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3 10: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梅花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赠范晔
陆凯南朝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篇2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萧纲《雪里觅梅花》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曾习经《腊梅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仇远《岁除志喜》
篇3
2、您今天穿的衣服很合适您,感觉出您是一个懂的生活的人。
3、您的身材好棒,穿什么衣服都很合身,我真的很羡慕您。
4、看得出来您非常有女人味,并且非常显年轻。
5、看得出来您是一个才女,和您谈话让我学到了很多。
6、感觉出来您是一个非常有品味的女人。
7、看得出您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生活中做您的老公真是幸福。
8、看得出来您是一个非常懂的生活及懂的享受的女人。
9、感觉您真的眼光非常与众不同,并且非常独到。
篇4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译文: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2、《霜天晓角·桂花》宋代: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译文: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青青的叶片低垂着,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的极品,无谁能比。
3、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唐代:宋之问
篇5
雷克萨斯、Acura、英菲尼迪,三大日本汽车厂的高档品牌,三个在北美市场兴风作浪的日系豪华车代表先后改名换姓,进入了中国市场;克莱斯勒、凯迪拉克两大美国豪华车厂也以国产的形式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攻略;奥迪、宝马、奔驰作为先入市者则以地头蛇的姿态推出迎合中国人需求的产品设计,为新人们上了一课。这些景象,让人想起了至今仍硝烟弥漫的北美豪华车市场,只是,在中国这块“新大陆”上,一切都是未知数。
“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豪华车市场也不例外。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所以我们来了。”2006年11月,象征Infiniti(英菲尼迪)正式登陆中国大陆的品牌会上,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萱岛幸久说明了英菲尼迪的来意。这场更像是高雅文艺表演的会,只带来一款概念车,其用心可谓良苦,那就是在2007年产品正式上市之前,率先向中国消费者阐释英菲尼迪品牌的独特内涵与设计理念。
这样的场景酷似上世纪90年代初英菲尼迪在北美的首次亮相,数年的研发和周密计划,高性能豪华轿车InfinitlQ45和豪华双门跑车Infiniti M30一上市就凭借独特前卫的设计、出色的产品性能和贴心的客户服务,几年内成为北美豪华车市场最有分量的品牌之一。截至2005年,Infiniti在美国的销量累计超过100万辆,车型包括双门跑车、轿车、越野车和SUV等。
在北美市场取得成功的同时,日产汽车公司在2005年出台了为期3年的“日产增值计划”,把Infinlti在全球的推广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按照计划,Infiniti将于2007年夏天在中国市场上市。尽管Infiniti品牌从来没有在中国被正式介绍过,但由于其在国外市场的出色表现,已经在一定范围内被国内大众所了解和认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一致,Infiniti使用了全球统一的名称,在中国则选择了拼音发音最相近的名称。“对于每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来说,达到全球标准是一件很具有挑战的事情。”萱岛幸久说。
在这次品牌会上,Infiniti通过Coupe概念车向与会者展示了其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Infiniti的大部分车型由于后轮驱动和纵向发动机的设计,车身比例呈现引擎盖长、后备箱盖短的特征。”日产汽车公司常务兼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介绍,“在中国,与在全球其他市场一样,Infiniti的潜在顾客是那些寻求全新豪华体验的人们。”
美国品牌扮演复仇者?
业内专家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进入持续、稳步的成长阶段时,豪华车市场将迎来强力增长期,2006年1到8月需求同比增长24.5%。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档乘用车总需求量将接近30万辆。与Infiniti在北美斗得难分难解的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在3年前进入中国,对于要把凯迪拉克打造成全球豪华车品牌的通用来说,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将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按通用的预计,中国明年将超过欧洲成为凯迪拉克品牌的第二大市场。
就在Infiniti姗姗来迟的时候,通用的中国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推出了完全针对中国市场而量身定做的新款凯迪拉克。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以及来自通用总部的高层都在不同场合强调,“凯迪拉克SLS赛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按丁磊的介绍,SLS赛威将引领凯迪拉克品牌进军中国市场最重要的领域――主流豪华商务轿车市场。来自北美的凯迪拉克品牌总经理詹姆・泰勒(Jim Taylor)表示:“作为凯迪拉克Seville的第六代车型,SLS赛威融入上海通用汽车对中国客户需求的理解,在中国市场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的家用轿车市场,通用已获得了足够的成功,而两年多从容有度的潜心准备使得凯迪拉克成为一个个性张扬的强势品牌。不过要在豪华车市场稳稳树起一面旗帜,这些还远远不足够。
“SLS赛威为那些具备胆识和魄力的商务精英打造了一款最能体现他们尊崇气度、胆识魄力的豪华商务轿车。”丁磊概括了目前凯迪拉克购买人群的肖像。
德国品牌稳当地头蛇?
对比起日系品牌和美国品牌,奥迪、宝马、奔驰这些德国车在中国几乎是豪华车的代名词,加上他们甘冒风险,最早投身于中国汽车市场,饮了头啖汤的同时也拥有了当地头蛇的资历。
无论是日系豪华车声名在外的东方设计和贴心服务,还是美国人的中国式研发,这些伎俩只能算是“实验手段”,德国人则早已经摸透了中国消费者的脾气,专为中国市场而设的加长版(本刊曾以《中国L》专文报道)就是德国豪华车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从奥迪开始,从进口车型到国产车型,从最顶级车系到一般车系,加长版的“L”标识不仅起到了“赠送10%容量”的心理效果,也起到了“更豪华”的视觉效果。
德国宝马总部历经5年研发的新宝马5系加长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响应中国市场需求,车身加长了140mm,车体加高了9mm,由昔日的“最具驾驶乐趣的豪华轿车”变身“最具驾乘乐趣的商务轿车”。一个“乘”字,表明了宝马5系加长版的目的是驾驶与乘坐并重,而商务轿车的提法,更表明了其新的定位。
篇6
关键词:美式动画剧本;传播性;受众群体
中图分类号:J218.7?摇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54-03
一、美式动画剧本的传播性之源
美国20世纪著名的学者、哲学家约翰·杜威谈到:“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由于传播而得以存在,而且完全可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可见,我们这个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在互相影响和作用。尤其是二战后,“全球化”这个词开始被大家熟知,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西方的观念,其中当然包括对不同文化领域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西方进行文化扩张的表现。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电影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当然包括美国的动画产业。除了几家动画制作巨头,大部分公司都在持一种观望的态度。说实话,这让人非常担心,好在动画迷们还是看到了《功夫熊猫》、《瓦力》、《霍顿与无名氏》、《马达加斯加2》等,这些动画片的剧本既有原创的,也有改编的。美式动画就这样艰难地挺过了经济危机,2008年也就此成为了转折点。这几部片子的成功,是美式动画在剧本的选材和创作方面做得大胆尝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瓦力》,皮克斯开始在影片中加入深刻主题内容,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发人深思。这是一种转变主题风格的尝试,尝试加入了日本动画对于主题的定位,让影片在不失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事实证明,美式动画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而日本的动画产业链条开始出现不稳定性,慢慢呈现下坡趋势。美式动画把握住了时代需求和时代特征,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变身。
二、美式动画剧本的风格化选材
1.《小红帽后现代版》——对传统题材的重新演绎。凭借着自身现代影视制作手段的强大,美式动画的编剧们在如何选材方面,具有极其广泛和自由的空间。其内容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涵盖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寓言、科幻悬疑、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等诸多类型,同时也能够保证其内容的可延展性和娱乐性。美式动画虽看着眼花缭乱,却是有着自身独特规律和特点可循的,这也是其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和拥有全球无数粉丝的关键,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动画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渗透。首先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传统题材的新演绎。改编大众耳熟能详的内容往往有利有弊,好则超越旧作或称为重温,坏则被人指责浅显、没有深度,而美国温斯坦影业公司出品的动画影片《小红帽后现代版》,则是动画剧本改编的一种新尝试。“小红帽”这一角色来自于德国《格林童话》的《小红帽后现代版》中,故事本身的版本多达上百个。许多人都知道,小红帽最初版本的结局是小红帽被邪恶的大狼吞下,经过猎人的营救,杀死大狼而最终脱险。随后,又出现了小姑娘的自救结局,也是颇为盛行。而这次的美籍小红帽版本,足以让你大跌眼镜。故事不仅颠覆了原作中的所有人物、情节,并且涵盖了近些年美国流行的犯罪题材,影片为观众呈现出了现实世界中的犯罪调查,让人耳目一新。虽然猛一看有些无厘头,但仔细琢磨和推敲起来,则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创造性极强的改编,这让观众对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和看法,也是顺应时代特点的产物。
2.《狮子王》——有效取舍间的智慧之作。喜欢挑战是美式动画剧本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如此丰富的选材中,名著显然是难以改编成功的一类,不仅是这类题材的内容家喻户晓,其认知度也已经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而美式动画中对此类型的两次挑战则是可圈可点。迪斯尼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出品的动画影片《狮子王》和《钟楼驼侠》都是在这方面值得称赞的改编作品,一部改编自《哈姆雷特》,另一部改编自《巴黎圣母院》。其中,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可谓是一部力作,其剧本改编时对原作进行了缜密且有效的取舍。为了保证观众群的宽泛,编剧在着手创作时有意舍弃了一些不适合低龄观看的内容,如对家庭的不忠、杀戮等,去除出一些枝叶,主干还是得以保留下来,对故事的改编依旧严谨和精彩。将大家不熟悉的复杂宫廷环境改为广阔无垠的非洲草原,使人放松且容易接受;角色由人转变为动物,动性更强不死板;将主角身边的小人物增加,条理和幽默性更强了。因此,《狮子王》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剧本的合理改编,这不仅提升了这部动画影片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一部孩子们爱看,且也能看懂的名著。
3.《卡洛琳》——幻境中映射的真实世界。美式动画中不乏另类佳作,从诡异的《圣诞夜惊魂》到人鬼情充斥的《僵尸新娘》,由黑色童话《卡洛琳》再到另类科幻巨制《9》,美式动画的别样品味一直没有间断过。其中,2009年由美国焦点公司发行的动画影片《卡洛琳》是根据美国尼尔·盖曼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内容游走在梦境和真实之间,剧本将其中的元素如鬼魂、幽闭、恐怖以及特有的逐格动画的怀旧风格运用到位,在保留原作的黑色幽默基础上,增加了更为浓重的一层悬疑色彩。两个世界、两个家庭、两对父母,由一扇小门连接的两个不同世界,两个完全颠覆角色认知的情境,将现实与虚幻联系起来,呈现出了动画作品中黑色题材的别样味道。可以看出,美式动画在全球不同文化中能够广泛的传播开,改编题材是一种必要的手段,这顺应了现今时代的需求,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文化的渗入,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可这种方式,美式动画做到了。
三、美式动画剧本的传播特点
幽默可以说是一种态度。现今社会方方面面形成的巨大压力使人们不堪重负,而动画片这一电影的特殊形式可以做到这一点。在观看和观赏美式动画时所能感受到的幽默是最充实、充分的,充实是指幽默不俗,充分是指淋漓尽致,这种快乐让人感到轻松而毫无掩饰,虽是开怀一笑却难以忘怀。幽默,这已经成为美式动画的一种标志性元素,是其动画作品娱乐大众的主要方式,是美式动画的重要传播特点。美式幽默在剧本设计和表现形式上有两种承载方式:一是靠肢体动作表现,二是通过诙谐的语言。但由于影院片、电视动画片和短片的不同还是有所差异。两者结合最充分的是影院动画片。迪斯尼于2001年出品的《变身国王》让人眼前一亮,整部影片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色彩亮丽、角色生动,故事涉及的时代背景中的元素搭配现代的流行风尚,有着典型无厘头的喜剧色彩。剧本设计中频繁出现让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转折,思维跳跃性强,幽默且合情合理。在动作幽默感的考量上,运用极度的夸张增强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加强喜剧效果。语言上,主要在对白设计方面下足功夫,诙谐、精练且耐人寻味,加上角色的独白和少量旁白的穿插,为影片注入了活力。由于美式影院片的投资高,制作手段丰富,因此剧本各要素设计得更为精细、缜密,这也是美式动画长片更受全球动画迷喜爱的一个原因。而在电视动画片方面,由于受到制作周期长、工作量大等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在剧本设计方面有所调整,幽默感自然会有所欠缺。至于美式动画短片方面,幽默主要体现在有数的几个点上,观众要在短时间内读懂和欣赏,绝不能浪费。可见,动画编剧在创作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幽默值控制,有时候也会有重复噱头的情况。总体上,美式动画的编剧们对剧中幽默点的安排,还是在方方面面下足功夫的。
四、美式动画剧本的传播性
沃尔特·迪斯尼说过:我并非主要给孩子拍摄电影,我拍的电影是献给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孩子,不管我们是6岁还是60岁。
不同国家对动画市场的受众群体都有着自己的设定标准,其中以美式动画受众最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传播的范围。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动画的认识和认知不同,美式动画剧本在创作时既要保证剧情可通俗理解,也要有一些成人观看和品味的深度,增加影片的含金量。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既保持童真、单纯的路线,内容又要经得起推敲和揣摩,这听上去似乎有点儿矛盾,而美式动画做到了,其魅力也在于此。
1.剧本设定的全民性传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1制作的《怪物公司》是一部精彩的三维动画作品,影片的受众级别为G,即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怪物公司》的剧本是动画原创剧本中的典范,其中出现的冒险内容,抓住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对壁橱、衣柜恐惧的普遍感受,迎合了小孩子对于陌生、封闭世界的恐惧以及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又加入小空间里的大世界这种对比,新奇、炫目而刺激的冒险之旅,光怪陆离的怪兽世界,尤其是工厂的打卡制度和上下班的周而复始,进而满足了其他大龄观者的共鸣和复杂的感官刺激,美式动画剧本做到了八岁到八十八岁的奇迹。
2.剧本设定的选择性传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美式动画均适合不同年龄段观看,剧本进行有选择性传播的编写是可以有不同年龄固定观众的。首先,有些动画作品的取材不适合低龄儿童观赏,无论是影院片还是电视动画片,都会涉及到这种情况。黑色题材的动画长片《僵尸新娘》的内容以及在色调上比较灰暗,反应出很多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冷漠。如在开端的片段中,反映给观众的信息较多,蓝紫色蝴蝶的形成出自男主人公之手,表现出他即将所处的境地,也与影片最后的升华呼应。他那“自娱自乐”的绘画,所反映出自身性格的“冷”和环境对其禁锢形成的后果,正是与故事展现出的内容以及周围的人形成特定交融。就他在起身开窗和打开玻璃罩子将蓝紫蝶放飞的同时,影片好像是在向观众反映一种自由。这让我想到了1993年迪斯尼的动画长片《阿拉丁》中,茉莉公主在皇宫后花园放飞笼中鸟的情景。而与之相反的是,那次放飞是真正的自由,但这里所谓的自由在接下来所描绘的城市一角却让人大失所望。就是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让观众明白了不仅仅是家庭的禁锢,更是一种城市、社会的禁锢在啄食年轻人的心灵和身体。镜头跟着蓝紫蝶飞过一栋栋老式屋顶,飞过了刻板的街道打扫,飞过了鱼贩的生意,飞过了街道上人们敷衍了事的招呼。这些是如此的冷漠,甚至让人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以此为基础,才出现了消息人沿街通知十分钟后的婚礼彩排,才让人开始想象这种背景下的婚礼情景。影院长片是这样,电视动画作品也不例外。美国喜剧中心频道制作播出的剪纸摆拍动画剧集《南方公园》,是一部非主流的电视动画剧集,其中所反映的出的美国现今社会文化的种种现状发人深思。这部动画作品的观众群体为成年人,片中对一些政治问题的嘲讽、批判以及所涉及到的社会阴暗面的影射,也是这部电视作品成为主流的原因。其次,一些动画编剧的作品以更加直观的内容和表现风格呈现出来,这主要针对低龄儿童的观赏习惯和水平,如《海绵宝宝》、《史努比的故事》等。这列作品主题单纯,角色的定位简约、夸张、生动。故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表现出来,语言也较为直白和幽默,符合孩子们天真单纯的特点。因此,这类动画作品更适合低龄儿童观看。
美式动画所涉及的改编剧本十分成功,加上对受众群体的设定如此宽泛,编剧、导演们在创作前对市场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明确了观看的群体和文化背景,剧本创作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再加上对其他国家优秀故事的取材改编才会有较好的传播性,我国动画受众群体的设定偏低龄化,多年形成了一种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错误认识,这也是我国动画创作在观众定位时候的问题。而美式动画的成功推广和传播,有自身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无怪乎现今的动画市场中美式动画如此讨喜,这也是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篇7
4月15日落幕的第31届香港金像奖,许鞍华的《桃姐》毫无悬念地拿下影帝、影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重量级奖项。同时在内地,《桃姐》拿下6800万元的高票房。《桃姐》是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观众会觉得有点不一样,有点意外,但又说不出有什么不同。这次,许鞍华希望,能有更多人去看它。
两个月后,许鞍华将满65岁。她说,《桃姐》是她这些年来感觉最好的状态。
既冷清又热闹
“这部戏我特别有感觉,因为我拍到了它的调子。”许鞍华毫不掩饰自己对《桃姐》的满意,她说,每件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调子,而属于《桃姐》的调子既冷清又热闹。画面和气氛往往呈现的是相反的感觉:老人院里看似死气沉沉,可同时又很温暖;你觉得那里的人很惨,可又很好笑。
桃姐进老人院后的第一顿午餐,是在惊恐而温暖的气氛中度过的。当老人们围着长桌排排坐落定,老人甲从嘴里取出假牙,浸泡在水杯里,心满意足地准备进餐,突然响起一声高叫:“是谁拿了我的假牙?”老人乙从远处冲进来,手举另一副假牙在老人甲面前晃动,嚷嚷道:“这才是你的牙!”随即把手伸进杯子里,交换了假牙,满意地离开。老人甲淡定地涮了涮杯子里的牙齿,继续进餐。
桃姐看得惊魂未定,身旁的老太太细心地和新人打起招呼,“你叫什么名字?”“这里的菜不合胃口?”“以后我就叫你桃姐吧”……几句轻声贴心的对话,让对老人院的陌生环境既紧张又排斥的桃姐慢慢稳下神来。
许鞍华觉得,当这样看着热闹实则悲伤的调子自然地混在一起的时候,在她看来才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这样的一种氛围,观众感同身受,难以言喻,却真切感觉得到。
在媒体场放映现场,在影片结束字幕起时,异乎寻常地没有一个人起身,直至字幕滚动全部结束。灯光亮起,在座记者自发鼓起掌来。
《桃姐》讲的是一位大家庭长大的少爷Roger(刘德华饰),在侍奉家族60年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中风、进老人院之后,却重新发现对方,并彼此温暖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香港电影人、曾为许鞍华《女人四十》担任监制的李恩霖的亲身经历。
与桃姐在其最后两年间的相处,让李恩霖既意外又感慨。“桃姐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几乎不说话,她进了老人院后,我和她的关系反而密切起来,这也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如果我在老人院呆一个小时,我们就能在一起说足足一个小时话。我谈我的工作,她谈她的生活。尤其她知道时间不多了以后,我们的交谈更多了。”李恩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事后,他详细记录下这个过程的点滴,希望拍成舞台剧或者电视单元剧,因为故事毫无“戏剧张力”和商业元素,他开始时没有想可以拍成电影,但他还是把剧本拿给了许鞍华。
许鞍华在对媒体解释为什么对这个故事一见钟情时,总是说因为自己就是正在老去的女人,“再过几年,我最大的可能也是进老人院”,而且因为还在照顾80多岁的妈妈,所以觉得自己既是李恩霖又是桃姐;其实另一方面,Roger和桃姐之间相互给予是导演很希望讲述的一种传统的人际关系。
“我很想探讨一下人和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而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失去一些东西。”许鞍华说。
决定筹拍《桃姐》,许鞍华也很清楚,这是一部“没有特别看点的电影”。她必须找出特别的角度来讲述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让“观众会觉得有点不一样,有点意外,但又说不出有什么不同”。
许鞍华的方法是,在普通的细碎生活里面,努力找到非典型的生活片段,去选择那些不应该在那里发生的却发生了、观众以为应该发生的却没有发生的段落。她说,这样的细节是她尽力计较的部分。
比如说,当桃姐病危再次被送进医院,随后的画面是Roger叫来牧师,三人的手拉在一起为桃姐祷告。接着才出现医生告知Roger,桃姐的病难以治愈,且器官正日趋衰竭,问他是否要考虑停止用药。Roger在沉默地吃完泡面打完一通电话以后,对医生说,“我明天要出差去大陆,一周,如果这期间桃姐有不测,不用等我回来,直接送到殡仪馆。”
有人问许鞍华,你怎么不拍桃姐弥留时候的戏,多煽情?对于这个问题,许鞍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选择不拍。首先是拍不了,“桃姐都昏迷了,我没法拍”。
“或者,我也可以让桃姐醒过来拉着Roger的手之类,还让她对Roger说,‘快娶个老婆’。”说到这里,许鞍华大笑起来,“这样的话片子看起来就是,让观众等着受感动的样子,那就不好看了。”
非戏剧性态度看生活
在《桃姐》里,许鞍华毫不犹豫地延续了自己的非戏剧性叙事风格。这种非戏剧性叙事的形式是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开始的。此前,她的电影并没有特别侧重于哪种叙事方式。
《天水围》里,许鞍华在拍摄母子吃早餐看报纸的一场戏时,撑到30秒才喊CUT,这个镜头让她感受到“真实时间”的存在,她尝试将这个“真实时间”在整部影片中发挥作用。于是,影片反复地出现做饭、吃饭、读报这些琐碎的生活场景,这些点点滴滴让观众看到一对乐天善良的母子的生活状态,让人渐渐感受到温情。这个被外界称为“香港的悲情城市”的天水围,在镜头里显得安静平和。
“《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剧本写给我就是这样的叙事,我觉得好,想不妨试试看效果如何。对我而言,这确实是一种尝试,试着把感情放得更加单纯、专注,来面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我感觉这比较贴近真实的生活,我想这也是打动观众的原因。”许鞍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自己的电影里,刚开始她比较注重的都是有冲突性、大起大落的东西,现在感觉比较成熟了,开始慢慢描摹一个过程,一点一点酝酿下来,而不是去通过一个戏剧性的爆发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我发现,这好像真是自己所擅长的,可是拍的时候就比较恐怖,因为不把片子接起来是看不到这个效果的。”
2009年,投资百万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在该年香港金像奖评选中,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四项大奖,风头压过6亿大片《赤壁》。许鞍华承认,《天水围的日与夜》对自己而言意义重大,“几乎是重建了我对于电影和世界的信心”。
从此,非戏剧性叙事,成为她新的讲述生活的语言,而且说得相当自如。
拒绝戏剧化,其实也是许鞍华在生活里的信条。戴单只耳环,因为“戴两只像老祖母,我宁可被当作同性恋也不愿意被认成老祖母”,蓝色边框眼镜,永远的平板鞋,与年龄不符的女孩装束,许鞍华给人的印象不合常规,可一旦交谈起来,却发现她的回答总是老老实实,坦承自己早年的电影《书剑恩仇录》“很stupid”“同时代脱节”,《客途秋恨》“拍得很粗”“风格不够稳定”,《极道追踪》“口碑差票房不好”……
因为相继拍摄了《女人四十》《半生缘》《阿金的故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得闲炒饭》《桃姐》等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许鞍华被媒体总结为她的电影注重女性话题,她却不以为然。当被问到,《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女主角的年龄都恰与导演当时的年龄相仿,是不是有心的投射时,她更是矢口否认。
“大家这么说,是不大了解我们工作的情况。戏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拍什么戏基本也不是我主导。我不是有意去拍女性题材,而是我有几个案子拿出去,拿到的资金刚好够拍这部片子;或者编剧写来我觉得有趣,有些题材可能是演员档期不对或者没有投资,就先不拍了。我是在有好多可能性的剧本当中,按顺序拍了,变成了这个局面。”和往常一样,她的回答拒绝了任何戏剧性演绎。
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二个许鞍华
决定拍《桃姐》的时候,许鞍华就很清楚这个题材很冷门,票房也不会很好。但她仍然心气昂扬地为《桃姐》寻找投资方。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我想用这部电影去纪念一些没有人提到的人,探讨一下传统的人际关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她也很明了自己的窘迫,“我的每一部片都找不到投资”。
了解许鞍华背景的人,都难以相信这样的反差。
1979年她的首部电影《疯劫》,成为掀开香港新浪潮序幕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标志着许鞍华电影事业的开始。此后,她获奖无数,同徐克并列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
这位港大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硕士、游学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的女导演迄今执导了23部电影,已获得三届金像奖、两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2月29日,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导演会春茗活动上,由270多位导演会成员投票评选“香港导演协会奖”,许鞍华因电影《桃姐》收获年度推介电影、年度杰出导演及特别荣誉大奖三个奖项,是当晚最大赢家。
但她并不讳言票房问题,因为票房不佳,“基本上我的每部电影都是冒险”。正因如此,同行都非常敬重她,却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二个许鞍华。
即便如此,许鞍华仍不愿放弃为《桃姐》继续冒险。在屡屡碰壁之后,许鞍华从保利博纳和刘德华公司共拿到3000万投资,还得到“刘老板”“上不封顶”的承诺。对此,她心存感激但不觉有压力,“如果票房不好,会影响下部戏开拍。但如果有人愿意赌博肯投资,下部戏我还是会拍的。当然,如果票房好,效果会好些,因为会多一些人看,这样就非常好。”
许鞍华透露,她的新电影已在筹备当中,仍然是一部文艺片。
她解释自己“事业(票房)没有长进”却心安理得的原因,“可能我把我认为可行或者成功的底线拉得蛮低的,有很多题材一开始我知道不会大卖,但我都去拍,只要老板不亏本,或者亏很少,只要我自己满意就好。我不会想着戏一定会大成功才去拍,如果总是怕票房不好,那是拍不成的,因为要担心得太多了。”
不过,自从去年看了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许鞍华的志向开始有了转变,发觉自己的上述标准太低了。那部电影里,没有一个明星,都是土人、讲土话,不按常规讲故事,片长5个小时……这些全都是票房毒药的元素,可是卖到了近两亿人民币的票房,这让许鞍华深受启发。“就是因为他非常有诚意地拍,还非常认真地去卖!我就从来就没有认真去卖,我以前有努力但是没有那么努力。以后我要努力去卖。”
篇8
一、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
适当地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歌德曾经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既有独立意识,又有茫然不知所措的幼稚。要想让学生学会主宰自己,教师首先就要注重引导孩子思想“独立”。当孩子遇到困惑问题时,教师不必直接告诉他要怎样做,而是可以间接地引导孩子从内心去体验,让他自己去做出选择,引导孩子思想的“独立”。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法宝。我认为应引导孩子学习“独立”。首先,独立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上好课;第三,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科学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第四,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做好作业和改正错题;第五,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进行总结。
二、带上“赞美眼镜”,学会赏识每一名学生
良好班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班级成员关系融洽,都愿意公开地赞美每一个人,能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心存感激,具有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赞美他,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通过赞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三、教育要放慢脚步,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
教育要放慢脚步,这就是说:教育者——父母、教师不要以孩子将来才能达到的能力水平来要求此时的孩子,教育者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强加在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身上。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并非一天形成的,而我们的教师恨不得要求孩子在一天之内将所有的缺点都克服,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我们说:“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孩子改掉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四、教师要转换角色,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我们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人,而是教学生去发现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体会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上,一个很娇小的女孩子一拐一拐地微笑着踱出来了,面向观众鞠了个躬。观众中不知是谁说了句:“鼓掌!”立即掌声如潮。许是受宠若惊,女孩胆怯地侧头向舞台右侧望去。旁边站着的是她的好朋友,她们用眼神和手势向她打气,叫她别紧张。女孩的小嘴又轻轻一抿,左手轻掠一下额前的短发,继而自信娴雅地斜立于舞台中央。《感恩的心》的前奏响起来,女孩右手握起麦克风,开始唱歌。说句老实话,她唱得实在不怎么动听,唱到转折的高音部分时甚至变了调儿。但台下依旧很静,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发出嘘声。台上的歌者依旧满怀激情地唱着,用歌声抒发着她少女的情怀与梦想。我看着台上那张有点苍白的小脸,看着那略斜的身躯,想着这位学生为改变自身命运默默而坚忍的努力,我的心底不禁涌动着暖流。其实,班里有好多同学唱得比她好听,长得比她出色,但表演的机会却让给了她。由于她自己主动要求,由于班上热心的同学鼓励,让她于台上获取更大的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勇气。我不禁湿润了双眼。她使我明白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拼搏;其他同学更让我深深地感动,我看到了他们金子一样的心,看到了他们心中充满的爱。我被他们震撼,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篇9
2、“水”也可以指三点水字旁,“日水”指的是“日”字前加三点组成“汨”字。
两者组成“洹”字,所以谜底是“洹”字。
洹是古水名,在河南省北境,今名安阳河。
篇10
关键词:性别;年龄;共情;立场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43-02
一、概述
平面媒体,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信息记录与传播介质,近如图书、报刊杂志等,远如石刻、岩画、羊皮卷等。近年由于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立体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平面媒体的忠实受众数量日趋减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青睐于立体媒体。
当著名的平面媒体原著改编成立体媒体作品后,常引起原著忠实读者的抱怨,比如“扭曲作者本意”、“不忠实原著中心思想”、“某些重要情节被删”之类。那么,为什么在平面媒体原著转向立体媒体的艺术形式改变中,导演和编剧必需进行一定的剧本改编呢?剧本改编是否有其必要性?
相对于立体媒体(如影视、互联网等)的趣味性强、感受方式多样等优点,平面媒体的缺点突出,呈现出信息获取方式单一,感官感受单一等缺点。受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于立体媒体受众更强。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一定程度改编原著的现象势必存在。
本文着重谈论立体媒体改编的基本方式和促成改变的大致原因。
二、影视动画对平面媒体原著的几种主要改编方式
(一)主要角色性别的改编
以日本著名漫画家伊藤润二于2002出版的科幻漫画巨著《鱼》为例。
原著主角为男青年阿忠,阿忠的女友华织于故事开头已感染病毒,在书中的后续情节中呈膨大、腐败、丑陋的半死状态的,属于配角。此书于2012年搬上荧幕,由日本ufotable公司出品剧场版动画。在动画中,主角换成华织,而原著中引领故事主线的男主角阿忠在动画中转变成了开头即死亡的龙套角色。
以科幻类影视动画受众的性别比例来说,男性远多于女性。因此,青春美丽的女性主角,比起原著中坚忍的男性主角,更能激起男性受众的英雄情怀,激发他们看下去的欲望。
(二)主要角色年龄段的改编
以美国梦工厂于1998年出品的剧场版动画片《埃及王子》为例。
电影以《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为蓝本,描述犹太人先知摩西带领在埃及沦为沦为奴隶的犹太人返回故土的故事。犹太人先知摩西,在《圣经・旧约》记载中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时已经是耄耋老人。“但他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承担那样的重任……”①在历代艺术大师的演绎中,摩西的形象基本以长须白发的老年人形象出现,例如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摩西》,古斯塔夫・多雷为圣经绘制的铜版画插图。
而在梦工厂的动画影片中,摩西和法老自始至终皆以20岁左右、英俊帅气、充满活力的男青年形象出现。原著中跨度长达几十年的事件亦被动画压缩到短短几年间发生,以确保摩西和法老两个主要角色没有太大的容貌变化。
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受众多为儿童,而《圣经》受众多为中老年笃信宗教人士。儿童对世界充满幻想、易激动,对于青年英雄的崇拜与追随更甚于老年英雄。而笃信宗教人士大多安静、与世无争,老年英雄常带有睿智、沉着、富有经验等特性,更能引起笃信宗教人士的共鸣。
再以法国导演弗朗西斯・特吕弗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为例。此片以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雨果的日记为蓝本,再现阿黛尔一生疯狂的单恋行为。
历史上的阿黛尔・雨果遇见一生单恋对象时已不年轻,虽然可能很美丽。参照各种资料,阿黛尔・雨果初遇一生暗恋对象皮森上尉时,早已过而立之年。“……但中尉不想和她结婚,何况,这个爱他爱得痴狂的女子已三十三岁了。”“一八六一那一年,她三十一岁,遇见军人皮森,从此把心和灵全交给他……”②
出生于1955年的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参演此片时正是20岁的妙龄少女,片中的阿佳妮亦是以青春少女的穿着打扮示人。比起历史上真正的阿黛尔・雨果进发新大陆的年龄,阿佳妮整整小了十几岁。
阿黛尔・雨果本人拥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患,如单恋、痴狂与妄想等。此类精神问题,是幼稚的心理行为,若是心理尚未成熟的少女所为,相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成女所为,更易得到原谅、同情和理解。
(三)关键推动性情节的改编
以日本当代三大推理漫画巨作之一,金成阳三郎、天树征丸与佐藤文也出版于1992年的《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中第一部《歌剧院杀人事件》为例。
原著中主要人物之一――女教师绪方夏代被发现遇害时,是以血腥的女尸状态置放于浴缸中。凶手意欲制造死者沐浴时被害的假象,利用时间差制造不在场证明。主角(侦探)于之后的意外发现得出浴室非第一现场的结论。于1997由日本东映动画公司改编的电视动画中,绪方夏代以一身黑色连衣长裙的造型死于浴缸中。相比原著画面的血腥恐怖,动画中相应人物的造型却显唯美凄凉。侦探随即以“没人会穿着衣服洗澡”为由断定浴室不是第一现场,省略原著中后续的寻找第一现场情节,改变了故事发展的大致主线。
相对侦探类漫画受众的年龄段,动画类受众年龄偏小。避免血腥画面对动画类受众的心理影响,也是改编的一大必经之路。
(四)结局的改编
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出版于1945年的政治寓言体小说《动物庄园》为例。此书以隐喻并成功预言了之后前苏联的发展方向而闻名。原著结尾处,猪们将庄园经营地非常富裕,并且猪开始向人类进化。
英国于20世纪50年代改编的剧场动画影片大致保留原著主线。美国于1999年将此书改编为真人版电影,影片结尾处庄园已破败萧条,统治者――猪亦死亡,新的庄园继承人长相酷似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
美国导演强烈的政治倾向昭然若揭。不仅丑化了多年老对手苏联,也顺便卖弄了“美国拯救世界”的霸权主义。
三、改编原因探究
(一)迎合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喜好
平面媒体拥有枯燥、感受方式单一等特点,受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联想能力相对于立体媒体受众要强。因此,平面媒体受众的年龄、阅历及受教育程度需高于立体媒体受众。
在改编过程中,导演和编剧需要做出迎合年龄偏小和阅历较低群体的口味的改编。例如,把原著中男性角色改编成美女角色,以强烈视觉冲击为第一目标吸引低龄受众。
(二)加强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共情
人们对年龄偏小的人群犯的一些错误更能包容、理解和同情,正所谓“年轻不懂事”。而年龄偏大的人群普遍被认为有社会经验的群体,犯错则被认为不应当、心智不成熟,难以得到他人原谅。
譬如《圣经》中的摩西中年之时背叛养父母出逃、耄耋之年与义兄弟反目为仇,历史上的阿黛尔・雨果已过而立之年却骗取父母的钱财、远离故土几十年追求单恋对象,若是将原著人物的年龄段如实反映在影视中,多半引起受众的不适与抱怨。中老年人若是有一系列叛逆、偏执、痴狂行为,普遍被理解为心理幼稚、不识大体或为老不尊。
将原著人物年轻化,更能引起青少年受众的代入感,各种疯狂幼稚的行为被弱化,青少年受众对剧中人物更能引起共鸣和理解。
(三)避免血腥暴力及镜头
立体媒体作为一种被动性接受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这类主动性接受媒体,受众群的年龄段和理解能力整体偏小,对于原著中一些过度的暴力画面,难以正确理解和判断。尤其是年龄过小或女性受众,对暴力画面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恐惧感甚至心理阴影。立体媒体常辅以背景音效加强气氛,若完全以原著所述的画面展示,恐怖效果更甚。因此,立体媒体对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修正与删减,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定程度的情节扭曲。
(四)导演的国籍及政治立场
不同国籍的导演对于原著的理解亦带有深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情绪烙印。譬如中国导演拍摄的关于二战的作品中,中国民众是受害者,日本人是加害者;反之,日本导演关于二战的作品中,日本民众多以二战受害者形象出现。
再看美国拍摄之《动物庄园》,原著恰讽刺了美国多年老对手苏联,虽已解体,美国导演不忘继续讽刺挖苦,并加入自己的解读――美国接手苏联搞出的烂摊子并能建设地更好,表达了导演深深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
四、结语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一千个导演也能演绎出一千个不同的哈姆莱特。影视动画作品对平面媒体作品的改编,是一种在原作品基础上的再造、创新与升华,而不是对原著的刻板复制。
对原著进行改编,使其适合一定的受众群体,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话题,并加入新时代的观念以跳出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对一部好的影视动画作品,是非常必要的。
注释:
①[法]让・米歇尔著.韩凌译.圣经故事旧约篇[M].1.京华出版社,2003.
②陈玉慧.雨果女儿的伤心旅途[J].台港文学选刊,2005(12).
参考文献:
[1]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1.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戴锦华.《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个例病案[J].电影艺术,1993(3).
[3]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J].兰州学刊,2002(2).
[4]王淑允.影视动画剧本改编浅谈[J].东南传播,2008(3).
[5]孙红云,杜剑峰.徒劳而有效的影像――当代美国政治纪录电影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4).
[6]田瑛.影视改编要在延续原著文学精神基础上创新[J].电影文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