的的通行空间和通行时间,来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二)路权明确
尽量减少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通过设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导行线,使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路权明确,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设计的方法
(一)道路交叉口立体行人交通安全设计
立体行人过街一般采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两种设施。其优点是完全实现了人车分离,使行人安全,车流畅通;缺点是耗资较大,影响景观,有用地要求。规划人行天桥或地道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1、进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000p/h,或交叉口的一个进口横过马路的人流量超过5000p/h,且同时在交叉口一个进口或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1200pcu/h。
2、进入环形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000p/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2000pcu/h。
3、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快速干道或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5m时,可每隔300~400设置一座。
4、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15min时。
5、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1200pcu/h,或过街行人超过5000p/h;
6、有特殊需要,复杂路口处,结合站点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对于城市主要道路,当行人过街交通及其相交的机动车流饱和度、人均待行区面积同时满足下表条件时,平面过街设施已不能满足行人安全过街需求,应考虑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
(二)道路交叉口平面行人交通安全设计
平面行人过街指通过地面人行横道过街。根据交叉口处的需求设置单侧或双侧人行横道。
由于人行横道的位置、长度及行人流量等与信号灯显示及交通处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根据交叉口附近的行人过街需求及其安全性要求,将人行横道的形式、位置与机动车停车线的布设结合起来考虑。具体应满足以下设置原则:
1、应设在车辆驾驶员容易看清楚的位置,宜与车行道垂直,平行于路段路缘石的延长线并适当后退,在右转车辆易与行人发生冲突的交叉口,宜后退3~4m,人行横道间的转角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人行横道两侧沿路缘石30m~120m范围内,应设置分隔栏等隔离设施,主干路区上限,支路取下限。
2、当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其宽度不应小于2m,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5m。
3、人行横道宽度应根据过街行人数量、行人信号时间等确定,顺延干路的人行横道宽度不宜小于5m,顺延支路的人行横道宽度不宜小于3m,宜以1m为单位增减。
4、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应与机动车交通组织及信号控制相互协调,力求交叉口总体通行效率最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设计行人二次过街,并合理安排相序,保持行人交通的连续性。二次过街与相位设计相结合需满足其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时间条件,人行过街连续绿灯时长应不小于行人通过该段横道的最短时间;空间条件,必须有行人过街中央驻足区,既可以为设置人行信号灯提供空间,也能满足行人驻足区服务水平的要求。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当道路宽度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人行横道应在车行道的中央分隔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上设置行人安全岛,行人安全岛的尺寸需满足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需求。
(三)改善交叉口行人安全的措施
1、提供合理有效的交叉口行人设施
在确定交叉口需要设置行人设施后,认真分析该交叉口附近的行人过街需求及其安全性要求,研究各交通流的相互关系,提出多个行人设施的方案,利用仿真软件分析得出最优方案,以得出合理有效的行人设施。
2、尽量设置行人二次过街设施
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利用分隔带做安全待行区,并保留端部1~2m的分隔带,对驻足的行人起保护作用。
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应压缩进、出口车道宽,设待行区,并以彩色涂料醒目标出。在安全区的端部设置用于保护安全区的防护栏或防护墩,以确保行人在绿灯尾期无法一次过街时在路中安全驻足。
3、尽量缩短人行横道长度
与二次过街设施结合,通过不同类型的人行横道线,例如倾斜式、折线形等,尽量缩短人行横道线的长度,方便行人过街。
4、提出合理的信号配时方案
交通控制信号配时的最终目的是得到优化的信号配时参数,要使得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考虑各种实际条件的约束。首先对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再根据实际约束条件进行校核,如果不符合约束条件,对配时参数需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直至得出最优配时方案。
5、完善行人过街系统标志
在一些交叉口处设置必要的行人过街标志,分别对机动车和行人加以提示,一方面警示机动车减速、注意过街行人;另一方面引导和促使行人遵循交通管理的指示,保证行人安全过街。
6、加强全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媒体联动,探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时效性,大力营造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并行,运用有限电视传媒强化交通安全提示和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研究和拓展手机短信、互联网、传统媒体的告知提示内容,不断提高提示告知的覆盖人群,形成长效机制和工作规范,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升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交管部门要加强官方微博、微博群等“自媒体”建设,增强自主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加大原创微博,实现与全国全省交警部门的微博联动,发挥交警部门整体的宣传效果。鼓励各地探索、创新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艳红.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5.5.
篇7
教学目标:
1.练习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
2.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习惯。
3.理解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懂得名字里蕴含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
练习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同学们,你们认识老师吗?怎么称呼我?对,我姓陈,名俊宏,你们可以叫我陈老师。陈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吗?你们的名字真好听,谢谢大家!
一、导——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我们美丽的攀枝花今年建市已经54周年了,我们学校也准备为她献上一份贺礼,所以校园电视台打算拍摄一个节目,叫做《名字里的故事》,陈老师想邀请大家参与这个节目拍摄,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真好,但是想参与拍摄,得有一个先决条件,你们都有名字吗?
生:有
师:名字人人都有,但名字里的故事不见得人人都能讲,这个先决条件就是讲《名字里的故事》。板书《名字里的故事》
二、析——明确要求,牛刀小试
1、要讲些什么,怎么讲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59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本次口语交际中要求我们做什么?出示幻灯片2
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3:(
1)和同学交流名字里的含义或来历。
(2)遇到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要有礼貌地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
步了解。
(3)
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回家给家里人说说。)
2、
师:那你们知道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出示幻灯片4:
(1)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板书:讲清楚 礼貌回应
3、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弄清楚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哪位小朋友愿意第一个上台来告诉大家你名字里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5:(指名学生说)
他在讲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怎么介绍的?
4、你们真是会倾听的孩子,相信你们一定获取了许多信息,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下吗?(学生举手,点名发言)(板书:叫什么,是哪几个字,来历,故事)
5、如果让你介绍,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希望、谁取的,字的含义等)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叫什么 具体哪几个字 来历 故事 希望 教师引导鼓励评价(仪态大方、声音洪亮······)
6、现在我们归纳一下,要把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得讲哪些内容?
(生回答:叫什么、具体是什么字,每个字代表什么,)同学们真棒,自己就总结出了讲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要讲哪些内容,但要把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要有一定的顺序,(出示幻灯片6:)要先说自己叫什么,然后说具体是哪几个字,谁给取的,最后讲含义或来历。
三、练——组内初练,激发兴趣
现在我要正式开始招募了!(出示幻灯片7:)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推优招募“名字里的故事”的优秀讲述者吧,每个人都要向组内成员说出名字里的故事,组内推选一名最佳讲述者,与其他组的pk。
1、为了帮助你们更好的介绍,老师这里有一张助力卡,你们可以这样说(手指板书)(出示幻灯片8:)
大家好,我叫( ),( )的( ),( )的( )。我的名字是( )给我取的,我名字中的(
)字有( )的意思,( )有( )的意思,我想我爸爸肯定是希望我成为一( )的人。
(课件出示,教师范说。)
2.其实名字里的故事这个节目并不是我们最先录制的,早在2015年中央电视台就录制了,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介绍的。(播放视屏《名字篇》)
3、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推选最佳发言人,小组合力出主意帮他语言表达完善(语态自然,有礼貌、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四、展——展示汇报
1、同学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了,看来都准备好了,请我们每一个组的最佳讲述者上台。(请生上台)三个一组。
评委们,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回顾交际要求,认真倾听,做好评价! 选手们,准备好了吗?招募正式开始!
2、小组推优选手讲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名字既好听又富有深刻的内涵。有的名字包含着出生时的时间、地点或自然现象,有的是根据五行八字,有的出自古代诗词典籍,总之都饱含着家人对你们的希望和爱。那除了知道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你还知道其他人名字里的故事吗?
五、拓——讲家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现在我们要提高要求了,请讲一讲你家里人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请两名学生讲。(一个讲家人的名字,一个讲名人的名字里的故事,请大家来猜是谁) 我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讲述者,在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流露出来的那种自然而然的交流状态和热情,让我感动,我觉得你们都可以参与这次的节目拍摄。
篇8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语文是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语言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地说明了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发展语言,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上好一节扎实、高效、完整的口语交际课,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当积极思考与实践的问题。所以,从小培养,尤其是从三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三、小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课题研究责任分工
**:制定实施方案
各班语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活动资料、活动展示
**:统一收集各班资料并制作美篇
**:完成研究报告
**:全年级集中展示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情感交流目标: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情感交流,营造平等、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
2.语言发展目标:提高学生倾听、交流和应对的能力。在语言阅读课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双向互动、无拘无束地交流。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际与交流”把话说完整、交际清楚。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说普通话,规范日常语言,克服方言语病,为学生日后与他人流畅地交谈和写出通顺的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想说、敢说、会说的兴趣,提高语文交际的能力,使其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为有知识、会思考、适应社会的人。
4.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一批事业型、科研型,具有高素质的教师。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三年级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
2.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激发和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如何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自信心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针对教材口语交际训练,根据各种不同类型题材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的放失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研究三年级学生如何进行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
综合性训练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本校三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作全面的了解,从而为研究的深入打下基础。
2.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文献资料,了解跟课程研究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三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新鲜事实、观点和见解,并作为我们研究的参考和借鉴。
3.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以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
4.教学实践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各种假说,运用必要的合乎教育理念的方法,探索出提高三年级学生语言感悟、交际、运用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5月1日--5月7日)
(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研究方案。
(2)理论学习。首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标准》对口语交际要求。通过反复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环节互相促进。然后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5月26日--9月19日)实验、探索。
(1)调查课堂教学现状,精心指导,抓实训练,积极开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研究。
(2)以课堂为实验基地,以生活和课外活动为辅助,进一步探索研究,通过形式不一,灵活多样的方法与实践,有目的、有步骤地
进行实验研究,并收集,整理形成相应的总结材料。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9月20日--10月20日)
(1)搜集整理研究资料,申请结题。
(2)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创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观念,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这种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2.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发展潜力,发现了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闪光之处,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地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3.规范了师生交际语言和得体的举止谈吐。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师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和得体的举止谈吐。学生不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要树立“动口即是练说”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9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改建、安全岛
中图分类号:U412.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情况介绍
本交叉口现状为T字型平面交叉口,路中线夹角为77°4′40″。南京路现有沥青路面宽度为23米,双向4车道,其西入口设置一条直行车道、一条直行兼右转车道和两条出口车道;东入口设置一条直行车道、一条左转车道、两条出口车道。人民街路宽18米,也为双向4车道,其北侧入口设置一条右转车道和一条左转车道、两条出口车道。两路设计行车速度均为50公里/小时。
根据交通调查数据①显示:东进口高峰小时交通量(下同)直行车280.7辆/小时,右转670辆/小时;西进口直行车168辆/小时,左转143.7辆/小时;北进口左转车780.6辆/小时,右转200辆/小时,总计2243辆/小时。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出入交叉口采用两相位信号灯控制,其中南京路由西向东直行车和右转弯车不受信号控制,东西向绿灯时长40秒,红灯时长80秒。行人过街采用人行横道线型式。交叉口三面均为建筑物。
问题分析
1、交通组织分析:第一相位东西绿灯,南北红灯,第二相位东西红灯,南北绿灯。第一相位存在机动车冲突点2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点8处,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点1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点3处,行人与非机动车冲突点2处,共16处交通冲突点;第二相位存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点2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点5处,行人与非机动车冲突点4处,共11处交通冲突点。这些冲突点在一个相位信号灯周期内的大量存在,使各交通流互相交叉,严重降低行车速度和交通容量,造成交叉口内的停车等待、车辆抢行、交通阻塞现象十分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
2、交叉口范围大,停止线之间距离长。东西向停止线之间距离65.17米,南北向停止线之间距离也在60米以上,过长的距离会使等候的车队后移,通过交叉口耗时增加,从而延长交叉口内清场时间及下一个相位的停车等待时间。斑马线距离路口过远,会导致行人因贪图方便直接横穿马路,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目前在交叉口内只有人民街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无交通隔离设施及行人红绿灯和安全岛,导致机动车随意靠边停站,挤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及行人不走规定路线,挤占机动车道,闯红灯等现象十分普遍。
综上说述,现状的南京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存在交通冲突点众多,交叉口范围过大,缺少安全标志设施,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其通行能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
改造方案
环岛方案
根据《城市道路与立体交叉》提出的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1、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应低于2000辆/小时。2、在具有大量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众多的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上,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南京路与人民街交叉口高峰小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超过要求,故环形交叉口设计方案不符合条件。
立体交叉方案
T型路口立体交叉最常采用的型式就是完全互通式喇叭形立体交叉,这种交叉型式需修建跨南京路桥梁或隧道一座,采用一个转向角约为270°的小环匝道和一个外环匝道来实现车流的左转,其特点是:1、各个方向都设有独立的匝道,全互通,无机动车冲突点,行车安全;2、造型美观,结构简单,行车方向易于辨认;3、只需一座桥跨结构物,工程量小。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匝道计算行车速度为30-20公里/小时,最小半径为15米,而由西向北左转弯匝道转弯半径应在20米以上,考虑到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及安全距离,整个交叉口范围应由南京路中线向南拓宽30-40米,而现状南京路3米宽人行道外既为8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故如选择喇叭形立体交叉方案则需在城建资金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实施。
导流岛方案
交叉口通过有效的渠化设计,利用标志、标线、物理实体(如导流岛、隔离墩)等交通设施,使交叉通流有序化,以达到充分挖掘交叉口的道路资源、提高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水平的目的。
从以上环岛方案我们可以看出,该方案仍然存在交通冲突点,而且行人及非机动车绕行距离长并干扰机动车驶出交叉口,我们希望各个交通流线仍然遵循各自的方向直接驶过交叉口,并尽量缩短行人过街时间,用信号控制各种交通流不发生冲突,以提高交叉通容量。由此提出采用导流岛分隔交通流并兼做行人安全岛,以信号控制交通避免冲突的改造方法。
本方案维持现有交叉口范围内的边石位置不变,同时采用一个大的三角形导流岛设置在交叉口中央。导流岛采用边石围砌,边石高出沥青路面20cm,岛内铺设方砖。在岛的三边设置宽6米的行人过街斑马线,对齐斑马线位置的所有边石采取下卧方法处理。各入口机动车道数保持不变,停止线提前到距人行横道线1.5米处。东口因右转车流量大,故设置1条右转车道、1条直行车道,2条进口车道;西口设置1条左转车道、1条直行兼右转车道,2条进口车道;北口设置1条左转车道、1条右转车道和2条进口车道。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隔离护栏,护栏仅在人行横道位置断开。在三个入口处设置指路标志牌和各种警告及禁令标志牌,在人行横道线入口设置提示标志牌。在整个交叉口范围内设置信号灯组以控制组织交通流。
通过信号灯控制可以彻底消灭机与非、人之间的冲突点,每个相位仅剩1个非与人的冲突点,而且发生在慢车道上,对整个交叉口的影响很小。根据对交通数据分析得知,人民街与南桥方向交通流量非常大,是此交叉口的主要交通流向,仅有相位二允许机动车从北向东左转,故应增加此信号相位时长;相位二、三允许机动车由东向北右转,其中相位二允许右转机动车利用双车道入口,这样就加大了该入口的通行能力,相位三中因有由西向北左转车流,为不增加合流冲突点,应禁止右转车再利用左侧入口车道。对于北入口右转车及西入口直行车,均有两相位允许通行且有一相位允许占用两车道入口,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该入口的通行能力。
行人与非机动车在人行道内合流,通过人行道受信号灯控制进入导流岛,然后在另外两个出口等待信号过街,极大的保障了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安全,也使机动车驾驶员不必再为躲避行人与非机动车而减速,提高了交叉口通行能力。
结论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立交方案可以消灭交通冲突点,但动迁量大,耗资大。环岛方案造价低,但是仅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路口。导流岛方案具有无冲突点,停止线间距离短,造价低等优点,比较适合此路口的改造。
参考资料:
①《锦州市交通管理规划》……………………….锦州市公安局交巡警察支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
①《城市道路与立体交叉》……………………….裴玉龙
篇10
[关键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脚手架倒塌而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多起,脚手架的安全使用问题日益突出。本人结合相关规定及现场监督管理经验,对如何做好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技术管理提出几点看法。
建筑扣件式脚手架的组成及适用范围
本文所述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指低于50m建筑物中常用的垂直方向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施工用外脚手架。由内外两排立杆、水平杆、横向斜撑、剪刀撑、连墙件等构成。如因工程需要超过50m高度的架体,应根据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架体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应进行专家论证”的要求进行专家论证。
1.脚手架专项方案编制
1.1专项方案编制粗糙,可操作性不强。
施工单位方案编制人员技术力量较弱,或施工单位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专项方案的内容不规范、不齐全、拼凑抄袭等情形经常出现,甚至于只修改工程概况等信息,引用以往的专项施工方案。特别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架体超过50m专项方案编制时未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编制,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专项方案在审核、审批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未能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把关不严。
1.2专项方案设计计算参数不合理
方案编制人员对架体受力计算缺乏经验,方案设计计算过分依赖技术软件,对计算中的错误不能辨别,存在荷载分析不全面、荷载取值不准确,除了对脚手架纵、横向等受弯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外,对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以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不够重视,计算书漏项严重,造成架体构造设置不合理。
2.脚手架专项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脚手架搭设过程的作业指导书,以及验收、日常管理的依据,是脚手架安全使用有力的保障依据,在编制时对施工技术工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要求都作了具体说明和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工程未按照专项方案施工,仅凭借以往的经验组织实施,而且现场的专职安全员和专业监理监督检查不力,搭设中的主要构造节点未按照方案实施,对架体的安全使用留下隐患。
2.1脚手架基础
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存在回填土未分层夯实,无地基承载力相关要求及压实系数检测报告,而且架体承受基础部位未浇捣素混凝土,部分工程脚手架基础虽浇捣素混凝土但厚度不足、强度不够,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甚至出现在回填土未夯实的情况下加木垫块直接搭设脚手架的现象,基础外侧无排水措施。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留下隐患。
2.2脚手架架体搭设
脚手架搭设前,未进行脚手架基础验收,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和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不规范、部分脚手架搭设人员无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未佩戴安全带即进行脚手架搭设。对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知之甚少,甚至脚手架的关键节点搭设错误:
脚手架纵、横扫地杆搭设的位置错误。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未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部分工程脚手架底层步距大于2m,立杆的对接没有满足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不小于500mm的规定,造成架体强度不够、稳定性差。部分工程立杆对接接头搭设在同步同高度;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出现在同步或同跨内。架体内立杆与墙体间距偏大,未在施工层以下每隔10m用安全网兜底封闭,架体的外立杆内侧防护栏杆和踢脚栏杆设置不全且未进行防锈处理;脚手架无验收记录,无专人管理、检查;验收合格的未挂使用合格牌;纵向水平杆四周未及时交圈,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未对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立杆顶端未高出女儿墙上皮1m,坡屋面立杆未高出檐口上皮1.5m,与施工不同步,低于操作层。脚手架未能沿架体外侧用阻燃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安全防护网存在的垃圾及破损的安全网未及时处理更换。安全通道口警示标志设置不醒目。
2.3连墙件的设置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其作用不仅是为了防止脚手架在风荷和其它水平力作用下产生倾覆,更重要的是它对立杆起中间支座的作用。实践证明,任意增大其竖向间距或跨度,将使立杆的承载力大幅度下降,表明连墙件的设置对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多数工程未能严格按专项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设置连墙件,存在随意增大水平或竖向间距,偏离主节点距离大于30cm,导致脚手架架体稳定性差,造成架体失稳,潜在重大安全隐患。对荷载受力较大且架体高度超过40m有风涡流作业时,需加密的部位未能增加连墙措施。从脚手架倒塌事故分析,多数工程项目由于连墙件不足或连墙件拆除未及采取相应措施引起的,在施工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4剪刀撑的设置
脚手架剪刀撑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特别是遇到门洞口、雨棚处时剪刀撑设置不合理且不能连续设置,剪不到边、不到角、不到顶、底部悬空,未做到“顶天立地”。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多或少,未从架体立面的两端向中间及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搭接长度不足,扣件数量偏少。影响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型。
2.5门洞脚手架的搭设方式
门洞处脚手架搭设未考虑架体构造措施,在门洞两侧未使用双立杆且副立杆高度未高出门洞口1-2步;未增设门洞口连墙件;剪刀撑与挑空立杆连接时,未增设横向水平杆及斜腹杆,未考虑脚手架整体受力及稳定可靠性。
2.6脚手板铺设
多数项目工程在脚手架铺设竹笆脚手板存在一些隐患。各作业层竹笆未铺满、铺稳,对接平铺时四个角未用镀锌钢丝固定于支承杆件。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间距大于150mm未封闭铺设,尤其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间距大于200mm时,施工层以下每隔十米未用安全网兜底。多数工程项目使用竹笆脚手板,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后,损毁严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检查更换。
2.7脚手架维护与使用
脚手架使用的维护、保养是多数工程存在的通病。脚手架大多在露天使用,搭拆频繁,耗损较大。脚手架投入使用后,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但有时为了方便施工,随意拆卸主要杆件及连墙件,出现弯曲、损坏的杆件未及时调直、修复、无人管理。对整个架体安全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8脚手架拆除时注意事项
拆除作业前,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参加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杆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同时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影响拆卸作业的障碍物。设专人指挥及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安全措施,地面设置警戒标志。架体拆卸作业时,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拆除的杆件、构配件逐层向下传递,严禁抛至地面。
3.结语
上述发现的技术管理问题,对脚手架安全使用存在重大危险,应当引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足够重视。脚手架的安全技术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各级安全检查中的必查项目。从脚手架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批、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措施、验收及投入使用后的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巡查。形成“时时以安全为主,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监督机制。在思想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