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范文

时间:2023-04-08 18:3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相矛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相矛盾

篇1

那个卖矛和盾的人羞愧万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妻子对他说:“你赚了多少钱?”他低下头说:“一元也没赚。”妻子又问:“为什么呀?”他说:“我先举起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的很,接着又举起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于是大家都笑着走开了。”妻子接着说:“你真笨!你这就叫自相矛盾。你可以到北边的集市去卖矛,我到南边的集市去卖盾。”就这样他们挣了许多钱,成了“大富翁”。

南阳星光学校三年级:赵军

篇2

大家一定都听过“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吧,那也一定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吧,今年的暑假,我可算是度过了一个真正自相矛盾的假期。

每年的寒暑假,我总要自己一个人待上那么几天,每当小鬼当家时,我的心情是极其愉快的,而今年的暑假,我却不只是体会到了小鬼当家时那种自由自在的快乐,更是体会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孤独。

暑假刚开始,爸爸妈妈就告诉我今年整个暑假将让我一个人在家小鬼当家,我不知有多兴奋,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他们对我只能是电话遥控,无法管束到我,我就可以一个人无拘无束地想干吗就干吗,再也不用听他们的唠叨,可以说是完全的自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每天小鬼当家也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每天爸爸妈妈一走,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偌大的房子除了我空无一人,当我想跟人攀谈时,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分享我的快乐和孤独,也没有人陪我玩,那个时候,我真的是感到好寂寞,好无聊,特别是在看奥运会时,看到我国的运动员得了金牌,却无人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与我分享,还有就是有时妈妈中午来看我,一旦她一走,那孤独更让我受不了,有一次,我还为此哭了一场呢。

这就是我那自相矛盾的暑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也知道要自由就得忍受孤独,而不想孤独就得失去自由,让人不管束,你说矛盾不矛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真的是好想有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假期啊。

篇3

楚人张见此情景,心中大喜。他连忙举起一面盾夸赞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无论多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家里要防盗的,买一面回去用用吧!”

过了一会儿,楚人张又夸耀起他的矛来了:“我的矛锋利极了,是用上好的青铜制成的,无论多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穿。家里有习武的、上前线打仗的,快买一把回去,保管错不了。”

这时越人李来了,他一听楚人张在那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由得笑了。随后,他走上前问:“楚人张,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越人李觉得楚人张肯定回答不上来,却没想到他根本不买账。只见楚人张笑眯眯地说:“我说越人李,你别在这里找碴儿!我的前一句话是跟买盾的人讲的,后一句话是跟买矛的人讲的。事实上,没有人会既买矛又买盾的。因为一手拿矛,一手拿盾,打仗多不方便。”

越人李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楚人张说:“你想啊,长矛足有2米长,挥舞起来半径大,扫过的面积就大。要想自如地挥舞,必须两只手拿着,哪还能腾出手去拿盾呢?要是真的一手拿盾,由于盾的阻挡,矛本来可以挥舞360°,现在怕是挥180°都不行了!”

“那你打算把盾卖给谁呢?”

“持刀的呀!刀是短兵器,他必须用盾来护身,少了盾,你还没有砍到别人,别人的长矛却早已刺到你身上了。现在有了盾的保护,你就可以与敌人进行近战。”

“难道盾对刀就没有阻挡吗?”

“你怎么这么没脑子呢?当挥刀的时候,你就把盾掀向一旁。刀的一侧是刀刃,可以上下左右横着挥,还可以把刀伸到盾外面或上面来挥。”

这时,越人李想了想,说:“听你这么说,还真有点儿道理。假设一面圆形盾的直径为80厘米,其正中间被矛刺出了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洞,那么这面盾的面积还有多少呢?”

“唉,我说了半天,你还是要用矛刺盾。盾的原面积是(80÷2)2×3.14

=5024(平方厘米),矛刺出的洞的面积是(3÷2)2×3.14≈7(平方厘米),那么现在盾的面积还剩5024-7=5017(平方厘米)。”楚人张无奈地给越人李计算着盾的剩余面积。

“对,这就相当于求解一个圆环的面积。”越人李补充道。

楚人张没好气地说:“好了,我已经帮你把问题解决了。你快走,快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我只不过是让你算个圆环面积而已,怎么就恼火了?你这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还自以为有理!”越人李说完,摇摇头走了。

知识点链接:在大圆中间挖去一个小圆,剩下的部分就形成了一个圆环,组成圆环的是两个同心圆。圆环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篇4

幕启。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中年汉子,满脸络腮,手中抱

着一支长矛和一张盾牌,在街上高声吆喝着。

(中年汉子上)

汉子(左一把右一把的抹额头上的汗珠)路过走过,千万不要错过,绝世

好矛,看一眼连连点头;看两眼爱不释手。

汉子(转过身去)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

(隔了一阵,吆喝又起)

汗子(高举盾牌)传世宝盾,行家打造,绝对坚固。

(白发老者上)

老者(手捻白须,款款走上前来)你一会儿说你的矛好,一会儿又说你的

盾好,究竟是哪一样兵器略胜一筹呢?

汉子(犹豫不决)我——我也不知——不知道啊!

老者何不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看一看到底是你的盾坚固,还是你的矛

锋利呢?

汉子(使劲搓着头,脸涨的像猪肝一样红)我—我的这两样宝贝,它们

是自家兄—兄弟,相互有灵性,它们从不窝里斗啊!

(围观者上)

围观者好汉,你就让大伙开开眼,也算长个见识吧!

汉子(语无伦次)你—你们到底买不买啊,我都说过了,他们是自家兄弟

不买就赶紧走人。

老者(扇着扇子)你是怕把你的两样兵器全部弄坏,骗不到人,然后赔的

血本无归吧。哈哈哈····

(汉子招架不住,一溜烟跑了)

篇5

矛盾其实是两种相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对立的属性,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它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事物因矛盾而存在,因矛盾而发展。中国古人讲的“不破不立”也是这个道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矛盾推动事物的腐朽和衰落,又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内部矛盾可使完善本身,外部矛盾可致优胜劣汰。矛盾的两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就像宇宙内万物的层层包容的关系一样,矛盾体也是一层一层地向上扩大,小矛盾统一于大矛盾的某一方,大矛盾又统一于更大矛盾的一方,好比一个人因一件小事与家人争吵,但他们的矛盾是统一在家庭利益之上的,因而对于个人来说,他们是两个产生隔阂的矛盾体,而对家庭来说,他们是一个统一体,只有当这个家庭与其他家庭产生矛盾的时候才是矛盾的一方,而两个家庭的矛盾会统一到一个社区,由此向上,最后可能是一个国家作为矛盾体的一方,与另一个国家构成了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说,矛盾也不称之为矛盾,因为他们可以是统一的。比如矛和盾,它们都是兵器,都可以御敌,这点上它们是统一的,锋利也好,坚固也好,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只要它们够锋利够坚固就行,而它们之间,本身就是只能就其一的,要说一定要刺穿它的才算利矛,或一定要不被刺穿的才是坚盾,都是不太现实的,利与不利、坚与不坚本身就是相对而言的。若非要有个胜负,此二者只能存其一。但矛盾是互相转化的,是可以互存的,比如矛在刺穿盾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下子刺穿的,这个过程中可以说盾没有被刺破,因而是坚固无比的,而矛若对盾一刺只见一个小点,于盾无碍,但也可以说矛已刺破盾,只是破了一部分,只要多刺几下,朝着一个小洞刺下去,盾也可被刺穿,这时就是盾的失败了。由此,矛和盾,不论有没有刺穿,两者都是体现了自己的特点,矛可以夸耀,盾也可以夸耀,只要都从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意思去说就行。

这么说,卖矛与盾的人说的也就没有矛盾了,矛的锋利无比,什么盾都可以刺穿,是因为它可以一下或几下,或几十下几百下将盾戳穿;盾的坚固无比,什么矛都刺不穿,是因为任何矛要想刺穿它都要一定的时间,在刺穿的时间到来之间,它都可以说是刺不穿的,即使你一下就可以刺穿,那么当你刺了半下的时间呢?或你使了一半劲的时候呢?这时盾是坚固不破的。

所以,事物的矛盾并不在于事物本身,可能很多时候在于人怎么去说、怎么去看、怎么去想、怎么去做。有人说:“我快乐也是一天,我不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为什么不快乐地过每一天呢?”这里她将不快乐的矛盾对立面全都统一转化到了快乐的一面。也有人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这也体现了矛盾体统一于更高的矛盾体的原则,即“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矛和盾自身并不矛盾,矛盾的词也并不一定矛盾,就像“含泪的微笑”那样,就像“物体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那样,前者是融合,后者是参照物的不同,卖兵器的在夸耀矛和盾时同样也可以是在不同的情景下的假设。

篇6

从前, 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 无坚不摧的矛,与坚不可摧的盾,不可以同在一个世上存在。

启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以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比,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如果在发现别人的优势时,虚心学习,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孔子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放郑声”等观点。然而在孔子和弟子们编纂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却大量收录了郑、卫两国的爱情歌曲,其中不乏大胆和火辣之作,不得不让人觉得带有些“”的色彩。对反映男女爱情的歌舞《关雎》,孔子还大加赞赏说,“洋洋乎盈耳哉!”这让许多音乐史学习者和研究者迷惑不解,孔子对“郑卫之音”的观点岂不矛盾?

郑国和卫国居民原为商朝遗民,因此可以说源于这一地区的郑卫之音是保留了商音乐的“前朝遗声”。

周武王进取中原以前,商和周的音乐文化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之中。商文化的各方面都较周发达。当时在周的宫廷中,音乐还没有“商”音。周把此音从商拿来己用,因而叫做“商”音。从出土的编钟与甬钟也不难看出,商的音乐水平远远高于周。据考证,卫地已有些简单的歌谣曲和今天 “小调”的滥觞 。《诗经・国风》凡一百六十篇,绝大部分是民歌,而郑、卫两地民歌合占六十篇,达三分之一强,在数量上是第一。郑卫音乐这种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地位,是它后来能广泛流传的内在因素,这也是它继承了商音乐较高水平的音乐传统的结果。

《国风》中记录的郑、卫两国许多爱情歌曲基调健康乐观,感情真挚而强烈,没有丝毫忸怩作态的痕迹。它们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纯真质朴的感情和热情奔放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从侧面反映了郑卫之音的艺术风格。郑卫之音有着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难怪《战国策》载:魏文侯对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那么这里的古乐是什么呢?就是指周礼乐制度中的雅乐。

“雅乐”起源于西周,是统治阶级用于宗庙朝廷的祭祀、典礼音乐。其风格慢而单一、枯燥。在西周,“雅乐” 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它所指的只是“周音乐”。既包含有“周族”的意义,也包含有地域的意义,是出于巩固其种族统治的需要而在全国颁行的,同时也是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的有效手段 ,因此“雅乐”是因政治而存在的。

“雅”字,意思为“正”,不是美或悦耳。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商音乐是雅乐竭力排斥的主要对象。《周礼・春官・大司乐》有载:“凡建国,禁其声、过声、凶声、慢声。”所谓“、过、凶、慢之声”,主要是指商音乐。这一点,《荀子》关于“审诗商,禁声”一段也可与之互为佐证。

尽管周把郑卫之音等新乐(实为前朝遗声)极力排斥在雅乐之外,但由于雅乐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新兴地主阶级享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郑卫之音(商音)艺术水平在雅乐之上,所以雅乐中还是逐渐挤进许多郑卫之音。雅乐所使用的乐器、演奏方法等物质技术手段方面吸收了商音的已有成就。而且雅乐这种吸收越来越多,并最终随着周政权的瓦解被新兴的郑卫之音等新乐所取代。所以,“乱世”成就了郑卫之音,而不是郑卫之音导致了乱世。

孔子在其编纂的《诗经》中毫不犹豫地把郑卫两地的爱情诗歌入选 《国风》,但却又说 “郑声”、“放郑声”,这种自相矛盾的思想显然不是大思想家所为。而且《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会见以而闻名的南子,可见他没有把男女关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那么,孔子为何要批判“郑卫之音”,说 “郑声”、“放郑声”呢?孔子出身于贵族,生活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他一生极力维护周室统治,对于礼乐制度尊崇有余,对制定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仰慕有佳。当他看到郑卫之音侵入到雅乐中的同时,也看到了周朝统治奄奄一息的局面,他是何等痛心!雅乐作为周朝的统治工具和象征,是容不得其他音乐的侵入的。因此,他禁不住发出“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的慨叹,还愤愤地说“郑声,放郑声”。查阅字典,对“”字的解释首先是过多或过甚。据有关专家考证,这里的“”是针对郑声过分侵雅乐或雅乐中郑声过多而言,而不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放郑声”也是说要把郑声从雅乐中赶出去。

篇8

铅笔、橡皮和转笔刀闹矛盾

“铅笔真好,我每天都得为它修理身材。”转笔刀不服气地说。“你知不知道那有多么痛苦,我被你那锐得的刀片割时,你根本就体会不到那种感觉!”铅笔说着说着都快哭了。橡皮也认为自己负出的比它们多,就说:“铅笔真是的,经常写错字,害得我要牺牲我宝贵的生命来补偿你的损失。”“这不是我的错,小主人不注意,怎么能怪我呢?”铅笔立刻反驳,“而且我为小主人效劳,也是在负出我的生命呀!”它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了。它们每个都认为自己比对方负出得多。

小主人来了,他心平气和地说:“你们都很优秀,可为什么要争这些呢?为什么不好好为我效劳呢?”铅笔、橡皮和转笔刀听了,都惭愧的低下了头。

篇9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城乡矛盾

一、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表现

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的城乡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外来人口要求城乡接合部政府承担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城乡接合部政府则不愿承担,以其不具有当地户口等理由加以限制。第二,外来人口要求城乡接合部学校对于自己的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不另收取各种费用,城乡接合部学校则向其收取借读费、赞助费,或要求给学校提供其他资源;第三,城乡接合部居民埋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造成教室拥挤、教学条件恶化,外来人口则强调自己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认为保证入学是第一位的,即使拥挤一点,也比让学龄儿童失学强;第四,城乡接合部学校担心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造成教学质量降低,外来人口则强调自己子女的优良品质;第五,城乡接合部政府要求人口迁出地政府转移义务教育经费,人口迁出地政府则加以抵制;第六,对于以外来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民办简易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外来人口要求城乡接合部政府给予支持,城乡接合部政府则不热心,大多没有将其纳入发展规划,很少为其投入,用地也缺乏安排[1]。

二、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危害

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的城乡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犯罪率升高、治安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外来人口的子女中,有相当比例的儿童是“第二代移民”。他们一般没有对于原来乡村生活的经验,他们对于生活满意程度参照主要是迁入地居民的生活,他们缺少父辈那种相较于迁出的乡村所产生的对于生活的满足感。相反,他们较多地体会到与迁入地居民生活地位的差异,在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歧视感和剥夺感。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权利地位垂直上升。在这种心理预期的驱动下,他们对于面对的不平等缺乏忍受性,因而,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较为激烈的对抗,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们的不满或者平等要求。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社会风险,严重地危害着社会稳定[2]。

三、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成因及破解

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城乡矛盾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客观的必然性原因,也有政策漏洞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城乡差别造成农民向往进城,城市化进程又使城市产生对民工的大量需求,导致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在城乡接合部学校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难问题。第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求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缺乏约束力。对于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到底归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负担,迁出地是否应为迁入地转移义务教育经费等问题,并无明文规定,导致迁入地和迁出地政府互相推诿,使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问题无从着落[3]。第三,以户口在当地的入学资格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城乡接合部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同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也较难操作。第四,长期的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造成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和对乡下人的歧视。外来人口不被承认是当地的社会成员,只能以劳动力的资格存在,不能以居民的身份存在,被执法者另眼相看,被看作“二等公民”,从而导致城乡接合部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民工子女学生往往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第五,由于观念上的偏见和政策安排的漏洞,不少城乡接合部政府认为过多地吸收外来人口子女入公办学校,会影响到本辖区的教育质量,还会增加财政负担,这些现实的、观念的及政策的障碍,使得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的城乡矛盾处理起来困难重重,迟迟得不到解决[4]。

因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城乡差别有所扩大,因此,处理城乡接合部在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上的城乡矛盾,建议在不违背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的原则来处理。据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把义务教育的入学资格由有当地户口改为在当地居住,使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外来人口子女自动获得在当地中小学的入学资格。第二,将义务教育的经费由人口迁入地负担的原则,用法律法规明确下来,消除人口迁入地、迁出地政府在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问题上互相推诿的借口,使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到经费保障。第三,鼓励公办中小学面向农民工子女扩容,腾出更多的学位,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就读。招生政策上,可以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按学位总量的一定比例免费安排农民工子女就读,并将此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第四,鼓励社会资金积极投资,以公办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民办简易学校,以此解决城乡结合部公办学校不能完全容纳所有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矛盾。第五,城乡结合部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把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和学校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决好学校用地,把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办学校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土地使用应予规划安排,按公益建设用地收取税费[5]。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89-95.

[2]杨英法,李文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5):131-134.

[3]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156-160.

篇10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中国寓言,都能找到相应的文言版。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需在今文与古文之间转换。儿童时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利用这个时机学习一点文言文事半功倍,也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提高艺术鉴赏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高年级段,我们需要也应该以“寓言”搭台,为学生学习古文唱一出“文言戏”。

一、以古文字切入,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理解关键字词,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语感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是固定的。如,“与”:和;给予。“发”:放出;挖掘;打开。“之”:的;代……;到。“可”:适合;值得等。学生碰到这些字,经常翻译翻译,记一记,就对一些常用的文言字的意思有了大概的了解。而《自相矛盾》中,只要解决了这些关键字,对文章的文言版就好理解了。这些字是:“鬻”(yù):卖。“誉”:赞美。“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或曰”:有的人说。“以”:拿,用。“应”:回应,回答。古文中的很多字的意思和白话文是意思相通的,只要解决古文中一些难理解的字词,找到关键词语的意思,对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意思就理解了。

三、古今文对照读,树立学生学习古文的信心

学习《自相矛盾》时,学生先把故事读熟,然后出现文言版的《自相矛盾》:楚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何?”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学生对照现代文和文言文,反复朗读,逐句对照朗读。很容易就能理解了文言版的《自相矛盾》。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接触文言文,学到这样的寓言或者是成语故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把文言文拿出来对照读,反复多接触,学生对文言文就消除了陌生感,慢慢就能建立起学习文言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