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范文
时间:2023-04-03 10:1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意渐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3月以来,中国进口、出口轮番创新高的“红火”场面终于中断在了9月份,当月进口、出口值双双出现环比下降且同比增速回落的态势,对外贸易秋意渐浓。其中,出口1696.7亿美元,环比下降2.1%,同比虽增长17.1%,但增速较上月回落7.4个百分点;进口1551.6亿美元,环比微降0.2%,同比增长20.9%,增速较上月回落9.3个百分点;9月当月进出口合计3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1.2%。
欧美债务危机等不利因素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再度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连续调低今明两年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9月份,剔除价格影响因素,中国出口实际物量仅增长6.9%,增速较前8个月累计下滑5.4个百分点。在当月海关进出口预警子系统中,出口量显示“蓝灯”或“浅蓝灯”,即表明出口量处于“过少”或“偏少”区间的商品数量由上月的5种骤增至23种,既包括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包括汽车零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等机电产品,合计占当月重点监测出口商品总数的20.9%,创2009年9月以来该指标的单月次高值。
人民币汇率走势变化也使出口企业感到无奈。今年前3季度,相对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连续升值,1―4月人民币对欧元以及5月份起人民币对日元的月均汇率均出现连续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国出口产品在相关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继5月份人民币对欧元月均汇率重回升势后,为防止日元持续升值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新首相野田佳彦上任后,日本政府计划推行包括干预汇市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措施遏制日元升值,随着日本强力打压本币升值的态度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对日元或将出现升值态势。同时,在今年前3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4.2%的基础上,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涉华汇率议案,向人民币快速升值继续施压。在中国低成本优势逐渐消褪的背景下,人民币对发达经济体主要货币持续升值或陆续重返升值通道,将进一步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负担,压缩中国企业出口的增长空间。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体系中,9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虽较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但仅为50.9,仍处于偏低水平,在20个监测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IO个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水平均处于50以下的衰退区间。
篇2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经历了史上最热、最长的夏季,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就显得格外珍贵。长夏消磨掉的精神、炎日扫去的兴致、酷暑夺走的胃口要在这凉爽舒适的秋日一一寻回,并加倍补偿。让我们打起精神、提起兴致,跟着李强大厨再一次向菜场进发!
这次去的是位于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广元农副产品市场(广元路153号)。这家位于闹市区的标准化菜场,一大早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菜场内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却丝毫不显得杂乱。蔬菜瓜果整齐地码放在各个摊位,水产区域也非常干净整洁,所有摊贩都统一着装,连装菜用的购物袋也是统一配发,一改我对菜场蚊蝇满天、污水横流的固有印象。据了解,这家菜场不仅完成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而且还是上海首批可以使用银联IC卡的菜场之一。李强说,他选择这家菜场也是看中这里规范的服务和放心的品质,最重要的是,价格也是相当地公道。
太湖菜
8元/千克,花费6元。
太湖菜是青菜的一种,菜叶比普通青菜颜色略深一些,价格比普通青菜略高。李强认为深色食品营养价值会高一些。
萝卜干
12元/千克,花费3元。
要选没有经过染色的新鲜萝卜干。好的萝卜干色泽黄亮、肉质厚实,闻起来还有一股自然的清香。
毛豆
3元/千克,花费5.1元。
这个季节买到的毛豆,颜色会有一些偏黄,其实这是毛豆成熟的标志,换句话说,毛豆将渐渐长成黄豆。不过这并不影响菜肴的口感和风味,色彩还更丰富。另外,毛豆在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不断积累,其营养价值也更高。
大明虾
150元/千克,花费62元(7只)。
大明虾又称“中国对虾”,乃虾中贵族。由于是海虾,过去的捕捞水平和保鲜技术都不高,所以特别金贵。即使是现在,一般的菜场也是难觅踪影。因为价格不菲,所以挑选起来须格外仔细。李强说,新鲜的大明虾,头部与虾身紧密相连;若虾不新鲜,稍稍一碰,头就会掉下来。此外,如果虾头颜色发黑,则说明虾已经不太新鲜。
黑毛猪带皮带骨五花肉
36元/千克,花费12元。
李强原本想买点黑毛猪梅肉用来炒肉片,不巧只有普通猪梅肉,于是就买了些黑毛猪五花肉。之所以非黑毛猪不买,李强解释道,同样的体型大小,黑毛猪的肠子要比一般的猪略长,这样更利于吸收营养,长出来的肉更美味营养。
李强特意关照摊主五花肉要带皮带骨,并说这次我们来个“一猪三吃”。当问及究竟如何“三吃”,李强笑而不语。
大闸蟹
6只雄蟹(产自江苏昆山锦溪,每只200克左右),花费120元。
正是菊黄蟹肥时,怎能少了大闸蟹?李强买的是雄蟹,挑选时翻开蟹脐,如能在脐管中隐约看到红色,说明黄满膏厚。不过此法伤蟹,且没有经验的人容易被蟹螯伤到,挑几只点到为止即可。此外还要捏一捏蟹脚,蟹脚要硬,有气无力的或者断腿缺脚的都不能要。
带鱼
50元/千克,花费13元。
带鱼在菜场中较为常见,由于价格比较亲民,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挑选带鱼,首先看看鱼肚是否有破损,另外,眼睛凹陷的带鱼已经不新鲜,要买眼睛鼓起的。李强还翻开鳃盖说,冰鲜的带鱼鳃应该是红润的。
大厨秘笈
家烧大明虾 大明虾在烹饪之前一定要开背并去除虾线。有条件的话,让虾在油锅里先炸一下,这样可以逼出一些水分,利于之后吸收酱汁;然后加入姜和蒜粒一同煸炒;淋上酱油、料酒收汁。李强继续秉承他一贯的“山珍海味”的搭配理念,烹饪过程中放入少量黑毛猪五花肉的肥肉,此乃“一猪三吃”中的第一吃。
明虾虽大,但由于开过背,且下过油锅,所以非常入味。之前放入的肥肉,果然让这道菜不同凡响,肥肉吸走了明虾的海腥味,虾的鲜香又掩盖了肥肉的油腻。
排骨蒸带鱼 李强说,一般人家蒸带鱼,除了盐,放些葱姜即可,而他还要放些大蒜,并与排骨一起蒸,这是他们家乡的做法。先将盐、鸡粉、蒜泥和料酒与已切段的带鱼拌匀,腌制片刻;排骨加生抽、料酒,与带鱼分开腌制。人们常说“咸鱼淡肉”,这道菜便是如此,所以蒸的时候要将排骨铺在带鱼之上,以免带鱼的咸鲜盖过了排骨的醇香。
清蒸最能体现带鱼的原汁原味,吃起来不腻口,清鲜细嫩。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谈到带鱼时说:“带鱼暖胃,补虚,泽肤。”加上黑毛猪排骨,这道菜作为“一猪三吃”中的第二吃,不失为秋日里的养生佳品。
萝卜干毛豆烧肉丁 先将萝卜干泡水去掉些咸味,然后放入锅中干炒,以释放其清香;然后依次放入毛豆、肉丁一同煸炒。作为“一猪三吃”中的第三吃,这道菜朴素、自然,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属下饭菜。李强说,那些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富商巨贾们对他烧的萝卜干毛豆烧肉丁却是情有独钟。
生煸太湖菜 洗菜时要先用流水冲洗,然后再浸泡,这样可以尽量去除菜叶上的污物和农药残留。炒青菜似易实难,须急火快炒,避免营养流失。如果菜的水分太多,炒菜便容易成了煮菜,失去清脆的口感。李强在炒到六七分熟时将菜盛出,控干水分,然后再次下锅,炒出的太湖菜果然碧绿爽脆。
篇3
为切实抓好秋冬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秋冬农业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着力抓好小春粮油生产和冬马铃薯、冬早蔬菜及晚秋作物的综合开发,加快扩大发展优质高效粮经作物,提高优质优价农产品生产比重,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完成秋冬作物种植39万亩,其中种植晚秋作物11万亩(晚秋粮豆4万亩、晚秋绿肥3万亩、晚秋蔬菜4万亩);小春粮豆作物14万亩(小麦9.5万亩、蚕豆2.5万亩、杂粮2万亩);小春油料5万亩;实施冬季农业开发9万亩(冬早马铃薯3.5万亩、冬早蔬菜4万亩、冬玉米0.7万亩、冬大豆0.3万亩、大田种草0.5万亩)。角奎镇发展果园种植0.3万亩(樱桃1000亩、李子2000亩)。
实施各级样板4.08万亩,其中小春粮豆样板2.33万亩(小麦样板1万亩、油菜样板1.3万亩),冬季农业开发样板0.45万亩(冬早蔬菜样板0.25万亩、冬马铃薯样板0.2万亩),晚秋作物样板1.3万亩(秋马铃薯样板0.8万亩、秋荞样板0.5万亩。
三、措施办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秋冬农业生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小春不小”的思想,及时成立领导组,落实工作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抓好秋冬农业生产作为恢复生产、灾后自救的重要措施层层抓好落实,实现大春减产小春补、粮食减产经济补的目的。为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在播种结束后,县人民政府将组织检查组到各乡镇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纳入对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年终量化考核内容。
(二)精心部署,及早安排。由于今年我县的灾情非常严重,农作物遭受损失较重。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及早研究部署,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一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搞好秋冬作物地块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技术、服务两到位。二要多渠道筹措支农资金,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及早就位,确保秋冬农业生产需要,努力提升科技覆盖率。
(三)择优布局,规范种植。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宜菜则菜”的原则,切实搞好秋冬作物品种布局,重点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区域性品种布局,坚持面向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一是以龙街、奎香为主的高二半山区要加大秋荞的种植,着力发展紫皮大蒜等适宜产业,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二是牛街、柳溪、洛旺等乡镇要以“双低”油菜和晚秋优质蔬菜种植为重点,把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品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油料作物发展。三是江边河谷乡(镇)要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等条件,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冬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豌豆等。四是各级农技部门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必须深入村、社、农户落实地块,搞好规划,指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种植,因地制宜发展晚秋蔬菜、秋马铃薯、红薯、秋荞及绿肥等晚秋作物。
(四)加强管理,努力提升科技含量。一是狠抓良种推广。今年小麦种植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加工型硬粒小麦及专用良种,主要以绵阳17、18及川麦109等品种为主,加快劣质、抗病抗灾能力弱的地方小麦品种的淘汰步伐,确保大面积种植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各级样板(含冬季农业开发)良种使用率达100%;加大专用脱毒马铃薯(菜用)的发展力度;冬早蔬菜要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耐贮运、宜加工且比较适宜我县种植的菜豆及甜脆玉米等特色品种。二是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粮、经、饲”综合搭配种植,重点推广生物多样性种植、优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小麦、蔬菜、油料、饲料等作物产值。三是强化田间管理。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秋冬作物种植“精细整地,合理密植,规范种植”,切实抓好移栽、锄草、排涝、抗旱和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小麦一律实行打塘点播,严禁撒播。二半山以上地区,必须实行留套种植,尽量缓解大、小春争地矛盾;其它蔬菜、油料和冬季农业开发项目也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规范种植。四是强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指导农户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创立无公害蔬菜品牌。
篇4
关键词:农民;新农村;根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F30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30-02
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要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实现农村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新农村建设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结合近年来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坚持以农民为本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
一、以农民为本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新农村建设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而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不仅是要全面理解和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认识,而且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问题。
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社会权益,激发农民的建设热情。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以农民为本,做到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有者来认识,更应明确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农民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因素,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城市对农村的扶持,也需要工业对农业进行反哺。但是,国家的政策,城市的扶援,工业的反哺,最终都要通过农民自己的行动来转化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再好的政策,再多的扶持,也很难对农村建设发展发挥持久有效的作用。所以,明确农民新农村建设中建设者地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进而决定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难以进行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就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实现农村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新农村建设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二、以农民为本必须在增加农民收入前提下,拓展农村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由于长期偏重城市改革、工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农民小康总体水平较低,农村生存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村环境。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事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农民为本,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不断推动农民实现全面发展。为此,一是继续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延伸农业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实质就是增强农民的生存能力。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过程,必然是农民开拓视野的过程,这对提升农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发挥主体意识必然起到基础性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但农民现有的文化素质与日益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针对大多数农民缺乏职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只是初级型劳动力,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技术型工人的需求的现状,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必须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针对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技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另一方面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从中央到地方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健全的培训机构。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三、以农民为本必须切实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城市对农村的扶持,也需要工业对农业进行反哺。但是,国家的政策,城市的扶援,工业的反哺,最终都要通过农民自己的行动来转化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再好的政策,再多的扶持,也很难对农村建设发展发挥持久有效的作用。
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只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才能调动起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与力量源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以农民为本,发挥、调动、保护好农民大众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有者,更应是新农村建设主要建设者。所以,只有始终立足于为农民谋福祉,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Oriented Farmers are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ANG Xiao-qi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Law,Luliang Higher College,Luliang 033000, China)
篇5
一、总体思路
今年秋种工作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稳定夏粮生产、恢复扩大油菜面积、推进冬季农业开发三大重点,进一步调整秋种作物结构和种植布局,立足抗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切实提高麦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主攻目标
全市计划秋冬播总面积590万亩,其中夏粮380万亩(小麦360万亩)、油菜120万亩、秋冬季蔬菜60万亩、牧草20万亩、绿肥10万亩;设置小麦、油菜预留行120万亩,其中小麦预留行100万亩。
(一)单产水平:全市夏粮平均单产较上年提高3%,其中小麦较上年提高3%,天长、定远、凤阳、明光四地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区平均单产要较上年提高5%;油菜籽单产较上年提高3%。
(二)品质结构:优质专用小麦比重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优质双低油菜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三)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品种使用一致、种植区域集中、操作技术规范、产销衔接紧密、产品质量安全的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
三、工作重点
重点在提高播(栽)种质量、基础群体控制、排涝降湿防渍、均衡施肥促产、病虫综防减损等五个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八统一、八到位”。
(一)统一品种,优质良种供应到位。在优质品种的选择上,要把小麦抗赤霉病、抗穗发芽能力作为首选条件;把油菜“双低”高产、高油和抗(耐)菌核病能力作为首选条件。继续坚持小麦良种补贴与高产攻关相结合,全市共10个品种,春性品种以扬麦12号、扬麦15、皖麦33、54等为主,半冬性品种以烟农19、邯6172、泛麦5号、皖麦50等为主。油菜以秦优七号、皖油27、油研十号、皖油14、皖油18为主,搭配种植皖油13等白菜型品种。牧草主推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品种。同时,要求每一个示范片统一选用一个品种,确保良种与补贴同步到位,品种优质率全面提升。
(二)统一布局,规模种植示范到位。继续坚持北部沿淮地区以发展优质专用麦为主,南部地区以发展双低优质油菜为主,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麦油间套种、冬菜、经作、饲草等,主攻春播保护地“五早”作物,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的规划布局思路。作为科技传播的窗口,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的示范样板建设,要坚持高标准、多层次和全覆盖。因此,在示范片安排上,我们将统一布局,要求每一个乡镇必须集中连片建立一个千亩示范片,在千亩示范片中建立一个百亩攻关田,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方案、统一田管、统一订单、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确保技术到位率整体提高。
(三)统一机播,播种质量落实到位。机条播是解决稻茬麦“三籽”(露籽、深籽、丛籽)问题、提高播种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既可保持播种深度一致,又可控制播种量、一播全苗,为后期足穗奠定基础,同时由于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对后期攻大穗十分有利。为此,我市今年将加大机条播推广力度,重点调整播期和播量,提高播种质量,努力做到适期适量播种。小麦机条播面积达到180万亩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中高产攻关示范片上机条播达到了100%。
(四)统一播(期)量,基础群体规范到位。今年秋种,全市春性麦播期10月25至11月5日,播量控制在12公斤;半冬性品种播期10月上中旬,播量控制在10公斤左右。不种“立冬麦”,使小麦基础群体质量显著提高,为后期攻大穗和高产稳产奠定基础。油菜要在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育苗,亩播量控制在250-400克,坚持30-35天标准苗龄,培育6-7片叶的大壮苗,确保10月中下旬、7000-8000株/亩的移栽效果,不栽“立冬菜”。
(五)统一开沟,降湿防渍解决到位。稻茬麦、油渍害问题突出,根系发育不良,导致早衰和假熟,有的甚至倒伏枯熟,对后期粒数粒重的形成十分不利。因此,麦、油开好“三沟”(墒沟、腰沟、田头沟)是实实在在的高产栽培措施。今年秋种,对建立的百亩高产指挥田全部实行人工开沟,确保沟深沟直,“三沟”相通;千亩片及大面积生产大力推行机械开沟,确保雨住田干,排灌通畅。
(六)统一田管,病虫(草)综防防治到位。重大麦油病虫(草)害综防是提高单产的关键。在化学除草上,我们以秋季除草为重点,统一化除,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确保田无杂草禾苗健壮;在病虫防治上,坚持统一防治,达标用药,特别是小麦纹枯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积极引导组织植保专业服务队,实行统防统治,集中用药,切实把病虫草综合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七)统一配方,科学施肥增产到位。小麦施肥方法上要改“基肥重、苗肥多、穗肥空”的不合理施肥习惯为“基肥足、苗肥轻”的科学施肥方法,大面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加大拔节肥的用量,防止早衰,确保穗大粒多。油菜上,提倡硼肥底施,重施蕾苔肥。同时,加大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要求项目区实现两个100%,即测土配方卡发放农户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抓好麦油测土、配方、生产、供应、施肥技术指导一条龙服务示范点。
(八)统一订单,产销衔接密切到位。订单生产架起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进程。今年秋种,在实施小麦统一供种、规模布局的基础上,各地要加大订单生产的宣传和引导,力争订单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占小麦面积的三分之一。
四、保障措施
(一)立足抗灾秋种,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立足抗灾,及早筹划,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秋种任务。要结合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层层成立秋种指挥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逐步建立以单产、质量、效益、技术推广和攻关规模为主要内容的小麦高产攻关考核指标体系。要加强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专项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要适时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均衡发展。要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加强旱涝雪冻等灾害性天气监控,及时采取防灾、避灾应变措施,当好政府参谋。
篇6
一、吉水县农机发展现状
吉水县辖15镇3乡3场,总面积2509.73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形。全县有耕地62.9万亩,可开发草场草地106万亩;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粮食播面93万亩,总产量达2.8亿公斤,优质稻播面占全县粮食播面的67.7%,素有“赣中粮仓”美称,既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扶持的全国18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吉水县的农机在国家“三农”政策及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发展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呈现跳跃式发展态势,到2010年底实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60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近20台,手扶拖拉机等小型耕作机械达6000台,联合收割机达1159台,插秧机106台,抽水排灌设备达3000多台套。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达54%,其中机耕水平达80%以上,机插水平4%,机灌水平达95%以上。
二、吉水县农机发展特点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吉水县农机发展的实际,在总体向前发展的基础上,该县的农机发展呈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从农机发展的类型看,一是耕作机械发展较快,插秧机械发展较慢;二是小型机械发展较快,大型机械发展较慢;三是常规农机发展较快,新型农机发展较慢。
根据吉水县农机发展的状况和县域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实际,经调查分析,造成机插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有:1、农民对机插秧了解不够,对机插的效率及价值无法评价,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2、机插秧技术要求较高,工厂化育秧几乎没有,农民怕育秧不好,不能插好秧影响水稻产量。3、虽然目前的机插秧产生的效率高,但产量偏低,直接效率不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机插秧的穗产量较高,但目前机插秧行距太宽30cm,且缺秧、漏蔸情况多,不论从株数及根数都达不到标准亩的标准,只有标准的75%左右,产量也只有标准亩的95%左右。
从农机发展区域看,以赣江为分界线,出现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水东片区的农机发展较快,农民购机积极性比较高,水西片区的农机发展很慢,农机入户率不及水东片区的四分之一。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造成我县农机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1、水西片区人平均田少,人均不到7分地,户平均不到3亩,农机集约化生产的基础条件不具备,农民不会因为3亩地来购机作业。2、因田少、收入少,水西片区农民不得不靠打工赚钱,因而水西大部分的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及小孩,对传统耕作方式依赖习惯较高,对机械耕作只适合技术缺乏了解,缺乏能够熟练使用操作农机的人员。3、因田少,地势多为丘陵,农民分到的单块田地面积小,地势落差比较大,不适应农机作业。
三、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机耕农机发展快与机插秧农机发展滞后,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从提高功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单产等几个方面进行宣传、动员。二是要继续加大对插秧机的双重补贴。尽量减少农民的投资比例,刺激农民发展插秧机械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插秧机的改造,把原来的30cm的行距缩小到24cm左右(标准是20cm),提高亩株数,加强工厂化育秧及大棚育秧的技术培训及管理,提高育秧质量及水平,减少漏蔸及少根现象,达到真正提高单产的目的,让农民见到实效。
针对吉水县农机发展地域失衡状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及各级部门要促进水西片区的集体化经营,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农民承包经营农田,实现规模化机械作业。二是加大对水西片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水西片区农机的发展,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田地平整和连片,创造规模化条件;在平整难度较大的地区,鼓励采用农户联合购买、共同使用,或者一家购买、对外经营等模式。三是农机技术人员人人应该成为农机技术推广的能手、农机维修的高手、农机安全操作技术传授的强手、农民农机致富的帮手。可以多在水西片区开展农机的示范操作演示、开展农机发展政策宣传、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吉水概况》,中国江西吉水网,2011年
篇7
根据市创先争优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干部作风情况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我局党组印制了《遂宁市干部作风情况问卷调查表》和《遂宁市干部作风情况征求意见表》,以发放问卷调查表和征求意见表形式,征求了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代表、服务队象代表对我市的党、政、群机关及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征求意见情况报告如下:
一、征求意见情况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向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代表、农业企业代表、农资经营户代表发放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党内外干部群众对我市的党、政、群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干部作风情况以及我市开展创先争优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促进“两个加快”、建设“四个遂宁”的意见、建议,发出问卷调查表和征求意见表各80份,收回65份,共收集汇总意见、建议16条。
二、对干部作风情况的总体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认为我市的党、政、群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情况总体较好。市农业局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推进“三个加快”、建设“四个遂宁”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领导班子成员能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班子成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认为我市开展创先争优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有利于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加快我市又快又好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新晨
三、意见和建议
(一)对全市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1、各种层次、不同类型的会议太多,建议有些机关的会议可否套开。
2、建议抓住重点,解决突出问题,面面俱到,容易走过场。
3、探索建立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避免形成“活动”是阶段性“运动”的错觉,“活动”开始时紧张有序,雷励风行,“活动”结束,万事大吉,一切照旧。
4、作风不过硬者就不配作干部,应坚持明察暗访,斗硬考核,严励处罚。
5、建议少一些形式,时间不宜过长,一个月左右即可,防止疲劳、敷衍,前重后轻。
6、创先争优关键是进一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7、作风整顿和制度建设是创先争优的基础,创先争优要有一套衡量标准,建立长效机制。
8、河堤人行道摩托车、电瓶车横冲直撞,滨江路上交通秩序混乱,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
9、城市管理力度不够,对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处罚太少。
10、加大飞机场迁建、河东新区、西山片区建设力度,把遂宁城市建设得更大、更美。
11、希望改善城内到河东的交通状况,促进河东新区发展。
12、城市管理有待加强,应尽量避免少挖路。渠河堤上有些路段应该加装路灯。
(二)对我局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对干部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2、建立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机制,对懒散现象说不,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足球
都说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农村的孩子身体素质要优于城市的孩子,那么对于足球的后备人才的选择是不是更该从农村的小孩中去挑选。可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但国家教育改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全得不到落实。校园足球在农村小学根本就见不到影子,而大部分孩子对于足球也是在电视上看见过,真正接触足球的只能说很少很少。也许也就是这种原因,我们埋没了太多太多的优秀运动员。足球是一项竞争很强的集体项目,它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相对于城市的小孩来说农村的小孩更适合踢足球,但种种因素的制约,校园足球就像肥皂泡一样只是从我们眼前飞过,我们只知道它很迷人,却不能去触碰。根据现今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制约足球的开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学校管理层对体育的不重视
重文轻武,这是农村小学惯有的模式。学校领导对于学校的体育的管理存在严重的轻视。不论是在体育课的安排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太多太多的领导一心只抓学习,没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层的心目中,体育课就是玩的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少玩一节课,就能多学一节课。随着校园的安全越来越让领导重视,体育课的开设情况就更不乐观了,怕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伤成为不安排体育课的最有力理由。体育课得不到规范的开展,校园足球就成为一项忽略不计的体育项目。
2、体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体育教师的地位比不上主课教师,这是每个学校常见的现象。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就更加了,在大多数人眼中,只要是个老师你就能上体育课。所以就形成了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这种现象。而在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情况下,足球专业对口的教师就更少了。教师没有专业的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先进的足球理论知识,又从何谈足球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专业教师的引导,学生在不了解足球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对足球产生兴趣,而没了兴趣足球的开展就更加困难。久而久之足球也就会在学生的生活中消失。师资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教学领域的发展,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农村的校园足球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3、学生家长对体育的偏见
在绝大多数农村孩子家长的眼中,要想孩子跳出所谓的“农门”,读书是唯一的途径。只有学好了文化知识,考得好的成绩,才能一步步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小学孩子打基础的黄金时间,家长就更加不允许孩子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体育在家长的传统观念里就是不学无术的典型代表,它是影响孩子好好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种观念下,学生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也不敢参加,而学习就成为了孩子在学校的唯一任务。
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于足球在农村小学的开展首当其冲就是要解决困难,其次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的好习惯,把足球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去。而对于这些困难的解决,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各阶层对体育的认识,使足球得到重视
首先城区有关部门要重视农村体育,及时对农村学校开展体育课的情况进行检查,尽量要求每校做到体育课开课足,上课专。对各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及其器材进行调查,对存在不足的应对给予经费补助整改,争取至少让学校有器材够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要鼓励农村小学对足球的开展,把足球赛事提到日程上,并要求各校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其次学校领导要抹掉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所带来的正能量。它不仅可以缓解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压力,也能达到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培养孩子们勇敢果断的精神品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台。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锻炼。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引进足球专业体育教师
农村体育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加强并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即使在乡村,体育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附属品。对于体育教师不专不足的学校要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师,有条件可引进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师。对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体育知识培训,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上课进行指导,让他们热爱本职,做到重教敬业。体育教师应多开设足球体育课,培养学生对足球的热爱,让校园足球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去。教师可以组建简单的足球兴趣小组或足球队,进行足球技能的训练。在有足球比赛的活动时,积极参与,让学生练有所用。
3、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发挥农村本土优势
要开展校园足球,场地器材是基础。新课标也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校园足球,必须解决场地器材的问题。在整改经费方面学校应积极向政府提出申请,争取更多的体育经费的投入。而体育教师对于学校的现有的场地要规划得当,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整改,使其适合足球运动的开展。在没有足球器材的情况下,要发挥农村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可以发展学生利用破烂的篮球、排球等自制足球,也可以试着用竹条编成一个简单的竹球。
4、改变家长观念,获得家长支持
要让家长不担心学生的学习,首先得从学生入手,教师要适时的监督学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学会调配自己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在学生的成绩不下滑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就不会太过严格。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真确看待体育,明白体育的最终目的。还可以向家长介绍足球的自身价值,它不仅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更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勇敢的意志品质。向家长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期间,学校与家长可形成家校联盟,对学生在学习和体育方面一起抓。
足球作为三大球运动,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球迷。而在中国,足球让国人抬不起头,偌大的一个国家,而在足球这项运动上却屡屡受挫。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足球在国内开展的问题,我相信只要足球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能够全民足球,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所以,在边远的农村小学,我们更加不能放弃足球,也许若干年后某个足球明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作者单位: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建新小学)
“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格球山;家庭农场;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8-2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只有农业劳动力转移,才有多余的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另外,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被排挤出来,需要新的就业机会。因此,格球山政府应因势利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通过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经济作物、设施高效农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收、消纳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转移。首先,要发展庭院经济和经济作物:其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从而使游离出的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再次,位于近郊的乡镇要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立体设施高效农业。具体而言,虎林镇、东方红镇、迎春镇三个乡镇要发展蔬菜生产。二是通过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商业、运输等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促进其在农村内部转移,使农民走出家门,分工分业,脱离土地,为家庭农场的发展释放空问。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格球山现有的建制中心城镇,具体采取政策驱动、示范户带动、商机推动的措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其中,加快其转移。
二、创新现有体制
(一)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体制
第一,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土地流转关系确立后,流转双方要签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合同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公证。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流转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
第二,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体系。市场中介组织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双方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市场中介,就会使土地流转的机会减少、成本增加、风险加大。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类似土地托管服务中心的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提供服务。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主体创办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和土地银行等,借鉴国有土地的管理办法,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体系。
第三,准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乡村组织是农村土地的管理者,它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运户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应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去干预甚至取代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因此,乡村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定位应该是加强管理和搞好服务。要做好涉及土地流转的资格审查、合同公证、档案管理和动态监测等工作:要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组织、协调等服务工作:要制定土地利用与流转的长远规划,做好土地的集中连片和整理工作,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切实维护非农建设征地中农民的合法利益。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不仅具有生活保障功能,还具有不断增值的资产功能。对非农建设征地,要区别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用地方式。对国家公益性建设用地,可采取征用的办法,但征地补偿款不应层层截留,大部分应归农民。对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宜再采取征用和“一次性买断”的做法,应学习广东、上海等地的经验,采取租赁或土地入股经营的形式,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只有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才能提高土地流转速度,同时只有大量土地的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二)完善格球山户籍制度
现有的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家庭农场发展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之问身份差异的人为“标签”。农民进城生活,既然已放弃土地,除了给予必要的补偿之外,还必须将其同城镇居民同等对待。为此,我们应从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切入,把过去那种以社会身份和出生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传统户籍制度,改造成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国情(如城乡之问经济、社会势差太大)所限,户籍管理的改革只能是循序渐进。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白由、居住白由和择业白由,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具体来讲,对已进城安家的农民办理城镇户口,享有城里人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包括了女的教育问题,办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病保险,其资金可由政府、企业、个人各出一份的作法实行。另外必须取消及禁止城市出台对农民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使农民离开土地后不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担忧。
(三)完善格球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格球山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划分多个缴费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保障对象的需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有条件的集体也可以根据白身经济状况增加对养老保险的补助。要积极推广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原则筹集资金。政府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投入,确保这项改革顺利实施。在经济比较发达、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以发展类似于城镇的医疗保险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障。
三、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在引导农村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并且密切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白己的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白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政府所属农业科研机构,要面向生产实践,明确科技攻关重点,优先研究开发关键技术,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鼓励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逐步成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专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和质量意识,使广大农民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的投入,从而为家庭农场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四、增强格球山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外在客观条件的辅助,更需要高素质的农民。目前,格球山一些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农无后人”的尴尬境地,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针对此现状,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应大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首先,在短期内,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依据格球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培训、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电视讲座等,不仅要继续进行农林牧渔业从业知识教育,而且要增加经营管理、信息搜集等的技能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竞争意识和科技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格球山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农民白己组织进行各种农业技能培训的条件有限,政府可以考虑运用部分扶贫资金或支农基金来集中培训,增加教育支援和扶贫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以适应在农业发展的要求。
其次,从长期来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主要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农村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入学,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上升,会促使农村教育观念的改变和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质量,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考虑到格球山的实际情况,具体应做到:一是改善信息服务,要重点搞好县乡村三级信息站点建设,形成与外界相互连通的服务网络,以便及时向本地农场传递科技、种苗、价格、市场供求及有关政策、法规信息等:二是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把家庭农场与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产品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相配套,从而形成产销一条龙:三是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环境,各有关职能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在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产品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确保家庭农场在宽松的大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要一发保护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1]贾大明.家庭农场的现状与前瞻[J].中国农垦经济,1999(5).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需求;对策建议;河南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作为一个特殊儿童群体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抚养、教育留守儿童过程中的困境和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留守儿童的需求。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予以及时的回应,以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特意开展了此次调查。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文化程度
在受调查的91位家长中,71.4%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文化水平,其次,是小学占26.4%,而没上过学的只占2.2%。这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二)经济来源及收入水平
调查中发现,63.7%的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其次农业收入占25.3%,而经商只占7.7%。与此同时,34.1%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另外30.8%的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家庭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家庭只有6.7%。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并不高。
(三)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在“对孩子不良习惯的了解”问题上,23.3%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不良习惯是不讲卫生,14.5%的人认为是课堂违纪行为。而22.5%的认为是其他问题,另外19.6%的家长不清楚自己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对孩子了解程度”问题上,65.9%的家长只知道孩子的一些情况,非常清楚的只占25.3%。由此可以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并不了解,孩子面临着家庭情感方面的缺失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分析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差,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51.7%的家长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持不满意态度,而满意度占45%,由此可见,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满意度偏低。在对留守儿童家长的访谈过程中,16位家长提到了教学质量太差,教育设施不完善。26.0%的家长最担心孩子的成绩问题,其次是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问题,分别占21.2%、18.3%和16.1%。农村留守儿童在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要求目前农村在教育方面要转变教学思想,要关注学生的多向、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的道路、电网设施还不完备,农村文教卫生等基本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有些家长明确提出: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今年在抗旱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一些家庭没有安装自来水,儿童和老人在用水方面比较困难;车辆增多,但红绿灯等基础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儿童外出的危险性;现在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附近的池塘、小河经常飘出一些恶味,孩子外出玩耍时特别担心;虽然农村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但是农村医院的医护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成员的需求。
(三)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
关于“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的回答中,49.9%的家长认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一般,24.2%的认为不重视,只有19.8%的人认为很重视。对于“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的问题,26.3%的家长认为是由于自己能力有限责任感不够,25.7%的人认为是政府和社会关注不够。家长期望政府能够给与更多的关怀与照顾。在“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关注与关怀的方面”的问题上,26.2%的人认为需要改善经济条件,保证他们健康成长;21.5%的认为由于户籍问题导致孩子无法进入公立学校读书;另外还有15.8%的家长提出对孩子的道德和性格进行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需求的相关建议
24.8%的家长认为需要相关组织为在外打工父母提供定期电话、信件等服务来联系留守家中的子女,23.5%的家长认为需要同城待遇,20.4%认为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相关机构及开展相关集体活动,等。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方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1.政府层面的措施
我国的农村寄宿学校的食宿条件差,缺乏娱乐设施,使得学生的生活单一。19.5%的受访家长认为需要加强寄宿学校的建设。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更新,以保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更加切实有效,同时可以减轻单亲监护和隔代照料的压力。
我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政府可以给予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为学校利用富余教育资源,给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全部学生家长开设旨在提高家庭教育素质的课程讲座提供便利。
我国必须加快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拆除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等领域存在的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增加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机会,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或者通过改善当地经济环境实现留守儿童家长在本地就业,以更好地照料、教育孩子,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社会组织层面的措施
政府力量无法企及或者照顾不周的偏远地区,可以纳入公益组织的服务对象范围当中。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学校赠送图书、衣物、食品,来减轻留守儿童家长的经济负担。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支持系统,扩大服务面和服务内容,例如可以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一些生活照顾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家教效果。
3.学校层面的措施
学校要形成与家长或监护人的交流互动,使双方都能及时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情况,。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在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并建立与家长联系的专线电话。让留守儿童视为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真实的成长教育状况,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结合。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在面对自身变化、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指导,很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离开家庭以后完成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的教师有责任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所造成的感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在注重成绩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和卫生方面的教育引导,扩大教育教学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另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为青春期的孩子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引导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叛逆期。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科学,这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以下建议:
1.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保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以及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农业收入,减轻经济负担,增强留守儿童家长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
2.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快构建城乡公路交通网,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同时,在道路拐弯处加设红绿灯,在过村路段限速,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便利的出行以及玩乐环境,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系数,减轻留守儿童家长的精神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
3.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水、供热等生活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要加快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启动农村供热和供气工程,同时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留守儿童家长提到这样不仅保障留守儿童的用水安全,也可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整洁、便利、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4.全力推动农村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坚持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原则,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取得成果。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农村地区要政策倾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优质资源从城市向农村有效流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提高其承载能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文明优质的生活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需要,也符合了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和期待。
(三)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公益组织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需求,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公益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各个公益组织加强联系,整合资源
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在一些众所周知的地区,留守儿童家庭往往能获得丰富的资助,而偏远的山区却常常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社会公益组织是面对全体有需要人群的,因此要加强各公益组织之间的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政府失灵,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帮助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公益组织必须提供人性化、本土化的服务
目前,我国公益组织的发展模式大都是借鉴外国的经验,由于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公益组织要从实际出发,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本土化的服务,以切实满足留守儿童家长在教养、培育孩子方面的帮助需要。而且,公益组织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群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人性化,让每一位接受服务的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都能欣然接受,而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公益组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事先了解服务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当地留守儿童家长的真实、具体需要,将资源发挥到最大化,以满足留守儿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学院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王青,华中师范大学,200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