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范文

时间:2023-03-26 00:0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王尔德童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王尔德童话

篇1

关键词:王尔德 童话 荣格 心理分析学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他创作了9篇童话,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这两部童话集从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不亚于安徒生的地位。

一、王尔德童话研究阶段

近两个世纪以来,王尔德童话研究主要集中在唯美主义研究、文本意象解读及童话特点分析方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学者克里弗顿・施耐德采用容格心理分析学分析王尔德童话,王尔德童话的魅力才得以在心理学层次得以深层解读。

1.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

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物质世界空前的丰富,历史进入了科学万能和实证时代,传统价值观开始动摇。此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讽喻和说教分析。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阶段的评论家们一方面赞美王尔德的作品“如诗般的语言,犹如宝石般剔透的英语”[1](p59),一面对其将讽刺说教隐于童话中的手段表示赞赏“年级稍轻的孩子可以欣赏童话的美而不会被说教烦扰,而年长些的孩子可以从中获益。”[1](p60)

2. 20世纪中后期:70至80年代

伊莎贝尔・默瑞和杰克・泽弗斯从美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王尔德在童话中凸显的唯美主义思想。在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动植物的语言,还是描述性文字,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雕琢,呈现出优美的意境: “但她还是唱出最后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后,似乎忘记了黎明,在天空踟蹰着。那玫瑰花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开放。”[2](p15)王尔德在作品的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恰与童话文体的超现实性统一成为和谐绮丽,诗意奇妙的一体。

3. 20世纪90年代:荣格心理学分析

王尔德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衰退期”的特立独行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这时代的矛盾――“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没有力量诞生”。正是基于这种对维多利亚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基于对人性层面众多共同问题的思考,王尔德于童话中创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承载这个世界的正是一系列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

王尔德童话中创造了众多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意象,包括英雄、魔法、神明、死亡、替身、自我等等,是对时代性心理失衡的集体无意识反映。

二、王尔德童话文本中的荣格心理分析体现

在荣格的理论中,男性原型被概括为逻各斯( logos,或译理性)、独立性、文化和客观性; 而女性原型被看作是代表( Eros,或译情感) 、依赖性、自然和主观性[3]。在王尔德童话中,从快乐王子、小燕子、夜莺、小汉斯、小矮人等人物身上可以找到女性原型的影子,而在小汉斯的朋友磨坊主人、美丽却冷酷的西班牙公主等等诸多负面形象身上找到男性原型的影子。这些女性原型和男性原型的冲突,体现了王尔德对维多利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的排斥。

在《夜莺与玫瑰》中,人们对爱情毫不在乎,只追求“珍贵的珠宝”和“钉有银扣子的鞋”。夜莺象征着执着的追爱者,它坚信唯爱至上的爱情观,愿意为了爱情而牺牲生命。相比教授的女儿对物质的肤浅追求,夜莺用自己的鲜血去歌颂爱情,用自己的生命去证明爱情,只有它才理解爱情的真谛。借助夜莺的形象,王尔德含蓄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追求美的决心和不惜为此牺牲一切的勇气。夜莺唱出了王尔德的心声,唱出了对王尔德的颂歌。青年学生求爱失败以后,叹息“爱情是多么无聊啊!” “它不及逻辑的一半管用,远不如伦理学实用。在现实的世界里,首要的是实用,我还是回到我的哲学和玄学书上去吧!”王尔德借此批判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作家,他们追求实证的做法摧毁了真正的美。

王尔德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契合了荣格的男性与女性原型,通过对原型的刻画挑战维多利亚价值观道德观,试借助童话的想象空间,含蓄地流露出对乌托邦的向往,批判了工业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的失衡,质疑文明和现代化的终极方向。

三、结论

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推崇者,认为美是超越了自然和生命的。他一再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认为正是想象力为他在呆板无趣的现实生活之外开辟了一片任由创造力自由驰骋的乌托邦。而在荣格的理论中,“最伟大的艺术应超越世俗的经验源于原初的体验,而这种原初的体验则根植于集体无意识之中。”[4]这与王尔德的初衷不谋而合。

荣格的心理分析学角度分析方法,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了王尔德的创作动机, 即与维多利亚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决裂和对乌托邦的向往。集体无意识原型在王尔德的童话中与其独特的道德观、美学观交错,形成了其特有的优雅美丽,忧郁凄清的童话风格。

参考文献:

[1]Beckson Karl. The Critical Heritage: Oscar Wilde[M]. New York: Routledge, 1970

[2]王尔德. 夜莺与玫瑰[M]. 林徽因,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1

[3]Snider Clifton. "One the Loom of Sorrow": Eros and Logos in Oscar Wilde's Fairy Tales[J].2004

篇2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童话 唯美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医生,母亲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从小便沉浸在浓郁的文学气息中,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戏剧、小说、散文、诗歌以及童话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他“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创作观也渗透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由于人们对唯美主义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对王尔德的为人、理论和创作也是毁誉参半。然而,对于一位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仅写过九篇短篇童话的童话大师,人们却给予他极高的赞誉和一致好评。那么,王尔德的童话究竟和他的唯美主义创作观有没有联系呢?在美好的童话故事里,我们又是否能捕捉到王尔德对现实世界的嘲弄呢?

一、现实与幻想的融合

在王尔德的童话中,我们看到了王尔德的与现实社会相疏离抑或相对抗的幻想特征。如果说安徒生的童话贴近生活,那么王尔德的童话则充满了超越现实的空灵感和神秘感。因而也形成了王尔德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即独特的取材原则和幻想指向。《快乐王子》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生活在华美辉宏“无愁宫”里的王子,“活着并且有一颗跟别人一样的心时,”“却不知眼泪为何物”,而那只因为“迷恋芦苇美丽外表”的小燕子,“迫不得已留在这个城市过夜,”却始终惦记着“要飞往埃及和自己的伙伴团聚”。王子与小燕子的邂逅是一个现实中完全可能的故事情节,但王尔德通过自己独特的幻想,把化身为“铅心”雕像,因目睹人间苦难而落泪的王子和放弃理想,牺牲自己却帮助王子为穷人送去快乐和幸福的小燕子之间的真挚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虚幻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对立,形成了一种美和丑、善与恶的比照,这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存在,也是唯美主义艺术观在传统题材上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王尔德童话批判现实丑恶的一面,而忽视或者割裂他艺术幻想中创造美和颂扬美的一面。

二、形式美与心灵美的一致

美是王尔德童话竭力宣扬的主题,“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宝石。” ,而当他“剑柄上的红宝石已经掉了,蓝宝石眼珠也不见了,他也不再是黄金的了,比一个要饭的乞丐强不了多少!”的时候,王子美丽的外表被破坏了,不再是被人赞许欣赏的“天使”了。我们却看到了真美的出现。王尔德强调美是心灵的产物,美的最高形式必然是心灵美。而这种美是以善为基础的审美评价,它包含了纯真的爱,珍贵的友谊,自我牺牲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理想。作为美的载体,王子经历了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即使经历了“雕像被拖倒,铅心被融化成两半”,而“小燕子也死在自己脚下”的痛苦命运,他还是得以“进入天国永远地陪伴上帝”。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大事声张艺术美的价值,但他又认为高于一切的形式美是源于心灵的。由此可见,他所谓的形式美和心灵美是密不可分、高度一致的共同体。

三、对比与反复手法的运用

王尔德童话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是对比和反复。在《快乐王子》中,王子先后四次让小燕子从自己身上取走宝石和纯金,施舍给穷苦百姓,他的行为一次比一次让人感动,毁灭了自己,造福于他人,王子的人性光辉也因此一次比一次闪耀的明亮。对比和反复的艺术手法在王尔德童话中被运用的天然无痕,恰到好处,更凸显出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和对抗,也使得他的童话成为了唯美主义思想名符其实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怪乎佩特对其高度评价并赞誉道:“用散文写成的小诗”“字字珠玑”“通篇都可以看到地道的英语和精巧的笔触”。而王尔德童话所运用的抒情笔调和华丽辞藻则是他艺术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创造了充满诗情的童话意境,机敏智慧的语言描述,摇曳生姿的音韵节奏,都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事实上,王尔德精湛完美的文体形式和丰富美丽的词汇得益于他“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他所主张的“装饰”和“韵味”,最终为他赢得了艺术形式的完美,就像是“用美的金线编织而成的一副精妙绝伦的彩锦!”

四、生与死的矛盾性

王尔德曾说:“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最真实。”当王子失去了作为雕像的审美价值,即将被众人推倒时,感受到的只有这个世界的自私与冷漠。这正是作者内心世界挣扎冲突的反映。而对于王子的“死”,我们并不感觉恐惧和绝望,它不仅展现了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光辉层面,也表现了作者唯美浪漫的艺术追求。他对于死亡的处理,精彩独到,不可思议,因为唯美和良善,反而让我们感到死亡其实是美的升华。儿童文学中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生命教育,而学会面对死亡,是我们摆脱不掉的宿命。既然如此,何不坦然一些呢?黄芸生曾在《儿童文学论稿》中提到:“悲剧的意义对于幼儿不是理性的启示,而是情感的陶冶,不是训练幼儿悲伤恐惧的承受能力,而是进一步给他们打开美好而人道的感觉世界,激发他们心中温柔微妙的感觉能力。”

王尔德的一生,如快乐王子般,有着半生荣耀半生凄凉的岁月。当他逍遥快活不知愁为何物时,快乐王子也在王宫中奢侈快乐地过日子;而当他锒铛入狱痛心疾首时,快乐王子也正怀揣铅心感叹人间疾苦。在快乐王子的身上,似乎有王尔德的影子,而王尔德却通过现实与幻想、美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中,让我们看到了作品内在的张力,感受到审美的。他的作品中贯穿了其独特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也表达了唯美主义者通过美呼唤人性、改造社会、实现人生艺术化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奥斯卡•王尔德著,巴金译.《快乐王子》[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篇3

他坐在白色藤椅中,穿得很薄,一身黑衣,黑色长发,漆黑眼眸,略带病态的苍白的面容,只有优美的嘴唇还似红枫。

明晓溪在他身后站了很久,没有走上前去。

萧杀冰寒的气息紧紧裹住他的背影,好象把他和整个世界都隔离开了,冷冷清清的,沁凉沁凉。

好似过了几个世纪,他白皙有力的手指拂上美丽的额头,叹息如深秋的水。

“不说话么?那为什么来?”

明晓溪深吸一口气,走到他的身边,想走过他,去到另一把藤椅,却被他一把抓住!

他的力量很大,紧紧箍住她的肩膀,把她拉到怀中。

牧野流冰伸出手,轻拂她凉凉的脸颊:

“不要担心,修斯会医好澈的手,他是世上最好的医生。”

“他做不到。”

“哦,他这样说?”眼睛冷酷地眯起,带着些噬血的味道。

明晓溪心中一凛:“不要。”

“……”

她长吸口气,凝视他:“是你绑架了修斯大夫的亲人,逼迫他来医治风间学长吗?”

“是我,怎样。”

“放了他吧,他已经尽力了。”

牧野流冰观察她:“我以为你会指责我手段残酷。”

明晓溪苦笑:“是吗?……或许我是应该指责你。以前的我,最讨厌别人用暴力解决问题,用暴力威胁别人,可是,大概我也变了吧。”

她振作起精神:“牧野流冰!你的做法仍然是不正确的!不过,还是谢谢你为学长‘请来’修斯大夫!”

他的眼神古怪,似含嘲弄:“哦?你以为我是为了风间澈?你……”

她截住他,目光如水清澈:“风间学长是你的朋友,是从小到大真心待你的朋友。”

“朋友?我也有朋友吗?”

“有!风间学长、东寺学长都是你的朋友,他们关心你,体谅你。”

明晓溪清澈的目光凝注他,清晰坚定地继续说:

“我,也永远是你的朋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牧野流冰眼光阴郁,眉头皱起,身上象有股寒气在悄悄游走。

他甩甩头,赶走心底忽然涌上的恐惧,用修长的手指扳起她的下巴,眼若寒星盯紧她抿住的嘴唇。

“吻我!”

绝美好似罂粟的双唇,离她只有一寸,却不肯再进,执拗地等待她的主动。

“你不是很喜欢我,要永远和我在一起吗?那就吻我啊!”

命令无比蛮横霸道,眼中却涌满饥渴、欲念、紧张和绝望。

“自从澈受伤,我们多久没有见过,你都不会想我吗?快吻我啊,让我知道你还喜欢我!!”

他的呼吸开始急促,绝望的气息越张越浓。

明晓溪望着他,静静没有说话。

不知多久,她终于伸出双臂环住他的颈项,将下巴靠在他的肩头。

她的嘴唇离他的耳朵很近。

“我很想你。”

他屏住呼吸,心痛钻裂全身。

“但是,却不想见你。”

她的手指绕过他肩上黑玉一般的头发,仿佛浑然不知此刻的他已被痛苦撕扯成碎片。

“你的头发什么时候长得这么长了。”

一直记得初见他时,白衣如雪,眉目如画,黑发有些顽皮地垂在额间,气质清冷,然而明澈如水晶。

或许真的太久没有好好看过他,猛然间发觉他的发已经长至肩下。

“是你说,喜欢我长发。”她对他说,他的发乌亮柔软,摸起来很舒服,很好看,让他留起来,不要剪。

明晓溪用心地想:“我说的吗?怎么不记得了?”一点印象也没有。

冷凝冻结住他的眼睛,牧野流冰霍然起身!

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出现在他手中!

径直向那曾经为爱人而留的满把长发削去!

“不要!”

明晓溪一把擒住他的手腕,抢过匕首。

“很好看,长发很合适你,留着吧。”

牧野流冰一身黑衣,冷绝酷美,长发迎风飞舞,恍惚间象地狱里裹满血腥的恶刹修罗。

她收回视线,哑然失笑:

“对不起,以前说过的很多事,我都已经忘记了,请原谅我。”

风,吹在两个人身上,无比寒冷。

她和他站在昔日的露台上,却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心情。

“我答应你,风间澈的手,会好的。”

他凝视远处庭院里叶子已经全然落尽的大树,话语从绷紧的薄唇逼出。

“是的,学长的手一定可以恢复到从前。”

他猛回头:“那你——”

“可是,有很多事却永远没办法再回到从前。”

唇角涌起浓烈的嘲讽。

“是谁说,她不怨我,要永远和我在一起?”

“是我。”明晓溪回答。

“但是,我后悔了。”

牧野流冰象被一把刀从喉咙劈到脚底!

他的手指嘎然紧握,指节铁青。

他说不出话,眼睛只是那样地盯着明晓溪,眼中的是震惊、是愤怒、是恨意,还有浓烈得能把人逼狂的绝望和痛苦,那种自灵魂深处被抽走所有希望的痛苦,在那一瞬间,他眼底的光明骤然黯淡。

他忽然觉得冷,漫天遍地的寒意向他袭来。

在她的眼中,他忽然好似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他与她的距离只有一步,却仿佛隔了天涯,隔了海角,今生今世再也无法迈得过去。

“如果你终于还是要后悔遇见我,那么,为什么不早些离开。”

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你何其残忍,把所有的爱满满地那么卒不及防地都给了我,告诉我,你永远喜欢我,永远不会离开我,让我错以为,我可以幸福得象个被宠溺的孩子,让我错以为,只要抱住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他以为,他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然而,失神间,话语已飘荡在空空落落的露台上。

明晓溪喉咙干涩得象在着火。

“我以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在你身边,就可以不让遗憾的事情发生;我以为,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我以为,只要我拼命去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做到。”

“可是,我高估了我自己。”

她看着他。现在的牧野流冰,阴厉残酷俊美,再也不是往日那个冷漠清澈的少年。但是,为什么,他眼底的寒冷,让她有种脆弱的心痛。

“我不快乐,真的不快乐,我还在笑,可是却没有了笑的感觉。”

“这也不重要,因为我喜欢你。”她闭上眼,没有注意他笔直僵硬的背脊。“即使我死掉,我也不会怨你,那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原本就知道和你在一起会有危险。”

“可是……”

她强抑下滚滚涌上的泪意。

篇4

关键词: 王尔德 艺术风格 道德观

王尔德在生活和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时,王尔德也因其本身和作品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而饱受争议。这也根源于他与当时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不同流的唯美道德观。纵观王尔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风格随着其道德观的变化而转变,而其离经叛道的道德观也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极好的展现。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本文将从三个创作阶段将作者和作品结合起来对此进行论述。

一、童话:对唯美艺术的道德宣扬

王尔德于1888年出版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与其它故事》,其中收录《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五篇童话。这时他的人生可以说正处于家庭和事业都顺风顺水的时期,任职一份出版物的主编,拥有一双可爱的儿子;同时,在对所信奉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中还致力于从正面宣扬自己的艺术主张。对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经过童话这种唯美的方式处理,一方面塑造出快乐王子、小燕子和夜莺等一系列正面的道德形象,宣扬真善美;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诸如自私的巨人,经过从恶到善的人性转变,警醒世人,不要被金钱和商业化的社会控制,不能过着虚伪而不真诚的生活,把人类原本的怜悯,爱情,友谊和宽容等美德丢弃。在艺术手法上面,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可以概括为三美,即幻想美、意境美和感伤美,这三美让其童话作品独树一帜,成为适合孩童,更适合成年人看的童话。另外,王尔德身上还具有爱尔兰民族独有的机敏善言,他杰出的语言才能使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他所要表达的道德观相得益彰。

二、小说:唯美的恶之花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作者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这篇小说从一开始连载就将作者推上了艺术与道德矛盾焦点的风口浪尖。因为此时的王尔德已经基本全面接过了英国唯美主义大旗,并受到了来自法国的颓废主义等当时各种提倡纯艺术的文学主张影响,可以断定本阶段作者的唯美的艺术思想已经基本成形。另外就是作者本身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出于对美的追求,而陷入了与年轻男子的不敢明说的爱中。这种与当时的伦理道德绝对不融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主张表现出来,使得《道连格雷的画像》这朵恶之花绚烂开放。

小说中,作者就将自己分裂成了三个主人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自我―道连,本我―亨利,超我―贝泽尔。道连是作者想要成为的自我,身上聚集着美和快乐。也是作者在现实中极力想要成为的样子,超脱世俗,永远和美做伴,尽情地尝遍快乐结出的所有果实,而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但是超我却是站到伦理道德一方的。贝泽尔诚实善良,且规行矩步,时时提醒着道连不要和亨利走得太近,希望他过受人尊敬的生活,名声清白,一尘不染。贝泽尔对道连的爱恋都注入到艺术的创作中,认为道连的美给了他创作的活力。因此,贝泽尔同时象征了作者现实中不得不安于道德,也想要追求艺术的一面。另一个被认为是反道德的本我,亨利是世人眼中的王尔德。玩世不恭,秉持着反理性,反道德,的享乐主义原则。鼓动和诱惑着自我道连藐视原则,藐视道德,尽情于感官享受,驱策支配着自我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毁灭。这三个人物的心理塑造完全与现实中的王尔德相对应。王尔德想要过道连那种只要纵情享乐不用理会灵魂的生活,却由于超我的影响,不得不考虑到现实中的道德,同时还有对艺术的追求,最后只能像亨利一样只是在言论上,在生活方式上实践一下无伤大雅的享乐主义。

艺术创作手法上,作者通过“画像”这一象征载体将小说所要表达的艺术与道德的主题巧妙展现。画像即象征着道连的灵魂,也象征着高于生活的艺术。小说的结尾,自我和超我都不复存在,而画像却留了下来,只能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艺术具有超越生活的强大生命力。另外,作者在小说整体氛围方面,大量使用了哥特式元素。比如,道连祈祷和画像用灵魂交换青春的愿望实现;把画像放在阁楼上阴暗恐怖的描述;道连杀死贝泽尔并消尸毁迹;最后道连拿匕首向画像刺去,却是自己中刀死亡。更离奇的是,死亡后的道连容貌苍老,而画像却光亮如新。这些超自然,超现实的设定,充满悬念,恐怖刺激的故事情节,都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使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在道德和非道德之间的挣扎更具张力。

三、戏剧:浪荡子的反论

王尔德创作的盛期就是四部社会喜剧的创作。这个阶段最能将其艺术风格和道德观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一系列的浪荡子形象。小说中的亨利也算浪荡子,但尤以戏剧中的几位人物形象结合作者大量使用的反论手法更为精彩。这些浪荡子致力于将自己塑造成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衣着,服饰,饮食,起居,谈吐,风度等方面务求优雅漂亮之余,再加上松弛懒散的举止,漫不经心的神情,游戏似的心态,这一切都构成了浪荡子的审美人生。更重要的就是这些独具特色的人物用反论代作者讲出的对人生,爱情,家庭,政治,尤其是对道德的一些观点,使得作品更加深了思想深度。

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第二幕中,达林顿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装好人,人家就得对你认真;如果你装坏人,人家就不会对你认真。这就是乐观主义惊人的愚蠢之处。”意思是指当时的社交界,人人都得正派严谨,彼此都得受拘于虚伪的社交规范。只有随便一些,才能超脱出来。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对话中“惊人的愚蠢之处”的反意就是突出惊人的“聪明之处”。似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乍听可笑,思之有刺。所以在上流社会混迹的人们为了适应社交的需要,就得趋炎附势。《一个理想的丈夫》中,戈林子爵说:“我很喜欢政治宴会。它们是留给我们惟一人们不谈政治的地方。”在《真诚的重要性》中,深刻展示人物个性、幽默风趣而又巧妙机智的对话比比皆是。例如布雷克耐尔夫人谈到她曾经推荐一个经验丰富的法国女仆给一个贵妇人梳妆打扮时说:“三个月以后,她的丈夫竟不认识她了。”杰克连忙说:“六个月以后,那谁都不认识她了。”布雷克耐尔夫人的话无非是想吹嘘法国女仆妙手回春的美容术,但同时也暴露出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杰克则顺水推舟,讽刺揶揄得可谓巧妙自然。

以上几个简单的例子虽说是四部戏剧作品中的九牛一毛,这些看上去自相矛盾,荒诞可笑,不合逻辑的反论,却蕴含着坚实的真理,冲击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更能充分地证实作者通过运用喜剧语言,人物形象等艺术手法,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道德,商业主义的社会风尚和资产阶级现存秩序的批判和攻击。

本文通过对王尔德主要作品的纵向梳理,可以看出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经过从艺术风格到思想内容上的清晰进化。说是进化,就是意味着作者不止在艺术手法上成熟的运用,运用文字的魅力为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和文学功力;另一方面更能说明作者在自己与当时社会已经腐朽的旧伦理道德观的斗争中,从开始的正面宣扬,到中期的象征隐喻,再到最后能巧妙运用喜剧――这一雅俗共赏,大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和想要重新建构的新道德观充分的展现。这是王尔德在当时所做出的努力,百年后的今天得到肯定。

参考文献:

[1]王尔德著.钱之德译.王尔德戏剧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2]张介明.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0,(4).

[3]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篇5

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一到傍晚就盼望着父母下班,给我带回今天的童话书,几乎每天都有一本,然后便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看。那个时候我似乎已经认得很多字了,所以老妈一直觉得我是个天才儿童,呵呵,不过“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到不是毫无根据的。

快乐王子我最喜欢的童话,可是是在我离开童年许久之后才真正读懂了它,可是即使是当时那么幼齿的年纪也明白快乐王子并不是一个欢快的故事,似乎还莫名忧愁了好几天。而今天再读起这个童话,不禁读到两眼模糊。那是一种人世间最纯洁最高尚的爱,并不完全等同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只是爱,为了恋人掉队的小麻雀由于同情雕像王子的不快乐,答应陪他一晚并当他的信使,之后的一个又一个夜晚,麻雀为了小王子的善良穿梭于城市的夜空,给困苦中的人们带去了欢乐,却看着光彩绝伦的王子雕像一天一天的衰败。小麻雀不能离开这个快乐王子了,因为它已经爱上了他,虽然他的外表以破败不堪,虽然他的心是铅做得,但他拥有最美丽最高尚的灵魂。麻雀放弃了去往梦中温暖美好的埃及。而是日复一日的停留在王子肩头,给他讲自己平生所见的趣事,因为他已经变成了瞎子。这是一个关于至爱的故事,我相信人世间会有这种感情的存在,无关,无关血缘,甚至超越一切客观的世俗的阻碍。也许这就是王尔德所推崇的的古希腊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吧。也许还是他自己至情至性又洒脱不羁的人生写照。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被俊美有才气又脆弱敏感的青年所吸引。关于这位风流才子的那段奇情异恋,如果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不足为怪了,而在那时却是要判处监禁劳役的罪行啊~~不过即使是在那样的年代,站在法庭上当着众人接受审问,王尔德并没有畏缩否认,他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爱,即使被判有罪但也不能背叛自己的灵魂。而他对布斯的爱可能真如他在法庭上那真诚恳切的供词:是一个年长的男子对年轻的男子的爱。如如父如兄亦师亦友。俊美的布斯拥有王尔德所梦想的一切,青春,激情,美貌,才气,甚至比他自己更有甚的桀骜不逊。所以王尔德迷恋他宠溺他,而他却只是一个心灵上留有太多阴影的自私又自负的孩子。并直接导致了王尔德人生的悲剧。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曾站在高高的山顶,拥有一切世间的美好,转眼又全都失去。而他为之不顾一切的爱也是脆弱的。如今的我们似乎没有资格去评论其中的是非对错,值得或不值得。

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发自内心的爱都是纯洁的,而发自纯洁的心灵的感情也会是高尚的。快乐王子可以和麻雀相爱,即使存在的消亡,美好的情怀会常留在人世间。我想说得是,如果是“发乎情”的就不必非要“止乎理”,如果你有勇气,就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吧!也许人生注定是场悲剧,那么我也不愿苟且偷生随波逐流。定要追寻心中所想,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后的种种,就随他去把!只是想起古龙的一句话“来过,活过,爱过.”

篇6

关键词:改写理论;《快乐王子》;译本比较

《快乐王子》是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快乐王子舍弃自己身上一件件的稀世珍宝,来帮助穷苦百姓的故事。自问世以来,便广受好评,其汉译本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当属周作人和巴金的译本,由于产生的年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这两种译本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改写理论

勒菲弗尔指出,“翻译既是改写,在改写过程中,身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的程度的加工或者调整,以使其与改写者所处的社会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这也就是说译本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所服务的”[1]。由此可见,《快乐王子》不同译本间的差异是与其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

二、不同时期的译本

(一)1909年周作人译本

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大批有志青年看清了国家封建腐朽的统治,纷纷投入到了留学的热潮之中,寄希望于“西学东渐”。1906年,周作人追随兄长鲁迅赶赴日本留学,希望能够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学作品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2]。如鲁迅所说,“我和周作人在日本学习的时候意识到,文学有改变人们思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功用,这就是我们介绍外国文学的原因”[3]。《域外小说集》就在这样的期冀下产生了。

周译本《安乐王子》就是《域外小说集》的开篇之作。《快乐王子》创作于英国社会的转型期,王尔德“欲以远离生活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以前所未有的理想方式来处理现实问题”[4]。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周作人把这篇作品放在《域外小说集》之首的原因了。在谈及王尔德童话的时候,他曾经引用过亨特生的评价,“空想的童话,中间贯穿着敏感而美的社会的哀怜,恰如几幅锦绣镶嵌的织物,用一条深红的线坚固地缀成一帖”[5]。可见,周作人翻译这篇童话的目的在于改变当时晚清统治下“社会的哀怨”,以文学救国。

此外,1908年前后,周氏兄弟曾定期前往东京听章太炎先生讲解《说文解字》,这使得周作人深受章太炎先生讲学中复古精神的影响。当时,复古情绪在日本留学生界中极为盛行,这种强烈的复古情绪一来是对西方列强和满清专制的反抗,二来是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此,当时中国文人多选择以古典的文学形式来传播新的文化。产生于此时的《安乐王子》译本也一改原著清新的文字风格,使用了古奥的文言文。

(二)1948年巴金译本

巴金于1942年翻译《快乐王子》,1948年出版。翻译期间,胜利在望,国民逐步觉醒,开始接受新文化,社会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步提高,所以巴金的翻译开始显示出对儿童的关心。然而,译本出版时,虽已取得胜利,政府随即发动内战,人们再次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因此,巴金的翻译不得不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对于巴金来说,儿童文学的翻译是改革旧社会的武器……巴金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了王尔德的童话而不是戏剧,因为这些童话更能反映出当时人民的遭遇和统治者的贪婪”[6]。

巴译本与周译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语言。首先,随着在中国开展,白话文已经基本普及。同时,中国学者们开始了对儿童文学的探索之路,大量优秀外国文学被引进,其目的是让孩子认清现实,健康成长。所以,巴金并没有像周一样完全把译本当做一种思想武器,而是展示出对儿童的关心,使用了大量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想象与诗意。

三.译本实例比较

原文:And now that I am dead they have set me up here so high that I can see all the ugliness and all the misery of my city,and though my heart is made of lead yet I cannot choose but weep.

周译:逮死后,众置我高居是间,吾遂得见人世忧患。虽吾心为铅,不能无动,舍涕泣外,无他道矣。

巴译:我死了,他们就把我放在这儿,而且立得这么高,让我看得见我这个城市的一切丑恶和穷苦,我的心虽然是铅做的,我也忍不住哭了。

这是快乐王子讲述其亲眼所见百姓苦难时说的一段话。除上文提到的语言形式上的区别外,周作人、巴金二人在如何翻译“misery”一词时产生了明显分歧。“misery”一词词义宽泛,周作人将其翻译为“忧患”,巴金译作“穷苦”,二者都是可以接受的。

周将“misery”一词译为“忧患”,源于孟子一句话,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当时内忧外患不断的大背景下,看到“misery”一词,周作人自然联想到处于“忧患”之中的中华民族,所以选用了这一词语,这无疑反映出译者对晚清社会现状深深地担忧;与之不同,巴译本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后,人们又陷入到内战的水深火热中。1942年,巴金途径广西,沿途目睹了中国下层社会历经的苦难。所以,巴金把《快乐王子》中的情景与其在途中所见的贫穷景象联系在了一起,极力凸显人民贫苦生活的特点,把“misery”译为“穷苦”,表达了译者对贫苦大众怜悯之情以及对当时黑暗统治的怒斥。

四.结语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两译本间的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源于每个年代的诗学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这些都是由不同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从1909年周译本出版到1948年巴译本出版,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始终在发生着方方面面的变化,进步的文人也由以笔为戎救亡图存逐渐转变为对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思考。总之,这两种译本是两个时代的体现,是两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这两种不同的译本。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2]周作人.域外小说集[M].上海:中华书局,1936:1.

[3]鲁 讯.鲁 讯 全 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1

[4]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4卷)[M].杨东霞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404

篇7

旁边有几个少女好奇地望着她,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

“喂,你们觉不觉得,晓溪从日本回来以后变得好奇怪呀!”

“对呀,简直奇怪透了,”戴眼镜的少女耸耸鼻子,“我们一不留神,她就开始发呆,那,就象这样,我们说话这么大声她都听不见。”

“晓溪……她会不会在日本被人欺负了?”皮肤白白的少女皱着眉头,“她怕我们替她担心,所以才不对我们说。”

“开玩笑!”双腿修长的少女大笑,“打死我也不相信有人能欺负得了晓溪!”

众少女想一想,齐齐点头。

那双腿修长的少女原本是旭初高中飞女帮老大,所向披靡,厉害到可以横着走,但后来还不是乖乖地被明晓溪收服了,摇身一变成为除暴安良、造福校园的女英雄。所以,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人能欺负得了天下第一的明晓溪?

“爱情,是爱情的魔力。”

一个黑发及腰的少女翻起课桌上的塔罗牌,神秘地对她们说:“晓溪已经情窦初开,陷入爱的魔障了。”

“爱情?!!!”

众少女齐声尖叫,惊得教室窗外的小鸟翅膀一张,逃命似地飞走了。

明晓溪也被她们吓到,扭过头来,呆呆地问:“你们叫我吗?”

众少女下巴惊得险些掉在地上,眼睛睁得有铜铃那么大:“晓溪,你恋爱了吗?”

明晓溪抓抓头发,苦恼地对她们笑:“我也不知道。”

众少女全都凑到她面前,眉毛皱成一团团:“什么叫做你也不知道?”

明晓溪认真地望着她们:“你们能告诉我吗?”

“什么?”

“什么是爱情?”

众少女绝倒,哀叹道:“你连什么是爱情都不知道?”

明晓溪惊问:“你们知道?!”

“去!这是个千古难题,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众少女赏她很多个白眼。

这时,教室门口冲进一个兴奋的少女,手里用力地挥动一本杂志:

“风间澈!是风间澈!”

全班的目光齐刷刷望向她!

明晓溪象被电击到,一下子跳了起来!一股滚烫的热流,从脚底冲到头顶,从头顶冲到脚底。

兴奋的少女接着新闻:“日本天才钢琴少年风间澈应邀来台,据说还会到我们学校来呢!”

“哇!!”

欢呼声简直可以将教室的屋顶掀翻!

“风间澈耶!”

“是风间澈啊!!”

“就是那个风间澈呀!!!”

一个睡得正糊涂的男生被吵醒,揉揉眼睛抬起头:“风间澈……是谁?很出名吗?”

“去!!”

废纸团象雨点般扔在他头上,砸得他又趴下去。

“连风间澈都不知道,都快睡死了!”

“风间澈啊,俊雅得我连睡觉都会流口水……哎呀,谁扔我?!”流口水的少女四下找“行凶”的人。

双腿修长的少女一掐腰:“是我!怎么样!擦擦你的口水,别把我的风间澈弄脏了!”

那一边。

研究杂志的众少女忽然好象发现了新大陆:

“咦?!风间澈是仁德学院高中部的,晓溪在日本好象也在仁德学院啊!”

她们眼中顿时发出贼亮的光,炯炯瞪住正欲偷溜的明晓溪。

“晓~~~~~溪~~~~~~~”

这一声,九曲十八绕,阴森恐怖,明晓溪全身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挺住!

坚持住!

明晓溪咬紧牙关,心里暗数——

5、4、3、2、1、

“铃……”

救命的上课铃声终于响了。

***

***

教室的门开了。

一脸严肃的班导师走进来,身后还有两个人,不,那不是两个人,而是两道会让人眼睛眩掉的闪电!

一个金发少年,碧蓝的大眼睛,天使般的微笑,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抱一抱,亲一亲。但是,让旭初高中三年甲班在座女生忘记呼吸得却不是那金发少年,而是他旁边的那个人。

窒息般的绝美,冷酷却又多情的眼睛,红枫般鲜艳的薄唇,迎风而舞的及肩黑发,单薄得让人心惊的颀长身躯。

冰美少年站在那里,天地万物俱已失色。

“咳!”班导师一声巨咳,终于惊醒了魂游天外的少女们,“我来介绍一下,他们是牧野流冰和兰迪,以后就是你们的同学了,希望大家……”

篇8

她的步子并不大,速度并不快,但每一步都在努力地走,一步一步,离那寒风吹袭的露台越来越远。

她告诉自己,不能回头去看他,纵然他如冰如火的目光已经焚透她似钢的背脊,烧痛了她软弱的心,但是,她知道自己再不能回头。

“晓溪……”

是他的声音吗?她轻轻侧耳听,脚步犹豫着想要停下。不,那一定是幻听,牧野流冰的声音决不会脆弱到象一个无助的孩子。

她继续离开,没有人会发现她在那一刻的迟疑。

“如果我离开……”

那声音中有太多的伤痛和挣扎。

不,他再也离不开这里了,就象他再也不是以前的他,而她也不再是以前的她了。

明晓溪恍惚地想,这世上,是否有些东西真的无法重来。春天走了,可以再等第二个春天,到那时,花会再开,树会再绿,但那花是否还是去年的花,叶是否还是去年的叶。也许改变总是不经意间悄无声息的,昨天的话似乎还铭刻在心,是那样的信心满满,无惧无畏,而只是一恍,却发现什么都变了模样。

一切都不对了,为什么,会这么痛苦。

她不喜欢这样的明晓溪,脆弱得好象都无法再掌握自己的呼吸。

明晓溪命令自己仰起头,让没出息的眼泪淌回去。她看到了天空的云,一大团一大团,美丽得让她想起去仁德学院的第一天,那时的她……

她深深深深吸一口气,让胸脯鼓得满满的。

就这样吧。

就这样结束吧。

因为,她讨厌透了现在的这个明晓溪。

或许她还是做错了,呵,她再也不知道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或许她将来还是会后悔,但是,现在,她只能一个人往前去走,不能回头。

有人挡住她。

是刀疤少年鬼堂。

他的眼中冒出熊熊怒火:“你伤害了他,你知不知道他有多么爱你?”

明晓溪脚步没有停下,绕过他的身子向前走。

“你会后悔的……”声音沉痛如诅咒。

脚步依然向前,泉水一般的话语幽幽飘到她身后。

“无论怎么做我都一定会后悔的,我知道。但是,幸好我们还很年轻……”

***

***

春天似乎快要来了,风将白纱轻轻卷起,很柔和,带着让人迷醉的暖意。

床头放着一个新的纸袋,里面塞满了红彤彤亮晶晶的大苹果。

明晓溪埋着头削苹果。

风间澈放下手中的书,认真凝视她:“晓溪,你不开心吗?”

她慌忙抬头,摆出灿烂的笑容:“呵呵,哪里会不开心呢,能天天守在学长身边,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尤其是东寺浩雪,嫉妒得都快抓狂了,可是东寺水月下了“禁足令”,一星期只许她来“骚扰”风间澈三次。

“告诉我,因为什么事心情不好呢?”

哎呀,学长为什么不可以突然变笨一点嘛。

明晓溪悻悻地放下手中的苹果,沮丧地望住他:“人家原本想晚一些再说的。”

风间澈坐直身子,等待她继续。

“我要回台湾了。”

微笑徐徐染上他的唇角:“是啊,你一直没有回去过了。”

明晓溪垂下眼睛。

“不过,时间会不会有些赶,马上就要开学了。”

她摇摇头:“不会。我已经办好了休学。”

白纱被风吹呀吹,拂上了盛满苹果的纸袋。

风间澈静静地望着她,象亘古宁静的雪山。

良久,他终于还是微笑:“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嗯。”她闷声答应。

“不要忘记给家里所有人都买上礼物,他们会开心的。”

“嗯。”

“钱还足够吗?如果不够……”

她奇怪地仰起头盯住他:“学长!你很怪你知道吗?”

风间澈没有回答她。

“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休学?”

“……”

“你为什么不问我还回不回来?”

“……”

“你为什么不问我是不是想要象鸵鸟一样躲起来,装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晓溪……”

“你为什么总是把你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晓溪……”

他伸出左手想拉她,却被她躲开。

明晓溪直直地盯着风间澈,象是第一次看到他,眼中不再有昔日的崇拜,却盈满深沉的哀伤。

“学长,你知道你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神,一个比完美更完美的神。”

他苦笑:“我知道。”

“我那么景仰你,能够变得象你一样,曾经是我最遥不可及的梦想。”

苦涩的意味越来越浓。

明晓溪咬住嘴唇,怪异地凝注他:“但是我错了。”

“……”

“原来,你才是最脆弱的人,你脆弱得象个孩子。你从小什么都做得最好最出色最优秀,只不过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你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好象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难过……笨学长,你难道不知道,一个人如果变得象神一样出色了,会让大家很容易忽略他也需要别人的呵护与关爱吗?”

她忘不掉那一天,当他的父母在众人面前撕打,当他父亲毫不掩饰地揭下伪善的面具,风间澈骤然忧郁的眼睛和清冷如冰的声音。

在那一刻,他忽然不再象个神,变成了一个邻家的大男孩,也会难过,也会伤心。

“对不起,学长。”明晓溪轻轻走过来,坐在他的身边,眼睛很亮。“我一直任性地从你那里索要温暖、索要呵护,却愚蠢地忘记了你也需要别人的爱。”

风间澈搂住她,很轻,很轻地把她深深拥进怀中。

明晓溪的声音闷闷从他怀中传出:“这都怪你,那么优秀做什么,害得人家象傻瓜一样把你当作神来崇拜。”

他把下巴放在她乌发的头顶,轻轻微笑。

“你完蛋了啦,我再也不会崇拜你了。”她的脸窝在他怀里闷笑。“你那天好糗,就象一个好让人可怜的小孩子……”

他哭笑不得,她的变化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让我想……”

“什么?”他没有听清楚她闷闷的声音。

篇9

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暴力从来就不必然与“野蛮”和“贫穷”挂钩,家庭教育观念偏颇、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与社会问题一道为校园暴力现象形成提供了土壤。让孩子正确理解善恶之道,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当然比以暴制暴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霸凌。

“暴力街区”的社会土壤与阶层变迁

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四、小明、小马、老二、小猫王、飞机、滑头、小虎等少年拉帮结派,成日打架斗殴,在“混社会”中虚度青春。如今,电影里的场景被一幕幕搬上了社会现实的舞台。

电影中,小四们的邻里社会,是邻居胖叔冷嘲热讽的奚落,父亲的同学汪狗的世故精明,落井下石。 然而,现实中,北京市海淀区可能是全国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区域,半数以上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全市百分之六十的两院院士生活在这个区域里,同时也是社会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据北京市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海淀区与朝阳两区集中了全市36.44%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与44.04%的企业负责人。即便如此,“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依旧登上了这些天的媒体热搜榜。

暴力从来就不必然与“野蛮”和“贫穷”挂钩,表面上十分文明的海淀也可以是“暴力街区”。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家长会拼尽一切资源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中关村二小在海淀区排名第四,小学的官方网站上也强调着“全区乃至全市重点小学”的荣耀身份。在名校金字招牌的吸引下,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观念截然不同的生源纷纷涌向这里。

社会差异落到学生人际关系的层面上,就会转化成愿望无法达成、被疏远的不适应感,出于自我心理满足以及对新经验、力量感与归属感的追求,校园暴力往往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以多对一的形式实现的。被欺凌者面对的通常是一个以某个或某几个成员为核心的、松散的小团体,这个核心成员由于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中的负面因素,通常具有攻击性,并倾向于对妨碍自我实现的人产生对抗意识。当这种意识转换成实际行动时,妨碍者就会变成被欺凌的对象。这意味着,潜在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那些典型的弱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教育观念偏颇、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与社会问题一道为校园暴力现象形成提供了土壤。如果说留守儿童居多的小县城中学中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代表了前两种因素的合力,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名校校园暴力就是一次社会病的爆发。社会经济发展诱发的社会阶层、社会意识变动是发病的诱因,而意识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同步率决定了病发的时机。

霸凌背后的“善恶观”

凤凰卫视播出的《锵锵三人行》中,在谈及校园欺凌事件时,香港作家梁文道回忆起自己初中在男校的生活,一千多个十来岁的小孩,白天和晚上都住在一起,男孩子既有一种小野兽的本能,又有一种想要表现自己,支配别人的竞争心态,还有一种生怕被欺负的恐惧感。当整个校园弥漫这样的氛围时,“人人都想欺负人”。

梁文道开始欺负人始于他被同学欺负。每次被欺负,梁很不服气,总会反抗。直到有一次,他拆了一个椅子,把椅角砸向一个高年级的同学,那个人当场昏倒后,“从此没人敢欺负我,我也开始建立我的山头和势力”。

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研究者发现,当以暴制暴成为解决欺凌的方法时,校园欺凌便难以休止。大多数校园霸凌事件的一般规律是这样的:在受害者忍气吞声和纵容之下,施暴者反复得逞,变本加厉,并在这个过程中裹挟了更多的胁从者,施暴能力和危害程度不断强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梁文道提到,在东亚文化中,相信一种“丛林法则”。小孩之间发生打闹了,家长往往有种“没被欺负好啊”“你再打回去”的想法。有的家长送孩子去学跆拳道,有的教孩子如何反击报复,但是如果孩子不理解善恶的“道”,空有一身“术”又有什么用呢?

实际上,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修养。很多人误解了善,认为与人为善就是充当烂好人,把善良等同于懦弱,感叹“人善被人欺”。其实是它们误解了“善”的内涵,善不是怯懦与纵容,善是一种力量,一种气势,是身有所长,而有限度地宣泄,是手中有剑而不用的意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的作品《蝇王》描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这群孩子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终。

篇10

小时候的我充满幻想,喜欢王尔德的短篇童话,还有他的《快乐王子》。王尔德的童话情节简单,但是却很生动,语言与心理描写也尤为突出。因为他本是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所以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贵族气,却又丝毫不显奢靡,反而带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使我深爱不已。即便是如今,每当读起他的书时,我也总能被感动。

长大了,我喜欢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及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壮丽史诗《飘》。那时的我已深深地着迷于欧美的古典文,喜欢里面那种仿佛黄昏般温暖而美好的浪漫气息,喜欢希思克里夫,喜欢斯嘉丽,喜欢乡间的庄园美景,喜欢其中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浩瀚而磅礴的感情。有时心情烦躁,我只要随手翻开一页读上一会儿,就会慢慢平静下来,整个世界仿佛没有一点声音。

现在有空的时候我会去读《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冷静而细腻,充满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仔细向你讲述着一个荒诞而孤独的家族故事。整本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轴,而是像一个人物画廊,刻画了诸如奥良雷诺?布恩迪亚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乌尔苏拉、蕾梅斯黛等许许多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初读一遍,你可能会为作者那看似毫不经意的故事构造而感到头疼,但是只要你静下心来多读几遍,你就会自然而然地为作者的独具匠心所倾倒。

读书,带给了我许多,不是泛泛而论的所谓“陶冶了性情”之类,而是一种真正的对于文字的情愫,对于文字的感觉。我会去执著地追寻每一个作者的文风,村上春树的安静到极致的细腻,海明威在《白象般的群山》中对话里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契诃夫的诙谐,莎士比亚的奢侈华丽……都影响着我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子。还有另外一种心境,一个人心里若能装下良辰美景花前月下,能装下“四面边声连角起”,能装下小桥流水,能装下暮霭黄昏,那么,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真希望人生一路,总有书香萦绕。

简评