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范文

时间:2023-04-07 07:4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上春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他说:“我理想的女性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是,这样的女子无法存在。她们生活在异度空间,那是村上春树理想中的世界,一片走不出的青春森林。在这片森林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那时,我以为他是水仙男人,有超严重的自恋情结,性格自闭,长相沉闷而帅气,当然还独身,没有哪个女人配得起他。却完全不是。

他22岁就结婚,长得也不帅,人也没有什么怪癖。结婚时他大学还未毕业,爱的阳子小姐来自天主教女校,性格活泼,与这个世界有着一层淡淡的隔膜。婚后的第16个年头,他写《挪威的森林》,阳子化身成他小说里活泼的绿子,遍布阳光。

村上春树像他小说里的男主角,内向,不喜上电视被采访,行为低调。面对记者时,他很少主动说话,性格矛盾,外表与内心反差很大。表面看,他的生活很正常。大学毕业后,开了家名叫彼得猫的爵士乐咖啡店,30岁时,突然想写小说,于是写了篇《且听风吟》参加《群像》杂志主编的“群像新人文学奖”大赛,没想到一举夺冠。这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索性卖掉彼得猫咖啡店,专职小说创作。接下来的生活被他规划得无比平谈。

他每天4点钟起床,早晨写作四五个小时,晚上10点钟就寝。每天都跑10公里路,不跑步的时候就游泳。写作前,一般先听古典音乐。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他无法想象的。

在饮食上,他吃新鲜蔬菜,麦片,意大利面和面包。很少吃甜品、冰激凌和巧克力。

如此规律的起居生活,在作家中算是个异数了。这让他保持了良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对此他解释:“写书没有体力是坚持不下去的。大型故事的复活在某种程度上与身体的复活是相连的。”

在现实生活中,他清醒理智,生活规律得刻板,他只管埋头创作,而对外的一切事务,包括与出版社打交道,均由阳子打理。

他与阳子结婚35年,虽然没有孩子,俩人感情却很牢固。似乎作家所有的坏毛病在他身上都无法找见。他既无昼夜颠倒的坏习惯,也无四处留情的不良记录,他对婚姻善始善终,这一切正常得让他不像个作家。可他确实是写畅销书的大牌作家,还算是纯文学的畅销作家。他名利双收,让很多写纯文学而不叫座的作家慨叹不已。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还上了亚洲十大居家好男人的评选排行榜,对婚姻的理解他却冷静深刻,“说得残酷一些,婚姻生活就是近乎冷酷的相互磨合的过程。”

他拥有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小说却传达着人生的寂寥、青春的伤痛,生命的无可把握。作家精神领域的孤独,他一样没少,甚至更多。

在他的眼中,“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村上春树弥留在那片森林里,写不尽的青春疼痛,都是些看不见刀口的伤疤,寂寞的少年男女,眼里世界沉静无声,刀光剑影却留在内心。孤独的意向让读者忆起青春期有过的疼,一步步,怎样艰辛走过,如他所言,“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就这样,我们都在瞬间老去。

我在他的文字里感受着孤独,那样的孤独任凭怎样的人生也无法缓解。我想,他写作,在幸福的表象里,追溯到的是生命本质的虚无。

而在他年少时,也有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反抗父母对他进行的国文学熏陶,坚持读世界文学全集。经历运动,几乎不去学校。在新宿打零工,其余时间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过着昼夜无规律的错乱生活。那时,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住在三鹰市的一间宿舍。在一家当铺买了支长笛,每天吹一支固定的曲子,后来的三鹰市在他的记忆里,就成了那支曲子。

这样无节律的快乐,想必村上春树不会再有。青春本无忧伤,忧伤总是在青春失去之后。爱情生命皆是如此。

知识链接:

篇2

关键词:村上春树 短篇小说 孤独

1979年,村上春树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自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一路人气不断飙升,成为日本当代文学旗手之一。林少华老师曾对村上春树这部“出手不凡的处女作”做出如下评论:“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基调。”[1]P9可见,从第一部作品,村上便开始书写孤独。熟悉村上的读者亦不难感触到村上在每部作品中,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传达出的某种孤独感。通过孤独,读者在作品中觅到自身的影子,与作者一起品味孤独,从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甚至救赎。由此,孤独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千丝万缕中的一条。正如日本文艺评论家黑谷一夫所言: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通过某种事物的缺失而表达出来的‘失落感’‘孤独感’以及‘绝望感’,是世界上获得了‘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后的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共同感受。(中略)隐藏在‘富足’背后的‘失落感’与‘绝望感’,是同时代所有生存者都明显意识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的一种情绪,村上春树的小说将这种略带悲伤的复杂的心境与感受成功地表达出来,这正是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2]P1诚然,“失落感”“绝望感”与“孤独感”相伴相生,不过,村上笔下的孤独并非那种近乎偏执的孤僻,亦与古人遗世独立的情怀有所不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孤独潜藏或显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一直伴随着自我探寻的成长之旅。本论文通过村上的几部短篇,尝试探微其笔下的孤独。

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与孤独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是村上作品中不时出现的字眼。在后工业社会,一座座皮肤冰冷、表情木讷的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生活领域,一层层墙壁将人们孤立起来。大众媒体将网铺张于每个人的上方,交通愈来愈便利,人们频繁出入咖啡厅、舞厅,消费与浪费成为一种“美德”,外表一副和平与繁荣的景象。然而,大众媒体在无声无息中加强着对人们的控制。

《电视人》[1]中的“我”属于村上主人公的典型形象,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不为生活劳苦奔波,日常听听音乐,看会儿书,喝点儿啤酒,活得不失潇洒、惬意。“我”和妻子同时从事着与大众媒体相关的工作,“我”就职于一家电视公司的广告宣传部,妻子则是一家小出版社的编辑。周遭充斥着媒体的“我”是别人眼中的“怪人”,“一无电视二无录像机”,没想到,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周日傍晚这一时分”,电视人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三个电视人无视“我”的存在,仔细将电视安置在恰好适合“我”观看的位置后,留下一脸疑惑的“我”,一言不发便扬长而去。更令“我”不解的是,对事物的摆放顺序与位置稍有变动便会不满的妻子下班回到家中,不仅未对被电视人弄得一塌糊涂的家中布置大发牢骚,甚至对突如其来的电视机未置一词,“甚至好像没有察觉”。联系之前“我”的反应――“从电视人进来到其出门离去,我身体一动未动,一声未吭,始终倒在沙发上观看他们作业”,可以看出对于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入侵,人们是无意识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加提不起力气来反抗。电视人搬来的电视机只会发出“滋滋”的声响,没有任何图像,令人不禁想起村上多次在采访或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媒体中所报道的信息基本上没有非知道不可的。

此外,媒体对语言的控制使得人自身的语言仿佛被一点点从内部抽离。在我为电视人事件所恼、想找妻子商量时,突然觉得“没有什么事值得特意打电话”,随即作罢。当我若无其事地向关系颇佳的同事问及出现在公司的电视人时,那个人却默不作声,传达出让“我觉得还是不要问下去为好”的氛围,之后对“我”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一幕幕沉默的场景给人以压抑、沉闷之感,“我”的孤独感跃然纸上。下面是“我”与电视人的交流:

两个电视人在摆弄那台机器,他们或用扳手拧螺栓,或调整仪表,全神贯注。那机器很是不可思议:圆筒形,上端细细长长,到处有呈流线型鼓出的部位,与其说是飞机,莫如是更像一架巨大的榨汁机,既无机翼,又无坐席。

“怎么也看不出是飞机。”我说。听起来不像我的声音。声音极其古怪,似乎被厚厚的过滤器彻底滤去了养分。我觉得自己已老态龙钟。

“那怕是因为还没涂颜色的缘故。”电视人说,“明天就把颜色涂好。那一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是飞机了。”

“问题不在颜色,而在形状。形状不是飞机。”

“如果不是飞机,那是什么?”电视人问我。

我也弄不明白。那么说它到底算什么呢?

“所以题在于颜色。”电视人和和气气地说,“只消涂上颜色,就是地地道道的飞机。”[3]P24

不言而喻,电视人在巧言令色地玩弄“语言游戏”,努力使我相信“巨大的榨汁机”般的机器涂上颜色,就会成为一架飞机。可以说,这是媒体的一贯把戏,经仔细推敲,便可知不过花言巧语、哗众取宠而已。“我”却在凝视之间,“开始一点点觉得那东西像是飞机”。这场争论以电视人的胜利告终,结尾“我”要对电视人发出提问时,“竟失去了语言”。加上妻子的不辞而别,等待“我”的可能是无尽的虚无与孤独。村上在这里为我们敲醒了警钟,若我们继续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将会迎来一个“失语的时代”,深重的孤独将无处排遣。詹姆逊曾为对此如何反抗,给出过提示:“不论是以局部实践领域为策略基地的反文化形式(包括抗衡和游击战争等形式),或者是明目张胆地干预政治的创作形式[例如《撞击(The Clash)》中反应的],其反抗力量都难免被重新吸纳,而一切干预的形式都难免在不知不觉间被解除武装,取消了抗衡的实力。”[4]P505在将每个人包含其中的社会、体制的强大力量面前,作为主体,我们只能感到被其重重包围,却无奈力有不逮,我们无法掌握偌大网络的空间实体,只能迷失在失去中心的迷宫中。这里,村上暗示了生活在后现代的每个人所背负着的乖戾的命运,媒介的介入使我们丧失了自我与体制间的批判距离。如果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对其进行评判,首先要同其保持距离,否则会重新被吸入其中、被束缚地更紧。自不待言,这并非轻而易举能做到的。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培育、滋养着孤独,将孤独的种子埋入每个人的心中,如此,每个人怀揣着一份孤独,在自我的人生轨迹中不断寻求着补偿、救赎,却并非人人能够得偿所愿。柏拉图在两千年前写下这样一则寓言:每个人都是被神劈开成两半的、不完整的个体,只能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不知是仿写抑或巧合,村上在早期短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2]中创作了类似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的本质――孤独。

二.孤独――人的本质之一

标题为《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3]的短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四月清晨,“我”与“难以称之为女孩”的年近三十的女子在温暖潮湿、弥漫着玫瑰花香的空气中不期而遇,五十米开外,“我”一眼便确认:对方之于“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在“我”思索着如何搭话的期间,两人擦肩而过。之后,经一番思索,“我”清楚了该如何搭话,是一段“自‘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以‘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吗’结束”的、作为搭话来说未免过长的道白,大体情节如下:有一对“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他们相信在世界的某处存在着专属自己的百分之百。奇迹在相信奇迹的两人身上发生了。一日,两人在街头相遇,当即确认对方是自己在找寻的百分之百。于是,“两人已不再孤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被对方需求。”可是,这一对的的确确是对方百分之百的恋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宇宙奇迹”产生疑虑,对轻易到手的幸福怀有不安。于是两人约定重新尝试一次:如果下次在另一地点相遇,仍坚信对方是百分之百,就马上结婚。命运之神却没有再次眷顾他们,跟他们开起了玩笑。两人染上了那年肆虐的恶性流感,经过同死神的一番苦斗,终于醒来,“过去的记忆消失殆尽”。这对坚强的青年男女经过不懈努力,得以重返现实生活,同别人谈着“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的恋爱”。微弱的记忆之光已无法再次照亮多年后再遇的两人的内心,两人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彼此错过,被湮没在茫茫人海中。道白结尾处提问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的确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每个人生来孤独,心中存着对“另一半”的模糊记忆,不停寻寻觅觅。然而,幸运只降临在少数人的头上,大多数人依靠着记忆中的些许温存,向着“死亡”推进自己的人生。

村上笔下的这种先验性的孤独同时与“井”的隐喻有关。我们要如何面对孤独呢?村上的提示是要不断挖井,不断深入其中。不少学者指出,“井”是解读村上长篇《奇鸟形状录》不容忽视的意象。其实,在《奇鸟形状录》之前,村上便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之口,对“井”进行了描述:

它正好位于与草地与杂林的交界处,地面豁然闪出的直径约一米的黑洞洞的井穴,给青草不动声色地遮掩住了。四周既无栅栏,又不见略微高出的石沿,只有那张井张着嘴。石砌的井口,经过多年风吹雨淋,呈现出难以形容的浑浊的白色,而且裂缝纵横,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绿色的小蜥蜴“吱吱溜溜”钻进那石缝里。弯腰朝井内望去,却是一无所见。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井非常之深,深得不知有多深;里面充塞着浓密的黑,黑得如同把世间所有种类的黑一古脑儿煮在了里边。[5]P7

在日语中,“井”发音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术语“id”(本我)相同。@里,村上用“井”隐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者潜意识,而存在其中的“暗黑”部分无疑在人与人之间隔上一堵厚厚的墙壁,将人们孤立起来。摆脱孤独,意味着要一步步深入井底,穿过厚厚的墙壁,潜入自我的内部,笼罩在周围的“暗黑”预示着这一举动危险重重,想要大获全胜、毫发无损地返回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可能性近乎于零。“井”的存在在向前推进一步,向我们诉说:孤独是人的本质。所幸我们还有或模糊或清晰的“记忆”,在孤独难耐时,温暖、抚慰着我们冰冷的身躯。《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关于百分之百的女孩的特征,“我”几乎记不真切,对其勾勒描述更是无从谈起,只记得“她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其实,“忘记,是记忆的一种方式。当你自以为记得,往往可能记错了;但即使记错了,或者大家忘记了,事情每每在记忆的边缘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下来。”[6]P99以“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百分之百的女孩留在“我”的记忆中,使“我”的孤独少了几分凄凉。那么,日常生活中,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们又是如何与孤独相处的呢?是放任孤独弥漫,不与他人发生联系呢?还是主动向他人寻求爱情、寻求温暖来排遣孤独呢?或者兼而有之?

三.孤独的“化解”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另一短篇《意大利面条年》[4]刻画了“为煮意大利面条而持续活着”的孤独者形象。周日到周六,春而夏、夏而秋,“我”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在“足可给德国牧羊犬冲澡那么大的铝锅”里煮意大利面,同别人一起享用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在“我”看来,意大利面“该是一个人吃的东西”。不难看出,“我”孤独的起因在于自身,不与周围的人或事发生任何关系是“我”的生活态度、生存状态,自然不会以之为苦。在独自一人吃意面时,“我”不时会感觉有人想敲门而入,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人。“一次是陌生人,一次是有印象的人,一次是高中时代仅约会过一次的腿细得出奇的女孩,一次是几年前的我本人,一次是领着杰尼弗・琼斯来的威廉・霍尔登。”可以看出,“我”蜷缩在名为孤独的壳中,甚至对自己也关闭了沟通的窗口。在朋友前女友打来电话,焦急地询问朋友的下落时,“我”只冷淡地道声“干嘛问我”,一副于己无关的姿态,对方也只好沉默,“听筒如冰柱一般变冷。随后,我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冰柱。”让人不禁感慨:由内而外,孤独渗透“我”的每个细胞,使“我”浑身散发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寒气。于是,有人想要靠近“我”、触碰“我”那颗孤独的心时,便会抱着被冻伤的疑虑,“犹犹豫豫地在房间前面踱来踱去,最后门也没敲就离去了。”

不过,一时的不以孤独为苦并不意味着可与孤独永远相安无事。收录于《旋转木马鏖战记》一的《呕吐一九七九》[5]是“我”(村上)倾听并将其付诸文字的、互相交换唱片的朋友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人称自然由“我”切换到“他”。他“对同朋友的恋人或太太睡觉这一行为本身情有独钟”,不过,他只是想从对方那里获得暂时的温暖,从未想过将事情暴露,实际上,也一次没有暴露过。可见,他无意与对方发展更深入的关系,视孤独如自身的部分一般。正如岑朗天所言,“村上小说出现的性与其说是关于的,不如说是关于某物的符号。而这某物,又来得特别抽象,有时可以诉诸感觉(不过也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但更多是锁在表面上不知就里的叙事中,仿佛充当暗示和压力之源。”[6]P67他执着于与朋友爱人发生关系与孤独不无关系,而这又给故事的推进带来预示。他大多数时间是孤身一人,工作无需与人见面,通过电话可以搞定,朋友虽有,因年纪关系,基本上忙得见不了面,锻炼身体也只是自己“吭哧吭哧”游来游去――一个典型的孤独者形象。他通过与朋友的太太或恋人发生关系来填补、排遣孤独,这一行为本身也从侧面暗示了他的孤独。他本人却觉得工作压力没到令人心力交瘁的地步,“女孩那方面也得心应手。三天去一次游泳池游得尽情尽兴……”之于他,孤独是一种亦无不可的状态。只是,孤独并不总以温和的形式呈现,它会以某事为契机,显现身形,凸显自己的存在。一九七九年的六月四日到同年七月十五日(日期因他写日记的习惯得以准确查出),他持续了四十天既“无不”亦“无呛人味儿”且畅通无阻的呕吐。这一形而上的呕吐自然不会从医生那里得到解决。伴随日复一日的呕吐,在任意某一时刻,随时会有一陌生男子打来电话,喊一声他的名字,即刻挂断,扰得他身心难宁。由于会有工作和女孩的电话,他无法对打来的电话视而不见。“静冈大学教授酒井英行则认为这部短篇集(《旋转木马鏖战记》)的多数短篇演示的是‘分身游戏’。”[6]正如《奇鸟形状录》中冈田亨的妻子从属于“彼侧”的暗黑世界给主人公打电话,在《呕吐一九七九》中,打电话的男人则是来自以“井”为界的“彼侧”的另一个他自身,想要给他某种启示抑或企图将其拽入黑暗的无边深渊中。呕吐和电话总是在他形影相吊时到访,使他不由感慨:“为什么我孤单一人的时间这么多呢?”孤独化为有形的呕吐和电话,向他示威。

可是,即便孤独如此强调它的存在感,他也没有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伙”的打算,他决心不轻易向孤独认输!四十天后,呕吐同电话一起,戛然而止,孤独与他达成了妥协。之后,在同“我”探讨呕吐和电话“无端开始无端结束”的原因时,他猛然意识到,“它可能卷土重来”。孤独并不只意味着惬意、潇洒,它可能会出人意料向我们示威,能同其达成妥协莫如说是幸运的。因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孤独可能更让人绝望。

四.当孤独遇到爱

《托尼瀑谷》[7]便讲述了一个孤独在爱面前暂时隐遁其形,当爱不再时,孤独甚嚣尘上的故事。叙事者“什么都无所谓地讲着故事,他用孤独的笔调写孤独”。[7]P70孤独贯穿故事的始终。小说题目――主人公的名字的来源是其孤独的起点。主人公出生三天后,母亲去世了。父亲――瀑谷省三郎沉浸在悲伤中,甚至忘记他的存在。可以推测瀑谷省三郎对孩子的认识同村上笔下的大多数父亲如出一辙:孩子的出生并非自己的选择,故而他也不会对这具有偶然性的生命倾注真正的爱。若不是一位美国少校在安慰的话语中提及孩子,瀑谷省三郎差点儿忘记孩子没取名字。少校提议将自己的教名托尼作为孩子的名字,瀑谷托尼――孩子的姓名由此确定。时值二战刚结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痕尚未退却,这一半洋半日的名字为托尼瀑谷引来的只有同学们的不解、嘲笑甚至厌恶。他没有像样的朋友,与父亲虽不疏远却基本无交流,孤独对于他来说,“甚至是某种前提。”大学毕业后,他凭借毫厘不爽的机械画技巧,一夜成名,成为炙手可热的插图画家。工作后的他在日常往中受到大家的好评,不过,他仍坚守孤独,从未考虑过结婚或要孩子,“能够商量什么或推心置腹的朋友也一个都没有,甚至一起喝酒的对象都无从谈起。”然而,一位女孩的出现使他波澜不惊的生活起了变化。

女孩长相算不得出众,但她身上有连他也说不清的什么叩击着他的心,“几乎第一眼看到时他就觉得胸口闷得透不过气”。为了再次见到女孩,他利用工作之便,把她约了出来。第五次约会时,他向她求婚。在她考虑的时间里,他每日在家中独酌,无心工作,“孤独陡然变成重负把他压倒,让他苦闷。”,他意识到,“孤独如同牢狱”,只不过是以前的自己没有察觉到罢了。与《呕吐一九七九》中主人公一直与孤独打交道不同,托尼瀑谷对女孩的爱映照出之前人生的孤独,让他走到孤独的反面,享受与人沟通的幸福。刚结婚不久,他仍抱着可能失去的焦虑与不安,“他因不再孤独而陷入一旦重新孤独将如何是好的惶恐之中”,三个月^后,他才慢慢适应不与孤独为伴的日子。之后,两人的生活一帆风顺,幸福美满。他将她视为无可替代的生命个体来爱,他的人生孤独期画上了句号。然而,生命终归脆弱,爱也并非始终能依赖。妻因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看着妻生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满满一房间7号尺寸的时装山”,回想它们在妻身上熠熠生辉的情形,“孤独如温吞吞的墨汁再次将他浸入其中”。两年后,父亲患肝癌死了,留给他一大堆唱片。每天面对留有已逝者残影的物品,让托尼瀑谷忍无可忍,便把它们都处理掉了,他“这回真正成了孤身一人”,什么对他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托尼瀑谷因得到挚爱不再孤独,当无可复制的爱远去,迎面而来的孤独气势汹汹,欲将其吞入其中。再次铺天盖地而来的孤独,或许称之为孤绝更为贴切,它已无法驱走,已成为当事人存在的证据和注脚。故事至此结束了,村上在此没有为孤绝寻一出路。“对这样的孤独村上未能开出如何玩之于股掌之上或从中解脱的处方,而将主人公扔在孤独的牢狱、孤独的‘墨汁’中一走了之”。[1]P184

五.结语

村上春树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形形的孤独者形象,他们有的在孤独中迷失和寻找,有的把玩和坚守孤独,有的在孤独与孤绝间徘徊......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读者们难免在作品中觅到自身的影子,与主人公们一起品味孤独,达成共感、通感,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与救赎。不言而喻,孤独已然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千丝万缕中的一条。在村上其他作品中,提及了主人公们在面对无可排解的孤独时,如何寻找出口,找到了怎样的出口,将在今后的研究课题中论及。

参考文献

[1]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2]黑谷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M].王海蓝,秦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村上春树.电视人[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5]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5

[6]岑朗天.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4

[7]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9]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10]村上春树.列克星敦的幽灵[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注 释

[1]村上春树.电视人[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P1~P28

[2]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3]同上P9~P15

[4]同上P107~114

[5]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P65~P81

[6]转引自: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P9149

篇3

1、我除了成为我自身别无选择。哪怕有更多的人弃我而去,或我弃更多的人而去,哪怕五彩缤纷的感情出类拔萃的素质和对未来的期盼受到限制以至消失,我也只能成为我自身。

2、但我那时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4、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5、不知为何,恰如其分的话总是姗姗来迟,错过最恰当的时机。

6、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

7、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8、要自信!只要自信就无所畏惧。愉快的回忆、倾心于人的往事、哭泣的场景、儿童时代、将来的计划、心爱的音乐——什么都可以,只要这一类在头脑中穿梭不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9、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10、我俩就像在无人岛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11、人的生命虽然本质上是孤独的东西,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在某个地方与别的生命相连。

12、或多或少,任何人都一开始按自己的模式活着。别人的若与自己的差别太大,未免气恼;而若一模一样,又不由悲哀如此而已。

13、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

14、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15、我们写作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讲光线投在上面,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损贬。

16、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17、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没有光明的阴影。卡尔·荣格在一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阴影是邪恶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积极的存在相仿。我们愈是努力成为善良、优秀而完美的人,阴影就愈加明显地表现出阴暗、邪恶、破坏性十足的意志。当人试图超越自身的容量变得完美,阴影就下了地狱变成魔鬼。因为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大蒜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18、哪怕只有一个人真心爱着某人,那人生就有永恒。即使不能和那个人在一起。

19、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20、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21、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22、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23、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24、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25、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26、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27、该上之时,瞄准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该下之时,找到最深的井下到井底。

28、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哪里,化为一摊烂泥。

29、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30、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31、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

32、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3、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34、或许我不该仰望天空,应当将视线投去我的内部。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就如同窥视深深的井底。

35、再没有比相信自己在从事正义事业的人更好骗的了。

36、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7、你说这镇子上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这固然可亲可佩。若有力气,我也想为之鼓掌。可是,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无非等于说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终极幸福和爱情。正因为有绝望有幻灭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

38、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39、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过头的价值。

40、我已经厌倦了嫌恶别人、憎恨别人的生活,厌倦了无法爱任何人的生活。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哪怕是一个。最重要的是,我甚至连自己都爱不起来。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

41、我一不坚强二没有独立心,不外乎硬被现实推向前去罢了

42、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43、她总是觉得自己的心位于远离人们喧嚣声的地方。

44、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45、如果我不再爱你了,我一定就不爱你了,我会去爱上别人。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46、时间这东西拥有强大的力量,足以一一消除人为的变更。

47、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48、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49、身处周遭如一口深井,我不知道黑洞洞的井底通向哪里,只知道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和太阳;我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只知道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50、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51、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大海,直到有人走来把手轻轻放在我的背上。

52、活着就意味必须要做点什么,请好好努力。

53、我,是个空壳啊。”“真的空壳一个,彻头彻尾空无一物。”

54、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55、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56、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57、“就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魔鬼和基督的故事。”青豆说,“基督正在旷野里严格修炼,魔鬼要求他显示奇迹,要他将石头变成面包。但是基督拒绝了。因为奇迹是魔鬼的诱惑。”

58、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59、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段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60、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

61、“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62、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63、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64、习惯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要素只要缺一点点,感觉上就好像自己被世界的一部分所抛弃。

65、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66、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67、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68、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69、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70、世界这个东西,青豆啊,就是一种记忆和相反的另一种记忆永无休止的斗争。

71、在我们能够对已经失去的东西予以确认的时候,所确认的不是失去它的日期,而是意识到失去它的日期。

72、“有人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复仇更昂贵,更无益。”

73、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74、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75、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76、到4月中旬,直子满20岁。我11月出生,她大约长我七个月。对直子的20岁,我竟有些不可思议。我也好直子也好,总以为应该还是在18岁与19岁之间徘徊才是。18之后是19,19之前是18,如此固然明白。但她终究20岁了,到秋天我也将20岁。惟有死者永远17。

77、善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改变所处的场所和立场……平衡本身就是善。

78、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段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79、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80、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趣化,不准回头看,不准偷偷想念,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儿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81、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诉我这件事。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82、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玲子语)

83、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84、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85、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86、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87、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88、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你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逝

89、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90、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打算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91、我这人,无论对什么,都务必形诸文字,否则就无法弄得水落石出。

92、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93、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94、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95、我不愿意从这世界消失。闭上眼睛,我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摇摆。那是超越悲哀和孤独感的、从根本上撼动我自身存在的大起大伏。起伏经久不息。我把胳膊搭在椅背,忍受这种起伏。谁都不救我,谁都救不了我,正像我救不了任何人一样。

9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97、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98、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

99、超过了一定年龄,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对您的人生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您手中滑落下去。取而代之落入您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地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是您所爱的人,这些一样接着一样,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从您身旁悄然消逝。而且一旦消失,您就再也别想重新找回,连找个代替的东西都不容易。这可真够戗。有时简直像是拿刀子在身上割,苦不堪言。

100、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女性。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那皱纹宛如与生俱来一般,同她的脸配合默契。她笑,皱纹便随之而笑;她愁,皱纹便随之愁。不笑不愁的时候,那皱纹便不无玩世不恭意味地点缀着她整个面目。

101、因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这地步,只好彼此觉悟。

102、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

103、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104、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篇4

有一段时间我家那个地区实施按时供水,许多人要在上班中途赶回家接水,我家却能保持24小时有水——我爸设计了个水箱,来水时自动进水,水满了自动停水,装在楼顶,只供我家的自来水管路。哇!全楼人都艳羡。

这给我造成了某种误解,以为找老公都是买一送一——附送修理工一名,直到遇到我家这位文科男。我常常在睡梦中被摇醒,他孩子般无助地坐在床边:“电脑又启动不了了!”换灯泡、修下水道、电表跳闸等等,全是我的事儿。

一次出差中,他打电话给我说,煤气灶坏了,打不着火。我回来一看,电池没电了,五分钟就能解决。他愣是扛了三四天,每天用电磁炉煮饺子吃。

有位同病相怜的女友,终日感慨自己当初受了蒙蔽,老公除了舞文弄墨,抬头不会修天窗,低头不会拿菜刀,家里家外都指望不上。一次,家里马桶漏水,女友铁了心袖手旁观。一个月后,她投降了,忿忿不平地说:“白瞎了那些水费。”我们曾经一起自驾出游,我跟在她老公车后边,被后雾灯晃得睁不开眼,发短信告他:“麻烦大哥把后雾灯关掉好不?”他数分钟后回:“不知道怎么关。”

我一位前女同事,在老公七弄八弄把她用几天心血写好的存在电脑里的稿子弄得灰飞烟灭之后,哭着冲口而出:“我要跟你离婚!”

文科男如斯,理科男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下老鸹一般黑!”一位嫁了理科男的女友,对我们的吐槽嗤之以鼻。她总结出一个公式:理工科老公=懒+简单+电游。他们上班宅在实验室,下班宅在家里,守在电脑前“打通关”,哪怕垃圾桶倒在上厕所的路上,也绝不会弯下腰扶起来。

理工科男是无可救药的逻辑思维动物。你跟他谈村上春树,他问你:“什么树?香椿的一种还是臭椿的一种,能不能吃?”所有小情趣和浪漫,在他那里都是无聊。他出差时很少主动打个电话,说两句暖心的话,还理直气壮曰:“没事儿打什么电话?”更别提过生日过纪念日送花送礼物,他的理由是:“我都是你的了,这不就是最好的礼物?”

篇5

《且听风吟》的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捡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过了醉意朦胧的一夜。醒来的误会还未能解释清楚,他们已经成了一对情人,伤感的往事还未诉说清楚,她却已经一去无踪影。短短十八天的恋情,结束得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故事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且听风吟》荣获第二十二届群像新人奖。有评委认为:“每一行都没有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

关于《且听风吟》,我是先看影版,后读铅版的。村上春树的风貌也许永不能在直观的影像上淋漓,即便是彩色的画面、精致的人物,都不能彻透地传递文字中深蕴的情味。也许这就是只有“阅读时代”,而没有“电影时代”的原因吧。

回到一行行的铅字,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简单地成了温水,只是装着温水的容器却是绍兴的曼生雅壶。村上春树还是习惯用语言的,而且善将语言的生命力强大到凛冽,便是酷夏也能有临秋之风。而这种文字的奇巧处,总是与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悲情有机融合,变成可以“伤感到抹去眼泪”的极致。

读完《且听风吟》才会明白,死亡与爱情、短暂与永恒,作为村上常有的主题,原来便是从此开始的。

村上春树曾经说,“人就是不停地磨损、不停地失去”。而这样的认识正是基于死亡的认识。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能称得上“磨损”与“失去”。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不断地去叙写周围人的死给“我”带来的情绪冲击。“我”只能不停地去面对死亡带来的绝对的虚无,在回忆中去寻找希望,同时不断地失望。这种失望来自于:死亡剥夺一切。活着的美丽与荣耀、财富与欢乐,当死亡到来时全部归零,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村上春树用书名回答了我们:“且听风吟”,意思是“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所有的生命都是风,无形无色,随物赋形,随物赋色,这就是生命的自然!

文中说“人为什么要死?”“由于进化,个体无法承受进化的能量,因而必然换代。”“这世界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公平的事。”像这样的解读死亡,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见过,在《挪威的森林》中见过,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见过,这也恰说明村上春树对于菲茨杰拉德的迷恋,对米兰·昆德拉的推崇,对自身生命体悟的敏感。“文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我活着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恐怕是《且听风吟》中隐藏的创作源,一次用爱和死亡解读的“我为什么是作家”。

村上春树用《且听风吟》再次强调,成为作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表达我一直活着。书中写道“书那玩意儿是煮细面条时用来打发时间才看的,明白?”这正是村上的创作格调。

于是,我看到情节上的单调,“我”在酒吧里与一位少女相遇,短短的18天的恋情结束得似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奈,后来“我”只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个人坐过的地方,听风的声音,惆怅地望着大海。

情节上的弱化处理,让人物的语言和情感越发凸显,同时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空中开花,七零八落。常有的事。”“我一声不响地看着古坟,倾听风掠水面的声响。当时我体会到的心情,用语言绝对无法表达。不,那压根儿就不是心情,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完完全全被包围的感觉。就是说,蝉也罢蛙也罢蜘蛛也罢风也罢,统统融为一体在宇宙中漂流。”没有故事的小说,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打动我们纤弱的心。

全书始终弥漫着一种寂寞的气味,这种味道一直影响着村上春树所有的作品,包括《挪威的森林》。爱情与死亡,便成为寂寞的爱情和寂寞的死亡,爱情便在死亡的身后开始跳起舞来。“爱情就像是在捉弄自己,不停地失去你想要的东西。”

篇6

【关键词】村上春树;动物形象;意象;象征;隐喻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67-03

从处女作《且听风吟》里的第一个出场人物――“鼠”,到《寻羊冒险记》里那头“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再到《奇鸟行状录》里的走失的猫和“拧发条鸟”,以及《挪威的森林》中“春天森林里跑出的第一头小鹿”、“喜欢你像春天里的小熊一样”,还有《象的失踪》、《象厂喜剧》、《羊男的圣诞节》、《旋转猫的找法》、《萤火虫》等等――或许与作家本身对动物的挚爱不无关系,村上春树的作品具有这种鲜明的“小动物性”烙印,尤其在其小说中动物形象众多,并引人关注。村上善于和乐于在作品中通过关于动物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来进行表达,展开故事,这已经成为村上作品的一大特色。

本文主要以村上的长篇小说中的“鼠”、“羊”、“猫”和“鸟”等为研究对象,从动物意象的性格、命名、寓意等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对比,发现村上美学的独特魅力。

一、先行研究

关于村上小说的动物形象研究为数不多。虽然日本学界针对动物意象对村上小说进行了一些分析评论,然而主要是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述的,而在中国国内的村上研究,多数学者主要采取直面村上“暴力性”、“两个世界(此世界和彼世界)”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考察,另有关注“猫意象”的代表性的研究有乔梦君(2014)的硕士论文,认为:“猫意象”不同于其他动物意象,其中含有独特的元素。如今专门考察村上文学中动物形象的论文则不多见,主要集中在探讨《寻羊冒险记》中“羊”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如蔡鸣雁(2009)主张“寻羊”是主人公告别青春的仪式,羊则代表着日本近代史上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侵略扩张,象征着邪恶。

由上观之,针对个别动物形象的研究已见端倪,但从整体上完全把握村上小说的动物形象,分析村上小说的“小动物性”的研究似不多见。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本论

(一)鼠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鼠三部曲”中的首篇作品。“鼠三部曲”指的是《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这三部作品。正如其被称为“鼠三部曲”,一个叫做“鼠”的青年作为主要人物在这三部作品中登场。

1.鼠的登场

这里我们主要对《且听风吟》中的“鼠”进行分析。实际上在小说中,“鼠”是“我”的一个好友的诨名。身为作家的“鼠”对社会的不公心怀不满,是一个心地耿直的人。“鼠”嫉恶如仇、明辨善恶;同时又具有孩子般的可爱。可以说有着与莽撞的“哥儿”(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人物)相似的性格。

“什么有钱人,统统是王八蛋!”

鼠双手扶着桌面,满心不快似的对我吼道。

2.“鼠”的绝望和“我”的自我疗养

对比“鼠”的创作态度和“我”的创作理念――“鼠”的名言:正如完美无缺的绝望不存在一样,完美无缺的文章亦是不存在的;“我”的信念:写文章并非自我疗养,只不过是朝着自我疗养的方向所作的一个微小的尝试罢了。对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简而言之,两者的共通点都是‘为自己而写作’。‘我’和‘鼠’的创作态度实际上是对应的”。由此可知,“鼠”的创作态度对“我”的创作理念是有影响的。

3.“鼠”和“我”:偶然相遇,一拍即合共度无聊的夏天

“我”每日百无聊赖,仅以在酒吧喝酒为乐。由于深陷心灵的孤寂之中,自己的整个世界也趋于荒颓。偶尔可以聊以慰藉的,大概就只有身旁友人“鼠”对社会不公的喋喋不休的抱怨了。

4.喋喋不休的抱怨

当时正处于经济高度成长期(1970)的日本兴起了一股“黄金热”,社会上对物质的追求越发盛行。“鼠”对于那些通过不正当途径而暴富的人大为不满,整日抱怨不断。

5.怀旧情结

“鼠”和“我”的友情是建立在“对物质的反感”和“对各种正在消亡的事物的缅怀”两方面上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村上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旨,即“否定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和“比起金钱,更重视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6.“鼠”是“我”的影子以及青春岁月的象征

一般来说,“鼠”的叛逆和“我”的极度平凡被看作两种对立的性格。但是两人既为友人,就应当心有灵犀。这里的“灵犀”就是同为年轻人的“少年心气”(teenspirit)。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受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嬉皮派”(hippie)运动影响的“鼠”,在思想上自然多少会被“嬉皮派”的主张,即“拒绝既存制度、习惯和价值观,采取脱离社会的行动”(《广辞苑》)所左右。村上那时正好三十岁,步入而立之年同时告别了二十多岁时的骚动与青春的混乱状态,逐渐趋于平静。然而他内心却依旧火热,不愿流俗堕落。青春末路上的村上,借“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青春的缅怀。谢志宇(2005)评论称:村上笔下的人物“老鼠”折射着作者自己的影子和灵魂。作者是借“老鼠”的言行举止在向读者传递着自己的理解和信息。

所以我们说,“村上自己的影子印射在了‘鼠’这个人物上,反射出了灵魂般的光芒”也不为过。

(二)羊

在《寻羊冒险记》中,不可思议的羊登场了。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地区,也流传着相似的传说:羊进入了人的身体。故事中,“我”寻找这种珍稀的羊的冒险徐徐展开了。

1.羊的变身传说

《寻羊冒险记》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变身传说。一只背上长有星状斑纹的羊进入了北海道贫农的身体。从这以后,愚钝的少年变成了右翼头目。

在日本文学史上,“变身传说”并不少见。从中国的《人虎传》中脱胎而来的中岛敦的名作《山月记》,其中的主人公深为自己“怯弱的自尊心和尊大的羞耻心”所苦,最终化为一匹老虎。鹿俣浩(1984)针对日本人的“变身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作了如下阐述:在《日本昔》(柳田国男等编)中人化身成动物的例子有42例,动物化身成人的则有92例。其中,“异化变身”的例子很少见,通常也没有媒介者的出现。动物幻化成人并与人类交合生子后,此时,幻化成人的动物会给予自己的孩子人类般的慈爱。这些幻化成人的动物,在与其他野生动物交流时的场景显得细腻美好;他们即使是处于动物形态的时候,仍然拥有人类的情感。

这些传说大多都不会去贬低动物,更不会去歧视动物。人是潜在的动物,动物也是潜在的人。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变身传说才有了生根的土壤。因此,在日本人的思维里,动物和人之间的连接是显著而紧密的。

然而,就村上的变身小说而言,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为以上所举出的“人幻化成动物的传说”这一类。在村上的小说中,人通过与动物特殊的“接触体验”(日语称作:“交”)而到达所谓的“异化变身”。在这一点上,“村上式变身”与传统的“日本式变身“有着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中村祯理(1975)对欧洲童话和民谣中的变身传说作了以下论述。《格林童话》中人化身成动物的有67例。此类变身大多是以魔女的魔法作为媒介,并且几乎都是贬低型的“异化变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类变身中,人类虽然沦为动物,但仍在某些地方残留着人的特性。与此相对的是,动物变成人的故事仅有6例,并且其中的5例讲的还是变成动物的人类重新获得人身的故事,剩下的唯一一例,也被认为是东洋故事的混入。

鹿俣浩(1984)针对这种现象,得出如下结论:我们从欧洲的变身传说中可以看到,在欧洲人的“动物观”里,人与动物之间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断层。动物终究是动物,难以与人对等;动物始终是劣于人类的存在。

而我们反观村上的变身传说,就看不到“动物劣人一等”的影子,里面既没有作为动物的劣等感,亦无作为人类的优越感。可以说,村上突破了以往“人与动物相互转换”的常规变身模式,而另辟出“描写具有动物性的人类”之蹊径。

2.为什么选择“羊”作为描述对象

在《寻羊冒险记》中,类似于蒙古传说中的“羊精”登场了。那么,这里的“羊的传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此外,为何从众多动物中单单选出“羊”这种动物作为描述对象呢?犬儒本格派《当事者》杂志(2002)认为,可能是出自《圣经》中“一百只羊”的典故:

牧人在田间饲养了一百只羊,其中一只羊走失了,牧人撇下那剩下的九十九只羊而去寻找那只失散的羊。之后牧人找到了那只走失的羊,扛着它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叫出朋友和邻居,说“让我们一起为它的归来而高兴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一个有罪之人改悔比看到九十九个无罪的人还要快乐。(《新约圣经》福音书15章,新共同译)

3.羊的象征性

村上(1985)本人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叙述的:

其实我之前亦有论述,在《寻羊冒险记》中,“羊”是全书关键词,亦可理解为本小说世界观中一个类似于“游戏规则”的象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试图赋予“羊”种种意义,也就是说,我也在揣摩“羊”的含义。然而遗憾的是,最终我也没能参透,于是就只好怀着疑问继续写下去了。如果这篇小说大获成功,我想成功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作者本人也没弄明白“羊”的具体含义吧。

通过上文可以得知,村上本人也不是很清楚“羊”到底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但对于“羊的象征”这个问题,村上将“羊的导入”作为失败的一例,借此讽刺“可悲的日本近代化”。或许我们可以将“羊”理解为日本近代化的象征。

(三)猫和鸟

村上爱猫,自己也饲养过几只猫,因此对猫怀有特殊的感情。在《寻羊冒险记》中,猫也数度登场。猫作为自由的动物,也颇合村上本人的个性。

1.猫的名字

在《寻羊冒险记》中,司机给猫命名为“沙丁鱼”。然而“我”则认为,“既然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不需要给它起名”。实际上,事物的名字跟事物的存在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给事物起名字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所谓名字,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印记,所以怎么叫都是无所谓的。给猫起一个鱼的名字的确是胡来,但作者是有意借此来否定“命名”这种行为。

以上村上关于名字的论述,与夏目漱石的名作《吾辈是猫》和曾野绫子的《我是猫》中的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下是曾野作品中猫初次获得了名字的描写。

我是猫。我还有名字。“猫”――就是我的名字。

无论是有名字还是没有名字,其虚无的本质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村上、夏目、曾野三人产生了共鸣。

2.猫鸟齐登场

在《奇鸟行状录》一书中,笔名叫做“发条鸟”的“我”是一匹失踪的猫的主人。“我”刚刚失业不久,是一个同时失去了工作和爱猫的可怜人物。在“我”奉妻之命寻猫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奇遇。而在“我”看来,种种奇遇的发生都源于猫的失踪。

颇为有趣的是,在文学作品中,猫和鸟一起登场的场景并不少见。其中志贺直哉在《濠端的居所》中对猫与鸡的描写十分有名。

此外,在中国作家老舍的《小麻雀》这篇随笔中,也有猫和鸟一起登场的画面。描写的是翅膀受伤的麻雀被顽皮的小猫捉住玩弄的场景。

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正在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象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它身上并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着用小脚碰它。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它就决不反抗。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将猫放在门外,小鸟还没动。我双手把它捧起来。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它看了我一眼!

(一九三四年七月《文学评论》第一卷第二期)

综合对比村上、志贺和老舍三人的描述,可以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令鸟类陷入不幸的命运的罪魁祸首是猫。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偶然。实际上,猫也好,鸟也罢,都受到这个世界的支配(狭义上讲是受到天敌的支配)。由此我们可以感知到一种由无常宿命引发的无力之感。

三、结语

根据以上笔者的分析和考察,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鼠”实际上是村上自己的影子,亦是青春岁月的象征;“羊”象征着日本的近代化,而村上将“羊的导入”作为失败的一例,借此讽刺“日本近代化的可悲”;“猫”的名字反映出事物虚无的本质,而“猫”和“发条鸟”被世界所支配则折射出一种无常的宿命感。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村上春全作品1979~1989[M].日本:社,1990.

[2]村上春.羊をめぐる冒[M].日本:社,1985.

[3]夏目漱石.坊っちゃん[M].日本:新潮社,1940.

[4]鹿俣浩.教育の森の意とその可能性について[EB/OL]..

[5]中村里.日本人の物身の史[M].日本:星社,2006.

[6]村上春.『物のための冒[J].文界,1985(8).

[7]犬儒本格派『当事者2002.[EB/OL].http:///kenju/murakamiron.htm.

[8]夏目漱石.我は猫である[M].日本:旺文社,1905.

[9]野子.ボクは猫よ[J].文春秋,1982.

[10]老舍.小麻雀[J].文学评论,1934.

[11]志直哉.志直哉全集(第二)岩波店,1974.

[12]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3]成怡.羊的隐喻与悖论――解读《寻羊冒险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7-79.

[14]蔡鸣雁.《寻羊冒险记》中羊的象征意义解析[J].美中外语,2009(5):59-61.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村上春树;消费文学;文化传播

一 世界消费趋势下的消费文学

众所周知,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在当今消费化的驱使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甚至成为了文学消费的唯一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文学的产业发展。在滚滚商业大潮中,时尚首先成为消费时代的向标,文学被纳入到商业原则主导下的消费市场运作之中,人们以时尚的方式,把文学当作时尚消费的对象来对待,创作转换成了生产,作品转换成了商品,阅读转换成了消费。在全球化语境下,消费性文学大批量产生。放眼当今的图书消费,借助于现代传媒和文化工业的强大力量。文学的生产进入大批量生产。整体说来,消费文学具有如下特征:

1 商品性:消费文学是商业时代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它与商品密不可分。从策划、创作构思到写作方式、生产流程、传播与消费都有商业因素的介入。正如波德里亚所说。“商品的逻辑得到了普及,如今不仅支配着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人际关系,以至个体的幻象和冲动。一切都由这一逻辑决定着,这不仅在于一切功能、一切需求都被具体化、纵为利益的话语,而且在于一个更为深刻的方面,即一切都被戏剧化了,也就是说,被展现、挑动、被编排为形象、符号和可消费的范型”。[(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2 大众化:为满足大众层面的消费需求,文学创作中积极融人大众型的日常生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去精英化的体现。“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当然他会作为普通要求、作为理想参照而保持着,而且越是当它丧失了其意义实体时越是这样(正如大自然在其遭到普遍摧毁前从未受到过如此歌颂一样),但事实上,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和物质财富一样要从于‘现实性’使命。”[(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3 精神的物欲化: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成为当今世俗社会的意识形态之后,它们不仅笼罩了市场,笼罩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参与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重新塑造,消费文学通过传媒广泛传播自己的理念,通过文学艺术的方式自我包装,自我宣传,消费文学利用语言、图像为大众创造出一个欢乐的虚幻世界,不断推出新的感官享受与欲望满足方式,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时刻为追求新的刺激,去听从新的欲望与需要的控制。在这个文化处境下,日本的文学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正担当了这个角色。

二 解读日本文学畅销的背后秘密

村上春树小说是一种现象,在都市人中,尤其是都市的年轻人,被推许为“小资”必读书之一,阅读村上春树的小说已经成为某种时尚和品位的象征。“村上热”一潮高过一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已经成了当今都市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他受广大受众的欢迎程度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无法相比的。无疑,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研究的对象。

作为成功的小说销售,以他为例,我们来看看,日本文学畅销的秘密何在。

1 颠覆传统爱情:制造商业大卖点

村上作品能引起全球性读者的广泛关注与他作品故事的可读性是分不开的,作家在写作时就注意和受众对象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他在表达他的小说见解的时候说:“我相信故事的力量,只要我还相信,而且还有把那化为文章的能力,我跟各位在某个地方便相互联系着。这当然,对我来说――身为一个作家和身为一个人的我――都是很大的安慰和鼓励。感谢你的阅读。”[雷世文,《村上小说热传播的接受心理分析》,收入论文集《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华夏出版社,2005年03月第1版,第10页]。作家就是以这样关切受众感受的动机来虚构读者喜爱的故事,创作出成功的作品的。

所有的故事中爱情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远不可或缺的主题,村上小说亦是围绕爱情展开的,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上演着爱情故事。以《挪威的森林》堪称凄美都市恋情故事之典范。

《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日本六、七十年代城市青年的真切感人的爱情故事。其核心人物渡边的爱情追求是在一系列痛苦中存在着欢乐的回忆,情景十分凄凉。凄美的爱情,深深的打动着人们。

村上的故事几乎离不开爱情,他深切地触摸到了现代人类爱情脉络。爱情发生在两个不同性别。甚至两个相同性别的生命个体之间,打破传统,有着不一样的爱情观念,看似于世俗的纠葛分不清,其实,春树的作品充满着现代人爱情生存的探索意味,但是在其外部,为迎合市场消费原则,依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商业气息,成为书商的谋略。这也是畅销书的命运和特质。

2 引起大众共鸣:塑造普通的人物形象

村上在作品中有这样一群男性形象,他们长相普通,出身普通家庭,就读普通学校,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包括做饭、恋爱,也是很普通的方式,读者阅读作品的时候很容易接受跟自己或自己身边人一样的普通人形象,也会随着书中场景的描写身临其境,对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感同身受,仿佛阅读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这些人物身上没有明显的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特征,他们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人一样,追求时尚,喜爱品牌消费。在这些人物时尚的外表和生活方式下,作家给予人物独特的风格,即便被大量商品包围着,这些人物也因为特别的品位格调成为读者喜爱甚至模仿的对象。

在严肃的文学创作内表现消费社会的策略,使得村上春树的作品呈现复杂的意味。这也是消费文学不得已的“秘诀”。

3 质疑功利主义:尊重心灵的向度

掀起了“村上春树热潮”,原因之一就是小说中那种孤独感伤的氛围,无奈怅惘言中了读者们的灵魂,激起了内心中的共鸣。“孤独”是文学中一个常见的母题,村上春树小说中也弥漫着一种孤独的气息,充满着孤独的主题,排除功利性的社会压力,村上的小说直指人们内心。

村上春树作品中很多描写都市中青年的孤独的生存,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几乎都是孤独的。在《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这部小说中,深刻地表达出人的那种孤独感和虚幻感。无论小说中的人物,有人借助娱乐寻找自我存在解脱孤独,有人选择死亡逃避孤独,寻找的结果是始终觉得人生基本是孤独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寻找的本身就是意义。对今天生活在都市的孤独的现代人们,这无疑是击中了人们的心灵感悟,对接人们的心底情绪,这也是消费时代,文学应该展现的一个方面。

三 日本文化传播的成功之路

日本作家不仅吸收日本传统文化因子,也努力吸收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日本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传播,这与日本先进的技术很有关系。日本文化能够在世界快速发展,这和日本强大的资本和政府的文化战略有密切关系。虽然中国的文化悠久,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当今,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强于中国的。

不管是阅读村上春树还是观看日本动漫,几乎都能给受众带来影响,我们可以透过文化制品思考日本的历史、政治、艺术、文化、人物、地域、风俗,审视日本人的性格、形象、气质、行为,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中国走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雷世文主编(相约――挪威的森林),北京:华夏出版杜2005年。

[2]丁琪《消费喧哗中脆弱的“失语者”――从中的直子到中的天天》,《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邢灵君《村上春树在中国――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下的村上热初探》,《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笫3期。

[5]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与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村上春树;王小波;理想主义

一、理想主义贯穿始终

如果我们为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特征找几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他们都追求自由与人格独立、人人平等、捍卫个人价值与尊严、反抗传统文化。而这样的思想的特征也让他们的文字始终有着浓浓的理想主义气息,这种理性主义的气息具体表现在他们对荒诞社会的不配合、不认同、不妥协的基础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个体自由的呐喊与奋斗,他们同样的都在为每一个独特且独立的个体奔走,同样在为在时代、在社会边缘徘徊的人发出自己的呐喊,他们是两位孤独的追求理想的浪漫骑士!

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从来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从来不是荒诞社会的逃避者,虽然他们在社会的边缘游走,但是他们的目光从来都是锁定在社会,用自己的文字来与社会做出自己的反抗―从作品中看他们都为社会中的少数人而发声,追求真诚、自由等等,而这些都与他们本身对理想主义的倾向性是有关联的,诚如村上春树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词:“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我写小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给予每个灵魂尊严,让它们得以沐浴在阳光之下。” [2]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都在不知疲倦的追求着、渴望着为那部分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少数人发声、描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对他们的内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描写与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状态的追求与热爱,我想这也是属于能够表现他们理想主义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在王小波还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我们都能够在字里行间体会出他们对于生活最原始最自然状态的喜欢,像在《绿毛水怪》中“王二”在父亲的书柜与书店里跟“妖妖”度过的一个个的下午,还是《黄金时代》中“王二”与“陈清扬”在山上那段激情与美好的时间,还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田村卡夫卡”如饥似渴的在图书馆中吸收知识,享受只有知识的孤独,还是在《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中“我”在那个迷雾弥漫着的仙境痴迷那人与人最本真状态的美好。王小波与村上春树他们对大都市“异化”下的人际关系十分不适应,所以只能孤独的在大城市中寻找自己的归属,在都市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生活不被“污染”或者不被影响,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孤独。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他们都是孤独的浪漫骑士,他们都在都市生活中寻找的那温暖的理想主义。

二、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不同的理想主义

(一)村上春树忧郁的浪漫书写

村上春树的作品在我看来一直在表述近似一种略带悲情、略带苦涩的理想主义,虽然笔下坚毅勇敢的主人公不断在对命运做着持续果断的抗争,虽然对社会他们不妥协,但是却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无法摆脱、命中注定的孤独感、无力感、悲观感、失望感,而这深刻的在其作品中有诸多体现。比如在《奇鸟怪状录》中村上也曾这样说:“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3]

(二)王小波“没心没肺”永远在笑的浪漫骑士

王小波在这点上是与村上春树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他在向我们传递的则是一种自嘲幽默式的理想主义,同样是对荒唐社会下的个人反抗,同样是两个社会边缘人的孤独,王小波就大大减少了村上春树的那种命中注定般的无奈感和无力感,而更多是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于前方王小波是乐观且充满幻想的,愿意尝试的,比如他曾说:“我十七岁时在插,晚上走到野外去,看到夜空像一片紫水潭,星星是些不动的大亮点,夜风是些浅蓝色的流线,云端传来喧嚣的声音。那一瞬间我很幸福,这说明我可以做个诗人,照我看来凡是能在这个无休无止的烦恼、仇恨、互相监视的尘世之上感到片刻欢欣的人。都可以算是个诗人。” [4]一个充满幻想、乐观、对于周围的不如意、不公平报以向上、积极的态度,世界待我以痛,我报世界以歌,这句话对王小波就再贴切不过了,王小波时常是以孩子般的天真来面对社会。

三、结语

村上春树与王小波共同的思想特征譬如追求自由与人格独立、人人平等、捍卫个人价值与尊严、反抗传统文化等等让他们作品染上了浓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虽然有语言、国家、甚至生死等重重障碍,但是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到“两颗质地相近的灵魂”那交接的部分。在追求个体价值与尊严的当代社会,分析他们的作品,更多了一份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少华.王小波与村上春树之间[N].北京:中华读书报,2007.12.19.

[2]村上春树.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J].东京:文艺春秋 四月号,2009.

篇9

关键词:村上春树;日本文学;作品

村上春树(1949年——至今),日本著名现代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挪威的深林》、《海边的卡夫卡》、《1Q84》、《奇鸟行状录》等。日本文学与村上春树是密不可分的,从日本文学大的发展趋势来说,村上春树被誉为日本文学殿堂“新旗手”。而对于村上本人来说,自其迈入日本文学领域那天开始,就十分注重处理好自己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在对于村上春树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其与“日本”文学历史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本文试通过简要分析村上春树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梳理出村上春树写作文学的认识。

一、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的二元对立

村上春树有意在作品中开辟蕴含多义的灰色地带,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与他、生与死、善与恶,不再是不言而喻的主客对立,而形成不断流变、相互交织的意识流场。在这种磁场的影响下,读者不再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成为可以参与到“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者”,在灰色地带中逐渐明晰自己的立场,找准自我的定位。

(一)自与他

人在坚持自我、主体性的同时,也必须寻求与他人的交往。但是,一旦接纳他人,自我就会动摇。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像奥姆真理教徒那样,把自己的行动准则交由他人掌控。

《在约定的场所》中,村上春树反复追问:“在奥姆真理教的教义中,‘自己’被摆在了什么位置?在修行中到底有多少交给了导师,多少是自己管理的?”对此,前信教徒増谷始的回答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对信教徒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解脱,除此以外任何事情都跟自己没关系。只要传教者说那样做是对的,他们就照做。沙林事件的实施者就因为丧失了自我,才会毫无罪恶感地去杀人。

《斯普特尼克恋人》的敏曾经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习惯于自己的坚不可摧,无法理解那些脆弱的人,缺乏温暖的包容心。有一晚她被喝醉酒的游乐场工作人员误锁在了摩天轮里。为了打发时间,她用望远镜寻找自己的公寓,不料看见另一个自己和一名男子正在发生性关系。她觉得自己被玷污了,随即昏迷。第二天,敏头发全白,从此失去生存欲望。敏的遭遇象征了封闭的自我遭受他人入侵而终被永远失去。

(二)生与死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著名的“向死而生”说,意思是人应该时常抱着死亡意识而生活。无独有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也曾写下一段文字“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不是生的终点,而是与生时刻相伴。死者背负着生者最软弱的部分,因此,死者不断警醒生者,约束生者的行为。当我们检讨生的意义时,也必须考虑死。

《海边的卡夫卡》的佐伯与青梅竹马的甲村保持着近乎完美的恋爱关系,不管做什么都在一起的二人之间已经容不下任何其他事物。甲村18岁时离开家乡去东京上大学,主要原因是为了学习,也有部分原因是想通过分开来确认两人的感情,但是佐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她认为两人天生就不可分割,即使犯错,也要把恋人牢牢绑在自己身边。20岁那年甲村被卷入意外事件惨死,佐伯的人生也在那个时刻名存实亡。

(三)善与恶

《1Q84》的部分是青豆杀教祖深保田前两人的对话。教祖为自己幼女的事实辩解,称自己被选为“小人儿”的人,不得不做那样的事。并引用弗雷泽的《金枝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表明自己痛苦的立场。于是青豆内心动摇起来。

按照教祖的说法,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善恶是不断互换立场的,重要的是维持善恶的平衡。理论固然精彩,但借用宗教仪式之名行幼女之实的罪名无论如何不能用这个理论一笔勾销。特别是教祖辩解完之后主动求死的行为更难以被理解成为取得了善恶的平衡。

其实村上春树关于善恶的辩证论可以追溯到《地下》。在《地下》的后记中,村上分析了普通市民团体与奥姆真理教教徒的异同。

有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上班途中遭遇了沙林事件。中毒住院,出院后留下后遗症,不能正常工作。久而久之引来同事和上司的不满,无奈辞职。他不止遭遇了一次暴力,还遭受了二次暴力,而二次暴力恰恰来自“善良”的普通人。

神田美由纪是一位虔诚的信教徒,她只是想纯粹地追求精神的修行。出家修行时由于置身于封闭的环境,她从未听说过干部集团的邪恶计划,并且事件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相信这一事实。被强制遣散后,她开了一家面包店。可是由于媒体和警察的干扰,面包店无法正常营业,只能把面包卖给元教徒。虽然回归社会,但她丝毫感觉不到社会的温暖。

二、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特征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的主要四个特征印证了这一点。

(一)“都市”情怀

村上春树的作品基本以都市为创作背景从而进一步展开描写,这说明他追寻的是一种时尚、轻松自由的生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开始就描写“我今年三十七岁。现在。正坐在播音七四七的机舱里……”,“哎!又来到德国了”;接下来村上所描写的“我”东京学生生活的体育馆、咖啡馆等创作地点都具有明显地“都市烙印”符号;《天黑以后》的开头“晚上23时56分 眼睛看到的是一座都市”;《且听风吟》描写了“我”与一位在酒吧相识 的少女的爱情故事,透漏出“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舞、舞、舞》是以1983年为创作时间以“海豚宾馆”为创作地点;《斯普特尼克恋人》则描写了进入东京都一所私立大学学文艺专业的堇的生活。由此可见:村上春树的大部分作品都明显地烙上了“现代” 文学和“都市”文学的烙印。

(二)魔幻浪漫主义

村上的《奇鸟行状录》中有关“怪事”的描写“冈田身边来了许多怪人:女巫师、“意识妇”、失手使男友车祸死亡的少女、旧军人等。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怪事……”《奇鸟行状录》色彩诡异,规模宏大,虚实交叉,被称为当代的“一千零一夜”;《寻羊冒险记》中,“羊进入一个右翼头目即‘先生’体内”这种虚幻的描写;《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表现得更为明显,双线结构区分,如果说世界尽头是魔幻世界,那么冷酷仙境甚至有了科幻色彩。《海边的卡夫卡》可能是将魔幻融入现实之中较为充分的,但仍在篇末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魔幻世界。可见,村上的作品具有“魔幻”的特征。

另一方面,村上在叙事的同时使读者产生丰富的遐想,给读者带来感官与思想上的共鸣。例如在《挪威的森林》中,村山描写草原的风景:“风吹过草原,轻拂着她的发,然后往杂树林那头遁去。树叶沙沙作响,远处几生狗吠。那声音听来有些模糊,仿佛你正立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一般。”在《天黑以后》中描写夜晚的都市:“在广阔的视野中,都市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庞大的活物,或者犹如若干生命体纠结形成的一个集合体。无数血管一直伸到无从捕捉的身体末端,血因此得以循环,细胞因此得以不断更新。”村上作品中这些对景色的描写并非人为产生的“幻觉”,是对所观察到的景象的真实描写,但同时运用了比喻等写作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遐想空间。这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相吻合。

在一定程度上村上的魔幻元素具有模糊主题的功效,而不是用魔幻元素将对现实的反映夸张放大以更好的反映主题。“在魔幻现实主义中,作者的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把魔幻当现实只是手法不是目的。村上的一些作品由于魔幻元素的充斥变得不易把握所要反映现实的主旨了。由此可以看出,也许称村上的作品为“魔幻浪漫主义”更为妥当一些。

(三)非意识流

“意识流”一词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包括了:内心独白、内心分析、自由联想、时间和空间蒙太奇、诗化和音乐化等特征。

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对于人物的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很少,而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对白来体现主人公的心里想法。另一方面,村上春树作品中有关自由联想的描写虽不在少数,但都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些比喻。除此之外,村上春树作品中,虽然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但并没有突出时间和空间的“蒙太奇”。最后,村上春树在作品中,有关“诗化和音乐化”的描写也屈指可数。所以,从“意识流”的角度来说,村上春树的作品可以列入“非意识流”的行列。

(四)“矛盾”性创作手法

村上春树创作的小说中,“矛盾”的创作手法可谓运用的游刃有余。他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描述:“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欢笑”、“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舞舞舞》写道:“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他这些作品中的“矛盾”性创作手法的运用,其实体现了村上春树自己当时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透露出村上淡淡的忧伤与孤独。这些矛盾写作手法的运用不单单体现出村上对个人心境涟漪的反复咀嚼,更多的表达出源于对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以及社会体制、自身处境的批判性审视和深层次质疑。

(五)村上春树创作心理的“消极”

村上春树作品中“消极、空虚、孤寂”等的创作风格已毋庸置疑。其作品大多数是以日本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为背景,反映了二战后人们失落的精神状况和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无可奈何,充满着“消极”和“孤独”的意识。《挪威的森林》中直子和木月的孤独;《寻羊冒险记》中“鼠”和缺小拇指姑娘的孤独;《海边的卡夫卡》中十五岁就离家出走“少年”的孤独等等。林少华(2001)评论:“村上作品的基调是孤独和无奈,而最让我心动和引起共鸣的是他把孤独和无奈当作玩味的对象”。由此可见,村上春树的心理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的淋漓尽致——“悲观”和“消极”。

三、村上春树文学的主题表现及其时代意蕴

通过意识世界与无意识世界的对立构图,表现具有“丧失情结”的一代,是村上文学初期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其作品主要包括五部:《且听风吟》(1979年)、《1973年的弹子球》(1980年)、《寻羊冒险记》(1982年)、《挪威的森林》(1987)和《舞!舞!舞!》(1988年)。其中,《且听风吟》是村上的处女作,获得当年“群像奖”。这部作品和所有作家的处女作一样,对我们解读该作家的文学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且听风吟》描写的是1970年的夏天,发生在主人公“我”、“鼠”和一个没有小手指的女孩之间的故事。她是“我”的女友,但俩人的交往没有结果。“鼠”是“我”经常在酒吧喝酒、聊天的挚友,但 俩人之间并未达到真正可以交流的地步。一种感伤的基调充溢于作品。作品中写道:“有一天,一个彷徨于宇宙的青年潜伏在一个井里。他疲倦于宇宙的浩大,希望悄然地死去。随着不断地下沉,他渐渐地觉得在井里有种心情舒畅的感觉,一种奇妙的力量洋溢于他的全身。”“风对他窃窃私语:你可以完全不在乎我,就像对待风那样。如果你想给我一个称呼,也可以叫我火星人。绝不会带来后遗症什么的,对我而言语言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你仍然在说话。”“是我?说话的是你,我仅仅是给你的心传达一种信息而已。”对此,日本著名评论家拓植光彦指出:作品中的“‘风’与‘井’”是以二元对立的构图出现。其中,“风”明显地借用了弗洛伊德的“id”(=无意识)的语意,暗指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在井里“随着不断地下沉……”一句,表现了青年在无意识世界里感悟到的一种舒适;同时,青年从井里出来后提到的“风”,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荣格心理学中的、由集体无意识发出的声音。因此,所谓“且听风吟”,其真正的时代意蕴就是倾听由现代人的集体无意识发出的心声。

《地下世界》是以1995年3月20日发生在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为素材,且以叙事者“我”现场采访的形式,通过受害者或目击者的“证言”完成的一部写实作品。具体地说,“我”共采访了62名这一事件的受害者或目击者,且以证人从“现在”开始叙述自己的遭遇的形式——“现在”不断侵入“过去”的叙事手法,将由奥姆真理教集团策划的那场骇人听闻的“无差别”大量杀伤人命事件再现于读者面前。

纵观村上文学作品直面不同时代表现的叙事主题,以及赋予该时代的意蕴,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村上始终在介入对日本乃至全世界的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在他的初期创作中表现的具有“丧失”一代情结的叙事主题,表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同时让人们深感精神生活倍感贫乏。可以说,村上文学始终背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担起对这个时代的爱与憎、善与恶的观照和透视使命,竭尽全力地投身创作,表现了他对时代的独特把握和感受。也正是因为村上春树文学紧密地把握了时代脉搏,丰富地展现了时代特质,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拓植光彦.从作品结构到作家论——村上春树[J].国文学解释和教材研究,1990(06)

[2]小森阳一.历史认识和小说[M].上海:讲谈社出版,2004

[3]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村上春树.林少华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村上春树.施小炜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10

篇10

“10年之久呀!”细一想来,她自己都觉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能坚持下来十多年的事情,还真的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件。”

于是,内心小确幸一下,表扬自己还是一个有恒心,不放弃的优等生。不过,又转念一想,十多年干着同一件事是否也与当下一天干10件事的大势相违背?于是,又心虚起来。

但是,没过几天在北京最冷冬季躺在沙发上读了村上春树的散文集《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和《爱吃沙拉的狮子》,这两本小书被《达文西》杂志分别评为年度散文第一名和第二名。之前所有的庆幸和怀疑,都瞬间转化成了幸福。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这本小书是村上春树将《an・an》上连载了一年的文章结集编撰而成的,顺序依照连载时的原样。其实约莫十年前,他也曾在《an.an》上以相同的标题写过连载,后来忙于写小说,就无暇顾及随笔连载了。耗时三年终于写完了长篇小说《1084》,大约是卸下了肩头重荷吧,一个念头便在村上春树头脑中油然而生:“好久没写过随笔啦,不妨量产一批?”写小说时,小说家脑中必须有许多抽屉。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小知识、小记忆、个人的世界观(之类的东西)……写起小说来,这些材料随处会有用武之地。但倘若把它们以诸如随笔的形式漫不经心地抛出去,就无法在小说里派上用场了。

于是村上春树(或许是?)吝啬了一下,悄悄地把它们藏进了抽屉中。然而小说一旦写完,便会剩下些未曾动用的抽屉,其中有些材料似乎就可以用于随笔。

“原来村上先生也是一个什么都不扔先生,写小说剩下的边角废料都被神奇地废物利用了一下,就成了数一数二的散文。”物质狂觉得写随笔专栏的人其实都有一颗吝啬鬼的内心,舍不得丢弃生活中生命中的一张心灵小纸片。

村上春树的本行是写小说,认为随笔就好比是“啤酒公司生产的乌龙茶”。但世上也有许多人认定自己“喝不来啤酒,只爱乌龙茶”,自然不便偷工减料。而一旦决定生产乌龙茶,那么村上先生的目标直指生产出全日本最美味的乌龙茶,他认为这是一介写作人理应拥有的气概。

物质狂呢?她写随笔的气概呢?!

“其实,想法特别单纯和冲动。就是不想让每期杂志的编者信成为当期杂志的内容集锦。”因为她烦透了那些类似鸡汤、片儿汤、鸡血和大力丸的兼具各种功效的主编絮语。

于是,就写了这么多期,其实也可以出本小书啦。

“其实,不出书也没什么遗憾。”转念一想,这个能与村上春树先生一样有着别人无法体验的快乐,物质狂就暗爽得不得了。当然,除了码字的快乐,还有的快乐,就是每次的文字都有常年的伙伴给配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