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7 22:4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篇1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篇2

关键词:SWOT分析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农村;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6] 张姣姣.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160-161.

篇3

[关键词] 河北省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的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其中有太行山和白洋淀自然风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木兰围场、沧州运河文化等一系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宝库。河北的农村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河北大地上生活的人们,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操行。

然而如今河北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城市相比差之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和保护在逐步消亡,原有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农村经济机制对农村文化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不利于文化活动开展,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都给传统的乡风民俗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河北的农村文化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开发途径。利用河北农村的大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的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可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起到助推作用。从农村的经济发展角度讲,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目前还相对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必须从经济高速发展的前瞻性视角规划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第一,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河北省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开展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杂技艺术、剪纸、内画的宣传,各类民俗文化的艺术展演等,都已经通过如“吴桥杂技节”这样的平台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我省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比如井陉的“拉花”、保定地区的“旱船”、吴桥的杂技等民间表演形式,武强民间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等通过一定方式的产业运作,使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得到经济收益,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跃和兴旺。

第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河北省的秀山秀水田园风光大都在乡间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如承德木兰围场、张家口的坝上风光旅游、邢台大峡谷、白洋淀自然风光、以及有过动人革命故事的狼牙山等等,或是峰峦叠嶂,或是深谷悠悠,处处令人叫绝。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农村旅游文化前景,农家游的民宅庭院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曲径通幽,美食游的农家饭农家菜,风俗游的民风淳厚奇妙天然等等,都是大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河北省的农村文化必须紧紧依托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收入有新的突破。

第三,让民间艺人成为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也热衷于这类文化活动。如果将我省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组成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民的节令庆典,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开业庆典等仪式上,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有了经济收入来源,才能保证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使民间文化活动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

篇4

【关键词】清远市;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形式,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清远市,虽然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管理水平不高,专业化和区域生产不够明显[1]。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入分析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成为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学科。目前,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还没有规范统一的认识,在学术界存在着较为激烈的争论。现将各种论述归纳如下:

第一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即: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导向是市场,基础为广大农户,依据为加工企业,手段为科技服务,把农业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如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通过联结各个环节,使它们成为一个的产业体系,最后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地经营。

第二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专业市场带领农业龙头企业,而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基地,最后基地联接农户的形式,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制,对农业产业系列化的主要产业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以及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生产经营体系。

第三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依靠龙头企业建设起来,或者以区域性经济组织为依托建设。它一个是综合性产业集团,三大产业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形成科技和教育、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共同体。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可以总结为在保障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实现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产业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心得经营体制,有如下基本特征: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布局区域化、管理企业化。产业一体化是关键,生产专业化是基础,产品商业化是前提,布局区域化是条件,服务社会化是重要特征,管理企业化是成熟标志[2]。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是增加产业,减少消耗;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提高;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1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就

2.1.1壮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清远市建立完善了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农民有稳定经济收入。2009年末,全市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89个,包括国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2个、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个、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8个,比2008年增加1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8个。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占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的76.1%。

2.1.2建成相对稳定的产业基地

清远市继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两大调整”战略和“一乡一品”活动,围绕“特色+绿色”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种植、养殖和加工基地保持健康发展趋势,建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基地。到2009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基地560个,比2008年增加39个,涉及种植面积58.2万亩,养畜量156万头,养禽量3362万只。

2.1.3创建前景看好的知名品牌

清远市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打响品牌,创优名牌,对品牌、名牌企业给予奖励,优先安排项目扶持资金,进一步深化农业品牌创建工作。至今年6月止,累计全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地16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221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4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28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将于今年起启动;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10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

2.1.4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清远市积极推进“一村一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形成合作社引领农户抱团拓展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去年完成新增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37个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个,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33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27个)。

2.1.5农村居民储蓄创历史新高

2009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国家增加了四项补贴,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实施了汽车、家电等下乡补贴政策,加大了农村水、电、路、气、房的建设。2009年清远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09元,增长12.7%,增幅高于全国水平(8.2%)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7.9%)4.8个百分点,继2008年以来又一次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此外,近三年,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6亿元,增长13.7%。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314.0亿元,增长11.7%;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6亿元,增长17.4%。

2.2清远市农业产业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5

凤翔泥塑艺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

第一,凤翔泥塑艺术发展较为缓慢。凤翔泥塑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就目前凤翔泥塑艺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凤翔泥塑艺术发展水平与无锡、高密等地区的泥塑发展有很大的差距。造成凤翔泥塑艺术发展脚步缓慢的原因众多,其中缺乏深入挖掘与研究凤翔泥塑艺术的人才较少,不具备一个科学、完善的艺术研究体系,相关研究开发工作的规模不足。从事凤翔泥塑艺术的相关人员主要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经营与管理不够科学,生产设备相对简陋,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整体泥塑的生产与加工规模难以有效的保证,而产业化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经营理念陈旧。现阶段,泥塑艺术创作的题材以及造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是相对于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凤翔泥塑艺术品经营的理念依然不够先进,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凤翔泥塑生产者自身缺乏足够的文化素质,不够了解市场需求,难以把握经济变化规律,导致整体经营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第三,产品创新意识不足。凤翔泥塑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传统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凤翔泥塑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市场相结合,考虑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其经济价值就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现阶段,大多数的凤翔泥塑的制作依然采用传统的造型,造型、种类、用途的应用范围较小,并且大多数处于模仿生产的阶段,难以与现代市场需求进行接轨,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

产业化对于凤翔泥塑艺术发展的意义

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民俗产品与文化的开发过程中,主要是对于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化的开发,打造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凤翔泥塑的发展过程中,其产业化的过程可以借鉴丰富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建设的经验。现阶段,凤翔泥塑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难以与现代化的市场环境进行接轨。实现凤翔泥塑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凤翔泥塑的发展必备条件。在进行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要对于凤翔泥塑艺术的相关文化态势进行评估与分析,并且对于凤翔泥塑艺术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推动凤翔泥塑产业化的建设。在推进产业化建设的同事,要重视地区人民的切实利益,从而通过产业化的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文化资源有效的转化为经济资源,进而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在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提高地区群众对于凤翔泥塑艺术的认识,并且推广民俗艺术理念,保证凤翔泥塑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与艺术纯粹性。

推动凤翔泥塑艺术文化产业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扩大生产规模。凤翔泥塑产品由于其自身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市场需求的范围较广,只有真正的对于生产规模进行扩大,才可以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凤翔泥塑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劳动力岗位,并且通过建立规模化的产业形势,促进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的改进,落实相关规模性企业建立,从而有效的实现凤翔泥塑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打造凤翔泥塑产品的品牌。凤翔泥塑产品的推广上,要建立自身独特的品牌,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进而有效的将凤翔泥塑文化进行宣传与弘扬。针对于凤翔泥塑产品制造与生产的过程,要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凤翔泥塑产品具备足够的质量水平。

第三,引入现代经营理念。凤翔泥塑产业的持续发展,要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在市场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入专业管理人才,以现代化的管理念进行统筹管理。对于相关营销人才的引入上,要保证营销人才的素质水平,进而有效的实现对市场的拓展与开发,促进凤翔泥塑产品销售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积极的引入市场分析与评估人才,深入的对市场需求进行了解,提高凤翔泥塑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

第四,产业发展的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泥塑艺术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创新,而其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以创新艺术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凤翔泥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发展需要与市场群体相结合,并且通过创新意识,提高民间艺术的应用范围,并且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服务消费者、大众以及社会的根本目的。

结束语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的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基础,并且对于社会财富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凤翔泥塑艺术的产业化过程,就是将商品、经济机制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提高文化生产力,推动新资源的开发,并且实现对于传统文化弘扬、保留与发展的重要目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云南省;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实证分析

文化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就是其中之一。文化消费属于较高层级的精神文化消费。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物质层面的消费,消费者才会考虑更高一级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的对象。现代营销学的观点认为,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所生产、提供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由此可知,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消费作为基础和动力;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越高,越能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大多数研究表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如,屈学书和黄解宇从山西省文化消费、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与山西省GDP 的关系出发,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文化消费相比文化投资对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效果,从而提出了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应先从文化消费入手,通过文化消费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1]。陈南岳,全少华等,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文化投资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比文化投资更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从促进文化消费需求入手,通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2]。于泽,朱学义也是用相同的计量模型,利用地方经验数据得出相似的结论[3]。

自云南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支撑。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35亿元,占到了当年云南生产总值的6.1%,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一起,成为全国仅有的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确立了支柱产业地位。然而,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迅速递增的同时,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931.4元,仅占家庭人均总支出的6.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随收入稳步增长,但占生活总消费比例偏低。由恩格尔定律可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等其他方面消费的支出则会逐步上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始至今,云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保持在36%左右;家庭人均收入也保持每年13%左右的稳步增长态势。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其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1998年至2012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皆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加。如表1所示,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为1434.3元,与2008年的732.95元相比,四年之间增长了近一倍。

图1 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统计数据发现,自1998年至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文娱用品消费和文娱服务消费之和)虽然整体有所增长,但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如图1所示,1998年的占比为6.79%,2012年的占比为6.71%,相隔十四年几乎没有变化,但期间各年占比存在一定波动性。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横向对比,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金额为931.4元,比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 乐消费支出数少了282.6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较为靠后。

(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改变

按照不同的消费目的和性质,可以把文化消费区分为趋于“休闲”倾向的文化娱乐消费和趋于“学习”倾向的教育消费。其中,前者主要包含文化娱乐用品及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后者则主要包括学杂费、教材和托幼费等项目[4]。据调查数据显示,云南省城镇居民趋于“学习”的教育消费呈逐年下降之势,而趋于“休闲”的文化娱乐消费则呈现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如表1所示,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文娱用品消费和文娱服务消费之和)支出数逐年增长,同时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03年起,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而文化娱乐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不但呈现上升的趋势,甚至超过了教育消费的占比;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上升较快,且逐步超过了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部分的支出比。这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媒体、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兴起和完善,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以及文化服务的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进而引发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随着近年来政府加强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进一步拓宽了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渠道和途径。此外,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休闲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城镇居民家庭在闲暇时间的消费首选,从每年旅游黄金周的火爆情况可见一斑。

(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逐年拉大

由于受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教育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结构和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有必要单独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均逐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文化消费差距也呈现出逐年拉大的趋势,如2008年至2012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分别为10148元、11055元、12113元、13854元、15658元;文化消费差距分别为564元、621元、808元、1110元、1145元。这表明,云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二、实证分析

目前,“居民的文化消费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观点已经通过相关学者的定量数据分析得到肯定。但在前人研究文献中,并未分别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文化消费指标、文化产业指标的选取上,各研究文献也存在一定区别:如屈学书选取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增加值作为文化消费指标;于泽、陈南岳均选择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娱乐用品、文化娱乐服务)作为文化消费指标;其次,这些学者的研究均选取GDP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指标。

经验数据的合理选取对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重新对经验数据进行了筛选:以文化文物机构总收入作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以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之和作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衡量指标;以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作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衡量指标。经验数据通过《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如表2所示。

本文选取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作为自变量,分别用TCC和VCC表示;选取文化产业为因变量,用CI表示。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将三个变量分别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CI、lnTCC、lnVCC来表示。

首先,对三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从该模型回归结果的R2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同时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从回归系数可知: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增加0.75个百分点;云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增加1.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比云南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

由于本文仅考虑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是否有促进作用,对其他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暂时不做考虑。因此,实证模型中并没有加入其它解释变量,从而可能导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指标的关系研究忽略了其它促进因素指标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都是明显的。

三、结论和展望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1998~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别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及二者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影响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对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相对更高。

随着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年拉大,同时,无论是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还是其他文化产品、服务企业等大多集中在城市等原因,导致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较为偏低且单一。当然,这也进一步说明,云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市场存在较大空缺,具有一定的促进提升空间。

因此,云南省应当注重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多开发和提供适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协调增长,这将有利于云南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1Y090)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屈学书,黄解宇.以文化消费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科技和产业[J].2008(4)

[2]陈南岳,全少华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6)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可以创造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全球,走在文化产业发展前列的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早已把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立国产业。黑龙江省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和“音乐之乡”。近年来,为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步伐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升

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1.2亿元,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为33.5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倍和1.1倍。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家电下乡等活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均文化娱乐用品及娱乐支出分别为432.9元和496.4元;文化产业机构6.4万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占全省GDP的1.9%,年均增长1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4%,拉动全省GDP增长0.3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升。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5万元,人均实现经营收入16.9万元,比2004年增长67.3%。同时,全省涌现出一批寓教于乐、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俱佳的舞台剧目、出版和广播电视艺术精品。截至2009 年,全省文化艺术领域有 5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享誉国内外,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旅游、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随着黑龙江省住宿、餐饮、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31.89亿元,同比增长24.09%;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091.51亿元,同比增长3.53%。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入驻企业138家,注册资金近2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2万分钟,有多部作品在央视播出,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等多项殊荣。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9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900个,实现了乡镇的全覆盖;从业人员1399人,固定资产1.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2倍;计算机配置从无到有,达到355台;藏书185.9万册,增长7.2%;组织文艺活动4902次,举办相关训练班3184次,分别增长16.2%和1.2倍;总收入达到0.4亿元,实现增加值0.3亿元,分别增长5.1倍和3.2倍。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政策和措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向全面、纵深领域推进。2009年,全省共有168家单位实现转企改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撤并整合到84个。黑龙江出版集团等15家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撤销事业编制591个,同年销售收入超过18.7亿元,利润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1%。

在抓文化改革的同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整治。2009年全省共收缴盗版和非法出版物38万余册(盘、份)。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07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22位,只占全省当年GDP总量的1.6%,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只有广东省的1/18。2008年吉林省 GDP总量虽然排在黑龙江省后6位,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却排在黑龙江省前6位,是黑龙江省的2.4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

(一)思想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认识落后缺少对文化市场开发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思考。认为文化是纯公益事业,与经济关系不大,在经济“一盘棋”战略实施中不受重视;忽略了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紧缺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不论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当前,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各艺术院团由于长期受管理体制影响,相关管理者对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及资产经营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很难改变现状。同时由于缺乏长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雁南飞”现象较普遍。

(三)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整体效益偏低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增长速度、总体规模、经济贡献和整体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22%,占GDP比重为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而黑龙江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15.4%,占GDP比重为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分别相差6.4个、0.8个和0.5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6.5万元,黑龙江省这一指标为4.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6%。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04.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2%,文化产业整体效益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四)资源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均衡

1.文化产业地区发展布局失衡,农村文化发展落后

由于在经济、科技、人口、人才、交通和通讯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于城市明显落后。2009年黑龙江省乡村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5%,但文化设施少,基本仅以乡(村)文化站(室或书屋)以及个体经营的彩票、游戏厅、歌厅和网吧等形式出现,少有专门的艺术表演场馆,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及专业和管理人员少、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体现为2009年全省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仅为1399人,占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41.3%;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重为12.4%,比全省低25.4个百分点。

2. 文化行业间人均增加值存在较大差距

受政策、气候、传播时效和受用方式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文化行业间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4.9万元,为广播电视系统(含行政和所辖广告单位)的63.5%;文化部门机构人均事业、经营收入0.3万元,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含所辖广告单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7%。

三、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黑龙江省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大提升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力发展经济为基础,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要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人群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通胀压力增大对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费支出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公益文化事业投资;此外,还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增强、培养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以此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需求拉动。

(二)利用高新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要使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和合理布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应通过创新、引进等方式加以解决,以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特别是要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和竞争压力,必须加快培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基础雄厚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平台。

(三)挖掘龙江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应立足龙江实际,着眼龙江特色,挖掘龙江资源,发挥龙江优势,加大龙江文化宣传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延伸文化产业链;制订出台相对扶持政策,培养和引进高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继续做大做强文学创作、艺术表演、旅游文化等具有龙江地域元素的龙江文化品牌。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累积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但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如动漫产业在全国方兴未艾令龙江动漫业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冰雪文化旅游也受到来自邻省的挑战和竞争。面对竞争和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应主动出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文化单位要顺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势,坚定改革方向,深挖潜力,加快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步伐,强化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和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 滁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滁州现有文化企业1585家,从业人员近1.1万人,其中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音像制品、艺术培训、演出团体共1235家,印刷企业199家,书店151家。主要经营项目有五大类:一是文化娱乐业市场,包括歌厅、舞厅、卡拉OK厅以及电子游戏机室;二是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即网吧市场;三是演出市场,即专业剧团演出和民间团体的演出;四是出版物市场,包括书报刊市场、电子出版物市场、音像制品市场;五是印刷复制业市场。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二、目前存在的制约滁州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主体规模比较小

我市虽然有规模较大的文化企业,但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个体户,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生产、经营能力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文化产业大部分散而乱、小而旧,缺乏统一的规划,发展无后劲,形不成规模效益,多数属于低档次、低水平的重复生产。

(二)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的发展好坏,主要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从表2-1可以看出滁州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是稳步增长的,特别是2008年以来,绝对值增加比较快。但是与我省其他文化消费比较好的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表2-2可以看出,我市的文化消费结构组成,主要是以教育消费为主。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不够强。要想把人们的消费重心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向文化娱乐的高层次需求转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文化消费还难以成为滁州人民的消费热点。

(三)艺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全市人才队伍总量为19.5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低于全省6.2%的平均水平,文化从业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跟发达地方相比,差距更大。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缺乏引进、留住人才的条件和机制;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技术也落后,基本无科研开发能力。这大大阻碍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 文化产业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形式赚钱,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个体户、民营文化企业,如我市的网吧产业在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还不断有投资者申请投资。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整体规划。

(五)文化产业资本还不雄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也需要有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仅仅依靠政府公关财政支持是难以形成强大的投资拉动的。然而,一方面,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市场准入条件还比较高,社会资本及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范围比较狭窄,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还存在“区别准入”政策;另一方面,我市融资手段上比较原始,即以资金方式投入为主,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如通过股票、债券等资金方式还没有实现。缺乏现融资机制,这已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持续快速发展滁州市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完善滁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体制

加强滁州市政府对于滁州文化产业的领导,明确滁州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责,牢牢掌握和认真履行对滁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权、滁州文化资产配置的控制权、重大产业开发项目的决策权。给一些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便捷、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利于培养良好的市场基础。

把滁州文化产业发展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协调机构建设,成立滁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协调指导小组,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落实滁州文化产业发展方针政策,把握滁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逐步转变职能,坚持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把培养健康的文化市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

(二) 培养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

要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还要丰富本地文化产品市场。比如,我省芜湖市在2007年10月18日试营业的芜湖方特,成为了芜湖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好的文化产品是刺激文化消费的助推器。发展文化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只有转化为文化消费需求才能最终检验出文化生产发展的实际成效。否则,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不足必定导致文化生产增长不足。

根据我市人口结构的特点,培养文化消费热点,例如,南湖公园成立老年人歌唱、舞蹈团队,积极调动老年市民的消费热情。我市已经连续承办了四届“中国农民歌会”这一大型的文化盛事,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我市的传统文化项目,比如凤阳花鼓戏等。千方百计地抓好农村消费市场的配套建设,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农村延伸,支持演艺团队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总之,要通过多种方法开拓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 加快建设文化人才队伍,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滁州文化发展,人才是关键。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滁州人才队伍结构,改进人才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产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的文化产业人才群体。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去,并给予激励保障制度,在今后的职称评定中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我市有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学院三所高校,可以调动这三所高校人才资源,与本地文化企业共建,为滁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文化产业和滁州旅游业一体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我市提出建设“山水醉城”的历史发展机遇,结合我市承办的“中国农民歌会”大型文艺晚会为依托,根据我市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在“谁走出”、“往哪走”、“怎么走”等方面把握好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市的文化产业上升的一个新的台阶。

(五)提高融资能力,实现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目前,滁州市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需要大力推进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实现文化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为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要建设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吸引实力强大、市场敏感性高、运作能力强的长三角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我市的文化企业和项目。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逐步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基金等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政府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努力实现文化产业资本的优化重组。

(六) 全面谋划滁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1、发挥优势,联系实际,培养区域特色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准确的角色定位基础上,必须了解自身的情况,突出区域特色,用好、用活资源。我市拥有琅琊山风景优美的生态资源、醉翁欧阳修的文化底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市领导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找准了一个定位打造“大明摇篮 山水醉城”的文化名城。使我市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相结合。

2、 制定科学完善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滁州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把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时,应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启动并完善我市的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滁州的文化优势有五个方面,一是历史底蕴深厚;二是革命传统领先;三是交通四通八达;四是区域优势;五是民间文化比较发达。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现代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⑴打造以琅琊山醉翁亭、大明故里凤阳文化为主的产业园区。整合滁州山水、人文、生态优势等资源。以琅琊山醉翁亭为重点,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形成以滁州为中心,向凤阳、全椒、天长、来安、明光等地辐射的新型滁州文化产业园区。重点研发滁州文化的系列产品,包括大型文化剧目比如“大包干”(介绍改革开放第一村小岗村的事迹)、文化影视(以小岗村村委书记沈浩事迹为题材)文化旅游(大明故里、琅琊山醉翁亭、天长龙岗中国抗大第八分校等)形成新型的滁州文化产业链。

⑵打造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文化产业园。以天长、来安革命老区的文化资源为主,突出生态和红色旅游特色,深度开发面向市场、贴近群众的红色文化产品,打造省内著名的新型红色文化产业园区。

(3)塑造文化产业品牌。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打造滁州的文化产业品牌,做出一些精品项目。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要加强规划布局,扩展市场,包装和营销一批文化产品,主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能代表滁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变文化“软实力”为发展“硬功夫”[N] ,省略滁州新闻网 2011-8-16

[2]改革创新大发展[N] ,省略,滁州新闻网,2011-8-25

[3]加快人才集聚 促进跨越发展[N],滁州日报szbk.省略 2011-7-7

[4]李向健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6)

[5]刘芳,刘玉荣 论居民文化消费与安徽文化产业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篇9

【关键词】河南文化产业;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一、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现行的文化产业制度存在缺陷

政府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认识文化产业的性质,依然把“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体制的重点,而不是把“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体制的重点。经济部门没有参与到对文化产业行使政策导向和产业监督,于是,绝大多数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领域各项指标的操作程序中。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各部门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进行拆分管理,不同的文化主管部门习惯于按照主观意志制订各自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进程,所出台的政策往往缺少管理内容上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这样的政策在文化市场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被消减,政策的支配力量减弱后失去功能性。这不仅不但会弱化政府的政策影响力和执行力,而且增加了文化产业单位的政策成本。

(二)、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

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发展观念落后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因素。一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是以金钱利益为最终目标,不科学的开发传统文化资源,造成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有些地方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效益化,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从消费市场和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河南文化产业的未来,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科学的产业整合基础上。

(三)、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的崛起,人才是其关键,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产业竞争力的源头在于人才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实现振兴,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整合、培养。目前河南省高素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规模较小且地区分布不均衡,从业人员的类型结构也不尽合理。在文化人才方面,河南缺乏高端人才,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少,缺少文化领军人物。人才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投资渠道单一,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系

目前,河南文化生产单位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投资主体单一,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大多集中在娱乐、广告等少数行业,而且社会资金进入限制过多、过死。现在国内上市融资的文化产业公司已有10家,而河南还没有一家。在融资方式上,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发展缓慢,多渠道融资格局尚未形成。河南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尽如人意,自身资金数量十分有限,很难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提供资金。资金短缺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文化产业综合开发能力不强,缺乏知名文化品牌

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少地方借助本地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这对于弘扬中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十分有益的。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综合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全省一盘棋的缜密谋划,这就需要制定打破条块分割,按照集聚相关资源和拉长产业链条的立体开发、集成开发规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打造精品、培育品牌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六)、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2009年,河南文化产业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2%,远远低于广东7%、上海6%、云南5.29%的比重,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总量偏少,产业集中度低。这与河南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河南文化资源极为丰厚,但无论是影视表演、出版、还是旅游产业都是在各自领域发展,没有形成综合性平台,这与其经济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称。另外,河南文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反映出以下特征:文化主体产业比重不高,文化核心产业比重低,难以发挥作用。河南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文化服务业”仅占29%,远小于全国48%的水平。而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非主体部分所占比重更小,仅为7%。这些都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河南文化产业人均效能低的原因所在。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形态,而创意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目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空前强大的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发行能力,文化产业中内容的生产日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生存力就取决于其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意性。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品的生产,忽视内容的创意和开发,这一点不仅表现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劣势,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劣势。

(七)、居民消费水平偏低,需求拉动作用不显著

河南省GDP总量很大,位居全国第五,但人均值不高。文化产业是消费拉动型产业,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在满足一定物质消费条件下,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2009年河南城镇家庭每年文化消费支出52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5.9%,远低于全国6.6%的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只有全国水平的78%,位列十大文化大省最后。与文化消费关系密切的交通信息消费只有10.4%,低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制约了河南文化市场的发展。

二、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产业的政策治理

转变政府职能,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以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杠杆调节和法律制度监管为主,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保持政府的产业政策结构的连续性性和稳定性,确保产业竞争的稳定性与适度性,确保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目标和过程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各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法规,保护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明确企业是文化市场主体,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问题,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的格局。

(二)、发展规模化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易和流通渠道

发展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文化产业,形成以大型产业集团为骨干,中小型企业配套的产业格局,在集团的组建过程中,尽可能一步到位地分离政企职能。使河南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整体性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体系内部良性循环,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本省文化产业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产、营销和服务相统一的文化机制。注重文化市场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网络化的文化商品流通体系。发挥郑州作为文化中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建立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易中心,形成若干影视、会展、出版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

从本质上讲,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体制、机制和环境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尽快形成一套培养引进人才机制、评价使用人才机制、长效激励人才机制和考核更新人才机制。积极推广文化人才制、聘任制,加快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大力倡导“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人才强省”的共识。推介和扶持本省领军式的文化名人,以名人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充实和优化河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在重点使用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各式人才引导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课程。作为地方省份应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建议尽快在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培育出河南文化产业急需的一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解决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积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培养多元投资主体

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逐步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格局,改革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经营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文艺演出的运作、文化活动的策划、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在资金投向、产业结构等方面,体现政策导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直接投融资的比例,塑造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加快资产重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把各种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外,河南省的存贷比是比较高的,各类社会资本更多地被存入了银行,用好这些多余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基金能够很好的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短缺的瓶颈。要专款专用,鼓励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扶持重大项目,培育知名品牌。

(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关键是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要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强省,必须依靠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河南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计划,每年拨出专项资金,重点抓5-10个文化品牌建设和品牌推介,向国内外推介这些品牌。强化其文化内涵,扩大影响力,让资源变成品牌,让才华变成财富,让文化变成经济。应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通过文化品牌带动带活一批相关文化资源,发展和壮大一批文化产业。同时,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带动文化产品的开发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六)、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优化文化服务业构成,大力提高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继续保持新闻出版等媒体传播业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提高文博会展业、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在文化服务业构成中的比重。

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切实有效的途径是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要增加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在我省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加大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鼓励、扶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培育新兴文化消费市场。

建设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这样可以节约文化资源、信息、管理、产业链、等方面成本。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己初具规模,但重复建设、园区分散现象严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质,关键是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行政手段优化园区建设,发挥集聚效应,根据地区特色,打造特色创意园区和创意行业。

(七)、提高人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

努力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阶层的收入,从而增加居民收入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政府应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转型,以内需推动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新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居民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引导居民自觉进行文化消费。逐步建立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研究本省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口味,生产富有地方特色、适应需求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不同收入阶层对文化消费的个性需求。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多层次、多形式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方式,丰富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健康、良性发展。此外还要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徐光春.文化的力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篇10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六大报告就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②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相继在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铺开。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不足。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探索有益的培养模式

人才需求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向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必须遵循社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趋向。只有以产业需要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广大的文化企业所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具备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致,紧抓文化艺术发展的脉络,以产业需要、学生就业为着眼点;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树立培养理念,恰当定位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经营、策划、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艺术鉴赏力、对政策的把握与理解力、管理经营能力等。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实现纵横课程的交叉渗透,力求相邻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同时建立综合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确立专业特色的主导位置,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以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为课程体系的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学院优势。文化产业在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把握市场需求,要进行战略设计、资本运作和品牌管理,要关注文化市场和公共关系。因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以文化学科为基础、以经营管理为主导、以其他课程为辅佐来构建。③这既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了强调,突出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对文化产业作为经营产业所不能缺失的管理层面的价值内核提出了新要求。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将其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并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横向联系,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四)建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树立“教亦学”的理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做到参与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其次,用产教研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理念的新思路

从当今国际形势看,综合国力竞争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要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就要明确在我国现今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文化要素和文化产业方法的作用,即对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文化要素的重视。换言之,以文化推动和提升产业价值实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一)打破文化作为标签的旧观念,变外在表现为内在驱动

实现文化产业管理的理念突破,要转变固有观念,树立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理念。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作用应该由外在的表现形式转换为经济质变发展的内在蕴含,发挥物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1.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品牌文化的作用,摆脱传统制造业拘泥于自然资源挖掘和物质形态产品开发的短板。利用文化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凝聚、提升、约束等积极作用,使各环节参与者的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环境下的惯性。

2.转变经济与文化之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观念。“只有文化消费,没有文化生产和创新,就是文化的沙漠化”,文化生态观的形成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使文化在经济中成为题中之要义。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化、集约化、全球性和人文性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新形态、新阶段到来。所以,以市场为先导发展文化生产应该成为新时代产业理念的主流。

(二)树立与时俱进的宏观文化产业理念

在新时期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文化产业应该注重推进文化与各项经济产业的交融,不单纯使用文化标签,而是努力促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多经济含量,使经济产业更好地提升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在经济环境之下,实现文化与市场、创意、科技等要素的联合,用产业的思维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文化产业网络,是文化产业真正实现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

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从事互联网的文化生产、流通和提供网络文化内容服务活动的经营性产业。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今文化建设工作,宏观视界的关键是紧抓文化发展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新型的文化发展方式,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文化进入产业概念之后,其经济价值的功能将必然与意识形态的诸多功能相伴相生,上升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势必关系到区域文化、国家的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由此发展以意识形态传播为首的文化产业,是每个国家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而今广泛存在于生活各个角落的网络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对于它的监管便成为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监管有力、有效。

由于长期受传统市场观的影响,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相对单一,缺乏多维度审视。针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我国的管理体制应该在组织架构、前瞻视界、技术驱动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完善。

(一)以发展的视野看待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管理理念

应明确网络的技术创新驱动网络文化产业的特性,将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实现管理体制改革先于新时代网络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前瞻性强、预见性高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1.重视“公共治理”管理理念,实现对于网络文化管理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建立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互动的网络文化产业轴心管理制度以及改革推进机制,实现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市场主体与协同一致的管理主体的培育。

2.树立共同效益理念和区别化管理理念。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网络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异性,特别是他们各自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方向、方式,并以此作为在具体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共同考量的管理标准。

针对网络文化产业中存在着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等行业差异,基于“分管分制”的理念,对网络文化产品内容、网络文化从业者资格和资质、网络文化生产服务技术标准以及网络文化生产服务行为规范进行内容分级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绩效。

(二)实现多方协调、公共治理的优化组织结构

现实的网络文化产业开放性极强,急需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以期建立专业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化管理机制。首先,政府部门的宏观地位是明确的,所有的监管都必须依此开展;其次,网络文化企业作为产业的参与主体,应该在网络文化市场中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以期开放式发展;最后还应该包括网民参与管理的治理方式,以期完成参与者对产业活动的共同管理,使产业管理在结构上实现多方面、动态化、流动式的科学组合,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的监管结构。

(三)培育前瞻性的产业管理制度

针对当下网络文化高强度、多层次的渗透力和权变效果,建立相对统一、前瞻性强的网络文化产业法律、政策体制势在必行。推进网络文化产业固化制度的突破,构建防止产业滞后的制度安排,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监管的预先防御力、长期有效性与强大驱动作用。同时,基于网络产业创新内驱力强、版权纷争的特性,应积极加快相关网络文化产业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为活跃的网络文化企业版权、产权交易等网络产业经济行为提供有效、有力和清晰的制度支持。

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影响

综观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其进程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二者具有共时发展的特性,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力量日益凸显。

(一)文化产品的创意化创作模式和创新性生产得益于科技发展

立足于现实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不再受制于传统表现形式的限制,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诸多创意构思能够得到较直接、完整的表达,使创意活动得到支持和发展,进而催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着创作者更自由的创新意识,催生了极具个性、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表达方式、表现形态和表述技巧,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时效特性、附加价值和综合市场竞争力。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新科技的出现,更是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行为的全面革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市场行为的巨大转变。

(二)文化产业的延伸性、渗透性发展基于科技支持

科学与文化之间日趋深入的交互关系,对于高技术、集约型的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的形成意义重大。基于现代科技,传统的文化产业获得了更新换代、提升科技含量、产业能级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科技在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更使原有的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另外,科技的创新性发展加速了产业间固有边界的淡化,直接促进文化产业探索自我更新、跨界发展的新型文化产业链条,呈现出相互交融、互为支持的复合型产业结构模式。特别是以数字化网络媒介为平台的多功能立体文化传播,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影响巨大的有力佐证。

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传承民间文化系统

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孕育的民间文化、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要得以重建、传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最有效的途径。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要努力做到:正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农村文化生态无序的现实;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整合有益文化资源,发展民间传统艺术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加大文化政策的扶持,促进农村文化基建,培植农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只有激活农村文化产业,民间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发、传承、发展、保护。

我们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对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长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努力实现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及民俗表演项目,整合旅游、农业、人文景观等各方面资源,打造节庆文化经济品牌,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文化产业管理应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重视科技发展以及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

注释:

①方彦富:《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若干模式探究》[J],《亚太经济》,2009年第6期

②《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