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范文
时间:2023-03-31 07: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一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等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的阴云,乃至现代文明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大痛,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和独特民风,成就了他们的生死传奇,展现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深重悲哀。
【权威评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与群体,反映了这个民族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进行抗争和抵抗的现实,其主题也具有着典型的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小说留下了最后的、一去不复返的、传统游牧民族的生活画卷,不时激活着现代人麻木疲惫的心灵,对鄂温克族的游牧文明持平等、同情的态度,游牧文明对于现代人治疗都市文明病具有启示意义,边缘地带的异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整个人类正在面临的文明困惑。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其“用小人物说大历史”的历史长歌,展现了鄂温克的一个部落近一百年的历史以及鄂温克族的生活智慧与生命态度。在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面对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的无奈现状时,作者悲凉地目睹了这支部落的生存现状。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作为代价的,为了心目中理想的文明生活,对我们认为落伍的生活方式大加鞭达。《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意识地追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作家激情极为饱满,触动了读者灵魂深处对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向往,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境。作者熟悉那片山林,也了解鄂温克与鄂伦春的生活习性,借助那片广袤的山林和游猎在山林中的这支以饲养驯鹿为生的部落,写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的尴尬、悲哀和无奈。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问题,而其中浸润着作者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依恋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在气象上也显得极为苍茫。鄂温克族那些自然之子朴素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这些朴素而优美的价值与现代文明的物欲、发展、贪婪、勾心斗角形成了另一种参照性的人文景观,从而提示着我们现代文明的盲点。
【精彩链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篇2
【关键词】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回归情怀
迟子建,出生于漠河,那是祖国最北部一片神奇的土地,寒冷漫长,但是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小村子,作者度过了天真无暇的童年时光。在她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就是那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动物,这些事物在她的故事中是经久不衰的。在那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培养出了作者充满灵性的思维和真诚的情感。她曾经说:“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①充分体现了她即使走遍世界,也走不出北极村,走不出对家乡的眷恋的家园情怀。她笔下所写的鄂温克族是一群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抗争的民族生存与发展进程中,历经了风雨沧桑。但无论怎样迁徙,他们都离不开森林和河流。即使在面对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日寇铁蹄的践踏,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蚕食时,也不忘自己民族的信仰,民族精神的本真。作家迟子建以其素有的清新真挚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民族史诗般的挚爱与悲悯,表达了对自然家园的回归,人性本真的回归,精神至善的回归的守望与诉求。
一、自然家园的回归
额尔古纳河,是流淌在中国东北黑土地上的河流,与俄罗斯交接。曾经额尔古纳河的左岸和右岸都是中国的土地,后在清朝与俄罗斯的战争中,通过《尼布楚条约》把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地区割让给了俄国,在文中也多次透露出鄂温克人对自己家园的认同与伤怀。正同迟子建许多的作品一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为我们描绘出了那一流域优美神奇的自然之美。迟子建以自己悲悯的爱心和缓地告诉人们:古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绝不能是生拉硬拽式的,更不能居高临下地任意摆布他人的命运,古老部落的消失应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为因素。她真切地抒发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戕害的原始的纯朴本真的无奈与哀痛,字里行间浸润着自己对大林莽、对鄂温克人挥之不去的眷恋与缅怀。
二、人性本真的回归
鄂温克人的人性本真体现在他们虔诚的民族信仰上,体现在他们对生的集体抗争和对死的冷静叙述上。鄂温克人有自己的诸多信仰,这在作品中屡见不鲜。费尔巴哈在论及远古人类的信仰意识时就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 ②在鄂温克族中,他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的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他们信奉萨满,作品中神秘的萨满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神奇和崇高。它几乎渗透到鄂温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嫁娶婚丧,治病消灾等都离不开萨满。他们崇敬火神,营地里的火终年存在。“火种有神,所以我们不能往里面吐痰、酒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③等等诸如此类。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坚强的精神支柱,文中多次涉及到了鄂温克人对原始诸神虔诚崇拜的情节。即使在极度严酷的斗争和生活变迁中,他们也没有丢却最初共同的民族信仰。这样的民族信仰下共同生存的鄂温克人,他们是具有强大的集体力量的。在他们漫长的迁徙历程中,经历了俄国人的驱逐;日本人的侵略;又遭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沉重的历史和苦难的岁月并没有消融鄂温克人的顽强意志和生存哲学。在对待死亡上,鄂温克人表现的是一种冷静和豁达。在他们眼里,“人离开世界,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了,那个世界比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世界要幸福。”④人死后,他们会将其葬在向阳的山坡,或举行风葬。百年的风雨历程,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叙述者的一生,也经历过各种的世迁。民族迁徙的艰难和悲凉,残酷的掠夺和斗争,死亡,成为了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面对这人生中必然的一个结局,不管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地面对,他们心中灵魂不死的信仰使他们对死亡有了一种更达观和豁然的心态。
三、精神至善的回归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至善是认识的最高目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到鄂温克人的道德是高尚的,作为‘萨满’的妮浩每当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然而萨满的神圣职责让她选择了割舍,这种在选择生死时所表现的人格美,可以说是鄂温克人共有的优秀品质。他们的萨满是大爱的化身,在它身上有佛的至善情怀,亦有道的无我境界。小说中妮浩能豁达的让‘马粪包’这种坏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为救一个陌生的汉族青年而牺牲了自己未出世的婴儿;为扑灭森林火灾而祈雨,最后累死在额尔古纳河畔;还有拉吉达为寻找因雪灾丢失的驯鹿而被累死在马背上;酋长为救放映员而被黑熊伤害;为不愿拖累大家而自杀的小达西…真善美的力量让读者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他们的生死观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奏响了这一民族催人泪下的大爱乐章!
四、结语
《额尔古纳河右岸》被称为史诗性的作品。迟子建运用沉静婉约的叙述风格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民族百年沧桑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通过与鄂温克族人平等坦诚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家园、人性本真、精神至善的回归诉求和期盼。面对日益物欲化的世界,作家呼吁我们重返大自然的怀抱,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并在博大的自然中找寻民族之根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文明是检验一个民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所含纳的范围也应该是深厚而广博的。科技及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应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是在文明的发展中保持冷静的民族,在所谓现代文明构建的现代化具象中懂得如何去解构去反思文明的内核。“文明有时候是个隐形杀手”它给人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摧残了另一种文明,而留下一个民族无法再补偿的伤痛。迟子建借以回归的深厚情怀,不仅表达出了对原始本真生存状态的眷恋和缅怀,也表达了她对人类心灵净土的渴望和呼喊,更以沉静悲悯之心透视文明带来的变迁与创痛。从而启发人们对文明强势下弱小生命无奈与哀痛的反思和警醒。
【参考文献】
[1]迟子建.北极村童话[M].黄山书社,2010.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从北京乘火车,伴着隆隆的铁轨声,想像着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牛羊成片点缀其间;想像着蒙古族姑娘曼妙舞姿,还有马头琴声悠长婉转……
好色草原
当南方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消褪时,草原早已是漫山遍野。红黄绿相交,色彩斑斓,层层叠叠的苍茫在眼底流动。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边123公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就是额尔古纳市,这里拥有珍贵的湿地、绚丽的界河、浩瀚的草场、茂密的森林: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的铁骑从这里奔腾而出。
从海拉尔出发,乘车向北行驶100公里,便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对蒙古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一额尔古纳河。蒙古民族就是在这条河边生息、发展,并逐渐壮大强盛起来。这河曲线妩媚,长达667公里,河滩小岛众多,潺潺流水除了在转角处激起波澜,平静时像条小溪,诱惑着游人涉水过河。
秋天的额尔古纳河是蓝色的。蓝色流淌在金黄的草原上,显得格外悦目。几小时的车程,看额尔古纳河扭摆着腰肢显示出它曲线的妩媚。站在高处了望,额尔古纳河又像是一条被大风吹乱的彩绸,在草原上随意舞动。
白桦林
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是探访我国惟一的俄罗斯乡。
在额尔古纳市北面100多公里,有一座著名的小村镇――室韦。这里是俄罗斯族民族乡和蒙古族发祥地。现保存大小城遗址10余座,深含着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又是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
通往室韦的路上,两边是无数金色的白桦林,一眼望不到边。
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这里的白桦林与别处不同,树干特别白,树叶特别干净,树间地面除了落叶之外,很少有杂草灌木丛生,你很容易就走进这些白桦林,去抚摸它们。在白桦林深处,一种很圣洁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想起俄罗斯歌曲《喀秋沙》的旋律、还有那经久不断的爱情故事,那一瞬间,你已成为画中人。
俄罗斯面孔
走进室韦,立刻被一种神秘、静谧的氛围包裹着。
大街小巷中行走着异国面貌的人群,矗立着建筑风格迥异的俄罗斯房屋木刻楞,以为自己身外异国它乡。只有耳畔传来阵阵地道的东北话,才将我们的思绪拉了回来。
在额尔古纳,我们得知,室韦与恩河居住着2700多位俄罗斯族人和5000多位华俄后裔,他们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和沧桑的回忆。
华俄后裔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初。康熙二十八年(1689)签署《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以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两国界河,规定除猎户外,两国百姓不得随便越界,但仍有大批俄国人深入中国境内采金,伐木、牧畜。1900年爆发后,大量俄国移民流入额尔古纳市境,到1907年已达1000户以上。
后来沙俄修建远东铁路,招募大批华工前往俄国境内筑路,很多中国工人与当地俄国女子成婚,其后返回额尔古纳河右岸定居。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白俄贵族越过西伯利亚,逃到额尔古纳河畔,部分人渡河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定居。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额尔古纳市境内俄侨已达万人之多,形成了30多个纯由俄侨组成的村屯和一些中俄杂居的居民点。在“闯关东”之潮中,一些人来到额尔古纳河地区,从事淘金和采伐,与俄侨姑娘频繁接触,交往日密,最终结为夫妇。1989年,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华俄后裔”被确定为我国的俄罗斯族。
草原狂欢
黄昏,我们抵达室韦乡(吉拉林)。
接近村口,一群男女站在路中央迎接客人进村。我们赶忙停车走过去,手风琴声立即响起,是极为熟悉的俄罗斯歌曲。
几位胖大婶端着放满酒杯的盘子,手执鲜花,满面笑容,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高声谈笑着,喝一杯递到手里的迎宾酒,接过洋溢着芬芳的鲜花,听着耳熟能详的欢快旋律,瞬间感受到浓郁的俄罗斯民风。他们的热情不是为应景、不是为商业需要,而是发自内心,真诚而坦率。
两米多长的桦木被一次又一次地扛来加在篝火上,人们好像总也跳不够、唱不完。最后篝火累了,轰然倒地,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四散回家。
不忍错过室韦的金秋,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起来了。
秋天的早晨,室韦显得有些寒冷,小山上尽是白色云雾轻轻浮游,草原上却早有访客――三几头母牛正在忙碌地咀嚼着丰盛的早餐。
沿着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行走,耳边响起大钟悠扬的鸣唱。
太阳升起,河面的水汽蒸腾开来,渐渐往岸上弥漫,并丝丝缕缕向半山漂浮。不久,乳白色的雾气笼罩了整个河岸,迷离飘渺,牛羊和房屋都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尤里的家
我们住在俄罗斯后裔尤里家,他的中文名字叫刘克,但是这里的人们还是习惯以俄罗斯名相称。从外表看尤里,俄罗斯人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
“木刻楞”是俄罗斯人典型的住房,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棱有角,非常整齐规范。木雕的窗檐装饰板。室内铺设着木地板,极为干净,相当雅致。
红色屋顶的小木屋,整齐的木栏栅。种满了花草的小后院。树下还挂着秋千。这样的生活,真实惬意。
每一间屋子都不会很大,但色彩的搭配必定明艳。红屋顶的便会配上湛蓝色或鲜黄色的窗。若是宝蓝色的屋顶,便大多会配上白色的窗。
最吸引人的是,旁边还有一间全部用木材制作的桑拿浴室,这是爱好清洁的俄罗斯人的洗浴习惯。墙上挂着几束桦树叶子,蒸桑拿时,蘸上水轻轻抽打,会感觉全身放松。只记得早年在北欧见识过这种风俗,想不到被这里的华俄后裔秉承了下来。
室韦人爱花,从后院的小路,一直通往前院,路旁是一片花海。那种淡雅而别致的花,虽不特别出众,但却叫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
当我用俄语向他问好时,尤里笑着用地道的东北话说:你的俄语咋比我还好呢?他母亲的面貌具有典型的俄罗斯特点,而且俄语非常流利。尤里的妻子是蒙古鄂温克族人,汉语是自学的。
篇4
“敖鲁古雅”的全称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位于呼伦贝尔市北部的大兴安岭腹地,距上级主管政府所在地根河市234公里,全乡的近500口人居住在这片面积为10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152名为猎民)。这部分鄂温克人被称为“使鹿部落”,他们的祖先在大约400年前,从俄罗斯境内的勒拿河一带,驱赶着驯鹿来到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的苔原森林中。此后,敖鲁古雅的鄂温克驯鹿人们,整年游荡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靠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现在的鄂温克猎民已经基本上搬迁下山,作为生态移民牵着驯鹿,集中居住在根河市以西的新村,开始他们新的生活,猎民点则轮流放养驯鹿。
如今,国家给敖鲁古雅乡人建立了定居地,统一格局的木制别墅式的猎民定居房和鄂温克民族博物馆等设施。猎民的房屋、家具、有线电视、抽水马桶、自来水、电话和集中供暖的暖气等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全年的热水和用电也是免费的,每一户又都有政府部门一对一帮扶,捐助给他们生活用品。
但是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却给世代的鄂温克人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驯鹿无法进行圈养。它们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对选择食物的要求较高,除苔藓外,根据不同季节也喜欢吃一些青草、树叶、蘑菇之类。苔藓是一种低等植物,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西麓阴冷潮湿的地方,一年四季森林中都有,但生长非常缓慢。由于驯鹿的生活习性,加之森林生态的脆弱以及鄂温克猎民集中而居、成群放养驯鹿,这些因素都给驯鹿的觅食带来很大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鄂温克人则必须频繁地迁徙。迁徙是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惟独在鄂温克猎民中得以延续。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苔藓和蘑菇,只有在森林里才能解决驯鹿们的“吃饭问题”。所以,除了部分村民留在定居点,在原始的密林中还散布着五个驯鹿站(最远的一个在150公里之外)。
篇5
这里有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丰富的自然资源组成了一幅幅绚美多彩的画卷。秋天的大兴安岭是溢彩留香,硕果累累、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蒙古族的母亲河
根河湿地,地处根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根河源头及河流两岸,河谷宽阔,是我国北部比较典型的森林湿地之一,也是北方最美的河谷湿地之一。根河在其流经的区域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其湿地植被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生态质量极高,既是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湿地的缩影,也是大兴安岭林区寒温带湿地的典型。
根河过去叫“额尔古纳左旗”,根河的名称是来自流经该旗的一条河的名字。这条河也是一条历史名河,它是蒙古族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的一条主要的支流。《蒙古秘史》称其为刊沐涟,明代称其坚河。历史上,额尔古纳河流域哺育了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美丽的根河流域至今仍是呼伦贝尔最美丽的河谷草原,夏季时,芍药花、金莲花、山丹花遍地开放,成了一片花的原野。
大自然的馈赠
离开根河市区便立刻进入一片浩瀚无垠的林海,这里有一颗璀灿的明珠,那就是位于根河市牛耳河镇境内的汗玛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北部西坡,北与阿龙山林业局为邻,西同金河林业局毗连,东与黑龙江省呼中自然保护区接壤,南和甘河林业局相接,总面积为107.348公顷,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和保存较为完整的寒温带古北界生物地理群落地带。
它被喻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奇丽罕见的自然风光,好似凌空抖落的一幅以绿色为底蕴的自然风貌画卷,使人惊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这片净土绿地辽阔壮美、山巅突兀、千峰陡峭、诸峰黛色、千沟凝碧、谷地宽坦、河谷开阔、大河奔泻、雨量充沛、林密草深,犹如绿色波涛汹涌、翻滚,势如绿浪大海。由于自然条件良好,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优越的繁衍生息的环境,保存蕴藏了大兴安岭各种动植物资源。其中用材林种有兴安落叶松、欧洲赤松变种樟子松,世界稀有树种沙地红皮云杉、四季常青的偃松,兴安特有的林木黑、白桦林及河柳、山杨等高大乔木。林中有东北黄芪、手掌参、贝母、金莲花等中草药材。秋天可以在高寒地区特有的偃松上采摘松果。
四景环绕的阿龙山
阿龙山镇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林地面积30多万公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特色的四处自然生态旅游景点有奥克里堆山、蛤蟆山、鹿鸣山、鄂温克岩画。
奥克里堆山
奥克里堆山位于根河市阿龙山镇东北30公里处,距根河市区177.5公里。海拔1520米,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但因山顶发现了古冰川遗迹而闻名。整座山峰植被呈阶梯状分布,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兴安落叶松林、甜杨钻天柳林、柴桦灌丛、小叶章草甸、苔草沼泽。登临山顶,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山连山,峰连峰,连绵起伏,一目百岭。奥山海拔虽不算高,但其温度却很低,即使在每年夏季,山顶常年积雪,成为游客夏季欣赏雪景的一大景区。看不到一处人为建筑和人为景点,也看不到一丝的环境污染,野生动物出入频繁,在这里你很容易就能看到驯鹿、狍子、野兔、飞龙等珍稀的野生动物。到了冬季,整个奥山千色归一,银装素裹,玉树琼枝,这里是纯而又纯的自然生态,是质朴纯真的自然,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圣地。
蛤蟆山
蛤蟆山又名隐景山、蛙鸣山。位于阿龙山镇东北13公里处,距离根河市区160、5公里。整座山峰秀美奇险,山中奇岩怪石林立,青松古柏参天。在一座20米高的锥形飞石上,有一石稳落其上,其状酷似青蛙蹲于石峰之顶,其颌下的“软组织”也好似因充气而鼓满,仰望天空,神情专注,使人仿佛听到它那激越山谷的蛙鸣。
鹿鸣山
鹿鸣山位于阿龙山林业局阿乌尼林场境内,距阿龙山镇58公里,距根河市区205.5公里。覆盖着茂密森林的缓缓群山上突兀一石山高耸入云,峭然凌立,巍峨险峻。沿着鹿道蜿蜒攀行而上,一路古木参天,野花争艳。到了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飞来石”,俗称风动石。它仿佛像一位天外来客,居于山巅之上,形如坐禅,高约3米,直径约2米。一人推之,左右动之;众人推之,则岿然不动。石坡之上,一樟一桦,一左一右,左边的樟子松大而婆娑,右边的白桦小而灵秀,一颦一笑,犹如梦中情人。
鄂温克岩画
鄂温克岩画位于阿龙山林业局南娘娘河林场55公里处,距镇区60公里,距根河市区207.5公里。“南娘娘”是鄂温克语“阿鸟尼”的转音,意为“有画的山岩”。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故鲜为人知,现在一条新修的公路就在岩画旁经过。从南娘河林场乘车行约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走下公路前行不远,几座六七米高的悬崖立在绿树丛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崖壁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些符号,线条粗犷奔放,以暗红色为主,不知用什么颜料画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以动物的血掺进石头研成的细粉末的可能性较大。经漫长岁月风雨侵蚀,虽有的已不太清晰,但还是能看出大致轮廓。或三角形或四方形图案,还有一些人形和动物图形。这些岩画给我们展示了鄂温克这个游猎民族的先民的社会风情和民族文化。
tips
行程推荐
海拉尔―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莫尔道嘎―得耳布尔
一、在阿龙山探寻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鄂温克族真正的居所,但记得千万不要打扰他们安静的生活。
二、清晨到最佳拍摄点去遥望北大兴安岭的第一高峰――奥克里堆山。然后驱车前往满归镇,沿着盘山道登上1409高峰,俯瞰绵延的大兴安岭。下山后穿越中国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欣赏植被最自然的状态,幸运的话可以遇到狍子、雪兔、棒鸡等珍稀的野生动物。
三、夏季去根河漂流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地美味:
篇6
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儿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是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华苓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2005年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完事后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发特快专递过来。
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见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t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是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作品中学生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
篇7
关键词:《群山之巅》 生态意识 自然 文化
迟子建的小说不仅有着对自然诗意的描写、美妙的意境,并且在内容上也关注人类与自然、自身的现实关系。作者对鄂伦春族文明的凋落谱写了一首挽歌,在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描写中渗透着生态意识,尤其是在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今天,迟子建的创作就更加富有意义。
一、自然文化与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最早是由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谈到的:“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土地(自然界)。”[1]他强调将人类的道德自觉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主动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基鲁索夫则将生态意识定义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人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2]我国学者陈铁民认为:“生态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如何从最优角度反映、解决人、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3]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动性的重要性。刘湘溶将生态意识定义为:“人类以对包括自己于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4]可以看出,自然意识就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处理人与自然、自身的方法进行不断调整。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观
首先迟子建小说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无所畏惧,生态危机接踵而来。正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奇说的:“人类的困境正是传统发展观导致的必然结果,人们忘记了自然是赋予人类的发展的基础。”只有像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y治异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5]如此,人类才能躲过自然的惩罚。
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还体现在人与自然情感的互通中。“天”是生命的起源,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安雪儿眼中,月亮、星星是和人类一样的玩伴,同样有生命。“人类早期的医药仪式,萨满教通过唱歌、念咒、跳舞来治病消灾。他们认为疾病是由于自然界失去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而导致的,古人通过肉体与地球的类比来解释和表现平衡。”[6]这些早期人类的幻想通过与自然、自身的情感结合、互通。
(二)动物形象的灵性体验
迟子建笔下的动物形象具有人类的情感,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小说《群山之巅》中,辛七杂的出场伴随着一群鸡鸭鹅狗的出场,这些生物能体会出人身上死亡的气息。绣娘的白马更是灵性的代表。正如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他说:“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生命立场来看的、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7]就是因为做到了敬畏生命,迟子建笔下的动物形象才能被人类用心去感知,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沟通。
在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爱中,人类得到心灵的慰藉。迟子建的动物世界里没有较多地对凶猛动物的力量的赞美,较多的是对通人气的动物的关注。利奥波德的大地理论认为:“气候、水、动物和植物都是大地共同体的一员,都有它存在的权利。”迟子建更是将动物作为同样具有情感的个体与之相互关爱。辛开溜将狗取名爱子,这只狗已经成为他思念妻子的寄托,也是唯一的伴侣。文章写道:“辛开溜的墓地是爱子选的……当辛开溜的灵车到达龙盏镇时,爱子在北口迎接,呜呜嚎叫,它在西山刨的墓穴,印满花形爪印。”[8]298
二、人文文化与生态意识
与张炜、郭雪波、叶广芩等作家一样,迟子建的小说有着浓厚的生态意识,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的关注上,也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变化、科技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社会的危机以及古老文明、习俗的衰落等问题上。
(一)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生态意识
迟子建的大量作品,如《北极村童话》《福翩翩》《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抒写的是对古老乡村文明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迟子建生长在黑龙江的大兴安岭,童年的乡间记忆让迟子建对人生有着最朴素的理解。正如她说:“可能是因为我自幼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缘故……虽然小说是作家创造的,但我的感觉也是自然创造的,所以它就更应该是美的。”[9]可见大自然在迟子建心中的价值和对其创作的影响。
小说《群山之巅》的故事发生在龙盏镇。“镇”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它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乡村的一些性质。在20世纪的中国,每一个镇都发生着社会的转型。小说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城镇是如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但一系列事件如毛虫灾害、农药、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安大营掉进河道大坑的死、地质工程师的探矿,都反映了现代化正渗透着这个城镇。而作者的意图则是通过唐汉成来叙述的:“而他在山里长大,热爱大自然。每当疲惫地回到青山县,看见山,看见清澈的河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他的血液就畅通了,一路的风尘也被洗去了。”[8]43对于矿物勘探者而言,不惜采用误伤的手段来维护龙盏镇的“太平”。
(二)鄂伦春文明的挽歌与生态意识
中华民族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包容,在团结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精神文化。如果要找寻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曾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看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平原落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里,迟早就会服服帖帖地、主动融入汉族之中。”[10]在迟子建笔下,不论是《北极村童话》,还是《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用鄂温克族的历史、风俗、建筑、饮食乃至萨满文化,来表达对这种古老文明衰落的惋惜,但《群山之巅》却用更加深刻的笔触把目光落在了城市对乡村文明和人类思想生活的影响之上。
首先,迟子建歌颂了鄂温克族人的原始的生命力、活力,“我从小在大兴安岭长大……这支部落现在就剩两百多人了,我去内蒙古的根河追踪这支部落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我痛心的是,现代文明的进程正在静悄悄地扼杀着原始之美、粗犷之美。”[11]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族人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活力,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的方式”保留了原始人类的生机。古约文乡是鄂伦春人的居住地,绣娘的身上较多地保留着古鄂伦春人的活力,心里也像明月般纯净。
其次,风葬等一些习俗也体现出鄂伦春文明所具有的生态意识。“风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在树杈上或树与树之间搭横木,上铺篱笆,将死者放上,再以树枝或篱笆覆盖。也有将死者装入木棺再置于树与树之间的横木上的。[12]这种丧葬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鄂伦春人外出行猎经常有人死于山中者,这是及时安葬的手段;另一方面,丧葬是一种宗教性的习俗。风葬在一些居住形式上类似巢居,是远古时代人们巢居的生活情景在葬俗中的一种折射。迟子建也认为:“他们为什么风葬? 在我想来,就是他们要让自己的躯体与天相接,灵魂这时就会在晚风和晨露中脱壳而出,化做云朵。”[11]
三、对人类精神冷硬的批评
迟子建曾经说:“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任何地方会成为世外桃源。过去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人的意义上的。”[13]由此可见,迟子建作品的生态意义包含着人类精神上的生态精神。
迟子建的小说塑造了许多充满神性的美好人物,但S着现代化大潮的侵袭,人的恶逐渐暴露。《群山之巅》里,安雪儿可以说是美好人性的代表,她像尘世中的精灵一样。她的父亲安平是个正义、重感情、有担当的汉子,奶奶绣娘更是具有少数民族人民身上特有的热情与古朴。在这种对比下,辛欣来就显得充满了人性之恶――他嫌弃龙盏镇家乡。老魏则崇尚享乐消费主义。还有单尔东,成名后抛妻弃子。这显然是经济浪潮蛊惑了乡土人们,使他们出现了虚荣心与欲望。不过,迟子建在恶中始终坚持着把温暖和爱留给了这个世界,她坚信“这个世界上的恶是强大的,但比起恶来,爱与美更强大”[14]。
迟子建的作品在当代主流作品中题材和人物形象都是独树一帜的,也正如她自己所说:“就像大兴安岭一样,它太偏远了,不是什么中心,就在边边角角的一个小地方,你可以注意它,也可以完全把它忽略。个人的能力太微弱了,别说一个作家对文学史有多大影响,我觉得我能对自己有点影响,不停地用写作来改造自己,就挺了不起了。”[11]迟子建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守卫着这片美好的生态理想家园,带领人们关注自然,引领人们的新视野和新生活。
参考文献:
[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2.
[2]B・基鲁索夫,著.余谋昌,译.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世界哲学,1986(04).[3]陈铁民.论现代生态意识[J].福建论坛(文史哲),1992(04).
[4]刘湘溶.论生态意识[J].求索,1994(02).
[5]马克思.马克思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6.
[6]张艳梅,吴景明,蒋学杰.生态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7][法]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9:133.
[8]迟子建.群山之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9]迟子建,周景雷.文学的第三地[J].当代作家评论,2006(04).
[10].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8.
[11]郭力,迟子建.迟子建与新时期文学――现代文明的伤怀者[J].南方文坛,2008(01).
[12]夏之乾.风葬略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04).
[13]迟子建,刘传霞.我眼里就是这样的炉火――迟子建访谈[J].名作欣赏:鉴赏版旬刊,2015(28).
篇8
[关键词]牙克石;湿地;评价报告
中图分类号: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67-02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北段的牙克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8′00″至122°29′00″,北纬47°39′至50°52′,湿地保护区距牙克石市林业局局址5公里左右,涉及牙克石林场7个林班,总面积813公顷。
1.2 地形地貌
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为山间河谷地形,河谷比较宽广,约为11km左右,属低山丘陵地貌,是大兴安岭主脉通过地段。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平缓。区内最高海拔1600.3米,最低海拔402米。
拟建牙克石湿地保护工程位于免渡河右岸一级冲积阶地上,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分类可划分为构造剥蚀地形(中低山)、山麓斜坡堆积地形、河流侵蚀堆积地形。现简述如下:
1.3 土壤
土壤是在一定的植被、气候、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保护区的土壤主要为草甸土和沼泽土。
(1)草甸土是草甸植被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分布于保护区河流低阶地、山间谷地,成土母质为洪、冲积物。土壤剖面由暗灰色的腐殖质层、含有较多锈纹锈斑的潴育层、受地下水浸泡处于还原状态的灰蓝色潜育层或母质层组成。草甸土质地因现代河流沉积颗粒粗细差异,变化很大,剖面常形成粉粘相间的质地层次。土壤中性反应,pH值在6.7―7.5左右,养分除速效磷含量低外,都很充足,土壤水分偏多,土温偏低。草甸土有草甸土和草甸黑钙土2个亚类。
(2)沼泽土
沼泽土是在季节性积水或长期积水条件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广泛分布于积水洼地。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湖积物。沼泽土剖面基本上有两个发生层次组成,上部为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组成,下部为潜育层,中间有过渡层。腐殖质层颜色深暗,质地较粘重。有沼泽土和草甸沼泽2个亚类。
(3)粗骨土
属于幼年土壤,特点是极薄的土层之下即为含大量石块的母质层或地表即含大量砾石,分布于石山地顶部及阳陡坡。粗骨土由于有效土体过薄或土体中含有大量的砾石,是一种难利用的土壤类型。
保护区内土质肥沃,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十分丰富,反映出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氮素充足,母质富含钾素的特点。各土类间,由于森林土壤受有机质积累特征和地区气候冷湿的环境条件所决定,表土有机质含量极高,碳氮比大,反映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土性冷凉,有机质分解速率低,水、肥、气、热不协调等特点。
1.4 水文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主要河流为免渡河(又名扎敦河)和海拉尔河,属额尔古纳水系。
1.5 气候
保护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冬季严寒多雪,寒暑相差较大的特征。根据牙克石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46.7℃,多年平均降水量378.5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蒸发量1250毫米。
2 自然保护区评价
2.1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各种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和各种自然历史遗迹。从人类发展的长远目标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其意义在于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提供必要的途径。从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看,保护好各种资源,包括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已知资源”和未被人类发现和认识的各种“未知资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的生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2.1.1 生态价值
(1) 蓄水、保水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对项目区周边具有明显的水量调节作用,减轻洪旱灾害,稳定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水份。湿地减缓了河水的流速,同时也减轻了对河岸及地表的冲刷,降低了土壤的水土流失。
(2)调节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保护区大面积湿地对周边的局域气候产生调节作用。
(3)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区内良好的环境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或迁徙歇脚地。保护区建成以后,经过严格保护和管理,可以为野生动物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生存繁衍环境。
2.1.2 社会价值
通过对保护区的保护,使湿地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企业、组织都清楚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共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交通、林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既增强保护区自身的经济实力,又为当地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1.3 经济价值
(1)直接经济价值
直接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所得收入对保护来说,将能够解决资源保护问题,增加保护区的自养能力,为保护区的建设注入资金。在保护好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进行一些资源开发活动,有利于湿地保护区的长期发展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实现“以资养区”的滚动发展。
(2)间接经济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对维持流域农牧业和其它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净化流域内水质,减少泥沙流入,调节水的小循环,防止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4 科研价值
科研主要是以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为基础研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特别是对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利用人工措施加快珍稀野生动物繁殖速度,增加动物种群,并建立物种基因库,同时研究各种珍稀物种及其它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物种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2.2 保护区的类型与面积
2.2.1 保护区类型
依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标准》(GB/T1459―93),牙克石市西郊湿地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为水域及沼泽。
2.2.2 保护区面积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定面积813公顷,完全能够达到保护目的的需要,划定合适的保护区面积可使区域内的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区区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3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3.1 典型性
该保护区是欧亚针叶林植物区和欧亚草原植物区的交错地带,这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之间及动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通过该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2 稀有性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之一,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木材蓄积量较高,材质优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采伐利用,天然林面积日趋减少。因此具有珍稀性。
另一方面,保护区还栖息着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在保护区内比较集中,这一方面也体现了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物种稀有性。
2.3.3 多样性
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植被种类组成变化土壤类型也随之变化,加之植物地带性的相互渗透,其物种多样性表现比较丰富。
2.3.4 自然性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是很少受人为干扰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保护我国寒温带区域以湿地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物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5 脆弱性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显著的生态功能,但是湿地保护区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为生态脆弱带,各物种之间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和敏感,群落也极具不稳定,所以其一旦遭受破坏,将有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2.4 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2.4.1 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地
保护区具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比较完整、丰富的物种资源。该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仅维管束植物有22科46属58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本区脊椎动物有33种,其中兽类是以典型的草原型为主,分布该区域兽类有3目4科6种,有国家II级保护兽类有1种,鸟类以草原型和森林型鸟类为主,分布该区域鸟类有10目15科27种,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有5种,两栖爬行类1目1科1属1种。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都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美好的前景。
2.4.2 保护区具有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
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对于调节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区对周边具有明显的水量调节作用,减轻洪旱灾害,稳定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水份。湿地减缓了河水的流速,同时也减轻了对河岸及地表的冲刷,降低了土壤的水土流失、保障农牧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4.3 保护区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开展各个科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其研究领域不仅包括生态学、生物学方面,还包括经济学及社会学方面。尤其是研究古气候变化、植物迁徙和区系演变的研究和生态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4.4 保护区是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宣传国家自然保护方针、政策的自然讲坛。其宣传对象是当地广大的干部、群众和进入保护区参观的国内外公众: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条例、政策和有效保护事例,示范宣传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义。保护区也是文化教育的天然课堂和实验场所,可接纳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实习和参观,尤其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的学生。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和目睹,增加生物、生态、地理、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篇9
迟子建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没有怪异的表情,也极少奇峰突起、横逸斜出的笔法,无论是行文,还是对人物的塑造及语言表达而言,都呈现出自然顺畅、健康明朗的生命底色。她1964年出生于北极村,大学就读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本文撷取其中几部小说,向大家展示一下她对小说人物的成功塑造。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的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而“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即指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被大量运用于人物描写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因此,要想把小说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就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踏着月光的行板》,讲的是王锐与林秀珊这对生活在两个城市的农民工夫妻在中秋之夜发生的一段人生辛酸甜美的故事。这对游离于城市边缘、物质生活极为拮据却相濡以沫的夫妻,因为阴错阳差的机缘,只能约定在月光下,在慢车交错的瞬间,远远地望着对方,哪怕仅仅是看那一眼……这或许是当代最为极致的一种浪漫了。而这样的感情,却通过夫妻双方丰富的内心描写在不经意间温柔地打动着读者的内心。如“他(王锐)甚至觉得他和林秀珊一直如此甜蜜,就是因为这若即若离的生活状态。他们独自生活时,那就是‘暗’,而相聚在一起时,则是‘明’,明暗相交,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她(林秀珊)抚摩着口琴的一瞬,王锐又回到她心头。她想他一定等她等急了,他中午吃东西了没有?她最担心他去吃朝鲜冷面,王锐胃不好,吃了冷面常胃痛”。迟子建正是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关注着社会的底层,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挣扎在红尘之中平凡人不平凡的爱情的敬重。
独具特色的人物个性
就现代小说理论而言,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被划分为单一性格和复杂性格。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两种类型的人物在小说创作中都不可缺少,但一般也都认为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小说的早期古典特征,而后者则带有近代的色彩,说明了对人本身认识的深入。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可以说是同时并存,并以前者为主。如《踏着月光的行板》中的林秀珊、《疯人院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就属于单一性格,这类人物均显现出简洁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一般采用独特思维和个性化的行为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在迟子建的笔下,不显山露水,人物塑造合乎人情、合乎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人读后深感厚实可信,自然可亲。
而翁史美则属于复杂性人物,小说《零作坊》(《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其奇特的意象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在世俗中摸爬滚打,却又因有着独特内心生活而不愿役于凡尘俗事中的美丽女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历程,它是迟子建由以往的地域型作家专注风俗人情的摹写,向更广泛、更深邃的现代人人性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在《零作坊》中,翁史美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型人物。在县城读完高中的翁史美“人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行,一看到书本就头疼”;“她表现随和,可内心却很孤傲”;她“天生一副好肤色,是那种白里透粉的”,“看上去生机盎然,气质非凡”,这样一个具有超脱气质的女人却被作者“安置”成一位掌管非法屠宰场的女老板,“当她置身于臭气熏天、苍蝇横飞的屠宰间的时候,却幻想着另一种生活”。这些自卑与孤傲、坚韧与怯弱、泼辣与温情游曳于翁史美的性格之中,同时也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
形象鲜活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迟子建的代表作《疯人院的小磨盘》对此有着近乎完美的呈现。一个生活在疯人院的正常小男孩和几个在此做零工的成年人及一群疯子组成的一个特殊的人群,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却并不因此而变得古怪阴冷。尤其是对主人公小磨盘的语言提炼,更是让人对这个尽管身世凄惨却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心生喜欢;周围的那群人,不管是卑微的杂工还是患病的疯子,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作者笔下的人物均“鲜活”起来。如:秦师傅是疯人院的灶房主管,他表面上对小磨盘很凶,其实心里是疼他的。一天,他看到小磨盘嘴馋的样子,就说“你上学费脑子,秦大爷犒劳犒劳你,快吃吧,都蒸出一个钟头了,不是我帮你给它扣起来,凉了不说,苍蝇也会帮你吃了一半的!”又如,小磨盘在四面街上闲逛时也不老实,将石子一脚踢进杂货铺的门,店主气势汹汹地出来教训他,却遭到他的反驳:“我踢着它在路上走着的,哪想到它自己就进了铺子呢?准是它要买什么东西。”这样幽默智慧的狡辩令店主百般无奈……
读迟子建的作品,你会发现她非常注重文字的选择和提炼,力求营造纯与真的至高境界。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他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呈现出一个个立体可感的小说人物,让我们在这跳跃着的文字中禁不住感叹和领略这位女作家无穷的文字魅力。
篇10
一、精彩的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小说的背景是时期,中国最动乱的时代。 “车站是乱的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开篇就将所有人都置身于一种浮躁、紧张、动乱的氛围之中,与之相映的是课文中第四章的场面描写:“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走过半条街,竟有数千人跟着跑来跑去。”简单的笔调,冷静的思维,主人公王一生与九位高手大战的局面就如一帧帧电影的场景在读者脑中构画,行人的惊讶,傻子的起哄,狗的狂吠,甚至尘土都紧张地凝固住了。“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作者通过层层蓄势将氛围造得很浓,预示着这必将是一场鏖战,如此宏大的场面描写目的是什么?《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片段,“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色”,关羽勇猛无敌的形象瞬间清晰。这场扣人心弦的车轮大战现场气氛的营造也是为了突出王一生@个“点”,为了突出这一丰厚的英雄人物形象而为。
好的文章就像芭蕾,优美的舞姿都是基于脚尖那一点。与场面描写相映衬的是对王一生这一个点的刻画:“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背靠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地像一块铁。”外面紧张热闹的氛围和王一生安静肃杀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他有着极其冷静的头脑,心如止水,万物自鉴,他是与其他人有着明显区别、明显界限的活生生的个人形象,其他的成千上万的人只是凸现这个人的背景而已。点面结合,动静搭配的写作手法为王一生“棋呆子”形象的塑造做好足够的铺垫。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当堂练笔。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画眼睛
《棋王》篇幅虽小,但其中的人物都各有其鲜明特点。节选部分虽然对其他人物描写不多,但教师却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单篇走向整本书阅读,不局限于节选篇章的描述从而获得整体认知。比如第一章里教王一生下棋的老者,老人虽是捡破烂的,但对于象棋的玄理和道家文化的理解精当而深刻,他“为棋不为生”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王一生。小说主要是通过“吃”和“下棋”这两方面来塑造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而课文所选内容正是作者在车轮大战中对于王一生眼睛深入细致地刻画。
第一处:“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虚望”二字说明王一生对于车轮大战还是心里没底,他只是普通人,一人对战九大高手,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
第二处:“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儿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眼睛由开始的“虚”变成“黑得吓人”,眼神开始发生变化。可以看出他已经进入状态,进入楚河汉界的世界里厮杀,所以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躁乱,显得异常的冷静。
第三处:“王一生的姿式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王一生在前面多次提到“待在象棋里最舒服”“何以解痛苦?唯有象棋。”象棋就是他的追求,他的精神,现在他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里沉浮,外界的纷争扰乱不了他,所以他的这种目光看起来非常空洞,却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第四处:“我找了点儿凉水来,悄悄走近他,在他眼前一挡,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认出是我。”“刀子似的眼睛”给人一种凌厉、害怕的感觉。这是王一生在下棋时的一种疯狂的表现,而他的棋道之所以“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就是因为他把“命放在里面搏”。虚怀而物归,心净而入神。
第五处:“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这样王一生已经完成了一个由凡人到圣人的转变,“似无所见,似无所闻”,已经完成了个人宇宙的内化。一种非常独立于红尘俗世之外的超然的眼光。
王一生从“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的状态中松懈下来的过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们在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如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萧红的《呼兰河传》等,里面都有对说所谓“跳大神”人物的描写,据说他们进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但之后当停下来的时候人一下子就瘫掉了。王一生也是从“神”的境界回到“人”的境界,似乎就变得不认得人了。师承老庄美学的唐代艺术理论家张彦远所谓的“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正好用来作为王一生搏弈群雄的精神写照。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画眼睛”来分析王一生的人物形象,可以品味阿城细致精到的细节刻画,感受到他在平淡的叙述中隐藏着的风起云涌的场面感,体会王一生“人棋合一,物我两忘”超脱世俗和自然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王一生的状态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对平凡而实在的人生态度和真实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三、丰厚的文化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也增加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思考和体悟,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小说《棋王》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描写与融入,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唤醒对历史的记忆。
首先,“吃”的文化。吃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并且是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孔夫子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饮食,首先是解释人性中最为原始的一面。饮食之欲或曰口腹之欲自然源自于人类的求生本能。年代,“有的吃”成为当时人们的无上追求,从作者对王一生吃相的描写以及知青们对吃的津津乐道中可以窥得一二,因此“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成为王一生的人生信条。然而,王一生却又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仅仅只是追求“吃”,他还醉心于象棋,他的“何以解忧,唯有象棋”,是一种对于超然忘我境界的攀登和个人人格主义的自由的追求。这与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之流变相抵抗乱世,遁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特质不谋而合,也正是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人生态度。
“吃的故事”解决了生存的物质方面,而“棋的故事”解决了生存的精神方面。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生命意识的人,而不仅仅是精良的“机器”,冷漠的“工具”,只有精神世界S腴了才能算作一个真正完整的人。面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阿城传递出来的精神仍然适用于当下的中学生。
其次,“象棋”的文化。象棋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战法上遵循“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下棋的过程中能体悟人生哲理,即从现象出发,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内核。《棋王》中的“象棋”充满着象征意味,它成了传达丰厚文化的道具,无论是地区冠军对王一生棋术的评语(“汇禅道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还是捡废纸的老头对王一生棋术的点拨(“柔不是弱,是容,是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你要造,需无为而无不为。”),都反映了我国传统哲学内涵。王一生在吃的过程中享受了人生的知足和常乐,在棋的过程中获得了灵魂的解救和精神的超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认为,只有主观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为此保持虚静恬淡的心境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够知足常乐,避免祸患。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仍然保持着超然的人生态度,正是老庄思想的精髓所在,传统的道家文化在王一生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阿诚告诉我们,只有拥有精神上的追求,才能完成“人”的建构。王一生在乱世中能秉持着“淡泊不功利”“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态度,确实是为现在浮躁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参照模板。新课标中“教科书的编写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中学时代正是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王一生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执着的意志品质,为了提升棋艺刻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真我的价值均能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小说中关于儒家的执着,道家的超脱又能为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打开一扇窗,由此可见,《棋王》的教学意义可谓深远。
参考文献
①阿城:《阿城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8月。
②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王蒙:《且说〈棋王〉》,《文艺报》,1984年第10期。
④苏丁,仲呈祥:《〈棋王〉与道家精神》,《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